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0 12:55: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地理教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素質教育 地理教學 更新觀念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向發展,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地理教學也不例外。中學地理在國民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替代的。中學地理教育以其學科的內涵特點和優勢,在現代素質教育中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人文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特別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依本人的拙見,談談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轉變地理教師教育觀念
中學地理推行素質教育的制約因素,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育思想沒有根本轉變,仍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的束縛。“應試教育”是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一種教育模式,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育的規律,使學生課程負擔過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影響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而素質教育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能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因此,樹立牢固的素質教育觀念,是我們開展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方向,亦是目的。
面對科技高速發展的挑戰,以及日益嚴峻的全球性人口、糧食、資源、環境問題的困擾,需要有符合21世紀的地理教育來提高公民的素質,在地理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是關系到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大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有創見的思維和創造個性,落實到地理教學中,則是讓學生懂得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密切關系,樹立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并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來減輕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有時間和空間去充分的思維,把學生的視野延展到課本之外,鼓勵學生在認識、了解自然與社會的過程中形成創新思維,在怎樣解決人口糧食、資源和環境問題上能夠敢于開拓,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品質。
二、提高地理教師的素質
新觀念是以提高素質、全面育人為核心內容的。觀念更新才能適應新變化,利用新信息,做出新成績,否則工作再努力而由于觀念陳舊,很可能效果是適得其反的。
1、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完善知識與能力結構
地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將顯得更為重要,這是因為未來教師的作用將更像一個“向導”和“顧問”,所以在以下幾個方面能力與技能應不斷完善,這就是:理解、分析與處理教材,把教材轉化為教學內容的能力;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觀察和研究學生和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實驗、演示、觀測使用地理教學儀器和制作簡單教具、模型、圖表、幻燈片等的技能;準確、精練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智力,進行能力培養與思維訓練的能力;進行環境教育、國情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及樹立科學的地理觀點的能力;命題、提問及了解學習反饋、指導學習方法的能力;分析、評議地理課堂教學及進行地理教育科研的能力;運用地理知識評價環境,進行決策建議咨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2、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深化地理教學改革
地理教師應不斷接受新事物,探索地理教學改革的途徑,勇于實驗和創新,從自身教學實踐中總結規律,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和提高,再指導實踐加以印證,撰寫有關地理教育科研的文章,不斷學習提高。每位地理教師都應以學做教育家為方向,平時堅持研究教學中的有關問題,選好科研課題,進行論證,制定科研計劃。在實驗中積累資料,寫出實驗報告。有的教師堅持在實施每個教案后寫出課后記,這對總結經驗和撰寫教學論文是有幫助的。地理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需要一批觀念新、業務精、能思考、善創新的教師隨時關注地理學、教育學、環境科學、人文地理等發展的方向,發現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拓寬研究領域,變換改革思路,從多角度和不同的層面上探討地理教學中的有關熱點難點問題,這勢必將導致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3、重視教學設計,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優化教學過程
地理教學過程是通過地理認知活動使學生得到發展的一種教育過程。它受到地理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制約,反映了社會對地理學科的要求。同時又受到教師、教材和教學場所的控制,地理教師既通過自身活動又通過對教材和教學場所的影響來調控教學過程,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也能控制自身活動并通過信息反饋影響教學過程。因此,中學地理教學過程是可控制的過程,要求教師要重視教學設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策略、進行教學評價等。確定教學目標即明確學生學什么,應達到什么要求;制定教學策略即采用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媒體和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教學評價即對教學效果和教學過程進行檢測,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
課堂教學是教師職業生活最基本的構成部分,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及其生命價值的體現,主要是以三尺講臺為活動背景的,同樣需要努力提高質量,煥發生命活力,并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學生素質的提高將是教師素質提高的最好反饋。隨著教育職能的發展變化,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必將不斷提高,因而作為教師就應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提高素質,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