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04: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一般現在時的句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科技英語 特點 被動語態 一般現在時 應用
英語這門語言早已是國際上公認的主要的科技語言之一,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都在以英語來閱讀和撰寫科技文章和教科書。因此,EST(科技英語)已逐漸成為一種專用英語。當然,科技英語用來表達科技概念、理論和事實的做法并非與日常會話或文學語言的表達和使用完全不同。然而,事實上科技英語與普通英語在某些語法使用上,如:語態、時態、語氣、詞序以及句子結構上確實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大量科技英語文章、作品以及教材已經表明了其在語法應用中所具備的科技英語的特點。為此,本文將從科技英語中淺述其被動語態和一般現在時的運用。
一、科技英語中的被動語態
在科技英語文章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動詞在使用被動語態。而被動語態的使用常常是現在時形式或是將這類動詞用于例句中,這種被動語態的使用,科學家和工程師比作家用得更頻繁。
(一)為什么被動語態會時常出現在科技英語中?
1.被動語態在意義上表達更為清楚
科學家的表述時常注重行為和事實,不需要注釋或參考等,這樣就不會引起理解上的混亂。
Example:People heat the gas carefully.
句中的People指的是誰?作者?作者和讀者?所有的學習者?每個人?
使用被動語態,所有的這些混亂都可以避免。
The gas is carefully heated.
2.被動語態能讓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能開門見山地直接介紹最重要的信息
眾所周知,在科學領域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主題,在使用被動語態的句子中含有大量信息的主題能在一開始就引起讀者的注意。
Example:Electrons closer to the nucleus are held more tightly than those in the outer orbits.
3.被動語態的句子比主動語態通常更短、更簡明
比較下列兩個句子:
Mathematics is used in many different fields.
People use mathematics in many different fields.
不難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更短、更簡明。
(二)被動語態的功能
1.陳述規則或普遍原理
Example:
a、All matter is made up of atoms.
b、Many car engines are cooled by water.
2.描述過程
The Bessemer Process uses a furnace called a ‘converter’. The outside of the converter is made of steel plates. The inside is lined with bricks. The converter is tipped on to its side and the charge of molten iron is poured into the top. Then the converter is put upright again. A blast of air is blown through holes in the base of the converter. This is called the ‘blow’.
3.動詞不定式的被動式常用于新聞報告和對簡單的事實進行陳述
Example:
a、Many pupils in school thinks of science as a subject containing more facts to be learnt.
b、The new factory is said to be opened next month.
4.情態動詞的被動式(should, must)更常用在明顯的指令、警示和公告中
Example:
a、All library books should be returned by the end of June.
b、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function the machine.
二、科技英語中一般現在時的應用特點
(一)簡介
在大多數科技文章中,常使用一般現在時,這是因為科技文章和教材包含的信息和科學知識是沒有明確的時間的。所以,一般現在時就是用來作慨括性的論述,這就是科技英語中常常大量使用一般現在時的原因。
Example: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consists of carbon and oxygen.
這是一個普遍真理,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甚至在宇宙太空都是事實。所以,要用一般現在時來表達這個普遍的陳述,也就是無時間性的現在時。
(二)應用
1.一般現在時用于有普遍行為和有規律過程
Example:He studies physics six hours a week.
2.一般現在時用于慨括性的陳述
Example:Action and reaction are opposite and equal.
3.一般現在時用于事實的陳述和觀察所得的報告
Example:The moon rotates rather slowly and so one day on the moon is as long as two weeks on the earth.
On average, women live loner than men.
4.一般現在時也能用于實驗的描述
Example:Pucker up your lips and blow fast, and the air that passes over your hand feels cold.
參考文獻:
[1]戴煒華,陳文雄.科技英語的特點和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4.
[2]翁瑞琪?英漢科技辭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步行上學。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一個星期有七天。
He can swim.
他會游泳。
I leave here at 6:30 tomorrow morning.
我明天早上六點半離開這兒。
注意:不少表經常性的時間狀語常來“捧場”,像often, usually, sometimes, every day/week, on Sundays等,聰明的同學解題時往往以此為突破口,輕松答題。
[焦點二] 一般現在時的陳述句形式有五大種:
1. 主語+系動詞+表語。例如:
There is a river behind my house.
我家后面有一條河。
2. 主語+不及物動詞。例如:
We usually go to bed at 9:30 p.m.
我們常常九點半睡覺。
3.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例如:
She often has porridge for breakfast.
她經常早餐吃稀飯。
4.(1)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人)+直接賓語(物)。例如:
Miss Hu teaches us Chinese.
胡老師教我們語文。
(2)主語+及物動詞+直接賓語(物)+to/for+間接賓語(人)。例如:
My parents give ten yuan to my sister every week.
我父母每星期給我妹妹十元錢。
5.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賓語補足語。例如:
You must keep the ground clean.
你們必須保持地面整潔。
[焦點三] 一般疑問句的特點有兩個:
1. be動詞(am/is/are)與情態動詞(can, must, could, would等)為了“一般現在時的一般疑問句形式”這個共同的目標,它們直接“搶至”主語前(即跟主語位置對調)。例如:
Danny is a good student.
Is Danny a good student?
We can se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Can you see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2. 句中沒有am,is,are,can,must等系動詞或助動詞時,變一般疑問句要在其句首加助動詞do或does。例如:
We have six classes a day.
—Do you have six classes a day?
—Yes, we do. /No, we don’t.
Jack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much.
—Does Jack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Yes, he does. /No, he doesn’t.
[焦點四] 變否定句有困難,找am,is,are,can,must,could,would等來幫忙!找到就別客氣,直接在其后加not!例如:
The twins can speak Chinese.
The twins can’t/cannot speak Chinese.
句中沒有系動詞或情態動詞時則加do/does not構成否定句。例如:
My good friend Jack likes Chinese food.
My good friend Jack doesn’t like Chinese food.
注意:“I think...”句型變否定句時要以think為中心。例如:
I don’t think he is right.
口語中,因no相當于not any,所以不少名詞前也常用no構成否定,尤其是在there be或 have/has句式中。例如:
I have no time (= not any time) to do the housework.
我沒時間干家務活了。
[焦點五] 變特殊疑問句,是在一般疑問句前加相應的特殊疑問詞,回答則據實相告。例如:
We often get up at 6:30. (Do you often get up at 6:30?)
When do you often get up? (At 6:30.)
[焦點六] 選擇疑問句以特殊疑問句或一般疑問句的相關人物、時間、地點等為基礎,在其后以or為紐帶連接一個或多個選擇項目供候選。回答時不用Yes或No。例如:
We can see a picture on the wall. (a map)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wall, a picture or a map? 或Can you see a picture or a map on the wall?
[焦點七]有關一般現在時的常見錯誤有如下幾種:
1. be動詞與行為動詞同時出現在句子中。例如:
誤:We are plant (plant) the trees in spring.
正:We plant (plant) the trees in spring.
解析:同學們往往會用漢語的思維方式去翻譯,就成了“我們是在春天植樹”,這是學習英語最忌諱的。在一般現在時中,be動詞是表狀態,行為動詞是表動作,兩種動詞不能同時出現在句子中。
2. 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易出錯。例如:
誤:He plaies (play) football very well.
正:He plays (play) football very well.
誤:Danny gos (go) to school at 7:10.
正:Danny goes (go) to school at 7:10.
解析: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動詞變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是把y換成i再加es。與名詞變復數不同,以o結尾的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是在詞尾加es。
3. 在句式變換時易出錯。例如:
誤:Does Jenny has (has) a good friend?
正:Does Jenny have (has) a good friend?
誤:Brian doesn’t lives (not live) in China.
正:Brian doesn’t live (not live) in China.
解析:第三人稱單數作主語的一般現在時句子進行句式變化時,可記住如下口訣:“見助動,用原形”。
4. 對do的理解易出錯。例如:
誤:We don’t (not do) our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
正:We don’t do (not do) our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
解析:do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詞,它有三個含義:a) 是所有行為動詞的總稱;b) 是助動詞,無實義;c) 是一個具體的行為動詞意為“做,干”。此句中的do表示“做,干”,not指把此句變為否定句,故須在do前加助動詞don’t。
5. 對主語的 “數”判斷有誤。例如:
誤:Li Ming with me are (be) in Beijing.
正:Li Ming with me is (be) in Beijing.
解析:表面一看是“我和李明兩個人在北京”,但with me在此作狀語,不能作主語,故用is。
另外,賓語從句中,從句部分若是表示客觀真理,不管主句是何種時態,從句都要用一般現在時;在時間和條件狀語從句中,主句表將來,從句要用一般現在時。
[現場演練]
一、按要求寫出下列各句的相應形式。
1. Lucy is at home now. (變一般疑問句)
2. The twins can write some Chinese words. (變否定句)
3. The new student comes from America.(用Japan改成選擇疑問句)
二、用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 What they (do) in the evening?
2. My English teacher (do exercise) every morning.
3. Han Mei often (have) lunch at 12:00.
4. My mother (not like) apples or oranges.
一、從概念入手
時態的概念是時態的本質。各種時態的概念詮釋了各種時態謂語動詞動作發生的內在實質,這是英語語言與作為我們母語的漢語所沒有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有對時態概念的分析,但流于表象、較抽象,學生難于從其實質上理解。部分學生僅僅從一般概念意義上去背誦、記憶,而無法從概念實質上去分析具體時態。怎么正確運用時態的概念去解決具體問題呢?
首先應了解時態概念的實質。時態概念界定了謂語動詞動作發生的時間范疇;謂語動詞動作發生后,該動作所產生的影響;以及該動詞動作本身具有的特征。如:
1.一般現在時:概念是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例: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時間范疇:任意一天的早晨。
動作產生的影響:早上6:00點起床。
動作的特征:動作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會發生。
2.一般過去時:強調動作發生在過去的一個事實。例:
He went to Beijing last week.
時間范疇:過去特定的一個時間(last week)。
動作影響:上周去了北京,至于現在情況則不清楚。
動作特征:上周(last week)該動作發生過,與現在無關。
3.現在完成時:動作發生在過去,但過去的時間不清楚,對現在造成一定的影響或結果。例:
I have read the book three times.
時間范疇:動作發生在一個不太清楚的過去。
動作影響:對現在有一定的影響,即主語對book有一定的了解。
動作特征:過去的動作與現在有關。
4.過去進行時:動作發生在過去特定的時間,強調過去動作的持續,與現在沒有關系。例:
——Can you tell me what I said just now?
——Sorry, I was observing the dog near the river.
時間范疇:動作發生在過去,said與observe均發生在過去。
動作影響:通過上下文不難看出“observe”與上文said是同時進行,但其主要強調這個動作持續。
動作特征:過去的動作與現在無關,observe的動作是否還在發生,從句意無法得知,但是observe這個動作必然持續一段時間。
二、從參照時間點入手
在分析英語句子的時態時我們常常給謂語動詞界定一個時間參照點,即現在和過去。我們學習的所有時態都可以依據這兩個參照點來判斷。
A:一般現在時 B:現在進行時 C:一般過去時 D:一般將來時 E:現在完成時 F:過去完成時 G:過去進行時
通過此時間軸,我們可以很清楚、很直觀地把時態呈現出來,其中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其參照時間點為現在,也就是其謂語動詞動作的發生都與現在有關系;而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過去進行時和過去將來時其參照時間點為過去某一特定時間,也就是其謂語動詞動作的發生都與過去特定的時間有關系,而與現在無關系。
三、從顯示詞上分析
英語中時態的出現是基于謂語動詞動作發生時間的不同導致動詞形態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動詞的時態是以時間為基準的,即時間是英語動詞時態的一個決定性參數。時間的變化導致時態的變化。時間作為動詞動作發生的界定詞在某種程度上能呈現其時態的意義。因此,在分析時態時,我們應該充分了解每一種時態里起決定性因素的時間這個參數。了解這些一般規律意義上能呈現時態的表時間的名詞、副詞以及短語詞組,為我們剖析句子的時態提供了參考。
四、從主從復合句入手
英語中兩個無關聯的簡單句融合為一個主從復合句,其主句和從句在其意義上、前后邏輯上、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是有一定聯系的。在部分主從復合句中主句的謂語動詞的時態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并制約從句謂語動詞的時態。也就是說,主句和從句中的謂語動詞不能各自為戰,應協調統一、保持一致。根據參照時間點把所有時態分為兩大類:現在的時態(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一般將來時)和過去的時態(一般過去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將來時、過去完成時)。而在絕大多數主從復合句中,其主句時態和從句時態是有規律可循的。
(一)賓語從句
若主句的時態為一般過去式,則從句謂語動詞用相應過去的時態。例:
Lucy told her father that she had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但若從句中體現的是客觀事實、真理,則其時態不受主句影響。例:
The teacher said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二)時間狀語從句
1. 在時間狀語從句中和條件狀語從句中遵循“主將從現”原則,即若主句、從句中的謂語動詞動作均發生在將來,則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在時替代將來的動作。例:
I will tell him the news as soon as I see him
2. 由when、 before、 after、 until 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若主句、從句謂語動詞動作均發生在過去,且這兩個動詞動作不同時發生。則先發出動作的動詞用過去完成時,后發出動作的動詞用一般過去時。例:
The train had left when he go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3. 由when、 while、 as 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若主句、從句謂語動詞動作均發生在過去,且這兩個動詞動作同時發生。則延續性動詞用過去進行時,非延續性動詞用一般過去式;若兩個動詞均為延續性動詞,則延續時間長的用過去進行時,延續時間短的用一般過去式。例:
He was watching TV when his father came back.
I listened to music as I was walking
4. 由since 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主句用現在完成時、從句用一般過去式。例:
I have learned more than 3000 English words since I went to middle school.
5. 幾種主從復合句特殊時態
1)It+will be+段時間+before+句子(該句子用一般現在式)
2)It+is/has been+段時間+since+句子(該句子用一般過去時)
3)It+be+點時間+when+句子(前后句子時態保持一致)
4)主+ had hardly+p.p+when+句子(該句子用一般過去式)
主+had no sooner+p.p+than+句子(該句子用一般過去式)
5)主+had+p.p+其他+by the time+句子(該句子用一般過去式)
6)主+will+have+p.p+其他+by the time+句子(該句子用一般現在時)
7)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句子(該句子時態用現在完成時)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句子(該句子時態用過去完成時)
8)It is (high) time that 句子(該句子時態用一般過去時或謂語動詞用should +動詞原形)
(三)定語從句
It is the adjest+名詞+句子(定語從句)[該句子時態用現在完成時]
Unit6 Do you have a bnanaas?
Section B
設計人:張靜 審閱: 張體寬 審核: 使用者: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1.進一步鞏固Do you like...?的運用.
2.運用 I like.... I don't like....句型談論自己對各種食物的喜好,而且能進行實際交際說說每天三餐吃的東西。
3.能寫購物單。
4.語言知識
類 別
課標要求掌握的內容
詞 匯
名詞: ,egg,apple,carrot,chicken,breakfast,lunch,dinner,fruit,vegetable,dessert,list,star.
動詞: eat,have,
重點句子
A: Does Tom like apples?
B: Y es, He does. He likes apples. / No, He doesn’t. He likes pears
重點語法
1.學習詢問他人對食物的喜好并對他人的詢問做出準確回答.
2.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時,動詞的用法.
自主學習
1. Learning food words. 運用實物和卡片,熟悉水果名稱、西餐食品名稱。banana, orange, pear, strawberry tomato. hamburger, French fries.
2.回憶自己每餐經常吃的食物.
3.看自己能寫出多少有關水果和蔬菜類的單詞.
合作探究:
活動一 :選兩個學生運用實物和卡片,介紹西餐名稱、食品水果名稱, banana, orange, pear, strawberry tomato hamburger, French fries, ice cream, salad, broccoli.向全班同學介紹,引發同學們的興趣,同時又創設了學生表現的機會。之后完成1a—1c
活動二:聽錄音,完成2a—2c.
活動三:閱讀文章.完成3a.—3b。說說一日三餐喜歡吃的食物.
(1) 鞏固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T 作嘗 French fries 動作,然后微笑,點頭。
T: I like French fries/Hamburgers for lunch..Do you like them?
T 作嘗 tomato 動作,然后搖頭,作痛苦狀。
T: I don't like tomatoes. (salad)
展示質疑:
任務一:欣賞表演,熟悉句型,激發興趣,評選最佳演員。完成4a
由兩個學生扮成孫悟空和豬八戒, 表演購物的場景,豬八戒什么都要,邊挑邊說:I like pears. I like hamburgers, too...孫悟空邊挑邊扔,說:I don't like salad. I don't like strawberries.... 最后發現香蕉,作興奮狀大聲說: I like bananas.
任務二:Guess: What's my favorite food?完成4b,讓同學寫出你的購物清單.
任務三:: 運用比賽,強化記憶單詞。(給積極表現的學生發獎品:蘋果,橘子等)
任務四: 寫一段話,說說自己一日三餐喜歡吃什么.評選小作家.
任務五: 完成《課時達標》上Page29,Page30上的助學練習
任務五:完成self check
拓展深化:
一般現在時態
一般現在時態,表示經常或者反復發生的動作。
一般現在時態分為be 動詞的一般現在時和實義動詞的一般現在時。
含有be 動詞的一般現在時
be動詞包括am,is,are。中文為"是", 這三個詞的用法要隨著主語的變化而變化。 "am" 用于第一人稱單數(I); "is" 用于第三人稱單數(he,she,it等); "are "用于第一人稱復數(we),第二人稱單數和復數(you), 第三人稱復數( they,the families等)。 可以記住以下順口溜:我(I)是am,你(you)是are,單數是is,復數是are。
含有實義動詞的一般現在時:
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
肯定句為:主語+動詞的三單形式(+s或+es)+賓語
否定句為:主語+助動詞doesn't+動詞原形+賓語
疑問句為:Does+主語+動詞原形+賓語?
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也要使用助動詞does。
注:第三人稱單數用了 does 后面就不用動詞的三單形式了,而用動詞原形。動詞的一般現在時態, 除了第三人稱單數 外,其余都用動詞原形。
當主語是除三單以外其他人稱
肯定句為:主語+動詞原形+賓語
否定句為:主語+助動詞don't+動詞原形+賓語
疑問句為:Do+主語+動詞原形+賓語?
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也要使用助動詞do。
注:變為疑問句,要在句首加"do" ; 變為否定句, 要在動詞前面加"do not", 可以簡寫為 "don't"。
反思與評價:
1、小組評改《課時達標》上Page29,Page30上的助學練習,討論解答錯題。
2、英語學習形成性評價表:
家長
評價
聽錄音
(時間)
大聲朗讀
(時間)
家庭作業
是否完成
簽名
意見或
建議
分鐘
分鐘
小組
評價
自主學習
情況
合作探究
表現
課堂展示
自我
評價
Great
(我真棒)
Good
(我還行)
Come on
(還需努力)
教師
評價
課堂表現
作業情況
朗讀背誦情況
關鍵詞:初中英語;時態教學
一 常用一般現在時的情況
以Here,或There開頭的句子,說明正在發生的動作,謂語動詞不用現在進行時,而用一般現在時。既定的時間如生日、日歷、課時安排、交通時刻表等,通常用一般現在時表示將來動作。在See to it.make sure,make certain,be sure.100k out.takecare等之后的從句要用一般現在(過去、現在完成)時代替一般將來(過去將來、將來完成)時。在賓語從句中,表示客觀事實或真理.一律用一般現在時。在由as soon as。when,before,after,till等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和由if,unleSS,aslognsa,incase等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或在方式、讓步狀語從句中,常用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但主句用一般將來時。
(一)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區別主要體現以下方面。前者表示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常與表示頻度的時間狀語連用;客觀真理。客觀存在,科學事實。后邊主要表示表示在確定的過去時間里所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一般現在時具體用法如下:表示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常與表示頻度的時間狀語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seldom,never,every day,連用。客觀真理則是無須證明的一種客觀事實或現象,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an.地球繞太陽轉動。格言或警句,蹦de goes before a fall.驕者必敗。一般過去時具體用法如下:表示在確定的過去時間里所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常用時間狀語如:yesterday,the day before,yesterday,last week,just now,an hour ago,the other day,in 1982.at the age of 5,one day,long long ago。etc.等。還可以表示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如When 1 wag ten years old.I often played basketball in the park.
(二)現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的辨析。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區別主要體現以下方面:前者表示現階段或說話時正在進行的動作。后邊表示表示過去某段時間或某一時刻正在發生或進行的動作。現在進行時通常和時間狀語:now,at this time。,以及有look,llsten,watch,see等一起用。如Listen!e birds are singing。旬式結構;SOmebedv+am/is/are+doing。、句式變化規則為:變疑問,把am/is/are提到主語前.其它不變:變否定.在am/is/are后直接加“not”。過去進行時常用的時間狀語包括:at this time yesterday,at 11 at time,at8:00 yesterday威有when,whil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等。
二 初中英語過去時態的應用
在傳統的語法書里.英語過去時態的語法意義有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兩種。過去時態的典型用法是把話語中表達的內容發生的時間置于說話時間之前.包括絕對過去的相對過去.主要用于表述以說話的時間為參照點過去發生的事情或存在的狀態。
三 初中英語非過去時間的用法
初中英語的動詞時態屬于英語的基本用法。其中的時表示的是一種語法范圍,用來表示謂語動詞存在或者發生的時間。但是在很多情況之下,英語的時態和動詞發生的時間并不是對應的。初中英語的過去時態除了表示過去的狀態和實踐,還可以表示將來或者現在的實踐。在一些表達主觀的推斷、虛擬語氣、醫院和猜測的情況下,同樣可以使用英語的過去時態。英國的語言學家夸克,將英語之中使用過去時表示將來時間或者現在時間等非過去時間的狀況進行了歸納。
動詞時態是英語動詞的基本語法范疇之一。但在許多情況下.英語中的時態和自然時間并不一一對應。過去時除了表示過去的時間或狀態,還可以表示現在的時間甚至將來的時間。英語的過去時還被用來表達各種主觀的推斷、猜測、意愿等“虛擬語氣”。英語過去時用來表示現在時間或將來時間等非過去時間.主要有以下三類:第一.時態后移(back shift)。即間接引語中轉述動詞(reporting verb)過去時常使所屬從句的動詞隨之采用過去時,盡管指稱的是現在。第二,表態性過去時(attitudinal past)。即表示說話人試探性地詢問聽話人曾有過的某種意愿,而非過去時間.多用于表示意愿或心理狀態的動詞。比如以下這句就是指稱現在時間:第三,假設性過去時陽。即在某些從句中表示與說話人所認為或期待的相
反。意含現在時間或將來時間的某一狀態或事件不存在。
一、考查原因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原因狀語從句可以由as, because, since, for等從屬連詞引導。但是這些從屬連詞不能與并列連詞so同時用在一個句子中。
在引導原因狀語從句時,because語氣最強,其次是as和since。由why提出的問句要用because來回答。
[中考題例]More and more kids become unhappy they have too many activities to do. (2009年泰安)
A. butB. or C. becauseD. so
[簡析]前后兩句為因果關系,后一個句子表示原因,故C項正確。
[中考題例]his leg was hurt,he walked slowly.
(2008年寧波)
A. Because; so B. Because; / C. Although;but D. Although; /
[簡析] because與so不能同時使用,再由句意“因為他的腿受傷了,所以他走得很慢”,可以快速得到正確答案B項。
二、考查時間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時間狀語從句主要由表示時間的一些連詞如:when, before, after, until, while, as soon as等來引導。
如果主句是一般將來時、祈使句或者主句含有情態動詞,從句用一般現在時來代替一般將來時。
[中考題例]―Could you please tell Peter that I want to talk to him?
― Sure. I’ll let him do it as soon as heback. (2008年河北)
A. comesB. cameC. have comeD. will come
[簡析]該題中主句是一般將來時,以as soon as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應用一般現在時。A項正確。
[中考題例]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your e-mail addressyou go? (2008年云南)
A. as soon asB. beforeC. afterD. until
[簡析]本題考查引導時間狀語從句連詞的正確選用。as soon as意為“一……就……”,before意為 “在……之前”,after意為“在……以后”,until意為“到……為止”。根據句意“請把你的電子郵件地址給我好嗎?”可知這是“在離開之前”。B項正確。
三、考查條件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條件狀語從句由連詞if或unless等從屬連詞引導。
如果主句用一般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在時表示將來時。
[中考題例]I’m waiting for my friend. ,I’ll go shopping alone.
(2008年重慶)
A. If she comes B. If she will come
C. If she doesn’t come D. If she didn’t come
[簡析] 含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復合句中,若主句用了一般將來時,則從句應用一般現在時,從而排除B、D兩項;再根據“I’ll go shopping alone”可知A項不符合邏輯。
四、考查讓步狀語從句
[考點聚集]
讓步狀語從句常由though, although, even if等從屬連詞引導。
這些從屬連詞不能與并列連詞but同時用在一個句子中。
[中考題例]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terrible accidentit happened so long ago. (2007年揚州)
A. only ifB. even thoughC. only whenD. ever since
[簡析] 由句意“盡管那場可怕的事故發生這么長時間了,但我決不會忘記”可知,需用even though(盡管,即使)。
五、考查目的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目的狀語從句常由so that, in order that等從屬連詞引導,從句中常含有can, could, may, might等情態動詞。
[中考題例]―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Beijing are learning Englishthey can better serve the 2008 Olympic Games.(2008年上海)
― I’m sure they will.
A. because ofB. so thatC. even thoughD. as if
[簡析] 因從句是表示主句的目的,所以用so that來引導目的狀語從句。
六、考查比較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than意為“比……”,than前使用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如果從句中有與主句相同的部分,在口語中常省略。
as...as...意思“跟……一樣”,as后接形容詞、副詞的原級,其否定形式是not as (so)...as...,意為“……不及……”。
[中考題例]Our village has changed a lot, and it becomesbefore.(2009年桂林)
A. so beautiful as B. as beautifully as
C. more beautiful than D. much more beautiful
[簡析]由前句“我們村子發生了很大變化”可知,“它比以前更美麗了”。所以C項正確。
七、考查結果狀語從句
[考點聚焦]
結果狀語從句常由so...that,such...that等從屬連詞引導。
使用so...that時,so后面接形容詞或副詞原級;使用such...that時,such后面接名詞,如果有形容詞many, much, few, little修飾名詞時,則只能使用so...that...。
[中考題例] This exercise isdifficult .(2008年濟南)
A. so;that few of us can doB. so; that few of us can do it
關鍵詞:合作;探究;學習小組;高中英語語法
語法教學一直被認為枯燥,復雜,許多學生都害怕語法,討厭語法。這跟我們很多教師的傳統英語語法教學有很大關系。傳統的語法教學一般采用滿堂灌的模式,教師一味地講理論、講規則,學生機械地背誦、記憶,枯燥無味,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狀態。一堂課下來,老師和學生都累得夠嗆,實際效用無從得知。
一,自主預習是前提
斯臺維克(stevick)認為,學生需提前預習課本知識。古代軍事家孫子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工作。在自主預習過程中,學生要邊看`邊想`邊寫,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感官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以我們剛學過的外研版B1M1中的Grammar語法教學為例。
第一步,設定預習目標。如:
1.復習一般現在時的三種不同用法:a permanent(lasting forever)state of affairs,a habit,or something you do regularly,something which is always true(e.g.scientific facts)
2.現在進行時的兩種不同用法: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at this moment,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in this period of time。
3.使用這兩種現在時態來談論自己的新生活和新學校
一般現在時學生初中已學過,所以并不陌生。同學課后應自主預習,然后使用這兩種現在時態來談論自己的新生活和新學校,上課前先組內討論,大聲朗讀,互相糾錯并提出問題;
第二步,預習內容及指導:
親愛的同學們,請大家通過完成以下句子回憶,復習并歸納總結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用法。
1.一般現在時
We always (care)for each other and (help)each other.
He (go)to school every day.
2.現在進行時
――What are you doing now?
――I (do)my homework.
第三步,預習體會及提出疑惑
Write down the problems you cannot settle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independently.
第四步,組內討論回答同學們所提出的疑惑并探究例句中所隱含的語法規則。(學習策略需注意:解決問題方法,善用工具書獨立預習,組內討論完善補充信息。)
二,課中小組合作探究是關鍵
實踐證明,在高中英語語法課上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動機,滿足他們學習英語的成就感;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英語的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方式。
在我們學校普遍存在著班級人數多、學生個體差異大、時間緊、教材教學任務重等的問題,使教學不能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害怕自己在課堂上說得不好或者說錯,而遭同學笑話,往往在課堂不敢說,不愿說。英語課堂往往會被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壟斷。在分組的時候,班主任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性別,不同學習水平,不同交際能力等,將他們打亂,重組,再合理的分組,這樣就給一些較自卑的學生一段緩沖的時間,避免了他們在課堂上當場答錯時的尷尬。
2.小組合作探究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生自主預習之后,我們應該注重課內合作與探究。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要注重交際運用,突出語篇,利用語境使學生更好地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把語法與語境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語境中傳授語法知識,使語法具有應用性,實用性,使語法充滿生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以我們剛學過的外研版B1M1中的Grammar語法教學為例。
Give students som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ask them to decide which verbs are in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and which verbs i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A)I live in Shijiazhuang,a city not far from Beijing.
B)We are using a new textbook.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can indicate:
A)a permanent(lasting forever)state of affairs
B)a habit,or something you do regularly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can indicate:
A)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at this moment(now).
B)something is taking place in this period of time
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簡單判斷練習題,幫助學生形象地回想兩種現在時態基本形式,再大聲朗讀,使學生們可以從理論上充分理解本課語法知識,這也為后面對語言的操練提前做了準備工作,為后面的進一步復習作鋪墊。下面羅列一些簡單例句,讓學生集體合作探究,將句子用法做出判斷,即一一對應前一部分中兩種時態的不同用法,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簡單化。
Give some sentenc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cide which uses they can show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e is learning English under Mr.Smith this year.
在學習閱讀課文后,學生見到許多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句子來描述現狀。通過下面這個練習可以將語法知識的學習和實際語境練習起來。這個口頭練習主要是對剛才總結的語法規則的實際使用,大量的實際語言操練可以幫助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組內同學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所學時態編成對話或短文,再到臺上來為大家展示,使語言知識提升到語言能力的過程。
最后,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歸納總結今天所學的內容――一般現在時。組內成員可以分工進行,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主要負責歸納總結,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做筆錄,中等同學可以上臺展示本小組的討論成果。這樣就可以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每一個同學都能有所收獲,使每一個同學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三,課后有效性評價很重要
在我校生本導學新課改中,每人一張評價表,從課堂表現,作業,默寫,訂正,錯題收集,課外提問,背誦,學習資料袋整理等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在學期結束評選最佳學習小組和最佳學習個人時,不僅僅參照表格中的得分高低,還要參考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效率、共處情況以及個人的合作態度、合作技能等。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合作學習追求的一種境界,從而更好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習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延安實驗中學)
參考文獻:
[1] 閆石秀,高中英語語法情景化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8):295
但有許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卻出現許多錯誤,大體有下列情況。
一、沒有注意到時間,只注意理解狀態
有很多學生只注意了對狀態的了解,而忽視了動作發生的時間。其中對現在完成時的使用表現最為明顯。許多學生總是認為“完成”即為發生過。可“完成”是狀態,“現在”才是時間。讓我們再從“現在完成時”的實質來分析一下現在完成時的應用范圍。
情況一:一個開始于過去的動作一直延續的“現在”。
1) She has worked there for ten years.(到目前為止)她在那里已經工作了十年了。
2) She worked there for ten years .她曾經在那里工作過十年。
這兩句話都都出現了時間狀語“for ten years”。有很多學生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錯誤的觀點“for +一段時間”只與“完成時”連用。通過這兩個句子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個句子用的是“現在完成時”。它表示的是在那里工作從過去到現在有十年,強調的是動作延續到現在。而第二個句子用的是一般過去時,只是表明他在那里工作過并不強調延續,只是單純的對過去的一件事情的陳述。
情況二:一個發生在過去或剛剛完成的動作對現在產生的影響,用現在完成時。例如:
I had a cold in the rain and my clothes____.
A. has ruined B. had ruined
C. have been ruined D. had been ruined
雖然這道題中and 前的句子用的是一般過去時,但是and 后則表達的是遇上雨這一過去的動作對現在我衣服產生的影響,因此應該用現在完成時,再根據主被動語態選擇C項。
從以上兩種情況來看,無論是動作從過去延續到現在,還是過去的動作對現在的影響應該用的是現在完成時。換句話說,現在完成時所表述的是“現在”的動作或狀態。所以,不要只單純地去考慮“完成”狀態,而要把時間和狀態結合在一起,兩者要兼顧。
二、對于有些時間結構掌握的不準確
英語中有很多與時態連用的時間結構,以及為了方便記憶而衍生出來的巧計口訣。這些口訣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幫了學生很大的忙。但對個別口訣的理解不準確的情況卻成為我們學習英語的障礙。其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 “主將從現”。現在讓我們看一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
1)對于“現”,很多人認為只用“一般現在時態”。但這里的“現”指的是多用“一般現在時”,有時也會用“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或“現在完成進行時”。也就是說“主將從現”中的“現”指的是“現在”時間里四種動作或存在的狀態,而以“一般現在時”為多。
——Excuse me, what about this takeaway dish in the store?
——Madam, this is an easy but impressive dish if you_____ at home.
A. entertained B. have entertained
C. will entertain D. are entertaining
本題是對外賣飯菜的情況的說明,所以if從句應該用現在時結構。根據句意“如果你在家中(慢慢地)享用的話(你會發現)這菜雖簡單但卻會讓你印象深刻的”強調一邊享受一邊體會,選擇D。而不是一般現在時。
2).“從”是指從句,主要是狀語從句中的“時間”、“條件”或“讓步”狀語從句,而并非是所有的從句用“現在時態”表示將來。
3).“主將”和“從現”并不是必須同時具備。有很多人認為“主將”和“從現”必須同時出現,但這也是一種誤區。“主將從現”只是表示主句和從句在時態上的某種對應關系,并不是一種必然,也就是說只要是時間、讓步、條件從句中要表達將來的含義,那么就有“狀語從句用現在時結構表達將來”,而主句不必是將來時。
三、不知道如何去判斷沒有時間狀語的句子的時態
我們很容易發現有很多的題中找不到明顯的時間狀語結構。也有相當多的學生對這樣的題型束手無策或判斷吃力。那么,我們怎樣解決它們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著手:
1. 根據語境判斷
Lucy, you play so well. But I __________ you played basketball.
A. didn't know B. hadn't known
C. don't know D. haven't known
這道題中沒有出現時間狀語結構。所以,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分析來找出時間。“Lucy你籃球玩的這么好。但是我(以前)不知道你打籃球。”這里表明當說話人說第一句話“你籃球玩的這么好。”就表明“我不知道你打籃球”的事情結束了,即為“發生過了”。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A項。
2. 通過對比“已經給出的動作”和“要選擇的動作”的時間進行判斷。
有一些英語題,句子比較長,結構比較復雜。學生很難直接判斷出時間。這樣的題型我們可以通過對比題干中已經給出的動作和我們要選擇的動作的時間進行比較來判斷出要選擇動詞的時間。例如:
Tom was given the same suitcase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________ with them to school.
A. took B. had taken
C. were taking D. would take
1、主謂關系中人稱和數量不一致性
漢語的動詞不受主語的人稱和數的影響,但英語的謂語動詞要和主語保持一致,謂語動詞要隨著主語而變化。而學生主要用漢語思維,因此他們往往沒有習慣去考慮主語是第幾人稱,是單數還是復數。例如:
a. A number of students is going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b. He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分析:
a句中a number of +復數名詞做主語時,其謂語動詞用復數形式。b中 He是第三人稱單數,在一般現在時態中謂語動詞go應該加es。
2、時態
高中生在寫作中經常在時態方面犯錯誤。英語時態種類繁多,動詞的構成形式隨著時態的變化而變化。中文里沒有時態區分。動作或動詞的時間由跟在動詞后的諸如 “著”、“了”、“過”等副詞來表示,對高中生來說,掌握英語的時態不是很容易。實際上,學習者在頭腦里很清楚語法規則,但經常混淆或忘記改變動詞的詞形。例如:
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was born.
b. I spend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
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
正確的句子:
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is born.
b. I spent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
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rains tomorrow.
分析:
第一句是一個常識問題,應該用一般現在時態。第二句“我買這件衣服花了50元”應該是過去時態。第三句主句是一般將來時,從句是一般現在時態。
3、語態錯誤
動詞的被動式在英語中比比皆是,學生由于漢語思維的影響,很少考慮到用被動語態。雖然中文里也有被動式的含義,但與英語里被動式表達方式完全不同。英語里的被動式要求有助動詞be和一個變異的過去分詞形式,其中這個助動詞帶有時態和人稱數量信息,中文里需要使用諸如“被”、“使”、“讓”等詞語,不需要有不規則的動詞形式。這對中國的學習者來說就有潛在的困難。例如:
a. New bicycles must keep inside.
b. The book has to return at the end of the week.
c. The food has cooked.
d. Knife should take away from babies.
正確的句子:
a. New bicycles must be kept inside.
b. The book has to be returned at the end of the week.
c. The food has been cooked.
d. Knives should be taken away from babies.
很明顯,這些句法結構己經被確認為未能正確使用英語中的被動式。學生還會犯一些其它方面的錯誤,其中之一是,常常把英語里沒有被動語態的詞(組),如 take place, occur, happen, belong to,appear, break out, rise, die等用作被動語態。
4、固定搭配
錯誤有介詞短語的搭配,固定詞組的搭配,更多的是特殊動詞的搭配和用法出現錯誤最多。很多學習者在記單詞的時候,不記搭配和真正用法,錯誤如下:
a. He suggested to go there on his bike.
b. My teacher explained me the text very carefully.
c. My mother made me to choose the one I liked best.
正確的句子:
a. He suggested going there on his bike.
b. My teacher explained to me the text very carefully.
c. My mother made me choose the one I liked best.
據以上的分析,中國學習者的英語應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母語的影響,直接翻譯,沒有記住這些動詞的特殊用法。
5、非謂語動詞
錯誤由于學生對非謂語動詞的概念不清楚,對不定式、分詞、動名詞的用法不明白,對句子結構分析不正確,常把非謂語動詞誤用作謂語動詞。學生不知道在英語句子中謂語動詞只能有一個,如果有另外一個動詞出現,這個動詞有三種情況:一是并列謂語,但是這時候必須有連詞,如and, but等;二是出現在從句里面;三就是以分詞形式出現,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還有不定式。現在分詞有主動語態和進行時的含義,而過去區分詞有被動語態和完成時的含義,不定式有將來時態的意義。例如:
a. In the museum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look at.
b.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 you.
正確的句子:
a. In the museum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to look at.
b.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關鍵詞:高中英語;時態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67-02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生在進行語法學習時,由于所學的英語時態越來越多,詞中各種時態的語態的變化及其復雜,學生也難以駕馭這些時態,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時態的講解引起足夠的重視。
1.英語時態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1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注意時態結構和時間的關系。每一個時態都有它各自的結構,這些基本結構就像數學中的公式一樣,每一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像記數學公式一樣把它們牢牢記住。在教學中,教師應用時間軸法來清楚地表述出時態與時間的關系,通過比較,讓學生清楚不同時態所表示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
1.3注意多讀多寫多聽多練。要讓學生正確掌握一個時態,并能熟練地運用,關鍵在于多練。要由簡到繁,一般從對英語句子中所含時態的辨認開始,然后再做單一時態的填充,或改句子以及單一時態的漢譯英練習,然后再做各種時態混在一起的綜合性練習等等,以便訓練學生對各個時態區分的能力。
2.牢固掌握知識重點,靈活運用是關鍵
教師應學會將英語句型教學與語法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如先讓學生在掌握好一定量的句型基礎上,再以句子的形式加以講解,在句型練習鞏固中掌握好英語語法時態。如在講解現在完成時與過去完成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記憶一些常用的句型,如:
(1)Zhang hang has worked in our company since he returned from studying. (2)He has been away from home for many years.
以上句子是F在完成時態的基本句型,教師在講解時還應提醒學生注意從句與主句的時態變化,并加以牢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此外還應注意一些特殊語法句型。如:
(1)以There, Here引導的倒裝句,表示某一動作正在發生,謂語動詞不宜使用現在進行時態,而應采用一般現在時。如:There goes the bell.
(2)在look out, be sure, make sure等之后的從句中不宜使用一般將來時態,應采用一般現在時態代替。如:You must make sure the door is closed before you leave home. Please look out that the light is turned off.
(3)在表示生日、日歷等即定的時間句型中,表示將來某一動作,宜采用一般現在時態。
如:The train leaves at nine this evening.
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4th.
3.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習語法時態
高中英語語法中的時態教學既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又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學生在使用時往往容易出錯。倘若僅用一個句子去分析一些語法現象,學生學起來將會感到乏味。多媒體集動畫、聲音與一體,若借助多媒體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英語語法時態,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資源將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影像資料,影像圖像,并將英語語法中的時態知識加以整合,變枯燥乏味的英語講解為生動形象、簡單直觀的教學情景,形象地學好語法時態。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英語語法教學活動的自覺性,把握好英語語法中時態規律。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及現在完成進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幾段動畫對這兩種時態進行比較分析,清晰地將兩者之間的區別與內在聯系展示在學生面前。現在完成時由have/has+ 過去分詞構成,表示某個動作從過去開始,持續到現在,也許還會繼續下去。現在完成進行時由have(has)been+ 現在分詞構成,表示某一動作從過去某一刻開始到現在為止一直都在進行,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可能會終止。兩者都可表示某一動作的延續性,如:
Mr. Green has lived here for 30 years.
Mr. Green has been living here for 30 years.
這兩個句子意義無差別,但是現在完成時強調是動作的結果,而現在完成進行時強調動作的過程。如:
I have been writing a report since last night. (動作過程)
I have already completed the report . (動作結果)
4.從語法概念入手,善于歸納語法時態
教師在講解完英語語法時態后,應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歸納出語法時態的基本概念及其結構形式,加深學生對語法時態知識的記憶。如學生在總結一般現在時的幾種基本用法時:
(1)表示習慣性或經常性出現的動作時,常與表示頻率的時間狀語連用,如:
Miss Lee usually goes to work at eight.
I always go shopping once a week.
(2)表現現在的狀態、能力或個性。如:
Jenny has a happy family.
Chen Ping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3)表示客觀存在的事實或科學真理,如: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4)表示名言警句,當此用法出現在賓語從句中時,即使主句是過去時態,其謂語動詞也應使用一般現在時。如:
Time tries truth.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語法時態知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英語時態教學的這個課題中,學生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得有自信,學得有成就感,他們真正把課堂當成了學習的樂園,也在快樂中健康成長著。參考文獻:
一、一般時態
1、一般現在時
(1) 一般現在時表示沒有時限的持久存在的動作或狀態或現階段反復發生的動作或狀態,常和副詞usually, often, always, sometimes, regularly, near, occasionally, every year, every week等連用。例如:
1) The moon moves round the earth.
2) Mr. Smith travels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
(2)在由after, until, before, once, when, even if, in case, as long as, as soon as, the moment以及if, unless等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或條件狀語從句中,通常用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例如:
1) I will tell him the news as soon as I see him.
2) I will not go to countryside if it rains tomorrow.
(3)某些表示起始的動詞,可用一般現在時表示按規定、計劃或安排要發生的動作,這類動詞有:be, go, come, start, depart, arrive, begin, leave等。例如:
1) The plane leaves at three sharp.
2) The new teachers arrive tomorrow.
2、一般過去時
(1) 表示過去某一特定時間所發生的、可完成的動作或狀態,常與表示確切過去時間的詞、短語或從句連用。例如:
We went to the pictures last night and saw a very interesting film.
(2) 表示過去習慣性動作。例如:
1) He always went to class last.
2) I used to do my homework in the library.
(注意與be used to doing短語的區別)
3、一般將來時
(1) 表示將來打算進行或期待發生的動作或狀態。例如:
I shall graduate next year.
(2) 幾種替代形式:
1) be going to +v在口語中廣泛使用,表示準備做或將發生的事情。例如:
I’m going to buy a house when we’ve saved enough money.
2) be to +v表示計劃安排要做的事,具有“必要”的強制性意義。例如:
I am to play tennis this afternoon.
3) be about to +v表示即將發生的事情。例如:
He was about to start.
二、進行時態
1、現在進行時
(1) 表示現在正在進行的動作,常與now, right now, at the mother, for the time being, for the present等連用。例如:
Don’t disturb her. She is reading a newspaper now.
(2) 表示現階段經常發生的動作,常與always, continually, forever, constantly等連用。例如:
My father is forever criticizing me.
(3) 表示根據計劃或安排在最近要進行的事情。具有這種語法功能的動詞僅限于過渡性動詞。即表示從一個狀態或位置轉移到另一個狀態或位置上去的動詞。常用的有: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 return等。例如:
They are leaving for Hong Kong next month.
(4) 有些動詞不能用進行時,這是一類表示“感覺,感情,存在,從屬”等的動詞。如:see, hear, smell, taste, feel, notice, look, appear (表示感覺的詞);hate, love, fear, like, want, wish, prefer, refuse, forgive (表示感情的動詞);be, exist, remain, stay, obtain (表示存在狀態的動詞);have, possess, own, contain, belong, consist of, form (表示占有與從屬的動詞);understand, know, believe, think, doubt, forget, remember (表示思考理解的動詞)。但是如果它們詞義改變,便也可用進行時態。例如:
1) Tom looks pale. What’s wrong with him?
(look在此為聯系動詞,意為“顯得,看上去”)
2) Tom is looking for his books.
(look在此為實義動詞,意為“尋找”)
2、過去進行時
過去進行時表示一個過去的動作發生時或發生后,另一個過去的動作正在進行,或表示過去反復的習慣,常與always, continually, constantly等動詞連用。
例如:
1) We were discussing the matter when the headmaster entered.
2) Whenever I visited him, he was always writing at the desk.
3、將來進行時
將來進行時主要表示將來某一時刻正在進行的動作,或表示要在將來某一時刻開始,并繼續下去的動作。常用來表示禮貌的詢問、請求等。例如:
1) This time next day they will be sitting in the cinema.
2) What will you be doing at six tomorrow evening? 轉貼于
三、完成時態
完成時態通常表示已完成或從事的動作。它可分為:
1、現在完成時
(1) 現在完成時用來表示對目前狀況仍有影響的,剛剛完成的動作(常與yet, already, just連用),或者過去某一時刻發生的,持續到現在的情況(常與for, since連用)。例如:
1) I have just finished my homework.
2) Mary has been ill for three days.
(2) 常與現在完成時連用的時間狀語有:since, for, during, over等引導出的短語;副詞already, yet, just, ever, now, before, often, lately, recently等;狀語詞組this week (morning, month, year), so far, up to now, many times, up to the present等。例如:
1) I haven’t been there for five years.
2) So far, she hasn’t enjoyed the summer vacation.
3)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changes since 1978.
2、過去完成時
(1) 表示過去某時間前已經發生的動作或情況,這個過去的時間可以用by,before等介詞短語或一個時間狀語從句來表示;或者表示一個動作在另一個過去動作之前已經完成。例如:
1) We had just had our breakfast when Tom came in.
2)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they had turned out 5, 000 bicycles.
(2) 動詞expect, hope, mean, intend, plan, suppose, wish, want, desire等用過去完成時,表示過去的希望、預期、意圖或愿望等沒有實現。例如:
I had meant to take a good holiday this year, but I wasn’t able to get away.
另外兩種表示“過去想做而未做的事”的表達方式是:
1) was / were + to have done sth, 例如:
We were to have come yesterday, but we couldn’t.
2) intended (expected, hope, meant, planned, supposed, wished, wanted, desired) + to have done sth, 例如:
I meant to have told you about it, but I forgot to do so.
(3) 過去完成時常用于以下固定句型:
1) hardly, scarcely, barely + 過去完成時+ when + 過去時。例如:
Hardly had I got on the bus when it started to move.
2) by (the end of ) +過去時間,主句中謂語動詞用過去完成時。例如:
The experiment had been finished by 4 o’clock yesterday afternoon.
3、將來完成時
將來完成時表示在將來某一時刻將完成或在另一個未來的動作發生之前已經完成的動作;也可以用來表示一種猜測。常與將來完成時連用的時間狀語有:by (the time / the end of ) +表示將來時間的短語和句子;before (the end of ) +表示將來時間的詞語或句子;when, after等加上表示將來動作的句子等。例如:
1) By this time tomorrow you will have arrived in Shanghai.
2) I shall have finished this composition before 9 o’clock.
3) When we get on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train will probably have left.
4、完成進行時
完成進行時是完成時的強調形式,有現在完成進行時,過去完成進行時,將來完成進行時。
(1) 現在完成進行時表示過去某一時刻之前開始的動作或狀態一直延續到過去某一時刻。例如: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my lost book for three days,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it.
(2) 過去完成進行時表示過去某一時刻之前開始的動作或狀態一直延續到過去某一時刻。例如:
It had been raining cats and dogs for over a week and the downpour had caused landslides in many places.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 中職學生 排序法
一、中職英語語法教學背景
(一) 大綱要求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實踐,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在教學上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為其提供多種學習選擇。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進行補償教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進行拓展教學,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使每個學生均學有所得。
這些陳述體現了能力本位的英語課程設計,是學生取向的,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與未來職業發展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使用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的理念。
(二)學生情況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不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較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本人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多年來,其實還是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希望自己能學好英語,為的是以后有更好的就業前景,或者是能繼續升學,就讀于大專院校,取得大專或本科文憑。特別是在學生了解本校有升讀電大的直通車后,積極性就更高了。這部分學生不滿足職校的英語教材內容,會自己另外找一些升學輔導題來做。他們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對英語語法沒有較為系統的認識,不知怎樣去分析句子的結構,不清楚時態的運用等等,在做練習——尤其是在寫作文時,經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只能憑著感覺走,常常寫出類似“You’d better come to Guangzhou in spring is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 to come.” 的句子。
(三)中職學校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普遍有“重交際,輕語法”的情況,無疑這對改變啞巴英語,提高交際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淡化語法教學,但是并不代表語法就可以不教,學生就可以不學。即使學生知道單詞,但不清楚句型、時態,在說和寫時,往往錯漏百出,影響交際和溝通;或是想說而說不出,不知從何著手。事實上,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語法是交際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和保證,同時交際能力又是語法能力的實踐和最終目的。語法教學的開展,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英語的運用規則,并在語法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因此,語法教學是中職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四)教材
采用的教材是《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這本教材是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二、理論依據
排序(sequencing)是一門為教學活動制定邏輯計劃的藝術,它可以幫助學生以一種有組織的方式有效地掌握一系列的知識或規律。通過把知識排成一系列緊密相連的步驟來呈現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內容,而且可以提高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
排序的基本原則
一般排序的基本原則有四個: 1. 從簡單的步驟開始。 2. 運用具體的例子。 3. 增加課程的難度。 4. 介紹抽象的概念。
排序可以讓教學更加有效,應該以反映課程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的方式將學習目標排序,就像“搭建橋梁”一樣。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學習目標,從而使他們能理解該學期整個課程的語法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
運用排序進行語法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的邏輯進程,將零散的知識變成知識體系。它們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機械地按照一二三四的步驟,而是經常需要重復以前的步驟來幫助解釋目前正在討論的問題。
三、排序和教學組織模式在語法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第一步要從簡單的步驟開始。以講解一般現在時為例。通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大部分學生明白一般現在時的定義(表示現在經常反復發生的動作、存在的狀態或習慣性的動作的時態)。他們覺得困難的是系動詞和助動詞的用法,以及在表達時首先要考慮什么(其實就是不清楚句子的結構)。講到第一章的語法內容“be” 動詞時,就可以告訴學生:現在接觸到的時態是一般現在時,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句子結構開始——主-系結構。只學三個系動詞:am, are, is.同時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語中的“第三人稱”的概念原來是“除了I, we, you 之外的人稱和名詞”(很多學生認為“第三人稱”僅僅是指 “he, she, it”或“they”)。
從第一章到第二章,按照教材的安排,讓學生熟悉“主-系”結構。在學生做練習時,經常幫助他們重溫“第三人稱”這個概念。
從第三章到第四章,教材的語法內容出現了 “主-謂”結構。這個時候要讓學生明白: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有變化;同時要幫助學生弄清楚“主-謂”和 “主-系”這兩個結構的區別和用法(有謂語動詞時,不能用系動詞),在舉例和練習中,時不時提及 “主-系”結構,以強化學生對這兩者的區分和理解。隨著課程的深入,學生要學習一般現在時的否定句和疑問句,出現了助動詞(do, does), 在學生通過操練熟悉助動詞的用法之后,適當增加難度,補充課外練習題,讓學生同時面對“主-謂”和“主-系”結構。
在講完第四章時,安排學生做一些一般現在時的翻譯題,內容盡量把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之前所學的主題結合起來:自己/他人的日常作息,或者是自己/他人的購物習慣,也可以是父母的工作情況。
在學習一般現在時的過程中,學生面對習題時,仍有可能面臨不知從何著手的情況,老師有必要提點一下:句子的結構,或者謂語動詞的變化,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四、語法學習要注意的方面
(一)要與聽說教學結合起來
講授和練習有利于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語法規則,但是要做到形式與功能相結合,語法教學必須增加另一個環節——交際性活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必要的詞匯,可結合當時所學的語法內容和他們的學習、生活相關的話題,引導、激勵學生進行會話、造句和閱讀等交際活動,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這些話題可以是住宿、兼職、假期活動或者朋友,因為這些話題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在講到第三章的clothes and colors的時候,讓一位同學描述自己的一位舍友平時在宿舍里的穿著,因為都是同學們熟悉的人,說得對不對大家一聽就知道,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聽的人饒有興趣,說的人認真準備,大家都復習鞏固了本章所學的詞匯和語法內容(一般現在時)。再比如講解第六章(housing 住房)的There be 句型時,事先要求學生提供一些照片,最好是關于自己家里的一個房間的,也可以是朋友房間,讓學生在臺上描述照片里有什么家具和擺設,鼓勵其他同學就照片內容提問,能把照片描述得清楚的同學都可以得到一件小禮品。同學們非常樂意參加這類的課堂活動,這讓他們感覺到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二)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動機性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傾向更強,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內在學習的傾向較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常采取以下策略來提高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為學生設置明確、具體和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
如果學生看不出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學習任務,他會覺得要達到學習目標是超出了自己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放棄。因此,在做習題或測驗時,都不會出現太難的題,學生可以在筆記或練習題中容易找到相似的例句,他們想一想,或替換一些單詞就可以做出來了。
(三)多表揚,不作橫向比較
經常運用贊美原則, 對學生取得的即使是一點點成績或進步, 都予以真誠的贊許,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教學中尤其是測驗后,不在學生面前作相互比較,盡量讓學生注意到自己的進步。
(四)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多鼓勵,少否定。 在學生回答問題、開流出現失誤時,沒有必要逢錯必糾,可以通過手勢語、眼神或微笑等鼓勵他們,要樹立他們的信心, 祛除他們害怕或對抗的心理, 并形成良好的心理體驗。 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正面評價, 他的內在價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認, 學習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 感到一種自我實現的快慰,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漸漸提高。
(五)及時提供反饋信息
如果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他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他可以切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就會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最能了解學生當日的學習情況是作業,但現實情況是:不會做的同學面對作業的時候,首先就是去找別人的作業來抄,老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那么,我的做法是開卷測驗。根據實際情況,每兩周舉行一次小的語法測驗。題量控制在一堂課完成(40分鐘),難度不能大,絕大部分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書上或筆記中找到。為了讓學生 把注意力集中在語法知識的掌握上,出現的單詞是最近常接觸而且可以在書上找到的。改卷不能拖延,爭取在下次上課時就要把批改完的卷子發給學生,并有選擇地把學生的錯誤用幻燈片顯示出來。
五、效果和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個班大部分的學生在造句和口頭表達時,能從句子的結構、時態的應用以及句型方面綜合考慮,口頭表達及寫出的句子更具整體效果,而不是像之前說或寫的句子,想到哪說/寫到哪,完全是單詞堆砌起來的“句子”。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他們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體會到:一、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有必要不斷地復習之前講過的內容來解釋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語法知識和句子結構。二、教無定法。排序法并不是萬能的,它不適用所有的語法教學(比如介詞的用法以及there be 句型),它對講解句型和時態有較明顯的效果。
結束語
學習語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因此教師應把它滲透到聽、說、讀、寫教學中去。教師有必要根據教材的不同、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不同、教學目的的不同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或方法進行語法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創造性地發揮或改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009.
[2]趙雯,梁玫. 以能力為本位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基于文本的課程分析. 中國外語,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