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問卷調查表格式

問卷調查表格式

時間:2023-05-31 08:57: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問卷調查表格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問卷調查表格式

第1篇

【關鍵詞】 鼻疾病;鼻竇疾病;患病率;流行病學因素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76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2-1101-02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Chronic Nasosinusitis Among Children Aged 4-14 in Yiwu/LOU Zheng-cai*,LOU Zi-han,LOU Peng. *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Yiwu Central Hospital,Yiwu(322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al features of pediatric chronic nasosinusitis and the correlative risk factors in Yiwu. Methods By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from Mar to Sep in 2006 in Yiwu,3 919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ged 4-14 from seven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about chronic nasosinusitis and paranasal sinus diseases with a self-filed questionnaire combining with confirmation from doctors' examination. Results Prevalence of chronic nasosinusitis in children was 36.72%(1 439/3 919) in Yiwu. 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revalence between girls(36.14%) and boys(37.35%).About 80.16% chronic nasosinusitis children suffered snuffling,65.71% suffered sniveling and 39.76% suffered headache. Percentage of asthma,bronchitis,and pharyngitis among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 children were 0.82%,23.54% and 44.36%.Conclusion Prevalence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 is high in Yiwu children.Hence,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RS should be practiced.

【Key words】 Nose diseases;Paranasal sinus disease;Prevalence;Epidemiologic factors

研究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的患病情況,掌握相應的科學數據和資料,探討其流行和變化的規律,并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健康促進干預措施,降低患病率,是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于2006年3-9月對義烏市4~14歲兒童進行了慢性鼻及鼻竇炎患病率及鼻相關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義烏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生源相對集中、學生同齡人數最多的城區和農村小學各2 所,城區及農村幼兒園各2所以班級為單位,整群抽取4~14歲兒童共計3 919名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抽調具有3 a以上住院醫師職稱的專職醫生組成體檢組,嚴格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檢測細則》進行耳鼻咽常規檢查。制定問卷調查表,調查對象為學生家長、教師,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是否經常出現鼻塞、流涕、頭痛、耳悶、干咳等癥狀;(2)出現上述癥狀能否及時就診; (3)鼻腔鼻竇疾病引起頭痛、干咳,首先選擇哪個科就診;(4)看電視時經常開大聲音,是否注意自己的聽力;(5) 是否經常感冒,哪個季節最多; (6) 經醫生明確診斷鼻及鼻竇疾病能否及時遵醫囑治療等。填寫表格前,體檢醫生對表格內容、鼻及鼻竇疾病常見癥狀逐項加以解釋說明,由家長及教師填寫后統一收回。

1.3 鼻腔體征檢查 在每個教室后面固定3~4只100 W燈泡,額鏡照明下用前鼻鏡及壓舌板檢查鼻腔及口咽部。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兒童,單純前鼻鏡檢查困難者鼻腔內噴以少許1%地卡因麻黃素溶液,10~15 min后重新檢查。以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或生活指導教師監督下按學號先后順序依次檢查。同時配備專職人員記錄鼻腔及口咽體征。對體征明顯及高度懷疑慢性鼻及鼻竇炎對象定期輔以影像學檢查。參照《耳鼻咽喉科全書(鼻科學)》[1]有關兒童鼻炎、鼻竇炎的診斷標準:(1)病程超過3個月;(2)持續性或間歇性鼻塞、流涕(黏液涕、黏液膿涕、黃膿涕);(3)鼻內鏡檢查見鼻腔黏膜慢性充血、下鼻甲肥大,鼻道多涕 (黏液涕、黏液膿涕、黃膿涕),引流見鼻道、嗅裂等處有膿涕流出或后鼻孔有膿涕流出;(4)影像學檢查(X-ray、CT或MRI)示鼻竇炎性改變。有關上消化道、下呼吸道相關疾病資料(哮喘、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的獲得來源于問卷中既往病史回答。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數據采用PEMS 3.1軟件包分析,主要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共調查3 919名兒童,檢出有患鼻病的兒童2 324名,總檢出率為59.30%。部分學生存在數種疾病,總檢出率按最主要疾病計。以慢性鼻及鼻竇炎檢出率最高,達36.72%。共檢出鼻腔鼻竇常見疾病11種,最常見的鼻病為慢性鼻及鼻竇炎、血管運動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

2.2 城鄉及不同性別兒童患病情況比較 農村學生慢性鼻及鼻竇炎患病率明顯高于城區學生,而城區學生過敏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患病率明顯高于農村學生。鼻中隔偏曲、萎縮性鼻炎患病率城區與農村學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男女童各種鼻腔鼻竇疾病患病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1,2。

2.3 鼻腔及鼻竇疾病的癥狀及并發癥分析 兒童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頭痛,分別占80.16%,65.71%,39.76%,咽部癥狀、慢性干咳、支氣管炎的檢出率分別為44.36%,28.74%和23.54%。

2.4 學生家長對疾病的重視程度 此次共回收表格3 670份,應答率為93.65%,其中有效問卷3 435份。由調查結果可知,城區學生家長比農村家長更重視學生慢性鼻及鼻竇疾病的患者情況,比農村家長更易對學生鼻病及時并遵醫囑進行各種有序干預;但城區及農村家長對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多數易誤認為感冒未愈而首先帶子女到兒科就診。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不斷重視,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等各種鼻病的發病率較以往呈下降趨勢。但由于鼻腔鼻竇疾病部位隱蔽,多表現為全身癥狀或癥狀不典型如頭痛、干咳等,常被家長及少數醫生所忽視,因此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疾病仍有一定比例。其產生的各種癥狀已嚴重影響兒童的生活質量、學習及生長發育,如慢性鼻及鼻竇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綜合征已成為慢性干咳的三大主因之一[2]。

鼻及鼻竇炎可分為急性、急性復發性和慢性鼻及鼻竇炎。鑒于急性和急性復發性鼻及鼻竇炎病程相對較短,發病機理與慢性鼻及鼻竇炎不盡相同[4],尤其是兒童及家長對急性和急性復發性鼻及鼻竇炎的問卷調查可信度較差,因此流行病調查僅涉及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相關問題。兒童鼻及鼻竇炎的發病機制有別于成人鼻竇炎,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等全身及局部因素對鼻腔疾病的影響[3]。今后應繼續對其發病原因、誘發因素等相關發病機制進行流行病學研究,以有效防治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此次調查發現,市農村與城市兒童慢性鼻及鼻竇炎患病率存在較大差異,但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與城市學生耳鼻咽喉患病率的差異可能會逐步縮小。

4 參考文獻

[1] 卜國鉉,主編.耳鼻咽喉科全書:鼻科學.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64-373.

[2] 馬洪明.慢性咳嗽的研究進展.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1,21(2):85-88.

[3] 劉江雁.胃食管反流病的耳鼻咽喉表現.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17(8):509-510.

第2篇

【關鍵詞】 護理工作改進;交班護告;護理記錄;護理時間;患者滿意

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交班護告、護理記錄是護理工作中占用大量時間的痕跡資料。是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觀察和實施各種護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記錄。不論是在醫療、護理科研、教學、法律、護理管理上都有其重要意義。護理文書能直接反映護理工作的內容、操作流程和效果,能為醫療提供第一手材料。但改進前的交班報告、護理記錄單是記錄重復太多,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占用了護士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再說根據衛生部《住院患者基礎服務項目(試行)》等三個文件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省的實際,護士需要書寫的歸檔文書包括:體溫單、醫囑單、手術清點記錄單、病重(病危)患者護理記錄單,并且都可采用表格式書寫。所以必須對護理文件書寫方法進行改進。這樣才能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病人。

1 表格改進設計和具體方法

1.1 改進護士交班報告本 改進前的護士交班本要求書寫的內容特別多。如床號、姓名、性別、診斷,入院時間、入院方式,主要癥狀、體征,護理級別,用藥情況,觀察內容,護理要點等。占用了值班護士的很多時間。見于此情況,就設計了現在的交班報告本,仍用16K紙繪制成表格。①眉頭:主要記錄時間、班次、住院患者原有、新入、出院、轉入、轉出、死亡、現有、手術、分娩、一級護理、危重、特殊檢查患者數等變化情況及記事。②正文:記錄交班患者的主要信息,其順序為:床號、姓名、年齡、性別、診斷和需要交班內容提示。各班只需按照上班提示翻閱病歷了解患者的詳細情況。③護士簽名及交班時間。病房護士長每日查看簽名。詳細數據見表1。

1.2 改進后的護理記錄單 一般的記錄及一級護理記錄根據醫囑所下的醫囑要觀測什么就只記什么,不向以前只要醫囑下一級護理,就把原表格中的所有內容詳細記錄,這就占用護士的大量時間,為此,對原護理表格進行改進。①記錄按表格順序日期每日記或翻頁記。②時間隨時或按護理級別記。③意識(嗜睡、意識模糊、昏睡、輕度昏迷、重度昏迷、譫妄);管道護理(如:氧管、尿管、胃管、淺靜脈置管、PICC、CVC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預防壓瘡(翻身:左側、右側、平臥位,床上擦浴,皮膚護理);安全措施(防跌倒、防墜床);瞳孔情況(擴大、縮小、對光反射存在、靈敏、遲鈍)等按實際做的和觀測到的項目記。④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按實際測得記。⑤吸氧、吸痰、霧化吸入、口腔護理、會陰沖洗、尿道口護理、變化只在相應時間欄內打鉤。入量、出量記錄單位時間內所發生的量。⑥病情觀察首次記錄、病情有變化、有特殊的處理等需在病情變化及處理措施和效果欄內記錄。病情觀察無特殊情況每班只記一次,其它時間不記。⑦簽名欄內簽全名。詳細數據見表2。

2 效 果

設計問卷調查表對院內護士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護士滿意度為100%;醫生滿意度為96%;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由原來的87.8%上升到99.7%。自采用簡化交班報告、護理記錄書寫以來,患者對護士服務不到位的投訴沒有了,護理差錯上報數量與2010年同期下降了3.4%。

3 討 論

3.1 簡化交班報告、護理記錄單的書寫,縮短了護理文件書寫時間,在護理文件書寫中兩種需要用大量用文字書寫表格的改進,值班護士不需用大量的時間重復書寫同樣的內容、病情,只需按表格內容記錄或提示即可。簡化書寫的實施,實現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的目標。

3.2 避免信息多處傳遞而產生誤差,提高安全系數。這樣各班護理人員通過交班提示,需自行查閱病歷,有時還要親自與患者溝通交談了解病情,這就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更準確全面,保證了患者重要信息的準確傳遞,避免信息傳遞誤差,提高了護理記錄質量,降低了護理差錯的發生,患者對護士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了。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

3.3 有利于醫護關系的和諧,形成科室的團隊文化。避免過多的護理病情記錄與醫生記錄不付而產生的醫護矛盾,營造科室內部輕松快樂。

總之,改進護士交班本、護理記錄單的書寫,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并且簡明扼要、直接準確的傳遞信息,護士有大量的時間與患者溝通交流,做心理護理,落實基礎護理,飲食、康復等指導,患者得到實惠,滿意度明顯提升,減少了醫療投訴及糾紛,為此護理文件書寫需要持續不斷的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王勤芬.護理記錄缺陷及其改進對策[J].護理研究,2004,18(8A):1389- 1390.

第3篇

關鍵詞 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期刊;國內外數據庫;收錄現狀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7-0011-05

江霞[1]對廣東省醫藥衛生類期刊影響力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廣東省醫藥衛生類期刊總體影響因子處于國內同類期刊中等水平。這與廣東省經濟強省、期刊大省的身份相悖。徐佳寧[2]研究結果表明,經過20年的發展,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品種、數量大大增加,回溯年代久遠,數據庫界面越來越直觀友好,下載速度越來越快,所提供的檢索和服務也越來越多;DOI技術被越來越多期刊采用,而DOI技術可實現參考文獻跨庫鏈接、庫內全文鏈接、在線資源交叉鏈接,使得文獻的傳播廣泛而迅速;由此可見,被相關數據庫收錄對提高期刊影響力的作用不言而喻。為此,筆者調查廣東省醫藥衛生類期刊被國內外數據庫收錄現狀,為提高廣東省醫藥衛生類期刊影響力提供參考。

1 對象

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集截至2014年底有CN號的廣東省醫藥衛生期刊共73種,其中家庭醫生、家家樂、健康時尚、生兒育女、健康忠告、人之初等6家非科技期刊未納入本研究,其他期刊刊名見表1。67種期刊中,核心期刊35中(表1中前35種),非核心32種。

2 方法

1)調查工具: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8位同行專家進行預調查后修訂內容,再正式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刊名、主辦單位、被國內外數據收錄情況等。

2)調查方法:統一指導語,征得同意,通過QQ、郵件、面對面、會議等方式發放、回收調查表。共發放40份調查表,回收35份。對未回收的期刊和未發放調查表的期刊,通過上官網查閱、查最新現刊、上數據庫檢索、上廣東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網站查相關被收錄的新聞報道等,盡可能調查完整。

3)資料匯總與分析:檢查回收調查表內容,建立Excel表格,按期刊、按數據庫分門別類逐項匯總統計。

4)統計學處理:對所得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學分析。

3 結果

67種期刊中,只有28種期刊被國外數據庫收錄,其中24種為核心期刊;有12種期刊被10或10個以上數據庫收錄,其中11種期刊為核心期刊;有14種期刊被4或4個以下數據庫收錄,其中4種為核心期刊,10種為非核心期刊。有27種[40.30(27/67)]期刊由醫學院校或其附屬醫院主辦,其中12種[44.44(12/27)]被國外期刊數據庫收錄(4種被5或5個以上國外數據庫收錄),6種被10或10個以上數據庫收錄。有10種雜志由中華醫學會或其分會主辦,其中7種被國外數據庫收錄,1種被10個數據庫收錄。5種期刊為中醫藥類雜志,其中3種期刊被國外數據庫收錄。具體見表1。

4 討論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網民數量急劇增長;搜狐新聞報道,截至2015年12月,全球網民數量31.74億。徐佳寧[2]研究發現,期刊數據庫數據量不斷增大、回溯年代久遠,各數據庫收錄期刊數不斷增加,可使用跨庫全文鏈接、庫內全文鏈接和聚類,數據庫界面越來越友好,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且提供多種引文格式下載;而且國內外知名數據庫都有嚴格的入選標準,要求入選的期刊在其學術領域內均具有代表性并引領該學術領域的發展,具有較高影響力。由此可見,加入相關數據庫,并向其提供期刊全文數據,可大大提高期刊影響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67種期刊中,只有28種期刊被國外數據庫收錄,其中24種為核心期刊;有12種期刊被10或10個以上數據庫收錄,其中11種期刊為核心期刊;有14種期刊被4或4個以下數據庫收錄,其中4種為核心期刊,10種為非核心期刊。成觀星等[3]對比分析2014年廣東省醫藥衛生核心與非核心期刊主要被引指標,結果表明廣東省醫藥衛生非核心期刊競爭力和影響力低于核心期刊。劉群等[4]研究得出結論,入選PubMed數據庫對提升醫學期刊國際影響力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見,被更多的相關數據庫尤其是國外數據庫收錄是提高期刊影響力的有效途徑。馬愛云[5]研究表明,ISI數據庫對期刊的篩選雖然嚴格,但有章可循,對期刊要求很具體。因此,各期刊應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研讀國內外各大數據的規模、學科范圍、遴選新刊標準等,并按其標準改進自己的刊物。朱誠等[6]就如何提高中國醫學期刊國際地位建議,積極貫徹國家標準,遵循國際標準和慣例,不斷提高期刊質量,包括英文摘要質量,促進中國期刊與國際文獻編排格式接軌。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有27種[40.30%(27/67)]期刊由醫學院校或其附屬醫院主辦,其中12種[44.44%(12/27)]被國外期刊數據庫收錄(4種被5或5個以上國外數據庫收錄),6種被10或10個以上數據庫收錄;醫學院校或其附屬醫院主辦的期刊雖被較多數據庫收錄,但在被國外數據庫收錄方面不具優勢,也就是國際影響力并不比其他期刊高。這可能與高校豐厚學術資源優勢未被充分利用和眾多優質稿件外流有關。因此,高校科技期刊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爭取優質稿件。有10種雜志由中華醫學會或其分會主辦,其中7種被國外數據庫收錄,1種被10個數據庫收錄;說明中華醫學會期刊在進入國外數據庫方面較有優勢,國際影響力較高。由此可見,中華醫學會期刊影響力較其他期刊影響力高。因此,研讀各知名學會入選標準,按其要求辦刊,爭取被其納入,有利于提高期刊影響力。

由于本研究時限短、研究對象少,所得數據特征性不強,所得結論需后續研究者擴大樣本、時限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江霞.廣東省醫藥衛生類期刊影響力分析[J].情報探索,2016(6):74-80.

[2]徐佳寧.中外學術期刊數據庫特點及其差異[J].圖書館雜志,2011,30(1):40-42,46.

[3]成觀星,江霞.2014年廣東省醫藥衛生核心與非核心期刊主要被引指標對比分析[J].科技傳播,2016(21):3-7.

[4]劉群,孫昌明,王謙,等.入選PubMed數據庫對提升醫學期刊國際影響力的作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344-1347.

[5]馬愛云.科技期刊進入國際數據庫的幾點考慮[C]//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2007.

[6]朱誠,李晶.國際重要數據庫收錄中國醫學期刊現狀與提高中國醫學期刊國際地位的建議[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1,20(7):1-6,64.

基金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醫藥衛生期刊被收錄狀況分析與影響力提升研究”(項目編號:2015A030302021)。

通訊作者:江霞(ORCID:0000-0003-2607-8490),副編審。

第4篇

【關鍵詞】血液透析;轉運交接單;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502-02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之一[1]。住院患者根據病情一周常需要透析3―4次,住院期間需經常往返于病房和血液凈化中心。而且住院透析的患者住院原因多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高鉀血癥等病情較重的患者。每年在我血透室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住院患者約有800人次,病房和血透中心需對住院患者的透析方式、體重、尿量、脫水量等大量信息進行及時、正確的傳遞和交接。為了保障患者轉運安全,加強病房、血透中心的有效溝通,我科于2011年7月起在原有的交接程序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了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制度,設計使用了表格式血液透析患者轉交接記錄單。以加強轉運交接環節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2年1―6月我科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記錄共完成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轉運842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425例,女417例,年齡18―84歲。選取2011年7―12月820例住院血液透析轉運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416例,女404例,年齡22―86歲。兩組患者均為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方法

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記錄單的設計:本著確保患者安全、明確責任、直觀實用、書寫簡便、方便交接的設計理念,在認真研究我科住院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原因、病情特點、血液透析要求,充分征求病房、血透中心醫師、護士意見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記錄單,于2011年12月試行,不斷修改完善后,于2012年1月份正式使用。其內容涵蓋患者一般信息,生命體征、透析相關要求、血管通路方式、透后是否采血等內容。設病房、血透中心人員簽名欄,同一患者一張轉運單,無碳復寫一式兩份。

1.2.1 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記錄單,使用前準備病房與血透中心進行溝通,告知當日需進行血液透析患者名單,患者接受透析治療后,透析室責任護士電話通知陪檢服務隊人員需轉運患者的名單,確定輸送人員轉運責任范圍,凡病情危重、在透析過程發生特殊病情變化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藥物者必須由透析室護士或醫生與陪檢服務隊人員共同轉運,確保轉運途中安全。

1.2.2 血液透析治療后,由透析室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病情,如是否達到透析時間、脫水量、透析時血管通路方式、血管通路透后評估等,如實填寫轉運交接記錄單,通知陪檢服務隊人員將患者推回病房與病房護士交接,雙方在轉交接單上簽字。

1.2.3 定期檢查、落實交接單的使用情況:將交接單的使用納入三級質控范圍,定期召開協調會,持續質量改進,將交接單使用長期化、制度化。

1.3 效果評價

通過使用透析患者轉交接記錄單后,收集血透轉運不良事件登記資料及我院透析質量數據進行整理,同時采用我院統一制定的“住院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通過使用血液透析患者轉交接記錄單,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07年將如何解決“患者交接”問題列為“患者安全”中前三位被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認為病房之間或醫護人員之間或醫護各組內部交接時的溝通裂痕會導致對患者 服務嚴重的聯系性中斷、治療不當及潛在傷害[2]。血液透析患者轉運交接記錄單針對急慢性腎衰竭患者透析后病情評估、透析相關要求進行記錄、血管通路方式、透析后血管通路評估等透析后患者的情況一一進行梳理,結構分明、填寫簡捷,對患者病情及透后相關護理要點進行了規范交接,有效地把握了轉運交接的正確方向,提高了患者的轉運安全及降低醫療風險。

2.1 轉運交接單的使用有效地減少了透析后患者轉運交接中不良事件的發生。

2.2 轉運交接單的使用規范了轉運交接流程

轉運交接單的使用,使交接流程更趨規范化、標準化,探索了多科合作的有效模式。將多科交接要點表格化,將瑣碎復雜的工作簡單化,有效控制了多環節工作的風險。整個交接過程條理清晰、依據明確,記錄簡明扼要,操作有章可循。

2.3 轉運交接單的使用提高了血透室護士對住院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

住院血透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院內轉運存在較大風險。轉運交接單的使用,使交接內容更加細致、全面、規范,轉運交接過程大部分有陪檢隊完成,減少了護士往返病房和血透室的時間,使護士能留出更多時間直接用于其他患者身上。填寫轉交接單的過程使護士對患者的病情、血管通路方式、用藥、特殊病情變化、體重變化等透析治療更加清楚明確,便于有的放矢地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治療護理,有效提高了責任護士對患者的護理質量。

第5篇

關鍵詞:眼科;優質護理

為貫徹落實201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落實基礎護理,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衛生部決定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活動,在醫院領導和護理部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我科作為首批試點病房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改進,取得一定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方法

1.1組織動員 醫院成立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領導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護理部主任擔任副組長,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討論、學習相關文件,讓每位護士明白優質護理服務的真正內涵及意義所在,真正從思想上轉變服務觀念。

1.2優化病區環境,創建溫馨病房 病房是患者住院醫療過程的第一印象,保持整潔、舒適、安靜的就醫環境能消除患者煩躁不安的心理狀態。病房采用了黃、綠、藍色暖色調,還制作了各種標識牌、溫馨提示語、安全指引等,讓患者倍感溫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1.3創建護士服務形象,全面提升護士文明服務水平 護士作為護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其態度、舉止、語言能夠充分體現對患者的尊重、體恤、關心和照顧。科室定期組織護士禮儀及溝通技巧方面培訓,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做到微笑服務,用心服務。

1.4夯實基礎護理,提升專科護理,提供精細化護理 根據眼科專科特點,設立了眼科基礎護理單,內容包括:協助沐浴、如廁、協助3餐前洗手等生活護理服務項目,根據患者自理能力,鼓勵其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自理能力,患者不能自理的,護士完成或協助完成。眼科作為一個專科,提升專科護理,充分體現專科護理特點如:患者的每一滴眼藥液都由護士執行,眼周皮膚清潔、結膜囊沖洗、淚道沖洗、結膜下注射、眼壓測量等均由護士完成,對術后需特殊的患者進行指導,通過提升專科護理為眼科患者解決護理上的問題。為滿足患者需求,科室提供了醫用護理洗頭車,對眼科術后需要俯臥位的患者提供額頰伏臺,大大減輕患者的不適和痛苦,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1.5臨床護理管理模式的改革

1.5.1堅持護士分層不分等的原則[1],實施分層級管理模式 根據護士的工作能力、職稱、資歷等綜合素質劃分不同級別,護士按照能級劃分分管不同數量,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年資高能力強的護士分管病情較重的患者和承擔技術含量較高的任務,同時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指導、督促工作。低年資護士負責分管病情較輕的患者和承擔技術含量較低的任務,體現能級對應,從而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1.5.2改變臨床護士工作模式 病房全面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護長全面負責病區管理工作,其余護士都是責任護士。每位責任護士分管一定數量的患者,患者都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責任護士負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所有基礎護理、治療、病情觀察、健康指導、護理記錄、以及出院后的延續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延續的優質護理服務,大大拉近了護患情感上的距離,同時也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護士的價值。

1.5.3改變護士的排班模式 病區根據本專科工作特點,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實施DN排班模式,每位患者的護理治療工作由責任護士完成,減少了錯漏的機會,同時也大大減少了護理交接班的次數,有效節省了因過多交接班所占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模式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要求,切實提供優質、高效、連續無縫隙的優質護理。

1.6簡化護理文書書寫 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2]。為減輕臨床護士書寫護理文書的負擔,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走進病房與患者交流,進行健康宣教,落實基礎護理。根據眼科專科特點,遵循責任、安全、簡化的原則制定了更為簡潔的表格式護理記錄單,記錄項目除了有常規生命體征項目外還增加了眼科專科方面觀察的項目如視力和眼壓。表格式護理記錄單既保證了護理記錄的即時和動態,確保患者的安全和醫療護理工作安全,又大大減少了護士書寫護理文書的時間。

1.7加強安全管理 眼科住院患者多數伴有視力障礙,為保證患者安全,病區走廊兩側全部安裝扶手,必要時由家屬或護士扶行,病房內洗手間全部安裝了緊急呼叫鈴,進出暗室檢查前規定護士先開燈。每位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都會對其進行全面評估及安全方面指導,一旦確認高風險患者,如低視力、高齡、或伴有全身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患者,在床頭卡上貼上防跌倒、防墜床標識并做好防跌倒,防墜床等安全防護措施[3-5]。用藥安全方面,遵循服藥到口原則,防止了漏服,錯服,使用高滲液時貼上防外滲標識,保證用藥安全。

1.8提供全面、全程的健康指導

1.8.1制定了眼科健康教育執行單 眼科健康教育執行單里面詳細介紹了健康宣教的內容,包括患者入院時進行入院介紹,安全指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術前、術中、術后指導,特殊指導,出院指導等,護士執行后簽名簽時間[6]。出院后科室采用了電話隨訪進行延續護理,責任護士對所管的出院患者做好出院隨訪記錄,隨訪時間為1 w,1個月,3個月,及時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情況,及時解決患者的疑問,做好延續健康指導。

1.8.2科室應用了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工具 如科室準備宣傳小冊,每位責任護士配備有U盤,里面刻錄了不同病種的DV宣教短片及錄音,責任護士每天根據患者的需求到病房播放,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個性特征,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形式,如單獨對個體進行宣教,或集中患者對住院期間共性的東西進行集體宣教,在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患者,總之健康宣教貫穿于我們治療和護理的全過程。在與患者溝通的同時灌輸我們宣教的知識,讓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我們傳授的知識。

1.9定期滿意度調查 科室每月與患者進行工休座談會,認真聽取患者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及時了解患者所需。每月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了護士言行、舉止、服務態度、健康指導是否到位、技術操作水平等方面,及時了解患者對我們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及時整改,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1.10結合專科實際,細化分級護理服務 科室將眼科分級護理的依據及護理標準制成公示牌掛在病房走廊,向患者及社會主動公開服務項目,通過向患者公開等形式加大臨床護理工作的社會監督,使患者及家屬感受到基礎護理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人性化,對我們護理工作由滿意到感動[7]。

2體會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轉變了護士護理服務觀念,由以前的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落實,加強了護士工作的責任心,提高了護士的業務水平和主動服務的意識,更充分體現了護士的價值。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努力為患者提供無縫隙、連續性、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和諧了當今緊張的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黃思建,吳素虹,盧素芬.創建眼科專科特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4):104-106

[2]劉學英,胡鴿,鄧雪雁.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0,9(8):60-63

[3]唐小涵.人文關懷在眼科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09(13):1188-1189.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1.13.048.

[4]郭誼楠,許樂,劉月芬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優質護理病房中的應用[C].第三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頒獎大會暨第三屆護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3:629-629.

[5]馬瑞.眼科優質護理服務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3,(12):270-2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湘乡市| 东乡族自治县| 睢宁县| 平山县| 紫金县| 突泉县| 新野县| 东乡族自治县| 绵阳市| 儋州市| 彰化市| 诸城市| 昭通市| 德惠市| 吉安市| 青川县| 江津市| 琼中| 嘉兴市| 年辖:市辖区| 九龙坡区| 息烽县| 沙河市| 平湖市| 闸北区| 建湖县| 龙海市| 禹州市| 利川市| 渝中区| 宜州市| 赤水市| 祁阳县| 鄂托克前旗| 离岛区| 都兰县| 宜兰县| 工布江达县| 文成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