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護理學科研論文

護理學科研論文

時間:2022-12-21 23:55: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護理學科研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理學科研論文

第1篇

文章編號:1003-1383(2011)06-0800-03 中圖分類號:R 47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護理學專業已提升為一級學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培養護理創新人才。我國頒布實施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中要求護理本科畢業生“應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導創新精神的今天,增強創新的意識,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緊迫,而創新型護理人才培養的基礎,就是學生在校期間創新意識的形成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是護理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我校地處經濟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60%的學生來自基層及少數民族地區,畢業后絕大多數回到基層工作。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新醫改政策及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基層醫療事業迅速發展,但高端護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充實到臨床及護理管理的崗位。本著“加強基礎、突出素質、注重能力、引導創新”的原則[1],為了更好地實踐我校培養“精醫術、懂人文、有理想、能創新”的辦學定位,近年來實施護理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教學改革實踐,取得較滿意效果。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以我校2004級、2005級、2006級五年制護理學本科(英語方向)共1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齡19~23歲。

2.方法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科研導師制針對性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具體做法為:①選聘導師。由護理學院在學校專、兼職教師中選拔責任心強,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擔任導師。并將導師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學生公布。②選擇導師。一般于大四第二學期開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對導師的了解自行選擇導師,由每位導師確定帶2~3名學生。③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預防醫學》《文獻檢索》《護理研究》等相關課程的基礎上,以專題講座、參加相關學術活動、小講課等形式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內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識、護理科研概況、統計學基本知識、護理論文撰寫方法等。④舉辦科技創新活動。學生自由參加學校及院系組織的科技活動。⑤到基層教學基地掛職鍛煉進行社會實踐活動。⑥科研實踐。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研選題,撰寫科研立項標書,進行開題報告,由護理學院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學生獲立項后帶著課題進入臨床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由導師和臨床帶教老師共同監督實施課題。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后安排2~4周時間撰寫論文,由護理學院組織進行論文答辯、評分。

3.評價 ①科研立項:由護理學院組織科研開題報告,專家組從選題意義、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創新性、譯文、課題完成量等七方面評價,答辯通過給予立項,不能通過者由導師根據專家意見指導學生修改,合格后給予立項。②論文評價:畢業論文成績由導師評分、專家評分、答辯小組評分三部分組成,比例為3∶2∶5;評價標準從學術價值、實用性、創新性、論點論據、語言文字、參考文獻、答辯情況等七方面進行評分,總分90分以上為優秀、85~89分為優良、80~84分為良好、60~79為分合格、59分以下為不合格。

4.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1.5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結 果

1科研課題研究內容 150項學生科研課題研究內容,前三位順位依次為:調查分析、臨床護理觀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術運用、護理管理和教學改革所占比重較低。見表1。

2.課題完成情況 150名學生中有144名學生能按計劃實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無法實施或完成課題而要求更改研究內容,并在導師指導下調整,最終能完成課題。

3.論文評價 論文評分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無不合格論文。見表2。

討 論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新世紀以知識創新為突出的特征,創新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創新離不開科研,科研是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基本活動,是加強護理研究、推動護理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張金萍等[2]認為21世紀的護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內容將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為對象開展預防、保健、社會服務等工作,根據社會市場需求和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要,護理學專業的學生應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醫學基礎知識和先進的護理理論及技能,能在不同類型的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本科生導師制是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借鑒國外高校辦學經驗的基礎上,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需要,探索學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3]。我們通過實施導師制針對性地培養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初步顯現人才培養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識 護理本科生應具備初步的科研意識已是護理學界的共識,隨著護理學科的提升,加快學科建設步伐成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護理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除歷史原因外與隊伍學科氛圍有密切關系,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護理教育抓起。在國外,護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碩士畢業生承擔,對本科及大專生未作要求[4],但美國的一些研究型大學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創新能力,培養學術后備人才則成為這些改革的中心環節[5]。當前我國護理博士生幾乎是鳳毛麟角,碩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發展階段,護理科研的重任落到護理本科畢業生的肩上。我們通過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實施,三屆護理學本科學生科研立項達150項,從結果看到,雖然學生科研立項的內容比較局限,新穎性不夠,45.33%為調查分析,新技術應用僅占5.33%;論文撰寫的優秀率僅為7.33%,質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學生有了實踐機會,科研意識有明顯的提高。

2.培養初步的科研能力 護理本科生學制五年,在校學習時間相當充裕,參加校園文化、學術活動的機會多。我們在入學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利用節假日定期輪流到實踐教學基地掛職,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力所能及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早接觸臨床、早接觸實踐、早接觸病人、早接觸社會,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臨床思維和評判性思維,發現問題,萌發探索及解決問題的好奇心和強烈欲望,導師因勢利導地培養創新思維,為科研選題和開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礎。本科生通過課堂-實踐-文獻檢索-選題-立項-撰寫科研標書-開題報告-實施課題-撰寫論文-論文答辯,經歷科研工作的全過程,體會其中的艱辛與獲得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在實施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及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論文評分結果顯示優良率為42.0%,良好以上的達79.33%,說明學生在導師指導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驟、方法和科研論文書寫的程序與要求,具備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人民群眾對護理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護理常規不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臨床需要的護士是醫學基礎知識牢固,專業知識扎實,技能操作熟練,溝通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獨立思考及臨床思維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陳規,能不斷創新的新型高級護理人才。而在欠發達地區對上述新型高級護理人才更是求賢若渴,如我校所處地域是全市總人口382.63萬人,有12個縣區的少數民族地區,2010年底注冊護士有4000多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注冊護士只有1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本科畢業生充實到臨床一線,對本地區護理學科的發展更是非常緊迫而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當前護理本科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時明顯不夠,如我校的培養方案中《護理研究》理論課為僅18學時,為了彌補不足我們采取專題講座,課外活動及假期的社會實踐來補充,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一定成效,既能節省學時,又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學校教育階段是培養的基礎,護理本科生文化基礎較好,具備有科學研究的潛質,學校如能正確引導,樹立科研意識,讓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對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義。實踐中我們體會到,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科學研究工作,經過親身體驗,從中感悟科學的嚴謹、倫理道德的重要,樹立科學研究的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作為護理教育策劃者及護理教學管理者,應從有利于學科可持續發展和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整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不拘泥于課本和課堂,利用一切教學資源全面培養學生科研能力。我們體會到導師制的優勢是:導師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興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科研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生能在直接參與導師課題實施,協助導師進行資料收集,數據錄入等具體科研工作,有比較多的機會與導師溝通交流。實踐證明,學生課題的水平,撰寫論文的質量與導師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導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沒有導師的正確指導,僅靠課堂中講授學生是無法進行科研立項并實施的。因此,導師制能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養創新型護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處是少部分導師因教學、臨床或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對學生投入精力不夠,今后將進一步完善。

總之,注重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將有力地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質量的提高,將為社會輸送更多思維敏銳、素質全面的創新護理人才,從而促進護理專業人員學術和社會地位的提高[6]。培養護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學校、學生重視外,與臨床帶教老師的科研能力和意識、實習醫院的科研環境有緊密切的聯系,需要參與護理教學的各機構、部門、人員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東玲,楊培常,李 偉, 等.護理本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張金萍,劉文慶,劉麗華,等.護理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新體系的構建[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0,30(7):89-90.

[3]曾凡東.科學評價是本科生導師制健康發展的動力[J].當代教育論壇2005(3):30-31.

[4]仇瑤琴,陳曉英,沈園園,等.護理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與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 25(3):214-215.

[5]Chapman H.Towards effective group-work in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e Today,2006,26(4):298-303.

第2篇

1當前療養院護理科研發展的難點分析

1.1科研意識缺乏,科研目標模糊相比于綜合醫院,療養院存在許多不利于開展科研的客觀因素。同時,主觀上部分護理人員對從事科研缺乏信心和熱情,將科研工作視為“軟指標”,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日常任務的“硬指標”上,思想不夠重視。再加上當前療養護理學科的科研目標模糊,沒有明確的研究內容與發展方向;療養康復技術在國內仍處于初級階段,知識結構有短板;大部分療養院護士從業后未接受過療養康復知識的系統培訓,這些都是造成療養院護理科研滯后的原因。

1.2科研力量薄弱,科研素質偏低

1.2.1缺乏健全的護理科研管理組織從護士長到護理部主任乃至療養院領導的支持對療養康復護理研究的開展及護理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具有關鍵性意義。目前,多數療養院沒有專職的護理科研管理人員,護理科研難以有序開展。

1.2.2護理管理者缺乏科研能力護理管理者的科研能力決定著一個群體護理研究的水平[3]。長期以來療養院護理管理者對護理科研工作認識不足,科研管理意識不清,科研管理知識貧乏,對科研工作缺乏經常性檢查、指導,尤其是缺乏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等綜合能力,致使科研管理工作表淺化、行政化,無法完成多學科協作和日益復雜的科研管理工作。

1.2.3人才使用不當,缺乏護理學科帶頭人缺乏對高職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標的培養,護理人員沿襲論資排輩,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單調、重復的工作限制了護理人員發揮創意的空間,使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部分學歷高的護士認為自己無用武之地,也挫傷了其科研的積極性,以致難以產生優秀的護理學科帶頭人。

1.2.4護理人才流失嚴重,整體科研素質偏低近年來,由于精簡整編,部分高級護理人才流失,軍隊療養院護理人才儲備不足,結構沒有形成梯隊。目前療養院大部分護理人員是近兩年新招的非現役文職或合同制護士,對科研原理、科研程序與方法、科研設計、衛生統計學及文獻檢索等未進行系統的學習,科研知識匱乏,開展、識別和應用護理研究成果困難。個別本科畢業生,雖有一定科研理論知識,但缺乏臨床實踐,加之,當前護理院校招生“門坎”低而數量盲目增長,使護理教育與臨床實踐不相匹配。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整體素質不能滿足專業需求,科研能力偏低。

1.3護理科研的資源不足護理科研需要人力、時間、信息、輔助設備及經費等條件的支持。大部分療養院圖書館護理專業的藏書少,信息網絡不發達,限制了護理人員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文獻資源,加之外語水平低,不能及時了解本專業的學術動態和科研前沿。

2主要對策

2.1成立護理科研管理機構,加強對科研的指導和管理,加強團隊的交流與合作護理部可成立相應的護理科研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規范護理科研管理;設立護理科研基金,管理和協調科研項目的申請和實施,對科研立項、選題、課題設計和論證以及論文的修改給予指導;組織舉辦科研學習班,幫助護理人員學習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負責護理科研活動中資料數據的檢查和講評。匯聚資源,創造護士開展護理研究的環境、條件和氛圍。有計劃地做好科研題目的分組、實施工作,建設好團隊,提倡合作精神,以老帶新、新老搭配,分工合作,相互促進和學習。

2.2提高科研意識更新思想觀念,轉變搞護理科研太深奧、護士搞不了或者不用搞的想法,扭轉臨床護士單純機械執行醫囑的工作模式。科研思路可以從實踐做起,從小題目做起,立足于護理觀察,克服定勢思維,在日常工作中尋找和挖掘科研題材;也可以從特色出發,注重療養康復學、預防醫學、心理疏導和健康管理等;或依托醫療科研的優勢,參與醫療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2.3培養科研能力各科室可以定期選擇與療養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的、具有借鑒意義的護理論文進行交流[4];定期將臨床中發現的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論證、立題;由護理部組織年會,對護理人員的論題進行現場答辯,邀請有關資深專家進行現場講評[5];護理部有計劃地安排護理科研知識專題系列講座,請專家針對臨床護理人員的實際收稿情況,設置有關護理科研課程,如科研基本理論、護理科研選題、護理文獻檢索、醫學統計、護理論文寫作、計算機的應用和專業英語等。同時,為了確保護理人員科研成果穩中有升,護理部每年規劃完成一定的科研或論文任務,各護理組的完成情況直接與護理崗位評分、個人榮譽及獎勵掛鉤。

2.4加強科研人才的管理

2.4.1合理使用人才,加強對人才外流的管理對人才外流進行調控,軍隊療養院要創造條件聘用和留住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并具有開拓精神的優秀人才,避免因轉業、退休等因素造成人才斷層;其次,構建療養院自身的護理特色,創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給人才有發揮和發展的空間,增強其專業認同感和職業使命感;再者,抓好護理繼續教育,重視人才的開發與培養,建立優秀人才庫,對確有發展前途的優秀中青年骨干進行重點培養,造就一批學科帶頭人,讓她們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最后,要建立合理并富有競爭力的工資和獎勵制度,促進年輕護理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專業進取精神,培養富有開創精神、懂實踐、會科研的新一代療養康復專科護理人才。

2.4.2做好療養院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分層次培養護理科研人才針對軍隊療養院護理人員編制多元化、學歷層次參差不齊、臨床實踐能力高低各異的特點,合理規劃護士職業生涯,確定適合的職業方向和目標,培養護理核心人才隊伍。分階段培養臨床護理人員的科研參與意識,形成可以持續發展的臨床護理科研人才梯隊,并充分發揮有豐富臨床經驗、善于發現問題的護理人員和高學歷護理人員的優勢,使之成為護理科研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療養康復護理科研發展的生力軍[6]。

第3篇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和本科教學改革的深化,專業課程學時相對壓縮,使學生在橫向知識體系加寬的同時減少了專業知識的深度,加上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使畢業論文工作面臨著很多困難[7]。其突出的問題有3個:

1.思想重視不夠

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的不斷發展,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方面的工作量隨之增加,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資源趨于緊張。大多數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的同時還承擔大量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因此,思想上不重視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在指導時間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對于學生方面,有的學生平時課程學得不扎實,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容易造成對論文寫作的無從下手。有的學生對指導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不能正確、靈活地利用論文檢索工具。有的學生思想上不重視,在要上交時隨便從網上東拼西湊地抄襲,敷衍了事。這些學生都是從思想上沒有能認清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浪費了畢業前的一次綜合訓練機會。

2.時間安排不當

畢業論文設計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個學期開始,若時間安排的太晚,會給論文的開展帶來困難。一方面,學生進入論文的設計時間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題意,更不能進行充分的資料收集、準備,從而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另一方面,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接觸較晚,容易給師生交流和論文寫作過程管理帶來不便。

3.格式欠規范

學生的論文格式不規范,排版樣式多樣,錯別字眾多。而且許多學生習慣性地從網上下載一些文字,然后進行簡單的拷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識產權的問題,另一方面會造成文章的寫作風格不一,使文章缺少連貫性。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舉措

針對以上幾點問題,護理學系結合本院系的特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規范要求,嚴格把關,以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和水平。

1.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組織動員總結工作

系部廣泛動員全系教師、應屆畢業生和臨床教學醫院,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證學生論文的質量。護理學系成立了學術分委員會,召開專業教研室會議,布置年度畢業生論文工作安排,制訂論文的寫作規范和格式、確定嚴格的時間節點,最后形成詳細的論文指導計劃。在學生下點實習前進行專題畢業論文動員,組織有關教師講解、宣傳畢業論文重要性及寫作規范。使學生認識到畢業論文在掌握所學知識、培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取學位和順利畢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生實習結束返校后,召開畢業論文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論文頒獎典禮,評選出優秀畢業論文及臨床優秀指導教師,邀請優秀論文作者上臺介紹論文寫作經驗,由專家現場提問點評,并安排低年級學生共同參加,以使其對畢業論文工作有所了解。

2.嚴格制定畢業論文寫作規范和程序,確保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根據護理學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有關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醫學院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規定》,以規范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工作。同時,又詳細安排了畢業論文工作的具體程序,將畢業論文工作劃分為準備階段、選題與審題、開題報告、論文撰寫、檢查與指導、論文評定、工作總結和歸檔與保管階段,明確列出各個階段的工作程序與要求、要求完成的時間以及完成人,并結合本科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一年的實習期劃分為上、下兩個階段:上半階段要求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下半階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寫論文,并集中選擇一個科室繼續完成實習。然后再將兩個階段的時間進一步細化,列出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工作的各具體的時間段,保證了臨床醫院與實習生對實習與論文工作能夠心中有數,確保了畢業論文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我系制作了畢業論文任務書、論文題目登記表、開題報告、評審表、成績登記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發給臨床醫院使用,并制作了論文“書寫體例”,以統一學生論文的格式。還由鄭國華博士制定了《護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評分細則》,使論文的評審有據可依,從而也保證了論文成績的公正性。

3.加強系部與臨床教學醫院聯系,監控畢業論文工作全過程

為進一步完善論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醫學院護理學專業臨床教學工作會議上,我系與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地區各臨床教學醫院的護理部主任、臨床教學負責人一起,討論了此次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工作改革的情況,聽取各方意見。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級學生畢業論文工作完成以后,也專門召開了畢業論文工作總結會議,與福州地區部分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一起評選優秀論文、探討改進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舉辦2006年臨床護理學師資培訓班,對全省十五所醫院護理人員代表進行為期三天的培訓,介紹“護理臨床教學與畢業論文工作”、“護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識。此外,考慮到我系的畢業論文工作尚處于試驗探索階段,又專門安排了系部老師參加指導,負責與各臨床醫院護理部聯絡協調及為學生答疑釋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師作為聯絡員,下到福州各臨床教學醫院,參加論文開題、論文答辯,并加強中期檢查。

4.臨床教學醫院密切配合,保證畢業論文工作順利完成

臨床醫院重視畢業論文工作,組織成立畢業論文評審委員會,嚴格選聘指導教師,開展指導人員培訓,交流論文指導經驗,明確工作任務、職責,清晰論文指導流程。護理部針對學生論文的選題、設計、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文獻查閱等進行了專題講座,講座后,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確定論文的研究方向,論文評審委員會認真審定學生上報的課題,安排指導老師與學生見面,并由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協助學生論文擬題,為學生寫作答疑,避免學生在論文創作過程中走彎路。護理部組織“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會”,針對學生論文題目、論文設計、方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護理部負責宏觀調控,指導老師則耐心細致引導學生搜集論文相關資料撰寫論文,并針對論文相關內容定期進行督促和檢查,及時與學生交流并對論文進行修改,使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寫出一定質量的論文。最后學生論文完成后由護理部組織論文評審委員會對學生論文進行評審,選出優秀論文上報系部。畢業論文工作結束后,護理部及時進行工作小結,綜合分析學生畢業論文水平,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取得的成效

1.學生表現了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個人潛能得到發揮。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運用相結合,培養了嚴謹勤奮的工作態度和求實創新的科學作風。

2.大多數同學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所選課題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統計和分析,掌握了文獻檢索、課題設計、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閱讀專業資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具備了撰寫論文的能力。

3.臨床教學醫院反饋,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鍛煉了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同時,為更好地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帶教老師也加強自我充電,使自身的教學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楊立軍,何志鵑.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鐘立漢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畢業設計實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歐麗,胡浩.工程力學專業畢業論文指導與答辯中的一些問題與對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2):189-190.

[5]歐孝奪.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0:16-19.

[6]李曉梅,張永春.畢業設計(論文)全程質量監控的研究與實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7):83-86.

[7]廖志凌,邵學軍,劉賢興,等.高校本科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第4篇

1.轉化醫學的概念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紀90年代的轉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中最古老的醫療行為,直到21世紀醫學研究人員才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臨床問題的復雜性及基礎研究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運用到病人身上,促使了新的臨床研究方法和轉化醫學的出現。轉化醫學的精確定義目前還在爭議中,Wen-Hwa Lee將當今的轉化研究定義為將在實驗室、診所、特定人群中的研究發現轉化為新的臨床工具,應用到臨床,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英國全球轉化醫學中心的Bruce,美國臨床決策中心的Linda,意大利Padova大學試驗醫學部的Mario及美國國立健康中心轉化醫學分部的Francesco等學者聯合給出了轉化醫學的簡化概念:轉化醫學代表了一種原則,即提高生物科學研究與臨床疾病相關的有效性,以及幫助臨床研究者通過臨床觀察證實科學研究與人類疾病的相關性。

2.轉化醫學的意義

轉化醫學是新興的多學科融合領域,其基本特征是多學科研究,核心是打破基礎醫學、藥物研究、臨床醫學之間的屏障,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系,從實驗室到病床,把基礎研究獲得的知識和成果快速轉化到臨床,同時根據臨床醫學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應用基礎研究方向,倡導實驗室與臨床研究的雙向轉化(B2B模式),即從實驗臺到床旁(“B-B”――Bench to Bedside),再從床旁到實驗臺(Bedside to Bench)。其概念一經提出立即顯示了強大的推動力,國內外一些研究的快速發展和重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轉化醫學的理念,生物醫學的發展及個性化的治療要求我們必須加快轉化醫學的研究。

3.轉化醫學對護理學發展的啟示

3.1開展多學科協作,構建學術團隊

隨著臨床科學的發展和轉化醫學的出現,跨學科研究成為了未來研究的熱點。臨床問題已經不能由單一專業的科學家來完成,需要不同技能和學科背景的專業人員緊密合作,而只有多學科交叉的團隊才能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護理學作為一門傳統的實踐性學科,跨學科和多學科研究較少。護理跨學科的研究是指全面的調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分享、對護理獨特貢獻的重視,以及對新定義和方法的探索研究。當前科學發展的趨勢是學科交叉產生新的增長點,傳統的課題通常只是帶來數量的增加,創新性課題才能帶來質的飛躍。

3.2加強醫院與高等醫學院校之間的交流,促進知識轉換

巴德年指出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互通有無互相支持,不僅是開展科研工作、提高學科水平的需要,也是教學和培養人才的需要。我國許多院校側重科研型研究生的培養,而且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進入高校從事教學工作,使得我國的許多大型綜合性醫院缺乏臨床和基礎都精通的人才。護理高層次人才脫離臨床,不能與臨床人員良好溝通,使其不能很好把握研究前沿,不能將知識及研究結果及時準確地應用于臨床,形成為研究而研究的局面。由于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相對缺乏,臨床護士在繁忙的護理工作中,雖然掌握了極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卻沒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研究,再加上我國的護理學起步較晚,臨床護理人員學歷偏低,缺乏科研基礎知識、醫學統計知識及文獻檢索技能等科研工作的基礎方法,使得我國護理研究的主題涉及面雖比較廣但建樹較少。因此,加強醫院和醫學院校的密切合作勢在必行。

3.3加強護理的基礎研究,推進護理臨床與基礎的結合

護理學的專業性發展,帶動和促進了醫學的進一步完善。然而,由于護理專業起步晚,科學研究基礎與醫療相比還很薄弱,護理研究往往側重于調查、心理護理、經驗總結和體會等研究而缺乏基礎性的研究,使護理研究難以發表影響力較大的論文,在課題申請科研經費等方面存在較大困難。目前,我國護理科研人員已經意識到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正在努力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護理學也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護理基礎理論研究,加強與基礎研究的聯合,推廣實驗性研究,才能使護理科研具有較高的信度,推動護理醫學快速發展。

第5篇

護理學專業課程

開設課程:

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

2、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預防醫學、精神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禮儀、護理科研。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臨床綜合實習、社區實習、論文撰寫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護理學專業就業前景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

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

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我國近年來人口年齡結構呈現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卻呈現出小型化趨勢。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護理的需求量增加;人們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同時,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第6篇

關鍵詞:護理科研;課題;科研管理

科研是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對未知的事物進行探索,從而發現與發展對有關事物的認識。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科研活動,護理科研能回答和解決護理領域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地指導臨床護理實踐。臨床護理研究是研究臨床護理中理論與實踐的一門科學,它有助于推動臨床護理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促進臨床護理理論和技術的更新,有利于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但護理科研起步晚,起點低,缺乏系統性、連續性。為此,我們對我院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的護理科研狀況進行分析。按照學科自身特點和固有規律,尋找護理科研管理思路,為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素質和醫院護理科研的發展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共3l項院級護理科研課題;200篇護理論文,其中核心期刊53篇;10項有護理人員參與的科技成果獎,其中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省級新技術引進二等獎l項,市級新技術引進二等獎1項。我院科研管理的相關政策、制度、辦法有:科研課題的申報、審批制度,各種科研配套經費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獎勵制度,論文、著作獎勵規定,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中青年骨干評選辦法等。

1.2方法

通過我院科教處及護理部查閱科研檔案資料,對科研課題的來源及經費情況、情況、科技成果獎的等級及獲獎人員排名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對我院科研管理的機構和人員及科研管理的相關政策、制度、辦法等進行分析,提出護理科研管理的思路。

二、現狀分析

2.1護理科研管理機構不健全

我院設有科研管理機構,并有一系列科研管理規章、制度、條例,但未配備專職護理科研管理人員,未建立護理科研管理制度和條例,無護理科研專項經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護理科研的發展。因為護理學和醫學均為健康科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任務和職責。醫學主要任務是尋找疾病的原因,研究由于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變化、如何診斷和治療疾病,它從分子、原子、基因等方面研究健康和疾病。而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映,它關注的是整體的人,是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各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2.2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的培養不重視

我院護理人員本、專科學歷占85.26%,但系統的學習過科研知識者較少。各層次護士在使用和培養上沒有明確的區分,無論學歷和能力高低都從事一樣的工作,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護理管理者重視臨床護理工作的完成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忽視了護理人員獲取信息能力、閱讀能力、觀察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以及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護理人員難以掌握本專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影響了護理科研的開展。

2.3護理人員自身的科研意識不強

護理人員每天超負荷運轉,整日忙于完成大量日常的臨床護理工作,沒有養成良好的臨床觀察能力,沒有主動地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習慣,一些護理人員為了晉升撰寫論文。缺乏科研選題、設計等知識,缺少課題申報、成果報獎的信息。沒有認識到護理科研對提高護士自身素質和社會地位的作用,沒有認識到護理科研對推動學科的發展及其產生的社會效益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思路

3.1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

護理管理者的科研意識決定著一個群體的科研意識,護理管理者要從思想觀念上把護理科研管理納入護理管理日程,認識護理科研對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建立由護理部一科研小組一護理人員三個層次組成的護理科研管理組織。科研小組由護理部一名副主任負責,科研小組成員應具備較豐富的專業知識、較敏銳的臨床觀察能力、較好的中英文閱讀能力、較強的探索和創新意識。科研小組負責收集和最新護理科研信息和動態,負責全院護理科研課題的審核和申報,負責科研成果鑒定的申請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護理科研管理制度,推動護理科研工作的開展。

3.2培養護理科研領軍人才

護理科研的進步必須依靠科研人才,護理管理者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養。選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護理人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系統的、規范的科研知識的學習,如科研設計、衛生統計、文獻檢索、論文撰寫等。引導她們主動了解國內外護理發展動態,護理科研選題的方向和趨勢,挖掘她們的科研潛力,指導她們將臨床工作經驗與現代科學知識相結合,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然后解決問題。培養一支想做、敢做、會做的護理科研隊伍,以此帶動全院護理科研工作,逐步提升整個護理群體的科研素質。

3.3指明護理科研方向

護理科研的任務是研究、探索、防治、護理疾病,維護人類生命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質量。護理科研的目的是將護理理論、護理方法、先進的護理手段進行實踐,并探索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減輕護士工作強度、改善護理工作環境、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護理方法。英國的Vincent保健中心改變了對護理科研的固有看法,鼓勵護理人員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即由創新性研究轉變為應用性研究。護理科研應以臨床應用性研究為主,把豐富的臨床實踐作為廣闊的研究領域。

鼓勵護理人員研究患者的需求和安全,研究臨床護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暴露的問題,研究和選擇最合適的臨床護理工作方法等,提高護理人員參與科研的意識。

3.4開發護理科研資源

在院內爭取設立護理科研專項基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與多部門合作,拓寬科研基金來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申報護理科研課題,規范科研經費資助程序,爭取學會、廠礦、企業、個人等資助。

四、小結

護理科研是一項集體性、綜合性、長期性的工作,護理科研的管理水平影響著護理科研的發展速度,建立完善管理方案和良好的運行機制,有利于激發護理人員的科研熱情和主動參與的意識,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自信心和對護理研究的責任感,有利于護理科研的深入開展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惠,呂久余。護理研究概述[J].現代護理,2004,10(5):489.

[2]楊紅葉,那文艷,姜曉冬,等。護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內科,2008,3(1):121.

[3]肖春秀,姜小鷹。從管理的五要素淺析我國臨床護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6,6(5):29—31.

第7篇

隨著計算機在我國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護理人員怎樣能夠在浩瀚的互聯網中尋找到需要的資料則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本文就互聯網的基本知識及其發展歷史以及護理網絡資源做一簡要介紹。

1互聯網的概念及功能簡介

互聯網(Internet)是一個由各種不同類型、規模,獨立運行和管理的計算機網絡組成的全球范圍的計算機網絡,組成Internet的計算機網絡,包括局域網(LAN)、城域網(MAN)以及大規模的廣域網(WAN)等。用戶可以利用Internet提供的各種工具去獲取Internet提供的信息資源[1~4]。主要的Internet應用系統有:World Wide Web(萬維網)超級文本信息訪問;Email(電子郵件)發送和接收郵件;Mailing List(郵寄列表)多用戶郵件分發;Usenet(新聞組)巨大的專題討論組;BBS(公共布告欄)信息共享電子白版;Anonymous Ftp(匿名FTP)傳輸公共數據信息;Electronic Magazine(電子雜志)電子出版物。其中,WWW (World Wide Web)為Internet的一個組成部分,提供了一個可以輕松駕馭的圖形化用戶界面,以查閱Internet上的文檔,這些文檔與它們之間的鏈接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信息網。

著名的中文網絡搜索引擎有:中文雅虎(yahoo.com.cn),新浪網(sina.com.cn),搜狐網(sohu.com),中華網(china.com),網易搜索(yeah.net),3721網(3721.com)。英文搜索引擎有:Yahoo(yahoo.com),About(about.com),Google(google.com),Excite(excite.com),HotBot(HotBot.com),Study Web(studyweb.com)等。登陸上述網站后,在相應的搜索欄目內輸入所需查詢的主題詞,即可得到相關的網站或者網頁資料。

2護理網絡資源

21醫學文獻檢索

211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nlm.nih.gov): 目前藏書最多,資料最齊全的圖書館之一,通過其Internet服務,可以了解其館藏情況,免費查詢Medline(PubMed:igm.nlm.nih.gov/pubmed/),通過檢索關鍵詞、作者、文獻標題、MESH詞條、雜志名稱、日期等進行查詢。通過傳真,EMS或平信方式可以獲取所需的資料。PubMed醫學文獻檢索服務系統,其檢索內容包含MedLine、PreMedline(不含Mesh檢索主題詞)醫學文獻數據庫及其它電子出版文獻。PubMed基本檢索方式(Basic PubMed Search):進入PubMed基本檢索方式主頁,在檢索框中可以輸入任意詞,包括文獻作者、出版雜志等。鍵入一個或多個檢索詞(可以為任意詞),輸入多個詞時,可自動識別成詞組,但詞數太多時,則以邏輯“與”的方式識別。鍵入檢索詞后,選擇檢索年限(30 d、10年不等)及選擇文獻的頁面顯示數目。按Enter回車鍵或鼠標擊活界面中的“Search”按鈕可得到查詢文獻提要 (docu

ment summary page)。PubMed高級檢索方式(Advanced Search):與基本檢索方式不同的是增加了檢索范圍(search fields)和檢索模式(search mode)的選擇框。在檢索范圍Search Fields選擇條框中,包含了All fields(ALL),指PubMed所有檢索范圍;Affiliation(AD, AFFL)指聯系地址,包含第一作者或其他作者的研究所和聯系地址;Author Name(AU AUTH)包含文章的所有作者,格式為“姓+名(首字母大寫)”;Journal Title(TA, JOUR),指文獻出版雜志的名稱;Language(LA, LANG)指文獻語種等。

212中國專利信息檢索系統(jiansuo.com):檢索查新感興趣的中國專利。提供11個檢索入口,供您選擇其中一個或多個填寫相應的檢索式,并允許對各個檢索式的檢索結果進行復雜的邏輯運算。登陸網站首頁以后,出現的檢索屏主要由說明列、輸入框和狀態列等三部分組成。最左側為說明列,包括檢索式的說明及其相應的聯機幫助,中間為檢索條件輸入框,最右側為狀態列,顯示檢索結果或錯誤信息。

213中國醫學信息檢索系統(cbm.imicams.ac.cn)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國科技信息資源共享網絡,該檢索系統涵蓋美國MEDL INE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荷蘭醫學文摘(EM)、國際藥學文摘(IPA)等多種數據庫。

214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net,chinajournal.net.cn):是我國第一個連續出版的大規模集成化、多功能學術期刊全文文獻檢索系統,可以免費瀏覽中國期刊題錄數據庫及中國重要報紙題錄庫、中國專利題錄庫及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題錄庫及中國會議論文題錄庫等。

215萬方數據庫(wanfangdata.com.cn):集納了1 500多種科技期刊的全文內容。該系統的檢索分為簡單檢索和復雜檢索。使用簡單查詢可以輸入要查詢的關鍵詞并在選擇框內選擇在論文、引文還是期刊名稱中查詢。利用復雜檢索能進行快速、有效地組合查詢,可以進入查詢頁面,在對話框中選擇時間、分類、地區等檢索條件,以縮小查詢范圍,迅速獲得最準確的查詢結果。

22中文護理網絡資源

221林琳護理網(huli.net):是原中國國家衛生部護理中心主任、副主任護師林琳創意、投資興辦的護理專業網站。網站由衛生部護理中心、現代護理報、各級護理學會、白求恩醫科大學各臨床醫院護理部、中國中醫研究院望京醫院護理部等提供護理專業信息,采用中文簡體、中文繁體、日、英四種文字。根據護理專業的性質、任務,網站開設了護理史簡介、中國護理教育、國外護理簡介、臨床護理查詢、護理技術查詢與求助、新技術交流、知識寶庫、護理圖書與雜志、中醫護理等護理內容。

222醫學護理網(http:∥huliw.com):由山東省勝利石油管理局臨盤醫院手術室護士長宗愛芳創辦并得到《現代護理報》、《當代護士》雜志的大力支持。目前開設的欄目有護理論壇、美學美容、護理求助、家庭護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整體護理、天使風采、會議信息、天使書苑、護理期刊、心理護理、護理論文、學會介紹、護理文苑。同時護理網社區還提供不同主題的相關護理討論區以及實時聊天室,為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和交流提供了更有效的場所。

23護理雜志

Internet為我們提供的另一重要工具就是網上虛擬圖書館。幾乎所有著名的護理雜志都在網上建立了各自的主頁,通過這些主頁,我們可以免費閱讀最新出版雜志的目錄以及論文摘要,從而迅速掌握護理學科的新動向。

主要中文護理雜志網址:①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wanfangdata.com.cn)。

②護理研究(SXHZ. chinajournal. net.cn)。

③護理學雜志(www HLXzzperiodicals. net.cn)。

④南方護理學報(nfhl.Chinajournal.net.cn)。

⑤解放軍護理雜志(wanfangdata.com.cn)。

⑥上海護理(wanfangdata.com.cn)。

⑦實用護理雜志(yizhe.net)。

⑧天津護理(wanfangdata.com.cn)。

⑨中華護理雜志(tcmtoday.com/cna)。

國外主要護理雜志有:

①美國護理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nursingworld.org/ajn)。

②英國社區護理雜志(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jcn.co.uk)。

③新護士雜志(Journal of Neonatal Nursing, neonatalnursing.co.uk。

④護理趣聞雜志(Journal of Nursing Jocularity,jocularity.com)。

⑤標準護理電子雜志(Nursing Standard Online, nursingstandard.co.uk)。

24其他護理網

中華護理學會(tcmtoday.com/cna/):設有學會動態、學會簡介、組織結構、護理刊物等欄目。

好醫生護理中心(haoyisheng.com/hcc/prog/hcc_index.jsp):設有國內護動態、國外護理研究、護理繼續教育、考試培訓、護理程序、論文寫作、護理英語、多彩天使、護士論壇、國內外護理期刊和國內外護理站點等欄目。

金衛護理網( qiuyi.net/jw/huli/index.htm):設有護理常識、護理教育、家庭護理、社區護理等相關欄目。

美國護理學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nursingworld.org/):設有護士倫理準則、執業護士注冊認證、美國護士基金會、美國護理學院、在線護理雜志以及護理出版物和護理新聞等。

美國護理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nche.edu)為美國高等護理教育網站,為高等護理專業人才(護理學士、護理研究生等)提供護理教育、護理研究、相關政策法規、信息管理、護理出版物以及其他項目,幫助護理學院的管理人員建立高等護理教育的質量管理標準,促進專業護理人員提高專業素質以及社會對護理高等教育、研究以及實踐的支持。

美國臨界護理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riticalCare Nurses,aacn.org/):該學會主要介紹護理臨床資源、雜志,并為護士和其他健康護理職業人員提供教育機會,為護理危重癥病人的護理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信息資源,提高危重癥病人的護理質量。

美國護理法律顧問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egal Nurses Consultants, aalnc.org):該學會為非贏利性組織,主要致力于增進注冊執業護士臨床實踐的法律空間。

美國護理管理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naged Care Nurses, aamcn.org):該學會主要致力于建立護理管理標準。

美國神經科學護理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science Nurses, aann.org):利用先進的神經護理學知識和技術,通過對專業護理人員、神經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屬的繼續教育、信息共享、以及相應標準的制定,為神經性疾病病人提供高標準的護理服務。

美國整體護理學會(American Holistic Nurses, Association, AHNA, ahna.org/):該學會為一世界性組織,主要為希望從事整體護理的護士提供支持和教育。

加拿大護士學生學會(Canadian Nursing Students Association, CNSA/AEIC, cnsa.ca):為加拿大護理教育培養提供法律、倫理、專業的以及教育性的網絡資源,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培養護士。

耶魯護士學校(Yale School of Nursing, info.med. yale. edu/nursing/):主要介紹耶魯護士學校的教育、科研等情況。

盡管目前Internet在我國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無論在技術和應用范圍都遠不及西方國家,但只要認識到Internet在護理領域中應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普及提高廣大護理人員的計算機知識和Internet的應用技術,就能擴大我們護理隊伍的知識面,增加信息觀念,同時也將促進我國護理界與國際護理界的聯系,增加國際交流,使我們的護理教學、管理、科研及臨床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Brennan P F, Moore S M, Biornsdottir G, et al. Heart care: an 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for patient home recover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J Adv Nurs, 2001, 35(5):699

2Yeaworth R 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survey research. J Prof Nurs, 2001,17(4):187

第8篇

全科護理(期刊級別:省級期刊 ) issn:1674-4748 cn:14-1349/r 郵發代號:22-118 周期:旬刊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主管單位:山西省衛生廳 主辦單位:中華護理學會山西分會;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全科護理期刊簡介 對象

主要面向全國基層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反映國家護理科技發展動態,跟蹤國內外護理科研新動向,綜述護理科研進展,報道護理新知識、新技術,展示護理科研優秀成果及先進經驗,對各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護理起到交流、示范、引導作用,不斷提高護理學科領域的學術交流水平和擴大學術影響力,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歷史

   《全科護理》雜志是由《家庭護士》雜志變更而來。本刊在出版事業改革發展的大潮中,經過幾年的改革、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適應市場的辦刊之路,進行了成功的轉型,使刊物定位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更準確、更有效、更及時地為基層和社區醫療機構服務。刊物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國內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據此,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提升為《全科護理》雜志。該刊將立足全科護理,注重科學實用,貼近醫護實際,傳播全科護理新理念,普及全科護理新知識,弘揚全科護理精神,發展社區護理事業。 

數據收集

   現為山西省一級(優秀)期刊,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等收錄。 

發行

《全科護理》雜志為旬刊,每月10、20、30日出版,每本定價10元。 

內容

   主要欄目有論著、綜述、臨床研究、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健康教育、社區護理、護理新理論介紹、新技術推廣、護理儀器使用經驗、護理改革等。本刊對基金項目科研課題及獲得專利和獎勵項目的高質量論文優先優惠刊用。歡迎廣大醫護人員投稿、訂閱。 

第9篇

目前,信息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逐漸受到護理管理者的關注,但護理信息系統往往只用于住院病人的信息處理,在護理質量管理、人員管理、技能培訓等方面暫未涉及[1]。網絡化護理管理系統即護理信息系統(NIS)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我院護理部和網絡中心聯合開發研究的護理信息管理系統,使每位護士工作之余在護理站隨時可以通過NIS進行自我培訓,如理論知識學習、考試考核、查閱資料、掌握護理學科發展動態等,減少護理人員集中培訓造成的資源浪費,大大增加了護士直接護理病人時間,提高護理質量,增加護患的雙滿意度,還可充分發揮護理各級指揮系統功能,使護理工作得以慣性運行,實現護理管理科學化、現代化,以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

1 技術路線

1.1 語言編程采用C#:C#語言是一門簡單,現代,優雅,面向對象類型安全,平立的一門新型組件編程語言,是微軟為其奠定下一互聯網霸主地位而打造的平臺的主流語言。

1.2 開發平臺采用Visual Studio 2005:Visual Studio 2005作為一個綜合的開發平臺,又增加了一系列新的工具,其中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是一個可擴展的、支持整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工具平臺,能使軟件開發團隊之間更好地協作,從而開發出現代化的、服務導向的解決方案。

1.3 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 2000:完全的Web支持,通過Web輕松訪問數據,強大而靈活地基于Web的分析,高度的可伸縮性和可靠性,向上伸縮,向外擴展,集成和可擴展的分析服務,快速開發、調試和數據轉換,簡化的管理和調節。

1.4 通過網絡信道,在信源――信宿之間雙向傳遞信息,也就是說指令、服務信息等通過雙向傳遞運動,達到資源共享、節約成本。

2 研究成果

2.1 護理視頻:圖文并貌的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標準、規范和示范加講解。

2.2 護理音頻:護理基礎知識及專科知識講座。

2.3 護理科研:正式發表的論文與結題的科研,全部可瀏覽學習。

2.4 護理題庫:各級護理人員考試題型,包括試題及答案。

2.5 護理管理:包括各項護理管理的規章制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文書書寫標準、護理工作緊急預案、護理科研管理、護士繼續教育計劃與實施方案、實習生管理與帶教安排、護理人員言行規范、護理服務理念、護理學科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等。

2.6 護理資料:大專院校的護理學教材,以及近十年出版的護理學專著,如甘肅省衛生廳和甘肅省護理學會聯合出版的《護理知識500題》、《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的規范及評分標準》、湖南省出版的《三基訓練》護士分冊等。

2.7 院、科間互動交流平臺: 該系統為院領導、護理部與各護理單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隨時互通信息,管理部門可隨時掌握全院護理工作動態,各科室之間也可互動信息,節約費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3 體會

3.1 網絡化護理管理系統在我院經過兩年多的實踐運行,七大模塊采用功能模塊化軟件結構設計開發的一套網絡化護理質量管理軟件,隨時可以進行更新全部內容,不但達到了日常護理辦公自動化,而且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之余能夠隨時學習和查閱所需資料,減少護理人員集中培訓造成的資源浪費,真正做到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交給患者”,使護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觀察病情、護理患者,既體現了“以人文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又節省了人力。

3.2 網絡化護理管理系統的運行,使我院的護理質量管理也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信息質控系統,使護理質量評價更為全面、科學、完整。將傳統的護理質量管理法與先進的網絡化護理管理法有機結合,既可逐條自我對照,又可相互評估,使護理質量得到全面控制。

3.3 網絡化護理管理系統的運行,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了護士科學化、標準化、正規化的工作作風。

參考文獻

第10篇

1.1研究型護理概念

研究型護理就是以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為使命,立足臨床實踐,重視科學研究,在護理創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養高層次護理人才、完善護理服務品牌形象,充分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和人類健康做出應有貢獻。

1.2研究型護理內涵

研究型護理包含4層含義:一是強調護理服務標準和護理技術規范的產生和傳播,經過實踐檢驗、科學凝練、行業認可的服務標準和技術規范有助于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二是強調臨床實踐與科學研究關系,護理科研離不開臨床實踐,科研源于臨床,服務于臨床,通過科研促進臨床護理方法的改進、護理技術的提高、護理結局的改善;三是強調人才培養在推進研究型護理中的重要作用,技術優、能力強、素質好的高層次護理人才不斷涌現,能夠為護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保證;四是強調護理的專業價值,使護理服務適應和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和環境等諸方面的健康需求,為維護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發揮作用。

1.3研究型護理特征

研究型護理一般應具備以下4個特征: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目的,以持續護理創新為動力,以造就高層次護理人才為關鍵,以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己任。

1.3.1以提高護理服務水平為目的。

推行研究型護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提升患者滿意度。在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模式下,護士的職業功能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對護士的職業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切從病人利益出發、尊重和關愛病人成為護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原則和要求。作為服務的提供者,如果不能適時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就無法得到患者的信賴,就無法適應醫療市場的競爭環境。

1.3.2以持續護理創新為動力。

如何適應人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拓展護理服務的領域,深化護理服務的內涵,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新形勢下護理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此,不能墨守成規,固步自封,要以創新的思維、發展的眼光,立足臨床實踐,積極開展護理研究,通過臨床護理問題的解決,不斷推動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

1.3.3以造就高層次護理人才為關鍵。

以高級護理實踐培訓為牽引,以強化基本技能培訓為基礎,以拓展專科護理技能培訓為支撐,打造高素質的專業化護理人才隊伍,提高護理水平,推動護理學科發展。

1.3.4以發揮護理專業價值為己任。

以被動執行醫囑為工作主線轉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開展工作,提供更為整體化、連續化、專業化、個性化、人文化的護理服務。要從整體人的角度出發,履行專業照顧、協助診療、健康指導、心理支持、溝通協調的護理職責,通過特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與專業實踐相符的價值觀、倫理道德來服務于人群及整個社會,為維護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發揮作用。

2創建研究型護理的主要思路與做法

2.1更新服務理念是前提

研究型護理應該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護理質量為核心,以護理人才培養為關鍵,以學科發展為引領。在該理念指導下,明確護理服務宗旨,即“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細心、熱心和奉獻精神創造一流的護理質量,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竭盡全力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確立護理工作目標,即“為病人提供規范、快捷、安全、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盡最大努力滿足病人需求”。

2.2創新管理機制是關鍵

2010年初,在深化醫改、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背景下,原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啟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要求各級各類醫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實質是醫院護理服務模式和護理管理改革,通過加強科學管理,建立起一個優質服務常態化、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型護理新模式需要更加科學、高效、靈活的保障管理機制,營造更加和諧創新的工作氛圍,推動護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2.3集聚創新人才是根本

總醫院于1996年被批準為護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被授予博士生招收資格,2011年被批準為護理學博士授權點,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2名,高級職稱護理人員56名,博士學位4名,碩士學位20名,本科學歷294名,大專生824名,大專以上學歷護士占60.18%,比目前我國護理隊伍大專護士比例(25.6%)高出34.6%,形成了合理的人才結構。近年來,選送百人出國(境)培訓、學術交流,為研究型護理模式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2.4構建科研平臺是保障

良好的科研平臺和環境有利于科研工作順利發展。一是鼓勵護理人員提高學歷層次,脫產或在職參加本科、研究生層次學習,取得學歷后給予報銷學習費用。二是加強護理科研知識培訓,邀請院內外專家講授科研選題方法、醫學統計學、文獻檢索和論文書寫等科研知識,選派有科研能力的人員外出學習,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培訓班。三是定期組織召開“開題報告會”,護理論文新技術匯報會,立項課題匯報會等。四是醫院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對發表護理論文、獲國家專利的人員年底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獲得護理科研成果人員給予重獎,作為評優、評先、崗位競聘、職稱晉升的必備條件,并與護士長考核掛鉤。五是設立護理科研專項資金,鼓勵護理人員搞科研,取得上級資金課題醫院給予相應的配套資金支持。

3創建研究型護理成效

總醫院創建研究型護理以來,經過4年建設,在護理人才培養、護理學科建設、護理服務提升以及護理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申請各類課題16項,科研經費200余萬元。每年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十余項,在國家統計源期刊200余篇,在SCI、Medline收錄期刊近十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2項、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10項。護士中有40多人擔任中華護理學會和北京護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各項學術職務,10多人擔任國家統計源期刊雜志編委,在軍內外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4創建研究型護理意義

4.1回歸護理本質

護理是對病人的這些反應進行觀察和判斷,進而報告并協助醫生進行治療處理。現代整體護理強調在診治傷病同時,觀察、判斷和處理病人傷病的反應,盡量滿足和緩解傷病或治療過程給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體方面所帶來的個性化需求和改變。因此,與醫生形成互補的是,護士職責正是全面、連續地觀察病情,她們關注的焦點是病人疾病的反應和病情的變化趨勢,工作核心是運用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知識,運用科學的護理程序工作方法,了解和評估病人的健康狀況和需求,對人的整個生命過程提供照顧,以實現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的目的。

4.2洞悉護理內容

研究型護理包括生活護理、治療處置、教育指導、心理護理、監護觀察、功能訓練和專業護理等7項內容,對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護理內涵是專業照護,焦點是判斷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觀察病人身心情況;治療處置核心是執行科學的操作規范,并將護理評估、心理護理、健康宣教貫穿其中;教育指導在于選擇關鍵時間節點,實施個性化指導,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心理護理應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心理反應因人、因病、因時而異地進行,緩解病人的無助、緊張、焦慮或恐懼等不良情緒;監護觀察要求及時、量化、動態;功能訓練要有明確、量化的訓練計劃;專業服務核心要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才能使護理工作更加貼近臨床、貼近患者。

4.3改善護理結局

第11篇

關鍵詞 研究生導師 研究生培養 招生資格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3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Audit and Evaluation

――Tak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s an example

ZHANG Sha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 Graduate instructor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and therefore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Graduate instructors appoint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review,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management aspects, an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working metho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instructors, thereby improv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graduate instructor; graduate training; enrollment eligibility

0 前言

自高等教育擴招以來, 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也經歷了高速擴展時期,但2005年后招生增長率逐步下降到了5%左右并保持基本穩定。①在此背景下,隨著研究生導師數量的逐年增多,研究生導師管理及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以浙江大學醫學院為例,2011年以前,由于導師遴選制度中缺乏有效的導師退出機制,導師隊伍日益臃腫龐大,導師隊伍指導能力參差不齊、各學科研究生名額分配矛盾日益尖銳等問題不斷凸顯。

2011年起,浙江大學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正式啟用由研究生指導教師招生資格確認取代以往的導師資格遴選工作,通過導師每年申請,學院審核確認的方式,篩選符合次年招生條件的研究生導師。 浙江大學醫學院積極響應學校政策,四年來,在貫徹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工作,提高導師質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1 工作特色

1.1 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導師類別、招生類型及導師來源,確定不同的審核標準及程序

1.1.1 初次申請與再次申請區別審核

教師初次申請研究生招生資格有三種途徑:學校當年人事職稱評定同步認定;學校當年人才引進直接確認;學院研究生科審核認定。前兩種途徑都由學校直接根據人事職稱及引進人才類型直接認定招生資格,人數較少。第三種途徑是審核工作的重點,嚴格參照浙江大學醫學院當年人事最新擬定的教授(博導)或副教授(碩導)任職條件進行審核。因是初次考察其能否具備指導研究生的資格,我們不僅考核申請人的科研論文、科研項目,教學工作、學歷、獲獎、專利、著作等學術科研指標,還需對其教學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綜合素質指標進行嚴格審查,杜絕個別品行不良的教師進入到研究生導師隊伍。

對于現有導師隊伍再次申請次年招生資格的,為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工作,主要對關鍵條件――課題與科研經費進行審核 。《浙江大學醫學院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實施細則》明確要求導師近五年內必須承擔高水平的科研項目,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科研項目或學術論文達不到相關學科定量標準的導師暫停次年招生資格,直至承擔符合標準的課題,發表合格的論文后恢復招生。

1.1.2 不同學科標準不同

學院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和學校學科建設的需求,采取分類指導的原則,對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臨床醫學、護理學的研究生導師資格在學術論文及科研工作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審核標準。

比如,基礎醫學和公共衛生學專業以科學研究為主,主要培養科學型研究生,相比臨床學科,這些學科的導師大部分不參與臨床工作,可把大量精力及時間投入學術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對豐碩。因此,對其科研論文影響因子及科研課題的要求比臨床醫學稍高。而對于如護理學、中西醫結合等個別需要扶植的學科,則應適當放寬導師資格標準,以跟上國內學科發展的步伐。

1.1.3 不同人才類型分別對待

為保障相對寬松的科研環境,學院對部分杰出專家及科研業績特別突出人才實行近5年原定招生資格免審通過的政策。免審范圍包括:院士、國家千人(含青年千人)、省特專、長江特聘、杰青、優青、求是特聘、求是青年等;同時,對學校人事直接確認招生資格的優秀引進人才也實行5年免審。

另外,對部分科研成績特別優秀的青年教師,建立審核綠色通道,放寬職稱限制。如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優秀副教授、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等副高職務者,或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優秀講師、助理研究員、主治醫師等中級職務者,若其科研成績突出,達到學院相應要求,便可分別獲得博士或碩士招生資格。此通道為科研教學能力特別突出的青年教師參與指導研究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保持醫學院導師隊伍的年輕活力有著非常大的貢獻。

1.1.4 不同招生類型標準不同

學術型和專業型兩種類型學位的研究生培養目標不同, 培養方式自然不同,對研究生導師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浙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生招生類型除護理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這三個專業目前只有學術學位,其它所有臨床學科均有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兩類。在招生資格審核中,學院充分考慮兩種學位類型不同的培養方式和導師要求,對招收這兩種類型學生的導師,設定了不同的審核標準。由于專業型研究生需要一定時間的臨床輪轉,要求專業型研究生導師具備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以及能提供研究生臨床實踐的機會。因此對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師,科研要求相應降低。

1.2 鼓勵學科交叉,允許導師跨、轉學科申請招生資格

對于已具博士招生資格的導師,學院允許跨學科申請招收指導博士生,但目前僅限在2個一級學科申請(包括其所在學科),對于個別科研項目涉及面廣,科研業績突出的導師,學院會適當放寬其跨學科的范圍和數量。另外,已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導師,學院并不會死板地限定其研究領域,所有導師均可根據研究興趣和科研發展情況提出轉學科申請,只要經所轉學科、學院審批,達到該學科導師標準,即可在所轉學科招收、培養研究生。這兩個舉措對推進學科交叉,提高導師及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3 從獲得導師資格到導師學校,確保導師崗前培訓

導師培訓是加強我校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為更好地提高培訓質量,我們要求醫學院所有新增導師必須參加學校每年組織的研究生導師培訓會,培訓通過后,才算真正通過招生資格審核。導師培訓由學校具有豐富研究生培養經驗的導師和管理者作專題報告,傳授指導研究生的經驗、方法和學校的政策,幫助新增導師盡快了解研究生指導工作,為其日后的導師生涯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學院計劃從2015年起另外開展醫學院自己的導師學校,結合醫學院學科特色和研究生培養特點,對新老導師進行分類培訓,傳授研究生課程、論文研究、臨床學習及規范化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生導師指導技能。

2 工作成效

2.1 打破導師“終身制”,緩解招生名額分配矛盾

在研究生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工作開展以前,導師“終身制”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師一旦成為研究生導師,便可高枕無憂,每年享有招生資格。隨著導師人數逐年增加,招生名額卻相對穩定,便無法避免“僧多粥少”的現象。由此,學科之間,導師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招生名額,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影響了學院科研環境的和諧,為學院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負擔。同時,在名額爭奪戰中,往往是大部分資格老,路子廣的導師取得勝利,一部分導師尤其是青年導師,存在招生困難的問題,加劇了導師隊伍的兩極分化,影響了整個學院的科研發展和人才平衡。

隨著招生資格審核工作的開展,明確規定導師申請招生資格需達到指定科研項目、學術論文標準,篩除部分不具科研活力的導師和因年齡、經費等問題不再適于指導研究生的終身教授或名譽教授,精簡研究生導師隊伍,消除了導師隊伍一直存在的“虛胖”問題。

2.2 保持導師隊伍科研活力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同時,研究生也是輔助導師開展科學研究,推動導師科研水平發展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可以說,再優秀的導師,若長期招不到研究生,在科研的道路上便會舉步維艱,孤立無援。合適的課題、充足的科研經費是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完成的必要條件,這已成為研究生教育的共識。②我們在招生資格審核工作中對于導師的科研成果設定嚴格標準,導師們為了招到學生,更為了招到優秀的學生,便不能安于現狀,必須消除惰性,不斷創新,不斷努力,爭取更好的項目,發表更好的文章。

另外,同大部分高校一樣,浙江大學醫學院也實行導師項目資助制。導師資助標準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500元/月,中期考核后800元/月;碩士研究生:統招碩士250元/月,推免碩士350元/月。導師資助體系的推行,也要求導師必須要有科研項目和基金,才能帶動研究生培養的健康發展,這也促使導師潛心科研,不斷完善,申請好的項目,如此才有助于科研發展的良性循環。

3 結語

通過四年來的工作和探索,浙江大學醫學院已經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制度,同時在導師培訓機制、退出機制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是,我們目前還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導師評價體系。科學合理的評價系統,對于提高導師的教學水平,激勵導師的創新精神,調動導師更主動的投入到研究生指導工作中從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今后,我們將繼續優化研究生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制度,完善導師培訓體系;致力于探索一套合理的導師評價體系,強化教師指導能力、培養質量評價;實現導師在崗期間的動態管理,從而建立研究生導師指導質量的長效保障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達到促進導師個體發展和培養高質量研究生的目的。

注釋

第12篇

按查新項目的檢索要求分為只檢索國內文獻的國內查新和全面檢索國內外文獻的國內外查新,具體項目數見圖1。圖1顯示,2004-2007年國內查新多于國外查新,但2008年國內查新比例為43.9%(186/424),低于國外的查新比例56.1%(238/424),主要是當年僅要求檢索國內文獻的中醫藥項目查新減少所致。

1查新學科分布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學科標準分類》(醫藥衛生)對查新項目進行學科分類,詳見表2。表2顯示,西醫臨床醫學專業項目查新較其它專業多,中醫學與中藥學次之,再依次是交叉學科、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基礎醫學、藥學,其余學科比例均較小。

表3為部分學科進一步細分后的統計結果。選擇研究項目較多或每年數量有所增長的專業進行統計。結果顯示,臨床醫學類研究較多的專業依次是腫瘤學、婦產科學、普通外科學、心血管病學等,而近幾年研究也側重于臨床診斷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內分泌學、口腔醫學等,預防醫學類的流行病學和傳染病學以及中醫學和中藥學研究較多,生物醫學工程學每年都有項目查新,衛生管理學2008年增為7項。

2項目負責人職稱

查新項目負責人的職稱統計見表4。表4顯示,20.0%的科研項目由正高人員負責,41.4%的由副高人員負責,38.1%的由中級人員負責,副高人員和中級人員所占比例相近。

分析

1科技投入與人才戰略

甘肅省2004-2008年醫藥衛生項目的科技查新統計結果顯示,查新數量呈逐年上升的態勢,年平均查新數量比1999-2001的260項/年增加了65.4%,查新數量的增加可能與國家科技創新的政策密切相關。甘肅省在國家科技創新體制的指導下,加大了科研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增設科研基金項目,增加科技獎項,同時加強科研管理。通過項目申報查新有效防止了低水平、重復研究,確保了科研質量。甘肅省全面實施了領軍人才工程,強化了高層次人才的帶動效應,副高和中級人員已經成為科研的中堅力量。省級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附屬醫院的查新項目增多,承擔了國際前沿科技項目。

比較偏遠的基層醫療單位由于受當地經濟、政策、科研投入、管理等因素影響,仍存在專業人員科研水平低,項目文本質量差,低水平重復研究問題。在人才培養上,醫藥衛生行業的傳幫帶仍起重要的作用。

2科研水平與知識產權意識

查新目的結果顯示,成果鑒定多于科研立項和報獎查新,報獎項目比例由1999-2001年的9.2%上升為14.0%;查引和專利申請的查新比例雖然小,但突破了1999-2001年的零記錄,表明研究人員開始注重科研水平和知識產權。國內將論文被SCI、EI、ISTP等權威數據庫收錄和引用的情況作為衡量科研成果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論文查收查引也已成為甘肅省科技獎勵申報的必備材料。

知識產權保護對醫療機構的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加大專利產權的保護,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醫療機構是知識、技術、人才密集型單位,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醫院的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的開發是除醫療和教學外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而專利保護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體現。做好醫務人員發明創造的專利保護工作,一要加強醫療機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二要強化發明人對產權的保護意識,從而促進科技創新與進步。

3科研方向及專業特色

查新項目學科分類可反映我省醫療衛生科研方向及專業特色。從整體上看,臨床醫學專業仍在科研中占主導地位,中藥學、腫瘤學、婦產科學、骨外科學、心血管病學的研究比較活躍,尤其是腫瘤治療方面。臨床診斷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內分泌學、流行病學、口腔醫學、中醫學和傳染病學等項目較多,表明研究人員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診斷技術的提高以及傳染病、慢性病的防治較重視。我國中醫藥學的研究項目數量較大,也是國內項目查新多于國外查新數量的主要原因,占總數的22.9%,且呈逐年增多趨勢。

中醫藥研究已成為我省醫藥衛生科研的一大特色。目前甘肅省出臺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甘政發〔2010〕32號),扶持民族醫藥和中西醫結合事業,開展了“西學中”和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活動,大力提升縣級以上中醫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高度重視“隴藥”產業發展,積極探索科技體制創新、推進產學研結合和科技支撐經濟發展模式,構建行業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促進甘肅省中醫藥科技發展與創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瑞昌市| 沂南县| 禹州市| 壤塘县| 军事| 霍城县| 米泉市| 若尔盖县| 顺义区| 体育| 精河县| 永顺县| 渝北区| 江油市| 周口市| 平度市| 河间市| 哈密市| 忻城县| 德保县| 丰城市| 锦州市| 清原| 恩施市| 成都市| 依安县| 昭苏县| 宜阳县| 福安市| 彭阳县| 莱州市| 出国| 濮阳市| 阜宁县| 平昌县| 余姚市| 文昌市| 尖扎县| 桐乡市|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