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6 13:40: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考試語法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普通高校專升本 大學英語 詞匯 語法結構 復習對策
多年來很多高職學生通過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以下簡稱“專升本”)提高學歷,獲得更高層次的就業機會與更順暢的未來職業發展,提高就業后的工資待遇,更好地準備考研或職稱評定。專升本考試也成為各高職院校的另一種“就業”模式。按照國家教育部規定,專升本考試在高職學生畢業前(大三第二學期)舉行。應屆畢業生只有一次參加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的機會。而公共課程的考查不論是理科還是文科,大學英語都是必考科目。因此有針對性地復習可以幫助考生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筆者結合考試說明、歷年真題和多年的考前輔導經驗總結出詞匯和語法結構部分的特點,并提出相應策略。
1.詞匯
特點:詞匯及短語考查量大?!蛾兾魇∑胀ǜ叩冉逃龑I菊猩荚囌f明》中對詞匯的要求為“領會式掌握詞匯4200個(其中復用式掌握的單詞為2500個),以及500個常用短語和詞組”。相對于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2000左右詞匯和相關詞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要求的2500個單詞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要求的領會式掌握4200個、復用式掌握2500個詞匯和由這些詞組成的常用詞組1600個,專升本英語考試的詞匯僅次于四級。隨著近幾年高職生源質量的不斷下降,學生在詞匯方面能達到B級考試要求并不容易。因此,學生備考專升本大學英語時,詞匯成了最大的障礙。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2009年有28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0年有23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1年有14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2012年有21道題考查詞匯和短語的用法。若不能扎實地掌握考綱中的詞匯,學生面對后面的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和翻譯題時就會束手無策,更談不上取得好成績了。因此,掌握詞匯,擴大詞匯量是備考的關鍵。
復習對策:建議學生在平時積累詞匯,不要將積累詞匯的任務留在最后一年備考時。語言的學習有其自身特點,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想專升本的學生在大一時就要提前積累詞匯,減輕最后一年的備考壓力。學生習慣機械地記背單詞,效果往往不好。掌握一定的構詞法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積累詞匯。另外,筆者建議學生備考時不要拿著考綱的詞匯表記。詞匯一旦離開了句子,沒有了語言環境,我們就難以了解其具體意義和用法,也無法達到考綱中“考生在一定的語境條件下,能辨析近義詞、詞的搭配及詞性的轉換等”的要求。建議考生結合句子理解記憶詞匯,尤其是在做題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和短語,最理想的狀態是做過的題中不再有生詞和不了解的短語。另外,積累詞匯時,一定要關注詞匯的詞性和搭配,詞性決定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所做的成分;搭配決定使用方法和意義,應特別留意動詞和介詞的搭配。2012年第一大題的40個單項選擇題中,有10道題考查短語搭配和辨析,題量占了1/4。歷年考題在完形填空部分,有近三分之一考題和搭配有關。專升本大學英語考試中對詞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詞義差別、詞義轉換、近義詞辨析、名詞和介詞搭配、動詞和介詞搭配及在閱讀理解中對詞匯和語句的理解、翻譯。沒有豐富的詞匯積累,達不到考綱對詞匯和短語的要求是無法答好題目的。提前準備、掌握構詞法、熟悉詞匯和短語、關注詞性和搭配是備考詞匯和短語的核心法則。
2.語法結構
特點:考查的語法點多?!蛾兾魇∑胀ǜ叩冉逃龑I菊猩荚囌f明》明確要求考生“掌握各種主從復合句、時態、倒裝、虛擬語氣等語法形式”。2009至2012年的四套考題第一大題共計160題中,有74題分別考查了非謂語動詞和獨立主格結構、主謂一致、動詞時態、虛擬語氣、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情態動詞、代詞用法、形容詞和副詞用法、反義疑問句、倒裝、強調句式、感嘆句和倍數的表達等語法內容。這就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語法基礎。可是目前中學英語教學中對語法教學的“淡化”處理,導致學生語法基礎非常薄弱。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甚至對詞性和句子成分沒有任何概念,更談不上熟悉并掌握主從復合句等。
復習對策:針對語法考點多的特點,建議考生在考前進行系統的語法知識學習。應從詞法、句法、句子成分、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的基本概念開始。以2011年第38題為例: ,we went swimming in the river.
A.The weather being very hotB.It was a very hot day
C.The weather was very hotD.Being a very hot day
關鍵詞:語法教學;高職高專;法語精讀;教學方法
一、語法教學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通常來講,語法課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被認為是最枯燥,最乏味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法采用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課堂教學模式。法語又是一門嚴謹的語言,其語法結構相對英語來講復雜很多,并與英語有很多不同之處。大多數的高職學生受英語的影響很大,英語的語法結構和思維方式在他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解語法的條條框框,不免落于乏味。學生也很難記住這些枯燥的語法。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法語教材中,多為北京外國語學院出版由馬曉宏教授主編的《法語》教材。該教材是一本語法點很詳細、很全面的教材,而且每一課后均會有大量的語法練習。這些針對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較好的本科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但是高職高專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學習的意志力也不夠強。這樣的練習題稍顯單調,學習效果差,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制約。長期下來,學生易產生厭學情緒,很容易出現想要放棄學習的想法,語法基礎就不可能打牢。
而法語精讀是占整個法語學習比重最大的、最重要的綜合的法語語言課程。語法學習在法語基礎階段占很大的比重,要突出多練。大一大二學習期間內周課時一般為10到12節是比較合適的學時。但是一般高職高專的法語精讀周學時只有8節,甚至是6節,這樣就造成了學生課堂學習時間的減少,不利于對一門新的語言打下牢固的語法基礎。
因此,許多高職的學生到了大學之后語法基礎沒打牢,在閱讀理解中遇到長句、難句時,他們也不能正確地剖析句型結構,主次顛倒或完全錯誤。很多學生坦言在自己在大學法語四級考試中,成績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句法結構的概念模糊再加上詞匯量少,到考試時一遇到閱讀、詞匯、語法、翻譯或寫作時就會方寸大。因此,語法基礎的不牢固很大程度上是造成高職高專的法語四級通過率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建議使用的教學方法
針對目前法語語法教學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筆者在自己對法語語法教學淺薄的理解和通過兩年的教學過程實踐中,以總結出了幾條教學方法,以期對同行有所幫助。
(一)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對語法的講解多采用先講解語法規則,后用例句闡明,然后使學生們在練習中運用、鞏固所學的語法規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的語法教學,很多時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很多時候只是扮演“聽眾”的角色,學生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點,學習效果差,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制約。
因此,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語法教學這一環節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先舉些帶有要學的語法現象的例句,由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總結出這一語法現象的規律。然后再由教師對需要注意的知識點進行提醒,用精煉的語言對其進行總結性的講解。最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做相關的語法練習,這樣學生可以邊做練習邊加深對這一語法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還鼓勵學生運用多學的知識點,每個人輪流地運用新學知識點來進行口語練習。這樣,學生不再是單純地作為“觀眾”,卻成為了語法課堂上的“主角”。教師僅作為一個引導者,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和總結能力。這樣語法的講解就變得生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語法課堂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氣氛,學生發言積極主動。教師這樣為學生提供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機會,既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又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強化教學實踐,筆頭練習和口語練習并重
要掌握和運用一門語言,大量的語言實踐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目的更是注重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學生的運用法語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意識到高職高專學生與本科學生的區別,應在語法筆頭練習和口語練習中掌握好一定的度。
如在學習條件式現在時這一語法時,配合運用假設句si,并讓學生造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讓學生總結完條件式的形式用法之后,教師可以采取造句接力的形式,讓學生積極開口講法語,并把所學的語法點運用到口語中。比如:由第一個同學做出一個假設句,如“ si je gagnais beaucoup d’argent,je ferais un grand voyage dans le monde ”(如果我掙了很多錢,我將環游世界)。第二個同學根據前一位同學做的假設句的結果再進行假設,如“ si je fasais un grand voyage dans le monde,je prendrais beaucoup de belles photos. ”(如果我環游世界,我拍很多很美的照片)。第三個同學再根據第二個同學的假設的結論再進行假設,如“si je prenais beuacoup de belles photos,je …….”(如果我拍很多很美的照片,我就… …),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不斷的假設中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和正確的時態及動詞變位能力.并且,通過不斷的口語練習,學生對這一語法點很快得以掌握。并且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三)傳統板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網絡技術引入法語語法教學,可以把枯燥無味的語法變得有趣和具有吸引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趣味,從而使學生比較輕松地記住所學知識。目前國內使用的全法語教程《reflet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些語法知識點不再是傳統書本上的文字,而是通過音像的方式來表達。通過放映這些語法點,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在學習語法知識點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聽力,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但是,多媒體教學歸根到底還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教師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靈活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法語中有很多語法點英語中并不存在,如副代詞y 和en,代詞式動詞,還有法語嚴密的時態等,因此對于初學者覺得難以理解。傳統教學方法,老師通過講述和細致的板書,給學生理解的時間。老師在邊講邊寫中,觀察學生的接受狀況,以此調整教學安排。而多媒體網絡教學速度較快,不易于學生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把傳統板書教學和多媒體相結合,發揮兩種教學手段不同的優點,以爭取來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四)仔細研究教材,熟悉教材的布局,因材施教
一方面,由于高職高專的學生是經過兩年的學習,參加大學法語四級考試,這與本科的法語專業學生參加的專四考試是不同的。另一方面,高職高專學生的周課時比本科專業法語學生的要少4到6個課時,基礎相對來說較差,因此教學進度比本科生要慢。如果按照本科法語專業學生的教學進度以及教材的編排情況,就會出現學生來不及學該學的語法點就去參加大學法語四級考試的情況。
目前,我校在法語教學中使用北京外國語學院編寫的法語專業教材,但專業教材與大學法語的教學目的不相符合,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降低難度與坡對其進行適當地改編和刪減。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大學法語四級考試的語法點,進行重點講解和訓練,確保學生對考試的知識點都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為教學提供保證。
三、結 語
長期以來,法語語法教學及其相關改革在法語教學過程中一直舉步維艱,也是造成高職高專學生大學法語四級通過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改善教學方法,熟悉教材,進行教學改革,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法教學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受到教學理念、學校的課程計劃、教材選定等限制,如何有效率地進行法語語法教學改革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仍然值得深思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鮑海波.淺談交際教學理論下的法語語法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
[2] 傅榮,李克勇.關于法語基礎階段精讀課教學中的聽說訓練[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89年.
[3] 宮妍.如何處理基礎法語語言課精講與多練的關系[J].吉林華僑外國語學報,2009年.
[4] 李嘉懿.法語教學中幾種游戲訓練法[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5年第一期.
關鍵詞: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測試 詞匯 語法 教學啟示
一、前言
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中,詞匯和語法結構(Vocabulary & Structure)是考試的第二部分,共20題,題號從16題到35題,考試時間為15分鐘,題型為單項選擇題(5分)和填空題(10分),測試學生運用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能力。測試范圍限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的“詞匯B級(2500個詞)”和“語法結構表”中規定的全部內容,B級詞匯要求是認知25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0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的1500個左右的單詞能夠正確拼寫,英漢互譯;語法要求是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規則,在聽、說、讀、寫、譯中能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單項選擇題包括語法知識和詞義辨析,填空題包括語法知識和詞性轉換。
二、試卷題型分析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以詞匯和語法為主要內容來探討高職高專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教學,以盼達到一定的成效。以2010年6月考試中的試題為例,分析如下:
從表一中我們不難看出:
題型特點:詞匯選擇題主要考查動詞短語、動詞近義詞、名詞近義詞、形容詞、副詞及介詞的詞義辨析。重點是動詞短語、動詞近義詞的詞義辨析。
在表二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詞匯填空題部分主要涉及的是詞匯及部分語法知識。
題型特點:其中,詞性轉換的形式經常出現,包括動詞轉換為名詞、名詞轉換為形容詞、形容詞轉換為副詞、形容詞轉換為名詞、動詞轉換為形容詞、形容詞轉換為動詞、名詞轉換為副詞等。由于英語的后綴能改變詞性,不引起詞義變化,所以要熟悉常用的名詞、形容詞、副詞等后綴。
根據以上題目,我們綜合分析后使得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取得了很大的啟示。
三、我校學生情況分析
我作過一個調查:
1.你現在覺得學習英語的問題是什么?
1)想背單詞,覺得背不上,背著背著就沒有耐心了,而且有時候背上了過幾天就忘記了。
2)背背單詞、短語,背的時候也不是太用心。
3)聽不懂老師說什么,覺得太復雜。
4)聽不懂,學不進去,不喜歡背書,自制力不夠強。
5)有的單詞會讀,有的單詞讀不上,基本上音標不懂。
6)學后不懂怎么用,腦子記不準,時間長了就淡了。
7)不夠認真聽講,聽得差不多就行。
2.你學習英語的方法是什么?或者你做題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1)看看書或抄抄別人的作業,從來就沒有工具書,老師逼得緊就查查手機上的字典。
2)看情況而定,考試時能過就過,胡亂猜猜,亂寫。
3)看心情學英語。
4)基礎沒打好,也沒動力學。
5)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
6)覺得學習技術學英語沒用。
從這個簡單的調查和我們上課時的體會顯示出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屬于高職高專類學校,而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是:文化基礎差,入學成績普遍偏低,特別是英語成績較差;對英語學習沒多大興趣,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足,學習習慣不好,且大多數學生還沒有聽講記課堂筆記的習慣;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不進去,不喜歡背書背單詞,也沒動力學;自信心不夠等。
四、提高英語B級考試中詞匯和語法得分率的方法和措施
1.教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在教學時,我們把B級考試始終貫穿與其中,目的也在于讓更多的學生通過B級測試。第一,在選擇教材上,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適合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教材,選擇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教材,使學生在學習教材的同時,鍛煉和提高使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在教學中,我們不僅注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使課堂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到更有用的知識。
2.要加強B級試題的練習。首先,是讓學生通過一套或兩套試題來熟悉考試的題型、考查的內容和應用技巧,并告知解題技巧,如,詞匯題:首先應該通讀原句,了解句意,推斷出選擇項的大意;但最要緊的是正確理解所提供的四個選項的詞義,也可以把四個選項的意思依次填入原句中,挑選最貼切的一個作為答案。如果碰到不熟悉的單詞或短語,可以借助于句子中的其他信息,采用排除法,排出錯誤的或不當的選項。比如,動詞可以通過動詞的及物或不及物及主動或被動形式,排除錯誤的選項。我們來看【例1】2010年6月第23題:
23.The general manager has promised to ?搖?搖 ?搖the matter in person.
A.get up B.look into C.see off D.put on
【解析】選B。句意:總經理已經承諾要親自調查此事。本題考查四個動詞短語的詞義辨析和用法。所給四個動詞短語的主要詞義分別是A)項:起身、站起;B)項:調查(問題、罪行等);C項):送行、趕走;D)項:穿上(衣服)、上演(劇目)等。從原句空格后面帶有賓語,可知所需動詞短語必須是及物的,這樣就首先排除不及物的選項A)項get up,其余三個選項主要取決于動詞段譽的詞義,顯然只有B)項意思最貼切,故選B)。
語法題:做詞性轉換的填空題,可以按下面的步驟進行:通讀全句,判斷空白處缺少什么句子成分;考慮什么詞性的詞可以充當該句句子成分;確認括號中給出的詞的詞性;考慮如何讓改變括號中的詞,變成所需要的詞性,填入空白處。我們來看【例2】2010年6月第26題:
26.Thomas was cheerful and ?搖 ?搖?搖,and we soon became good friends.
【解析】句意:托馬斯為人性格開朗、樂于助人,我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本題考查詞性轉換??崭袂懊媸遣⒘羞B詞and,很快我們就能判斷出空格處應該缺少一個與and前面的形容詞cheerful并列的形容詞。括號里給的是名詞help,我們只需要在該詞的詞尾加上一個形容詞的后綴“-ful”即可,即helpful。
然后,在給學生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規定的相應的時間里完成一套試題的任務,并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老師批改后,逐一講解。再針對錯誤較多的試題舉例講解,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背誦此套試題中出現的重要的且自己還沒有掌握或是不懂的詞、詞組、短語及句型結構。
3.課外作業。聽寫試題中的詞、詞組、句;書面作業即把此套試題中的詞匯和語法題寫在本子上,寫的時候還要注明做此題的依據和理由,即讓學生自己分析題型,歸納總結,加強記憶。
4.加強練習。最后在講完試題一周之后,讓學生再次把之前做過的講過的試題做出來,并寫在試卷上,自己再對照答案,分析解決,如果還解決不了,可以和同學、老師再一起探討。如此反復,學生不僅在做類似題型的時候正確率高,而且還加快了做題的速度,從而為做別的題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5.做題庫。我們教研室還整理了一個試題庫,對每個題型我們做了精心的例題和答案解析,讓學生每天都熟悉各種題型。
6.查漏補缺。在臨近考試的一個月中,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做歷年的真題,而且按照正規考試的要求來執行,以便讓學生搞清楚自己的情況,從而查漏補缺。
五、結語
通過以上教學手段,不僅使學生能夠盡快地提高詞匯選擇與填空的做題能力,而且使他們對以前沒能掌握的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還提高了相應的應用技巧,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應試能力,使他們在以后的B級或A級考試中都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參考文獻:
一、目的要明確,方法要得當
學好英語離不開語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考試考得最頻繁的也是語法。雖說學習語言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法。對于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中學生來說,要“熱愛語法”又不“死摳語法”;要從更深層去學習和摸索語法的規律和學習語法的竅門,這是學好英語語法的本質對策。對于中學階段繁雜的語法項目,我們要區別對待,切不可在所有語法項目上平均使用精力。比如,在口頭上不常用,但為提高閱讀理解水平所需要了解的語法項目(如虛擬語氣、倒裝句、省略句、獨立主格結構等),只須作一般了解即可。
二、在語言實踐中活學活用所學語法
有些英語學習者受“語法無用論”的影響,長期輕視語法學習,結果說了一口錯誤百出的“流利”英語,影響了思想的正確表達。另一些人則習慣于死摳語法,不多去實踐,雖然分析語法現象時講得頭頭是道,但卻無法用英語與人進行交際。因此,只熟悉語法規則而不懂得靈活運用語法規則進行聽、說、讀、寫,是學不好語法的。我們應該在口、筆頭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語法規則,提高語言運用的準確率。
三、具備獨立學習語法的能力
要掌握中學英語語法,不能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我們要善于通過語篇分析和語言實踐,主動發現自己不熟悉的語法結構,在教師的點撥下歸納出新的語法規則,并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典型的部分。
如賓語補足語:
She had her money stolen on the bus.(過去分詞作賓語補足語)
Don’t forget to have them come.(動詞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
I’ll have the car waiting at the entrance. (動詞-ing形式作賓語補足語)
以上三句的賓語補足語均由非謂語動詞構成,其含義是不同的,我們要留心觀察。
又如,在學習定語從句時,我們應記下一些典型例句:
This is the room 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 (=This is the room where we lived last year.)
This is the room which/that we bought last year.(句中which/that可省略)
This is the room which has only one window.(句中which不能省略)
認真獨立完成語法作業,對自己練習中的錯誤要弄清原因,訂正之后整理在自制的錯題本上,細心體會消化,絕不不明不白地放過錯誤,更不重復曾經犯過的語法錯誤。
自備一本為中學生編纂的英語語法書,遇到語法問題經常翻閱。有些語法規律初次不太理解,第二、三次再接觸就會有更清楚的了解了。
四、善于比較
有些語法項目不太容易理解,原因是和另外一些語法項目有共同之處,容易產生混淆。我們把這些項目放在一起加以仔細分析比較,很有益處。如:
The composition was written two years ago.
The composition is well written.
“be+過去分詞”可能是被動語態結構,也可能是系表結構,其主要區別在于:被動語態表示動作,句子主語為動作的對象,因此被動語態可以有各種時態,可以帶時間狀語,可以帶介詞短語“by+sb.”(表示動作的執行者);而系表結構則說明主語所處的狀態,其中的過去分詞相當于形容詞。經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第一句是被動語態,第二句是系表結構。
五、既要注重一般語法規律,又要注重特殊語法現象
在平時的閱讀中要善于總結英語語法規律,尤其要善于總結那些“例外”,因為往往正是這些“例外”成了考試的“熱點”和學習的難點。讓我們看看以下兩個句子:
The teacher said that he was busy.(老師說他很忙。)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老師說地球是圓的。)
我們在學習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時,有這么一條規則:直接引語中的謂語動詞是一般現在時要變成一般過去時,但是直接引語如果是客觀真理,一般現在時時態不變。讓我們再來看兩個句子:
The headmaster wanted to see the boy whose handwriting was the best in class.(校長想見見那位在班上寫字最好的男孩。)
The building whose roof we can see from here is a hotel.(在這兒望得見屋頂的那座房子是一家旅館。)
一般說來,whose 指人,在定語從句中作定語,如第一句的whose 的先行詞是boy。另外,whose 還可以用來指物,如第二句中的whose 用來指前面的building。
六、注意漢語負遷移的影響
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而產生的英語語言錯誤往往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特別注意來自漢語的負遷移作用,不要用漢語的語法體系去套用英語的語法體系,而要善于比較兩種語法的異同,并從中悟出它們之間的不同規律。如:
An interesting film(一部有趣的電影)
A middle school(一所中學)
A sound pleasant to hear(一種悅耳的聲音)
He is a soldier that has just returned from(下轉114頁)(上接113頁) the front. (他是一位從前線回來的戰士。)
漢語中定語的位置一般要放在它所修飾的名詞前面。英語中如果形容詞作定語,要放在它所說明的名詞的前面,這一點與漢語相同,如第一、第二句;但是英語里如果定語是短語或從句,就必須放在它所修飾的名詞后面,不能置于名詞之前,這就和漢語不同,如第三、第四句。
七、熟記并靈活運用句型
有些學生介紹學語法經驗時認為:“語法,語法,熟悉句型就得法?!贝_實,掌握一定數量的句型有利于我們學好語法。不少句型是約定俗成的,我們在學習時要牢記在心。如:
論文摘 要: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高等??平逃⒏叩嚷殬I技術教育、成人高等??平逃龑W生必須通過的考試,學校和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高校老師應該改變觀念,潛心研究應用能力考試的規律性和技巧性,幫助學生通過考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真正實現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的交際能力的目的。
一、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背景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供高職高專院校和成人高專院校學生自愿參加的標準化考試,是為檢測高職高專和成人高專學生是否達到所規定的教學要求而設置的考試,是為反映和評價高等學校??茖哟危ǜ叩葘?平逃⒏叩嚷殬I技術教育、成人高等專科教育)修完英語課程的在校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設立的標準化英語水平考試,因此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更應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日常和涉外業務工作的交際能力。從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性質可反映出參加考試的對象的英語水平是處于基礎階段,而考試的要求是在基礎之上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實際操作能力。
學生的英語水平基本與高中持平或略高于高中水平,由于大部分高專學校要求學生在大一下學期或大二上學期參加考試,學生在近一年中的英語水平可能較高中有升有降,尤其在語法部分,學生很可能忘記高中時需要特殊記憶的某些語法現象,導致考試多次也不能通過。
高職高專教師在培訓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時,往往根據分值來判斷相應部分的重要性,由于語法部分只占15%,因此很多老師甚至忽略語法,直奔分值較重的閱讀等部分,往往導致很多學生只能靠技巧和運氣答題,而非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二、如何對待語法及語法題型
(一)改變觀念,意識到語法知識貫穿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始終,充分認識到語法知識的重要性。由于學生的本身水平較低,再加上高中集中訓練語法的時間與考試時間間隔較久,不少學生不了解或已忘記基本的語法知識,更不用說特殊的語法現象。在partⅰ聽力部分,題目需要學生用語法知識解讀;partⅱ語法部分需要學生應用某些特殊的、常見的語法現象;partⅲ閱讀部分缺乏一定的語法基本功,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閱讀;partⅳ英譯漢部分更需要學生運用語法知識解析句子,然后才能翻譯自己的語言;partⅴ寫作部分也要求學生寫出符合語法規則的基本句型。可見,語法知識貫穿于整個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
(二)基本和特殊同樣重要。特殊的語法現象在partⅱ中出現較多,學生需要積累這些特殊現象,因為這部分??嫉念}型有限。教師在訓練時,應首先告知學生基本的、常見的用法,不要讓學生誤以為特殊的用法才是語法的主流,否則對今后學生真正運用英語或深入學習英語不利。此外,基本語法還有利于學生完成partⅲ閱讀部分和partⅴ寫作部分。
(三)掌握特殊語法的出題規律性(題目重復、語法點規律)。分析統計2006年至2010年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的語法題型,發現考試的語法點重復,如2006年12月partⅱ第17題:“this company has two branches:one is in paris and ?搖?搖 in new york.”2007年6月partⅱ第16題:“there are two maps on the wall:one is a map of china,and ?搖?搖?搖 is a map of the world.”二者的選項無太多差異,考點卻一致。再如2008年6月partⅱ第24題、2008年12月partⅱ第22題、2009年6月partⅱ第28題都是考keep sb.informed。上述都幾乎是原題的連續重復出現。
三、常見的語法考點
(一)從句。從句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尤其在閱讀中,往往因為一個從句分析不清楚而導致答題錯誤。而在partⅱ語法部分,從句也是較難部分,總結起來,出題人重點放在下列從句中:定語從句與同位語從句的辨別;賓語從句與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的辨別;關系詞和連接詞的選用。
(二)時態。如當一般過去時與過去進行時同時出現時,一般過去時表示較短的動作,表示較長的動作則用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和將來完成時區別;需要用完成時態的時間詞;主句為將來時態,從句用一般現在時或一般過去時表將來;一般過去時與過去進行時同時出現時的動作長短而導致的動詞選用問題;一般過去時與完成時態的辨別與運用。
(三)被動語態。被動語態常常以分詞方式出現,常出現在partⅱ section b中,要求考生分清括號里的詞與句子的關系是主動還是被動。在partⅱsection a中也常出現分詞作定語或獨立結構,同樣需要句子主語與選項之間的主動、被動關系。
(四)虛擬語氣。在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最常見的虛擬語氣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用should/could+have done結構;一種是wish后面的從句,表示與事實相反的情況,或表示將來不太可能實現的愿望;最后一種是表示命令、建議、要求等一類動詞、名詞后面的從句中用+(should) do結構。
(五)固定搭配。如“be worth doing”與“be worthy of doing”的用法,“to one’s surprise”,“look forward to sth./doing sth.”等的用法。
(六)非謂語。非謂語動詞是指在句子中不是謂語的動詞,主要包括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即動詞的非謂語形式。主要要求學生分清動詞與主句主語的關系(主動、被動關系,過去、現在關系等),會做分詞獨立主格結構題型。
(七)特殊句型。講解特殊句型時,要聯系整個句子講解,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視野,而不能只告訴學生答案。而且,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梳理句子結構是很必要的,對基礎差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久而久之,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明白主要的句子結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小升初備考;聽力;閱讀;語法
小學步入中學是人生的一次轉折。每年二至三月就進入了緊張的“小升初”備考階段。同學們,如何保持學習優勢,科學高效的備考呢?
小升初的學生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習盲目。很多學生一直在學,英語提高就是不快,也不知道怎樣應對考試,所以得不了高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現在最頭疼的是不會語法。語法項在短期內很難解決,不如把時間花在增加詞匯量和復習重點句型上。這兩年的小升初英語考試,更強調英語的實際運用和詞匯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逐漸弱化了對語法的考察。在增加詞匯量的同時,還要增加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的練習,原因是英語閱讀是考察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必考項之一,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閱讀中提高語感,增加詞匯量,考試時做題就會得心應手。寫作方面要做到三勤:勤閱讀,勤積累,勤動手,把平時閱讀文章積累的句子運用到寫作中,切忌用中文思維寫句子。
現在,筆者就分別從聽力,閱讀,語法三方面來詳細談談小升初英語復習及備考策略:
一、聽力
英語語言能力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筆者認為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聽的能力增強了,會帶動其他幾個技能一起提高。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會出現如下困難:不能耐心一次性聽完一段話,必須聽一句就停一下;很難將聽到的內容和考試卷上的題目內容結合起來;聽的過程中遇到了不熟悉的單詞,就十分害怕。以上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是缺乏有系統的持之以恒的聽力訓練。說得直接些,就是同學們平時聽得太少。那么究竟聽力方面我們該如何來訓練呢?筆者覺得聽力練習應該從學校發的磁帶出發。如果一開始就選擇課外的材料,學生和家長都很難把握聽力材料的難易程度。而目前小學英語聽力考試播放的錄音語速和平時同學們聽的課文磁帶語速是很相近的。又由于聽力錄音的材料源自課文,從詞匯方面來說就不會出現超出大綱的情況。當學校發的課文磁帶你感覺聽得爛熟以后,可以開始精聽訓練。剛開始要放一句停一句,先自己口頭重復聽到的句子,然后動筆寫下聽到的每個句子。等到你的句子聽寫完全正確沒有任何錯誤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聽段落了。先放一段錄音,然后停下來,嘗試口頭復述聽到的段落。反復幾遍以后,再試著把聽到的段落用自己的表達寫下來。每天堅持15-20分鐘,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聽學校的磁帶已經完全沒有困難了。下一步是選擇適合自己年級難度的,并且要是自己感興趣的小對話,小故事等英語磁帶來訓練。最后再輔以幾套聽力題目的訓練,熟悉做題的方法。相信以此堅持,循序漸進,同學們的聽力能力一定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
二、閱讀
提高閱讀能力不僅是為小升初考試做準備,更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初中英語的學習而做準備。小升初考試中的閱讀是通過有效閱讀積極獲取相關信息并解答相關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將段落里的信息與題目內容結合來找到正確答案的過程。因此好的有效閱讀是有目的的帶著問題的閱讀,而不是斟詞酌句的閱讀。閱讀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堅持,建議同學們可以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閱讀。此外,在讀之前選擇恰當適合的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應該從課本著手。先把課本上的材料看懂,讀熟。每一個課本上的閱讀問題都對答如流了,再去尋找一些適當的課外讀物,最好是選擇可以分級閱讀的讀物。剛開始閱讀時,可以選擇性的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你就覺得自己愿意讀下去,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成功閱讀的開始。當然,為了面對考試,在閱讀的時候還要輔助做一些習題。光讀不練,對于做題的能力提高沒有幫助。我認為,在小升初的沖刺階段,每天至少要練習三到四篇閱讀理解題。
三、語法
關鍵詞:高職英語;語法教學;教學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162-03
2000年教育部頒發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指出: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就是要有扎實的英語語法知識。而一段時間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語法逐漸被人們所淡化,出現了“淡化語法”現象。很多學生在表達時語法錯誤太多,這對英語交流乃至英語學習形成阻礙。為改變這種現狀,提升英語語法的實際使用效率,需要對語法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本文針對當前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語法教學的一些改進方法。
一、高職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上輕視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高職英語教學堅持職場交際目標,重視口語聽力教學,使得一些教育工作者由此而輕視甚至放棄語法教學。美國語言學家海姆斯認為:無論學習何種語言,都要熟練掌握語法。章振邦也認為語法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必修課。新西蘭教授路德?艾力斯也指出:在非母語環境下進行的外語教學尤其離不開語法教學。只有通過足夠的語法知識,學習者才能把所學的單詞準確、清楚地表達出來,才有可能順利地完整地實現交際目標。由此,高職英語語法教學在理念上要重視語法教學,做到以語法教學來引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培養。
2.教學內容上不能合理取舍教材整合知識點。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大都結合專業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如會計英語、機電英語、汽車英語、IT英語等。在這些專業英語課程中每單元所涉及到的語法內容和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為更多地考慮學生就業,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大力投入專業知識,專業實訓增多,英語課程的時間就較少了,為了教學進度,有些專業的英語語法只能講解一兩個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根據教材中編寫的語法項目章節依次組織課堂教學,基本上是中學階段教材中語法知識的提高篇,或是就某些語法的相關練習題,沒能系統而詳細地整合相關語法知識。
3.教學研究上忽視教學方法的探究與創新。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英語語法教學中仍然是以語言形式為中心,教師先講解語法概念和規則,然后學生記憶語法規則并做相應的練習以鞏固語法知識。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有利于打下扎實的語法基礎,但已不適應當今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同時教師苦于教學工作量的壓力和缺乏改革的精神,沒有在理論上進行深入的研究,更沒有在實際教學中有創新之舉。普遍存在語法知識體系不嚴謹的情況,加上高職的大部分學生本來就不懂英語語法。這樣一來學生很難運用語法功能進行交流,慢慢地也就厭惡英語學習了,教師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也就隨之下降了,從而導致高職英語語法教學很難取得明顯的效果。
二、高職實用英語語法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做法
1.優化語法教學內容。語言學家胡壯麟教授認為: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缺什么補什么上,沒有必要全部重學。通過近些年的教學積累,筆者所在院校英語語法課程教學團隊針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出了一些經常運用的語法點,設計一些專項練習,編寫了校本教材《高職實用英語語法》。該教材對高職英語語法教學內容適當而巧妙地整合為十五個語法項目。即: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of Sentence(句子的基本成分與結構);Tense of Verb(動詞的時態);Voice of Verb(動詞的語態);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Auxiliary(情態動詞);Adjectives & Adverbs and their Comparisons(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等級);Adverbial Clause(狀語從句);Noun Clause(名詞性從句);Attributive Clause(定語從句);Non-predicate Verb(非謂語動詞);Subjunctive Mood(虛擬語氣);Agreement between Subject and Predicate(主謂一致);Inversion(倒裝);The Usage of It(IT的用法);Word Formation(構詞法)。打破了傳統語法的編排體系,改變了由詞法到句法的結構形式,避免孤立地、枯燥乏味地講解詞類。
2.改進語法教學方法。筆者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遵循的是“實踐―理論―再實踐”的編排體系。經過反復實踐、討論、總結、探究,從而確定“測試引入―表格總結―例句講解―練習鞏固”的四步教學方法是比較適用于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綜合運用了以上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下面以講解虛擬語氣單元為例進行說明。
步驟一:測試引入。
教師先呈現給學生十道選擇題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來檢查學生對該語法項目的掌握程度。同時要求學生通過測試觀察并歸納出這些句子屬于什么語法內容,并了解自己對該語法項目掌握到什么程度。
1.If I __you,I would study English hard.
A.am B.is C.was D.were
2.I wish I __longer this morning,but I had to get up and come to class.
A.could had slept B.slept
C.might had slept D.had slept
3.The headmaster ordered that boy students __long hair.
A.should wear B.not wear
C.didn’t wear D.doesn’t wear
……
10.But for the rain,we __ out for picnic.
A.will go B.has gone
C.went D.would have gone
小結:同學們做完以上測試題后會得到兩個信息:一是今天測試的項目應該是虛擬語氣(因為句子里不是表假設的就是表愿望的);二是這10個測試題中實際上只有兩種類型的句子:一種是含if的條件句,一種是不含if條件句。
步驟二:表格總結。
為了讓學生能一目了然,更加有條理,采用表格形式對步驟一中的語法條目進行歸納總結。
小結:歸納總結完之后,學生再次返回到測試題中進行檢查,答案就變得清晰明白了。
步驟三:例句講解。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通過典型的例句來解析步驟二中總結的語法點。因為語法首先是來源于生活然后也必須服務于生活,因而講解的這些例句都摘自于大學生日常生活以及近期考場中出現的英語應用能力真題。如:
If I were you,I would try again.
If you had studied hard last term,you would have passed the test.
Without air and water,we couldn’t live.
The doctor insisted that the patient (should) have an operation.
……
小結:這些例句讓同學們既感到熟悉、容易,又覺得很實用。讓學生記憶典型例句,有利于他們加強對語法的理解,形成語感。
步驟四:練習鞏固。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運用了句型語法口語練習法來鞏固所學內容。句型語法口語練習法就是通過句型突破英語語法,即脫口說出一個實用的英語句子,便突破一條語法。例如,我們在練習if的非真實條件的虛擬語氣時,常采用接龍游戲來進行句型語法口語練習:
S1:If I were you,I would try again.
S2:If I tried again,I would succeed.
S3:If I succeeded,I would become an English teacher.
S4:If I became an English teacher,I would teach your grammar.
……
小結:這種開放式的句型口語練習,既練習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又鞏固了學生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學生的造句不乏幽默和樂趣,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在輕松愉快中學習。英語中最難的語法不過兩百條左右,那么一天三句話,兩個月左右就能基本掌握英語語法的重點和難點。把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與口語練習結合起來,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能讓學生把學過的語法知識應用到真實的語言情景中,使學生的語法知識在應用中形成一種習慣。通過這種句型口語練習來鞏固所學語法,是我們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它把語法、句型、口語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能在短期內說出幾百個高質量的實用英語句子,能流利地進行一般的交際會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3.改革課程考核形式。一是樹立科學的現代考評理念。以“高等教育要重視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為指導,摒棄那種重知識輕能力的考評標準的舊觀念,考試內容要全面,應重視對學生全面語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純知識性的考核。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考評機制。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應改變過去單一的期末試卷成績加平時(作業及出勤)成績的方式,要將考核貫穿與教學過程的始終。考試形式包括考試(期末)與考察(教學過程中)、口試(主要是課堂中的操練)與筆試、開卷與閉卷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真正具備英語語法素養,能夠運用英語語法去進行實際的英語交際。
三、結束語
高職英語語法不能停留在語法知識的講解上,而要培養學生對語法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語法教學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而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手段。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要深入學習探究英語語法教學,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寓語法學習于語言技能培養之中。
參考文獻:
[1]劉燕.新潮實用英語語法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學習是有自主才能成績優秀,那些優秀的同學是因為每天自主做點題,這讓自己不斷的提高水平,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改正錯誤,考試的時候,才能有好的成績。
要先學好習,首先要多做點題,這樣只有多做的題才能發現錯誤。然后再建立起錯題本,把做錯的題寫到錯題本上,以后考試之前可以翻開看看。在每天晚上或在假期中,可以利用輔導資料和課本結合學習一遍,然后再把重點的、難點的寫下來,并做同步訓練。用錯題本和輔導書還不夠。應該還要有規劃本和總結本。規劃本是規劃這一天晚上要學什么,好讓這一天晚上充足起來??偨Y本事把老師講的重點,記錄下來,并總結。有了這幾個本子,就不怕考不好,那就是你有幾點沒完成,所以要加強。
每科都有每科的方法,語文這門課,其實重要的是基礎知識、閱讀和作文?;A知識是要天天背誦的,閱讀就是要多讀,因為多讀幾遍才能誤出里面的道理。以前,我每當做閱讀題,總是想不出來,但是在假期中我就多讀書,最終我就會做了。所以,做閱讀題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作文是把你腦中的詞匯和內容結合起來,這還是關系到了讀書的問題。所以語文這門科用到了閱讀。
數學這門科,只要一個公式就行了,這就要靠動腦筋了。把公式背過,然后再多做幾道題,利用公式解出來。其實數學就是給你例題,根據公式做出來,還有就是要多做題,才能全面掌握,考試出什么題就不怕了。
英語這門科是單詞、句子、語法,因為有些同學記單詞不好就死記住,其實可以看音標來寫讀,這樣就不怕記不住了。句子是重點的,是要求背誦。語法是每單元重點的要知道結構不怕出錯;這樣才能把握考試考好了。
負科其實也很重要,雖然它們不像大科,但是也很重要,它要背誦,才能考的好。
自主學習其實很重要,但就要看怎么樣的方法學了,加油!
淄博市張店區區實驗中學初二:快樂32
關鍵詞: 英語專業四級 語法 教學方法
英語專業四級統測(TEM4)是按照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和四級考試大綱實施的針對英語專業學生的重大、權威性、標準化考試。它采用主客觀題相結合的方式,共分六部分:聽寫、聽力理解、完形填空、語法及詞匯、閱讀理解、寫作。其中,“語法與詞匯”試題的內容效度是較高的(徐清平、張延續,2004)。其中15題專門測試語法知識。無疑,聽力、完型填空、閱讀和寫作間接地測試了學生的語法水平。同時,和其他各題型比較起來,語法題是最容易得分的一個部分,在這一部分不丟分或少丟分對專業四級考試過關尤為重要。為了爭取獲得該部分的滿分,確保不影響最后總成績,有必要對這部分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并掌握。此時,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因交際法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以及教師和學生更加側重于把英語當成一種工具,用來實現交際的目的,語法曾被一度忽略,不少研究者已發現并指出該問題(馬振民,1998;王欣,2002;羅書全,2006)。同時,語法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得到了證明(袁依,2006)。一些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些可行且效果較好的語法教學方法和技巧(馬振民,1998;趙美娟,1999;羅書全,2006)。
我連續5個學期為三屆英語專業學生輔導專業四級考試,系統地為每一屆學生作過語法知識的復習,此間曾嘗試過各種不同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一,下面把經實踐后較適當的教學法提出,共同學習探討。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法系統繁而雜,一不小心就容易混淆,令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多媒體的板書功能(如文字、表格、圖形和動畫等),可幫助學生整理知識體系,將語法知識點形象直觀且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讓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比如,在講解虛擬條件句時,可以先將與過去事實相反、與現在事實相反、與將來情況相反、錯綜時間條件句所對應的條件句和主句謂語動詞形式以公式的模式一一列出,然后統一制成一個表格,讓學生觀察相似的謂語形式,并將相似的謂語動詞形式合并到一起,即可得出虛擬語氣條件句形式只有過去式(包括were to+do,should+do)和過去完成式兩種形式,主句只有would/should/could/might+do和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 done這兩種形式,正確結合起來即可分別表示上述四種虛擬語氣。這樣不僅能節省抄題及板書的時間,而且能為學生贏得了更多的思維空間。
二、傳統教學法
本院英語專業學生基礎較差,對語法知識知之甚少,做起題來頻繁出錯。傳統型教學法對處于這種水平層次的學生,是適用的。
也就是,首先將重點、難點語法規則系統地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理清易混淆之處,建立正確的語法系統。有語法研究者(邵向陽,2005)表明,時新的任務型教學法實施后,學生語法成績與傳統型語法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成績并無顯著差異。因為,在傳統語法教學中,對于某一語法規則和結構的操練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所有的結構都是有意地、限量提供的”,因此學生可以對某一語法規則或結構操練得很熟練(邵向陽,2005),這正符合學生迫切需要通過專業四級的動機和需要。對于所操練的內容,歷年真題是最佳選擇。將每一道真題一一弄懂,可幫助學生了解考試難易度,估測自身水平,從而積極備考。
三、活躍課堂氣氛,進行鼓勵性評價
本就枯燥乏味的語法課,當它只針對專業四級考試而開設,成為一門考試課時,則又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壓力和緊迫感。為活躍課堂氣氛,筆者嘗試在操練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把所有習題完成后,各負責其中一題,說出并解釋自己所選答案。如果未能做到(如不知道做,或無法解釋理由),則給予一定的“懲罰”,如唱英語歌、講英語笑話等。很多學生在做題時喜歡憑感覺,哪個答案讀上去感覺比較順口就選它,這樣的方法很不可靠。讓學生自己講解這道題,一方面可以鞏固之前由老師所傳授的語法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用理性的頭腦來分析考題,以鍛煉學生緊張考場上鎮定答題的能力。同時,還可把學生調動起來,課前積極思考并與同學、學長討論或查閱書籍。當然,小小“懲罰”也可給緊張單調的課堂帶來諸多歡樂。
同時,大學階段學生的自尊心強,教師要正確、恰當地表揚學生,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方法”,當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色,且細心留意到學生獲得點滴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多使用諸如definitely correct,wonderful,good job,well done等詞,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樹立自信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專業四級備考中去。
四、語法規則的學習可靈活多樣
馬振民(1998)在交際法背景下提出了幾種經改進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如利用chain story,if-chains,the hot seat,information transfer,以及eating,digesting and consciousness這五種方法分別進行冠詞、條件句、口語交際、被動語態和比較級的教學,我認為非常切合實際,均可付諸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我還發現以下兩種方法值得推廣。
(一)Story learning
有一些語法規則因其繁雜且多變而容易出錯,學生對此常常發愁。這些語法知識點如能放入到一個恰當且有趣的故事里,讓學生從故事中學習,就能更好地掌握了。以時態為例。英語時態變化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但在具體語境下又容易出錯。教師可選擇一個有明顯時間變化的故事,在介紹了故事的梗概或引子后,給出該故事的詳細描述,由學生填空。如:
教師給出故事的引子:One day my wife reminded me that I needed to spend time with the people I love.So I started dating another woman.We went out several times and I changed a lot after that.
隨后,學生開始帶著好奇完成如下填空題:
The “other woman” my wife______(encourage) me to date is my mother,a 72-year-old widow who______(live) alone since my father died 20 years ago.Right after his death,I moved 2,500 miles away to California.There I ______(work) for 14 years before I moved back near my hometown.When I was back I promised myself that I ______(spend) more time with Mom...
She was surprised and suspicious when I called and suggested the two of us ______(go) out dinner and a movie.
“What’s wrong?”she asked.
“I thought it ______(be) nice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you,”I said.“Just the two of us.”
“I’d like that a lot.”she replied.
……(秦秀白、張懷建,《新世紀大學英語教材綜合教程2》:91)
然后老師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讓學生自我理解一定時間后,為學生逐一區別和解釋,使學生了解各種時態的內在含義和語用場合,隨后進行一些鞏固性操練,如歷年真題。
(二)Brainstorming
狀語從句是一個內容龐大的系統,有表示讓步、比較、條件、時間、結果、原因、地點和方式的狀語從句。每一種狀語從句又由不同的詞來引導,如though,although,even if,as通常引導讓步狀語從句,as,than引導比較狀語從句,等等。而各個引導詞的用法可能又有不同。比如,使用as引導讓步狀語從句時就需要倒裝,引導比較狀語從句時則要求用as+形容詞或副詞原級+as的形式,引導結果狀語從句的so...that和such...that,對中間所接詞的詞性也有特殊要求,等等。了解狀語從句的引導詞,并掌握各引導詞的不同于其他詞的用法,對正確答題非常重要。
采用Brainstorming方法,讓學生兩兩合作,一個學生負責說出某種狀語從句的引導詞,另一個學生則解釋該詞的用法并給出例句。后一小組所提引導詞不能重復。如有重復,需要給出該引導詞不同的用法和例句。這樣一來,全班輪流一遍后,就可最大化地積累各種引導詞,并且學生所給例句其實更易于其他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師同時還可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現有的水平,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和擴展。
四、結語
語法課涉及一系列復雜、煩瑣、易混淆的規則,枯燥且不易上好。而針對專業四級考試的語法教學,更增加了要保證一定通過率的壓力。但是,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模式,教師引導得法,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當然,語法知識并不一定只在語法課上來學。各門基礎課如精讀、泛讀、聽力、口語等,要及時扼要地介紹和加深相關的語法現象和規律,可以鞏固學生已有知識,理解語法特點,同時還有助于基礎課教學。
參考文獻:
[1]羅書全.英語語法教學多視角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6,(12):84-86.
[2]馬振民.談交際法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體現[J].外語界,1998,(1):44-46.
[3]邵向陽.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的實驗報告[J].商場現代化,2005,(5):214-215.
[4]王欣.21世紀的英語專業語法教學回顧與展望[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6):141-144.
[5]徐清平,張延續.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語法與詞匯”內容效度分析[J].外語研究,2004,(2):57-59.
[6]袁依.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地位及其教學方法的探討[J].文教資料,2006,(6):133.
[7]張媛.運用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天津教育,2002,(7-8):79-80.
[8]趙美娟.關于英語專業的語法教學[J].外語界,1999,(4):49-52.
一、初中英語語法的重要性
學習初中英語語法,對學習其他知識甚有幫助,有利于加強和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增強,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應該學習和教授語法的問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學習和掌握漢語不用去專門學習語法,因為我們接觸的機會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然而,掌握一門外語,就必須得去學習語法。對于外語學習者通常在學習和使用中時間都非常有限。一些學習者除了在外語課堂接觸,其他時間一般都不接觸。眾所周知,學習語法可以幫助外語學習者提高學習的效果。適當的學習語法形式非常有利于語言學習者。如果教師只使用機械練習,而不是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現象,探索語法規則,在各種各樣的語法項目,學生只掌握表面知識,他們會遇到許多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對于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真正掌握英語,你必須掌握英語語法的基本知識??梢?,語法學習對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最終靈活自如的運用英語是有用的。
二、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當今的應試教育以升學率檢查學校的教育質量、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術水平,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現。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嚴重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學生被動地學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感。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老師的教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課堂氣氛是變得開始輕松,但一些教師為了調動課堂氣氛,片面的過于強調了初中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從而忽視了語法學習,認為學習語法并不重要,很多年輕教師不注重語法教學自己也不注意初中英語語法學習,從而使學生的語法學習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它影響到英語口語交流和書面表達?,F在許多的初中英語老師測試學生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英語語法測試,在測試的問題中語法試題的數量逐步減少,致使學生學習語法都不太重視?,F在的學生常常因為考試而學習。以試卷上什么類型的問題最多來確定學生自己學習主攻的方向,如果學生看到的一些問題,測試他們的語法知識考試,則會相反。所以他們本身不重視英語語法的學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一些老師認為課程概念淡化語法,不應該直接在教室里教語法,語法教學會削弱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產生疲勞。因此有這種現象:教師在語法教學盲目機械模仿練習,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的結構,語法規律,忽視必要的使用語言的語境,表面的學生表達,通過實踐可以真正理解掌握的語法知識,學生不能準確、得體的使用在實際英語口頭表達,也不能寫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高質量的語言輸出。
三、實施語法教學的方法
對于英語來說,詞匯和語法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中國并沒有大環境學習英語。所以在中小學階段讓學生學習一些語法知識,有利于他們在學習英語的語言的一些基本規律和語法規則上的理解和使用。語法教學要實現理論和應用的結合,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同時要歸納演繹,勤于說話練習,務實效果。理想的語法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各種形式以便于能夠綜合利用。在傳統的語言學習中,語法基本上只培養學生在單詞和句子水平的語言能力,而語言使用進行在特定情況下,學生不僅理解語言知識,還需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識、語用知識和認知策略。話語教學形式和內容的論述,要結合語言使用環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話語。不僅要關注話語的形式,更加要注重語言的功能,再使用特定的教材,提供閱讀材料并進行語法教學實踐,使其更真實有效。當前語法教學強調在傳授語法規則時加入交流活動中或加入語法教學交際實踐,努力培養能力平衡:這兩個規則學習,力求兼顧使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這些任務和交際,學生必須參與有意義的溝通活動。傳統形式的語言教學形式有著復雜的心理過程,直接從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語言的形式輸出,沒有學生的語言系統的發展空間,讓學生過早的語言輸出,導致不能改變學生的語言系統,沒有持久的影響學生的語言發展。程序語法教學,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可理解的輸入,引導學生觀察,學習和歸納,總結,然后練習,使用。
總之,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學校和老師都應加以重視,對現狀語法教學中存有的問題及學生的發展所需定制出更好的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積極性為目的,不斷改善和創新老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互動,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作者:葉慧娥 單位:廣東東莞市寮步鎮宏偉初級中學
近年來,“高效課堂”越來越受到關注。所謂“高效”,即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范圍內最大限度地使效率最大化,將其融入到課堂中,就是要教師想方設法追求每一節課的教學時效性,使得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與發展。為了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現對高三英語基礎知識的高效復習策略作一探討。
二、 基礎知識網絡結構的構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方面的內容?;A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1. 語音、詞匯的構建
以學生所掌握的現有詞匯量為前提,通過分類與比較、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將詞匯構建成以話題為單位的框架,各話題間的意義聯系形成詞匯的網絡結構,由此詞與詞之間建立了聯系。
以必修1 Module 1為例, Topic: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先進行頭腦風暴,總結歸納出各種詞類:
Noun: face, subject, campus, dinning hall, facility, companion, etc.
Adjective: remote, mature, vast, enthusiastic, strict, eager, etc.
Verb: cover, separate, look forward to, go to college, etc.
Adverb: naturally, surprisingly, particularly, etc.
整理好表達思路,具體的語境即刻呈現:
My new campus is not vast, and it is located in remote area. I feel separated from my home. But the teachers here are enthusiastic though look strict. Im sure I can do well in all my subjects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back home at the weekend.
2. 語法、功能的構建
對高中階段所涉及的語法知識的掌握不再僅僅停留在句子結構的使用層面上,而應將其與某些特定的交際功能融為一體。語法的交際功能日趨突顯,語法知識的考查更加語境化,這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法教學的一大創新。
以必修1 Module 6為例,Topic: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教師呈現如下短文,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特殊用法的句子結構并嘗試運用其他語法形式表達相同意義。
The Internet is popular with teenagers nowadays. They spend at least 10 hours going online each week. Even some of them get addicted to it. Whats worse is that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who drop out of school increases surprisingly. What is it that attracts them so much that they can ignore everything around them except virtual online world? Only when they are taken back to our real life, can they have chance to find their new sky. If possible, I want to drag them out of their heavy 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Its hard to get success. How challenging! Anyway it is worth a try, isnt it?
以上短文運用從句、強調句式的特殊疑問句、倒裝句、省略句、感嘆句、反意疑問句等一系列特殊句型描述了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社會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借此話題,教師可讓學生身臨其境,運用合理句式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3. 話題的構建
話題即為人們交流的主題,范圍涉及廣泛,《考綱》概括出24個話題,要求掌握24項語法項目,列出了11個功能項目,68個小項,涵蓋了學生日常的生活交際,明確考查3,500左右詞匯的具體用法。
以必修4 Module4為例, Topic: Great Scientists復習本模塊時,結合熱點新聞突出模塊主題,課前讓學生初步構建起模塊基礎知識體系:詞匯語音、語法功能、話題,并用150詞左右的短文呈現語言內容。課中總結歸納相關要點并采用聽CCTV 9新聞報道,做短文填空和閱讀理解的方式進行聽讀能力的訓練。從背景知識中拓展詞匯語音知識,開發語法功能,充實話題內容,從閱讀理解中總結題型與考點,探討解題思路與策略,鼓勵學生大膽命題,進而培養閱讀習慣。
三、 高效基礎知識復習策略
1. 以基礎知識的網絡體系為模板,深入淺出,夯實基本功
每一模塊基礎知識的構建都是從三個維度的角度建立的: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以某一話題為中心,由學生聯想出與之相關的單詞、短語、句式,結合熱點話題建立起三個維度之間的聯系。從話題入手,構建起基礎知識模板,自上而下進行分支構建,將基礎知識細化到最小單位,扎實地打下基礎知識的基本功。
2. 以更新為手段,循序漸進,提升語用能力
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是有梯度的,有難度的題,對學生來說更具挑戰性,平時提升能力尤為重要,方法之一是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具體的語境,擴大閱讀量,有選擇、有目的地讀,讀后進行對比與反思,將新知抽象概括后整理納入原有知識,加以更新與補充,而后在恰當的語境中加以運用,逐步提升語言能力。
3. 以高考原題為標準,畫龍點睛,把握考試方向
通過對近三年的高考題的研究,總結出考查的知識能力目標的重點所在,向什么方向傾斜,有什么重大改變,對此教材、考綱有哪些地方還是可以再深度挖掘的,甚至能夠大膽預測未來命題點及考查方式。抓住主要矛盾就能高效解決問題,為此教師應該潛心研究。
關鍵詞: 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 備考策略 應試技巧
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是由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主辦,為評價韓國語為非母語的外國人及海外僑胞的韓國語能力而設置的考試,是周密地考慮考查目標和考查對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的具備考查體系的一種考試,考查考生現有的韓國語實力,并作為留學、就業的依據,目的是提示學習韓國語的方向,普及韓國語。
繼托福、雅思調整考試政策后,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也實施了改革,從2010年開始,更改考試英文名稱,由原來的KPT(Korean Proficiency Test)改為TOPIK(Test of Proficiency In Korean);考試等級由原來的六等級體制變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學生留學韓國熱的興起和在中國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韓企需要大量韓語人才的現狀,報考人數不斷增加。此次韓語能力等級考試進行改革,是為了更全面地評價考生的韓語水平和運用能力。
一、韓語學習及備考心態
語言學習的天性是瑣碎復雜的,這就注定了語言的學習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韓語也不例外。因此,我們要學會從枯燥無味的備考過程中尋找學習的樂趣,端正對能力等級考試的態度,把備考變成一種簡單快樂的事情投入、體會。因此,對于能力等級考試,首先要擺正心態,沒必要想象它有多么難,無端地給自己施壓,要始終堅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這樣堅持下來,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會發現自己真的熱愛學習韓語。對韓語的親和力提高了,能力等級考試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還有,建議備考戰線不宜過長,以免對韓語學習產生排斥抵觸心理,用三周左右的時間進行集訓就可以了。
其實,在大學系統學習韓國語期間,學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都是關鍵,它們起著相互映襯、互補的作用。比如我院的韓語課設置較全面,有精讀、語法、閱讀、會話、聽力、寫作、民俗、文學史、口譯、翻譯等課程,這些課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與知識結構的互補,學生通過這樣全面的課程學習,才能更好地學有所成。另外,參加考試的目的是考查個人的學習效果,考試通過只能證明在這段學習上考生有所提高,但還是要不斷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
二、等級考試準備的材料
著手準備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的同學不難發現,中級考試的內容,是我院教材4、5、6冊上出現過的;而高級考試的內容,大部分則是教材上未出現過的。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心中有數,對真題認真總結歸納整理,不管是在知識儲備還是在做題感覺方面都注重積累。下面以備考2012年4月份第26屆高級為例,重點談談如何備考高級考試。
1.知識儲備方面。
基本功很重要,因此建議報考高級的同學首先把我院教材5、6冊上的單詞和語法熟練掌握。即使在報考高級考試前,由于學校的教學進度和課程安排未能全部學完,自己也要提前預習、重點掌握。
2.歷年真題方面。歷年真題要合理安排,第17—21屆五套真題可當做練習來做,熟悉題型,整理相關語法和高頻詞匯,積累常見的熟語、俗語等;第22—25四套真題當做模擬考題來做,在每天的9∶00—12∶00,即考試時間段完成,尋找考試的感覺,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歷年的真題都是大同小異?,F在,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處于考試改革期,因此考試題型多多少少會有所變化,不可避免地每年都會有新題型出現??忌枰私饩唧w考試信息,了解韓國人的思維和語言習慣,學以致用,融會貫通,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此外,持之以恒地練習,是學好韓語的不二法則。
三、題型分解及應對策略
1.詞匯。詞匯量的儲備至關重要。因此,詞匯既是基礎,又是關鍵。第24屆高級考試題詞匯部分第1—5題分別考查簡單的名詞、副詞、擬聲擬態詞、形容詞、動詞;第10、11題考查同義詞;第15題考查副詞;第17、18題考查動詞多義。關于詞匯,別無他法,只有自己多讀多記多積累,重點掌握歷年真題上出現過的高頻詞匯,不僅要知道詞性、意思,而且要掌握其使用的語言環境及單詞本身所帶有的感彩等。
2.語法。做過幾套真題的同學都會發現,歷年??嫉恼Z法為基本上為固定的幾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