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時間:2022-02-21 18:04: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論文參考文獻,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英語論文中引用名人名言的格式通常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

直接引用先介紹名人的來歷,后面直接引出名人的原話。

例如:According to Francis Bacon, a renowned British writer and philosopher, Money is a good servant and a bad master.

翻譯:英國著名作家和哲學家培根(FrancisBacon)說:“金錢是一個好仆人,也是一個壞主人?!?/p>

間接引用

間接引用通常為引用俗語或者古話。

例句:There goes a saying that he knows most who speaks least.

翻譯:有句俗語說,誰說得最少,誰知道得最多。

2、英語論文中引用一句句子的格式是:As an old saying goes+(引用的句子)。引述別人的觀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間接引用。無論采用何種方式,論文作者必須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處。目前美國學術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圓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處。

3、正確引用作品原文或專家、學者的論述是寫好英語論文的重要環節;既要注意引述與論文的有機統一,即其邏輯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語論文參考文獻)的規范性。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中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多篇寫作及規范格式,與文獻撰寫案例;以中西傳統節日起源中的文化差異標題為參考。

參考文獻:

[1]吳友富,張梅芳.西方節日與文化背景知識[J].外語電化教學,1997(3).

[2]倪大聽.美國的節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國傳統節日[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貴麗,張立玉.中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8):55—58

附1:中西節日文化比較

參考文獻:

[1]吳克禮.文化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4

[6]《圣經·創世紀》1:29-30

[7]樂黛云.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節日文化:中西比較及其啟示

[1]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8.

[2]郭貴麗,張麗玉.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節日對比研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47.

[6]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34-36.

[7]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7.

[9]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張承平,萬偉珊.文化的普適與包容——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傳統節日對比分析

參考文獻:

[1]宋科.淺議中西文化差異與翻譯[J].海外英語.2011(02)

[2]羅紅.中西文化差異對英漢習語的影響[J].瓊州學院學報.2010(04)

[3]趙愛華.從中英文動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異[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4]陳立濤,吳雄鷹.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7(23)

第3篇

主要分析了醫學院校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從實證的角度講述了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改革的實踐情況,因此各高校應該從實際出發,繼續優化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提高研究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滿足學生的未來職業需求。

關鍵詞: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醫學院校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5

1引言

隨著醫學事業的迅速發展,國內醫學科研人員能與國際同行無障礙進行學術交流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可國內大部分醫學院校的研究生英語課程仍采用公共英語教學模式,這樣的課程設置不僅不能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求,還會造成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情況,因此醫學專業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我校之前的研究生英語課程一直以公共英語精讀課為主,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課程改革前,我校研究生培養計劃中,研究生英語課程為一個學期,總學時為90學時,60學時用于精讀,30學時用于聽說。

2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情況

首先,我們對本校15級研究生進行了關于英語學習狀況及需求分析的問卷調查,發放180份問卷,回收153份。結果顯示7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較低;認為英語學習由難到易的排列順序是說、聽、譯、寫、讀;從專業角度對醫學研究生的重要性排列順序為讀、譯、說、聽,86%的人認為將英文材料翻譯成中文的能力最重要;對于研究生階段的英語課程學習應該以醫學英語為主還是公共英語為主,有67%的人主張應該以醫學英語為主,19%認為應該兩者兼顧,14%認為應該以公共英語為主。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決定對研究生英語課程進行調整,隨機選取遼寧醫學院2015級兩個大班共120名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組成對照班和實驗班。對于對照班的同學,仍然進行一學期的傳統公共英語教學(60學時精讀+30學時聽說),對于對照班,進行新設置的英語教學課程模式的實踐(20學時精讀+10學時醫學英語詞匯+30學時醫學英語翻譯與寫作+30學時聽說)。

2.1教學內容

對照班的英語教學除了傳統的精讀和聽說訓練外,還增加了醫學英語相關內容。對于醫學英語詞匯的講授主要是從醫學英語詞根詞綴講起,通過了解構詞方法和詞根詞綴的含義記憶醫學單詞。對于翻譯與寫作部分講授的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醫學研究型英語論文包含的9大部分,英文摘要、醫學文獻綜述、臨床報告、病理報告的寫法以及醫學專業英語術語的翻譯。

2.2教學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以微課和翻轉課堂為全新載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學能力。課前,首先由教師創建關于教學內容的視頻或者介紹網上相關的醫學英語教學視頻,學生通過看視頻中的講解,自行學習知識點。在課上,通過學生的分組討論及講解,教師來檢查課前視頻中的內容以及布置的作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并對他們提出的疑問進行解惑,老師主要采用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使學生通過實踐能夠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2.3教材

除了之前的研究生英語精讀和視聽說教材繼續使用之外,對于醫學英語翻譯與寫作部分,采用了李傳英和潘承禮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英語寫作與翻譯》這本書。這本書系統的介紹了醫學論文英語寫作的基礎,包括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寫作要求和技巧、醫學英語應用文的語言特點和常用句型,并提供了大量漢英對照實例分析,同時各章節編有相應的練習,便于學生全面了解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的特點。

2.4教學評價

以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為基本依據,做到評價方式多樣,內容全面??己撕驮u價具體包括課堂表現和出勤情況、平時的翻譯與寫作書面作業和期末考試成績。

3結語

經過一學期的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改革實踐之后,課程設置改革后的實驗班英語成績比傳統公外英語教學的對照班有明顯的提升。學生一致認為,經過醫學英語知識的學習,他們大體掌握了醫學英語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能夠寫出符合要求的醫學論文英語摘要,對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有了一定的自信,部分同學還在期刊上發表了醫學研究論文。由此可見,傳統的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不斷摸索總結,對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找出最適合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模式。

參考文獻

第4篇

摘要:

通過調查發現,英語專業本科生論文存在文內和文后參考文獻引用不規范、部分論文存在抄襲和剽竊現象以及論文統計數據隨意性較大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術誠信教育機制不夠健全以及師生的學術誠信意識不夠強。建立健全學術誠信教育“管-監-檢-懲”機制、完善學術誠信教育體系以及強化學生的學術誠信主體意識,是提高英語本科生學術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英語專業;本科生;學術誠信教育;路徑

學術誠信是大學生重要的學術品德之一。然而,大學生學術不誠信現象屢屢發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高校學術誠信教育的擔憂,由此對我國人才培養質量產生質疑。英語寫作是英語本科教育中的一門主干課程,貫穿整個大學生涯。經過各階段的寫作訓練,學生是否已掌握了基本的學術寫作規范,形成了良好的學術素養?為了解英語專業學生學術誠信現狀,筆者對某高校2015屆英語專業120名本科生的課程論文、學期論文和畢業論文進行了調研,旨在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一、英語本科生論文寫作中學術不誠信的主要表現

筆者采用觀察法,以英語專業本科1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其撰寫的課程論文、學期論文和畢業論文為語料,調研其文內引文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情況。英文文獻的著錄依據美國語言學會出版的《MLA科研論文寫作規范》(MLAHandbookforWritersofResearchPapers)和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APA格式手冊》(2010年版)(Publ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中文文獻的著錄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2005年頒布的《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05)(該版本替代了舊版GB7714-1987)的規定。然后,利用中國知網“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MLC2)”,對120篇畢業論文的總復制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復制比進行檢測。最后,通過分析,概括出英語本科生學術誠信的狀況。經統計發現,學生論文中存在學術失范和學術不誠信兩種情況。第一,文內引用格式錯誤。主要問題有:英文人名寫錯;論文為多個作者時,格式寫錯;未寫文獻年代。第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不規范。主要問題有:漏寫或誤寫作者、題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年代等;著錄格式錯誤,如期刊本應用[J],卻用了[M]表示,等等;遺漏或用錯符號,比如出版地后面應用“冒號”,卻寫成“逗號”,等等。第三,引用他人文獻而未標明出處。120篇畢業論文復制比統計結果如下:論文總復制比大于30%的占10%,其中有4篇論文復制比分別達50%、55%、70.8%和85.9%;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41.7%;介于10%-20%的占33.3%。論文第一段復制比統計結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6.67%;介于10%-20%的占29.2%;介于10%-20%的占41.67%。論文第二段復制比統計結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35.8%;介于10%-20%的占36.67%。第四,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論文數據隨意性大。有的論文數據不可信,經不起推敲,屬于隨意編造等問題。因而對英語專業本科生進行學術誠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英語本科生學術誠信教育的方法

英語專業本科論文中學術不規范和學術不誠信的現象,既有來自學生自身的因素,同時也折射出教育管理和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應從健全管理機制、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以及增強學生主體意識這三方面著手,實施學術誠信教育。

1.發揮教育部門的職能作用,構建學術誠信教育“管-監-檢-懲”機制。第一,以國外誠信管理機制成功經驗為借鑒,建立英語本科生學術誠信檔案。學術誠信檔案旨在培養大學生的誠信觀念,規范其誠信行為。將學生的誠信情況(如作業、考試和論文寫作)記錄在案,并與獎學金評定、出國推薦以及未來職業和生活等掛鉤。有不良記錄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體驗、踐行誠信,逐漸養成自覺誠信意識。第二,以制度為保障,建立學術誠信管理、監督、檢查和懲罰體系。成立專門的學術誠信管理和監督機構,制定詳細的學術規范和標準,監督并定期檢查學術失信行為和防治情況。對學術失信行為情節較輕者,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影響惡劣者,給予嚴厲懲罰,并在通告欄、網站上予以公布,以便懲前毖后,防止學術不誠信行為滋生蔓延。在各個環節的實施過程中需把握以下幾點:首先,在制定規范和標準時,不妨參考《MLA科研論文寫作規范》和英美高校的學術規范條例,細化規則,并輔以實例,使學生有所參照。其次,在監督環節上,可采用多種方式,如生生監督、師生監督。再次,在懲罰環節,應提高懲罰的執行力,而不是紙上談兵。除了進行學術規范教育外,“防患于未然”尤為重要。比如,可以采用現代技術——反抄襲軟件來遏制學術失信行為,可采用學生先自測,學院在論文答辯前再檢測的方式。若整篇論文和各章節的重復率超過學校規定的比例,則責成論文作者修改。再次檢測若仍達不到要求者,則不予答辯。第三,以本科生參與為手段,營造良好的學術誠信氛圍。在我國,學術誠信教育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部門的行政手段,從政策的制定到實施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成為被動接受者。其結果是,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實踐體驗,不利于其學術誠信意識的形成。因此,應當加強英語本科生的參與度,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學術誠信教育活動,營造學術誠信氛圍,使學生逐步內化學術誠信理念。比如學校教育部門可邀請學生參加制定學術規范條例,監管和裁決學術失信案例。圖書館、學生會和學院可專門設置學術誠信教育網頁,組織學生相關規定、標準、規范、條例和懲罰措施,供學生隨時查閱。此外,學生可在校刊、校報和櫥窗登載學術誠信教育文章或宣傳冊。另外,采用英語學習經驗交流、英語演講比賽、學術誠信知識競賽和英語論文寫作比賽等方式,加強大學生學術誠信自我教育。

2.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完善學術誠信教育體系。第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為指導,強化英語本科生學術誠信意識。學術誠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的學術價值觀以及對學術誠信的認知。因此,要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學術誠信意識,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研精神,在學業和學術上互相信任,坦誠交流觀點,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成績,公平競爭,自覺遵守學術規范,抵制違背學術道德的行為,成為學術誠信的捍衛者。第二,以年級為階段,實行“入學教育-課程論文-學期論文-畢業論文”的“一條龍”學術誠信教育培養模式?!耙粭l龍”模式的具體做法是:以英語專業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開展“學術誠信周”活動。人手一本《新生入學手冊》,內容包含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使新生一入校即感知科研誠信的重要意義。對于一、二年級的課程論文或課程報告,任課教師應強調學術規范的重要性。同時,可采用高年級學生進行講座的形式加深低年級學生對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認識。同伴講座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為中國學生“往往對正式的規則并不在意,而來自同伴(peer)的口口相傳(wordofmouth)對其更有影響力”。到了二、三年級,學生在撰寫學期論文或學年論文時,逐步養成了學術誠信的習慣。及至四年級撰寫畢業論文時,便會習慣成自然??傊?,學術誠信的培養需要經過系統、扎實和持久的訓練才能產生效果。第三,以“導學”為抓手,提高英語教師學術誠信教育指導水平。教師是學生學術誠信養成的引路人。因此,廓清“指導什么”和“如何指導”是關鍵。針對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筆者曾提出“十三導”的原則,即論文前期準備階段的“六指導”(導學風、導目的、導閱讀、導文獻、導選題、導信心)、寫作過程的“三指導”(導科研態度、導宏觀與微觀結構和導耐心)以及答辯過程的“四指導”(導總結、導陳述、導答辯和導意義)。受此啟發,針對引文和參考文獻規范,筆者提出“六導”的指導思路,即:導學風——樹立“質量意識”“規范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導目的——闡述引文和參考文獻的意義;導閱讀——閱讀并仔細研究引文和參考文獻規范;導查新——如何在網上、圖書館查閱、篩選和記錄參考文獻;導格式——比較和分析文內引用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和規范;導耐心——用心對待參考文獻的細枝末節,如“標點”的用法、各種文獻的著錄方法以及作者、出版社、出版地和出版年代的正確寫法,等等。

3.強化責任意識,激發英語專業學生學術誠信的主體作用。第一,以自律為準則,強化學術誠信自教和內控意識。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提高自我約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強自我道德培養和自我道德約束,自覺、自愿地遵守學術規范,成為學術誠信的傳播者。第二,以國際和國內“規則”為準繩,掌握基本的學術寫作規范。學術誠信是建立在學術寫作規范基礎上逐步養成的習慣。因此,了解和熟悉學術寫作相關規范是第一步。要了解國際上學術誠信教育和學術寫作規范動態,與國際學術慣例接軌。

參考文獻:

[1]張春芳.近五年英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調查與思考——以某校為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9,(2).

第5篇

論文摘要:本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方法,切實解決研究生英語教學與專業相脫節、和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為研究生個人專業發展,發表高層次的學術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奠定基礎,為研究生英語教學提供有效地教學新方法。

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英語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學位課程,因此得到各高校研究生培養部門和教師、研究生的普遍關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勢對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尤其是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研究生、尤其是醫學研究生來講,能夠閱讀醫學專業英文文獻,撰寫醫學英語專業論文和摘要尤為重要。這對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然而,作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學以及學術交流中發現,目前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兩大問題:

①研究生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基礎英語教學上,幾乎完全與研究生所學專業相脫節,不能起到有效地促進研究生專業發展的輔助作用。

②研究生英語教學忽略了高層次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即醫學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研究生,尤其是醫學研究生對于專業英語寫作有著迫切的需求,卻茫然無從著手。

這些研究生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得到全國研究生英語教學部門及教師的廣泛關注。有些高校已采取各種方式努力加以解決。如:和專業教師合作修改研究生專業論文,或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講解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等等。然而這些方法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研究生或者僅僅學到了寫作方法,而對于如何遣詞造句仍然無從著手,或者僅僅某一兩篇論文得到了修改,卻不能持續性地發展專業論文寫作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針對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作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提出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學實踐達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作者在此對其理論基礎、基本內容、實踐意義做一詳細介紹。

1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由外部到內部的轉移和傳遞,真正有效的教學是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只有那種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Vygotsky,1962)。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以獲取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優化完善認知結構,獲得自身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通過獨立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為知識的積極建構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學會自主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目前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和隨機進入教學。其中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基本內容

2.1 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原因分析

據作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學發現,研究生的醫學專業術語、詞匯量并不小,但進行醫學專業英語寫作卻相當困難。這是一直以來困擾醫學研究生的亟待解決的難題。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2.1.1 學生的原因

研究生的知識結構中,醫學專業術語只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著。由于對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和句式結構的缺乏,使他們不能搭建句式框架,也就無法將已知的醫學專業術語運用于專業英語寫作中,因此也就無從完成專業英語寫作。

2.1.2 教學的原因

目前的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相脫節,研究生教學仍局限于基礎英語,沒有幫助學生解決其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為其專業發展起到有效地輔助作用。

2.2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內容

此教學方法實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帶領下,研究生自主探索醫學研究生自主檢索醫學專業文獻、探尋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發掘醫學英語句式結構,并以其為框架進行自主醫學專業英語的寫作實踐,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積累,逐步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2.2.1 教師指導

專業英語寫作方法;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步驟、方法。

2.2.2 學生分組

將學生按照專業或相近專業分成研究小組。

2.2.3 學生自主檢索文獻

以小組為單位,檢索、搜集本專業權威文獻,并上傳到小組公用電子郵箱,作為搜集句式語料的文獻資料。

2.2.4 學生自主搜集語料

從專業文獻中探索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發掘醫學英語的句式結構,并以句式結構為框架,將醫學術語、詞匯靈活地運用于其中,以句子、段落為單位進行寫作訓練。

2.2.5 小組討論

學生互評句式語料,提出修改意見。

2.2.6 教師指導

學生將預料和句子以PPT形式在課上展示,教師予以點評、指導、修改、儲存。

2.2.7 創建句式庫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存儲的語料整理成句式庫。

3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教學的實踐意義

3.1 此教學方法解決了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相脫節的問題,以及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的難題,使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得到飛躍性的提高,同時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其個人專業發展,發表高層次的學術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奠定基礎。將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緊密相連,解決了兩者之間相脫節的現狀,促進研究生的個人專業發展。

3.2 在培養在校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的同時,為廣大醫學研究生和醫務工作者撰寫專業英語論文和摘要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源。

3.3 此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醫學研究生教學,也同樣適用于高校其他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當中,切實將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緊密相連,提高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為研究生的專業發展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并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松林.建構主義對客觀主義的檢討及其教學原則[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2]姜暉,王凌云.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基礎探究與外語教學,《外語藝術教育與研究》2010年第三期.

[3]楊小菊.支架理論在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4]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第6篇

一、畢業論文撰寫的要求

1 畢業論文要求科學性

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規律,必須根據科學研究這個總的任務,對研究的對象進行探討,揭示規律。是科學的,經得起推敲的,獨到見解也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的。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不得帶有個人的好惡和偏見。在論據上作者必須經過周密的觀察、實驗或者閱讀、思考。

2 畢業論文要求創見性

科學研究的任務是對新的知識的探求,在綜合別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礎上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或者沒有涉及過的問題??茖W研究的任務本身就決定了它必須去探索規律,必須實事求是。科學研究本身又蘊涵了創見性,就是在綜合別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或者沒有涉及過的問題。要有獨到的見解,要發現一個新的創見。

3 畢業論文要求專業性

我們不同專業領域里的畢業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積累和愛好選擇題目,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不要離開自己的專業去寫別的跨專業的。

4 畢業論文要求通俗性

盡管我們要求論文的專業性,但語言要求通俗,這樣便于傳播和交流。

二、畢業論文的選題原則

1 要選擇有科學價值的問題,要選擇亟待解決的課題,減少選題的盲目性。

2 利用靈感來選題

看別人的評論過程中打開自己的思路,進行選題。在你看書、觀察或思考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角度我可以深入下去??紤]選題的大小、難易度和利用自己的靈感思維來選題。

三、畢業論文的寫作

1 圍繞著論題去占有和選擇材料。

首先要進行寫作前的準備工作。先要圍繞著論題去占有和選擇材料。也就是說,當你的論題已經確定以后,圍繞著立論去占有材料,多多益善的去看。積累材料,再有論點。要對研究對象的外延材料占有。在有材料的基礎上要選擇材料。材料多的情況下,你就選更好的材料。

2 選擇論文的類型

畢業論文的類型一是學術性論文,二是報告性論文。應用性比較少的科目來說比較容易做成學術型論文,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論文一般寫成調查性的或總結性的報告型論文。論文類型的選擇,主要是看論文的對象。如果是宏觀的,我們就用綜述性的描述:如果是微觀的,涉及到某一個具體作家作品或某一個問題,我們就選擇論述性的。

3 要擬訂論文的寫作提綱

如果沒有完整的寫作提綱的話,邏輯思維就會出現偏差。把一個個提綱羅列出來,羅列出來以后看一下,總論點是什么,分論點是什么,圍繞著總論點有幾個分論點,分論點列出來了以后,一定要注意以綱帶目。提綱、材料等出來以后,就可以進行論文寫作了。

4 開始寫論文的時候,要注意標題擬制

論文的標題擬制,一般是兩個標題。如果是一個標題不太容易駕馭。一個標題往往是比較宏觀一些。當然也可以用正標題來表示論題的觀點,副標題表示研究的對象。題目擬制好了以后,論文還要注意要寫摘要,把整個論文的主要內容說一下。在論文的扉頁上,先是題目,題目下面是摘要。論文提要主要交代清楚選題的背景、理由,論文的觀點和價值,簡明扼要的揭示出來,便于讀者(主要是導師、評委、編輯等)即使不閱讀全文就可以獲得最重要的信息。一般宇數不超過全文的5%.在摘要下面要有關鍵詞。關鍵詞把論文的主要觀點用3到5個詞提取出來。

5 論文的格式

論文的規格:正文長度800-2,000單詞。使用的語言:英語論文正文部分:

(1)題目大寫,三號字,新時代羅馬宇,大寫下面可寫一個附標題,4號字;

(2)作者名,5號字,班級,學號

(3)指導教師名,5號字,職稱

(4)摘要:300字左右,5號字,英文一頁,中文一頁

(5)關鍵詞:不能用專有名詞,詞與詞之間空四格,不加標點符號

(6)正文:用5號字,大部分標題用5號字黑體、小部分、小小部分。大部分用羅馬字,小不分用一般數字符號。

(7)參考文獻(Bibliog raphy):先英文,后中文,作者名,文章名,書刊名,出版社,地點,出版年月,

6 畢業論文質量標準

(1)選題恰當、與畢業生的知識水平與認識能力相當:

(2)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論證充分有力.

(3)敘述清楚、層次清晰而豐富,

(四)語言表達正確,無拼寫錯誤、語言錯誤控制在20-25%

第7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 研究型教學 實施意義 實施途徑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培養高素質、創造型的綜合人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高等教育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學,當然也應該在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既有專業知識技能又熟練掌握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因而,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應是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提供了良好途徑。

研究型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或教學理念,指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識積累為基礎,引導學生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討論研究、材料搜集、歸納總結等,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整個教學過程具有研究性、實踐性、自主性、開放性等特點。

二、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的實施意義

首先,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能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不強,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英語綜合能力不強。研究型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合作、討論、歸納與展示,將課本知識與課外實際相結合,提高了英語學習興趣,聽、說、讀、寫、譯的英語綜合技能也得到了發展。

其次,研究型教學體現了現代大學教學的培養目標。當今世界各國高校的教學改革都在圍繞著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來展開。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適應時代要求,體現了高等教育本質,能夠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

再次,英語研究型教學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傳統大學英語教學著眼于語言教學,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有相應的欠缺。在研究型學習中,學生拓展了知識背景、興趣背景,思維得到了鍛煉,自主性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學生處在一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之中,精神、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和諧、全面的發展。

三、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的實施途徑

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指將研究性理念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中。這一教學模式有多種實踐途徑,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1.英語辯論會

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主題或社會熱點設計辯論題目,把全班學生分為兩組進行辯論。辯論活動的步驟大致是:教師介紹辯題的背景和主旨,并提供一些關鍵詞的英語詞匯;學生在各自組內進行充分討論;接著正方和反方各自向對方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后,雙方開始自由討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反駁對方的立場;隨后,各方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總結呈辭,概括要點,重申自己的立場;最后,教師或學生主持人對兩種觀點進行總結,對雙方的辯論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時間對以上的步驟作適當安排和調整。比如文章主題是“環境保護”,提到了溫室效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辯論“中國是否應該發展私家車”;如文章主題是“克隆技術”,可以選擇論題“是否支持發展克隆技術”;如美國微軟公司最近實施“黑屏”反盜版運動,可以讓學生辯論“是否支持微軟公司的黑屏反盜版運動”。

通過辯論,學生鍛煉了思維,操練了英語口語,提高了英語學習興趣。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將實際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呈現給學生,設計適當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問題。

案例教學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通過案例掌握有效的獲得知識的方法。案例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做中學”的形式。根據建構主義思想,學習者是認知的主體,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相關的知識概念。學習者必須“主動參與”;教師對學習者的知識建構起引導、幫助和促進的作用。因此,案例教學法體現了學習的本質。此外,這一教學法拉近了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掌握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在設計案例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設計案例時要考慮現實性,即考慮學生現有的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識;其次,設計的案例最好來自實際環境或學生身邊熟悉的例子;再者,設計的案例要考慮未來性,即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有指導意義。

比如教師談到跨文化交際時,可以展示一些跨文化交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供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就英語成功學習者和不成功學習者的案例進行分析、比較,從而總結出科學的英語學習策略。

3.社會調查

大學英語課的社會調查指的是教師以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為出發點設計調查任務,學生進行分組調查后用英語撰寫調查報告,并在課堂上用英語向同學匯報,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

設計調查任務時同樣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現實生活。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調查校園和校園周圍存在哪些不環保和不文明的現象并提出整改建議,或是調查日常生活中路牌、產品說明等存在英文翻譯錯誤的地方并提出建議的譯文。

調查活動對學生有深遠的意義。首先,能鍛煉學生英語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其次,給學生提供親歷社會生活的機會,讓學生增長見識,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再次,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督促學生深入了解自然與社會相關問題,使學生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增強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4.論文寫作

教師可以設計一定的論題讓學生分組撰寫英語論文。論題可以是課文的主題,也可以是與英語學習、英語知識相關的話題,如中西餐桌禮儀的差異。

撰寫英語論文的第一個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英語進行了閱讀、討論和寫作,操練了英語各項技能。

第二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使他們初步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觀察、調查、作分析,如何利用圖書館檢索文獻資料等,直接參與和親身體驗了研究工作的全過程及其各環節,是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實踐機會。

第三個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

四、結語

通過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英語學習過程,獲得親身體驗,在真實的語言環境和真實的任務活動中運用語言,通過探究不斷發現和歸納語言規則,鍛煉了英語綜合技能。其次,研究型教學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積極應用己有的知識與經驗,鍛煉了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此外,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涉及社會、經濟、科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在研究的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生深入了解自然與社會相關問題,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增強了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所以,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是一種很有益也很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這一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其龍,張可創.研究性學習國際視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

關鍵詞:材料化學;科技英語;翻譯方法;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4-0157-02

20世紀以來,各種新型材料的發現及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也促進了我國材料學科的快速發展。材料學是集物理學、化學及分子學等的一類大學科,在我國新材料的研究制備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影響著我國的綜合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目前,雖說眾多高校都開設了材料學專業,但我國的材料學研究工作與國際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據統計,材料學方面影響力較高的文獻及專利材料大多以英文呈現。作為世界官方通用語言,英語成為世界科研成果展示的載體,在了解材料學前沿動態及對外交流方面不可或缺。我國的材料學想要發展,就要求從事材料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必須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并對材料學方向的專業詞匯有所掌握。

一、材料科技英語語言特征分析

材料科技英語包含在科技英語(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之內,是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重要分支之一,指在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著作、論文、教科書、科技報告和學術講演所使用的英語語言體裁。[1]材料科技英語要求用語客觀完善,可以嚴謹地體現學科知識,將科研成果真實、準確地呈現。

(一)材料科技英語詞匯特征

科技英語主要包括技術詞、半技術詞和非技術詞這三類詞。材料科技英語不同于其他學科,技術詞主要包含較多的物質名稱,含有的專業性名詞較多,例如:limestone(石灰石)、fluorspar(氟石)等,因此對材料學者的詞匯記憶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半技術詞主要指在不同語境中含義不同的英文詞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pig”這個單詞的意思為“豬”,但是在與材料學相關的文獻中,它的意思為“生鐵塊”。非技術詞與我們日常使用的英語沒有區別,主要是指英文用語中的連詞、語氣詞等,產生歧義的可能性最低。盡管材料科技英語中含有較多的技術詞,但大多技術詞都為復合詞,包含一定的規律,構詞較為穩定。

(二)材料科技英語語法特征

廣泛查閱材料英語文獻可知,材料科技英語大多使用被動語態,并且文章中大幅篇章都采用定語后置,名詞性結構、無靈名詞做主語的現象也很普遍。語法較為簡單,減輕了材料學者閱讀英文文獻的壓力。材料科技英語中的名詞性結構主要是指用“名詞或動名詞+of+名詞+修飾語”來替代日常用語中動詞所代表的實際動作意義。這種處理方式可以增加信息量并且簡明表達文意。英語中得無靈名詞(inanimate nouns)是指沒有生命體的名詞。材料科技英語要求文藝表達的客觀性,大量使用無靈名詞作為主語,可以使內容陳述更加真實。

(三)材料科技英語語篇特征

材料科技英語中的英文句子較長并且較為復雜,并且單純利用語法規則分析常有句子邏輯脫層現象,文中否定句較少,信息展示直觀。材料文獻一般都會介紹物質特質、相關概念、定理及制作流程等客觀事實,前后邏輯關系環環銜接,這也是材料學科的特點。科技文獻的呈現方式畢竟有限,不同于耳濡目染,其內容的陳述難免出現模糊現象,讀者難免發現很多句子詞不達意的現象。

例1:Steel theoretically is an alloy of iron and carbon.When produced commercially,however,certain other elements―notably manganese,phosphorus,sulfur,and silicon―are present in small quantities.

譯文:理論中的普通碳素鋼是由鐵、碳組成的合金。但是,工業生產的鋼鐵中也會包含錳、磷、硫和硅等微量元素。

上面這句話中的produced的邏輯主語并非句子的主語certain other elements,違背了英語的語法規則,但是材料科技英語中的這種現象一般在涉及專業常識的句子中出現,材料學相關研究人員必須注意這N現象,掌握好專業詞匯及材料科技英語的語法特征便會輕松領會文獻所要表述的含義。除此之外,材料科技英語中的“懸垂分詞”(dangling participle)現象也常會出現,即“ing”或“ed”分詞結構在整個句中無邏輯主語,處于“懸垂”狀態,這也是需要閱讀材料科技英語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材料科技英語的語篇中大都會出現展示圖及計算公式以實現表達的直觀性,在進行相關文獻閱讀時,必須結合文字、圖示以求全面掌握文章的含義。

二、材料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探索

材料科技英語的學術性質決定了材料英文文獻的客觀性,因此在材料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信、達、雅”應該轉化為“準確、真實、簡練”,即翻譯過程必須保證信息的準確性,不能改變原文的含義,要始終遵循科學的嚴謹性,并且做到語言的簡練,簡潔有力地傳達原文作者的理論,也就是“異化翻譯”(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異化”即“譯者在翻譯中盡量向原文作者靠攏,譯者盡量不要打擾原作者,而是把讀者帶向原作者?!盵2]

(一)材料科技英語翻譯方法

基于上文中提到的“異化翻譯”,我們將材料科技英語的翻譯方法分為零翻譯(zero translation)、音譯(Transliteration)和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三種。零翻譯是將原文中某些成分采取不翻譯、直接引用的策略,如英文縮略詞“X-ray”可直接翻譯為“X光”,“T-slot table”可直接翻譯為“T槽工作臺”。音譯是根據英文單詞的讀音直接翻譯為對應的中文名稱,如“Austenitizing”(奧氏體化)、Vicalloy(維卡合金)等。對于含有“描寫”、“定義”“指令”等修飾類詞語的材料科技英語論文,可采用直譯的方法以更好地傳達信息,準確翻譯。

例2:Modulus of elasticity is defined as the tensile stress divided by the tensile strain for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so is the slope of the linear part of the stress -strain curve.

譯文:彈性模量是指材料發生彈性變形時應力除以應變得到的值,也是應力-應變曲線中的直線的斜率。

例2就采用了直譯的方法,該句是對“彈性模量”進行了定義。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可對“異化翻譯”的三種方法進行靈活應用,此外還要注意一定的翻譯技巧。

(二)材料科技英語翻譯方法

1.增譯(Addition)與減譯(Omission)。由于中英文之間的差異性,為了表達的合理性,我們在對材料科技英語進行翻譯時有必要增加連接詞、類屬詞等實現規范表達,使譯文更加流暢。同理,也可以采用減譯的策略,將英文中的連接詞等不必要的詞語進行刪除來實現表達的簡潔性。

例3:In general,all the metals are good conductors,with silver the best and copper the second.

譯文:一般來說,金屬都是良導體,其中以銀為最好,銅次之。

例3中的譯文中增加了“其中”來表明原文中名詞之間的類屬關系,這樣增加詞語的方式沒有改變原文含義,使中文表達符合中文邏輯,更加通順。

2.分譯(Division)。分譯是為了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避免主語過長、邏輯層次不清等現象產生,將材料科技英語原文材料進行拆分,將復雜長句分為幾個短句進行翻譯。

例4:The oldest and most common machine tool is the lathe which removes material by rotating the workpiece against a single-point cutter.

譯文:最古老和最通用的機床是車床,車床是通過工件相對于車刀旋轉實現切削材料。

例4的原文較為復雜,是一個主從符合結構的長句,原文中“which”引導的限定性定語從句用來修飾主句中的“lathe”,因此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原文進行拆分為兩個并列單句。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材料科技英語的語言特征給出了材料科技英語翻譯時應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同時針對中英文差異給出了相應的材料科技英語的翻譯技巧。材料學者必須加強對材料科技英語的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掌握世界前沿的材料學發展動向,為我國的材料學科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姜岷山.從解決“語言危機”方法的不同看科技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區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3,02:22-26.

[2]洪美,蘆笙.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與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164-165.

第9篇

文章編號:1003-1383(2013)01-0121-0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在藥學本科的培養方案中,很多醫藥院校都包含《藥學英語》課程,或為專業必修課,或為專業選修課。不同院校所用的教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且普遍認為市場可供選擇的幾種教材各有優勢,但是都存在一些不足[1,2],不少院校結合自身特點補充了一些教學資料甚至自編教材,同時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西部民族地區藥學本科中進行《藥學英語》的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特點,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右江民族醫學院2011版專業培養方案規定,《藥學英語》是我校藥學本科(四年制)學生第3~4學年的專業選修課程,共36學時2.0學分。從我校2009級藥學本科開始,筆者從事了2年的《藥學英語》教學探索與實踐,下面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淺談《藥學英語》在民族地區藥學本科中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1.教學目標的定位

我校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百色革命老區,主要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占在校生的60%以上。我校的培養目標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醫藥人才,大多數畢業生到本民族地區的基層單位工作。因此,我校藥學本科藥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要立足我校學生的實際,服務于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畢業生未來工作和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合理的定位。相對于東部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我校藥學本科生的公共英語基礎較薄弱,聽說水平更低,而且將來多到本地區的基層單位工作,進行專業外語交流的機會很少,專業外語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藥品說明書的閱讀、深造學習、科研前的文獻檢索和論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上。因此,我校藥學英語的教學重點在于中低難度專業外語的閱

2.教材與教學內容的安排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藥學英語》教材有:①復旦大學出版社,章國斌主編,涵蓋藥品說明書、英美藥典、藥品生產管理規范、美國《化學文摘》(CA)和藥店英語等內容。②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有貴主編,以藥品說明書的主要內容為綱,對相關內容進行介紹,宗旨是提高學生在藥學涉外業務中的英語交際能力。③人民衛生出版社,史志祥主編,分上下冊。上冊為基礎藥學英語部分(科普類),除按藥學專業學科分單元介紹外,還有藥典、藥品說明書、新藥研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等章節,每單元最后介紹醫藥英語構詞知識。下冊為專業藥學英語部分(以專業雜志最新論文為主),也按學科分單元。④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史志祥主編,包括臨床藥學英語、藥品英語名稱、專業文獻閱讀和翻譯、藥品說明書、中藥學英語等。⑤人民衛生出版社,李大魁主編,包含臨床藥學概況、藥物評價、藥物治療學、藥物安全性、藥歷文檔、專業研究論文與醫生和患者的溝通等。根據教學目標定位,我校選用適合分學科深造學習的教材,即史志祥主編的《藥學英語》(人民衛生出版社,第4版)。由于該教材存在一些不足,尚不完全符合我校的教學需要,筆者匯編了教學資料予以彌補。教學內容的安排如下:

(1)專業詞匯 該教材沒有擺脫公共英語的思維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文閱讀-背單詞-做題的老路上[1]。而我校藥學英語教學重點是閱讀翻譯,影響閱讀的關鍵是專業詞匯,這正是專業英語與公共英語的最大區別,應是本課程教學的核心。因此,本課程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學習專業詞匯的方法。很多詞匯中包含具有固定含義的前綴、后綴和詞根,少量的前綴、后綴可以派生出大量單詞,掌握前綴、后綴可以輕松學習專業詞匯[3]。盡管該教材課后以15個表的方式匯編了大量醫藥英語詞根和零散的前綴、后綴,改善了第3版教材忽視專業詞匯構詞法的面貌,但是沒有系統匯編常見前綴、后綴,難以與公共英語銜接;沒有匯編有機化合物的英文命名法則,難于教學大量藥物的化學名稱,而這恰恰是藥學英語的核心詞匯。為了照顧學生的公共英語基礎,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筆者補充了英語常用前綴、后綴和詞根表,于第1次課(3學時)講授,實現公共英語詞匯與專業英語詞匯的銜接;為了便于學習藥物的化學名稱,筆者補充了英文化學命名簡介等資料,于第2次課講授,這也是第1次課構詞法的應用。

(2)課文閱讀 第3~7次課,筆者選教了7篇上冊的課文,內容分別涉及不同學科,重點引導學生運用構詞法和英文化學命名法則推斷專業詞匯的含義,同時總結翻譯技巧。第8~9次課選教2篇涉及藥物化學和藥物分析的下冊課文,重點是了解專業英語論文的結構。

(3)實踐應用 該教材涉及藥品說明書,進行了一些科普性的介紹,但是沒有對藥品說明書的常見項目進行系統介紹,也沒有舉例進行說明書的閱讀,學完后不能真正掌握藥品說明書的閱讀技巧。此外,該教材沒有涉及文獻檢索和論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不適應科研和的實際需要。因此,筆者補充了FDA英文藥品說明書規定項目、2個藥品的英文說明書、CA檢索講義、論文英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技巧和常見錯誤分析等資料,于第10~12次課講授。

3.教學方法與效果

由于授課內容包括幾個板塊,不同板塊之間差異較大,宜針對不同板塊運用不同的授課方法。

(1)專業詞匯板塊 從公共英語單詞學習經驗交流入手,與專業英語詞匯進行比較,輕松過渡以增強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如給出一個大學英語四級核心詞匯president,提問學生是如何學習和記憶的?引導學生總結出前綴、后綴、詞根、復合和外來語等幾種構詞法。接著分類列出常見的前綴、后綴等,運用構詞法分析公共英語單詞,再引導學生推測專業英語詞匯的意思。例如,表示否定、相反意義的常見前綴有:ab,dis,in, un否定;mis,pseudo錯誤;anti, contro, counter相反,反抗。分析disappear,“不出現”就是“消失”,推斷antibody,“反抗身體”就是“抗體”。對于有機化合物的英文命名法則,先要求記住甲烷methane,乙烷ethane等幾個烷烴,指出ane是烷烴的后綴,其余部分是表示碳數的詞根,各類有機物命名相應改變前綴、后綴即可,如醇類的后綴是把烷烴后綴的e 改為ol ,甲醇就是把methane相應改后綴即得methanol。課堂中逐一總結,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課后布置一些代表性化合物的命名。事實證明,該教學法很受學生歡迎,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大增,為專業詞匯學習和后續課文閱讀奠定了良好基礎。

(2)上冊課文板塊 這部分的課文很多,不可能在短短的5次課內學完,筆者認真選擇了幾篇中低難度的課文進行教學,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每次課認真篩選十幾個有代表性的中低難度的句子作為翻譯任務,進行任務型教學;另根據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實際,個別難度較大的句子不作為翻譯任務,由教師直接引導學生翻譯。這樣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起到引導、啟發作用。上課時,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3人),每組都有一個句子的翻譯任務,由各組舉手領取任務,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翻譯作答。翻譯前,允許翻譯者提問生詞求助,面對求助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構詞法和化學命名法則推斷生詞含義;翻譯后,教師引導學生糾正、完善翻譯,同時總結翻譯技巧。如給出翻譯任務: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it is likely that even more agents will be produced artificially.

引導學生推斷生詞:mono單,clone 克隆,monoclonal 單克隆的;anti抗,antibody 抗體。學生翻譯為:隨著基因工程的發展和單克隆抗體的生產,人工生產的藥物會越來越多。此時,教師引導性提問: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制品都是人工生產的,這里的produced artificially到底是提取還是合成呢?最后總結翻譯技巧:必要時適當換詞以避免字面直譯的歧義,這里的produced artificially翻譯為“人工合成”更佳。實踐證明,本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閱讀翻譯能力。

(3)下冊課文板塊 下冊課文難度普遍較大,不適合任務型教學法。為了讓學生對科研論文有一定的了解,為將來深入學習和科研打基礎,筆者選了2篇具有論文經典結構的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重點介紹論文的結構,同時引導學生分析推斷文中的專業詞匯。經詢問,學生表示下冊課文較難讀懂,難以獨立翻譯,但是學習后對科研論文結構有了基本認識。

(4)實踐應用板塊 該板塊包括藥品說明書、文獻檢索和寫作,需要重視實踐練習并檢驗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師給學生介紹相關知識和操作步驟后,結合實例進行示范實踐,然后給出實踐練習任務由學生當堂實踐,接著以抽查方式檢驗學生的練習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馬上進行補充講解和糾正。最后,布置課后實踐任務,要求全體學生按時完成。從完成的實踐任務來看,學生初步熟悉了以上幾種應用技能。

4.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授課學期安排不太合理 我校2011版專業培養方案規定,藥學本科(四年制)學生第3~4學年選修《藥學英語》。根據我校藥學本科實習時間安排,可選的學期是大三上或下學期,而學生多集中在大三上學期選修該科目,教務處又安排在上半學期教學,學生還沒有藥物分析、藥物化學、藥理學等專業課的中文基礎,或中英文同時學習,此時學習專業外語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學生難以學好該課程。建議培養方案規定,只能在大三下學期選修該課程,如果確實需要安排在大三上學期也要安排到下半學期,努力讓學生具備藥學專業的中文基礎后再學習本課程。

(2)學生對該課程重視不足 學生對該課程不夠重視,在課前少有預習,在課堂上聽課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每組學生完成一個翻譯任務,除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外,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互動教學的進行。學生在課后也很少復習和自學其他課文,布置課后作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復習。但這些手段更多的是強迫學生被動學習,沒有真正從學生內心深處激發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后嘗試在課程開始時提出實際工作的一些問題,突出本課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用實例體現本課程的重要性,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本課程。

(3)課堂互動氣氛不夠活躍 在詞匯板塊的互動教學中,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但是在上冊課文句子的翻譯互動中表現不夠積極,舉手主動領取任務的不多,往往要教師指定小組來翻譯。領取任務后,小組內部討論不熱烈,往往是由基礎較好的同學作答,其余同學較少發言。這些問題反映了很多學生的公共英語基礎太薄弱,想積極參與但是底子不足。只有努力提高學生的公共英語水平,才能真正學好藥學英語。

(4)教師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我校外語部的教師由于缺乏藥學專業知識,要教好藥學英語有較大的困難,而藥學專業畢業的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外語訓練,特別是口語和聽力訓練,也沒有國外學習或工作的經歷,授課時外語口語表達不夠流利、準確,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果特別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藥學專業畢業的授課教師要積極向外語部的教師學習口語和聽力,在外語部教師的幫助下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參考文獻[1]陳 龍.高等醫藥院?!八帉W英語”教學的新思考[J].醫學信息,2012,25(2):3233.

[2]劉 濤,徐玉玲,萬德光.基于藥學英語特點的教學過程優化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5):7172.

第10篇

關鍵詞:博士研究生;英語教學;課程多元化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5-0189-03

一、引言

教育部頒布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指出,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宗旨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工具,進行本專業的學習、研究與國際交流,滿足新世紀對高層次人才的要求,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為國家的高科技發展做貢獻,同時也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因此,在教學中要貫徹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培養和提高博士研究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云南農業大學于2004年開始招收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同年開設了兩門英語課程:《英語閱讀與寫作》(54學時,1個學分)和《英語聽力與口語》(36學時,1個學分)。在近10年的教學中,課程組的教師緊緊圍繞《大綱》的要求,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構建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二、課程多元化體系構建的理論依據

1.博士研究生的特點。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而言,他們年齡較大(25~50歲不等),社會責任感也較繁重,90%的學生不僅要完成學習任務,還必須承擔家庭和工作的任務,所以,我們的授課對象應屬于成人學習者。Robinson(1994)指出,成人學習者具有以下學習特征:他們愿意自主地完成學習;他們學習目的明確;他們清楚自己的學習問題,希望學以致用;他們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學習時,會表現出不耐心的態度;對于失敗會很敏感;每個學生都明顯地不同;希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他們每天都扮演不同角色:學生、研究者、妻子、丈夫等;他們希望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2.成人教育學(Andragogy)與教育學(Pedagogy)的比較。針對成人學生的特點,馬爾科姆?諾爾斯(Malcolm Knowles)提出了成人教育學的理論(Andragogy,andr是希臘語,意為:教授成人學習的科學),以區別教育學(Pegagogy,來自希臘語詞根paid,意為:教授孩子的科學)。馬爾科姆?諾爾斯進一步指出了成人教育學中的6個步驟用于指導成人教學:(1)建立一個有利于成人學習的良好學習環境;(2)課堂組織必須有大量的學生參與活動;(3)對學生進行學習的需求分析;(4)教學目標明確;(5)評價體系強調過程;(6)收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

三、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多元化體系構建

以馬爾科姆?諾爾斯的成人教育學理論為指導,圍繞教育部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要求,課程組教師構建了一個英語課程多元化的體系。

(一)課程教學內容多元化

課程教學管理文件是課程教學的依據與保證。按照課程建設的基本要求,制定了一套與課程相應的教學文件。(1)制定出云南農業大學《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大綱》并認真貫徹執行。(2)通過對參考教材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編寫了《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英語系列課程》教學講義,包括“英美名篇名段選讀”、“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英語文化知識匯編”、“英語文獻閱讀與翻譯”等,這些教輔材料不僅充實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而且在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教學內容體系及特點有了正確的認識和評價。(3)任課教師認真完成常規教學的《云南農業大研究生課程教學記錄本》、教學日志、教案、學生考試試卷的裝訂等工作,制定了學生形成性評價體系,并圍繞教材展開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方法、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如下表:

《英語閱讀與寫作》參考書目:

(1)《英美文學名著選讀》,秦壽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The Reference Handbook for Writers,Michael L.Keene and Katherine H.Adams,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California.

(3)《英語國家概況》,謝福之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文獻閱讀與翻譯》,胡庚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英語論文寫作與發表》,胡庚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語聽力與口語》參考以下書目:

(1)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Stephen E. Lucas,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國際會議交流英語》,胡庚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劍橋雅思英語聽力》,劉洪波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跨文化交際學》,許力生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朗文英語在線學習:Business Connections (商務聯系),Talking Business (商務洽談)(學生自學并在線完成口語作業)。

(二)課程評價體系多元化

兩門課程都采用過程性評價體系(Process-Oriented Assessment):學生必須完成任課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才能獲得學分。(1)課堂參與(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2)學期小論文(Term Paper);(3)口頭匯報(Oral Presentation);(4)期末考試 (Final Examination)。

在課程結束時,我們請學生對教學進行評價和建議。從學生的反饋意見來看,學生對課程是認可的,對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能較好地掌握,評價體系設計和內容符合大綱要求,試卷客觀可靠,能比較好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課程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三)教學手段與方法多元化

1.豐富、充實的教學內容(任務型教學)。針對云南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特點,在《英語閱讀與寫作》課程中,實行“任務型教學模式”(task-based teaching)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任務一:英美文學名篇名著選讀,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語言文化修養;任務二:英語國家人文知識介紹,旨在培養博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任務三:文獻閱讀與翻譯,幫助博士研究生利用英語進行本專業學習與研究;任務四:英語應用文寫作和學術論文寫作,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語綜合應用的能力,為其打下良好基礎。

在《英語聽力與口語》課程中,任課教師加強了學生用英語做學術報告訓練的能力,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國際學術會議”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為將來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安排了國外主要外臺選聽,包括:BBC、VOA和CNN,并根據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進行“雅思”考試聽力訓練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而豐富了教學內容,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

2.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教學思想,調動教與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潛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目標。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手段。根據博士研究生教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們在進行傳統課堂教學的同時,指導并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英語學習。課程設立了公共郵箱作為師生互動的交流平臺。同時,利用學校課程建設網,完成了“云南農業大學英語寫作系列課程――網上寫作實驗室”的建設,并在博士研究生課程中進行了嘗試,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論文寫作指導服務。進入農大主頁,點擊課程建設網―學院―外語學院―英語―專業選修課―英語寫作系列課程,查看相關內容。

四、結語

Allen Tough指出,一個優秀的成人教學的教師對學生是熱情的,并能積極接受學生的多樣性;他們尊重學生自我能力的發展,不橫加干涉;他們視學生為平等的教學活動參與者;他們愿意接受新的經歷并積極向學生學習。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針對博士研究生的特點,利用不斷發展的現代教育技術,將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搞好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1.探索并完善我校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的教學手段,建設“博士生英語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打破時空限制,更好地服務學生。

2.完善教學大綱、教案、試題庫、電子課件和教學講義。

3.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體系。

4.建立科學合理的博士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

5.構建網絡學習監控體系。

正如Patricia(1968)指出,成人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成人學習者發展自我導向(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學習習慣,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最終不斷改變自己(transformation),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Candy,P.C.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1st ed.)[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1991.

[2]Knowles,S. M.The modern practice ofeducation: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Follett Pub.Co;Rev.and Updated edition,1980.

[3]Patricia,C.Planning instruction forlearners[M]. Toronto:Wall & Thompson,1989.

[4]Patricia,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1996.

[5]Robinson,R. D. An introduction to helping learn and change[M]. West Bend,WI:Omnibook,1994.

[6]Tough,A. Why adults learn:A study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beginning and continuing a learning project[M]. 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68.

第11篇

Abstract: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s for postgraduate English level, thus the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also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perf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cademic English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 our college and to equip them with academic English skills match their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s' academic English learning requirement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academic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creating learning platform, teachers' training and practice effect are summarized.

關鍵詞: 研究生英語;學術英語;需求分析;課程體系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nglish;academic English;requirements analysis;curriculum system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179-02

0 引言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國的學術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但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學者在國際上的聲音依然微弱,究其原因,這并非是單純學術研究水平問題所造成的,英語能力是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用英語撰寫論文、發表演講、參加討論的能力依然薄弱,這無疑成為制約中國學者國際話語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生作為學術研究的后備軍,如何盡快提高他們在學術英語方面的寫作、文獻閱讀、國際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已經成為研究生教育的當務之急?;诖朔N背景,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提高研究生學術交流英語能力的學術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1 我國高校研究生英語教學現狀及突出問題

目前,大部分高校通常都是開設一年的研究生基礎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依然是強化研究生的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語言技能,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與本科時類似,即對詞匯、語法、課文結構進行反復的操練,教學內容不外乎是一般話題的聽說、寫作,普通英文題材的閱讀,與研究生的專業、學術方面關聯不大。教學內容的重復和教學手段的單一使研究生們普遍感到厭倦與懈怠,同時也導致研究生普遍缺乏專業相關的學術能力和素質,具體表現在無法用英語準確地翻譯自己學位論文的摘要、學術會議上聽不懂專業學術報告、無法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研究生英語這門課程對研究生來說,只是為了拿學分拿學位而必修的一門課程,對于拓展或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此,如何在通過僅開設一年的研究生英語課程后,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英語能力成為當前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長期以來研究生英語一直被視為一門素質課程,英語本身很強的工具性特點卻被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工具主要目的是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交流,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國際競爭力,只培養研究生一般的聽說讀寫技能是遠遠不夠的。要用英語來增強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讓學生結合專業學習英語,也就是說要提高他們用英語開展學術研究和專業工作的能力[1]。而我國現行的研究生英語教學長期堅持基礎教育,教學重點一直是強化研究生的一般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根據研究生的實際需要,為他們開設學術英語課程,拓寬他們的學術視野,提升他們專業學習及科研的能力,既是時代的需求,也是社會和研究生自身的需求。

2 學術英語課程建設

2.1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必須基于需求分析[2]。為了實現研究生英語教學從通用英語向學術英語轉變,首先,認真征求了各方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對英語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然后深入到研究生及其導師中了解他們對英語的需求,并根據對我校2014級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教改小組的教師對原有的研究生基礎英語課程體系進行了徹底地改革,進行了學術英語教學的試驗。第一學年上學期開設《碩士研究生讀寫譯》和《碩士研究生視聽說》兩門課程,教學素材主要包括符合醫學學科特點的專業文獻綜述、經典的國際期刊以及醫學科普類范文等一些專業性不太強的文章,讓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在專業知識領域中帶有特色的英語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所選材料大多反映醫學領域中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研究進展,符合醫學研究生的專業需求,這樣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第一學年下學期開設《英文科技論文寫作》《國際學術交流英語》《英文專業文獻閱讀》等課程,研究生可以從中任選兩門進行學習。整個課程設置涵蓋了學術英語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教學中使用的學術論文均來自醫學專業領域的知名國際學術刊物或會議,逐步提高研究生用英語作為工具來獲取醫學專業信息,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所需的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2.2 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改革是決定學術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部分。大部分研究生由于多年基礎英語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也就是說初步具備了運用英語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因為我們以研究生的專業需求為中心,采用TBLT教學法、CBI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其學術英語水平,并鼓勵他們把學到的學術英語知識用于自己的專業實踐?!队⑽目萍颊撐膶懽鳌氛n程教學中,鼓勵每位研究生選取自己專業領域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進行翻譯,每周翻譯一部分。學生們翻譯的論文既可以是自己導師推薦閱讀的經典文獻,權威人士所撰寫的關于醫學專業的最新發展論文,也可以是自己正在撰寫未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學生們自己結成學習小組,首先由組間成員相互批改每次的翻譯,然后再交由任課教師進一步進行修改。課堂上教師集中講解學生存在的典型錯誤,同時傾聽學生在自己寫作或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習小組成員中出現的問題等。通過學生的課堂發言,不但可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他們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臺。由于大家提出的都是自己容易犯的錯誤,所以大家發言積極,討論熱烈,學習興趣高漲?!秶H學術交流英語》課程教學中,讓研究生自己模擬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全過程,教師指導學生查找會議信息,進行投稿,與會方通信聯系等,課堂上學生借助PPT用英語宣讀論文,即席對與論文相關的問題進行答辯,討論交流等。通過這些實際演練,學生們對國際學術會議的每個環節印象深刻,學術英語應用能力極大提高,而且提高了自己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信心。

2.3 評估體系 對研究生的評定采取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法。期末筆試占總成績的70%,測試內容與學術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題型多樣靈活,包括與醫學話題相關的詞匯、完形填空、閱讀試題,醫學英語論文標題優化、英漢摘要互譯、社會醫學熱點問題寫作等,綜合考察研究生通過學習該課程后學術英語的能力水平。學生課堂上的發言,為學習小組成員批改作業的認真程度,模擬國際會議交流時的展示等作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同時采用調查問卷、訪談等形式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評估學術英語課程是否滿足了研究生自身的學習需求和期望,鼓勵研究生對課程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利用專業軟件分析研究生期末試卷的成績,更準確地了解研究生的學術英語能力的進步程度,從而對學術英語課程的教學績效作出精準的評價。

2.4 創建學習平臺 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3]。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具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可以引導他們利用網絡上的學術英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任課教師和同學的反饋及時反省、修正和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同時,為了配合學術英語課程的學習,教改小組的成員創建研究生外語學習網絡平臺,及時補充教學資源,主要包括:①學術英語聽力學習中心。為研究生提供真實的聽力材料,包括專題研討、講座和專業公開課的文字及音視頻材料;②學術英語寫作輔導中心。提供各種在線的學術寫作課程,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寫作輔導,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學習;③學術英語資源共享中心。將學術英語的課程資源放置在共享中心,方便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鞏固,同時增加學生討論專區,讓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共性的問題。

2.5 師資培養 師資力量不足是學術英語教學建設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高校的英語教師都是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但是學術英語教學要求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過硬的英語功底,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水平。學術英語涉及專業知識,即使是一般性的文獻綜述都有一定的難度,基礎英語教師講授學術英語課程無疑會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了實現研究生英語教學從基礎英語到學術英語的順利過渡,學術英語課程的任課教師根據研究生對提高學術英語能力的需求和期望,去各醫學專業學院認真聽專業課程,并且積極與各專業學院溝通交流,嘗試編寫了具備醫學院校特色,并受到研究生好評的學術英語教材。通過編寫教材,任課教師不但熟悉了醫學學術英語的特點及其特定表達,更重要的是為學術英語課程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通過與醫學專業教師的溝通交流,積極主動參與他們的專業學術研討活動,學術英語任課教師嘗試將醫學專業課程授課時用到的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學術英語讀寫譯的課堂教學中,不但使研究生的學術英語能力提高,也極大提高了任課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學術英語課程的順利開展證明,具備扎實英語語言功底的基礎英語教師只要勇于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找好切入點,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并完全勝任學術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

3 結語

本項課程改革在我校研究生英語教學實施以來,有效激發了研究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了研究生在醫學專業方面的學術英語讀寫譯能力,教學效果反響良好。實踐證明,以研究生專業內容為依托的學術英語課程體系,不僅符合未來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專業學習及科研的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型科技人才。但是由于我校改革研究生英語教學,開展學術英語教學的時間不長,因此在學術英語教材編寫、師資隊伍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盡管在教改中我們遇到了各種困難,相信經過我們長期的不懈的努力,未來一定會形成一支專業化的學術英語教學隊伍,為醫學研究生將來從事科研與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廖雷朝.學術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我國大學 ESP教學重新定位思考[J].外語教學,2010(6):47-50.

第12篇

關鍵詞: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專業英語詞匯

隨著世界茶葉貿易的發展和茶葉外貿活動的增多,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茶葉專業急需一大批專業英語對外人才。茶葉專業英語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一系列茶葉常用英文知識,還要能掌握常用的英文對外交流語言和詞匯,更要聽說讀寫樣樣俱全,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很好展示國家形象。

1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作用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培養具有多方面能力的茶葉對外英語人才,首先是閱讀對外英文文獻的能力,對外英語人才要能夠熟練的翻譯茶葉英文文獻;其次是書寫文獻和論文的能力,這對茶學專業秘書的培養至關重要;最后是對外交流能力,茶學專業的對外交流需要掌握一般性的英文交流術語,便于商業談判和文件的簽訂。茶葉專業對外貿易涉及到對外貿易各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商務英語、生物英語、醫學英語、科技英語和營銷英語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對象;(2)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和任務要求;(3)茶葉專業英語詞匯,根據不同行業的常用英語和句法,有不同的專用句式和詞匯,也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方式;(4)茶葉專業英語的對外使用上,無論是從語法單詞和句式的復雜性,還是談判和交易的靈活性,都大大的難于普通英語教學?!恫枞~專業英語》主要任務是運用英文的詞匯語法和句式,進行茶葉專業的教學。通過茶葉專業英語知識、語法和句式的講授,讓同學們掌握茶葉專業英語詞匯,能夠看懂茶葉英文資料和文獻,并能進行簡單的茶葉專業英文交流,最終能夠書寫茶葉專業英文論文和進行茶葉專業英文資料的統計整理。這不僅僅要求茶葉專業英文授課教師能夠順利的完成相關課程,也需要教師能夠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引入和時展有密切聯系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書寫茶葉專業英語論文,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茶葉專業的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網絡的構建,更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最重要的是聯系實際,講解和目前行業擇業就業相關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行業要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國茶葉產量提高依賴于茶葉科技的發展,茶葉科技的發展又為茶葉教育提供相關教學資金。近年來茶葉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培養大批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他們具有優秀的英文文獻閱讀和書寫能力,也有著良好的對外英文表達能力,為我國對外茶葉貿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2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目標

茶葉專業既是我國傳統的農業教學專業,也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改進的新型教學專業。茶葉專業融合農業專業、工業專業、商貿專業、醫學專業和英文專業等多個學科的專業內容,對各個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發展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連續多年保持10%的發展勢頭。茶葉商業貿易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沿海地區的茶葉貿易在全球市場上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強勁的競爭力。因此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缺少,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最主要的短柄之一。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相關人才有著專業的茶葉知識和對外英語知識,也要能夠了解用人單位專業發展需求。根據自我所學專業和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進行有效調整,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實力,創造可觀的企業經濟效益,并在對外貿易的談判和協議簽訂中熟練進行交流,提升企業形象。

3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3.1優化授課內容

茶葉專業英語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不同方面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茶樹病蟲防治學、茶葉生物化學、茶史與茶文化、茶葉審評與檢驗、制茶工程與茶葉機械和茶葉營養與保健等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一般選用國家編寫教材和學校自助編寫教材進行教學,國家指定教材主要為學生專業知識打基礎,自編教材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增強學生能力編寫。教學內容也不僅限于教材和課本,通過目前行業熱點的深度挖掘,找到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學生能力培養。通過教材結合課外知識講解,學生分組討論,自主發言提出問題和課外口語鍛煉,書寫鍛煉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能力。專業的研究不僅僅要緊跟行業潮流,還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國際茶業對外英語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因此我們要提倡學生閱讀相關茶葉英文期刊和雜志,探討國際前沿茶葉英語問題,提高學生專業認知力,掌握最新茶葉科研成果。

3.2改進教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英語老師舊的教學思想。講授的內容仍舊老套,毫無新意。這樣不僅制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使教師思想和教學內容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使教學目標和企業要求發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取得的教學效果很差。茶葉英語的教學和其他專業的教學一樣,都要做到活學活用,不僅要以教材內容和教師教授為主要授課方式,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求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材與課外知識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互動交流。只有交流互動,才能加快信息傳播和知識傳遞,才能緊跟時代前沿技術和行業發展要求,才能使教學內部達到弄懂弄會、活學活用的目標。教學不僅要培養專業知識過硬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講授不能僅限于教材的內容講解,更要深挖教材內容的具體含義,教材和現實關聯的密切程度以及教材對行業職業的指導意義;教學方式要多元化。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知識掌握為主要目標,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發展為次要目標進行教學。教學方式可以運用課件講解、實物介紹、學生講解和學生自主討論、網絡講解和網絡作業任務布置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的茶葉英語知識,通過課外的反復練習和企業實地的操作演練,達到企業崗位職業要求。

3.3重視教材選取

教學活動是圍繞教材進行展開和規劃,目前茶葉英語教學活動展開是依據國家規定的《茶葉英語》為主要教材,茶葉英語教材內容涉及英語專業的知識較多,與茶葉專業相關的內容較少,因此對茶葉專業英語發展會產生一定影響。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宗旨為:在茶葉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上,進行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過多的茶葉英語內容講授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茶葉專業英語教材的選擇,成為茶葉主頁英語學習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應該結合市場相關專業的發展情況,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以及對外交流英語口語要求等等,進行專業教材的選取工作。教材編寫首先要注重格式、語言的規范化;其次根據茶葉英語專業的教學方向和知識特征,進行教材的選擇。同時要綜合多本教材和期刊來編寫茶葉英語專業教材,盡量做到結構合理,內容合理和教學方式的合理。結構合理指的是教材編寫的整體框架和課程的整體要求符合,能夠反映當前茶葉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內容合理指的是教學的內容要足夠的全面和具體,涉及的知識面要廣,細節突出主次分明,能夠完整的講授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合理指的是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要能夠把握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重點進行講解。結合茶葉專業英語領域的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兩方面內容,進行茶葉英語的教學。綜合以上多方面的教材編寫要求,我們編寫出新的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茶葉英語》,《茶葉英語》將基本茶葉英語知識、課外茶葉英語拓展、對外茶葉英語研究和企業茶葉英語專業職位要求幾方面結合起來,具有注重基礎和實際操作,緊扣時展特征,反映當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等多方面的優點,是不可多得的優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

3.4完善考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具有以下改革:改變以成績作為主要考核結果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出勤率、課堂發言、作業完成情況等的考核,期末成績只作為學習考核的參考條件之一。考核的目的不在于對比學生成績好壞,而在于讓學生發現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也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在課堂和課外努力完成老師和教材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就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教學效果考核方式有以下幾種:課堂回答問題情況、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課外預習復習情況、實地實踐操作情況、銷售演講和期末成績考核情況。只有多方面考核,才能給予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

4結語

通過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師資隊伍、教材建設等改革,基本建構茶葉專業英語教學體系。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不僅要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更重要的是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僅要掌握基本茶葉專業基礎知識,還要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茶葉課題的書寫以及對外茶葉商貿的交流。學生的自學應該成為茶葉專業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式,老師提供相關的資料和適當的講解,幫助學生完成自學,使其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馮延燕.中西方文化中動物詞匯的象征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1(15):206-206

[2]李昱霏.我國中庸思維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109-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武陟县| 金华市| 绍兴县| 微博| 盱眙县| 梁山县| 夹江县| 松滋市| 正安县| 盈江县| 镇雄县| 禄劝| 南涧| 华宁县| 邵东县| 宝丰县| 东山县| 舒城县| 隆德县| 甘孜县| 沂南县| 巨鹿县| 尼玛县| 中方县| 陈巴尔虎旗| 衡水市| 昭平县| 广饶县| 中宁县| 万年县| 金昌市| 平顶山市| 普兰县| 宜章县| 呼图壁县| 武鸣县| 湾仔区| 浦东新区| 子洲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