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專題教學論文

專題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9 04:18: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專題教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專題教學論文

第1篇

解決第一類型的參數問題,通常要用“分類討論”的方法,即根據問題的條件和所涉及到的概念;運用的定理、公式、性質以及運算的需要,圖形的位置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然后逐類分別加以討論,探求出各自的結果,最后歸納出命題的結論,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它實際上是一種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一、科學合理的分類

把一個集合A分成若干個非空真子集Ai(i=1、2、3···n)(n≥2,n∈N),使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屬于且僅屬于某一個子集。即

①A1∪A2∪A3∪···∪An=A

②Ai∩Aj=φ(i,j∈N,且i≠j)。

則稱對集A進行了一次科學的分類(或稱一次邏輯劃分)

科學的分類滿足兩個條件:條件①保證分類不遺漏;條件②保證分類不重復。在此基礎上根據問題的條件和性質,應盡可能減少分類。

二、確定分類標準

在確定討論的對象后,最困難是確定分類的標準,一般來講,分類標準的確定通常有三種:

(1)根據數學概念來確定分類標準

例如:絕對值的定義是:

所以在解含有絕對值的不等式|logx|+|log(3-x)|≥1時,就必須根據確定logx,

log(3-x)正負的x值1和2將定義域(0,3)分成三個區間進行討論,即0<x<1,

1≤x<2,2≤x<3三種情形分類討論。

例1、已知動點M到原點O的距離為m,到直線L:x=2的距離為n,且m+n=4

(1)求點M的軌跡方程。

(2)過原點O作傾斜角為α的直線與點M的軌跡曲線交于P,Q兩點,求弦長|PQ|的最大值及對應的傾斜角α。

解:(1)設點M的坐標為(x,y),依題意可得:+=4

根據絕對值的概念,軌跡方程取決于x>2還是x≤2,所以以2為標準進行分類討論可

得軌跡方程為:y=y

解(2)如圖1,由于P,Q的位置變化,Q

弦長|PQ|的表達式不同,故必須分-1O23x

點P,Q都在曲線y2=4(x+1)以及一點P

在曲線y2=4(x+1)上而另一點在

曲線y2=-12(x-3)上可求得:

從而知當或時,

(2)根據數學中的定理,公式和性質確定分類標準。

數學中的某些公式,定理,性質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的結論,在運用它們時,就要分類討論,分類的依據是公式中的條件。

例如,對數函數y=logax的單調性是分0<a<1和a>1兩種情況給出的,所以在解底數中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如logx>-1就應以底數x>1和0<x<1進行分類討論,即:當x>1時,,當0<x<1時,.

又如,等比數列前幾項和公式是分別給出的:

所以在解這類問題時,如果q是可以變化的量,就要以q為標準進行分類討論。

例2,設首項為1,公比為q(q>0)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Sn,又設Tn=,n=1,2,···

求Tn

解:當q=1時,Sn=n,Tn=,

當q≠1時,Sn=

于是當0<q<1時,

當q>1時,

綜上所述,

(3)根據運算的需要確定分類標準。

例如:解不等式組

顯然,應以3,4為標準將a分為1<a≤3,3<a≤4,a>4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例3,解關于x的不等式組

其中a>0且a≠1。

解,由于不等式中均含有參數a,其解的狀況均取決于a>1還是a<1,所以1為標準進行分類,

(Ⅰ)當0<a<1時,可求得解為:;

(Ⅱ)當a>1時,可解得:,此時不等式組是否有解關鍵取決于與2的大小關系,所以以即a=3為標準進行第二次分類。

(1)當1<a≤3時解集為Φ

(2)當a>3時解集為

綜上所述:當0<a<1時,原不等式解集為(2,;當1<a≤3時,解集為Φ;

當a>3時,解集為(2,.

三、分類討論的方法和步驟

(1)確定是否需要分類討論以及需要討論時的對象和它的取值范圍;

(2)確定分類標準科學合理分類;

(3)逐類進行討論得出各類結果;

(4)歸納各類結論。

例4,若函數f(x)=a+bcosx+csinx的圖象經過點(0,1)和(,1)兩點,且x∈[0,]時,|f(x)|≤2恒成立,試求a的取值范圍。

解:由f(0)=a+b=1,f()=a+c=1,求得b=c=1-a

f(x)=a+(1-a)(sinx+cosx)=a+(1-a)sin(x+)

①當a≤1時,1≤f(x)≤a+(1-a)|f(x)|≤2只要a+(1-a)≤2解得a≥-≤a≤1;②當a>1時,a+(1-a)≤f(x)≤1,只要a+(1-a)≥-2,解得a≤4+3,1<a≤4+3,綜合①,②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4+3]。

例5,已知函數f(x)=sim2x-asim2

試求以a表示f(x)的最大值b。

解:原函數化為f(x)=

令t=cosx,則-1≤t≤1

記g(t)=-(。t∈[-1,1]

因為二次函數g(t)的最大值的取得與二次函數y=g(t)的圖象的頂點的橫坐標相對于定義域[-1,1]的位置密切相關,所以以相對于區間[-1,1]的位置分三種情況討論:

(1)當-1≤≤1,即-4≤a≤4時,b=g(t)max=,此時t=;

(2)當<-1,即a<-4時,b=-a,此時t=

(3)當>1,即a>4時,b=0,此時,t=1

綜上所述:b=

例6、等差數列{an}的公差d<0,Sn為前n項之和,若Sp=Sq,(p,q∈N,p≠q)試用d,p,q表示Sn的最大值。

略解:由Sp=Sqp≠q可求得

d<0,a1>0,當且僅當時Sn最大。

由an≥0得n≤,由an+1≤0得,n≥

≤n≤,n∈N,要以是否為正整數即p+q是奇數還是偶數為標準分兩類討論。

(1)當p+q為偶數時n=,Sn最大且為(Sn)max=

(2)當p+q為奇數時,n=或n=,Sn最大,且為(Sn)max=

分類討論的思想是一種重要的解題策略,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嚴謹性和靈活性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疑具有較大的幫助。然而并不是問題中一出現含參數問題就一定得分類討論,如果能結合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函數的思想等解題思想方法可避免或簡化分類討論,從而達到迅速、準確的解題效果。

例7、解關于x的不等式:≥a-xy

略解: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題如圖:

在同一坐標系內作出y=和

y=a-x的圖象,

以L1,L2,L3在y軸上的截距作為分類標準,-103x

知:當a≤-1時;-1≤x≤3L1L2L3

當-1<a≤3時;≤x≤3

當3<a1+2時;

當a>1+2時,不等式無解。

例8、實數k為何值時,方程kx2+2|x|+k=0有實數解?

略解:運用函數的思想解題:

由方程可得k=

第2篇

一、指導思想

在各自學校教研工作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不同聯校的潛力和資源,立足課堂教學,以活動為載體,以展示交流為主要形式,以區域內困擾教師專業發展的典型問題為課題,以區域內網絡教研為輔助手段,為教師發展提供豐富的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為教師進行專業交流、相互學習、共享經驗創造機會,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構建和諧教育生態。

二、    工作目標

1.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區域性教研工作制度。

2.建立以區域性教研活動協作組為核心的教研工作隊伍。

3.完成預定的教研活動。

三、活動主題

1.橄欖型教師隊伍建設主題研究活動

2.高效課堂教學研究主題活動,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3.教研成果展示與交流主題活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建章立制,健全隊伍,制定計劃(區域性教研工作計劃和各學科活動計劃),啟動活動。

2.研究新課標,解讀新教材。

通過這種活動,引導區域內廣大教師根據課標理念,認真研讀教材,真正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地使用教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橄欖型教師隊伍建設主題研究活動

四月份:

1.區域性教研活動第一次月會。

2.構建高效課堂教學主題研究活動。科學課堂教學展示與交流。

3.教師理論學習。

五月份:

1.區域性教研活動第二次月會。

2.構建高效課堂教學主題研究活動。語文課堂教學專題教研。

3.學生活動。

聯合開展古詩文誦讀、書法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

4. 課例教研。

區域內骨干教師教學示范課。

通過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給教師們提供生動鮮活的范例。

六月份:

1. 教學研討會,教學論文評比

我們三個聯校聯合召開教學研討會,通過召開這種會議交流課改中產生的困惑、思考、經驗、教訓等,并進行教學論文的評比。

2. 堂邑聯校教學開放周

課堂開放——區域內其它學校的教師可以隨堂聽課;資料開放——開放學校的計劃、教案、作業本等各種資料都在指定的地方展示;學校環境開放——外校教師可以任意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感受學校的管理氛圍、文化氛圍。

3.本學期教研資料的整理和歸檔工作。

4.本學期區域性教研活動期末總結。

5.對本學期參加活動教師的各項考核工作。

五、本計劃自2011年三月份執行。

第3篇

一、常規工作常抓不懈本學期,語文組根據學校語文工作的總體發展規劃和教師專業發展要求,主抓了這樣幾項常規工作:一是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年級備課組的職能作用,利用集體智慧的力量,促進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在開辟的“網上備課”平臺上,每一位語文教師參與其中,“指點”課例,指導教學,每位教師在參與中實現教研的多元發展,教師的共同進步。二是青年教師練課。我們把促進青年教師成長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來抓,抓出方法,抓出實效。我們繼續開展了青年教師練課和公開展示活動,把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專業引領置于活動之中,全員參與,講評一體,在活動中礪練,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成長。在實踐中,我們感到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三是專業培訓。我們借學校課程班學習之機,積極組織語文教師參與學習和培訓,從名家和專家那里汲取營養,積攢發展的后勁。四是常規檢查。按照學校的工作安排,學期常規檢查工作按時進行。檢查的內容有課堂教學、教案編寫、作業批改等。

二、教研活動扎實有效本期語文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區里和市級的各項教研活動和競賽活動,同時,根據實際在校內開展系列活動。

1.語文組積極參加區教研室安排的各項活動。本期,語文組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語文名家展示課觀摩活動、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評選活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專題研討活動和課本劇展演活動等。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評選活動中,白蓮花、耿瑞、劉艷君分獲區級一二三等獎,白蓮花獲推參加市級評選活動。課本劇獲區級一等獎。

2.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深圳市第五屆童話節創編活動。這次活動,學校共組織了200多幅作品參評,均獲獎,其中金獎18項。

3. 組織開展主題讀書活動。組織開展了“我閱讀,我快樂”的主題讀書活動。內容有美文誦讀、書香寶貝、作家交流、創編童話等,師生樂于參與。從反饋的情況看,這次主題讀書月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4.建立青年教師培訓(學習)小組。3月2日下午,語文組在接待室對本組青年教師進行了培訓。本次培訓的內容是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余虹老師主持培訓。張晶主任到會并通過鮮活的事例鼓勵青年教師腳踏實地虛心學習刻苦礪練早成名師,對青年教師的成長也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會議不僅僅是對青年教師的培訓,還給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本學期,青年教師將扎實上好匯報課,積極參加南山區3月份舉行的優秀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評選、南山區課本劇表演以及4月份南山區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優質教學課件評比。會上通過了建立青年教師學習小組事宜,白蓮花任學習小組組長。

三、主題教研充滿人氣本學期,語文組著重圍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教研活動:一是課堂教學交流活動,人人參與,分批展示,集中研討,形成共識。二是教學論文、教學設計交流活動,個個撰寫,分組交流,取人經驗,補己不足。三是實驗教師新方法新策略引路活動,融合理念,借鑒策略,創新方法,強效教學。 一是韻文品讀。教學的內容有的選自教材,有的選自適合孩子閱讀的課外讀物。張慧老師執教的是選自課外讀物的《聲律啟蒙·弟子規》、魯建強老師執教的是來自教材的《古詩詞三首》。課堂上,或背或誦,外加欣賞,師生一道,交流分享。孩子們帶有稚氣的韻文誦讀,別有一番韻味在其中。聽著聽著,似有往日私塾之情趣。

二是多式閱讀。紙質閱讀、視頻閱讀、網絡閱讀等在這次的課例中都有展示。雖然都是涉及歷史或經典故事,但形式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嚴君娥老師執教《草船借箭》,依據情節,巧設懸念,品味語言,徐徐展開,學生從中領悟人物的性格特點,品味語言的表達效果。丁為所老師執教《將相和》,抓住關鍵,設計疑問,故事引導,領悟文意,學生在故事閱讀與交流中進一步解讀文章,在對關鍵議題的辯論中更明人物胸襟。袁楊老師執教《景陽岡》,小組合作,互助互學,交流互動,顯示效果,學生或讀,或講,或議,或辯,個個踴躍,氣氛融融,學生在多式閱讀中增強對人物的更全面的認識。還有,烏音老師執教《畫家和牧童》,課前網讀,課中補充,拓展思路,抒發見解,學生結合網讀談理解,談看法,談出自己獨到的思考。教師運用課堂,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閱讀、交流、思考、碰撞、借鑒、分享,使個體閱讀向縱深發展。

三是學生“為師”。在新課程理念的導引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加強,教師將此引入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為師”,主導教學。如張莉老師執教《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學生“為師”,小組上陣,互動探討,交流感受,學生的答問、解說別有情趣,學生之舉,不乏“師”味。葉愛紅老師執教《趣味語文》,教師搭臺,學生主唱,口齒清晰,落落大方。學生交互欣賞,互補有益。廖少云老師執教《趣味語文》,涉足成語領域,感悟成語魅力。或講述成語故事,或解讀趣味成語,或開展成語游戲,或展示成語集錦。學生享有課堂,心智別樣綻放,教師穿插指點,更是神采飛揚。

四是讀寫融合。在大語文背景下做語文教學該做的事,識字、閱讀、習作等在語文教學中都該有一席之地,都該有所作為。如王衛寧老師執教《稱象》,運用多策略指導學生識字,并將識字與寫字適時結合起來,識得多,寫得實。張亮老師執教《鄉下人家》,教師在導讀導寫上更有一番心意。教師的引導和所創情境,將導讀與導寫結合起來,這個過程,也將實現了消極詞匯向積極詞匯的轉化,很有意蘊。王曙老師執教《果園機器人》,教師憑借教材,啟迪思維,發揮想象,適度拓展,將讀寫融合起來,寫出學生的想象,寫出學生的創造。

第4篇

本人自工作以來,認真鉆研教育教學方法,學習新課程理念,研究課堂、研究學生,付出終有回報,在溧陽市第四輪教育教學基本功競賽中我榮獲二等獎,在20xx年度學校教師技能競賽榮獲二等獎。

在教學之余,我也思考著教學與科研,嘗試撰寫教學論文。由本人撰寫的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榮獲溧陽市職教論文二等獎。經過仔細修改后,論文《怎樣說好一節物理課》又榮獲20xx年常州市職教論文一等獎,之后本人陸續撰寫了師德交流論文《紅專并進、為人師表》和《淺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創新模式》等校級交流論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學習,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陸續擔任0201班見習班主任和0116班見習班主任,兩個班級都被評為校文明班級。在20xx年度本人被學校評為優秀見習班主任。從20xx年9月至今,本人擔任0419電子商務專業綜職班班主任,在2004學年上半學期,班級被評為“保護財產先進集體”“值周工作先進班級”在首屆校運會上,班級榮獲“精神文明風尚獎”

通過學習本人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多媒體制作技術,能夠靈活的運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學課件以及網頁制作技術。由本人制作的課件《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榮獲校課件評比三等獎。由本人設計的網站《走進電子商務》在20xx年溧陽市專題頁評比中榮獲三等獎。在20xx年3月開通個人主頁《教學與課件資源交流》(校主頁→七色彩虹→教師空間→曲長利個人主頁)作為一個與教師和學生交流的平臺。

本人積極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培訓,在20xx年9月本人參加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被選為溧陽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骨干培訓教師。

在畢業班教學中,所帶畢業班0116班和0201班一次性通過了高中物理實驗會考和理科綜合考試。所帶0217班一次性通過省單招技能考核。

第5篇

1.2010年5月,負責餐旅教研組申報南寧市示范教研組的工作;

2.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大(點)課題《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的實證研究》申報論證工作;

3.負責2010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改項目《南寧三職校旅游、烹飪實訓基地建設》的申報工作;

4.2010年4月,在南寧市中等職業學校旅游服務學科(專業)組織的南寧市中職學校教學專題活動中承擔了一節公開(示范)課;

5.2010年3月,獲得2010年度南寧市中職學校教師課堂技能比賽獲一等獎;

6.2010年5月,參加了南寧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現場錄像課比賽;

7.2010年6月,撰寫了兩篇教育教學論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運用》、《中職(餐飲服務與管理)實踐能力培養之探究》并參加2010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選;

8.2010年6月,德育教育案例《給孩子自信與自尊》獲2010年學校德育工作研討會班主任經驗交流案例評比一等獎。

9.制作了《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課件兩件。

第6篇

一“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背景及價值、主要觀點和創新處

中學作文教學長期處于無效、無序、無趣、無法的狀態,而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途徑,也最能反跌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

傳統的作文教學研究主要有三種序列設計:一是以文體(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序,二是以知識(按字詞句篇編列訓練內容)為序,三是以能力(或“觀察、分析、表達”三階段訓練;或“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書面表達、文章修改”四階段體系;或“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表達、修改”等多階段訓練體系)為序,都因為脫離教材、設計繁雜、耗時過多、序列沒計僅強淵作文教學的某一方面,缺乏與作文教學相關的文體、知識、能力等各聞素的整合而不能被大面積范圍的師生所接受。

“三位一體”作文研究避免了傳統作文教學研究序列將文體、寫作知識、寫作能力割裂開來、各自為陣的弊端,極富整合力、創新力的提山作文教學的新理念,使學生的作義能力呈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 “三位”指經典文學篇目、思維、生活,“一體”指生命體。“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以“發掘生活素材、開展趣味活動、借鑒經典篇日、引導寫作思路、美化文章語言、提升人生境界”為理念,是與經典文學篇目相結合、與思維方法相結合、與生活現實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生命體發展、提升學生生命境界為最終日的的全新作文教學。

二“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項目主要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

(一)“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的具體內容

1經典文學篇目與作文 中學語文沒有專門的寫作課及寫作教材,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有意識的幫助學生理清教材中經典文學篇目在文體、文章格局、語言運用、寫作手法等方而的知識點。把教材中的文學經典作為寫作的范文,同時推薦相關的課外文學名篇輔助閱讀,增強學生對文章、文體知識、語言表達的感受力。

作文教學與經典文學篇目結合有幾點好處:(1)學有所州:讓學生能從課文學習中得到模仿的范本。(2)學以致用:將教材巾的知識現學現用到習作中。(3)課外名篇能拓展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2思維與作文好作文必須有好思路:七至九年級,教師應在日常閱讀教學和寫作指導課}=多進行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生活與作文 生活永遠是寫作的源頭,無論是講讀課文、寫作指導,都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對知識深入淺出的講解,才能讓學生親近作文、愿意作文、喜愛作文。

4生命體與作文閱讀和寫作都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閱讀滋養人,寫作讓人學會思考和表達。作文能展示生命體成長發展的軌跡,作文能讓生命體不斷在反思中提升。

(二)“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方法

1理論方法:文獻法(我們查閱近十年的作文教學研究內容,并有文獻綜述)

調查法(我們有初一新生的作文調查問卷和分析)

2實踐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我們有近60節作文教學案例)、歸納法(我們有總結作文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論文)、縱向比較(期中、期末考、初三月考中作文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統計數據)

(三)“三位一體”作文研究序列及過程(見文后附表)

(四)“三位一體”作文教學實施步驟、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醞釀(2007/10―2008/7)教師了解學生現有寫作水平,做好數據統計、原始資料的積累,縱向比較,分析總結。2008年4-5月,請相關實驗教師上公開展示課,課題小組成員評課、交流心得。2008年6月,收集實驗教師論文、教學案例,做好階段性小結。

第二階段:實施(2008/9―2009/7)實驗教師在上一年實驗的基礎上,反思作文教學中的得失,相應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實驗教師通過寫作專題講座、公開課展示、學習交流寫作教學心得等方式不斷提升寫作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教師在自身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的行為準則和基本課型,積累典型教學案例,通過公開課、集體交流評課、小組交流、外出考察學習、專家講座等多種方式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學方法。2009年6月,進一步收集實驗教師論文及案例,做好第二階段小結。

第三階段:結題(2009/9―2010/6)首先,在前兩年實驗的基礎上,實驗教師能總結出自己在“三位一體”作文教學方面的行為準則和基本課型。然后,完成專題研究報告,接受相關部門評審。

三“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項目的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內容及表現形式: (從2007年10月至今)

1學生習作發表:課題組教師指導學生在《作文導報》 《紅樹林》 《蛇口消息報》等多個報刊上發表習作多篇。

2 學生習作獲獎:課題組教師指導學生在“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南山區現場作文競賽、“紅樹林”雜志征文比賽中多人次獲一、二、三等獎。

3 實驗班的作文成績明顯高于非實驗班級(深圳市中考作文滿分為40分)。

4 作文教學案例:課題組負責人陳芳老師在2009年7月“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年會全國中學作文教學現場課上獲得二等獎;課題組有4位教師、共6節作文教學錄像課獲得“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一、二等獎。

5 作文教學論文:課題組8位教師在“創新寫作教學與研究”全國作文教學論文評比中多次獲一、二等獎。在南山區語文教師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特等、一、二等獎。

(二)成果的影響和貢獻:

從2007年起, “三位一體”作文教學研究組已經積累了近60節作文指導課課例,形成了以“發掘生活素材、開展趣味活動、借鑒經典篇目、引導寫作思路、美化文章語言、提升人生境界”為理念的作文教學新模式。讓荔香中學更多的學生勤于寫作、樂于表達,提升了學生的生命境界。

在2008年中學生學習水平測試中,荔香中學學生作文能力居南山區各校前列。

2007、2008、2009年,荔香中學語文成績較以往有所提高,是課題組老師們齊心協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成果。

課題組教師們的作文教學錄像課、現場課,在全國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現場課比賽、南山區作文教學錄像課比賽中屢獲佳績。

第7篇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根據《五華縣中小學教學工作檢查標準》,按照縣教育局“抓領導、領導抓、抓落實”的教學管理總思路,在教學管理的繼承與創新等方面不斷探索,逐步構建了常規抓落實,管理重規范的教學常規管理模式,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有序化、規范化、科學化,學校依法治教的意識與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一、抓制度建設,是落實教學常規的前提

要落實教學常規,首先要建章立制,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為此,我校重新修訂了《五華中學備課組活動實施細則》、《五華中學教學常規管理要求》、《五華中學考試守則》等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學管理機制系列化、規范化,形成較好的制度保證。為保證制度的有效落實,學校要求各級組、各科組制定出各自具體的操作細則,并明確各部門主任、科組長、備課組長工作職責,使制度建設既體現學校的總體思路,又與各級組、各科組的實際相結合,如在高一語文備課組開展“三個一百”系列活動,語文科組開展“擴寬閱讀視野,提高語文水平”課外閱讀活動,要求各科組活動制度化,凡沒有按學校要求開展活動的備課組,備課組長和蹲科行政必須用書面向行政會議說明原因,確保制度的落實。

二、抓隊伍建設,是落實教學常規的關鍵

教學常規工作的落實最終要落到教師的執行上,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支撐,教學常規工作難以有效落實。特別近幾年來,我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學科結構不夠合理,教師能力水平也有差距。針對這一問題,我校秉承人文關懷和學習培訓相結合的隊伍建設理念,加大校本教研力度,為教師業務培訓提供平臺,為教學常規的落實奠定基礎,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一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激發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把落實教學常規看作是自己日常的主要工作,牢固樹立百年老校的榮辱觀和使命感,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專門邀請我校離休特級教師甘學優給青年教師作了《精誠育桃李,敬業鑄師魂》的專題講座。

二是按照《五華中學聽評課制度實施細節》,以教研組、備課組為依托,實施形式多樣的聽評課活動。比如全員公開課,全員聽評課活動。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所有教師要上一節公開課,規定各科組每周兩節課的活動時間,準時聽課,及時評課,鼓勵、引導教師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收到較好的效果。對未參加聽評課的老師,由蹲科行政負責登記,考勤情況與年終福利掛鉤;每月檢查一次教師的教案、作業批改、聽課等情況,并做好統計,記入教師業務檔案,在一定范圍通報,并與優秀備課組評比掛鉤。

三是鼓勵教師專業發展,走學術研究之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文學沙龍”、“教學論壇”、“備考高峰論壇”等,為他們發表學術論文提供平臺。數學教研組長黃偉軍發表市級以上論文30多篇,語文教研組長賴火星老師結集出版《燎原文集》,被吸收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陳曉紅、陳麗華、曾彬、廖梅珍等教師教學論文獲省、市一等獎,學校還結集出版了教師教育教學論文集《紫金山下書香濃》。

三、抓主體跟進,是落實教學常規的根本

有了常規制度,不跟進、不管理,教學常規也難以落實,有了教師的管理,沒有學生及時跟進,仍收不到實效。為了確保常規工作落實到位,學校除指導檢查教研組、備課組及教師教學常規的落實外,重點抓學生的配合和落實:1. 要求學生在新學期第一次班會上制訂好本學期的學習目標、計劃、努力方向,并進行交流,出版學習專欄,同學之間相互監督。2. 要求各班制定班規班約,對早讀、上課、午息、晚修、晚息等一日學習常規進行有效約束,確保正常的紀律。3. 每學期進行三次大型考試,嚴格考務規程,嚴肅考風考紀,嚴查違紀行為。4.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各級各班設立圖書角,每周安排一節課到閱覽室開展課外閱讀,鼓勵學生收聽收看新聞聯播,團委會、學生會、文學社每期舉行一次辯論比賽,每期出版一期《新蕾》,發表學生習作,交流學習體會。同時,邀請五華籍作家楊新喬、廣東作家協會會員賴火星、中國教師寫作研究中心理事萬福友來校講座,提高師生寫作水平。5. 打造“塔頂文化”。每學期對各級成績前五名的同學,在校長帶領下登上塔頂,激發他們的自豪感,鼓勵學生立足華中,放眼世界,立志從華中的小舞臺,走向世界的大舞臺。

第8篇

xxx同志是我校的一位骨干教師;該同志熱愛教育事業,刻苦鉆研業務,愛崗敬業,愛生如子,與同事團結協作。服從學校的各項工作安排,勇挑重擔。工作能力強,能出色地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該同志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積極參加課改培訓及教學科研活動,勇于創新,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學成績突出。十幾年來,她一直任語文課教學,所教的班期末成績顯著。她指導本班學生參加2008-2009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全縣教學質量檢測,榮獲六年級語文科一等獎;2009年初考,所教的六年級的xxx同學語文科考得94·8分,為全鄉第一名,班級均分79·59,排在全鄉同年級的第一名,榮獲縣小學畢業水平測試語文科優秀指導二等獎。

該同志自從參加教育工作十幾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而且班主任工作突出,能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真情相待、以理服人;熱愛學生,善于做學生思想工作,有較強的班級管理能力,所帶的班級班風好,學風好; 2009年9月她服從領導安排,擔任了全鄉語文科班級均分倒數第二的五年級班主任,在此期間,她不負眾望,班級班風有了巨大的改變,2012年7月5日全縣教學質量期末測試,她接任的五年級語文科班級均分由原來的全鄉同年級的倒數第二跳到全鄉同年級的第二名,黃崢昌同學語文科考得93·5分,為全鄉年級的第一名。

在做好教學、班主任工作的同時,該同志還注重知識的更新和充實,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她在2008年全縣小學教師“我能利用遠教資源上一節課”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她本人撰寫的論文《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榮獲2009年全縣中小學教師專題論文評比三等獎;教學設計《設計一條公益用語》榮獲2009年度廣西小學語文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

鑒于xxx同志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優異表現,同意推薦她評選為靖西縣“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第9篇

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為依據,以提高教研質量和教學質量為目標,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服務意識、教科研意識、質量意識、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為先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我校英語教研組教學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點

本學期英語學科教研工作,要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圍繞課改完善和深化學科教學常規,組織教師參加課改理論學習和培訓,組織課改研究課和專題研討等系列活動,以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和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繼續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本學期我們全體英語教師繼續以學習新課標為主要學習內容,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們把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教學注重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為主,注重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突出以教學為中心,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向教研要質量。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1、英語組的活動改變單一的聽課和評課形式,增加教研組學習的新內容。本學期要重點學習《英語課程標準》。領悟《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學觀念,靈活的課程體系,多元、開放的課程評價標準,重視基礎,適應個性需求,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構建發展的平臺。努力將新觀念、新思路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明確英語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基本要求,用這些理念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的開展好活動,讓教研組的活動發揮其實際的作用。

2、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論文。全體英語老師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實際積極撰寫外語教育教學論文。開展教研組的聽課和評課活動,而且緊緊圍繞教研組的活動專題,重視對師生關系的研究,重視對學生的研究,因為學生是研究的重點,是教學中的主體。在評課和說課中,要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重點,以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為重點。

(二)狠抓教學常規落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的學習和實施工作,組織本教研組年輕教師學習常規,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落實常規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2、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為此,教研組要積極備課,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各備課組要集體備課,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進度,研究教學方法,安排及教學資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動一次,時間固定,要有活動記錄。每次活動要定中心發言人,定活動主題,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每位教師要按照教學常規完成每一件工作,規范我們的教學行為,要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3、抓好查缺補漏工作。本學期根據英語教學的要求,教師要及早摸清情況,根據我校的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各級的教學工作。組織好英語課外小組活動和競賽活動。做好每次檢測時命題雙向分析和補缺、補差,對同學的成績跟蹤,加強檢測命題分析的研討和落實。從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對教學和命題進行調整。根據學校的教學評價和質量保障體系,以達到自我診斷、自我調解、自主發展的目的。在英語教師中提倡精講精練、因材施教。

4、抓好教研組建設。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規落實的檢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組織教學研究活動,圍繞相應的研究專題,組織相應的公開課、、示范課,考查課和匯報課,使本教研組全體英語教師共同參與,共同提高,人人受益。本學期各備課組組長及教研組長將進行不定期檢查教師備課與上課及作業批改、訂正反饋情況。

教研活動工作安排表

第一周:貫徹校教研組長會議精神。

第二周:各備課組活動討論新學期計劃、進度、公開課等事宜。

第三周:開展尊師重教活動

第四周: 業務自修

第五周:了解學情,形成良好學風

第六周:取經學習

第七周:月考 一

第八周:月考總結 ,教學研討

第九周:新課標學習

第十周:前半學期教研工作總結

第十一周:新教師考查,匯報課

第十二周:教研活動

第十三周:英語教學階段小結

第十四周:月考 二

第十五周:教學反思

第十六周:英語競賽

第十七周:參加教案,課件大賽

第十八周:準備教學論文等工作

第10篇

一、本學期有一大遺憾:

2017年3月的課題申報活動中,我們幼兒園的大課題沒能申報立項,我自己也進行了反思,一時內容的新鮮性不強,市內甚至是區內有不少幼兒園開展過類似的研究。本想找到我們幼兒園特有的研究切入點,但是缺少專家的引領和方向指導,我自身也能力有限,沒有能夠寫出更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方案,所以終覺遺憾。

二、本學期的一些不足:

1. 戶外混齡體育區域活動因為受到人員外出、天氣情況等的影響,實際開展的次數有所減少,區域活動水平一直停滯不前,保持著之前的水平,俗話說:“不進則退”。所以這個也是下個學期我們要重點加強和整改的一項內容。

2. 禮儀微劇場活動每月都在進行,但是表演內容有些脫離了“禮儀”的內容,但是我個人覺得只要是一個展示的平臺,孩子和家長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感受微劇場帶來的喜悅與成長,那么是否一定要和“禮儀”緊密結合也并不是那么強求了。是否可以做以下的改進:

(1)禮儀課題已經結題一年了,后期的延續應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將我們之前三四年里看到的相關表演都內化。

(2)托小班因為是新入園的孩子和家長,所以我們之前三年的禮儀晨會沒有對他們產生教育價值,那么針對這兩個年級的孩子們,我們是否可以將之前的優秀劇目進行重演,保留好的傳統,不要再重復的去創編一些和禮儀無關的劇目了。

3.教師小課題的一人一檔還是沒能實現,我將更加積極和規范的去完成這個成果歸檔工作。

三、本學期完成的一些事項:

1.建立和完善近三年的科研電子檔案。

2.開展了5次科研會議和學習分享,4次微劇場晨會,20次左右的戶外混齡體育游戲,20次親子園授課。

3.組織和管理了2次課題申報和2論文評審工作。

4.參加區教科室主任培訓3次。

四、本學期的一些收獲:

4月:有2位老師的小課題在區立項

6月:有2位老師的論文獲得區中小幼專題論文二等獎和三等獎

第11篇

一、關于精品課題建設的基本認識

所謂精品課題,是指通過精心選題、精細設計,被省市級教科研部門立項后,能夠精當操作、精彩呈現和精致管理,在實踐中有所創新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的課題。精品課題的建設和推進,可以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的內涵與質量,引導教科研工作走向規范、專業與卓越;可以全面形成教育科研的優勢、特色與品牌;可以全面加強教育科研的規劃與管理,促進精品成果的產生。

《宿遷市教育科學規劃精品課題建設標準》的一線指標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精心選題,選題要突出問題性、簡潔性、適應性;精細設計,核心概念界定科學合理,論證富有邏輯性,思路、過程、方法具體合理;精當操作,操作的過程要突出計劃性、完善性、規范性;精彩呈現,成果要注意多樣性、規律性、創新性;精致管理,主要強調成員的穩定性、活動的經常性和資料的完整性。

二、學校推進精品課題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學校在推進精品課題建設方面,有明確的工作思路,即“以發展為目標,以創新為核心,以提高為重點,以服務為導向,以實踐為根本”。

1.培養做精品課題的意識

(1)實踐導向,精心選題。精品課題建設要從精心選題開始,選題要以教育教學實踐為導向,努力尋找與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的結合點,在教學層面進行實踐與研究,自覺抵制片面追求選題的“高大上”。學校目前的三十多個課題,均集中在課程與教學改革、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大多數直接指向課堂教學中的目標導向、設計體系、學習方式、課程開發、師生關系、質量管理等要素的研究。

2013年,學校共有三十余位教師申報了課題。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質量,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學校委托市教科所專家對課題申報書逐一量化打分,從課題選題、目標界定、方法選擇等方面給予了客觀中肯的指導性評價。根據專家的評審意見,學校召開專題會議,通報評審結果,讓每一位申報課題的教師都明確優點與不足。根據得分,結合實際,學校擇優逐級推薦上報。對于得分特別低的課題,待其修改完善后在下個年度重新申報。這種實實在在的做法,培養了教師精心選題的意識,優化了學校的課題申報工作,得到了市教科所領導的高度認可與評價。

(2)優化整合,注重過程。學校開展課題研究,要突出“優化整合”的思想,讓課題研究與新課程的實施整合,與教師的專業培訓整合,與學校的特色發展、制度管理整合。在課題立項之后,學校定期組織課題組開展集中培訓和分組學習,要求教師心懷精品意識,注重過程性研究實踐和階段性研究成果的積累。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做到“學習―反思―實踐―再學習―再反思―再實踐”。鼓勵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課題,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改進日常工作,讓課題研究成為教師工作、學校運行的常態,積極促進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才、學校的發展。

2.提升做精品課題的能力

為了提升教師做精品課題的能力,學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專題培訓。學校鼓勵并支持教師外出培訓,但強調在選派人員方面要遵循“三優先”:優先選派具有省市級學科榮譽稱號的教師,優先選派教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優先選派承擔課題研究的主持人、核心成員。

(2)邀請教科研專家零距離講學。近年來,學校先后邀請了多名專家到校開設教科研專題講座。專家們高屋建瓴地指出一線教師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深入淺出地幫助教師分析和解決問題,對教師做精品課題,起到了開拓視野、激活思維、提升能力的作用。

(3)承辦大型教科研活動。學校積極承辦省市級大型教科研活動,如:2011年,承辦江蘇省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和江蘇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培訓活動;2012年,承辦江蘇省蘇派新生代教師優質課觀摩活動;2013年,承辦江蘇省小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2014年,承辦江蘇省蘇派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和江蘇省“送教助學”名師大講壇,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學校承辦的省市區級教科研活動達百余次。

(4)讀書與寫作。學校近年來扎實推進教師讀書工程,每年都為青年教師購買市教育局推薦的教師必讀書目;每個學期開展一次教師讀書沙龍活動,組織一次教師閱讀考核;要求每位教師每個學期完成一本讀書筆記。此外,要求教師每課一則教后記,每學期6篇教學隨筆。而且學校每年組織十余次的省市級教學論文參評活動。

3.推廣精品課題的研究成果

學校借助校園網、展板、校報等媒介,營造氛圍,及時宣傳,擴大課題研究成果的影響力與輻射面。通過與校本教科研、省市級教學競賽、教學論文評比等活動相結合,著力培養課題組強烈的成果物化意識,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呈現和推廣精品課題建設的成果,有效提升課題研究的專業影響力。

三、學校精品課題建設的推進效果

目前,學校各項課題都能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活動開展扎實,成果整理務實,參與研究的教師有強烈的成果發表及轉化意識。

比如,學校的江蘇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成功是一種習慣’主題閱讀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以及宿遷市“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內拓展閱讀的實踐研究”均已結題,與之相應,有多篇與課題關鍵詞關聯度較高的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

第12篇

XX年是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更高發展目標的關鍵之年,認真做好這一年的教育科研工作,將對承繼“十五”成果,開創“十一五”學校教科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學期,教科處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局和學校XX年工作意見,堅持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發展”為宗旨,以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為重點,堅持教育科研工作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努力做到“研教結合,同步相長”。

本學期,教科處將進一步提高教科管理水平,進一步落實教育科研的群眾性、示范性和實驗性,實現教師在參與教育科研的廣度上有新的突破,教科研究在深度上有新的突破,努力為教師和學生的成長服務,為建設健康和諧校園、為學校事業發展實現新跨越作出貢獻。

二、重點工作

    1、認真做好“十一五”學校主課題的立項準備工作,為該課題的順利立項奠定堅實的基礎。

   (1)向全校教師及校外專家廣泛征集學校“十一五”主課題的選題,召集專門的會議論證并確定課題。

   (2)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定稿。

   (3)按照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和課題指南,做好課題的申報、立項工作。

   (4)籌備“十一五”立項課題的開題活動。

   (5)協助有關課題負責人做好蘇州市“十五”立項課題的結題工作。

(6)為了使課題研究更加規范,我們將擬訂課題研究指南和考核辦法,進一步落實課題組長負責制和考核制,加強過程管理。

(7)積極參加蘇州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五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積極參加上級教科組織的課題成果和課題方案評選,力爭取得好成績。

 2、認真做好“導師制”工作,青年教師培訓及教師教育科研培訓工作,重視教育科研骨干的培養,為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為教師進一步樹立教科意識、改進教科方法、提高教科水平提供條件。

   (1)本學期,XX屆“導師制”工作將告一段落,我們將按照慣例組織“徒弟”開設匯報課,并進行必要的總結。

   (2)為了實現“引領思想、規范行為、提升素質、促進成長”的目標,繼續做好青年教師培訓工作。我們將邀請昆山市的特級教師、教育教學教科研骨干與我校青年教師交流。我們將通過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學習,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我們還將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專題討論和讀書筆記、讀書心得評比等活動。

   (3)擬訂“學校教育科研骨干培養條例”,組織教科研骨干開展學習、研究和交流,優先組織其外出學習和交流,力求使他們在成為名師的道路上突破教育科研方面的瓶頸,更快地發展,為壯大學校優秀教師群體作出貢獻。

   (4)推薦學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師參加昆山市第七批學術帶頭人的評選,協助做好昆山市第三、五批學術帶頭人重新評定工作。

3、開展對課程改革的研究,繼續為新課程的深入開展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指導。

(1)組編一期以“課程改革”為主題的《昆中教研參考》。

(2)協助學校組織開展課程、教材、教法和評價的研究和研討活動。

    4、重視教育科研平臺的構筑。

   (1)努力辦好《昆中教育》,使之進一步成為我校教師探討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提高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陣地。本學期,我們將編輯一期《昆中教育》,編輯兩期《昆中教研參考》,編輯四期《傳是》“杏壇論語”版,編輯兩期《江花》。 

(2)認真組織各項教育科研競賽,力爭獲得較高層次的獎項。本學期,我們將重點組織教師參加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大賽”,爭取在獲獎層次上取得新突破。同時,我們將重點組織好我校第三次青年教師(不滿三十五周歲)教育隨筆征文評比活動。

(3)暢通對外交流的渠道,為教師參加各類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展示自我實力和學校形象提供條件。

(4)開展一次全校教師參加的論文活動,組織撰寫出較高質量論文的教師與教師交流論文的主要內容及研究心得。

(5)擬編輯一本“江蘇省昆山中學優秀教育論文選(1996-XX)”,爭取正式出版,向校慶六十周年獻禮。

5、組建一支編審隊伍,負責對教師每學期撰寫的專題總結及其他論文進行審稿和修改,并負責向《昆中教育》推薦、向外推薦發表或參評。編審人員一年一聘,由學校下發聘書,教科處負責管理并安排有關工作。學校將給予編審人員一定的經濟報酬。 

6、每學期認真宣傳并執行已由學校教代會通過的《江蘇省昆山中學教育科研常規工作考核條理》。

7、認真完成上級教科部門和學校下達的各項工作,積極配合其他處室做好工作,積極參與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活動,積極參加校外教科培訓、會議及學術交流活動,建立并加強同教科先進學校、學術刊物的聯系。

三、成員分工

洪  敏:全面主持教科處工作,協調處室內外關系;對外聯絡與宣傳;處室工作安排;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教師教科考核;編輯《昆中教育》、《昆中教研參考》、《傳是》“杏壇論語”版。共2頁,當前第1頁1

殷金方:青年教師培訓;“導師制”工作;教育科研骨干培養工作;組織“江花”文學社活動和編輯《江花》。

陳炳飛: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昆中教育》、論文評比的審稿、修改工作。

繆  苗:教科處的對外宣傳報道,編輯、校對工作,學校網頁教科部分內容的充實更新,材料發放、收交工作。

四、具體安排

二、三月份:

1、制定學期工作計劃。

2、高級職稱論文送審工作。

3、收交教師學期專題總結,并請編審對有質量的稿件提出修改意見。

4、青年教師培訓。

5、草擬學校教育科研骨干培養條例。

6、編輯《傳是》“杏壇論語”版。

7、編輯《昆中教研參考》第10期。

8、教科櫥窗內容更新。

9、充實學校網站教科部分的內容。

10、考核教師上一學期的教科研工作和成果。

11、“江花”文學社成員充實。

12、《江花》XX年第一期組稿。

13、推薦學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師參加昆山市第七批學術帶頭人的評選,協助做好昆山市第三、五批學術帶頭人重新評定工作。

四月份:

1、組織XX屆“導師制”滿師匯報課。

2、青年教師培訓。

3、召集“十一五”學校主課題規劃會議。

4、編輯《傳是》“杏壇論語”版。

5、上學期教師教科常規工作及其成果考核。

6、《江花》XX年第二期組稿。

7、組織部分青年教師外出學習。

8、協助有關課題負責人做好蘇州市“十五”立項課題的結題工作。

9、參加蘇州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五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參加上級教科組織的課題成果和

課題方案評選。

10、編輯“江蘇省昆山中學優秀教育論文選(1996-XX)”。

五月份:

1、《昆中教育》第46期組稿。

2、青年教師培訓。

3、編輯《傳是》“杏壇論語”版。

4、邀請校外專家來校舉辦教科研培訓。

5、組織XX屆“導師制”滿師匯報課。

6、編輯《昆中教研參考》第11期。

7、撰寫、修定學校“十一五”主課題研究方案,向上級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申報課題。

8、組織學校優秀教育科研論文會。

9、組織教師參加江蘇省教育廳舉辦的“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大賽”。

10、組織學校教育科研骨干開展學習交流活動。

六、七月份:

1、青年教師培訓。

2、“青煬班”、“涵青班”青年教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評比。

2、組織第三次青年教師“教育隨筆”征文評比活動。

3、編輯《傳是》“杏壇論語”版。

4、編輯出刊《昆中教育》第46期

5、撰寫教科處學期工作總結。

6、布置教師撰寫學期專題總結。

7、教科處材料整理、歸檔。

8、組織“江花”文學社成員參加暑期夏令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正镶白旗| 长丰县| 濉溪县| 临泽县| 乳山市| 讷河市| 安陆市| 沁水县| 诸暨市| 西充县| 古丈县| 彝良县| 子长县| 盈江县| 铜川市| 甘南县| 隆尧县| 德惠市| 同江市| 承德市| 东丰县| 大庆市| 南涧| 克拉玛依市| 山西省| 潼关县| 固安县| 眉山市| 绍兴市| 若羌县| 炉霍县| 文昌市| 舞钢市| 句容市| 大余县| 涟水县| 安平县| 格尔木市| 金门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