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碩士醫學論文

碩士醫學論文

時間:2022-06-21 03:32: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碩士醫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碩士醫學論文

第1篇

    科學論文是對科學領域的現象進行研究并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文章,它記載科學工作者探索未知的過程,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和價值,也是科學家之間進行學術交流的文字記錄。 

    醫學的任務在于認識疾病,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醫學科學論文是醫學工作者在醫學科學實驗或臨床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一、醫學論文的性質、特征和要求 

    科學論文的特征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所決定。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造和無止境地探索未知的過程。 

    它的顯著特征是 ①系統性 ②客觀性 ③繼承和創造性 

    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問題的提出 — 假說的形成 — 假說的驗證 — 現象事實資料的收集分析 — 結論的得出 — 形成科學論文 

    論文的形成也是科學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論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學性 

    2、嚴密的邏輯性 

    3、語言文字的準確、客觀、概括性 

    4、理論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規范性 

    二、醫學論文的類別 

    1、按專業性質分: 

    醫學論文:A、基礎醫學論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 

    B、臨床醫學論文(臨床經驗體會、臨床總結報告、專題研究總結、新技術新方法報道、病例分析、病例報告、病案討論) 

    2、按研究性質分:A、探索性研究 

    B、發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調查性研究課題 

    B、觀察性研究課題 

    C、實驗性研究課題 

    D、總結經驗性研究課題 

    E、整理資料性研究課題 

    4、按功用分:A、學術論文 

    B、學位論文:學士論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學識水平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碩士論文 1~5萬字 

    博士論文 >5萬字 

    碩士論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專一專業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獨立從事該專業的研究工作 

    ③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新見解 

    ④對該專業的學術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 

    博士論文的要求: 

    ①對某學科某領域有深入廣博的學識 

    ②能對某學科提出創造性的見解 

    ③對該學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動作用 

    ④能獨立選擇具有創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三、醫學科學論文的體裁 

    1、論著性 

    2、學術討論性 

    3、綜述性 

    4、交流性 

    5、評論性 

    四、醫學科學論文的評估 

    1、內容的獨創性 

    2、資料的正確性 

    3、結果的確證性 創新、求是、達理 

    4、成果的應用性 

    5、文章的可讀性 

    五、醫學論文的基本格式和規范要求 

    ㈠標題(題目) 

    要求:1、能揭示論文精髓(研究目的、對象、指標、效果) 

    2、簡明、醒目、新穎、準確、生動、富有吸引力 

    3、<20個字,盡量不設副標題,需要時用破折號分開 

    4、縮寫和原形不宜同時出現。10以下用漢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數字(十二指腸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歸屬 

    2、文責的歸屬 

    要求:1、單位左側,姓名右側 

    2、個人成果屬個人姓名,集體成果按貢獻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單位一般只列出單一作者,余可作腳注 

    4、確認他人幫助可用致謝 

    ㈢目錄:對長篇論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讀者了解論文內容梗概及各論點之間的聯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數250~500字左右 

    2、內容包括:本課題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圍和重要性;研究內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價值和意義;闡明結論(結論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討論)通過閱讀提要可獲得本文的概念、論點、準確數據和基本結論 

    3、文字簡明扼要,獨立完整 

    4、忠實原文,不加評論,不與其它研究工作對比關鍵詞:不超過5個,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導言、序論)是論文的開頭、總綱,扼要點破論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1、內容包括:論文的主題、目的和范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起點,闡明本課題希望解決的問題及意義 

    2、防止“夜郎自大”和“過度謙虛” 

    ㈥材料與方法是論文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說明試驗和觀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過程、測試方法,以便重復驗證和估計其可靠性。 

    要求:內容包括: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實驗和觀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過程,可借助圖表、實物照片來表示。 

    ㈦結果——主要陳述實驗和觀察到的事實結果 

    要求:1、客觀、可靠、準確 

    2、不要主觀臆測,任意取舍 

    3、主要是擺事實,不必分析評論、評價 

    4、必要是用統計圖表、實物照片幫助陳述事實結果 

    ㈧討論—根據“結果”提供的事實,探討主題的一種研究方式 

    內容要求:1、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估計結果的正確性,評價其意義,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2、與前人的工作聯系起來,比較其異同,解釋其因果關系或提出自己觀點和建議。 

    3、指出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大小,應用價值如何 

    4、實驗過程有何經驗教訓,尚待解決的問題及今后進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獻要注明出處,避免與自己的結果混為一談。 

    6、避免主觀臆測,自圓其說。對結果進行深入廣泛的分析和綜合,提高對結果的認識,為結論提供理論依據。 

    ㈨結論(小結)說明論文闡述的主要發現所能說明的理論認識,是全文的概括和總結。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與前面提出的問題前后呼應 

    2、把討論分析得出的認識,以簡明扼要的論點形成表達出來,結論應能 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和結果 

第2篇

1)什么是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后,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于研究論文的文體。

2)文獻綜述的寫作要求

一、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要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寫作的目的、必要性、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范圍,闡述有關問題的現狀和動態,以及目前對主要問題爭論的焦點等。前言一般200-300字為宜,不宜超過500字。

正文,是綜述的重點,寫法上沒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較好地表達綜合的內容,作者可創造性采用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兩個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進一步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當然,作者也可從問題發生的歷史背景、目前現狀、發展方向等提出文獻的不同觀點。正文部分可根據內容的多少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別論述。

小結,是結綜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總結,作者應對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發展的方向和展望。內容單純的綜述也可不寫小結。

參考文獻,是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對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同雜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條以內為宜,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二、文獻綜述規定

1.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于30篇,且文獻搜集要客觀全面

3.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號[]括起來置于引用詞的右上角。

6.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不能混淆作者與文獻的觀點。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并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針對性強。

7.文獻綜述不少于3000字。

三、注意事項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于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引用文獻不過多。文獻綜述的作者引用間接文獻的現象時有所見。如果綜述作者從他人引用的參考文獻轉引過來,這些文獻在他人引用時是否恰當,有無謬誤,綜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間接轉引文獻。

第3篇

為提高本院臨床中藥學的教學質量,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培訓與鍛煉。采用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傳授循證醫學知識,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循證醫學知識,教師帶教過程中培養循證醫學理念,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方式(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鼓勵研究生撰寫循證醫學論文等教學方法,取得了豐富的教學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以下教學難點:國內缺乏優質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臨床資料,研究生的統計學功底普遍薄弱,研究生缺乏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的來說,循證醫學有助于臨床中藥學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關鍵詞]

循證醫學;臨床中藥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方法;教學難點

循證醫學,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是指應用現有最為可靠的研究證據,結合醫師的臨床技能及既往經驗,在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對患者做出的醫療決策與診治方案[1]。自1992年GordonGuyatt于JAMA雜志首次提出此概念始,循證醫學迅速與臨床各學科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在不斷豐富與完善自身體系的同時,更促進了傳統臨床教育模式的轉變[2]。臨床中藥學是指在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以患者為主體,研究中藥或其制劑在人體內的作用及機制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評價及應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3]。作為一個新興學科,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模式及內容尚處于摸索階段[4]。本單位于2015年成立臨床中藥學碩士招生點,且于當年成功招生,依托本科室課題背景及首都醫科大學教學資源,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培訓與鍛煉,且碩果頗豐。現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教學的方法、成果及難點做一歸納總結,以供同仁參考引智。

1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方法

1.1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傳授循證醫學知識

在臨床中藥學的常規教學中,帶教老師將循證醫學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理念融入教學內容中,通過系統地傳授讓醫學生正確掌握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再依靠本院循證醫學中心及首都醫科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針對循證醫學的重點及難點定期開展專題講座,通過專家的講解及答疑使醫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循證醫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

1.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循證醫學知識

在醫學教育中融入以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新型醫學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5]。帶教老師通過微信群、QQ群等流行社交軟件,將循證醫學相關課件、文獻、資料推送給研究生。這樣不僅可以將帶教過程中沒講到的、忽略的、重要的知識點在群組中詳細講解,還可以實時回答研究生在學習循證醫學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與不解之處。另外,這種線上學習交流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學生“羞于問、不敢問”的常見教學難題,還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1.3教師帶教過程中培養循證醫學理念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知識更新速度往往較慢,而醫學及藥學領域知識的更新速度卻是極快的,如在教材還未介紹他汀類降脂藥物在防治冠心病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時,在臨床診治冠心病的過程中就已形成強化降脂的理念[6]。所以,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讓研究生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不斷更新的現實性與必要性,再通過具體的循證醫學案例使其掌握獲取知識、辨別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

1.4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方式(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PBL)將“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學習”模式[7]。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獲取知識的機會,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與他人的交流方式。在臨床中藥學的教學中,將PBL教學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即“向研究生提出問題,并告知問題的解決手段(循證醫學),讓其自行尋找答案、甄別答案”的過程。這種模式的核心內容旨在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及實戰能力。在此模式下訓練的研究生不僅擁有嚴謹的臨床思維,而且在查閱文獻、分析總結、語言表達及科研寫作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能力[8]。

1.5鼓勵研究生撰寫循證醫學論文

在就業壓力日益加劇的今天,唯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含金量才能于萬千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而研究生在完成規定學習任務之余,無疑是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9]。因此,鼓勵研究生對臨床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循證醫學研究,并撰寫相關論文,不僅有助于其對循證醫學知識、手段及理念的理解,更有助于豐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含金量。

2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成果

自本專業研究生入學一年以來,循證醫學教學不僅激發了研究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知識;同時還提高了研究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可貴的是,一方面,循證醫學教學可使研究生養成縝密且靈活的臨床思維,促進其在今后的查房、醫囑審核、會診及科研等工作中做出正確、先進的用藥指導意見;另一方面,研究生通過循證醫學研究會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海洋的廣闊與多變,促使其養成孜孜好學、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新一代醫藥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循證醫學教學的同時也增強了帶教老師的循證醫學理念,不僅促進其在臨床中藥學的工作中做出科學的用藥指導,還促進了循證醫學及流行病學科研的開展。在進行循證醫學教學的一年來,本教學點已于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循證醫學論文2篇,分別為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10]及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11],不僅拓寬了鹽酸小檗堿片及雷公藤多苷的應用范圍,還為臨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銀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參考。

3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難點

3.1國內缺乏優質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臨床資料

循證醫學的研究基石是通過雙盲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以評價某種藥物或療法對某種疾病的療效及毒副作用[12]。由此可見,循證醫學重視證據,不迷信權威。現行醫學各學科診療指南的證據主要來源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但由于人種、飲食結構、環境等因素的不同,這些指南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患者。然而,正規的臨床試驗所需樣本量大、研究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還需避免商業利益對結果的影響。由于我國的循證醫學概念引入較晚,現有的嚴格、正規的隨機對照試驗臨床資料可謂鳳毛麟角,尤其有關中藥的臨床報道仍以觀察性研究為主,導致在進行中藥的循證醫學研究中,缺乏優質、具有代表性的臨床原始資料。

3.2研究生的統計學功底普遍薄弱

循證醫學與統計學是緊密相連的,數據的篩選、方法的選擇均離不開統計學基本原理[13,14]。在循證醫學教學中,帶教老師必須在闡述相關統計學知識后,方可講授循證醫學知識[15-17],表明現有的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課程與實際應用多有脫節,其所講授的知識過于陳舊、繁雜,且應試教學模式過于死板、老套,導致研究生難以把握統計學的重點與難點,無法掌握實際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數理統計知識。故應加快《醫學統計學》課程改革,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增強研究生對統計學的實際應用能力。

3.3研究生缺乏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限于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研究生的主動性普遍較差,帶教老師需向其布置具體的任務,交代具體的研究方法與軟件,甚至還需對結果進行分析思考[18,19]。研究生大多不具備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能力,僅滿足于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導致離開教師及學校,研究生無法獨立開展循證醫學工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帶教老師一方面要向研究生傳授具體的循證醫學理論與知識,另一方面也要著重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研究生學習及科研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學以致用。

4展望

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乃至各科臨床教學中,對研究生的臨床診治、科學研究、人文關懷及個人發展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作為首都三甲教學醫院,我們肩負著向社會輸送高水平醫學、藥學人才的重任,而循證醫學無疑是現代醫學與藥學的發展方向與診療理念。因此,于本碩士點內開展循證醫學研究,貫徹循證醫學理念,推動循證醫學與臨床中藥學教育的融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深化對循證醫學的教學,大膽嘗試新型培養模式,同時望能給業界同仁些許參考。

作者:續暢 馬致潔 周力 鐘萌 謝俊大 李健 趙奎君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中藥劑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內科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參考文獻]

[2]方冠毅,劉宇軍.循證醫學教育在醫學生臨床素質培養中的探討[J].華夏醫學,2009,22(3):521-522.

[3]趙宇昊,唐燕,李書珍,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臨床中藥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12):1891-1892.

[4]王建.基于中藥學專業《臨床中藥學》課程的教與學思考[J].中藥與臨床,2015,6(4):37-39.

[5]劉濤,李冰.發揮教育信息技術優勢改造醫學課程教學模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23(4):411-413.

[6]康俊萍,吳嘉慧,李培璟.心內科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1,25(1):46-48.

[7]辛萍,王建,王忠寬,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對未來教育的挑戰[J].中國科技信息,2008,15(1):234-235.

[8]田金徽,羅小峰,李琳,等.PBL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9(4):392-395.

[9]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淺議臨床中藥學學科內涵建設[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11):139-140.

[10]續暢,劉學龍,倪建騰,等.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30):4232-4235.

[11]續暢,趙奎君,吳真,等.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6,22(2):101-104.

[13]陳曉陽,李晟,劉平安,等.《臨床中藥學》教材編寫的思考與建議[J].中醫藥導報,2014,20(2):151-153.

[14]李潔,張虹.加強醫院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的幾點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10):1048-1049.

[15]周蓓,吳燕春.臨床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38-139.

[16]顧曉玲,朱江,陳麗華.中醫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工作初探[J].中國執業藥師,2014,11(10):54-56.

[17]王安香.臨床中藥學與中藥師作用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9):128-129.

第4篇

關鍵詞:醫學生;專業英語教育;醫學英語;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60-03

Necessity of subject-based English for medical students'education and its practice exploration

Ling Xiao,Jin Hong.

(Medical colleg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Abstract:As the bridg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to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English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medical education to be carried out without delay.It was suggested that Medical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introduction of word-building,network resources utilizing and abstract writing in order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to master it better.

Keywords:Medical student;subject-based English education;Medical English;practice exploration

中國的傳統醫學一直以博大精深著稱。但凡事不能閉關自守、閉門造車,有交流才會有提高,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因此,中華醫學也要與外界進行廣泛的交流,才能更加迸發出勃勃生機。

國際化的交流,依賴于國際通用語言的使用。到目前為止,英語作為使用率最高的一種語言,在全球范圍內已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普及,并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它正逐步發展成為溝通世界的語言橋梁。因此,在醫學界普及英語勢在必行。

一、醫學專業英語教育刻不容緩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前沿科學的國際交流日益增加。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科學更是如此。據分析,中國現代整體醫學水平與日韓等國相比旗鼓相當[1]。但是,從英文撰寫的醫學論文數量來看,中國落后于日本;而亞洲多個國家的醫師比中國醫師更容易融入國際學術社會,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醫學生是醫療界的儲備群體,在畢業后大多數面臨的是臨床或科研[2],這意味著在他們繁重的工作之余,還必須經常了解國內外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不斷查閱醫學文獻、爭取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等,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因此,針對醫學生開設專業英語課,教他們熟悉專業英語的體裁、表述、閱讀與書寫刻不容緩。

普及英語教育在中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中國學生從小學就已開始接觸英語,應該說,他們的英語基礎是比較好的。但是,在高等教育階段,掌握好了公共英語并不意味著學生一定會有較好的專業英語閱讀和理解能力。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盡管大部分學生已通過了英語四級甚至六級的考試,但是對于諸如“Mean peek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bramycin occur between 30 and about 60 minutes after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之類的句子,很多同學在學習了專業英語之前都出現了翻譯錯誤。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于“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把握不住,不知該如何翻譯。而有些人明知不對,還是會抱著僥幸心理將其翻譯為“肌肉內管理”。殊不知,“administration”一詞在醫學中指的是“giving of a medicine”,即“給藥”,而它在公共英語中為大家所熟知的意思是“management”,即“管理”,由于缺乏相應的醫學英語知識而產生了理解歧義(該句可翻譯為“肌注后30~60分鐘之內妥布毒素的平均血藥濃度達到高峰。”)。學生由于缺乏相應的醫學英語知識,發生此類誤解的情況比比皆是。可見,醫學英語教育對于醫學生而言,至關重要!

中國教育部高教司早在2001年4號文件中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的20%以上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并在2005年1號文件中再次重申了雙語教學的要求,教育部尤其鼓勵在生命科學等領域中率先實行雙語教學[3]。經過10年的探索,醫學教學中的雙語教學取到了較大的發展,基于此,也有人提出了取消專業英語教學的建議。他們認為,雙語教學的開展使得學生能從各個專業領域接觸到專業英語,因此,專業英語的設置已成為多余。對于此種觀點,筆者持不同意見。雖然各大院校為貫徹高教司的精神紛紛進行了雙語教學,但教學的收獲如何、學生對此的反饋如何、掌握的程度怎樣是沒有一個評價的量化標準。而且,從目前的雙語教學情況來看,學生掌握得更多的只是一些獨立的專業詞匯或是定義,對于閱讀一段完整的文獻還是有困難的。事實上,專業英語教材中選用的醫學文獻文章均取自于英語國家的醫學論文或科技文,這是英、美國家專家使用科技英語體撰寫的,其內容專業性強、文章結構嚴密、遣詞造句考究、句型復雜多樣。如果不注意到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在這些方面的區別,閱讀過程中就會發生理解偏差甚至理解困難。因此,單純的雙語教學是無法滿足醫學生順利進行專業文獻閱讀的需要的,必須通過專業英語課的開設在公共英語和專業知識之間構架橋梁,讓醫學生系統地學習醫學英語詞匯,通過學習構詞法來舉一反三地擴大專業詞匯量,并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其閱讀層面由普通轉向專業,反復了解和熟知專業英語的行文特點,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進行醫學論文的構架和鋪陳,以及如何從專業的角度用英語進行相關知識和信息的闡明和論述。

二、醫學專業英語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醫學英語的課程設置

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4]是在總結原理工科本和文理科本《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兩個大綱使用十多年來的經驗基礎上,針對我國大學外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修訂而成的。1999年的修訂版中正式提出了“專業英語”的名稱,并規定大學英語教學分為基礎階段(1~2年級)和應用提高階段(3~4年級)。應用提高階段的教學包括專業英語(Subject-Based English,SBE)和高級英語(Advanced English,AE)。學生在完成了四個學期的基礎階段的學習任務,通過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后,都必須修讀專業英語。大綱中還規定:“專業英語為必修課,可安排在第五至第七學期,教學時數應不少于100學時,每周2學時。課內外學習時數的比例應不低于1:2。在第八學期還可繼續安排專業英語文獻閱讀、專業英語資料翻譯、英文摘要寫作等。專業英語課原則上由專業教師承擔,外語系(部、教研室)可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配合和協助。”

由《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可知,國家對于英語教育的連續性極為重視,不僅將專業英語設置為必修課,而且還規定教學時數不少于100學時。具體到醫學教育中,則是希望通過醫學英語的開設來培養醫學生在其專業領域內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使他們在以后的臨床實踐和科研工作中能以英語為工具進行信息的攫取和交流,能弘揚本國的醫療技術,并順應全球化的潮流。

(二)醫學英語的教學實踐

1.課文選材應由科技文過渡到專業文獻。目前市面上的醫學英語教材版本很多,各有各的側重點和長處。依內容的編排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全部為專業內容的;另一種是分上下兩冊,上冊是簡易的基礎專業知識,下冊是原版的專業論文。根據我們近十年來的授課經驗,這兩類教材都有其不足之處。第一類教材對于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會有相當的難度,初次接觸就感覺費力,那么對于學習的繼續進行會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難以保證其后續內容的專注學習。第二類教材雖然起點低,學生易于接受,但全套教材內容量大,在給定的授課計劃內無法完成。基于此,我們建議專業英語教師事先與基礎課老師進行溝通,推進基礎課的雙語教學實施,使醫學生在基礎英語學習階段就逐步接觸一些專業的詞匯和句子,進行一定的專業英語知識儲備。使用的教材應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選擇,一般可以從簡單易懂的科技文著手,其較低的信息量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此類文章可占20%~30%左右,一些基本構句的專業詞匯可以得以掌握。專業文章占70%~80%,可以按不同的具體專業領域選材,以擴大閱讀面。此類文章應逐步接近國外最新醫療資訊和文獻的體裁,還可以自行節選最新的尖端醫療內容,如“SARS”流行時介紹“SARS”的防治和疫苗的研制,“H1N1”流行時介紹國際上針對性的防治等。

2.系統介紹構詞法。詞匯永遠是構成句子和文章的磚瓦。許多學生在初學醫學英語時會為如何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而頭痛。首先必須從學生們普遍熟悉的一些詞綴(如micro-、tri-、mini-、-ology等)入手,結合一些簡單的例子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明白其實醫學英語術語是很好掌握的。比如,macrocyte(巨紅細胞)一詞,大家都熟知前綴“macro-”是指“巨大的”,則可推知詞根“-cyte”是指“細胞”。再列舉一些以“-cyte”為詞根的詞(如monocyte、podocyte、leukocyte等),可加深學生對“-cyte”的掌握。在零散地掌握了一些專業詞匯的基礎上,再對前面所學的詞匯加以歸納總結,系統分類(按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介紹構詞法,就能取得舉一反三的成效。比如由gastrostomy(胃造口術)一詞可擴充出許多以“gastr(o)-”或“gastr(i)-”為前綴的與胃相關的詞和以“-stomy”為詞根或后綴的詞。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獲取最新醫療資訊、掌握醫學前沿動態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網上查詢本專業的學術論文[6,7],可以適當推薦給學生一些專業網站,讓感興趣的同學瀏覽。推薦網站有PubMed(http://ncbi.nlm.nih.gov/sites/enterz),它是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免費提供,被公認為全球最大、最權威的生物醫學數據庫,收錄了1950年以來70多個國家(43種語種)近5000種生物醫學期刊;POPSCI(http:///category/ tags/health);(http://)等。

不過對于大部分醫學生而言,進入http://nlm.nih.gov/medlineplus/tutorials/.觀看一些動畫配解說的手術過程、某些疾病的病征及治療的介紹更適合。而且這些內容不僅是專業知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專業英語因課時緊張而導致的聽、說方面的不足或缺失。

4.補充摘要的寫作。摘要一般置于論文、科研報告或文摘綜述的正文之前,是對整個論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和總結。它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英文摘要的書寫是醫學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應該專門進行專題講座,幫助醫學生了解如何從摘要中獲取所需的信息,如何在以后的科研中為論文組織英文摘要的書寫。要幫助學生掌握英文摘要的結構、每部分結構的特點和注意事項(包括時態),并介紹一些常用的句型。

三、結束語

目前,對醫學英語教學的研究依然處于探索階段,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不同聲音。不論各人的見解如何,有一點我們始終相信,即只要廣大醫學英語教師充分認識到醫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并熱愛教學,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就一定能使醫學英語成為醫學生有效獲取本專業所需信息的工具。幫助他們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用英語進行專業閱讀、理解、翻譯和交流的能力以及摘要的寫作能力,幫助他們攝取醫學原創中的精髓并發揚和延伸其中的要義,而這也恰恰是英語教學從書本走向應用的轉折。

參考文獻:

[1]楊明山.醫學英語新教程[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

[2]張艷.醫學院校開設專業英語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醫學信息,2007,20(3):403-405.

[3]葉玲,徐平,鄭黎薇.口腔醫學雙語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口腔醫學信息,2009,18(1):1-2.

[4]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高等學校本科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陳冶彬.四“C”醫學英語教學法[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2):67.

[6]劉芳.利用醫學專業英文網站,掌握醫學最新前沿進展[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09,l(2).

[7]高磊,王志晨,劉莉.多媒體網絡技術在醫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3):39-41.

第5篇

[關鍵詞]醫學本科畢業生 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133-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臨床醫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醫師不僅要掌握過硬的臨床技能,而且要具備良好的醫學科研能力。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一種主要的培養模式,目前醫學本科生畢業后除了少數考取研究生有機會獲得良好的科研培訓,絕大多數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很難得到規范的科研訓練。[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專業所特有的教育階段,是醫學畢業生向臨床醫師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畢業后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近年來,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展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只有順利完成規范化培訓后,住院醫師才能成為獨立工作的臨床醫師。因此,在醫學本科畢業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除了進行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還有必要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其整體臨床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3]通過培訓,把臨床能力培養和科研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造就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

一、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意義

醫學科研能力是指醫師從事醫學研究時,以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對醫學方面未知領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科研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系統,包括資料檢索能力、信息綜合提煉加工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現力(論文的撰寫)等。由于疾病譜的不斷變化,醫學模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加上現今的業績考核體系,對臨床醫師科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醫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和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4][5]

優秀的臨床醫師不但要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及時地診斷疾病,準確地治療用藥,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臨床工作細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尋找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措施。而這些就需要進行研究、探索、分析,才能找到致病因素和疾病發病之間、臨床表現與病理生理之間的深刻聯系。[1]總之,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對住院醫師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其開闊視野,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

二、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現狀

受到教育體制、教育思想、科研體制、科研條件等的限制,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對醫學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力度非常有限。已有的數項調研顯示,醫學本科生科研水平低下,多數對科研活動不感興趣,對科研重要性缺乏認識,很少閱讀國內外醫學期刊,不會撰寫醫學論文,對于科研設計、論文寫作技巧等與科研相關的基礎知識缺乏了解,參加科研實踐活動較少。因此,大多數醫學本科生不滿意自己的科研素質。[1] [5] [6]

在住院醫師培訓過程中,盡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臨床能力相似,但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弱于碩士生、博士生。[7]在上海市現行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中,本科生培訓年限為3年,長于碩士生2年、博士生1年,因此,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建立針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方法與體系,以幫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對此,我科近幾年在對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上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總結如下。

三、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學習科研理論,培養科研思維

由于本科生在校期間接受的科研能力訓練很少,在住院醫師培訓階段又要忙于日常醫療工作,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的科教部門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可以是周末,可以是晚上)讓本科生住院醫師集中學習醫學統計方法、臨床流行病學、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循證醫學等與科研能力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和理論,從而初步培養其科研思維。

另外,培訓基地醫院多為醫療、科研條件較好的教學型醫院,經常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醫院作學術報告或是組織各種學術會議,這種學術報告、學術會議就是培養科研思維的另一種途徑,應該引導本科生住院醫師積極參加。當然,只是具有科研思維還不夠,還需要科研“引路人”。

(二)選擇科研導師,制訂培養計劃

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都需要有導師的指導。實行住院醫師科研導師制度是落實住院醫師科研培訓計劃,保證住院醫師科研培訓效果的關鍵措施。培訓基地醫院可在全院各科室遴選科研帶教導師,以具體指導住院醫師的科研實踐活動。科研導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同時承擔科研課題,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8]

每位本科生住院醫師可有1-2名導師作為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人。科研導師根據培養對象情況和臨床、科研實際條件,制訂可行的科研培養計劃,如檢索醫學文獻、開展科研設計、撰寫科研論文等,做好科研“傳、幫、帶”工作。

(三)科學選擇課題,認真切實完成

科研導師應該根據本科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導師自身承擔的課題情況,選擇合適的臨床或基礎課題作為研究的切入點。[9]必要時,醫院科教管理部門可以劃出一段脫產時間以支持住院醫師的科研工作。對于科研工作,一般本科生在腦海中的印象往往是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以及 “基因”、“分子”等高、精、尖項目,其實并非如此。所以,科研能力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臨床工作開始,讓住院醫師感覺到科研就在自己的身邊,幫助他們樹立做科研的信心。立足于臨床實際,導師可以指導住院醫師對某種疾病的認識提出新觀點,比如回顧分析疾病的臨床表現,總結疾病的治療方法與療效,或以此找出新的治療方法。以呼吸科為例,導師就曾指導幾名住院醫師通過查閱病史與文獻,回顧性分析了近年來呼吸科、胸外科診斷為肉芽腫性肺疾病、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病例,分別分析其臨床表現、影像特征、鑒別診斷及治療轉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住院醫師可能會對基礎研究產生興趣,導師可以將自己的各類基金課題分成小課題,讓住院醫師參與完成。導師聯系實驗室的指導老師,讓住院醫師抽出時間進入實驗室,在實驗室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相對簡單的基礎科研工作,比如建立實驗動物模型,建立細胞培養模型,以鼓勵他們的科研熱情。當進行某些有難度的科研工作時,比如細胞轉染,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科研工作有時是很繁瑣,很枯燥的,但是適當的科研壓力,可以錘煉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攀登科技高峰的意志。

從事臨床或基礎科研工作的目的是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讓住院醫師掌握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在合理的科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數據收集或者實驗操作,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9]本科生住院醫師從事課題研究不一定是要得出研究成果,而是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細致的科研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培養正確的科研道德觀,為其今后獨立申報科研課題,承擔科研項目,撰寫科研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長期以來,受限于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和繁重的臨床工作,住院醫師培養中存在著臨床和科研相脫節的現象,即重臨床,輕科研的現象。住院醫師是各級醫院未來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如何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本文初步探討了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意在拋磚引玉。只有在培訓基地醫院、臨床科室、科研導師、住院醫師共同努力下,才能實施好這項工程,從而培養出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思想、適合時代需要的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

[ 注 釋 ]

[1] 黃一虹,王志榮,董晨,等.五年制醫學生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的調研及培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7(6):1066-1068.

[2] 劉峰,王奕,陳遲,等.內科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6):48-49.

[3] 朱蕭玲,計根林.談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4):703-704.

[4] 潘娌妮,吳蕾蕾.淺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09(1):20-21.

[5] 桂明,鐘狂飚,彭偉蓮,等.五年制醫學生的科研素質調查及培養策略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0(2):399-400.

[6] 張作鵬,梁子敬.醫學本科生科研素質的調研及對策[J].臨床醫學工程,2010(4):139-140.

[7] 施國文,馮智英,林巖,等.不同學歷層次住院醫師特點及培養建議[J].浙江醫學教育,2013(1):39-41.

第6篇

關鍵詞:淘寶;防騙;支付寶;網絡購物;交易糾紛

當網絡的每一個細胞開始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利用方便快捷的網絡購物也成為了許多網民的選擇。用互聯網來完成購物不僅節省了時間,免除了坐車逛街之累,還有機會買到在本地市場難覓的商品,也可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商品。

1選擇一個好賣家

1.1 查看信用度真假

不論是新手還是鉆石、皇冠,特別是對鉆石、皇冠,我都先看一下信用度的真假。如果假了,那他的商品會好嗎?畢業論文在淘寶商品或者店鋪中,直接點擊賣家的信用標志(心、鉆、皇冠),出來一個新網頁,里面記載了賣家的所有評價。點擊“買家的評價”,真實的信用一般都是一個淘寶ID號一次連續買一到兩個商品,最多不超過三個。這個時候看信譽度的話,不要選擇信譽度的日期比較密集的,應該選擇比較連續的,還要看是否經常會有一個人同時購買了5,6件,如果很多都是這樣,很明顯信譽度有問題。 

1.2 查看好評率

兩鉆以下的好評率100%正常,如果是3鉆以上,就是說有1000個交易以上,沒出現一個差評或者中評,可能說不過去。

1.3 查看中評和差評的內容

如果有中評或者差評,點擊一個那個數字就會看到中評或差評的列表,碩士論文看下買家的中差評價是為了什么:真是說快遞送晚了,發貨太晚了,這還無可厚非;如果出現“商品太差、賣家還拒絕退款”、“這個賣家太差勁、商品和描述中的完全不一樣”等等,這就得重新考慮是否購買他的商品。

1.4 查看賣家的解釋

無論好中差評,都允許進行解釋,你看下賣家的解釋就能看出這個店主的人品。合理的解釋也可能讓其他買家原諒,但出“手”罵人的賣家你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

2 識別所購買的商品

當你遇到熱銷商品時,你肯定不是購買的第一人,這時看下原來購買者對此物的評價也很重要。醫學論文在商品描述中,價格和郵費的下面會有“累計出售*件,已有*條評價”。這時人點擊一下*那個數字,看下前面的購買者對這個商品的評價:包括好、中、差評。如果都是好評,那就沒問題;如果有中差評,再看下評價內容是快遞不好還是商品顏色、規格或者賣家售后服務不好;如果都是商品的劣質差評,那你就趕緊走人。 

另外部分商品淘寶往往提供了“上周平均售價”供你參考,你不要以為什么好事都落在你身上,比如:什么走私、水貨啊等不要太相信;你應該相信的是網絡交易依然講究“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價格太離譜你還是離遠點。

3 支付寶付款是重中之重

不要聽信公司開展優惠活動暫不支持支付寶的謊言;無論賣家怎么“甜言蜜語”,一定不要直接打款。職稱論文在“糖衣炮彈”面前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定要在支付寶帳戶中用“支付寶余額付款”或者用“網上銀行付款”或者是用支付寶卡通付款。

在此多說兩句,很多人擔心和銀行卡綁定可能出問題,其實很簡單不是用銀行卡。中國郵政老早就推出“網匯通”業務,去郵政存款給你開個密碼條一樣的東西直接到支付寶里面充值就可以了。 支付寶付款成功后,要檢查一下支付寶交易管理中是不是出現“買家已付款,等待賣家發貨”,如果是就可以退出,等賣家發貨了。為什么要看下這個?因為現在的騙子太高明:在你買成功后,你的支付寶帳戶(郵箱)會顯示在對方的交易詳情中,他就弄一個酷似支付寶通知的郵件給你發過去,你以為沒有付款成功,點擊繼續付款,接下來你就“財物兩空”了。 4 關注發貨和物流

如果自己的電腦,經常上網會方便得多。部分網友是在網吧上網的,英語論文付款之后就對所購買的商品不再關注,有的看到賣家發貨后就心安理得地“等包裹寄來了”,這點是絕不可取的。在你付款之后,賣家長時間不發貨,你必須查一下。當然,這不是最危險的,大不了賣家不發貨,支付寶又把錢退給你。

最好自己選擇快遞公司,您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所在地有幾家快遞公司可以發到,再從這些快遞公司中選擇一家速度快、服務好的快遞。購物的時候您可以主動要求賣家發您所選擇的快遞公司,這樣既不會浪費您的時間,又安全放心。當看到賣家已經發貨時,一定要在發貨后一天或者兩天(自動發貨的要當天)到快遞網站查看一下快遞公司的運送情況。

5 收貨、退貨、退款的注意事項 

5.1 收貨

不要相信任何人的所謂確認付款在發貨,淘寶網需要兩次付款,第一次是你拍下的時候付款,這個時候是沒關系的,因為只有你付了賣家才能點擊發貨,第二次的就叫確認付款,等你收到貨才可以付款,因為一旦確認,錢就再也回不來了。

快遞公司在把貨送到的時候一定要當場開包檢查。看寶貝是否有破損,如果有問題不論如何也不要簽收,不然一旦出現問題吃虧的一定是買家。留學生論文相信很多賣家在寶貝描述里面都有提到:一定要當面驗貨。往往很多買家買東西的時候是看見的,等收到寶貝的時候一高興就忘的一干二凈,簽收后才后悔莫及。

5.2 退貨

如果要退貨一定要留下證據再退回,比如拍照、掃描,有關技術部門的驗證單等。而且在要賣家同意退款并點擊同意退款協議的情況下再退貨,不要讓賣家口頭一說同意你就立即把貨物退回。

5.3 退款

如果沒收到貨,在有效期內點擊退款,退款理由當然是“我沒收到貨”。有的賣家知趣,騙你不成會退款給你;也有的會作最后掙扎,特別是大筆金額。當他不同意退款時,你要提交證據說明你沒有收到貨,或者進行投訴。 

作為一個買家在淘寶上面買東西,好的賣家不少,不好的賣家也很多;工作總結除了碰運氣之外,一定要長大自己的眼睛看清楚,自己有一定的真假鑒別能力,貨比三家。最好的辦法就是當然選擇正規公司開的銷售網店,這樣的網店由于有很長時間的實際經營經驗,產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畢竟哪一個正規的公司也不想賣假冒偽劣產品而壞了自己的名聲導致以后麻煩不斷。另外她們的售后服務能力比較強,所以一般能妥善解決客戶的問題。基本差不多了,其實淘寶購物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常買買就知道了。不過也難免上當受騙,還是那個原則:太超出想象便宜的東西肯定不會讓人十分滿意。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學術英語;研究生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1―0046―02

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簡稱ESP)的重要分支之一,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簡稱EAP)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已經逐漸引起我國英語學界的廣泛關注。學術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學生的專業課程和專業研究做準備,根據學生專業課程的特點和需求展開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經過學習,能夠聽懂專業學術講座,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議,查閱或翻譯英文原版的學術文獻,使用英語撰寫專業論文、學術報告等。這些學教學目標恰恰正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研究生階段的英語學習目標,因此,學術英語必將成為我國現階段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理論指導和方向。

一、醫學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

前醫學類院校的醫學專業研究生英語課程一般分為基礎英語和英語選修課兩種,開課時間通常為兩個學期,學時數相當有限。此外,雖然部分院校和專業嘗試性地開設了學術英語寫作、口語等課程,但開課時間也大都為一個學期,與基礎英語課程相比,所占比重很小,無法滿足學生在研究生階段的英語學習需求,也無法實現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對研究生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

2.師資隊伍

在醫學院校中,目前大多數研究生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都由畢業于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師承擔,這些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英語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卻往往缺乏醫學專業知識儲備,因此,即使有部分院校開設了學術英語課程,教師也只能講解醫學詞匯、句型等內容,勉強生硬地完成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無法做到將醫學專業知識與英語語言知識真正結合,更談不上知識的融會貫通。某些院校也在嘗試醫學專業教師承擔學術英語教學任務,雖然專業教師醫學知識淵博精深,但通常對英語語言教學能力的掌握與專業英語教師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授課過程只是將英語內容用漢語進行解釋,與本科階段醫學專業課的知識講解沒有區別,甚至有的教師由于英語水平的欠缺而遭到學生的質疑。

3.教學內容和方法

大部分研究生已經在本科階段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而研究生英語基礎課的教材和教學內容仍然延續了大學英語的授課內容,只是幫助學生不斷地擴充詞匯量,閱讀篇幅更長更復雜的文章,重復那些早已在高中和本科階段就已經學習過的語法和句型練習,以致許多研究生產生疑問,究竟研究生階段的英語學習與本科階段有何本質不同?部分學生甚至會由于對教學內容的失望而放棄或終止英語學習。部分院校開設學術英語或醫學英語課程使用的教材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對于不同的醫學專業也沒有做相應區分,導致學生感覺教學內容對自己的專業研究和實踐沒有很大幫助,因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大多數院校中,研究生英語課的教學形式通常都是大班授課,上百名學生同時上課,教師只能以講授為主,較少有條件和機會與學生進行互動活動,很多教學方法無法實施,積極的教學活動也常常無法開展,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而一個大班中的上百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其本科階段打下的英語基礎也處于不同的層次,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

二、基于EPA的醫學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初步設想

針對上文所述各方面現狀,各醫學類院校應盡早以學術英語為理論指導,結合學校、教師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進行改革探討與實踐。

1.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結構

根據學術英語的教學目標,結合醫學專業的特點及學生的需求,醫學院校應逐步對研究生階段的英語課程設置進行改革。首先,將必修的基礎英語課改為醫學英語課。學生在本科階段已經完成了基礎英語的學習,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設置不應該再繼續將重心放于基礎英語,而是將其轉移到幫助學生完成基礎英語與學術英語成功銜接上。其次,增加醫學英語課的課時,使其符合教育部的最新大綱規定課時數,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再次,開設兩學期或以上各類醫學學術英語的選修課程,如醫學論文寫作、醫學翻譯等,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目的和內容的學習需求。最后,建議按照不同專業將學生英語課程班進行細分,實現分專業的小班授課,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

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內容必須與本科階段的醫學英語教學內容區分開。許多醫學院校在本科階段就為學生開設了某些醫學英語選修課程,主要幫助學生了解醫學詞匯和術語,嘗試閱讀醫學類英語文章等。相比之下,研究生階段的學術英語教學應更具有目的性和實用性,為學生的醫學研究及畢業后的繼續深造或醫學實踐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因此,根據上述目標和要求,編寫統一標準、內容科學、系統完整又能突出各院校特色的學術教材成為各醫學院校的當務之急。部分院校在教材編寫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上海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突出其中醫學科特色分別編寫的《中醫英語》均受到了學界較高評價。

醫學學術英語教材編寫屬于跨學科的科研任務,需要英語專業專家與醫學專業的專家通力合作,并隨著醫學發展對教材內容不斷進行增刪和改進,使教材做到與時俱進,真正、直接地使學生感受到的教學內容對其專業研究和實踐的重要作用。

如能實現前文課程設置改革中提到的細分專業的小班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創新的可能性也將相應增加,教師應逐步改變講授課本為主的教學方法,轉為以學生參與和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例如,問題導向式教學法(PBL)和依托式教學模式(CBI)所推崇的“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的課堂教學機制。例如,模仿國際醫學學術會議場景,要求學生準備相關主題的英語論文進行現場提交和主題討論。此外,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選取和播放醫學內容的英文視頻,例如,筆者有同事在授課過程中就有目的地選擇了美國電視劇《不朽法醫》(Forever)的部分相關劇集及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和講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學習了相關的醫學專業英語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分組對某些醫學場景例如手術室發生的故事進行情景還原的角色扮演并進行分析和點評。這些創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學術英語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能夠使原本艱澀難懂的醫學英語知識變得富有趣味,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3.培養醫學知識和英語能力兼備的師資

醫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對醫學院校的教師隊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醫學學術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不但具有豐富的英語專業知識和較高的教學能力,還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相關醫學專業知識。要建設一支優秀、穩定的醫學學術英語教師隊伍,有兩種教師來源可供參考。首先是原來從事英語基礎課教學的教師,組織他們參加相關醫學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學習,使之切實理解和掌握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并能夠融會貫通地將其運用到學術英語教學實踐中。其次是英語水平較高的醫學專業教師,組織他們對英語教師的日常教學進行觀摩學習,并對其口語、聽力、翻譯等技能進行強化訓練,使其能夠將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有效的英語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與教材編寫同理,教師隊伍的培養需要醫學專業與英語專業共同努力,兩者應溝通合作,相互學習,互通有無,發揮各自專長,共同為學校培養出一支優秀的醫學學術英語教師隊伍而貢獻力量。

三、結語

隨著我國的教育、醫療事業逐漸與國際接軌,社會各界對新時期復合型醫學專業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英語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為國家高級人才后備力量的醫學專業研究生更是面臨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幫助他們利用英語為工具和載體提升專業能力、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任務十分艱巨。醫學院校應盡快轉變思想,發現目前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以學術英語為理論基礎和指導,積極探討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擬定改革方案,推動英語課程改革,真正為培養出具備較高英語水平的高級醫學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2]莫莉莉.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與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8.

[3]蔡基剛. “學術英語”課程需求分析和教學方法研究[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 (02).

[4]蔡基剛.我國第一份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導文件的制定與說明[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2 (02).

[5]王守仁, 姚成賀.關于學術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語, 2013(05).

[6]龍蕓.學術英語課程在大學英語應用提高階段的定位研究――網絡環境下的EAP課程實踐[J]. 2011(07).

[7]馬武林.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內容設置探究(一) ――學術英語[J].外語研究, 2011 (05).

第8篇

關鍵詞:工科院校;學習評價;出發點

2002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綱要中明確規定: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育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等內容。在這些評價指標中,更多的是通過學生互評、自評來實現的。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思想的轉變,如何適應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科學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為學習評價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現在的體育學習評價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實踐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弊端,這些弊端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著高校體育學習的效果,需要認真地加以研究和解決。

1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的現狀

1.1體育學習評價內容的現狀。通過對江西省工科院校調查,畢業論文 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學習態度和行為、平時成績、課外鍛煉、理論,而體育能力、綜合能力極少納入其中,進步幅度、交往與合作精神等因素則基本沒有納入。此外,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工科院校的身體素質內容與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所要求測試的素質一致。以上說明目前江西工科院校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長期受應試教育和運動訓練方法的影響,主要是檢查學生對“三基”的掌握,是為了完成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檢查,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的發揮,考試時注重運動技能掌握,過分追求細膩的技術動作或以體能為中心,致使“教學”與“教育”因素被淡化。存在著對體育學習評價認識上的誤醫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極大的逆反心理,影響學生的體育興趣。

l.2體育學習評價方法的現狀。新課程標準在評價方法上,既注重終結性評價,也注重過程性評價: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的自評、互評。通過調查,工科院校的體育學習評價方法都是采用終結性評價、絕對評分等方法。學生對體育學習評價方法的評價,有81.1%的學生認為不合理和不太合理。主要原因是體育課的考核評價方法似乎沿襲了過去的老方法,既沒有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則,也沒有熔入固有基礎和進步程度因素,而完全是“一刀切”標準。同時將《學生體質鍛煉標準》作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它嚴重的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和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再次。評價主體單一。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卻仍然是以教師的外部評價為主。而事實上最能了解學生學習的還是學生本人,而學生基本上是沒有對自己進行評價的機會的。

2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出發點的分析

通過訪談得知江西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的出發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2.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有資料表明: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碩士論文必須確立大學體育課程學習的評價內容與標準。其評價內容與標準應從素質教育的育人角度出發,從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進行評價,能反映學生的學識水平及健身意識和鍛煉習慣.能對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起指導作用,確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實處。然而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內容與課程目標相脫節并且評價的方法過于單一。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基本上是局限于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定,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習慣養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評價。將評價看成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或更窄化為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甚至將評價等同于考試等。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們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只注重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而對促進社會適應能力,在實踐中沒有很好地體現,也就是目標與實踐相脫節。

轉貼于 2.2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大學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覺鍛煉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大學體育課程學習評價,應有助于新體育課程真正達到體育活動娛樂化、趣味化、健康化的目的。有助于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強化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體現大學體育的作用和價值。而縱觀工科院校,他們的評價方法都是采用終結性評價、絕對評分。致使素質好的學生不費絲毫努力就可輕松地得到好成績,素質差的學生就是花費很大努力也得不到好成績,挫傷了的信心,厄殺了運動興趣,從而與體育評價出發點背道而馳。

2.3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從新體育課程評價體系來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整個課程設計始終應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的地位。要實現這一出發點,必須重視學生自我評定和相互評定的作用,做到學生自我評定、組內互相評定和教師評定相結合。但是工科院校整個體育課程設計沒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的地位。只注重教師評價,而忽視學生個人評價和學生間相互評價,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3結論與對策

3.1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和運動訓練方法的影響,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內容主要是檢查學生對“三基”的掌握,醫學論文 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的發揮,注重運動技能掌握,過分追求細膩的技術動作或以體能為中心,致使“教學”與“教育”因素被淡化。

3,2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方法都是采用

終結性評價、絕對評分,只注重教師的評價。

3,3工科院校體育學習評價的出發點很好,

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實施,致使目標與實踐相脫節。

3.4構建合理的評價內容,采用科學評價方法。在構建評價內容時,必須以《綱要》要求為指導,結合工科院校學生的耗而設置。改變以往只注重外部——教師的評價,并且重視內部——學生的自我評價,倡導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合作——小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曉春.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評價問題的調查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9.

[2]由文華,張黎.陜西高校體育學習評價現狀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

[3]高松山.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評價與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6。4.

第9篇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實驗系統;設計;液位系統;控制算法;過程控制;實驗平臺

1 研制液位過程控制綜合實驗系統的背景

最近幾年,科教儀器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視,碩士論文 許多教學實驗設備都是由許多公司、企業和高等學校共同來完成的,由學校提供教學實驗設備的想法和技術,由企業來實現。作為學校方既得到實驗設備,更重要的是在生產過程中,教師通過這個途徑來實現自己的設計并能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改進,及時反饋給企業;而企業則獲得了高校的技術支持并獲取了經濟效益,這顯然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可達到雙贏的目的。

液位不僅是工業過程中的常見參數,且便于直接觀察、容易測量,過程時間常數小。許多科教公司生產了不少液位過程控制系統,這些液位過程控制系統生產的目的是基于本科學生的實驗教學,大都采用的一階和二階對象,提供了許多種控制手段,但是可擴展性不強,不利于更高層次科研開發的需要,而且售價高昂。因此,筆者考慮設計了如下的水箱系統,組建計算機液位過程控制系統。

2 液位過程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

液位系統的工作介質是水,其基本組成如圖1所示。圖1 中箭頭表示水流方向。運行前,操作手動閥構成一定特性的被控過程,再接入調節器即可構成閉環系統。系統測量容器液位和管道壓力的變送器,送給計算機的數據采集卡,并通過相應的控制算法輸出控制信號給電動調節閥和變頻器,來改變輸入流量的大小,以實現對液位、壓力等參數的控制。

3 硬件電路設計

硬件部分主要有水泵、數據采集部分、變頻器和調節閥組成。

3.1 PCI-1710 數據采集控制卡

數據采集部分采用研華的PCI— 1710 數據采集控制卡。PCI— 1710 是一款PCI 總線的多功能數據采集卡。先進的電路設計使其具有更高的質量和功能。這其中包含最常用的測量和控制功能:12 位A/D轉換、D/A 轉換、數字量輸入、數字量輸出及計數器/定時器功能,具有16 路單端或8 路差分或組合模擬量輸入和2 路模擬量輸出通道。

3.2 DLL 技術

由于本系統采用組態王的工控軟件和Visual Basic 6.0 編程軟件,醫學論文 但VB 本身并不支持對硬件端口的操作。PCI—1710 的附帶軟件中包含了多種操作系統下的驅動程序,并可在VB 和VC++、BorlandC++、Delphi 等多種開發軟件環境下使用,其中包含有一系列能對硬件設備進行底層I/O 操作的函數。從VB 調用DLL 函數時,先在全局模塊或窗體的說明部分,用Declare 聲明所要使用的DLL 函數;然后,像使用VB 自己的函數一樣調用這些函數。進行動態鏈接庫調用前,必須安裝研華AdvantechDriver for WIN95/NT/XP 程序,程序安裝結束后才會添加其相關的DLL 庫到系統的Windows 安裝目錄下的System 子目錄中(如Advapi32.d11 庫等)。為方便用戶,研華開發商制作了“ Driver.bas”文件,其中聲明了有關DLL 函數及相應的結構,只需把“ Driver.bas”導入VB 工程的模塊中,用戶就可省去聲明DLL 函數的麻煩。

轉貼于 3.3 注意事項

使用中,PCI— 1710 采集卡的信號線要盡可能遠離電源線、發電機和具有電磁干擾的場所,也要遠離視頻監視系統,因為它會對數據采集系統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現場試驗中,如果信號線和電源線必須并行(比如在同一個電纜溝里),則兩者之間必須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同時最好采用屏蔽電纜,以確保信號能夠安全準確地傳輸。采集卡的每個通道的模擬量采集都有一個輸入電壓范圍,超過了這一范圍會造成采集卡A/D 轉換部分的燒毀。所以在采集模擬信號時,要保證被采集的信號在設定的量程范圍內。

4 軟件設計

軟件總體結構,如圖2 所示。

利用工控組態軟件來實現控制系統示意圖和動態顯示,形成實驗數據報表;利用VB 編寫數據采集程序獲取系統的液位和壓力等參數;利用matlab軟件實現參數辨識、控制算法的編寫。

5 控制算法設計

本系統提供一個驗證和比較各種控制算法的實驗平臺,控制算法的修改和參數攝制的變化均不影響其他的模塊,這樣可以為控制算法的驗證提供一個通用的平臺。選控制對象為單回路,出水閥門開度保持不變,采用PID 控制算法對其進行控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響應曲線如圖3 所示。

6 結束語

從目前實驗效果上看,基本實現了設計的目標,對于單容對象的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控制效果,職稱論文 控制算法也只是PID 控制算法。但是,一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擴展性的控制算法的實驗驗證平臺基本建成。今后,對于具有耦合的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可以研制更好的控制算法,能夠滿足更高層次教學科研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邵惠鶴.工業過程高級控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

[2] 謝劍英,賈青.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第3 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

[3] 付家才.工業控制實踐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4] 馬明建,周長城.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第10篇

關鍵詞:布盧姆;掌握學習;高職院校;醫用化學;目標教學

1掌握學習理論的背景分析

“學困生”問題是困擾各國教育的問題之一,而同一問題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表現得尤為突出,美國1958年頒布了《國防教育法》,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掌握科學技術的精英人才,以應對來自蘇聯“人造衛星”的挑戰。而20世紀60年代,以布魯納學科結構基本理論為指導思想的中小學課程改革,由于片面強調課程的難度和深度從而導致了學校大批“學困生”的出現。

在新技術革命時期勞動力需要具有比過去更為復雜的技能,這就需要擴大教育范圍,“問題已不再是找到能夠成功的少數人。根本問題在于確定怎么才能使年齡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學會那些技能與學科內容——它們被認為是在復雜的社會中發展自身所應具備的。”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育學教授布盧姆(B.S.Bloom.1931一)提出了面向絕大多學生的掌握學習理論。他的關于學習教育教學的思想體現在《教育目標分類學》(1964),《學生學習的啟蒙形成和總結評價手冊》(1971),《人類特征和學校學習》,《教育評價》等一系列著作中。

2 我校五年制高職生源狀況

我校是一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有以下幾個特點:大多數來自地處偏遠、基礎教育落后的農村,少數部分學生來自城鎮;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不扎實,絕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生,少數學生還沒有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且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成績一般較差;從學習態度上看,大多數持無所謂的態度,個別極端厭學,持積極態度的學生是極少數;從課后學習作業上看,大部分學生自覺性差,有作業也不做;從遵守紀律上看,這些學生自我約束較差,少數自律性缺失,隨意違反課堂紀律,受到批評就隨意發泄對老師的不滿。總之,高職院校五年制學生,從學習水平到其他非智力因素都是參差不齊的,兩極分化嚴重,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是主體。

3醫用化學課程與學習特點分析

在醫學領域中,醫用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專業基礎課。畢業論文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具備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級護理專業人才所必需的醫用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后續醫學課程(如生物化學等學科)的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醫用化學課程的學習特點是:(1)抽象。化學反應雖然時時發生、處處發生,但看不到、摸不著,有限的實驗難以達到讓學生有真實體驗的目的。(2)復雜、難記憶、難理解。(3)規律性相對其他自然科學來說要差,學生要記憶很多知識。例如物質的結構式比較復雜也難記憶。醫用化學的學科知識內容繁多,十分難記。

其中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感覺到化學知識“繁難”的主要原因有:化學基本概念的嚴謹與學生膚淺的認知習慣之間存在差距;化學基本理論的抽象與學生具體經驗少之間存在差距;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相關性與學生對規律理解之間存在差距;反映物質化學性質的實驗現象與學生觀察問題易于淺表的方法之間存在差距;結構、性質聯系的復雜性與學生思維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化學學科的思想方法與學生的混沌的思維方法之間存在差距。以上幾個特點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女生學習醫用化學過程中顯得更加突出。

4 “掌握學習”的基本內容

傳統教育觀認為: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成就大小大致按正態曲線分布。即三分之一的學生能完全掌握學習內容;三分之一的學生將學會所教的許多事物;另外三分之一的學生將不及格或勉強及格。布盧姆指出:“這些使師生學業目標固定化的預想,是當今教育系統中最浪費、最具破壞性的一面。它壓抑了師生的抱負水平,也削弱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而以教育目標分類學、掌握學習操作程序、教育評價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布盧姆掌握學習法,由于是以常規課堂教學為基礎的,操作策略具體實用,因而得到廣泛推廣。其中“掌握學習”的思想核心在于:許多學生之所以未取得最優異的成績,問題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適合他們各自特點所需要的教學幫助和學習時間。因此,只要創造出適當的教學條件,全面地,最大限度地開拓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就能最終達到讓絕大多數學生“掌握學習”的目的。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中有很多“學困生”,而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讓絕大多數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高職院校五年制護理專業的醫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運用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就顯得很有意義。

5掌握性學習理論的操作策略

在教育目標分類的基礎上,布盧姆設計了掌握學習策略,這一策略包括三個部分,既掌握學習的準備階段、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序和掌握學習的課堂操作要點。

5.1掌握學習的準備階段

5.1.1教師首先要確定教學內容。

5.1.2教師先把課程分解為一系列學習單元,并制定具體教學目標。

5.1.3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具備了多少有關學習新課程的知識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態度、自信心等情況,以便在新的學習中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學習任務,實施因材施教。

5.1.4教師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編制該單元簡短的“形成性測試”試題,碩士論文一般為2O分鐘左右,目的是評價學生對該單元內容的掌握情況。

5.1.5教師根據“形成性測試”試題再確定一些可供選擇的學習材料(如達標練習冊等)和矯正手段(如個別輔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等)以備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選擇。

轉貼于 5.1.6當本學科學習結束時,教師編制“終結性測試”,對全班進行終結性測試,用以評價學生對該學科的掌握程度。

5.2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序

5.2.1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掌握學習的程序,使學生適應掌握學習的方法。

5.2.2教師根據事先安排好的教學目標、內容,采用集體教學形式,讓學生得到等同的學習時間。

5.2.3在進行形成性測試時,以正確率達到9o%以上為及格或通過。

5.2.4對于已通過的學生,教師可安排他們轉入下一單元的學習,或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補充教材進行鞏固性活動,醫學論文或幫助不合格者學習;對于沒通過的學生,教師在幫助其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或矯正手段,進行補充學習。

5.2.5在補救教學結束之后,再進行一次平行的形成性測試(學生回答第一次沒答對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9O%以上)在達到該單元的學習目標后,方可進入下個單元的學習。

5.2.6在本學科學習結束后,進行總結性評價,評定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

5.3掌握學習的課堂操作要點

掌握學習在課堂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5.3.1設計單元掌握學習計劃

設計單元掌握學習計劃的目的,有利于使教師教學前就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周到地考慮好如何幫助學生達到單元教學目標,主動而有效地控制教學。

5.3.2為掌握而教:大多數學生(也許是90%以上)能夠掌握教師所教授的事物,教學的任務就是要找到使學生掌握所學學科的手段。

5.3.3為掌握分等

實施終結性測試,并告訴學生獲得的等級。分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學生成績分為“A”等和“未掌握”兩種。另一種方式是把“未掌握”的學生成績進一步分為幾個具體等級(如B、C、D、E等),以表明學生達到目標的具體情況。

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決不能把終結性測試結果作為最終等級的一部分,否則形成行測試就失去了它提供反饋以便改進教與學的功能,不利于大面積提高學業成績。

綜合看來,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策略中很重要的是用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形成性評價來檢測教學和學習效果,利用“矯正”學習來實施個別化教學或幫助學習,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掌握學習。

布盧姆掌握學習的教學過程,也就是掌握學習的教授模式可用下圖1表示。

6 評價

6.1 優點

6.1.1學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強,形成高水平的學習動機,高水平的學習動機導致了高水平的學習行為。

6.1.2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信心增強。

6.1.3該理論博采眾長,具有易操作,易為教師理解和運用的特點。它為解決集體教學與因材施教的矛盾,認識教師期待與學生成績影響的關系,將教學評價引人教學過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6.1.4最為明顯的一個效果,就是大多數學生達到了掌握水平。

6.2不利因素

6.2.1一般來說實驗班的學生所需時間比控制班大約多10-15%,在實踐中運用掌握學習理論時,要避免用超額的學習時間來使學生達到掌握水平的極端做法。職稱論文應充分考慮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不搞時間本位,從而加大學生負擔,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

6.2.2不能完全抹殺傳統教育而一味的采用布盧姆教學法。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第11篇

關鍵詞:素描教學觀察科學性藝術性

1 積極地去看

素描伴隨著藝術產生和發展。從文藝復興的盛世百態到現代藝術革新突變,畢業論文 素描亦如藝術史的一條復線,靜靜地演繹著人類藝術的美。素描作品,以及素描形式之外的其他藝術形式都泛化出人的創造力和感知力。

任何藝術作品都蘊含著看世界的方式即藝術家感知和了解的方式。素描中的。看”也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以科學的、藝術的眼光來觀看我們周圍的世界,才是我們感知事物的正確方式。依照科學性和藝術性去“看”,實質上也是藝術家思維判斷方式的反映和體現。

科學性、藝術性是藝術觀察的兩個準則,也是素描認識的思路和導向。科學地藝術地去“看”才是全面正確的藝術觀察方式。明確“觀察”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特點對于學生藝術素質培養和藝術教育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素描是一切藝術的源頭,包含了造型藝術的諸多法則和要義。它既是一種基礎藝術語言,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它是對于世間物象的表現和傳達,不是簡單的再現和臨摩;它是畫者主觀能動性的產物。客觀對象是素描的描繪和表現的起點而不是終止。客觀物象的美和本質常常是被表面所隱匿和包裹的。為什么藝術家筆下的東西總是比我們平常看到的要好看,但它又確確實實來自我們熟悉的四周生活,是有血有肉富有生氣的?這種盎然的生氣便是素描作品的生命力的基礎。藝術大師羅丹曾說“對于我們來說,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觀察發現是創作素描的前提。素描教學中應將觀察視為藝術類學生一項基本素質來培養。

素描是一切藝術的基礎,因此素描的觀察方式即是全部藝術形式的觀察方式。

1985年,現代繪畫大師趙元極來中國講學。講學的內容出人意料的不是西方流行的現代抽象藝術,碩士論文而是圍繞觀察、光影、中國傳統藝術內在規律等進行傳授。學員們開始盡是疑惑。這些基礎的東西有什么好講?西方現代藝術的手法、風格才是最前沿的最想去了解的。但到了講學即將結束時,大家逐漸認識到基礎的東西同樣不該丟,西方現代藝術中同樣也有這些要素的支撐。趙無極先生談到“反復講,繪畫不是畫的問題,是觀察方法的問題。”素描,在相當一部分人認識中它被界定為學生的基礎課程,甚至僅僅是學過就作罷的這樣的東西。如此之說是狹礙的。素描,既使當它被定為基礎課來談時,其中的基礎原理都是放之各種藝術形式而皆準的。觀古今中外藝術大師,都是在素描上獨具風格、造詣深厚的。重視和掌握素描的觀察方式實質上是一個關于整體藝術觀察的問題。

素描是一種主觀能動性活動的產物。這一活動的基礎是“看”。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產生注意力。它是觀察的第一步。看,怎樣看,這是一種態度方式。“積極地去看”,對將要描繪的物象的了解要有主動性。俗話說“站在大師肩上,會看得更遠”。看中外藝術家的素描作品,可以了解到洞察的眼光永遠是藝術家的特質。以一種想去了解的心態去發現,積極地去看成為藝術生命延續的關鍵。在素描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解讀中外藝術家優秀作品,使學生從作品中去了解藝術家的獨特的視角及觀察的敏銳力,從而啟示和引導自己的觀察。

著名畫家吳冠中即使名聲大噪,仍不忘背著畫夾去看山看水、畫寫生,一看一畫就是一整天。“積極地去看”是一種主動觀察的意識和態度,是素描教學中學生應具備的首要素質。

2 科學地去看

前幾年在北京開了個關于藝術與科學的論壇,引起了強烈的關注。

藝術是精神的產物和外化形式,是個性的體現和文化情感的呈現,藝術能與嚴謹不二的科學并談嗎?的確,醫學論文 藝術與科學是有極大差異的,但我們在藝術中也能發現許多規律性的理性的法則。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永恒神秘微笑的畫面氛圍渲染便來源于他發明的渲染法;古希臘建筑雅典帕特農神廟具有奇跡般的美,它高度的和諧與統一也是以黃金分割律為基礎的。素描里的三大面五大調、人體解剖等知識也是具有科學性的。科學性的素描原理使素描學習具有了理論化、學科化,素描法則也具有了可傳授性。

藝術的許多規律具有科學性。如此,我們可以將素描學習中科學的觀察能力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

2.1 整體的看

整體觀察,取其大的形態走勢,確定主要形體結構和塊面。素描中,一旦大形確立,就有了整體畫面結構,作品也有雛形。細小的變化和精彩是歸屬于大形的。一旦失去了主要形或是正確的大形位置關系,細節將成為一種繁瑣和無秩序。觀察時,視線不能停頓于一處,暫時省略掉細節,要觀前觀后,統籌地去看。先主后次,這是一種行事法則,無論是藝術觀察,還是其他。按照此種引導,便可一步一步深入進行下去。即使作品歷經數年完成,也能發現始終支撐作品的基點——作品開始時的這種氣勢和大結構。

2.2 局部的看

關于近距離觀察,我們的中國畫論中有“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之說。徐悲鴻先生也講“致廣大,盡精微”。職稱論文 僅有整體是不夠的,還要盡其精微,研究事物細節和微觀的精彩。整體和細節一體才是事物完整的全部。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視覺藝術除了觀念的深刻彰顯外,視覺上也追求強烈表現力。拉近距離,給視覺和心理以逼近的力量感。尤如一只放大鏡后的物體,拉近后的局部具有了夸張和逼視。在素描學習中,表現性素描可以借鑒這種強化視覺效果以達到情感表達的目的。

2.3 多角度的看.

藝術往往探索在二維平面上擬化立體感和空間感,以此效仿事物內在的某種客觀真實性。如人物畫以四分之三側面為最佳角度似乎已被視為為金科玉律。但單是一個角度的觀察和認識,在觀者的頭腦中構建成的概念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誤差的。雕塑專業的素描課程里,面對一個對象實體,要求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描繪,從而建立起全方位的觀察方法,這與素描對事物的客觀存在狀態(事物都是存在一定空間之中的)的體現是相一致的。

基礎素描教學中多視角觀察訓練可針對性設置內容。如在石膏頭像寫生中除了慣有的正面半側面角度外,應從后側,上頂、下底等非常規視角出發來訓練。

2.4 對比統一的看

矛盾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關系。其實素描解決的是事物不同特征間的關系,即哪里是對比反抗,哪里是融和統一。只要這些關系恰當,素描中的視覺形態就會體現出超越真實客觀對象的形式感和表現力。虛與實、直與曲、強與弱、軟與硬等都是素描觀察時常面對的。

2.5 快速的看

快速捕捉事物特征是培養觀察敏銳力的一種重要途徑。西方現代素描教學中,對于學生觀察力的訓練在時間上有一定限制。英語論文 面對一組正做大幅度動作或即將做動作的人體模特兒,如跳躍、拱翻等,學生必須在幾十秒的時間內抓住其動態特點畫出準確動態線。隨著訓練的深

入,時間也逐漸縮短。教學顯示,如此的極限化訓練對于瞬間捕捉事物特征是有實質性作用和巨大提升的。在素描教學中,加大課后快速速寫訓練,在時間和數量上都給以嚴格限定,會讓學生具備藝術工作者的專業敏銳度,對以后的藝術專業方向及個性語言的建構具導向作用。

2.6 選擇的看

普利尼說:“心靈是視覺與知覺的真正工具,眼睛則是一根導管,接收和傳遞視覺部分”(貢布里希《藝術與幻覺》)。實際上人的觀察是有選擇的,這與興趣和興奮點有關。如何“看”也體現一個人的修養、胸懷和氣度。“知覺”的無意識推理與有意識地在原型中尋找秩序、概括、提煉、整理、篩選、分析、綜合相結合,主動地把握對象,這個觀察過程中有意識與無意識同時并存互補,對形體的感覺認知起支配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貼近藝術的本質。畫家最重要的工作是“選擇”。素描觀察時應選取對象特征最突顯之處,去其貧乏和次要部分,以達到內在特征的表現的人目進心。

3 藝術地去看

3.1 “看”在交流與共鳴中

藝術是人類文化精神的產物,是藝術家情感體驗的外化形式。科學的法則和定律僅僅是藝術表現的外在輔助手段和形式,內核才是藝術作品要傳達的思想。僅僅嚴格按照科學原理是做不出藝術作品的。馬蒂斯說“我希望有一種均衡純粹的藝術。這種藝術不煩擾人,也不使人不安。我希望一個疲倦的傷心、困憊的人,在我的畫面前享受到安寧和休息。”準確并不是真實。藝術意味著個性、創造,藝術不具公式式的標準。最先,最有表現力、批判力,這就是藝術性的觀察視角。此時,單純的視覺已不能“看”穿事物的一切,除了外在的造型比例、大小關系等,應體驗和感知對象。創作者與物象在內心的交流和共鳴才是藝術性的。

藝術性的觀察是感官與心理的融合統一。藝術作品說明了它所塑造的現實,傳達和轉述藝術家在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因此“看”是與情感體驗和精神投射一體的。由外至內,由客觀到主觀感知、聯想、體驗和分析,“看”具有了藝術的內涵和層次。藝術地去看即帶著情感體驗和理性精神去觀察某個事物或某種現象。只有藝術性地去觀察,事物本質的深刻的美才能被發現,藝術才會被慢慢推進。

3.2 感知、聯想、體驗、分析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作品是自己內心的言語,是自身感知體驗的外化形式。感官的統一調動去觀察,有助于聯想、體驗和分析的進行。留學生論文 面對一個客觀物體,眼看、手摸、鼻嗅之后到主觀聯想、體驗,事物成為一種與感觀和意識貫通的東西,變得熟悉深刻了。凡高筆下彎轉的曲線是他對人生歷程的體悟和感嘆;蒙克青春期的少女驚悚迷茫是他對生命的思考;達利在奇幻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中宣揚著他的聯想和夢境體驗。因此在我們的素描訓練中,應加強學生不僅動眼,也要動手動腦的能力。感知、聯想、體驗和分析著去看是學生藝術構思和創作的前提。

3.3 在特定文化和時代中去看

素描是一定文化和時代的符號印跡。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筆下的素描是文藝復興時期崇尚人性的人文主義思潮的體現;畢加索斗牛的速寫,畫家與模特的素描則是現代藝術形式服從精神表現的例子。因而素描的歷史從某種程度而言即藝術的歷史。素描不僅是繪畫的基礎,也是獨立的文化形式。素描教筆不該是簡單的畫準、畫像,以免使我們的思維形式流于趨同性、單一性。教學中要告知,“看”,站于歷史文化之上來看,是更高層次的觀察。要求對于社會文化背景及時代性都應有全面了解,并應具備分析判斷的能力。觀察社會文化切忌固步自封,應以發展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以素描為載體傳達歷史文化的情感,體現一種觀念應是教學及創作的重點。

4 結束語

科學性、藝術性是素描觀察的兩個特點。工作總結 在素描觀察時,我們應辯證統一地去看待和運用。科學地藝術地去“看”是全面正確的藝術觀察方式。因此強化觀察意識,樹立主客觀統一的觀察理念,掌握時代文化特征是素描教學中觀察力培養的重要途徑。素描作為一種基礎語言和藝術形式,其觀察方式的切入對于藝術專業學生專業藝術眼光和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遠,羅堅,王鋼,周曙華.素描新思維[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孫建平.趙無極中國講學筆錄[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

第12篇

1中樞胰島素的存在、分布

發現胰島素(Ins)已有80多年,受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影響,人們主要研究外周Ins,對其結構、性質及作用有較深刻的認識,卻忽略了它的腦內的狀況。隨著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腦內存在著Ins及胰島素受體(Insulinreceptor,InsR),且其具有與外周不同的生物學功能論文寫作,腦室注射Ins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及中樞血管加壓素(AVP)減少等。

1954年,Elgee等首先在人和大鼠腦內發現了131I標記的Ins。1978年Harrankova等報道用放射免疫法在大鼠的不同腦區檢測到Ins,含量各異,依次為:下丘腦>嗅球>小腦>大腦皮層>其它。平均每克腦組織為3~19ng,為血漿的(0.5~1.2ng)的25倍;1979年又修改為8~9ng。1983年Baskin等,測到的含量為0.3ng,僅為血漿的25%。1983年Yalow等,測的為1~2ng[2]。1994年王瓊等測到的含量為0.92ng,與血漿(0.96ng/ml)大致相同,二者均顯著高于腦脊液中的Ins含量[3]寫作畢業論文。綜上各家測到的腦Ins含量不一。脊髓胰島素含量未見報道。

2中樞Ins的來源

關于中樞Ins的來源有兩種觀點:即自身合成途徑和外周轉運途徑。Havrankova觀察到遺傳性肥胖大鼠(高胰島素血癥)和鏈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糖尿病鼠(低胰島素血癥),其腦內Ins濃度不變,說明中樞Ins水平不受外周Ins水平的影響,加上腦組織Ins濃度遠遠大于外周寫作碩士論文,且各腦區的胰島素與InsR的含量不完全一致,因而認為中樞能自身合成Ins。直接的證據來自神經細胞的胰島素mRNA的發現,應用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的方法,證實人和胚胎大鼠腦神經元胞體、成年大鼠下丘腦室旁核神經元細胞、垂體細胞和培養的兔腦神經細胞中均存在著InsmRNA。但并非所有的腦神經細胞都能產生Ins,而只有3%~5%的神經元亞群能產生Ins。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術,發現鼠腦胰島素Ⅱ基因的表達。Singh在鼠腦海馬發現胰島素Ⅱ基因的表達,而未在嗜絡細胞瘤-12細胞中發現[4]。

因存在BBB,人們曾認為Ins不能從外周進入中樞,但大量實驗結果證明,Ins能通過BBB。研究表明靜脈注射Ins后腦脊液中Ins含量增加,將125I-Ins直接注入Wistar鼠的側腦室,不僅各腦區Ins含量各異,而且在血清中也有125I-Ins的放射性,說明Ins能通過BBB,從外周進入中樞。

總之兩種途徑各有證據,但某單一途徑難以全面概括腦內Ins的來源,可能是兩種途徑并存。

3中樞InsR的分布及結構特點

自從1974年Posner等報道了125I-Ins能與鼠、猴和鴿的腦膜專一結合,從而開始了腦內InsR的研究。Karrankova證明InsR廣泛存在于大鼠CNS的各個區域,其分布不均勻,且與Ins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嗅球InsR濃度最高,大腦皮質和海馬次之,然后是下丘腦、杏仁體、隔核等,而小腦、丘腦含量較少,垂體最少。Hill等用放射自顯影響技術證實嗅球和脈絡叢及邊緣系統富含InsR。Unger等用免疫沉淀法測定InsR較高的幾個腦區依次為:嗅球、下丘腦、中間隆起、僵核、丘腦底核、大腦皮層,而基底節和大部分丘腦幾乎沒有InsR。總之,腦內InsR分布廣泛,大多數實驗報道嗅球、下丘腦、大腦皮層、海馬、杏仁核、室周器官、腦干和小腦密度較高,而下丘腦InsR主要密集于弓狀核、視上核和背內側核寫作醫學論文。原位雜交證實腦內存在胰島素受體mRNA,說明中樞能自身合成InsR。

腦InsR具有與外周靶組織InsR相類似的亞基組成,即α2β2。但其α、β亞基均比肝細胞和脂肪細胞的InsR的亞基稍小,因而腦內InsR的分子量要小一些。中樞和外周InsR的mRNA構成并無差別,其差異來源于α和β亞基的糖基化位點的數目、寡糖的位置和糖鏈的長短不同。腦內InsR實際上代表了InsR的一個結構和功能亞型,有人稱之為腦型受體(Brain,subtype)。

脊髓InsR與腦InsR的特性基本一致[5]。

4中樞Ins作用

4.1對腦糖代謝的影響

葡萄糖是腦細胞的主要能源,依靠附著于BBB的血管內皮細胞上的高濃度的葡萄糖載體(Glucosetransporter,GluT)從血漿轉運入腦。而這些內皮細胞上同時存在著在著大量的InsR,可推測這些受體可能與轉運葡萄糖有關。有研究表明:Ins與其受體結合確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神經膠質細胞,也能刺激神經元的葡萄糖代謝和糖原的合成。從GluT(1-5)的分布來看,神經元中主要是GluT3,GluT4則分布于脂肪和肌肉組織細胞內,而GluT4對Ins的敏感性最高,效應最強,據此推測腦內Ins對神經元的葡萄糖代謝影響可能較輕微。但最近研究發現GluT4也在下丘腦表達[6],可能是由于下丘腦位于BBB之外,因而對循環胰島素敏感,能對胰島素起反應,促進糖的攝取。外周給與Ins可誘導腦內GluT-3蛋白的合成[7]。

4.2促進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

Schechter等發現新生家兔腦中Ins含量比成年家兔高3~4倍,而且在大鼠腦中Ins與InsR的結合能力較成年大鼠高得多,隨著神經系統的成熟,腦內Ins及其受體含量逐漸下降,認為Ins及其受體,對神經系統的生長分化起重要作用[8]。

Ins是一種促有絲分裂肽,Ins不僅能刺激培養的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的酶活性及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而且能促進小鼠胚胎的腦細胞培養物的神經元再生,還可以促進神經元的突觸的分化和成熟[8,9]。有人推測,中樞神經系統Ins的促生長效應可能來自于它與IGF-1受體的相互作用,這也可能解釋腦發育過程中只有Ins含量的逐漸下降,而沒有InsR的變化,正如Devaskar報道,兔腦發育過程中InsR的表達沒有明顯的改變。那么Ins在成熟神經系統內的作用又如何呢?有人提出它可能與神經修復和營養有關,有待深入研究。

4.3對攝食和體重的影響

從中樞InsR的分布狀況看,分布最多的是那些與飲食有關的腦區,如:嗅球,是嗅覺中樞,直接影響食欲;下丘腦是食欲中樞所在地。據此可推斷,Ins與攝食行為有內在聯系。大量證據表明,Ins確能抑制攝食和減輕體重。外周投用、腦室內注入或直接在下丘腦內灌注Ins抗體則刺激攝食,增加體重[10]。

4.4中樞Ins與血壓的關系

腦室內注射Ins,可使血壓下降,心率下降,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把Ins直接注入到麻醉大鼠的下丘腦產生交感抑制現象[11]。通過外周、腦室內及下丘腦內給藥,能顯著抑制下丘腦(主要是弓狀核)的NPY的mRNA的表達,減少其含量,說明Ins能在下丘腦水平直接抑制NPY活性[12],而胰島素缺乏則刺激NPY生成。

Ins能增加突觸體攝取谷氨酸、門冬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增加的量與胰島素的濃度有關。因此Ins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之一是作為神經抑揚調節劑(Neuromodulator)。但它通過什么機制來行使這一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在高鹽飲食4周大鼠的下丘腦、腦垂體ILI(Insulinimmunoreactivesubstance)降低,腦室內給予胰島素(4~40mg/min),30min后血漿血管加壓素(AVP)水平升高,而無低血糖癥;下丘腦、腦垂體AVP下降。腦內ILI影響著AVP的分泌,來控制水、鹽平衡。

Ins還能抑制下丘腦釋放去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抑制海馬錐體細胞和下丘腦神經元的放電頻率,對神經元電活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另外腦內給予Ins還可以刺激下丘腦釋放ACTH、β-END、AVP及垂體的LH等的釋放,這可能是由于Ins的外周低血糖效應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軸興奮所致[13]。腦室內注射Ins,Fos免疫活性不增加,不增加交感神經的興奮性[14]。

4.5其它作用

Ins能減輕腦梗塞的損害程度。類胰島素生長因子Ⅰ對腦缺血和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15]。

綜上所述,中樞廣泛存在著Ins,但各腦區含量各異。各學者測得的具體含量不一。中樞Ins與胰腺Ins的理化性質相類似,但中樞胰島素還具有特殊的生物學功能,在調節腦能量代謝,促進神經系統生長發育、調節神經電活動和遞質釋放及影響攝食和體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與高血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FerranniniE,NataliA,CapaldoB,etal.Insulinresistance,hyperinsulinemia,andbloodpressure:roleofageandobesity.Europeangroupforthestudyofinsulinresistance(EGIR).Hypertension,1997,30(5):1144

2YalowRS,EngJ.Insulin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AdvMetabDisord,1983,10(3):341

3王瓊,陸鐘琦.中樞胰島素的存在、分布及與飲食的關系.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94,16(6):434

4SinghBS,RajakumarPA,EvesEM,etal.Insulingeneexpressioninimmortalizedrathippocampalandpheochromocytoma12celllines.RegulPept,1997,69(1):7

5朱尚權,徐明華,張新堂,等.大鼠脊髓細胞膜胰島素受體的結合特性.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95,27(1):111

6LivingstoneC,LysllH,GouldGW.HypothalamicGluT4expression:aglucoseandinsulinsensingmechanism?MolCellEndocrinol,1995,107(1):67

7UeharaY,NipperV,McCallAL.ChronicinsulinhypoglycemiainducesGlut3proteininratbrainneurons.AmJPhysiol,1997,272(4):716

8SchechterR,WhitmireJ,HoltzclawL,etal.Developmentalregulationofinsulininthemammaliancentralnervoussystem[publishederratumappearsinBrainRes,1992,591(2):359].BrainRes,1992,582(1):27

9FernyhoughP,WillarsGB,LindasyRM,etal.Insulinand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enhanceregenerationinculturedadultratsensoryneurons,BrainResearch,1993,607(6):117

10SipolsAJ,BaskinDG,SchwartzMW.Effectsofintracerebroventricularinsulininfusionondiabetichyperphagiaandhypothalamicneuropeptidegeneexpression.Diabetes,1995,44(2):147

11PorterJP.Effectofintrahypothalamicinsulinonsympatheticnervousfunctioninratsdrinkingahigh-sucrosesolution.AmJPhysiol,1994,266(5Pt2):1463

12CusinI,DrydenS,WangQ,etal.EffectofsustainedphysiologicalhyperinsulinaemiaonhypothalamicneuropeptideYandNPYmRNAlevelsintherat.JNeuroendocrinol,1995,7(3):193

13KjaerA,KniggeUL,MadsenEL,etal.Insulin/Hypoglycemia-InducedAdrenocorticotropinandEndorphinRelease:InvolvementofHypothalamicHistaminergicNeurons.endocrinology,1993,132(5):2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江永县| 梁山县| 张家川| 株洲县| 扶绥县| 乌海市| 琼中| 佛坪县| 车致| 台安县| 昌图县| 依安县| 黑河市| 富平县| 麻栗坡县| 德钦县| 建始县| 浙江省| 浦江县| 泗洪县| 原平市| 北宁市| 临洮县| 营山县| 临颍县| 卢湾区| 砀山县| 丰镇市| 格尔木市| 康乐县| 唐河县| 黄骅市| 砚山县| 梁山县| 海阳市| 东莞市| 宁河县| 凉城县| 都安|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