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01: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考祝福語和鼓勵的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 思想品德課 考試命題改革
The construction green test,how highlights under the humanities concern――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 studies appraisal test proposi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Yang Qinqin
Abstract:“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s the Summary (Implementation)” to propose not only wants “the change curriculum to appraise overemphasizes the retort with the function which selects,the display appraisal do not promote the student to develop,the teacher enhance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teaching practice function”,“the appraisal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moreover must discover and develop the student various potential,understood the student develops the demand,helps the student to know,establishes self-confidently.The display appraisal education function,promotes students in original level development.” But therefore,the studies appraisal reform must reform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accompanies the line,but the proposition reform can accurately manifest the education idea whic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in relief the humanities concern,the completely famous doctrine propagates the breath which the life grows,enables the test to become the student to bring honor to the individuality,demonstrated the talent the stage,the author unifies own teaching practice,tri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studies appraisal test proposition reform to discuss some not mature understanding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under.
Key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Test proposition reform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9-0058-0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甑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因此,學業評價的改革必須與新課程改革結伴而行,而命題的改革則能準確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凸現人文關懷,盡顯學生生命成長的氣息,讓考試成為學生弘揚個性,展示才華的舞臺,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試就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學業評價考試命題改革談一些不成熟的認識。
1.考試命題改革必須遵循的幾個原則
1.1 改變試卷形象,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初中學生年齡較小,從心理上講,他們喜歡形象、具體、生動、親切的事物。以往試卷往往以抽象、單調、生硬的形象出現。這不僅滿足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還極易導致學生緊張、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考試效果。因此,考試命題改革首先就要改變以往試卷的陳舊形象,力求通過親切的命題語言、生動友好的卷面塑造新形象,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厭煩的情緒,促使學生正常水平的發揮和創新火花的進發,從而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和發展功能。
1.2 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考試的目的是檢驗、反饋、提高,而不是考“怕”學生、難“倒”學生。通過考試,幫助學生認識自己 “長處”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尤其要幫助學生建立“我可以學好”和“我能學得更好”的自信心,使學生能更主動地投入以后的學習。為此,考試命題改革一定要理解尊重學生,從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身心實際出發。
1.3 重知識結構、重能力的考察,發掘學生的“潛能”。學生的“潛能”是多方面的。在命題時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的各種潛能都能在考試評價中得以展現。通過考試評價來發現、發展學生的潛能,使潛能逐漸轉化成現實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考試命題改革的實踐探索
2.1 命題語言要人性化。
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教學行為都應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而設計具有人性化的試卷能營造一種寬松、愉悅、和諧的考試氛圍,緩解學生考試時的緊張情緒,讓學生輕松上陣,快樂考試。
2.1.1 題目用語變臉。
體現人性化的試卷應該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命令;多一些關懷,少一些苛求;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減輕思想壓力。不僅考試內容要發生變化,命題語言也要發生變化。在平時的測驗中。我嘗試著以學生的眼光出題,將原來試卷中的題型改為“相信自己”“沙里淘金”“我思我悟” “青想”等充滿情趣用語的題型。這些充滿智慧和人情味的話語給了學生極大的鼓勵,讓他們滿懷信心地參加考試、面對考試。
2.1.2 祝福語設計。
試卷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考試的心情和情緒。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提倡在試卷上寫些祝福語,以示對考生的鼓勵和關懷,使試題具有人文情趣。祝福語有卷首語、卷中語、卷尾語。祝福語可以是希望鼓勵之語,也可以是提醒警告之語。如:
〔卷首語〕示例:①歡迎你參加考試。祝你取得好成績!
②親愛的同學,經過一個學期的緊張學習,一定收獲不少吧!希望通過以下題目了解你的學習、老師的教學,相信你會有出色的表現,沉著動筆吧!祝你旗開得勝!
〔卷中語〕示例:你已經完成了一半試題,祝賀你!加油啊!
〔卷尾語〕示例:祝賀你!你已經完成了整張試卷!希望你再仔細檢查一遍哦!好成績一定屬于你呀!
這些祝福語猶如冬日的暖陽,溫暖著學生幼小的心靈,恰似黑夜的明星,指引著學生努力的方向,使心與心得到交流,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
2.2 命題形式要靈活多樣。
新課程開放式教學理念要求命題的形式實行開放,題形豐富多樣,題目鮮活新穎,卷面圖文并茂,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考試積極性,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最好的發揮。
2.2.1 題型豐富多樣。
初中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嚴肅呆板的試題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會扼殺學生的考試熱情。因此,新課程標準下的試題一定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形式豐富、多樣、多變,讓學生在閱讀題型后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智慧,引發學生思考并順利完成答卷,讓考試真正成為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如七年級期中考試思想品德試卷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
小學畢業后,小明興高采烈地來到中學學習。小明剛剛適應了初中學習生活,一些莫名的煩惱便悄悄爬上了心頭。“我為什么長得這么矮,這么丑?為什么有的男孩長了胡須,我卻沒有呢?為什么有的女孩長了青春痘?為什么總是有人在我背后指手畫腳?為什么我的成績沒有小學好?為什么……等等”。
①面部表情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情。請你在下面的面具上簡單地畫出小明此時此刻的心情。
②小明的煩惱有些來自對青春的誤解,因此全面解讀青春的意義非常重要。談到青春的時候,你腦海里會浮現出哪些詞語?(寫出兩個即可)
③青春是人生的朝陽期、轉折期、奠基期。珍惜青春,小明該如何做呢?
2.2.2 卷面圖文并茂。
傳統的考試試卷,往往從頭到尾都是文字,學生考試時面對的始終是“白紙黑字”。這種單調的呈現形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我在平時的考試命題中作了些嘗試。一是盡可能地將一些滑稽、風趣的漫畫搬進試卷,并讓學生聯系漫畫回答或說明問題,深受學生喜愛;二是在部分題目的旁邊設置一些能形象注解題義的卡通畫或動畫。這些嘗試不僅極大地美化了試卷,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迎合了學生獵新好奇的心理,激發了學生考試的興趣與信心,甚至讓學生感到考試并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卻是一件“快樂著思考”的美事。
2.3 命題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新課程標準下命題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在平時的命題中努力給試題注入人文因素,并容納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驗,體現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如七年級期中考試思想品德試卷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
十月中旬,學校舉行了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后的幾天里,小明情緒一直很低落,他自己心里也很納悶:“我玩的時候很盡興,讀書的時候還開夜車,為什么學習效果不理想呢?” 小明的一天
起床:6:5 0洗漱:7:0 0-7:1 0
早餐:7:1 0-7:3 0
上學:7:3 0 中餐:1 2:0 0-1 2:3 0
休息、聊天、看電視:1 2:3 0―1 4:0 0下午放學回到家:1 7:3 0
休息、玩耍:1 7:3 0―19:0 0 晚餐:1 9:0 0―1 9:3 0
看動畫片(電視):1 9:3 0―21:3 0做作業:2 1:3 0―2 2:3 0
洗漱:2 2:30―23:00 睡覺:2 3:0 0
從小明的作息計劃表中,你是否發現了小明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了嗎?假如你是小明的好伙伴,你可以幫助小明重新設計一個作息計劃嗎?
鮮活的材料,把考試內容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強化了學生的角色意識,不僅引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還緩解了學生緊張的考試心理,縮短了試卷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倍感親切。
2.4 命題評價要充滿溫馨鼓勵。
考試結果的評定和反饋,對學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傳統的考試反饋,看中的是分數和名次,考試結束后,反饋給學生的是冷冰冰的分數和由高到低的分數單。學生得到的不是繼續努力的信心和動力,而是自尊的傷害和學習積極性的消損。因此,命題改革應該給學生以溫暖的激勵、溫馨的鼓舞、溫情的期待,要讓學生獲得進取的信念和勇氣。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讓激勵性的語言流進學生的心田;喚起學生的上進心,讓每個學生都燃起永不熄滅的希望之火。
老師,人說您在培育祖國的棟梁,不如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教師節到了,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收集的關于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九月秋風颯颯,秋葉飄飄,這是秋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收獲的季節,更是回報的季節。“老師”就是這個季節的主題。很高興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代表全體同學,對學校的全體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祝福:“老師,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我的初中三年在_度過,今年,我順利地完成了初中學習,成為了一名本校高中生,在以前同老師相處的三年時間中,這里的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八個字概括,就是,“盡職盡責,和藹可親。”
課堂上,老師們總是聲形并茂,通過他們的方式,讓我們輕松掌握一個個難點;老師們總是提前走進教室抓緊每分每秒,期望盡可能地將知識傳授給我們;課下,老師們總是來巡視教室,希望解答同學們的問題;休息時間,老師們仍然伏案燈前,備課批注,思考難點以便學生更好理解,接受新知識。
_的老師,是親切可愛的。他們在課堂上認真嚴肅,然而在課下,卻更像我們的朋友。在我們取得勝利時,告誡我們不要驕傲;在我們失意傷心時,一同分擔我們的傷心;在我們迷茫不知所措時,會理解我們,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6月份的中考,無疑對每一位初中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填報志愿時,老師認真幫助我們分析,希望我們找到理想的學校;沖刺復習階段,老師們督促每一位同學認真復習,傳授每一門科目的正確答題方法;中考考前動員會,每一位老師的祝福語更是使我們感動。
沒有天空的容納,就沒有鳥兒的自由翱翔;沒有海洋的奉獻就沒有魚兒的馳騁的英姿;沒有大地的給予就沒有大樹,“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沒有老師的無私奉獻,就沒有學生充滿理想的未來。
老師的愛是陽光,溫暖燦爛;老師的愛是雨露,滋潤心田;正因為有您們的播種,有您們的耕耘,我們的心田才能繁花似錦,綠草如茵。
最后,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祝愿我們全校老師,節日快樂,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節日好!
九月的天空飄溢著金秋收獲的氣息。教師節踏著輕盈的步子緩緩而來。對我們每一個中學生來說。從頑皮孩童到青澀少年的生命歷程中。老師——您永遠都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的人。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代表學校全體同學向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祝賀。
老師,您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感恩的人。您像是一支蠟燭,雖然微弱,但有一份光熱,發出一份亮。您耗盡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無私和奉獻,讓我們永志不忘。您的生活雖然清苦,卻情系祖國的未來。您雖只是一尾紅燭,卻心聯學子之心。您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毫無保留的嘔心瀝血,讓我們銘心刻骨!
人說春蠶到死絲方盡,您——偉大的老師,您的愛,如陽光一般溫暖,如春風一般和煦,如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細致而溫暖,您的愛,高潔而偉大!在慶祝教師節23周年的日子里,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千言萬語無法深深表達我們的感激,萬語千言訴說不盡我們心中對您的愛!
愿我們學生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親筆信,一個賀卡,黑板上一句祝福的話,講臺上一支鮮花或一杯茶,一封慶祝教師節的電子郵件——帶給您節日的快樂和欣慰的感受。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值此第_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向我們尊敬的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衷心地
對我們的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讓我們弘揚尊師重教,感念師恩的美德。在全班,乃至全校范圍內營造人人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我向您保證從身邊小事做起,認真聽好每位老師的每一堂課,完成好每位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真正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到熱愛老師,關心老師,尊重老師。影響身邊的親人朋友,為創造一個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作出自己的貢獻!
祝愿全天下所有教師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3】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站在鮮艷的紅旗下,我們又迎來了一個難忘的教師節,在這幸福、溫馨而又激動的時刻,我代表全校的莘莘學子捧出我們最純真、最真摯、最熱烈的心,祝關心、愛護我們成長的一中全體老師們節日快樂、幸福安康!我們甚至希望我們的問候和祝福能撫平園丁臉上的皺紋,擦去園丁雙鬢的微霜,讓園丁們那智慧的雙眸永放光芒!
當老師是辛勞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恒的。你們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于傳授我們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在于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做人的典范。
感謝您——老師,您讓我們成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實向我們證明:學習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和責任,一把通向我們從未知道的天地的鑰匙。您教會我們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大膽探索,去尋找和發現,讓生活充滿驚喜!
感謝您——老師,您是一個我們能永遠信賴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煩便會去求救的人。你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傾訴。你常說你也曾是個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
感謝您——老師,是您讓我明白:我們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積聚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您給我們勇氣去卡動腦筋,同時要求我們襟懷坦蕩。您將美放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教誨、見識和想象,由此營造我們的一生。不管我們建造什么,你總幫助我們壘好基礎,你為成長的我們做到了!或許你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您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
感謝您從不對我們冷嘲熱諷,在我們嘗試時,您總是殷切關注著,即使結果是那么微不足道,也總是讓我們明白您已看到了我們的成績。是您讓我們懂得生活能像一張紙一樣輕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樣深邃,向天空一樣遼闊,而我們必須自己做出選擇。您帶領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問題,每個發現,們中體驗都令我們著迷,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
突然有一天我們卻發現您老了,倦了,累了。你又何嘗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撫慰和支持,而這時你卻是如此沉默、恬靜、剛毅而令人肅穆。
紅燭啊,你搖曳的燭焰就像您疲憊、瘦弱的身軀那么飄搖,可在學生的眼里卻是那么的堅定:您滴滴的眼淚流濕了您的衣裳,您可知道在學生的眼里,它您的腳下鑄成了世間最完美的雕塑。
親愛的老師們,你們的光熱是有限的,可正是你們有限的光熱融會在一起引燃了祖國騰飛的萬丈光芒!
最后,再次祝全體老師們節日快樂!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4】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
大家好!
金秋送爽,九月飄香,收獲的喜悅在我們心底蕩漾,在這個收獲的季節,是誰還在播灑希望,是您們,我可親可敬的老師們。非常榮幸在第_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代表全體同學在這里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祝福。在此,我代表全院同學向所有孜孜不倦、辛勤工作的老師們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9月10日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卻有著輝煌的內涵;9月10日是個平淡的日子,但卻有著絢爛的色彩。是您,我親愛的老師,使這個日子變得偉大、神圣!所有的教師都應該享受一份崇敬與祝福。親愛的老師,也許您正在用微笑的眼神,迎接入學的新生;也許您正在用洪亮的嗓音講授著您最愛的課程;也許您正在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教誨您的弟子;那么,在您的節日來臨之際,您就歇歇吧,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也請您接受我們的祝福,聽聽我們獻給您的詩,聽聽我們由衷的歌唱。
一支粉筆,點撥知識王國的迷津;三尺教鞭,指點通向理想的道路;一塊黑板,記下您們的無限深情;一個講臺,輝映著您們的艱辛。寂寞的春放,煩瑣的冬日,講臺上的激昂慷慨,書桌旁的循循善誘,校園里的談笑風生,家訪時的苦口婆心。是您們,堅守著寧靜的一隅,竭盡心靈之美地雕塑著精神之美。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三尺講臺就是老師您奉獻人生的天地,您用自己如歌的聲音,播灑愛的陽光、智慧的甘霖;您用知識的甘露,澆灌我們理想的花朵;您用心靈清泉,孕育我們高尚的情操。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您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清淡高遠的天空,父母給了我們身軀,您卻給了我們靈魂。加減乘除,算不盡您作出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完對您的崇敬!悠悠歲月,消磨了您寶貴的青春,您無怨無悔。親愛的老師,您的無私奉獻我們看在眼里,您的不求回報我們記在心里。忘不了您充滿期許的眼神,給了我們奮斗的動力;忘不了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蕩滌了我們心靈的塵埃;忘不了您浩蕩東風般的鼓勵,鼓起我們前進的勇氣。假如我們能搏擊藍天,那是您給了我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您給了我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您給了我們光亮的火源!一個個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屆屆學生走來又走過,當歲月變成星辰,歷史成為滄桑,您卻還守著巢窠,放飛著希望;當花紅柳綠,鷹飛草長,您卻還固守清貧,培育桃李芬芳。當手中的粉筆慢慢化為漫天的灰屑,您兩鬢成霜,但是年青的心卻從未改變模樣。
可能您已咽喉紅腫,靜脈曲張,可您卻不聲不響;可能您也為柴米油鹽煩惱焦慮,但內心的憂傷卻從不寫在臉上,您用畢生的青春和熱血為我們筑起了一道信念的長城!幾經風雨,幾度寒暑,是您呵護著我們獲取廣博的知識,穿越人生的迷茫。當我們走進知識的殿堂,驀然回首,依稀可見燭光中笑容可掬的您們。親愛的老師,人們都說您是蠟炬,可蠟炬的淚折射不出您的無怨無悔,都說您是春蠶,可春蠶的絲纏繞不出您的鞠躬盡瘁;人們都說您是園丁,身邊簇擁著稚嫩的蓓蕾,可誰又知道您在百花盛放時您卻悄悄地憔悴。敬愛的老師,是您用執著與堅持讓我明白了什么叫“耐得住
寂寞”,什么叫“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敬愛的老師,您可知道,是您用您的為人師表,用您的謹學慎思,讓我深刻理解到千百年前那位賢人的一聲喟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我不是詩人,無法用詩的語言描繪您,我不是畫家,不能夠潑墨丹青,全神地勾勒您,我更不是個作家,不能夠以華麗的詞藻形容您。只有尊敬您,認真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或者將來某一天在事業上做出成就,才是我們獻給您的禮物。
又一個教師節即將來到,讓我們重拾過去的回憶,將自己對您的那份愛與尊敬記錄下來。從青澀少年到耄耋白發,我們的每一步成長都滲透了您的汗水,我們有訴不盡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敬意。您用執著的熱情,開墾冷漠的荒原;您像清澈透明的甘泉,澆灌干涸的土地;您能把愚昧變成文明。老師們,您們應該站在共和國的殿堂上,戴上光榮的彩色花環,聽祖國為您們奏響一曲飽含深情的嘹亮贊歌。
光陰易逝,師恩永駐;教育之恩,難以回報。我們將以自己的成績來證明對您的感激!現在,我們充滿信心地說:今天,我們為老師您而自豪;明天,老師您將因我們而驕傲!
最后,衷心感謝我敬愛的老師們,謝謝您為我們付出的一切,無論將來走到哪兒,感謝您的心永遠不變!老師,謝謝您!您辛苦了!
感恩教師節學生演講稿范文【5】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高三(13)班的_。明天是我國第_個教師節,而今天我懷著一顆赤誠的感恩之心進行講話。在這里,我代表全校的莘莘學子,對為我們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學校領導及為我們授道解惑的老師說一聲:親愛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敬愛的園丁們,您們辛苦了!
法國文學家雨果曾經在他的詩中寫到:花是尊貴的,果實是甜美的,讓我們都來做葉子吧。因為葉子,是平凡而謙遜的。我覺得雨果先生的這首詩就是在歌頌教師,因為老師如細雨般潤澤著萌芽,甘當綠葉托起紅花。一支粉筆,點撥知識王國的迷津;一塊黑板,記錄下你們的激揚文字;三尺講臺,樹起你高大光輝的形象;一生的信念,訴說著你奉獻的故事;一念無悔的艱辛,揮墨寫下那一段段美麗的篇章!
很多同學覺得老師的嚴管約束了自己的自由,便討厭老師。可是我想說,醉酒方知酒味濃,為師才知為師難。我們應該學著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很多人說我們學生是祖國的棟梁,可我覺得老師才應是祖國的棟梁,因為是他們為我們授道解惑,挑起了我們做人處事的脊梁。所以,我們應學著為老師著想,用自己的努力回饋老師的付出。
紅燭會燃燒融盡,可正是他們用有限的光熱,匯聚成耀天的萬丈光芒,映射著祖國的富強!歲月不饒人,或許他們的容顏會蒼老,再也揮不起長長的教鞭,可他們在他們的崢嶸歲月里,用知識煥發的光熱會在他們的學生身上,撐起祖國騰飛的翅膀。
人才與國相始終,千古興亡鑒青史。這是老師們一生執于心中的信念,他們踐行在傳道授業的道路上終不悔。我們應該用最真誠最熱烈的掌聲,微以報答老師們對我們的用心良苦。
我們終將畢業,我們終將會離開這菁菁校園。我想請同學們配合我一下,敞開你們的聲喉,讓我們一起將我們對老師們的祝福大聲的說出來:親愛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口語教學 口語交際 現狀 策略
一、前言
《英語課程標準》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利用語言表達思想,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然而由于中考、高考的影響,初中口語教學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產生了一些問題,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類:(1)學生在交際中語音語調不夠準確;(2)學生在交際中會犯很多錯誤;(3)學生在交際中缺乏自己的觀點。如何改變現狀,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求,是每個英語教師急需探討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分析
(一)問題的調查
1.目的。
學生英語開口能力差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改革傳統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水平,增加英語口語教學的時效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經之路。只有發現口語教學中的問題并不斷優化口語教學的策略,用科學的理論為英語教學導航,解決“啞巴英語”現象才不至于成為空話。
2.方法。
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對我校六個班的262位學生(七年級升入八年級),其中男生130人(49.6%),女生132人(50.4%)進行了采訪和問卷調查。
3.數據收集。
采訪――本次采訪主要針對學生口語交際中的第一個問題“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進行的。根據信息反饋,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口語交際時,并沒有注意語音語調或者說他們未曾有過語音語調的概念;對于采訪中的第二個問題,幾乎95%的學生、教師認為語音語調的及時糾正很有必要。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在采訪中也提出了許多改進語音、語調的方法,如薛湘蕓同學的磁帶跟讀法,范麗榮同學也提出了通過觀看原版電影、聽英文歌曲來改進語音語調。
問卷調查――問卷的設計主要圍繞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另外兩個問題展開的。學生反饋如下:大部分學生(70%)認為每周一次的口語課確實有一點幫助,但8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對現行的口語教學進行改革。95%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口語水平只能屬于初學者,他們在用英語交流時會感到緊張,害怕犯錯誤。此外,75%的學生表明他們除進行與考試有關的閱讀之外,不再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其它閱讀。總之,學生“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于中學口語教學中。
(二)問題的具體分析
1.學生在交際中語音語調不夠準確。
學生的語音語調之所以滯后于他們的英語總體水平,筆者從以下三方面來分析。
首先,筆者借用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語的概念來說明這個問題。所謂中介語,即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某一特定階段中認知目的語的方式和結果的特征系統。學生的語言,或者說是大部分英語學習者的語言,就是這種介于兩種語言之間的一種自成體系的語言系統――中介語;它的發展和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符合或不符合目的語的標準來衡量它。因此,學生的語音語調在現階段是不可能與目的語一致的,于是,學生常會犯以下四類錯誤:元音中的長音和短音不分,如:[i]和[i:];單、雙元音不分,如[e]與[ei];多音節詞拼讀能力差、重音讀不準,不會讀輔音連綴;朗讀以輔音結尾的單詞時習慣添加尾音間[?藜],如spring和desk就經常被讀成[s?藜p?藜riη]和[desk?藜];漏讀或讀不準語法詞尾,如名詞復數詞尾、動詞過去式和過去分詞詞尾等;不能根據情景和內容要求借助語調表達思想。
其次,近幾年來,較發達城市的幼兒園就開設了英語課程,在游戲中學、在活動中學,在以聽說為主的教學模式下,培養了一大批“英語小天才”,他們純正流利的口語,惟妙惟肖的英語表演,都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可由于沒有明確的語音教學要求,學生只能靠教師的課堂教學或教材錄音來強硬地記憶單詞發音,并沒有掌握語言學習所應具備的基本工具――英語國際音標。可以說,大多時候英語教師的水平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大部分(95%)學生在采訪中表明他們在口語交際中幾乎沒有語音語調的概念。而當他們上了中學,有了升學任務后,放在口語訓練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因為中考,大部分學校把語法講授和知識點的講解作為重點,取消了口語課的開設,與此同時,個別學校形同虛設的早讀也因沒有具體的朗讀任務和朗讀要求導致學生應付式為多,語調平淡拖拉、唱讀情況十分普遍。
最后,學生“講話”的信心不足也是學生語音語調不夠準確的原因。有75%的學生在問卷調查中表明當他們開口說時會感到緊張。因為缺少足量的口語練習,學生不敢張口,害怕出錯,加上有時教師糾錯不當,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也有些學生參與活動不積極,或有顧慮,擔心別的同學會說自己出風頭等。不愿開口說,久而久之,英語學習便成了“啞巴英語”。
2.學生在交際中會犯很多錯誤。
語言學習是最容易發生錯誤的,教師要在教學觀念上真正承認學生有出錯的“權利”,徹底解除學生對英語學習錯誤的恐懼心,使學生認識到發生各種錯誤是自然的,從而鼓勵他們對各種問題作出自己的回答。
第一,學生英語的石化現象必將給交際帶來很多錯誤。J.Richards等學者將石化現象解釋為:“外語學習中有時出現不正確的語言特征永久性地成為一個人說或寫一種語言的方式;發音、詞匯用法和語法的各個方面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中會固化或石化。”例如:語音上,學生常會把“three”讀成“tree”;“this”讀成“dis”;sheep[i:]也經常被發成ship[i]。此外,學生在詞匯的運用中也會犯很多錯誤,比方說“紅茶”這個詞正確的英文表達應該是black tea,但是有的學生就表達成red tea;看書的“看”應當使用動詞read而不是look,但是有很多學生總是會表達成look。又如,對于一般現在時中第三人稱單數的一般疑問句形式,學生由于粗心,總是沒有把行為動詞恢復成原形,常常會表達出類似“Does Helen likes swimming?”的句子;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學生也往往會表達出類似“Are they read a magazine?”的句子。可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石化現象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學方式方法的影響。由于傳統的交際教學法的誤區之一便是過高估計交際功能的重要性,過分強調語言的交際目的,忽視學生仍處在外語語言學習過程之中這一事實,最終忽視了對語言的準確性的訓練,有意無意地鼓勵學生使用回避、換說法或簡化等交際策略來達到交際目的。當學生多次接觸并記住這樣的錯誤形式,交際中很多錯誤也就產生了。
3.學生在交際中缺乏自己的觀點。
首先,缺少觀點是由缺少足量的優質語言輸入引起的。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受到了語言學界和語言教學界的廣泛關注。Krashen的這一理論主要是基于五個假設,這里只討論輸入假設和感情過濾假設在英語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其一是輸入假設,他認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是通過把可理解輸入系統化習得的,可理解輸入指的是學習者可以理解的輸入,只要有了足夠的可理解輸入,話語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其二是情感過濾假設,他認為學習者的情感因素介入了語言的習得過程,它們起著對語言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像一道屏障一樣控制習得者接觸的輸入量和吸入的輸入量。這種變量共有三個,即學習者的動機、自信心和焦慮感,這三種因素直接影響學習者第二語言的效果。如果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焦慮感強、學習動機不足且缺乏自信心,則會極大地阻礙語言的學習,反之亦然。由此可見,如果學生擁有足夠的可理解性輸入和足夠的信心,話語就會出現,自己的觀點也就會出現了。然而,在現行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大多是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而這些又與中、高考密切有關。75%的學生表明,他們除進行與考試有關的閱讀之外,不再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其他方面的閱讀。因此,學生雖對書本知識了如指掌,但對其他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更談不上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大大妨礙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靈活運用,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的觀點了。
其次,口語考試的操作太過機械化。目前的口語測試無論是指定的教師用語,還是考試的內容,都比較機械。比如,每年的規范用語大致相同,有些學生根本沒有聽懂或沒注意去聽教師的指令也能得高分,因為他們清楚教師在每一個環節的指令語。此外,口語考試的內容也幾乎一成不變,大部分學生只是在考試前背一下《綱要》中的范文,在考試前準備幾分鐘,就知道要考什么,如何回答了。為此,口語交際中聽與答的真實性就被弱化了,更談不上學生會有自己的觀點。
最后,學生自身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由于中考、高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狀態,長期的題海戰使得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詞匯、句子等極容易感到疲倦,導致一些學生常常采取消極的態度對待英語課,這種被動心理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產生自己的觀點。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鑒于以上問題,筆者將從教師、學生和其他一些影響因素來尋找策略,以求問題的解決。
(一)教師方面
1.鼓勵策略。
學習者的態度和個體特點對學習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有一定的影響,有些學生存在的問題是膽小內向,不善于表達;有些學生的語言交際的主動性不強,怕出錯。因此,教師應首先從心理素質抓起:在平時的教學里要不斷地鼓勵學生開口,不吝嗇贊美,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輕易打斷,從而,使得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促使他們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其次,教師要挑選針對性強的適合學生朗讀的文章讓學生背誦,形成語感;定時讓學生練習繞口令,用不同的語音、語調、語氣來朗讀同一句話,表達不同的情感;鼓勵學生逐漸提高說話的速度,較少地使用暫停,自己給自己錄音,通過一階段的訓練,學生定能體會到逐漸提高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此外,教師還應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靈活選取“I’m sorry I didn’t quite catch that.”“I’m sorry I don’t understand.”“What does it mean?”“Could you explain that again?”這幾種的表達,繼續雙方的談話并充分利用校本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活動,如英語課外活動、英語節、英語角、外教資源等,總之,每一個能說英語的地方都鼓勵學生參與。
2.錯誤糾正策略。
中介語研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成果之一就是它徹底地改變了教師對學生語言運用的態度――教師在觀念上真正承認學生有出錯的“權利”。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錯誤,采取不同的錯誤糾正策略。
(1)防患于未然。在學生學習尚未發生認識偏差時,教師把某些錯誤設法顯示出來,引導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認錯和改錯,從而預先實行控制。如學習尋找物的主人這類句型時,對于“Whose shoes are they?”這個句型,為了避免學生句子前后搭配不當,教師可以先出示“Whose shoes is this?”“Whose shoe are they?”“Whose shoes are they?”一組句子,讓學生先思考,試著比較并判斷,然后找出正確的句子,這樣就可以控制學生可能發生的錯誤,把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并在議錯、辨錯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因勢利導。教師人為地設置一些“陷阱”,引導學生自己及時歸納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欲望。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區別find和look for的時候可以故意出錯,讓學生去判斷究竟哪個表示動作,哪個表示結果,并把近義詞see/look at,hear/listen to及時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像這種在課堂上的教師的有意錯誤能有效地調節課堂氣氛,讓平淡的課堂充滿無窮的魅力。
然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扶持過多,放手太少,學生在學習中就勢必小心翼翼、亦步亦趨,遇到問題都淺嘗輒止,也就無法產生自己的觀點了。95%的學生在問卷中表明不希望老師時時幫他們糾錯。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學會寬容,適當為學生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們認認真真錯一回,從而引發深思。
3.自我改進策略。
在現行的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的水平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要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聽到教師地道、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教師自覺提高本身的口語水平很關鍵。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與時俱進,不斷探求和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此外,針對部分學校的外教,筆者認為應該給予一定量的培訓,讓他們在培訓中感知中外教學,以及學生的差異性,以便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當然,培訓老師還可適時地教授外教一些授課方法,這樣就可幫助他們改進只以“游戲為主”的課堂。
(二)學生方面
英語中有句諺語:“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not make it drink.”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承擔者,其主體地位不可動搖。為了解決口語交際中的問題,學生應努力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1.要善于自我激勵,克服心理障礙。
英語口語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開口。不嚴肅地說,口語說得好的人都是“厚臉皮”,因為不怕難堪,不怕犯錯,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因此,英語課上學生要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教師所設定的活動積極參與,不放過任何鍛煉的機會。
2.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自我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English can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學生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努力呢?不能小看背誦的作用,這是英語學習最笨但是最有用的方法。背誦的功力高,口語、聽力、寫作都會大大提高。因此,首先學生要花一定量的時間背誦,尤其是那些文章的精華部分。總之,地道的表達始于背誦。輸入得多,輸入精準,輸出才可能有數量、有質量。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要現炒現賣,口語也要學了就用。有些學生說也說了,練也練了,但就是進步不大。原因很簡單,他們每次總是用同樣的句式說同樣的東西,水平自然不會提高。任何語言都是用了才會記住,才能變成自己的。學生應把剛學到的、看到的,馬上就說出來,用到自己的表達中去,即使錯了也沒有關系。此外,聽即是良好的語言輸入,學生要盡量多接觸各種聽力材料,如:聽錄音材料、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在聽的同時模仿或反復跟讀,可使口齒靈活,適應英語的發音習慣并時刻注意自己的發音是否準確、語調是否適當、節奏是否自然,是否會注意句子的連讀、失去爆破、重讀和輕讀、學會斷句;這樣在朗讀中才能自然地注意詞的發音、重音、節奏等,才能恰當地表述作者的態度和情感。
(三)其他方面
1.各年級要階段性落實各項語言實踐目標,即把口語的訓練重點放在初一、初二,分階段完成。
七年級:在國家標準課程的規定下增加口語訓練課,落實語音基礎與單詞拼寫之間的相互聯系,落實學生對語音、語調、意群劃分等基本技能。八年級:強化語音語調在英語中的作用,走入情景,體會內涵,把握篇章的重點,以篇章的朗讀為主配以上機的實踐操作,增加閱讀訓練課,重點訓練回答問題部分的信息點收集專練。九年級:查漏補缺,布置錄音,做好個別輔導,讓學生在把握朗讀技巧的前提下,抓朗讀整體效果,增加寫作訓練課,注重口語表達,減輕口語考試壓力。另外,足夠的聽說時間是解決學生口語交際問題的基本保證,特別是在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大幅度增加而課時不變的情況下,決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削弱聽說課的教學。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教學內容;要積極利用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家長要和學校配合,對孩子的英語學習起到幫助、督促的作用。家長可在孩子學習之余,給他播放英文原版影片,并讓他多聽英語歌曲,觀看電視英語頻道的節目,收聽網絡或廣播里純正的英語新聞報道,等等。學校還應注意在校園和教室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感受英語氛圍,可在校內設置英語標示語、開辟英語專欄、書寫英語祝福語、設立英語角等;也可在教室里張貼英語課程表,開辟英語園地。
3.改革口語考試,增加試題情境性。
目前,口語考試的幾種題型都采用純文字提示,例如,“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下面短文”“根據所給提示用英語進行交談”等,口試題只有文字提示,不能讓學生多維度地感知,使得學生只知道背誦范例,給口語交際確實帶來了很多問題。為此,筆者建議在口試中增加即興提問題型,根據標準中的話題和功能意念項目,圍繞與學生生活較為密切和與學生認知水平較為接近的主題,準備一系列問題,讓考生隨機抽取,即興回答。同時,朗讀測試也可創設現實生活的環境,如要求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向同學朗讀書信,以老師的身份宣讀口頭通知等。
四、結語
通過中學口語教學的初探,對中學生口語交際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研究,我們能在口語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促進學生口語的發展。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非一日之功,口語訓練也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與堅持的語言教與學的活動,口語學習策略的實施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是對教師是否真正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貫穿了教學新理念、是否真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目的、有針對性訓練的一個實際效果的檢驗。口語能力的提高不是單純的一項語言活動,還須同聽的能力相結合,通過閱讀加強積累、通過跨文化比較提高語言的實用性等,這些還需我們從各方面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Ellis,Ro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教育部基礎教組織編寫.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戴煒棟,何兆熊.新編簡明英語語言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165.
[4]李榮軒.涉外外語教育論壇.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