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7 11:24: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網絡安全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網絡作為時代的產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和應用,網絡的普及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掀起了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革命。網絡有它自己獨特的特點:即時性、海量性、全球性、多媒體性、共享性和開放性,因為這些特點吸引了社會上不同群體的加入,其中初中生也是受眾之一,并且這個受眾群體規模龐大,特點鮮明,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時候又多了一種新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道德的自主性
因為網絡自身存在的鮮明的特點,因其有無限的開放性,中學生可以隨意從網上得到信息,可以發現不同的新鮮的事物,初中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意識、愛好、好奇心去網上查找相關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主動性得到提高。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可以借助網絡手段,從簡單的書本轉移到網絡,使學生潛移默化中培養自身素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建立獨立的自主人格,在引導的過程中要以傳統教學內容為輔,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的網絡活動培養初中生的行為習慣,在正確的思想觀念的熏陶下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初中生自我選擇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在實際的操作中常常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說,初中生處在青年時期,又叫青春發育期,除了身體外形的迅速成長,智力和個性都處在發展的最好的時機,但是思想還不夠成熟,不能夠明確地分辨事物的好壞,難以抵制網絡帶來的諸多誘惑,在信息的選擇上有時候難以把握,所以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身的道德修養,增強初中生的自律意識變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良好的自律意識才能夠抵制低俗文化對初中生的侵害。
二、轉變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式,培養學生道德意識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班主任的的思想教育方式只是單一地傳授知識,機械地完成教學上的任務,傳播的都是抽象的知識點,用的方法也是說教上的,沒能夠在實質上達到德育的目的,在情感態度和道德修養上面沒有能夠達到相應的效果,甚至更糟糕的是反而適得其反,初中生道德走向下坡路的情況也時有案例出現。
在網絡教學和應用上,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的模式,采用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思維方式。首先教師要了解網絡在新形勢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動嘗試利用這種全新的形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這就要求班主任將抽象的理念化的學習轉變為情境性的學習,利用網絡的虛擬性,在合理的范例下創設情境,通過演繹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所要學習的思想政治的內容,從而反映出在實際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人際和社會的難題,在這樣的演繹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開班會的時候,對初中生進行法制教育,班主任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視頻,通過一系列視頻的播放,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再給出一些相應的法律條文,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讓學生自己發掘答案,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在網絡的配合下能更實際地解釋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解釋的抽象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開放思維,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
不能因為網絡帶來的不良因素,班主任就想把學生和網絡隔離開來使學生不受到網絡的侵害,有些班主任在實際的操作中不讓學生接觸網絡,也反對家長給學生制定的一系列的網絡課程,這種狹隘的認識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并不能夠避免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學生在強大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在隱瞞家長的情況下去上網,班主任或是家長的一再阻撓下只能讓中學生的反抗情緒越來越嚴重,反而造成了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對班主任而言,網絡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應該適當地給學生講解網絡安全知識,正確地引導,當他們面對網絡誘惑的時候能準確地判斷,主動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并能夠抵制誘惑。
三、結合傳統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網絡培養學生的素質
在德育教育中傳統模式一直占主導的位置,這種單一的模式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網絡的開放性使更多的中學生能夠上網瀏覽網頁,甚至學生掌握的信息比教師還要多,班主任的權威性被撼動。如果我們還是固步自封,并且仍采納傳統的單向教育渠道,就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學習成長的需要,這要求我們要雙管齊下,在不摒棄傳統德育方法的同時能積極利用網絡,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養。
在中學生的成長中,深受網絡毒害的人不在少數,有的學生癡迷網絡,荒廢了學業,當醒悟的時候已經晚了。例如,某學生平時上課很認真,學習踏實,為人誠懇,但是有一段時間接觸了網絡,從此癡迷于網絡,最初發現后我只是在班會上進行教育,但是該名學生不但不聽反而變本加厲,后來找到他的家人溝通了該生的一些情況,通過網絡與該生進行交流、談心,以朋友的身份在思想上給予其勸誡,引導其正確認識網絡的作用和自身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對其他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可見在教育的時候我們應該雙管齊下,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背景下的德育過程中,班主任要轉變觀念,要培養學生道德的自主性并給予正確地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綜合運用傳統與網絡德育手段,讓學生認識到網絡本身存在的危害與優勢,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能抵制誘惑,正確運用網絡,從而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姚云舟.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新課程(教研).2010(03)
[2] 王玲.四個轉變讓德育工作更高效[J].基礎教育參考.2011(10)
[3] 武孟璽.依據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適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