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私募股權投資稅務籌劃

私募股權投資稅務籌劃

時間:2023-09-01 16:56: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私募股權投資稅務籌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私募股權投資稅務籌劃

第1篇

1、開題報告的功能

撰寫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讓指導教師了解:選題的目的、意義、自己做這個題目的優勢、方法和成果等。

開題報告是在學生接到教師下達的畢業論文任務書以后,由學生撰寫的對于課題準備情況以及進度計劃作出概括反映的1種表格式文書。報告書須用中文書寫,在導師指導下由學生撰寫,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學院審定后生效。

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作出如下判斷:課題所確定的問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題目的大小是否合適,所選擇的研究途徑和方法是否可行等。

學生在得到批準后按開題報告的安排來開展論文寫作。

2、開題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1)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所做課題的提綱和方案論證,含論文的主要目的、論點、論據等。對研究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給予粗略的但必須是清楚的介紹

(2)方法及其預期目的: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準備采用什么樣的研究方法,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寫明研究方法及措施,爭取在這些方面得到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建議。預期目的是要對研究最終達到的結論進行說明。

(3)進度計劃:畢業論文的創作過程是分階段進行的,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時間規定。在時間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各個階段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千萬別前松后緊,虎頭蛇尾,完不成畢業論文的撰寫任務。

(4)參考文獻資料:在開題報告中,應列出主要參考文獻,這從另1側面介紹自己的準備情況,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選課題相關的資料,證明選題是有理論依據的。在所列的參考文獻中,須至少填寫8項(至少含2篇外文資料),且每項的內容須齊備,須包含書名、作者、出版年和出版社名稱。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一:

一、論文題目:中國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探討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總述)

我國上市公司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國上市公司已達到1174家,總股本超過5050億,其中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328億,市價總值高達5.55萬億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8%,約有股民6800萬人,約占城鎮人口的40%,資本市場規模越來越大。

據統計,截止XX年底,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權益10547億元,實現利潤1519億元,分別占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32%和63%,國有上市公司已成為我國各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國有資產質量上,上市公司已成為優良資產的富區,同時上市公司也成為中國人投資的主要領域。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僅會得到更大更快的發展,而且會顯示出更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在我國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下滑,競爭力下降,據資料反映,XX年我國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虧損,虧損面為12.67%,較上年又進一步擴大;

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內部違規現象嚴重,據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種違規問題而受到證監委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查處;一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虛增業績,大肆圈錢,極大地打擊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三是二級市場投機行為盛行,一些機構操縱股價,牟取高利,嚴重地擾亂了市場秩序。為了解決我國上市公司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就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有效發揮政府的監管職能和社會的監督職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機制,全面凈化證券市場的環境。要實現這一目標,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績評價體系。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對我國國有企業制定了效績評價制度,并正在逐步推開,但在我國上市公司中還沒有建立這項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實際意義的。

三.本文研究的內容(提綱)

本文擬從四個方面探討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從六個方面闡述建立我國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意義,這六個方面是:

(一)有利于國家對上市公司的監管

(二)有利于推動上市公司建立科學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三)有助于對上市公司經營者業績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導上市公司的經營行為。

(五)有利于增強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識。

(六)有助于投資者的理性投資。

第二部分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證建立我國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可行性。這三個方面是;

(一)國有企業效績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上市公司開展效績評價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二)我國上市公司現有的基礎比較好,更適合效績評價工作的開展。

(三)政府有關部門、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比較支持上市公司開展效績評價工作。

通過上述兩個部分的分析論證,說明我國建立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點。

提出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設計方案。設想從五個方面構建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框架。這五個方面是:

(一)全面闡述和分析效績評價體系六個基本要素的內容、作用。

(二)重點研究效績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是效績評價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參照國有企業效績評價體系指標體系,結合上市公司現狀和特征,設計上市公司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權數配置。

(三)確定評價標準采用行業標準和評議參考標準。

(四)制度評價方法。評價方法考慮采用工效系數法和綜合判斷法。

(五)提出組織實施的方法。建議在起步由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四部分是實例分析。

運用本文設計的效績評價體系對某一家上市公司XX年度效績進行評價。

四、本文研究的結果。

通過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會和政府有關部門對建立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二是為有關部門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績評價體系提供參考;三是從理論和實踐老感兩個方面提高本人的專業知識水平。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二:

一、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對賭”作為美國式創業融資契約的重點條款之一,當十年前PE進入中國的同時,這一機制便作為舶來品同時被引入到PE與融資公司的談判桌上。2006年12月,《美國風險投資示范合同》在國內公開出版,對賭協議的相關條款被全面引入,對國內廣大企業家和投資者都具有相當大的啟發意義。自從蒙牛與摩根士丹利、鼎暉及英聯投資等投資銀行簽訂對賭協議以后,我國興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對賭協議簽訂熱潮,凱雷投資控股徐工集團機械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恒大地產、英聯投資等投行并購太子奶集團等都簽訂了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作為典型的舶來品,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其生長的土壤,便是私募股權投資領域。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重要參與主體,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最近兩年迅速成長。“2007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金額將突破150億美元,而2006年,私募股權投資金額為117.73億美元;目前,我國的私募投資基金存量已有1萬億元人民幣左右;未來兩三年內,私募股權基金將逐步成為影響市場的主力資金之一。”對賭協議是私募股權投資中經常使用的條款,其發揮的作用可謂翻云覆雨。隨著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的逐漸發展,對賭協議的應用也必將與日俱增。

對賭協議的履行引起現金和財產流動,就可能產生所得稅負和一系列所得稅問題。然而,我國目前沒有專門針對對賭協議下稅務處理的相關規則;另外,履行對賭協議所產生的支出行為和所得性質的認定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沒有其他相關規則可以適用,這給對賭協議雙方支出與所得的所得稅處理造成不確定性。在我國典型的“對賭協議”案例中,可知且已明確的稅務處理是:創元科技-司貴成對賭一案中,司貴成對全部轉讓股權所得一次性繳納個人所得稅,后期為履行對賭協議,向投資目標公司——高科電瓷“補償”的673.57萬并未獲得退稅的待遇。對獲得“補償”的目標公司或投資人應當進行何種所得稅處理,并沒有充足的先例和資料,稅務機關也未給出權威的規則。

對賭協議所得稅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一方面,根據國內的對賭協議案例,業績補償金額少則百萬,多則數億,可能產生的所得稅金額亦十分巨大。有學者將國內較為熟知的對賭項目及其運作情況進行歸納分類及不完全統計分析,截止2011年對賭協議成功的比例僅為23%,失敗和中止合計占63%,另有14%還處于運行之中。對賭協議的失敗率之大,可能導致更多不確定的應納稅所得。隨著對賭協議的發展,成功的對賭協議還可能產生投資者向管理者或目標公司的現金和股份流動,所得稅問題將會成為對賭協議設計必須考慮的因素。

另一方面,對賭協議所得稅問題涉及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主體。對賭協議進入國內初期,投資主體主要是外資背景的大型金融投資機構,如摩根士丹利、鼎暉、高盛、英聯、新加坡PVP基金等,隨著對賭協議被廣泛運用,國內私募基金也逐漸成為對賭協議中的投資主體。融資方一般都是國內具有良好成長性的民營企業,如蒙牛、永樂、雨潤、太子奶等。這些民營企業的大股東多數兼任經營者,擁有企業股份,也是企業的實際操縱者。根據國內案例,簽訂對賭協議的融資者除個人股東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持股公司。巨大的所得額和25%的稅率,使對賭協議的主體不得不考慮所得稅對履行對賭協議和公司資金流的影響。不確定的所得稅處理規則,不僅會造成稅負上的不公,還會影響資本市場和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對賭協議關系下的所得稅處理為主題,在區分不同對賭協議類型、分別確定業績補償性質的基礎上,對投資者、目標公司、股東或管理者的所得和支出涉及的所得稅處理進行探討,并提出自己的觀點。該選題有以下幾點意義:

1.完善對賭協議相關的法律規范

對賭協議在我國法律背景下運行遭遇諸多障礙,需要立法或執法機關作出明確規范。稅務處理的不確定性也給對賭協議的運行造成了法律風險。對該主題進行研究,可以為相關法律規則的出臺提供參考,減少對賭協議的法律障礙,促進對賭協議在更加規范的軌道上運行。

2.統一納稅機關的征稅行為,提高征繳效率

由于對賭協議的所得稅處理存在分歧,稅務機關的征繳行為也將面臨混亂的狀態。對該主題進行研究,能夠發掘更加合法、合理、公平的處理規則,統一稅務機關的征繳行為,并為其提供理論上的支持。同時,了解對賭協議稅務處理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問題,有助于稅務機關加強征繳能力,提高征繳效率。

3.確定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企業的稅收風險

不管是對賭協議中的哪個主體繳納所得稅,巨額的稅款都可能轉嫁到融資企業身上,大大增加其融資成本,加大融資困難。直接的稅負對融資企業的資金流動會造成重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稅務處理的確定能夠使企業確定融資在稅務上的成本,減少稅收風險,避免突然到來的巨額稅款打亂企業的經營計劃,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4.為企業的對賭安排提供稅收籌劃上的參考

由于對賭協議具有豐富的形式供投融資雙方選擇,而不同的對賭安排可能產生不同的稅務處理,因此,可以選擇稅負較輕的對賭形式,減少企業負擔,

資料共享平臺《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http://unjs.com)。通過對對賭協議所得稅處理的研究,可以從稅法的角度對不同的對賭安排進行分類,確定其具體的稅務處理,供企業選擇適合自己且稅負較的額對賭安排。

5.豐富稅務研究內容,為資本市場的稅務研究提供切入點

實務中的對賭協議形式繁雜,并具有復雜的法律關系,能夠為稅法學者提供豐富的研究課題。對賭協議已成為跨國投資和國內私募中被廣泛使用的規則,稅法學者可以此做為切入點,對資本市場上的稅收問題進行更為深入和廣泛的研究。

二、國內外關于該論題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國內研究現狀

對賭協議首先成為中國企業界和投資界的熱門話題。但國內市場上關于對賭協議的專著并不多見。除了在期刊網上可以看到關于對賭協議的論文外,有關對賭協議的論述散見于風險投資書籍的某一章節或某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以及新聞報道或從事非訴業務的律師事務所的內部刊物里。這些研究成果集中于對賭協議的基礎理論、運行機制、風險防范、利弊比較、在我國運行中產生的問題和具體案例分析等。例如任棟的《玩味對賭君》、深圳證券交易所匡曉明的研究報告《創業投資制度分析》的對賭協議一章、夏翊的《“對賭協議”的運行機制分析——以蒙牛乳業為例》、姚澤力的《“對賭協議”理論基礎探析》、徐光遠的《創業企業簽訂“對賭協議”的風險控制》、王燕等的《對賭協議:天使與魔鬼的博弈》、陳淑卿的《“對賭協議”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等。

法學界對對賭協議的法律屬性進行了比較廣泛研討,實務領域也對對賭協議在適用中的法律障礙進行了全面的介紹,這其中有楊占武先生的《對賭協議的法律問題》、謝海霞女士的《賭協議的法律性質探析》以及李巖先生的《對賭協議法律屬性之討》,但是全面介紹對賭協議的專著還沒有,大多是附在私募股權研究之中,作為一個小節進行介紹。這之中主要有李聽腸、楊文海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理論與操作》、周煒先生的《解讀私募股基金》以及李壽雙先生的《中國式私募股權投資—基于中國法的土化路徑》。數篇碩士論文對對賭協議的法律問題進行了相對全面介紹和分析,例如殷榮陽的《對賭協議法律問題研究》和唐蜜《中國法律環境下的對賭協議研究》等。上述文獻資料對對賭協議的法律屬性在我國大陸的法律風險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并對對賭協議使用程中融資方如何降低自己的風險提了不少好的建議。

對賭協議進入稅務界的研究視野起因于2011年末到2012年初肖宏偉、趙國慶、王駿、李利威等幾位稅收實務專家對幾起對賭協議所得稅問題的討論。目前對對賭協議所得稅問題的研究還僅限于實務界。筆者查到最早的相關文章是肖宏偉于2011年中期發表的《定向增發收購股權后發生補償利潤的稅務處理》,之后的研究成果有趙國慶的《定向增發資產收購—業績不達標觸發補償的稅務探討》,肖宏偉的《愿賭服輸、覆水難收國美訴陳曉案與以股權定向增發業績補償稅務管理評析》,李利威的《稅務律師視角:定向增發業績補償款稅務處理的實證分析》以及王駿對趙國慶、肖宏偉觀點的評析等。另外還有數篇不能得知作者姓名的網絡文章,也對對賭協議的稅收問題進行了研究。以上文章以創元科技收購高科電磁等一系列定向增發股權發生補償的案件為切入點,對對賭協議中補償款在所得稅法上的性質認定和稅務處理進行了分析,并對具體案件的稅務處理提出了建議。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種的觀點:

1、捐贈說。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款的性質為捐贈。接受方應將該款項作為接受捐贈收入,當期繳納企業所得稅;支付方如為企業,作為非公益性捐贈,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支付方如為個人,不存在退稅。

2、違約金說

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款的性質為違約金。支付方可以作為費用在當期扣除,接受方作為當期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

3、保證合同說

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實為原股東對投資人提供的一種盈利保證,法律上應視為擔保條款。業績不達標時的補償款應作為履行保證賠償責任。該業績補償款,接受款項一方將其納入當期收入,并當期繳稅,支付方應根據《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四十四條(企業對外提供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擔保,因被擔保人不能按期償還債務而承擔連帶責任,經追索,被擔保人無償還能力,對無法追回的金額,比照本辦法規定的應收款項損失進行處理。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擔保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與本企業應稅收入、投資、融資、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擔保。)判斷是否能夠稅前扣除。

4、合同價款調整說

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本質為原合同價款的調整。該種觀點認為,接受方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支付方沖減以前年度收入,涉及退稅,稅務機關應予辦理。

5、衍生工具說

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約定實為嵌入式衍生工具—看跌期權(該期權的行權價格為合同上承諾的預期凈利潤,行權需待到期后才可行使,屬歐式看跌期權)。該種觀點認為,業績補償款可簡化處理,接受方作為投資收益,支付方作為投資損失,根據財損25號公告清單申報扣除。

以上觀點均以補償行為和股權轉讓行為是否相互獨立為研究起點,其中“捐贈說”的邏輯前提是補償行為在稅法上獨立于股權轉讓行為,后四種觀點則將補償行為和股權轉讓行為看做一項交易行為,但對對賭協議在整個交易行為中的地位和作用持有不同看法。其中,“衍生工具說”趨于主流。不過,由于衍生工具的理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給稅法學者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衍生工具說”的發展也遇到“瓶頸”。

(二)國外研究現狀

“對賭協議”雖由外國投資者引進而來,但外國做法和研究中并不存在該說法。估值調整機制(ValueAdjustmentMechanism)[1]一詞在外國文獻中也并未出現。筆者目前找到的同對賭協議相類似的機制有三個:棘輪條款(RatchetProvision)、價格調整條款(PriceAdjustmentClause)和非股權支付額(Boot)。

1.棘輪條款

(三)發展趨勢

隨著對賭協議數量的增多,其所得稅問題也會愈來愈凸顯,而稅務機關也必須及時作出稅務處理的決定。稅收實務界特別是稅務官對該問題的研究成果,能夠對稅務機關的決定提供重要參考。但是由于各觀點分歧較大,如果在未來短時間內無法形成主流觀點,稅務機關可能會頒布相關文件,以對征收行為進行統一。另一方面,由于所得稅繳納對投融資雙方甚至第三方將會造成重大影響,對賭協議的稅收籌劃也將進入研究范圍。

稅法理論界也將參與到該主題的研究中來。一方面因為實務界的討論缺乏體系性,從稅法理論上進行研究,能夠形成全面完整的體系,彌補實務界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漏洞;另一方面,對賭協議所得稅問題的研究對豐富稅法學研究內容和為對賭協議稅務處理提供理論支持具有重要意義。理論界的研究,將會促進主流觀點的形成

我國目前流行的對賭協議僅限于現金和股權補償,而隨著對賭協議的發展,其形式也會愈加豐富,所得稅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復雜。該主題的研究可能還會有更加長的路要走。

三、論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一)論文的主攻方向

本文擬運用稅法的分析方法,對對賭協議的本質進行剖析,并確定對賭協議關系下各個主體的所得稅處理辦法。

(二)論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探討了對賭協議履行過程中產生的所得稅問題,主要集中于對賭協議中“補償”的所得性質認定和處理。文章擬定六章。

第一章介紹了對賭協議的概念、運作機制以及分類等基本問題,為下文進一步開展所得稅問題研究奠定基礎。

第二章梳理了對賭協議履行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所得稅問題、國內外的做法以及國內的主要觀點。由于對賭協議和所得稅處理本身都具有復雜性,對相關的基本問題進行梳理,能夠提煉出問題的本質和關鍵點;對“‘補償’的所得稅性質”這一關鍵點進一步分析,確定全文主要的論證方向;通過介紹國內外相關問題的做法以及國內的主要觀點,分析可供借鑒的做法、觀點以及尚需解決的問題。

第三、四章是本文的關鍵,運用稅法中的實質課稅原則對對賭協議中的“補償”進行定性,確定其在所得稅法上的處理規則。實質課稅原則是稅法的重要原則,對確定交易性質、解決稅務處理的分歧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該原則對“補償”定性后,運用稅收中性、稅收公平等稅法中的基本原理對結論進行驗證,保證結論的正確性和全面性。確定了“補償”的性質后,以此為原則對對賭協議的所得稅處理進行具體的分析,解決應納稅所得額、收入實現的時點、支付方成本費用的扣除以及退稅問題、計稅基礎的調整等問題。

第五章對稅務機關處理對賭協議所得稅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試圖提出改善的建議。

第六章基于第三、四章的分析結果,向對賭協議的簽訂雙方提出稅收籌劃的建議,以幫助其在合法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稅務支出,減少融資成本。

(三)研究方法

1、比較研究的方法

本文對對賭協議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成熟做法與對賭協議在我國的運用進行比較分析,指出對賭協議引進我國后,從名稱到內容及運作方式都發生了變化。本文對這些變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2、理論分析與實務操作相結合的方法

經濟學家和法律學者都對對賭協議有研究,本文主要從法學的視角,分析對賭協議的內涵及性質,并從實務角度重點論述對賭協議的運作模式,對賭協議在實務操作中要注意防范的法律風險。本文的寫作希望有利于指導對賭協議的實踐運用。

第2篇

關鍵詞:創業投資 組織形式 比較

創業投資是指向處于創建或重建過程中的成長性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期未來通過股權轉讓獲得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行為。當前,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已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之一,國家也出臺了相關財稅政策,支持創投企業的投資行為。而創投企業如何量身設計企業組織形式應當成為投資者決策內容之一。

一、創投企業的現狀

近幾年來,中國創業投資無論是機構數量還是管理資本都實現了年均20%以上的環比增幅,創投企業數量已經超過500家,管理資本超壹仟陸佰億元,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中國創業風險投資信息系統”的上述數據,并未完全包括活躍在國內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也不包括境外注冊境內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以及少數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的保薦直投等數據。

二、創業投資企業組織形式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創業投資企業按組織形式可以劃分為個人獨資、公司制和有限合伙三類。公司制包括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人都是唯一的,投資人一般都會選擇直接投資于創業企業而不會再設立上述組織機構開展投資活動。因此,本文不再將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有限公司列為對比分析的對象。

三、創投企業不同組織形式的利弊分析

1、投資人的風險可控程度

公司是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法人組織,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分別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有限合伙企業是由有限合伙人與普通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分別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與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從風險責任角度講,公司制的投資人和有限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人風險可控,而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需要承擔無限責任。

2、投資人數的限制

有限公司的投資人數為50人以下,有限合伙企業投資人數為2-50人,股份公司設立時發起人的投資人數為2-200人。

上述規定限制了企業設立時的投資人數,但是當投資人是公司法人時,潛在投資人數超過限制數量,相應的管理層級也在延長。而創投企業在投資運作方面,通常以設立獨立基金模式募集資金,按照信托類型設立基金時,合格的投資人數上限可以達到200人。因此,投資者人數的限制一般不會對投資者決策造成影響。

3、法定資本與盈虧分配規則的差異

《公司法》規定了有限公司的法定最低資本是3萬元,股份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為500萬元,且貨幣出資不得少于出資總額的30%,盈虧分配按照出資比例或股份比例確定,優先出資或優先股可以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優先分配的權利。而《合伙企業法》對有限合伙企業并沒有強制性規定注冊資本,普通合伙人可以采用勞務出資,盈虧分配按照合伙協議確定,只是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擔全部虧損。

實際上,各地工商部門在具體辦理“投資公司”企業登記時,還要依據經營范圍中所描述的從事投資的行業來確定合理的注冊資本。如果選擇按照十部委規定到相關部門備案的,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3000萬元。因此,公司制創投企業的注冊資本和利潤分配體制沒有有限合伙企業富有設計彈性。

4、運營管理

任何組織機構在運營中都要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公司制和合伙企業在管理上同樣都存在委托關系,如何從企業組織形式的設計上減少信息不對稱和成本,實現風險與收益、責任與權利相稱的體制,實際上就是投資人權衡決策的過程。

公司制創投企業和所有公司一樣,由于產權關系的存在,股東可能會更多的參與或干預企業運作,以防止內部實際控制人的產生。而創業投資面臨著不同行業和眾多的被投資企業,由股東主導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難易成就投資業績;在實行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公司中,常常產生風險和企業運作成本不易控制的問題。

對于有限合伙企業的日常運作,《合伙企業法》給予了明確的界定,即由普通合伙人行使合伙事務執行權,負責經營管理企業。因此,有限合伙制創投企業的投資事宜包括投資項目可行性論證、資金投入、投資后續管理和股權退出等整個投資流程均由普通合伙人完成,有限合伙人只能通過合伙協議的約定,對運營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并行使投資否決權。比如,約定管理企業的費率、超業績提成比例、合伙期限等法律不禁止的所有事項。這種制度設計可以有效控制企業運作成本,抑制或減少成本,提高投資決策的效率。

5、總體稅負

稅收與企業組織形式選擇息息相關,當公司制企業中存在個人股東時,對個人投資者存在雙重稅收。我國對公司制和合伙企業實行不同的稅法規定。公司利潤在企業環節課征企業所得稅,稅后利潤作為股息分配給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合伙企業則按照“先分后稅”的原則,合伙企業的利潤按照每個合伙人應得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

從所得稅比較,個人投資者投資創投企業應當選擇有限合伙企業;從創投企業總體稅負考慮,創投企業還應創造條件爭取國家財稅優惠政策。當前財稅優惠政策主要有創業引導基金、創投企業風險補償金、允許創投企業稅前提取壞賬準備、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政策,這些優惠政策的共同點就是給予支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創投機構,國家出臺的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僅限于按照規定登記備案的公司制創投企業,地方財政優惠也有一定的門檻。

四、創投企業組織形式實證分析

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資料統計,在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間,投資于中小板和創業板已上市企業的創業投資企業120家,其中:有限公司99家,股份公司4家,有限合伙企業17家。

上述數據說明,在企業組織形式的選擇上,有限公司仍然是創業投資企業的普遍選擇,投資人較少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在《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解除有限合伙企業開設賬戶的限制后,設立有限合伙類創投企業的數量逐步增多。

五、結論

除社保機構、保險公司、券商、外資等機構的投資行為,只能按照國家規定開展創投活動外,如券商直投只能以子公司形式開展業務。其他投資人在選擇創投企業的組織形式時,應當綜合考量法律限制、總體稅負高低和運營管理等因素,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決策。

參考文獻

[1]孫永亮,企業組織形式的稅務籌劃[J],企業管理.2007,14

[2]馮曉琦主編,風險投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2

[3]王元主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2009[R],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第3篇

一、苦練內功,促進房企內部升級

巴菲特有句名言:“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此話用在房地產行業再恰當不過。以往在房價上漲階段,房企基本都能獲得較大投資收益,但當房地產市場處于下行趨勢時,標桿房企與普通房企之間的差距一下子變得更加明顯。行業內部冰火兩重天,一面是標桿房企在銷售金額、凈利潤、土地儲備等方面都擴大優勢,并已具備新一輪的發展條件;另一面是不少房企仍處水深火熱之中,產品難以被市場接受,在銷售困難、債務償還的雙重壓力下為現金流苦苦掙扎。

標桿房企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其深厚的內功,精湛的業務能力;而大部分處境困難的房企較大原因在于自身綜合實力不濟。標桿房企在人才儲備、土地儲備、產品標準化、工程成本控制、工程建設、營銷、稅務籌劃、費用管控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能力;而大部分普通房企在這些方面都具有隨意性,業務環節處處落后于標桿房企。以土地獲取時點至達到可預售時點的跨度來看,標桿房企節點控制能力遠遠領先于普通房企。標桿房企一般都有關鍵節點管理制度,以保證土地獲取后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可售節點從而達到減少資金成本的目的,也可以保證項目及時交付,達到項目利潤結算的目的等。而大部分普通房企在開發中沒有計劃性,不重視這些關鍵節點的意義,或有普通房企已意識到關鍵節點管控的必要性,但又迫于自身各流程的業務內功不足無法達成。以標桿房企在土地獲取時點至達到可售時點平均比普通房企節省半年以上時間計算,按一般規律,項目的融資成本可能導致項目銷售凈利率下降約兩三個點。類似上述方面的涉及房企自身內功因素的情況不在少數,大部分房企需要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著力解決企業內功問題。

二、調整產品、業態和布局,順應調控目的和市場趨勢

我國政府在房地產開發各階段均有較嚴格的管理制度,房企對已通過報批的產品進行調整的難度較大,近兩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對不同的物業類型具有不同的影響效果,一定程度導致了房企業績分化。從房地產政策現狀及未來發展來看,剛需產品受調控影響較小,對于那些在產品定位上仍有余地的項目,可以通過重新定位等進行調整,以順應房地產市場調控,滿足市場需求、規避調控風險。例如,嘉凱城名城公館定位時加大了小戶型比例,目前銷售情況良好,已進入尾盤銷售;已動工的嘉凱城名城博園項目亦是剛性產品為主。此外,綠城已加大對中小戶型的研究,并且在西溪誠園、蘭園等項目配置了比之前更多的小戶型住宅,金都高爾夫藝墅2010年便開始加大了小戶型的比例,事實證明這些及時調整產品的做法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從業態選擇來看,純住宅開發受調控政策影響相對較大,從市場表現來看,那些以綜合開發為主的房企抗風險能力更強。全國排名靠前的房企無一例外是綜合性開發。房企轉型中可以通過調整業態組合來實現順應調控,以綜合性開發替代純住宅開發。嘉凱城集團將新設嘉凱城商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嘉凱城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和嘉凱城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用以整合公司商業資產、貿易和物業管理三大業務板塊。嘉凱城商業成立后,將迎合國家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需求,著手調整公司現有自持商業物業形態結構,搭建消費性城鎮商業的投資、兼并收購與運營平臺,未來集合整個商業運營體系于一身。除了對集團旗下現有商業資產進行管理與優化外,嘉凱城商業的核心業務是向消費性城鎮商業探索,培育公司新的業務方向和利潤增長點。十提出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會,新型城鎮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轉型過程給房地產開發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嘉凱城積極籌劃探索的消費性城鎮商業正好符合這一要求。

從區域布局來講,房企也可以順勢而為。限購、限貸政策主要存在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項目布局集中于一、二線城市的房企受影響較大,而三、四線城市及一、二線城市郊區受影響較小。隨著十我國城鎮化建設概念的提出,三、四線城市及一、二線城市的郊區等都具有較好的發展機遇。龍湖的產品大部分布局于二、三線城市的近郊區,極少數位于市中心,萬科也是一、二線城市郊區及三、四線城市的優秀操盤手。順應政府調控目的及城鎮化方向有利于房企的自身發展。

三、延伸產業鏈,彌補房企自身短板

房企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建筑業、咨詢業等相關產業。以金融業對房地產業的影響為例,房企的自有資金往往占總投資的比例范圍在20%~50%之間,其余的投資大部分依賴于融資和預收款,從一定程度講,房企的融資能力很大程度決定了房企的發展和盈利。本輪宏觀調控加強了銀行對房地產開發貸的控制和監管,加上近兩年貸款利率居高不下,房企開發貸融資規模得到壓縮、融資成本也比以往增加,不少房企只能轉向信托或者基金,而這兩者的融資成本更高,加大了房企資金成本。對房企來說更危險的是變幻莫測的房地產金融政策影響了房企的資金計劃,不少房企由于房地產金融政策的變化導致計劃內的融資無法實現,陷于被動。

為此,不少房企通過進入房產基金行業為自身的發展提供保障。據清科研究中心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度,房地產行業共有31個私募股權投資案例,2010年全國共有房地產基金公司100余家,而2011年,許多房地產開發公司都紛紛設立房地產基金,截至目前,國內房地產基金有近500家。嘉凱城集團已由房地產基金探索階段進入實踐階段,目前其全資子公司凱思達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與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合伙成立的寧波嘉凱融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公司)已募集8億~10億元投資湖州龍溪翡翠項目。未來寧波嘉凱融晟投資合伙企業還將募集總額約40億元的房地產基金用于嘉凱城項目或其它項目的開發。此外、金地、濱江集團、復地等房企已進入房地產基金行業。房企通過進入這些對自身開發具有重要影響的產業鏈,增強了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彌補了自身短板,也拓展了自身盈利點。

四、擇機進入其他產業,拓展盈利點

一個普遍的觀點是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做過房地產行業的對其他行業再也不感興趣。且不論該觀點是否正確,在當前形勢下,房地產開發行業的回報并沒有傳說中那么高,以往房地產行業回報高的原因在于房地產開發行業的杠桿高。在融資成本高、融資困難的情況下,房企的回報已出現大幅度下滑,大部分項目銷售凈利率不足10%,按照平均三年的開發周期,年均銷售凈利率不足4%。這證明房地產行業并非暴利行業,部分房企總利潤較高,主要因為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一般大于其他行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蕲春县| 罗田县| 土默特右旗| 康定县| 东丰县| 宜章县| 武汉市| 邹城市| 沭阳县| 关岭| 乾安县| 屯留县| 保靖县| 衡水市| 平顶山市| 安康市| 乌审旗| 宾阳县| 景宁| 建宁县| 陆川县| 成都市| 永平县| 宣武区| 涿州市| 会昌县| 周口市| 阳春市| 凤山县| 伊川县| 阳新县| 来安县| 建湖县| 浮梁县| 宣城市| 淮北市| 乌审旗| 花莲县| 会理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