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工資收入證明格式

工資收入證明格式

時間:2023-06-06 09:00: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資收入證明格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工資收入證明格式

第1篇

工資收入證明(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_為本單位職工,已連續在我單位工作______年,學歷為_____________畢業,目前其在我單位擔任____________職業。近一年內該職工在我單位平均月收入(稅后)為___________元,(大寫:____萬____仟 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該職工身體狀況____(良好、差)。

本單位謹此承諾上述證明是正確、真實的,如因上述證明與事實不符導致貴行經濟損失,本單位保證承擔賠償等一切法律責任。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

年 月 日

工資收入證明(二)茲證明 為本單位職工,已連續在我單位工作 年,學歷為 畢業,目前在我單位擔任 職務。近一年內該職工在我單位平均年/月收入為 (稅后) 元,(大寫: 萬 仟 佰 拾 元整)。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

年 月 日

注:個人收入證明的內涵:包括工資(一般指年收入總額)、養老保險繳費復印件、自有房產證明、私家車輛證明、大額定期存折復印件、外匯、債券、黃金有價證券帳戶、大額人壽養老分紅保單等。

工資收入證明(三)茲證明____身份證號( )為本公司職員,在本公司____崗位工作,并已經在本公司任職____年____月,年收入為______元;此證明只作為員工申辦信用卡專用,不做其他用途。特此證明。

附注:單位全稱:公司

電話總機:

地址:

公司簽章:

年 月 日

工資收入證明(四)XX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茲有我單位正式職工 因購(建、修)自住住房缺少資金,申請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該職工月基本工資收入(稅后) 元,其他各種津貼、獎金收入月 元。如職工不按月償還貸款,單位同意從其月工資收入中代扣償還貸款。本單位謹此承諾上述證明是正確、真實的,如因上述證明與事實不符,導致貴單位經濟損失,本單位保證承擔賠償等一切法律責任。

單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

工資收入證明(五)茲證明____身份證號為本公司職員,在本公司____崗位工作,并已經在本公司任職____年____月,年收入為______元;此證明只作為員工申辦信用卡專用,不做其他用途。特此證明。

附注:單位全稱:公司電話總機:地址:

第2篇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公章)蓋章

經辦人: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XX學校:

貴校XX系XX專業XXX、XXX等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我公司XX部門實習工作,各方面表現優秀。特長證明。

XX公司(章)

XX年XX月XX日

公司證明格式

員工工作及收入證明________________: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特此證明。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XXXXX.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XXXX公司 ...蓋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2.

XXXXX公司

地址:XXXXXXXXXX電話:XXXXXXXXX

以下須打印:

證明

茲證明王 X 中 ,出生于1xx-xx年9 月10 日,于2xx-xx 年1 月1 日( 須任職六個月以上 ) 在XXXX 公司,擔任XX 職務至今,月工資收入XXXX 元人民幣。

特此證明

(蓋公司印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職公司名稱)

XXXX年XX月XX日

(須1個月內開具有效)

3.

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特此證明。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蓋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XXXXX.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XXXX公司 ...

蓋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工作證明范文四

工作證明

茲有我單位_______(同志)在________________部門,從事_____________工作,

專業年限為______年,現申請參加__________________(工種)_____級職業資格考試,

特此證明。

備注:此證明僅作報考職業資格證書憑據,不作其他用途。本單位對此證明真實性負責。

部門聯系人:

聯系電話:

第3篇

本地工作證明格式范文1

茲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系我司員工,職務______________。xxxx年年收入為:xxxx年年收入為:年收入包含年薪、獎金、提成、及各項補貼,個人所得稅已由單位代扣代繳。

某某單位(公章) 

年月日

本地工作證明格式范文2 

茲有我單位_______(同志)在________________部門,從事_____________工作,專業年限為______年,現申請參加__________________(工種)_____級職業資格考試,特此證明。備注:此證明僅作報考職業資格證書憑據,不作其他用途。本單位對此證明真實性負責。

部門聯系人:

聯系電話:

單位(蓋章) 

年月日

本地工作證明格式范文3 

xx學校(單位):同志,性別,政治面貌,身份證號:。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我公司xx部門從事xx工作,工作積極,團結集體,遵紀守法,各方面表現優秀。我單位對本證明真實性負責。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 (蓋章) 

年月日

本地工作證明格式范文4 

工作證明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特此證明。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xxxx公司 ... 蓋章:

第4篇

出生證明 ××(性別)于×年×月×日在××省××市(或縣)出生。××的生父是××,××生母是××。

未婚證明 ××(性別,出生年月日,現住北京市××區)至×年×月×日未曾登記結婚。

未受刑事制裁證明書 ××(性別,出生年月日,現住××)在中國居住期間沒有受過刑事制裁。

國內親屬關系證明書 ××(性別,出生年月日)的配偶是××(出生年月日),子(或女)是××(出生年月日),父親是××(出生年月日),母親是××(出生年月日),哥哥(或弟弟)是××(出生年月日),姐姐(或妹妹)是××(出生年月日)。

域外親屬關系證明書 ××(性別,出生年月日,現住×市×區)是居住在×國×市××(性別,出生年月日)的××(相互關系)。

經歷證明書 ××(性別,出生年月日)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在××單位(應寫明全稱)任××(職稱或職務),××年×月至×年×月在××單位任××(或從事何種工作)。

單位委派證明 珠海市政府采購中心: 因我單位人員變動等原因,不慎遺忘了在貴中心采購網注冊的管理員帳號和密碼,現委托我單位工作人員___________同志(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往貴中心辦理更改在貴中心采購網注冊的管理員帳號和密碼,請給予辦理為盼。 此致 敬禮 xxxx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貧困證明 南華大學 (學校): 貴校學生 xxx 其家長屬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況如下: 一、家庭人口 x 人,家庭成員組成:________。家庭年收入約____元 二、主要收入來源:_____________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難: ____________ 確屬貧困家庭。特此證明。 村委會(街道居委會) 鄉、鎮民政部門 縣區政府民政部門 蓋章 蓋章 蓋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離職證明 某某先生/女士/小姐自20xx年01月01日入職我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助理職務,至20xx年07月31日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在此間無不良表現,經公司研究決定,同意其離職,已辦理離職手續。因未簽訂相關保密協議,遵從擇業自由。 特此證明 公司名稱(加蓋公章) 20xx年07月31日

實習證明 茲證明xxxx在我單位從 年 月日 到 年 月 日 xx 崗位實習。 現已通過實習。特此證明! 此致 敬禮! xxxxxxxx單位 年 月 日

收入證明范本

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系我單位員工,任職______,月收入_______元人民幣,特此證明.

主管單位(公章)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收入證明范本(銀行特定格式)

個人收入證明(交通銀行專用)

交通銀行

茲證明_________(先生/女士)系本單位_________(1.正式工、2.合約工、3.臨時工),已連續在本單位工作_____年,目前在本單位擔任_________職務.目前該職工的學歷為________,身體狀況_________.近一年內該職工的平均月收入(稅后)為____________元人民幣.

本單位在承諾以上情況是正確屬實的,如因上述證明與事實不符而導致貴行經濟損失的,本單位愿承擔一切責任.

特此證明

單位公章或人事部門章:

人事部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離職證明范本

離職證明

茲證明xx自xx年xx月xx日入職我公司擔任xx部門xx崗位,至xx年xx月xx日因xx原因申請離職,在此工作期間無不良表現,工作良好,同事關系融洽,期間曾被授予“xx”稱號(榮譽)。經公司慎重考慮準予離職,已辦理交接手續。

因未簽訂相關保密協議,遵從擇業自由。

特此證明

公司蓋章

日期: 年 月 日

單位證明范文

茲證明_______同志現從事_______工作,累計滿_______年。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公章)蓋章

經辦人: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實習證明范文

實習證明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我單位現接納你院 班學生 等 人到本單位實習,時間從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特此證明。

單位/法人代表(簽字蓋章):

單位聯系電話:

單位通信地址:

實習學生聯系電話:

工作收入證明

工作證明

茲證明 _______同志現從事______工作,累計滿______ 年。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公章)蓋章

經辦人:

--------------------------------------------------------------------------------

員工工作及收入證明

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在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職務。至今為止,一年以來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蓋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

收入證明

茲證明我公司(XXXX公司)員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職XX部門XX經理(職位),每月總收入XXXXX.00元,為稅后(或稅前)薪金。

第5篇

單位證明信格式說明: (1)單位證明信格式: 證明居中,二號黑色加粗字體 另起一行,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在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期間,在我校任教,擔任某職,愛崗敬業,注重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同事、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另起一行,特此證明。 另起一行,右靠齊,校名 另起一行,右靠齊,年月日 蓋學校公章:壓年蓋月 。

(2)如何寫作證明信 證明信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標題。“證明信”,寫在第—行正中位置。 第二部分,正文。開頭頂格寫送達機關名稱;接著寫要證實的具體事實,說明材料來源等。 第三部分,結束語。一般用“特此證明”。有的開頭沒寫送達機關名稱的,可用“此致XX單位”。 第四部分,落款。證明制發機關、日期,加蓋公章。 總的說來,證明信的寫作要實事求是,簡明扼要,要有明確的結論,用詞。

(3)范文 證明信 XXX大學: XXX同志1994年3月至1999年9月在我院工作,曾任基礎部主任。該同志工作認真負責,能以身作則,團結同志,成績突出,1995年、1996年兩次被評為我院先進工作者。 特此證明。 XX學院(蓋章) 2009年8月10日

范文一:個人收入證明

個人收入證明

茲有我公司員工___________,性別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司工作______年,任職______________部門_____________(職位),月收入為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加蓋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個人收入證明

茲證明___________是我公司員工,性別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部門任____________職務。月收入___________元,一年總收入約為__________元。

特此證明!

本證明僅用于證明我公司員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資收入,不作為我公司對該員工任何形勢的擔保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加蓋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二:銀行貸款收入證明

銀行貸款收入證明 ________________銀行:

_____________系我單位正式員工,年齡_____歲,婚姻狀況________,行政職務__________,學歷__________,職稱______________,月收入情況如下:

1、基本工資________________元;

2、獎金及福利(補貼)________________元;

3、其他收入________________元;

合計:________________元, 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

特此證明!

出具人簽字:

出具人電話:

單位名稱(蓋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銀行貸款收入證明 ______________銀行_________分行____________支行:

茲證明____________先生(女士)是我單位職工,工作年限_________年,在我單位工作年限__________年,職務為_________________ ,崗位為_______________,職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月收入為人民幣(大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

此證明僅供該職工申請_______________貸款或該職工為其他個人申請_______________貸款作第三方保證時使用。

單位(蓋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收入及婚姻狀況證明 ________________銀行:

茲因__________先生/女士(證件種類:________,證件號: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我單位正式員工,現任___________職務(學歷:_________,職稱:____________)。該同志辦公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 ,家庭電話:_____________,移動電話:_________________。

該同志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今在我單位工作,在我單位工作年限為_______年,現固定收入為(大寫)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_元,其他年收入為(大寫)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_元。

現婚姻狀況為:__________(已婚、未婚、離婚、喪偶)。

經核實上述情況真實無誤,我單位已完全知此證明所產生的法律效力,并對此證明的真實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位公章)

負責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備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法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編:_____________

人力資源或勞資管理部門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

范文三:法人代表證明書

法人代表證明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茲證明___________同志(性別:______,年齡:_______,國籍:_______,民族:______,身份證件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我單位__________(職務) ,為我單位法定代表人。

特此證明!

法人單位蓋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四: 實習證明

實習證明

茲證明___________(性別: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單位從_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到 _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在________________崗位實習。

現已通過實習。特此證明!

此致

敬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蓋單位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四:大學生實習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學:

貴校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_____專業_____________,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至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我公司____________部門實習工作,各方面表現優秀。

特此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蓋單位公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五: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_____________ 系我單位員工,性別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月起在我單位工作,已簽訂勞動合同。現因(請選擇如下其中一項打“√”):

1、協商一致解除(由用人單位提出) 2、協商一致解除(由個人提出)

3、勞動者單方解除

4、勞動者試用期內解除

5、用人單位裁員

6、因用人單位違法,由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

7、因勞動者違法或嚴重違反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

8、因勞動者非過失性原因,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 (勞動合同法40條規定)

9、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我單位決定從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與該同志解除勞動合同。該同志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為人民幣_______________元,依據有關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我單位依法支付其經濟補償共計人民幣______________元,工資發至__________年_____月份,特此證明。

用人單位(蓋章)

員工簽名: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

____________系我單位員工,性別____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年_____ 月參加工作, __________年_______月起在我單位工作,已簽訂勞動合同。現因(請選擇如下其中一項打“√”):

1、勞動合同期滿;

2、勞動者開始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3、勞動者死亡或者失蹤;

4、用人單位破產;

5、用人單位停業(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

6、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我單位決定從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起與該同志終止勞動合同。該同志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為 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元,依據有關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我單位依法支付其經濟補償共計人民幣____________元,工資發至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份,特此證明。

用人單位(蓋章)

員工簽名: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六:工作證明

工作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位名稱):

______________同志,性別________,政治面貌___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我公司___________部門從事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工作積極,團結同事,遵紀守法,各方面表現優秀。我單位對本證明真實性負責。

特此證明

單位名稱: (蓋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七:學歷證明

學歷證明

編號:__________

茲有我校學生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于__________年_____月以________學歷進入我校____________專業學習,學制________年,畢業時間__________年_____月,學歷___________。

證書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證明!

學校(系部)蓋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畢業證丟失證明

編號:__________

學生 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至__________年_____月在本校________________專業學習,修完________科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準予畢業。

證書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證明!

經辦人:

電 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校名稱)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范文八:未婚證明

茲證明我單位___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出生,至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止,

從未登記結婚。

離異后未再登記結婚。

喪偶后未再登記結婚。

我單位對所提供證明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單位填寫人簽章:

單位組織(人事、保衛科)章

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單位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十:公司證明信范文

公司證明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

茲有我單位職工___________(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去貴公司領取__________________發來的貨物,請見信將貨物交給該同志帶回。

此致 敬禮!

第6篇

2003年,大興法院審結一起對合同性質出現爭議的案件。

2001年6月10日,北京某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和鄭小姐簽訂了《藝人唱片演藝合約》,合約中明確規定了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支付鄭小姐工資每月500元,公司為包括鄭小姐在內的歌手制作歌曲,提供演出服裝,安排演出事宜,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平面宣傳和電視臺MTV的宣傳,并承接廣告片的拍攝等。雙方共同分擔有關費用和分享相應收入。同時,鄭小姐要繳納簽約費1.5萬元,如公司違約,將雙倍返還此簽約費。合約簽訂后,鄭小姐如約繳納了簽約費。她于2002年3月15日至17日,在未經公司批準的情況下私自外出,夜不歸宿。公司的《公司藝人規章制度》中非常明確地規定了公司藝人必須嚴格遵守的工作制度、休息制度、獎懲制度等,其中,還有對公司藝人人身進行約束、行為進行要求的勞動紀律性質的條款。據此,公司解除了與鄭小姐的合約,并向其送達了解約通知書,但拒絕退還簽約費1.5萬元。雙方產生糾紛,鄭小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要求退還簽約費1.5萬元。仲裁委員會裁決支持鄭小姐的請求,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對裁決不服,起訴至法院。

庭審中,針對《藝人唱片演藝合約》中規定的鄭小姐可以拿到每月500元的工資中的“工資”一詞,公司解釋為生活費,而鄭小姐認為工資就是工資,不是生活費。此外,雙方對鄭小姐一直沒有拿到原約定的分成沒有異議。

分歧:

對本案中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和鄭小姐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的性質,合議庭產生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和鄭小姐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是勞動合同,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勞動關系。因為雙方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中詳細規定了鄭小姐的工資數額和發放方式。鄭小姐從公司獲得了連續、穩定的工資收入。同時,在公司的《公司藝人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了公司藝人必須嚴格遵守的各項制度,這表明鄭小姐和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之間存在人身隸屬關系。鄭小姐從沒有作為一個和公司平等的民事主體與其進行合作、利潤分紅;鄭小姐繳納的簽約費的性質是具有擔保勞動合同實現作用的定金,因為雙方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中約定的簽約費的作用與我國擔保法中規定的關于定金的擔保作用完全一致,除此之外,合約中沒有其他有關簽約費用途的約定。

第二種意見認為,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與鄭小姐之間所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是服務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是服務關系。因為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從事的是一種文化藝術活動的居間、行紀、、經紀的業務。公司利用自己的資源,為包括鄭小姐在內的歌手提供各項服務,雙方按合同約定,分擔費用,分享獲得的收益。這表明雙方當事人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具有服務合同性質的合作關系。由于鄭小姐的工作需要大量先期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為了保證合同的順利履行,公司在訂立合同時可以向鄭小姐收取一定的簽約費。這里的簽約費在性質上屬于服務合同的預付款。

分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

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和鄭小姐之間簽訂的《藝人唱片演藝合約》中,盡管有關于雙方共同分擔有關費用和收入的條款,公司也以此為據來證明此合約是服務合同,但在合約的實際履行過程中,公司并沒有把收入按約定的分成分給鄭小姐。表明此合約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實際上,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是將鄭小姐作為公司職工來對待的,這從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制定的《藝人規章制度》中嚴格的作息制度、工作制度等公司內部規定中可以看出。可見,雙方當事人之間并不是平等主體關系,而是一種隸屬關系。

至于雙方對“工資”一詞的理解,根據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藝人唱片演藝合約》屬于格式合同,合約中的工資條款屬于格式條款,對它作出的解釋應當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即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鄭小姐每月是從公司領取固定的工資,雙方當事人之間是一種勞動關系。所以,應適用我國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

第7篇

用公文紙書寫:

1.在公文紙正中的地方寫“介紹信”三個字,字要比正文大些。

2.聯系單位或個人的稱呼。

3.被介紹人的姓名、身份、人數(派出人數較多,可寫成“×××等×人”)。

4.接洽事項和向接洽單位或個人提出的希望。最后可寫上“請接洽”、“請予協助”、“此致敬禮”等語。

5.本單位名稱和寫信日期,加蓋公章。

【帶存根的印刷介紹信】

有規定格式,使用只須填上有關內容。

1.存根部分簡填,以便日后查考。

2.本文部分要填寫詳細些。

3.派人聯系辦理重要或保密事情,要注明被派人員的政治面貌、職務。

4.重要的介紹信要經領導過目或在存根上簽字,有的還要限制有效期。

5.除本文部分需加蓋公章外,存根與本文的虛線正中亦要加蓋公章。

【行政介紹信范文】

范例(一)

XX公司:

茲介紹XX同志(壹人)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前來你處聯系______________事宜。請接洽。

(有效期X天)

XX年X月X日

范例(二)

XXX單位(管理檔案處的全稱):

茲有XXX(人名)的檔案屬于貴單位管理,現因本公司招聘XXX(人名)到本公司任職,簽訂正式勞動合同XX(數字)年,從XX(日期)起生效,在此期間,本公司(XXX)(公司名)將負責管理該員工的檔案,負責該員工與檔案有關的各項事宜。(注:本公司為XXXX,具有保存檔案資質)特此申請批準提檔。

此致

XXXXX公司

負責人:XXX

X年X月X日

(蓋上法人章)

范例(三)

證明茲有我單位XXX同志前往貴處,全權處理XX事宜,請予接洽為盼!XXX單位(公章)年月日證明我單位XXX,XX年參加工作,性別:年齡:職務:工資收入:特此證明XX

單位(公章)

年月日

范例(四)

_____________:

茲介紹我公司_______________同志等人(系我公司),前往貴處聯系,請接洽。此致

敬禮

第8篇

下面就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談一下個人的幾點感受。

1.注重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樹立嶄新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一種傳統的師生之間的接受關系,指導與被指導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是中心,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新課程的理念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是教材、教師、學生、環境等因素的整合,師生之間職責不僅僅是一種認識關系,更是一種交流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老師的職責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更多的在于激勵思考。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顧問,交換意見的參考者,是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2.注重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到“軸對稱”這節課,教師的開頭語可以為“話說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我國的北方的內蒙古草原上,一條小河的同側有兩個村莊A、B,富裕起來的村民們要在河邊建造一個水泵站,同時向兩個村莊供水,問水泵站應建在河邊的何處,使用的水管最短?”

同學們在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指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學習“軸對稱”這節知識,適時引入軸對稱等概念及軸對稱的做法,當學生完成這節知識后,就會懂得作點A關于河邊的對稱點A1,連接A1B交河邊于點P,則點P處是水泵站的位置。

3.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體現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1)拉面中的數學:一團面拉長后對折一次成2根,兩根拉長后對折成4根,也就是22,四根拉長后對折就成8根,既23,如果這樣一直拉長后對折,拉長,對折,反復折十次,既210根,所以你想要知道廚師拉出了多少根面條,只須知道對折了多少次。

又如:在教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時,首先,教師先讓學生看生活中的一個故事。

王先生有一個小工廠,現有6個管理人員,10個工人和1個學徒工,現在需要增加一個新的工人。

小李來應征,與王先生交談,王先生說:“我們這里的報酬不錯,平均工資是每月1200元。”小李工作幾天后,找到王先生說:“你欺騙了我,我已經問過其他工人,沒有一個工人的工資超過每月800元,平均工資怎么可能是每月1200元呢?”王先生說“小李,平均工資是1200元,不信,你看這張工資表。”

請大家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王先生說每月平均工資1200元是否欺騙了小李?

(2)月平均工資1200元能否客觀反映工人的月平均工資收入。

若不能,你認為應該用什么工資反映比較合適?然后可讓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發現中位數、眾數等概念的形成過程,同時,應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對學生的認識不斷起促進和調節作用。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未來人才的素質差別,不僅僅在于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質,而創新能力居于重要地位,因此新教材下的課堂應成為學生的創新意識萌芽的沃土,塑造創新人才的基地。在課堂上把知識作為載體,寧可知識的密度和容量小些,也要把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潛能開發出來。例如:八年級上冊中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學生很容易發現,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個主要特征,除此之外,它還有什么特征?可先讓學生動手用直尺和量角器去度量它的對邊和對角,從直覺上產生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但這僅僅是量出來的,還必須有理論上的依據。教師可把教科書上的動手實踐的操作寫在黑板上,由同學照步驟畫圖。在這動手實踐過程中,讓學生用原有的知識,平移和中心對稱的特征,自我構建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的兩個特征。如果只追求知識的容量,這個特征只需要一分鐘就能講完,但學生獲得的只是知識,而能力和創新素質無法獲得。在完成這一個探索后,教師又可提出還有其它特征嗎?來引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這樣做雖然在知識的容量上少了一點,但是學生的思維創新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5.注重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閱讀

第9篇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1,2a},B={a,b},若A∩B=,則A∪B為

(A) ,1,b (B) -1, (C) 1, (D) -1,,1

(2) 設a是實數,且+是實數,則a等于

(A) 1 (B) (C) (D) -

(3) 函數y=(0<a<1)的圖象的大致形狀是

(A)(B)(C)(D)

(4) 已知拋物線x2+my=0上的點到定點(0,4)的距離與到定直線y=-4的距離相等,則m的值為

(A) (B) 16 (C) -16 (D) -

(5) 若某函數同時具有以下性質:①最小正周期為π;②圖象關于直線x=對稱;③函數在-,上為增函數. 則該函數可能是

(A) y=sin+ (B) y=sin2x-

(C) y=cos2x+ (D) y=cos-

(6) 對任意的實數x,有x3=a0+a1(x-2)+a2(x-2)2+a3(x-2)3,則a2的值是

(A) 3 (B) 6 (C) 9 (D) 21

(7) 用若干個體積為1的正方體搭成一個幾何體,其正視圖和側視圖都是如右圖所示的圖形,則這個幾何體的最大體積與最小體積的差是

(A) 6 (B) 7 (C) 8 (D) 9

(8) 已知p:-1≤4x-3≤1,q:x2-(2a+1)x+a(a+1)≤0,若?劭p是?劭q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A) 0, (B) ,1 (C) , (D) ,1

(9) 平面內橫坐標為整數的點被稱為“次整點”. 過函數y=圖象上任意兩個次整點作直線,則傾斜角大于45°的直線條數為

(A) 9 (B) 10 (C) 11 (D) 12

(10) 若對于任意的實數x,函數f(x)=x2-2x-x-1-a-x-2+4的值都是非負實數,則實數a的最小值為

(A) -1 (B) -2 (C) -3 (D) -4

第Ⅱ卷 (共100分)

二、 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11) 圖甲是某市有關部門調查了當地干部的月收入情況后畫出的樣本頻率分布直方圖,已知圖甲中從左向右第一組的頻數為4000. 記樣本中月收入在[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

[3500,4000)的人數依次為A1,A2,…,A6. 圖乙是統計圖甲中月工資收入在一定范圍內的人數的算法流程圖,則樣本容量n=;圖乙輸出的S=.(用數字作答)

(12) 設向量a=(sinα,sinβ),b=(cosα,cosβ),c=(cosα,-cosβ),如果c與a+b共線,則tanα+tanβ的值為.

(13) 已知圓C過雙曲線-=1的一個頂點和一個焦點,且圓心C在此雙曲線上,則圓心C到雙曲線中心的距離是.

(14)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某旅游公司面向國內外發行總量為2000萬張的旅游優惠卡,其中向境外人士發行的是世博金卡(簡稱金卡),向境內人士發行的是世博銀卡(簡稱銀卡). 現有一個由36名游客組成的旅游團到上海參觀旅游,其中是境外游客,其余是境內游客. 境外游客中有持金卡,境內游客中有持銀卡.現在該團的境內游客中隨機采訪3名游客,設其中持銀卡的人數為隨機變量?孜,則?孜的數學期望E?孜=.

(15)棱長為a的正方體ABCD-A1B1C1D1的八個頂點都在球O的表面上,E,F分別是棱AA1,DD1的中點,則直線EF被球O截得的線段長為

(16) 設x,y滿足條件x≥0,y≥x,4x+3y≤12,則的取值范圍是.

(17) 設數列{an}滿足an+1an=2an+1-2 (n=1,2,3,…)且a2011=,則數列{an}的前2012項之和為.

三、 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 共72分. 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 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8) (本題14分)在ABC中,設三個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cosC++cosC-=.

(Ⅰ) 求角C的大小;

(Ⅱ) 若c=2且sinA=2sinB,求ABC的面積.

(19) (本題14分)已知數列{an}對任意n∈N*都有an>0,且a13+a23+…+an3=(a1+a2+…+an)2.

(Ⅰ) 求數列{an}的通項公式an;

(Ⅱ) 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Sn,不等式Sn>loga(1-a)對任意n∈N*恒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20) (本題14分)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與圓O所在的平面相交于CD,線段CD為圓O的弦,AE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垂足E是圓O上異于C,D的點,AE=3,圓O的直徑為9.

(Ⅰ) 求證:平面ABCD平面ADE;

(Ⅱ) 求二面角D-BC-E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21) (本題15分)設橢圓C:+=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上頂點為A,AQAF2且AQ交x軸負半軸于點Q,2+=0.

(Ⅰ) 求橢圓C的離心率;

(Ⅱ) 若過A,Q,F2三點的圓恰好與直線l:x-y-3=0相切,求橢圓C的方程;

(Ⅲ) 在(Ⅱ)的條件下,過右焦點F2作斜率為k的直線l與橢圓C交于M,N兩點,問x軸上是否存在點P(m,0),使以PM,PN為鄰邊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圍;如果不存在,說明理由.

(22) (本題15分)已知函數f(x)=ln(ex+a)(a為常數)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函數g(x)=λf(x)+sinx是在區間[-1,1]上的減函數.

(Ⅰ) 求a的值;

(Ⅱ) 若g(x)

第10篇

關鍵詞:成長型城中村;原住民;勞動供給;個人轉型

中圖分類號:F01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6260(2008)02-0015-10

一、引言

城市村是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社區類型。隨著集體土地被逐步轉化為國有土地,城中村面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一是原住民的個人轉型,主要表現為集體土地被國家征用后,原住民的就業路徑與生存方式的轉變,即他們無法再通過耕種土地來創造財富、尋求保障,而必須憑借自身的資產和勞動技能參與市場競爭。二是集體經濟轉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大部分集體經濟組織都面臨著在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變革,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將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三是城中村的社會轉型。隨著農民失去土地后在身份上被轉化為城市居民,社會管理的主體也由村民的自治轉化為城市政府的統一管理,從而至少在理論上實現了政府與當地居民關系的歷史性轉變。原住民個人、集體經濟和城中村社會的三大轉型是城中村發展的核心問題,而原住民的就業路徑和生存方式的轉變又是決定城中村能否徹底實現城市化的關鍵。目前學術界關于城中村現象的研究過多地集中于對城中村產生的原因、社會經濟特征、引發的問題及整治或改造方案等的探討(劉偉文,2003;韓蕩,2004;藍宇蘊,2005;謝志巋,2005;陳淑云、鄧宏乾,2007);當然也有學者對城中村經濟社會運行的內在邏輯進行過深入研究,如李培林(2002)對廣州市城中村的實地調查發現,都市村落的終結最終要伴隨著產權的重新界定和社會關系網絡的重組,藍宇蘊等(2005、2006)分析了“都市村社共同體”作為城中村農民城市化的組織載體與生活載體的重要作用,以及集體經濟以自組織方式實施的“社區保障”對構建原住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意義。雖然上述文獻均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城中村原住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但鮮有文獻對原住民的就業問題進行過專題研究。本文擬從城中村原住民個人轉型的角度出發,以對青島市城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島)的城中村原住民家庭的入戶調查數據為基礎,綜合考察原住民的個人特征、家庭背景及城中村體制變革狀況等因素,研究沿海城市城中村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進而討論原住民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個人轉型問題及城中村的發展與制度創新。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本文試圖通過研究微觀個體來探討宏觀問題。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城中村

城中村又名“都市里的村莊”,通常是指位于城鄉邊緣地帶或城市建成區內,集體土地大部分或全部被轉化為國有土地,兼具城市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農村社區的外觀形態、人際網絡、組織管理模式、歷史文化及生活方式的特殊社區。城中村的非農產業比較發達,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并且在城中村聚居的人群極為復雜,除了原住民外,還存在大量的農村遷移勞動力[ZW(]與農村遷移勞動力意義相近的稱謂還包括“流動民工”、“農民工”、“城市外來工”等,而后面這幾種稱謂都帶有二元經濟結構中城鄉對立的思維烙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歧視意味,這與目前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是相沖突的,所以本文使用農村遷移勞動力作為對參與城市非農工作的農民的統稱。[ZW)]以及部分城市居民。城中村還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我國二元化土地管理體制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會不斷出現新的城中村。從這個意義上講,城中村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李培林(2002)將城中村分為三類:(1)位于城市建成區、城市規劃區內,還有較多農業用地的村落,通常稱為初生型城中村;(2)位于城市建成區邊緣,還有少量農業用地的村落,通常稱為成長型城中村;(3)位于城市建成區內,已經完全沒有農業用地的村落,通常稱為成熟型城中村。本文討論的主要是成長型城中村。因為成長型城中村既經歷了初生型城中村孕育發展的階段,又具備成熟型城中村的主要特征,承載著城中村發展變化過程中的諸種社會經濟聯系和運行機制,以它作為本文研究對象――原住民的活動載體,能夠使我們的研究更為全面和更具典型性。

(二)原住民

本文對原住民的界定主要有三個維度:(1)居住于大中城市的成長型城中村。(2)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國家征用土地,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耕地;(3)土地被國家征用后,他們在身份上已經或即將被轉化為城市居民。根據對原住民的補償安置辦法,可以進一步將原住民分為三類(成得禮、董克用,2004):第一類是“農轉工”人員,這部分人在被“農轉非”的同時,以征地單位安置就業或鄉(鎮)留用的形式被安排了工作;第二類是自謀職業人員,這部分人在“農轉非”時沒有被直接安置就業,而是政府給予他們一筆征地補償費和生活安置費,鼓勵他們自謀職業;第三類是“超轉”人員,在“農轉非”期間這部分人的年齡低于或已經超過勞動年齡,屬于非經濟活動人口,在“農轉非”時政府并不為他們安排工作,也不給予他們安置補償費。另外,原住民的身份還具有二重性:在城市化過程中,原有的農村集體資產通過股份合作制或社區股份制改造后,以股權的方式授予原住民,他們可以定期分得紅利,所以原住民是集體經濟的股東;原住民雖然沒有了土地,但他們可以自由地參與勞動力市場競爭,所以他們又是自由勞動力的所有者。

(三)原住民的勞動供給[ZW(]除特殊說明外,本文所研究的勞動供給全部是指原住民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中的非農勞動供給,下文不再贅述。[ZW)]

經濟學意義上的勞動供給是指針對勞動力市場上既定的勞動價格(工資),勞動者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的勞動數量。勞動供給的數量通常又可以采用勞動參與率、工作時間、勞動效率等指標進行衡量。影響勞動供給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的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市場工資率、勞動者對家庭生產與市場勞動的抉擇以及勞動者對閑暇的偏好程度等。本文對城中村原住民勞動供給研究的切入點是原住民的勞動參與或勞動供給意愿。具體而言,就是研究城中村原住民對勞動報酬、就業機會、職業、閑暇、勞動條件等經濟信號所做的反應和動作,并且關注這種反應和動作與原住民自身特點、家庭特征以及城中村體制變革等各種因素的關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文所研究的勞動供給不僅是指原住民作為“經濟人”的反應和動作,而且也是指原住民作為“社會人”的反應和動作。

三、數據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對青島市城陽區、黃島區若干城中村原住民家庭的入戶調查,抽樣方法采用了多階段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調查對象的選擇標準是年齡介于16至60周歲的男性經濟活動人口和年齡介于16至55周歲的女性經濟活動人口,并且在同等條件下盡量選擇戶主作為調查對象。在青島市實際發放問卷236份,回收有效問卷204份。

(二)模型選擇

如上文所述,本文主要研究城中村原住民的勞動參與問題。如果設向量Y為被解釋變量,表示原住民是否會參與勞動供給,則其取值只可能有兩種情況,即Yi=0,1。Yi=0表示原住民不參與勞動供給;Yi=1表示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我們設向量組Xi為解釋變量,表示影響原住民勞動供給決策的各種因素(反映原住民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及城中村的體制變革特征的各個解釋變量),α為截距向量,β為參數向量,εi為誤差項,則原住民勞動供給的經驗模型為:Y=α+Xβ+ε,Yi=0,1。

但是,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這種將被解釋變量Y與解釋變量Xi作簡單的線性回歸的做法并不合適,原因有兩點:第一,關于誤差項的一些性質(如正態分布和異方差性)的假定得不到滿足;第二,Y的擬合值也不可能限定在0 和1之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使用Probit或Logit模型來分析原住民勞動供給決策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ZW(]常用的離散選擇模型包括Probit模型或Logit模型,這兩種模型只是對概率密度函數基于的假定不同,前者以正態分布函數為基礎,后者以Logisitc分布函數為基礎,兩個模型本身并無優劣之分,在計量經濟分析過程中二者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格林,1998)。[ZW)]由于被解釋變量只有兩個取值0和1,并假設它服從正態分布,這樣在給定Xi的情況下,可以將原住民勞動供給的經驗模型修正為:Yi=α+βXi+εi,且Pi=Prob(Yi=1),它的積累分布函數為:Pi=[SX(]1[][KF(]2π[KF)][SX)]∫Yi-∞e-Y2/2dY,其中,e≈2.718是自然對數值,π≈3.1415926。在計量分析中,通常采用最大似然法對Probit模型的參數進行估計。

(三)變量的定義

1.被解釋變量(Y):是一種離散型變量(或稱0/1變量),其中0表示研究對象沒有參與勞動供給,1表示研究對象參與了勞動供給。

2.解釋變量(Xi):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個人特征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人力資本水平、人力資本投資偏好、個人收入等;第二類為家庭特征變量,包括家庭勞動力個數、需要撫養的子女個數、需要贍養的老人個數、家庭總收入、是否有非工資收入、非工資收入水平、是否有房租收入等;第三類為城中村的體制變革特征變量,包括社會保障供給狀況、社會保障水平的縱向變化狀況、集體資產處置的滿意度、戶口非農化的滿意度[ZW(]我們試圖通過這一指標來測量城市政府的非農化政策在城中村的實施效果。政府非農化政策通常包含諸多內容,例如對原住民的征地補償、生活補助、就業安置、住房補貼、社會保障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到底如何,作為其受益者的原住民最有發言權,而原住民對戶口非農化的態度最直接體現了他們對政府非農化政策的評價。[ZW)]等。關于這些變量的編碼和解釋見表1[ZW(]對變量的代碼和題號的編排均依據調查問卷。篇幅所限,本文沒有附上具體的調查問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向作者索取。

(四)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通過對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2),我們可以考察樣本城市城中村原住民的生存現狀及所面臨勞動供給的約束條件,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個人特征。(1)人口特征。就性別構成而言,男性原住民與女性原住民的比例接近1∶1。就年齡結構而言,原住民的平均年齡為40周歲,屬于經濟活動年齡,處于這一年齡范圍的原住民都會面臨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另外,50歲以上的原住民的比重占到了11.8%,可見樣本城市城中村原住民的老齡化程度較高。就婚姻狀況而言, 90%的原住民都有穩定的家庭,家庭責任會成為大多數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就市民化程度而言,調查樣本中有79.3%的原住民已經具備了市民化意識,表明沿海城市城中村居民融入城市的速度較快。(2)人力資本狀況。調查樣本中擁有小學和初中學歷的原住民比例為49.8%,而擁有高中以上學歷的比例為50.2%,但大多數原住民都從事過10年以上的農業勞動,通常缺乏非農勞動技能。另外,普遍良好的健康狀況為原住民參與低端勞動力市場[ZW(]根據勞動力市場分層理論,如果存在著一種就業門檻低、工資報酬少、工作條件差、就業不穩定的低端勞動力市場(low-level labor market),則與之相對應地必然存在一種就業門檻高、工資報酬多、工作條件好、就業穩定的高端勞動力市場(high-level labor market),而介于二者之間的則可以稱為中端勞動力市場(middle-level labor market)。這種對勞動力市場的劃分方法,有助于我們分析中國不同層次勞動力的就業問題。[ZW)]競爭提供了重要條件。(3)就業狀況。調查樣本中46.1%的原住民在失去土地之后都獲得了比較穩定的工作,約有37%的原住民從事臨時工作或自謀職業,而且80.5%的已就業原住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沿海城市開放經濟條件下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可能是促使原住民就業狀況改善的原因之一。另外,大部分原住民對國家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傳統型的工作單位具有明顯的偏好,這反映出原住民在就業選擇上相對缺乏現實性、靈活性和開拓性。

2.家庭特征。(1)家庭非工資收入來源。原住民家庭通常都擁有多種非工資收入來源(包括個體經營收入、兼業收入、房屋租金、集體資產分紅、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房屋租金收入和集體資產分紅收入,調查樣本中擁有這兩項收入的原住民比例分別為33.2%和65.7%。(2)家庭負擔。每個原住民家庭通常要撫養1名未成年子女,同時要贍養1位老人,而家庭的勞動力個數通常只有2人左右,因此原住民的家庭負擔并不輕松。

表2 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ZW(]由于篇幅所限,本表對定性變量的頻數和百分比統計結果進行了橫向排列,讀者在查閱有關數據時,請參考表1對有關變量的解釋和編碼。

3.城中村的體制變革特征。(1)社會保障狀況。調查樣本中有80.7%的原住民享受到了各種社會保障待遇,而且大部分原住民對目前的社會保障狀況感到滿意,而僅有8.7%的人表示“農轉非”后自己的社會保障狀況不如“農轉非”以前。原住民社會保障待遇的改善與沿海城市在開放條件下的經濟高速發展有關。(2)集體資產處置。調查樣本中有76.8%的原住民對集體處置狀況表示滿意,而表示不滿的僅占8.4%。(3)政府的非農化政策。大部分原住民對戶口非農化并不抵制,可以推斷沿海城市政府關于城中村的非農化政策的實施效果較為理想。

四、估計的結果與分析

為了更為細致地考察青島市城中村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我們建立了三個估計模型,其中,模型Ⅰ使用的是城陽區的調查數據,模型Ⅱ使用的是黃島區的調查數據,模型Ⅲ使用的是兩個地區的合并數據。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主要以模型Ⅲ的回歸結果為基礎,并同時考慮模型之間(從而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見表3)。由于缺失值的緣故,模型剔除了許多觀察值,致使滿足模型條件的有效樣本量減少,另外,由于顯著性檢驗的緣故,模型在迭代過程中也剔除了許多解釋變量。

(一)個人特征變量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

1.人口特征變量。從性別角度看,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但統計檢驗都不顯著)均表明,男性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高于女性原住民,其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男性原住民所面臨的就業環境優于女性原住民。從年齡的角度看,在模型Ⅰ和模型Ⅱ(模型Ⅲ剔除了年齡變量)中,年齡變量的系數為正,表明原住民的年齡對他們的勞動供給具有正向影響。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沿海城市城中村原住民的市民化意識較高,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較強;二是沿海城市城中村經濟非常繁榮,存在著大量的各種類型的企業(尤其以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最為常見),這無疑對原住民的就業發揮了一定的吸引和吸納作用。從婚姻狀況的角度看,模型Ⅱ和模型Ⅲ(模型Ⅰ將該變量剔除)的回歸結果表明,已婚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低于未婚原住民,但統計檢驗并不顯著。這可能源于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沿海地區原住民的家庭總收入較高,這對已婚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可能產生一種收入效應;第二,實地調查表明,原住民子女通常都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職業,他們較高的收入水平也可能會對其父母的勞動供給產生收入效應;第三,部分原住民的家庭負擔相對較輕,這可能會降低已婚原住民的勞動供給意愿。

2.人力資本特征變量。從原住民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看,模型Ⅰ和模型Ⅱ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估計結果。在模型Ⅰ中,受教育程度變量的系數為負,且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受教育程度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在模型Ⅱ中,受教育程度變量的系數為正,并且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受教育程度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而模型Ⅲ中對兩個調查樣本的合并數據的回歸結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再次產生負向作用,但統計檢驗不顯著。模型Ⅰ和模型Ⅱ估計結果的差異可能源于兩個方面:第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為不同調查樣本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帶來了不同的邊際收益。對于黃島區城中村原住民(模型Ⅰ使用的數據)而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沒有相應地增加他們參與勞動供給的邊際收益,從而也無法對他們的勞動供給產生相應的激勵作用;而對于城陽區城中村原住民(模型Ⅱ使用的數據)而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增加了他們參與勞動供給的邊際收益,從而相應地對他們的勞動供給產生了激勵作用。第二,在城市化進程中兩個調查樣本的勞動力市場的發育狀況存在著差異。從實地調查的結果看,黃島區(模型Ⅰ使用的數據)目前正處于開發階段,城市化進程較為緩慢,而城陽區(模型Ⅱ使用的數據)城市化進程較早,城市化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可以從理論上認為,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第一個調查樣本缺乏中、高端勞動力市場(相對于低端勞動力市場而言),致使在這一區域的原住民隨著學歷水平的提高,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降低;而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第二個調查樣本各個層次的勞動力市場較為完善,從而使這一區域的原住民,隨著學歷水平的提高,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增加。

從健康狀況的角度看,模型Ⅱ和模型Ⅲ(模型Ⅰ剔除了該變量)的回歸結果表明,健康狀況變量的系數為正,其中,在模型Ⅲ中該變量的統計檢驗非常顯著,這表明健康狀況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隨著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健康的身體是原住民參與低端勞動力市場競爭的優勢條件之一,因此,這一回歸結果可能同樣意味著調查樣本的低端勞動力市場的缺失。另外,解釋這一回歸結果還需要考慮原住民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情況:對于那些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原住民,在無法進入與自身學歷水平相匹配的勞動力市場時,他們即使健康狀況良好也有可能不參與在較低層次勞動力市場的勞動供給;此外,原住民富足的家庭收入狀況,也有可能對身體健康的原住民的勞動供給產生收入效應。

從農齡的角度看,在三個模型的估計結果中農齡變量的系數都為負,并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該變量的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農齡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即隨著農齡的增加,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原住民的農齡越長,意味著他們從事農業勞動的年數越多,非農工作經驗越少,從而參與勞動供給的能力越弱,因此在城鄉轉型時期大力發展低中端勞動力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JP2]

3.原住民的個人年收入。原住民的個人年收入并沒有對他們的勞動供給產生收入效應。從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看,個人年收入變量的系數均為正,并且統計檢驗的結果都非常顯著。這表明,個人年收入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隨著原住民個人年收入的增加,他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反而增強。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原住民生活負擔的沉重及對自己和下一代生存、發展的憂慮。[JP]

4.市民化意識。原住民的市民化意識是指隨著城中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原住民在向城市轉移并逐漸轉變為市民的過程中,關于在城市環境中的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意識的變化。模型Ⅰ和模型Ⅲ的回歸結果(模型Ⅲ剔除了該變量)表明,擁有市民化意識的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低于缺乏市民化意識的原住民。實地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化意識較高的原住民普遍具有較高的人力資本水平,因此,在缺乏中、高端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下,市民化意識高的原住民并不必然具有參與勞動供給的積極性。

(二)家庭特征變量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

1.家庭負擔狀況。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中,撫養子女個數變量的系數均為負,并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該變量的統計檢驗較為顯著,這表明撫養子女的個數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即隨著撫養子女個數的增加,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減弱。這一結果可能與沿海城市城中村當地政府對原住民子女所實施的獨特的優撫政策相關,這種在征地補償、生活安置、教育投資等方面對原住民子女的優惠政策,通常能夠提升原住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因此,從單因素分析的角度考慮,撫養子女個數的增加并沒有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產生正向的影響,但我們認為這并非一定是一種長期現象。但是,相比而言,原住民家庭贍養老人的個數卻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產生了正向影響,在三個模型的估計結果中,該變量的系數均為正,并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該變量的統計檢驗非常顯著,這充分表明贍養老人個數的增多加重了原住民的家庭負擔,從而激發了他們參與勞動供給的積極性。

另外,從家庭勞動力個數的角度看,該變量同樣也表現出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正向影響,在模型Ⅰ和模型Ⅱ(模型Ⅲ剔除了該變量)中,該變量的系數均為正,但統計檢驗不顯著。對于這一結果可以作如下解釋:由于單個勞動力的工資收入并沒有產生收入效應(上文關于原住民個人年收入與其勞動供給的關系的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即使家庭勞動力個數有所增加,也未必導致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的降低。

2.家庭收入狀況。首先,我們考察家庭總收入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在模型Ⅱ和模型Ⅲ(模型Ⅰ剔除了該變量)中,家庭總收入變量的系數為負,并且在模型Ⅱ中該變量的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家庭總收入變量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家庭總收入對原住民勞動供給所產生的這種負向關系,可能部分地源于原住民家庭數額巨大的非工資收入,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下文還將進一步進行分析。其次,我們考察作為家庭收入來源之一的剩余土地數量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在模型Ⅰ和模型Ⅲ(模型Ⅱ剔除該變量)中,剩余土地數量變量的系數均為正,并且統計檢驗非常顯著,這表明剩余土地數量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剩余土地數量有限而無法吸納原住民充分就業,并且從土地上獲得的農業收入相對較低,這兩方面的交互作用,致使剩余土地數量的增加并不能抑制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積極性。最后,作為原住民家庭收入重要來源的房租收入和集體資產分紅收入,這兩個變量在三個回歸模型中的系數均為負,并且前者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的統計檢驗都比較顯著。這充分表明,在沿海城市的城中村,相對于那些擁有房租收入和集體資產分紅收入的原住民而言,那些沒有這兩種收入的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會更高。這一結果意味著非工資收入來源對于原住民勞動供給的重要影響:家庭收入來源多、數額大,能夠提高家庭總收入水平,從而會相應地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產生收入效應,這一點佐證了上文關于家庭總收入與原住民勞動供給之間關系的論述。

(三)城中村體制變革特征變量對原住民勞動供給的影響

1.城中村的社會保障狀況。從社會保障的供給狀況看,在模型Ⅱ和模型Ⅲ(模型Ⅰ剔除了該變量)中,該變量的系數均為負,但統計檢驗不顯著,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認為,相對于那些享受到各種社會保障待遇的原住民而言,沒有享受到社會保障待遇的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更高。這說明原住民所享受到的社會保障待遇對他們的勞動供給似乎產生了一種收入效應。另外,從社會保障水平的縱向變化狀況的角度看,在三個模型中這一變量的系數均為負,并且該變量在模型Ⅱ和模型Ⅲ中的統計檢驗顯著,這說明隨著社會保障水平的日益改善,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對于這一回歸結果我們可以同樣歸因于原住民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待遇對他們勞動供給所產生的收入效應。

2.集體資產處置狀況。我們主要是通過測量原住民對集體資產處置的滿意度來衡量城中村的集體資產處置狀況。在三個模型中,集體資產處置滿意度變量的系數均為負,并且該變量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集體資產處置狀況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明顯的負向作用,隨著原住民對集體資產處置滿意度的提高,他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逐步降低。從實地調研的結果看,青島市對集體資產處置的創造性做法不僅有利于緩和城中村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而且有利于降低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首先,退償原始股金、補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勞動積累。這種對原始股和集體勞動積累的處置方法既是對原住民歷史貢獻的一種承認,也是對他們的經濟利益的一定補償,這可以增加原住民的家庭收入,從而有可能降低原住民勞動供給的意愿。其次,將集體資產量化折股到原住民個人。通過量化折股,原住民成為股東,取得的股份紅利使他們未來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這同樣可能會產生一種收入效應,從而降低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

3.戶口非農化的滿意度。從模型的回歸結果看,在三個模型中戶口非農化滿意度變量的系數均為負,并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統計檢驗顯著,這表明該變量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即隨著戶口非農化滿意度的提高,原住民參與勞動供給的可能性逐步降低。這一結果與沿海城市較為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戶口非農化的滿意度反映了城中村各種非農化政策的實施效果,原住民對戶口非農化較高的滿意度表明這些非農化政策在城中村實施的成功性,它們提升了原住民的收入水平并改善了原住民的福利狀況,而且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這種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會對原住民的勞動供給產生抑制作用。

五、結論與評述

沿海城市成長型城中村原住民的勞動供給行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沿海城市開放條件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城中村集體經濟的繁榮,為解決城中村原住民的就業問題提供了外部條件;原住民人力資本水平和市民化意識的提高,增強了他們參與非農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在城市中的生存能力;雖然原住民對自己和子女的生存、發展充滿憂慮,但每年集體經濟組織的分紅收入和城中村的特殊區位優勢為他們所帶來的房屋租金收入,緩解了被動城市化對他們生活的沖擊;而且以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實施的社區保障,為原住民提供了從經濟支持到精神撫慰和人際關系網絡支撐的全方位保障,增強了原住民對城市的適應性。這些都是改善原住民勞動供給質量、解決原住民就業和發展問題、促進原住民個人轉型的利好因素。但城市政府的非農化政策及實施效果仍然是決定城中村發展及原住民轉型的關鍵因素,而勞動力市場體系不健全及城市政府在這方面的不作為,則會進一步遏制原住民就業路徑和生存方式的轉變。

基于此,建議城市政府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ZW(]限于篇幅,此處對政策啟示的內容進行了非常簡化的處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作者索取工作論文或參考作者的博士論文第5章。[ZW)],推動城中村和原住民的發展與轉型:一是端正關于城市發展的科學態度。城中村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必然產物,并不是洪水猛獸,城中村的命運并不只是被改造或被消滅。城中村可以大量節約農村遷移勞動力在城市的居住成本及生活成本,并緩解城市政府無力及時提供廉租屋而引發的管理缺位問題,同時還能創造大量具有濃厚就業保障和社會保障替代功能的經濟形式,從而在另一層面上降低了城市化中的不穩定因素和本需政府承擔的公共產品供給成本,以此推動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因此,城市政府對城中村的改造,必須關注農村遷移勞動力在城市的居住及生活問題的解決,關注原住民城市化過程中利益分享機制的續延,關注民間生存型經濟方式及其發展空間的保護(藍宇蘊,2007)。二是提高原住民的收入水平,拓寬原住民的就業渠道。包括完善征地補償標準,提高征地補償水平;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社區服務業;促進和保護原住民靈活就業或非正規就業[ZW(]誠然,原住民或農村遷移勞動力在城市中的靈活就業或非正規就業行為通常在稅收征管、環境衛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為城市管理帶來諸多困難,但是,只要他們的這些就業行為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就證明社會對他們的勞動和服務確有需求,所以我們不應該主張通過實施“一刀切”式的排擠或打壓政策來解決上述管理困難,而是應該通過制度變革和管理創新,對原住民或農村遷移勞動力的靈活就業和非正規就業行為進行輸導和扶持。[ZW)]等。三是加強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為原住民提供就業服務。包括通過立法加強對原住民的就業保護,杜絕就業歧視;出臺獎勵安置原住民就業的政策,鼓勵征地單位或有關企業吸納原住民就業;建立和健全勞動力市場的信息網絡和信息機制,使原住民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得就業信息。四是重視人力資本投資,提高原住民在勞動力市場的就業競爭力。包括改革醫療體制、完善原住民的醫療保險制度、提高政府培訓效率等。建議建立“最低教育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原住民子女的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城市生存能力,促使他們盡早融入城市生活。五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緩解城中村的勞動供求矛盾。重點是引導集體資產合理處置和集體經濟科學改制。六是完善針對原住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制度設計推動城中村“社區保障”與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接軌,吸收原住民參加城鎮養老和醫療保險,多渠道籌集原住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資金。

參考文獻:

陳淑云,鄧宏乾. 2007. 城中村問題解決模式探析[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

成得禮,董克用. 2004. 城中村(北京市)“失地農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研究[J]. 經濟科學(4).

成得禮. 2006. 我國城鄉結合部地區失地農民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研究[D].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49-158.

格林. 1998. 計量經濟分析[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721-734.

韓蕩. 2004. “城中村”改造的理論框架與案例研究[J]. 規劃師(5).

藍宇蘊. 2005. 都市里的村莊:一個“新村社共同體”的實證研究[M]. 上海:三聯書店:362-376。

藍宇蘊,郭正林. 2006. 論城中村的社區保障及城市化意義:以廣州市城中村為例的研究[J]. 社會科學戰線(2).

藍宇蘊. 2007. 論城中村改造的社會基礎:以廣州市城中村為例的研究[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

李培林. 2002. 巨變:村落的終結:都市里的村莊研究[J]. 中國社會科學(1).

劉偉文. 2003.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問題分析:以廣州為例[J]. 南方人口(3).

謝志巋. 2005. 村落向城市社區的轉型:制度、政策與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城中村問題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271-282.

Research on Factors Affecting Aboriginal Labor Supply in

Growing Urban Village of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CHENG Deli

(Policy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Beijing 100835)

Abstract:Aborigine living in urban village is a kind of special social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how to get them employed and adaptable to city life after losing land has become an emergent issue concerned by both academics and governmen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boriginal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it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owing urban village of Chengyang and Huangdao districts in Qingdao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offfarm labor supply. The main data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collected by the author in aboriginal households respectively in the urban villages of sample cities in 2005.

第11篇

[關鍵詞]建筑企業 績效考核 運用

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增強企業競爭活力,長期以來一直是理論界所探索、實業界所追求的主流方向之一。自從績效考核理論被引入企業實際運作以來,眾多學者和企業管理者將該理論方法作為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法寶之一。然而,績效考核理論在企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

1 建筑企業績效考核工作存在的問題

建筑企業由于專業多樣、項目分散、施工生產過程復雜等特點,造成績效考核工作上存在著層級復雜、指標繁多、工作差異大等特征。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考核體系不夠系統,缺乏統一性。由于多種考核體系共存,績效考核往往由不同主管部門分別進行考核,本應系統完整的考核體系,被肢解為條塊分割的多個考核系統,帶來諸多弊端,首先是部門不同帶來了考核尺度的差異,影響了考核體系的權威性;其次,在考核過程中出現了同一指標被多次考核、同一事件被多次考核的現象,考核效率低下,再次由于同一事件被多次考核,往往一次違規將導致員工多次被扣罰,嚴重影響了職工情緒。

1.2 考核指標不夠準確,缺乏針對性。績效考核指標基本處于格式化狀態,通用性指標多,針對性指標少。其結果是:一方面績效目標經驗化,目標的制定缺乏科學性,績效考核目標輕易達成;另一方面直接導致考核失效,即在指標缺乏針對性的情況下,績效考核流于形式,在工資分配上出現平均主義、在事故責任上出現推諉現象。

2 建筑企業全員績效考核解決方案

2.1 績效考核的原則

建筑企業績效考核的工作應體現“全員、動態、價值貢獻”的原則。

2.1.1 全員。建筑企業的績效考核范圍應包括公司所有的二級單位、項目部以及機關各部門,涉及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技能操作人員,要基本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除企業總經理外的全員全覆蓋。

2.1.2 動態。對每一名員工來說。其考核指標是動態的,一旦崗位調整,其相應的考核指標也作調整;考核指標的利用是動態的,員工的薪酬、崗位職務調整要與績效考核結果相掛鉤;指標體系本身是動態的,崗位績效考核指標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予以完善。

2.1.3 價值貢獻。每個崗位的指標設置應體現對企業價值貢獻的理念,以價值貢獻為核心設置相應的指標體系。

2.2 績效考核的方式

根據不同群體的工作特點分別實行不同的績效考核辦法:

――對經營管理人員,實行以經營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考核辦法刪重考核年度經營指標的完成隋況。

――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以崗位責任制和工作計劃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考核辦法,側重考核崗位責任制的履行情況和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

――對技能操作人員,實行以勞動定額考核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考核辦法,實行量化考核,側重考核實際工作量的完成情況。

三個群體的績效考核各有側重,形成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2.3 績效考核的主要做法

2.3.1 經營責任制考核辦法:對經營管理人員采取“風險抵押、月預分配、考核兌現、收入調控”的考核辦法,基本形成責、權、利相結合,責任、風險、報酬相匹配的經營責任制。每年初由企業與各二級單位、項目部簽訂經營責任制協議書,明確各單位的經營管理指標,作為年終(或項目周期結束)考核的依據。考核主要依據各單位經營責任合同中明確的經營責任指標和各項財務預算控制、完成情況,以及各項管理指標、管理職能履行情況和工作計劃措施的適宜性、有效性及其完成情況。

經營責任制考核通常以二級單位或項目部為單位下面以項目部為例,簡要介紹其要點:

項目經理部與公司簽訂經營責任協議,確定項目的目標成本和貢獻額,代表公司全面負責項目工程的過程控制和管理及進行各項費用控制井做好工程結算和任務承攬工作。

(1)項目經理部的指標和考核

一經營指標:項目貢獻額、目標成本、結算效益。

一管理指標:主要包括質量、安全、進度、成本核算、資金回收、任務承攬等。

①項目經理部的考核分為經營指標考核和管理指標考核兩個部分,

②經營指標考核分別由公司財務部門、經營部門以及審計部門負責。

③管理指標考核由企業考評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考核,項目部實行“年預兌現、期中考核、期末總考核兌現”的制度。對項目部的考核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相關部門在掌握有關統計數據、材料的基礎上,以打分的形式完成。

(2)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月預分配

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工資收入實行月預分配每月只發基本崗位工資,約占本人年薪的50%左右。

(3)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年預兌現

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年預兌現與項目目標成本控制、管理指標完成情況掛鉤,結合在崗時間和出勤情況考核兌現。當項目出現虧損或未按時間進度完成項目貢獻時,不予兌現;當項目按時間進度完成目標貢獻時,予以預兌現,預兌現約占本人年薪的30%左右

(4)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最終兌現

項目結束后,項目經理部班子成員的最終兌現與項目目標成本控制、結算效益和管理指標完成情況直接掛鉤。當項目出現虧損或未完成目標貢獻時,不予兌現;當項目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貢獻時,予以兌現,兌現與項目的實際貢獻掛鉤,設定一定浮動區間,最終兌現約占本人年薪的20%左右。

實踐證明,經營責任制對促進項目部的管理工作行之有效,不但最大程度地挖掘了項目部作為工程管理主體的作用,而且針對經營指標和管理指標的雙重考核,有效地彌補了考核過程中主觀因素的偏差影響,

2.3.2 勞動定額考核辦法:對技能操作人員實行以勞動定額考核為主要內容的績效考核辦法,實行量化考核,側重考核實際工作量的完成情況。具體做法是:

(1)項目部根據月度施工計劃向施工班組下達的施工任務單,明確各班組當月施工任務,各班組據此組織施工。

(2)每月底各班組對當月完成的工作量進行統計,經一定程序審核確認后報項目部。

(3)項目部人事部門對各班組完成的工作量按照國家勞動定額標準套算出定額工日,并按企業規定的定額工日單價結算班組當月的業績獎金。一線技能操作人員的業績獎金相當于計件工資,實行量化考核,多勞多得。

第12篇

[關鍵詞] 人力資本投資 風險決策 策略分析方法

一、引言

中國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但作為質的形態的人力資本相對來說卻非常匱乏。人力資本需要通過投資得來,研究和實踐證明,人力資本投資對于經濟增長比之物質資本和資源資本的投入更具倍增的效應。與此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雖然人力資本投資是一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投資活動,但由于現實中種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人力資本投資往往不能收到預期效果,因此人力資本投資實際上也是一種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的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決策對于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果、達到投資預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力資本投資從主體上看,可分為以國家、企業、個人或家庭為投資主體的人力資本投資,本文以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為例,介紹了用于風險決策的策略分析方法,即SAVE方法,及其在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決策中的應用。

二、策略分析方法(SAVE方法)簡介

SAVE方法是由美國學者Park和Maillie等人提出的一種項目風險評估方法,經過在一些大、小企業和工程項目中的實踐,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該方法認為,一個決策問題,風險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因此應當將風險評價放到整個問題當中與其它因素一起進行綜合分析。SAVE方法的一般使用步驟是:

(1)利用專家調查法,確定決策因素指標體系。將決策問題分成幾種要素,每種要素又分成若干因素組,每個因素組又包括了若干因素;

(2)利用專家調查法,對每個因素的優劣進行打分,分值范圍可以是1~10,1表示最壞情況,10表示最好情況;

(3)利用專家調查法,根據各個因素的重要性,確定各因素的加權系數,權數范圍比如為1~3或1~5;

(4)將打分值乘以權數,即為評分值,如權數范圍為1~3,則評分值的變化范圍即為1~30;

(5)將一個因素組的各因素評分值相加,可得因素組評分值。各因素組評分值之和便是相應要素的評分值。因素的最大可能值也可很容易地計算出,它就是所含諸因素權數和的10倍。最后可算出該要素實際評分值與最大可能值之比(稱為實際/最大比)。

W.R.Park和J.B. Maillie在Strategic Analysis For Venture Evaluation(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2)中給出的決策標準是(假設權數為1~3):

(1)因素打分值不小于3;

(2)因素組評分值的實際/最大比不小于40%;

(3)要素評分值的實際/最大比不小于50%;

(4)總評分值的實際/最大比不小于60%。

同時滿足這四個條件的投資方案被認為是滿意的。

三、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類型和特點

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類型主要包括個人教育投資、個人培訓投資、個人健康投資、個人遷移投資等。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決策主體為投資或投力的個人,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決策客體為個人將要進行的人力資本投資項目。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特點主要有:

1.預期收益的多樣性

人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不外乎有兩大類預期,即物質收益和非物質收益。物質收益主要是指通過投資增加的人力資本存量在未來可能獲取的更高的收入或其它看得見的收益。非物質收益指人們通過投資增加自身人力資本存量,以期獲得更多的社會尊重、精神快樂、心理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講,非物質收益還意味著人們把人力資本投資作為一種消費,即購買精神消費品的行為。在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過程中,非物質收益預期對人力資本投資決策者來說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投資目的的功利性

從理論上講,人是理性的“經濟人”,不論是從物質收益角度還是從非物質收益角度,都追求個人效用的最大化。更由于人力資本產權單一的特點,使得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成為一種功利性很強的投資,個人會在投資局部均衡的前提下,來決定是否進行投資活動,并會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獲取自身最大利益,有時甚至不惜影響集體和社會的利益。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功利性也決定了個人人力資本投資在人力資本的形成、配置和使用過程中風險要小于其它主體的人力資本投資。

3.投資結果的風險性

人力資本投資是一種時間密集型的投資,對于大多數人力資本投資來說,都需要很長時間,有些投資需要幾年,除遷移和流動的時間成本較少外,絕大多數的時間成本都較高。資本的風險性來源于資本的長期性,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資源、勞動與一定量的物質資本相結合所產出的產品,必須在實現其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化的過程后,才能獲得超過投入成本的利潤。個人人力資本投資也不例外,投資活動在其經投資獲得人力資本到真正獲得投資收益的這一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風險。

4.投資成本的局限性

因為個人人力資本投資需要投資者個人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和時間等稀缺性資源,同時還要損失因投資而造成的機會成本,因此投資成本是投資行為能否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家庭收入較高的個人往往會比貧窮的個人有更強烈的投資欲望和需要,富裕地區或國家的人民所達到的教育水平也往往比貧窮地區或國家的人民所受教育程度更高,其實也就是說,當缺乏資本市場對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外部融資條件時,家庭或個人的收入水平直接決定了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數量或投資水平。

四、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因素指標體系的建立

為方便使用SAVE方法,根據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影響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的要素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1.預期收益

追求所預期的收益,并且盡量使得收益最大化,是人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基本動機,是否進行投資、如何進行投資、進行何種投資,主要是取決于通過投資能否獲得個人所預期的收益。預期收益越高,人們越可能進行投資。預期收益總體可分成物質收益和非物質收益兩個方面。

(1)物質收益。我們把所有可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獲取統稱為物質收益,主要包括投資預期獲得的工作職位的改善、工資收入的提高、工作機遇的增加、獲益的年限,也即與年齡相關的因素。

(2)非物質收益。非物質收益主要是指帶有消費性質的投資所獲得的非物質滿足,主要包括精神的愉悅、心理的滿足、社會的尊重以及自我素質的提升等。

2.投資成本

人力資本投資的一般決策模型是成本-收益分析模型,只有預期收益的現值至少等于投資支出的現值時,投資者才有可能愿意進行投資,投資成本也同樣是影響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的重要要素。投資成本越小,人們越可能進行投資。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成本要素中主要考慮直接成本、機會成本以及投資融資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投資過程中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貨幣或其它投入。主要可考慮投入的貨幣成本、時間成本、心理成本等。

(2)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人們進行一項活動時所放棄的其他可選擇的最好用途。機會成本可包括因投資而造成的機會貨幣成本、同值消費的機會心理成本。

(3)融資能力。個人(家庭)收入越高,個人融資能力越強,越有利于進行投資。融資能力主要包括本人收入狀況、家庭收入情況、社會融資條件等。

3.外界環境

外界環境往往會對個人人力資本投資需求產生影響。完善的勞動力市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崗位的競爭、社會預期氛圍都能使人力資本投資需求產生變化。外界環境要素可包括競爭性環境、防御性環境兩個因素組。

(1)競爭性環境。當預期收益必須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才有可能獲得時,可以說競爭性壓力刺激了個人人力資本的積極性。競爭性壓力因素組可包含職業競爭、崗位競爭、職務競爭等因素。

(2)防御性環境。當不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就可能不能保持現有的優勢時,就可以說防御性壓力刺激了人力資本投資。防御性環境可分為社會預期、人力資本保值、自我價值實現等因素。

4.投資風險

人力資本投資的預期收益在現實中實際上是不確定性的,收益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人力資本的投資具有風險。按照貝克爾的分析,只有當預期的收益率大于無風險的資產的利息率加上流動性便利再加上相應的風險升水的總和時,一個理性的人才能進行人力資本的投資。本文將個人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要素分為主觀風險和客觀風險兩個因素組。

(1)主觀風險。主觀風險是指由于投資者(此處也指被投資者)主觀原因造成的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個體自身的天賦和認知能力、主觀努力、健康狀況、工作能力、與人相處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等因素。

(2)客觀風險。客觀風險主要是指由于非主觀因素所造成的人力資本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市場供求變化、產業和分配等政策制度的變化、科技創新等原因造成的人力資本貶值、機遇、激勵等。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構建出以下個人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決策因素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由投資方案、決策要素、因素組和因素四層組成(圖中省略了因素層),括號中的數字為該節點因素的下層指標數。

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專家調查法,針對不同的決策者和決策方案,形成不同的指標體系。

五、SAVE方法在個人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決策中的應用

具有以上指標體系的人力資本投資方案包括4個要素、9個因素組、33個因素,通過專家調查法,可以計算出因素、因素組、要素的打分和評分值。假設通過專家調查法,對某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方案的投資風險要素打分并確定各因素組權數,得到以下數據:

在各要素因素組權數相等的情況下,可由此計算出“投資風險”要素的實際評分值為155,最大可能評分值為220,實際/最大比為70.45%。其中“主觀”因素組實際評分值為69,最大可能評分值為100,實際/最大比為69%;“客觀”因素組實際評分值為86,最大可能評分值為120,實際/最大比為71.67%。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計算出其他要素的要素評分值、最大可能評分值和實際/最大比,比如,最終得出以下的綜合評價評分表:

根據本文第二部分介紹的SAVE方法及評價標準,即可對人力資本投資方案進行綜合評價,并判斷投資方案是否滿意。如果有多個投資方案進行比較選擇,可以選擇總評分值最大的方案,本例中是假定各要素及各因素組的權重是一樣的,如果各要素或各因素組的重要性不同的話,可賦予各要素或因素組不同的權數,再進行加權求和得出方案的總評分值。本例中,如設定四個要素的權重分別為0.4、0.1、0.2、0.3,則實際/最大比的加權和為:

63.75*0.4+73.89*0.1+78.67*0.2+70.45*0.3=69.758

參考文獻:

[1]郭仲偉:風險分析與決策 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年7月

[2]張鳳林:人力資本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商務印書館,2006年4月

[3]胡永遠:崗位競爭條件下的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行為分析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9

[4]趙宏中羅偉寧:個人人力資本投資及其模型分析.科技創業月刊,2005年第1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饶平县| 庆安县| 莲花县| 曲麻莱县| 青川县| 祁东县| 大荔县| 上高县| 墨脱县| 塔城市| 庄河市| 嘉禾县| 酒泉市| 河东区| 芦山县| 同德县| 北川| 阿拉善右旗| 甘南县| 周口市| 渝北区| 丰都县| 理塘县| 琼海市| 河池市| 怀集县| 陆河县| 呼伦贝尔市| 陆丰市| 定襄县| 秀山| 平武县| 咸宁市| 泰顺县| 林西县| 呼图壁县| 曲麻莱县| 郧西县| 抚松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