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4 07:04: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教師家長會發言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各位家長下午好!很高興能和這么多的家長坐在一起來共同的討論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在做的各位家長呢,有的我們是經常見面,在一起溝通過很多了,有的呢,我們僅僅是一面之緣,今天在這里,不管是經常見面還是一面之緣,我指向開門見山的說點,不想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在這大熱天里,我相信各位家長也不是為了來聽我的一些虛偽奉承的話而坐在這里,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的學習而來到這里的,對吧?
那好,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對于孩子的英語學習,各位家長是非常的關心的。可能有的家長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太小,先玩幾年,等到上了高年級在學也是不晚的,就我自己的上學經驗來說,這話確實是那樣的,但是我和那些從小就養成一種學習的人相比較,我是比較落后的,雖然我考試的大學也是一個不錯的學校,但是我如果跟他們一樣的話,那我考上不僅僅是農干院,而是山大或是清華·北大,一說到清華北大,在坐的各位家長肯定感覺到清華北大就是那種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說到這呢,我在說個題外話,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他現在就讀于北大,他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不是屬于那種上課下課都抱著書本學習的,他有個習慣就是上課的時候從來不走神,從來不和別人說話嬉戲,都是很認真的盯著黑板去聽老師講課,每節課都是這樣,下課的時候從來都沒有認真的學過習,我還問過他,你就不覺得累嗎???他說:“我習慣了這樣上課."一個好的習慣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對他只有百利無一害!
好,這是個題外話,咱們繼續咱們的主題,小學英語課程的目的在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建立初步的信心。對于小學生,我們不要求他記住很多的單詞,而是側重語感,語調的培養。行成良好的語音,掌握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針對小學生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的課程目的及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特別是作為他們的英語啟蒙老師,我身上的責任是多么的沉重。每天我坐在辦公室里想的是怎樣去吸引孩子們,怎樣使他們有興趣的學習,集中他們上課的注意力。我不想讓我的課變的死氣沉沉的,讓他們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他們還小,他們的潛能還在開發中,我希望他們每一天都有一點進步,每天都提高一點點,讓他們懷著一種快樂的心情去學習,這也是我們巨人的宗旨:快樂著學習!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自制力很差。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啊?你們覺得孩子們上課的注意力能集中多長時間呢?(在坐的各位家長有發言說的機會)據我所知,他們的注意力最長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的疲勞,這個時候呢,如果我給他們放一首英語歌曲或是做一個小游戲,好比如說《what''''sthis》歌曲(唱一遍給大家唱一下,邊做動作邊唱。歌曲是:what''''sthis?what''''sthis?what?what?it''''sahat,it''''sahat,it''''sahathathat.what''''sthis?what''''sthis?what?what?it''''sabat,it''''sabat,it''''sabatbatbat.)
有沒有心細的家長發現這首歌有沒有特殊的特點呢?(家長又說的機會)這首歌曲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句話都是重復六遍的。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一句新的話語,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重復12次以上才能在大腦皮層上有一個模糊地印象。那好今天呢,我們就一起親自來驗證一下這句話的正確與否,好今天呢,我想讓各位家長配合我一下,咱們共同的來體驗一下孩子們的學習課堂,好嗎?OK!EveryoneStandUp,Please!第一遍我先來唱,然后第二遍我希望就有人能跟我學唱了,好嗎?我相信各位家長是很棒的,現在你們的年齡要降到7,8,9歲,現在各位家長已經返老還童了哈!好開始(我來唱What''''sthis的歌曲,家長先是聽)好第一遍不錯,那我們開始第二遍了,One,Two,Three,Go!(在唱一次What''''this歌曲)非常的不錯,第二遍有的家長已經跟我學做了哈,第三遍,起(在唱最后一次What''''sthis歌曲)非常好,Thankyou,sitdown,please!咱們同時又驗證了剛才我說的那句話,對不對?嘿嘿
在沒有學這首歌曲之前呢,可能有的家長只認為,我上課的時候給孩子們放歌曲,就是為了讓他們放松,對不對啊?現在呢,還有沒有家長還是那樣認為了?(呵呵)實際上我在叫他們歌曲的時候只是換了一種教學的形式,那他們呢換了一種學習的方法而已,實際上,他們把這節課學的東西重復了幾遍,十幾遍,甚至是幾十遍。
剛才我也提到了游戲對吧?我在說一下游戲的教學,現在有的家長就不會認為我的游戲只是為了讓他們玩放松了吧?好我拿這個游戲我來說一下(Passingdown的游戲為例)。這個游戲就是傳花擊鼓的游戲。把一個實物當作一個傳遞物,讓他們去傳,當我說Stop的時候他們停下,實物在誰的手里,誰就站起來回答我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僅是玩,還有他聽,說,思考的過程,聽就是聽我的問題,我的問題不是提前跟他們說好的,我會走到他的面前拿起它桌上的東西會問他,這樣也同時反映出一個,他要思考的過程,對不對,說呢,就顯而意見了對吧??這個游戲呢,就是體現著:玩中學!
作為教師講課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上課只是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在英語課上,游戲和比賽是簡單易行的,是培養學生的情緒和注意力的有效地方法,學生是十分的感興趣的。游戲和比賽是對他們知識的一個檢測,也就是他們對所學知識的一個輸出的過程。只有他們會所學的知識了,他們才能去玩游戲,對吧?所以課堂上游戲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輸入的過程呢?我們也不能單純的去領讀,例如:我講一個單詞Pest,各位家長有沒有知道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的?(讓家長說)其實Pest是“害蟲”的意思,說到這里家長們知道該怎樣去記這個單詞了吧?(肯定有家長能說出來時“拍死它”這個時候你要及時的說:對。)害蟲嗎,所以我們要拍死它是不是?這樣學生們一下就能記住Pest就是“害蟲”的意思了。好,我在講一個例子,有沒有哪位家長告訴我“驢”的英文呢?(肯定沒有幾個知道的)這個時候你在問:好,各位家長都應該知道猴子的英文吧?(家長肯定有知道monkey)對那么“驢”就是把猴子的m換成d就是“donkey”,這樣孩子們一下子就能記住這兩個單詞了。
在比如說:“walk,run,jump”我現在黑板上畫出這三個單詞的簡筆畫,先讓他們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那再加上動作(分別做一動作),最后在加上一首歌曲(walkingwalking......)這樣各位家長是不是覺得他們應該會這幾個單詞了?:
首先,對各位家長能抽出休息的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深深的感謝!我們現在的孩子學習英語應該存在這些難題:首先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沒有現成的語言環境,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反復運用。其次,三、四年級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和基礎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學習習慣是最最要的。這些好的學習習慣會讓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受益匪淺。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這些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與配合。
在座的家長對自己子女的情況比我更加清楚。學生們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的,經過這三年的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已經拉開了差距,特別是這本英語書,看起來簡單,但是卻是非常難的,難度出現了,兩極分化就開始嚴重了。一些好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勁頭足,課堂上積極思維,踴躍發言,課后及時鞏固,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好勢頭。他們的學習習慣好,在聽、說、讀、寫方面都能齊頭并進,我為他們感到欣慰。可也有一些學生,平時學習馬虎,基礎不扎實,功虧一簣,導致他們現在課上聽講出現困難,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聽不懂。”聽不懂,還不努力,書面作業拖拉不交,口頭作業根本不完成,如此一來,學習自然成了件頭痛事,麻煩事。其實,大部分的學生還是處于中間層次,老師所教的,所布置的作業能夠基本完成,但學習的效率又因人而異,存在著個體差別。盡管他們平時不需要老師操太多的心,費太大的力,但是說起各方面的表現,又總有一絲遺憾,我們總希望他們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我對班級的孩子是盡心盡責的。我每天早來晚走,一心撲在班級的英語教學上。兩個班的好幾套作業,《同步探究》,《補充習題》,1、2、3號作業本和各種紙上的練習等等我都認真的進行批改。有的時候還要帶回家改。但是結果卻不是那么的盡如人意。我分析后發現問題主要出在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我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他們都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1. 好的聽課習慣 2. 學習英語主要就是操練句子,要說英語,學了要能說出來才是會了。3.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鞏固,作業完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好的作業完成習慣包括按時完成作業和按時交作業,按老師的要求認真的,字跡清晰的正確的完成作業。
認識三年級下學期
中年級是小學階段中一個關鍵性的年級,我們稱它為轉折點。三年級處于轉折前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和學習內容上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忽視了這個階段的學習,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為了什么會出現這種情形呢?我認為中年級主要出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 學習內容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的學習內容變了。低年級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問題。到了中年級,學習的知識由簡單到復雜,從低年級的形象思維向高年級的抽象思維過渡,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必須扎扎實實地掌握,該讀的還要讀,該抄的還得抄,該練的還得練。但同時還要拓展孩子的思維,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課堂上抄寫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孩子1號本,能到A+的同學肯定是比較好的。
2、 心理方面
孩子長大了,也學會了思考,更學會了察言觀色,喜歡的人,他愿意和你交流,不喜歡的人就會跟你對著干。而且有些事他會放在心里,不喜歡和老師、家長交流,如果你關心他了,重視他了,也許他高興了就會把自己的心里話和你說說、不高興就埋在心里,讓你摸不透他的想法,這樣就無法指導他的學習。另外,家長還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這階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漸增強,也就是我們通常在講的孩子知道“難為情”了,他怕“丟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尺度。
3、 學習方面
說到學習在座的家長都深有體會。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輔導了。在一二年級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回家以后,家長在家里幫助他們記記生字,背背課文,到考試的時候還是能考到比較滿意的成績。現在學習的內容難度加大了,各門功課的作業量相對多了,但也不至于要寫到晚上十一、二點,主要是學習方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不應是一種被動學習,而是一種主動學習。但我們的孩子,大多數都屬于一種被動學習,甚至處于逃避學習的狀態。比如,最明顯地就是表現在作業上。這主要表現在低年級時是被動的接收性學習方法為主,老師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那么現在進入三年級以后就不提倡這種做法了,學生應該是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因此,有一些學生因為不想學,為了逃避寫作業在家長面前說:“今天老師沒布置作業。”那么在這里我也可以明確的告訴在座的每一位家長,“今天沒有作業”這句話是不成立的。老師每天都布置有一定量的作業,就算老師偶爾沒布置作業,學生自己也有一些其他作業等著去完成,如可以預習老師沒講過的內容,也可以復習老師已經講過的知識。因為以上改變,所以會出現一部分同學求知欲增強,對知識追求,因此成績越來越好,或者有明顯進步。而有一部分同學出現惰性,怕辛苦,也有一部分同學對學習不協調,當然這類學生想把成績搞上去就相對會累一點。班級中三門功課能比較出色的有:郝程偉、張源、毛麗瑩、夏玉婷、姚逸飛、孔彥成、楊淳迪和陳乾軒。
4、 課堂方面
三年級的課堂,非常重要。所以我非常重視課堂教學,每堂課都精心作為準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狀態兩極分化相當嚴重,有一部分學生的思維是相當活躍的,每個問題都能積極思考回答,如:孔彥誠、姚彥哲等同學,這一部分孩子課堂效率比較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總是游離在課堂之外,常常在抽屜里玩東西,做小動作,或者和同學說“悄悄話”,根本不聽老師的講課,也不積極思考問題。久而久之,成績下滑很嚴重,惰性很強。這學期,我希望每一位學生最起碼一堂課發一次言,給自己訂下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課堂的情況我們可以從墻上加分表上看出來。
4、 成績方面:
雖然說幾次考試成績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學業,至少反映了孩子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況。在這里,我要提醒家長朋友正確對待分數:中年級,學生分數的波動還是相當大的,不能一看到孩子考得不好就沖孩子大發雷霆,甚至有家長在沖動之下對孩子大打出手。人心都差不多,人不是常勝將軍,哪會有次次都成功的?所以,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我們家長不應該只盯著不如意的分數,不能光沖孩子發火和打罵,而是應該耐心地、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幫助他弄懂意思,改正錯誤才是上策。請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考試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學習的一個指標,而不是唯一指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學習過程的一些特點比分數更重要。有的學生甚至也能考到95分,但是對數學的興趣不夠高,主動性不高,獨立思考不夠,與同學們交流的習慣還沒養成,他的學習潛力將受到限制。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去幫助他們,學習成績將會無法得到提高。
5、 其他方面
轉折時期,思想教育也很重要。在學校主要反應為不太遵守課堂和課間紀律。上課不舉手,發言沒聲音,下課就大吵大鬧。打了上課鈴,一點反應都沒有。寫作業也竊竊私語,紀律在大幅度下滑。表揚段佳佳媽媽她們經常會和老師溝通孩子最近的情況,和老師一起努力,讓孩子朝好的方向發展。其實,孩子這么小,還是應該和父母在一起,由父母來督促學習,效果是最明顯的。不要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或者扔給家教,這些可以說,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雖然我教兩個班級,但是我為了各別孩子,本學期我堅持了檢查回家作業記載本,其實這項作業大部分孩子我還是放心的,主要還是針對一些作業落后的學生,但是無論從家長你們口中或者是其他同學口中我都得知還是有效果的,那么我也會堅持這項內容的,希望家長也要堅持,為了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這項作業的檢查到學期末我也會對認真的同學發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