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1 10:20: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校醫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堅持以衛生檢查為核心,以衛生保持為中心,積極配合衛生值周系部與班級開展工作,以“管理嚴、關心誠、服務真”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態度。以下是和大家分享院校衛生部總結匯報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院校衛生部總結匯報一
尊敬老師、各位干部、同事:
大家晚上好!
下面由我代表院衛生部作本學期工作總結,請大家予以審核:
本學期,在本部門開展的各項工作中,得到了老師和各位同事的關心與支持,在此,衷心的感謝你們!
本期的工作,我們一直本著“環境育人”的宗旨,堅持以衛生檢查為核心,以衛生保持為中心,積極配合衛生值周系部與班級開展工作,以“管理嚴、關心誠、服務真”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態度,做好以下幾點:
一、做好干部干事及衛生值周的管理考核工作
每周我們都將不定時的分配人員對值周班級所值勤的區域進行抽查、統計,從而加強對值周班級的考核力度。
二、加強打掃除的管理和監督
在每周一的大掃除中,我們都將會對各個系部進行評比。對表現不好、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的班級,我們也給予表揚并適當的加班級考核分。
三、監督工作的開展
我們將整個學院劃分為五大塊分配到各個系部并要求其定點監督,同時院學生會其他部門將協助本部門對全院衛生進行流動式監督。
四、為迎接“世界衛生日”的到來,本部門組織開展了以“校園是我家、衛生環保靠大家”為主題的大型簽名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并得到了學院領導的高度贊揚。
五、協助各系黨支部組織“第十三期入黨積極份子培訓班”全體成員,開展全院衛生大清理,等社會實踐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本期工作中,我們始終以一種朝氣蓬勃的姿態去面對每一件事情,我們有過挫折,但我們也堅強的走過來了,我們有過歡喜,但我們并不以此為傲,我們將再接再厲,為學院的衛生工作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暑假過后,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學期,在新學期的工作中,我們將會在本學期的工作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緊緊圍繞“創新”二字來開展工作,爭取把我們的大學校園建設成“綠色校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提升學院品位”的宏偉目標。
以上就是本部門本學期的工作,請審核!
院校衛生部總結匯報二
學校衛生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學生順利接受教育的先決條件。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學生成長的兩根支柱,它關系到學生的生存、做人、求知和發展。一年來,在學校領導的直接指導和親切關懷下,學校醫務室圍繞《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監督檢查學校的環境衛生、努力為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服務。
一、認真做好日常工作。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客觀條件,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本學期我們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利用黑板報、宣傳窗、廣播站、班隊活動課等陣地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按規定開設衛生健康教育課。
實行衛生崗位責任制,搞好校園環境衛生,營造健康優美的育人環境。劃分衛生包干區,責任落實到班級,每天兩掃。衛生檢查辦法:德育處成立衛生檢查評比小組,每天下午上課前檢查,并在黑板上公布檢查結果,每周一在全校會上公布衛生獲獎班級。室內外和保潔區做到一日三打掃,每周五大掃,保持地上無紙屑、雜物,室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拖把、抹布洗凈擰干掛在指定的地方。學生個人衛生每周選擇不同的項目檢查一次,學校隨時抽查。始終保持園校環境清潔優美。班級的衛生工作情況作為班主任考核、評比先進班級等依據之一。按照學校安排定期每周五對學校環境進行消毒工作。保持學校的校園環境的潔凈,切斷傳播途徑,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二、積極進行健康教育。向學生普及衛生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本學年辦了健康教育專欄,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了解常見病例,提供預防能力,更好的投入學習。
三、做好傳染病、流行病防治工作。秋冬兩季是傳染病、流行病高發季節,做好預防是防止其流行的關鍵。、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做好師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加強個人衛生教育,進行個人衛生習慣抽查,以養成講衛生光榮,不衛生恥辱的新風尚。做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宣教,開展衛生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輔導、督促學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正確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在秋冬換季之前提醒老師和同學們注意預防。并通過板報和廣播介紹傳染病預防知識。
四、盡力為老師們的健康服務。一線的老師工作都很辛苦,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但有時卻不能關心自己的健康。在學校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醫務室努力為老師們的健康服務,如給老師們量血壓,簡單包扎等,還配合塘沽醫院為全校在職和退休教師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身體檢查。
五、體檢工作有條不紊,組織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視力普查工作,做到準備充分,秩序井然,順利完成任務,并做好了近視眼、沙眼、齲齒、營養不良等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并配合保健所完成了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為預防學生疾病,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檢查反饋后,針對個別情況比較嚴重的學生,積極與家長聯系,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追蹤。爭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了在校每位學生的健康。
六、及時處置學生的偶發傷病。學生活潑好動,意外傷害在所難免;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偶發疾病,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校醫務室配備了一些常用的藥物以供應急之用,校園里發生和發現的小傷小病能夠得到及時的醫治,也維護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七、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為了與時俱進,我們要積極參加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業務培訓,增長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8-0135-04
目前,我國高職在校生數量已經占全日制大學在校生數量的一半,高職學生在大學校園和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隨之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2010年10月至12月,我們在北京22所公辦高職院校中選擇兩所,對其2487名新生進行了心理調查。所得數據經SPSS統計軟件處理后,我們對兩所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了比較全面準確的了解,也為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了豐富的事實依據。雖然我們的普查只在兩所院校進行,但我們還是認為其結果對整個北京市乃至全國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發展都具有參考意義。
一、調查工具
本次測查使用由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組編制的《中國大學生心理測評量表》,該量表是由4個量表組成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這4個量表分別是《中國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和《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在今年10月的心理健康測評中,為了減少參測學生的顧慮,4個量表依次分別稱為《中國大學生心理量表(1)》、《中國大學生心理量表(2)》、《中國大學生心理量表(3)》和《中國大學生心理量表(4)》。
首先,《中國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CSLSS)可以測量大學生在一段時期內(例如一年內)所承受的精神壓力。本量表在臨床應用時主要參考學習、生活、社交、發展、家庭5個分量表的得分和總量表得分。
其次,《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以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適應過程中所出現的心理障礙為評定對象,包含軀體化、焦慮、抑郁、偏執型人格傾向、強迫型人格傾向、依賴型人格傾向、沖動型人格傾向、性心理障礙、社交攻擊、社交退縮、自我意識偏差和精神病傾向等十二個分量表。按照各維度癥狀的描述,得分較高者表示相關癥狀比較明顯或嚴重,但并不表明被試一定處于心理疾病狀態;得分較低者表示無明顯癥狀。
再次,《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CSAS)是測量中國大學生適應狀況的工具。共60個題目,七個大維度,分別是人際關系適應、學習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擇業適應、情緒適應、自我適應和滿意度,其中前六個維度又各自包含兩個小維度,分別為在這六個方面的適應現狀和適應調節。
第四,《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CSPS)根據王登峰教授的七大人格理論,從活躍、爽直、自信、嚴謹、趨利、重情、熱情七個維度測查大學生人格健康狀況。
二、調查程序
1.主試培訓
2010年9月,我們對兩院心理老師進行了關于本次測驗的相關培訓。
2.組織施測
2010年10月,兩校老師各自在自己學校施測。共發出問卷2520份,全部回收。
3.數據處理與結果反饋
施測后,運用數據SPSS軟件進行處理。根據約談標準,篩選出約談人員。
4.約談干預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與篩選出的學生個別約談。
5.綜合處理
2010年3月,對全部數據、事實進行綜合處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普查結果
1.關于《中國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CSLSS)
高職學生生活應激各指標與常模的均值比較
表1:
從表1可以看出,除家庭壓力高職學生與本科生常模無顯著差異外,其他如學習壓力、生活壓力、社交壓力、發展壓力,高職學生都非常顯著地大于本科生(.01水平),整體心理壓力也非常顯著地大于本科生(.01水平)。
對性別差異進行F檢驗,結果發現,男生與女生在心理壓力的各個指標上均有非常顯著的差異(.01水平),男生的學習壓力、生活壓力、社交壓力、發展壓力、家庭壓力以及整體心理壓力均非常顯著地大于女生。
2關于《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
從表2可以看出,與常模相比,高職學生在軀體化、自我意識、攻擊、依賴四個指標上無顯著差異,其它指標則表現出非常顯著的差異(.01水平)。其中在焦慮、退縮、性心理、偏執、強迫五個指標上,高職學生得分非常顯著地低于常模,說明在這些方面高職學生表現癥狀較輕,而在抑郁、沖動、精神病傾向三個指標上,高職學生得分非常顯著地高于常模,說明在這幾個方面高職學生的困擾較嚴重。整體上看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似乎優于一般本科生。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各指標與常模的均值比較
表2:
不同性別學生CSMHS各指標得分平均數
對性別差異的F檢驗表明,心理健康各指標中,抑郁、性心理兩項表現出顯著的性別差異(.05水平),女生比男生更易受抑郁的困擾,而男生比女生更易受到性的困擾。強迫、沖動兩項指標性別差異非常顯著(.01水平),男生更易過分疑慮(強迫),女生更不易控制情緒(沖動)。其他指標性別差異不明顯。
我們還對不同來源學生CSMHS各指標得分平均數進行了F檢驗,結果表明,來自于大城市、小城鎮、農村的學生在心理健康各指標中,只有自我意識和退縮兩項表現出非常顯著的地區差異(.01水平),來自于農村的學生在自我意識上得分偏高,說明他們更易受到這方面的困擾。來自于小城鎮和農村的學生在退縮上得分偏高,說明他們在交往中更易陷入被動局面。
此外,“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量表的編制”課題組還根據CSMHS確定了建議約談的學生的標準,據此標準,兩院共篩選出學生285人,占施測學生的11.45%。
3.關于《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CSAS)
高職學生適應指標與常模的均值比較
表4:
表4續:
從表4可以看出,高職學生在適應方面除情緒適應與本科生常模無顯著差異外,其他各指標差異均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01水平),其中對人際關系的適應,高職學生非常明顯地優于常模,而學習適應、校園生活適應、擇業適應、自我適應、滿意度適應以及總體適應則非常顯著地差于常模。
性別差異方面,F檢驗表明,高職男女學生的適應能力在人際關系、校園生活方面差異非常顯著(.01水平),男生對這兩者的適應狀況非常明顯地好于女生。在滿意度方面,性別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水平(.05水平),男生對現狀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女生。在學習、擇業、情緒、自我這四個方面則沒有表現出性別差異。從總的適應狀況看,男女生差異也顯著(.05水平),男生的適應明顯比女生好。
來源差異方面,F檢驗表明,來自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在人際關系、學習、滿意度方面適應狀況非常不同(.01水平)。來自大城市的學生對人際關系的適應及對現實的滿意度非常明顯地好于其他類學生,來自農村的學生對學習的適應狀況則非常明顯地好于其他類學生。擇業方面,來源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水平(.05水平),來自農村的學生擇業適應明顯好于其他類學生,他們對未來想法更明確。其他方面(校園生活、情緒、自我、總分)地區差異不明顯。
4.關于《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CSPS)
高職學生各項人格指標與常模的均值比較
表5:
表5續:
表5說明了高職學生人格特點與本科生常模的差異情況。可以看出,高職學生在人格的爽直、自信、嚴謹、重情四個維度上與常模差異非常顯著(.01水平),在活躍、趨利、熱情三方面則與常模無明顯差異。
而男女學生個性特點只在嚴謹方面有顯著差異(.05水平),女生明顯比男生更踏實、認真。人格的其他方面,性別差異不明顯。
我們也發現家庭所在地對人格有一定影響,來自于不同地域的學生在個性的多個維度上差異非常顯著,包括活躍、自信、嚴謹、趨利(.01水平)。來自大城市的學生最活躍,來自農村的學生最不活躍;來自農村的學生最自信,來自中小城市的學生最不自信;來自農村的學生最嚴謹,來自大城市的學生最不嚴謹;趨利維度上,越是大城市的學生越友好,越是農村的學生越自私、虛偽。除此之外的爽直、重情、熱情三維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地區差異。
四、分析與討論
1.關于被調查高職學生的整體心理狀況
綜合各項測量結果,高職學生心理狀況大致為:
其一,精神壓力普遍較大。他們感到學習艱難無趣,應付日常生活困難,社交困擾多,也為個人發展操心。
其二,心理健康狀況較好。12個指標中,五個指標得分優于本科生常模,四個與常模持平,只有三個比常模差。當然抑郁、沖動、精神病傾向三項指標的不良表現也應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
其三,適應情況非常不好。他們不會學習,對學校的軟硬環境都不滿,對未來沒有明確思考,對自己持否定態度,對現狀不滿,整體適應很不好。這也許與施測對象是入學不久的新生有關。
其四,人格特點為性情爽直,但不自信、不嚴謹且功利性較強。
2.關于性別差異
被調查學生性別比例為男生占35.35%,女生64.65%。從測量結果看,性別差異主要表現為:
首先,男生心理壓力比女生大。
其次,心理健康方面男生更多受性的困擾,也更愛疑慮、守舊;女生的抑郁傾向、沖動性比男生更明顯。
再次,男生適應比女生好,尤其在人際、校園生活、滿意度方面。
3.關于家庭所在地類型的影響
比較突出的是農村學生(占14.62%)的表現,他們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最強,更適應學習,有較明確的發展規劃,也更自信、嚴謹,但同時他們自我意識不佳,比較退縮,不活躍,也更自私冷漠一些。大城市學生(占66.44%)的表現也值得注意,他們自我意識良好,擅長社交,比較友好、城實,性情多外向,但做事較馬虎、懶惰、不善于合作。
4.關于下一步工作的設想和建議
首先,思想態度上,要尊重、愛護、接納學生,真誠幫助學生成長,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次,有關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計劃,除定期普查外,更應常規性地開展其他心理衛生工作。
再次,對篩查出的學生要在尊重、保密的原則下進行有效監控,確保其安全、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小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叢媛.大學生心理健康(高職高專教育)[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3]冉超鳳.(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秦瑞連、曹曉平.遼寧3000名大學生SCL-90測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1997(4).
[5]桂守才.大學生自我認同感的差異[J].心理科學,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