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yī)學會議總結

醫(yī)學會議總結

時間:2022-11-19 15:17: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yī)學會議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yī)學會議總結

第1篇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近年我國科技期刊總數發(fā)展迅猛,截至2010年底,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共1003種,占我國科技期刊20%左右。旗下的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近幾年也隨之發(fā)展壯大,目前已有125種醫(yī)學期刊(學會直接編輯出版23種)。其青年醫(yī)學編輯是該系列雜志的主體,是科技期刊的生力軍,平均年齡39歲,從自身素質上看,他們知識結構新、學習能力強、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一定專業(yè)知識和能力背景,但現階段對醫(yī)學編輯人員的要求也與時俱進,并不限于掌握編輯出版行業(yè)領域的知識。全方位地提高醫(yī)學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成為復合型人才是對現階段醫(yī)學期刊編輯的要求。而繼續(xù)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醫(yī)學編輯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缺和提高。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總會編輯出版的23種期刊)是國內擁有醫(yī)學編輯人數最多的單位,近幾年雜志社領導特別重視對其編輯進行繼續(xù)教育,通過舉辦一系列培訓班、推薦優(yōu)秀員工出國考察或培訓等方式,多途徑、多渠道地為編輯提供機會,本文就這一方面做一總結以期為同行作參考。

一、借鑒近年醫(yī)學科技期刊編輯隊伍特點

近5年醫(yī)學科技期刊從業(yè)人員隊伍整體變化不大,仍以采編人員為主,說明期刊仍以學術內容建設為主;學歷結構上,高學歷人員比例有增加趨勢,編輯人員逐步學科專業(yè)化,與國際期刊接軌;年齡結構上,辦刊人員呈現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人員比例最高。

二、開展繼續(xù)教育的多種形式或途徑

(一)開展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期刊編輯業(yè)務培訓班是獲取學時(學分)的主要繼教方式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并實施的《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管理規(guī)定》,編輯出版人員每年參加不少于72學時的繼續(xù)教育培訓,并將此作為出版職業(yè)資格登記、責任編輯注冊的必備條件。中華醫(yī)學會受新聞出版總署委托,近年來每年均舉辦一次這種培訓班,面向對象是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期刊行業(yè)的編輯,培訓的內容既包括編輯工作過程中的常見的,如圖表加工、中英文摘要結構等學術質量問題,也包括期刊數字化建設問題和出版體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問題。每年培訓內容都不盡相同,主要圍繞當年的熱點、焦點問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進行授課探討。

(二)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審稿專家培訓班

從2008年開始中華醫(yī)學會每年舉辦一次,培訓對象主要是系列雜志的審稿專家以及期刊編輯,從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審稿專家為出發(fā)點,既從宏觀角度介紹了審稿的目的、作用、原則,把握期刊的學術、思想導向,又從微觀角度出發(fā)詳細闡述如何提高文章審稿速度和質量以及對審稿人的一般要求等。這可提高審稿專家隊伍建設、增強自身審稿水平,表面上看這種培訓與醫(yī)學期刊編輯繼續(xù)教育互不相干,實際上審稿專家通過培訓,知道編輯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如何寫審稿意見會對作者提高學術質量能有所幫助,編輯參加這方面培訓班也可對專家的審稿提出意見或建議,再次體現了編審是一家的觀點。

(三)參加國內各類學術會議研討

1.鼓勵青年編輯參加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

此研討會已連續(xù)舉辦過十屆,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領導鼓勵并支持青年編輯參加這種高水平高層次的學術會議,這種會議研討的主題一般緊扣時展以及期刊改革的步伐,可為年輕的期刊編輯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成為青年編輯們展示自身才華的舞臺。在第十屆研討會上,《中華眼科雜志》編輯韓錕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關衛(wèi)屏分別就“科技期刊的全媒體出版”和“我國科技期刊出版集團的現狀與暢想”進行了精彩闡述。其中的青年編輯獎項之一駿馬獎就是鼓勵青年編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所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

2.參加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

論壇已連續(xù)舉辦過5屆,這種論壇規(guī)模較大,主要與政治體制掛鉤,內容主要圍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探討新時期科技期刊發(fā)展戰(zhàn)略,推動科技期刊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主。參加人員既可以是科技期刊編輯也可以是臨床醫(yī)師或是護士。游蘇寧社長兼總編輯每屆都會組團參加。通過這種繼續(xù)教育的方式,一來可以學習知識;二來通過積極撰寫文章與同行交流,在第五屆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上,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總編室石朝云的《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評估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和《中華神經科雜志》的《采用稿件網絡采編系統(tǒng)對期刊時滯的影響》文章分別被入選進行論壇報告。

(四)參加國際生物醫(yī)學期刊同行評議和出版大會或參加國際書展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fā)展和國際競爭體系的形成,中國的科技出版日益融入國際出版體系,與國際同行面臨的許多問題具有相通性,如同行評議的質量控制、利益沖突、發(fā)表偏倚、論文結果修飾等。在參加溫哥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生物醫(yī)學期刊同行評議和出版大會”上,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多篇文章以大會報告或壁報形式進行展示。中華醫(yī)學會代表團多次參加法蘭克福書展,在第61屆法蘭克福書展展會上中華醫(yī)學會系列雜志數量最多,版式統(tǒng)一,基本代表整個系列雜志的面貌,給世界各國朋友們近距離觀察和感知中華文化打開了一扇重要窗口。

(五)發(fā)放科技期刊方面的書籍

在實踐工作中自學也是實現繼續(xù)教育的形式之一,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會不定期發(fā)給員工一些與編輯期刊方面有關的書籍,如《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此書既可作為科技期刊編輯業(yè)務培訓教材,又可作為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學習和工作的工具書,也可供科技人員撰寫科技論文和其他科技文章時參考,是相當實用的工具書。文學方面如《編輯人的世界》、《和世界著名期刊總編對話》,此類書籍為編輯們提供了必須掌握的各種編輯技巧,而且還為作家提供了各種與寫書有關的出版知識。實用書冊如《醫(yī)學常用計量單位手冊》,可以幫助編輯查對作者提供的醫(yī)學單位是否正確,提高效率減少數值差錯。

(六)每月舉辦一次小范圍編輯沙龍活動

這種活動主題多樣,既有出版方面的專業(yè)問題,也有學術方面或倫理問題,主講的老師既有大學教授、國外期刊編輯的主編、轉企改制成功的集團領導,也有雜志社內的職工,凡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可以作為沙龍的主題。

(七)崗位技能大賽

這是近4年雜志社開展的繼續(xù)教育形式之一,它加強了雜志社的企業(yè)文化建設,現已成為中華醫(yī)學會品牌活動。內容形式多樣,主要包括:

1.業(yè)務技能方面的考察;

2.對某一選題進行演講比賽;

3.開展一個調研報告或策劃活動;

4.與學會領導合作,共同完成一項發(fā)揮個性展示才藝的作品。其中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的社徽就是在這種活動中被員工設計出來的。

(八)其他方面繼續(xù)教育形式

2011年開始支持并組建“業(yè)務學習和科研小

組”,通過開題報告會、組建課題小組、調研、撰寫論文四個階段(為期1年),完成一批對實踐工作有指導意義、選題新穎的調研課題。雜志社會對評審通過的立項課題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通過這種方式可加強青年編輯業(yè)務學習,把雜志社建設成一支學習型的團隊。與國外同專業(yè)編輯部加強合作與交流,派員工到國外進行學習或交流,如中華放射學雜志編輯張曉冬曾在2008年底到《歐洲放射學雜志》編輯部,回國后對國外編輯部工作的編輯機制、出版機制、經營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借鑒了他們的經驗。

對發(fā)表在編輯出版方面的期刊文章,如發(fā)表在《編輯學報》、《中國科技期刊研究》這類雜志,雜志社每年除了報銷一定費用外,年終還給以一定獎勵。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并鼓勵職工加強繼續(xù)教育學習,寫論文查文獻本身就是學習中繼承與發(fā)展的過程。

三、目前醫(yī)學編輯繼續(xù)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建議

目前的醫(yī)學科技期刊編輯的繼續(xù)教育雖有編輯培訓班或研討會,但為數并不多,所參加的人數有限,且效果無法準確評估,沒有形成正規(guī)的繼續(xù)教育制度和模式。編輯方面的期刊,也未充分發(fā)揮期刊的繼續(xù)教育職能(可以仿效醫(yī)學科技期刊設置繼續(xù)教育園地欄目),給醫(yī)學編輯工作者提供繼續(xù)教育空間。在上文提到的實踐的繼續(xù)教育形式中,只有第一點才能獲得新聞出版總署頒發(fā)的繼教學分,其余的幾個方面在學時(學分)上未有體現。繼續(xù)教育是培訓和提高醫(yī)學編輯人員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及適應現代化科技發(fā)展的極其重要手段,而非最終目的,凡是能實現繼續(xù)教育途徑的都應列入此范疇內。如在專業(yè)期刊發(fā)表的論文、參加國際或國內會議、出國培訓、參加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編輯沙龍活動等根據情況可按不同的學分計算等等。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以便更好地進行繼續(xù)教育:

(一)開展醫(yī)學科技期刊編輯會議,營造良好學習平臺

繼續(xù)開展醫(yī)學科技期刊編輯培訓等學術會議,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繼續(xù)教育的學習平臺,鼓勵并獎勵出版編輯人員參加這種學會會議,加強與業(yè)內學者、專家溝通與交流。學術會議的選題不要只限于編輯出版方面,要適量增加一些與編輯出版相關的人文教育、文字教育等。

(二)加強和國際醫(yī)學優(yōu)秀期刊交流與合作

加強和國際醫(yī)學優(yōu)秀期刊的交流與合作,將國外對編輯學研究的成果和最新進展展現給國內的編輯。

(三)建立合理的繼續(xù)教育體系

建立培訓教育、考核、評估一條龍的醫(yī)學繼續(xù)教育體制,除現有的出版專業(yè)職業(yè)資格考試作為基本的硬要求之外,還可設立英語、財務、醫(yī)學信息等輔助專業(yè)的培訓和考試,并在編輯職稱的晉升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加強業(yè)務宣傳和學習

加強對醫(yī)學編輯中的“大家”和“優(yōu)秀人物”的宣傳和學習。有的老編輯經驗豐富,知識雄厚,青年編輯思維靈活,掌握新技術較多,但各自“藏在深無人知”,要加強對榜樣的宣傳(每年的韜奮獎,出版新人獎,這些獲獎者都是優(yōu)秀的編輯,可以請其以作文或演講的方式介紹經驗)。

(五)加強和高校間的合作

加強和高校間的合作,可請相關領域專家定期召開專業(yè)、系統(tǒng)的培訓活動,并組織人員參加。

總之,應堅持普通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提升醫(yī)學編輯繼續(xù)教育的內容和深度,進一步使培訓工作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協技術協會,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發(fā)展報告(2011)[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第2篇

此前不久,“吉林省第三屆介入沙龍會議”在吉林長春舉行。借此會議舉辦之際,記者對劉斌教授做了深入采訪。再次出任本次會議大會主席的劉斌教授,對該科室的學科建設情況以及吉林地區(qū)乃至整個東北地區(qū)的介入技術學術交流和發(fā)展現狀,做了一次系統(tǒng)的分析和梳理。

盛譽之下,“術德”為基

據記者了解,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吉林省衛(wèi)生廳重點學科,吉林省衛(wèi)生廳指定的心臟病介入治療中心,吉林大學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首批衛(wèi)生部冠心病介入治療培訓基地,首批衛(wèi)生部心律失常介入治療培訓基地,衛(wèi)生部吉林省冠心病介入質量控制中心,國家臨床藥物實驗基地,是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作為吉林省心血管病介入領域的領頭科室,在東北地區(qū)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的聲譽。

這些背景資料充分說明,之所以該科室能夠承擔如此之多的學術交流活動,是具有堅實的“先天基礎”的。

果然,劉斌教授在介紹起這個團隊時,言語間充滿了十足的“底氣”。他首先非常自豪地介紹說:“我院心血管內科擁有一批國內知名、醫(yī)術精湛的專家教授。其中教授、主任醫(yī)師8人,副教授、副主任醫(yī)師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3人。我們的心血管內科專家,擔任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中國醫(y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委員,中華生物工程學會心律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入心臟病專業(yè)學組成員,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海峽兩岸衛(wèi)生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動脈粥樣硬化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主任委員,吉林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主任委員,吉林省動脈粥樣硬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等等的學術組織要職……”

接著,劉斌教授又如數家珍般地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這個團隊近些年獲得的學術成就:“我們心血管內科的科研實力也算是比較雄厚的。我們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子課題2項、‘863’子課題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吳階平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僅近3年以來,我們就獲得了吉林省衛(wèi)生廳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主編及參編高水平學術著作20余部,共70余篇,在學術會議發(fā)表30余篇,SCI、EI、ISTP收錄10余篇。我們的在職人員中,共有10余人有1年以上赴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留學經歷。”

介紹完“軟件”方面的建設,劉斌教授又介紹了該院心血管內科的“硬件”建設。他扳著手指一一盤點道:“目前,我們心內科設有4個醫(yī)療區(qū),1個監(jiān)護室,216張床位以及一流的病房設施和醫(yī)療設備。擁有兩間國內領先的心血管介入導管室,配有世界最先進的大型心血管介入診療系統(tǒng)和其他各種醫(yī)療設備,包括西門子數字減影平板血管造影機、六十四導電生理記錄儀、三位標測導航系統(tǒng)、血管內超聲、FFR、心臟程序刺激儀和血液動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體外臨時起搏器、射頻儀、IABP、大型超低溫離心機、凝膠成像系統(tǒng)、運動平板、除顫儀、彩色超聲診斷儀、中央監(jiān)護系統(tǒng)、多導聯電生理記錄儀等。這些先進的技術設備,為我們以高質量的醫(yī)療水平努力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提供了基礎保障。”

“當然,這些榮譽的取得,是以多年以來,我們科室形成的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為基礎的。”劉斌教授強調說:“除去這些不講,我認為,一名醫(yī)生、乃至一個團隊,行業(yè)道德建設和學科業(yè)務發(fā)展,哪方面都不能‘掉鏈子’,不然,就無法擔當起醫(yī)者濟世的責任和道義……”

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此后,劉斌教授又詳細介紹了該院心血管內科在學科建設方面所取得的諸多成就。他說:“長期以來,我們心血管內科始終在學術發(fā)展上,不僅不遺余力地關注著心內科領域的前沿動態(tài),同時在常規(guī)學術方面,更是精益求精。我們在心血管危重癥及疑難疾病救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率先在吉林省開展了項目齊全的心臟介入治療技術,使各種疑難、復雜的心臟病患者能夠得到高水平的治療。現在,我們心血管內科已經成為吉林省介入心臟病學領域開展項目最多、病例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領頭科室。據統(tǒng)計,近3年來,在我們收治的患者中,疑難病例所占的達到了31.6 %,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危象等危重病例的比例占11.8 %;而患者的治愈好轉率則高達96%左右……”

對于該科室在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劉斌教授分析道,該科室在心血管病領域的技術優(yōu)勢,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方面。該科室是吉林省內最早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單位, 已在國內頗有影響。目前已經形成特色,尤其在疑難危重以及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橋血管病變、完全閉塞病變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緊急介入治療等領域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治療病種已從單支動脈型病變向多支、復雜病變、慢性閉塞發(fā)展。目前該科可以獨立完成包括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在內的各種復雜病變的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其中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開通成功率高達90%以上,在國際上處于先進水平。“我院還率先在省內開展了FFR、冠脈定向旋切、旋磨和旋吸術等技術。多次應邀在國內多個省市、地區(qū)及日本等做學術報告與經驗交流,并作為僅有的幾家醫(yī)院特邀在北京、沈陽等國際會議上行介入手術演示,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認可。冠脈內血管超聲近年來已在我科成熟開展,在冠脈斑塊性質的評價及冠脈內支架植入指導方面,顯現出獨特的優(yōu)勢。其次,是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優(yōu)勢。我科在這方面開展了預激綜合征、房室結雙徑路、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動過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目前已形成了專門的電生理診治團隊,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而且,我科目前是吉林省內唯一可獨立開展房顫射頻消融治療的單位。第三是慢速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方面的優(yōu)勢。在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領域,除了傳統(tǒng)的起搏治療心律失常外,近年來開展了生理性起搏治療慢性心律失常,爭取使患者的心臟起搏治療能夠盡量模擬人正常的生理機制。此外還開展了對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RT-D治療,其臨床效果十分滿意。第四是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優(yōu)勢。我科在吉林省內最先開展了各項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技術,近幾年我科在保持傳統(tǒng)優(yōu)勢基礎上,緊跟國際心血管潮流。目前常規(guī)開展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的封堵,二尖瓣狹窄的球囊擴張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室間隔消融等介入手術,達國內先進水平;同時我們還完成了吉林省首例心肌梗死后室間隔穿孔的介入封堵。目前年均手術例數90余例,完成病例的復雜程度和治療效果均在省內處于領先地位。第五是我們科室具備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導管化學消融術(PTSMA)。第六,是我們具備的藥物基礎治療。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上,我科一直以藥物治療為基礎,不斷鉆研藥理作用及應用指證,從根本上解除患病誘因,緩解患者的病情。最后,是我科開展的脂代謝治療方法。我們率先在國內開展采用MMPs及MOT(基質金屬蛋白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栓素B2)測定用于冠心病早期診斷及危險分層。2009年起率先在國內提出并推廣針對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及治療的PAS療法。2010年主持開展高靈敏C反應蛋白聯合MOT檢測用于ACS早期診斷、危險分層及指導治療,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介紹完該院心血管內科的技術優(yōu)勢后,劉斌教授歸納說:“盡管我們科室在上述七個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學術是無止境的,我們在精益求精的同時,一直不敢有絲毫松懈。我們一直瞄準本領域的學術前沿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拓展著學術視野。”

綠色通道,分秒必爭

在采訪中,劉斌教授就心血管急癥方面的救治措施,著重圍繞針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搶救工作,還介紹了該院的“綠色通道”建設情況。

劉斌教授介紹說:“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巨大殺手。其病情往往進展迅速,急性期死亡率可以達到30%左右。在臨床上,醫(yī)生們針對急性心梗,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所以,對于急性心梗的治療關鍵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最大限度地挽救瀕死的心肌。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我院特別開通了急性心肌梗塞的‘綠色通道’。”

針對這一舉措,劉斌教授認為:“我們醫(yī)院開通‘綠色通道’的終極目的,就在于能夠快捷、高效地搶救病人!‘綠色通道’開通后,經120急救人員確診或其他醫(yī)院診斷為急性心梗的患者,只需撥打我院‘綠色通道’專線電話,告知到達醫(yī)院的時間,我們心血管內科、急救科的醫(yī)護人員就聞聲而動,立即開始提前準備救治工作。等患者抵達后,我們會馬上直接開展搶救。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再收入病房。”

劉斌教授說:“我們醫(yī)院值守‘綠色通道’的醫(yī)務人員一天24小時、全年365天‘全天候’地應診,患者一旦確診為心肌梗死,可直接就診于急診大廳或心血管內科,醫(yī)護人員會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治,盡最大的能力,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對于該科室未來的發(fā)展,劉斌教授繼續(xù)介紹說:“我們心血管內科的學科建設目標,就是高水平全方位地發(fā)展,使其成為集醫(y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吉林省最大的心血管內科診療基地。我們將保證各類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達省內領先水平,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心臟病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目前,我科正著力建立一個有國際視野、創(chuàng)新意識、區(qū)域輻射作用、信息化的集預防、診斷、治療、科研、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心血管重點專科,建設成為一個國際國內知名的心血管診療中心、教學培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研攻堅中心及健康教育中心……”

聚焦熱點,交流發(fā)展

采訪進行到“下半場”,劉斌教授終于談及了該科室的“重頭戲”——學術交流。他說:“我們科室在力求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更為注重的是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因此,我們才開展并承擔了那么多的學術會議。我們不但通過這些學術交流活動,進行專業(yè)學術交流,以利本科室和其他同道的共同進步;同時,我們科內的專家還多次應邀在國內多個省市區(qū)及國外做學術報告與經驗交流,并于2009年,作為吉林省首次且唯一的一家醫(yī)院成功在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面向全國進行手術直播,并獲得廣泛贊譽;之后我科再次被東北國際心血管病論壇邀請作為會議僅有的3家手術演示醫(yī)院之一,為大會進行手術直播,得到了各位專家的高度評價。除此之外,還有多名國內、國際專家來我院進行介入技術及學術的交流……”

談及當時正在舉辦的“吉林省第三屆介入沙龍會議”,身為大會主席的劉斌教授詳細介紹說:“這個介入沙龍會議,已經舉辦了兩屆了。本次會議在總結前幾屆介入沙龍會議經驗基礎上,繼續(xù)秉承獨到的會議定位與特色。這次介入沙龍會議宗旨是‘共同參與、廣泛交流、規(guī)范發(fā)展’!”

劉斌教授進一步介紹說,吉林省第三屆介入沙龍會議是由吉林省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吉林省醫(y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及吉林冠心病介入質量控制中心共同主辦,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承辦的。這屆會議主要有三個版塊構成:一是介入基礎培訓;二是疑難病例手術治療策略及經驗教訓學術探討和交流;三是最新進展、熱點問題交流與討論。會議邀請了多名國內著名的心血管專家做精彩報告及病例點評,這樣可以使與會同道更多地了解心血管最前沿的理論與動態(tài),獲得更多的臨床技能與經驗。

提及這屆沙龍會議的學術亮點,劉斌教授首先談到了國家考試中心中心王鋼主任在會上介紹的關于“中國心血管內科專科醫(yī)師考試”問題。對于醫(yī)師的考試體系,目前在衛(wèi)生部領導下,國家考試中心成立了我國心血管內科專科醫(yī)師準入考試專家委員會,研究擬訂準入資質,即哪些人有資格被準入,以及準入、認證過程。經過“3+2+1”這6年的培訓后再參加全國心血管內科專科醫(yī)師準入考試。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未來的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只有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才能成為真正的心血管內科專科醫(yī)師,也使得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與準入有了基礎。

此外,由于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正在世界范圍內增長,并且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各國衛(wèi)生部門都在加大對于心力衰竭治療的研究,而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治療藥物和器械。因此,在本屆沙龍會議上,來自吉林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的李淑梅教授就心力衰竭治療上的新進展做出了概述。含a/K-ATPase抑制劑-istaroxime、鈣增敏劑-左西孟旦、血管加壓素受體拮抗劑托伐普坦、竇房結抑制劑-伊伐布雷定、松弛素、重組人紐蘭格林和曲美他嗪等藥物的最新治療進展,同時也就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心臟收縮力調節(jié)及CRRT等目前心衰非藥物治療研究較活躍的治療方法也有新的補充。

來自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的于波教授,為本次介入沙龍會議帶來了關于“在應用OCT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易損斑塊識別和干預進展”的解讀。于波教授認為,在急性冠脈綜合征(ACS)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斑塊破裂,或伴發(fā)血栓形成。斑塊破裂主要為纖維帽結構破裂,完整性被破壞,脂質核心成份暴露于血液之中,且具有較高的致血栓性,引起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并引發(fā)血栓形成。病理學證據表明具較薄纖維帽、較大的脂質核心和富含巨噬細胞、新生血管的斑塊更容易發(fā)生破裂,稱此類斑塊為易損斑塊,即容易發(fā)展成罪犯病變和導致血栓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易損斑塊破裂是ACS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識別易損斑塊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于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OCT作為一種有效的血管內檢測手段,具有組織分辨率高的特點,在識別易損斑塊、斑塊破裂以及血栓形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ACS中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為臨床理解ACS的發(fā)生機制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來自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的田野教授,在會上與同道共享了冬季未經治療的男性H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短時變異特點。通過隨機選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院心內科住院及高血壓門診就診的未經降壓藥物治療的男性H型高血壓30例(H組),男性非H型高血壓25例(NH組)進行對比研究后發(fā)現,冬季未經治療的男性H型高血壓自然病程的較早期,較非H型高血壓男患具有較高的晨峰收縮血壓,較高的夜間DBP及較大的白晝收縮壓變異等短時變異特點。

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劉斌教授在會后做了總結。通過這次學術盛會以及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綜合分析,他認為,心血管內科在基于本學科特色與基礎上,逐步明確了介入心臟病學為主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基礎及臨床研究。同時他還認為:“本次會議的舉辦,基本上達到了‘共同參與、廣泛交流、規(guī)范發(fā)展’的目標,但也為每一位從事介入治療的醫(yī)生敲了警鐘。通過廣泛交流,我們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做任何介入治療必須遵守相關介入治療技術規(guī)范,保障介入醫(yī)療安全。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辦好此類學術交流會議,為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qū)的心血管介入診療規(guī)范等其他相關領域的發(fā)展,提供更為優(yōu)良的交流、學習平臺!”

第3篇

醫(yī)學會議主持詞范文一

學術研討會主持詞

(正式開始之前先強調會場紀律)

上午好!歡迎大家蒞臨 “XXXX眼科學術交流會”,會議期間為了維護會場秩序,確保會議的正常進行,全體與會人員請遵守以下會議紀律:1.與會人員請在指定區(qū)域就座;2.請關閉手機或調成靜音;3.會議期間保持會場安靜,不在會場隨意走動。

(10:00點開始會議,舉行簡單開幕式,介紹專家及聽課代表。)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代表、醫(yī)學同仁及朋友們:

在這個收獲的季節(jié),我們感受到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對XXXX眼科醫(yī)院的一片盛情,首先我代表XXXX眼科醫(yī)院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作為XXXX首家國家三級眼科專科醫(yī)院,我們很榮幸承辦這次的學術交流會,這對于我們是一次極為珍貴的學習機會。因為在這次會議上,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在眼科有著豐富經驗,取得豐碩成果的著名眼科專家XXXX兩位專家為大家進行精彩的學術演講,他們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用我們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接下來介紹今天出席會議的專家: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專家們以及各位眼科學界的同仁們參加我們的會議!

由XXXX眼科醫(yī)院主辦的“XXXX眼科學術交流會”,承蒙眼科學術界同仁的大力支持,現在正式開幕!

3、10:30分開始專家講課。專家和參會人員互動提問。

下面有請XXXX著名青光眼專家XXX醫(yī)師上臺為我們進行題為《新圖像技術指標在青光眼診治的應用策略》的精彩演講。 感謝XXX醫(yī)師帶給我們的精彩演講。下面有請著名的白內障專家

XXX醫(yī)師上臺為我們做題為《眼前節(jié)OCT的臨床應用》的精彩演講。

感謝XXX醫(yī)師帶給我們的精彩演講。

再次感謝XXXX醫(yī)師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演講,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兩位醫(yī)師。接下來,進入互動提問環(huán)節(jié),請大家踴躍提問。

感謝大家的提問!為促進加強我院白內障專業(yè)和青光眼專業(yè)的臨床經驗及技術交流,下面由我院__________為XXXX專家頒發(fā)“XXXX眼科醫(yī)院促進臨床醫(yī)學進步”的榮譽證書,望今后兩位專家能經常蒞臨我院指導工作及經驗交流!有請XXXX醫(yī)師上臺。有請我院___________上臺頒發(fā)榮譽證書!謝謝!

4、會議結束,組織講課專家與我院領導合影留念,組織整體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感謝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來我院參加“XXXX眼科學術交流會”,XXXX眼科醫(yī)院祝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順利,謝謝大家的大力支持!此次會議圓滿結束!

接下來,請專家和領導上臺合影!

醫(yī)學會議主持詞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暮春四月,生機盎然。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醫(yī)院第六屆學術年會。受醫(yī)院黨委的指派,由我來擔任會議主持。首先,我榮幸地向大家介紹臺上就座的各位領導,他們是: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會議有七項儀程。第一項,全體起立,奏院歌。

請坐下。下面,大會進行第二項,有請***作2011年~2013科教工作報告。

***院長的工作報告對近年來的科教工作作了全面總結。2011年以來,醫(yī)院科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在座各位和全院職工的刻苦鉆研和忘我工作。在此,我謹代表醫(yī)院感謝大家的辛勤勞動!***院長還在報告中就今后一段時間內我院科教工作做了一個布置和安排,請在座的各位和各科室按照這個工作思路認真組織實施,力爭科教工作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績。

下面,會議進入第三項,請***宣讀《關于表彰第六屆學術年會科研成果、論文著作及繼教項目的決定》。

會議第四項,頒獎。*** 頒獎完畢

下面,會議進入第五項,請***、***分別上臺與大家交流論文寫作和科研工作心得。

***在攻讀碩士、博士期間,在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之余,將他搞科研、寫論文的心得寫成了厚厚一本書,我覺得很受啟發(fā)。***主任

多年來勤耕不輟,學術功底很深厚、人文精神也很濃厚。兩個主任都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希望在座的各位和全院職工以他們、以今天獲獎的先進個人為榜樣,不斷加強科研工作,善于總結臨床經驗,多出文章、出好文章,推動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再次感謝兩位主任的精彩發(fā)言。

會議進入第六項,請***院長作重要講話。

***院長的講話肯定了近3年來的科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也指出了不足和差距,很中肯,很務實。同時,也對我們下一步的科教工作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大家務必要高度重視,充分領會,在今后的工作中貫徹執(zhí)行。

會議第七項,請市科技局***書記為我們講話。

***書記的講話可謂既高瞻遠矚又貼近實際,按照現在時髦的話說,很接地氣,對我院科研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與會人員要認真消化,結合實際工作加以落實。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書記蒞臨大會進行指導。

第4篇

第6屆國際微笑列車唇腭裂學術會議于2008年10月11日在天津市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出資,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承辦。微笑列車董事會董事Joseph Mullaney先生、微笑列車基金會中國總監(jiān)薛揄、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綜合處處長高學成、全國政協常委張文康、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以及國內外知名唇腭裂治療專家、全國397家合作醫(yī)院的代表共計1000余人出席開幕式。

范寶俊會長在開幕式上對本次學術會議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充分肯定了微笑列車開展特別是衛(wèi)生部和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成為合作伙伴以來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并代表全國被救治的貧困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庭向微笑列車基金會給予的愛心捐贈以及對為治療唇腭裂患者做出無私奉獻的醫(yī)護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10月12日,微笑列車項目宣傳工作座談會在天津美華大酒店召開。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彭玉、項目部主任常寒嬰、微笑列車董事會董事Joseph Mullaney先生、微笑列車基金會中國總監(jiān)薛揄以及全國30個省市慈善總會的代表共計40人出席了會議。常寒嬰主任主持會議,Joseph Mullaney先生、彭玉副會長、薛揄總監(jiān)作了重要發(fā)言。

會議圍繞如何加強微笑列車項目宣傳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常寒嬰主任首先總結了近幾年來微笑列車項目的實施情況。微笑列車項目是中華慈善總會與美國微笑列車基金會長期合作開發(fā)的項目,十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截至目前已完成15萬例唇腭裂矯治手術。然而以中國人口龐大的基數,按照唇腭裂發(fā)病率千分之一點六的比例統(tǒng)計,在中國到目前還有數以萬計的患者未能得到救治。主要問題是有些偏遠山區(qū)的患者由于通訊和道路的不便,無法及時地得到這方面的信息。各級慈善會下一步要將工作重點放在宣傳上,不斷擴大項目救助范圍,使每一位唇腭裂患者都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Joseph Mullaney先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充分肯定了微笑列車在中國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并向為微笑列車項目作出貢獻的中國慈善工作者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薛揄總監(jiān)指出,微笑列車在中國大地上行駛近1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7年在衛(wèi)生部和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正式成為項目合作伙伴以后更是邁上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合作方要各盡其職,通力合作,共同把這個項目做好。微笑列車將在1月中旬召開大型新聞會,屆時將把這個集政府機構、醫(yī)療單位、慈善團體多部門大協作的慈善項目全面地推到公眾面前。11月份的宣傳月活動就是要為這次新聞會進行預熱,希望各地慈善會都能充分重視起來。她同時希望各級慈善會能夠盡快協助統(tǒng)計出中國潛在病人數量,從而為微笑列車制定下一步的戰(zhàn)略發(fā)展計劃作出依據。

各省慈善會代表各抒己見,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微笑列車項目開展以來,各地采取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主動與媒體合作。一些宣傳工作開展較好的地區(qū)在傳媒公司協助下,制定了微笑列車的整體宣傳方案,并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報紙等媒體投放宣傳片、廣告以及對典型事例的追蹤報道等。對于偏遠地區(qū)則側重于采用廣播等群眾更容易接觸到的傳播方式。二是充分依靠民政、醫(yī)療和教育等系統(tǒng),將信息層層傳達到基層。微笑列車與民政部門救災救濟、社會福利處等基層組織合作,通過民政助理員將微笑列車的項目信息傳達到基層;與醫(yī)療系統(tǒng)合作,通過對基層醫(yī)院、衛(wèi)生院的各類培訓中散發(fā)傳單給基層醫(yī)療工作者,再傳達給患者;與教育系統(tǒng)合作,將傳單印發(fā)給大學生,讓學生利用寒暑假將傳單帶回家鄉(xiāng)。三是發(fā)動群眾的力量,通過治愈患者及家屬的現身說法、口口相傳,使得微笑列車在群眾中間樹立起了良好口碑,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微笑列車。四是充分利用微笑列車宣傳車,在各個鄉(xiāng)村進行巡回宣傳,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對于現階段微笑列車的宣傳工作存在的困難,大家普遍認為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微笑列車宣傳經費不足。由于政策調整,目前微笑列車的宣傳經費標準是每位患者67元,這些經費難以支持主流的、大規(guī)模的宣傳,從而導致宣傳力度較弱,項目知名度較低。二是偏遠地區(qū)成為宣傳死角。微笑列車項目開展這么多年以來,已經覆蓋到了15萬例患者,同時隨著生活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提高以及其他類似項目的開展,大多數患者已經得到了救治。目前潛在的患者多分布在偏遠地區(qū),然而由于這些地區(qū)地勢偏遠,交通不便,加上媒體覆蓋率低,以致于成為項目宣傳的死角。

彭玉副會長指出,微笑列車宣傳工作要取得突破性進展,首先要打破以往各地慈善會各自為戰(zhàn)的思路,要采取全國各地慈善會在統(tǒng)一時間集中宣傳的方法,從而保證宣傳的連續(xù)性、廣泛性和有效性。要通過我們的宣傳工作讓患者知道這樣一個慈善醫(yī)療項目是什么,去哪里做,怎么做。對于潛在病人的數量,彭會長提出可以通過省級婦幼保健醫(yī)院、省計生委統(tǒng)計的數據進行推算,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第5篇

如何講好年終總結大會閉幕詞?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1今天上午的會議開的很圓滿,也很成功,---總的總結報告,既對公司一年來的發(fā)展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的總結,也提出了公司第-個五年計劃的發(fā)展思路,描繪了公司美好的未來。-董事長的講話站的高、看的遠,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公司的前景光明,更加堅定了我們每個人的信心,是一個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大會!

會后,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這次會議的精神,在-董事長、---總的正確領導下,繼續(xù)堅持“誠信做人,踏實干事”的經營理念,和“對社會負責,讓員工富裕”的發(fā)展方針,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務實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共同為力大公司的美好未來貢獻我們的力量和智慧!

---3年總結暨表彰大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光臨!

知識與人生溫馨提示:“人生與成才”提供的文章均來自于網友投稿、原創(chuàng)、整理,僅供學習參考使用,請勿做其他用途。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刻刪除。真誠的希望您積極上傳推薦原創(chuàng)文章,實現資源共享,讓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2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

這次由天水杜甫研究會和成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隴南師專協辦的“紀念杜甫流寓隴右1250周年”學術討論會和紀念會,開得十分圓滿和成功。在這里我代表中國杜甫研究會向這次盛會表示最衷心的祝賀!

同時,請允許我代表與會的全體代表,向支持這次大會召開的天水市各級領導、成縣各級領導以及天水師院和隴南師專的各級領導和參加這次會議服務工作的各位老師和同志們所提供的周到的完滿的服務表示最衷心感謝!

在會議中,與會的學者對杜甫的隴右詩作了深刻和全面的評價。對杜甫在公元759年棄官西走,來到秦州、同谷等地所作的117首詩歌所體現的豐富文化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成就做了細致的分析和高度的評價。認為杜甫從此脫下了官服、走進了逃難的難民隊伍中,真正開始了他接近下層黎民百姓、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漂泊流離的生活,并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后人民在戰(zhàn)亂之中的悲苦生活,在身份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由一個朝廷命官變成了一個逃難的難民。

在思想上更加直面現實,更加關心普通百姓的生活命運,從一個普通難民的角度來觀察社會和人民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主義詩歌道路上,將憂國憂民的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思想層次,是一次巨大的思想飛躍。在詩歌藝術探索方面,他做了更深更廣的藝術探索,由以前以做古體詩五古和七古體裁為主,轉向了對近體詩五律、七律及排律為主的詩歌創(chuàng)作,對唐代詩歌藝術水平做了極大的提高。他的五律和七律等近體詩是最能代表唐詩藝術的最高水平。

從此,中國詩歌史進入了以近體詩創(chuàng)作為主的詩歌時代,而杜甫的詩歌為人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樣板。他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使唐詩達到了音樂美與形式美的完美結合,是唐詩由少年時代走向成年時代的成熟標志,最能顯示出唐詩的藝術特色。而隴右詩(大多是律詩)正是體現了杜甫詩歌開始全面提高唐詩藝術的.一個關鍵時期,最值得關注和研究。

此次會議外地學者與當地學者廣泛交流,相互學習受益匪淺。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隴右的學者們,對杜甫的隴右詩的深刻研究及他們對杜甫的衷心熱愛。他們所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填補了杜詩研究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充分地展示他們雄厚的學術實力,對杜甫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學術貢獻,在這里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致意和祝賀!

杜甫是我國古典文學的一面旗幟,他不僅是中國偉大的詩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文化精神和偉大的人格為我們中華民族提供了精神上的食糧。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中國人民度過了歷史上一道道激流險灘,增加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歷史上哺育了一代代政治家、文學家、學者和仁人志士,為提高整個民族的人文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起著一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他追求社會和諧的理想,是我們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的資源,他對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精神及其優(yōu)秀的詩篇,為我們建設當代先進文化和文學藝術提高文化水平,起著巨大的作用,總之杜甫的詩歌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認真的研究和挖掘。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和各位女士先生老師同學們!我們這次研討會和紀念會就要結束了,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共同把杜甫研究作為一次文化事業(yè)來做,并將研究和普及結合起來,將杜甫文化與當今的文化建設堅定地結合起來,為進一步發(fā)揚光大杜甫的文化精神貢獻我們的力量。在此獻上小詩一首(先朗誦一遍,再吟誦一遍):

應邀乘機赴隴參加天水紀念杜甫流寓隴右1250周年研討會

縱飛直上白云天,下視秦州重疊山。

鳥鼠山間馀鳥道,魚龍川畔少漁煙。

少陵圣跡千年在,大雅歌詩萬古傳。

今日我來赴佳會,共研杜老隴秦篇。

最后,我宣布,大會勝利閉幕!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3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同志們:

第六次全國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學術會議歷時4天,在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遼寧省預防醫(yī)學會、大連市衛(wèi)生局、大連市預防醫(yī)學會的領導、支持與關懷下,在全體與會人員的協同支持下,按計劃圓滿地完成了全部會議議程,達到了會議預期的目的,今天即將勝利閉幕。我受第四屆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作總結發(fā)言。

本次會議共有425名代表參加,他們分別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qū)(海南、江西、西藏無代表參加)。既有全國專業(yè)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代表,又有來自國內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防治工作第一線的基層單位的代表。既有在我國開創(chuàng)本專業(yè)的老一輩專家、教授,又有年富力強的年輕一代學者與領導。大家共聚一堂,暢所欲言,共敘友情,交流經驗,是本世紀末很難得的一次大聚會。

在本次會議上,共收到論文746篇,分別以大會專題報告、分會場發(fā)言、專題討論與論文摘要匯編等形式進行了交流。其中大會發(fā)言17篇,分會場發(fā)言100篇,并對塵肺-線診斷、人類工效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勞動衛(wèi)生管理以及生物監(jiān)測與分子生物標志物等重點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會上發(fā)言者準備認真,聆聽者專心,討論活躍熱烈,體現了學術上的民主作風與虛心求實的精神。

會議中經反復醞釀,由評審組認真審議,選出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13篇。它從一個方面代表了近年來本專業(yè)中,中青年職業(yè)衛(wèi)生工作者的成長與成就,說明了本專業(yè)中人才濟濟,后繼有人;也展示了我們專業(yè)的希望與未來。

在本次學術會議的整個過程中,會場內外,我們感覺到有兩方面情況給人以突出的印象,即學術水平方面和會議氣氛方面。

一、學術水平在近年來獲得長足的進步與發(fā)展

首先從管理科學方面看,有大量論文總結了近年在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方面的管理經驗,并深入探討了在現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工作如何去適應這一新形勢。在目前形勢下,職業(yè)衛(wèi)生工作者如何去改變觀念,擴大視野,改革管理體制,開拓新的工作領域與業(yè)務范圍。如何去爭取新的服務對象。這已成為比較集中的研究課題。此外,在目前新形勢下,如果我們的專業(yè)工作依然按以往的工作模式,的確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從另一角度看,如果我們能把握好方向,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也會有許多新的機遇。在我們的學術與服務領域中,有許多新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在本次會議論文中也充分反映出這方面情況,例如:

我國大量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業(yè)衛(wèi)生服務與管理問題。

涉外企業(yè)的衛(wèi)生服務與管理問題。如廣東省報道:涉外企業(yè)自90年代后,有機溶劑中毒事件頻頻發(fā)生,單是二氯乙烷、三氯乙烯、苯、正己烷等中毒死亡人數已達28人,并有批量人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周圍神經病等。這種情況的出現使人震驚。

勞動衛(wèi)生中出現許多新問題。如持續(xù)緊張、強迫、視覺疲勞、空調環(huán)境、視屏作業(yè)等。

以上諸多新問題,不單影響勞動生產率,而且社會影響巨大。因此,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成為我們專業(yè)工作的契機,去加以研究解決。

其次,從本專業(yè)的其它各研究方向方面看,在本次會議上涌現出大量的頗有水平的論文、成果,在許多方面反映了90年代的科技水平。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代表近代醫(yī)學領域中的一些新理論、新技術已廣泛用于本學科研究。如癌基因、抑癌基因、遺傳毒理,生物標志物與分子生物標志物等方面的應用,使我們的研究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新層次,獲得與會者的普遍贊揚。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Internet應用等,也在本次會議上作了交流。以上方面確使與會者感到新穎,感到科技時代的壓力,形勢逼人,作為科技工作者,應急起直追,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4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們,同時也送給在坐的每一位為公司的發(fā)展辛勤付出的越海人!

時間是公平的,從不以人們的好不斷改進而改變。令人難忘的---1年正在漸行漸遠,令人期待的---2正向我們堅定地走來。感謝各位同事---1年的共同努力,---2年,我們又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將在越海的舞臺上心情展示自己,為越海新的里程碑加油!

好,今天的總結暨表彰大會到些結束了,感謝各位的參與。請各位稍做休息,10分鐘后,由今晚的聯歡晚會主持人昊凱梅小姐、易正茂先生帶領我們走進另一個狂歡世界,領略越海人另一番風采!

謝謝大家~!

關于年終總結閉幕詞范文5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上優(yōu)秀員工,是我們五云公司的明星和代表,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由于名額的限制,還有許多在不同的崗位上有突出貢獻的無名英雄沒有在此一一受到表彰。

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公司會永遠記住你們!

今天的大會開得非常成功,會場氣氛熱烈高漲,這是一個團結的大會,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大會,也是一個把壓力變成動力的大會。這次大會讓我們看到了--年的成績和不足,也看到了2----年新的曙光和希望。

我們有理由相信:2----年,在公司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全體人員團結在以聞總為核心的周圍,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我們的公司一定會譜寫出更加輝煌絢麗的新篇章!

讓我們熱情洋溢、濃墨重彩,描繪五云更新更美麗的畫卷!讓我們?yōu)槲逶频拿魈煲黄鸺佑汀⒓佑汀⒃偌佑桶?!

第6篇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一)

在這數九寒天,寒風傲骨的冬季,我們感受到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術研討會歡迎詞,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齊聚在美麗的***,參加由***主辦的***會。在此,我謹代表醫(yī)院全體員工,向蒞臨本次會議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多年以來一貫支持我院發(fā)展的各位領導、專家、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醫(yī)院是**地區(qū)唯一的一家三級甲等醫(yī)院,也是***醫(yī)院。建院***年來,醫(yī)院始終秉承****治院理念,堅持以,各項事業(yè)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牢固確立了**地區(qū)的醫(yī)療、教學、科研、康復中心地位。醫(yī)院占地面積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萬平方米,開設床位張,現有在職員工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余人,人。年預計醫(yī)院門診量**萬人次,住院病**萬余人次。

作為醫(yī)院的重點學科,科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堅持走專業(yè)化發(fā)展道路,大膽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現已經成為的診療中心單位。與此同時,作為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科室,科積極研究探索臨床診療新概念,于年。。月開展并承擔了。。科。。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年,科就在全省范圍內較早引進了。。設備開展手術,現設置床位。。張,擁有,年量達。經過。。年的不懈

努力,科室不僅能開展**常見手術,而且還開展了**手術,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診療服務,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多年來在**手術的不斷努力,使**成為醫(yī)院的一項特色和優(yōu)勢項目,為我院**技術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積累了較為豐富經驗。

今天,首屆**學術研討會在我院召開,這必將極大推動院乃至全省***技術的快速、健康發(fā)展,到會權威專家教授的精彩演講和內容豐富的會議交流也必將為全省**技術的臨床應用和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帶來新的更大的機遇。

最后,預祝會議圓滿成功!祝愿各位領導、專家及與會代表們,在**期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二)

各地教育局、教研室和課改學校:

課堂興,則教育興;有怎樣樣的課堂,便有怎樣的教育。幾乎所有有關于教育的那些弊端和困惑,最終都能從基礎的課堂上找到癥結;同樣幾乎所有有關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歸根結底也都是要回歸到課堂中去。

今天,高效課堂成了課改語境下的一個熱詞。那么,我們需要建設什么樣的高效課堂文化?課堂到底需要拿什么獻給學生?高效課堂要走向何方?20xx年9月,由中國教師報主辦的全國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成果交流研討會將集中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本屆論壇以課堂突破:繼承與創(chuàng)新為主題,屆時,山東即墨28中、安徽銅陵銅都雙語學校、河南洛陽西下池小學、江蘇昆山前景教育集團等學校的課改領軍人物將出席論壇。會議以主題報告、訪談沙龍、觀摩課等為主要形式,全面解讀高效課堂何以讓教室變學室,課堂變學堂,教材變學材,教案變學案,教師變學長背后的技術文化。

特邀您撥冗蒞臨,感謝支持!

中國教師報

20xx年9月1日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三)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代表、醫(yī)學同仁及朋友們:

你們好!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初秋,我們感受到各位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對焦作市醫(yī)院的一片盛情,這種緣于醫(yī)學科學崇高的關愛,也增添了我們投身醫(yī)學研究,獻身醫(yī)學科學的信心和勇氣。我們焦作市醫(yī)學會很榮幸能夠承辦這次醫(yī)學學術會議,這對于我們,是一次極為珍貴的學習機會。因為在這次會議上,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在臨床神經外科有著豐富經驗,取得豐碩成果的著名專家xx-xx專家xx為大家進行精彩的學術演講,他們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用我們的熱烈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各位專家將會給本次會議帶來國內外臨床神經外科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大家通過這次難得的交流對話的平臺,可以就醫(yī)學實踐中的體會和困惑求教于專家學者,彼此之間開展真誠而務實的多視角暢談,零距離接觸。本次大會的演講內容涉及xx神經外科學領域的多個方面,其中為此,各位專家盡管事務繁忙,仍然冒著天氣的炎熱,懷著一份責任與使命,進行了積極充分的準備工作,作為承辦方,我們謹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無限的敬佩!

我國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學的研究與發(fā)展,目前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與突破。多個研究選題走在了世界前列,不少研究成果填補了醫(yī)學史上的空白。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學研究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我們有必要加以不斷重視,在研究形式和研究內容上大膽走創(chuàng)新之路,才有可能取得更多的新成果。今天這次市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學學術會議,受到了省有關學術機構、市衛(wèi)生局領導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兄弟單位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各級領導要求我們承辦方,要精心策劃,科學組織,熱情服務,確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取得預期的效果。同時要求我們,要以研究推進工作,以工作帶動研究,加快臨床神經外科建設與改革的速度,加大醫(yī)學教育與科研的力度,從而贏得患者更大的滿意度,為醫(yī)院的整體發(fā)展做貢獻,為該學科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注入新的元素,做人民滿意的科研型醫(yī)務工作者,為促進我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和帶動本地區(qū)在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學上的研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行:

盛夏時節(jié)逢盛會,洪湖岸邊迎嘉賓。今天我們在這里齊聚一堂,隆重舉行焦作市年年會開幕儀式,這是焦作市醫(yī)學會的一件盛事。年會選在醫(yī)院召開,更是我院的榮譽。

借此機會,我代表我院全體同仁,向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嘉賓及學會會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支持我院建設發(fā)展的各級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焦作20xx年學術會議,是焦作醫(yī)學會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來自焦作各縣、市、區(qū)醫(yī)院的各位同仁會聚一堂,進行學術交流,相互研究探討,的確是學界彼此促進、共同提高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大好時機。這次還特邀了的知名教授專家參加,將有效提升此次學術交流的整體層次,提高各參會醫(yī)院的診斷技術水平,并推動醫(yī)院的整體業(yè)務發(fā)展。醫(yī)院作為承辦單位,其擁有的先進專科設備,將為此次年會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為此次焦作放射學年會的勝利召開感到無比榮幸,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加醫(yī)院舉辦的各項活動,并盡最大努力給予支持,做好各項協助工作。最后,預祝此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我們承辦方,精心策劃,科學組織,熱情服務,確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取得預期的效果。同時要求我們,要以研究推進工作,以工作帶動研究,加快臨床神經外科建設與改革的速度,加大醫(yī)學教育與科研的力度,從而贏得患者更大的滿意度,為醫(yī)院的整體發(fā)展做貢獻,為該學科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注入新的元素,做人民滿意的科研型醫(yī)務工作者,為促進我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和帶動本地區(qū)在臨床神經外科醫(yī)學上的研究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交流研討會邀請函(五)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你好!專業(yè)建設與課程標準建設是近年來各院校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fā)點、教學改革的落腳點,是高等教育改革最活躍的領域。在進行示范專業(yè)建設個課程標準建設的過程中,各院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事,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與疑惑。

為了給各位xx專業(yè)建設與課程建設搭建一個交流研討的平臺,提高各院校xx專業(yè)建設與課程標準建設的水平,增進兄弟院校間的聯系,XXXXXX出版社秉承為教學一線服務的宗旨,與全國商務xx專業(yè)委員會密切合作,在XX省XX市XX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擬于XXXX年XX月在XX市XX大學舉辦第 XX屆全國XXXXXX教學研討會,現將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研討內容與研討形式

1、XX主任介紹XX省xx專業(yè)發(fā)展狀況,

2、出版社介紹xxxx教材的出版發(fā)行情況,

3、XX、XX代表介紹xx專業(yè)教改情況,

4、專業(yè)改革研討(小組討論)并商討第XX屆XXXX大賽有關事項,

5、會議總結。

二、參會對象

委員會委員、人大出版社有關人員、xx專業(yè)主任和專業(yè)老師等約XX人。

三、會議時間及地點

XXXX年XX月XX至XX日,XX月XX日XX:XX后報到,

研討會地點:XX市XX大學XX實驗樓XX室。

四、收費標準

與會者須交納會務費XXX元/人,交通費、食宿費自理。

第7篇

在院前急救的過程中,經常遇見院外死亡的情況,而急救醫(yī)生不能很好的分辨死亡患者的情況,對善后處理方法不合適,會造成家屬、鄰居、圍觀人員的誤解,甚至在社會上形成惡劣影響,或者牽涉民事,刑事案件,使120醫(yī)生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現將本人從1998年本地區(qū)120成立至今所經歷的院外死亡病例的處理方法做一總結,希望能時刻提醒急救醫(yī)生關注院外死亡病例,妥善處理。院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猝死、創(chuàng)傷、腦血管意外、心血管急癥、呼吸系統(tǒng)急癥、中毒、消化道出血等。在現場急救技術的應用實施這里不贅述,主要針對善后方法從三個方面分析。

經過現場仔細體格檢查,判定患者已經死亡

死亡患者在死亡第一現場:一定要規(guī)范詢問病史,分析有價值,能導致患者死亡的線索,判斷內、外科原因,家屬、鄰居、圍觀人員的提示很重要,對能立刻明確死亡原因的,在與家屬溝通后,來急救中心開死亡證。特別注意家屬或親友要求繼續(xù)搶救的已明確死亡患者,一定要在已告知并進行心電圖明確后再予以醫(yī)學倫理學意義上的搶救,搶救時間至少15分鐘,并詳細記錄搶救經過,這可能涉及事后患者家屬,親人之間的復雜關系,處理不好可導致120人員受累其中,引發(fā)醫(yī)療糾紛。重點辨別疑是非正常死亡,死亡時間不確定,體格檢查有疑問,年輕人,無家屬,或無直系親屬,家屬,鄰居,圍觀人員提供病史不準確,含糊不清的情況,如有懷疑,堅決上報110,必須與110警員交接后離開現場。

死亡患者不在報告時提供的第一現場:這種情況需要醫(yī)生小心注意,此時一定要與第一時間報告人所提供的地點做綜合分析。第一時間報告人一般多是在第一現場。在第一時間,驚慌中報告的地點、發(fā)生時間、發(fā)生事件的大致情況基本是準確的。轉移患者的原因或動機多種多樣,我們沒有能力及權力分析指責,但堅持明確的內科疾病死亡,家屬自行拉運至醫(yī)院途中相遇者,仔細體格檢查,判定已經死亡患者,報殯儀館,過后開死亡證。除此之外均報110與110警員交接后離開現場。但在此過程中,要做好死亡患者的初步體檢,寫好出診病志,記錄接診死亡患者實際地點,患者狀態(tài),及善后處理方式,并將患者尸體覆蓋,減少社會不良影響。

一息尚存,給予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后宣布死亡患者

明確內科疾病所致死亡外其他所有情況,包括中毒、醉酒、窒息等情況引起死亡者均報110并協同110處理。

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想到社會影響,尤其對待死亡患者

我們要求遮蓋患者,無刑事問題的現場,將患者移至救護車附近,并可以遮蔽死尸的地方,等待殯儀館車輛來接,交接完畢后撤離現場。不許家屬自行移運。對有刑事問題的現場,保護現場,由110來處理。

當然,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地區(qū)特色的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但所有正確的方法歸根結底目的只有一個,即盡自己所能為患者服務,避免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樹立良好的120形象,讓全社會相信120,支持120。

第8篇

【關鍵詞】腦卒中后;繼發(fā)性癲癇;臨床分析

本院近3年來共收治腦卒中患者600例,其中出現繼發(fā)性癲癇者40例,現將臨床資料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00例腦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1],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其中發(fā)生腦卒中后癲癇40例,發(fā)病率為6.9%。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8~83歲,早發(fā)型28例,遲發(fā)型12例,繼發(fā)癲癇的40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國癲癇學術會議癲癇分類法[2],并除外其他致癇原因。

1.2方法

1.2.1全部病例的分析指標數據通過病歷回顧及隨訪采集,隨訪方式為電話、書信或門診,隨防時間為卒中后至2年。筆者對本組患者的癲癇發(fā)作時間、類型,卒中類型,癲癇與病灶部位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1.2.2治療與預后早發(fā)型28例中20例僅發(fā)作1~2次,僅臨時予安定注射液10mg靜脈推注即控制癥狀,未再出現癲癇發(fā)作;8例患者予抗癲癇藥物治療2~6個月,停藥后未再復發(fā)。遲發(fā)型12例中5例予安定及魯米那處理后未再復發(fā),其余7例用抗癲癇藥物維持治療。

2結果

2.1繼發(fā)癲癇發(fā)作類型與腦卒中性質全身性發(fā)作32例中腦出血1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例,腦梗死13例。部分發(fā)作8例,其中腦出血4例,腦梗死4例。

2.2癲癇發(fā)作類型40例患者全身發(fā)作32例,部分發(fā)作8例。其中2周內(早發(fā)型)癲癇發(fā)作中全身發(fā)作20例,部分發(fā)作8例;12例2周后(遲發(fā)型)癲癇發(fā)作中,部分發(fā)作3例,全身發(fā)作9例。

2.3癲癇與病灶部位的關系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發(fā)作共17例,其中腦葉15例(顳葉8例,額葉4例,頂葉2例,頂枕葉2例,顳頂葉1例),基底節(jié)1例,外囊1例;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共23例,其中腦葉20例(顳葉11例,頂葉2例,額葉5例,頂額葉1例,頂枕葉1例),基底節(jié)3例,本組病例未發(fā)現丘腦及小腦出血或梗塞患者出現癇性發(fā)作。

3討論

腦卒中后癲癇又稱卒中后癲癇(post-strokeepilepsy),是指腦卒中前無癲癇病史,在腦卒中后一定時間內出現的癲癇發(fā)作并排除了腦干病變所致的去大腦強直及其他原因如腦腫瘤、顱內感染和肝、腎、肺性腦病及代謝中毒性腦病所致的癲癇發(fā)作,一般腦電監(jiān)測到的癇性放電與腦卒中部位具有一致性。腦卒中2周內發(fā)生的癲癇,稱早發(fā)型癲癇;2周后發(fā)生的癲癇稱遲發(fā)型癲癇。本組資料顯示:腦卒中繼發(fā)癲癇早發(fā)型多于遲發(fā)型。以全身發(fā)作占多數,以皮層病灶為主,并以腦葉居多。卒中后癲癇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

早發(fā)型癲癇發(fā)生機制可能為:①腦梗死時腦組織缺血缺氧,致神經細胞膜電位變化,引起細胞膜穩(wěn)定性破壞,出現過度去極化。②腦出血可激發(fā)局限性或彌漫性的腦血管痙攣,使同側或對側的腦血流量降低,導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癲癇發(fā)作。③中風后應激反應,體內激素水平發(fā)生改變以及血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破壞等導致大量興奮毒性神經遞質釋放,大腦皮質、海馬的神經元細胞膜興奮性增高,癲癇發(fā)作閾值降低,易引起癲癇發(fā)作。

遲發(fā)癲癇發(fā)作機制:①中風后逐漸發(fā)生的神經細胞變性及病灶周圍膠質細胞增生,疤痕形成、腦組織萎縮、粘連、移位牽拉等引起神經元異常放電。②中風囊的機械刺激[3]。

目前缺乏卒中后是否需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或治療腦卒中后癲癇的證據,孤立發(fā)作一次或急性期的癇性發(fā)作控制后,不建議長期使用抗癲癇藥物,腦卒中2~3個月后再發(fā)的癲癇,可以按癲癇的常規(guī)治療進行長期藥物治療,不推薦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絕大多數癲癇發(fā)作用單一常規(guī)劑量藥物治療能得到理想控制,卒中后發(fā)生癲癇大發(fā)作及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應及時控制,否則會發(fā)生代謝紊亂、腎功能衰竭、缺氧加重使腦水腫加重、原發(fā)病惡化等。凡有皮質及皮質下病灶的患者均應警惕癲癇發(fā)作。卒中早期如果為血管痙攣、顱內高壓等引起的癲癇,在急性期過后,這些因素逐漸消除,抗癲癇藥物維持半年至1年后可漸停用;如果是由于卒中病灶囊腔等機械刺激引起卒中遲發(fā)型癲癇,由于這些因素很難消除,應該予以長期正規(guī)抗癲癇藥物治療。積極對腦血管疾病進行一級、二級預防以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是預防腦卒中后癲癇最有效的措施(2010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

參考文獻

[1]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標準(1995)中華神經雜志,1996,29(6):379:381.

第9篇

[關鍵詞] 膿毒癥相關性腦病;危險因素;Meta分析;病例對照研究

[中圖分類號] R7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7(b)-0071-04

膿毒癥與其并發(fā)癥無疑是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常見疾病之一,發(fā)生膿毒癥時常常累及腦組織,膿毒癥相關性腦病(SAE)的病理狀態(tài)尚未完全清楚,SAE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所導致的彌漫性腦功能障礙,其為ICU中常見的腦病之一[1]。SAE的診斷標準尚未確立,在排除膿毒癥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疾病的前提下,若患者有精神狀態(tài)改變或意識障礙的出現,如表現為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有定向障礙、容易激惹、精神恍惚乃至昏迷等認知功能受損則稱為SAE[2-3]。有多種因素可對SAE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產生影響,為了更好地了解其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對SAE發(fā)病危險因素和預防策略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本研究檢索2012年12月前發(fā)表的影響SAE發(fā)生及預后的危險因素的相關文獻,應用Meta分析方法對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旨在評價ICU中膿毒癥患者發(fā)生SAE的危險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檢索方法

本系統(tǒng)評價檢索了中英文公開發(fā)表的病例對照試驗。通過計算機檢索PubMed、SCI、EMBASE、Springer、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及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英文以“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risk factor”為關鍵詞,中文以“膿毒癥相關性腦病、危險因素”為關鍵詞。收集各數據庫建庫至2012年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關于研究SAE的發(fā)生及預后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逐篇進行篩選,在納入試驗的參考文獻中查找相關文獻,結合手工檢索查缺補漏。

1.2 文獻納入標準

各數據庫建庫至2012年12月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文獻;研究對象符合下述條件:文獻中膿毒癥患者的診斷均符合“2001年危重病醫(yī)學會/歐洲危重病醫(yī)學會/美國胸科醫(yī)師協會/美國胸科學會/外科感染學會關于全身性感染定義國際會議”所制定的膿毒癥診斷標準。排除合并高熱、低血壓、肝腎功能衰竭、高鈉血癥、低血糖、顱內器質性病變、重度營養(yǎng)缺乏、腦出血、使用鎮(zhèn)靜藥物等能影響CNS癥狀判斷的患者,將最終入選的患者根據有無CNS功能障礙分為兩組,即膿毒癥相關性腦病組(SAE)和無腦病組(NE)。研究設計是病例對照研究;研究內容是影響SAE的發(fā)生及預后危險因素。文獻的原始資料提供均數及標準差。

1.3 文獻排除標準

對文獻進行質量評價[4],排除質量較差的文獻;排除重復報道的文獻;報道信息太少以致無法利用的研究。

1.4 資料提取

閱讀全文后提取入選研究的相關信息,包括以下內容:研究設計的方法,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樣本的入選標準和樣本量,結局指標中連續(xù)性指標的均數和標準差等資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各納入文獻根據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核對并錄入計算機,采用RevMan 5.1版軟件對資料進行定量綜合分析。計量資料計算其加權均數差(mean difference MD),合并值以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繪制森林圖。研究間的異質性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同時采用雙側檢驗,顯著性水平設為0.05。若P > 0.1,I2

2 結果

2.1 納入研究文獻情況

初檢出相關文獻123篇,其中中文文獻53篇,英文文獻70篇。通過閱讀文題和摘要,108篇因屬于非RCT研究、非病例對照研究、無本研究觀察指標或研究目的與本Meta分析不符而被排除,15篇文獻經初篩納入。進一步閱讀全文,最終納入病例對照研究7篇[1,5-10],其中英文文獻3篇,中文文獻4篇,各研究因素的累計基本資料見表l。

3 討論

Meta分析可對多個同類獨立研究的結果進行匯總和合并分析,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已存在的研究結果,并且達到了擴大樣本量,提高檢驗效能的目標,還可以從定性與定量兩個方面對某項研究結果得出結論。其方法簡便,結果量化,可信度好,對文獻的深入研究意義重大。為了提高文章質量,嚴格控制偏倚的產生,作者全面收集了主要的相關文獻的同時,對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也嚴格制定,從而得到可信度更高的分析結果。但缺陷在所難免,總結其原因可能為:①SAE的診斷標準尚未確定,為一排除性診斷,其目前發(fā)病率的統(tǒng)計可能存在偏差,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統(tǒng)計結果可能存在影響,導致結論出現偏倚。②評價指標不足。本系統(tǒng)僅評價了APACHE Ⅱ評分、ALT、AST、pH值4個指標,動脈血氧分壓(PaO2)、總膽紅素(TBIL)、血尿素氮(BUN)、凝血功能、原發(fā)感染部位、感染菌種等指標在文中未作敘述,因為這些指標在原始文獻中缺失或無統(tǒng)一標準。③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較少,很難從森林圖中直接判斷是否存在文獻發(fā)表偏倚。④本系統(tǒng)評價納入了7個研究包括1361例患者,樣本量不足,影響統(tǒng)計學效能。

SAE在膿毒癥中的發(fā)病率各文獻報道不盡相同,在9%~71%之間[1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無統(tǒng)一的臨床診斷標準、臨床鎮(zhèn)靜藥物的使用、或者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潛在性的神經系統(tǒng)損害性病變或器質性腦部疾病等原因導致。SAE本身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可能由于上以各種原因的存在而被掩蓋,所以相較于目前發(fā)病率,其實際發(fā)病率可能更高。雖然現有資料表明SAE的發(fā)病率相差甚遠,但其病死率均很高[12]。SAE可以僅僅表現為精神活動的延遲,注意力和定向力的損害,隨著疾病進展可能出現譫妄和昏迷癥狀,較少出現撲翼樣震顫、震顫及多發(fā)性肌痙攣。盡管SAE臨床表現眾多,但無特異性表現,因此早期控制SAE的危險因素,對預防膿毒癥發(fā)展成SAE尤為重要。

本系統(tǒng)評價結果表明,SAE組與NE組比較APACHE Ⅱ評分、ALT、AST、pH值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研究表明在ICU中常用APACHE Ⅱ評分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13]。王露等[8]的研究結果表APACHEⅡ評分≥20分的患者易發(fā)生SAE,為SAE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Sprung等[14]發(fā)現病死的膿毒癥患者與SAE患者的血漿芳香氨基酸濃度都明顯升高,且血漿芳香氨基酸水平與APACHE Ⅱ評分及病死率之間存在正相關,也間接預示著APACHE Ⅱ評分對膿毒癥患者的病死率及SAE的發(fā)生的預測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次Meta分析研究,初步明確了SAE的主要相關危險因素及聯系的強度,患者APACHEⅡ評分、ALT、AST水平的升高以及pH值的降低預示著膿毒癥患者發(fā)生SAE的概率增高。正確認識SAE與NE之間的差異,積極臨床干預SAE的高危因素對降低病死率和發(fā)病率可能有益。加之以上指標的評估及檢測操作簡便,易于實施,成本較低,因此膿毒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多次對以上指標進行評估及檢測以動態(tài)評估病情,盡早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減少SAE的發(fā)生及病死率。此外,患者的PaO2、TBIL、BUN、凝血功能等對SAE的預警作用也有報道,有研究表明,凝血功能障礙是SAE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12],但以上指標由于文獻太少、無統(tǒng)一標準等原因,無法將其進行合并分析,故本文未對其進行納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戴新貴,艾宇航,蔡業(yè)平,等.膿毒癥相關性腦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102-104.

[2] Papadopoulos,Marios CMD,Davies,et al. Pathophysiology of sepsis-associaed encephalopathy [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0,28(8):3019-3024.

[3] Marion Ebersoldt,Tarek Sharshar,Djillali Annane. Sepsis-associated delirium [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7,33(6):942-950.

[4] Liehtenstein MJ,Mulmw CD,Elwood PC. Guidelines for reading case -control studies [J]. Chron Dis,1987,40:893-903.

[5] Jian Li,Ang Li,Yibing Weng,et al. Risk factors for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J]. Neural Regen Res,2011,6(4):309-312.

[6] ZHANG Lina,WANG Xiaoting,AI Yuhang,et al.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2008-2011 [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2,125(5):828-831.

[7] DAI Xingui,AI Yuhang,DENG Wenlin.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sepsis-associaed encephalopathy [J].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08, 8(10):1884-1889.

[8] 王露,柴艷芬.膿毒癥相關性腦病發(fā)生及影響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B):530-532.

[9] 李鑑,段美麗,翁以炳,等.膿毒癥相關腦病在ICU中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1,51(16):97-98.

[10] 劉華春.膿毒癥相關腦病在ICU中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17(31):48-49.

[11] Bartynski WS,Boardman JF,Zeigler ZR,et al.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infection,sepsis,and shock [J].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2006,27(11):2179-2190.

[12] 黃威,羅翌.膿毒癥相關性腦病的研究現狀[D].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急救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2012.

[13] 是若春,方雷,劉龍.APACHEⅡ評分危重病評分系統(tǒng)在ICU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5,14(9):783-784.

第10篇

[關鍵詞] 乙肝肝硬化;熊去氧膽酸;γ-谷氨酰轉肽酶

[中圖分類號] R512.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7(b)-051-01

在活動性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療恢復過程中,經常出現谷氨酰轉肽酶(GGT)持續(xù)不降或升高,筆者應用熊去氧膽酸治療活動性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顯改善,尤其對GGT有明顯降低作用。總結3年的病例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活動性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血清GGT均升高,診斷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西安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齡35~68歲,平均60.5歲。對照組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齡33~70歲,平均60.0歲。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年齡、性別比、病程、肝功能、血清HBV載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及觀察指標

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給予保肝支持治療,如口服甘利欣膠囊及B族維生素等,有抗病毒治療指征者(HBeAg陽性者HBV-DNA>105copies/ml, HBeAg陰性者HBV-DNA>104 copies/ml)給予口服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口服熊去氧膽酸(優(yōu)思弗,德國Falk大藥廠,250 mg/粒)250 mg/次,2次/d。兩組療程均為3個月,每2~4周監(jiān)測肝功能1次,選取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時的GGT為觀察指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P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GGT值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GGT值均明顯下降(P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GGT值(x±s,U/L)

與治療前比較,P

3 討論

血清中的GGT主要來自肝臟,在炎癥、膽汁淤積、癌等刺激下,肝合成GGT增加[2],肝細胞內的GGT 可以泄漏入血,故血清GGT活性測定對肝細胞損害性疾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3]。活動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GGT升高,GGT不僅反映炎癥持續(xù)活動的程度,也反映出肝臟纖維化情況[4]。韓雪梅[5]報道在肝硬化患者中,GGT活性增高程度Child A級>Child B級>Child C級,GGT隨著肝硬化失代償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本研究所選擇的患者均為代償期(Child A級)患者,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因病情的差異對GGT的影響,使結果更具可比性。本研究顯示,活動性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經有效的治療后,GGT可降低,但往往不能達到正常水平。

熊去氧膽酸(UDCA)是人體內一種第3級內源性膽酸,研究已證實,UDCA具有改變膽汁酸池組成、保護肝細胞膜、調節(jié)免疫、抗氧化、增加膽汁中碳酸氫鹽、促進受損肝細胞膽汁分泌功能、抑制肝細胞凋亡和細胞保護等作用[6],從而退黃、改善肝功能。UDCA已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膽汁淤積性肝病及脂肪肝等疾病的治療,但目前尚未見UDCA對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影響的研究報道。本研究結果顯示,UDCA能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GGT,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UDCA治療過程中患者耐受良好,無明顯副作用。因此在活動性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療過程中GGT仍持續(xù)升高時,可聯合UDCA口服治療,療效肯定,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7.

[2]梁擴寰.肝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213.

[3]劉錫光.病毒性肝炎實驗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789.

[4]茅益民,楊文卓,李成忠,等.慢性肝病臨床與病理關系的對比研究[J].肝臟,2000,5(4):200-202,205.

[5]韓雪梅.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酸酶、鈣、尿酸及γ谷氨酸轉肽酶結果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7,29(7):702.

第11篇

信念堅定,青春無悔

1935年11月29日,魯開化出生于安徽省全椒縣一個清貧的職員家庭。魯開化的童年是在的烽火中跟隨家庭輾轉奔波中度過的。在他朦朧的記憶中,舊中國民不聊生,千瘡百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憧憬幸福,盼望美好,立志長大要干一番事業(yè)。他于1951年初中畢業(yè)后光榮入伍,成為了人民軍隊的一員,并于同年進入西北人民醫(yī)學院(1952年更名為西北第一軍醫(yī)學院,后更名為第四軍醫(yī)大學)學習,掀開了他人生路上新的一頁。回顧那段艱苦的學習生活,那時的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奮力苦讀,不知疲勞。盡管生活困苦,學習緊張,但他覺得充實而快樂。當時的魯開化擔任學生隊的團支部副書記,有較出色的組織領導才能,又有樂于助人、刻苦學習的良好品格。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異,工作突出,曾榮立三等功兩次。正是由于當時的磨煉,培養(yǎng)出他堅忍不拔的優(yōu)良品格,為他的未來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1957年畢業(yè)前,他在總院擔任實習軍醫(yī)一年余。實習期間,因患者相當多,每個醫(yī)師需要分管12~16張病床,那時魯開化每天要幫助患者做檢查、寫病歷、做手術、換藥,每日的工作時間長達13~14h,可他卻忙得不亦樂乎。那段艱苦、忙碌的日子里,他從未看過電影,也很少到當時西北最美麗繁華的明珠蘭州城觀光游覽。和他朝夕相處的是患者,時時刻刻浮現于他腦海的是患者。那時的他,學習如饑似渴,那時的他,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正是那時打下的扎實基本功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醫(yī)曲折,終成正果

1958年5月,魯開化結束了緊張而忙碌的學生生活,留校工作。他先后在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等各個科室輪轉工作半年多,并在門診工作一年。之后又深入基層連隊,體驗艱苦緊張的部隊生活。新環(huán)境、新生活給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他開闊了視野,磨練了意志,增強了與士兵的兄弟感情。時至今日,他仍對那時在河北塘沽新港國防189師當兵的情景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的工作和職務幾經變動:曾擔任過助教軍醫(yī);參加過初、中級英語短期培訓;在“五七”干校“培訓”8個月,喂豬、放羊、種果樹等各種勞動樣樣在行;曾在貧窮落后的縣醫(yī)院帶教,為廣大鄉(xiāng)親服務。不管生活多么艱苦,工作如何變動,他始終沒忘記學習,沒忘記探索和追求。他從1958年開始擔任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燒傷整形外科住院醫(yī)師,經過了16個不平凡的春秋,于1973年被任命為整形外科主治醫(yī)師。在漫長的住院醫(yī)師道路上,辛勤的工作讓他付出了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但他從未嘆息和停滯過,也從不灰心和失望。1960年在我國整形外科泰斗、奠基人之一汪良能教授的領導指揮下,他參與搶救大面積燒傷患者(燒傷總面積90%TBSA、Ⅲ度68%TBSA,是當時世界上Ⅲ度燒傷面積最大最嚴重的病例)并做出了貢獻。1979年6月被任命為講師,1983年晉升為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并于1988年6月再次晉升為主任醫(yī)師、教授,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早年的業(yè)績于1992年被《中國燒傷整形外科名人傳略》一書收錄。魯開化自從醫(yī)起便愛崗敬業(yè),視患者如親人,對技術精益求精,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大面積燒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處理、皮片移植、皮瓣修復、顯微外科技術、皮膚軟組織擴張術、瘢痕增生與攣縮矯治、手外傷及體表腫瘤的處理,每個專業(yè)領域他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這些見解在臨床的實踐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勵精更始 潛心科研

只有毅力才會使事業(yè)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魯開化不僅在臨床工作上盡心盡力,在科研工作中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研究的主要課題是皮膚移植、顯微外科技術、吻合血管的游離皮瓣及皮膚軟組織擴張器在臨床的應用。

他在燒傷創(chuàng)面早期處理及后遺畸形的整形修復方面有獨到之處。在燒傷創(chuàng)面的早期處理上,進行了燒傷三度焦痂的削痂;對豬皮在深度燒傷創(chuàng)面的應用、異體皮與異種皮相間移植的觀察、功能部位早期植皮、面部深度燒傷的早期處理等整形外科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參與合作的課題“燒傷治療的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自1978年以來,魯開化又致力于軸型皮瓣與復合皮瓣在整形外科的應用研究。在解剖研究的基礎上,他在臨床上先后開展了20余種皮瓣的移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解決了長期以來難以處理的復雜整形問題。他總結了十多篇文章發(fā)表在權威雜志上,深受同行好評,后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了探討和研究異體皮長期儲存,又不致失去成活能力的問題,早在1963年魯開化便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專項研究持續(xù)了20余年,經過實驗證實冷凍干燥后組織結構比較完整,在人體的排斥反應又比較輕微。凍干皮能與創(chuàng)面組織形成比較緊密的黏附,能減少創(chuàng)面水份蒸發(fā)以及減少蛋白質等物質的丟失,又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在臨床應用比較滿意。該產品已能長期儲存,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是比較理想的生物敷料,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該成果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1978年以后,魯開化進行了顯微外科吻合血管游離皮瓣實驗研究。他在整形外科較早地應用于臨床,如前臂逆行皮瓣在拇指再造中的應用、肩胛皮瓣帶胸背神經的應用、顯微外科在急診創(chuàng)傷修復中的應用等,都取得了同行矚目的成績,部分試驗研究成果有較大的理論參考價值,其中有三項榮獲軍隊科技成果二等獎。

皮膚軟組織擴張器的研制與臨床應用,是魯開化與艾玉峰等在汪良能教授指導下自1984年在國內率先研究的課題。他們用本項先進技術在國內治療了病例總數近萬例。特別是對瘢痕性突發(fā),鼻、耳、等器官的再造,顏面、頸部瘢痕的修復,開創(chuàng)了整形治療的新領域,取得了相當好的療效。

2006年我國開展的首例異體顏面移植術,魯開化教授積極參與其中,發(fā)揮老專家的指導作用,提意見,談想法,全程陪同并參加手術,是課題組堅強的后盾與支柱。

為表彰魯開化教授的科研精神和對學科發(fā)展的貢獻,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曾于2004年及2006年兩次授予他學科建設貢獻獎,《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編委會授予他終身成就獎,中國醫(yī)師協會整形與美容分會頒發(fā)了終身榮譽會員證書,并且他還榮獲中國顯微外科杰出貢獻獎。

教書育人 無私奉獻

俗話說:無古不成今。作為博士生導師的魯開化教授明白,事業(yè)要興旺,就得有一個好的人才階梯,為了讓青年醫(yī)師茁壯成長,老一輩就要甘當人梯。汪良能教授已經離開我們,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重擔就壓在他和一些老專家的身上。

“渴望成才是年輕科技工作者的高層次追求。醫(y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沒有實踐,就沒有真知,也不可能去創(chuàng)新。”

他盡量安排一些大的手術給青年醫(yī)師和自己的學生做,循序漸進地把他們推上主刀的位置。科主任郭樹忠教授感慨地說:“記得我在跟魯教授學習時,在別的醫(yī)院同資質的醫(yī)師連邊都沾不上,更不要說主刀了,但我們已走上了主刀的位置。我很感謝老師對我的培養(yǎng)”。

為了避免整形外科骨干斷層,他更是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既引路壓擔子,又手把手地教,一個一個地帶。病例總結可以說是年輕醫(yī)師手術實踐的延伸。他每兩周都要安排一次講評,對實施的手術逐個進行分析、總結。對年輕醫(yī)師和自己的學生寫的病歷、論文,他都精心指導,逐字修改。他培養(yǎng)了眾多的進修生,分布軍內外,有的已成為整形專業(yè)的骨干,作出了較大的成績,受到本專科的重視。

近年來,他培養(yǎng)的研究生在“動脈化靜脈皮瓣活力方面的研究”、“應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灌注兔缺血皮瓣提高皮瓣成活率的實驗研究”、“靜脈加游離神經片斷復合移植修復神經缺損”、“周圍神經擴張延長的研究”、“靜脈動脈化網狀皮瓣血液動力學的研究與改建”、“皮膚撕脫傷皮瓣壞死機理”、“中性粒細胞在皮瓣缺血壞死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調節(jié)作用”等課題的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自1987年擔任碩士生導師、1995年擔任博士生導師以來,魯教授先后培養(yǎng)畢業(yè)碩士27名、博士16名,培養(yǎng)專科進修生近300余名。

如今魯教授除了擔任較多的學術職務以外,繁忙的工作之余還抽暇著書立說,勤于筆耕,審修稿件,不辭辛勞。他善于總結自己的經驗,以豐富理論知識,傳授給同行運用,讓他們不再像當初自己那樣迷途。他深知時間的寶貴,充分利用分分秒秒。自1962年以來,他先后撰寫論文400余篇,除在國內、軍內各種專業(yè)學術會議上交流外,均已在國內雜志上發(fā)表,有20余篇論文在國際會議上交流或發(fā)表。魯開化教授主持了5屆中日整形外科學術交流會,對中日整形外科學的發(fā)展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他還主編了《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新編皮膚軟組織擴張術》、《臨床美容整形外科學》、《醫(y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手術學全集·整形與燒傷外科手術學》、《新編瘢痕學》、《常用美容手術及并發(fā)癥修復》、《科學減肥170問》等10部專著,副主編《整形外科學》、《美容外科學》,以及參編的專著40余部:《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整形外科部分)、《醫(y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guī)》、《最新診療常規(guī)》、《整形燒傷國內外文獻索引》、《臨床疾病診斷依據好轉治愈標準》、《美容外科學》、《現代顯微外科學》、《現代骨科手術學》、《燒傷整形再造外科學》、《現代戰(zhàn)傷外學》、《美容整形外科學》(第3版)等。

第12篇

【關鍵詞】

步長腦心通;拜阿司匹林;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是腦梗死發(fā)生的先兆,如不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可危及生命或導致不可逆的神經功能損害。有研究表明,TIA后90 d內卒中的發(fā)生率為10.5%,而各種嚴重血管事件(卒中、心肌梗死、死亡和TIA復發(fā))的發(fā)生率則為25.1%,90 d內發(fā)生卒中的患者中有一半出現在TIA后最初48 d內[1]。因此,積極治療TIA是預防腦梗死、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的關鍵。

筆者選擇了140例在我院就診的患者,采用步長腦心通與拜阿司匹林聯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就診患者140例。入選標準:符合中華神經科學會的診斷標準(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腦血管學術會議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診斷要點[2]隨機分組:治療組70例,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齡(61.2±7.9)歲,對照組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齡(61.9±6.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藥物治療

治療組:口服步長腦心通與拜阿司匹林;對照組:口服拜阿司匹林。入選患者每日早飯后0.5 h服用拜阿司匹林,(德國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100 mg,步長腦心通(陜西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粒0.4 g,每次3粒,餐后0.5 h口服,均連續(xù)服用三個月。

1.3 觀察指標療程結束后,隨訪6個月觀察TIA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及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分析均采用SPSS 12.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P

2 結果

3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三個月,兩組的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治療組出現4例胃腸道反應,對照組出現3例胃腸道反應。

4 討論

TIA是頸內動脈系統(tǒng)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ǒng)一種短暫的、反復發(fā)作的腦局部供血障礙引起的一過性神經功能障礙綜合征,典型癥狀持續(xù)一般不超過1 h,且無急性腦梗死的明確證據,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其中腦卒中發(fā)病率及卒中病死率均明顯增高。TIA的病因多種,多數學者認為微栓塞或血栓栓塞是TIA發(fā)病的主要機制[3]。臨床主要表現為頭暈,復視,吞咽困難,肢體無力等,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說明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失敗。目前抗血小板治療是預防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患者雖然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來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仍

作者單位:841000新疆庫爾勒市農二師醫(yī)院內一科

不能完全預防卒中,這可能與阿斯匹林抵抗有關[4],因此單獨依靠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各種類型腦梗死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腦心通膠囊是依據不同類別通絡藥有機組合研制而成的復方制劑,組方:黃芪、赤芍、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乳香、沒藥、雞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龍、全蝎、水蛭。黃芪具有益氣活血、防治血栓形成,抗脂質過氧化和消除氧自由基作用。全蝎、地龍等蟲類藥物含有大量的血栓溶解因子,水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質,其主要成分是水蛭素,是目前最強的凝血酶特異抑制劑,有類肝素作用。總之本方具有保護神經細胞、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作用,同時具有降脂、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凝聚狀態(tài)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有效作用于血管,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與阿司匹林具有協同作用,對動脈硬化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5]。本研究說明腦心通與拜阿司匹林合用對TIA患者安全有效,優(yōu)于單用拜阿司匹林,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可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栓栓塞的預防。

參 考 文 獻

[1] l Johns0nSC,Gress DR.Bmwner Ws,et al.Sh0n-tenTI pr0 osi8 afLer emergc ncy department dia osis 0f nA.JAMA,2000,284:2901-2906.

[2] 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 王維治.神經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利川市| 连平县| 封丘县| 布拖县| 万载县| 宽城| 客服| 高碑店市| 靖宇县| 奉贤区| 肇东市| 通州市| 宁德市| 昌图县| 金平| 曲周县| 鄯善县| 璧山县| 洪江市| 林周县| 道孚县| 额尔古纳市| 洛隆县| 延吉市| 楚雄市| 松溪县| 大足县| 南平市| 平定县| 新乐市| 微山县| 石渠县| 桃源县| 襄樊市| 遵义市| 镇远县| 余江县| 高雄县| 普定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