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空氣污染的資料

空氣污染的資料

時間:2023-05-29 18:18: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氣污染的資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空氣污染的資料

第1篇

關鍵詞:空氣污染;擴散條件;邯鄲市

中圖分類號:X823;X1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2-025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2.013

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造成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大氣污染對人類生存環境和生態健康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有研究顯示,在大氣污染源一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主要取決于大氣的擴散能力,氣象因素影響著大氣污染物的稀釋、擴散[1-3]。氣象條件(如霾、靜風、逆溫等)會使大氣污染物的分布更為復雜,所以大氣環境的好壞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十分密切[4-7]。常爐予等[8]通過研究氣象條件對南京城區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影響發現主導風向對污染物的輸送有很大影響;董繼元等[9]研究認為降水對污染物濃度的稀釋清除作用十分明顯;魏玉香等[10]通過對南京大氣污染物特征及其氣象條件的關系分析發現污染物濃度與風速呈負相關;邱粲等[11]研究表明低層有逆溫存在,大氣層結穩定時,氣象條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本研究以河北南部城市邯鄲為例,利用統計方法,從基本氣象特征、風、氣溫、氣壓、混合層高度、逆溫層、靜穩指數等氣象要素對河北南部空氣污染氣象擴散條件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采用邯鄲市氣象站2013~2015年的地面觀測資料和探空資料。

1.2 分析方法

利用統計方法,對邯鄲市空氣污染氣象擴散條件進行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基本氣象特征

邯鄲市位于太行山東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干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日照時數為2 318.4 h,年平均氣溫為13.5 ℃,一般1月為全年最冷月,7月為全年最熱月;年均降水量為510.5 mm,降水多集中在7、8月,約占年降水量的51.3%,冬季降水量最少,約占年降水量的2.8%。

2.2 風向、風速氣象擴散條件分析

利用2013~2015年地面風資料統計分析表明,全年最多風向為南風(S),頻率19.4%(表1、圖1);次多風向為北風(N),頻率14.6%;北北東風(NNE)居第三位,頻率11.5%。風頻大于或等于6%的還有南南西風(SSW)、南南東風(SSE)、東北風(NE),頻率依次為9.7%、7.9%、6.0%,靜風(C)頻率6.5%。按季節而言,在全年各季節中,春季、夏季以南風最多;秋季、冬季以北風最多,南風次多。

1)從各風向對應的平均風速(表2)可知,超過 2 m/s的為南南西-南南東風、北-東北風;其中南風的平均風速最大,為2.68 m/s,南南西風次之,為2.60 m/s,全年盛行風向為南風,由于南L平均風速最大,對污染物的輸送、擴散較為有利。

2)從平均風速的月變化(圖2、表3)來看,3月的平均風速最大,為2.86 m/s,4月次之,為2.70 m/s;8月的平均風速最小,為1.71 m/s,12月次之,為1.73 m/s。按季節統計(圖3),春季平均風速最大,為2.68 m/s;秋季平均風速最小,為1.78 m/s,冬季為1.91 m/s,夏季為1.93 m/s。僅就平均風速來說,春季對空氣污染物的水平擴散最為有利,秋季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擴散。

3)由表4可知,全年風速小于2.0 m/s的風占53.2%,其中靜風頻率6.5%。≥2.0 m/s的風占46.8%,其中≥4.0 m/s的風占8.5%。從風速檔級頻率分布表明,春季是靜風、小風最少的時期,秋季靜風、小風最多,表明水平擴散條件春季最好,秋季最差。

4)從逐時平均風速(圖4)來看,9:00至19:00平均風速均大于2 m/s,其中12:00~16:00平均風速>2.5 m/s,以15:00平均風速最大,為2.74 m/s;19:00至翌日8:00平均風速都小于2.0 m/s,其中2:00~7:00風速

2.3 氣溫、氣壓、濕度、降水氣象條件分析

據2013~2015年氣象資料統計(表5),邯鄲市區年平均氣溫14.9 ℃,以7月最高,平均27.6 ℃; 1月氣溫最低,平均0 ℃。在全年中,2~6月增溫迅速,9~12月降溫速度較快。極端最高氣溫41.2 ℃,極端最低氣溫-12.8 ℃。年平均氣壓1 009 hPa。年平均相對濕度61%。年平均降水量41.8 mm,降水主要集中出現在6~9月,此階段降水量占全年的70%,6~9月降水頻發,對空氣污染物的稀釋、清除較為有利;冬季降水量小,平均相對濕度較大,為霧霾多發季節,不利于空氣污染的稀釋擴散;春季干燥多風,對空氣污染物的水平擴散較為有利。

2.4 混合層高度分析

混合層高度是地面上空某一給定區域污染物可能發生混合的垂直距離,是湍流特征不連續界面的高度。混合層高度越低,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過低的混合層頂高度使污染物壓縮在近地層,導致污染物濃度持續上升,污染程度加重[12-15]。因邢臺2015年遷站,資料無可比性,故以邢臺南宮資料代表邯鄲情況,從2013~2015年逐月的混合層高度分布(圖5)來看,3月混合層平均高度最高,為1 724 m,9月最低,為920 m,春季(3~5月)平均混合層高度均超過1 500 m,垂直氣象擴散條件為全年最好,夏、秋、冬季平均混合層高度較低,垂直擴散能力相對較差。

2.5 逆溫分析

穩定的大氣環流背景下,低層逆溫層建立和加強會使大氣垂直對流運動受阻,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當逆溫層厚度增大,逆溫層強度越強,污染濃度就越大[16-21]。選取2013~2015年的探空資料分析邯鄲上空逆溫分布(圖6)情況可以看出,逆溫厚度1月最大,為275 m,垂直擴散條件最為不利,6月最小,為150 m,垂直擴散條件為全年最好。

逆溫強度從1月開始逐漸下降,6月達到最小,為1.35 ℃/100 m,從7月開始,逆溫強度呈波動上升趨勢,4~9月逆溫強度相對較小,對空氣污染物的垂直擴散條件較為有利,10~12月、1~3月逆溫強度較大,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垂直擴散(圖6)。

2.6 靜穩天氣指數分析

靜穩天氣指數是表達大氣靜穩程度的綜合氣象條件指標,指數越大,則發生或維持大氣污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從圖7可以看出,2013~2015年年平均靜穩天氣指數為9.7。靜穩天氣指數在秋、冬季較高,春季最低。其中,1~2月靜穩天氣指數最高,為全年擴散條件最差時段;3月開始明顯降低,擴散條件明顯好轉,5月達最低,擴散條件達全年最優;6月開始逐漸增加,擴散條件逐漸轉為不利。

3 小結

1)風速越大,對污染物的輸送擴散越為有利。邯鄲市全年盛行風向為南風,由于南L平均風速最大,對污染物擴散較為有利。就平均風速來說,春季對空氣污染物的水平擴散最為有利,秋季最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擴散;全天不同時間風速分布表明,中午前后的水平擴散條件最好,凌晨水平擴散條件最差。風速檔級頻率分布表明,春季是靜風、小風最少的時期,秋季靜風、小風最多,表明水平擴散條件春季最好,秋季最差。

2)降水對污染物的稀釋十分有利。6~9月降水較多,對空氣污染物的稀釋、清除有利;冬季為霧霾多發季節,降水較少,相對濕度大,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春季干燥多風,對空氣污染物的水平擴散較為有利。

3)混合層高度越高,氣象擴散條件越好。3月混合層平均高度最高,9月最低,春季垂直氣象擴散條件為全年最好,夏、秋、冬季平均混合層高度較低,垂直擴散能力相對較差。

4)逆溫層強度越強,污染濃度就越大。4~9月逆溫強度相對較小,對空氣污染物的垂直擴散條件較為有利,10~12月、1~3月逆溫強度較大,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垂直擴散。

5)靜穩天氣指數較高時,氣象擴散條件差,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擴散、稀釋。分析表明,邯鄲市靜穩天氣指數在秋、冬季較高,春季最低。1~2月大氣層最為穩定,靜穩天氣指數最高,氣象擴散條件為全年最差。

參考文獻:

[1] KAMINSKI U,FRICKER M,DIETZE V. The PM2.5 fine particle background network of the Germ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first results[J].Meteorologische Zeitschrift,2013,22(2):187-194.

[2] 王淑英,張小玲.北京地區PM10污染的氣象特征[J].應用氣象學報,2002,13(S1):177-184.

[3] 孫 韌,劉 偉,張 贊.城市典型氣象條件與大氣顆粒物污染之間的關系[J].中國環境監測,2005,21(2):80-83.

[4] 秦娟娟,王 靜,程建光.2008年青島市一次典型大氣外來源輸送污染過程分析[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0,26(6):35-39.

[5] 鄭美秀,周學鳴.廈門空氣污染指數與地面氣象要素的關系分析[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0,26(3):53-57.

[6] HAO J M,HE K B,DUAN L,et al. Air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in China[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7,1(2):129-142.

[7] 王 莉,趙 淵,楊顯明,等.基于時間序列模型與殘差控制圖的蘭州市空氣質量研究[J].高原氣象,2015,34(1):230-236.

[8] 常爐予,趙天良,何金海,等.周邊氣象條件對南京城區大氣污染物濃度的影響[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3,29(6):95-101.

[9] 董繼元,王式功,尚可政.降水對中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9,23(12):43-48.

[10] 魏玉香,銀 燕,楊衛芬,等.南京地區PM2.5污染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34(9):29-34.

[11] 邱 粲,曹 潔,王 靜,等.濟南市空氣質量狀況與氣象條件關系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14,30(1):53-59.

[12] 魏文秀.河北省霾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氣象,2010,36(3):77-82.

[13] 張寶貴,孫麗華.秦皇島市空氣污染與氣象要素的關系[J].氣象與環境學報,2009,25(4):43-47.

[14] 張夏琨,王春玲,王寶鑒.氣象條件對石家莊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干旱氣象,2011,29(1):42-47.

[15] 劉彩霞,邊瑋|.天津市空氣質量與氣象因子相關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07,23(5):63-65.

[16] 朱玉周,劉和平,郭學峰,等.鄭州市空氣質量狀況及冬季持續污染過程的氣象機理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09,32(3):47-50.

[17] 趙普生,徐曉峰,孟 偉,等.京津冀區域霾天氣特征[J].中國環境科學,2012,32(1):31-36.

[18] 劉 D.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狀況及其與氣象條件的關系[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19] 孫家仁,許振成,劉 煜,等.氣候變化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的研究進展[J].氣候與環境研究,2011,16(6):805-814.

第2篇

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0%以上的時間在家里,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許多倍!尤其糟糕的是,是誰經常在室內并受到室內空氣污染危害的呢?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慢性病人。

特別指出的是,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因為兒童的身體正在成長中,呼吸量比成人高50%,而且兒童生活在室內的時間在80%以上。

室內空氣污染環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的各種疾病不僅給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負擔,也給社會、國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幾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室內污染的受害者,所以室內空氣質量不僅是環境專家們研討的焦點,也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許多人不了解室內污染物,室內污染物有很多種,其主要來源不外乎以下幾種: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燒產物和人的活動。具體一點來說,有如下幾方面。

1.室內裝飾材料家具的污染。這些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油漆、膠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內墻涂料、塑料粘貼面等物品均會揮發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毒氣體,而且具有相當的致癌性。

2.無機建筑材料的污染。例如,建筑施工中,為改變混凝土性能面加入的化學物質。有地下土壤、建筑物墻體材料和裝修石材、地磚、瓷磚中放射物質釋放的氡氣污染。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天然放射性氣體,對人體危害極大。

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氣的嚴重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使人們的生存環境惡化,加劇了室內空氣的污染。

4.燃燒產物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做飯與抽煙是室內燃燒的主要污染,廚房中的油煙和香煙中的煙霧成分極其復雜,目前已經分析出300多種不同物質,它們在空氣中以氣態、氣溶膠態存在,其中氣體物質占90%,許多物質具有致癌性。

5.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也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人在室內活動,除人體本身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外,其他日常生活,如化妝、洗滌、滅蟲等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因此房間內人數過多時,會使人疲倦、頭昏。另外,人在室內活動時會增加室內溫度,促使細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

要控制好室內空氣的污染物,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工程勘察設計階段土壤中氡濃度調查。工程勘察設計階段進行土壤中氡濃度調查十分必要。

2.把好材料關。工程中使用的各種人造板材、涂料、膠黏劑、混凝土添加劑等,在常溫下可能釋放出對人體有毒、有害的化學污染物;工程中使用的砂、石,以礦渣、工業廢渣為基本材料制作的磚、水泥等,均可能向室內放射出對人體構成危害的放射性污染物。

3.嚴格控制工程施工過程。在工程施工階段,首先要嚴格把好材料進場關,要求必須選用符合環境指標要求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人造板材、涂料和膠黏劑。

第3篇

關鍵詞 空氣質量特征; 空氣質量等級;氣象條件;吉林白城

中圖分類號 P4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232-01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氣環境質量成為了世人關注的問題。本文對白城市空氣質量特點及其氣象影響因子進行了統計分析,并以天氣形勢為依托、綜合考慮氣象要素變化和分類法與趨勢外推法相結合的綜合預報方法,目的是使高污染濃度預報得更準確。

1 資料來源及處理

所用資料是由2個單位提供的,一是白城市環境監測站所提供的2007―2011年的逐日大氣環境監測資料,包括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濃度值,環境監測站每月進行一次均化處理和分類統計分析;二是由白城市氣象局提供的2007―2011年的逐日地面常規氣象觀測資料及高空實況資料,包括降水量、地面風速、地面溫度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總云量、平均相對濕度、平均氣壓、日照時數、850 hPa溫度、500 hPa溫度等;2007―2011年地面實況場、高空實況場;1970―2000年30年風向、風速頻率表及風玫瑰圖等資料[1]。

將這些資料進行分析、統計,找出污染物濃度與同期氣象因子之間的對應關系,并以天氣形勢為依托、綜合考慮氣象要素變化和分類法與趨勢外推法相結合,對空氣質量進行預報,可使高污染濃度預報更準確,從而得到空氣質量預報。

2 空氣污染等級與氣象條件關系分析

2.1 主要污染物時間分布及特點

影響白城市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主要為PM10,其次為SO2。

PM10的濃度曲線大值區有2段,一是1月和12月,二是春季3―5月,最小值出現在7―9月。 S02分布特點是12月至次年3月持續偏高,5月濃度最低。NO2分布特點是1月濃度最大,6―7月濃度最小。另外,也可以看出各污染濃度急劇變化期為冷暖轉換的3―4月與9―10月。

白城市空氣質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春季和冬季污染較嚴重,秋季空氣質量最好。白城市春季、冬季空氣質量以二級為主,夏季、秋季空氣質量以一級為主,四級和五級比較罕見,都出現在春季和冬季。秋季空氣質量較好,春季空氣質量最差。

2.2 氣象因子與空氣質量的關系

2.2.1 降水與污染指數之間的關系。降水對空氣有凈化作用,但不同季節作用不同。對白城市而言,春季和冬季降水因子不是改變空氣質量的主要因子。夏季當降水量小于10 mm(即小雨),當日PM10濃度一般較低,空氣質量較好;降水量達暴雨量級時,降水當日PM10濃度較大,降水過后第2天空氣質量明顯轉好。秋季降水當日PM10濃度下降。

2.2.2 地面風速、風向與污染指數之間的關系。白城市全年風力以2~3級為主,春季風力稍大,對應的空氣質量以2級為主,春季當平均風力達3~4級、冬夏季4級時易出現高空氣污染等級(4~5級),當日平均風力達5級,在上游沒有沙塵天氣的情況下,則不出現重污染(5級)現象,間接說明風速越大污染物的擴散和稀釋就越快。

以2007年1―12月為例,NO2全年都為1級,SO2濃度無論風向如何,空氣質量都在2級以內,由此可見,風向主要對PM10分布產生影響。空氣質量出現3級最多的風向為偏N風(NNW-N-NE) ,偏北風風速3~4級時,環境大氣污染最嚴重,隨著風速的降低,污染有所減輕;其次是WNW;當刮SSW大風(2007年2月25日)時,空氣污染嚴重(空氣質量達4級),PM10嚴重超標;其他風向時空氣質量多以1~2級為主。

2.2.3 穩定度與污染指數之間的關系[2-3]。分析2007―2010年地面8:00溫度與850 hPa溫度差,1 452 d中有291 d出現逆溫(T08-T850

分析2007―2010年夏季(6―8月)850 hPa溫度與500 hPa溫度差即T850-T500,差值越大,說明低層暖濕、高層干冷越明顯,空氣層結越不穩定。通過與天氣現象對比分析發現,當差值>25 ℃時易出現強對流天氣,即大氣層結不穩定,此時對應364樣本中大氣層結不穩定的有78 d,空氣質量1級有45 d(57.7%),2級32 d(41%),3級1 d(當天天氣現象有浮塵,時間2007年6月11日 )。因此,當存在不穩定層結時,近地層上升運動加強,有利于空氣污染物的擴散,一般在上游沒有沙塵天氣的情況下,空氣質量不會超過2級。

3 結語

白城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較高,秋季空氣質量最好,春季,冬季空氣質量較差,白城市冬季近地層經常出現逆溫或等溫現象,造成污染物不易擴散,空氣質量較差;夏季白城市經常出現對流不穩定層結(T850-T500>25 ℃),易造成強對流天氣,并在近地層產生強的上升運動,此時如果上游沒有沙塵天氣,本地空氣質量等級較好。以天氣形勢為依托、綜合考慮氣象要素變化和分類法與趨勢外推法相結合,對空氣質量進行預報,可使高污染濃度預報更準確[4-5]。

4 參考文獻

[1] 陳添.氣象條件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環境保護,2006(10) :46.

[2] 劉興中,嚴從路,牛玉琴,等.南京大氣高濃度污染的特征及與氣象條件的關系[J].氣象科學,1992,12(1):107- 112.

[3] 房小怡,蔣維楣,吳澗,等.城市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式系統及其應用[J].環境科學學報,2004(1): 111-115.

第4篇

大家是否覺察到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日益被嚴重破壞?亂砍樹木,污染水源與空氣,破壞生態環境等等。無數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和政府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拱中公民的責任。

這幾天,我圍繞我們周圍的空氣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氣污染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 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調查。我根據珠海周圍的環境特點和所發現的問題,上網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分析,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廠煙囪 排放的黑煙,機動車輛排出的尾汽。這些污染源排放出來的什么污染物呢?對人們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懂得了許多有關空氣污染的知識。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它 們在空氣中的含量若是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空氣污染指數小于50,說明空氣良好,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一級標準限值,為一 級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氣質量一般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 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限值,為二級良好,符合城鎮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防治大氣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徑有:工業合 理布局,搞好環境規劃改變能源結構、推廣清潔燃料、使用清潔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和老污 染源的治理,實施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等。

珠海是我們的家,應該把她建設得更美好。但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么辦呢?我建議:

(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植物有過濾各種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樹林尤為顯著,所以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

(2)解決燃料問題,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組織宣傳活動,咨詢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4)組織同學利用雙休日到街道、市場、廣場撿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今天的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保護和改善周圍的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環保的有心人,注意節約資源,回收廢品,多參加環保活動,多植樹,多種花,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環保小衛士吧!

第5篇

尊敬的市長:

您好,

我是丹東市金湯小學一名六年級的學生。我的家鄉丹東是一座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城市,丹東的物產也很豐富,但也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

最近,許多市民們都說起了空氣污染這個熱門話題。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遭受了空氣污染引發的霧霾,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氣象臺更是了史上首個霧霾橙色預警。丹東的空氣也大不如從前。通過查閱資料,我了解了霧霾的危害,容易造成許多疾病,減弱紫外線等。現在正是采暖季,每當我在家中向窗外望去,都能看到遠處煙囪中的白煙融入天空,污染了空氣。而且現在的私家車很多,尾氣排放也大量增加,還有一些工業企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也日益增多,這些都是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今年的春節,各地政府及網友甚至為保護空氣呼吁停止燃放煙花爆竹。這減少了一些空氣污染,卻仍然是杯水車薪。

對此,我想提出幾條小建議,請您參考。

一、通過媒體向市民宣傳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重要性。

二、倡導市民少開私家車,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增加公交車數量。

三、政府應該制定規章制度控制污染物排放。

四、希望政府獎勵低碳環保的市民及工廠,如給農村使用無煙煤的居民補貼,給污染物排放少的工廠減少稅款等。

空氣是寶貴的,一切生命都需要它,保護空氣就是保護自已。我們應該敬仰它,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我也是一名有責任心的小市民,我衷心的祝愿家鄉的明天越來越美好,讓清風永駐人間。

六年級:楊坪蕓

第6篇

關鍵詞:環境空氣;污染;分析

濰坊市中小企業居多,冬季需要取暖,全年降水量較少,近年來冬春季節霧霾天氣頻發。2016年我們收集環保部門在12個縣市區城區內設置的37個監測點的自動監測資料,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的質量濃度,對全年的監測結果和天氣狀況進行匯總、統計分析,旨在探討我市環境空氣污染現況,提出預警預測和防控措施,保護居民身體健康。

1資料與方法收集

12個縣市區城區37個監測點的污染物自動監測結果,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的質量濃度,取24h計算出平均數,依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規定,分別計算出各類污染物的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將其最大值作為每天的AQI。空氣污染指數按照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300范圍劃分為6檔,分別對應環境空氣的優、良、輕度、中度、重度、嚴重污染類別。另外依據天氣變化狀況,探討環境空氣污染變化狀況。

2結果

全年優、良環境空氣為240d,占全年的65.6%(240/366);各類污染天氣為126d,占34.4%(126/366),污染天氣主要分布在1~5月份和11~12月份,冬春季節居多,共112d,占全年的30.6%(112/366),占全年各類污染天氣的88.9%(112/126)。環境空氣污染以輕度污染為主,共83d,占全年污染天氣的65.9%(83/126);除夏季外,全年均出現污染現象。中度污染為31d,占全年污染天氣的24.6%,重度和嚴重污染較少(31/126),分別為9d和3d,中度污染以上,分布季節為冬春季,重度和嚴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冬季取暖季節。12月份污染最重,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氣為25d,占當月比例80.6%(25/31),其次是11月份,占當月比例63.3%(19/30),見表1。

3討論

3.1我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污染狀況

2016年我市城區自動監測資料監測結果顯示,輕度污染以上天氣為126d,占34.4%;以輕度污染為主,共83d,占全年污染天氣的65.9%;中度污染為31d,占全年污染天氣的24.6%;重度和嚴重污染較少,分別為9d和3d。各種污染呈季節性分布:輕度污染天氣各季節均有發生,但夏季較輕,中度以上污染天氣冬春季較多,重度和嚴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冬季取暖季節。霧霾天氣冬春季多發,是由于處于集中和分散供暖期,燃煤較多;其次是中小企業生產過程,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城市建筑污染物大量排放;另外汽車過多,除在城區低速行駛排放較多尾氣外,其在行駛過程中將道路上的塵埃等污染物不斷反復揚起導致污染加重;另外濰坊冬季下雪較少,天氣干燥,空氣濕度低,也是霧霾多發的原因。6~10月份下雨較多,雨后一段時間,空氣濕度較高,其中的大小顆粒物在運動中能夠相互附著,形成較大的顆粒物沉降到地面,降低霧霾出現的頻次,但其他氣象狀況,諸如陰天、多云或混合天氣交替出現,仍然能夠導致霧霾現象出現,可見空氣污染指數受溫度、降水、植被覆蓋率、能源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1]。

3.2霧霾形成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環境空氣具有自凈能力,將空氣中的污染物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方式將污染物進行降解,達到消除目的。如果污染物釋放太多,超過了環境空氣的自凈能力,大氣出現逆溫現象,氣壓較低、空氣干燥、風力弱小等自然現象,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擴算能力小,以上因素均會出現霧霾天氣高發現象[2-3]。

3.3霧霾的危害[2]

霧霾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其具備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活性強,毒性大和高濃度特征。在空氣中附帶有毒、有害物質,包括多環芳烴(PAHs)、重金屬、微生物、硫酸鹽、硝酸鹽等。一是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大,破壞生態,影響農作物生長。二是能夠進入人體細支氣管、肺泡,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損害呼吸系統,破壞免疫系統,引發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長期暴露易致癌和致突變。三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并對人們日常出行和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3.4建議

一是各級地方政府應切實摒棄地方性保護,深化大氣污染治理,繼續減煤控油,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推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倡低碳出行[3]。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參考文獻

[1]楊梅,彭九慧.霧霾天氣成因分析及應對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6):46-47.

[2]孫亮.灰霾天氣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7(10):71-74.

第7篇

一、教材精選

結合廣西大學環境學院學科建設的情況,教材選用與教學目的是直接相關聯的,選用的教材是否適合學生的專業方向相當重要,因為學生往往要以教材上的知識為基礎來學習。目前,有關空氣污染氣象學知識方面的教材主要有:蔣維楣等編著的《空氣污染氣象學教程》(2004年第二版,氣象出版社出版),李宗凱等編著的《空氣污染氣象學原理及應用》(氣象出版社出版),吳祖常主編的《空氣污染氣象學》(氣象出版社出版)等。通過比較,我們選用了蔣維楣等編著的《空氣污染氣象學教程》(2004年第二版,氣象出版社出版),該教材是國內各高校環境類專業指定的教材,其它教材可作為學生課余時間學習時的參考書。由于廣西大學環境學院的學生對于大氣污染和氣象學等方面的了解很少,因此,《空氣污染氣象學》課程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比較陌生,并且其基本的理論知識牽涉到多個學科,學院給學生安排的理論學時數偏少(54學時),筆者重點講解與環境專業畢業生就業關聯比較密切的空氣污染研究與控制等作方面的熱門內容,使學生對一些基本的空氣污染控制知識獲得了較深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插入介紹有關空氣污染控制的新型設備與儀器等知識,發現該部分內容既能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能擴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多媒體結合板書

板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而進行的最為有力的教學方式,它是教學組成的核心部分,但是,隨著教學設備的不斷改善,多媒體的使用在高等學校課堂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使得板書式教學的作用似乎變小。因為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大、減少了課堂上板書所花費的大量時間,它能起到擴大學生視野的功效,同時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動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多媒體在現代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使用,能有效解決教學內容多和課時不足的缺點,可見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不言而喻。在多媒體教學中,筆者利用網絡平臺查閱所講課程內容的相關圖片與資料,然后合理地制作出內容比較豐富的幻燈片課件,發現這樣制作出的幻燈片既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對學生有很好的吸引力。例如在講解空氣污染的擴散模式時,通過幻燈片動畫演示,學生能夠直觀地掌握空氣污染物的具體傳播過程,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更加能簡單和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彌補了傳統的板書式教學的缺陷。另外,筆者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及時發現,多媒體使用得過多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即學生課堂上的心思不是花在學習知識上而是集中在看幻燈片上,故筆者在多媒體教學中適當地穿插少量的板書,這樣就可以適時地把學生從多媒體中拉回來,讓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書本里的知識中來。可見,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少量板書式教學為輔,教學效果將會顯著的提高,把兩種教學方式一主一輔結合起來,既能豐富課堂教學,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強化師生互教培養

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以往教學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下面聽課,學生往往是邊聽邊忘,左耳聽進右耳聽出。這種灌輸方式的教學效果欠佳,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的積極性較低,這是因為教師的過分主動而導致學生的機械被動,從而使得學生產生了學習知識的依賴性。筆者在《空氣污染氣象學》的教學中根據廣西大學新課教改的指導思想,采用師生互教進行課改教學,即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學習,然后通過教師和學生彼此間的評說與打分,使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傳遞。筆者正是采用這種相互合作和幫助學習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各方面的素質在很大程度的得到了提高。主要體現在:首先,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學習能力提高很快。在師生互教中,學生與學生和老師與學生之間都可以相互切磋學習,在活躍與和諧的氛圍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得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得到提高,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與鍛煉的機會;其次,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也得到提高,因為師生共同進行評價和鼓勵,最后對各組的學習情況作綜合分析,這樣的學習方法和創新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積極性。不過,在教學過程筆者發現,我們環境學院的學生對《空氣污染氣象學》的一些基本知識的了解相當欠缺,由于考慮到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有一部分知識需要教師強加給學生去學習與掌握,因此,筆者對這些基本知識采用灌輸式。總的來說,筆者采用在師生互教中適時地穿插少量的灌輸式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課后普遍反饋出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很滿意、覺得學習很輕松、對知識的掌握較以前要容易得多。在師生互教過程中,對于一些表現較好與教師互動性好的學生,筆者積極鼓勵這類學生并給予提高平時成績的政策。在《空氣污染氣象學》教學中,筆者采用師生互教,展現了一種開放式的教學途徑,即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互換角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從而取得了該門課程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理論結合實踐教學

《空氣污染氣象學》的理論性很強,課程中的許多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實踐去理解,課程設計和參觀實習可以達到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目的。在《空氣污染氣象學》課程的教學優化中,結合廣西大學環境學院的實際情況,筆者主要從兩個幾方面著手優化了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第一個方面,鑒于環境學院有限的實習經費,筆者結合經費使用情況安排學生去做有代表性的課程設計,如火電廠高煙窗污染物排放模式計算等,通過課程設計,使得學生對《空氣污染氣象學》的理論知識掌握得更好和對其在大氣污染控制中的作用的認識更為深刻。第二個方面,筆者積極聯系氣象部門如南寧市氣象局等,同時積極聯系已畢業的在氣象及環保相關行業工作的學生,然后安排在校學生去這些部門去參觀它們的空氣污染物監測設備、了解相關企業的日常工作流程等,通過實習參觀后,大多數學生反映能更容易地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實踐證明,以上課程設計和參觀可以促進和加深學生對《空氣污染氣象學》課程中各類污染物的擴散原理、相關參數及控制技術等的理解與掌握。

五、考核方式優化

以往的考核方法一般是將期末考試成績得分評為學生的最終課程總評成績,不僅會導致將平時表現突出但期末測試發揮失常的學生“一棒子打死”,而且也容易造成學生“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普遍現象,可見這種考試方式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空氣污染氣象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筆者已意識到這種考核方法的缺點,相應地對課程的考核方式也進行一定的改良,筆者采用平時成績占40%和期末測評占60%的方式,合理地評出學生的總評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率、平時實習題完成情況和學生互教等;對整個教學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和學習本門課程熱情高的學生,盡量地提高其平時成績。考試結束后,對學生試卷的得分情況及時進行綜合分析,分析試卷中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構思該課程今后的教學及考試改進措施等,做到了使考試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使考試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第8篇

關鍵詞: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空間相關性;Moran I指數;空間計量模型

中圖分類號:F0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7-0023-03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hina's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

Zhu Jing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43007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air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improve air quality, putting emphasis on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is essential.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affect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s, but the spatial factor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vincial spatial correlatio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is discussed. First, focuses on the provinci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alysis through Moran I index, and then builds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s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has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spatial aggregation effects,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nadequate. Local governments raise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ould benefit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so on.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forming the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areas, improving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al freedom,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vestment; spatial correlation; Moran I index;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一、 引言

經過快速的工業化過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制造業大國,但這種壓縮性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當前,各種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2012―2013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其他快速發展城市群區域出現了大規模、長時間的霧霾天氣。造成大面積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大氣污染排放的增加和自然界自凈能力的減弱。為了解決這種大氣污染問題,2013年9月22日,國務院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以嚴厲的措辭明確了行動的方式、目標等。

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增加污染防治投資,事實上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加強了環保投資力度,我國環保投資的總量和相對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本該有所改善的大氣環境卻出現了更加嚴重的污染狀況,這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增長速度超出了生態系統的凈化速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環保投資力度不足、環境投資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關于后者,從理論上來說,環境政策具有外溢性,這可能使地方政府之間形成“標桿競爭”和決策上的空間相關性。[1]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地方政府在制定環境投資政策時,不但會參考鄰近轄區的環境政策,還會為了取得有利經濟競爭優勢來進行博弈。在中國,環境保護投資是一種政策引導下的行為,因此在研究我國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特征的時候,考慮空間相關性顯得尤為重要。除此之外,中央政府的干預程度、地方政府的財政自由度、區域環境污染程度、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等因素也都影響著地方空氣污染治理投資行為。為了揭示其中的規律,筆者利用空間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分析。

二、中國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Moran I指數分析

空間相關性,即空間自相關指的是一個地區的樣本觀測值與其他地區的觀測值相關。觀測值在空間上缺乏獨立性,空間相關的程度及模式由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布局、距離)決定。檢驗區域經濟活動的空間相關性存在與否,空間統計學較常使用兩個統計量:一者是由Moran(1950)提出的空間相關指數Moran I;另一為Geary(1954)所定義的Geary c。在實際的空間相關分析應用研究中,由于Moran I和Geary c的作用基本相同,而Moran I更為常用,[2]因此筆者使用Moran I指數來檢驗我國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是否具有空間相關性。Moran I指數包括全局指標和局部指標兩種形式,全局指標反映的是空間鄰接或空間鄰近的區域單元屬性值的相似程度,局部指標是衡量地區單元與其周邊省份相關性程度的指標。所以,在此選用全局Moran I指數來測量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集聚效應。[3]

Moran I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1)

其中,,Yi表示地方政府i的變量觀測值,n為地方政府總數,Wij為二進制的鄰接空間權重矩陣,通常采用是否有共同邊界為鄰接標準,其目的是定義空間對象的相互鄰接關系,便于把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有關屬性放到所研究的地理空間上來對比。一般相鄰接的Wij的表達式為:

(2)

因為Moran I可理解為各地區觀測值的乘積,所以-1Moran I1。當Moran I大于0時說明所觀測的變量空間正相關,小于0時空間負相關,等于0時空間不相關。[4]具體到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問題,就是當Moran I不為0時,表示我國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具有空間相關性。

為了剔除地區經濟規模差異對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影響,選用投資強度即單位GDP的空氣污染投資額來描述省級空氣污染投資的力度。基于數據可得性,筆者使用的是除港澳臺、青海和29個省份的工業廢氣治理投資數據,這些數據來自2002-2012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利用GeoDa軟件,畫出2011年度全局Moran I指數散點圖并算出Moran I指數值。如下圖所示:

圖中橫軸為2011年各省的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縱軸為經空間權重矩陣加權后的鄰接省份的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從上圖可以看出,Moran I值為0.261176,且大多數省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這說明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存在著顯著的、正向的空間自相關,并出現了高―高、低―低投資強度的相鄰省份集聚的空間特征。

三、我國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特征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與數據選取

納入了空間效應(空間相關和空間差異)的計量模型,包括空間滯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與空間誤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兩種,其中空間滯后模型也稱為空間自相關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AR)。空間滯后模型主要是探討各變量在一地區是否有擴散現象(溢出效應),而空間誤差模型度量了鄰近地區關于因變量的誤差沖擊對本地區觀察值的影響程度(Anselin,1988)。鑒于研究目的,筆者選用空間自相關模型。另外,關于面板數據的計量經濟模型有三種形式:混合回歸模型,變系數回歸模型和變截距回歸模型。根據樣本數據性質的不同,變系數模型和變截距模型又有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之分,并對應不同的參數回歸方法。如果僅以樣本自身效應為條件進行推論,應采用確定效應模型;如果需用樣本對總體效應進行推論,則應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筆者在面板數據模型背景下,建立的僅僅是中國各省市的計量模型,數據資料也并不全面,而且研究中也考慮到未觀測到的其他特有變量對模型的影響,故應該選擇固定效應模型。[5]由前文的空間分析可知,中國各省級工業廢氣治理投資確實存在著空間集聚現象,因此需要強調地區效應,所以筆者直接選用變截距模型。

模型表達式為:

,i,j=1,2,3…,29,i≠j (3)

其中:ln invit表示i省在t時期的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即地區工業廢氣投資完成額/地區生產總值,單位為元/萬元;C為常數項;Wij為二進制的鄰接空間權重矩陣,如上文所述,其采用鄰近標準,即不同省份轄區有共同邊界,Wij取值為1,否則為0。同時對空間權重矩陣進行了行標準化處理;ln invjt表示第j省在t時期的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Xit為其他影響環保投資的外生控制變量矩陣;β和εit分別為回歸系數和隨機誤差項;α為空間回歸系數,反映了樣本觀測值的空間相關性,即相鄰轄區Wij ln invjt對本轄區觀測值ln invit的影響方向與程度,[6]也是研究的重點。

除了上文所述的數據來源,也有部分數據2002-2012年的《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和《中國環境年鑒》。(3)式中控制變量的選取具體如下:第一,中央政府對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視程度,用相應年份中央財政環境保護支出占中央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來表示。[7]第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配權,即財政分權度,為了剔除人口和轉移支付的影響,用人均省級預算內財政支出與人均總財政支出的比值來表示。財政分權度也就是地方政府的財政自由度,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自由度,由于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標可能與中央政府、民眾產生偏離,所以財政分權度的大小可能對地方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產生影響。[8]第三,各省環境管制力度,借鑒劉建民和陳果的方法,使用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與排放量的比值來衡量。環境管制力度的引入主要是為了得出環境保護投資中企業的作用,而選用這種方法來計算可以避免用排污費衡量出現的誤區,包括監管不到位和排污成本過低。第四,各省大氣污染程度,使用的是大氣污染嚴重行業產值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根據2012年《中國環境統計年鑒》,找出工業廢氣排放量前七大行業,它們總共排放了當年工業廢氣的90.13%,而且從歷年年鑒中發現這七個行業對污染的影響隨時間變化不大,因此用這七大行業的產值之和代表大氣污染嚴重行業產值;在此,為了便于比較變化率,也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非線性、非平穩性、異方差等問題,將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和各省大氣污染程度取自然對數,即inv和pol。

(二)模型的估計與分析

對面板數據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估計,可能就不是無偏、有效的結果,所以這里使用的是廣義最小二乘法。利用Eviews6.0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由R2和調整后的R2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各項指標均通過了1%或5%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說明所選取的各個影響因素對于地區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具有明顯的作用。從F值可以看出,所有選擇的變量對省級工業廢氣治理投資強度的綜合作用是明顯的。

四、結論

筆者利用我國29個省市2001-2011年的數據,建立空間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我國省級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特征,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我國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存在著明顯的空間相關性和空間聚集效應,即一地區的環境投資和環境政策受相鄰地區的影響

回歸結果顯示,鄰接地區空氣污染治理投入越高,本地區空氣污染治理投入也隨之增高。而且由Moran I指數散點圖可見,高水平和低水平的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地區出現聚集現象,這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之間在空氣污染治理投資方面達成了“共識”,為了改善區域空氣質量而共同合作,都增加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為了吸引外資來加速經濟增長,紛紛降低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降低了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強度。

(二)中央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高反而引起了地方政府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強度的下降

這說明了中央政府對環境保護投入的不足,特別是空氣污染治理方面。我國所統計的環境保護投資分為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歷年都占了絕對優勢的地位。[9]中央財政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增長,不僅會加重空氣污染的現狀,而且導致地方政府空氣污染治理強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中央財政環境保護支出的增加,可能出現地方“搭便車”的現象,這與空間相關性也緊密相連。

(三)地方政府的財政分權度越高,空氣污染治理投資額就越高,二者呈現正相關關系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決定了進行空氣污染治理的能力,而財政支出則對于空氣污染治理投資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當地方政府的財政分權度升高,支出自由度變大時,地方政府才有動力和能力去加強環境保護,增加對工業廢氣治理的投資。

(四)地方政府對環境實施管制的力度越大,空氣污染治理投資強度也應該增大

而這與文中回歸的結果相反,這其中可能有兩點原因,首先這個指標的選取是為了說明企業在空氣污染治理投資中的作用,系數為負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企業處于消極應對的局面,也就是寧愿由于監管被處罰也不愿主動進行污染防治的投資。其次,地方政府雖然加大了對環境管制的力度,但是經濟增長的速度仍然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標,導致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增速仍然滯后于經濟增速。

(五)若省市地方大氣污染行業占比重越高,則大氣污染防治的投資額也就越高

這點與現實相符,我國近年大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地區已經率先實行了比其他地區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例如河北省2013年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省煤炭消費量在2012年基礎上凈削減4000萬噸和鋼鐵產能凈壓減6000萬噸”的目標。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就是環保資金的投入,政府支持政策的實施以及環保行業的發展。這些都將促進空氣污染治理投資的增加。

五、政策含義

為了改善嚴重的空氣污染現狀,地區經濟發展的外部性應該得到充分重視,并打破地區間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惡性競爭,才能實現地區間的聯防聯控。中央政府在空氣污染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完善法律法規,制定可行的政策,建立監督、獎勵和懲罰機制。在此,保證政策的連貫性,讓地方政府看到治理空氣污染的決心,才能打贏治理空氣污染這場持久戰。給予地方政府更高的財政自由度,會有利于空氣污染的治理,同時需要就財政資金的使用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確保有限的資金達到優化的配置。我國環境管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收取排污費,但排污費標準過低,沒有起到防治空氣污染的作用。為了督促企業投資空氣污染治理,需要提高標準,加緊監督,加重懲罰,避免無效的環境管制行為。對于重工業發達的地區,空氣污染嚴重行業占比較高的地區,只有轉變產業結構,提高現有技術,加大對空氣污染治理投入,才有可能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海生,陳少凌,周水章.地方政府競爭與環境政策――基于省際工業污染數據的實證分析[J].南方經濟,2008(6).

[2] 吳玉鳴.縣域經濟增長集聚與差異:空間計量經濟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文匯,2007(2).

[3] 袁冬梅,魏后凱,于斌.中國地區經濟差距與產業布局的關聯性――基于Moran指數的解釋[J].中國軟科學,2012(12).

[4] 劉渝林,李揚.中國FDI區域性差異的Moran指數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5] 吳玉鳴,徐建華.中國區域經濟增長集聚的空間統計分析[J].地理科學,2004(6).

[6] 崔亞飛,劉小川.基于空間計量的我國省級環保投資特征分析[J].學海,2010(3).

[7] 董秀海,李萬新.地方環保投資驅動因素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第9篇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污染物特性;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 X5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漸提高,各種裝飾材料被應用于房屋裝修當中,這些材料當中蘊含的有毒物質(如甲醛、苯等)會在日常使用中慢慢釋放出來,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時,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和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使得城市空氣質量日趨惡化,室內空氣作為城市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也會受到污染。現代人長時間在室內工作、學習、休息,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于人體健康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本文將通過各種對比試驗對室內空氣污染物進行檢測,分析探討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性能,以獲得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

一、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與類別

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室外污染大氣通過門窗帶入室內,另一個則是由室內建筑和裝飾材料中釋放出來的有毒物質。

室內空氣污染物根據其形態可分為以下3個類別:①物理污染物,其代表物是粉塵、石棉纖維、可吸入顆粒物;②化學污染物,其代表物為甲醛、氨、苯系物、TVO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③放射性污染物,其代表物是氡。

二、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

盡管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眾多,但是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有:甲醛、氨、苯系物、TVOC、氡等5種。這些污染物常常侵害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甚者還會致鼻癌、咽喉癌等各種癌癥及白血病的風險;還容易使孕婦出現早產、流產、胎兒畸形等問題。因此,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是極大的。

三、室內空氣污染物污染特性的檢測監控探討

Ⅰ、主要污染物的檢測

空白試驗檢測

取A小區預檢對象的5戶毛坯房(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取其平均值作為本次試驗的空白對照樣,則5戶毛坯房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1所示, 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2~表4。

表15戶毛坯房甲醛濃度檢測情況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5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未超標 超標

表25戶毛坯房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5 0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3 5戶毛坯房甲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4 5戶毛坯房二甲苯濃度分布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裝修后室內空氣檢測

取剛交房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裝修 3個月的房屋為采樣點,分別采集各戶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36戶居室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5所示,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6~表8。

表5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分布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1戶 2戶 4戶 11戶 9戶 5戶 2戶 2戶

未超標 超標

表6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1 5 29 1 0

未超標 超標

表7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苯濃度分布圖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0 18 2 2

未超標 超標

表8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二甲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5 20 4 3

未超標 超標

㈢結果與討論

⑴室內空氣污染狀況分析

取裝修后的室內空氣染污物含量與毛坯房室內空氣污染物含量比較可知:裝修后3個月的室內空氣中甲醛的超標現象比較嚴重 (國家標準為 0. 08mg/m3)。36戶中合格的為 7戶,合格率僅接近 20%, 且其中11戶處于范圍的較高濃度區;而在超標的 29戶中,有18戶是超標 2倍以上,污染十分嚴重。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表 五

表9不同甲醛濃度的健康效應

結合表5、表9可知目前裝修居室內甲醛的污染十分普遍,對人體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所以必須重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從表6~表 8可見,裝修居室內苯系物的超標各有不同。36戶中苯 (國家標準 0. 08mg/m3)僅有1戶超標, 所以裝修居室中苯的污染不普遍; 36戶中甲苯 (國家標準 0. 20 mg /m3)超標 4戶,且有2戶超標較嚴重;二甲苯 (國家標準 0. 20mg /m3)超標7戶,且其中3戶超標嚴重。綜上可見,目前新裝修房屋中苯系物的污染比例已近 1/3,且以二甲苯和甲苯的污染為主要特征。

Ⅱ、甲醛、苯系物污染的長效性分析

(1)仍然取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中跟蹤 4戶新裝修居室,分別于裝修完 10日、1個月、3個月、6個月、10個月采集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測定室內甲醛、苯系物濃度 (以苯、甲苯、二甲苯總濃度計 ),其各自變化規律如圖 1、圖2所示,各苯系物濃度變化情況如表10所示。

圖1 室內空氣中甲醛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圖2 室內空氣中苯系物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表10各苯系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從圖1可見,裝修后的居室室內甲醛濃度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說明甲醛在這段時間內逐漸釋放,且室內甲醛初始濃度越高的居室 (如戶 4),甲醛濃度下降得越明顯。

甲醛初始濃度在標準范圍內的,隨時間的變化甲醛濃度稍有下降,變化不是很明顯,即使 6個月后仍有一定釋放而不會降至很低或無法測出,表明甲醛釋放具有長期性。

甲醛初始濃度超標一倍內的居室在 6個月左右基本可以降至標準限內。裝修后 10個月,初始濃度較高的兩戶甲醛濃度仍未降到標準范圍,說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裝修材料使用過多或材料環保等級較差,污染將會持續很長時間,通過通風等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在短期內也達不到入住標準。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裝修后 3個月內這段期間是甲醛釋放最快的時期,所以裝修后的新居至少要3個月以后入住,6個月更佳,且入住后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降低室內甲醛濃度。

從圖2和表10可知, 裝修后的室內空氣中苯系物濃度是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的,說明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也是逐漸釋放的。在裝修后的 3個月內釋放速率是最快的,3個月后苯系物濃度基本都降至標準范圍內。由此可見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無長期釋放性,一般 3個月即可釋放完全,即使初始濃度很高、污染很重的情況下, 6個月也能釋放完全。這是因為苯系物的來源主要是涂敷在材料表面的油漆等, 便于釋放, 且無再生源。

為了進一步驗證甲醛釋放的長期性,取一舊城K小區隨機取20戶裝修時間長達數年的居室進行甲醛和苯系物的檢測,結果其中 8戶甲醛超標,各戶濃度分布情況如表11所示, 苯系物無一戶超標。

表1120戶驗證組用戶甲醛濃度分布情況

0.02~0.10mg/m3 0.10~0.16mg/m3 0.16~0.24mg/m3 0.24mg/m3以上

12 5 2 1

未超標 超標

從表11可見,即使裝修數年以上的居室仍有40% 的甲醛超標率,甚至還有超標 2倍以上的嚴重污染戶。分析原因,污染源主要來自裝修材料的使用,不排除家具類甲醛釋放的協同效應 (煙氣干擾已排除 ), 但從中可以看出,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甚至長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釋放卻不具有該特征。

(2)家居裝修材料污染物釋放期限計算

據相關參考文獻資料可知,居室中甲醛的釋放源已被論證, 主要是木工板的使用所致。對于木工板中游離甲醛的含量已有相關出廠標準。歐洲標準是每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超過40mg,我國標準是每100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 70mg。若按每 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為 50mg計,一個 10m3的居室最簡單裝修約使用 2張木工板(含門 ), 每張板重約 25kg, 那么2張一共約含游離甲醛25000mg, 按 24 h徹底換氣一次計, 10m3居室24 h能釋放甲醛約 6mg(按充分釋放計 ),因此, 2張板材所含的游離甲醛要 4 000多天近12年的時間能釋放完全。當然這還是在甲醛來源單一、用料較少的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推斷,并忽略了膠黏劑中脲醛樹脂分解再次釋放出的甲醛。由此可見,甲醛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室內空氣污染十分嚴重的現狀,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1、提高裝修材料的品質;

2、裝修 3個月后入住;

3、減少裝修材料的負載量并經常短時通風是目前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最佳方法;

4、有選擇地使用空氣凈化設備,不能盲目依賴,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二次污染物。

五、結 論

1、新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系物污染現象普遍,苯系物中以甲苯、二甲苯為主要污染物; 甲醛超標率達 80%,且其中近 1/2超標2倍以上;甲苯超標率11.1%,二甲苯超標率19.4%,且二者具有同源性。苯污染不顯著,僅為2.8%。

2、通過實際監測和數據計算均證明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具有長期性,嚴重污染的居室甲醛釋放可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污染3個月基本解決,嚴重的不超過 6個月;甲醛和苯系物的釋放均是在裝修的前 3個月劇烈釋放而后趨于緩慢。

3、入住家居,保持經常性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 考 文 獻

[1]羅道成,易平貴,陳安國.建筑和裝飾材料的室內污染對人體危害及預防措施[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 3): 66-68

第10篇

1 隨著醫學科學發展及現代疾病譜的改變,使各種手術普遍開展,化學消毒劑的廣泛應用和病毒感染,尤其是基層醫院手術室的條件、設備較差,工作人員搞好自身防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針對上述問題,手術室護士如何搞好自身防護,以達到減少各種危害因素對身體的影響,提高身體素質有利于更好的工作。

1.1 空氣污染因素:化學消毒劑、常用碘酊、酒精、甲醛、戊二醛,他們多是使用環氧乙烷氣體消毒,造成手術室使用化學消毒劑種類多、數量大。

1.2 臭氧產生:手術長時間使用高頻電刀,散發氣味,加上吸引器、臭氧消毒器等電器使用,使臭氧產生增多。

1.3 全麻藥散發:吸入全身物在空氣中的彌漫。

2 空氣污染造成的危害:基層醫院條件差,手術間空氣流動差,達不到層流要求,容易在場手術室空氣污染,根據有關資料研究報道,術前手術間空氣已存有化學消毒劑構成的混合性超標污染,有甲醛、苯酚、環氧乙烷和乙醇四種。手術各種化學消毒劑的應用加重了空氣污染,術后仍主要由有機十七學消毒劑構成混合性超標污染,但增加臭氧由術前4種變為5種,所以手術間空氣污染多為混合性氣體污染,由于有害物質的毒性相加作用,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肝臟損傷。

3 防護措施:

3.1 提高認識,作為手術室工作人員,首先認清空氣污染的危害性,提高防污染自覺性,減少或者杜絕化學消毒劑的不適當應用,減少污染源,加強自身防護。

3.2 有良好的通風換氣設備,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在保證手術間無菌的條件下,定時開窗換氣,有條件者,手術間可設為層流式,基層醫院設置循環式通風換氣系統,目的在于增加手術室空氣中化學污染性的排放,減少其蓄積。

3.3 合理使用化學消毒劑:(1)工作人員在接觸化學消毒劑時,必須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操作要準確無誤,避免濺在身上尤其是眼里,如不慎濺入應及時用流水反復沖洗,直到沖干凈為止。(2)盡量將化學劑集中放置一室,并保證該室通風良好。保證熏箱密閉并有專人保管和定期檢測,從熏箱內取出物品,做到放置30分鐘后,再拿人手術間。對一次性物品應嗅出無環氧乙烷氣味時方可使用,如有氣味則延長放置時間,做到盡量減少過環境污染。(3)嚴格把好化學消毒劑濃度和劑量關,因過高濃度的化學劑并達不到消毒目的,大劑量使用化學消毒劑只能造成浪費及加重空氣污染。(4)工作中盡量選擇對空氣污染小的化學消毒劑。目前廣泛使用的碘伏消毒液是一種高效、低費、快速的消毒液,將原液直接涂抹,可以用于手術皮膚消毒,能取代傳統皮膚消毒液―碘酊。(5)在使用高頻電刀時,同時使用吸引器可將電刀散發掉。使用臭氧收發器時,可將消毒時間定在凌晨2點左右,次晨手術間工作前先打開污氣抽吸系統30分鐘,可減少手術間臭氧含量,有條件者,可選擇精密的循環緊閉式麻醉機,還可以在麻醉機上建立清除麻醉廢棄系統。手術室女工作人員在妊娠期,應盡量減少吸入全麻藥。

4 其他因素及防護

第11篇

關鍵詞:裝修材料;室內空氣;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N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316-02

一、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兩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中國城市居民占不到總人口的一半,但已有2.7億以上居民呼吸的空氣不達標。這一近于聳人聽聞的說法,來自經合組織(OECD)2007年7月17日宣布的《OECD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僅有低于5%的時間在室外,而其余時間則處于兩者之間。而一些行動不便的人、老人、嬰兒等則可能有高達95%的時間在室內生活。故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人體健康的關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室內空氣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超過了室內空氣的自凈能力,而使空氣質量發生惡化,對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生活、工作等方面產生影響的現象。

凡是居住在室內空氣已被污染的人,他們的身體時刻都受著傷害。一般來說,慢性中毒很難被人們發現,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當危害、中毒癥狀轉成病變時人體才有一定反應。

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的優劣能夠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尤其老、弱、病、殘、幼、孕等體弱人群,在室內活動時間更長,室內空氣質量對他們更為重要。

目前室內污染的種類日趨增多,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能夠揮發出有害物質的各種建筑材料、裝飾材料、人造板材家具等民用化工產品進入室內,因此,人們在室內接觸有害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比以往明顯增多。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室內空氣污染比大氣污染更為嚴重。

二、裝飾裝修材料與環境污染

室內環境是由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所圍成的與外環境隔開的微小環境,這些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對室內環境質量有非常大影響。大量文獻表明[1~2],在國內引起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裝修中使用了不良建材,這些建材成為污染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源。2001年12月2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十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執行。這十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人造板及其制品、內墻涂料、溶劑型木器涂料、膠粘劑、地毯及地毯用膠粘劑、壁紙、木家具、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混凝土外加劑、建筑材料放射性核元素等。在此之前,中國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沒有準確及詳細的規定。此次頒發的標準完全參照了國際最先進的相關標準,這十項標準對裝飾裝修材料中的甲醛、苯、鉛、汞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做了明確的限制。下面就是幾種常用建筑裝修材料對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1.板材及膠合板家具。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是室內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有關統計[3],中國人造板工業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20世紀90年代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國內同期GDP增長率。人造板產量的大幅增長,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建筑裝修、家具業等消費市場的需求快速增長。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膠黏劑進行粘結,家具的表面還要涂刷各種油漆。這些膠黏劑和油漆中都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在使用這些人造板材和家具時,這些有機物就會不斷釋放到室內空氣中。含有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家具在使用時還會釋放出甲苯二異氰酸酯,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許多的調查都發現,在布置新家具的房間中可以檢測出較高濃度的甲醛、苯等幾十種有毒化學物質。

2.壁紙。裝飾壁紙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最為流行的裝修材料。壁紙裝修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影響主要由紙本身的有毒物質造成的,由于壁紙的成分不同,其影響也不同。天然紡織壁紙尤其是羊毛壁紙中的織物碎片是一種致敏源,可導致人體過敏;有些化纖紡織物壁紙可釋放出甲醛等有害氣體,污染室內空氣;塑料壁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中含有聚合物單體及塑料的老化分解產物,可向室內釋放各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甲醛、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同時,在壁紙施工中使用的膠黏劑也可向室內釋放有害物質。

3.涂料。涂料的組成通常包括成膜物質、助劑、顏料以及溶劑,涂料的成分十分復雜,含有很多有機化合物。成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有酚醛樹脂、酸性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乙酸纖維劑、過氧乙烯樹脂、丁苯橡膠、氯化橡膠等。這些物質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向室內空氣中釋放甲醛、苯、甲苯二異氰酸酯、氯乙烯、酚類等有害氣體。溶劑型涂料所使用的溶劑也是污染空氣的重要來源,這些溶劑基本上都是揮發性很強的有機物質。剛剛涂刷涂料的房間空氣中可檢測出大量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丁醇、甲酸、丙酮等五十多種揮發性有機物。涂料中的顏料和助劑還可能含有多種重金屬如鉛、鎘、汞、鉻、錳以及砷、五氯酚鈉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也可對室內人群的健康造成危害。

4.無機材料和再生材料。無機建筑材料以及再生材料包括砂、石、磚、瓦、地磚、馬賽克、陶瓷、玻璃以及混凝土、石灰、石膏等及其制品,如砌塊、預制品和構件等,這類材料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放射性問題,有的建筑材料含有超過國家標準的γ輻射。由于生產建筑材料的原料和取材地點不同,各種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也各不相同,有些石材、磚、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中含有高本底的鐳,鐳可蛻變成氡,通過房間的縫隙等進入室內,造成室內空氣氡的污染。氡是一種放射性很強的元素,長期接觸氡,即使是很低濃度,也可使室內人群患肺癌的危險增加。

三、常見污染物及其危害

1.甲醛及其危害。甲醛(HCHO)在常溫中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對空氣比重是1.06,易溶于水、醇和醚。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裝修使用的復合地板、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板、墻面涂料、壁紙、地板、化纖地毯等裝飾材料,以及脲醛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等膠粘劑與飾面浸漬材料。甲醛具有較高毒性,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為致癌和致畸性物質。

2.苯及其危害。苯(benzene)在常溫下為無色、有特殊芳香氣味、易揮發的油狀液體,沸點為80℃。苯、甲苯、二甲苯作為有機溶劑或稀釋劑存在于裝修裝飾材料的油漆、涂料中,在房屋裝修過程中飾面板粉刷、家具粉漆而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經呼吸道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環境中的苯可能是引起兒童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4]。

3.揮發性有機物及其危害。室內空氣中最常見的化學性污染物是揮發性有機物( VOCs)。VOCs是指在室溫下飽和氣壓超過70.91Pa和沸點小于260℃的有機物。VOCs是 強揮發、有特殊氣味及刺激性的有機氣體。VOCs的主要成分為芳香烴、鹵代烴、氧烴、氮烴等900余種。VOCs長期處于低劑量釋放,對人體危害很大。其毒性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損傷DNA,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是引發人們患病態建筑綜合癥(SBS)和建筑關聯癥(building related illness,BRI)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4.放射性核素及其危害。用天然大理石和花崗巖來裝飾建筑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一種時尚,但不應忽略使用這類裝飾材料時帶來的放射性污染問題,另外瓷磚、涂料等裝飾材料也含有放射性核素,對人體的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5]。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裝飾材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通過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時釋放的射線產生的,包括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其中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γ射線,可致機體放射性損傷。

四、防護建議

1.防止室內環境污染首先應從房屋裝飾設計和建筑材料人手,推行綠色環境設計,盡可能采用無污染或污染程度小的綠色環保型材料進行建筑和裝修。

2.室內裝修應盡量簡潔化,有效地減少室內污染物數量。

3.室內裝修完畢后,應加強通風,使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最大限度的排出。

五、結語

現在的建筑裝飾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多種化學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大量調查資料顯示:室內裝飾材料已成為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減少室內環境的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綠色環保亦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李鳳霞,國冬梅,延巖.室內空氣污染與管理現狀[J].預防醫學論壇,2005,(1):75-78.

[2]顧士圻.居室裝飾裝修污染監測研究現狀及其對策[J].中華衛生監督與健康雜志,2005,(2):84-86.

[3]吳躍峰.人造板與室內空氣污染治理[J].湖南林業科技,2006,(4):61-62.

第12篇

1.1一般資料

選擇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無層流手術間兩間,面積35m2,高度3m,室溫22~24℃,濕度55%~70%。選擇40例接臺Ⅰ類切口手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觀察組第一臺手術結束清潔手術間后,空氣消毒機消毒20min后接臺。對照組第一臺手術結束清潔手術間后不做任何處理20min后接臺。連續兩臺手術時間均在2~3h擇期無菌手術為對象,采用平板沉降法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空氣采樣。兩組的手術種類和參加人數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手術室采樣物品與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法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相對處于靜止潔凈狀態下和連臺手術間隙,空氣消毒前后的手術間進行空氣采樣。空氣中細菌總數檢測方法:測定空氣中動態監測下的細菌總數。采用平板暴露法:房間30m2以上,于東、西、南、北(距墻1米處)、中五點,高度均在1.5米處采樣,將普通營養瓊脂平板(9cm直徑)按上述采樣點和高度布放,暴露5min后送檢培養。標本取樣均為觀察日第一臺手術清晨接入患者前20min、手術結束后與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采樣人員由同一固定人員執行。

1.3檢驗科細菌學檢測儀器、試劑與檢驗方法

采樣后將標本及時送往檢驗科,平板置于37℃恒溫箱48h,以國家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進行菌落計數。即細菌總數cfu/m3=50000N/AT,其中N為平均每個平板的菌落數、A為平板面積、T暴露時間,檢驗操作由同一固定人員完成。

1.4評判指標

實驗日第一臺手術清晨接患者前20min、第一臺手術結束后、第二臺手術開始時空氣中細菌總數檢測。

1.5評判標準

WHO規定普通手術室空氣中菌落數<200cfu/m3為合格。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第一臺手術清晨接患者前20min、手術結束后相對靜止潔凈狀態下,觀察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15.400±22.626)cfu/m3,對照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16.600±28.638)cfu/m3(WHO規定標準為<200cfu/m3)。對照組與觀察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觀察組空氣細菌含量為(15.150±12.495)cfu/m3,對照組空氣細菌含量為(438.550±97.484)cfu/m3,兩組空氣細菌含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3.1動態細菌學監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現狀及存在問題

手術室是一個對空氣質量有著特殊要求的高危場所,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直接影響手術的成敗和患者的預后,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控制水平已經成為反映一個醫院醫療質量和護理水平高低的金標準。因此,扎扎實實控制好手術室的空氣質量是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每月進行空氣微生物監測,無菌手術間的空氣細菌數≤200cfu/m3,如超過標準應及時分析原因,改進消毒方法及措施。當前形勢下,手術室接送病人的推車既去病房又進手術房間,醫生和護士的頻繁出入造成污染機會增加。第一臺手術消毒比較徹底,而連臺手術術中空氣多長時間再次消毒,目前尚無明確規定。

3.2動態細菌學監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結果及處理方法

動態細菌學監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結果表明,第一臺手術結束后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接臺手術開始時空氣細菌學指標(438.550±97.484)cfu/m3,超過WHO規定標準的水平。有研究表明,當空氣中浮游菌總數達700~1800cfu/m3時,手術切口感染率顯著增加,若降至180cfu/m3以下,感染的危險性大為降低。本研究發現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時空氣細菌學指標為(438.550±97.484)cfu/m3,感染的機率有增加的風險。采用空氣消毒機在第一臺手術結束后在連臺手術間隙消毒20min后,第二臺手術開始取樣監測結果為(15.150±12.495)cfu/m3,可使空氣中細菌控制達到手術室衛生學標準,遠遠低于WHO規定標準的水平,在連臺手術間隙進行空氣消毒可以減少手術感染率。接臺手術未進行二次消毒處理,細菌菌落增多的原因是第一臺手術術前準備、術中操作以及術后整理用物造成氣流紊亂,使手術間空氣菌落數增多,手術間的潔凈度下降,連臺手術時細菌菌落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刀口機會增加,容易引起刀口感染。減少感染因素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手術中開關門時輕拉輕關,減少室內人員流動,以減少空氣互相流通污染。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準備工作和術后整理時動作要輕柔、適度。空氣消毒機消毒20min后接臺都可以減少連臺手術間的空氣污染程度。

3.3動態細菌學監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臨床應用價值

影響空氣中細菌增多的因素較多,細菌在手術進行到4~5小時左右繁殖較多。動態細菌學監測連臺手術空氣污染的臨床應用價值在于可制定完善的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嚴格遵循先Ⅰ類切口手術,再Ⅱ類切口手術,次Ⅲ類切口手術的安排順序,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手術前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手部消毒措施,保證消毒的時間,提升消毒的效果,嚴格執行科學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等,對進行的接臺手術登記準確,有可追溯機制,定期與不定期地配合檢驗科進行動態細菌學監測,從而不斷完善接臺手術的管理,以保證在符合國家對普通手術室的要求標準的情況下完成手術,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

4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克什克腾旗| 东源县| 铁岭县| 合川市| 廊坊市| 无棣县| 海丰县| 桃园县| 酉阳| 太仆寺旗| 公安县| 郑州市| 龙海市| 嘉祥县| 广元市| 桃源县| 潜山县| 霍林郭勒市| 芦溪县| 化德县| 佛学| 井陉县| 五寨县| 铜川市| 天等县| 周口市| 玉环县| 景东| 凯里市| 铜鼓县| 徐州市| 安多县| 阳西县| 乡宁县| 九龙坡区| 萍乡市| 志丹县| 新宁县| 扎赉特旗|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