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固定資產的攤銷

固定資產的攤銷

時間:2023-06-26 16:24: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資產的攤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折舊費用是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利潤總額的扣除要素,是作為資本性支出的固定資產計入成本費用的主要方法。在計算利潤總額和應納稅所得額時,都要減除相應的折舊費用。但是會計折舊費用與稅法折舊費用在多方面產生了差異。制定會計準則是為特定的會計目標服務的,而制定稅法是為了實現既定的稅收目的,2006年出臺新的會計準則,體現出一個非常明確的特點:進一步走會計與稅法適當分離的道路,會計折舊與稅法折舊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明顯。

一、折舊方法不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的法規規定(見表1)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會計準則允許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而對固定資產價值磨損的程度以及無形損耗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折舊政策,選擇折舊方法,這種規定合理地考慮了不同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考慮了不同固定資產提供的經濟效益;而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既使其它條件相同,折舊方法不同也會產生稅法與會計確認的折舊費用的不同。

(三)折舊差異的納稅調整

根據國稅發[2006]56號,折舊方法引起的折舊費用差異進行納稅調整,應通過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進行。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中,分別按會計與稅法的折舊方法計算出“本期資產折舊或攤銷額”和“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其差額根據其性質分別填入“本期納稅調整增加額或減少額”、“本期轉回以前年度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和“本年稅前扣除額(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等。

二、固定資產范圍不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的法規規定(見表2)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會計在固定資產的界定上給予了較大的彈性,企業可以根據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作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的依據;而稅法卻沿用較早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納稅人固定資產進行剛性界定,從而在這一環節產生界定固定資產的差異。企業從固定資產取得開始就應注意這方面的差別,否則必將混淆日后固定資產折舊的差異。

(三)折舊差異的納稅調整

由于固定資產范圍產生的折舊費用的差異,也是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中進行調整,首先應歸集會計的固定資產價值和稅法的資產價值,分別填入相關行列;其次根據會計的資產價值以及“本期資產計稅成本”計算“本期資產折舊或攤銷額”和“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然后將差額填入“本期納稅調整增加或減少額”。

三、固定資產折舊范圍不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的法規規定(見表3)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會計比稅法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更廣泛,主要差別在于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不得提取折舊,按照規定提取維簡費的固定資產不得提取折舊等,折舊范圍不同,必然會導致當期和以后期間折舊費用的不同。

(三)折舊差異的納稅調整

因固定資產折舊范圍引起的折舊差異,也是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中進行的,其納稅調整方法與因固定資產范圍引起的折舊差異調整方法相同,不再贅述。

四、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資本化不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法規規定(見表4)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會計與稅法對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標準是不同的,稅法給出了明確的定量標準,而會計實務中主要依據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進行會計處理。另外稅法規定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價,加上改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后的余額確定。會計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三)折舊差異的納稅調整

因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而引起的折舊費用的差異調整,其方法與因固定資產范圍引起的折舊差異調整方法相同,不再贅述。

五、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同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法規規定(見表5)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因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同引起的折舊差異表現在兩方面。1.會計準則只對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要考慮的因素做了規范,稅法對此并未規范;2.會計沒有明確各類固定資產的具體使用壽命,而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三)差異的納稅調整

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中,折舊年限不同產生的折舊差異是暫時的。差異調整時,首先按照會計與稅法的折舊年限計算折舊額分別填入“本期資產折舊或攤銷額”和“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雖然新會計準則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進行所得稅的會計核算,但是,所得稅的納稅申報仍以損益為基礎進行所得稅的時間性調整。根據兩者的差額分析填報“本期轉回以前年度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和“本年稅前扣除額(可抵減時間性差異)”。

六、固定資產殘值不同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法規規定(見表6)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會計準則界定的預計凈殘值強調的時點是“目前”,這是一個現值的概念,稅法并沒有界定預計殘值是終值或現值;會計允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自行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而稅法將固定資產的殘值比例統一為5%。

(三)折舊差異的納稅調整

納稅調整時,在“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中,首先直接將各自的殘值從資產價值中減除計算折舊額,并將會計與稅法折舊額分別填入“本期資產折舊或攤銷額”和“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然后將雙方的折舊差額填入“本期納稅調整增加或減少額”即可。

七、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確認的不同而引起的折舊費用比較

(一)相關法規規定(見表7)

(二)稅法折舊與會計折舊的差異

1.會計允許企業預計固定資產的減值損失,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而稅法不允許扣除固定資產準備金;2.會計要求企業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后的價值計算折舊,而稅法可按提取準備前的賬面價值確定可扣除的折舊。

第2篇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都能在較長時期內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但二者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方式不同。固定資產是通過實物價值的磨損和轉移來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而無形資產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所具有的技術等優勢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在實務中,判斷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主要依據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了企業。而無形資產在創造經濟利益方面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在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應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作出合理穩健的估計,并且應當有明確證據支持(如合同或協議、經營收入指標等)。在進行這種判斷時,需要考慮企業內部因素(如有形資產)對無形資產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配合情況,也要特別關注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技術進步、市場需求變化、同行業競爭等)。此外,無形資產的取得成本與其能為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之間并無內在聯系,很難對其未來的獲利能力作出合理的估計,這也與固定資產有所不同。

二、外購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的比較

外購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的會計核算是相似的。新會計準則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中引入了現值計量屬性。購買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在付款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當計入資產的成本;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計入各年財務費用。這樣處理,客觀反映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價值,沒有高估資產價值,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三、自行建造固定資產與自行研究開發取得無形資產的比較

企業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應按照建造該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入賬價值。購入工程物資所支付的增值稅額,不應計入工程成本,應作為進項稅額單獨列示,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一個成熟和有競爭力的企業,每年都應在研究開發上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通過研究和開發活動取得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以保持和取得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從理論上講,企業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研究與開發的費用以及成功以后依法申請專利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當前國際上爭論焦點是研究與開發費用是否應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我國新會計準則考慮到研究階段計劃性和探索性的特點,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該階段支出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階段有針對性、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較大,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技術的基本條件已具備。因此在該階段首先確定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和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調整。開發費用資本化,而不是采用舊會計準則中研究開發費用全部費用化,有利于提高企業科技創新熱情,體現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這也加大了會計人員專業判斷難度。而研究階段支出費用化、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費用的費用化相對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而言則體現了針對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的穩健性。企業為核算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而設置的“研發支出”科目類似于自行建造固定資產設置的“在建工程”科目。

四、固定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的比較

一是折舊和攤銷的對象。會計準則規定對已提足折舊仍然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不提折舊。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才存在價值的攤銷問題,而使用壽命不能確定的無形資產,其價值不能進行攤銷的,應進行減值測試。二是使用壽命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有形損耗決定固定資產的最長使用年限,即物質使用年限;無形損耗決定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年限,即經濟使用年限,它通常短于物質使用年限。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往往采用預計經濟使用年限,而無形資產代表的未來經濟利益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對其使用壽命要作出合理穩健的估計。在確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時,不存在有形損耗的,更多考慮合同或法律期限和無形損耗的影響。三是殘值的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是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實務上一般通過固定資產在報廢清理時預計殘值收入扣除預計清理費用后的凈額來確定。而對沒有實物形態的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除非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或者可根據活躍市場得到殘值信息,且該活躍市場在無形資產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才對無形資產殘值加以預計。四是折舊和攤銷方法的選擇。企業應根據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折舊方法和攤銷方法。企業在選擇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時,對受技術陳舊因素影響較大的的專利權和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可采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進行攤銷;對有特定產量限制的特許經營權或專利權,應采用產量法進行攤銷。無法可靠確定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實現方式的無形資產,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五是折舊和攤銷金額的列支去向。在會計實務中,企業一般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而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應根據固定資產的受益對象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或費用中?,F行會計準則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做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確認為當期損益,計入管理費用。六是折舊和攤銷過程中涉及的會計估計。企業應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對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攤銷方法的復核采取了類似固定資產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還應當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

五、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減值的比較

一是資產減值測試的頻率。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只有在有確鑿證據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情況下,才需要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估計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但對因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因其在后續計量中不再進行攤銷,考慮到這些資產的價值和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及時確認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減值損失,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于這些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企業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另外,對于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也應進行減值測試。二是資產可回收金額的估計。當企業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企業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并把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回收金額。將銷售價格更改為公允價值,從而更加合理的確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三是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對流動資產、債權以外的非流動資產規定,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在以后期間價值回升時,不得轉回。這一規定與國際慣例不同,國際慣例對價值恢復,減值準備轉回不設限,當然這是在活躍的市場下,公允價值能夠隨時取得的前提下。從道理來說,長期資產形成減值需要較長的時間,減值的反向轉回很難在短期內出現。就無形資產而言,由于沒有實物承擔者,減值是否恢復更是很難判斷。不允許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轉回,堵住了利用減值準備作為“秘密準備”調節各期利潤的漏洞,雖然可能弱化合理性,但對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有利,也一定程度上顯得更穩健,避免資產價值高估和費用低估。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會計核算上的一些異同。它們的很多會計核算包括科目的設置類似,但由于無形資產價值和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其會計核算更穩健和謹慎。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項目編號SWU0909630)階段性研究成果]

第3篇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短期跨期攤提費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

短期跨期攤提費用主要包括已支付但不由本期負擔的費用和應由本期負擔但尚未支付的并且攤提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費用。我國的會計制度長期以來都是規定將短期跨期攤提費用通過“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進行會計核算,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2006年頒布的新準則由于“待攤費用”、“預提費用”不符合資產、負債的定義,不再列入資產負債表報表項目。同時,“會計科目和主要財務處理”中也沒有“待攤費用”、“預提費用”會計科目。這樣,新準則對短期跨期攤提費用的會計處理就變得難以把握。本文就此對短期跨期攤提費用的會計處理進行分析。

一、短期跨期攤提費用的會計處理

短期跨期攤提費用具體包括: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攤銷、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書報雜志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一次交納數額較大的印花稅等;預提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預提保險費、預提借款利息、預提固定資產修理費等。下面將對它們的會計處理進行逐個分析:

(一)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新準則規定企業應當采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對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進行攤銷。

采用一次轉銷法的,在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制造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出租包裝物時,借記“其他業務成本”,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出借包裝物時,借記“銷售費用”,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

采用五五攤銷法的,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貸記“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科目;攤銷時應按領用的低值易耗品賬面價值的一半,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制造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科目;出租包裝物時借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出租)”,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庫)”,攤銷時,借記“其他業務成本”,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出借包裝物時借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出借)”,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在庫)”,攤銷時,借記“銷售費用”,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攤銷)”。

(二)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報刊雜志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

預付賬款是指企業在購買商品或接受勞務之前按合同或協議向銷貨方或提供勞務方預付的部分或全部款項。因此,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報刊雜志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可通過“預付賬款”賬戶核算。

預付財產保險費時,借記“預付賬款――預付財產保險費”,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攤銷時,為單位購買的財產保險根據保險對象所在機構或部門分攤計入成本費用,借記“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貸記“預付賬款――預付財產保險費”。

書報雜志費預付時,借記“預付賬款――預付書報雜志費”,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攤銷時,按攤銷金額,借記“管理費用”,貸記“預付賬款――預付書報雜志費”。

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支付時,借記“預付賬款――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攤銷時,按攤銷金額,借記“制造費用”等,貸記“預付賬款――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

(三)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根據新準則關于固定資產的第六條規定,企業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符合本準則第四條規定,即同時滿足:該固定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兩個條件,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準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四)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

新準則中規定計算確定的印花稅,借記“管理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科目,在實際支付印花稅時,則直接沖減“應交稅費――應交印花稅”即可,不再涉及“待攤費用”科目。

(五)預提借款利息

預提借款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利息――應付短期借款利息”;實際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應付短期借款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六)預提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預提保險費

其他應付款是用于核算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息、應付股利、應交稅費、長期應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項應付、暫收的款項。因此,可以將預提的保險費、租金等記入“其他應付款”科目。對于當期應付未付的租金和保險費,如需預提,可借記相關成本費用,貸記“其他應付款――應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其他應付款――應付保險費”賬戶;支付款項時,借記“其他應付款――應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其他應付款――應付保險費”,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等。

二、短期跨期攤提費用會計處理的制度分析

對于短期跨期攤提費用,可以分別將其計入“預付賬款”、“應付利息”、“其他應付款”等科目,這樣的會計處理是不違背新準則規定的:

符合新準則取消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項目的規定。運用本文關于短期跨期攤提費用的會計處理,不涉及“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因而在資產負債表中就不會出現這兩個項目。

可以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第六條規定:“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至少應當單獨披露對凈利潤進行調節的下列項目:(五)待攤費用;(六)預提費用?!币辣疚膶Χ唐诳缙跀偺豳M用的會計處理,“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項目可以分析填列,即“待攤費用”項目可以依據“預付賬款――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賬款――預付書報雜志費”、“預付賬款――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的借方減去貸方的差額填列。而“預提費用”項目可以依據“應付利息――應付短期借款利息”、“其他應付款――應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其他應付款――應付保險費”的貸方減去借方差額填列。

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新準則取消“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后,相關費用若計入支付月份的成本或損益,將使得各月份的成本費用負擔不均衡,支付期和收益期不能配比,也使各個月份的損益計算不正確,乃至年度的損益計算不正確,相當于采用了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基礎,違背了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其實,對于短期跨期攤提費用,運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是很恰當的,唯一的問題是它們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而利用“預付賬款”、“應付利息”、“其它應付款”等科目來代替“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科目能較好的解決這一矛盾。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 張道珍,胡曉霞,張萍.談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待攤及預提費用的處理[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4] 馬菊紅.試述權責發生制的會計基礎與待攤費用及預提費用科目的應用[J].農村財務會計,2007(9).

第4篇

【關鍵詞】 待沖基金; 新制度; 折舊

2010年底,財政部會同衛生部聯合修訂印發了《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與1998年的原《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舊制度)相比,新制度進行了許多重大改進,其中最為明顯之處在于:新制度規定,為準確反映醫院資產的實際消耗和真正價值,醫院應像企業那樣計提折舊或攤銷。但由于現實工作中醫院資產來源多種多樣,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正確計算醫療成本,不同來源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的處理不應完全相同。例如,對醫院自行購入財產計提折舊或攤銷,完全可以比照舊制度計提修購基金的規定,按照使用部門分別直接計入醫療業務成本、管理費用、其他支出等科目。但對于財政補助和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由于其屬于醫院無償取得,如果仍按上述處理,勢必導致虛增成本費用。為解決這一問題,新制度創造性地提出了“待沖基金”這一會計科目,巧妙地解決了這部分資產如何計提折舊和攤銷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該科目的設立意義、具體會計處理、追溯調整等進行詳細分析,以便廣大醫院財務人員對這一新科目進行深入理解和把握。

一、設立“待沖基金”科目的意義

(一)醫院資產來源多樣化是設立“待沖基金”科目的前提

公立醫院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既不同于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也不同于完全依靠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雖然按照醫改方案的要求,醫院經費可依靠自身業務活動組織收入和財政預算撥款兩個渠道,但在現有財政體制下,醫院維持其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主要依靠自身業務活動取得。由于醫院業務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價格一般由政府確定,醫療收入往往難以抵補醫療成本,需要財政適當給予補助,因此醫院往往還可以取得一部分財政補助收入。此外,現代大中型醫院往往與學校、基層醫院合作,擔負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實習、進修、培訓收入以及科研經費撥款在醫院收入總額所占比重也日益提高,由此產生的后果之一就是醫院資產來源多樣化。醫院既可以通過自有資金(主要是醫療收入)購置一部分資產,還可以通過財政補助與科教項目取得一部分資產。

(二)新制度要求醫院計提折舊是設立“待沖基金”科目的直接原因

舊制度沒有計提折舊的規定,而是規定根據醫院固定資產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購基金,計入當期費用,在舊資產報廢、購置新資產的時候,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貸記銀行存款,同時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固定基金。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權責發生制下真實的收支結余成果,缺點在于:

1.舊制度對該業務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例如沒有劃分專用設備、一般設備以及不動產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年限),致使實務中各醫院對如何提取修購基金缺乏統一標準。

2.由于計提的修購基金未通過累計抵減固定資產的價值,導致固定資產期末賬面價值以原值列示,存在資產虛增現象。同時,提取的修購基金直接補充了凈資產,造成凈資產的虛增。

3.如果購置新資產時,計提的修購基金不足列支,醫院往往把差額部分計入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由于購置固定資產只是把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資產,并不會引起凈資產的改變,從而導致醫院凈資產的虛增。

為解決上述問題,準確計算醫療服務成本,真實反映資產價值,新制度規定,只要屬于醫院資產,無論來源如何,均應提取折舊或攤銷。但為準確提供財務信息,實現精細化管理,對不同來源的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的賬務處理也有所不同:對醫院自行購置資產計提或攤銷應直接計入各期醫療成本,這有利于完善醫療成本核算范圍,夯實醫療成本數據,體現醫療成本與醫療收入之間的配比關系。對于財政補助以及科教項目資金取得資產計提或攤銷則不予以計入成本,而是直接沖減“待沖基金”。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了醫院尚未沖減完畢的待沖基金數額(也就是財政補助以及科教項目資產未消耗的部分)。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醫院的補償機制,也有利于按照預算管理要求對財政項目收支及結余進行核算,清晰完整地反映了財政補助和科教項目資產在醫院的消耗過程,在一個會計系統中同時容納了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兼顧了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雙目標、雙基礎。

二、新制度“待沖基金”科目核算的規定詳解

新制度規定,“待沖基金”科目核算醫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收入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購買藥品、衛生材料等物資所形成的,留待計提資產折舊、攤銷或領用發出庫存物資時予以沖減的基金。通過分析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待沖基金”屬于凈資產類科目,它類似但又區別于舊制度中的“固定基金”科目。二者的相似之處在于,醫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購買固定資產形成的基金,與醫院使用這部分資金購買的固定資產存在對應關系,一方面表現資金占用;另一方面表現資金來源。不同之處在于,“待沖基金”不包括醫院自行購入的固定資產,但包括醫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購買無形資產和藥品、衛生材料等庫存物資。

1.使用財政補助資金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購買藥品、衛生材料等庫存物資發生支出時,按照實際支出金額,借記“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等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庫存物資”等科目,貸記“待沖基金——待沖財政基金”科目。例如:

(1)2012年1月,某醫院使用財政補助資金(直接支付方式)購置某醫療設備,價款20萬元,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財政項目補助支出——財政直接支付——某項目200 000

貸:財政項目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 200 000

借:固定資產——醫療設備 200 000

貸:待沖基金——待沖財政基金 200 000

(2)2012年2月,某醫院使用財政專項資金(財政授權支付方式)購置草藥10萬元,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財政項目補助支出-財政授權支付——某項目 100 000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制度 100 000

借:庫存物資——藥品 100 000

貸:待沖基金——待沖財政基金 100 000

2.使用科教項目資金為購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購買藥品、衛生材料等庫存物資發生支出時,按照實際支出金額,借記“科教項目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庫存物資”等科目,貸記“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科目。例如:

(3)某醫院購入一臺醫療與科研公用設備(不需安裝),價款50萬元(其中醫院自籌資金42萬元,科教資金8萬元),預計使用年限8年,假定無殘值。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科教項目支出——科研項目 80 000

貸:銀行存款 800 000

借:固定資產 500 000

貸:銀行存款 420 000

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80 000

(4)某醫院以科教項目資金5 000元支付某科研專用軟件費,其賬務處理如下:

借:科教項目支出——科研項目 50 00

貸:銀行存款 5 000

借:無形資產 5 000

貸: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5 000

3.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折舊、攤銷時,按照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金額部分,借記本科目,按照應提折舊、攤銷額中的其余金額部分,借記“醫療業務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按照應計提的折舊、攤銷額,貸記“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例如:

(5)使用例3數據,該設備當年應提取折舊500 000÷8=625 00元,其中醫院自籌資金部分計提折舊額為62 500×(42/50)=52 500,科教資金部分計提折舊額為62 500×(8/50)=10 000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醫療業務成本 52 500

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10 000

貸:累計折舊 62 500

4.領用、發出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庫存物資時,按發出物資所對應的待沖基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物資”科目。

(6)使用例2數據,中藥科領用草藥一批,價值2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待沖基金——待沖財政基金 20 000

貸:存庫物資——藥品 20 000

5.處置、盤虧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庫存物資發生盤虧、變質、毀損的,應當在進行相關賬務處理的同時,按該項資產對應的尚未沖減完畢的待沖基金數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庫存物資”等科目。

(7)使用例5數據,假定該資產在使用6年后因磨損嚴重,無法繼續使用,經批準予以清理報廢。該設備在報廢時已計提折舊62 500×6=375 000元,其中醫院自籌資金部分計提折舊額為52 500×6=315 000元,科教資金部分計提折舊額為10 000

×6=60 000元。沖銷該設備對應的尚未沖減完畢的待沖基金——科教項目基金數額為80 000-60 000=20 000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累計折舊 375 000

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20 000

固定資產清理 105 000

貸:固定資產 500000

三、新舊會計制度銜接階段對“待沖基金”科目進行追溯調整

1.新制度規定,醫院應當將執行新制度前所有在賬固定資產(新舊轉賬時轉入“固定資產清理”、“庫存物資”科目的固定資產以及圖書除外,下同)、無形資產賬面余額中由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金額追溯確認為待沖基金。對于除房屋及建筑物、無形資產以外的確實難以追溯的固定資產,至少應當按照以下范圍追溯確認待沖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資產入賬并且執行新制度前仍在賬的資產。按照上述要求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賬面余額中由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金額追溯確認為待沖基金時,在新賬中,借記“事業基金”科目,貸記“待沖基金”科目。

例如,某醫院2012年初編制的固定資產核查匯總表顯示,該醫院2012年前在賬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為483 197 000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形成的資產余額為138 963 820元,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資產余額為65 873 892元,調整分錄為:

借:事業基金 2 048 37712

貸:待沖基金——待沖財政補助資金 138 963 820

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資金 65 873 892

2.醫院按照新制度對以前年度形成的固定資產補提折舊時,應將計提的折舊沖減待沖基金和事業基金。在新賬中,按照應計提的折舊金額中應沖減待沖基金的部分,借記“待沖基金”科目;按照應計提的折舊金額中的剩余部分,借記“事業基金”科目;按照應計提的折舊金額,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例如,某醫院2012年初編制的固定資產核查匯總表顯示,該醫院2012年前在賬固定資產補提折舊總額為143 891 825元,其中財政補助資產計提折舊24 896 346元,科教項目資金資產計提折舊6 892 306元,其他資產計提折舊為143 891 825-24 896 346

-6 892 306=112 103 173元,調整分錄為:

借:待沖基金——待沖財政補助資金 24 896 346

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資金 6 892 306

事業基金 112 103 173

貸:累計折舊 143 891 825

四、結語

即將在全國醫療系統全面實施的新制度在會計科目設置、會計處理、成本核算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調整?!按龥_基金”作為新制度獨創的一個新科目,在醫院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希望為廣大醫院財務人員了解這一科目的來龍去脈,盡快掌握相關會計處理過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閻利,王昕,于潤吉.破解新《醫院會計制度》難點:財政補助 科教項目支出與待沖基金賬務處理[J].中國衛生經濟,2011(11).

第5篇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固定資產的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從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考慮, 應當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的年限重新計算折舊額及折舊率

【關鍵詞】固定資產的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

【本頁關鍵詞】論文寫作 期刊征稿

【正文】

后一種處理可彌補前者的不足。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真實, 另一方面固定資產在提取折舊時, 可以充分考慮以前的在建工程減值的問題。因此, 筆者認為這樣做比較合理。5、固定資產的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從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考慮, 應當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的年限重新計算折舊額及折舊率; 如果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回復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超過原以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轉回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時, 按不考慮減值因素應計提的折舊與因考慮減值因素少計提的折舊之間的差額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記“累計折舊”; 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尚可收回的金額與不考慮減值因素確定的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孰低的的差額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記“營業外支出”。然而, 若每期計提減值準備后都調整折舊額、攤銷額, 對以前的累計折舊及已攤銷數額如何處理, 將會非常復雜, 會大大增加會計工作成本, 缺乏可行性。因此, 從實際會計工作出發。筆者認為折舊與攤銷的基數以歷史成本為原則比較符合成本效益原則。6、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新企業會計制度對于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這樣規定的: 當無形資產因某種原因,“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時, 應當將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借記‘管理費用’科目, 貸記‘無形資產’科目”。而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 則將減值借入“營業外支出”貸計“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梢姡?對無形資產的全額減值和部分減值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了兩種處理。筆者認為, 無形資產攤銷, 屬于無形資產均衡減值, 應列作“管理費用”科目。而無形資產部分減值和全部減值作相同處理,列作“營業外支出”比較妥當。這樣, 可以與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的規定一致起來, 并將無形資產的減值與攤銷的會計處理區來。三、結論1、通過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的納稅調整, 確認資產減值, 還可使企業減少當期應納稅款, 增加自身積累, 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2、通過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的會計處理確認資產減值, 可將:(1) 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泡沫予以消化, 提高資產的質量,使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2) 利益相關者相信企業資產已得到優化, 對企業盈利能力

【文章來源】/article/46/176.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第6篇

關鍵字:分期付款 融資 固定資產

企業取得固定資產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外購、投資者投入、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自行建造、融資租入、分期付款購買等。由于取得方式不同,會計處理上也有所區別,比如外購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取得時可以直接計入“固定資產”科目而外購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在核算上應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后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其中,分期付款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在會計處理上較為復雜。《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八條規定“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際上具有融資租賃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以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內計入當期損益?!敝挥忻鞔_的會計處理的意圖,才能正確的對分期付款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進行賬務處理。

一、 具有融資性質的付款購進

當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無法一次性支付購買固定資產的全部價款時就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固定資產。分期付款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屬于具有融資性質的付款購進。具有融資性質的付款是指超過正常信用期的付款,且合同中規定的付款期限較長,一般在三年以上,超過正常信用條件。由于無法一次性付清購買該固定資產應付的全部價款而是采用未來每期支付等額價款的形式,所以這種方法取得的固定資產具有融資的性質。

二、 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的核算

根據準則的規定,分期付款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不能按照各期的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該按各期付款額的現值確定,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方按照未來每期應支付的金額之和確定,形成一項負債計入“長期應付款”科目。借貸方的差額確認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在信用期內的每期期末按照實際利率(或者同期銀行貸款利率)進行攤銷,攤銷的金額計入“財務費用”科目,并且,購入固定資產時記在“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全部金額應該在信用期結束時全部攤銷完畢。除了攤銷,每期還要支付等額的貨款,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比如:2010年1月1日,光明公司與新華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協議,光明公司從新華公司購入一臺不需要安裝的大型機器設備。由于光明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經協商,新華公司同意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首付款200 000元以及增值稅170 000元于2010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支付,以后每年末支付160 000元,5年內付清。新華公司于當日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設備已運達光明公司并交付使用。假定銀行同期的貸款利率為10%。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該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應該按照各期付款額的現值確定,也就是說,在購買日如果光明公司不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進,而是采用一次性付清全款的方式購買該項固定資產,應該支付的對價就是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00 000+160 000(P/A,10%,5)=200 000+160 000×3.7908=806 528(元)

根據上式的結果,如果采用一次性付全款的方式購買固定資產,只需要支付806 528萬元,而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進,則需要支付:200 000+160 000×5=

1 000 000(元),但是由于光明公司只有200 000元的首付款,也就意味著

806 528-200 000=606 528(元)都需要使用商業信用,相當于光明公司借給新華公司606 528元,購買固定資產,最后則需要償還160 000×5=800 000(元)中間的差額800 000-606 528=193 472(元)就是因為使用了商業信用,而需要支付的利息。這樣一來,光明公司借入的本金是606 528元,應支付利息193 472元,最后一共要歸還的本利和為800 000元。

所以2010年1月1日光明公司應做的會計處理如下:

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未來期間應支付的利息193 472元,在取得時不能一次性計入“財務費用”科目,而是先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在以后的5年內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科目。也就是說,光明公司每年末支付的160 000元里面有一部分償還利息,而另外一部分則用來償還本金,同時減少應付的本金。

在以后五年的信用期內,根據表格里“確認的融資費用”每期末的金額,分別做分錄:

除了上面的“填表法”之外,計算每期應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還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只要記住每期的會計處理應“先攤銷再付款”,每期的利息就可以采用(當期“長期應付款”賬戶期末余額-當期“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期末余額)×實際利率的公式來計算。

參考文獻:

1. 固定資產分期付款與融資租賃的區別與比較 - 現代商業 - 2008(36)

2. 期刊論文 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 會計之友 - 2010(21)

第7篇

一、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會計處理規定

(一)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界定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以上定義從時間和性質兩個方面對固定資產后續支出進行了界定。首先,從時間范圍上看,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是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至處置前這個時間段之內所發生的支出,在這個時間段之前或之后所發生的支出均不屬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其次,從性質上看,這些支出是與固定資產效能直接相關的各種支出,如固定資產維護、修理、修繕、裝修、改良等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均屬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及其應用指南規定,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后續支出,在同時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時,應當計人同定資產成本,如果有被替換的部分。應扣除其賬面價值;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應當在發生時計人當期損益??梢?,會計處理的規定,主要是以后續支出是否符合會計要素中資產的定義為依據,分別對其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處理。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固定資產的兩個確認條件是:(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支出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符合資本化條件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條件的日常修理和大修理支出,由于僅僅是保持資產原有的性能,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因而在發生的當期計入損益。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稅務處理規定

(一)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明確指出,何謂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筑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顯然這是指不動產的改建支出。對于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稅法規定區分為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處理:(1)除已足額提取折舊和租入的固定資產改建支出外,其他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按調整后的計稅基礎計算折舊稅前扣除,其中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還應當適當延長折舊年限。并相應調整計算折舊;(2)對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對于已經足額提取折舊的不動產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攤銷;對于租入不動產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余租賃期攤銷。按照規定攤銷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二)固定資產的修理支出對于修理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標準的日常修理支出計入當期損益;符合大修理支出標準的計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所謂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三、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會計與稅務處理差異

(一)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會計與稅法規定差異對于后續支出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會計上偏重于定性方面的規定,可操作性相對較差,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判斷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而稅法對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處理進行了明確的定量化的規定,其可操作性較強。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處理,以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為依據,分為兩種情況處理,不符合確認標準的費用化,符合確認標準的資本化;而稅法對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處理,是根據配比原則、相關性和合理性的原則,主要以大修理標準為依據,不符合大修理標準的費用化,符合大修理標準的資本化。新企業所得稅法將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分為費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資本化的支出,其中資本化的支出又分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和大修理支出。會計不再區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而稅法仍然要求區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會計與稅法處理差異例析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會計與稅法均予以費用化。對于不符合大修理標準的固定資產中、小修理支出,會計與稅法均規定在發生的當期計人損益,允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作為成本費用項目全額扣除,不會形成暫時性差異。

[例1]某公司2009年6月對其現有的一臺生產用設備進行日常維護,共花費維護費3000元。由于該項后續支出僅僅是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使用而發生的,不產生未來的經濟利益,因此會計和稅法均將其費用化。

賬務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 3000

貸:銀行存款等 3000

二是會計予以費用化,而稅法予以資本化。符合標準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會計上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直接計人當期損益,而稅法規定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內分期攤銷。在這種情況下,會在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

[例2]某公司2009年6月發生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50萬元,該固定資產取得時的計稅基礎為90萬元,修理后該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了3年,尚可使用5年,會計上將50萬元的大修理費用直接計入了當期損益,稅務上則將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分五年進行攤銷,假設所得稅稅率為25%。

時間性差異=50-50÷5=40(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40×25%=10(萬元)

賬務處理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0000

貸:所得稅費用 100000

三是會計與稅法規定均予以資本化。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改建支出,會計和稅法均規定予以資本化,增加固定資產的成本和計稅基礎。在企業所得稅處理上,若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則要通過固定資產折舊的形式進入成本費用,按規定在稅前扣除,此時,也不會形成暫時性差異。

[例3]某公司2009年6月發生固定資產改建支出50萬元,被替換的資產賬面價值10萬元,假定按報廢處理且無殘值。

則發生改建支出的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500000

貸:銀行存款等 500000

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資產賬面價值的會計處理為:

借:營業外支出 100000

第8篇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差異

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方面明確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況,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

對于采用成本法核算后來的處理原則是:對投資企業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要嚴格區分是投資前產生的還是投資后產生的,核算方法較為復雜。《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不再劃分是否屬于投資前和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但應當考慮長期股權是否發生減值。但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要求小企業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統一采用成本法。我國小企業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賬務處理原則是: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一般應當保持不變。在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內,投資企業于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應當按照應分得的金額直接確認為當期的投資收益,因而小企業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簡化了會計處理的方法,因此是一種簡易的成本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兩種會計準則對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導致在同是采用成本法核算時,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比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多計了投資收益,從而也相應地增加了所得稅的支出。而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在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投資收益的變化較大,調整較多,對損益和所得稅的影響也較大。

長期債權投資溢折價攤銷方法的不同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債券的折價或者溢價在債券存續期間內于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而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對于債券的折價或者溢價應在債券存續期間內于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由于采用直線法每期的溢折價攤銷額和確認的投資收益是相等的,而實際利率法每期按債券期初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利率的乘積來確認應計利息收入,且其金額會因溢折價的攤銷而逐期減少或增加。雖然債券溢折價的攤銷方法不同,并不影響利息費用的總和,但是它會影響到各年度利息費用的攤銷額。因此,當企業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選擇實際利率法進行核算,前幾年的折價攤銷額少于直線法的攤銷額,前幾年的投資收益也就小于直線法的投資收益,企業前期繳納的稅款也就相應的較直線法少,后期繳納的相對較多,從而可取得延緩納稅收益。相反,當企業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選擇直線法進行核算,前幾年的溢價攤銷額少于實際利率法的攤銷額,前幾年的投資收益也就少于實際利率法的投資收益,企業前期繳納的稅款也就相應的較實際利率法少,后期繳納的相對較多,從而可取得延緩納稅收益。由此可見,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比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可少確認投資收益,延緩所得稅的支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比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會多確認投資收益,增加所得稅的支出。因此采用不同的溢折價攤銷方法會對小企業當期的利稅額產生不同的影響。

對無形資產攤銷處理的差異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應當于取得無形資產時分析判斷其使用壽命。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予攤銷,只是在會計期末時進行減值測試。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的進行攤銷;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也就是說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不是所有的無形資產都要進行攤銷,只有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才進行攤銷。

但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所有的無形資產都視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都要進行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時止;有關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小企業不能可靠估計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于10年。由此可見,兩種會計準則對于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會導致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比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在當期費用的確認上會增加,當期的利潤會減少,相應的也會減少當期所得稅的支出。

對借款費用資本化處理的不同

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為購建固定資產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按照規定,企業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利息、溢價或折價的攤銷、匯兌差額,同時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三個條件的,在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所購建固定資產的成本;在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所發生的,應于發生當期直接計入當期財務費用。并且對于每一會計期間資本化金額的確定,應以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的加權平均數為基礎計算。

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借款費用的核算進行了簡化。規定對于在固定資產開始建造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所發生的專門借款的利息,均可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不必再計算資產累計支出數,可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不再與資產累計支出的加權平均數掛鉤。對于借款費用的核算,《小企業會計準則》限定的僅為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起止時點,在固定資產開始建造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的期間內所發生的與專門借款相關的借款費用,均可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要求資本化的借款費用與資產累計支出的加權平均數掛鉤,僅僅要求在滿足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時至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發生的借款費用,應于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可見兩種會計準則在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確定上的不同,會使得采用《小企業會計準則》核算比采用《企業會計準則》核算的小企業,當期的財務費用會減少,從而增加當期的利潤,相應的增加所得稅的支出。

企業開辦費處理的差異

第9篇

摘要:現金凈流量的估算在項目投資一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凈流量估算的正確程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項目投資相關指標的計算并最終影響其投資決策。本文擬對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整工業投資項目、更新改造投資項目分別進行現金凈流量分析,總結出各自計算公式,希望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項目投資現金凈流量的估算。

關鍵詞 :項目投資;現金凈流量;估算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項目投資,我們在進行現金流量估算時,都應從建設期現金流量、運營期現金流量及終結點現金流量三個方面進行。下面我們從現金凈流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及簡化方法入手并結合具體案例對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現金凈流量、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現金凈流量及更新改造投資項目的現金凈流量進行分析。

一、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現金凈流量分析

單純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指在項目投資中,只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不會涉及到其他的投資項目。財務管理教材中如果沒有特別說明,一般計算的都是稅后的現金凈流量。

(一)建設期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0-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其它時點,無現金流入流出量)

(二)運營期稅前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營業收入+回收凈殘值-付現經營成本=營業收入+回收凈殘值-(總成本-折舊-利息)

=營業收入-總成本+利息+折舊+回收凈殘值=息稅前利潤+折舊+回收凈殘值

(三)運營期稅后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營業收入+回收凈殘值-付現經營成本-所得稅= 營業收入+回收凈殘值-(總成本-折舊-利息)-(營業收入-總成本)×所得稅稅率= 營業收入-總成本-所得稅+折舊+利息+回收凈殘值=凈利潤+折舊+利息+回收凈殘值

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回收凈殘值的時間在項目終結點。

二、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現金凈流量分析

完整工業投資項目是指在項目投資中,既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還可能包括無形資產投資、開辦費投資、流動資金投資等。其在估算現金凈流量時與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思路相同。

(一)建設期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原始投資額

(二)運營期稅前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營業收入-(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回收額

= 營業收入-總成本+利息+折舊+攤銷+回收額

=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回收額

(三)運營期稅后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營業收入-(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回收額-所得稅

=營業收入-(總成本-折舊-攤銷-利息)-(營業收入-總成本)×所得稅稅率+回收額

= 營業收入-總成本-(營業收入-總成本)×所得稅稅率+折舊+攤銷+利息+回收額

=凈利潤+折舊+攤銷+利息+回收額

完整工業投資項目在終結點一次回收凈殘值和流動資金,上述公式中的回收額包括回收凈殘值和流動資金。

三、更新改造投資項目現金凈流量分析

更新改造投資項目主要是指購入新固定資產來替換舊固定資產,也可能存在新增流動資金投資。我們在進行現金流量分析時考慮的均是新舊固定資產產生的差量現金流量。

(一)若更新改造存在建設期

1.建設期NCFt=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舊固定資產變價凈收入-新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2.建設期末NCFt= 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的凈損失抵稅=(賬面價值-變現價值)×所得稅稅率= 營業外支出(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所得稅稅率

注:若為清理凈收益,則應納稅。計算時用營業外收入(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凈收益)×所得稅稅率3.經營期NCFt=凈利+折舊+凈殘值

(二)若更新改造不存在建設期

1.第一年初NCF0=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舊固定資產變價凈收入-新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金投資

2.經營期第一年末NCF1 =凈利+折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的凈損失抵稅

3.經營期其他年度NCFt=凈利+折舊+凈殘值+回收流動資金

其中,折舊=新固定資產折舊額-舊固定資產折舊額

=(新固定資產投資額-新固定資產凈殘值)/經營期-(舊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舊固定資產凈殘值)/經營期

=(新固定資產投資額-舊固定資產變現凈收入)-新舊固定資產殘值之差/經營期

注:一般在舊固定資產處置時,其賬面價值都高于變價收入,按會計準則規定,當賬面價值大于可收回金額時,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提完減值準備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就等于其可收回金額。所以折舊差額是用其可變現收入來計算的。

四、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1:A公司建設期初以自有資金購置一臺設備,價款為240000 元,使用6 年,期滿凈殘值為12000 元,直線法折舊。建設期為2 年,使用該設備每年為公司增加經營收入100000 元,新增經營成本為20000元,所得稅稅率為25%。要求對計算期內每年的稅后NCF 進行分析。

方法1:利用NCF=現金流入-現金流出,進行計算年折舊=240000-12000/6=38000(元)

NCF0=0-240000=-240000(元)

NCF1= NCF2=0(元)

NCF3-7=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所得稅

=100000 -20000 -(100000 -20000 -38000)×25%=69500(元)

NCF8= NCF3+12000=81500(元)

方法2:根據簡化計算法,利用公式計算

年折舊、NCF0-2的計算同方法一。

NCF3-7= 凈利潤+折舊=(100000-20000-38000)

×(1-25%)+38000=69500(元)

NCF8= NCF3+殘值=69500+12000=81500(元)

案例2:B 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2000 元購入一臺設備以擴充生產能力,采用直線法折舊,無建設期,使用壽命為5 年,5 年后有殘值收入2000 元。5 年中每年銷售收入8000 元,付現成本第一年為3000 元,以后隨著設備陳舊,逐年將增加修理費400 元,另需墊支流動資金3000元,假設所得稅稅率為25%。要求對計算期內每年的稅后NCF進行分析。

方法1:NCF=現金流入-現金流出

年折舊=12000-2000/5=2000(元)

NCF0=0-12000-3000=-15000(元)

NCF1=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所得稅

=8000-3000-(8000-3000-2000)×25%=4250(元)

NCF2=8000 -3400 -(8000 -3400 -2000)×25%=3950(元)

NCF3=8000 -3800 -(8000 -3800 -2000)×25%=3650(元)

NCF4=8000 -4200 -(8000 -4200 -2000)×25%=3350(元)

NCF5=8000-4600-(8000-4600-2000)×25%+回收殘值+回收流動資金=3050+2000+3000=8050(元)

方法2:簡化計算法

年折舊、NCF0的計算結果同方法1。

NCF1=凈利潤+折舊

=(8000-3000-2000)×(1-25%)+2000=4250(元)

NCF2= (8000 -3400 -2000)×(1 -25% )+2000=3950(元)

NCF3= (8000 -3800 -2000)×(1 -25% )+2000=3650(元)

NCF4= (8000 -4200 -2000)×(1 -25% )+2000=3350(元)

NCF5=凈利潤+折舊+回收額(8000-4600-2000)×(1-25%)+2000+2000+3000=8050(元)

五、結語

通過本文分析,我們看到在進行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估算時,運用現金流入減去現金流出的方法與運用簡化的計算方法算出來的結果是一致的,但很明顯運用簡化的計算法更便捷,減少了尋找現金流入流出項目的時間。通過前面的公式推導可以看出兩種方法本質是一致的,只是計算思路不同。掌握好現金凈流量的估算對于學好項目投資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財務管理項目化教程.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8.

第10篇

知識經濟環境中無形資產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是企業作為一個組織群體的凝聚力,而且更是企業作為一個市場主體的競爭武器。20世紀90年代,美國綜合業績評價制度(The Balanced Scorecard)是這樣的:顧客滿意度(Customs)、企業內部業務處理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企業知識積累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以及財務狀況(Financial),由此可見,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生存發展中已居舉足輕重的地位了。有鑒于此,筆者對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的攤銷提出一點異議: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筆者認為如此處理還欠妥當。正如企業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要充分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并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于無形資產的攤銷也不能如此簡單的全額直線攤銷,而應有些變化。但這也必須建立在對無形資產的重新分類之基礎上:

按照使用年限,將無形資產分為期限型無形資產和無期限型無形資產兩大類。所謂期限型無形資產,即隨該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其使用壽命會越來越短,最終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它將不再屬于該企業的一項資產。這個使用期限正如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所謂無期限型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那些沒有法律規定、合同規定、或公認的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而這里的無期限是一個相對概念,而非絕對的。它是指企業在良好的運行期間的無期限,如果企業面臨倒閉,該項相對意義上的無期限型無形資產也隨之消失了。如企業的商譽。對于期限型無形資產,隨著使用,它會像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一樣,價值越來越低,因此也能稱為價值遞耗類無形資產;而對于無期限型無形資產,隨著使用,它會發揮越來越大的效用,而不是價值遞耗,因此該類無形資產也能稱為價值遞增類無形資產。之所以這樣分類是因為時間期限是一個客觀的標準,只要有時間限制,它就是期限型無形資產,否則,為無期限型,一目了然。相比先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將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與不可辨認兩大類的分類標準而言更客觀。

在此基礎上,對無形資產的攤銷作如下調整:

總的來說,可以分為攤銷與不攤銷兩種情況:1、對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其中又包括:(1)對于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等預計使用年限確定,而且減值風險較低的,采用直線法攤銷;(2)對非專利技術等有預計使用年限,但考慮技術進步等因素對其價值的影響呈加速變化的,可采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加速攤銷”,以盡快收回投資,這也符合會計核算原則之謹慎原則。2、對無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如商譽,由于它以構入價格作為其入賬價值,但是在以后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很可能會逐漸增值,所以無需進行價值攤銷,甚至要增加其賬面價值。這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期末如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應在計提減值準備的范圍內轉回”的本質是一致的,因為兩者的經濟內容是一致的。對于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又得以恢復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轉回時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貸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既然對已計提的減值準備要如此處理,那么對未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項目在價值增加時也應有類似的會計處理:借記無形資產,貸記營業外收入。而且企業應該盡量頻繁地做這項工作。

以上是對現有企業會計制度中關于無形資產的攤銷提出的一點意見,筆者認為這樣處理更符合無形資產在企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也更體現了在知識經濟環境中對無形資產的重視。

第11篇

關鍵詞:待沖基金;新制度;折舊;攤銷

“待沖基金”科目反映會計信息的同時也反映了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預算信息的執行,它解決了財政補助收入、科研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衛生材料領用消耗的問題,值得醫院會計人員掌握。筆者在此方面進行了一些初步嘗試。

一、設置“待沖基金”科目的原因。

(一)設立“待沖基金”科目的首要原因是醫院資產來源的多樣化。

醫院是特殊的事業單位,它既不同于營利性企業,也不同于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雖然按照醫改方案的要求,醫院可依靠醫療業務收入和財政撥款補助兩個方面取得收入,但在現在財政撥款不多的情況下,醫院維持生存和發展主要依靠醫療業務取得資金。由于醫院醫療業務活動不能以營利為最終目的,而它提供的醫療和藥品價格又是由政府確定的,醫療業務收入總是難以抵補醫療成本,為了能維持正常運營,需要財政給予一定的補助收入。此外,很多醫院往往與科研所、學校合作,擔負著教學科研任務,學習、進修、培訓收入等在醫院收入總額中也占相當一部分比例,這樣產生的結果就是醫院經費來源多樣化。醫院既可以通過自身醫療業務收入取得的資金購置一部分資產,還可以通過財政補助與科教項目補助購置一部分資產、衛生材料等。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醫院資產計提折舊是設立“待沖基金”科目的直接原因。

舊《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沒有計提折舊的要求,而是規定根據醫院固定資產要按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購基金,計入當期費用,在購置新資產的時候,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貸記“銀行存款”;同時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固定基金”。這種做法的優點在于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權責發生制下真實的收支結余成果,缺點在于:

1.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

舊制度因為沒計提折舊,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對它的殘值或轉讓價值無法計量,不利于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醫院的及資產負債表得不到真實的反映。

2.舊制度對固定資產不提折舊,會使固定資產虛增。

由于計提的修購基金與折舊不一樣,修購基金不能通過累計抵減固定資產的價值,所以固定資產期末賬面價值只顯示它的原值,使得固定資產資產虛增嚴重。同時,提取的修購基金又增加凈資產,造成凈資產虛增。

3.舊制度時,如果購置新資產時修購基金余額不足,會使醫院凈資產失實。

購置新資產時,如果計提的修購基金余額不夠支出,醫院往往會把差額部分計入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事實上購置固定資產只是把流動資金轉化為固定資產,凈資產是不可能會改變的,而用余額不足的修購基金購置固定資產時,會導致醫院凈資產的虛增。

為解決上述問題,準確計算醫療服務成本,真實反映資產價值,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只要是醫院資產,無論哪種資金購置,均應提取折舊或攤銷。為財務信息更加準確,醫院管理更加精細,對不同來源資金購置的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的賬務處理就有區別:對醫院自有資金購置的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應直接計入各期醫療或管理成本,這才能體現醫療成本與醫療收入之間的對應關系;對于財政補助以及科研項目資金取得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應直接沖減“待沖基金”。

二、新《醫院會計制度》中“待沖基金”科目的詳解。

“待沖基金”屬于凈資產類科目,醫院在使用財政補助資金購建固定資產或購買材料等支出時,應當按照實際支出的金額,借方記“科教項目支出”、“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目,貸方記“銀行存款”、“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與此同時借方記“固定資產”、“庫存物資”等科目,貸方記“待沖基金—待沖財政基金”科目[2]。

例一:2010年12月31日,我院財務部門收到財政轉來的《財政支付入賬通知書》,支付200000元購買了彩超設備,彩超價值1200000元,醫院以自有資金支付其余1000000元。彩超已辦理驗收入庫手續且已投入使用。彩超的使用年限為10年,醫院按使用年限法計提折舊,折舊從該彩超投入使用的下一個月開始計提。

購買彩超時,應做會計分錄:

借:財政項目補助支出-項目支出 200000

貸:財政項目補助收入-項目支出 200000

同時應做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1200000

貸:待沖基金 200000

銀行存款 1000000

彩超從投入使用的第二個月起每月計提折舊:

借:待沖基金 1667

醫療業務支出-固定資產折舊 8333

貸:累計折舊 10000

如果彩超第九年末提前報廢,這時“待沖基金”的貸方余額20000元,將其轉出:

借:待沖基金 20000

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

累計折舊 1080000

貸:固定資產 1200000

例二:2011年1月15日,醫院醫教科利用課題經費購買衛生材料30000元,材料款已通過銀行支付給供應商,且試劑已驗收入庫。2011年1月20日,醫院醫教科領用以上材料25000元,物資庫已辦理了領用手續。

購買試劑時,應做分錄:

借:科教項目支出—科研項目支出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同時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物資 30000

貸: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30000

領用該項材料時:

借:待沖基金—待沖科教項目基金 25000

貸:庫存物資 25000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醫院自有資金所形成資產計提折舊部分形成了醫療支出;而財政補助收入、科研項目資金形成折舊部分、材料領用部分等用來沖銷“待沖基金”,在這部分資產提足折舊或領用完畢后,“待沖基金”余額應為零,如果這部分資產提前報廢,處置資產的同時要將該項資產所對應的“待沖基金”的貸方余額一起沖銷。

財政部門通過“待沖基金”這一科目將財政性資金和醫院自有資金形成的資產分開,對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使用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3]。在準確會計核算的同時,加強了財政補助收入和科研項目資金預算管理。這符合在新醫改實施中國家對醫院投入較大,醫院的公益屬性逐漸突出的形勢要求。(作者單位:浙江省云和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 浙財社[2011]199號《醫院財務制度》,148

第12篇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時以應提的折舊總額為準。所謂應提的折舊總額是指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殘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筆者認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不應考慮預計清理費用。

1.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考慮預計清理費用沒有理論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4號-折舊會計》規定,可提折舊資產的可提折舊額是它的歷史成本或在財務報表中替代歷史成本的其他金額,估計的殘值除外。這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租賃〉指南》中“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則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扣除擔保余值后的余額;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的規定相一致。也就是說,不論是國內會計準則,還是國際的有關會計準則,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都不考慮預計清理費用。

2.預計清理費用不是歷史成本,不能準確估計與攤提。①固定資產預計清理費用不是歷史成本,而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額是對其歷史成本的攤銷而不是預提。②實際工作中,除了不動產,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資產都存在清理費用。因為科學技術進步、固定資產到期處置方式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很難估計固定資產使用期屆滿時預計清理費用的數額。

3.預計清理費用在固定資產開始使用時攤銷而又在發生時據實列支,存在重復核算問題?!镀髽I會計制度》規定,由于出售、報廢或者毀損等原因而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益,計入當期營業外收支。如果一開始就將固定資產清理費用預計攤銷,而后又在固定資產減少時,將發生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益,計入當期營業外收支,會出現重復核算問題。

綜上所述,計提折舊時不能也不應該考慮預計清理費用,而應該在實際發生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時,將其據實作為當期損益的影響額,記入“營業外支出”賬戶。

[責任編輯: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渝中区| 德清县| 许昌县| 会理县| 侯马市| 安福县| 积石山| 河津市| 乌拉特后旗| 萝北县| 龙江县| 安新县| 手机| 出国| 鄂温| 格尔木市| 鲜城| 筠连县| 理塘县| 华坪县| 新晃| 错那县| 金阳县| 怀宁县| 西丰县| 红桥区| 罗平县| 乐业县| 泗水县| 靖江市| 棋牌| 太康县| 兰西县| 手机| 宁远县| 金山区| 雅安市| 翼城县| 商丘市|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