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5 05:43: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基本結構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理論文寫作的好壞都是護理科研當中的重要過程,我們在護理論文的寫作當中必須掌握它的基本結構和寫作要求。以下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就整理的護理論文的基本結構及撰寫技巧來和大家一起學習。
工具/原料
護理論文資料大全
護理專業學生
word編輯器
方法/步驟
文題的命名
(1)命題的類型:一般用護理方法、用護理結果、用研究對象進行命名。
(2)文題的具體要求:文題歷求簡明、醒目、文字應高度精練,能概括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間盡量不用標點符號,但末尾不能用標點符號,文題中間避免使用非規范化詞或代表號。
作者及單位
實質性參與并能解答有關論文問題者稱為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名稱應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號注明“省、單位、郵政編碼”,并附第一作者的簡歷。作者應是:
(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
(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它主要內容者。
(3)能對編輯部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各個答辯,并最終同意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
摘要
摘要內容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個要點,每個要點的內容要具體,簡明扼要,關鍵性資料、數據與結果,采用第三人稱明確標出。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關鍵詞
關鍵詞代表全文核心內容里的名詞和詞組,一般由作者從論文題目、摘要和正文中抽選擇出來3-5個醫學名詞(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英文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如:題目“新生兒頭皮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對比”(華夏醫學2005年18卷第5期,論著695-696頁)。關鍵詞:新生兒慢速進針快速進針對比。
引言
引言也就是前言,是要引出所要論述的問題。
材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是文章的第一大層次。一般的資料應交待清楚研究涉及的材料和用具,化學品與儀器,應有來源和產品號等內容,以便重復實驗時能得到驗證。臨床資料以研究的對象和病例為主,要清楚交待研究對象及病例的全部情況,實驗方法及統計方法的來源。
(2)方法:應交待論文所用實驗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與方法、觀察指標。
討論
主要對本文研究的結果進行評價、闡明和推理,不能只重復結果,也不應結果歸結果,討論歸討論。討論內容:①用已有的理論對自己研究的結果進行討論。②指出結果及結論的意義。③該課題在國內外研究的動態及獨特之處。④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本課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
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以文中出現的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排列于文末,一般在10篇以內,引用公開、近期出版的原著。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之間用逗號隔開,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按規定)。
[期刊]序號作者文題[J]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頁。
[1]譚建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05,4(2):54-55
[2]李愛車,方小君,李瓊妹等.心臟裂傷的搶救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5,4(2):14-15
[書籍]序號作者(主編)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標出)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1]裘法祖.外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56-263
標題層次
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兩個數字符號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節,第一級標題為1.,第二級標題為1.1,第三級標題為1.1.1,第四級標題為1.1.1.1,各級標題序號均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字后再寫標題或具體內容。
注意事項
關鍵詞:框排架結構,柱計算長度,初參數法
在工業廠房中經常遇見帶平臺的工業廠房,常見于輕工業廠房及火力發電廠主廠房,此類結構的基本特征為上部為帶吊車的排架結構,下部平臺為框架結構,常稱為框排架結構,其結構基本形式圖1,圖2所示。論文寫作,初參數法。
圖1 橫向框架布置圖
圖2 柱網布置圖
設計此類結構時,對于結構縱向,結構的基本形式是框架結構,按常規框架計算方法即可實現,而對于結構橫向,結構形式為框架和排架兩種結構形式的組合,設計時問題就比較復雜,需進行仔細考慮,下文主要就橫向框架的計算進行說明。
1.橫向框架內力計算
本文按以下簡圖(圖3,圖4)進行說明,H1,H2為下部框架的層高,H3為上部排架的下柱的高度,H4為上部排架的上柱高度,本文中把兩個邊柱稱為排架柱,內部柱稱為框架柱,實際工程中,有平臺梁和排架柱剛接和鉸接兩種情況,所以給出兩種情況下的簡圖。
圖3 計算簡圖一圖4 計算簡圖二
各種荷載的取值在規范中有比較明確的說明,對于一般設計人員不存在問題,按照彈性方法計算內力,現在的計算機普及,常規設計軟件也都可以比較準確的實現。
有了內力計算配筋時,對于排架和框架,梁配筋的計算一致的,而混凝土結構柱的設計現在都基本都習慣再按η-l0法計算,η-l0法在計算時需要設計人員確定各段柱計算長度。混凝土規范明確給出了排架結構和框架結構中柱計算長度的確定方法,兩種結構為不同的方法,對于排架和框架組合在一起的結構形式規范則沒有給出確定方法,所以計算長度的設計就成為框排架結構設計的關鍵。論文寫作,初參數法。論文寫作,初參數法。
2.排架柱計算長度確定
內部框架柱,由于結構形式為規則的框架結構,計算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7.3.11條有關框架柱的規定確定取值即可,下面主要說明兩邊排架柱的計算長度確定,按梁和柱兩種不同的連接方式分別進行說明(圖3,圖4)。論文寫作,初參數法。
2.1平臺梁與排架柱剛接,簡圖一(圖3)
此時排架柱的H1和H2段,可以認為是底部框架的一部分,可依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7.3.11條有關框架柱規定進行取值。
對于上部排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僅規定了單層廠房排架柱的計算長度,對于本文所討論的排架柱在使用條件上顯然不合適,文獻4中對框排架結構,按初參數法對上部排架柱的計算長度進行了計算,最終分析結果建議上柱取3.0,下柱可取2.0。論文寫作,初參數法。論文寫作,初參數法。在參考文獻3中,對于初參數法,進一步分析,修正了初參數法在理論上的缺陷,認為按原初參數法計算的柱的計算長度上柱偏大,綜合這兩篇文獻,設計時建議下柱取2.0,上柱取2.0,排架柱的各段具體計算長度見表1。
二學時與學分:14學時14學分
三適用專業:會計本科專業
四課程教材:無
五參考教材:無
六開課單位: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系
七課程的目的,性質和任務
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在校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去分析,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過程,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撰寫畢業論文對于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八課程的主要內容
論文選題;
查閱相關資料;
撰寫論文提綱;
修改論文提綱;
撰寫論文;
修改論文;
論文定稿.
九,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
1,學生應在實事求是,深入實際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寫出具有一定質量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應觀點明確,材料翔實,結構合理嚴謹,語言通順.
2,畢業論文選題應在所學專業范圍以內,其形式可以是學術論文,也可以是調查報告.
3,畢業論文要求卷面整潔,字跡工整,使用正規稿紙,字數不少于15000字.
十,說明
1,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寫作態度和論文質量給出建議成績;
2,經過口頭答辯,由答辯小組根據畢業論文與答辯情況給予評定成績;
十一,考核方式
考核標準:畢業論文成績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優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觀點明確,能深入進行分析,并有獨到見解.理論聯系實際,對經濟工作或學術研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中心突出,論據充足,層次清楚,結構合理,語言流暢.答辯中回答問題正確,重點突出,語言簡練.
2,良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比較深入.中心明確,論據較充足,層次清楚,語言通順,結構合理.答辯中回答問題正確.
3,及格
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基本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但內容尚欠充實.中心論題較明確,材料較充足,具體但不夠典型.尚能聯系經濟工作實際,但論證不夠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條理,一定的論據,文字尚通順.答辯中回答問題基本正確.
4,不及格
不符合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和政策,或在經濟理論上有原則性錯誤,未掌握已學的有關專業知識,技能差.文章無中心,層次混淆不清,主要論據短缺.論點論據脫節或嚴重搭配不當.抄襲他人文章,成果,書籍者.凡具有以上條款之一者,應判為不及格.在答辯中對大多數問題都不能正確回答者,也應判為不及格.
第一節技師論文指導的意義與要求
一、技師論文指導的意義
技師專業論文是在有經驗的專業教師或高級考評員的指導下,由技師申請者獨立構思并完成的一種文章。技師專業論文是技師申請者在培訓期末向鑒定單位交的一份書面成果。從指導教師的角度講,指導技師申請者寫技師專業論文,是指導教師在培訓期間所做的一次重要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由于大多數技師申請者寫專業論文的經歷不多。許多人不了解技師專業論文寫作的意義和如何撰寫技師專業論文。實踐說明,生產第一線的技師申請者在撰寫專業論文的過程中,特別需要指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技師專業論文的指導過程,是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指導教師檢驗其教學成果的重要方面。通過技師申請者把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提高,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是應用綜合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生動反映,也是對教學與指導效果的一次全面檢查。盡管有的技師申請者平時工作、學習情況較好,甚至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理論與實踐的綜合總結,以及文字組織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一定能寫出質量較高的技師專業論文。除了技師申請者的基礎理論素質、實際技能素質和整體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原因外,從指導教師的教學和指導方面分析,也會存在某些不足。對指導教師來說,這恰好是指導技師申請者撰寫技師專業論文的重要收獲。另外,技師專業論文是留給社會的一份寶貴的文字資料,對于實踐經驗的積累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學與指導的過程是一種雙向交流和溝通的過程,技師論文申請者從培訓單位獲得了系統的理論知識,能夠將長期工作實踐中的經驗科學化、系統化,把科學技術素養提高到更高層次。同時,技師申請者也以各種方式影響培訓單位,許多技師申請者的實踐經驗、才華、見識等等,都給培訓單位和指導教師留下寶貴的財富,其中不乏具有真知灼見的優秀作品。培訓單位可以用它來豐富教學內容,啟發教育后來者,成為很好的教學參考資料和可以借鑒的材料。也可以用它來分析解決某些具體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填補這些領域科技研究的空白。還可以推薦給有關部門或各種出版物,對社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對指導教師的基本要求
勝任指導教師的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并懂得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指導教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高級考評員或技術人員。
2.具有有關專業的較高理論水平和文字水平。
3.對技師申請者的論題具有較深的理論水平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4.精通職業技能鑒定的工作。
(一)思想修養
作為專業論文指導教師,首先應為人師表,具有較高的思想素養。一個教育工作者培養的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含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尚的人品。指導不僅僅是要幫助技師申請者提高技師專業論文的質量,更要注意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進行積極的導引,要想做事先學做人。如果一個指導教師為人自私自利,不負責任,他就不配承擔指導教師的神圣職責。
技師申請者的思想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有些屬于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對于這些技師申請者,指導教師應積極與之配合,使他們能人盡其才,充分發揮自己
的水平,寫出高質量的技師專業論文;有些技師申請者思想水平一般,對這些人,指導教師應引導他們追求高尚人品的愿望;而還有一部分技師申請者則思想懈怠,不求進取。指導教師對這部分人不應嫌棄,不宜過分批評和指責,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督促并指導他及時完成技師專業論文的寫作任務。
(二)理論修養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指導教師應有廣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不僅對本學科的理論與實踐有精深的見解,對周圍的相關學科也應該有深入的了解。特別是現代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學科相互滲透,互相影響,分化交叉,指導教師更應對現代各種新理論、新工藝,以及邊緣科學、交叉科學都要有廣泛的涉獵。只有這樣指導教師才可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和指導技師論文申請者的專業論文。
(三)文字修養
技師專業論文是撰寫者對自己對本職業(工種)所涉及的技術方法進行科學探索和總結的文字表述。因此,寫作水平的高低對技師論文的質量將產生較大的影響。指導教師在這方面應有較深的造詣,既要有本專業論文寫作的相關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語法和修辭方面的素養。否則即使專業論文的內容水平很高,但文中出現很多語法錯誤和錯別字,而指導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也就無法保證指導技師申請者高質量地完成專業論文的寫作。
第二節技師專業論文的指導內容與方法
一、指導內容
技師專業論文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論文指導教師對論文的質量好壞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技師專業論文指導教師必須努力與學員相互配合,積極做好指導工作。
技師論文指導的任務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基本上有以下九個方面: 第一,對技師申請者所選定的專業論文題目進行審核。
選題是技師專業論文寫作成敗的關鍵,選擇恰當的題目即可使技師申請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又能使專業論文具有較高的實際價值或學術價值,對于整篇技師專業論文的質量關系極大。
指導選題主要遵循兩條基本原則: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另一方面要適合專業論文撰寫者的具體情況。即要選擇那些客觀上對本職業(工種)具有較高的價值,主觀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題目。如果選擇的題目內容平庸,既無理論價值又無實際意義,高水平、高質量就無從談起。
好的選題還要有好的資料,否則,再好的題目,如果資料搜集困難,實驗手段缺乏,或者超出了技師申請者自身的學識和能力范圍,寫好專業論文也是一句空話。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必須有本專業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要對技師申請者的具體情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可能選擇合適的技師專業論文題目,使專業論文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可以充分發揮技師申請者的特長,使技師論文在一開始就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
第二,幫助技師申請者制定撰寫技師專業論文的規劃并督促完成。
撰寫技師論文的過程是由多項工作構成的一個小系統工程,必須認真規劃每一個步驟,從選題到完成必須排出撰寫日程表。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寫作過程井井有條,按時完成。
第三,指導搜集資料。
搜集資料是撰寫技師專業論文的重要步驟之一,否則專業論文將成為無源之
水、無本之木。寫作的資料包括各種文獻資料、報刊雜志等。指導教師要向技師申請者推薦具有參考價值的參考資料,并幫助技師申請者解決收集資料中所遇到的困難。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平時要博覽群書,瀏覽各種報刊雜志,注意發現有用的材料,特別是對技師申請者論述問題直接相關的資料,以便正確推薦。
第四,撰寫的專業論文需要進行社會調查,以便用收集的第一手資料作為論據,指導教師就應對如何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第五,指導立意和擬定專業論文提綱。
實際上的選題過程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專業論文的主題,而立意只不過是進一步明確化和細化,將專業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論證的主要內容確定下來。在此基礎上考慮安排專業論文的整體結構并擬定專業論文提綱。指導教師應根據專業論文所要表現的內容審查論文提綱是否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邏輯結構嚴密等。
第六,撰寫草稿。
從開始起草到專業論文最后完成的整個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在寫作的各個階段都要對專業論文寫作進行正確指導和審查,使技師申請者能夠始終沿著正確的路徑完成專業論文的寫作。
第七,修改。
檢查和修改是專業論文最后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驟。像任何事物一樣,一切文章都不可能完美無缺,總存在各種缺點和錯誤,需要不斷地修改、完善。
指導技師申請者修改技師專業論文,首先,要審查專業論文是否脫離主題。如果文章脫離了主題,整個專業論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必須予以糾正。但整篇文章脫離主題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往往是部分內容與表現主題關系不大或有所偏離,應考慮舍棄或糾正。其次,要調整結構,檢查專業論文結構是否合理。主要是文章的層次分明有序,重點突出,邏輯結構嚴謹。如在這幾方面有所欠缺就應做適當調整。再次,要推敲語言。有些學員語文基礎較差,所寫的技師專業論文難免有文字粗糙,詞不達意或用詞不準確等問題,自己又難以發現,指導教師在審查指導專業論文時應注意糾正。就是較好的文筆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對于語言的推敲也同樣必要。
第八,寫出評語和意見。
技師專業論文審查完成之后,指導教師應對專業論文寫出自己的評語和意見,供技師申請者和評審委員會參考。
第九,指導答辯。
答辯是對技師專業論文進行“驗收”的最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其目的旨在進一步審查專業論文,了解專業論文作者對該專業論文所論述論題的認識達到何種程度,考察技師專業論文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審查論文是否是技師申請者自己獨立完成等情況。
一般技師申請者對答辯缺乏經驗,指導教師應幫助做好答辯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告訴他們答辯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的措施。
二、指導方法
技師專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方法并無固定模式,每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大都總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規律。歸納起來基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技師專業論文反映的是技師申請者自己的觀點、實際工作的總結和研究成果,因此,應由其獨立完成,指導教師只是起輔導的作用,不能包辦代替技師申
請者完成各項撰寫工作。指導教師應注意啟發獨立思考,發揮技師申請者本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否則就失去了撰寫專業論文的意義。
2.指導教師進行指導的目的是協助技師申請者發揮自己的能力,提高專業論文的質量,使之不走或少走彎路。因此,指導教師所做的只是提供幫助和原則性建議,具體工作應由技師申請者自己去完成,并對撰寫工作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和提出忠告。
3.技師申請者對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認識和論文的觀點往往有欠缺之處,需要進一步拓展其寬度或深度,而他們一般缺乏從更高的層次來認識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指導教師以探討式的態度,啟發技師申請者將自己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使專業論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第三節技師論文的評價方法
一、評價準則
評價技師專業論文,要堅持評分的標準,研究評語的寫法,做到判分準確,評價公正,評語規范嚴謹。
一、技師專業論文評閱成成績的標準
技師專業論文的評定成績一般分為優(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個檔次。
(一)優
l.能很好地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與本職業(工種)的有關知識。
2.能密切聯系本職業(工種)、本單位的工作實際。能夠以正確的觀點和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正確、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創見,對實際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中心論點突出,論據充足,寫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理通順,表達能力強。
4.材料典型、真實、豐富,數據可靠,能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加工整理。
(二)良
1.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理論與本職業(工種)的有關的知識。
2.能較好地聯系工作實際,能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比較正確、全面,對指導現實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中心論點明確,論據較充足,寫作結構合理,層次較分明,文句通順,有較好的表達能力。
4.材料比較豐富,數據基本可靠,能較好地進行加整理。
(三)中
1.能一般地運用所學理論與本職業(工種)的有關的知識。內容較充實,具有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
2.能聯系工作實際,分析問題比較正確,對現實工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3. 中心論點基本清楚,具有一定論據,結構較為合理,層次較分明,文句通順,有一定表達能力。
4.材料具體,進行了一定的加工處理。
(四)及格
1.在理論上沒有原則性錯誤,能基本掌握和運用本職業(工種)的有關知識。
2.基本能夠聯系工作實際,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但分析問題較膚淺,或只能羅列現象,中心不夠突出。
3.有一定的論據,主要數據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順。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有一定的數據。
(五)不及格
符合以下條款之一者即評為不及格。
1.在理論上有原則性錯誤,掌握有關本職業(工種)的專業知識很差。
2.中心論題不明確,層次不清,邏輯混亂,結構松散,文理不通。
3.材料零亂不全或主要數據失真,加工整理差。
4.主要內容基本抄襲他人成果或屬他人的專業論文。
二、評語
技師專業論文的評語有兩種,一是高級考評員意見,二是答辯委員會意見。
(一)高級考評員意見的寫法
高級考評員意見,主要是從技術和寫作角度對全篇專業論出評價。評價要點是:
l.觀點是否正確;
2.論據是否充分;
3.分析是否全面;
4.結構是否合理;
5.語句是否通順;
6.有無實際意義。
(二)答辯委員會意見的寫法
1.回答是否準確;
2.思路是否清晰;
3.語言是否流暢;
4.答辯態度如何;
參照《河北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評分標準》,我校具體要求如下:
一、優(90分以上):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工作刻苦努力,態度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表現出色。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透徹,解決問題方案恰當,結論正確,并且有一定創見性,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較大的實用價值。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言表達準確,結構嚴謹,條理清楚,邏輯性強,欄目齊全,書寫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準確可靠,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簡明和正確地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準確深入地回答主要問題,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良(80-89分):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工作努力,態度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表現良好。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得當,解決問題方案實用,結論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言表達準確,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欄目齊全,書寫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準確,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設計)答辯時,能夠簡明和正確的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準確地回答主要問題,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中(70-79):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工作努力,態度比較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表現一般。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無原則性錯誤,解決問題方案比較實用,結論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句通順,條理比較清楚,欄目齊全,書寫比較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基本準確,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比較正確地回答主要問題。
四、及格(60-69):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基本遵守各項紀律,表現一般。
2、能夠在教師指導下,按時和全面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無原則性錯誤,解決問題的方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結論基本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確,語句通順,條理比較清楚,欄目齊全,書寫比較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基本規范,基本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基本規范,基本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基本準確,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闡述出主要內容,經答辯教師啟發,能夠回答主要問題。
五、不及格(59分以下,同時具備以下三條或三條以上者):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態度不夠認真,有違反紀律的行為。
2、在教師指導下,仍不能按時和全面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
3、論文中,理論分析有原則性錯誤,或結論不正確。
4、論文寫作格式不規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確之處,欄目不齊全,書寫不工整。
5、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不規范,不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不得當,計算結論不準確,不能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完形填空題包括文章和選項兩個部分,文章部分的重點在閱讀理解,選項部分的重點在詞義。
一、文章分析
這4年的完形填空文章基本控制在3-5段,250-300個詞,且趨于穩定。議論文和科普類的說明文各占一半,話題多樣,但均貼近生活。這兩類文章結構大致相同,都是以“總-分”或“總-分-總”結構為主,第一段是主旨段,提出話題,之后的幾個段落展開說明或深入議論。每個段落內部也同樣基本采取“總-分”或“總-分-總”結構,段落開頭點明該段的大意,然后再展開詳細闡述,必要時再做一簡單總結。
【備考建議】
1. 考生應以這4篇高考完形填空為范文,深入研究英語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結構特點和行文邏輯 (句內邏輯、句句邏輯、段內邏輯、段段邏輯以至整個篇章的邏輯),分析說明文和議論文常用的說明和議論的寫作手段。這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
2. 考生平時的訓練以說明文和議論文為主,但也不可忽視記敘文。記敘文要按照記敘文的6要素理順所敘事情的脈絡,還要重視其背后的情感線索。
3. 加強課外閱讀,重視說明文和議論文的閱讀量以及題材的多樣化。閱讀理解能力增強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完形填空題的諸多問題。
下面試以2014年的完形填空為例,重點體會英語說明文的結構特點和行文邏輯。(劃線處為考查點;方框為筆者所添)
第一段開頭提出話題(或指出現象),緊接著分析原因,然后是處理辦法或解決問題,這種結構在英語中很普遍,閱讀理解的文章也基本符合這一結構規律,而且考生還應采用這種結構來進行寫作。
行文邏輯上,要明白無論是“總”還是“分”,都是在說明同一個問題,因此會在文中找到很多近義表達,幫助解題。以上文第三段為例,方框框住的字詞實質上都是communication的近義復現,其中考查的talk和understanding兩題的干擾選項(reply; attend; attach; loving; observing; praising)的詞義和communication基本不沾邊,據此不難選出正確答案。
二、選項分析
從上表看,完形填空題只考查4類實詞。4類實詞的題量有所波動,但2012年和2013年較為均衡。
完形填空考查的單詞以新課標和考綱中列出的基本詞為主(見上表),但也有少量的基本詞的派生詞(見下表)。
近幾年完形填空文章中很少出現超綱單詞,2011~2013年3年各出現一個,如intellectual (智力的),bully(欺負),crow(烏鴉),都以括號中文注解的方式標出。但新課標或考綱中未列出的派生詞年年都有(見下表)。
稍加總結,就會發現,這些派生詞涉及到的前后綴主要有:-ly,re-,un-,-ist,-ness,-able,-tion,-ent,-ence以及動詞的-ing分詞和-ed分詞構成的形容詞及其派生的副詞。
此外,有些字詞出現頻率很高,尤其是副詞,比如:deliberately,merely作為干擾項在2013年和2012年兩次出現; slightly在2012年和2011年兩次出現;有些單詞平時并不多見,如2013年選項中出現的interval,hatch,trend,temporarily,deliberately等。
【備考建議】
1. 狠抓高考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匯(注:廣東高考的考綱詞匯表與課標所列詞匯表完全相同),過好詞匯關。
2. 掌握基本的構詞法知識。以考綱單詞表為核心,熟悉常用詞的變形,熟悉常見的前綴和后綴。
3. 了解完形填空題設空原則,用正確的思維解題。廣東卷的完形填空題考查點不考虛詞、短語、近義詞比較,正確答案經常是文章中出現的某個關鍵詞的近義復現。比如2011年的第13題的talented,文章第一句就出現了gifted。完形填空題也不考詞法、語法。正確答案只能來自于對上下文文意的理解和邏輯的把握。
4. 任何單詞的語意都不能脫離語境而單獨存在,我們要在語境中揣摩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每天堅持閱讀。
總之,要做好完形填空題甚至拿滿分并非不可實現的夢想。扎扎實實打好字詞基礎,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再加上做題時嚴謹細致沉穩,完形填空,定能攻克。
學術論文是一種具創新性的科學研究成果的記錄,是進行成果推廣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員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它是人類知識寶庫的基本單元,或為人類精神財富的一部份,并能為科學界有效地利用,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起推動作用。
一、學術論文的分類
學術論文包括學位論文。學位論文是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的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授予學位的重要依據,可分為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及博士論文等三種,其水平由淺而深。學士要求達到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擔負專業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碩士要求達到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則要求達到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由字數來看,學士論文約一萬字,碩士論文約五萬字,博士論文則在五萬字以上,有時多達十至廿萬字。茲分述如下:(一)學士論文大學本科畢業生運用在校期間學得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進行分析、解決某一不太復雜的科研課題所寫的畢業論文,順利通過簽辨者,均可授予學士學位。其條件如下:
1.能夠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碩士論文
碩士所提之碩士論文應為指導教授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者,其論文須有自己的新見解,并在過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約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2.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
(三)博士論文
博士論文對本學科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本學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2.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學科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論述創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書面文件,是某些實驗性、或理論性、或觀測性的新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
學術論文的內容應該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進步,而不是簡單重復、純屬模仿或全盤抄襲前人的成果。學術論文應具有新的信息。
學術論文通常在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在學術報刊上發表等。它反映學科最新的前瞻科學技術水準及其發展動向,體現了科技工作者擁有的成果。
為進一步探討學術論文寫作特點和規律,應從內容性質和結構形式的差別方面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型、實驗型、描述型和設計型等四大類。理論型論文的重點在于理論證明和分析。依研究對象可分兩種:一種以抽象的理論問題為研究對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論推導和運算;另一種則以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觀測數據以及有關的文獻數據為對象,其研究方法是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及抽象化,并通過歸納、演繹、模擬等過程,提出某種新的理論和見解。一般說來,理論型論文正文結構型式靈活,沒有固定格式,可將研究的對象或結果劃分為若干有聯系的層面,按一定邏輯逐層進行論述。
實驗型論文的重點在于設計實驗以及對實驗結果的觀察和分析。它也可分兩種:一種是介紹實驗本身為目的,重在說明實驗裝置、方法和內容;另一種是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從而認識客觀規律。實驗型論文的正文結構與理論型論者不同,主要是由實驗報告的結構演化而來,并已形成一定約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結果和『討論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適當調整,其重點內容則必須對實驗作說明和分析。
“The function of the abstract of a scientific paper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aper so that the readers know the main story and a few essential details of your work without reading the hole text of the paper. The abstract should make sense both when read alone and when read with the paper.” – URMSMJ
1.
摘要的分類:
摘要分為兩大類:通報性或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和報道性或資料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1) 指示性摘要:只通報論文主題,不介紹研究的材料、方法和結果,一般用現在時表述。許多專業雜志在其目錄頁的標題下都有一個指示性摘要,特別是編者認為較重要的一些文章標題后。如:Free transfer of two undamaged fingers from a non-replantable left arm to a mutilated right hand in a 16-month-old boy is reported. (本文報道將一無法再植的左臂上的兩個未受損傷的手指移植給一16歲男孩被切斷的右手。)
1) 資料性摘要:告訴讀者研究的總體情況,使他們了解研究的目的、材料、方法、結果、結論以及存在的問題。資料性摘要分為傳統型或非結構式(non-structured)和結構式(structured)兩大類型。無論何種形式的摘要,都應包含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1)主題(Main topic as in title)
2)目的(Purpose of research)
3)方法(Methodology)
4)材料(Materials)
5)結果(Results)
6)結論(Conclusions)
非結構式摘要:段落不明,給編輯、審稿、閱讀及計算機處理帶來諸多不便。
1)全結構式(full-structured)摘要:
1974年4月,加拿大McMaster 大學醫學中心的Dr R Brian Haynes首先提出建立臨床研究論文的結構式摘要。在 Dr Edward J Huth創導下,美國《內科學記事》(Annu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國際上率先采用了全結構式(full-structured)摘要。
Haynes所提出的全結構式摘要包含8個要素:
1.目的(Objective):說明論文要解決的問題
2.設計(Design):說明研究的基本設計,包括的研究性質
3.地點(Setting):說明進行研究的地點和研究機構的等級
4.對象(Patients' participants or subjects):說明參加并完成研究的病人或受試者的性質、數量及挑選方法
5.處理(Interventions):說明確切的治療或處理方法
6.主要測定項目(Main outcome measures):說明為評定研究結果而進行的主要測定項目
7.結果(Results):說明主要客觀結果
結論(Conclusion):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臨床應用意義與非結構式摘要相比,全結構式摘要觀點更明確(more explicitness),信息量更大(more information),差錯更少(fewer errors),同時也更符合計算機數據庫的建立和使用要求。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即煩瑣、重復、篇幅過長' 而且不是所有研究都能按以上8個要素分類的。于是更多的雜志揚長避短,采用半結構式(semi-structured)摘要。
1)半結構式(semi-structured)摘要:半結構式摘要也稱為四要素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purpose/aim)、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采用何種摘要形式要根據各雜志的具體要求而定。目前國內許多雜志正從非結構式摘要向半結構式摘要過度。
關鍵詞 水產專業;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常見錯誤
中圖分類號 G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341-01
科技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資料、信息的“膨脹”,使得摘要這一形式切實成為了幫助讀者快速了解論文信息資料的“橋”,且借助著計算機、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摘要這種“微型化論文”之形式,因其更方便進行轉載、索引與建庫,其地位也更加重要[1]。眾所周知,科技論文是體現我國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的媒介,又是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研水平飛速提高,但受限于英語水平的限制,我國被EI收錄的期刊僅占我國科技期刊的一小部分,EI對期刊的收錄是動態的,如果摘要不合格就不再收錄。因此,無論對于已被收錄或爭取被收錄的期刊而言,英文摘要的質量都非常重要。高質量的英文摘要可更好地傳播科技成果、展示科研水平,增加論文被國際同行閱讀和引用的機會[2]。英文摘要如果寫得不合規范,不能向讀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就起不到向外傳遞科技信息的作用。正是基于這種形勢和需求,水產院校近年來加強了專業英語的教學,增加了教學時數,由以前的專業選修課改為專業必修課,以期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而直觀地考察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就是學生所撰寫的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
通過對多年本系水產專業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瀏覽,發現很多英文摘要只是為了完成學位論文的格式要求,成了一種“裝飾”和“擺設”,英文摘要“不知所云”,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有關英文摘要的結構要素不完整與不規范,不能完全表現論文內容;二是句法隨意,表達方式漢語化,或者說是中式英語,語法結構不準確。三是專業詞匯不熟,不能反映所研究領域的特點。
1 結構
1.1 結構不完整
作為水產專業的學位論文摘要結構一般屬于資料性摘要即可以用IMRAD(Introduction, Method,Result and Discu-ssion)格式或結構性OMRC(Object,Method, Result and Conc-lution)格式,一般要求有關鍵數據,相當于論文的微縮。
總結水產專業60余篇學位論文中,有關英文摘要的結構不完整可分為:①多達10%的論文沒有點明研究目的或研究背景,使讀者對論文的重要性缺乏了解;②對于研究方法、手段沒有介紹的占5%;③12%的論文摘要中缺少數據表達,讀之不能了解論文的研究內容;④缺乏能夠提升論文水平的結論,羅列了許多表達結果的數據,沒有給予總結評判,失去了論文的引導作用。
1.2 摘要描述過于冗長,內容取舍不當
摘要中有關背景或目的的介紹盡量簡短,往往一句話可以概括;而方法、手段的描述,如果涉及創新的方法可以較詳細介紹,一般常用的實驗手段、方法只需寫出名稱即可,但在抽查的60余篇學位論文中,有的摘要甚至把實驗過程也列出,造成摘要冗長。
1.3 中、英文摘要脫節
中、英文摘要應該是同一內容的不同表達[3],但由于對專業術語把握上的欠缺,導致英文摘要的中詞不達意,這需要摘要作者要廣泛閱讀相關專業文獻,準確把握專業術語的應用范圍。
2 語法
2.1 時態混亂
一般摘要中句子時態都有約定俗成的規定,如EI數據庫建議: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實驗方法和實驗過程);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但水產學位論文中,有1/3的學生通篇摘要有1種現在時態或過去時態。
2.2 無主句、無連詞的多個句并列
如“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e form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 in Channa asiatica and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KB in it, work them into paraffin section, then start for HE color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整個句子使用的是主動語態,但從頭至尾找不到主語。
2.3 謂語用法不正確
如“phytoplankton sampling survey carried out four times from July 2012 to April 2013”中,謂語或語態用錯,或被動語態的結構不正確,應改為“was carried out ...”。
3 表達方式
3.1 專業詞匯不準確
科技英語詞匯的一個特點是嚴謹和專業,如“The eso-phagus is composed of esophageal mucosa,submucosa,muscular layer and size film layer.”,其中,“size film layer”應為“serous membrane”,指漿膜層;再如“anatomical organs and tissue biopsy technique to…”組織切片技術的專業術語應為“histological section”。在論文中,專業詞匯不熟悉導致不能準確表達所研究的內容、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結果。
3.2 對中文摘要逐詞逐句翻譯,句式重復,造成英文摘要篇幅過長
在畢業論文設計中經常會有梯度實驗組,得出的結果也是不同梯度的比較值,在表達時,使用省略句會節省大量篇幅,同時,摘要內容緊湊。如原文“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 0.4, 0.8, 1.6, 3.2, 6.25 mg/m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ConA on concentration of 0.25, 0.125, 0.0625 μg/mL.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0.4,0.8,1.6,3.2,6.25 mg/m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LPS on concentration of 0.5, 0.25, 0.125 μg/mL.”,2個句子結構完全相同,可以合并省略為“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pcidi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2, 0.4, 0.8, 1.6, 3.2,6.25 mg/mL on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were observed when lymphocytes were co-cultured with ConA on 0.25,0.125, 0.0625 μg/mL concentration or LPS on 0.5,0.25,0.125 μg/mL ones.”,信息量不變,但更簡潔。
4 其他
4.1 標點符號不當
如在并列句中或幾個數字之間常用頓號,但英文中沒有頓號,并列成分只用逗號“,”表示;在漢語中表示范圍的“~”,在英文中常用“-”表示;中文的句號“。”在英語中為實點表示;省略號也不同,中文為“……”,而英文為“…”。
4.2 論文題名表達不當,冗詞過多,介詞單一
論文題名[3]是“論文的總綱”,是反映論文最核心或創新的研究內容,能夠使讀者在未讀論文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準確地了解論文的基本內容,從而決定是否閱讀摘要及正文。對論文題名的要求是“準確得體、簡短精煉、便于檢索、容易認讀”。
題名的結構應是偏正詞組,不應出現句子形式。例如:“The survey of planktons in Nanfei He which feeds Lake Chaohu and the lake inlet of artificial wetland”,不僅有從句,且與后面的部分完全不對稱,應改為“The survey of planktons in Nanfei river at outlet for Chaohu lake and inlet for artifial wetland.”。
在論文題名中冗詞過多,如“…的研究”“…的調查”等按字面翻譯的“study on...”“research on ...”;另外,題名中介詞短語不當,如“Androgen recepto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eel in the brain”中,“ in the brain”應該放在“distri-bution”之后,因為論文是研究“雄性激素受體在腦中的分布”。
5 結語
要解決水產專業論文英文摘要出現的種種問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正確撰寫英文摘要的意義和必要性,其次,強化英文摘要寫作的訓練,使學生充分掌握摘要的格式、常用的句式、語言特點,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的專業詞匯掌握和基本英語語法的完全具備[4]。當然增加專業英語課時,加強學生的英文摘要的寫作訓練必不可少。
6 參考文獻
[1] 錢壽初.從傳統摘要到結構式摘要[J].編輯學報,1990,2(1):56-60.
[2] 張曉麗.利用EI數據庫提高科技論文英文摘要質量[J].科技與出版,2011(12):92-94.
一、本科生畢業論文出現問題的原因
(一)高校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
1.高校缺乏完善的畢業論文教學體系
首先,從畢業論文課程設置上看,大多數高校更加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教育,開設的基本理論課遠遠多于論文寫作實踐課。其次,缺乏針對性強、適用性高的畢業論文教材,本科生在完成畢業論文是缺少基本指導。另外,一般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往往是理論技巧灌輸,加之該類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三年級,此時的本科生并沒有太多事論文寫作經歷,大部分本科生不能帶著問題進課堂,聽課的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而真正等到完成畢業論文時,這些缺乏實踐的理論卻所剩無幾。
2.高校缺乏完整的畢業論文監管體系
雖然說高校理念上十分重視畢業論文的質量,但當面對大量的畢業生畢業與就業問題時,高校對畢業論文質量的監管自然就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加之畢業論文質量的監管需要多個部門形成合力,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學機構龐大,各個部門各有分工,在沒有規范的制度體系作保障很難形成一個嚴密的監管體系。
3.高校的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畢業論文的完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前期基本寫作能力的訓練,基本寫作規范的養成,研究思維的形成都是需要在實踐中培養的。但由于經費投入的不足,研究設備的匱乏,項目基金申報困難等,使得本科生很難有機會參與科學研究實踐。
(二)論文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不足
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使得高校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指導教師所指導了畢業論文數量遠遠超出了其經歷范圍,這導致用以指導本科生的時間偏少,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師在對本科生的教育教學中缺乏對本科生科學研究實踐能力培養的意識,也有部分教師因責任心不強缺少對本科生的有效指導,導致本科生在畢業論文質量不高。另外,有的論文指導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結構、層次方面的問題,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存在局限。
(三)本科生自身的原因
有的本科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素養,選題不當,導致在畢業論文完成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就極易喪失信心,對論文的寫作與修改敷衍了事。另外本科生論文寫作自主練習的積極性不高,使畢業論文寫作所需的各種技能欠缺。加之本科生所面對的嚴峻就業形勢,當畢業論文與就業有沖突時,畢業論文的完成自然被排斥開來。來自外在的不良學術氛圍,本科生缺乏堅決的抵制意識,對待畢業論文也就采取消極的態度。
二、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一)高校應高度重視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相關工作
1.改進畢業論文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夯實基礎
首先,在課程的設置上,要“構建完整的研究類課程體系”,各類課程安排應結合本科生實際情況設計。其次,組織教師編寫適合本校本專業學生的論文寫作教材,為本科生論文寫作提供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教材。第三,在教學活動中,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提高本科生的科學素養,課程論文的形式訓練其的科學思維、寫作技能。
2.加強畢業論文監管工作,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要對畢業論文實行全過程監管。在畢業論文準備階段“是建立畢業論文的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把畢業論文的開題納入畢業論文最終考核指標中。在畢業論文創作階段,建立不定期的研究進展抽查小組,督促其論文計劃安排的任務。做到“全程監控;客觀評價,嚴格答辯;開展成果交流,加強學風建設”。
3.鼓勵本科生參與各種科研項目,為本科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創設條件
高校要鼓勵本科生以個人或研究小組的形式申報個級別項目課題,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教師在完成項目課題中為本科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其參與到科學研究中,在參與科學研究的實踐中鍛煉科學思維,訓練科研技能,養成正確的科學研究精神和學術道德。
(二)論文指導教師應自覺肩負起論文指導的重任
首先,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應根據自身工作任務情況,一方面,要把指導畢業論文數量控制在精力所及的范圍之內;另一方面,要對本科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完善知識結構;要以身示范,嚴守學術道德。再次,指導教師應當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指導和督促學生制定和實施論文的研究進度。
(三)本科生自身對畢業論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即使高校和論文指導老師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高度重視,但若本科生自自己不提高認識,不端正態度也難以提高大學生的論文質量。首先,要端正學術態度,踐行科學研究基本精神,恪守學術道德。其次,本科生要認真學習論文寫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術手段,重視畢業論文,把畢業論文當作鍛煉思維,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第三,在日常學習中本科生應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科學研究的素養,多讀多寫多思考。第四,進行高效的時間管理,協調好考研、就業與論文寫作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玉花.談大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J\].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報,2009,(02):61-62.
\[2\]肖寶華.論開放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有效保障\[J\].繼續教育研究,2011,(7):62-63.
\[3\]侯曉華.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影響因素及其監控\[J\].教育學術月刊,2011,(7):62-63.66.
[關鍵詞] 系統工程;畢業論文寫作;霍爾三維模型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42?04
一、畢業論文與系統工程
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是鍛煉大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畢業論文的撰寫,使學生能夠以社會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來匯集知識以解決問題,把所學的理論和技能與社會實踐結合。畢業論文寫作是我國高校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對于社會應用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和技能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畢業論文也是對大學生所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其解決問題的水平直接反映著一所高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1]。教育部高度重視高校畢業論文寫作這一教學實踐環節,強調確保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性,在本科教學評估中,畢業論文寫作是集中反映高校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考評環節。從國外的情況看,國外大學生畢業論文成果常常是對一個學生全部大學生涯的一次終結性體現,對于學業成績的等級劃分、學位的授予,以至勞動就業市場上雇主的決定和研究生導師的選擇均是至關重要的顯性成果[2]。目前,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整體下滑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探尋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和完善現有畢業論文教學模式乃至學生培養模式,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成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當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決的課題。
在大學教學研究中,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和水平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從CNKI中國知網搜索“本科畢業論文”,2000年以來有700條文獻在討論和研究有關畢業論文的問題,并且呈現研究數量逐年增加、研究質量逐年提高的現象。對于目前大學教育作為一種“國民教育”,畢業論文是一種大學生從學生走向社會的學習階段檢驗,對于教學主導型大學來說尤為重要。
作為特定實踐范疇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綜合集成的實踐體系或行動體系。它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方法與技術,將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工作,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即“系統”,進而針對系統的目標,高效地綜合集成各學科、各領域的成果及資源(如法律、制度、標準、人才、技術、設備、信息、文化、藝術、資金等等),認識目標系統的規律,并努力使特定的目標系統變得最好、最佳或最優。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國的神舟載人航天計劃等,都是具體的大規模系統工程。畢業論文是針對某一領域問題而探尋規律及解決辦法,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二、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1. 缺乏研究問題的辨識與界定能力
選題是確定實踐問題的內容選擇,是畢業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也是寫作成敗的關鍵。如果不能夠確定一個研究的科學問題,那么后面環節的意義就無從談起。在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選題環節,目前通常由專業教師依據制定的培養目標,根據現實社會存在的客觀問題來擬訂,或者由大學生與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共同商定,很少有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由選擇題目的。學生不直接參與選題,不是自己去發現現實社會中的科學問題,導致大學生缺乏科學問題的辨識能力。表現在選題時常常是選擇的問題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明實質,找到一些偽問題來研究,根本談不上會有什么好的成果和創新觀點。如《某產業市場營銷戰略分析》,學生往往集中于市場競爭戰術的分析,對營銷手段、廣告方式等的分析耗費了大量篇幅,到了“戰略”研究,卻一筆帶過,忽略了企業市場競爭的市場細分、市場定位,以及產品創新等競爭戰略問題,從而缺乏對問題的辨識和研究范圍的界定。
目前,在我國中學和大學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論學習,以學習的知識為中心去找問題,而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以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為中心,形成為解決問題的理論知識集合,這也是我們常討論的系統工程,是把社會系統由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集合。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是我們高等教育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要求我們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我們大學生目前恰恰缺乏對實際問題的辨識和以問題為中心來形成理論和知識的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2. 缺乏論文的謀篇布局能力
論文結構和問題功能分析是解決實踐問題的重要研究手段,缺乏研究問題結構和功能的分析,不知道“為什么?”談到論文,很多學生對論文整體模糊不清。缺乏畢業論文問題的實際認識與分析能力。選題意義是什么?問題的結構是什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何定?對這些問題沒有“成竹在胸”,所以就不知解決問題從哪里開始。找不到專業知識和理論對問題的解釋,更難形成自己應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系統分析問題和科學表達問題能力下降,突出表現在論文謀篇布局上,不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清楚問題的邏輯結構,無能力進行問題的系統分析,寫出來的論文令人無法判斷其問題的系統結構,論點與論據偏離,歸納演繹等混亂,立論、本論和結論無法統一等。
3. 缺乏對所研究問題的系統思考
大學教育在理論學習階段忽視了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造成大學生以考試為中心,以知識點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理論為主,不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定勢,使學生缺乏針對實際問題來綜合集成知識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是以問題為中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發現問題,更不會以問題為中心來綜合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往往表現在雖然學生已經獲取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常常無法發現現實問題,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不能夠以問題為中心集成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側重于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沒有主觀能動性。
4. 缺乏研究問題的建模能力
建模是指通過對實際問題進行抽象、簡化,確定變量和參數,建立起變量、參數之間確定的關系,求解該數學問題,解釋、驗證所得到的解,從而確定能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多次循環、不斷深化的過程。建模是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結合點,是啟迪創新意識、鍛煉創新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以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成為大學生應用能力水平的重要體現,是理論課和實踐課之間的橋梁。目前,大學生對建模的興趣和熱情較高,但由于缺乏建模相關系統理論的指導,集成知識和理論的能力欠缺,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他們沒有能力構建所研究問題的模型[4]。
5. 缺乏搜集資料的方法與手段,不會搞調查研究
對于選題的資料收集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由于大學生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僅僅是通過查閱期刊、借閱圖書或查詢網絡資源等手段獲得第二手資料,不注重實地調查,沒有第一手材料的支撐,無法形成對選題準確定位,導致論文不符合實際,也無法形成切實的論證,畢業論文既沒有理論意義也無實踐意義。直接觀察法是指對所發生的事或人的行為的直接觀察和記錄,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例如,在進行商場調查時,調研人員并不訪問任何人,只是觀察現場的基本情況,然后記錄備案,一般調研的內容有某段時間的客流量、顧客在各柜臺的停留時間、各組的銷售狀況、顧客的基本特征、售貨員的服務態度等方面的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深入的調查研究是論文寫作的基石,對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占有和文獻資料收集是寫好畢業論文的重要一環[5]。
三、用系統工程理論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
1. 系統方法論是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方法論基礎
系統論是研究現實系統或者可能系統的一般規律和性質的理論。系統概念已普遍運用于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中,不僅應用于技術方面,而且也被應用于研究社會系統上。系統論的整體性、系統與環境、結構與功能,以及系統分析、系統建模、系統決策等對于培養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突破思維瓶頸,提高科研素質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系統工程概念與畢業論文選題的辨識能力
顧名思義,“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就是科學地認識和運用特定事物或問題(即“原型系統”)的規律,使特定事物(即“原型系統”)達到滿意狀態或特定問題(即“原型系統”)得到滿意解決的工程實踐,當然也包括這個工程實踐全過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學生往往善于抓住問題的部分進行深入研究,把局部研究的結論等同于總體問題的結論。其實不然,因為局部因素的特征和規律無法替代和代表整體。
在質量管理中,常常用魚刺圖來分析解決問題,產品質量是由人、機器、材料、方法、環境、測量六大因素組成。當分析機器對產品質量所產生影響時,我們會把研究中心專注于機器去解決問題,而忽視了產品質量整體因素,機器與人、材料、方法、環境、測量都是相關聯的變量,它們的整體才是產品質量的整體。毋庸質疑,整體性的思考才是思考的科學方法,系統概念的整體性和系統工程概念的運用將是我們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和理論基礎。
3. 系統邏輯思維能力與畢業論文研究問題邏輯
邏輯關系是任何系統中的基本關系之一,邏輯結構也是任何系統中的基本結構之一。思維的邏輯性,是思維的品質之一,指的是善于在思考問題時遵循邏輯規律,如因果邏輯、并列邏輯、時間邏輯等。在人的各項素質中,邏輯思維素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系統工程的這一法則要求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要把握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以及邏輯結構。培養系統的邏輯構造能力或邏輯思維能力,可以使寫作論文時的思維更加縝密、更加流暢。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使表達者思維清晰,語言精練,結構緊湊,具有邏輯性。強化系統的邏輯構造能力或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畢業論文將是一個培養系統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
系統分析的目的,就是構建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模型。根據系統的關聯性,系統內部與外部間在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任何單個關聯要素的變化可能引起系統其他要素的變化,最終在整體上影響系統的特性與功能。發現關聯性,是透過現象抓本質的重要手段。數據挖掘、預測科學、系統動力學等方法與技術的關鍵,就是探尋系統內外各要素(包括數據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因此,對任何事物、問題或系統進行分析、研究時,必須顯化并理清其關聯性。
4. 系統結構與層次的分析和畢業論文研究問題結構與層次
馬克思提到:“系統的結構表示的各要素之間組成的形式。結構是系統的構成形式,是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方式,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結構。”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研究問題的對象系統,它有不同的結構,畢業論文問題界定的系統結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系統本質的變化,在研究中如果想要系統功能優化,必須注重系統的結構分析。
任何系統組成都有著自己的不同層次性。任何一個系統都可以成為包括該系統在內的更龐大系統的要素,同樣,作為系統的要素也具有內部結構,相對于下一層次它又是一個系統。企業的公司系統包含了人力資源系統、財務系統、生產系統等。人力資源系統包含了招聘系統、考核系統、培訓系統等。畢業論文的問題層次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善于劃分問題的層次,并能夠根據問題的層次性來構造和研究問題[6]。
5. 系統工程定量方法的應用
任何事物或任何系統,既具有質的規定性,也具有量的規定性。17世紀,數學研究出現了巨大的轉折——人類創造出了變量(變數)概念,得以研究事物變化中的量與量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和圖形間的相互變換,從而使數學成為描述運動規律和辯證規律的工具。數學理論和方法往往具有非常抽象的表現形式,但正是這種非常抽象的表現形式,極其深刻地反映了現實世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因此可以廣泛應用于人類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類活動的所有其他領域,通過構造和運用各種數學模型,成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先進手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地把握事物或系統,自然比單純定量地把握系統,更進了一步。正如馬克思所言:“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定量化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引入數學方法后出現的新術語,是指將原先只用定性方式描述的問題,也用數學的定量方式來描述。定量化的成果使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問題的表述更加科學、更加完整,也是人類科學(尤其是仍以定性描述為主的自然科學學科和社會科學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常用的數量化方法有指數法、累積分數法、統計分析法、綜合判斷法等。定量化革命是在原先定性描述、定性研究基礎上質的飛躍。它能夠揭示事物發展程度,提煉一些普適性的規律。研究問題只進行定性分析不能準確描述一個系統,只有運用定量化分析方法后,人類對事物或系統的認識才能由模糊變得清晰,由抽象變得具體。
6. 霍爾三維模型與本科畢業論文寫作
霍爾的三維結構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又稱硬系統方法論(Hard System Methodology,HSM),是美國系統工程專家霍爾(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論。它的出現,為解決大型復雜系統的規劃、組織、管理問題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應用。霍爾三維結構是將系統工程整個活動過程分為由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所組成的三維空間結構,這為我們系統思考畢業論文的寫作問題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在時間維度上,我們系統思考學科培養計劃和培養過程,分析存在的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問題。邏輯維是指時間維的每一個階段內所要進行的培養內容和應該遵循的思維程序,包括明確問題、確定目標、系統綜合、系統分析、優化、決策、實施7個邏輯步驟,也是我們論文研究選題的邏輯。知識維表明我們研究問題所需要的經濟、管理、商業、法律、社會科學、藝術、等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問題為對象,形成理論和知識的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7]。三維結構體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統工程研究的框架,對其中任一階段和每一個步驟,又可進一步展開,形成了分層次的樹狀體系,這給我們思考各層次的論文寫作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考范式。
四、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見,系統工程理論應該是畢業論文寫作的理論基礎。因此,大學本科課程學習階段應加強《系統工程》理論的學習和系統工程方法的訓練,這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問題為中心集成理論和知識的能力將是一個提升,能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新廳,付宗堂,周偉,等.本科畢業論文系統模式構建與實踐[J].中國地質教育,2009(4):132-153.
[2] 張平,賈偉.建立畢業設計(論文)四階段三層次全程質量監控體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31-35.
[3] 高艷陽,郭艷麗.強化質量監控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6(02):88-90.
[4] 曹成茂,李玉潔.畢業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6(05):113-118.
[5] 江臘生.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的跟蹤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78(02):18-20.
選題注意三點:
1、符合專業方向,理論與實際結合、實操性強。
2、自己有興趣的。
3、自己熟悉的。
4、自己已掌握了較多資料的。別瞎撞闖。下面是結構(與你們須進入的系統內的結構完全一致。建議先別進系統,先按規范寫好,經導師審閱通過后再拷貝入系統。)學號 姓名 研究方向 論文類別 論文題目 研究目的研究設計方案、預期結果所需條件和完成時間 (附細化到三級目錄的論文綱要)下面是各欄如何填學號 姓名 研究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論文類別 應用研究性論文 或 管理(設計)論文題目 用自己定的題研究目的(“目的”是在理由、原因基礎上說清楚自己最終想實現的東西,可在介紹研究對象簡單背景基礎上說明為什么要選這一題目(的原因或必要性),然后指出論文設計目的。研究設計方案、預期結果研究設計方案:應該寫你的研究思路、方法、技術路線,先作什么、再作什么。
預期結果:畢業論文完成、尤其論文研究得到的東西或設計的方案所需條件和完成時間(附細化到三級目錄的論文綱要)常見所需條件為:(結合你的選題修改)
1、獲得導師的指導和幫助;
2、查閱相關的圖書期刊資料,掌握XXX方面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廣泛閱讀相關的實證研究案例;
3、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對科學院相關的薪酬制度進行了解和熟悉;
4、需要對本地區、本行業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查;
5、全面了解目標單位在薪酬體系方面的情況,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相關的書面調查或面談,希望得到單位相關領導和員工的支持和幫助。
完成時間(例):
完成論文開題。
完成文獻調研,撰寫文獻綜述
完成問題調研、原因分析
模型構建,對策分析
完成論文中期報告
完成論文初稿
論文修改,完成論文定稿
遞交答辯申請準備答辯(附細化到三級目錄的論文綱要):即附上你的論文的“章、節、目”三級寫作提綱。
二、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下面提供一份具體的例子:
學號 姓名 研究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 論文類別 管理(設計)論文題目 S研究所薪酬體系設計研究目的薪酬體系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向員工傳達了在組織中什么是有價值的,并且為向員工支付報酬建立起了政策和程序。一個設計良好的薪酬體系直接與組織的戰略規劃相聯系,從而使員工能夠把他們的努力和行為集中到幫助組織在競爭環境生存和發展的方向上去。S研究所作為科學院下屬的一個研究所,MBA論文開題報告是高技能、高學歷和高層次人才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目前共有各類工作人員1000多人,其中知識員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S研究所先后執行過以資歷為中心、以崗位為中心的薪酬制度。2019年~2019年,國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分配制度進行了改革,明確提出我國的科研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S研究所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目前已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按國家統一的工資政策和標準進行了調整,但沒有對績效工資、津貼補貼、激勵性薪酬(獎金)和福利等部分進行優化設計和調整,還沒有形成完全體現以崗位績效為中心的完整薪酬體系。本次研究主要從S研究所人員結構及特點入手,在借鑒國內外科研機構薪酬體系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S研究所實際從薪酬結構、崗位職務設計、崗位價值評價、崗位績效考評和績效獎勵分配等方面對整個薪酬體系進行優化設計,以期形成一套符合研究所實際情況和時展潮流的完善薪酬體系。
研究設計方案、預期結果研究設計方案:本文以現代薪酬管理理論為指導,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堅持理論實際相結合的原則,以S研究所為研究對象,結合該所的發展戰略,在對該所舊有的薪酬體系的問題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規范、科學方法設計一套適合該企業目前發展狀況的薪酬體系。研究設計詳細思路還可見三級大綱(附后)預期結果: 通過對國內外科研機構薪酬制度的對比分析并結合S研究所實際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該體系應該能體現足夠的內部公平性、激勵性,并具有一定的外部競爭性。希望工作人員能夠通過該薪酬體系了解自己的薪酬具體與那些因素密切相關,從而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組織的價值傾向以及努力方向,同時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一些參照和啟發。
所需條件和完成時間(附細化到三級目錄的論文綱要)常見所需條件為:(結合你的選題修改)
1、獲得導師的指導和幫助;
2、查閱相關的圖書期刊資料,掌握薪酬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廣泛閱讀相關的實證研究案例;
3、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對科學院相關的薪酬制度進行了解和熟悉;
4、需要對本地區、本行業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