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8 11:46: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工程建設安全生產信息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建筑行業的發展一直備受政府高度關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政府卻未能將自己監督的職能充分落實,關于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一直都未能落實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政府出臺了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相關的法規,但其內容仍舊有諸多不足。隨著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政府也意識到了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必要性。為了提升工程建設的質量,政府務必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
1激勵理論
激勵理論旨在通過滿足組織成員的精神需求,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實現組織目標。組織若是將激勵理論應用于實際,能夠讓成員全身的投入到自己應當做的事情中,并且為達成組織目標而不斷奮進。政府若是想要讓建筑企業配合自己的工作,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那就應當從激勵的角度出發,將建筑企業視為“人”,對他們施以各種激勵,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目的。由于筆者主要是以探討建筑企業為主,所以激勵理論具體來講又可以劃分為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以及管理學激勵理論。這兩項理論共同為政府指明了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方向,政府應當以這兩項理論作為出發點,建設相應的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1]。
2建立工程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策略
政府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能使建筑行業在施工過程中更加規范,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有利于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在傳統的安全生產工作中,政府一直難以對建筑企業展開有效監管,這就使得建筑企業在工作中可能難以找到工作目標,或者疏于工作,進而導致安全事故。在新時期,政府應當加快對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確保社會的穩定與和諧[2]。
2.1完善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相關法律法規
近些年來,我國的法律法規得到了較好的完善,各行業都具有了相應的法律保障。然而在安全生產信息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特別是在建筑行業中,政策不僅少,而且單一,這對建筑行業的發展構成了阻礙。我國建筑部門曾經頒布了關于安全生產信息方面的規劃綱要,以期政府大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建筑企業實行更全面的安全生產監督。在這種背景下,政府應當完善安全生產信息的法律法規,從而為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政府應當將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并將其貫穿于整個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的建設[3]。同時,政府還應當深入調查建筑企業,了解他們的真實工作情況,從而為后續工作做好鋪墊。
2.2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并不斷完善其功能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工作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在這種背景下,政府的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建設。激勵理論要求政府應當從實際出發,給予建筑企業強烈的關注,并且幫助他們構建良好的平臺。因此,政府應當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技術人員,并且投入大量的研究經費,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從而為建筑企業提供良好的共享平臺。在傳統的安全生產信息管理中,政府只能逐一查看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信息,這樣的方式不僅效率極低,而且很容易出現誤差,這就會對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造成阻礙。共享平臺的建立能夠讓政府實現更為高效的監管,并對建筑企業實施全面的監控。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具有多種信息形式,包括資質信息、項目信息等,這些信息應當被集中歸納,從而便于政府展開監控[4]。
3工程建設安全生產信息信用評價的策略
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能夠將建筑企業的安全生產信息進行公開,從而方便接受來自于企業外部的監督[5]。政府除了建立共享機制外,還應當建立合理的信用評價體系,確保建筑企業充分關注自身的安全生產工作,保障其質量以及可行性。為此,政府應當明確信用評價體系的具體含義,并且加快其建設。信用評價體系的第一步為評價指標的確定。政府應當明確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因素,并且將這些因素進行總結與歸類,確定為評價指標。由于工程建設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所以政府應當結合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評價指標不斷作出改進,從而確保評價指標的時效性。評價指標具體來講又可以被分為六大因素,分別是企業素質、個體安全行為能力、應急管理能力、以往安全事故次數、政府監督以及社會監督。這六個指標共同構成了安全生產信息信用評價體系,影響著企業的方方面面。政府應當仔細審查建筑企業的六指標,并且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深入發展。信用評價體系的第二部為評價等級的建立。政府應當根據六指標的綜合得分,推斷出企業的信用等級,并且對不同等級的企業制定不同的優惠政策,以此鼓勵企業能夠向更高等級的信用邁進,從而推進企業的安全生產。這樣的方式充分體現了激勵理論的可行性,有利于推進建筑企業的發展。
4結語
政府將激勵理論應用于工程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共享機制及信用評價方面,能夠推動建筑企業的發展,讓建筑企業減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張建設,張晶然,靳靜等.基于信息共享的工程建設安全監管激勵機制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6,30(05):126-130.
[2]吳微珊.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創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2):129.
[3]陳志輝.安全生產預警信息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商品與質量,2017(17):294.
[4]臧明春.論通信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方法[J].信息通信,2016(10):226-227.
[5]高朋朋,劉彥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建筑安全,2016,31(01):39-41.
作者簡介:齊國新(1972-),男,內蒙古武川人,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安全生產評價及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