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對策

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對策

時間:2023-08-24 17:16: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校園安全風險防控對策

第1篇

為貫徹落實《教育系統構建“六項機制”強化校園安全風險管控工作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重心下

沉,堅持分級管控、分類實施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落實開展校園安全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

責任“六項機制”建設,有效提高風險預防處置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

落實風險管控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風險,對學校風險點實施標準化管控,提升學校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在全面編制完成各級各類學校風險點清單的基礎上,科學核定風險級別,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有效防范校園安全事故,保持校園安全穩定。確保校園安全穩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起完善、有效運行的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全面推進落實學校主體責任,有效促進校園安全科學管控,在全校范圍內構建形成全覆蓋、全方位安全風險防控,實現標準化、信息化的校園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提高學校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則

(一)學校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

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和“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二)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風險點的不同風險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

三、職責分工

學校作為安全風險管控的主體,其主要負責人對本校安全風險辨識、安全風險防范和管控體系建設工作全面負責。學校主要承擔以下職責:

1.建立健全安全風險責任制,明確各崗位風險管控的責任人、明確責任范圍等內容;

2.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委托具有相關資質或教育主管部門審核認可的中介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對校園及周邊進行風險辨識工作,對辨識出的風險進行評估分級,形成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并及時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

3.編制本校安全風險點名冊,并根據風險等級、管理和環境評估狀況,提出管控措施;

4.學校應當在存在風險的位置、區域,設置明顯的告知標志,將風險基本情況、危害特性以及可能引發的事故后果和應急措施等信息,告知本校師生和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區域及人員;

5.學校應當制定風險巡查制度,明確各風險點風險巡查責任人,對存在風險的環節、物等安全狀況進行巡查,建立巡查檔案;

6.學校應組織制定并對教職工進行崗位風險培訓,使其了解風險的危險特性,熟悉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和相關安全操作規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措施;

7.對學校存在的風險實施動態化管控。因設施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等原因,致使安全條件有較大改善的,應根據情況重新評估并確定風險級別。

四、學校安全風險級別劃分標準

學校安全風險指的是學校可能發生危險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影響學校安全與穩定的組合。

根據風險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響范圍和可能造成損害的程度等因素,對學校安全風險進行分級,I

級、II級、

III級、

IV級、

V級。

I

極有可能發生

全國范圍內發生頻率極高

II

很可能發生

全國范圍內發生頻率較高

III

可能發生

全國范圍內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也偶有發生;評估范圍未發生過,但類似區域/行業發生頻率較高

IV

較不可能發生

全國范圍內未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偶有發生

V

基本不可能發生

全國范圍內未發生過,類似區域/行業也極少發生

作為安全風險管控至關重要的是要認清風險,找準危險點。學校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就是針對學校制度管理、人員素質、設施設備、環境和教育教學活動等項目進行辨識與評估,認清風險,找準危險點,采取預防措施或控制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五、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步驟

針對學校事故發生規律和季節性特點,采取調研商談、第三方參與、專家論證等形式,找準安全風險點,實施超前預判。學校每月進行一次安全風險預判,并建立重大安全風險工作臺賬。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

成立工作小組,收集和研讀相關資料,熟悉分級方法和工作步驟,開展初步現場調查,了解本校及周邊概況,編制風險分級評估方案。

(二)實施階段

依據風險分級評估方案,組織安全、管理、技術、設備等技術人員和專家(也可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服務技術機構),圍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突出本校設備設施、施工場所、操作行為、環境條件、安全管理等重點部位和環節,全方位開展排查,了解學校各崗位、部位、環節存在的風險因素和學校安全管理現狀、校園及周邊治安管理狀況,匯總、分析準備和實施階段所得的資料、數據,通過分析研究制定本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標準。

(三)編制分級報告階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對排查和預判出來的風險點進行分級,確定風險類別,并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性,將風險分為影響特別重大(5)

、影響重大(4)、影響

較大(3)、影響一般(2)、影響很小(1),編制本校風險五級分級報告,根據風險等級、管理和環境評估狀況,提出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建議。

(四)管控與警示

學校針對風險分級管控措施,建立管控手冊,確定各級風險管控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告知風險管控職責,并在重點區域設置風險警示牌。

六、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

按照工作原則,對分析預判存在的安全風險實施定人定責管控,定期組織評估,確保風險在控可控,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1.明確管控措施。針對風險類別和等級,將風險點逐一明確學校的管控層級(處室組、年級、班級、崗位),落實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視頻監控措施、自動化控制措施、應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校一冊”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2.風險公告警示。公布本學校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讓每位教職員工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對策。對存在安全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見附件2),標明本崗位主要危險危險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對可能導致事故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應急設備設施和撤離通道等。同時,將風險點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相關單位。

3.排查消除隱患。學校針對各個風險點制訂風險隱患排查

第2篇

高校安全保衛體系建設

為更好地保護青年學生、教職工和專家學者等的人身財產安全,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的要求,努力實踐“以人為本”的宗旨,有必要構筑高校校園安全保衛立體防控體系,改進安全保衛管理方式,增強憂患意識,預防以及嚴重的治安案件的發生,維護校園穩定。

一、 高校安全保衛體系建設的環境現狀

高校在承擔著傳播知識、探究科學和服務社會三大功能的同時,由于其存在人才聚集、人員密集、學生結構呈現多元化傾向、信息快捷、政治敏感、大量高科技裝備和科研成果保密等特性,勢必會成為某些不法分子、危害國家安全和破壞社會秩序的敵對分子、違法犯罪分子等別有用心的人的侵害目標。從高校校園所處外部環境來說,伴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開放性辦學等舉措的先后出臺,高校與社會的聯系愈發緊密。校園內聘用的各種臨時工大量增加,高校校園內人、車、貨物等流量劇增,周邊餐館、網吧、出租房屋、KTV以及流動商販相應增多,治安形勢錯綜復雜,各種不安全因素相互交織,使得校園安全保衛管理難度加大。從高校校園內部環境來說,由于高校擴招,當今80后、90后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自立自理能力相對較差,加之就業形勢嚴峻,與自身心理預期差距太大,精神壓力無形增大,進而導致自殺、盜竊、報復、群毆等惡性事件,這都是引發校園不安定的內部因素重要來源。

二、當前高校安全保衛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地位。發生在校園內的各種治安問題,往往是保衛人員率先趕到第一現場調查、處理,但由于高校保衛部門沒有執法權,造成工作的被動,對一些案件的處置,只能是欲管不行,欲罷不能,處境十分尷尬。

2、在設立保衛處的高校中,保衛處內設科室不完善,而且比較混亂,同時各科室職能作用發揮也不盡一致。

3、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的安全保衛人員都沒有按照學校師生增加的比例而增加,使保衛人員的配備與師生的比例相距甚遠,高校保衛部門現有人員也不同程度存在專業知識缺乏問題,一些高校保衛人員業務素質與高校保衛工作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三、加強高校安全保衛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辦學規模、層次的不斷擴大給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高校就因擴招而在學生宿舍、教室等場所中沒有配置滅火器、應急燈,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同樣。宿舍樓消防通道門與安全管理上存在矛盾,按照消防要求宿舍樓消防通道門是要始終保持敞開狀態的,但這樣又容易引發失竊以及其他管理上的問題。

2、服務對象的條件變化不斷增加了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內涵的外延,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更缺乏安全防范意識,由于學生防盜意識不強,學生內盜事件逐年增多,給學生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造成了不良影響。同時學生普遍缺乏消防意識,許多消防栓被學生惡意損壞,發生火災根本無法應用;還有不少學生在宿舍使用電熱毯、電飯煲、熱得快等大功率電器,亂拉電線情況比較嚴重,使高校宿舍消防安全危機四伏。

3、高校安全服務理論研究十分薄弱,基礎理論學科體系尚在研究之中,安全服務工作缺乏業務理論指導,很難擺脫盲目性、隨意性。

四、加強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1、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把師生安全與師生、學校發展相統一,緊緊圍繞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實際開展安全保衛體系建設。

有效的安全保衛工作是發展的保障,發展也是安全保衛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既要看到安全保衛工作對于高校發展、師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使高校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制度,強化措施,確保安全;又要使安全保衛工作服從服務于師生的全面發展和高校高質量的發展。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弱化安全保衛工作,使各項安全工作、安全措施不到位,嚴重威脅著師生的全面發展和高校高質量的發展。

2、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校園安全涉及面廣,包括飲食、交通、心理、校園環境安全與社會安全等,出現安全問題的原因也紛繁復雜,有自然方面的、有社會方面的、有學校管理與服務方面的、有家庭和個人方面……都可能引發個人安全問題,個人安全問題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群體安全問題甚至社會安全問題,因此高校師生必須從更高層次、更廣視角來認識和看待安全保衛問題。

3、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必須要以現代安全理論為指導。(1)建立預警機制和信息反饋機制。主要有:學生工作預警系統,包括學生信息反饋和學生工作隊伍信息反饋;安全保衛預警系統;教學預警系統;后勤服務預警系統。各系統相輔相成,即相對獨立,又互為支撐,相互配合。(2)建立應急反應機制和應急預案。現代安全理論認為,安全總是相對的,不安全隱患是時刻存在的。安全工作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但扎實有效的安全工作能夠降低安全風險發生的機率,盡可能減少安全事故或災難所造成的損失。

4、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必須要落實預防第一的理念。高校內部安全保衛體系建設要求高校提供的教學設施設備是有安全保障的,教學環節的組織是有效的;后勤服務提供的居住設施是有安全保障的,提供的飲食是有衛生保障的,提供的服務是優質的;保衛部門必須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力度,積極做安全防范,確保師生財產和人身安全。上述部門必須建立信息反饋機制,暢通意見渠道,做好矛盾和意見化解工作,把人為的安全隱患主動消除,更好地把安全保衛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 安全社區 傷害預防 安全管理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Harbin safety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引言

哈爾濱市衛生防疫站的一項調研結論顯示:哈爾濱市市區從1997-2001年哈爾濱市平均每年死于意外傷害的人占總死亡人數的5.53%。其中男性意外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為:車禍、自殺、他殺、意外中毒、溺水。女性依次為:車禍、自殺、中毒、他殺、失足跌落。而觸電死亡的人數,男性高于女性18倍。在各類傷害中以車禍死亡率為最高。各種各樣的意外死亡已經對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哈爾濱”,同時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穩定運行造成不良影響。

1.國內外安全社區建設和發展現狀

為預防和減少傷害的發生,探討傷害預防的模式和途徑,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一屆世界事故和傷害預防會議上,提出了安全社區的概念,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發表了“安全社區”宣言,強調全人類在保持自身健康及安全方面均享有平等權利。

安全社區建設最先在北歐的瑞典及挪威推行,其后擴展至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地。世界衛生組織設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科大學的“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負責在全球推廣這項計劃,并在世界各地創建“安全社區支持中心”,以協助和加強計劃的推廣。目前,全球共有80多個社區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安全社區稱號,這些社區的人口從二千人到二百萬人不等。

2003年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屯門和葵青兩個社區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為安全社區。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青年公園街道辦事處作為我國內地的第一個安全社區已于2004年5月向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提出了申請。為推動我國安全社區建設,促進其規范化并與國際標準接軌,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積極與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促進合作中心建立工作聯系,2004年6月25日在北京召開了安全社區建設研討會,結合國際安全社區標準和有關安全項目指標,正在制定符合中國社區特點的安全社區建設實施指南,在北京、唐山、長治等城市和地區選擇了一批基礎好的社區開展試點工作,逐步推動我國安全社區建設。

2.哈爾濱城市安全社區建設框架

2.1交通安全

2.1.1在城市社區中成立一個由社區管理人員、工人、技術人員、志愿者組織以及安全專家組成的管理組織。

2.1.2制定針對不同社區的交通安全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應由社區安全管理組織制定,并得到安全社區內的交通管理部門所認可。

2.1.3長期、持續地開展交通安全促進工作, 并覆蓋到不同的性別、年齡、未采取保護措施的行人、機動車駕駛員、所有交通場所、環境和狀況。

2.1.4針對高風險人群、高風險環境, 以及脆弱群體制定安全措施。

2.1.5建立記錄傷害(包括意外傷害和故意傷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2.1.6探討評估規章制度、項目或措施及其實施過程、變化效果的評價方法。

2.1.7積極參與交通安全有關的活動。

2.2涉水安全

2.2.1成立一個管理組織,負責涉水方面的安全促進事項。

2.2.2建立涉水安全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應由跨界組織制定,并被社區采納。

2.2.3建立記錄傷害(包括意外傷害和故意傷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2.2.4加強涉水區域安全警示體系的建設,設立緊急救援處理小組,應對突發溺水事件。

2.3校園安全

2.3.1成立專門的組織,負責學校的安全促進事項。

2.3.2建立學校安全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應由安全社區內的學校和社區居委會聯合制定。

2.3.3開展校園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2.3.4針對學校特殊情況,指定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措施,預防交通事故、火災、踩踏等多發性事故。

2.3.5建立傷害記錄及總結機制,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2.4老年人安全

2.4.1成立一個管理組織,負責老年人的安全促進事項。

2.4.2成立針對老年人的安全規章制度,這些制度應由管理組織制定。

2.4.3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家庭情況、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制定的安全措施。

2.4.4加強社區老年人普查教育工作,積極開展老年人參與的公共活動。

2.4.5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制定老年人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爭取第一時間實施救護。

2.5兒童安全

2.5.1成立一個管理組織,負責兒童安全促進事項。

2.5.2制定兒童安全規章制度,這些制度由安全社區內的專門管理組織制定。

2.5.3結合幼兒園、中、小學等教育機構開展兒童安全教育。

2.5.4成立臨時托兒所或寄留所,對暫時無人看護的兒童進行照顧,避免兒童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

2.6家居安全

2.6.1成立一個管理組織, 負責家居的所有安全促進事項。

2.6.2制定家居安全規章制度,確保家居安全。

2.6.3開展家居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家居安全意識。

2.6.4針對社區特殊家庭采取相應措施,消除家居安全隱患。

3.對策和建議

針對哈爾濱安全社區建設和傷害預防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3.1在加強對重大事故預防控制研究的同時,加強對家居安全、公共場所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兒童及青少年安全和老年人安全等安全問題的研究;開展安全社區與小康社會建設、安全社區與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社區與中小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社區建設與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等方面研究。

3.2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社區標準,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制定適合哈爾濱的安全社區建設標準和考核管理辦法,將目前各地開展的衛生社區、綠色社區、環保社區、平安社區、文明社區、安全文明校園、安全生產示范鄉鎮等類社區建設與安全社區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安全社區建設既適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

3.3將安全社區建設作為和諧社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考量目標之一。整合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社區居民、志愿者以及各界組織的作用。

3.4將安全社區建設作為公共安全和各類事故預防控制體系的基石。安全社區建設應與事故災難、自然災害、社區治安、公共衛生等類事故預防體系建設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社區安全應成為公共安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參考文獻:

[1]王聲湧,黃慶道,傷害預防與控制[M],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7月.

[2]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北京市傷害調查--兒童以外傷害報告,2004年10月.

[3]吳宗之,安全生產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年第9期.

[4]吳宗之,WHO安全社區建設標準簡介,中國安全生產報.

[5]趙仲堂,中國安全社區發展需求與展望.

第4篇

【關鍵詞】 生活變動事件;健康促進;健康教育;公共衛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2-1104-02

Hidden Danger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Countryside Schools in Guangxi Province/LI Chun-ling*,ZHANG Wei-ping,HUANG Zhi-bi,et al. * School of Public Health,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ning(5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idden danger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countryside schools in Guangxi,and to discuss its improvement strategy. Methods Twenty countrysid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5 counties/cities were surveyed. Data wa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s,in-dept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Results Most of the school leaders took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school hygienic conditions and made health management regulation in practice. Many problems were found such as scarce health resource,poor cafeterias hygiene and insufficient drinking water supply. In addition,school leaders and students were poor in correct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 in case of fac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nclusion Countryside schools are weak in coping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re are severe hidden dangers in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untryside school health work in guidance,supervision,supplying with more health resources and health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Life change events;Health promotion;Health education;Public health adminstration

學校是集體性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爆發流行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多發場所,由于主客觀因素影響,農村學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更高[1-2]。為了解廣西農村學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情況,筆者于2005-2006年進行了專項抽樣調查,以發現存在問題,探索整改對策,為衛生和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廣西的東、西、南、北、中地區分別選擇經濟發展水平居中的縣/市1個,每縣/市選擇中等規模的縣城和鄉鎮中、小學各1所,以20所學校為調查點校。各中學寄宿生為500~2 000人,每所小學學生為300~3 000人,其中2所小學各有70人和1 000人中午留宿。學校領導問卷調查對象為各點校的正副校長、書記和教導主任,每校3~4人,共78人。另有某市2005年度中小學校領導培訓班學員101人,共179人,收回有效問卷175份,有效率為97.77%。學生問卷調查以各點校在小學四年級以上和初二、高二年級隨機抽取1~2個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參加調查的學生共1 538人,收回有效問卷1 535份,有效率為99.80%。

1.2 方法 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定量調查即校領導和學生的KAP問卷調查,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分別用于校領導和學生的自填式調查問卷。定性調查為對學校領導的個人深入訪談和實地考察,內容包括學校的衛生管理制度和落實情況、學校醫療衛生資源狀況、學校生活飲用水供應情況和學校食堂衛生管理狀況。

1.3 統計方法 定量調查資料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數據庫,以邏輯檢查法檢測錄入數據的質量,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描述性統計。定性調查資料直接整理歸納。

2 結果

2.1 學校領導的衛生防疫意識和態度 參加問卷調查的學校領導對學校衛生工作具有良好的態度,衛生防疫意識較強,但對具體問題的認識和處理尚有不足(表1)。實地考察和個人深入訪談發現,盡管所有被調查學校皆建立了學校衛生工作制度,且均由校領導直接負責,但一些校領導對學校衛生工作認識膚淺,將其等同于清潔衛生工作,衛生防疫工作對外界的依賴較大。

2.2 學校衛生資源狀況 如表2所示,所調查的學校中,12所學校設有醫務室,縣城的中、小學皆配備有專/兼職校醫或保健教師,2所鄉鎮中學和2所鄉鎮小學無校醫或保健教師。

2.3 學校飲用水衛生狀況 被調查的20所學校中,17所使用自來水,其中5所同時擁有自備水源向學生提供生活用水,3所小學完全使用自備水源。有7所中學和4所小學為學生提供開水,9所學校不提供開水,但其中5所由班級集資購買飲用水,4所由學生自帶開水、飲料。

2.4 學校食堂衛生狀況 除2所小學外,18所中小學均設有食堂,17所有衛生許可證。雖然所有食堂均遵守定點采購和索證制度,但只有10所實行食品留樣制度,食堂總體衛生狀況不容樂觀,較普遍的、突出的問題是食堂建筑面積不夠、布局不合理、“三防”設施不完善、環境衛生不良、工作人員沒有著裝上崗、倉庫里有非食品貨物共同存放、沒有預防投毒措施等。

2.5 學生的防疫相關知識、信念和行為 學生具有較正確的衛生觀念,但其他健康知識較欠缺,衛生習慣較差,對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失當。見表3。

3 討論

調查發現,廣西部分農村學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主要體現為:(1)學校衛生工作制度落實不到位。農村中小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衛生防疫工作,建立制度專人負責,但因受專業背景限制,校領導對學校衛生防疫工作的認識較膚淺,缺乏衛生防疫知識,行動與制度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這也是我國學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2)學校衛生資源配備不足制約了學校防疫能力。學校衛生資源配置狀況直接決定了學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能力,一些學校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就是因為免疫空白和疫情報告遲緩從而導致了嚴重后果[2-3]。在本次調查中,有2所鄉鎮中學和3所學生超過1 000人的小學未配備專職校醫,配備了專職校醫的學校也存在校醫學歷偏低、整體素質不能適應新時期學校衛生防疫形勢需要現象的缺陷。(3)學校食堂和飲用水衛生隱患較大。學校食堂衛生管理是減少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的重要環節。20所點校中,除2所小學外,均設食堂向學生提供早餐(小學)或一日三餐(中學)。但除少數學校外,大部分學校食堂的管理不到位,衛生問題較多,與有關調查結果[4-5]一致。水是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飲水安全能夠有效防止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調查發現,部分學校使用自備水源,其中1所學校的取水井位于校園主要活動區內,井臺只有數厘米高,留作投放消毒劑的井蓋小孔未加罩加鎖。由于取消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收取學雜費,9所學校無力向學生提供開水,其中4所學校由學生自帶飲水,10.8%的被調查學生有喝生水的習慣。如果不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很容易直接飲用不潔凈水,從而引發腸道傳染病發生。(4)學生的健康知識薄弱。學生的健康相關知識、信念、態度和行為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調查發現,學生的疾病相關知識較少,防疫意識較差,衛生習慣不良,對突發衛生事件缺乏正確決策能力。這些情況一方面增加了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風險,另一方面也阻礙了疫情的及時發現與控制。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學校面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較高風險。為了使農村學校減少衛生隱患,提高應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提出整改建議如下:(1)加強領導的責任意識。對校領導進行專項培訓,提高他們對學校衛生防疫工作的認識水平,轉變觀念態度,使他們能夠真正將學校衛生視為學校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加大學校醫療衛生資源投入。嚴格按照國家法規的要求配備學校衛生技術人員,為校醫和保健教師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促進他們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認真落實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制度。(3)加大對學校食堂的經費投入和監督管理力度。改善食堂生產環境,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規,學校要認真履行對食堂的監管責任,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食堂的衛生監督,確保學生膳食安全。(4)加強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校園安全、學生健康筑就一張堅實的保護網。

(致謝:本調查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委體衛藝處、5縣市教育局及各相關學校的大力支持,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譚琳琳等6名2000級和2001級學生參加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特此致謝!)

4 參考文獻

[1] 黃兆勇,唐振柱,黃林,等.廣西壯族自治區2002-2003年學校食物中毒情況.中國學校衛生,2005,26(9):762-763.

[2] 李麟琳,吳登科,莫英瑛.湘西自治州中小學傳染病暴發疫情分析與對策.實用預防醫學,2005,12(6):1 361-1 362.

[3] 林耀琪,黃昱,羅小華.廣州市黃埔區一起水痘暴發流行的調查分析.華南預防醫學,2002,28(4):35-36.

[4] 趙麗娜,沈愛軍,江玉梅,等.南寧市中小學校食堂衛生狀況調查.中國校醫,2005,19(4):394-395.

[5] 丁秀娣,于清,李明華,等.南京市學校食堂衛生現狀與對策.中國學校衛生,2004,25(2):219-2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临邑县| 平山县| 惠东县| 高雄市| 夏邑县| 会同县| 华蓥市| 东兰县| 财经| 通许县| 德阳市| 鲁甸县| 镇原县| 高尔夫| 乌审旗| 定远县| 泗水县| 武平县| 石狮市| 玉环县| 溧水县| 阿巴嘎旗| 克山县| 杨浦区| 珲春市| 福鼎市| 酉阳| 堆龙德庆县| 申扎县| 邻水| 临朐县| 镇江市| 镇巴县| 临泉县| 维西| 武胜县| 黑山县| 格尔木市| 江门市|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