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7:25: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氣污染存在的問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城市;空氣污染;優治理
1.城市空氣污染狀況與特征
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同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活動緊密相連,從我國實施工業化發展以來,城市空氣污染便一直長期存在。七十年代,蘭州石化基地的淡藍色煙霧現象、八十年代二氧化硫總體排放量的迅猛增長、酸雨現象的形成、九十年代氮氧化物污染現象以及當前我國多地持續的霧霾天氣,無不說明,城市空氣污染現象已越發嚴峻,并呈現出一種逐步上升的趨勢。
2010年我國頒布的機動車污染預防治理年報,公布了機動車形成污染、排放毒害氣體的狀況。目前該類污染現象越發嚴重,機動車尾氣逐步變成我國較多城市空氣污染的主體來源。同時呈現出較多區域高濃度顆粒物污染以及臭氧污染的雙高污染特征,還顯現為污染的區域性以及復雜性特點。
2.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包含的問題
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首先在質量標準層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標準對于治理污染發揮了基礎作用。該過程中需要明確大氣出現的污染物種類,具體濃度,對大眾生活形成的影響等,方能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環境質量標準為在一定時期階段中,對空氣污染物質最大準許的質量濃度限定。
對人類健康形成影響作用的空氣污染物質均應囊括到該標準范疇之中。而當前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該標準卻沒能全面顯現出確保大眾健康的工作原則,同時無法及時全面的映射大氣環境的具體狀態以及發展變化。尤其是PM2.5變成污染物區域能見度降低的顯著空氣污染特征,卻沒能在我國全部各城市囊括到評價因子之中,同時還存在監測技術應用的困難問題。
另外,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工作中,還存在區域治理方式較為單一的問題。例如就煙塵污染明確相應控制區域,并配置消煙除塵系統裝置。對于二氧化硫污染,制定控制區域預防規劃,限定高硫煤應用開采,注重管控火電廠生產污染、化工、冶金行業發展,并降低排放總量。而當氮氧化物變成主要污染物質之時,則進行機動車污染治理,并分階段履行管理標準。該類單一模式下雖然在治理專項污染物層面呈現出一定效果,然而當前以臭氧以及霧霾為主體的空氣污染現象,仍舊沿用單一方式則無法契合新時期復合性空氣污染治理的工作需要。
另外,對于觸犯大氣污染預防治理法規的行為懲處的力度較為有限,無法實現威懾作用。通常處理形式為罰款,并制定上限,不會超出限定金額。對于謊報、拒絕檢查、弄虛作假、不當處置、應用污染物、擅自、超標排放等行為,處罰的金額往往低于企業違規所得。進而導致企業甘愿繳納罰款也不會遵循規定要求做好防污治理工作。同時處罰管理通常針對企業,而責任人卻沒能實施相應處罰。
3.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有效機制
3.1實施區域聯合防控機制
區域聯合防控管理機制,是治理區域空氣污染的良好手段。我們應總結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工作的成功經驗,遵循聯防聯控管理、優化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有關指導意見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思想、基礎原則,把握具體目標、掌握重點防控區域。應創新工作機制,基于科學研究之上進行統一規劃。應將區域視為核心整體,利用科學分析明確區域空氣環境污染的總體排放量以及物質分布狀況,呈現出的時空變化特征、大氣污染相互影響作用的強度以及傳輸的具體規律,而后制定有效的防范治理策略??梢霐抵的M手段技術,掌控污染特征,通過聯合制定,確??諝庵卫砗虾鯓藴省盐諏俚毓芾硪约安煌瑓^域聯動的工作原則,通過橫向合作、簽署協議履行預防治理工作規劃。倘若區域中各個主體經濟實力相當,而大氣污染為急需應對處理的問題,則可進行合作治理。相反區域經濟主體水平包含明顯差別,治理問題等級不一致,便可履行非合作策略。
3.2多重污染物質同步治理
針對單一污染物治理實效性不強的狀況,應基于當前大氣污染復合性特征,采用多重污染物質同步治理的工作模式。由傳統單一物質治理發展形成多污染物質全面治理的局面。應樹立戰略目標,開始時期可進行一類主要污染物質的管理治理,而后可基于一類物質的治理逐步發展為防控復雜性二次污染的治理。接下來通過多類主體污染物質治理防控二次污染物質。最終形成同步治理多類二次有毒污染物質的模式。
應樹立協同治理的工作理念,汲取發達國家成功經驗,將污染環境治理、能源管理政策以及管控溫室氣體總體排放的整合管理策略,通過互相關聯影響,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以合理的成本投入創建合理的共同利益。該類更豐富意義的多類污染同步治理的工作模式,可使空氣質量符合相應標準限值要求,同時可達到減排的工作效果。
另外,可引入低碳環保策略控制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等污染物的總體排放量,降低額外投入成本,營造健康環保的空間環境。
3.3加大懲處力度,優化法治管理機制
縱觀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工作發展,不難看出,目前逐步嚴峻的城市空氣污染形勢,同懲處違規行為力度較輕有緊密聯系。為此,應優化法制化管理工作機制,加大懲治力度。進一步修訂相關環境空氣防治污染法規。正視提升環境執法力度不僅不會對經濟建設發展形成負面影響,還可良好的管控污染物總體排放。
為此,應有效的降低行政命令,杜絕責令行為導致的較多爭議現象。應強化強制執行效果,通過行政處罰,達到良好效果。另外,應豐富行政處罰類別,不應對明顯的盈利工作進行懲處,沒收違規所得。
還應對其他類非直接性,但卻包含間接盈利特征的行為進行必要的處罰。例如,違法進行排污的行為,雖然企業沒有通過排污的過程取得直接的利潤,卻節約了用于污染物治理的經費投入,進而實現了間接獲利的目標。因此針對以上情況,也應懲罰并剝奪其相應的經濟利益。針對情節過于嚴重或屢次違規的行為應責令停產。另外應對有關負責人進行違規懲處,進行刑事指控,或者判處行政拘留。還應確保處罰金額高出違規所得,進而提升管理防控威懾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針對城市空氣污染特點、環保治理工作特征、存在的問題等,合理制定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有效的彌補漏洞與不足,提升工作實效性,開創潔凈環保型城市,優化提升城市行駛,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真正實現健康、可持續、生態化、綠色化的發展要求。 [科]
【參考文獻】
[1]劉永紅,余志,黃艷玲,蔡銘,徐偉嘉,李璐.城市空氣污染分布不均勻特征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11(3).
[2]勤耕,夏思佳,萬祎雪.當前城市空氣污染預報方法存在的問題及新思路[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3).
摘要:基于空氣在線監測網站提供的空氣質量(AQI、PM10、PM2.5、S02、N02、CO、03)歷史數據,結合2014-2016年的統計年鑒提供的社會經濟數據,運用MATLAB軟件,選取山東半島城市群包括的9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分析了該城市群空氣質量的時空分布特征,并運用MATLAB雙變量的相關分析方法分析了影響該城市群空氣質量的因素。結果表明,排名前三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是PM10、PM2.5、03,AQI與PM10、PM2.5、CO的空間相關性在逐年遞增。但是只有03與人均城市道路面積有顯著相關性,其他空氣質量指標與該城市群的社會經濟數據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關鍵詞:空氣質量;時空分布特征;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17-0207-04
1概述
城市群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已經成為加速我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力量。然而,隨著城市群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區域空氣污染問題,已成為威脅我國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健康的重要挑戰。2016年11月-2017年1月,京津冀地區發生7次中、重度霾天氣,比2015年同期增長兩次。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月4日,山|省17地市共有16市重污染天氣預警。2016年12月19日,我國重度污染的省區市數量有17個,重度霾污染區域的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里。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2016年環境績效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空氣質量排名在全球屬于倒數第二,是空氣污染重災區,其中城市群作為經濟更發達、人口更集中區域,其空氣污染過程同步性更明顯,區域污染特征更顯著。因此,城市群空氣質量問題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問題之一。另外,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我國政府始終重視空氣質量問題。雖然在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空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許多進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增長,城市群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展的同時,其空氣質量出現復雜的時空特征,使得空氣污染形勢仍非常嚴峻。因此,根據不同城市群面臨的特定問題,充分分析空氣主要污染物的時空分布變化特征,并找到影響該時空變化特征的因素,是進一步促進空氣質量的提升、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關鍵問題之一。
目前國內的研究內容大多數集中到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對城市群空氣質量的影響研究。例如,李明華等(2008)研究了秋季海風的出現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氣污染濃度增加的影響。袁博等(2009)、羅岳平等(2014)等主要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季節變化特征。周德平等(2010)分析了2007年春季沙塵暴對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可吸入顆粒物的影響,研究得出沙塵暴天氣會使得PMIO與PM2.5質量濃度明顯增加。廖志恒等(2014)分析了長株潭城市群2013年近10天的空氣污染過程,分析得出秸稈焚燒火點分布、大氣環流、高壓等對該區域的空氣質量有重要的影響。陳永林等(2015)利用2013年全國省會城市、直轄市及主要地級市共156個城市的數據,運用雙變量分析法,主要揭示了季節、降水、氣壓、溫度等對全國城市群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AQI、PM10、PM2.5與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用電量等之間的相關關系。胡秋靈等(2016)利用AQI數據,統計分析了滇中、黔中、北部灣三個城市群的空氣污染差異性,并得出城市群空氣污染存在季節效應與節日效應,首要污染物種類明顯不同等結論。
國外學者主要研究城市層次的相關空氣質量研究。比如,Laureti等(2014)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馬德里城市的社會一經濟因子與空氣質量環境因子之間的復雜關系,發現私人交通工具相關變量與NOx排放存在正的統計相關性。Tsegas等(2015)利用不同尺度上的耦合系統,模擬了巴黎地區大氣污染的擴散與城市冠層結構之間的時空關系。Rodriguez等(2016)利用貝葉斯平均選擇模型,實證分析了歐洲249個大城市的結構與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NO2,PM10,SO2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城市結構與空氣污染存在顯著相關性?;诳諝赓|量變化的復雜性與潛在的非線性,Thunis等(2015)提出了一種新的函數時間平均方法,來量化空氣質量模型中的非線性效應,并利用歐洲城市空氣質量中PM10、PM2.5、03在年、月、日平均中體現出的非線性,實證分析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了評估大范圍尺度上的可持續化發展,X.Feng等(2015)提出了一種基于空氣質量軌跡分析與小波變化的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用來預測可吸入顆粒物的日均濃度。
綜上所述,國內外關于城市群空氣質量時空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不多,而且已有的城市群空氣質量時空分布研究往往局限于空氣質量指數AQI、可吸入顆粒物PM10與PM2.5的年平均值為基礎數據,這種數據分析基礎很難準確的體現城市群空氣質量的時空變化。另外,相關的數據分析與仿真模型很少是運用MATALB軟件進行研究的。因此,本文以山東半島城市群2013年12月-2016年11月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可吸入顆粒物PM10與PM2.5、SO2、CO、NO2、O3的月數據為基礎,采用MATLAB軟件進行編程計算其Moran’Ⅰ指數,計算了該城市群空氣質量的時空分布特征,并運用MATALB編程雙變量相關分析法分析了影響該城市群空氣質量的因素,為促進城市群空氣質量的提升、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新的實證基礎,同時也為我國如何進一步解決區域空氣污染問題提供可借鑒的參考理論。
2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研究范圍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山東半島城市群所屬的東營(DY)、煙臺(YT)、濱州(BZ)、威海(WH)、濰坊(WF)、淄博(ZB)、濟南UN)、青島(QD)、日照(RZ)為研究范圍,空氣質量數據(AQI、PM10、PM2.5、SO2、CO、NO2、O3)來源于中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分析平臺(https:∥/),社會經濟數據來源于《山東省統計年鑒》(2014-2016年)。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來源;健康對策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8-0127-03
1 引言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人類在室內長時間的停留使得室內空氣與人的接觸量占據了人的一生與空氣總接觸量的絕大部分。國外資料調查顯示,人的一生中有8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這里所指的室內不僅包括我們平時所認為的居室、辦公室、教室等室內環境,還包括類似餐廳、賓館、影劇院等公共場所,以及各種小汽車、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所以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應該受到絕對的重視。室內空氣污染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發現,世界上一些環境保護專家已經把“室內空氣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則成為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2 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途徑
室內空氣污染物多種多樣,主要分為4大類,具體情況見表1。如此種類復雜的污染物不可能通過一種途徑進行消除,各種試驗和研究數據表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主要途徑有3條:去源、通風和轉化。
2.1 去源
現代建筑物多半采用密閉式空調系統,其顯著特征為空氣交換率低,如果室內存在空氣污染源,便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累積,使得室內空氣品質日益惡化,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去除污染源頭是最為根本的治理方法。室內空氣污染物除了部分是由室外所擴散進入外,其余大多是由室內污染所產生的,而室內污染源隨室內的環境特性有所差異,大體分成下列4種。
2.1.1 室內燃燒行為
室內燃燒行為包括烹飪、取暖、抽煙及燒香拜佛,這些行為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有CO、CO2、NO、NO2、懸浮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烹調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煙和燃燒煙氣兩類。在烹調過程中,由于熱分解作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目前已經測定出的物質包括醛、酮、烴、芳香族化合物等共計220多種。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CO、CO2、氮氧化物、SO2、丙烯醛和未完全燃燒的烴類,以及懸浮顆粒物,這些都對人體健康都存在著危害,是癌癥的誘發因素。
在室內吸煙,會造成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香煙煙霧的成分極其復雜,目前已經檢測出3800多種物質,煙霧在空氣中以氣態、氣溶膠態形式存在,氣溶膠態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及煙堿(尼古丁,每支香煙約產生0.6~3.6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相對于吸煙者來說,對被動吸煙者肺功能的傷害更加嚴重。
2.1.2 室內建材及裝潢材料
室內建材如石材可能會釋出氡氣,而一些木制家具可能會產生甲醛及揮發性有機物。建筑材料自身釋放的有害物質主要是氨和氡。氨產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主要是冬季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混凝土防凍劑,以及為提高混凝土凝固速度而使用的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強劑,其中所含的氨類物質會隨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并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超標。研究人員開展的長期接觸低濃度氨對人體健康的調查說明室內低濃度氨對長期暴露人群存在健康風險。
釋放氡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建筑石材、磚、土壤、泥沙等,同時室外空氣、供水、天然氣等也是室內氡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居室內水平氡濃度暴露與肺癌危險度的關系密切。
室內裝修的主要材料是膠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產這些板材所用的膠黏劑中含有甲醛,其中殘留的甲醛會逐漸釋放出來,成為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同時在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添加劑和稀釋劑、膠黏劑、防水劑、溶劑等,都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可疑治癌和致畸形物質。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大,包括對眼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肝臟的損害,對皮膚的影響,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以及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2.1.3 日常用品
日常用品包括尿素甲醛泡棉絕緣材料、石棉絕緣材料、殺蟲劑、噴霧發膠、復印機及空氣濾凈機等產品的使用,均會產生室內空氣污染物,如甲醛、石棉、揮發性有機物及臭氧等 。
曾被廣泛用做隔熱材料的石棉制品,使用后會產生有害的石棉纖維,其吸入人體呼吸器官中,易沉淀在肺部深處,導致肺癌,故近年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殺蟲劑是一種化學產品,使用后其中含有致癌物質的揮發性有機物進入到空氣中,對人體傷害的影響也不可忽略。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等現代化的辦公設施也會釋放污染物質,相信CRT顯示器的輻射問題是液晶電腦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外的實驗顯示,復印機和靜電空氣濾凈機中的高電壓裝置,是室內臭氧的主要來源,而臭氧對皮膚的具有一定的危害。
2.1.4 其他因素
其他的因素包括病人呼吸產生的病菌、室內盆栽、植物產生的花粉,寵物產生的毛發及人類新陳代謝活動所產生的CO2等均會影響室內空氣品質。室內空氣生物性污染因子的來源具有多樣性,主要來源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動物等。此外,環境生物污染源也包括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塵螨,寵物產生的毛發,廚房的餐具以及衛生間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都是細菌和真菌的孳生地。
人體自身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大小便向外界排出大量空氣污染物。此外,人體感染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結核桿菌、鏈環菌等也會通過咳嗽、打噴嚏等進入室內空氣中,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2.2 通風
通風是解決室內空氣污染最為經濟可行的辦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沒有成本,且效果顯著。室內空氣品質與空氣交換率有密切的關系,當通風情況良好時,室內空氣污染物會因室外空氣的進入而稀釋其濃度,但當通風不良時,室內空氣污染物會在室內累積而增加其濃度。自能源危機以來,世界各國采用節約能源政策,新蓋的高樓大廈多為密閉式建筑,空氣交換率低,使得室內空氣品質惡化,于是產生了SBS(Sick Building Symptom)問題,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辦公和居室環境越來越崇尚舒適化和高檔化,中央空調的使用是集中表現之一。但中央空調換氣率較低,如果居室內有一個人帶有病菌,病菌因為密閉性強不但不能排出室外,反而會將隨著中央空調系統擴散到整個樓群,造成所有人群的不適。以國內常發生CO中毒為例,由于冬天門窗緊閉,瓦斯漏氣或煤的不完全燃燒而釋放出CO,造成人們吸入過量CO而缺氧死亡。
2.3 轉化
所謂轉化就是將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轉化為對人體無害或低害的物質。
2.3.1 過濾、吸附
過濾就是通過所選過濾材料將部分顆粒物、煙霧、灰塵、細菌等污染物截流下來,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其中,濾材的選擇是關鍵,選取那些過濾面積較大,不易老化的材料應用于空氣凈化領域中使其成為一項更加成熟可靠的技術。吸附法是利用某些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空氣中有害成分從而達到消除有害污染物的目的。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已有悠久的歷史,硅膠和分子篩吸附技術雖然應用時間不長,也被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是目前去除室內揮發性有機物最常用的控制技術。但吸附技術只是污染物狀態的轉化,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些污染物。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2 催化凈化、臭氧凈化
2010年8月 綠 色 科 技
第8期
納米級的二氧化鈦,在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后,形成活性氧類的超氧化物,破壞病毒所寄居細胞的細胞膜,并捕捉、消除空氣中的浮游細菌。此外,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凈化還可以去除空氣中的氨和甲醛。臭氧凈化的原理是以普通空氣通過高壓電廠,使空氣中的氧電離,并迅速合成臭氧。但是,臭氧本身也是一種室內空氣的污染物,雖然克服了紫外線及一些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不足之處,但是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2.3.3 負離子凈化
空氣負離子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長壽素”或“空氣維生素”,是因為對人體的健康及生態的作用已經被國內外醫學實踐所證明,且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空氣負離子的作用已被認識得越來越清楚。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各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復作用。
(1)中樞神經系統??諝庳撾x子可改善大腦皮質功能,使腦力活動效率提高,改善睡眠。
(2)植物神經系統。空氣負離子可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的應激功能,調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3)呼吸系統??諝庳撾x子能促進排痰,暢通呼吸道,改善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
(4)心血管系統??諝庳撾x子具有降壓、減慢心率,改善心肌營養狀況的功能。
(5)血液造血系統。空氣負離子能減慢紅血球沉降速率,延長凝血時間,使周圍紅血球、白血球數量增加。
(6)免疫系統??諝庳撾x子能活躍網狀內皮系統功能,使得血液中丙種球蛋白含量增高,從而提高肌體的免疫力。
(7)其他系統??諝庳撾x子對人身體中的其他系統也有一定的效用,如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促進新陳代謝,抑制細菌等作用。
由此可見負離子與人體的各系統即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連,所以努力創造一個富含負離子的環境,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2.3.4 生物凈化法、植物凈化法
生物法處理大氣污染物是一項新興技術,過濾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蓋有生物膜,并與膜內的微生物相接觸而發生生化反應,從而使空氣中的污染物完全絳解為CO2和水。目前生物技術在室內空氣凈化中大量應用。植物凈化空氣,阻滯灰土,減弱噪音,給人們帶來愉悅感,用植物治理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吊蘭,蘆薈等綠色植物因為可以吸附甲醛,因而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愛。
3 結語
美國環境保護總局指出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誘發肺癌的第二個主要因素,對于不吸煙者則是第一誘因。人體患病超過40%是由于室內空氣污染所致。癌癥這個名詞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而矛頭直指環境污染問題,重中之重則是室內空氣品質的下降。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加以注意,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采取集中供熱,電取暖和做飯,配備性能可靠的通風系統,可避免燃燒煙氣進入室內空氣環境。盡量不要在室內吸煙,減少被動吸煙。正確選址或使用透氣性差的建筑材料等都是減少室內污染源行之有效的辦法。
(2)對于已經存在的室內空氣污染源,應采用撤出室內、封閉或隔離等措施,防止散發的污染物進入室內環境。
(3)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的不同污染物選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空氣凈化器、排油煙機、臭氧消毒器等。
(4)推廣使用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無害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綠色建筑材料,積極營造綠色建筑是逐步實現提供舒適又安全的室內環境的原則。
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已經越來越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應該朝向多種凈化技術的融合發展,以便取長補短,同時充分利用納米、生物、等離子等新技術,并且,隨著法律法規的健全、人類有關知識的增多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們將擁有一個更為健康、綠色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白志鵬,韓 ,襲著革.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2] 王軍玲.國內外室內空氣污染研究進展[C].2001室內空氣質量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
[3] 李中秋.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對策[J].聲調環境與城市生態,2002(3):45~46.
[關鍵詞]井下空氣 污染物 高斯擴建模型 多污染源
中圖分類號:X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0-0296-02
Using Improved Gaussian Expansion Model to Analysis Mining
Yan Xi-rui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which from the working face inside mine,the paper will bring the Gauss expansion model in to evaluate the air quality inside mine,and improve the model to establish the optimized Gauss expansion model and air pollutants dispersion with multiple pollution sources,which depend on the physical truth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inside mine.Finally,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optimized model,simulating the content of air pollutants inside min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a day by using MATLAB.As the result suggested,optimized Gauss expansion model do have some application value to evaluate the air quality inside mine in theory.Air pollutants are multi-sources,an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can be different as well
[Key words]mining air; pollutants; Gaussian expansion model; source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煤礦開采的強度和力度不斷的增加,在井下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污染物,對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由于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造成了人體健康損害、勞動力下降從而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怎樣改善作業環境質量,明確工作面中污染物的來源、成分以及對人體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井下空氣空氣污染物的研究與評價工作中,前人已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海橋等人研究分析了礦井風流的年齡和礦井空氣的品質[1];褚召祥、姬建虎等人綜合的考慮了空氣溫度、濕度以及焓等參數,提出了以礦井空氣吸熱能力來衡量礦井工作熱環境[2];劉偉強、周英烈等人基于物元模型,結合相應權重得到關于井下空氣品質標準等級的關聯度,最終求出井下空氣質量的評價結果[3]。以往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引入高斯擴建模型,將其運用到了井下空氣的研究與評價當中,并且針對該模型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進行優化,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了井下空氣污染物普遍存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現狀。最后,運用MATLAB對礦井不同時間段的空氣污染物進行了模擬評價。
1 高斯擴建模型的建立
1.1 高斯擴建模型的導出
由正態分布假設可以導出下風向任意一點X(x,y,z)處污染氣體濃度的函數為[4]:
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頂底板、圍巖的存在污染物擴散是有界的。故假設地面是一鏡面,對污染物氣體起全反射作用,并采用像源法進行處理。
任意一點p處的濃度為兩部分的貢獻之和:一部分為底板反射作用增強的污染物濃度;另一部分是自由空間內的污染物濃度。該處的污染物濃度就相當于不存在限制時由位于(0,0,H)的實源和位于(0,0,H)的像源在P點處所造成的污染物濃度之和。
實源的貢獻為:
像源的貢獻為:
故高架連續點源高斯煙云擴散公式為兩部分之和得:
1.2 煙云抬升高度計算
煙云抬升高度的影響因素包含許多,主要有:污染源的初始速度和方向、井下環境風速及風速隨高度的變化率、排放口直徑、溫度、初始溫度以及井下空氣的穩定性。根據大量的現場實驗和工程實踐,可得煙云抬升高度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式中γ1、α1、γ2及α2稱為擴散系數,由實驗確定系數,在相當長的x距離內為常數。
2 建立優化的高斯擴建模型
將1中已建立的模型應用到實踐當中,發現高斯模型的峰值幾乎全部低于實測值,峰值濃度出現的距離較實測距離相差較遠[5]。針對當前普遍使用的煙雨擴散模型的計算結果存在偏差的缺點,現對已建立的高斯擴建模型進行優化處理。
筆者認為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除了模型本身的誤差外,還可能與抬升高度H和平均風速u的計算方法存在誤差有關。此外,高斯擴散模型中僅考慮了風速對污染物濃度的影響,未能考慮到污染物在擴散過程中污染物本身以及井下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如高濕高熱的環境、掩體裂隙的吸附、污染物成分之間的化學反應所造成的污染物濃度的變化。就上述誤差的原因,對現在的高斯擴建模型進行如下的優化改進:
由于抬升高度與污染物濃度成反比關系,可以設
結合上述公式可得抬升公式:
因此抬升的平均風速為:
污染物擴散層的平均風速為:
將式(4)帶入并積分得
式中:T為風速垂直變化參數。
高濕高熱的環境、巖體裂隙的吸附、污染物成分之間的化學反應等因素造成的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會造成源強Q發生變化。引入削減系數為λ,表示高熱高濕等因素對污染物濃度削減作用的大小,λ與各因素強度的關系是:
式中:P,R,…,N為各因素的強度,a,b是經驗系數,分別為a=1.5,b=0.5由于各個因素導致的污染物濃度減小,所以對源強的修正為:
綜上,優化后的高斯擴建模型為:
3 多污染源空氣污染擴散模型的建立
井下生產中掘進、鑿巖等環節生產大量粉塵,因此井下空氣污染物不是單一的。
據多污染源排放和井下環境特點,建立工作面多源排放空氣污染物的平流擴散方程。
空氣污染物的擴散手井下風的平流和湍流擴散影響,建立直角坐標系,取x軸與風向相同,因此湍流擴散可忽略,且風速和污染物排放強度不隨時間變化,為定值。則從污染源排放氣態污染物的濃度分布遵從平流擴散方程:
4 工程實例
當風速為km/s時建立上風和下風L公里處,污染物質濃度的預測模型。據假設,風速沿x軸正方向,恒為正;對上風向L公里處的有害氣體濃度計算時,方向沿x軸負方向,為負;對上風向L公里有害氣體濃度計算時,方向沿x軸正方向,為正。因此問題轉化為求(L,0,z)和(-L,0,z)兩處污染氣體濃度,則污染物質濃度的預測模型為
運用MATLAB程序將相應數據帶入,得某礦井在早8點、中午12點、晚9點空氣污染濃度分布圖(見圖1、2、3)
5 結論
(1) 本文考慮風速對污染物濃度的影響和污染物擴散過程中污染物本身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對抬升高度H和平均風速u的影響,改進了計算方法,將模型本身的參數與環境因素相結合,得出優化的高斯擴散模型
(2) 基于優化后的高斯擴散模型計算方式,對不同因素影響下井下空氣污染物的擴散規律給出更精確的計算模擬方法,優化后的模型計算結果更接近實際,提高空氣污染物的計算精確度。因此,對提高井下空氣污染的控制水平和改善井下工作環境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海橋.礦井風流年齡與礦井空氣品質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8,8(5):24-27
[2] 褚召祥,姬建虎,張習軍.礦井空氣吸熱能力分析與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2,40(1):70-73
[3] 劉偉強,周英烈.基于物元模型的礦井空氣品質綜合評價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5,35,(3):61-63
[4] 張斌才,趙軍.大氣污染擴散的高斯煙雨模型及其GIS集成研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8,20(5):17-19
[5] 孫志寬.高斯煙雨擴散模型再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5:107-109
期望吃到放心食品
“食品安全對今天富裕起來的國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對健康有著前所未有的訴求,甚至超過發達國家民眾對健康的重視。”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說,近幾年,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仍存在一些障礙,特別是在監管方面。
那么,實現“吃到安全、放心、高質量的食物”這個夢想還需要多少時間呢?談及這個話題,人們常常會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認為我們和他們的差距還有很遠。但在羅云波看來,不能如此簡單地比較,因為各國所面臨的挑戰不同,任何國家的食品安全都很難做到萬無一失?!?011年,美國發生李斯特菌污染事件,造成20余人死亡。同年,德國及歐洲17國發生大腸桿菌污染事件,數千人感染,造成50余人死亡。從死亡人數來講,難道這些國家的食品安全水平比我們差嗎?”
“從監測數據來看,我國食品安全水平一直在穩步提高。但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永遠都有新問題產生,我們要不斷研究、解決新問題?!贬槍ξ覈称钒踩默F狀,羅云波認為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努力:第一,政府要在體制上做進一步調整,加大監管人員的培訓和培養,加強企業誠信教育;第二,建立黑名單制度、準入制度、懲罰制度,設立“出現問題永遠逐出行當”的行業準則,讓食品生產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第三,主流媒體應成為不實謠言的過濾器,而不是發酵劑,報道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時,最好咨詢兩名以上的專家,防止傳播錯誤的信息?!傲硪环矫?,社會也要對食品安全理性看待,不要過分緊張或情緒化。”羅云波說,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相信我們離“吃到安全、放心、高質量的食物”這個夢想就更近了一些。
希望呼吸新鮮空氣
“不盡如人意的空氣質量已經成為人們心頭揮散不去的痛?!?中國環境科學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室研究員張金良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希望活得更好、更長,而空氣污染顯然已經成為人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障礙之一,人們對它的關注度自然很高。
“公眾提出想呼吸新鮮空氣的愿望,其中也飽含對政府加大力度改善空氣質量的期望?!睆埥鹆冀榻B,近些年各級政府為改善空氣質量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以北京為例,自1999年以來,北京城區4.4萬臺機關單位茶爐大灶完成“煤改氣”;大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將首鋼等200多家重污染企業關停或搬離,治理空氣污染的步伐從未停下過。然而,在嚴重的空氣污染面前,政府的作為似乎顯得“力不從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空氣污染并非一天兩天形成的,要想治理好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張金良介紹,1952年,倫敦發生“煙霧事件”,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并為摘下“霧都”的帽子付出了半個世紀的努力,直到1975年,倫敦霧日才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15天。同樣為治理空氣污染,德國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近日,我國環境保護部通過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方案》,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重點推進PM2.5污染防治”列在主要工作之首。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頒布后,按照PM2.5的限值標準,目前我國很多大中城市的空氣質量都不達標,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空氣質量基準值”相差甚遠。“治理空氣污染,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p>
人人享受大病醫保
關于“醫保報銷比例更高一些,并且每個人都能享受大病醫保”這個愿望受到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仇雨臨表示,“老百姓的希望是好的,有希望才能推動社會工作的前進?!彼f,由于前些年我國整體社保水平很低,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對那時的老百姓來說,醫療支出是生活中一筆相當大的費用?,F在的醫保制度逐年改進,大多數老百姓還是認可的,但是要達到社會全員滿意還很難。因為基本醫保制度的保障范圍和程度畢竟有限,比如有“三個目錄”、起付線和封頂線等限制,所以個人在就醫時還需要承擔一部分費用,特別是患大病時個人負擔還是比較重的。尤其是對一些罕見病來說,國家目前還不能納入醫保報銷,其根本原因是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水平比發達國家低很多。在我國的參保人群中,職工所占的比例較低,居民、農民和非就業人口多,他們繳納的醫保費用相對較少。
“如果想看病而個人完全不花錢,都由醫保來報銷,這不太現實。但是國家應保證百姓不會出現因病致貧的情況。”仇雨臨介紹,目前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大病醫保制度,使患大病的患者能夠得到更多的報銷,最終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一些發達國家采用的也是設定個人支付最高限額,超出部分由國家或保險基金支付,這樣患者就有了安全感。
提高養老金,保障老有所養
“老年人擔心養老金不夠花的心理由來已久?!?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郭平認為,現在的老年人大多經歷了企業效益不好、下崗等問題,再加上由于一些歷史原因,進入企業的老人退休后的退休金只有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退休老人的一半,甚至還不到一半,所以他們就會格外看重養老金問題。
調查顯示,國內74%的老年人都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如果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都達不到他們生活和治病的最低要求,他們的生活就會非常窘迫。
關鍵詞:空氣質量;分析;防治
1 引言
哈爾濱市冬季燃煤供暖、汽車尾氣排放等多種因素引起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含量增加,從而制約了哈爾濱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對哈爾濱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進行分析,提出如何防治。
2 哈爾濱市空氣質量狀況
2.1 空氣質量監測點
哈爾濱市設置9個空氣質量監測點,這些監測點都屬于國控監測點,分別在學府路、東輕廠、和平路、建國街、商業大學、宏偉路、紅旗大街、承德廣場以及嶺北,哈爾濱主城區。
2.2 空氣污染變化趨勢分析
2006-2010近五年期間,哈爾濱市區主要空氣污染物監測統計結果見下表:
根據表1-1的統計結果,用綜合污染指數法,對2006-2010年度期間哈爾濱市區的空氣環境質量進行了整體評價,計算結果如下表。根據下表的空氣污染物評價結果,繪制了近五年污染源變化情況圖。
根據表1-2至表1-6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哈爾濱市近五年的年平均綜合污染指數在3.94~4.51之間,2007年的污染指數最高,之后呈逐年下降趨勢。說明市區空氣質量逐年好轉,2007年至2010年污染負荷系數由大到小排列為:降塵>PM10>SO2>NO2,2006年NO2污染負荷系數超過SO2位居第三;從污染物分擔率來看,SO2所占比重不斷增加,SO2污染呈加重趨勢,NO2所占比重不斷降低,NO2污染呈降低趨勢,說明燃煤造成的污染仍很嚴重;降塵污染指數最高,而PM10的含量與降塵量密切相關,PM10和降塵二者污染指數之和占污染指數的43%左右,說明哈爾濱市空氣污染屬煙塵型污染。
3 結語
1)嚴控煤煙污染,大力發展集中供熱, 治理不合格鍋爐,取締低矮散燒熱源,設立無煤區、煙塵控制區、煙塵達標區。
2)優化和改善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氣體燃料、液體燃料、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不具備條件地區,推廣使用型煤。推廣節能設備, 提高能源燃燒利用率。
3)做為老工業基地,盡量減少工業污染。關閉設備落后、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工業企業,對有市場、有規模、治理不足的企業,給予資金扶持,提高企業環保設備建設。
4)嚴控機動車尾氣污染,車輛尾氣排放必須達標,不達標的限期治理,不達標不發證,不得行駛,嚴格執行淘汰報廢制度, 限制高排車輛在市區的行駛時間和路程;發展小排氣量民用轎車、清潔燃料汽車,雙燃料汽車,增建加氣站;加強公路交通系統建設,提高運輸效率;加強油品管理提高質量標準。
5)嚴控揚塵污染,擴大綠化面積,減少地面;施工現場和車輛的管理,實施工地圍擋、城區外攪拌、工地內覆蓋,對易揚塵物質封閉運輸;實行大型灰場、煤場的搬遷或加蓋措施。
6)城市布局和城市基礎設施科學規劃建設, 計劃提高新增綠地面積建設城市生態防護林和生態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加值、低污染產業。
7)科學監測預警,引進物聯網空氣質量監測預報方法,對城區的空氣污染排放情況進行即時數據監控,對異常污染排放進行迅速反應和監管,加強監測標準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祝昌健, 翁詩發. 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芻議[J]. 廣州環境科學, 1996(3):4-7.
關鍵詞:裝修;室內環境;污染;檢驗
0 引言
國內外大量調查資料都證實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還高。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許多倍!尤其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別指出的是,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而兒童生活在室內的時間在80%以上。
1 室內空氣污染對社會產生的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對社會產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1 室內空氣污染會危害人身體健康。國外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室內空氣污染會引起“致病建筑綜合癥”(SBS),癥狀包括頭痛、眼、鼻和喉部不適,干咳,皮膚干燥發癢,注意力難以集中和對氣味敏感等。這些癥狀的具體原因不詳,但大多數患者在離開建筑物不久癥狀即自行緩解。
目前由裝飾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為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市場上80%的裝修材料都含有大量的有機有害物質。這些建材一旦進入室內,在通風環境不好的環境中濃度會很高,從而危害人的健康。例如,用做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都含有甲醛,即使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也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長期接觸較高濃度的甲醛會出現急性精神抑郁癥,國際癌癥研究所已建議將其作為可致癌物對待。其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都是已證明是毒性極強的物質。
1.2 室內空氣污染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室內空氣質量與勞動效率和出勤有著密切關系,由此造成了缺勤和醫療費用的巨大損失。國際經驗表明,加強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所增加的費用并不多,就可以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目的。因此,控制和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可以保護人的身體健康,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2 建筑裝修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實施兩年多來,對建筑物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該標準仍未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部分經濟水平比較落后的地區受諸多因素限制,尚未在工程建設環節中開展相應工作。部分已經開展這項工作的地區,在污染物判定方面易受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影響,使該標準難以靈活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設計前準備工作不足。在開始設計前,還要熟悉將要進行室內裝修設計的建筑物的現有狀況,特別是對已使用過的建筑物。它的通風情況如何?現有的室內環境污染狀況如何(哪怕是直觀感覺)?有無必要對現有情況進行測試?在了解情況的基礎上,考慮如何著手工作,以便在新裝修中去除原有污染,并避免新的污染。通風是消除室內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因此,裝修設計中,一定要按照建筑設計通風的規范要求進行。特別是在大開間改為小開間的裝修設計中,對小開間的通風狀況要進行重新計算,凡達不到建筑設計通風要求的,應采取必要措施,保證小開間的通風需要。
【關鍵詞】 空氣質量; 自然資源; 審計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23-0120-04
黨的十提出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并開展審計試點。試點的重要領域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為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提供了依據。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深受大氣污染困擾,盡管環保部門、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治理,但公眾對治理的效果心存疑慮。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空氣質量情況主要通過主觀感受、媒體報道、環保部門的相關數據。與這些了解信息的途徑相比,審計監督具有客觀、中立、公正的特點,引入政府審計進行監督,對于消除公眾疑慮,促進空氣治理措施的落實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政府審計的本質是履行對公眾的受托責任,然而現實情況是由于我國審計機關基本未進行過該領域的專門審計,導致尚未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符合實際的審計規范體系。因此借鑒美、英等一些審計機關的做法,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審計,是比較可行的一個思路。
一、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
(一)美國的空氣質量審計
美國的《空氣清潔法案(The Clean Air Act)》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審計團隊由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構成,保證了審計項目小組的專業勝任能力。除此以外,美國能源部建立的數據庫包括了與能源消耗有關的各項統計數據以及審計情況,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基礎性的數據支撐。空氣質量一直是美國審計署關注的主題之一,其官方網站上了8份關于該主題的審計報告,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到美國審計署早在1979年就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并了相應的審計報告。關于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美國審計署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環保部門一些規定、空氣質量標準的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例如環保署對磚、瓷磚等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了新的標準,新標準執行后,對大氣污染物的控制、監測、檢驗、記錄、報告都會帶來新的成本,審計署檢查環保部門該項新標準時是否對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二是對一些環保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評估。例如,在減少柴油機空氣污染方面政府對一些項目進行了資助,審計署發現由于減少柴油污染排放涉及公路交通、航運、空運等多個管理部門,而這些項目之間缺乏合作,導致這些項目存在碎片化或者重復資助的現象,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這些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績效計量方法,無法有效地衡量資助的資金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三是對環保部門沒有注意到但可能對大氣造成污染的事項進行評估。例如,對于火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環保部門主要是對其電力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氣體排放規定了標準,但是審計署發現一些火電廠為了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將火電廠的煙囪建得過高。由于空氣質量審計涉及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因此審計署采取了一些措施確保審計結論的可靠性。例如審計報告完成后請環保部門復查,邀請空氣質量研究方面的專家參與審計過程,并在報告中詳細記錄被審計單位對報告結論的回應。對審計署的有些審計結論,被審計單位提出了異議,審計署對異議部分進行了二次回應。另外,在報告中使用圖、表的形式使得一些問題的表述更加直觀、形象。例如,空氣質量標準對于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來越嚴,審計報告中使用點線圖的形式,使得報告閱讀者很直觀地看到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求排放得越來越少。
(二)英國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由于受工業發展的影響,英國是較早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的國家。1956年頒布了有關空氣質量控制的基本法《清潔空氣法案》,并相繼出臺了多部與空氣質量治理有關的法案。英國的空氣質量審計主要受歐盟生態管理計劃及審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的影響。該計劃重點關注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綠色采購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1 ]。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很好的效果,歐盟的年能源消耗量呈現下降趨勢。
2009年英國審計署了《改進空氣質量――政策發展》的審計報告。該報告主要對英國空氣治理發展政策進行了評述與展望。報告在對近年來英國空氣污染治理效果、現有政策進行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未來政策制定的發展路向。報告內容首先就空氣污染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以及治理空氣污染可能發生的成本進行了評估。然后對英國、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進行了對比,具體指出英國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分析如果英國的空氣質量未達到歐盟的標準可能帶來的經濟后果。最后對英國政府制定的空氣污染治理政策、取得的效果進行了總結與評價,指出現有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交通發展計劃和空氣質量管理計劃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制定,導致這兩個計劃之間缺乏協調與溝通;現有的空氣污染治理責任按行政區劃來劃分,一些跨地區的空氣污染協作不夠。同時對現有空氣治理的一些方案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對歐盟其他成員國例如德國、法國、荷蘭等好的做法進行了介紹,并提出值得借鑒的地方。
(三)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香港地區在1987年了《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香港審計署在2012年就環境保護署在空氣質量監測及匯報方面的事項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在環保部門的管理下,香港的空氣質量各項指標未全部達標;二是對環保部門的空氣污染指數匯報系統進行審計,發現公眾無法便捷地查閱重要的信息,例如在環保署的網站沒有公布空氣質量達標程度的信息;三是對環保部門的績效進行評價,指出環保部門在有關空氣質量管理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審計建議部分列示得十分詳細,對于審計發現的每一項問題,都提出了五至六條建議。例如:針對空氣質量的管理問題,提出環保部門制定計劃時應列出空氣質量指標達標的時間目標和進度指標,并將進度定期進行公開;將香港地區的空氣質量標準和美國、英國、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進行對比的基礎上,提出環保部門應定期修訂空氣質量相關標準;當空氣污染超過標準時,應向公眾提供更加清晰和具體的預防措施,并加強實時匯報、公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四)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啟示
從上述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來看,該領域審計主要以績效審計為主。美國在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方面歷史悠久,形成了常態化、持續性的狀況。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備的能源消耗數據庫、復合型人才的審計團隊、多年的經驗積累為空氣質量審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英國、中國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相對比較單一。英國對空氣質量的關注主要受歐盟對大氣污染排放要求的影響,因此審計內容主要從政策建議層面展開;香港地區則主要是對環保署在空氣質量改進方面進行的評價,關注空氣質量改善的效果。
綜合來看,審計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注空氣質量政策、標準制定得是否合理,評價環保政策時是否經過了充分論證,現有的空氣質量標準是否定得過低等等,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以文獻查閱和比較法為主;二是對空氣質量改善過程中采取的措施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結合具體的專項空氣污染減排項目進行,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有實地考察、訪談、專家咨詢法;三是對環保部門取得的績效進行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差異分析法,分析環保部門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空氣改善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完成進度是多少等。
二、我國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框架
我國在1987年了有關空氣質量的基礎性法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進行了修訂,對各項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新標準。2013年,國務院了《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隨后各地方政府也紛紛了相應的空氣治理行動方案。政府出臺了多項財政補貼政策,投入了大量資金,表2列示了中央財政資金專項用于治理大氣污染的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中央十分重視大氣污染的治理,2014年與2013年相比,空氣治理專項資金大幅增長。然而,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霧霾仍然比較嚴重。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產能過剩、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去產能行動遲緩,還有一些地方在公布空氣治理效果時,避重就輕,選擇性地信息。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用于改善空氣質量,效果怎樣?對此,公眾有強烈的問責需求。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引入審計監督十分必要。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等環境審計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圍繞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效益性和合規性以及資源審計的目標、內容、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展開[ 2 ]。在實踐方面,與大氣污染治理有關的審計開展了三次,分別是2009年第6號、2011年第11號和2013年第16號審計公告,這三個審計項目主要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一是關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情況;二是關注節能工程項目是否按期完工并發揮作用,污水、污泥、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是否有所減少;三是關注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實。
借鑒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應將空氣質量納入審計范疇,進行單獨反映。審計內容可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大氣污染物節能減排項目是否落實,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二是對空氣質量政策方面進行評價;三是關注空氣質量數據公開的客觀性、及時性。審計方式可以以專項審計的形式開展,也可以在開展其他審計項目時對影響空氣質量的方面單獨反映,予以關注。例如:在對國有企業審計過程中,除了關注財務收支審計以外,還可以評價檢查國有企業是否貫徹落實了國家關于節能減排政策的規定,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在對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過程中,評價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有無違反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批準新建高污染能耗項目,任期內空氣質量有無大幅度下滑情況。具體可從表3所示的方面展開審計。
三、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Z市為例,結合Z市近年來為改進空氣質量采取的各項措施,提出對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設想以及具體思路。Z市是我國北方中部某省會城市,近年來空氣質量不斷下滑,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應對,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北方有較多城市與Z市的情況相似,因此選擇Z市進行分析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Z市政府比較重視,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462億元專項資金進行治理。市政府了《“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制定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4―2018)》,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采取了超排放的黃標車在市區內限行,全市燃煤鍋爐改天然氣,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等多項措施。
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工作重點應從462億元治理資金的使用入手,評價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專項資金是否都落實到位、資金使用進度是否符合計劃,資金使用效率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技術改造項目是否按期完成、工程項目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首先是政策評價部分可以考察政府部門對于治理空氣污染是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是否清楚地列明了績效指標,每一個時間結點的完成率、完成目標是多少,關鍵績效指標的完成與責任是否掛鉤,責任是否層層分解細化。以該市的《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為例,該白皮書列出了為改進空氣質量3年內要采取的各項措施,相當于空氣質量改進計劃書。然而計劃中的內容常常冠以定性的指標,例如“大力發展,有效控制”,其中定量的績效指標比較少,一些關鍵績效指標例如全年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全年大氣中度、重度污染天氣預期達到多少等信息缺乏,導致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難以進行評價。
其次可以評價空氣治理各項措施執行情況。例如空氣污染治理措施中指出如果達到重度污染天氣,工地應停工。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實地考察法,調查達到重度污染時工地是否停工,如果沒有停工原因是什么,誰將承擔責任,現有的處罰措施是否適當,有沒有效果。
最后可以對空氣質量信息、空氣質量數據進行評價。例如達到重度污染天氣是否對公眾及時預警,是否及時向公眾傳遞可以采取的措施;空氣污染治理工作進度如何,尤其是一些關鍵時間結點;預期目標是否完成,信息是否向公眾及時進行公開等。
四、結論
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原因,較早地意識到工業發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因此在空氣質量審計方面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環境、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借鑒他們的空氣審計實踐經驗,總結其先進技術手段與方法,對我國開展該領域的審計具有重要意義。今后可進一步形成體系,對空氣質量審計開展的法律依據、制度體系、審計方法、報告等內容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室內環境;空氣污染;污染物;防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 the people in pursuit of the bedroom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change, but also there are some by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all kinds of "modern disease", seriously influenced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we should cause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our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improve the indoor air quality, let our indoor environment in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but also be more healthy.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Air pollution; Contaminan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B84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辦公和居室的環境越來越崇尚舒適化和高檔化,室內裝飾裝修成為一種新時尚,但是有些建筑材料、裝修材料的有害物質含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多種化學物質進入室內環境,造成室內空氣質量惡化,導致各種“現代病”的出現,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應該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以下對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對策。
室內空氣污染物
1.1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①室外大氣污染物通過空氣對流、擴散進入室內。②室內燃料的燃燒,烹飪。③建筑物結構中相關建材、人造板材(含“復合地板”及其下鋪放的泡沫塑料)、室內裝飾物(如墻紙、地毯、隔熱材料等)和現代家具等的有害物釋放。④與人在室內一切活動有關的人為排放源(如衣著、吸煙川、化妝品、殺蟲劑、空氣清新劑、廚房油煙氣等)。⑤人體自身的排泄(呼吸、出汗、打噴嚏、咳嗽、排泄等)。⑥涂料、油漆中揮發物。
1.2室內環境空氣主要污染因子
目前已知的主要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物有以下幾種:①CO。生活燃料的燃燒(燃煤、城市管道煤氣、天然氣)產生。②顆粒物。室內顆粒物主要來源由3部分組成:室外顆粒物隨空氣流動進入室內,室內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抽煙和人在室內的活動。③NOx。室內燃料燃燒是室內NOx的重要來源,此外還有室外空氣的擴散(尤其是地面呼吸帶的機動車尾氣)。④SO2。室內燃煤的家庭其SO2污染主要來自于燃煤,其次才是室外大氣的擴散;燃氣戶室內SO2主要來自于室外大氣環境的擴散,其次才是煤氣的燃燒。⑤甲醛(HCHO)。就目前而言,國內居民居室內甲醛主要來源是室內裝飾(修)物,此外還會存在于涂料、復合地板及下方襯墊的纖維板、泡沫塑料等以及各種墻紙、化纖地毯、窗簾及免燙型衣服中。⑥VOCS(主要包括苯系物、烴類、醋類和酮類)。主要來自房內涂抹油漆的地板(含復合地板及下方鋪墊的泡沫塑料)、家具,以及各種使用油性涂料的墻壁、天花板、壁櫥,另外還有室內空調機中制冷劑的泄漏。⑦CO2。主要由人在室內活動時產生。⑧氡。氡及其子體作為室內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已引起各國學者的重視。氡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各種磚、天然石材建筑材料,并與建筑物下方地質環境、土壤有關系。⑨氨。氨在水中溶解度極大,因此,如房屋建造時水泥中防凍劑氨加量過多,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主要刺激人的眼球和呼吸道。氨污染通常在北方較嚴重。
2.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隨著建筑裝修熱的興起和室內密閉程度的提高,使得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增加,檢測表明,室內甲醛、苯系物、氨氣、氡等污染物的濃度遠遠高于室外,由此引起的“病態建筑綜合癥”的患者越來越多,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2.1可吸入顆粒物(PM10)
粒徑大于10μm的顆粒物大部分被阻擋在上呼吸道(鼻腔和咽喉部),而粒徑小于10μm的可吸入顆粒物能穿過咽喉部進入下呼吸道,特別是粒徑小于2.5μm的細顆粒物能沉積在肺泡內,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顆粒物的化學組成非常復雜,同時細顆粒物富集了空氣中的有毒金屬、酸性氧化物、有機污染物,并載有細菌、病毒等,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和安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包括:對呼吸道的毒害作用,損害下呼吸道和肺泡的功能,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吸附有害氣體產生協同毒害作用,吸收太陽輻射產生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等。
2.2 CO2
CO2在正??諝庵械暮繛?.03%-0.04%。當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交換良好時,室內空氣中CO2的濃度通常不會達到人的主觀感覺不適的狀態。但是,當室內CO2濃度大于1.5%時,會引起呼吸困難和呼吸頻率加快、改變血液PH值、減弱人體的活動能力等。當濃度大于3%時,會引起頭痛、眩暈和惡心,當濃度大于6%-8%時,可導致昏迷和死亡。CO2作為居室中常見的污染物,當濃度達0.07%,少數敏感的人就會感到不良氣味,并產生不適感。CO2濃度的高低可以用來表示室內空氣清潔程度,以及通風換氣是否良好,居室內CO2濃度應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應超過0.1%。
2.3CO
室內CO主要來源于吸煙、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等。當不存在室內源時,室內CO的含量與室外持平,維持在3-10ml/m3。由于CO不能透過皮膚,因此,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通過呼吸系統來實現。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羥基血紅蛋白(COHb),但是CO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遠遠大于O2的結合能力,是O2的200倍,當O2與CO同時存在時,血紅蛋白優先與CO結合,制約了O2在血液 中的傳播。CO可對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產生有害影響,當COHb的濃度為10%時,只要引起心血管疾病,導致中樞神經紊亂;當濃度為2.5%時,可加重胸痛病人的癥狀。
2.4甲醛
室內甲醛主要來自裝修材料及家具、吸煙、燃料燃燒和烹飪。它的釋放速率除與家用物品所含的甲醛量有關外,還與氣溫、濕度、風速有關。氣溫越高,甲醛釋放越快;反之亦然。甲醛的水溶性很強,如果室內濕度大,則甲醛易溶于水霧中,滯留室內;如果室內濕度小,空氣比較干燥,則容易向室外排放。
甲醛對皮膚和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能引起視力和視網膜的選擇性損害,當濃度為1ml/m3時,可被人嗅到。在室內裝修和家具黏合過程中大量使用以甲醛為主要材料的脲醛樹脂(UF),甲醛在室內大量揮發,甲醛含量高于不用脲醛樹脂進行裝修的幾倍到幾十倍。由此引起疾病的主要癥狀是呼吸道強烈刺激、咽喉燒灼痛、呼吸困難、眼睛刺激、咳嗽、發冷等,有的人出現過敏性皮疹和神經失調等癥狀。長期低劑量接觸甲醛,可降低機體免疫水平,引起神經衰弱,出現嗜睡、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神經抑郁癥。呼吸道長期受到刺激后,可引起肺功能下降。
2.5氨
氨對健康影響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刺激和腐蝕作用,嚴重中毒時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窒息、肺水腫。氨氣濃度達3500mg/m3以上時,可立即致人死亡。輕度中毒時,會出現鼻炎、咽炎、氣管炎、咽喉痛、咳嗽、咳血、胸悶、胸骨后疼痛等,還能刺激眼結膜水腫、角膜潰瘍、虹膜炎、晶狀體混濁,甚至角膜穿孔。
2.6氡
氡在衰變過程中放出α、β、γ粒子后衰變為各種氡子體,氡及其子體均為放射性粒子,其產生的輻射劑量占天然輻射源的54%,主要來源于室內地基土壤中和建筑裝修材料,裝修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對人體造成輻射危害的主要來源。若氡衰變過程中釋放的α粒子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則會破壞細胞組織的DNA,從而誘發癌癥。
2.7生物性污染物
室內空氣存在一些病原體,有時可導致某些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結核、流腦、猩紅熱、白喉、百日咳、軍團病等傳播。另外,對鋪地毯的室內環境,空氣中的塵螨將會很多,由于室內缺少陽光,螨蟲和其他真菌的滋生是難以避免的,尤其在南方,在雨季特別是氣壓低和濕度大的日子里,在中央空調系統、分體式空調中還會滋生軍團菌。文獻報道,螨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室內環境,其分泌物有致過敏物。螨蟲的主要寄生場所為床上用品和椅套、沙發等。
3.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對策
3.1避免或減少室內污染源
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產生的設計和維護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軟木膠合板和裝飾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膠合板、中強度纖維板等,可減少室內甲醛散發量。采取集中供熱,電取暖和做飯,配備性能好的通風系統,可避免燃燒煙氣進入室內空氣環境。盡量不要在室內吸煙,減少被動吸煙。正確選址或使用透氣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減少氡進入室內。正確選擇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進入室內。
3.2正確處理室內污染源
對于已經存在的室內空氣污染源,應采用撤出室內、封閉或隔離等措施,防止散發的污染物進入室內環境。對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膠合板之類散發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蓋甲醛吸收劑。
3.3使用治理室內空氣污染的空氣凈化設施
根據居室、廚房、衛生間的不同污染物選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空氣凈化器、排油煙機、臭氧消毒器等。
3.4推廣綠色建材,逐步實現綠色建筑
推廣使用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無害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綠色建筑材料。積極營造綠色建筑是逐步實現即能提供舒適而且安全的室內環境,同時具有與自然相和諧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環境,達到建筑與環境的自然融合。
參考文獻
[1]曹守仁.室內空氣污染與測定方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89,1.
關鍵詞:室內環境;污染物;來源與危害;污染問題;控制
1、室內環境污染嚴重危害到我們的健康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室內空氣中存在的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或顆粒物。室內空氣污染不僅破壞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而且直接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人們往往認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受到工業生產和交通汽車等的污染嚴重,以為只要遠離工廠和公路,就可以免除污染,遠離疾病。其實,據一些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室內污染高達59%。通過專家和學者的研究分析,目前檢測到的有毒有害物質達數百種,有約68%的人體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尤以氡、游離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等幾種污染物對人體危害最大且時常檢出。據相關報道,其中氡、苯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甲醛被WHO確定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質,因此如何控制這幾種污染物才是我們健康的保證。
通過東莞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不同樓盤新裝修的4間居室和1間未裝修的居室室內空氣中各種污染物濃度進行了測定,從而進一步證實室內環境污染物的存在,同時加強對東莞市新裝修居室空氣中的污染現狀的了解。數據結果如下(表1):
上述數據結果表明,新裝修了的房子室內確實存在一定量的污染物,是會直接影響到居住人身體健康。那么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污染物是如何產生的呢?對人體又有什么影響與危害呢?可以控制和消除這些污染物嗎?要解答這些問題,我想重點是要了解室內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
2、室內污染物主要種類、危害及來源
2.1氡:
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惰性氣體,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氣體。氡及其子體作為室內污染物主要是氡-222,其通過吸附于塵粒上而被人吸入呼吸道,沉積于氣管、支氣管部位,部分還會深入到人體肺部引起肺癌等疾病。
它們主要存在于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礦石、巖石以及土壤中,常在開采和建筑施工時釋放出來被人體吸入。室內空氣中的氡有80-90%來自地基土壤、巖石,特別是在地質構造斷裂層區域;其次是工程使用的建筑裝修材料析出的氡,尤其是摻工業廢渣建材和天然花崗巖。
2.2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TVOC是指沸點在50~260℃之間,常溫下能夠揮發成氣體的各種有機化合物的總稱。TVOC作為室內污染物,種類多,成分非常復雜,而且新的種類不斷被合成出來。由于它們單獨存在時濃度低,不予以逐個分別表示,而以TVOC表示總量。常見的除醛類外,還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二異氰酸酯類等。TVOC表現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功能,嚴重甚至引起死亡。
在室內環境中,它們主要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生活及辦公用品(如:地毯、家具等)、家用燃料、煙葉的不完全燃燒等。
2.3苯系物:
苯是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易揮發到空氣中,人若長期吸入苯,甲苯等苯系物,會引起慢性中毒,出現頭疼、失眠、精神萎靡等神經衰弱癥,嚴重時還會引起癌癥。
它們主要來源于油漆、涂料中的稀釋劑、黏合劑、橡膠制品以及防水溶劑等物質中,通過揮發以蒸氣狀態存在空氣中。
2.4甲醛(HCHO):
甲醛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特殊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是世界公認潛在致癌物,它刺激眼睛及呼吸道粘膜,最終造成免疫力異常、神經中樞系統異常等癥狀。
它們主要來源于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粘膠劑,內墻涂料,木家具,壁紙,貼墻布,批灰用的107膠,夾板及地板用804膠,劣質萬能膠,化釬地毯,泡沫塑料,油漆等。
2.5氨:
氨是―種揮發性無色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可引起眼睛和皮膚的燒灼感,產生頭疼、厭食等癥狀。
它們主要來自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阻燃劑、混凝土外加劑,建筑水泥等,會隨著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從混凝土中還原成氨氣緩慢釋放出來。
3、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控制
3.1把好材料的進場檢驗關
3.1.1做好產品監督檢查
⑴、產品的合格證書。必須有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有中文標識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廠名、廠址等。
⑵、出廠環境檢驗(檢測)報告。材料的供貨廠家應提供廠家產品的檢驗(檢測)報告,報告的放射性指標、有害物質含量指標應在設計允許范圍內且符合《規范》要求。
3.1.2把好在工程施工過程的污染防范和控制關
加強對各種建筑裝修材料的現場管理,要盡量選用無毒、少毒、無污染的施工工藝,減少材料在施工使用過程中對室內環境的污染。避免工程完工后再檢測出室內污染物含量超標情況的發生,必須貫徹防治結合、防重于治的原則。
把握好施工過程主要污染物的來源、監督。若出廠環境指標檢驗報告或者放射性指標、有害物質含量指標等超標的產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上。室內主要污染物的來源、監督要點及控制標準詳見表2。
3.2 合理選擇建筑裝潢材料
對室內環境污染應先從源頭抓起,選擇合理的建筑裝潢材料,從源頭上防止室內環境污染。采用清潔無害的綠色建筑材料,適度裝飾,慎重裝修,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
3.3 設計合理,增強通風
建筑物的通風設計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風換氣,有利于室內有害氣體的散發和排出,可有效減少有害污染物在室內的積聚,提高室內環境質量。
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建筑物如采用自然通風,設計時應考慮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風、增加室內的通風換氣量;如采用機械通風(即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時應保證有足夠的新風量和室內風系統的平衡。
3.4適當種植綠色植物
適當種植綠色植物,有利于空氣的凈化。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而且某些植物還能吸收空氣中有害物質,如:月季可以有效吸收硫化氫,苯,乙醛等有害物質;紅鶴花吸收甲醛;萬年青可有效地除去三氟乙烯的污染等。
3.5加強對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重要保證
目前的很多建筑裝飾裝修設計和施工企業都是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質量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也是普遍存在著得。因此,必須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程序加強對參與室內環境建設的各方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履行質量責任行為的監督,以減少室內環境污染事件的屢屢發生。同時,在工程質量監督報告中增加室內環境質量是否符合《規范》的結論性意見。
4、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敘述,證明室內環境污染是一個值得深思與重視的問題,各種污染物的存在對人們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脅,只有清楚認識污染的來源及危害,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的認識與重視程度,通過采取去各種有效控制措施,加強對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控制,才能有效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為我們提供一個舒適優雅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朱穎心. 建筑環境學[J]. 第二版. 北京: 中國 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
[3]公共場所衛生標準(GB9663-1996~GB9673-1996,GB16153-1996)
[4]民用建筑室內污染環境控制規范(GB50325-2001)
[5] 徐創霞,盧曉煌,廖志華,周知.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31(1):213-215.
[6]銀愛君,鄧起發.綜述房子新裝修后室內環境的污染物來源、危害、監控與防治[J].科技與生活,2011,22 (3):102-104.
[7]銀愛君,鄧起發.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環境,2010,22 (3):102-104.
初中化學是學生啟蒙階段學習的化學。初三化學第二章第一節《空氣》是學生常見的,接觸到的具體元素和化合物知識的開端,在整章乃至整冊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學生日后學好化學的關鍵。
而我在講授這一節課時,跳出了以往的的僵硬 的知識灌輸的模式,而是結合課內外知識,采用實驗、討論、競賽等多種教學方法及各種活潑的形式,用準確、生動、形象流暢的語言加以表述,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急劇上升,在學生認識和掌握新知的基礎上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
第一、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首先,明確教學目標 :
本節通過演示實驗 :“空氣在氧氣含量的測定”驗證了空氣中含 約1/5的氧氣,引出人類對空氣組成的認識過程,從而導出了空氣的組成以及各種成份的體積分數 。闡述了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的現實意義。在學習這一節時,(一)要了解空氣組成發展的歷史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研究問題的思想方法,抓住事物間的微小差異而作出判斷的唯物主義觀點和作風,培養自身的創造思維和能力;(二)是要重點掌握空氣的組成和各成份的體積分數 ;(三)是要真正的樹立起環保意識,要認識到人類過度向大自然索取和排放污染物,超出大自然的自凈作用和承受能力時,必然會受到大自然 的報復和懲罰,進一步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維。(四)是了解惰性氣體演化為稀有氣體的過程,樹立辯證發展的思想。這四點為本節的教學目標。
其次,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空氣是人類、動植物必需的天然物質和生命支柱,在自然環境中由于熱脹冷縮會感到風的存在,很多物質在空氣中點燃會燃燒,隔絕空氣時又會熄滅,煤爐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蠟燭火用扇子一扇就會熄滅.羽毛在空氣中飄動,人類、動植物隔絕空氣無法生存,這些自然現象和小學的常識已使學生知道了空氣有質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從化學知識角度來看,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學習空氣的組成,所以空氣的組成就是本節的重點。緒論課已闡述過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所以對演示實驗的觀察與分析也是本節的重點。同時通過對人類認識空氣組成的歷史過程的學習和對科學家探究方法的了解,要逐步建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辯證觀,培養自身的創造思維和探究科學發展知識的能力,這是本節的學習難點 。當今世界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的發展,環境保護在我國至今仍是一個薄弱環節,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防治大氣的污染也是本節學習的重點。
第二、教法及教學特點
1、 sts教學盡可能地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主動親近自然對周圍事物 產生興趣和愛好,并關心周圍的一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實驗探索為,靈活并用講授法、指導閱讀法、作業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整個教案按以下過程設計
引出新知 設疑、啟發
實驗探索
探求新知 歸納小結
引深
應用新知 練習
知識小結
課堂思考
知識拓展 設計家庭實驗
課外調查
知識反饋 作業布置
(一)引出新知
通過學生對空氣的認識讓同學自己回答空氣作用,空氣的成份有哪些?是誰怎么樣發現的?我們能不能回到幾百年前看看科學家們是怎么樣用實驗的方法證明空氣的成分?這里用簡短的設問,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明確了思維方向,激發了學習興趣,引起內在的知求欲望, 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開端。
(二)探求新知
[增補實驗]如右圖將鐘罩放入盛水的水 槽中,用抽氣筒將鐘罩內的空氣抽掉一部
分觀 察有什么現象,得出什么結論?
由于初三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對壓強知識知之甚少,對下文由現象水面上升1/5,而得出空氣體積減少1/5的結論的形成,成為障礙,設計此實驗可避開壓強知識,讓學生自己由現象得出結論:鐘罩水位上升是由于,罩內空氣體積減少,且空氣體積減少多少,水位就升高多少,為下文結論的形成作好了鋪墊。
[實驗 2-1]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裝置如圖所示。將鐘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 水面
為基準線,將鐘罩水面以上容積分為5等份。在 燃燒
匙內盛過量的紅磷,用酒精燈點燃后,立即插入鐘罩
內,同時塞緊皮塞,觀察紅磷燃燒和水面變化的情況。
指導學生以觀察現象,及由現象分析原因,從而得出結論,此過程通過 組與組間的競答,使學生準確而完整地得出了結論, 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回答如下問題(1)空氣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它們的體積分數各是多少?(2)是哪國的哪些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
對于第一個問題中的稀有氣體學生知之甚 少,首先我介紹了稀有氣體的組成,接著告訴他們稀有氣體過去被稱為“惰性氣體”,原因是由于這些氣體不可與其它物質反應,但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通過實驗認識到這些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與其它物質反應,才改名為稀有氣體,由此啟迪學生要用變化的發展的觀點認識事物。
其次,我通過講解稀有氣體的用途:廣告牌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體育場石英玻璃中充入氙氣的氙燈,通電時能發出比熒燈強幾百萬倍的“人造小太陽”,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們回答第二個問題后,向學生介紹拉瓦錫得出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和艱苦歷程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號召同學們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 必須尊重客觀事實,不人云亦云的科學態度。
到此為止,同學們對空氣的組成有了一個科學、全面的認識,并且知道空氣的成分比較固定,特別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斷調節空氣中氧氣和二氣化碳的平衡。
再次引出問題:空氣的成分是不是一塵不變的?是什么改變了空氣的成份呢?由學生自己積累的生活常識和課外知識,搶答出污染空氣原因,然后再由學生自己歸納出污染空氣的原因 :有氣體和煙塵
在此基礎上我作了補充和總結:空氣有一定的自凈能力,當人類大量地向空氣中排放有害氣體和煙塵時,會改變空氣的成分,使空氣污染 ,從而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和挑戰,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對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分為粉塵和氣體,空氣中的氣體污染物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要樹立保護環境、保護大氣的意識。
然后我又補充了課外小知識:空氣污染實例
據統計,一個 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次,吸入的空氣量約10 立方米,大約是每天攝取食物重量的10倍,人不吃食物可以活3-5個星期,不飲水可以堅持5天多,不呼吸空氣,短短的5分鐘就會死亡,可見,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害 ,它可使人急性中毒。1952年12有份倫敦上空接連幾天被大霧籠罩 持續不散。從家庭爐灶,工廠煙囪排出來的煙塵和有氣體都被封蓋在低空擴散不出去,污染物不斷積蓄,濃烈的煤煙和硫黃熏得人們咳嗽不止。成千上萬的人急劇發病,患者開始發燒,呼吸困難,皮膚發紫,胸部可以聽到水泡音, 短短的幾天內就有四千多人死亡??諝馕廴镜慕逃柺菓K痛的,它向人們重重地敲響了保護環 境的警鐘。
此時同學們再次清楚地認識到保護環境是何等地重要,如果不保護好環境歷史必然重演 。如何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如何從我做起?學生情不自禁地發表見解。
整個探知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凡是學生能回答出的由學生說,說不完的讓學生間互相補充 ,凡是學生自己能歸納出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總結 ,凡是可由學生評價的指路子、出點子、想法子、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實踐積極探索,使同學們在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
(三)應用新知
給出了5道小題,前兩題是本節的知識點, 是學習化學的基本功, 而后三題重在考察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空氣的組成及體積分數,空氣的污染源及環保、空氣組成的發展史及稀有氣體等,所涉及的問題重在觀察實驗,建立概念,理解和識記知識點,并靈活運用。
題目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俗易懂原則,重在培養學生和能力
(四)知識小結
通過梳理本節知識空氣成分的測定、體積分數及它成污染根源與防治方法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確掌握本節知識點,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五)知識的拓展
1、思考題:空氣成分測定的實驗中鐘罩內水位上升不足1/5的原因有哪些?目的使部分優生“吃飽”,能力進一步提高,此題重在考察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2、家庭小實驗:自己設計一個可行的測定空氣 成分的實驗,并動手做一做。此題重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3、課外調查:通過調查你所在地區的空氣質量,分析造成當地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想一想什么方法可發減少污染?此題使學生真正走進生活中的化學,使學生將課內、外知識溶為一體,由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關心和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知識的反饋(布置作業)
作業的設計緊扣大綱,突出重、難點,并通過系統 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擴大知識 面,進一步促使他們將知識轉為能力。
三、教法及教學特點
1、 sts教學盡可能地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主動親近自然對周圍事物 產生興趣和愛好,并關心周圍的一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準確性,檢測,濃度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indoor air in the detection principle and the method TVOC, and puts forward som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detection accuracy, through to the effect factors of the contro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purpose,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duce indoor air of some methods of harm TVOC.
Key words: accuracy, detection, and concentration
中圖分類號:Q938.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 引言
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室內”主要指居室內,室內空氣污染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進而影響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行為。研究表明,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5倍,嚴重的時候能夠達到100倍,美國已經將室內污染歸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室內空氣污染作為影響人類健康的比較的威脅因素,根據相關統計,全球近半數的人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中,這也導致很多呼吸道疾病問題的上升。TVOC是影響室內空氣品質中三種污染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在常溫下可以蒸發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氣味性,會影響皮膚和黏膜,對人體產生急性損害。因此為了保護人類身體健康,需要不斷提高室內空氣中TVOC濃度檢測的準確性,進而對影響檢測準確性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也會非常必要。
1 TVOC的檢測原理和方法
1.1 檢測原理
運用吸附管采集一定體積的空氣樣品,將空氣樣品中存在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為了得到揮發性氣體中有機化合物的解析氣體進行色譜分析,實驗通過使用熱解析裝置對加熱吸附管中的氣體進行加熱,在色譜分析的基礎上保留時間定性和峰面積的定量,進而得到TVOC 的含量。
1.2 檢測方法
1)用吸附采集空氣樣本5L,并將皂膜流量計校準,對樣本采樣的時間、流量、大氣壓和溫度進行記錄,提供分析的數據。
2)將熱解析的溫度控制在250℃,時間控制在5min,氮氣壓力設定為0.08 MPa,進樣的時間為30s。
3)對于溫度的控制,首先保持3min時間的50℃初始溫度,以5℃/min的速率升溫至180℃,然后在180℃溫度上保持5min,接著以10℃/min 的速率升溫至250℃,并在250℃這個溫度保持2min,進樣口:250℃,檢測器:300℃。
4)用熱解析氣相色譜儀的標準溶液,分別為0.05mg/mL、0.1mg/mL、0.5mg/mL、1.0mg/mL、2.0mg/mL,以峰面積為縱坐標,各組分含量為橫坐標,通過計算回歸方程,劃出相應的標準線。
5)用與標準系列相同的分析方法分析采集的待測氣體。
2 對準確性檢測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采樣過程
對吸附管的處理,吸附管應在高溫下用惰性氣體加熱進行活化處理,并在清潔的氣體中進行冷卻處理,只有保證吸附管活化時間、活化條件、封存條件及系統特性一致,才可以忽略未采樣管特殊性帶來的影響,因此進行充分活化是非常必要的,并將活化好的吸附管置于密封干燥器皿中存放。
對于樣本采集過程的控制,采樣流量和時間決定了采樣體積,進而關系到檢測結果準確性的計算,隨著采樣流量增加,其浮子顯示流量與真實流量的偏差值會加大,從而影響樣本體積的準確性,因此,在采樣過程中我們需要用皂膜流量計進行校正,對采集的樣本進行控制,將氣體穿透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對于采樣點的控制,應控制距離墻面不小于0.5m,距離地面0.8~1.5m處,檢測點的選擇,也需要避開通風口,對于自然通風的工程,則需要在門窗關閉一段時間后進行檢測,通過對這些因素的考慮,不斷提高采集到的樣本的準確性和適用性,降低對準確性影響的不良因素,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2 操作條件
操作參數控制合適與否,影響到實驗檢測的靈敏度、穩定性和線性的寬度,載氣的種類和純度是最主要的研究參數,其他參數包裹氣流速度和配比,檢測其的溫度等等。
載氣的種類和純度,為了達到較好的峰形效果,需要加強對載氣的純度要求,一般對載氣純度的要求是99.9%,但是對于靈敏度要求較高的檢測器來說,載氣的純度至少要達到99.99%以上。
氣體的配比與流速,最佳氮氫配比,最佳分離條件決定了載氣的最佳流速,根據載氣的選擇不同決定了氫氣的最佳流速,目前來說還沒有辦法確定最佳的氮氫配比,只能通過多次試驗來確定最合適的氣流比,繼而確定最佳的氮氫配比。在FID 中,空氣不僅能提供聲稱離子的氧氣,還具有清潔作用,能夠帶走燃燒的產物??諝饬魉俚脑鰷p影響到靈敏度,但是當流速達到一個對應值以后,靈敏度將不再隨著空氣的增加而變化,基于這樣的原因,將靈敏度不再變化的空氣流速再增加50mL/min左右,空氣流速增大,同樣會帶來不規則的影響。
2.3 測試方法
采用熱解析直接進樣的氣相色譜法,以TP-2030 為例,必須對解析爐溫度進行控制,只有將溫度控制在50℃以下才能把樣品放入解析爐中。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TVOC 檢測結果偏低,避免吸附管中的低沸點化合物提前揮發出來,解析爐與進樣口的溫度設置也同樣需要協調好,低溫容易在進樣口冷凝,高溫則會促使有機物的講解。熱解吸的過程受升溫速率和最終溫度的影響,熱解吸溫度低,可能會使TVOC 樣品解析不完全,回收率低,吸附管中殘存量大;然而熱解吸溫度太高,則會造成TVOC 中熱定性差的組分分解,回收率降低,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2.4 峰形
最后還要看所獲得的峰形,畸形峰是色譜實驗中最棘手的問題。由于對峰面積積分方法的不同對結果的影響很大,所以要盡量避免畸形峰的出現。一般出現前伸峰可以考慮應用分流方法處理,而出現拖尾峰時則要著重考慮柱子是否受到污染。
3 結論
綜上所述,TVOC 檢測的影響因素很多,在檢測過程中必須對其加以嚴格控制,不斷提高檢測能力,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社會提供科學、公正的檢驗數據和結果。在準確檢測的基礎上,做好預防措施:如使用環保材料,保持通風,放置竹炭活性炭凈化器和種植能吸收有害物質的花卉等等。
參考文獻
[1]孫秀萍. 室內空氣中TVOC濃度檢測準確性影響因素的探討. 工程質量.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