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樁基檢測技術研究

樁基檢測技術研究

時間:2022-12-08 17:25: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樁基檢測技術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樁基檢測技術研究

第1篇

《廣州建筑雜志》2014年第二期

1既有建筑物下樁基檢測技術研究

(1)平行地震波法平行地震波法(ParallelSeismicTest)是國外學者提出的一種有效檢測既有建筑物基樁完整性和長度的方法,屬于地震測井的一種方法,最先在法國得到應用。陳龍珠教授對這一方法進行了引進與追蹤研究,在我國稱之為“旁孔透射波法”。平行地震波法是將鉆孔套管放在待檢測的樁基附近,套管與周圍土體緊密結合,同時套管內注滿清水,水聽檢波器在套管內檢測由樁基頂部敲擊所產生的P波,繪制P波首先達到不同點的深度與時間曲線,由圖形曲線可分析樁身長度和完整性。檢測示意圖見圖2。黃大治等人采用平行地震波法檢測既有建筑物樁基質量,并采用三維有限元分析飽和土、非飽和土地基中完整樁和缺陷樁的透射波信號。但該法在廣東地區的適用性還需進一步檢驗。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吳寶杰等利用平行震波法對既有建筑物下基樁的質量進行檢測,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后續波與樁身質量和樁底深度的對應關系,波速與樁身質量、周圍各土層關系等還不成熟,需進一步研究。

(2)雙速度法雙速度法的提出是為了解決上下行波相互干擾的問題,沿樁身布置兩個加速度傳感器測取兩點應變,如圖3所示,可分離樁身上行波和下行波,通過應變和速度的關系,得到了下行波的計算公式,可不依賴實際樁長,計算出樁身縱波波速,檢驗樁長。同時對于上部已施工承臺的樁基形式,有效克服了上部結構變截面處的干擾。唐勇通過16根有承臺和無承臺模型樁的單速度和雙速度測試結果證明,雙速度法應用于既有建筑物樁基檢測具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已有儀器和軟件支持雙通道測量并可自行計算出上行波。工程應用中也出現過布置多道傳感器的形式,但仍處于雙速度法的范疇,理論上沒有更進一步。雙速度法的優點在于可有效分離出上下行波,減少由于承臺等上部結構帶來的干擾,能做到無損檢測。缺點是傳感器的安裝需要一定的樁身出露距離,同時傳感器的間距、安裝、敲擊點的選擇、樁身的平整度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尚需不斷總結經驗,方可應用于實際工程檢測。

(3)橫波法一維縱波理論在大直徑樁中由于三維效應而不成立,北卡羅來納州在1983年針對該問題提出了橫波檢測技術,其理論依據是樁身彎曲波能量的頻散。在樁側施加橫向激勵,利用彎曲能量波代替常規的壓縮波,彎曲波同時向上和向下傳播,通過速度計記錄波速并利用時域分析得到結果。橫波法有效地減弱了樁徑的影響,解決了大直徑樁中的三維效應問題,使動測法不局限于一維桿系理論。其缺點是適用性不強,只適用于軟土上的短樁,且目前大多停留在實驗階段,工程應用實例較少。

(4)樁長增量逼近法樁長增量逼近法是利用有限元模擬實際上部結構和初始假定樁長時的動態反應,通過有限元模擬曲線與實際低應變法檢測曲線對比分析,減去上部結構影響,得到“剩余反應曲線”。當模擬樁長與實際樁長接近時“剩余反應曲線”發生明顯變化,可確定樁長區間,同樣原理可用于定位缺陷。樁長增量逼近法示意見圖4。樁長增量逼近法對數值模擬的精度要求很高,有限元模擬幾乎很難達到實際情況,該方法距離實際應用還有較大距離。其他檢測方法還包括機械阻抗法、縱阻抗剖分析法、動力參數識別法等,但大多是理論上可行,實際應用很困難,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眾多學者對當前的檢測方法進行了改良試驗,如國內方面徐攸在對天津港碼頭的30m長的樁分別進行了有無梁板的試驗研究,探討了上部結構對樁身檢測曲線的影響,同時對不同激勵位置,各種手錘材質對樁的振動速度曲線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小應變法檢測碼頭樁應注意的問題。姜衛方提出上行波遇到上部結構發生反射,在時域曲線上表現為擴頸反應,后正常沿樁身衰減的理論假設,為此進行了不同敲擊位置和傳感器接收位置的對比試驗,總結了一套應用于具有上部結構的樁基檢測方法,但應用于實際尚需進一步檢驗和完善。翁有法等提出了既有結構樁身完整性檢測的基樁前期處理方法,采用頂置式傳感器,樁側激振,推薦激振平面和傳感器的安裝平面在樁身的同一高度,離樁頂(承臺、梁板底面)的距離宜為2~3倍樁徑。同時提出了實測波形的判讀原則,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數值試驗方面,柴華友模擬了應力波在平臺-樁系統的傳播過程,提出了兩測點測量方法,在樁頂和樁側布設傳感器,通過濾波和波形比較等方法,綜合確定樁身完整性。同時采用AN-SYS-DYNA對設想進行了驗證。彭志豪等分別建立了有無梁板式碼頭的群樁模型,采用ANSYS-DYNA分析了不同面板尺寸,以及不同激振點和傳感器接收點對樁身內波速傳播影響的數值試驗。季勇志基于三維導波理論,分析研究了碼頭樁基在樁頂固連和非固連兩種結構形式下的無損檢測方法,對比研究了縱波和橫波在無損檢測中的優劣,認為橫波可以有效地避開上部結構的干擾。動測信號數據處理也是研究的重點內容,天津大學孫熙平、王元戰等人指出,利用小波分解的分析方法來解決高樁碼頭基樁檢測問題是一種很好的思路。李學軍提出了一種對多次激振后的檢測信號進行數據加權融合的處理技術,對有效信號的識別和判斷有較好的效果。

2結語

目前傳統的單樁檢測方法仍是既有建筑物樁基檢測方法與試驗研究的重點,后續研究可在激振位置、激振方式以及傳感器放置等方面尋找最優檢測手段,同時加強對檢測信號數據的分析過濾研究,提高檢測信號識別精度。筆者認為,由于單樁檢測技術比較成熟,綜合考慮費用低廉、操作簡便、無損檢測等特點和要求,把已有的檢測技術進行改進以適用于具有上部結構的單樁檢測,仍是當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數值模擬方法在檢測方案的對比、試驗數據的獲取、時間費用費方面,比現場試驗有較大優勢,可進一步完善數值建模理論,探討檢測方案的有效性?;跇俄斪杂傻膯螛稒z測技術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工程應用中都已較成熟,而對于既有建筑物樁基檢測由于上部結構的干擾和環境的制約,傳統的低應變反射波法檢測結果不盡如人意。找到適用于含上部結構的樁基檢測方法已成為工程界日益關心的問題。本文介紹的既有建筑物樁基檢測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實用價值,值得深入研究和進一步推廣。

作者:張程林胡賀松戚玉亮單位: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2篇

【關鍵詞】:路橋;實驗檢測;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G42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目前國內外路橋試驗檢測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外學者在路橋試驗檢測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在橋梁結構的檢測實踐中研究出了一套較好的方法。如:對適用于路橋檢測的結構狀態敏感參數積累了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能夠利用測試的數據進行計算模型的修正;研究了采用環境振動試驗以及強迫振動試驗分析車重、車速、路面狀況以及結構模態參數對結構局部受力的影響:開發了各種針對頻率、振型、動力系數等結構自振特性及動力特性參數的一系列的測試方法和技術。對于基礎檢測方法方面,國內外學者也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驗證,總結出了基于動測原理的樁基礎完整性檢測方法以及為檢測樁基礎承載力而進行的樁基靜載試驗等一系列檢測方法。樁基礎完整性檢測方法主要有:超聲波透射法、低應變反射波法、高應變法以及鉆芯法;樁基礎承載力檢測方法主要有:靜荷載試驗、樁的動力試驗單樁靜載試驗、高應變等。目前對于樁基礎完整性檢測:主要以聲波投射法(通過在聲測管內的換能器采集各剖面每個測點的聲速、波幅、PSD值作為判據)為主,低應變法(通過傳感器采集應力波的樁端反射、缺陷反射、波速以及頻譜分析數據判斷樁基的完整性及樁長等)也使用較為廣泛,其次采用鉆芯法檢測混凝土灌注樁的樁長、樁身混凝土強度、樁底沉渣厚度和樁身完整性,并判定或鑒別樁端持力層的巖土性狀也較為普遍。而對于樁基礎的承載能力則主要以淡妝靜載試驗及高應變法為主。

3、橋梁樁基檢測評價方法及樁基質量分類

隨著公路橋梁的大量修建以及作為橋梁基礎的樁基礎大量使用,樁基礎的旋工質量檢測不可避免地越來越被人們關注。樁基的檢測對于控制樁基的質量和保證公路建設中橋梁的使用功能及交通安全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公路橋梁樁基檢測主要的方法是鉆芯法和動測法,絕大多數橋梁樁基的檢測均采用動測法。動測法分為二種:一種是低應變法,另一種是聲波透射法。前者是通過判斷樁內時域信號及頻域信號是否存在明顯缺陷評判樁基是否合格;后者是通過判斷聲學參數是否存在異常評判樁基是否合格,當出現聲學參數無異常、無聲速低于低限值、未出現同一剖面的兩個測點聲學參數異?;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剖面在同?深度聲學參數異常及聲速低于低限值異常的樁基則判斷其結果為合格。然而目前采用的檢測方法及質量評價中存在以下較為明顯的問題:

(1)檢測人員水平不一,對檢測方法的掌握和評價的標準理解的差異,導致對樁基質量的判別存在明顯的偏差;

(2)由于一些非技術因素導致的錯誤判斷或漏判等都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嚴重的隱患。國內各省、地區在建設公路時.對橋梁樁基都以100%的比例進行低應變檢測(重點橋梁用超聲波透射法)。質量評定分類標準由于規范上無明確的定量規定,且個人的對規范的把握和認識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質量評定的結果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作者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將樁基的質量評定分為以下4個類別:

(1)完整樁:動測波形規則衰減。樁身完好,達到設計樁長,波速正常,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一般情況下,單純擴徑也列入此類。

(2)基本完整樁:動測波形有小畸變變形,樁底反射清晰,樁身有小缺陷,如輕度徑縮、局部輕度離析等。一般對單樁承載力和橫向剪切抗力影響不大,樁身混凝土波速正常、可達到混凝土設計要求。

(3)明顯缺陷樁:動測波形出現較明顯的不規則反射。對應樁身缺陷如裂紋、徑縮、夾泥等,樁身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對單樁承載能力有一定影響。該類樁一般要求設計單位復核單樁承載力后提出是否可用的意見。

(4)嚴重缺陷樁:動測波形嚴重畸變,嚴重離析,夾泥,嚴重徑縮,斷樁等。該類樁一般不能使用,需要進行工程處理。

雖然以上4種分類較為完整全面,但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有些問題依然難以掌握。例如對于樁長的檢測:由于混凝土樁基本身因徑縮、離析等缺陷往往測出樁長大于設計樁長,也有可能由混凝土灌注樁初灌混凝土沒有封好樁底造成短樁,但這種情況通過取芯驗證是不準確的。另外,對于2類及3類樁的區別,不同檢測單位及不同檢測人員也有不同的理解。①由于導致動測波形出現較明顯不規則的因素較多(如:樁周土的變化、樁徑變化、缺陷影響等);②缺陷的嚴重程度的判定更無量化指標依據;再者樁基缺陷的出現深度對樁基質量判別也有較大影響。所以在實際樁基檢測結果判定中,在出現無法通過一種方法或測試結果對樁身完整性進行確定時,仍然要本著嚴謹的原則,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比對,不能僅僅憑著一種測試結果單純依據規范進行判定。

4.動測與鉆芯兩種檢測方法的區別及互補性

在樁基檢測工作中動測(低應變法及聲波透射法)與鉆芯法是兩種常用的方法。一般說來,動測選擇的頻率較高,一般為樁數的100%,而鉆芯檢測頻率一般為3%。主要原因為鉆芯檢測周期長、成本高,故選擇頻率相對較低。由于動測法和鉆芯法檢測樁基的工作原理不同,所以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兩種檢測方法結果不一致的情況,這就要靠技術水平的積累和取長補短地綜合運用動測和鉆芯這兩種方法。

5.對基樁質量控制和分類的分析

(1)樁基質量的控制:對于橋梁樁基來講,由于處在重要的工程部位,有時是?一樁一柱的基礎,這就要求它必須是100%合格。樁基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在其形成過程中,如果能夠在成孔和灌注兩方面控制好,無疑不會出現不合格樁,因此,現場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也是樁基施工質量保證的一個重要條件

(2)質量分類:對樁的動測檢驗,目前尚未形成一個規范的定量質量評價標準。對于同一種檢測結果,不同檢測單位甚至不同檢測人員之間都存在不同的看法與判斷。這種狀態對于綜合評價工程質量及施工單位之間的評比都有影響。為此,本文根據近年來在公路工程建設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提出在公路建設項目中,具有一定量化指標的幾個簡易操作。

6動測與鉆芯兩種檢測方法的比較

樁基低應變反射波檢測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前提條件下F的,它首先假設樁是一個等截面、均質(各向同性)的一維直桿且橫截面的直徑遠小于桿的長度、桿側及桿端物質的密度明顯小于桿的密度。只有這樣才可應用彈性直桿中波傳播的理論和波動方程解釋工程樁的完整性問題。因此不僅檢測人員、建設單位主管及相關監理人員也應當清楚作為低應變主要檢測方法的反射波的應用是有前提的,其檢測結果對完整樁是有效的。特殊情況下,現場監理在灌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比EE任何檢測方法都及時和準確。鉆芯檢測法因其優點突出且直觀,而引起人們的J泛重視。但該方法成本高昂,鉆芯需時較長,無法在大范圍內廣泛應用。另外鉆芯法對樁身完整性測試結果的代表性也受到質疑,特別在確定縮徑等缺陷時更是無能為力。一般地說鉆芯法在確定樁身質量有較強的說服力,對確定斷樁、夾泥、離析也有一定的優勢。芯樣選取率要達到100%。它要求技術人員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鉆進過程所遇到的各種情況要有完整、準確的記錄。有時斷樁部位在鉆芯過程中只反應為幾厘米或十幾厘米的突然掉鉆。如不能準確判斷,從提取的芯樣上很難判斷出嚴重的缺陷。因此鉆芯檢測法主要是對動測法的一個補充,是對混凝土質量有懷疑的合格樁及動測評為不合格缺陷樁進行驗證。而對于深度不大的徑縮缺陷應采用開挖方法予以驗證。

7.路橋試驗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展望

路橋試驗檢測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該專業領域專家的感官和專業經驗為基礎的經驗檢測技術,對檢測信息只能作簡單的數據處理;第二階段是以傳感器技術和動態測試技術為手段,以信號處理和建模處理為基礎的現代檢測技術,在工程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為了滿足大型復雜結構的試驗檢測要求,檢測技術進入了以知識處理為核心,數據處理、信號處理與知識處理相融合的第三發展階段,智能檢測技術階段,智能化正成為路橋試驗檢測的主流。根據目前的發展未來大型路橋試驗檢測的研究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開發和應用以無線通信技術為手段的數據采集系統:開發能適用于交通荷載、風荷載及定點測試荷載的傳感器最優布設技術;能更方便、快速、準確地采集需要的數據。

(2)自動損傷識別系統將測量系統、數據處理和識別系統一并組裝到路橋檢測系統中,形成自動識別檢測和反饋.達到控制目的。

(3)實時的檢測系統與現代網絡技術結合的研究和發展,實現信息網絡共享。

(4)從設計到施工和運營階段建立可靠、完整的數據庫,積累大量土木工程領域的安全檢測和試驗檢測的知識和經驗,最終建立專家系統。

8.結束語

綜上所述,今后的路橋檢測的技術研究工作將更加注重傳感系統的使用壽命、長期可靠性、傳感單元的組合檢測和進行專家信息系統的研究,并通過這方面的技術研究工作的進步逐步減少工程質量的隱患從而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

第3篇

【關鍵詞】管理制度;檢測結果;人員素質;檢測設備

前言

目前,隨著近些年房地產行業以及地方道路橋梁項目的蓬勃發展,樁基可以說是建筑行業普遍使用的基礎形式,同時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理論基礎與技術檢測手段,在建筑行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樁基檢測涉及到多個領域的知識,比如樁基施工技術、波動理論、巖土力學、計算機技術等,在檢測的過程中對技術和精細程度要求較高。目前樁基檢測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檢測結果不夠全面、檢測人員素質不高和檢測設備落后或缺乏等弊端。由于樁基深埋地下,屬于隱蔽工程,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后期對其進行處理的成本較高且難度非常大。因此,在施工階段的時候就確保樁基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1]。一旦檢測發現問題,參建方應及時協商提出處理意見并積極落實。

一、樁基檢測出現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受檢測單位內部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檢測部門在管理制度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同時有些單位受制于自身成本因素,對于人員配置不足在所難免。檢測部門對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夠重視,缺乏相應的法律觀念,而一些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的檢測部門,由于對管理制度的落實不夠到位,使管理制度沒有發揮實際的用處,形式主義嚴重。

(二)檢測結果不全面或不精確

許多檢測單位的檢測結果不夠全面就遞交給建設單位,導致項目現場的決策出現誤差,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檢測結果不精確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于數據的反映不全面、不準確,往往在一些重大的數據上面出現問題;在分析數據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致使數據出現誤差或太過單一,與客觀的檢測結果相差太遠;數據判釋表達不準確、模糊;檢測報告的內容對于重點和次要的內容把握不恰當,最終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沒有多大的指導價值[2]。

(三)檢測人員的素質不高

樁基檢測的人員素質不高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由于樁基檢測工作的對精細程度要求較高,尤其是對于復雜建筑的樁基檢測來說,其檢測環境相對更加復雜,無論是采用多么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手段,如果檢測人員無法駕馭的話,仍然會對樁基檢測的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減少樁基檢測結果的誤差,充分提高檢測的質量,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當前的樁基檢測人員大多數持證人員不下現場,在現場的從業人員很多是沒有經過專業化訓練,無法較好地掌握理論基礎,對設備的參數設置不合理,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使樁基檢測工作流于形式化,未能達到其應有的目標。

(四)檢測設備落后或缺乏

隨著行業的發展,每年都有許多新的檢測公司成立,致使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許多檢測單位為了低價中標或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對外拼命接新的項目,對內往往在儀器設備和從業人員方面嚴格制約,對一些檢測設備能省則省,也不愿意聘用足夠的專業人員參與檢測,因缺乏檢測工作中最關鍵的設備與力量,從而無法滿足樁基檢測的最基本要求。此外,一些檢測單位不按照當地檢測行業協會要定期對現有儀器進行標定工作,或者擁有多套設備缺只對一套設備進行標定,即一份證書用于多套設備上面,長而久之對一些精密儀器性能無法掌握,對于一些檢測疑義自己都無法辨識。更有甚者,直接將一些已經被明確淘汰的設備拿入現場使用,而監督人員對淘汰的儀器卻又不會辨認,也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

(五)上級部門對檢測工作監管不到位

許多項目急于滿足工期要求,從樁基施工一開始,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對項目施工要求不嚴格,更多的是以工期為主,而忽略了整個工程的質量。這對于后期樁基檢測工作加大了難度。檢測人員也怕惹事,因而放寬了對施工質量的評價要求。

二、提高樁基檢測質量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樁基檢測管理制度

檢測部門要根據《建筑工程管理條例》建立健全樁基檢測管理制度,堅持參照國家和當地的技術規范,并結合當地檢測行業協會的標準,使之與樁基檢測的要求相匹配。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要切實執行樁基管理規范,落實管理制度,安排相應的人員對樁基檢測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從人員、設備、技術等方面強化樁基檢測的管理力度,明確責任制度。檢測單位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對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可做到取長補短。同時,檢測單位要加強對現場數據采集的管理,保證現場數據采集的真實度,落實檢測人員的責任制度。目前市場上壓價現象較為普遍,檢測單位不能因為這個因而省略了某些檢測環節[3]。

(二)從多個角度完善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是檢測人員在完成檢測工作以后要向有關負責人遞交的檢測報告,針對目前樁基檢測結果不夠全面的現象,檢測人員要綜合考慮樁基檢測的各個內容,從多個角度完善檢測結果。一份較為完善的檢測報告應該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項目的基本概況、勘察資料、設計參數、檢測目的、檢測依據、檢測方法、選用儀器及其標定證書、受檢樁號對應的波形或曲線、結果評價以及檢測監督相關人員的簽字等。此外,在進行檢測的時候,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可以安排相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確保檢測工作開展的有序性,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無誤。

(三)運用多種手段全面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

樁基檢測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樁基檢測的質量,檢測單位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全面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檢測單位要定期組織員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建立職能考評與績效考核制度。另外,在現場檢測與后期分析方面都要由持證人士來完成這些工作,報告編制后先自我仔細校對后,再交給總工程師審核。在現場檢測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樁時,盡可能的使用多種方法相結合,如低應變和靜載相結合,超聲波法和低應變或取芯檢測相結合來共同驗證,并且需要仔細查閱施工單位的施工資料,必要時可以加大檢測比例。

(四)更新檢測設備及檢測技術

檢測單位要提供功能較為齊全的檢測設備與比較先進的檢測技術,為樁基檢測奠定物質基礎與技術基礎。一方面,檢測單位要及時淘汰落后的檢測設備,確保檢測設備的功能能夠滿足最新的技術規范的要求,不能為了節省經濟成本而忽視了設備的更新。另一方面,檢測單位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樁基檢測技術,彌補當前樁基檢測技術的不足,在本單位大力推進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單位樁基檢測水平的提升,從而為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做出更大的貢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加強管理、完善檢測結果、提高人員素質和更新檢測設備四個方面提高樁基檢測的質量,深入分析樁基檢測出現問題原因,對癥下藥,促進樁基檢測工作朝著有序化、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提高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除此之外,檢測單位還要認識到,樁基檢測是建筑工程進展中的一個最為基礎的環節,樁基施工質量得到了保障,可為整個項目的質量與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消除安全隱患,為人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康維新. 基于小波和支持向量機的樁基缺陷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第4篇

關 鍵 詞:軟土地區;鉆孔灌注樁;受力分析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of bored pile in soft soil area load condition

CHENG Xiao-cheng

(Shang Hai Chang Kai Geotechnical Co., Ltd, Shanghai 200011)

Abstract: Dur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bored pile in soft soil area, pile stress is test by the static load test and reinforced stress meter test. The data is used to study distribution of pile axial force, side friction of pile, pile resistance and so on. 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detection of bored pile in soft soil area, also provides useful data for improvement of the pile specifications.

Keyword: soft clay area;cast-in-situ bored pile;force analysis

0、引言

目前,鉆孔灌注樁已大量運用于工程實踐,工程設計人員往往只關注于單樁承載力,對樁身荷載傳遞機理認識較少。樁身荷載傳遞機理在不同地質條件下是不同的。本文以軟土地區中的鉆孔灌注樁工程實例對受荷狀態下樁身荷載傳遞機理、側阻力與端阻力發揮等進行了分析。

1、工程概況

一座超高層建筑,由一棟55層主樓、一棟60層主樓、一棟 22層塔樓及3層裙樓組成,下設4層地下室,基礎類型為樁筏基礎。相關地層參數見下表1,相關試樁參數見下表2。

2 工程試驗及數據分析

灌注樁施工完成28天后對其進行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以確定其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在樁身預先埋設鋼筋應力計,測定樁周各土層在每級荷載作用下的側摩阻力、端阻力的發揮情況。在樁身0.6m、18m、26m、30m、36m、42m、57m共7個深度處埋設了鋼筋應力計。

2.1 單樁靜載試驗

靜載試驗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進行,得到了豎向荷載-沉降(Q-s)曲線如圖1所示,沉降-時間對數(s-lgt)曲線如圖2所示。

圖4 各級荷載下樁側分段摩阻力發揮圖

根據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試樁荷載加至5375kN時,端阻力開始發揮,至13500kN時發揮至最大值599.6kN。當端阻力開始發揮后,樁側分段摩阻力42m以下段發揮最大,并隨荷載增大而逐漸增大。

3 結語

1、試樁在各級荷載作用下樁身軸力隨深度增加而減少;在逐級荷載作用下,樁身各點的軸力不斷增加;

2、端阻力開始發揮后,至樁的極限荷載前,端阻力是逐漸增大的;

3、當端阻力開始發揮后,樁側分段摩阻力下段發揮最大,并隨荷載增大而逐漸增大。

本研究結果可供長三角軟土地區超長灌注樁設計參考。

參考文獻:

[1] JGJ79―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 (JGJ79―2002,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 Treatment of Building [S]. Beijing: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第5篇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橋樁基;鉆孔施工技術

公路工程作為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對城市建設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施工的質量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路橋樁基作為公路工程的基礎環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乎著公路工程的質量是否達標,對日后公路的使用安全性與使用壽命有著直接影響。鉆孔施工技術在我國路橋樁基工程施工中應用比較廣泛,這對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鉆孔施工技術在路橋樁基施工中應用的前期準備工作

1.1鉆機的準備工作

鉆機作為鉆孔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設備,由于施工的具體要求、施工環境等實際情況的不同,在實際施工中需要選擇型號合適、性能相符合的鉆機。特別是我國市場上鉆機的種類各異,性能也不同,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好鉆機[1]。

1.2場地的準備工作

選擇合適的施工場地是鉆孔施工工作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實際施工中,往往將滿足樁基設計尺寸作為選擇場地的一項重要考查內容,在滿足這項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將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納入到場地選擇工作中來,比如說,在降雨量較多區域的工地,水位可能上漲嚴重影響施工的正常運行,施工場地水源供水不穩定等等情況,因此在實際選擇施工場地的工作中,在滿足樁基設計尺寸的同時,施工場地的高度最好能夠比附近環境的物事要高80厘米左右,同時施工場地盡量離水源比較容易到達的區域比較穩妥。

1.3護筒的準備工作

護筒的準備工作作為整個鉆孔施工工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持樁位的固定性,同時,防止水的流入影響樁位的穩定性。護筒的準備工作中,工序和要求比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要結合整個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護筒的原材料,在實際施工中,為了保證護筒的質量穩定可靠,通常使用鋼筋混凝土或者鋼板作為護筒的原材料[2]。當因為工程的實際需要對護筒的深度要求比較深的時候,施工人員在施工的時候,需要將護筒中的土體全面性去除,同時,通過錘擊等方式實現護筒的更深入,從而提高護筒的穩定性。(2)為了確保鉆孔施工的順利進行,一方面,護筒的內徑要嚴格控制在比樁徑大的范圍內,同時,護筒頂部與地下水位之間的距離要大于1.5米,另一方面,為了保持護筒在工程中的穩定性,護筒的埋設深度要合理,同時,要確保埋設的土質符合施工的相關要求。

2鉆孔施工技術在路橋樁基施工中應用

2.1鉆孔施工技術的質量要求

鉆孔施工技術在路橋樁基施工中應用,對質量要求比較嚴格。一方面,鉆孔施工過程中,孔洞的中心圓點跟樁徑中心圓點之間的間距必須要嚴格控制在5厘米之內,同時,孔徑的尺寸不能小于樁徑的尺寸;另一方面,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孔的整體性必須要強,一般說來,孔必須要保持均勻和豎直,但是在施工中如果不能夠控制好這幾個方面而導致孔有一點傾斜,施工人員就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孔的傾斜率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一來,孔的傾斜角度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對整個后續的施工影響也不大。此外,鉆孔過程中,孔的沉淀厚度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的相關規定。一般來說,在樁基鉆孔施工過程中,孔的沉淀厚度必須要控制在5厘米之內,從而保證整個施工的正常進行。

2.2鉆孔施工中需要控制的幾個方面

(1)在樁基鉆孔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做的不充分不全面,必然會對整個施工進程造成極大的不便,施工工作也無法有效的正常開展,因此必須要根據施工的相關規定,結合整個工程的實際情況[3],做好全面性的準備工作。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比如說對相關施工材料和設備的檢查、材料的尺寸和規模、施工場地的選擇、施工器械是否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等等。(2)精準的繪制鉆孔地質剖面圖。鉆孔施工工作基本上是圍繞地質剖面圖來進行的,剖面圖的精準與否對于整個鉆孔施工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這個工作中,要請經驗豐富的勘探人員來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進行全面精準的分析,從而繪制出科學的、精準度高的鉆孔剖面圖,給鉆孔施工作業提供科學的指導。(3)在鉆孔施工過程中,不能只是按照鉆孔的流程來施工。必須要在結合鉆孔施工過程中地質的實際情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工作,同時,在施工中要隨時對鉆渣進行取樣并對樣品進行合理的保存,給后續工作提供參考與分析。此外,施工管理人員要結合施工過程中各個施工環節的具體情況來合理安排施工工作,保證整個鉆孔施工工作的連貫性和有效性。(4)加大對開鉆入土工作的重視。開鉆入土工作對整個鉆孔施工工作至關重要,一方面,在開鉆入土工程中,要在護筒中設置適量的黃泥,同時,務必要保證孔位處于豎直方向和鉆桿的垂直[4],此外,在開鉆入土工作中,要隨時關注鉆桿的方向,如果鉆桿不是垂直狀態,要及時對其進行調整;另一方面,要合理的控制好鉆機鉆進的速度,如果鉆機鉆進速度過快,可能會發生縮孔等問題,如果鉆機鉆進速度過慢,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施工周期,因此,要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來合理的對鉆機鉆進速度進行合理的調整,既不能讓鉆進速度過快,也不能過慢。(5)不管是在施工之前還是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對鉆機的鉆頭進行全面性的檢查,主要是對其磨損程度進行檢查,對于磨損情況比較嚴重的要及時替換成無磨損的鉆頭,并對磨損的鉆頭進行補焊工作,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連貫性。

2.3清孔施工

當樁基鉆孔的深度達到預期施工的標準的時候,要停止鉆機鉆孔作業,同時,要嚴格對樁基鉆孔的深度和孔徑的尺寸進行檢查,看孔徑的尺寸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在這一步工作完成后,要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可以開始進行清孔作業。在清孔施工作業完成之后,需要對該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驗收,在實際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由工地的監理工程師來負責驗收,通過應用成孔檢測技術,來對樁基成孔進行檢測,只有驗收合格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環節的施工,如果驗收不合格,就需要對前面工作進行改進和完善。

2.4吊裝鋼筋籠和砼澆筑

(1)吊裝鋼筋籠。

筋籠的下放工作應在孔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通常采用比鉆孔樁鋼筋籠直徑大10厘米,但不得大于鉆頭直徑,長度為樁徑的4~6倍的檢孔器進行檢驗。在經過檢驗各項檢驗指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方可下放鋼筋籠。;鋼筋籠的制作必須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及設計要求來進行制作,一般是采用現場分段制作,將分段鋼筋籠在孔口進行焊接和吊裝,鋼筋籠就位之后,必須要做好骨架的固定工作,防止骨架因為上浮而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此外,鋼筋籠的入孔必須要保證在鋼筋籠不變形的前提下使用雙點起吊[5]。

(2)砼澆筑這

一工作至關重要,結合國內外相關技術研究資料和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提高砼澆筑工作的質量:其一,在澆筑過程中,要切實加強對砼澆筑速度的控制,因為速度過快,鋼筋籠很容易上浮,速度過慢,砼在下落到導管底部的階段無法形成較大的沖擊力,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樁體不均勻現象的發生;其二,可以通過對導管和砼料進行合理的處理與改進,減少堵管現象的出現;其三,在施工過程中,吊臂移動速度過快,施工節奏不好把握,吊臂移動速度過慢,不能夠產生適合施工的加速度,因此施工人員要合理的控制吊臂的上下移動速度,既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其四,砼澆筑過程中注意控制導管埋深,一般為2~6米,防止因導管拔漏或澆筑時間過長而無法拔管產生斷樁。

3結束語

本文主要通過對公路工程路橋樁基鉆孔技術的應用展開了分析和研究。隨著我國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運輸工程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道路運輸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質量是否穩定合格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施工企業要切實加強對公路工程路橋樁基鉆孔技術的重視,嚴格按照相關施工規定來進行,同時,要結合施工場地的地質情況,根據以往施工的資質資料來對施工方案進行合理的調整和完善,此外,在公路工程路橋樁基鉆孔施工中,也存在一些制約其健康發展的因素,這就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和施工企業要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尋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從而推動我國道路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NGUYENVANLOC(阮文祿).后注漿鉆孔灌注樁的承載力研究[J].吉林大學,2014,23∶34-35.

[2]王小英.路橋施工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9∶235-236.

[3]胡靜.大直徑鉆孔灌注樁卵石層施工技術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2013,45∶120-121.

[4]王會來.路橋樁基施工與檢測技術應用探討[J].天津建設技,2015,S1∶53-54.

第6篇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檢測技術;傳感器;類型

1.前言

當前,對已經建成的公路橋梁進行檢測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被檢測的橋梁也有很多不同類型??傮w上講,大部分被檢測橋梁多為舊橋,由于舊橋難以滿足新的要求,故而需要對橋梁進行檢測,以便保障橋梁的安全使用。此外,還有一些正在修建中的橋梁也是檢測的主要對象,這些橋梁往往使用了大量的新工藝和新材料,建筑規模比較宏大,因此,也需要對其進行檢測。目前我國橋梁檢測技術的發展方向以提高測評理論和技術研究水平為主,以提高橋檢方式的專業性、網絡型、標準性、準確性、效率性為目標。橋檢內容多數較為復雜,涉及面甚廣,包括橋梁的外觀、線性等內容,還包括裂縫、碳化、電阻率、鋼筋銹蝕、自振頻率等多方面內容。從方法上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靜載、動載及無損;從性質上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成橋驗收、施工監控及運營期檢測。

2.公路橋梁施工檢測的新技術

混凝土的密實度、滲水性、含水量、含氯鹽量、碳化深度、保護層厚度不足和開裂等缺損,是導致鋼筋銹蝕的因素。反之,鋼筋銹蝕又促使混凝土進一步破損【1】。橋檢技術的差異性主要在于傳感器的類型,即傳感過程中使用哪種傳感器進行檢測。從采用的技術手段進行分類目前的橋檢技術手段主要有如下幾種:

2.1以雷達和紅外熱像儀為主要技術手段

紅外熱像儀和雷達、激光光學、超聲波等其他新技術手段可以達到一天內準確測量幾千公里的路面或是幾十座橋面的高效率。紅外熱像儀采用紅外攝像機對橋面進行拍攝,進而獲取橋面的溫度圖。溫度圖能夠顯示橋梁在陽光下混凝土的開裂部位與橋面“熱點”的對應關系?!盁狳c”的出現是由于混凝土中的空腔比較薄,又充滿了空氣,能夠起到絕熱體的作用,使空腔上混凝土的溫度上升得比較快。雷達是通過電磁脈沖造成的電磁波被混凝土內的結構反射以后產生的回波來確定路面及橋面的實際情況的。雷達接收到的回波能夠產生交替變化的波形,這些波形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混凝土出現的裂縫及其他病害的情況,但需要專業人士來對回波進行解讀。實際工作中,將雷達這種技術手段用來檢測混凝土凍融崩裂情況和含水量情況是比較便利的,同時結合紅外熱像儀在比較干燥的情況下對混凝土的裂縫進行檢測,這兩種方法的交替使用可以有效地實現對公路及橋梁大部分病害的檢測。

2.2以光纖傳感器作為技術手段

在工程檢測中,目標體的尺度多為分米級和厘米級,對聲波和雷達波很難滿足反射條件,從理論上講應該使用散射理論【2】。目前,光纖傳感器往往被更多地應用于壓力、溫度、振動、電場、位移、電流、磁場、電壓、水聲、流量、輻射以及液位等物理量的檢測,其可檢測對象超過一百種。目前,作用于公路橋梁檢測傳感器的作用原理是光纖在受到拉壓的條件下,發生變化處的布里淵散射光會出現相應變化。一般來講,布里淵頻移和光纖軸的相應變量是成正比的。在對光纖溫度和布里淵頻移進行采集以后,就可以通過計算獲知橋梁變形的具體情況。其中有個數據叫做“光損”,這個數據是用來測定變形的數值,準確性極高,精度可以達到正負零點零二毫米。通過對散射光反射的傳輸時間的計算,能夠確定變形的具置,誤差大概在零點七五米范圍內,通過這兩個數據,就可以獲知光纖傳感器變形的大小和分布情況。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光纖傳感器能夠實現狹窄環境的測量,施工期間進行埋置,并通過接收裝置實現長期的自動監控。

2.3以無線電為技術手段

美國曾開發出一套用語檢測鋼橋,即鋼梁癖損情況的設備。這個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鋼橋結構會在反復的疲勞荷載下產生裂縫。裂縫會以細微程度進行擴大,擴大過程中,構件表面會出現能量釋放過程,對應產生力波。通過無線電網絡技術能夠對力波的大小和準確位置進行鎖定。另外,美國還曾開發過另外一種技術——聲發射施工檢測技術,這種技術原本多用在礦山地壓的檢測過程中,但目前已經被造船業、飛機制造業、化工容器、高架橋及水壩等行業廣泛應用。我國目前已經自行研制出類似的聲發射類橋檢設備,并試驗成功。這種技術可以對材料內部的裂紋分布情況進行清晰的反饋,對判斷橋梁使用壽命幫助重大。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已知的縱波在材料內部的傳播速度和方向計算縱波接觸傳感器的時間差,通過時差來判斷材料內部的缺陷位置。小波分析是在人們對AE信號處理過程中發現的,在樁基和橋梁結構的損傷檢測中應用廣泛。

2.4以自感應原理為主要技術手段

感應原理在施工檢測中應用得更為廣泛,有很多傳感器是專門為橋梁的物理量的檢測而開發的。比如用于檢測、定位橋梁內鋼筋斷裂后產生的應力波的加速計。以及用于測量混凝土中鋼筋銹蝕、氯離子量、導電率等數據的小型感應裝置。以及用于測量橋梁翼墻位移等的位移傳感器。這類設備應用自感應原理進行制造,造價較低,結構比較簡單,性能比較可靠,可以大規模地應用于各類新建及在役橋梁的檢測工作。

2.5其他類型的檢測技術

除了以上介紹的檢測技術以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施工檢測手段對公路橋梁的施工進行檢測。主要包含以下三種類型:

2.5.1運用激光系統進行檢測。激光系統能夠對測點的坐標進行準確測量和定位。適用于普通鋼材、木材及混凝土的檢測,其優勢在于能夠精確測量任何汽車通過橋梁時產生的變形,長期監測還能夠得到不同的坐標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判斷橋梁是否有沉降或是是否產生了預應力的損失。

2.5.2運用只能支座進行檢測。智能橋梁支座能夠預制支座內部的傳感器對橋梁的活載與橫載的分布情況進行采集,從而為判斷橋梁施工技術情況提供依據。在其支座內,設有多個測量壓應變與剪力的感應器。

2.5.3新型的傳感器。目前,國內外已經開發出了多種類型的新型傳感器,比如三向加速度計、磁通量傳感器等。磁通量傳感器的基本測量原理是:拉索是一種鐵磁性材料,當受外荷載作用時,其內應力發生變化,致使構件自身的磁導率發生變化,因此可通過測定拉索磁導率變化來反映其應力變化【3】。

第7篇

2.大型海岸社區建筑設計中的健康理念探討曾鳴富

3.工業與民用建筑下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分析朱鐵,周秀民

4.建筑水電安裝工程中質量失控的原因與解決措施翁仁修

5.長春皇宮建筑復原保護模式分析尚伶燕

6.建筑材料的檢測與試驗探討研究施可夫

7.浮法玻璃生產線產品的質量控制楊崇彪,苗中林,唐小桔,姜斌

8.橋梁結構物的冬季施工探討宋丹鳳,勞冬

9.合理低價中標方法探討張夢舟,趙永華

10.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胡金紅

11.鋼架橋梁結構預應力箱梁的施工控制洪文耀

12.淺談商品混凝土現澆板裂縫問題與控制蘇偉

13.建筑物結構加固施工法的選擇及成本控制探討程建輝

14.綠色建筑經濟的重要意義及發展趨勢探討郭健

15.淺談冷庫建筑施工及監理質量控制牟宏

16.水電站建設工程質量控制基本要素張亞明

17.建材發展導向(下) 淺析瀝青混凝土公路的養護胡元康

18.施工招標中工程量清單的造價審核要點探討熊學禮

19.軟土地基松木樁加固兩種計算方法比較宋歡藝

20.淺談公路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李桂賢,常永琴

21.論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姚文威

22.探析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凌莉群

23.淺談大體積泵送混凝土的施工韓冬妹

24.核子法和灌砂法測量土干密度的試驗分析曹流

25.淺談高速公路橋梁伸縮縫施工體會金龍

26.淺談工程機械故障的預防王會春

27.水泥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因素淺析李衛國

28.保證預拌混凝土質量的措施明海林,陳洪波

29.關于施工項目管理的全面分析鄧云

30.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淺析馬悅茵,張利娟

31.工業廠房施工中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劉瑩瑩,高紅丹

32.火車站地下通道施工事故探析張利娟,馬悅茵

33.荷濕旋流分離器試驗系統設計及研究查文煒,葛友華,倪文龍,沙艷敏

34.淺談鋼結構的發展及應用劉巧靜

35.鐵路路基凍脹的溫度場數值分析劉芳宏,于春海

36.淠史杭水資源承載能力初步分析吳倩

37.北方城市住區休閑活動及其空間研究黃海濱,付春芳

38.綜合機械自動化在煤礦上的應用肖玉峰,劉慶軍

39.本溪石膏礦采區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藝的比較分析梁成友,聶增明

40.淺談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破壞的原因及其防治辦法徐鵬,宋丹鳳

41.淺談裝修材料的環保要求尹顏麗

42.淺談施工企業ISO9001貫標認證工作的有效進行惠文榮

43.景觀工程中花崗巖石材施工常見病癥及其對策石曉敏

44.論舊路改造中的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及施工工藝王永正

45."時空效應"在基坑附屬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彭立梅

46.論多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應用林幽文

47.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芳

48.論現代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徐晶

49.運用QC方法根治石膏板吊頂質量通病儲建

50.建筑結構設計解析陳洪波,明海林

51.平開多腔室塑料門窗型材在建筑節能中的優勢張榮偉

52.淺析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劉啟勝

53.體外預應力及碳纖維聯合加固舊橋方法研究現狀與分析馬立軍,廖勝斌

54.建筑地下室防水問題及改善措施張繼成,劉勇,郭玉峰

55.關于鋼結構的發展研究王巍

56.路基翻漿的成因及處治胡楊,周秀民

57.電力企業狀態檢修與可靠性淺析王志君

58.論電廠設備基礎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林宏彬

59.客戶關系在電力市場營銷中的探討研究趙秀芳,閆春蕊

60.淺談低壓配電線路的斷線保護王義剛

61.中央空調調試檢驗及質量的重要性游文廣

62.用組態王實現機房監控張潤滋,潘亞波

63.對電網運行技術分析建材發展導向(下) 李忠建,李忠濤

1.EPS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裂縫產生原因及預防控制分析張吉

2.軟土地基樁基承載力對比試驗分析安建平

3.大跨度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梁施工探討林添忠

4.橋梁嵌巖樁基樁底部沉渣的處理孟杰

5.加強財政投資項目審查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林健

6.廈門文興路隧道施工過程的支護力學行為研究楊鋒

7.淺談深基坑地下水和土層錨桿的監測湯國興

8.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點張靜

9.漸行漸遠的古風——淺談旅游業對傳統建筑文化的影響羅意云

10.淺析高層結構的模板工程施工孔德榮

11.論節段拼裝梁濕接縫現澆與體系轉換王發盛

12.淺析建筑外墻滲水及其治理何婉玲

13.優秀近現代建筑保護問題研究鐘嵐HttP://

1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質量控制探討鄭云貴

15.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法及質量控制張玉宇

16.控制贛鄂隧道快速施工的關鍵工序莊全貴

17.高層商住樓轉換層施工探討何武英

18.房地產開發中造價控制的探討郭玉盆

19.?;⒅楸厣皾{施工技術的應用余波

20.大面積彩色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研究李名節

21.建筑給排水工程消防泵房設計探討張宗寧

22.淺談超高層屋面鋼結構的設計陳德平

23.基于消費心理的商業空間設計李華

24.論"景觀施工圖乃創造的過程"——以《廣西天峨縣獨山堡體育公園》景觀設計過程為例宋玉福,歐陽建友

25.超高層商務大樓建筑設計方案朗朗

26.混凝土在工程補強加固中的技術分析陳國鼎

27.淺談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陳玫佳

28.鋼網架在水泥廠輸送棧橋上的應用陸家騏

29.公路瀝青罩面結構設計應用分析何東光

30.地下室預應力混凝土板與梁施工技術紀華躍

31.淺談大口徑沉管灌注樁的應用林峰

32.淺談同安森林公安派出所建筑結構隔震設計的實施分析邱國安

33.淺析變風量空調系統設計施工工藝陳德遼

34.超聲波探傷在建筑鋼結構檢測中的應用沈曉治

35.淺談沉井設計、施工在市政構筑物中的應用王亞根

36.DX樁的檢測技術研究與展望褚光

37.超長細桿預應力砼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探討陳開順

38.建材發展導向(下) 地下室施工技術及要點探討張偉

39.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滲施工技術探討莊曉華

40.對預應力錨桿在基坑邊坡支護中的運用葉毅

41.抗浮錨樁應用的若干問題探討張衛閩

42.南方地區外墻節能保溫技術設計探討朱賀國

43.C25噴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工藝控制陳震斌

第8篇

【關鍵詞】土木工程;高層建筑;樁基設計;樁長

引 文: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建設發展迅猛,高層建筑的需求量隨著城市人口急劇增長以及城市商業經濟發展越來越大,高層建筑對人們來說不僅僅是高度,更是建筑的安全以及穩定性,所以,樁基便是高層建筑的基礎,而高層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也是樁基?;诖耍谕度牍こ淌┕そㄔO時,我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當足夠的重視樁基的設計環節,不但對樁基并加大監管力度,而且對建筑工程施工環境以及樁基的基礎信息也要明確,從而確保建筑工程工作中樁基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使我國建筑工程的嚴謹性和時效性得以充分體現。

1土木工程樁基的設計

1.1樁型、樁長的設計

在建筑工程過程中,影響樁基設計結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樁基的樁型和樁基的樁長這兩個因素分別起著關鍵性作用,我們如果要保證樁基的樁型以及樁長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就要使建筑工程工作中樁基的設計質量得以確保。選擇預應力管樁通常情況下在進行樁基設計時,應根據已有的施工設計方案而進行選擇。并且在選擇樁長時,應對建筑工程的施工環境進行勘測,確定出樁基的承載能力,同時根據上述信息計算樁基成本。這樣來講,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樁基的造價所占比重是比較大的。因此,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造價的經濟性以及合理性,我們就要在建筑工程樁基設計工作中調整樁長和樁型,如此一來,建筑工程的造價成本就可以降低。目前看來,對整個建筑工程成本的節約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就是對建筑工程樁基設計工作中樁基樁長及樁型設計的注重。

1.2靜載荷試驗

在建筑工程樁基設計工作中,為了確保樁基設計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而進行靜載荷試驗,而在進行樁基設計工作時,對其影響的因素較多,因此,直接運用估算數值在施工中的現象經常會出現是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從而使得靜荷載試驗只是的擺設,它應有確保設計參數準確的作用并未起到,使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缺乏。建筑工程工作順利實施的可靠保障就是有效進行靜載荷試驗。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樁基設計之前務必要對靜荷載試驗先,從而對于樁基的設計方案要根據試驗得出的數據信息來確定,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可以使靜荷載試驗的難度降低,同時對建筑工程的實施工作具有時效性及科學性。當前,受到時間因素的影響,在進行樁基設計時,對樁基承載力進行計算經常會不得不參考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樁基的參數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地質情況,這樣如果在樁基設計和施工中直接運用估算出來的設計數值,而在樁基工程完成后才進行靜荷載試驗,顯然這種操作缺乏科學性,同時對樁基設計的相關參數的準確性與科學性也無法保證,另外,在進行靜荷載試驗時如果樁基工程的規模較大,其進行的難度也會加大,使補樁工作不利于的完成。因此在對樁基進行靜荷載試驗之后再進行樁基的設計時應當根據相關的設計標準,這樣不但能使樁基設計的有效性得以保證,同時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對施工單位經濟效益方面的提高也有著顯著的作用。所以,設計者如果要在縮短工期的同時,提高工程的效益,就應當對樁基設計中靜荷載試驗環節充分重視,并且通過有效的靜荷載試驗獲得準確的數據,再根據該數據確定樁基設計的方案。

2土木工程樁基的應用

目前來說,在建筑工程工作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管理樁基的應用,這不僅保證樁基的合理運用,而且也保障了整體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在一般情況下,如果不允許進行高層建筑的施工的情況,就是因為遇到地質情況較為惡劣的地區,從而使樁基施工過程中無法有效的保證不會產生過大的沉降,同時,因為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等工程項目整體的荷載很大,從而引起樁基發生局部均勻沉降的幾率也較大,并且因為樁基沉降所引起的建筑物的荷載受到影響,就會產生傾斜、倒塌等一系列的情況,進一步對建筑物的安全性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樁基礎的設計時,我們要綜合的考慮工程的地質情況等因素,為了減少外部因素對樁基產生的影響,在樁基施工時,應當采取有效的手段,對樁基穩固性和抗震性能在土質較為松軟的地區更要重視,從而有效的保證樁基工程的質量。在建筑工程中運用樁基技術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在樁基的基本施工流程為:場地平整-墊層施工-放線,以及定位-挖上部樁孔土方-砌磚護壁-投測標高與十字軸線-提升機具安裝-挖余下樁孔土方-孔徑,還有垂直度檢驗-持力層檢查后進行擴底虛土清理-孔徑、垂直度檢驗-驗槽-吊鋼筋籠-澆筑樁身混凝土-混凝土養護。然后就是在施工之前將相應的準備工作做好,比如將施工材料準備好,然后讓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圖紙共同進行會審,進一步將技術交底工作做好,同時對工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節能型確定時要通過嚴格的監理和審批制度,并且還應審核相應作業單位和人員的資質。第三就是對施工場地進行必要的清理和平整之后,要測量放線,并且確定樁的位置時要根據樁基的設計圖紙以及相關的數據,進一步做好測量放樣工作。第四就是人工成孔,在進行樁孔的開挖工作時,要對樁基進行科學的定位之后,以樁心作為圓心,當達到1.5m的深度時,對樁心應當進行校正,并且進行修復孔壁,一般的樁孔的開挖和護壁的修復由人工來完成。第五,就是按照不同的規格和等級分別存放制作完成的鋼筋,從而使其表面的結晶得以保證,進一步確保鋼筋籠的各項制作措施符合相關的規定與標準,為了防鋼筋籠出現觸地變形的現象,對重量較大的鋼筋籠使用塔吊吊裝就位后,我們可以利用汽車吊輔助起吊。

3結束語

高層建筑的基礎便是樁基,同時樁基對建筑物的質量影響很大,科學、合理的樁基設計在土木工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其對工程自身的質量不但有著一定的影響,而且還在節約工程造價方面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在進行樁基的應用過程中,應當綜合的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但要做到統籌兼顧,而且為了保證工程順利、穩定的進行,在促進工程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進而促進我國建筑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另外,還應在保證工程安全施工的同時,有效控制樁基的施工。

參考文獻:

[1]劉毅.港口工程樁基的設計及施工特點[J].科技創新導報,2014(29):94-95.

第9篇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后張法預應力孔道壓漿工藝檢測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日趨成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孔道壓漿作為后張法預應力結構施工工藝中一道極為重要的工序,但壓漿質量檢測仍然是工程質量檢測中的一個空白。預應力孔道壓漿質量若存在缺陷,會導致預應力筋因腐蝕而性能降低,從而影響橋梁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孔道壓漿質量差的最直接后果是橋梁結構服役若干年后預應力鋼筋銹蝕,當銹蝕到一定程度后使預應力筋失效,導致結構承載力部分或全部失效,這種危害在預應力體系對結構承載力起主要作用的大跨度橋梁結構中尤其致命,因為它往往可能引起橋梁結構在使用中沒有先兆的破壞,并將對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本文依托長江路跨南水北調干渠橋梁工程,對壓漿料性能及壓漿工藝進行了研究。通過閱讀文獻、理論分析和工程實際應用,對后張法預應力孔道壓漿技術進行了一些研究。

一、孔道壓漿施工工藝

孔道壓漿的作用有2個:一是保護預應力筋使之不銹蝕;二是使預應力混凝土截面完整,并和梁體共同受力,從而保證體系的強度??椎缐簼{方法有真空壓漿法和常規壓漿法兩種,目前廣泛應用于我國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施工中的是常規壓漿法。由于孔道壓漿屬隱蔽工程,其質量缺陷無法象混凝土表面裂縫一樣容易直觀發現,因此,為保證孔道壓漿的質量,應將孔道壓漿材料的工作性能和壓漿施工工藝作為檢查控制重點。

技術要求

1)、材料

水泥應采用性能穩定,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低堿硅酸鹽水泥或低堿普通硅酸鹽水泥。壓漿劑、壓漿料應采用性能穩定的產品,與水拌合后,具備不離析、不泌水、微膨脹、高流動性的技術性能。水宜采用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清潔用水。

2)、配合比

根據壓漿劑,壓漿料生產商提供的初步配方及樣品,在試驗室進行試配,28天抗壓強度大于50MPa,抗折強度大于10 MPa。本工程根據F50-2011新橋規要求采用專用壓漿劑,壓漿劑為河南迪特曼新型壓漿劑,水泥為42.5天瑞水泥,水為自來水,根據實驗室配比壓漿劑:水泥:水為0.11:1:0.31,水灰比為0.26-0.28。

3)、壓漿工藝

按照試驗配合比進行生產配合比配制,根據攪拌機容量確定生產配合比為水泥150kg:壓漿劑16.5kg:水46.5kg,原材料添加順序為先加水,再加水泥,攪拌2min后再加壓漿劑,再持續攪拌4-5min,攪拌好后用標準流動度儀進行現場流動性試驗。

壓漿時,對曲線孔道和豎向孔道應從最低點的壓漿孔進入;對結構或構件中以上下分層設置的孔道,應按先下層后上層的順序進行壓漿。同一孔道的壓漿應連續進行,一次完成。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不得中斷,并應將所有最高點的排氣孔依次一一打開,使孔道內排氣通暢。

漿液自拌制至壓入孔道的延續時間不應超過40min。漿液在使用前和在壓注過程中應連續攪拌,對因延遲使用所致流動度降低的水泥漿,不得通過額外加水增加其流動度,必須廢棄。

真空輔助壓漿,孔道壓漿時,在壓漿端先將壓漿閥、排氣閥全部關閉。在排漿端啟動真空泵,使孔道真空度達到-0.06~-0.08MPa并保持穩定.然后啟動壓漿泵開始壓漿。在壓漿過程中,真空泵應保持連續工作,待抽真空端有漿液經過時關閉通向真空泵的閥門,同時打開位于排漿端上方的排漿閥門,排出少許漿液后關閉。

壓漿過程中,每一工作班組制作留取不少于3組尺寸為(40mm×40mm×160mm)的試件,標準養護28d,進行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試驗,作為評定水泥漿質量的依據。

壓漿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具體情況進行記錄,記錄項目包括壓漿材料,配合比,壓漿日期,攪拌時間,出機初始流動度,漿液溫度,環境溫度,穩壓壓力及時間,真空壓漿時記錄真空度。

6)、兩種工藝的優缺點

與傳統的壓漿工藝相比,壓漿過程連續迅速,大大減小了曲線管道中由于漿體自身重力而造成的壓力差,很大程度提高了管道壓漿的密實性,當預應力筋曲率半徑較小且長度過長時真空壓漿比常規壓漿具有更好的效果。但真空壓漿也有其缺陷,在結構兩端高差比較大時,真空壓漿會比常規壓漿效果差,孔道頂部會出現空管現象,需要二次補漿。兩種工藝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進行改進壓漿工藝的試驗研究,形成智能自動化控制系統,對提高和保證管道壓漿質量有重大意義。

二、孔道壓漿常見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

對于孔道壓漿工序,設計部門提交的橋梁設計圖紙中對其施工要求絕大多數是忽略的,僅要求按照施工技術規范執行。因此,孔道壓漿的施工質量實際上是與施工單位的技術素質、管理水平和責任心聯系在一起。孔道壓漿常見的質量缺陷有:1)孔道內水泥漿強度偏低;2)孔道堵塞;3)孔道漏漿;4)灌漿后出現沿孔道方向的裂縫。為此特找出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幾種問題并分析其原因。

一)、水泥漿泌水率過大的原因有三種:1)采用了較大的水灰比。2)水泥存放時間過長,里面含有了較多結塊。3)攪拌機攪拌能力差。

二)、壓漿過程不連續的原因有二種:1)水泥漿數量準備不足;2)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無備用設備。

三)、漏漿的原因有三種:1)出漿管和管道之間的接縫沒有處理好;2)排氣管和波紋管之間的接縫沒有處理好;3)兩波紋管之間的接頭沒有處理好;4)澆筑混凝土時振搗棒將波紋管碰裂。

四)、冬季施工如采取的措施不到位,會導致:1)水泥漿可能在未凝固前就冰凍導致造成波紋管的開裂,對結構物造成永久性的損害;2)水泥漿受凍后強度很低,即便溫度回升后強度也不可能達到規范的要求,同時會降低水泥漿和預應力鋼筋之間的粘結力。

以上各種質量問題除了要規范操作外還需要項目部管理人員嚴格檢查,壓漿過程中全過程監控,尤其是認真監控漿液的配料,壓漿過程中排漿孔出漿后繼續壓漿并保持壓力0.5Mpa五分鐘,及時做好記錄。

三、孔道壓漿檢測方法及現狀調查 通過對國外孔道壓漿質量無損檢測方法進行調研的結果表明:1)在國外預應力壓漿的無損檢測技術近年有了迅猛的發展,但當前尚無十分成熟的技術,國外研究了20多年仍處于試驗階段。2)國內公開文獻檢索表明,國內孔道壓漿檢測尚無較系統的課題研究。3)沖擊回波、探地雷達、目視技術、彈性波法在預應力孔道壓漿飽滿檢測領域有較好的研究應用前景。

國內建設行業設計、業主、監督等部門都沒有對橋梁孔道壓漿檢測方面進行專門要求。根據在2012年對鄭州市大部分預應力橋梁的實際調查,孔道壓漿檢測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全國范圍內也只有一些跨海橋梁或特大橋梁有檢測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沒有得到發展和普及。

四、展望與期待

目前孔道壓漿基本都是傳統方法,壓漿質量無法通過肉眼觀測到,只有通過專業人員檢測才能知道壓漿的密實情況,在國內沒有普及進行壓漿檢測的情況下,壓漿檢測技術應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期待著有關部門能制定更規范的標準、更普及的檢測制度,就像對樁基進行檢測一樣,在建設行業能普遍起來,彌補這一空白。

【參考文獻】

[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3]《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2-90).

[4] 《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

第10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區域型經濟的不斷拓展和深化,建筑行業不斷追求體型復雜化、功能多樣化,促使我國高層建筑不斷向高度、外形多樣、技術先進的方向發展,不斷給建筑施工單位更高的標準要求,特別注重高技術、精專業、嚴管理,鑄造城市地標性的高層建筑,并積極完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不斷強化建筑結構、施工工藝和技術的提升,進一步完善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系統性、理論性。

1、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概要

1.1 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現狀

在我國,高層建筑發展迅猛,特別是建筑正向外形復雜化、功能多樣化、結構類型復雜化的目標不斷發展,但由于高層建筑具有樓層多、建筑高、結構復雜多樣,對施工工藝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較長,對施工完整性、結構荷載科學、施工工序等要求較高。所以,為確保高層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國家開始重視高層建筑的發展,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對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斷引入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監理制,強化和規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別針對高層、超高層建筑,加強對工程施工技術的監督、對施工安全的監控,并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1.2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依據高層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點,國家和建筑施工單位不斷加強施工技術的研發和施工理論的革新。目前,高層建筑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建筑為主,并不斷發展為鋼結構或鋼混結構,有效減輕建筑自重。針對施工材料,不斷優化和篩選性能優良、便于施工和運輸的施工材料,并考慮配合混凝土進行澆注或模塊化處理。

1.2.1 高層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中,地基基礎是整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的結構基礎和支撐點,依據《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的相關規定,高層建筑的地基深度應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儼然成為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條件。

地基樁基施工技術。樁基施工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也是較成熟的一種地基處理形式。其中,發展和應用最廣泛的是灌注樁施工技術,它不僅適應各種復雜地質,還能根據荷載選擇施工級別。現澆灌注樁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其整體承載力可達1萬KN以上,而傳統樁型中泥漿護壁孔樁,因其適用性強,已成為高層建筑的主要樁型之一,國家積極推廣建筑基礎樁底、樁側后注漿技術,并配合超聲檢測技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樁施工集成技術,并不斷研發動態、靜態測量技術,并開發相應的計算機模塊,適時掌控樁基承載力的狀況。

地基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我國高層建筑得到快速發展,但其施工地基基坑深,開挖難度大,已成為制約高層建筑施工的關鍵技術。由于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是集擋土、支護、防水、監測等的系統工程。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研發的基坑支護系統分兩種,分別是逆作拱墻和土釘墻,兩種支護的造價都明顯低于傳統支護價格。

1.2.2 高層建筑工程基礎施工相關技術

混凝土施工技術。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材料,特別是在澆筑方面需要大批混凝土,而混凝土重要的指標是抗壓強度,影響其抗壓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強化混凝土出廠的檢驗和混凝土制備中的檢測,確保使用混凝土的性能。強化施工混凝土的泵送技術,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施工單位應積極開發研制混凝土澆筑新工藝,在確?;炷列阅艿那疤嵯?,不斷革新現有的支模技術,加強支模材料的優選,動力提升設備的研發,并向大模塊方向發展,集約化發展拆模施工技術,確保高層建筑施工的進度。

鋼結構工程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領域,鋼結構因其特有的超強度、抗壓抗彎、自重小等優勢,并且施工進度快、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好,在我國得到不斷地推廣和發展,特別是在鋼結構的吊裝、連接和鋼結構表面防護等方面發展迅速。

2、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

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得到極大的發展,在引入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我國自身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和理論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施工技術,充實我國現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2.1 高層建筑厚板轉換層施工技術的發展

建筑結構中的轉換層可以根據功能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設計、施工工藝。目前,我國現有結構轉換層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結構轉換層因其設計簡單、施工方便等優勢在工民建筑中得到發展和應用。但是,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厚板式轉換層設計理念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相關結構預應力技術理論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國高層建筑、特別是跨度大、高撓度、強剪切力等建筑結構問題都有較完善的設計和施工技術。

2.2 高層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相關建筑材料行業也得到發展和提升,特別是在新材料的研發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建筑材料關系到高層建筑結構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載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溫等功能。因此,對新材料的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或規范執行,加強建筑裝飾材料的研發管理力度,特別是加強對新材料施工技術的研發,如玻璃幕墻的設計施工,明框暗框的設計、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3、結論

我國高層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和壯大,施工技術的不斷升級。但是,由于我國現有高層建筑施工理論和技術還不成熟,國家必須加大力度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理論,并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研討和分析,結合我國現有的實踐經驗,制訂符合我國國情的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并呼吁政府出臺相關的法律規范,對高層建筑工程進行科學地、規范地管理,使我國高層建筑行業逐步邁入嶄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地基;處理方式;類型選擇

【 abstract 】 :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high-rise building not only the safety and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normal use is importa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st and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were bigger proporti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election of found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 keywords 】 : foundation; Treatment; Type choice

中圖分類號:TU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常見地基處理方式

常見地基處理方式有是多種,以下對各種地基處理方式做具體的介紹:

1.換填墊層法

換填墊層法是挖去地表淺層軟弱土層或不均勻土層,回填堅硬、較粗粒徑的材料,并夯壓密實從而形成墊層的地基處理方法。

2.預壓法

(l)堆載預壓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臨時堆載(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貨物等)的方法對地基施加荷載,給予一定的預壓期。使地基預先壓縮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載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載再建造建筑物。

(2)真空預壓法

在軟粘土地基表面鋪設砂墊層,用土工薄膜覆蓋且周圍密封。用真空泵對砂墊層抽氣,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負壓。隨著地基中氣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結。

3.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

(l)強夯法(又稱動力固結法或動力壓實法),是反復將質量一般為10一40t(最大可達到ZO0t)的夯錘提高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對地基土進行強力沖擊,通過巨大沖擊和振動能量,提高地基承載力并降低其壓縮性,改善地基性能。

(2)強夯置換法是在強夯形成的夯坑內回填塊石、碎石等粗顆粒材料,然后用夯錘夯擊,重復此規程連續施工,形成一個墩體,稱為強夯置換墩。

4.振沖法

振沖法是以起重機吊起振沖器,啟動潛水電機后帶動偏心塊,使振沖器產生高頻振動,同時開啟水泵,由噴嘴噴射高壓水流,在邊振邊沖的聯合作用下,將振沖器沉人到土中預定深度,經過清孔后,即可從地面向孔內逐段填入碎石,每段填料均在振動影響下被振密擠實,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后即可提升振沖器,如此重復填料和振密,直到地面,從而在地基中形成一個大直徑的密實樁體。

5.砂石樁

砂石樁是指采用振動、沖擊或水沖等方式在軟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將砂或碎石擠壓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大直徑的砂石所構成的密實樁體。砂石樁法早期主要用于擠密砂土地基,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化,特別是高效能專用機具出現后,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6.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

eFo樁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簡稱,(e指eement、F指Fly一ash、o指oravel),是由碎石、石屑、粉煤灰組成混合料,摻適量水進行拌和,采用各種成樁機械形成的樁體。通過調整水泥的用量及配比,可使樁體強度等級在CS一CZO之間變化,最高可達C25,相當于剛性樁。

7.夯實水泥土樁法

夯實水泥土樁是用人工或機械成孔,選用相對單一的土質材料,與水泥按一定配比,在孔外充分拌和均勻制成水泥土,分層向孔內回填并強力夯實,制成均勻的水泥土樁。使樁、樁間土和褥墊層一起形成復合地基。

8.水泥土攪拌法

水泥土攪拌法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漿液或粉體)強制攪拌,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加固土,從而提高地基土強度和增大變形模量。

9.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利用高壓噴射化學漿液與土混合固化處理地基的一種方法。它是將帶有特殊噴嘴的注漿管,置入預定的深度后,以高壓(20一40MPa)噴射沖擊破壞土體,并使漿液與土混合,經過凝結固化形成固體。

10.石灰樁法

石灰樁是以生石灰為主要固化劑與粉煤灰或火山灰、爐渣、礦渣、豁性土等

攙和料按一定的比例均勻混合后,在樁孔中經機械或人工分層振壓或夯實所形成

的密實樁體。為提高樁身強度,還可摻加石膏、水泥等外加劑。

11.灰土擠密樁法

灰土擠密樁或土擠密樁是利用沉管、沖擊或爆擴等方法在地基中擠土成孔,然后向孔內夯填素上或灰土成樁。成樁時,通過成孔過程中的橫向擠壓作用,樁孔內的土被擠向周圍,使樁間上得以擠密,然后將備好的素土(勃性土)或灰土分層填入樁孔內,并分層搗實至設計標高。用素上分層夯實的樁體,稱為土擠密樁;用灰土分層夯實的樁體,稱為灰土擠密樁。

12.柱錘沖擴樁法

柱錘沖擴法是采用直徑300一500~、長度2一6m、質量1一8t的柱狀錘(簡稱柱錘),通過自行桿式起重機或其他專用設備,將柱錘提升至距地面一定高度后下落,在地基土中沖擊成孔,并重復沖擊至設計深度,在孔內分層填料、分層夯實形成樁體,同時對樁間土進行擠密,形成復合地基。

13.單液硅化法和堿液法

(l)單液硅化法,單液硅化法是硅化加固法的一種,是指將硅酸鈉溶液(俗稱水玻璃)灌入土中來加固土的方法。經加固后的土可提高水的穩定性,消除黃土的濕陷性,提高土的強度。

(2)堿液法,堿液法是把具有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經加熱到90一100oC,通過有孔鐵管在其自重作用下灌入土中,利用Na0H溶液來加固勃性土的方法。

二、地基處理方式的選擇

一般地說,在選擇確定地基處理方案以前應充分地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地質條件:包括地形、地質,成層狀態,土的各種指標,地下水條件。

2.結構物條件:包括結構物形式、規模。

3.環境條件:一是氣象條件,包括要求的安全度、重要性;二是噪聲、振動情況,包括振動、噪聲可能對周圍居民或設施的影響;三是鄰近構筑物情況;四是地下埋設物;五是機械作業、材料堆放的條件;六是電力與供水條件。

4.材料的供給情況:盡可能地采用當地的材料,以減少運輸費用;

5.機械施工設備和機械條件,在有些地區有無所需的施工設備和施工設備

的運營狀況成為了采用何種加固措施的決定因素。

6.工程費用的高低操作、操作熟練程度。

7.工期要求。一方面,應保證地基加固工期不會拖延整個工程的進展;另

一方面,如地基工程縮短,也可利用這段時間,是地基加固后的強度得到提高。

另外,地基處理設計時,要考慮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上部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以增加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02

[2]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第12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探討

建筑行業發展突飛猛進,是我國社會經濟進步的體現,但也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在建筑施工中節省能源的消耗,是我國以及各大建筑企業一直以來關注的問題。

一.模板施工技術

一些較為典型的模板技術包括大模板施工技術、滑模板施工技術、臺模板施工技術等等。大模板即大塊模板或大型模板,這是一種專業模板,周而復始使用,單塊大模板具有面積大的特點,大模板技術把層高的標準化、進深、建筑物的開間作為基礎,其主導工序是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在剪力墻施工中大模板施工技術被廣泛采用,其特點是能多次重復使用并保證鋼度和墻面平整;滑模板施工技術由組裝滑膜設備、綁扎鋼筋、澆灌混凝土、滑升模板、樓面工程以及拆除模板等幾部分組成,施工速度快、整體結構性能好、機械化程度高、可節省支模和搭設腳手架所需的工料、能較方便地將模板進行拆模和靈活組裝并可重復使用;臺模板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也較為普遍,在高層建筑中,也適用于其較大進深和開間的現澆混凝土樓蓋的施工。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主體施工過程中,對于混凝土工程技術要格外注意,特別是對混凝土質量的要求不能懈怠,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對于混凝土施工中的抗壓強度要求必須過關,所以在對水泥進行檢查時必須嚴格,同時在水灰比的實驗中一定要反復測驗,符合高層建筑的要求,配比出高質量的混凝土。

三.鋼筋工程的施工技術

鋼筋結構工程是建筑主體工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于高層建筑而言更是如此,在對高層建筑的施工鋼筋進行選擇時,需要對其力學性能做出反復測驗,在現場制作加工鋼筋時,要符合高層建筑的設置要求,符合設計者的要求,合理控制鋼筋的誤差,保證誤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不影響工程質量,鋼筋的種類等級類別"規定的規格"產品的數量一定要符合設計者的要求,在此基礎之上,還要注意鋼筋工程加工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保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完整合理,預防漏水等意外現象的出現。

四.建筑地基施工技術

建筑的地基質量絕對了整個建筑的安全性能和建筑質量,所以在建筑地基施工中,注意深地基施工的施工質量成為了保障整個施工的基礎條件,樁基施工技術是一種最被廣泛采用也是較為成熟的地基施工技術,其中,灌注樁施工技術其優勢在于能夠適應各種地勢條件,適應性能非常高,因其較強的適應性能,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被應用的最為廣泛,其次,建筑基礎樁底、樁側后注漿技術,并配合超聲檢測技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樁施工集成技術,這些地基技術的創新和因地制宜的應用保障了建筑施工中的基礎性能,為建筑施工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轉換層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處于建筑物下部,承受上層的荷載,一是對地震的反應較為強烈;在對有轉換層的高層建筑進行設計時,首先轉換層下部樓層的剛度要小于上部樓層的剛度,其次為了達到抗風抗震的設計要求,應對轉換層上、下相鄰樓層結構的抗側剛度以及承載力進行著重考慮,在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技術方面,主要從轉換層底模板支撐系統,鋼筋及綁扎工藝和混凝土施工時的工藝三方面來考慮,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差異結構較大的樓層中,通過轉換層來達到承載上部,確保穩定的作用。

五.墻體保溫施工

墻體保溫施工是墻體節能措施的重要體現,也是其重要構成部分。墻體的保溫層一般會設置在墻體內側或者外側,雖然在內側設置操作技術簡便,但卻達不到一定的保溫效果。相比內側外側要好些,不僅保溫效果比設在內測好,還可以節省使用面積。但也有很多的缺點,設在外側由于粘結性達不到要求標準,容易導致開裂、滲水、脫落、耐久性降低等問題發生,而且在材料成本上比內設置高。抹灰、噴涂、干掛、粘貼以及復合等是施工工藝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實際施工中,會根據保溫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差異采取相應不同的節能施工技術。

對于由膨脹珍珠巖、蛭石、等輕骨料與水泥、石膏等化學聚合物等混合調配成的保溫砂漿,比較適合抹灰的施工方法,這里對保溫砂漿也有一定的要求標準,需通過質檢檢驗,層面防水層完工后,加強對保溫層的維護,防止與墻體連接的隔墻、門窗框等對其產生破壞,同時對施工的環境溫度也有相應的要求,要高于5℃,另外,在夏季要注意對其采取保濕養護措施。對保溫砂漿采取抹灰施工方式時,應注意操作順序為自上而下,依次進行。在施工過程中,著重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基層的清潔、修平和濕潤處理,混凝土墻和梁柱等部位不容易粘貼,所以要對其采取相應的緩和措施,如在其表面刷粘結劑或直接進行打毛處理;(2)注意水平線、踢腳線以及圍裙線等需滿足施工設計要求,施工中通常利用水泥砂漿護角。在墻面做好標準灰餅、沖筋,可以有效確保保溫層的厚度。(3)注意每次抹灰厚度適宜,最好控制在10毫米左右,在進行下一步操作時應確保底層已經達到凝固狀態,同時表面具有一定的強度。此外還需注意,對于保溫層的養護不能用水沖的方法,否則可能會由于承受不住沖刷力造成脫落現象,因此,在砂漿的硬化期間嚴格禁止撞擊和振動;(4)通常情況下,保溫砂漿會設置在內側,當設置在外側時一定要注意必須要有相應的防水、防裂和防脫落措施。

噴涂施工是大多聚氨酯泡沫塑料、各種保溫材料所采取的方式。在施工之前,由于產品不同,其相應的要求不同,應嚴格根據各產品的要求控制工作環境的溫度,在噴涂之前,同樣對基層進行清潔、干燥、平整處理,保溫涂層時確保涂層厚度均勻并符合要求標準,此外對噴涂的距離、角度、速度和流量等因素應加強控制掌握。

總 結

建筑施工技術必要以保障建筑的安全穩定質量為前提,在各地都在忙于建設,忙于發展的今天,建筑不可避免的在施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結合建筑施工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到,建筑施工并非易事,其面臨的很多施工技術問題都需要施工者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尋找出解決辦法,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對于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將會越來越深入,在不斷總結施工經驗,學習國內外施工技術的基礎上,我國的建筑行業將會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李斌.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的探討[J]. 低碳世界,2014,07:18-19.

[2]羅繼振.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探析[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1:54-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游戏| 丽江市| 荔波县| 平泉县| 上杭县| 崇礼县| 乐山市| 西华县| 永修县| 襄城县| 茂名市| 阳东县| 灵川县| 汕头市| 海口市| 泰州市| 如东县| 和平县| 德清县| 蒙自县| 合肥市| 新龙县| 锡林郭勒盟| 井陉县| 阿勒泰市| 辽中县| 巴林右旗| 云林县| 疏勒县| 红原县| 三明市| 彰武县| 临夏市| 宁远县| 黑山县| 保康县| 柳河县| 利川市| 无极县|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