時間:2022-06-23 00:29: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學術會議發言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獲邀參加“敦煌學研究動態與〈敦煌研究〉發展研討會”,得親聆諸位專家就敦煌學研究及《敦煌研究》發展所發真知灼見,不勝榮幸。本擬借此良機唯洗耳恭聽,以得真諦;趙院長囑余亦作一發言,愧才疏學淺,群賢面前妄言,必當貽笑。然恭敬不如從命,螢光涓流,盡力而已。現就近年來審稿和參與編輯《敦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工作體會,圍繞研討會“敦煌學研究動態”和“《敦煌研究》發展”這兩個主題,談以下幾點意見。
一 敦煌學研究尚不夠平衡
學界一般認為,敦煌學是指以敦煌石窟、敦煌遺書、敦煌學理論為主,兼及敦煌(西北)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不斷開拓敦煌學研究的范圍,敦煌學研究還進一步擴大到自然科學領域,形成了范圍廣闊、內涵豐富、特點突出的學科。但作為一個完整學科,其中某些領域或方向的研究較為薄弱,有的甚至基本處于空白。此略舉兩例如下:
一、敦煌早期歷史研究,很少有人涉足。因而偶有談及敦煌歷史時,或仍沿用《尚書?舜典》“竄三苗于三危”的成說;或避而不談,言“敦煌歷史”卻僅從“兩漢”開篇。
二、20世紀初,斯坦因在我國新疆及甘肅敦煌獲得數百枚漢晉簡牘。這數百枚西北漢晉簡牘遂與敦煌遺書一道被王國維先生譽為20世紀初“中國學問”上的四大發現之一。其后,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至20世紀末,以居延、敦煌為中心的大量漢晉簡牘已經正式考古發掘,動輒數以萬計出土,可謂井噴式發現,且出土地點、單位性質明確,所在地層清晰。本刊一直將這方面的稿件盡量采用并優先安排,但來稿中對于西北簡牘研究的范圍和層次卻與豐富的資料形成極大反差。
如果說前者的研究薄弱,有資料缺少的客觀制約;而后者的不盡如人意,表明來稿作者的整體研究水平尚有待提高。
二 《敦煌研究》的健康發展有賴于
高質量高水平稿件的支撐
(一)關于稿件質量
《敦煌研究》是敦煌學和相關專業研究的學術園地,三十多年來為敦煌學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成就有目共睹,此不贅言。
學術質量和水平是專業刊物的生命線,是決定專業期刊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作者自由投稿制卻必然形成稿件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可以說這是所有期刊所面臨的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在近年審稿和編輯期刊的實際工作中,感覺稿件質量越來越難以令人樂觀。這種狀況不僅在一些一般年輕作者來稿中非常常見,令人遺憾的是也出現在一些專家的來稿中。現謹舉例如下:
1. 研究深度欠缺,研究層次不高
如一些博導把精力放在敦煌卷子的綴合上。當然不是說敦煌文書的綴合工作不重要,但這類基礎性的工作完全可以指導研究生去作,教給他們研究和工作方法即可。
2. 學術研究浮躁傾向嚴重
(1)許多論文引用古籍不看原著,熱衷于走捷徑間接引用引文,因而經常出現文不對題、張冠李戴甚至原引烏有仍照抄等現象,可謂謬誤百出。
(2)一些作者在使用敦煌文獻時,習慣引用某某著作的錄文。引用這樣的二手資料之弊是顯而易見的。自乾嘉學派以來,中國古籍研究崇尚博求實證的嚴謹學風已成為傳統,因善本難求,為求真只能通過版本校勘以避訛。現如今,我們守著5―11世紀的寫本文獻寶庫卻不用,致以訛傳訛而不自知。
遺憾的是,以上現象不僅在一些年輕作者中很常見,一些專家的稿件中亦不鮮見。
(二)提高并保障稿件質量的兩點建議
《敦煌研究》自創刊以來,一直秉承著學術質量第一的標準。編輯部現有的向專家約稿方式就是保證稿件質量的有效途徑。但由于專家多公務、學術繁忙,很難保證充足的稿源。是否可作以下嘗試。
1. 建立特邀作者隊伍
積極關注跟蹤學界動向,尤其關注具有深厚學養、嚴謹學風、敏銳學術觀察力和廣泛學術視角的中青年作者,設置特邀作者制,建立特邀作者隊伍,從而保證具有可靠質量稿件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如可行,可采用以下跟蹤選邀方式。
(1)組織編輯以刊物的名義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密切關注學界動向,從而結合刊物選題及相關作者的研究興趣與方向邀約相關稿件。這種組稿方式針對性強,可確保稿件更切合選題以增強主動性。
(2)組織編輯認真、及時地了解社科刊物的相關稿件(含上項),從中發現并跟蹤具有一定學術水平及具有潛質的作者。
只要認真發掘,有潛質的敦煌學各領域、各方向的中青年學者必不在少數。
(3)特邀作者隊伍的組建和經營管理
A. 編輯發現有潛質的作者應提出推薦意見,人選的確定由編輯部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的人選,頒發聘書。
B. 作為榮譽,入選的特邀作者,自然成為院內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受邀者;此外,定期(如一或兩年)組織特約作者聚會交流,方式既可以是討論會,也可是專題學術研討會,以增加作者的榮譽感和凝聚力。
C. 建立特定的稿酬制度。擴大稿酬的差距。一般稿件降低稿酬的方式應該是可行的,擴大第一級稿酬的范圍。為保證特約作者隊伍的穩定,其約作者隊伍中優秀的稿件可與專家稿酬相同,以穩定隊伍。
2. 擴大稿源,拓展新資料
關注并跟蹤省內佛教遺址的發現與發掘。鑒于目前行政管理的現狀,建議院領導通過省文物主管部門的協調,積極主動介入省內佛教遺址、遺跡的清理發掘與整理研究,培養地方文博單位的相關業務人員,形成良性互動;及時介紹新資料新發現,擴展敦煌研究的新內容和相關研究。
如2012年底至2013年涇川縣大云寺遺址東側發現佛教造像窖藏和地宮遺址,發現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造像和造像碑240件(組)。這一地區極為重要。
對于涇川縣已發現的佛教造像窖藏,建議由編輯部或考古所組織青年業務人員以相關造像窖藏向省文物局申報課題,與地方文物部門業務人員一道整理、研究并盡快發表。這樣既有利于我院青年I務人員的鍛煉和提高也有益于地方文物部門業務人員的培養,同時也有助于建立與省內地方文物部門的良性業務聯系。
摘要: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環節存在管理者與學員態度不端正、對論文的基本格式缺乏規范化認識、論文缺乏創新性、論證材料不豐富等問題。解決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環節突出問題必須規范畢業論文的嚴肅性、論文指導的可行性、強化支持服務、總評突出問題、提高答辯技巧、建立指導教師資源庫等,以期對創新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環節的科學管理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發揮推動作用。
關鍵詞:遠程教育;學歷提升;畢業論文;過程問題;反思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7-058-03
在現代遠程高等教育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是專業培養的重要環節,不論專科學員還是本科學員均不得免修。隨著現代遠程高等教育工作的快速發展,畢業論文環節的質量已成為學員綜合素質的重要衡量標準。為提高學員的創新實踐能力,基于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筆者對近年來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環節的基本過程與活動結果,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整合,圍繞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基本思路,以期對畢業論文環節管理機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
1.管理者與學員對畢業論文環節的態度不夠端正。態度是人們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端正態度,才能確保工作過程的落實與推進。從西部地區縣級層面學習中心或教學點的畢業論文環節來看,主要表現在參與教學管理的管理者對畢業論文環節的認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消極應付的現象。比如,個別教學點的教學管理者把畢業論文環節僅當做一種形式而已,沒有從根本上對學員的畢業論文環節進行策劃與設計,尤其是未能對專業畢業論文環節的理論知識、基本要求、完成過程、成績評定、反思與評價等重要方面進行認真的理解與實施,因而,出現了答辯論文過程中的雷同現象、突擊現象、后門現象、集體作弊現象等。此外,許多學員由于對畢業論文環節的認識不太明確,所持的態度就是半投入或不投入,對畢業論文的整體要求未能有效理解,在一種不正常的過程中完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比如,畢業論文的“雙胞胎”現象、網絡和報刊原文的下載現象、多種文章的拼湊現象、“”現象等,都是近年來我們發現的現實問題。
2.指導教師與學員對論文的基本格式缺乏規范化的認識。由于參與者沒有認真學習各專業的畢業論文環節指導手冊,所以學員完成的畢業論文格式五花八門。(1)論文格式不規范。論文寫作格式不規范是現代遠程高等教育畢業論文中常有的現象。有些學生論文缺內容摘要、關鍵詞和參考文獻;有的則不知內容摘要、關鍵詞及參考文獻要寫什么、怎樣寫;有的將注釋與參考文獻混為一談。有的是學術論文格式,有的是發言稿格式,有的甚至沒有格式。89%的學員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不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86%的學員根本就不知道參考文獻的標志碼,甚至有的邊遠地區的學員將1000多字的教學感想當做畢業論文提交等。(2)指導教師的要求不一致。由于指導教師來源比較復雜,并且沒有接受過統一的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培訓,所以許多教師都按照自己過去的思路和習慣要求學生。結果不但未能指導學員規范化地完成論文,反而影響了學員畢業論文答辯過程的順利進行,以至于影響了學員的論文成績。(3)答辯環節不統一。在答辯過程中,由于指導教師的不一致,有的學員只是宣讀論文原文,有的只念大、小標題,有的隨意發揮,有的抓不住重點,有的不懂得段落之間的層次關系等,所以,當答辯教師提出問題時,許多人瞠目結舌,支支吾吾,答非所問。以陜西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管理本科專業2008級春季生為例,在畢業論文環節,因畢業論文格式不規范而影響論文成績的約占83%。
3.學員畢業論文缺乏時效性和創新性。畢業論文環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門課程,一般可以取得6個學分。但由于學習中心或基層教學點在教學組織管理上沒有把畢業論文環節當做一門課程來進行有效的教學,結果許多學員的畢業論文出現了一些常識性的問題。(1)選題過時。在西部地區某教學點已經畢業的學員畢業論文檔案中,有69%的選題早已無任何價值可言,其結論早已成為人們共識的定論。(2)數據過時。如未能使用近一年來的官方或權威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而是引用了多年前不能說明當前問題的過時數據。(3)語言過時。行文中使用了一些不合時展的語言表述,缺少當前報刊、廣播電視、學術會議等方面的最新語言表述。(4)事例過時。由于對文章的主題缺乏深刻的研究,所以所談與分析的問題與當前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幾乎無多大的關系,沒有說服力。因此,強化畢業論文的課程教學尤為必要。要充分發揮論文指導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的動態引導作用,使上述常識性問題,在撰寫過程中得到徹底的糾正與消除。
4.實踐環節的論證材料缺少學術性和豐富性。由于學員對論文缺乏基本的認識,對論文的本質缺少了解,從而造成畢業論文所引用的資料大多數來自于自己所學過的教材之中,個別學員的作業甚至就是對教材內容的照抄,從根本上忽視了教材內容的過時問題。當然,還有部分學員認識到了論文的時代性特征,但由于學習點條件較差,由于網絡平臺的限制,訂閱的報刊資料極為有限,很難使他們搜集到專業方面的最新資料。即使有網絡支持,但由于網絡中的有用資料基本上都需要注冊成為會員或繳費,而網絡教育和開放教育學習的學員大部分的注冊用戶僅限于自己就讀院校的平臺。因此,利用公共網絡獲取最新資料不論在技術上還是在費用上,對他們來說都是有一定困難的。事實上,他們所獲取的資料基本上都是公開免費的資料,而這部分資料的學術性已經失去了基本的參考價值。因此,我們在隨機抽樣取得的畢業論文中發現,陜西廣播電大學教育管理本科專業2008級春季畢業論文中,74%的畢業論文成績不理想都與這個因素有關。
5.指導教師不合標準的現象仍然存在。指導教師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重中之重。指導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而且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要技術水平高、指導經驗豐富、責任感強。由于現代遠程高等教育學員多數來自農村或邊遠地區,交通、網絡和通信等給他們完成畢業論文造成了一些無法克服的困難。尤其是這些地區由于文化環境所限,要安排一些本科以上學歷、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教師來指導畢業論文,的確存在不小的困難。正因如此,指導教師方面的兩個突出問題出現了:一是大多數指導教師無指導經驗,有的指導教師甚至自己都沒有寫過真正的論文,正式就不用說了;二是由于當地普通高校的缺失,專業指導教師嚴重不足,大多數教師只能由相近學科的教師或行政、教學管理人員來擔任,至于職稱方面的要求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畢業論文的質量很難得到保證。據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管理本科專業統計,縣級工作站的論文指導教師合格率僅為26%,不合格的指導教師在學歷方面和職稱方面幾乎沒有大的問題,焦點問題就是專業不對口和論文寫作經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