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腫瘤專科護士培訓總結

腫瘤專科護士培訓總結

時間:2022-04-02 03:53: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腫瘤專科護士培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腫瘤專科護士培訓總結

第1篇

1 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的情況

隨機抽取自貢市5所醫院腫瘤科護士進行了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情況的調查。結果,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現狀不樂觀。本調查顯示,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平均分(107.1±24.1)分,中等率占50.5%,整體處于中等水平。與李武平[6]調查有50%的護士沒有意識到化療藥物外滲后果嚴重性的結果相似。可見腫瘤拉護士和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程度普遍較低。

2 影響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程度的因素分析

2.1現有大、中專的護理教材中缺乏系統的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有調查顯示,臨床實習前護生對化療藥物外滲造成最嚴重后果,回答正確者僅有19.6%[7],提示臨床實習前的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知之較少。

2.2隨著制藥行業的迅猛發展,抗腫瘤藥品更新換代快,抗腫瘤新藥在臨床的應用極其廣泛,對腫瘤科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調查有69.35%的護士急需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8]。

2.3缺乏針對性的繼續教育。此次調查發現,85%以上的護士未參加過系統、全面的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培訓。目前我國護理繼續教育主要問題是在培訓前缺乏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習需求分析,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9]。

2.4對腫瘤專科護士培養重視不夠,國內做得比較好的護理專科有糖尿病、IUC、造口等專科,而針對腫瘤專科護士培訓剛起步。本次調查的210名腫瘤科護士均未參加專科資格認證培訓,可見加強腫瘤專科護士培訓非常重要。

3 對策

3.1 腫瘤科護士在校學習、崗前培訓、在職繼續教育內容中較少涉及化療藥物外滲相關方面的知識。本次被調查的210名腫瘤科護士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主要來源于臨床實踐、工作經驗的總結,與VERITY[10]等調查發現英國倫敦地區只有27%的護士接受了應用化療藥物管理相關知識的崗前培訓,67%護士的化療藥物管理相關知識來自于臨床實踐的結果相似。必須加強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弱項知識的學習,提高全體腫瘤科護士的綜合素質,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

3.2 增加專科學習時間

結果顯示,每周專科學習時間1h以下者,與2-3h者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相差無幾,而專科學習時間在4h以上者的得分明顯高于2-3h者、1h者以下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劉希平[11]指出學習時間分配,直接影響學習主體的記憶過程。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是提高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掌握程度的前提條件,學習時間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腫瘤科護士學習專科理論知識的主要影響因素。 3.3 關注知識弱項、拓展專業理論深度

調查顯示,腫瘤科護士對如何合理選擇穿刺血管的掌握程度最好,這與我省一直以來不斷強化護理操作培訓密切相關。對化療藥物皮膚毒性分度標準的掌握最差,這可能與專科性強,腫瘤科護士在校學習、崗前培訓、在職繼續教育內容中較少涉及化療藥物外滲相關方面的知識有關。根據木桶理論認為通過“補短”,以提高整體水平,必須加強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弱項知識的學習,提高全體腫瘤科護士的綜合素質,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張惠芹[3]等報道6例患者化療藥物外滲后,由于未得到及時或適當處理,導致滲漏損傷更加嚴重,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腫瘤科護士具備有效防治化療外滲的知識與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強化腫瘤科護士有關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弱項專科培訓刻不容緩。

3.4 開展腫瘤專科護士培訓,積極參加針對性的繼續醫學教育,可根據腫瘤科護士自身特點,采取多種在職學習方式,有計劃、分階段、分層次地講授腫瘤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新理論、新技術,使專科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相結合,提高腫瘤科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防治知識的掌握,培養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腫瘤專科護士,提高腫瘤專科的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

[1]羅金鳳,熊斌.我國腫瘤專科護士培養現狀與培養模式思考[J].家庭護士,2007,5(10):67—68.

[2]劉紅麗,葉志華,職志威,等.腫瘤科護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6):117—118.

[3]張惠芹,鄒本燕,袁秀紅,等.化療藥物滲漏后潰瘍階段的傷口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2):1143—1144.

[4]張敏,李武平.抗腫瘤藥物外滲性損傷的防護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4):45—47.

[5]Langstein HN,Duman H,Seelig D,et al.Retrospective gtudy of the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eutic extravasation injury[J]. Plastic Surgery,2002,49(4):369—374.

[6]李武平,張敏,錢皎月.護士對化療藥物外滲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27—29.

[7]張敏,李武平,錢皎月.對臨床實習前護生化療知識掌握和需求情況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3.17(12):1373—1374.

[8]郭秀靜,王玉瓊.醫院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問題分析和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9):2335—2336.

[9]魏紅蕾,王華芳.我國護士院內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護理研究,2005,19(2):195—196.

第2篇

【關鍵詞】手術室;新手術;護理人員培訓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633-02

隨著現代手術方式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疑難、復雜、微創手術的開展,以及與手術配套所需要的新型高端醫療儀器設備的引進,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手術室護士很快的掌握并學以致用。為使新開展的手術高質量順利完成,我院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取得良好效果。

1 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自2012年起與上海多家醫院形成協作關系,每周有專家到我手術室進行腹腔鏡下盆腔腫瘤清掃手術,不孕癥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腦腫瘤微創手術等一系列疑難復雜手術的指導,以及我院醫生外出進修回來學到的一些先進手術的開展,如胸腔鏡手術,關節鏡手術,鼻竇鏡手術等。近幾年來先后引進C臂機,椎間孔鏡,五官科動力系統,能量平臺,超聲刀,顯微鏡,成像系統等先進設備。

2 方法

2.1 實行專科管理培訓 每一臺新手術的開展有各自的專科小組具體負責培訓計劃并實施,以教學查房形式,講授和示教手術配合要點,專科特殊器械和儀器的正確使用和保養。

2.2 實行規范化培訓

2.2.1 手術前的準備 做好術前訪視和心理護理,查閱病歷了解既往病史。 參與術前討論,對手術方式、步驟詳細了解。

2.2.2 應用醫護合作培訓方法 由手術醫生講解手術流程,手術要求、配合,特殊用物準備,對外地專家的手術習慣,常說的器械英語名稱做到心中有數。

2.2.3 器械物品的準備 術前一天將手術所需物品、手術包、儀器設備準備齊全,顯示屏、器械臺按位置擺放,儀器設備保證性能完好。

2.2.5 手術中的配合 一般由外地專家開展的新手術,都安排在手術不太繁忙的雙休日,配備中級職稱以上的護士和麻醉師,具備豐富的手術配合經驗,要求術前一日休息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手術中。

2.2.6 手術后的總結 由負責這臺手術的洗手巡回護士介紹手術配合步驟,手術中注意事項,物品準備等,制成多媒體,在晨會和科務會上進行講解,并及時與手術醫生溝通,改進不足之處。

2.3 儀器設備的培訓 對新引進的儀器設備由設備工程師介紹名稱、用途、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清洗保養維護等,并進行技術指導,使護士熟練掌握操作要領,每一位護士進行現場操作,考核合格為止。專科護士將各自分管的儀器設備的簡單操作程序制成卡片,統一貼在儀器左上角,方便使用者操作參考。建立儀器使用情況登記本,每次使用后使用者記錄使用性能、時間,并簽名。掌握儀器的基本維修方法,定期由專科組長和設備工程師檢查維護。大型儀器設備放在專科手術間,減少搬動。

4 討論

各手術科室新手術的開展,都是對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士不但要了解手術的基本步驟,具備豐富的手術配合經驗外,還要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技巧,能排除常見故障,做好應急準備。備齊用物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不僅要在理論上不斷學習,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量配合手術,確保手術成功。我院對新手術的開展非常重視,手術室護理人員經過有效的培訓和自主學習,使手術配合更加準確完善,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有效縮短了手術時間,使醫生滿意度提高,增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總之,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與時俱進,通過各種方法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手術配合質量,適應護理事業的飛速發展。

第3篇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2-4208(2012)06-0071-02

近些年,臨床外科學發展迅速,手術所涉及的領域及范圍逐漸擴大,新的手術方法、儀器設備、手術器械層出不窮,從而對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向高度專業化和精細化方向發展,手術室護士也應當由各外科手術全面學習參與、掌握,向相對固定外科、固定人員方向發展。專科護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or nurse specialist)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專科護士最早在美國提出并實施,并相繼在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開展。1993年,日本護理協會成立了專科護士認定委員會。到目前為止,我國對專科護士在理論和技能上的尚無具體要求,是否要通過某一特定組織機構的認可,并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就我院開展專科護士培養的實際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教學醫院,市級重點綜合醫院。設有省市級重點專科十多個,其中心臟外科、普外科、婦科、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都為重點專科,年手術量達一萬兩千余例,手術繁多,種類齊全。手術室有正式在編護士38人,其中副主任護師4人、主管護師14人、護師9人、護士11人。

1.2方法

1.2.1專科組的設置 根據臨床外科分科將我科護士分成神經外組、腫瘤外組、心外組、婦產組、兒外組、骨外組、肛腸外組、普外組、五官組、泌尿外組。各組均設有專科護士組長、專科護士組員,組長組員相對固定,每年輪轉一次,這樣有利于專科分組的相對穩定性,以適應專科手術的發展。

1.2.2專科設置的目的 專科護士組長,組員分工明確,有具體的工作目標:(1)組長:掌握所屬專科發展的最新動向,承擔本專科的管理,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以及科研和技術改革工作。(2)組員:掌握所屬專科開展的手術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的手術配合,做好低年資護士和進修護生的專科帶教工作,并把本專科各醫師的手術習慣、風格和個人喜好牢記在心,和手術醫師的配合要做到積極、主動、嫻熟,能完成一定范圍內的專科改革和科研工作。組長和組員要通力合作,使自己成為所屬專科的優秀護理人才。

1.2.3專科組長的職責范圍 在科室護士長的領導下管理專科成員,要具有前瞻性、評判性思維。積極研究所屬專科的護理工作,跟上專科手術發展步伐。指導組員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專科手術配合的質量、效率。對于所屬專科新開展的手術以及手術醫師的新要求及時通知組員,做到術前準備要充分、術中配合要默契、術后總結要及時認真;對于所屬專科使用的手術儀器設備的使用要熟練掌握,并負責其管理工作;對專科高損耗品進行登記并及時檢查和補充,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制定組員培訓目標與考核計劃,專科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交叉授課,每周一次,對于組員的掌握情況要及時考察、總結。

1.2.4專科組員的職責范圍 連續在手術室工作三年以上,責任心強,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及時記錄所屬專科手術的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熟知專科手術器械儀器的使用、保養、消毒,能勝任專科手術的洗手和巡回工作,有帶教能力。達到專業組考核標準。

1.2.5專科學習計劃及考核 及時組織業務學習,包括理論及操作技能(手術配合、手術、特殊器械的正確使用);不定期請專科器械的供應商講解各種新儀器及材料的操作、管理及使用性能。每月進行一次理論知識及各項操作技能的考核;每季度進行一次各專科醫師對本專業組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的調查統計。

2 結果

通過實施專科護士的相對固定,手術室護理人員有機會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隨著手術室護士的專科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的不斷鞏固和提高,醫護手術配合越來越默契,這樣就縮短了整體的手術時間,不但能保證手術順利、安全完成,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減輕了病人的手術損傷,有利于其身體恢復,縮短了住院天數。同時也更好地協調了醫護關系,醫生滿意度也有提高。對于手術使用器械、儀器設備的專科、專人管理,有利于及時發現故障、及時維修,保證了器械、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并且平均使用時間逐年延長。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0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854-01

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我院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2012年在成功開展9個“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房”的基礎上在全院全面鋪開,醫院領導給予大力支持,護理部多措并舉,后勤支持系統到位,試點病房的護士長和全體護理人員積極努力,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現就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情況進行簡要總結。

1加強醫院組織領導

1.1成立由院長任組長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各有關部門職責清晰,分工協作,積極協調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問題。

1.2醫院多次召開動員大會,宣傳動員使全院各部門和醫務人員能夠正確理解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實質和具體措施等。

1.3院領導定期進行行政查房,及時聽取意見,采取改進措施,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2后勤支持保障措施到位

2.1院長定期召開辦公會,研究增加護士工資、獎金等福利待遇,實行同工同酬,2012年先后2次為合同護士增加工資300元,增加護士數量12名,充實臨床一線護士數量,穩定臨床一線護士隊伍。

2.2建立健全支持保障系統,形成全院職能、后勤圍著臨床轉,醫技、臨床人員圍著病人轉,全院工作服務于臨床的格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為病房提供下收下送服務;病房使用的口服藥品、靜脈用藥由藥房統一配送;物資領取由總務后勤部門送貨上門;減少病房護士從事非護理工作,增加病房護士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的時間,逐步實現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病人的目標。

2.3配備基礎護理用具先后配備了洗頭車、多功能車等基礎護理用具、設備,更好的落實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

3創新護理管理,加強護理服務

根據我院實際,護理部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工作方案,明確進度安排,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做到有效的落實。

3.1護理部結合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工作,修訂完善了護理工作規章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及標準,護理應急預案,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并發癥及處理等作業文件,編制成冊,下發全院。

3.2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各類護士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和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落實分層管理,體現能級對應。

3.3落實護理管理職能,根據《護士條例》和醫院的功能任務,建立完善的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實施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病房護士長二級垂直管理。護理部對全院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監督考核,每月不定期的下科抽查,每月底必查,每月對示范病房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一次,每季度全面大檢查一次。護理部并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包括護士的評優、晉升等。

3.4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根據《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等文件要求,結合我院病房實際,細化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和服務項目,在各示范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實。患者的護理級別與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3.5合理配置護士,護理部掌握全院護理崗位、護士分布情況,能夠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對全院護士進行合理配置和調配,并建立了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隨時保證全院護理應急需要和調配。病房護士長可以在科室、病房層面根據工作量調配護士,體現以患者為中心,但是,隨著全院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全面推開及我院整體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病員量的增加,護理人力尚需進一步充實。

3.6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根據護士工作量、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護士業務能力等要素對護士進行綜合考評。將考評結果與護士薪酬分配、晉升、評優等相結合。本著質量第一、多勞多得、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在執行醫院整體績效考核分配制度的基礎上,給予科室護士長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績效二次分配的權利,實行“以病人為中心”的績效考核分配原則。充分挖掘護理人員的潛能,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3.7加強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通過夯實基礎護理帶動專科護理,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重視與病人的溝通,通過護士的專業知識,觀察和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資料,及早發現病人病情變化,并及時反饋給醫生,第一時間進行處置。真正把護士還給病人。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連續、專業的優質護理服務。基礎護理項目界定:指導思想:按需施護,有自理能力的不要求生活護理全部由護士去做,而是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在病房適時的提供協助,滿足需求,生活不能自理的、危重病人的基礎護理一定要落實。臨床護理服務充分體現專科特色,豐富服務內涵,將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有機結合,保障患者安全,體現人文關懷。醫院重視專科護理培訓,全院現已培養重癥專科護士1名、腫瘤專科護士1名、手術室專科護士1名、急診專科護士1名、PICC置管專科護士1名;同時全院成立8個專業護理組:輸液給藥專業組、壓瘡護理專業組、腫瘤專業組、糖尿病專業組、重癥監護專業組、PICC置管專業組、健康教育專業組,每個小組定期組織活動及系統培訓,每季至少開展活動一次。各專業小組從規范操作程序和標準、建立評分系統、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提高病人的滿意度入手,在關注相關護理專業最新護理進展的同時,將其應用于實踐,如壓瘡專業組已建立評分系統,進行全院會診,為病人解決難題。每小組年底向全院護理人員展示匯報一次,對在實踐中已總結成型的經驗,及時以文字的形式提交護理部全院推開,發展專科護理,提高護理質量。

3.8通過改革臨床護理模式,全面履行護理職責,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責任護士包床到人,護士對病情觀察更加仔細,充分滿足患者需求;推進護理人員分層使用;病房護士長進行了工作流程和排班模式的大膽創新,實行24小時APN連續排班,減少交接次數,APN彈性排班,滿足護患雙方需求;在人力仍不足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午夜班值班人員,通過分工方式的改變,把病情觀察、治療性護理、康復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柔和在一起,給病人提供真正意義的、連續性的、延續性的整體護理。

3.9優化流程,方便護士、減少護士跑腿浪費現象各示范病房,建立流動服務站,給每名責任護士配備一輛多功能車,護士工作地點在病人身邊隨時提供服務,滿足病人需求。

3.10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病人的意見及建議,不斷改進護理服務護理部每月到病人床前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在院病人覆蓋率60%以上;各護理單元護士長每周發放問卷一次,每月召開一次工休座談會,出院后由護士長和責任護士電話回訪。

第5篇

四川省紅十字腫瘤醫院前身是原華西醫科大學多位老專家發起組建的成都友誼醫院,2008年變更為非營利醫療機構,2009年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更名為四川省紅十字腫瘤醫院,同年通過四川省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

經過多年的努力,護理工作形成了先進和務實的管理理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遵循“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強化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對不同疾病和不同需求病人實施個體化護理,為廣大患者提供最滿意的服務。

2010年4月衛生部印發的“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猶如春風吹進了醫院。醫院領導立即以此為契機,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全院動員會,認真部署,明確指出各部門要齊心協力支持護理工作,形成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切實解決臨床護理問題。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改進服務流程;加強護理質量控制,加大護理質量監管力度;重視護理骨干培養,優化護理隊伍;強化“三基三嚴”訓練,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目前,醫院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經驗,優質護理服務開展率100%,使全院護理服務質量穩中有升,涌現出一批護理“服務之星”,為我院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1重視隊伍建設,強化分層管理

1.1廣招護理人才,加強隊伍建設。 隨著醫院的發展,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護理部采用各種方式招聘人才,并根據我院的現狀制定出護理人力的配制原則和標準,科學、合理的配置和調配護理人員。護理部還建立了儲備護士20名,這些護士平時分散在各科室,遇到病人數增加或突發事件則服從護理部調配。

1.2實施分層管理,完善崗位職責。 各科護士長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修訂工作流程,完善各級護士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根據患者病情輕重、技術操作難易程度,安排不同學歷、年資、能力的護士負責,體現能級對應,分層使用;同時制定出適合本科的績效分配方案,將護士薪酬分配向工作量大、風險較高、技術性強的崗位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各科護士長建立了“護士溝通園地”,讓護士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述自己的心聲,這種人性化的管理和主人翁的意識穩定了醫院護理隊伍。

2堅持腳踏實地、深化“優質護理服務”

2.1從實際出發,制定工作方案。 醫院深入調研,根據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工作方案,并有明確的進度安排。首先確定了“示范病房”,再以點帶面全面開展。手術室、門急診也積極行動,探索性的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供應室提出“面向臨床,提供優質服務”,采取多種形式下收下送,減輕臨床負擔。

2.2從健康教育入手,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 各科護士長制定了具有專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冊》,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從飲食到睡眠、從環境到安全等實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護士們在臨床工作中,嚴格執行衛生部有關活動的要求、規范,開展床旁優質基礎護理,積極探索“責任制整體護理”,實施“我的病人、我的護士”的護理行為,讓護士深入病房,深化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履行為患者提供醫學照顧、協助治療、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及心理支持等護士職責。責任護士熟悉自己負責患者的病情、診療、護理措施等,使護理工作更加深入細致。醫院還加大宣傳力度,在院院報上開辟了“優質護理服務專刊”進行特別報道。各科護士長通過不斷學習,修改工作流程,改變排班模式,取消功能制的排班,將原有的5次交接班縮減成3次,增加了中午及晚上等時間段的人員,減少了因交接班時人員不足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2.3從細節抓起,完善基礎護理。 重視患者的晨晚間護理,加強了一級以上的危重患者的護理工作;責任護士認真履行職責,對所負責的病人做到“八知道”,對危重患者做到“三短六潔”;加強了皮膚、口腔、會的護理,嚴格床旁交接班,減少了危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護士長還堅持帶領組長或責任護士到麻醉復蘇室、監護室看望本科病員,指導護理工作,加強護患溝通,減少了護理投訴及糾紛的發生;護理部派專人對晨晚間護理、病區管理、健康教育等進行督導和檢查,建立了“護士長檢查記錄本”,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指出改進;并在每周護士長會議上進行分析,好的科室提出表楊,不足之處及時指出以警示其他科室。在全體護士不懈努力下,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率,受到病人及家屬的好評,使滿意率達95.6%。家屬王老師在“住院患者出院測評表”上這樣寫道:父親雖然去逝了,但我感到很安心。非常感謝監護病房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付出讓我父親平靜的渡過最后的十多天。

3加強管理,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3.1強化護理法規意識,規范護理文件書寫。 醫院嚴格按照四川省衛生廳護理文件書寫規范要求,制定了《醫院護理文件書寫實施細則》,采取集中講座、分病區學習等形式進行培訓,使護理人員更加明確了護理文件書寫方法,提高了護理文件書寫質量,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由原來的87.2%上升至95.7%;護理部每月對各科護理文件的書寫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3.2加強目標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醫院護理部對各科護士長實施護士長目標管理考核,不定期派護理部助理及資歷深、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深入科室,督導檢查;每月組織護士長護理質量交叉大檢查,促進護士長之間的學習交流,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4加強督導檢查,強化安全意識

4.1加強細節管理,預防不良事件。 在完善了《護理應急預案》、修訂了《護理安全管理手冊》的同時,還加強了壓瘡、墜床、跌倒等高危病人管理;建立了高危病人評估表和警示牌,將原入院的一次評估改為每周一次的動態評估,并加強了對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和宣教;加強了化療藥物外滲、管路意外脫落、中心靜脈置管等護理管理,制作了藥物過敏標簽、管路標簽等;規范了品、高危藥品、搶救藥品、搶救器材的管理,做到了標示明顯、專人管理、定點放置、定量、定數,班班交接;搶救設備做到了及時維修、保養、保證處于備用狀態。護理部建立了非懲罰性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取消了對主動上報不良事件當事人的處罰,加強了對護理不良事件的歸因分析,對每起護理不良事件組織討論,分析發生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提出詳盡的改進措施。

建立并完善了總值班護士長查房制度,對節假日、夜間、中午等重點時段護理人員在崗及崗位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重點檢查新入、轉入、手術前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的護理工作落實;及時發現并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使護理工作達到了24小時不間斷的管理。

4.2加強重點護理單元管理,保證護理安全。 醫院修訂了手術室、消毒供應室、門急診、血液透析科、內鏡室、重癥監護病房、麻醉復蘇室等科室管理細則;制定了門急診-監護室一體化管理辦法,使門急診護士在監護室能學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危重病人的基礎護理及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監護室護士通過培訓,充分掌握了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識及突發事件的處理,提高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能力。建立了供應室、手術室互幫互學的方法,讓供應室每一位護士到手術室跟臺,了解每一個器械的名稱、用途及手術包的質量。手術室探索性的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深入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減輕患者的恐懼和不安;術后訪視由護士長親自完成,詳細了解患者術中感受和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各級護士認真執行三方核查制度,多次杜絕不安全的隱患,保證了手術患者的安全; 麻醉復蘇室和內外科監護病房是醫院的示范科室,她們腳踏實地,不斷改進,用自己的愛心和辛勤的勞動,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肯定,解決了家屬的后顧之憂;同時也減輕了病區醫生、護士的壓力。

5加強護士在職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5.1制定計劃,規范培訓。 護理部制定了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在職護士培訓。各科護士長結合衛生部下發的《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及本專科的特點,通過業務查房、講課、考試等方式,學習本專業的專科理論與技能,每月組織操作、理論考核,為培養專科護士打下扎實的基礎。醫院還充分利用監護室、麻醉復蘇室的教學資源安排臨床護士輪轉進修學習來提高基礎護理水平及搶救技能,回科后受到科室醫護人員的肯定。護理部每月組織護理業務講座及護理業務查房;對疑難病例、新開展的手術組織病例討論,對臨床護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組織護理會診;每年組織護理基礎理論考核2次,基本技能考核2次,護理人員“三基”培訓率達100%。尤其是加大了對新護士及低年資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明確了規范化培訓內容及要求,較大的提高了新護士在進入臨床前的業務能力。

5.2提高人員素質,優化護理隊伍。 在院領導大力支持下,護理部積極選派護理骨干及管理人員參加各種專科理論知識及技術培訓班;派護理骨干到華西醫院進修臨床護理和專科護士培訓;積極參加成都市衛生局舉辦的“5.12護理技能大練兵”競賽和“成都市第三屆醫療急救知識技能大賽”,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學習、培訓,更新了護理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專業理論及技能,加強了與外界交流,開闊了眼界,培養了護理服務中人文精神,帶動了醫院院護理事業的發展。

第6篇

【關鍵詞】 泌尿外科專科護士; 手術室; 職業暴露; 防護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4-0148-03

【Abstract】 Surgical nurse special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rgery nursing,but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on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slow.Here,we summarized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s in urology surgery specialized nursing,analyze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hazards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protection measures,to make urology surgery specialized nurses work in better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and help prevent occupational injuries.

【Key words】 Urology surgery specialized nurse; Operating room; Occupational exposur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Nanjing Military Region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Nanjing 21000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4.085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傳染病病原體等有害因素,從而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類職業暴露。其造成的直接危害就是醫務人員的職業性損傷。手術室的醫務人員,在手術室這一特定、特殊的環境中進行工作,工作強度大、節奏緊張,尤其是泌尿外科手術涉及的手術器械多、手術多、腔鏡手術多、手術精細程度高、手術量大,護士在工作中的暴露危害因素多,很容易造成職業性損傷。國際勞工組織職業安全與衛生信息中心(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Centre,ILO-CIS)將護士職業危害因素歸納為: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環境、心理和組織危害[1]。本文對泌尿外科手術專科護士的職業暴露危害因素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具體防護措施,為泌尿外科手術專科護士在工作中更好地做好職業防護、防止職業性損傷提供幫助。

1 職業暴露危害因素及損傷

1.1 事故性危害

銳器傷是醫療活動中最常見的事故性危害因素,而手術中,護士需頻繁傳遞刀、剪、針等手術器械,更易發生刺、割等事故性損傷,有相關研究顯示,手術室的銳器傷發生率高于醫院其他部門[2]。與患者皮膚、體液等接觸后的銳器,意外接觸到醫務人員并造成損傷后,可造成血源性傳染病的傳播。此外,手術室常見的事故性危害因素還有滑跌、磕碰傷、用電安全、給氧管道等[3]。

泌尿外科手術精細,操作步驟多、過程復雜,在手術過程中,護士的銳器傷時有發生。同時,泌尿外科手術,如結石、前列腺、膀胱等手術,常需要大量沖洗液,難免有液體溢漏,造成地板濕滑,發生滑跌等風險較其他科室更高;此外,碎石手術中需應用的鈥激光、氣壓彈道等大功率電力設備,往往對輸電線路有較高要求,如保養不到位,極易發生用電、起火等事故。

1.2 物理性危害

泌尿外科手術中常見的物理性職業危害主要包括電離輻射、噪音兩個方面的因素。

1.2.1 電離輻射 泌尿外科的一些新項目、新手術,有可能對醫護人員造成電離輻射損傷,如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可能應用C臂機進行結石定位、用于建立碎石通道并在術后明確輸尿管支架位置;另外,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中,永久粒子種植治療需應用的碘125(125I)、鈀103(103Pd),短暫插植治療中應用的銥192(192Ir)以及最新用于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的鐳223(223Ra)等放射性物質,均可對醫護人員造成放射性損傷。即便只是低劑量的電離輻射,長期暴露產生的蓄積作用亦可對健康造成損害[4]。

1.2.2 噪音 手術室因環境相對密閉,醫療器械多,易引起噪音污染。尤其是在泌尿外科手術,鈥激光、氣壓彈道等器械本身運行過程及碎石過程中均可產生較高分貝的噪音。文獻[5]報道,手術室的平均噪音為60~65 dB,有些手術中產生的噪音甚至可以達到90 dB。長期暴露于這樣的環境中,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癥狀,并可導致醫護人員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緊張,進而導致工作差錯的發生。

1.3 化學性危害

手術室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因素隨處可見,如各種消毒劑、標本固定液、各種藥物(尤其是抗腫瘤藥物)、廢氣、污染氣體等,可通過直接接觸、呼吸道、消化道、針刺傷等不同途徑接觸人體,進而造成職業性損傷。

1.3.1 消毒劑、固定劑 在手術室工作中,常用到的消毒劑、固定劑,如甲醛、臭氧、含碘消毒液、戊二醛、過氧乙酸等揮發性液體,對人體皮膚、黏膜、呼吸道及神經系統均有相當刺激作用,輕者可造成接觸性皮炎、鼻炎等,重者甚至發生中度或致癌。此外,泌尿外科腔鏡手術多,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等離子氣體消毒是腔鏡器械的主要消毒方法,而該物質是一種高毒性物質,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吸附在器械上的環氧乙烷,攝入過量可引發嘔吐、意識障礙等急性中毒表現,如長期接觸,可導致白血病、腫瘤的發生,并可導致孕婦流產[6]。

1.3.2 藥物 泌尿外科手術中,最可能造成護士職業性損害的藥物是抗腫瘤藥物。尤其在術前已有活檢明確病理診斷的膀胱癌手術,術后需行即刻灌注化療,配置化療藥物過程中,護士可能與藥物發生接觸,而常用的灌注化療藥物(如吡柔比星、吉西他濱等)大多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如果不做好防護工作,就可能導致肝腎損傷、生殖毒性(致畸、不孕、流產)等健康問題[7]。

1.3.3 廢氣、污染氣體 手術過程中,尤其是在開放手術中,電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電刀在切割、電凝止血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無疑是對人體有害的。在腔鏡手術中,CO2是建立氣腹必需的工具,有研究顯示,氣腹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引起手術室CO2氣體濃度升高,從而對醫護人員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產生影響[8]。除此之外,長期接觸各種麻醉廢氣亦可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1.4 生物性危害

常見的生物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常伴有泌尿系統感染,有部分患者手術目的就是為了治療包括性傳播疾病在內的感染性疾病。在手術過程中,有時需用到大量沖洗液,專科護士在護理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各種含有感染源的體液、血液、沖洗液等,感染疾病的概率增高。

1.5 工作環境、心理和組織危害

1.5.1 工作環境 手術室工作中,擺放是一種經常性的體力活動。而泌尿外科手術涉及的多,如截石位、俯臥位、側臥位等,有些手術如經皮腎鏡碎石術、腹腔鏡下腎盂輸尿管癌根治術等,在術中還需更換;泌尿外科許多手術中需大量應用沖洗液,頻繁的添加液體、機械的托舉動作,對專科護士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此外,泌尿外科部分手術,如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術,手術操作多,持續時間長,器械護士需要保持長時間的靜態作業狀態。上述工作環境因素,可造成護士發生腰肌勞損、肩周炎、下肢靜脈曲張等多種職業性疾病,對人員健康造成危害。

1.5.2 心理因素 護理人員的心理性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壓力、工作緊張、強度大、生活缺乏規律等,此外,職業本身也是不可忽視的壓力源,護士的社會地位有限,晉升機會少,報酬相對低,均可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同時,對于泌尿外科手術專科護士,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會經常需要面對異性患者的性器官,這也可能對其造成一定的負面心理影響。

2 職業性損傷危害因素的防護措施

2.1 事故性危害防護措施

2.1.1 銳器傷防護 加強專科護士的專業培訓,使其充分了解手術過程及步驟,在工作中做到從容、有序;規范操作,明確各種手術中器械的擺放位置及順序,在傳遞銳利器械時,操作要穩、準;使用安全的銳器盒,注射針頭等銳器廢棄物必須按規定放入專門的容器中,不得與其他廢棄物混雜丟棄。

2.1.2 滑跌事故防護 滑跌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濕滑。在手術中,注意沖洗液等的處置,盡量避免液體溢漏,如地面被液體浸漫,及時用布單覆蓋,同時,為手術室人員配備專用的防滑拖鞋,盡量減少滑跌事故的發生。

2.1.3 其他事故防護 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并對相關人員進行教育、學習,使其充分了解各類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對于用電安全,遵循安全操作規程,對電路進行維護、改造,同時安裝電路安全保護、檢測裝置,并安排有資質的電力從業人員定期進行檢測維護。

2.2 物理性危害防護措施

2.2.1 電離輻射防護 劃分專科手術區域,對可能用到C臂機等放射性器械或需行放射性粒子置入的手術室進行防護性改造,使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同時,完善對相關人員的資質審查,對相關人員進行輻射防護相關教育、培訓及考核,取得相關資質后方可進行操作,并定期對相關人員及設備、環境進行檢查[9];此外,在進行X線照射及粒子植入等操作過程中,做好操作人員及在場人員的個人防護,并在手術室外使用明顯的警示標志,防止未采取防護措施的無關人員無意進入放射區域造成損傷;操作完成后,有可能被放射性粒子沾染的廢物或殘余物,采用專用通道進行相關處理。

2.2.2 噪音防護 對麻醉機、監護儀等儀器報警的音量進行適當調節;對相關設備進行定期、及時的檢修,避免設備老化造成的不必要噪音;在必要的特殊環境建立隔音設施。

2.3 化學性危害防護措施

在操作中,做好充分的個人防護,接觸化學性消毒劑、固定劑時,佩戴手套、口罩;如環氧乙烷的高危物品,由專人專職佩戴防護用具進行使用;做好化學物品的保管、儲存管理工作;術中做好配合,應用吸引器及時抽吸煙霧;配置抗腫瘤藥物時,操作謹慎、規范、準確,避免濺灑;常態化定期對手術室進行空氣質量檢測,保證符合質量標準。

2.4 生物性危害防護措施

2.4.1 做好預防工作 定期進行體檢,進行相關傳染病檢查檢驗,完善疫苗注射;術前完善對患者的檢查檢驗,做到對患者疾病情況尤其是傳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情況心中有數,以便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性的防護工作。

2.4.2 做好日常防護工作 常規使用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患者體液或手術沖洗液,一旦發生接觸,及時用清潔流水沖洗局部,并進行消毒處理;嚴格遵守銳器使用操作和廢棄處理的流程及有關規定。

2.4.3 暴露后處理 一旦發生銳器傷或明確有體液等可疑傳染源接觸暴露,首先明確患者是否有傳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及時對局部進行清潔、消毒;對暴露事件進行登記、上報,并立刻進行預防性藥物處理;同時完善相關檢查檢驗,明確是否感染,并在潛伏期后再次復查。

2.5 工作環境、心理和組織危害防護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靈活制定班次,隨時調整人員,建立合理完善的補休、調休制度;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心理教育和疏導,使其建立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工作態度;同時,加大保障和獎勵力度,建立獎勵、激勵機制,適當調整護理人員薪酬待遇。

職業性損傷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其是可以預見、預防的。職業性損傷的防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社會、醫院應給予護士更多的理解和重視,同時,護理人員也應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個人防護意識。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學管理方法,加上個人嚴謹規范的操作,就能將相關的職業性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李紅.護理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護措施[J].繼續醫學教育,2006,29(20):25-28.

[2] Lakbala P,Sobhani G,Lakbala M,et al.Sharps injuries in the operating room[J].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14,19(5):348-353.

[3] Staal C,White B,Brasser B,et al.Reducing employee slips, trips, and falls during employee-assisted patient activities[J].Rehabil Nurs,2004,29(6):211-214,230.

[4]姜晶,高露,黃波,等.低劑量電離輻射對職業暴露人群染色體畸變率和微核細胞率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4,4(34):250-254.

[5]張素紅,趙巧麗,許立敏,等.手術室噪音污染與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1,8(8):154-155.

[6] Wang L A,Bao D B,Xing J.Clinical analysis of multiple organ damage in acute severe ethylene oxide poisoning[J].Zhonghua Lao Dong Wei Sheng Zhi Ye Bing Za Zhi,2005,23(6):473.

[7] Public Health and Clinical Systems of Government of South Australia.Safe handling of cytotoxic drugs and related wastes: guidelines for South Australian health services 2012[EB/OL].[2012-02-02]http://sahealth.sa.gov.au/wps/wcm/connect/f8aa68004b3f6cf6a340afe79043faf0/SafeHandlingOfCytotoxicDrugsRelatedWastesGuideline-PHCS-120515.pdf?MOD=AJPERES&CACHEID=f8aa68004b3f6cf6a340afe79043faf0.

[8]徐曉,張培培,李莎,等.手術室CO2氣腹污染程度及對醫護人員健康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5(29):56-59.

第7篇

本院多數護理單元護士長由高級職稱護士承擔,離開護士長工作崗位后則根據其專業特長立足相關臨床,對年輕護士進行業務指導以及本科室護理質量檢查與控制,如原分娩室護士長離開管理崗位后繼續服務于分娩室,參與并指導科內助產士及時處理工作中遇到的難產、急產、重癥產婦觀察護理等,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導樂分娩;NICU是極低體重兒、病理新生兒集中的科室,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專家在新生兒的病情觀察和護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婦科病區及高危產科病區如生殖內分泌中心、婦科腫瘤病區、肝病孕產婦病區、糖尿病孕產婦病區等均設置臨床護理專家崗位,不僅直接為患者提供專業化優質護理服務,還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指導護士解決疑難問題,滿足患者多方面需求。

2.1設置護理專家會診組高級職稱護士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在日常護理中遇到重癥疑難病例或重大搶救時,通過護理會診對兄弟科室進行專業指導,共同解決護理問題。本院根據專業方向設置4個護理專家會診組,主要負責產科護理、婦科護理、圍手術護理、PICC等方面的會診工作,目前,護理會診已被列入臨床日常護理工作,是提高護理質量、展現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

2.2參與孕婦學校教學與咨詢孕婦學校:由高級職稱護士組織并承擔教學,主要開設了孕期管理、母乳喂養指導、分娩準備、怎樣“坐月子”、嬰兒沐浴撫觸及游泳、拉瑪澤減痛分娩法、怎樣照顧寶寶、胎教與早教、產后保健、新爸爸訓練營等課程;網絡咨詢及電話咨詢:10余位高級職稱護士經培訓后組成團隊,分定期和隨機兩種形式通過網絡、電信等平臺提供咨詢、答疑,內容涉及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產后康復以及婦科腫瘤化療、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指導等。

2.3參與教學與培訓高級職稱護士承擔對研究生指導、大專院校的前期婦產科教學、省級繼續教育專題講座、院內業務講課、病區查房以及母嬰專科護士、新生兒撫觸師、導樂師等的培訓工作,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2.4參與科研及循證程金蓮等[1]通過調查顯示,高級職稱護士科研能力及寫作知識方面的得分都較高,與本院實際情況相符。本院高級職稱護士多數具有特定專業研究方向,她們作為亞專科學科帶頭人組成相關學科團隊,負責申報各類研究項目并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每半年總結匯報研究進展及下一步計劃,保證各項研究課題達到預期結果。在完成臨床科研的同時,高級職稱護士負責培養年輕護士開展質量監控、個案研究、回顧性研究、臨床資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時將循證的結果和學科新理論、新技術融入臨床實踐,制定出快速有效的臨床路徑。

2體會

2.1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英國衛生部于2000年首次專門設立了重癥監護部門護理專家崗位,并要求該護理專家(包括助產士)至少保證50%的工作時間花費在直接與患者接觸上,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臨床護士能以更專業的技術保障患者安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該改革效果在英國利茲大學教學醫院注冊護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證實,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進一步顯示英國臨床護理尤其是危重癥護理領域中高級職稱護理人員無論在人員數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現上升趨勢。婦產科護理專業具有明顯的專業性,經驗的積累更需要時間的磨練,高級職稱婦產科護士以臨床工作為基礎,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及時提供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餞行安全護理,促進患者康復,這在重癥監護、病理新生兒護理和新生兒觀察護理等方面尤其能體現其優越性,而且高級職稱護士在本學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護理人員,因此有助于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提高其依從性。高級職稱護士豐富的理論知識、高超的專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她們成為了醫生們最為放心的工作團隊[4]。護理會診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通過會診及時解決患者的疑難問題,大大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目前,本院4個專家會診組,在高級職稱護士的主持和參與下,護理會診病例數逐年增加,達到了每年近50次。

2.2有利于拓寬服務范疇提升醫院聲譽高級職稱護士在孕婦學校的健康教育中,結合其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對目前臨床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嫻熟的技巧給孕婦及家屬進行教學,受到孕婦及家屬的高度評價,每年500余場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婦學校蓬勃發展、省內外聞名,成為浙江省示范孕婦學校培訓基地;網絡、電信是一種便捷、有效的溝通方式,為當今社會廣為使用,本院電信、網絡服務自開展以來,每天完成30余條網上咨詢和百余次電話服務,受到廣大婦女的喜愛;導樂師的培訓實現以助產士為主體的導樂陪伴分娩,在醫院剖宮產的控制率、孕婦滿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

2.3促進護士專業化發展引領學科建設作為浙江省婦產科領域的龍頭醫院,高級職稱護士引領學科建設方面發揮極大作用。5年來,本院高級職稱護士主持省廳級及以上課題近30余項,獲得各種獎項9項;迄今為止,已有10余名護理專家分別在浙江省護理學會、婦產科質控中心、護理與康復雜志和專業委員會中承擔要職;本院1位高級職稱護士承擔全國母乳喂養知識培訓工作,并成為國家愛嬰醫院評估員,獲得全國新生兒復蘇及母乳喂養培訓師的資格證書;在各培訓基地完成全省數百名撫觸師、游泳師和近百名母嬰專科護士的培訓,上述工作都促進了護士專業化發展。

第8篇

2017年婦產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工作計劃【1】

日月交替,歲月如歌,我們在工作中走過了2xxx年,這一年在護理部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原則,結合科室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科室工作流程,細化管理,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制度,逐步提高護理質量,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病區管理,夯實基礎護理.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今年,我科加強了病區的管理,注重晨晚間護理,使床整無皺折,并確保床單、被褥無血跡、污漬,隨臟隨換,制定每周一大換床單制度,確保每位患者床單元平整、清潔、舒適;做到三短、六潔并堅持為產婦清洗外陰,直至出院,保證患者的清潔無污染。

二、今年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在我院的深入開展,結合我科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優質護理措施:

(一)轉變服務理念,在科室里劉主任經常強調,我們的護理工作就是服務工作,我們要更新觀念,做好服務工作,在服務中不僅要做到文明用語、還要語言溫暖,表情親切.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僅對婦科病人以阿姨、婆婆稱呼,對產科病人更是用乖乖來作為對她的尊稱。

(二)改變組織結構。今年4月開始在科內實行責任制護理,將病區分為A1、A2兩個責任區,分別設兩名責任護士,

責任護士負責對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觀察,落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做到全程全方位護理,保證責任護士管床到位,責任到人,大大改變了以前功能制護理的局限性.本年度擔任責任護士的是:洪瑛、李麗,她們盡心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所管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并參與一些管理工作,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得到了一些病人家屬的好評!

(三)改變排班模式,在護理排班上為了適應中午手術交接多,減輕中午護理工作壓力,由原來的一名護士上8AM到4PM的模式,改成讓兩名責任護士上8AM到4PM的模式,減少中間交接,既讓護理人員接受,又保證了護理安全。

三、加強護士的繼續教育,培養專科護理人才

在本年度初我們就制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訓計劃,有科內學習和外出學習參加培訓班等形式,均已完成培訓計劃。

科內學習是利用每天晨會時間進行基礎護理、護理常規、健康教育等護理知識和技術的強化訓練,從而不斷提高科內護士的專科知識水平。今年外出培訓產科專科護士一名,已能單獨上崗。

另外,對新入科護士有一對一的護理老師帶教,盡快適應本職工作,對工作一年以上的護士積極鼓勵其繼續學習,并讓她們以各種形式自學,提高學歷,今年有兩名護士取得專科學歷,護士長取得主管護士職稱.

四、嚴格核心制度的落實,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重點表現在:

(-)嚴格床頭交接班,堅持每日由夜班對全部住院患者的診斷、治療、手術等情況進行梳理、登記,使晨間交班更詳細、嚴謹,并隨時檢查基礎護理情況,及時指出存問題及時改正,確保患者安全。

(二)完善護理查對制度,針對我科醫生停醫囑不定時的情況,特制定了雙人雙班查對制度,即每天下午白班和總務查對醫囑后,夜間上夜和助產士再次查對醫囑,避免了漏執行和重復執行的現象.

五、我們科室年青護士較多,為了讓她們有變得更加自信,在科室里倡導好學、上進的思想觀念,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如5、12操作比賽及知識競賽,我科汪奇美、張輝、冉小梅等,均積極參加了這些活動,并在知識競賽活動中取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這些活動的參加,既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快樂,也讓他們在活動中成長!與此同時,我科護士唐靜被評為優秀護士!

六、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減輕護士書寫壓力

我科根據專科特點采取表格化護理文書,大大減少了護士用于記錄的時間。讓護士有更多時間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

七、創新服務形式,讓患者切實的感受到我們的關心與關懷

為了增強我科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特制定了一些新的服務措施,讓病人真正感受到我們的醫護服務,品味出我們的優質所在.如:

(一)為剛做完人流手術的患者送上一杯熱奶粉;

(二)為剛分娩的產婦送上一杯紅糖水;

(三)設計并縫制了產婦病員裙;

(四)產科服務上也借鑒責任制護理的模式,運用一對一陪產式助產工作方式,讓孕婦得到了整體服務。并建立孕產婦QQ群,每天派專人值守,及時回答孕產婦提出的問題。

(五)特向醫院申請電磁爐一個,為分娩產婦提供方便。

(六)在新生兒的護理上,不僅嚴格執行母嬰同室,完成每天的洗浴,而且在院期間由助產士親自對新生兒進行喂奶、更換尿片.

(七)加強出院隨訪,及時了解出院后患者、產婦及新生兒遇到的護理問題,進行電話咨詢,對特殊問題,請其及時來院檢查,今年共電話隨訪221人,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廣泛好評。

八、加強產房的管理,積極控制醫院感染

嚴格按照醫院重點部門管理標準,規范各種急救流程及各種急危重癥的應急預案,在搶救車里添加產科各種急危重癥的專科用藥,落實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加強各種感染監測,

完善了產房工作質量檢查標準。定期召開助產士會議,反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總結分析,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并進行質量缺陷跟蹤檢查,提高了助產士的質量意識和管理意識,并順得通過了產科護理質量檢查。產科各項工作指標完成如下:

全年年共接生221人開展早接觸早吸吮100%、實行母嬰同室100%圍產兒死亡率0%工作人員母乳喂養技巧合格率100%

活產新生兒死亡率0產后母乳喂養宣教率100%九、建立和完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體現優勞優得、多勞多得。

過去的一年,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優質護理服務的內容還需深化,服務形式還需創新;年輕護士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科護理知識還需學習,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進一步增強;護理科研、論文撰寫工作也很薄弱,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總結經驗,大膽創新,為醫院的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2017年婦產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工作計劃【2】

一、腳踏實地,從護理基礎工作做起。

首先,科室人員偏年輕化,工作經驗不足,專科知識欠缺,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從基礎護理工作入手,嚴格執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將晨間護理與交接班作為交流平臺,深入細致的開展專科健康知識教育,和人性化溝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滿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時,將核心制度落實作為本年度考核重點,每周考核一項,逐步規范工作流程。

另外,提高服務質量,從改進工作細節入手:

1.改進查對方式,將傳統的稱呼病人床號、姓名,改為問病人姓名,讓病人主動回答,避免查對差錯發生的可能性;

2.改進備皮方法,使用一次性備皮刀,撤消民用備皮刀,將滑石粉備皮改為肥皂液備皮,提高工作效率和備皮效果;

3.推廣使用家屬陪護椅,只象征收取使用費,為病人提供很大方便;

4.建立護士交流溝通本,將日常工作質量控制內容,傳達會議內容,交接須注意事項等寫入溝通本,各班參閱,減少須開會才能傳達的周期長、不能及時改進的弊端,達到質量持續及時改進目的。

5..聯合都市寶貝照相館,免費為新生寶寶提供出生第一照,將新生的喜悅留給我們,也留給病人全家,取得特殊的良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實,明確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將工作細化,進行分工,文書書寫由責任護士和質檢員三人負責,開成管床護士責任下完成病歷,責任護士把管,質檢員質控的三級質控模式,有效的控制書寫錯誤和不規范書寫,提高書寫質量。工休座談、搶救藥品、實習生講課、業務學習分別責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負責,大家共同參與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

三、嚴格產房管理,完成布局改造。

加強產房管理,印制產科常見急癥搶救流程,張貼在產房內墻,強化操作流程化,落實腕帶識別制度,嚴格執行新生兒腕帶配戴工作,建立產房交接流程并督導實施,有效加強產婦及新生兒安全管,同時完善疫苗上報及查對程序,加強疫苗管理。另外,根據管理年驗收標準,再次進行產房改進,配置消毒用品,調整待產室、隔離產房、及隔離待產室位置,以達到標準要求。

四、苦練技術,嚴把質量關。

自去年7月到醫院工作,我在二十部,二十部,二十科和重癥監護病房輪換,學習工作。體驗式學習,通過一年的感覺,以先前獲得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工作的實際相結合,我們必須在和平時期,

一方面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并就此與多老師教另一方面,業余的時間刻苦鉆研業務,經驗要素的使用。

在同期間對癌癥化療,化療適應癥,禁忌癥和并發癥的治療各類專業第三十第一次接觸的x科目比較陌生。經過4個月的學習,感覺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如:各種形式的化療藥物在不同的外周靜脈的刺激,在化療,如泄漏的危險,應立即采取保健措施,長期的發生術后深靜脈導管護理的病人長期化療。此外,在化療的病人會出現胃腸道,皮膚,粘膜,精神狀態和化療的一系列反應的病人,

此時,我們需要為病人提供護理子護理領域的熱情,尊重,耐心聽病人的主訴,良好的床頭交接班,給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在有關知識,在學科學習的x三十。術前準備的心理輔導和腸道準備,飲食指導。術后生命體征監測,觀察切口,協助咳嗽咳痰,觀察輸液量和輸液速度,各種引流管護理,導管護理,飲食護理,與觀察和護理等術后并發癥。作為婦女事務局與特異性腫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它要求我們必須更多的耐心去與他們的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讓病人信任我們的工作。

現在我三十病房旋轉,這是一個綜合部門,有超聲刀,介入性研究,西醫和化療。我覺得在這里學習,如很多事情:諧波手術刀病人應注意皮膚的保護,感覺活動的體溫,和肢端足背脈搏等;后,應逐患者肢體制動干預對象,沙袋加拿大的壓力,觀察病人排尿。

經過近一年的研究,除了與企業各部門的知識,熟悉,但我仍然注意到,在注意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文明和語言,有尊嚴的日常工作,文書工作,護士的專業形象,整潔的衣服,頭發,沒有濃妝艷抹,不穿高跟鞋,堵塞環,禮貌患有態度和藹,語言規范。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法律和法規,對醫療的積極參與醫院組織學習活動,以豐富的法律知識,增強安全法規自我保護意識。

在積極和護士長嚴格的指導下,我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改善通常在商業部門參加每月一次學習,每個星期二的上午的會議上,堅持以病人護理的關鍵輪,護理人員為基礎的培訓,由部組織的關懷堅持二是技術操作考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年的工作,可總是愛和奉獻精神,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提高自身素質和應急能力的質量。

當然,我發現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應予改善。例如,在學習,有時有浮躁的情緒,感覺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心浮氣躁,尤其是在面對挫折,我們不能冷靜處理。在工作中,有時存在著標準不高的現象,

雖然基本上能夠履行其職責和義務,但在行動方面也得到進一步改善,這是需要改進和加強我的未來發生。

第9篇

血液透析室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質量檢測制度、相關診療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設備運行記錄與檢修制度等制度。今天小編給大家為您整理了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范文一:2020年,血透室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關心支持重視下,在科內護士的共同努

力下,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1明確血透室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并制訂了透析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理預案,認真學習,要求血透護士都能熟練掌握,但是集體培訓效果不佳,特別是新護士要花了時間,但效果不佳。最好是一對一授課,鼓勵她們多看書,工作中針對問題反復提問,直到搞清楚。

2血透室病人多,機器不足,經常加第四班,護士長時疲勞工作,加上病人都是重病人透析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外,增加了安全隱患,科室現急需增加機器和護理人員。日常透析過程中相互協作,急診透析時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無論是晚間急診還是周日透析從沒有推諉現象,也不因加班而影響次日正常工作。

3.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模式強化服務意識,親近而有耐心的語言溝通,使患者有一種安全感,細心的講解透析知識,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的信息,盡量減輕患者的負擔,減輕心理壓力,更好地配合治療,提高生存質量,在沒有家屬陪.伴時,我們承擔其家屬的責任,遞水,喂飯,攙扶,更衣,在長期治療過程中感化病人。

4力求工作認真細致,血液透析具有較高的風險,作為護理操作者,既要樹立正確積極的護理風險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避免風險,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5注重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隨著透析患者的不斷增多,依賴透析生存時間的延長,患者要求我們的服務質量與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做到更細致入微的服務;另一方面要不斷的學習鞏固基礎知識與扎實基本操作,同時還要拓寬視野更新知識,掌握先進技術,不斷的與其他醫院同行進行交流,積極參加院內各項業務學習與培訓,支持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大專,本科學習,今年8月派送一名護士參加省血液凈化專科護士培訓已取得專科證書。以及輪流選派護士參加各種短期培訓班,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使她們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6.做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透析時患者血液處于體外循環中,護理安全工作為重中之重,所以要求每個護士都要嚴格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醫囑,執行查對制度,嚴格按透析處方設置各參數,并按一人操作一人核對,每班兩人固定,護士分工并密切配合來完成透析患者的前,中,后護理工作,特別要保證患者透析過程中的時時巡視與生命體征的監測,及時發現透析不良反應,機器異常報警,穿刺部位滲血等情況并能及時處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6.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保養工作,做到醫、護、技隨時溝通,保持機器正常安全運轉,保證患者安全和較高質量透析。

7.保證透析液配置的無菌、濃度與質量。

8布局的不合理,加上護理人員不足,對病人管理做得不到位,如病人等候期間進入上廁所,年輕護士對病人的管理缺乏主動性,怕引起紛爭,缺乏衛生員導致大量工作讓護士去做,護士沒有精力去做宣教。影響工作質量。

9..隨時征求患者及家屬的意見,不斷改進與提高。

隨著病人增加,儲物柜不足,通過向院領導反應,及時增加了病人儲物柜,方便了病人

9.做好各項消毒隔離工作: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是一類特殊人群,他們不但需要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更需要整套的無菌技術,所以護理人員要有嚴格的無菌意識,從透析液的配制,到治療物品、機器的準備,再到瘺穿刺及上下機的各項操作都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各種消毒液的配制要固定班次,按需,按量,按濃度配制,專用試紙檢測濃度,嚴格按消毒時間,消毒方法執行機器的內外部,各種物品,空氣地面等的消毒,使各項培養結果達標,并認真及時記錄。

自2012年1月2020年11月30日透析次,其中血液灌流次。血液透析濾過次,CRRT11次,從未出現醫療差錯事故,并在糖尿病人血液透析中如何觀測血糖,防止低血糖休克中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對透析中低血壓進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證透析的充分。除了努力與成績之外,本年度我們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一年,我們全科護理人員要努力跟上醫院發展與改革的新步伐,以質量管理為主線,力求全面提升力爭全新面貌,更好地為血透患者服務,為做好醫院的護理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范文二:血液透析科全體護理人員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以及全體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克服人員少,工作量繁重的重重困難,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領導和病人的肯定與好評,現將全年護理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制度,確保醫療護理安全。1.認真組織學習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和護理工作制度,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2.根據護理部要求,改變排班模式,彈性排班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并進行分級管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化執行醫囑的準確性,上機時雙人核對醫囑和設置的各項參數指標,確保透析質量和病人安全,并保證全年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2.制定了科室新入職護士培訓計劃,根據計劃對新入科的兩名護理人員實行一帶一,為期三個月的規范化培訓,認真學習血液透析理論知識及操作,力爭做到三個月可以單獨勝任血液透析工作。

二、加強學習,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1.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培訓:認真完成護理部組織的操作培訓和考核,各項成績達標。組織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學習并做好學習筆記。

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血液凈化專業技術水平,積極參加北京市血液凈化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舉辦的《血液凈化規范化管理及基本知識》培訓,使全體醫護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確保了患者透析質量和醫療安全。

3.不斷更新護理知識,學習新業務新技術,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及實踐能力,完成繼續教育學分。

4.加強護理人員急救知識、搶救藥品、搶救儀器的使用等內容的培訓,達到人人熟練掌握和應用。

三、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護患溝通

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透過學習讓護士從內心真正認識到優質護理的重要意義,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加強護士的責任心。

1.我們透析科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該疾病患病時間長且不能徹底根治,易使患者產生失落感,對生活失去信心,同時由于透析時間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還要擔負高額的治療費用,更易產生輕生和絕望。

因此,我們首先做到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去愛護每一位患者,細心聆聽患者傾訴,努力理解患者心理,善于掌握每個透析患者的心理特點,以良好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交流技巧,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幫助他們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屬的配合,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2.積極響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學習,由被動式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和敏銳的洞察力,讓其養成嚴謹、敏捷、果斷的工作作風。

四、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1.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范(2010版)》,加強消毒隔離檢查。

2.保持水處理間、治療室、透析室的清潔,每日按時消毒,做好水機、透析機的日常清潔與消毒保養工作。

3.嚴格按照血液凈化感染控制操作規程,每月進行透析用水、透析液細菌培養及治療室空氣培養檢測并做好記錄,結果均符合要求。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透析機嚴格一人一用一消毒,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杜絕了交叉感染,保證了患者的治療安全。

透析消耗品、醫療廢物按規定集中處置。

五、定期考核檢查,提高護理質量,做好教學工作1.今年為提高護理質量,我科在護理部安排的每月質控檢查外,每周進行護理安全小組會,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及時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及防范措施,對于檢查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詳細地原因分析,并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強化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及時更改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2.重視安全教育,組織學習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督促指導,演練常規應急預案的處理程序,確保護理安全,護士長堅持嚴格督查各項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使護理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3.認真完成護理部安排的教學工作,實現一對一帶教,確保護理安全,保證教學質量。

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通過全科人員的共同努力,截止到11月,血液透析11469人次,血液透析濾過512人次,血液灌流964人次,床旁血液濾過223人次,且未發生任何差錯事故。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管理意識上還要大膽創新,持之以恒;2.健康教育還流于形式;

3.在論文撰寫、護理科研方面幾近空白;

4.護理隊伍較年輕,護理經驗相對欠缺;5.專科知識及溝通技巧欠缺。

在未來的一年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刻苦學習,為醫院的更好的發展而不懈努力。2020年透析室護理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規范規章制度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確保護理安全。

2.加強演練透析透析室各項應急預案,必須做到人人都能熟練掌握。

3.建立科室內質控小組,加大自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定期查找護理隱患并進行分析反饋。

二、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1.透析時患者血液處于體外循環中,因此護理安全工作為重中之重。

嚴格分組管理,認真核對機器設定的治療參數是否準確、抗凝劑及其他藥物的用量。密切觀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變化,時時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及時發現透析不良反應,機器異常報警及穿刺部位滲血等情況并能及時處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2.建立護理缺陷如實登記、報告制度和管理制度,對出現的護理缺陷分析發生原因,及時組織護理人員討論、學習,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上報護理部。

護士長堅持嚴格督查各項工作質量環節,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

3.加強急救藥品及搶救儀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認真核對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證搶救物品處于完好備用狀態,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護士長每周檢查并記錄。

4.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增強護士的風險意識及防范意識。

三、加強院內感染管理,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1.嚴格按照北京質控中心要求對透析用水、透析液定期檢測并做好記錄。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院內感染,定期進行培訓。

順利通過明年北京市質控檢查。

四、加強護理人員專科知識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1.爭取今年再派護理人員參加血液凈化專科護士培訓。

2.全體醫護人員參加北京質控中心組織的血液透析規范管理培訓班。

3.由專科護士及護士長每月進行課內小講課。

4.加強護理人員考試考核,要求理論考試合格率95%、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

5.加強和落實血液透析規范操化作流程,嚴格按流程進行各項技術操作。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范文三:時光過的如流水般飛逝,在血液科的實習即將結束。在此,我非常感謝護士長和教員們在六周期間對我的關心和照顧以及幫助。在老師的辛勤教導下,經過不斷實踐,我受益匪淺。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

在老師的帶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見病的護理及基本操作,使我對血液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評估;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規范記錄;正確采集血、尿標本;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執行靜脈輸液……總之,在血液實習的日子里,在護士長和教員們理論知識扎實和操作技能熟練的帶教下,我受益匪淺,像她們一樣,雖然我還只是學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不斷摸索,用微笑溫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溫故而知新,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醫。

在此,感謝護士長以及各位教員們對我的關心與教導,在此實習期間包括以后,我都把你們的教誨深深記在心中。我一定要把學到的只是應用到下一實習科室。不斷地學習進步。同時,我感謝本科室的患者,他們很配合的讓我做治療,俗話說:病人就是老師。

血液科護士年終總結的人還看了:

1.護士年終總結范文3篇

2.2015重癥監護室護士年終總結范文3篇

3.護士年終總結范文大全

4.腫瘤科護理工作總結

5.輸液室護士年終總結3篇

6.護士個人年終總結范文3篇

第10篇

吉林省腫瘤醫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12

【摘 要】目的:分析微信與QQ 群在現代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方法:對我院腫瘤科室的38 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全面了解微信與QQ 群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情況及效果。結果:通過一段時間的微信與QQ 群在腫瘤科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發現微信與QQ 群使用頻率大幅提升,在發言人次、科室會議、業務學習、共享文件上都有所使用,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科操作與基礎理論考試成績,滿意度高達96.7%,大大提升了整個科室的臨床護理管理質量。結論:微信與QQ 群作為新興的學習交流平臺,在現代臨床護理管理中推廣應用,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關鍵詞 微信;QQ 群;護理管理;應用

在微信與QQ 群的大力推廣普及下,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并取得一定成效。眾所周知,當代醫療事業蓬勃發展,推動了現代護理事業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現代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特建立了微信與QQ群的網絡溝通平臺,現將具體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圍繞腫瘤科室的相關情況,設計關于微信與QQ 群在護理管理過程中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展開了為期7 天的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是我院腫瘤科室的38 名護理人員,都為女性,年齡多在21-42 歲間,平均年齡為24.21±5.5 歲。其中以80 后的護理人員為主,占76.3%。根據調查問卷數據結果統計,38 名護理人員使用微信與QQ 群的情況,具體如下表所示。

1.2 方法

為了更好的利用微信與QQ 群提高腫瘤科室護理管理效果,提升整個科室的臨床護理質量,要求沒有微信與QQ 賬號的護理人員申請建立賬號,并接受基礎使用功能培訓。以便38 名護理人員都能掌握微信與QQ 群的基本使用方法,并鼓勵使用手機平臺實現微信溝通交流。同時根據科室護理需求,由護士長領頭建立相對應的微信與QQ 群,并向全體護理人員公布群賬號,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加群,通過微信與QQ 群進行護理人員管理。

同時,護士長作為微信與QQ 群主,還要隨時通過微信與QQ 群腫瘤科室的相關通知、護理管理條例、活動照片等,并傳達每周護理工作安排,時刻提醒護理人員注意護理安全。護士長更可以通過微信與QQ 群的語音、視頻功能,組織定期開展會議,對所有護理人員近期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給予鼓勵與表揚,大大彌補了傳統會議時間、場地等不足之處。在節假日期間,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微信與QQ 群進行節日問候。當然,群主還需要定期對微信與QQ群消息進行分類處理,并上傳現代臨床護理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下載學習。

俗話說“惡語一句六月寒”,在護理人員出現狀況時,嚴厲的批評教育不僅傷害了護理人員的自尊,還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嚴重影響護理服務質量。通過微信與QQ 群進行私下語音、文字等教育,不僅糾正了護理人員的錯誤,也保全了護理人員的顏面,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2 結果

通過腫瘤科室38 名護理人員的微信與QQ 群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滿意度調查,發現所有的護理人員都建立了微信與QQ賬號,并建立有科室專門的微信與QQ 群,所有護理人員均加入了該群。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該微信與QQ 群總計發言人次8700 次,轉載率高達95%,且組織開展業務學習35 次,召開科室會議16 次,各類通知提示367 次,QQ 群相冊18 個,共享文件21 個,群郵件42 個。大部分護理人員都能熟練的操作使用微信與QQ 群,并且大家通過護士長在群內上傳的相關專業知識資料的下載學習,在專科操作與基礎理論考試的成績都大幅提升,使得腫瘤科室護理管理工作滿意度高達96.7%。同時,護理人員在日常的護理服務過程中,專業的操作技巧,高素質的護理服務,深受廣大病患及其家屬的認可,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科室的護理服務質量。

3 討論

微信與QQ 群作為新興的學習溝通交流平臺,能夠很好的滿足多人線上線下交流,并能通過語音、視頻、文字、圖片、群共享、群郵件等方式,展開群內的交流學習。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許多行業開始利用微信與QQ 群實現相關的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為了進一步的提高現代臨床護理管理質量,可以通過微信與QQ 群實現科室護理人員的管理。護士長通過建立科室微信與QQ 群,可以了解護理人員的思想動態以及工作情況,及時的糾正錯誤,既不傷害護理人員的自尊,又能勸解疏導護理人員的消極工作情緒,真正的體現了人性化護理管理[2]。

總之,在現代臨床護理管理中使用微信與QQ 群,能夠很好的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當然,它也不是萬能的,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取長補短,合理利用,才能真正的發揮微信與QQ 群的功效,推動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

(通訊作者:任明)

參考文獻

[1] 鄧芬, 王秀菊, 鄧牡紅. 微信+QQ群在現代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4,9(4):382-384.

[2] 李姍姍. 人性化護理管理在現代護理管理中的實施[J]. 護理研究,2013,7(2):206.

第11篇

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 PICC) 自20 世紀90 年代引入我國以來,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尤其適用于腫瘤化療患者[1],,該導管可明顯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化療藥物滲漏的風險,患者帶管可自由活動,維護方便,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優于頸內靜脈置管[2]。但PICC也存在局部感染、靜脈炎、導管堵塞、穿刺點滲液等并發癥,尤以靜脈血栓最為嚴重。現將本科出現的兩例早期血栓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病歷資料:

1.1 患者 男性 郭XX 56歲 因不明誘因咳嗽數月,病檢確診右上肺腺癌于2013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無手術指征,進一步行放化療,護士于2013年11月17日予以左側前臂貴要靜脈盲穿置入巴德三項瓣膜式PICC導管,置管過程順利,胸片定位示導管末端位置位于第6胸椎下緣,置管后穿刺點無滲血,患者無不適。第2日行吉西他濱加順鉑第一個療程化療,化療后7日患者主訴置管側肢體上臂腫脹感,肉眼可見紅腫,未引起重視按照機械性靜脈炎方法進行處理,第八日腫脹更加明顯,測量臂圍較置管前增加3cm,遂行置管側肢體彩超,彩超提示該側肢體貴要靜脈遠心端段血液呈高凝狀態,左側鎖骨下靜脈半管腔血栓形成,長約10cm,即請血管外科會診,查凝血功能,示D-2聚體正常,遵醫囑予以從對側肢體靜脈點滴尿激酶10萬單位2日,生理鹽水250加血栓通200mg×3支靜脈點滴qd,華法令1片0.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3200個單位(希弗全)皮下注射q12h,肢體制動,抬高患肢,肢體保暖,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考慮血栓在深靜脈處,未立即行拔管。溶栓第二日患者主訴腫脹感消失,臂圍不變,溶栓一星期,患者臂圍縮小2cm,溶栓第15日臂圍恢復正常,復查置管側肢體彩超,左側鎖骨下半管腔血栓均溶解,流速正常,貴要靜脈仍呈高凝狀態,遵醫囑停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維持華法令口服劑量,當日拔除PICC,患者無不適,導管內無血液凝集,一月后,更改華法令口服半片繼續口服一周停止,溶栓期間患者無任何胸悶,氣促、出血傾向現象發生,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均正常,溶栓成功。

1.2 患者 男性 廖XX 51歲 確診肺癌入院,未行手術,行放化療,于2013年11月5日予以左側前臂貴要靜脈盲穿置入巴德三項瓣膜式PICC導管,置管過程順利,胸片定位示導管末端位置位于第6胸椎,置管后穿刺點無滲血,患者無不適。11月6日行吉西他濱加順鉑第一個療程化療,化療后1周患者無任何不適,護士交班發現置管側手臂輕度腫脹,量取臂圍較之前增加2cm,遂行該側肢體彩超,彩超提示貴要靜脈血栓形成,血液呈高凝狀態,即請血管外科會診,查凝血功能,示D-2聚體正常,遵醫囑從患肢側靜脈泵入24小時尿激酶100萬單位,華法令1片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3200個單位(希弗全)皮下注射q12h,肢體制動,抬高患肢,肢體保暖,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溶栓1周臂圍恢復正常,復查彩超提示該側肢體貴要靜脈血流正常,血液仍呈高凝狀態,遵醫囑停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維持華法令口服劑量。考慮血栓范圍小,淺靜脈形成,患者方行第一療程化療故考慮保留導管,交代患者該側肢體活動度增加,每日握拳200下,分次進行以不累為宜,避免反復屈伸動作,多飲水每日2000~2500ml,定期復查彩超及凝血功能,持續口服華法令3周后停止,溶栓期間患者無任何胸悶,氣促、出血傾向現象發生,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均正常,溶栓成功且保留導管至今,4月25號復查置管側肢體彩超顯示仍未血栓形成,血液流速正常。

二、原因分析

Virchow 曾提出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3 個方面: 靜脈內膜損傷,血液的高凝狀態,靜脈血流遲緩[3]。①置管前護士評估不到位,知曉患者血栓高危未做任何預防措施。②本組2例患者均采用的是盲穿置入,盲穿針頭粗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血栓形成。③本科室護士缺乏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延誤治療,置管后患者宣教不到位,對于并發癥的各項處理不了解。④留置的導管作為體內異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常引起局部血管炎性反應,也有利于血栓形成,易形成深靜脈血栓⑤腫瘤患者由于腫瘤組織釋放大量促凝物質及促血小板凝集物,導致血液的高凝狀態,特別是肺癌患者。⑥抗癌藥物多為化學制劑及生物制劑,作用于細胞代謝周期的各個階段,影響DNA和蛋白的合成,使血管內上皮細胞壞死[4]。如順鉑、環磷酰胺、長春新堿等,均可以引起血管纖維化和血管內皮的損傷,促使癌癥患者并發血栓性疾病。兩例患者均為置管后1日即行化療,更增加血栓風險。 護理

1.1 置管前充分評估患者情況。隨著PICC專科護士的不斷增加,其核心動力是在置管前評估到拔管全過程,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PICC質量促進方面顯得非常重要。對血栓高危者我們應做好預防措施,如:肝素鹽水封管,置管過程中用肝素鹽水濕潤導管后送入體內;置管當日口服華法令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操作中應避免反復穿刺,動作輕柔,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避免緊張等引起送管困難。

1.2 本文中前者忽視患者情況,擅自判斷為靜脈炎,未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該行為存在危險性。后者及時發現立即處理,溶栓效果較前者好,因此,嚴密觀察患者肢體情況,對發現的任何癥狀不容忽視,都應慎重處理。加強護士的理論知識,對于并發癥都能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

1.3 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避免壓迫導管側肢體,休息時采取健側臥位或平臥位,不在置管側肢體測量血壓,不做反復屈伸動作,不穿袖口過緊的衣服, 適當活動置管肢體可做握拳、轉手腕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末梢血運觀察,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稀釋血液濃度。

1.4 確定血栓應臥床休息,患肢絕對制動且抬高,禁止按摩該側肢體,注意保暖,以免肢體受涼痙攣引起栓子脫落。每日厚涂喜療妥,每日監測國際標準值及D-2聚體情況。

1.5 早期積極行溶栓治療,遵醫囑尿激酶100萬單位泵入24小時維持或生理鹽水100毫升加尿激酶20萬單位靜脈點滴,華法令1片2.5mgqd(下午4pm口服),低分子肝素鈉1支(劑量?)皮下注射q12h,輸注血栓通一類活血藥物等。

四、小結

綜上所述,癌癥本身即為血栓形成的潛在危險因素[5]。PICC導管為肺癌患者及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治療途徑。減少了患者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和用藥過程中患者的恐懼,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血栓的形成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痛苦,延長住院日,增加住院費用,應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充分的評估,規范的置管和維護操作,進行實用的健康教育,加強腫瘤專科護士的業務培訓,正確有效地處理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魏福巖. PICC 置管并發靜脈血栓的護理[J]. 護理論壇,2009,4( 11) : 110 - 111

[2] 陳雅玫,石新華. 腫瘤患者PICC 置管后并發靜脈血栓的護理[J]. 護理學報,2007,11( 4) : 65 - 66

[3] 吳在德. 外科學[M]. 5 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689

第12篇

關鍵詞:風險管理;骨外科;護理;應用

風險管理是指對經濟損失的風險予以發現、評價,并尋求其對策的管理科學,以減少經濟損失的風險和法律訴訟為目的[1]。護理風險是指存在于護理過程中所有不確定的危險因素,均可能直接或間接造成患者死亡或損傷和傷殘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護理風險管理是指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潛在的風險事件及預防方法的識別、評價,并尋求處置對策和科學管理[3-4]。“醫療護理風險無處不在”是所有醫務工作者的共識。骨外科住院患者多因車禍或意外事故,急診多、創傷嚴重、病情復雜、術后管道多、臥床時間及病程長,對護理要求高,難度大。護理風險多,護理風險管理的處置相對較難。在當今醫患關系緊張的前提下,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應了醫療水平的高低[5-6]。針對本科室護理風險和管理的特點,我們更應正確認識、評估、防范、規避和補救風險,防患于未然,消滅相關風險問題,尋求防范措施,降低護理風險系數,杜絕護理缺陷、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本科室自2011年7月開始實行護理風險管理,對相關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歸納并實施對應的風險管理方法,現總結如下。

1 骨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

1.1 護理操作未按護理操作相關制度進行,從而導致護理缺陷的風險

   骨科病房內患者多,病情復雜,各種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操作內容多,護理人員工作繁忙,在執行各種護理操作的時候,對各種操作制度的執行可能會松懈。如骨科患者輸液多,用藥品種多,在配藥時,如果不執行嚴格的查對制度,就會出現少用、多用、錯用藥物的風險因素;在為患者靜脈輸液或換水時,如果不執行嚴格的查對制度,就會出現“吊錯水、換錯人”的極大風險。在對病人傷口進行處置時,如果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制度,可能會導致感染的風險[7]。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如果不執行嚴格的查對制度,可能會導致對病人的病情認識不清,評估不充分而未采取相應措施,從而導致出現壓瘡、燙傷、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護理并發癥的危險;在對病人護理分級制度執行不嚴格的情況下,可能會影響病情的觀察,嚴重者影響病人的生命。

1.2 相關專科醫學和護理知識缺乏,對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問題預見性不足而造成的風險

本類風險突出體現在急診患者入院時,由于傷員的病情復雜、嚴重、變化迅速,而護士對相關的專科知識理解不夠,只會機械的執行醫囑,不能配合醫生觀察相關傷情,可能會疏忽有關潛在的創傷,不能及時發現病情的動態變化和了解潛在的并發癥。如對骨盆骨折患者只觀察到骨盆骨折,而沒有考慮到骨盆骨折易伴發休克、尿道、膀胱及相鄰臟器的損傷;在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不充分如術后并發癥的知識,未能采取相應護理措施而造成風險,如小腿骨折患者容易出現骨間膜室綜合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容易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長骨干骨折患者容易出現脂肪栓塞。

1.3 護理操作不熟練,業務素質較差而導致的風險

    骨科患者相關的護理操作內容繁多,護理人員在各項護理操作時,如果護理操作能力較差,在進行各項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時,經常出現操作失誤等情況,會導致對患者的搶救和治療不及時,各項護理操作的目的無法達到,嚴重者會造成損傷加重,如對頸椎骨折患者翻身時,操作不當易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脊柱損傷患者的搬運和翻身時,未保持頭、頸、軀干一致會導致損傷加重;骨折打石膏患者,若錯誤的搬運,會導致石膏變性、折斷。

1.4 護患溝通不充分,患者對相關護理工作不配合的風險

護理人員除了具備良好的護理操作能力以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骨科患者中,大多患者及家屬情緒較急躁,對相關疾病的診療程度不了解,迫切需要進入手術室手術,而認為術前的相關準備工作沒必要。護理人員如果掌握不好良好的溝通技巧,不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在與病人溝通時語言簡單,對病情的解釋及相關術前準備的目的和方法解釋不清楚,就會導致患者對病情不了解,對護理操作的不配合[8]。

1.5 環境及其他方面的風險

骨科各種患者在不同疾病時期可參與不同的活動。臥床患者如果未加防護欄易發生墜床風險;拄拐行走者如果發生地面濕滑等情況,易滑倒導致再次骨折的風險。

1.6 未及時履行風險告知義務而導致的風險

骨科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繁忙,在操作時很容易忘記告知相關風險,如吸痰時告知患者其目的是為了保持呼吸道通暢,但對可能損傷粘膜而出血的風險沒有告知;口腔護理時對可能出現呼吸道誤吸的風險未告知;輸液治療時對相關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未告知。各種風險如果不告知患者及家屬,一旦發生,會導致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不理解,對醫院的不信任。

1.7 護理記錄風險

護理人員在撰寫護理記錄單時,如體溫記錄單,如果不做到準確及時的記錄,可能會導致延誤對病情的觀察和治療。

1.8 護理人員自身保護不嚴格而導致風險

護理人員在進行各種護理操作時,應嚴格注意自我保護。若保護措施不嚴格,很可能會導致針刺、感染等風險

1.9 醫療費用

醫療費用是病人比較關注的敏感問題,尤其是農村病人和低收入人群病人,隨著住院天數和治療、藥品等費用的增加,一旦病情有反復、波動或未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就可能因醫療費用或因收費差錯引發糾紛。

2 護理風險管理

2.1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領頭,制定有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制定具體的預防措施,在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護理操作的規章制度。護士長和其他護理人員隨時監督檢查每個護理人員的規范制度的執行并記錄。同時風險管理小組應針對各種風險因素進行總結歸納,讓科室每位護理人員學習并反饋信息[9]。

2.2 制定風險應急處理流程

根據骨科常見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制定各種潛在疾病和并發癥的預防等應急預案處理流程,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學習,了解風險管理的目的及作用,認識風險的 存在,重視風險的防范。對高風險的護理流程,如患者的搶救、意外事件的處理、各種術前準備或化驗準備等應制定出具體的防范措施。如在各種護理操作的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必須實行實名簽字,可以加強護理人員的防范心理,杜絕護理風險的發生。

2.3 加強風險監控

    采用定期、不定期、隨機的方式,對護理人員的各種護理操作和患者的狀況進行監控。特別是新護士,由于業務能力差,極容易發生安全隱患。在新入院患者或手術后患者,應該加強監控,了解護理人員在相關護理的風險管理能力并記錄。在重點時段,如交接班、節假日時,也容易發生護理風險,更應加強監控。一旦發生護理風險,當事人、全科人員應組織針對性的講座分析發生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預防該類風險的再次發生。

2.4加強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術和操作培訓

   全面地進行護理人員專科知識培訓,定期開展護理查房及疾病相關探討。特別是低年資的護理人員,剛走上工作崗位,對各種骨科專科知識了解不全面,對各種專科操作不完善。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專科基本知識培訓和各種護理知識的考核。通過培訓和考核通過后,每位護理工作人員應都能夠熟練掌握骨科各種疾病的專科知識和護理知識。全科室護理人員都應定期進行護理操作能力考核。輪流進行各種基礎護理操作方法和專科護理操作方法的培訓和考核。針對骨科病人的各種疾病狀況,有效地強化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能力,提高業務素質,從而規避風險。

2.5 維護病區環境安全

在科室環境管理方面,當班護士應做好觀察。一旦觀察到潛在因素會導致風險發生,應立即解決。對于老年人、小兒、手術后患者更應加強觀察。如病床應加防護欄,各種生活用品和醫療用品擺放應遠離小兒,以防止發生意外事故,病房室內和走廊及衛生間應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止病人滑倒受傷。

2.6 風險告知義務

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基本都明白相關操作的風險,只是很少告知患者。針對這一現象,科室定期組織人員學習風險告知義務的重要性,不定時檢查護理操作人員的執行程度并記錄。

2.7 定期檢查護理記錄單

    強調護理記錄單的重要性,定期檢查各項護理記錄單。發現錯誤或失誤立即糾正并追究相關護理人員責任。

2.8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護理人員每天交班時都強調自我保護,在各項有風險的護理操作中,配備良好的防范措施。

2.9 明確收費

嚴格按照物價標準收取各種治療、護理等費用,每日為病人提供費用明細清單,對病人不明白的收費項目及時進行解釋,如有錯收、多收應及時糾正。醫保外用藥在進行藥物治療時應告知患者。

3 結果

本科室從2011年7月開始實行護理風險管理,針對各種風險因素,嚴格按照上述各種風險管理辦法實施護理,并進行護理相關的評分及病人滿意度調查,與2010年相比,護理綜合評分明顯提高,護理投訴和護理風險事件明顯減少,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反應了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之后,本科室的護理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相關統計數據見下表。

4 體會

    護理風險管理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的各個環節和過程中,簡單常規的護理操作都有可能帶來風險,一旦發生,可能會給患者或護理人員帶來很大的痛苦和無法挽回的損失。護理風險管理的良好運用,可以有效地杜絕風險的發生,提高護理的質量[10]。本科室在建立健全良好的風險管理制度后,護理相關事故發生率明顯降低,病人滿意度有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玉青, 呂萍. 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與降低醫療糾紛的體會[J]. 當代護士:專科版(下旬刊), 2012, (4): 169-171.

[2] 袁薇, 蘇偏. 護理風險管理在老年精神科的應用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0): 686-687.

[3] 盧先枝. 腫瘤骨轉移患者護理風險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7): 206-207.

[4] 畢小琴. 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2012, 30(2): 173-175.

[5] 葉小惠. 骨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風險管理的探討[J].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11): 140-141.

[6] 陳秀英. 護理風險管理程序在提高骨傷科門診換藥室護理安全中的作用[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32): 128-129.

[7] 程杏云, 韓青. 骨科急性創傷的護理風險管理分析及其防范初探[J]. 武警醫學, 2009, 20(10): 950.

[8] 尹夢華. 骨科急性創傷的護理風險管理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討[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 2(29): 241.

[9] 邵世鳳. 62例骨盆骨折患者住院期間院內轉送的護理風險管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 2009, 5(12): 122-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枣阳市| 玉环县| 林芝县| 绩溪县| 南充市| 泽库县| 扎兰屯市| 六安市| 曲水县| 鸡泽县| 崇阳县| 永昌县| 启东市| 安徽省| 淮北市| 鲁山县| 博罗县| 潼南县| 宁南县| 芒康县| 清远市| 高平市| 连南| 云霄县| 平湖市| 墨竹工卡县| 永春县| 武陟县| 响水县| 宁陕县| 夏津县| 铜陵市| 墨玉县| 富民县| 马山县| 伊川县| 根河市| 望都县| 六盘水市|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