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學習計劃

英語學習計劃

時間:2022-12-01 21:36: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學習計劃

第1篇

精選小學英語學習計劃

一、以興趣為契機,多結合生活實際,學會運用語言

初學英語階段,意識還處于感性階段,老師會千方百計地在課堂上激發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通過做游戲、唱兒歌、畫圖畫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調動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小學生明白學習英語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二、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1、傾聽的習慣。

2、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

3、養成正確記憶單詞的習慣。

三、注重積累,搜尋有效的記憶方法。

記憶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記憶方法直接關系到英語學習的成敗。小學生是初學者對于單詞的記憶還知識處于感性階段,如能引導得當,能發揮他們記憶的潛能。

很多人說在閱讀中背單詞,但那是需要一定的單詞量作為基礎才行。雖然閱讀很重要,但集中精力專門背單詞還是必須的,否則單詞量太少,閱讀就完全失去了興趣。我們學習我們的母語,尚需要專門的記生詞和生字。

可以使用單詞記憶方法記憶,筆者曾體驗過“表音密碼”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記憶的效果特別好,它的原理具體我也說不清楚,一開始用覺得這方法挺一般的,沒什么特別的,但是體驗完到后來(你試個幾天),你就會發現很神奇了,它真的能讓你做到見詞能讀、聽詞能寫。并且從此大量的單詞不再是問題。這對于大量詞匯記憶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四、持之以恒,把握未來。

學習英語要過許多關,如語音關、開口關、拼讀關、朗讀關、默讀關、快讀關、詞匯記憶關、句型轉換關、情景說話關、快速聽寫關等。過每一關都要下夠功夫,練夠火候,才能苦盡甘來。

以下六點是重點

1. 上課時間一定要充分把握

2. 堅持大聲朗讀課文,可改善自己的語音,語調

3. 通過學習課文,在課余時間翻譯課文

4. 對于每課的語法重點,要適時總結,細致分析

第2篇

我是一名中學生。我喜歡英語,但是對我來說卻很難。現在我有一個很好的英語學習計劃。

I have a pronunciation problem. I cant pronounce so well. So I plan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 I can t read English passages quickly and can t write a passage clearly. Now I plan to read more and practice writing often. As for listening, sometimes I can t understand what others are saying. So I plan to improve myself by listening to the radio and TV. Grammar is the most difficult for me. I have no idea of it, but I think my English teacher can help me with it.

我的發音有點問題。我發音不好。所以我打算聽磁帶并跟讀。我不能快速地閱讀英語文章,也不能清清楚楚地寫文章。現在我計劃看多些書,經常練習寫作。至于聽力,有時候我無法理解其他人在說什么。所以我打算通過聽收音機和電視來提高我自己。對我來說語法是最難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辦,不過我覺得我的英語老師能夠幫助我。

With this English-learning plan, I m hoping for great progress.

有了這個英語學習計劃,我希望能取得很大的進步。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If there is no water, we will die. We can eat nothing for few days, but we must drink water every day. Besides, if there is no water, the plants will not grow, and the animals will not live. Therefore, there will no food for us. But the water has been severely polluted nowadays. Much water is not suitable for drinking. For our human beings and our planet, we must protect water. Without it, there would be no life any longer in earth.

水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水,我們會死。我們可以幾天不吃東西,但是我們每天都必須喝水。此外,如果沒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長,動物也活不下去。因此,我們也就沒有了食物。但是現在水資源卻被嚴重污染,很多水都已經不適合飲用。為了我們和我們的星球,我們一定要保護水資源。沒有水,地球上也就不會再有生命的存在。

Some people love to play badminton, some love to play football, others love swimming, but my favo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It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because of Yao Ming. Because of him, many boys in China get to know about basketball. He is so excellent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play like him. He is my idol.

有些人喜歡打羽毛球,有些人喜歡踢足球,其他人喜歡游泳。而我最喜歡的運動是籃球。因為姚明,籃球在中國很受歡迎。許多男孩子因為姚明而了解籃球。他如此的優秀,以至于每個人都想向他那樣打球。他是我的偶像。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I am the tallest boy in my class, so I play as center. Playing basketball is not only good for our health, but also helping us to make friends. I hope someday I can be an outstanding player just like Yao Ming. Maybe in the future, I will go to NBA and win the champion.

放學后,我經常與朋友們打籃球。我是班里最高的男孩子,所以我打中鋒。打籃球不但讓我們保持身體健康,也讓我們結交朋友。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成為向姚明那樣優秀的籃球運動員。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去NBA打球,并贏得冠軍。

第3篇

然而,通過筆者多年對高一新生的實際觀察,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制定英語學習計劃,當讓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時,他們只是像安排時間表一樣,羅列了幾點背單詞、背課文、做練習等等。其實這樣的計劃是毫無意義的,不具體,可操作性不強,實施起來就是一句空話。本文筆者將給高一新生談談制定和實施英語學習計劃的幾點具體建議,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一、制定計劃要具體、切實可行

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高一新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也應該如此。計劃反映的目標是理想,是一種可能性,其出發點應當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就是要解決當前的實際與未來理想之間的矛盾,將可能轉化為現實。因此,計劃既不能高于現實,又不能高不可攀。不少同學往往激情澎湃、豪情萬丈、信心百倍,剛開始設置學習目標過高,不符合自己實際水平,盡管起初努力實施,可沒兩周吃不消,就自暴自棄,喪失信心。那么怎么才能夠正確地分析自己的實際呢?首先,客觀評價自己目前儲備的英語知識和掌握的英語技能。英語知識主要指初中學過的單詞、短語、語法,要如實認識自己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英語技能指的是聽、說、讀、寫能力,明了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一般來說,語言知識和技能一般的同學要將復習初中的內容列入計劃中,而語言知識和能力較好的同學就可以以目前的起點制定計劃了。其次,正確分析自己的學習英語的態度。高中有句口號叫“態度決定一切”,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學生自己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21世紀合格公民的必備條件之一,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Willing(1987)指出四種不同的語言學習風格:具體型學習者、分析型學習者、交際型學習者和崇尚權威學習者。

二、制定計劃要權衡各學科、長短期、課內外的計劃

首先,英語學科是高中開設的基礎學科之一,盡管它很重要,但制定計劃時,要把英語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合理分配時間,才能保證所學習的學科全面發展。其次,制定學習計劃要處理好長期和短期計劃的關系。長計劃是明確學習目標,大致的安排;短安排則是具體的行動計劃。科學研究表明:將目標和任務明細化,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這就是長計劃要和短安排相結合的原因。長期計劃大到高中三年的學習計劃,小到每一年、每學期的英語學習,短期計劃指的是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天的學習計劃。制定計劃要全盤考慮,注意計劃的層次性、連續性、發展性,要處理好長期和短期計劃的關系。再次,要協調好課內外計劃。課內一般情況下就跟著老師的計劃進行,要和老師的教學同步、協調。如果上一節課堂上或者課后自學出現了新問題的話,可以臨時制定計劃,準備在課堂上找時間及時解決問題。課外學習包括對課堂的知識及時復習、不斷深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落實已定計劃

長期按學習計劃辦事,就會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生活有規律。這種習慣平時表現在每天的時間安排和學習方法的運用上。

一方面,安排好學習時間。時間安排上一旦形成習慣,該到計劃要求的學習時間就在固定地點學習。對于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在開始階段,自己可支配的自由學習時間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因為他每天能完成老師當天布置的學習任務就很不容易了。但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他的常規學習時間將會逐漸減少,而自由學習時間則相應逐漸增加。由于開始階段自由學習時間較少,所以,一般學生往往抓不緊,這也恰恰是他被動學習局面難以改變的原因。因此,剛開始執行學習計劃時,可能會覺得時間特別緊張,但這時即使需要占用一部分個人的娛樂和休息時間,也要確保學習計劃的完全落實。只要堅持走過了開始這個階段,過于緊張的學習狀況就會逐步改變。一個學生如果能感到自己學習上與別人有差異,并且希望改變這種學習狀況,那他就應該以分秒必爭的精神去抓個人的自由時間。一旦抓住了自由學習時間,他就會努力去提高在校常規學習時間的效率,以增加自由學習時間,從而使自己掌握的學習主動權越來越大,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也就會逐漸到來。

另一方面,學習方法上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感到不預習就無法聽好課,不復習就不能做好作業。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質量。而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長期按照學習計劃進行學習的結果。所以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計劃和頑強意志的產物。此外,選擇好學習場所。要實現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場所的選擇和時間的管理同等重要。選擇課外學習場所,最好能避開過道,選擇一個干擾較少的位置,準備好學習所需用品,然后靜下心來,訓練自己按計劃一次做完一段工作;如果到自習室或圖書館去學習,最好都能按習慣坐在同一位置,這樣有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四、毅力、意志力是實施計劃的有力保證

大部分學生都有計劃,但真正按計劃實施的卻不是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因為缺乏學習的毅力和意志力。學好英語必須要有毅力、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英語學習者不管多么聰明,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學不好英語。所以,高一新生要分析自己學習英語的毅力和意志力的強弱。如果毅力差,意志力薄弱,制定計劃時,要將提高毅力和意志力列入其中。因為他們對學好英語非常重要。

五、不斷反思、評價、修整,逐步完善學習計劃

第4篇

關鍵詞:探析;英語;學習;策略

英語學習策略是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是學生取得英語優異成績的最佳助手,是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的最佳方式。為此,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去探析英語學習策略,正確理解英語學習策略,讓英語學習策略為你的英語學習指引方向。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認真指導,讓學生理解掌握,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服務。

一、理解策略

英語的理解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分析、掌握、運用英語知識而使用的方式及方法。其常用策略有以下的內容:

1.依據英語學習的要求,學生自擬課前預習提綱,做出學習計劃重點、關鍵,做好英語課堂學習的準備。課前可以進行英語自學,找尋英語知識點,確定學習目標,分析知識內涵,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及利用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

2.抓住英語學習重點,找尋英語學習難點的破解途徑,認真觀察,仔細聽講,集中上課的注意力,培養學生上課的有意注意。

3.認真思維,動腦思考,抓住關鍵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配合英語教師,協助教師掌握英語課堂所教學知識。

4.養成勤記筆記的習慣,抓住英語知識的重點,選擇性地摘記要點內容,利用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提升。

5.自主復習,及時歸納與整理,發現規律,能夠自我發現問題并進行合理地改正。

二、調節策略

英語的調節策略指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計劃、實施、思考、評析及調整的策略。其常見的調節策略有以下內容:

掌握英語學習任務,知曉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制訂可行的英語學習計劃,掌握好英語的學習內容,學習中認真思考,及時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找尋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充自己知識的遺缺,進行有效的調節整理。

三、溝通策略

此英語學習策略完全是為學生學習英語而服務,讓學生找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在與同學及老師的溝通過程中,提升自己英語學習效果的最佳策略。

1.積極找尋屬于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方法不一定對所有人都適用,學生自己應該找尋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

第5篇

【關鍵詞】高考 改革 目的 興趣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116-01

高考英語改革方案是我們了解高中英語發展方向和掌握高中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向標。改革中的高考英語既考查中學英語和升入大學繼續學習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又考查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的能力。面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全球化的現實,新的高考英語改革方案把英語放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上,讓其貼近實際,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改革方案中“穩中求變,變中有新”的思想對高考英語具有較好的導向性。如何以高考英語改革方案為指向標學好高中英語?首先,高中英語在測試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拓展,測試目標設定更加合理,測試內容更加開放,考點分配更加均衡。其次,高考英語題型的功能和配置更加完善,新題型的不斷提出讓高考英語精彩紛呈,讓學生更全面綜合的運用英語知識。

一、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

首先明確英語高考改革方向和考試目的,認真學習英語考試大綱。歌德曾經說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目的,并借助才能和堅毅完成”。明確目的可以讓我們更加客觀的看待英語,更加努力的學習英語。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英語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從國家需要層面來說,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之一,是最廣泛使用的語言。首先,重要國際組織和世界性會議都將英語作為官方用語。其次,中國要提高綜合國力和增強國際影響力,就必須和其他的國家進行經濟、文化和語言上的交流。只會說家鄉話,無法走出家門,只會說中國話,無法走出世界。從我們個人生活層面來說,英語,這個國際通用的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要求,就必須學好英語,學活英語。

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也不例外。為了適應時展的要求,新的高考英語改革方案給英語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從英語學習興趣、英語生活經驗和英語認知水平出發,倡導英語體驗、英語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英語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英語學習途徑。身邊經常有同學說:“我天生就對英語沒興趣。”,其實有些興趣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培養的。我們可以通過感興趣的東西去完成無興趣的英語學習。例如,有人喜歡聽音樂,可以通過聽英文歌曲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有人喜歡看錄像帶,可以看英文字幕的錄相片來學習英語……我們千萬不能把英語只理解成枯燥的單詞、語法,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負擔。

三、增強自我管理的英語學習能力。

自我管理英語學習能力是指依靠主觀能動性按照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有意識、有目的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控制的英語學習行為。我們可以通過同學,老師,父母等的監督來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專注度,如每天讓同桌監督自己背固定數量的英語單詞;避免一邊做英語作業一邊聽音樂。內在的自我控制可以從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英語學習計劃開始,確保學習計劃的落實,在英語學習的實踐中對計劃的實施狀況進行定期自我檢查、自我督促、自我驗收。自己查找原因,想出解決辦法,確保學習計劃的執行,以達到自我管理的英語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四、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

第6篇

【關鍵詞】學習方案 學習模式 學習策略

一、學生學習策略現狀

高中學生應該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提高學習效果,減輕學習負擔,而且能夠大面積地提高教育質量。經過筆者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學生的學習策略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不足:

(一)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模式

我們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差、學習方法不當等問題。有些學生的學習模式還處于初中學習模式階段,有些學生學習方法不合理,大部分學生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

(二)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中十分強調和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適應時代需要,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必經之路。主動性是指學生自身產生一種對學習的需要,一種強烈的求知欲。而要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前提條件是學生必須有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學生中,部分學生覺得英語學起來很難,從心理上就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部分學生對英語并沒有興趣,學習英語只是為了考試,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學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單詞、短語和句子全靠死記硬背,學習上自然很吃力。也有些學生不善于歸納總結,沒有將新舊知識聯系的習慣,不講究學習方法。還有些學生缺乏自信心,說英語時膽小不敢開口,害怕犯錯誤后同學們會取笑。更有些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堂上思維不積極,跟不上老師的引導和節奏,課堂效率低,課后又不復習,這樣受到不良學習方法的影響,自然覺得英語學習十分困難。

(四)缺乏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能力

學生學習自我監控,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活動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的計劃、監察、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過程。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學生學業成績好壞的重要因素。培養學生學習自我監控能力,是促進學生主動、自覺、有效學習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證。然而,我們的學生往往缺乏這種自我監控能力。我們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也不會注意自己的學習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好壞,當然他也就不會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計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五)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的環境

學習任何語言都離不開一定的語言環境,現在學生大部分是在漢語環境下學習英語,沒有英語學習的環境是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目前,英語學習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圍繞教材來進行學習,聽力、對話、閱讀、寫作、角色表演等是我們教師進行教學的內容,然而教學上還是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師有時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聽懂,不得不說大量的漢語。而課后,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幾乎沒有使用英語表達的。

二、長期學習方案策略

(一)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模式

它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率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開拓學生的智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優化的學法模式:準備學習 —— 課前預習 —— 專心上課 —— 及時復習 —— 獨立作業 —— 改正錯誤 —— 系統小結 —— 課外學習。真正讓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揮主觀能動性,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敢于爭辯,確定學習目標,以實現課堂教學目的。

(二)調動學生的內部動機,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具有內部學習動機的人以能否真正掌握和運用英語語言為最終目標。因此分層次、明確、扼要地確定各類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通過適當控制學習任務的難度,控制學習進程,盡量給各類學習創造練習、表現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并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使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使之持之以恒。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指出英語學習的特殊性

學習的主要障礙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優化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英語學習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指出英語學習不在一天兩天,而在于日積月累。學習策略一般都滲透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鼓勵學生平時多聽、多說、多看、多寫,留意身邊出現的英語,如:介紹一些瑯瑯上口的廣告詞,一兩句歌詞和詩歌等,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敏感度,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四)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求學生養成制訂學習計劃并認真執行學習計劃的習慣,通過學習計劃來調節學習進度,也用來控制自己的學習動力。中學生大多處于自我控制力不強的心理階段,必須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培養。制訂學習計劃也要講究科學性,一是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相結合,長期計劃一般是目標,短期計劃一般是具體安排;二是個人學習計劃要與全班的教學進度相結合;三是學習計劃是個人的學習內容和進度安排,要從個人的實際出發,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相結合。

(五)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的環境

語言學習是人的本能,語言的能力是天生的,但能不能學好,受到學習環境很大的影響。大多數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和班集體來學習英語。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從聽懂課堂英語開始,再創造一個學習的角落,利用多元化的學習媒體來創造英語環境,在班級中形成英語學習的氛圍,讓一部分英語學得較好的學生帶動全班學好英語。并且鼓勵學生創造家庭語言環境,在鏡子前、書桌上貼滿英語雜志、報紙;把錄音機、收音機、電視機輪流打開,讓周圍整天充滿英語的聲音。通過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的環境,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

三、結語

學生有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策略,才能更有效地學好英語。這既包括學習者的心理過程,也包括學習者的具體行動,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長。教學是教和學的統一體。學生的有效學習策略直接得益于教師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學習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才能使學習變得輕松、靈活,才能為以后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英語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非速成之事。學生在掌握了有效的學習策略后要做好長期學習計劃,通過長期有效地學習,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獲得豐碩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文秋芳. 英語學習策略論.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 教育科學出版社.

第7篇

【關鍵詞】英語 學習習慣 統計分析

英語作為大學階段的公共課程對大學生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也是學生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關系著英語學習的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學好英語及拓展學科內外知識、提升自身修養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方式之一。通過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調查,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與實際想法,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以貴州師范學院學生做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對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同時以無提綱式訪談輔助。問卷發放采用隨機性的方式,共發放200份。其中,針對英語專業的學生發放問卷100份,非英語專業學生發放100份,共計回收問卷200份,回收率100%。本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以下四個方面的情況:學習計劃、學習動機、“聽、說、讀、寫”的習慣以及學習態度。本研究應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收集與處理。

二、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是一種學習目的性的需求。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是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通過調查發現50%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對期末考試,其中英語專業的學生占本組的比例為38%,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占本組的比例為62%;為了拿到四六級證書的學生占47%;為了提升個人技能學習英語的學生占18%,說明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大部分都很被動。

表1:學生學習英語動機分析

平方 方差 觀測值 df F P(F

英語專業 25.00 129.33 4.00 3.00 0.18 0.0975 0.1078

非英語專業 25.00 711.33 4.00 3.00

為分析專業與非專業學生在學習動機尚是否存在差異,采用方差分析,構造F統計量:,選取即95%的置信水平,此值大于臨界值0.11,拒絕原假設,認為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動機上存在顯著差異。從調查結果上來看,30%的英語專業學生認為專業是為找工作服務的,因而他們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未來的事業需求。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近九成的學生都是因為應對考試而學習英語,一是期末考試,一是英語過級考試。此次調查學校以貴州省本省生源為主體,學生英語底子薄弱,訪談中大部分學生反映對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若非課程安排與英語過級需要,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愿意自主學習英語。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習英語動機差別在于前者是為了工作后者是為了考試。

三、學生對英語學習計劃與預習情況

表2: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語學習計劃與預習情況

單位:%

計劃 有長期計劃 有短期計劃 因考試而計劃 沒有

英語專業 14 35 45 6

非英語專業 1 11 52 36

預習 經常 有時 偶爾 沒有

英語專業 29 38 33 0

非英語專業 6 28 42 24

制定可行且有效的學習計劃能夠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從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語學習計劃與預習情況可以看出,與教師們的期望不同,能夠養成英語預習習慣的同學非常少,同時學生缺乏短期與長期的計劃。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即使制定了短期或者長期的學習計劃也很難保持預習的習慣。很多學生是因為需要考試而學習,這也使得考試前的一段時間自習的學生人數相比平時倍增。這樣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缺乏持久有效的動力,同時,突擊式的學習方式往往產生的效果持續時間不長,無法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貴州省生源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往往缺乏英語預習習慣的培養,加之有部分老師唯“考試”是瞻的教育理念,對學生們產生的影響深遠,要想培養大學生預習英語的習慣很難。

表3:學生對英語學習計劃與預習情況的分析

計 劃 預 習

英語專業 非英語專業 英語專業 非英語專業

方差 327.33 540.67 291.33 220.00

合并方差 434.00 255.67

假設平均差 0.00 0.00

df 6.00 6.00

t 雙尾臨界 2.45 2.48

檢驗兩組學生是否存在計劃與預習偏好上的不同,建立檢驗假設的t統計量,自由度為6,因為是雙尾檢驗,故其大于臨界值1.943,拒絕原假設,認為兩個總體的均值不相等。同理可知,學生在預習中認為總體的均值不相等。說明,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是否有學習英語的計劃和預習兩方面的總體偏好是不同的。

四、學生對“聽、說、讀、寫”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度

表4: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聽、說、讀、寫”習慣

單位:%

聽 聽廣播或者磁帶 經常 有時 偶爾 從不

英語專業 10 53 37 0

非英語專業 0 8 29 63

說 用英語交流 積極主動 有時 偶爾 從不

英語專業 12 35 41 12

非英語專業 0 10 20 70

讀 早讀 經常 有時 偶爾 沒有

英語專業 16 51 33 0

非英語專業 0 5 22 73

寫 英語日記 幾乎每天 有時 偶爾 從來不

英語專業 8 39 44 9

非英語專業 0 2 12 86

隨著國際溝通和交往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應用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根據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以適合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所以,在應用英語交流中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才能適應社會各方面需求的人才。

從調查結果來看,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更積極主動的訓練自己“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對于“聽、說、讀、寫”四項大多都是“從不”或者“沒有”相應的習慣。同時,我們發現學生更愿意去聽和說,而不愿意寫。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欠缺。

五、結論

從調查結果來看,73.5%的學生是因為考試(包括期末考試和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而學習。相比較而言,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不論是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態度上都存在很大差異。同時,學生缺乏長期有效的計劃和持久的學習動力。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和觀念,樹立正確的認識,對改善學生英語學習習慣以及成果有益。

參考文獻:

[1]吳炳貴.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9.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

【關鍵詞】 英語學困生 學習興趣 解決辦法

進入高中階段,由于英語學習的難度加大,由原來的只注重基本知識的學習到現在的注重英語知識的運用。對于那些英語學習稍差的同學,學習起來難度就會加大,以至于一些同學不愿學習,對英語失去了學習興趣,而另一部分同學卻是想學但是苦于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望英語而興嘆”了。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起英語學習的興趣呢?現在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

一、學困生學習英語困難的原因:

1.1學生把學不會英語的原因歸結于基礎沒有打好,故而為現在學不好找到了借口

一些同學由于在初中階段基礎較差,故而認為現在到了高中階段,英語學不會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也就破罐子破摔,當問起時,就說“反正我初中就沒有學好,現在也不會學好了”。

1.2英語學習的時間安排以及學習任務的制定問題

有些同學在學習時,不能正確地制定學習任務,有的則是制定了卻不能按時執行,計劃只能是在一開始時湊效,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

1.3英語學習的方法

沒能找到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有些同學只是機械的記憶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而后就認為是完成了任務,不能把記下的東西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為己所用。

1.4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時能夠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很少,對于這些學困生來說,很難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

二、制定提高學困生英語學習興趣切實可行的方法

基于第一種情況,要讓學生端正態度,找出真正的原因,固然初中階段基礎沒有打好,對于高中階段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在高中階段端正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英語成績的提高也是大有可能的。教師在上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由淺入深,在講解新內容的同時,適當加入一些基礎知識,讓學生感到能聽懂學會,并且要因材施教,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時間的安排以及學習計劃的制定問題。英語是一種語言,容易遺忘,因此根據語言的特點,讀練聽是必須的,因此早晨的朗讀,晚自習的寫與練是必不可少的。制定正確的學習計劃,并且按照計劃執行,不要半途而廢。計劃的制定要循序漸進,詳盡可行,可以先制定一個短期計劃以及近期目標,這樣在達到了目標以后,再制定下一步的計劃,由于計劃完成的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才有助于下一步計劃的實施,這樣有助于增加其學習的動力,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策略很重要。(1)要養成提問的好習慣,(2)建立自己的改錯本。(3)養成每天早晨必須朗讀的好習慣。(4)將復習作為一個重要的過程,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制定正確的學習以及復習策略。(5)學習時要準備好經常用的學習工具。比如《英漢詞典》、記錄本等,把不會的地方隨時記下。(6)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樹立自信。

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一個重要表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一改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學會并且善于靈活的組織課堂。激發興趣之目的,是變逼為導,變苦學為樂學。把求知變成學生最大的內在需要。因此我們用“愛”促進 教育,用“趣”構建教育模式,用“玩”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師生的互動作用。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要做到以下幾點:(1)課堂的引入要新穎別致。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2)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比如小組競賽,男女競賽等等。(3)創設情境,舉辦各種形式的英語活動。比如創辦英語角、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演講以及英語短劇等等,給學生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4)教師要根據講課內容以及學生的差異情況,制定靈活多樣的活動,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去。

三、結束語

第9篇

關鍵詞: 自主學習模式高職英語教師角色與挑戰

一、英語自主學習的內涵和意義

西方教育學家從20世紀中期開始倡導自主學習,并將其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1981年,Henri Holect出版著作《自主性與外語學習》成為這一領域研究的起點。他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自主學習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確立學習目標;

(2)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

(3)選擇方法和技巧;

(4)監控學習過程;

(5)評估學習結果。

國內外對自主學習的英文表達方式有autonomous learning;learner autonomy;self-regulated learning;self-organized learning;self-study;self-planned learning;independent learning等。這些表達共同體現了一個特征,即自主性。

在具有中國國情的英語教學環境下,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應該涵蓋五方面內容:

(1)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2)確定學習目標與制定學習計劃;

(3)有效使用學習策略;

(4)監控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

(5)監控與評估英語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可以概括為學習者自愿承擔自己的學習責任,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監控學習過程和計劃進展情況,自我評估學習效果和目標實現程度。由此可見,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者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的過程。

二、高職英語教學采用自主學習模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力有待加強

由于高職教育以技能培養為主,部分學生片面理解為突出實踐能力,而忽略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習追求實用,致使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情緒低迷,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遇到英語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又感到難以擴展和提高自己。

2.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自我學習能力有待改善

高職院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探究性、聯系性。由于對英語學習缺乏探究性,許多學生難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也激發不了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缺乏對英語學習的整體把握。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課后沒有教師的監督指導不能獨立地制定和實施學習計劃,對課后時間的利用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3.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能力不高,學習方法如認知策略、知識的遷移、記憶策略等缺乏,學習習慣不良,使得學習效果不佳,學習目標難以達到,學習信心由此發生動搖,心理壓力也因此而產生。面對英語等級考試或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和厭學情緒。

4.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語言技能的鍛煉有一定局限性

英語語言學習是一個積極的動態過程,是學習者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模式對信息進行加工,并監控、檢查各個加工過程,最終達到靈活自如地運用語言的過程,而語言學習本身是一種目標定向的學習行為,這種目標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能夠熟練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用語言來完成各種任務。因此,傳統課堂教學難免模式單一,信息量不足,教師不能完全因材施教。

基于以上幾點分析,高職院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在全新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1.英語教師在自主學習中心模式下扮演的角色

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是因為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行為,學習效果好壞是體現在學生自己身上的。教師的作用應該是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提供語言實踐機會、協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設計課堂學習方案、咨詢和指導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饋。教師不再扮演無所不知的權威角色,而是一個管理者、協調者、咨詢者和評估者的角色。同樣,學生的角色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參與學習,制定學習計劃,完成學習目標,并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激勵,既要掌握學習內容,更要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成為有獨立學習能力和發展潛能的終生學習者。

(1)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教師應按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各個階段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總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同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要求,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策略、緊湊有序的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營造自主學習氣氛。教師應盡量教會學生實行自我管理,但教師可作為“學習者”參與其中,共同討論。教師還要組織管理好學習小組,選好組長,實行與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的集體形式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在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

(2)英語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評估者和顧問: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學習計劃的完成情況,通過聽寫、提問、抽查作業、組織單元測試和階段考試等方法,發現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評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進而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具體分析,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計劃,解決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使學生學會自我評估,使學生能夠對自主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作出一個正確的自我評判,并能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改進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課下應繼續保持與學生的溝通,例如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交流,同時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及時提供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進行正確歸因。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對學習成敗的不同歸因,直接影響學生隨后的學習,正確而合理的歸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錯誤消極的歸因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優化學生的認知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用科學合理的理念替換不合理的思想,以形成積極的心態,從而輸出健康和積極的行為,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

2.教師在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中的作用

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中,教師不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其更多的責任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和信心,挖掘他們自主學習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動機,教會他們如何學習。有了動機有了方法,學生才會有自主;有了自主,學生就會自覺學習,而自覺學習就會提高學習效果。

英語教師應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介紹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應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習者本人,在學習中應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會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做好學習的計劃安排,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策略,督促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一是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的知識,使他們通過系統的學習了解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并全面了解各種策略;二是幫助學生總結學習英語的方法以強化他們對學習策略的理解和運用;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日常教學設計中的各種學習任務,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能力,讓他們在掌握學習內容的同時學會學習。此外,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目標導向激勵系統。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都有一個基本的目的,但是具體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并不明確,甚至根本沒有。由于不能把學習的目的具體和細化到現實的學習中,成為激發學習的源動力,因而難以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為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激勵教育,指導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目的進行過渡性的分解,使學生通過漸進性和階段性的方式逐步實現目標。

四、結語

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學校的關注、學生自身的努力外,英語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英語教師應該充分認識自主學習中心的意義,深入了解其功能和特性。在實踐教學中打破傳統模式,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扮演好教師的角色,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主學習中心的平臺,在高職英語教學離開創一條新穎、高效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Dickinson,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Littlewood,W.Autonom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

[3]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4]郭靜.網絡輔助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21).

[5]劉群芳.高職英語網絡教學模式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08,(14).

第10篇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動機現狀 動機激發策略

動機和學習策略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關鍵因素。研究表明,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果呈顯著的正相關,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者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從而促進學習取得成功。策略的恰當使用取決于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觀念。正確地認識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狀況,從而指導他們使用恰當的學習策略是當前獨立學院英語教師面臨的任務和挑戰。

1.研究理論

Gardner把學習動機歸納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入型動機。工具型動機指學習者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如通過考試、謀求一份好的職位,或者是為了獲取目的語國家的新信息如閱讀科技文獻等,工具型動機學習者有明確的目標,但目標一旦實現,其學習動機便消失。融入型動機是指對目的語社團有真正的興趣或有特殊的興趣,希望能更好地同目的語社團的人進行交流。

Dornyei認為動機策略是促進學習者個體與目標相關行為的手段,是指為了達到系統持久的積極性效果而有意識采取的動機行為,目的在于激發、強化、保持學習者的動機,防止其受到其他競爭的影響與削弱。Dornyei提出了激發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十大宏觀策略,Oxford提出了五條建議。國內學者劉東樓提出七條建議激發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Rubin將學習策略分為學習策略、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我國學者文秋芳教授把策略分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兩大類,這更加切合我國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學習策略并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運用是否恰當,學習動機和學習觀念對學習策略的使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是正確使用學習策略的前提條件。

2.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狀況

本研究對武漢市三所獨立學院的311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研究結果表明,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深層動機不強,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把英語學習當做是愉快的過程。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以表層動機為主,學習英語是為了實用性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找到好工作,為了事業的提升和發展。女生的深層動機高于男生;農村背景的學生學習表層動機高于城市背景的學生;英語水平高的學生深層動機高于水平低的學生。研究發現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習情景、個人發展、交流期待、課程設置、學習態度、內在興趣和努力程度7個。(1)與教師和小組學習相關的學習情景因素對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影響最大,尤其是教師的課堂行為、教學風格和個性特征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2)獨立學院的學生有著更強的交流需求,他們期待有更優良的教師資源和學習環境,期待獲得更有競爭力的英語優勢。(3)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內在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努力程度不夠,英語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外界干預。(4)男女生在交流期待、內在興趣和個人發展因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3.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激發策略

根據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機狀況的了解,應該采取相應的策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1)從培養學習者學習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深層動機。教師要轉變角色,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緊張心理,讓教師能夠近距離接觸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同時要在課堂上采用兩人合作或小組合作來完成語言實踐練習任務,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促進學生的語言鍛煉,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逐步培養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2)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幫助學生制定英語學習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并幫助他們逐個實現。長期目標可以激發學習者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熱情,實現個人價值,并讓他們感到現在所學與今后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現在多努力一點,就會離成功更進一步。短期目標要根據課程要求和教學要求所要掌握的知識來制定。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是實現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鍵。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不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適合他們的詳細的學習計劃,教師要進行指導監督評價的全過程,并不斷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實現自己的一個個短期目標,為實現長期目標做好準備。

(3)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學習資源。教師行為和教師風格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深遠的影響,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同時,指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園英語文化活動,創辦英語角,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甚至要學生走出校園,參訪外國人,這些活動都能很好地實踐課堂內容,并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英語趣配音或利用網易公開課等軟件和平臺實踐鍛煉自己的英文。

(4)充分發揮外語測試和評價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作用。根據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大學生要全面發展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在測試或評價環節就應該設置相關的測試項目。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執行著特殊的反饋機制,是克服教學活動對目標的偏差和使學習動機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測試能積極反映學生某階段的學習狀況和效果,同時測試的結果能影響到學習動機的增強或減弱,所以,測試環節要客觀地反映教學內容和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掌握,難易適度,形式多樣,能夠讓學生在測試和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收獲。

參考文獻:

[1]崔麗.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狀況調查及策略探索[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3):91-92.

[2]杜福興.談英語學習動機及其激發與保持[J].外語教學,2003(4):51-54.

[3]付欣友.ARCS動機策略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0(4):43-45.

第11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 學習策略 運用

一.英語學習策略的概念及其作用

英語學習策略是英語學習者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語而做出的各種選擇和采取的各種措施。它既包括英語學習者為提高英語水平所采取的各種方式、方法,又包括英語學習者對英語學習和使用過程的掌控,兩者相輔相成但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思維獨立、學習自主有效的學習者。教師研究英語學習策略可以使語言學習者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可以大幅度的改善學生的學習。這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而且也會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

二、英語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教師在設計英語學習策略訓練課程時,要清醒地認識到以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策略觀念

首先是不能以單純的英語學習策略訓練代替英語學習。英語學習沒有捷徑可走,需要學習者花費時間和苦功,詞匯要一個一個去積累,語音語調要一點一點去模仿,語法規則需要一個一個去練習。其次是學習者千差萬別,學習環境千變萬化,學習任務性質不一,難度不等,策略因人而異,因時因事而變。最后是學習策略的種類和使用的頻率都與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和任務的難度有關。當學習者語言水平高,任務難度低,使用的策略種類和頻率不會很高,因為這里很多程序已達到自動化程度,不需要使用策略;當學習者水平過低,任務難度過大,使用的策略和頻率也不會很高,因為這里學習者不具備使用策略最基本的語言水平。

2策略訓練必須要以“我要學”為前提

這里“我要學”,首先指的是學英語,其次才是英語學習策略。教師在設置相關學習策略的訓練課程時,要考慮到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何激勵學生學習英語學習策略。

3.策略訓練應注重管理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英語學習策略種類繁多,決定了英語策略的訓練課程不能以教師教授哪項具體策略為目標。要想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事半功倍,使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教師在管理策略上下功夫。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策略的運用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早在1913年杜威就指出,興趣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同時指出,沒有學生對所有事物都沒有興趣,也沒有學生對所有事物都有相同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某一話題或動機感興趣,他們就會全力投入。因此興趣對學習英語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興趣,英語學習將很難堅持下去。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培養和發展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將至關重要。一旦對英語有了興趣并努力去發展這一興趣,那么學生就會有強烈的愿望去讀英語、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并且會尋找一切機會去運用英語,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英語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2.培養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長期、近期目標,根據實際需要指定學習計劃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所以制定英語學習計劃非常重要。老師可以培養學生制定英語學習的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并且在制定計劃時要結合個人實際的英語狀況。計劃一旦制定,就要不懈地堅持下去,并定期檢查。

3.引導學生及時、經常、科學的復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復習是學習之母。要想克服學習中的遺忘問題,只有靠科學的復習。很多同學反映單詞記不住,很容易遺忘。這是因為他記憶得還不夠牢固,要牢固地記憶一個英語單詞,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兩個小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復習以達到牢固狀態的過程。學英語也是一個復習的過程,要天天堅持復習。從復習方法上講,可采用分散復習、集中復習、強化復習,把新舊知識按內在的規律有機地進行綜合歸類,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

4.培養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并引導學生使用情感策略

學習英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幾個月的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可能感覺不到英語的顯著提高,容易失去動力并喪失信心,最終會導致前功盡棄。解決這種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小組或班級同學合作一起學習。這樣彼此之間能夠相互鼓勵和支持,一起堅持下去。還有一些同學會出現焦慮、恐懼、擔心等狀況,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使用情感策略來調控學習情緒,消除焦慮、恐懼,以保持較強的學習動機,以便更好地學習英語。所謂的情感策略是指學習者為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際而采取的行動。如:與班級或小組同學合作學習,與同學一起參與各項活動等等。它的目的在于以調控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動機、情感、態度為基本目標,包括消除焦慮、恐懼的策略、自我鼓勵的策略等等。目前情感策略已受到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學者的關注。

四.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發展前景

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學習策略的選擇至關重要,其發展趨勢越演越烈,可以說已經是學習英語的必經過程。一是要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打通英語學習的初始關節英語學習的最主要難點在于大量的詞匯和語法,就像學中文專業要背誦大量的古文,學習法律專業要學量的法律條規一般,英語學習的重點在于怎樣背熟書本上那千千萬萬個單詞,記住那些難用的語法以及怎樣去揣測外國人說話的邏輯思維。二是要記憶與交際策略互補運用英語學習中的記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的背熟了那些單詞記住了單詞間的不同和相近之處,才有可能選對正確的使用辦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將枯燥的記憶策略與靈活的交際策略相結合,例如我今天背熟并理解了 classic amusive 這樣的詞匯,那么我可以與英語系的同學或者去一些英語活動的現場,跟別人聊一聊關于這兩個單詞的一些相關內容,例如 a classicfilm 一部經典的電影或者是電影中的 amusive speaker 等等來展開話題,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對話水平,在對話中更加運用到了自己所學習背誦的單詞和句子,讓它們在簡單的對話中變得更加深刻更加靈動,這樣學習英語就不再被動。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策略對于大學生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習英語之前應該尋覓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才能保證將所學知識系統的掌握住并且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第12篇

一、 問題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把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作為高中英語課程四大總目標之一。而調控策略是指學生計劃、實施、評價和調整學習過程或學習結果的策略。調控策略屬于元認知范疇,是對認知的認知;調控策略既包括對個體自身的學習監控,也包括對其它學習策略的制定和協調,還包括對學習心理的調控與優化,所以說調控策略是學習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調控策略水平高,則其學習的自控力、自覺性、目的性和計劃性就強,而且調控策略水平高的學生都善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學習方法與途徑去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自學能力。

而農村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常常是:教師教得很苦,整天忙著備課、找試題、講練習和批改作業;學生學得很累,無休止地背誦、默寫、做試卷和記筆記。然而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學生單詞記不住,記住的單詞不會用,聽起來似乎懂,做起來都是錯,茫然不知所措,興趣全無;而教師面對這樣的境況更是牙根恨得癢癢,然后只有感嘆好學生都被好學校招走了,結果是再加量、再加壓。由此常常會引發一些問題與矛盾,如學生會抱怨英語學習占去了他們太多的學習時間,別的學科教師似乎也有微詞,甚至容易造成學生與英語教師情感上的對立。

作為一個在農村高中教學多年的英語教師,對這樣的情景真的是太熟悉了。無奈時也會對這樣的問題做一點粗淺的思考與探究,應該說,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多超出了筆者的能力。作為教師,筆者思考的重點無疑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此有了對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進行調查和研究的想法。希望通過研究,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調控策略,改善學習行為,從而實現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

二、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的現狀

由于受研究的時間、規模、資金等條件的限制,問卷調查主要在我校進行。調查對象為在校學生,在三個年級發放的問卷數量基本相當,共發放問卷370份,回收368份,其中有效問卷365份。

調查問卷是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所列舉的調控策略內容設計的。問卷由13個單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問題3(即Q3,下同)至問題12是關于調控策略內容的;選擇A項得1分,選擇B項不得分,滿分10分;根據得分,把學生的調控策略水平分成五個等級,即9-10分表示“總是使用”,7-8分表示“經常使用”,5-6分表示“有時使用”,3-4分表示“通常不使用”,0-2分表示“幾乎不使用”。

調查結果如下:

以上兩表的數據顯示:總體來看,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水平較低,平均得分只有4.02,即整體處于“通常不使用”水平,說明學生缺少對英語學習策略的認識,缺乏使用調控策略的能力,因此導致使用調控策略的頻率較低;“總是使用”的占9.3%,“經常使用”的占11.8%,兩者加起來不過20%略強;而“幾乎不使用”的多達35.3%,即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幾乎都沒有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監控,沒有學習計劃,、沒有學習目標,對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沒有評價和監控,整個學習行為幾乎處于“學到哪是哪”的盲目狀態。

在某些具體調控策略的使用上也同樣存在突出的問題。四個學生中只有一個能夠根據學習需要和自身實際制定英語學習計劃(Q3);近75%的學生不能夠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或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Q12);能夠主動創造或把握英語學習機會的學生不足三成,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在被動狀態下學英語(Q5);三分之二的學生不能夠就英語學習的體會與經驗同教師或同學進行交流(Q9);64%的學生不知道自己使用學習策略的效果,更不知道如何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Q11);在英語學習中,一大半學生不能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Q6);甚至有40%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不知道如何獲得幫助(Q4)。

三、 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現狀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一)現狀的原因分析

為什么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是如此現狀呢?造成這一現狀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農村”作為一個大的環境因素,肯定對這一現狀的形成有影響。因為相對于城市,農村的經濟總是欠發達,另外,人們的觀念相對也要滯后些,但是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水平還很難判斷。再說,環境因素不是本研究要探討的重點,本研究側重探討的是教育因素。

造成該現狀的教育因素主要有學校、教師和學生自身。學校的辦學水平、學校的管理,甚至學校的文化都可能對現狀的形成產生影響。但這些影響畢竟是宏觀層面的,而且其影響必須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微觀活動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在筆者看來,導致現狀形成的關鍵因素有兩個,即教師因素和學生自身因素,而且前者往往處于支配地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注意傳授英語基礎知識,如詞匯、句型和語法等內容,而不善于向學生傳授調控策略知識。有些教師確實也向學生介紹了有關調控策略的知識,但往往不能夠及時指導學生有效地去運用和體驗這些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向學生傳授必要的調控策略知識,有可能是因為教師缺少調控策略的教學意識,認為只要把書本中的重點、難點和考點向學生講清楚就是完成或達到了教學任務,也可能是因為教師自己的調控策略知識匱乏。至于雖然向學生傳授了一定的調控策略知識,但沒有進一步指導學生體驗或運用它們,可能是因為教師對調控策略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還沒有完全認識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形成調控策略水平低的學生自身因素主要有:調控策略意識淡薄,調控策略知識缺乏;過分注重認知策略的使用,忽視對調控策略的選擇與運用。因為調控策略知識幾乎不可能成為英語測試的內容,英語考試總不大可能要求學生回答如何制定英語學習計劃或如何對學習計劃進行監控與管理,因此學生本來就很容易忽視這些知識。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會本能地注重認知及認知策略的使用,而忽視對調控策略的選擇與運用。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調控策略知識,就很難形成調控策略概念,更不用說形成清晰的調控策略意識或培養調控策略能力。

(二)培養和提高學生調控策略能力的對策

從上述的分析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調控策略形成的教育因素關鍵是教師因素和學生自身因素,其中教師因素往往占支配地位。因此,要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調控策略的能力,必須從日常教學入手,尤其要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調控策略知識,必須具有良好的調控策略意識,并在教學上對調控策略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必須具有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調控策略知識的滲透和對學生進行調控策略指導的能力。在教師具備以上前提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以下具體措施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調控策略的能力。

1.培養和提高學生調控策略的意識。在筆者看來,“意識”是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調控策略中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對于教師而言,它又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困難或最不容易控制的內容。因為簡單的強調或灌輸并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意識,如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反復灌輸某意識對英語學習是多么重要,結果往往可能是學生對教師的說教感到很無趣甚至厭煩,從而無助于培養學生的意識。當然必要的強調或灌輸還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學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

“意識”的事例在教學中有很多,我們教師會要求學生具備這樣那樣的意識,形成這樣那樣的習慣。筆者下面僅以“高中英語學習中詞匯策略意識”為例,簡單談談調控策略意識的教學認識與體會。

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早自修讓學生讀英語的時候,絕大多數學生就會條件反射似的翻到生詞表去讀或記單詞,尤其在高一年級的前半學期,這樣的情形十分普遍。不能說學生在早自修讀或記單詞是錯的,但一說讀英語就條件反射地去讀或記單詞,則暴露出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首先它表明學生對高中英語學習特點缺少認識或認識錯誤,他們往往認為學英語就是學單詞,把學單詞看成高中英語學習的全部,即沒有形成正確的高中英語學習的詞匯策略意識;另外,它還顯示學生對認知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存在不當,認為記住單詞就是掌握了單詞,也就是學好了英語,這樣容易過分突出記憶策略的使用,尤其是把機械或簡單記憶作為有效策略在英語學習中廣泛運用。最初發現這樣的情況,我的做法是不斷地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糾正,讓他們不要總是讀或記單詞表,要多讀句子、多讀課文,同時反復強調如此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會有哪些不良影響,告訴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意識是多么重要等。可是很快就發現效果并不好,要么學生還是依舊機械地記或讀單詞,要么就似乎無所事事。

漸漸明白“詞匯策略意識”的形成不能簡單地通過強調或灌輸來完成,于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始注意“英語學習詞匯策略意識”的引導和滲透:突出句子和篇章的意識,淡化單個詞語的意識。多讓學生跟讀文章或句子,單詞的講解盡可能放到具體的句子中,通過測試或練習,讓學生明白如此記住單詞不如知道如何使用單詞,在課堂上盡可能不使用生詞表,只是在講句子或讀文章時讓學生參照。單詞的記憶也不是按單詞表的順序進行的,往往是根據它的重要性、實用性和在句子或文章中的重復再現頻率來實現的。

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有一部分學生漸漸擺脫了一讀英語就按單詞表記單詞的習慣,開始有意識地多讀文章或句子,更重要的是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英語學習詞匯策略意識:詞匯學習不是英語學習的全部,它只是其中基礎的一部分,英語學習絕對不能只停留在詞匯的層次;詞匯的意義在于運用,記住的單詞不會使用還是白搭;單詞的記憶不能孤立地進行,在句子或文本中記憶單詞的效果會更好;有時候在使用或不斷再現中,單詞的記憶就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真正記住單詞的,簡單或機械記憶不可取,單詞記憶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綜合的過程,一定要有理解、運用等的參與才能真正有效進行。

總體來說,培養和提高學生調控策略的意識主要包括五方面:①清晰了解任務的意識;②掌握學習材料的特點的意識;③使用策略的意識;④把握自己學習特點的意識;⑤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調節的意識。

2.傳授必要的調控策略知識,豐富調控策略體驗,加強調控策略實踐操作的指導。雖然學生自己可以通過積累來獲取調控策略知識,但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調控策略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教師的傳授。因為學生很難在短時間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如此豐富的調控策略知識。例如,學生可能知道記憶單詞對于英語學習很重要,但如何有效地記單詞,學生就未必清楚,而如何正確看待記單詞的意義,以及如何處理和調整記單詞與其他英語學習行為之間的關系,學生就可能更無從知曉。而事實上,很多學生拿著生詞表反復地背、不停地忘,背來背去,單詞沒有記住幾個,反而把自己弄得很懊惱、很生氣,興趣、信心全無。再如,學生可能知道負面情緒不利于英語學習,但往往缺少對它進行有效調整和控制的知識和方法。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很少滲透調控策略知識的傳授,必然導致學生調控策略知識的缺乏。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調控策略知識的傳授,并在學習活動中不斷強化這些知識的應用,同時還應促使學生對調控策略進行真實的體驗,并不斷提高這些體驗的精確性,以提高調控策略水平。例如,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向學生介紹一些聽力策略或技巧,如聽前要根據問題、選項或圖片預測材料內容,聽時要善于分配注意力,抓關鍵詞,整體去聽,答題時不要在某一道題上過于耽誤時間,注意控制情緒等。而這些策略知識對于解決學生的具體問題意義有限,因此必須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它們,只有通過這樣的真實體驗和實際運用,學生才能感受到它們的價值和意義,也只有通過體驗和運用才能對策略的理解更深刻、更精確,更有利于提高調控策略水平。再如,在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的同時,應該向學生詳細說明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接下來,教師就要督促學生在一定的時間里拿出自己的學習計劃。不這樣做,學生就無法去真實體驗和運用這些調控策略知識。有了計劃還不夠,還要讓學生知道如何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監控和調整,因此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關注和指導。

如果學生不能及時地運用調控策略知識,也就無法體驗調控策略知識于其英語學習的意義,這些知識也就得不到任何強化與鞏固,時間一長,這些知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為了使調控策略訓練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習過程的特點,按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控策略指導。

3.加強調控策略的相互學習與交流。教師不僅要能夠對學生運用英語學習調控策略知識的實踐或體驗進行及時指導,還要指導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實踐進行評價。教師不但要使學生能自由地評價他人的英語學習方法與策略,而且還要使他們愿意接受別人的評價,從而實現調控策略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只有這樣不斷地相互學習與交流,學生對調控策略的認識和體驗才能不斷升華。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從以教師為主導的外部反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內部反饋,并逐漸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調控策略意識或習慣。

4.注重引導學生對非智力因素的調控。教師在幫助學生形成有效學習調控策略的過程中,除了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和認知活動的調控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對非智力因素的調控,即能夠使學生對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努力程度、動機激發、個人性格特點、情感情緒、認知風格等方面有較清楚的認識,并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或需要進行有效的調控。多年的農村高中教學經歷讓我接觸了很多對英語心存“討厭”、“恐懼”、“仇恨”或“麻木不仁”的學生,他們的共同點是英語基礎極差,同時對英語的負面情緒十分明顯。事實上,只要解決了學生的“心病”,英語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常常容易解決;而如果不能解決這樣的心病,縱然教師使出九牛二虎的力氣,學生的英語成績很可能還是“紋絲不動”。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調控策略指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情感情緒等非智力因素的調控,最終使得學生能夠把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調控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結束語

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調控策略普遍水平較低,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缺少調控策略意識,主觀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缺少調控策略的知識,以及很少獲得調控策略的指導,客觀上欠缺調控的能力。而問題的解決卻主要取決于教師。首先,要求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調控策略意識,并對調控策略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另外,要求教師自己具備豐富的調控策略知識,最后要求教師自己具有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控策略知識的滲透和對學生進行調控策略指導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學習調控策略指導,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調控策略的意識,向學生傳授相關的調控策略知識并加強調控策略體驗,還要引導學生加強調控策略的相互學習與交流,以及注重引導學生對非智力因素的調控,從而發展學生調控策略的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調控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遂平县| 溧水县| 札达县| 瑞昌市| 昭苏县| 古交市| 桃园县| 绵竹市| 思南县| 香格里拉县| 微山县| 和林格尔县| 巩义市| 南昌县| 辽源市| 葵青区| 峨眉山市| 百色市| 平顶山市| 台湾省| 建宁县| 峨山| 太保市| 麟游县| 义马市| 壤塘县| 石台县| 永年县| 来宾市| 阿荣旗| 旬邑县| 视频| 英德市| 江源县| 巩义市| 沙坪坝区| 深水埗区| 鞍山市| 剑河县|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