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

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

時間:2023-08-02 17:16: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

第1篇

1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應問題

城市園林綠地的主題思想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關鍵,根據不同的主題,可以設計不同特色的園林景觀。如某公園以松竹梅為主題,設計為老年宮小院。在配置植物時,院外環繞草坪,草坪上種植常綠松樹,并設鶴舞雕塑象征常樂、長壽。而另,公園以春花爛漫為主題,則在廣場中央設置噴泉、花壇及迎新春的雕塑。兩個主題,兩種景色。因此,在園林規劃設計前,設計者必須巧運匠心,仔細推敲,確定園林綠地的主題思想。這就要求設計者有一個明確的創作意圖和動機,也就是先立意。意是通過主題思想來表現的,意在筆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城市園林綠地的主題思想必須同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相統一。

2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重要性分析

現代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不僅僅是單純植樹、種草、擺雕塑、設置座椅,而是通過科學的種植密度、空間劃分來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而城市園林景觀規劃不僅要求景觀的美觀,更注重的是其功能性的體現。以科學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達到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的改善,以此促進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營造良好而城市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舒適性奠定基礎。其更關系到城市居住舒適型、現代休閑運動的開展以及投資環境的建設,對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

3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3.1針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關系到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其規劃設計必須針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常會見到由于過于注重景觀規劃與建設,沒有認識到植物引入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而破壞城市環境的現象。因此,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設計人員不僅要注重景觀的美觀與實用,還要注重景觀所采用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此保護城市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在進行城市生態環境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盡量選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避免由于外來引入植物對本地植物的影響,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同時通過積極選用本地植物,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恢復與發展,保護當地生態平衡。積極選用本地植物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打造城市特有景觀或植物景觀奠定基礎,促進城市綜合文化氛圍的建設。例如:在哈爾濱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應用丁香花作為景觀規劃與設計的主要植物,極大的提高了哈爾濱打造丁香之城的腳步,促進了城市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3.2結合園林文化主題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規劃常以多種表現方式突出園林的一個主題,以此為園林進行命名。由于城市發展規劃的原因,現在城市園林建設主要由原有場地改建以及新建兩種方式。對于城市原有園林場地的規劃設計中,城市園林由于原有基礎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園林設計的整體風格,這也使得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以原有建筑風格為基礎進行景觀的規劃與沒計。在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前,設計人員應進行現場的實地考察,對園林原有建筑風格進行分析,同時了解原有建筑歷史、故事等,為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奠定基礎。對于新建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可以根據園林主題結合場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氣候條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態特點、生長特點等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景觀設計的主題思想,以此開展城市園林的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

3.3以互動性城市園林景觀為設計方向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以互動式景觀為基礎開展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工作,利用互動性的景觀為居民生活與休閑提供更加豐寓的娛樂活動。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以“景”“觀”為目的進行,注重“景”的設計而忽略了人們的與景觀的互動性。例如: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越來越多的采用立體景觀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單一景觀或局部景觀的中心思想,人們在園林中的休閑活動也以“觀”為主。根據現代心理研究與園林設計理念,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更多的注重景觀與游人的互動,以互動的方式為人們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樂趣。雖然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越來越多的使用水景來提升整體景觀的效果,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來達到互動的效果。雖然也有將水景噴泉設計成為互動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達到人們與經管的互動。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因以互動為方向進行景觀的設計。例如:通過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橋或在水流上建設秋千式吊橋等方式使人們在進行景觀觀賞的同時也能夠進行娛樂活動,促進城市園林氛圍的建設,在注重景觀觀賞價值的同時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的娛樂性。

3.4利用立體綠化打造城市園林景觀

積極利用立體綠化園林景觀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面積的同時也為景觀規劃與設計打造了良好的平臺。在進行立體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運用的原則,以及植物生長期的特點,打造持續性的綠化立體景觀。同時注意利用園林景觀中可以利用的墻體、燈柱、休息座椅高架綠棚、柵欄、涼亭等建筑,打造獨特的立體綠化景觀。通過利用可以利用的立體結構增加城市園林的空間劃分,給人以視覺上、感覺上的空間擴大,同時也利用立體綠化景觀達到吸附浮塵凈化城市空氣的目的,為提高城市環境奠定基礎。

4開闊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展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存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設計人員要開闊設計思路,以多種形式的景觀設計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的綠化面積,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在園林景觀中的小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鋪石的方式進行路面的規劃與設計,路的兩遍模擬野生環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觀。而泥地零散鋪石的方式為增加園林內的綠化面積提供便捷的條件,泥地與路石間的縫隙增加了園林綠化草的種植面積,即打造了獨特的園林景觀有提高了園林內的綠化面積。

第2篇

在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各個城市規劃單位和整體社會都逐漸認識到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意義。我國相關部門對于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非常重視,并為此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將城市園林建設作為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從氣候環境的特點、自然環境的形式、區域文化特征等眾多方面進行考慮,建設具有地方特色并且賦有強盛生命力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下面對現階段城市園林景觀在規劃、設計等方面具有的特點進行詳細敘述。

1.1園林規劃設計與生態環境相結合

我國的很多城市對于生態環境發展非常重視,希望通過多種有效措施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發展,對于城市園林景觀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使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之間不存在矛盾關系,并且各方都能夠獲得十分良好的效益。

1.2對城市園林景觀規劃理念進行完善

一些城市在落實城市園林景觀工程建設時,不僅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對于科學管理也非常重視,并將這兩方面內容進行有效融合。依據當前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科學的、適用的園林景觀規劃理念。

1.3具有個性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誕生

我國的一些城市對于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性的了解,同時對城市就規劃建設對于園林景觀設計的實際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利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來突出城市特色。將城市自身具有的文化底蘊,以及城市的精神面貌良好地展現。對城市具有的園林系統結構進行調整,使很多非常優異的園林作品誕生,并取得十分可觀的成效,對于改善城市華景,促進城市生態建設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同時還具有地方的特點,園林景觀設計具有屬于城市自身的獨特個性。

1.4引進先進的園林景觀施工工藝

我國很多城市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對其的創新非常重視。相關內容不僅對原有的技術和工藝不斷加深學習力度,同時根據自身經驗和專業素質通過多種手段,將目前非常先進的電子產品和一些仿生學創造的高新產品與園林景觀設計相融合,不僅促進園林與城市的融合,同時也為園林規劃增加現代化的氣息。

1.5對于節約園林的探索與推廣

一些城市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主動或者被動地對節約園林進行探索,在園林實際建設過程中應用本區域的樹種、同時注重對于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注重對于生活污水的處理和再利用,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并且根據垃圾的屬性進行合理處理、應用太陽能為照明系統提供能源等。

2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

我國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和實際建設方面,很多都是抄襲西方城市建設,對于整體空間的塑造沒有太多的重視,園林景觀的設計手法不具有細致化、科學的特點,而且很多建設都需要利用人工進行堆砌。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沒有全面性的認知和了解,文章概括性地將其發展趨勢分為以下幾方面:

2.1與現代城市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生態原理理念的樹立

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需要考慮對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幫助城市構建良好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生態建設水平不斷地提升。這樣不僅能夠通過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使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同時還能夠促進城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有效增長。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能否獲得可觀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與城市的生態環境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設計人員要注重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景觀設計規劃的契合度,對城市的當前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且投入一定的建設資金進行完善和改良,將城市轉變為具有生態性、娛樂性的現代化都市。要在人們的居住區域、工業發展區域等加強開放式綠地的建設,使自然的氣息可以遍布于城市的各個區域。當地的政府部門在落實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需將其本身具有的主導作用充分地展現,將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全面地激發,使每一家、每一戶都能夠感受到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魅力所在。

2.2長期目標的規劃要以現代城市的整體發展要求為依據

對于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而言,是很多的高素質人才先進文化和先進理念的應用程度,利用現階段最前沿的技術和材料,使城市在發展建設過程中對各項能源、資源的消耗有效地降低,使城市目前具有的配套基礎設施的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擴展和提升,為城市經濟發展增加新的生命力。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自身的作品中需要注重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理念,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理念進行有效地融合,園林景觀設計要具有大局觀,這樣才能夠保證園林景觀設計能夠滿足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需求,促使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實際建設朝著更深層次的領域發展,將城市具有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進行全面的統一,不斷地促進城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3統一生物多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

專業的設計人員是進行設計時,對于生態因素必須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在自身的設計作品中對于生物多樣性需要給予更多的重視,使自身的設計作品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實現園林植物的最佳配置,協調多種植物之間的關系,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具有的生態效益進一步擴增。要堅持適地種樹的原則,選用的樹種需要以本地的樹種為主,同時還需要引進外地的樹種進行輔助。對于花草樹木的移植要講究科學,從而使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具有自身的特色。園林綠化建設要注重時期,盡可能地在春季進行,全面地推動園林綠化建設,避免因為季節不宜的問題導致移植的園林植物成活率不高,不能夠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具有的特性全面地發揮出來。設計人員要不斷地促進和諧生態環境的形成,使城市建設能夠達到預期設想的綠化成效。

2.4處理好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3者之間的關系

相關設計人員需要明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小為主,同時兼顧中小結合。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需要注重空間綠化與綠地建設的協調性,使綠化能夠多層次地體現。在進行樹木種植時需要以城市規劃學,以及生態學的理論知識為基礎,要選擇最佳適合種植的樹種。城市園林綠化需要考慮到的內容諸多,不僅需要考慮對城市整體環境的改善,同時還需要考慮對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特別是對城市中生態小區的建設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要注重對自然景觀的應用,在園林綠化設計中需要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態環境建設必須要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地接觸經濟、生態、社會3者之間存在的矛盾關系,不僅需要考慮現階段的利益,對于園林綠化建設的長遠利益也需要考慮到。

2.5明確人性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主題

園林景觀設計需要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要考慮園林景觀使用人員的切身感受,使園林景觀使用更加的方便,同時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應給人以愉悅的感受,這也是園林景觀設計人性化設計理念的重要體現。人才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核心,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需將心理學、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引入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使人與環境能夠更加協調,使園林規劃設計本身具有的內涵更加豐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讓使用人員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精細化,產生愉悅的心情。園林景觀設計就是藝術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就是偉大的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需應用多種手段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得更加優異,具有良好的實用性、生態性,城市園林景觀具有的功能更加全面,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審美價值。

2.6多學科高度綜合應用性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特征

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是眾多學科的集合,也就代表著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具有高度綜合性。其中包含建筑學、美學、城市規劃學、人文科學等眾多學科。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不僅需要應用感性的態度去對待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運用理性的態度全面性地分析和研究城市環境自然,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先進的機械設備去促進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需要與其它領域的專業人員更多地進行溝通和交流,使自己的創作有新的思路產生,取多家的長處,使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水平不斷提升。未來園林景觀設計必定以城市環境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要求為基準,集合眾多學科領域的先進知識理論,并且,找尋以往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所具有的特點,景觀組合的技術手段、綠化實際施工、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成本預算等內容作出科學、合理、系統、規范的規劃,同時,具有生態與藝術的特點,使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3結語

第3篇

關鍵詞:園林綠化;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近年來人們對綠色家園、園林城市認識的加強和對環境設施的重視以及園林化村鎮建設步伐的加快, 園林綠化景觀設計與營造愈來愈成為園林規劃的核心。園林綠化要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要使植物配置恰到好處, 就要充分考慮園林植物的景觀功能與作用、

一、設計理念

現代化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應該努力做到“人性化、生態化、自然化”,使設計的園林綠化景觀能夠兼備觀賞性與實用性。

1、合理布局

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與環境不同,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實際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考察,從整體的角度上考量整個城市的整體樣貌,同時根據設計的目的的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從而使園林綠化景觀能夠適應整個城市大環境,做到和諧統一。

2、以人為本

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是為市民而設計,因此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從市民的角度進行考慮和設計。設計時要考慮陽光、通風等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因素,并應該為市民留出足夠的休閑娛樂區域,使人們能真正與園林相融合,設計出優美閑適的園林景觀。

3、藝術造景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時,要使用相應的藝術手法,善于用植物造型,從而營造藝術化的場景,滿足人們的審美享受,在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提高了城市的美學質量。

4、移步換景

在設計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時,除了要滿足視覺效果以外,還應該盡量營造其他感官效果,可以利用不同的植物進行合理的設計布局,使園林景色可以隨著人們的移動而不斷變化,使整個園林更有層次感,從而避免了人們產生審美疲勞。

5、其他工程的設計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設計,除了做好相關植物景觀的設計外,還應該做好相關附屬工程的設計,做好園路的設計,使園路既能觀賞到全部景觀,又能不使人疲勞;做好園椅的設計,使園椅合理分布,讓游人能夠在疲勞時可以最快找到園椅;做好園燈設計,使園燈符合園林的整體風格,營造和諧的氛圍。

二、園林景綠化觀設計要點

1、注重環境塑造場所空間

環境場所空間的營造是彰顯設計理念,體現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尊重項目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尋求場所和周邊環境的最釗結合點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禮會文化等方而因素,形成清晰明確的整體設計理念,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者不僅是要創造,更需要去發現、認識、利用原有場地及周邊自然環境,充分利用場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將自然的演替納入景觀體系之中,也就是常說的,最好的設計就像沒有經過設計樣。

2、在整體設計中要增強立體感,層次感

我國人口眾多,可用的土地資源很少,在城市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屋頂綠化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城市人多地少而綠化率必須提高的難題。在城市綠化設計中,可充分利用空間開展綠化。在地面栽種成片的高大喬木,在建筑物墻上面利用攀援植物或其他辦法進行墻體垂直綠化,在陽臺設計種植槽,以便用戶栽植花草,建筑物頂上栽種小花灌木、鋪設草坪。真正全方位、多層地進行城市綠化,進一步改善環境。

3、利用原生態要素

園林設計中,應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大的綠化面積和較好的園林設計效果,因此在設計時就要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態要素,在盡量利用原有地形、植被等要素的情況下達到設計目的。從區域尺度下解讀場地,分析現有城市建成區的景觀特征和場地與環境的關系,把握發展的脈絡和方向。場地綜合分析包括了對場地中的自然元素、地域特征與文化景觀的分析。場地的綜合分析實際上也是找尋解讀景觀,閱讀大地的過程,在對各種要素進行充分的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分析,提出有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以及發展潛能等。詳盡的場地分析能夠有效的為規劃提供指導,例如實際中,在表現山石景致上,就可以利用場地原有的石塊、植物,在后期加以修飾,使原有景致更貼合設計思想。

4、側重園林景觀的地域性、民族性

所謂地域性、民族性景觀,就是指個地區自然景觀、歷史文脈及人文特性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和歷史演變、文化脈絡以及人們的活動行為方式、審美觀念等等園林景觀設計應尊重傳統文化,將帶有當地特征的陽光、地形、水、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結合在設計之中,并且盡量多采用鄉上樹種,從而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以及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和符合當地人們審美標準的空間場所。

5、互動性城市園林景觀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以互動式景觀為基礎開展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工作,利用互動性的景觀為居民生活與休閑提供更加豐寓的娛樂活動。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以“景”、“觀”為目的進行,注重"景"的設計而忽略了人們的與景觀的互動性。例如: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越來越多的采用立體景觀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單一景觀或局部景觀的中心思想,人們在園林中的休閑活動也以“觀”為主。根據現代心理研究與園林設計理念,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更多的注重景觀與游人的互動,以互動的方式為人們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樂趣。雖然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越來越多的使用水景來提升整體景觀的效果,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來達到互動的效果。雖然也有將水景噴泉設計成為互動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達到人們與經管的互動。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因以互動為方向進行景觀的設計。

6、重視園林設計風格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城市園林景觀環境是與整個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它不同程度的反映著城市社會的各個方面。與傳統的園林相比,現代城市園林景觀所呈現的風格特征則更具時代特色,顯得豐富多彩。在信息更迭迅速、文化繁榮、藝術風格多元化趨勢明顯、人們需求復雜化的今天,城市園林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更須突出風格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7、植物配置的設計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時,植物的選取和配置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根據整體設計目的和當地的地形氣候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植物并根據它們的習性按照不同的構圖進行組合,創造出不同的景觀供人們游玩。由此可見,植物配置的設計是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1)了解植物習性

做好植物配置的設計,首先就必須要做好植物的選擇,要對各種不同植物做到足夠的了解,掌握不同植物的花期、顏色、習性等特點,根據當地具體環境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進行配置。

(2)注重層次性

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不能只種植較高的喬木,也不能只種植較為低矮的草本植物,要避免單調,力求新穎,做到合理配置高中低植物,增強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層次性,使人們不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又能豐富綠化植物的種類,大大提高城市園林的生態效應。

(3)優先配置本地植物

由于本地植物已經十分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因此具有較高的生命力,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經濟性較高,在城市言論綠化景觀設計時可以考慮優先種植。

(4)因地制宜

在配置植物時,應該做到因地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在較為狹小的空間里應該種植一些較為矮小的植物,避免高大植物給人以壓迫感;在較為空曠的環境中應該種植一些數量較多的植物,避免給人以小氣感。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具體的環境,做到因地制宜,與環境想協調。

(5)手法靈活多變

在種植植物時,要做到靈活處理,不可單一進行配置,可以采取多變的風格,對植物配置方法靈活處理,可以孤植、叢植等相結合,也可以中心種植、環狀種植相結合,通過靈活處理,使景觀更加引人入勝。

(6)注重植物的防護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好綠化植物的防護等措施,設計時要便于相關苗木工作人員對植物進行修剪等操作,并注重對植物做好足夠的防護做事,從而使園林綠化景觀可以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園林綠化漸漸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對城市的投資環境、居住舒適度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對城市園林綠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不僅要達到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等目的,還要通過景觀設計分割空間、美化園林環境。作為城市休閑場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景觀要求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節能性以及科學性。通過科學選擇園林景觀植物保持城市生態平衡、促進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的建設。同時還要通過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提高城市綜合文化氛圍,為城市投資環境的改善、居住環境的改善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園林的綠化成為了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城市生活的舒適度以及幸福度有著重要影響。園林綠化維系了城市環境與自然的平衡,是生活質量的重要體現。同時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設計布局對園林綠化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重要影響。以下就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進行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1現代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概述與重要性分析

1.1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城市園林設計規劃的關鍵環節是景觀的主題思想,按照不同主題設計不同特點風情的景觀。景觀規劃設計前,設計者應該仔細推敲,匠心獨運的確定主題思想。如某公園用荔枝樹作為主題,設計為嶺南風情的休閑長廊,進行植物配置時,長廊兩邊沿著草坪種植荔枝樹,并設楊貴妃雕塑講述了當年楊貴妃與荔枝的故事,呼應景觀主題。又如廣州亞運會廣州的很多公園以五羊(本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和運動主題,設計了很多與五羊和運動有關的雕像、園藝等。對于城市景觀主題思想的確定還應該考慮園林綠地功能。

1.2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分析。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除了單純的植樹、擺雕塑、種草等簡單流程外,還應該按照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以及劃分空間達到不錯的視覺效果。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不僅要達到城市美觀的效果,還要注重景觀功能性體現。其重要性的體現為:一是科學合理的城市園林規劃設計可以使城市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系統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能夠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綜合環境;二是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是營造城市良好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舒適生活重要保障;三是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與城市居民居住的舒適性、開展休閑運動、投資環境建設、人們素質提高等有著重要的影響。

2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分析

2.1采用立體綠化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景觀立體綠化的積極采用讓城市綠化面積大范圍的提高,也為景觀的規劃設計建立了一個新的發揮空間平臺。進行景觀立體綠化設計時應該嚴格按照植物生長原則和植物生長特點,設計可持續性的立體綠化景觀。進行立體綠化時還可以利用園林中的燈柱、墻體、座椅、柵欄、高架、綠棚、涼亭等可以利用的建筑,增加園林空間,設計出獨具風格的綠化立體景觀,讓人在視覺、感覺的空間變大,還能夠利用綠化立體景觀吸附浮塵,凈化空氣,成為城市高質量環境的重要保障。

2.2根據生態環境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生態環境關系著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對城市生態環境有著保護改善的作用,因此規劃設計中城市的生態環境因該作為首要考慮因素。現代化的景觀設計中常常出現過于看重景觀的建設、規劃形式,從而忽略了植物引入造成的城市生態環境受到的影響與危害。就此看來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時設計員除了把握好美觀與實用,更應該重點所用植物以及種植方式等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盡全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可規避城市生態環境破壞的方法有是在進行景觀規劃設計時可盡可能的選用該城市特有的或原生的植物,規避外來植物的侵犯。本地植物的選用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完善與發展,使當地生態保持平衡,一定程度上也為可以達到打造特有城市景觀的目的,加快了城市綜合文化的氛圍建設。如南方某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中,木棉花成為了越來越多的公園、道路等景觀設計規劃所用到的主要植物,快速的提高了某城市木棉花故鄉的城市名片的知名度,對城市文化建設和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3結合文化主題進行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現代城市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常見方式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表現同一主題,并以該主題命名園林。城市發展規劃導致了園林建設形式分為兩種,分別是改建與新建。(1)改建。園林規劃設計在原有園林改建基礎上應該保留原來的建筑設計風格。進行規劃設計前,設計人員應該實地進行考察,對原建筑進行分析,對建筑的歷史故事、建筑損耗、設計原理燈光進行了解分析,為新園林的設計規劃做好充分準備。(2)新建。景觀規劃設計應該按照園林的設計主題與場地的地形、城市氣候條件、本土植物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特點等綜合因素進行結合與分析,最終確定景觀設計主題并開展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2.4將互動式園林景觀作為設計方向。現代城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已經成為了常態,缺乏互動缺乏溝通。因此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以互動式原來景觀為反向,能夠讓人們在互動景觀的帶動下增進感情,豐富休閑娛樂活動,促進溝通。現代城市的景觀規劃設計應該打破以前的“景”“觀”的觀念,不能夠只注重設計“景”忽略人的與景的互動。如,在很多城市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采用立體的石頭雕塑、植物雕塑等突出景觀的局部中心思想,導致人們進行休閑活動時僅僅局限在“觀”上了。現代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應該將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和園林設計的理念相結合,注重景觀和游人之間的互動性,用互動形式提供更多的、更豐富、更有趣的休閑娛樂。如,很多園林景觀設計規劃中,利用水景突出整體景觀視覺效果,但并沒有達到很好的互動效果,部分水景噴泉設計互動形式,加入了音樂的概念,引起人們的注意力與之產生很好的互動。以互動作為原來景觀設計方向,已經成為了當展的趨勢。如,在水流的上方設置秋千式的吊橋讓人們觀賞景觀同時也可以進行娛樂活動,該設置既注重了景觀的觀賞價值也提高了城市園林的娛樂價值,也使得園林氛圍建設得到促進。

3 開闊景觀設計方式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生活的要求、生活環境的要求都在進一步提升,因此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與進步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園林景觀設計員應該將設計思路更加放開,用多樣的形式提升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生態。如將園林景觀路面規劃設計使用小路用泥地、零散鋪石方式進行,還將道路兩邊設置模仿的野生環境,設計成郊外自然風景。泥地、零散鋪石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園林綠化的面積并提供了便捷條件,泥地和路石之間縫隙大大增加了園林里綠化草種植的面積,有助于打造獨特園林景觀,提高園林綠化面積。

4 結束語

城市園林在現代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對城市的投資、居住等環境有著直接影響作用。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是園林綠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規劃設計除了要考慮空氣凈化、噪音吸收等問題,還應該根據景觀設計對空間進行分割、對園林環境進行美化;除了提高園林的觀賞性、節能型、科學性,還要考慮城市的文化氛圍營造、生態平衡的把握、城市綜合建設的協調。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園林景觀;設計風格;設計意境

園林景觀設計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的生態環境、陶冶人們的情操,它也是對一個城市文明和文化的象征。園林景觀設計反映了人們的審美觀和時展的步伐,同時還體現出了人們對理想空間的一種渴望心理,都希望可以生活在令人身心放松的美好環境中。隨著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促使著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也不斷提高,城市園林建設中對城市綠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它不僅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環境,還可以優化城市功能。

一、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風格與意境的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我國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直接關系到我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園林景觀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個城市人們的居住水平的高低。城市園林規劃建設不僅僅是單純的種植樹木、花草、擺雕塑、設置桌椅,還需要通過合理的種植密度、空間布局劃分來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從而體現生態功能性。以科學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達到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的改善,以此促進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營造良好而又舒適的人文生態城市奠定基礎。那么就需要將城市園林建設的生態觀賞性與功能性充分結合,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才能打造出居住舒適性城市,保證休閑運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投資環境的健康建設。

二、城市規劃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風格分析

1.圍繞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園林景觀風格設計。城市規劃建設是對園林景觀的設計風格進行規劃和設計,它必須圍繞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在當前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人員往往會過于管著景觀規劃和建設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外來植物的引入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所以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要求設計人員不僅要注重景觀設計所帶來的美觀性和實用性,還要注重景觀設計中所選用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盡量選用本土植物,不僅可以起到保護本土生態環境的作用,還可以大量的節省開支。同時,通過大力引用本土植物,充分利用原有樹木和苗木,以大苗為主,進行適當密植,選擇既具有觀賞價值,又有較強抗逆性,便于管理的樹種,保證園林植物由是以的還說呢國泰環境和植物配置,必須要適應植物生長的生態習性,保證高度適應和適應近期、遠期景觀的要求。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恢復和發展,還起到了保護當地生態平衡的作用。大力應用本土植物還可以在一定出程度上為打造城市特有的景觀或是植物景觀奠定基礎,促進城市總格文化氛圍的建設。比如長沙市濱江公園水景區,就是以垂柳為骨架,輔以花桃種植,形成桃紅柳綠的水岸風情,水面種植荷花、睡蓮等,使得本土植物可以得到長久的發展,推動城市綠化和經濟文化的共同建設發展。

2.圍繞園林文化進行園林風格設計。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園林規劃中經常會出現多種表現方式來突出園林主要發展方向。一般在城市園林建設中主要有兩種建設方式,一種是對原有場地進行改建,另一種就是選擇新的場地進行建設。無論是哪一種建設方式都必須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開展,在城市原有園林場地的規劃建設中,因為原有的基礎建筑風格已經決定了園林設計整體風格,所以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原有建筑風格為基礎進行景觀的規劃和設計。設計人員要做好實地考察,對園林原有建筑風格進行分析,了解原有建筑物的歷史,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怎樣添加新的元素,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需要,最后再來開展合理的園林景觀規劃建設工作;而對于新建園林景觀規劃建設要根據園林主題,對場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氣候條件以及本土植物的生長特點等進行評估后,再來確定景觀設計的主題思路,從而開展城市園林的景觀規劃建設工作。

3.開展互動性的園林風格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建設應該以互動性的景觀為基礎,從而開展景觀的規劃設計,通過互動性的景觀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生活環境。在現代化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很多的景觀規劃和設計都是單純意義上的景觀設計,只是為了滿足欣賞需要,而忽視了人們與景觀的互動性,比如在很多園林景觀規劃中,就有很多假山、雕塑等單一的景觀。但是,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和設計更多的是要將觀賞和娛樂結合起來,通過景觀設計以互動的方式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比如可以設計秋千、圍棋臺等讓人們在進行觀景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娛樂活動,讓城市園林擁有良好的氛圍。所以在注重景觀觀賞價值的時候,要提高后才能是園林景觀的休閑娛樂性,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性。

4.園林風格設計與立體綠化的結合。我國雖然地大物博,都是人口繁多,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土地資源十分緊張,所以在進行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節省用地的原則。可以在城市園林建設中以中小型園林建設為主,利用立體綠化園林景觀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面積。在進行立體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打造出持續性的綠化立體景觀。在園林景觀中的小路上進行泥地散鋪石,在路的兩百米范圍內打造郊外野生環境的自然景觀,通過泥地與石頭縫隙來增加園林綠化草的種植面積。通過大面積的立體綠化景觀還可以吸附灰塵凈化城市空氣,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

三、城市規劃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意境分析

1.園林景觀植物與園林意境。園林植物本身就結合了自然美和人工美,而植物美是通過植物本身優美的姿態、豐富的樹形、絢麗的色彩以及芳香的氣味為園林營造出來的美,讓大家產生不同的審美感覺,使園林意境更為豐富。所以,首先要充分認識植物本身的美,才能發揮應有植物美的特性,為人們創造美好的園林意境。

2.園林植物的生態特點與園林意境。運用植物不同的生態學提點,讓人們產生不同的感悟和想象,從而豐富園林的意境。我們都知道,古人常用松柏象征堅貞。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以梅象征堅強不屈。梅的枝干蒼勁挺秀,寧折不彎,被人們用來象征剛強不屈的意志;以菊象征不畏風霜。在深秋時節開放,它花期長,千姿百態,深為人們喜受;以牡丹象征富貴。它以其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端妍富麗的特色,素稱“花中之王”;以蘭花象征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根據景觀效果的需要,選擇以生態學特性的植物進行搭配,可以充分體現園林景觀的意境。

3.園林植物的獨立景觀與園林意境。通過采用孤植、叢植以及群植等方式,構建園林植物的獨立景觀,將園林植物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展現出來,同時賦予園林植物豐富的內涵,讓人感受回味無窮的園林意境。第一,孤植體現植物的個體美,選擇個體美的園林植物景行孤植,創造園林意境,比如園林中庇蔭和構圖藝術相結合的孤植樹。孤植樹應選擇具有枝條開展、姿態優美、輪廓鮮明、生長旺盛、成蔭效果好、壽命長等特點的樹種,如銀杏、槐樹、榕樹、香樟等。第二,叢、群植既展現植物群體美,又體現植物個體美,選擇適宜的叢植更可以豐富園林意境美。例如油松在幼齡時全株團簇似球,壯齡時亭亭如華蓋,老年時則枝干盤虬而有飛舞之姿。將植物通過孤植群植等不同設計手法組合在一起,則能體現植物的群體美。喬木層位于植物群落的最上層,增加群落的層次感,并且色彩豐富、景色宜人。植物群落的地表用草坪、低矮的花灌木或地被植物覆蓋,避免了黃土,使地表綠蔭覆地,鮮花盛開,觀賞效果明顯提高。不同的植物群落能夠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喬木、灌木、草本均衡搭配形成的群落層次分明,比例協調,錯落有致。

4.其他景觀與園林意境的結合。第一,與建筑物等的結合,園林植物豐富了建筑色彩,賦予了建筑物時間感和空間感,通過協調建筑與周圍的環境,凸顯出建筑主體意境;第二,與水體的結合,通過園林植物與誰提的結合,既豐富了水景,還為水景增添了生動的內容,比如在筆者的故鄉洪湖,主要是盛產荷花的,在園林景觀中通過荷花的種植,可以體現“接天連日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還凸顯除了夏日的景象;第三,與山體的結合,不但可以起到保護山體的作用,還可以為山體裝點華麗的衣裳,使園林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第四,與園路的結合,利用豐富的園林植物材料,構成具有特色的園路景觀,創造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意境。

四、小結

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對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要充分根據現有的環境,結合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從而通過植物特性以及個性美和群體美的結合,為人們打造生態和諧的居住環境,以及體現園林景觀的意境美。所以當下對于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既要能夠滿足現代人們對環境的需求,也要充分體現園林的藝術精華所在,打造現代化園林意境,從而營造符合人們追求的現代園林。

作者:王佳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寧.青島新天地景觀長廊色彩設計分析[J].北方園藝,2016,(1):68-71.

第6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生態環境;生態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引言

城市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在人類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義。城市不僅應向人類提供物質資源,也應向人類提供優良的生活環境等更多層面的其他形式的資源。雖然由于經濟形式的改變,決定了城市擴張和相關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已是必然趨勢,但對自然系統系統的破壞是十分巨大的,直接影響了我國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正確解決環境問題,營造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的城市生態環境已經成為被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的問題。而生態設計作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還并未被準確的把握和認識,作者針對對我國目前的景觀生態設計進行了探討,對相關的環境藝術設計進行了介紹。

1 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

目前,在城市園林的景觀設計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說來,就是生態功能性和效益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對此,植物生態學應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可以針對以下幾方面:

1.1 花壇草坪等綠化部件的頻繁設置和過度使用

現階段,經常出現的園林景觀設計出現的問題就是花壇草坪等綠化部件的頻繁設置和過度使用,要維護這些綠化功能部件的正常運作,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侵占人居環境,壓縮正常的休閑生活空間,還要在養護期間噴撒化學藥劑,造成環境產生污染。反觀產生的生態效果,花壇草坪的涵保土地和制造氧氣的能力卻大大樹木;從環境藝術設計角度來看,這樣的頻繁設計不符合環境美觀的原則,對環境的藝術設計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具有華而不實的特點。

1.2 盲目引進外來物種,片面夸大藝術效果

由于園林景觀設計的傳統觀念,片面追求環境的藝術效果成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弊病。很多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不熟悉植物特性,片面夸大環境藝術效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很少采用本地植物,大局采用外來花草,這樣,不僅加重了園林景觀后期管理中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任務量,同時也很難彰顯地方特色,破壞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園林景觀設計的效果也十分遭到破壞。

2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運用生態設計理念

生態設計應作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最為重要的設計理念,切實的貫徹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滿足城市園林景觀的功能性,同時也應體現城市園林景觀的環境藝術效果。

2.1 生態設計的主要內容

首先,應滿足生態的補償與適應的要求:由于在現代的園林景觀建造中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相關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應將工作內容于生態環境系統相聯系,積極采用既適宜園林景觀應用,又很少影響環境的設計內容和景觀元素,應采用可再生的能源維護園林景觀的能源消耗,滿足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環境需要,兼顧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和環境藝術效果,達到生態和藝術的完美和諧。

其次,應滿足生態的修復與加強的要求:當今的自然環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擾,人為因素的干擾也日趨強烈。但由于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逆向演替機制和自我恢復能力,因此,城市園林景觀具有自然環境反演的機制。參與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應充分利用園林景觀的生態特征,對場地肌膚晶型有效的修復,促進城市園林場地的生態系統進行節能有效的良性循環,也滿足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

2.2 生態設計的注意問題

首先,應注意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相關的研究,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或其他分泌物,可能出現抑制周圍其它植物的生長,或對鄰近的植物生長起到積極作用。總的說來,就是植物在生命活動中,不僅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也會對周圍的其他植物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積極掌握相關的植物知識,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不僅規避植物物種間混交造成的不良影響,還可以利用植物的互促作用,進行景觀植物的合理配植,這不僅可以滿足城市園林的功能化,同時也為城市園林的環境藝術化做出貢獻。

其次,應注意環境對植物因子的影響:植物受環境的生態影響是多方面的,換而言之,植物的生長處于綜合的環境因子中。環境中任一因子的缺失,都會對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城市園林景觀的相關設計者應準確掌握環境中各因子對景觀植物的影響,這也直接關系到了景觀的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效果。

3 生態設計的常用方法

3.1 體現地域特點,節約環境資源的設計

此類設計方法主要特點,就是要保留當地的環境特點和文化特點,盡可能采用可循環資源進行設計,對場地中需要的材料進行循環利用,減少生產加工,運輸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達到結緣環境資源的目的。

3.2 保護生物多樣性,模擬植物自然配置

作為反映環境中物種的穩定性、豐富度和均勻度的重要表現,物種多樣性反映了植物群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由此,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種組成的植物群落設計,可以使植物景觀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資源,對保持物種資源多樣性,文化特質多樣性和環境藝術多樣性具有極為重要的環境意義。

4 結語

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規劃設計,作為協調人類發展和自然演化的重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城市園林的生態規劃設計,不僅要滿足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也應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廣大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十分明確自己所擔負的重任,為我國城市綠化事業做出英勇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北方地區:園林景觀設計;不足:改進措施

1.北方園林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

我國北方地區特定的氣候條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觀,是創造地域特色的重要資源。北方地區園林景觀是基于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觀形象。一些形式簡單,布局緊湊,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擋春季風沙的城市地區設計形式,比較符合人們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閉的人行系統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空間之一。

2.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樹種選擇

2.1合理使用城市園林綠化樹種

一是根據北方地區氣候等生態特點,適地適樹,樹種必須強調生態適應性,力保成活,正常生長,然后才是各種功能的發揮。二是根據不同綠地類型選擇配置相應的樹種。在道路和居住區綠地中充分考慮遮蔭樹,逐步控制并最終消滅樹木飛絮、落果等造成的污染,發揮樹木遮蔭、觀花、殺菌等功效,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接近自然的愿望。三是建立生態健全的植物結構:強調喬、灌、草合理搭配,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樣性。以喬木為主,加強立體綠化,最大限度地增加綠量和綠視率,既滿足景觀的需要,更發揮其生態作用。四是保持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性,保持城市優美環境的穩定性。

2.2重視適合北方地區的鄉土樹種

(1)重視發展鄉土樹種。鄉土樹種的特點:一是適應本地的氣候條件,抗逆性強,不會因突發性的自然災害造成毀滅性損失;二是因適應而生長旺盛,對管理養護要求不高,因此鄉土樹種應當成為城市綠化中的骨干樹種。(2)積極開展引種馴化工作,在北方的城市園林綠化中,雪松等外來樹種已被列入重要的樹種行列;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彩色植物的引進,使設計師用樹木表現色塊藝術的愿望得以實現,所以引種馴化工作是不斷豐富北方城市園林綠化樹種的有效方法之一。(3)加強選種、育種工作,從常規選種育種人手,注重單株選優及芽變的選擇是當今世界培育新型植物品種的新實用技術。

2.3樹種要體現北方城市園林景觀的文化內涵

不同地方的氣候、風俗習慣、歷史沿革均不同,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用的樹種也要體現出地方特色。北方城市園林綠化樹種應以落葉樹為主,形成典型的北方城市園林特色。但由于北方冬季較長,常綠樹種植偏少,冬季景觀單調問題較為突出,因此,適當增加常綠樹種的比例相當重要。

3.現代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青石的應用

3.1青石假山

在現代北方園林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青石假山,有時會結合水景,如噴泉、瀑布進行造景。現代園林假山一種形式是用傳統的手法營造符合舊有審美習慣的傳統的假山石景;一種是用現代的方法堆疊現代人審美的假山。青石筑山手法的多樣化促進了現代園林假山石景的多樣化發展。

3.2孤置石景

孤賞石在古典園林中用于供石手法的比較多,把青石置于雕刻精美的石座上面,而現代園林中,常把山石直接置于草叢或泥土上面,有時配以草本花卉。孤賞青石常在園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對景,或置于視線集中的廊間、天井中間、漏窗后面、水邊、路口或園路轉折的地方。

3.3散點式石景

散置青石石景設計手法是指,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青石組景,散置于路旁、水邊、林下、山麓、臺階邊緣、建筑角隅等,配合其它園林要素造景,還可與特置山石結合造景。主要是欣賞石的群體美。古典園林散點式實景置石一般用立式的形式,而現代園林多用橫式。石與植物的結合也由石與木的結合發展到石與花的結合。

4.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草種的選擇

在草坪建植中,選擇適宜的草種是成功建植草坪的基本保障。在北方地區,通常草坪選用2~3種冷季型草進行混播,一般為草地早熟禾、高羊茅混播。其中草地早熟禾在涼爽氣候下生長最好,而在熱或干旱條件下長勢減弱,葉片發黃,耐熱耐蔭能力較差,在良好的土壤條件下侵占性很強,恢復能力強,形成的草坪健壯;高羊茅性強健,既耐干旱又抗潮濕,在中度遮蔭和光照下生長都較好。

5.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的運用

第8篇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現代城市規劃;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景觀設計的概述

現在的城市生活居住空間有限,高樓林立,人們休息、娛樂的空間較少,且城市中小區的位置遠離山林,在享受小區設施便利的同時,缺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因此園林景觀設計為人們在城市中開辟出供人們放松身心、休閑娛樂的區域,讓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享受園林景觀的樂趣,為人與人之間架起親近的橋梁。而與小區協調的景觀設計,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通過植被的種植,響應城市綠化號召,小區因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于居住、休閑、娛樂為一體,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優化。且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國家,經過漫長的發展,無論是科技、文化各方面有著非常精湛的成果。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在借鑒西方的設計理念的同時,更是一個融會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設計傳統,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合諧共存,小區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實現人們休閑、娛樂功能的同時,更是文化的傳遞、傳統的一種繼承。而每個小區園林景觀設計都是有著特有的文化寄托與深刻寓意的,樓盤與園林景觀錯落有致,園林景觀的設計在城市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每個城市的靈魂所在。所以設計中在實現這一目的要下真功夫。

二、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

1、盲目追求風格,缺乏人性

以人為本是園林景觀設計的立足之本,不過當前的設計師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園林風格、手法和外顯形式等設計環節上,設計時考慮到的只有建成后的形象,缺乏對園林景觀功能的思考,缺乏對人文元素和人性的挖掘。

2、城市園林設計中不負責任現象時有發生

在園林設計中,有的設計初看確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又有困難,最后或改變設計方案或半途而廢,這是設計人員不顧客觀實際,盲目求新,也不論是否合理,不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設計方案,就難以達到理想的質要求,不能保證設計的完整實施,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見為園林設計項目提供科學依據是極其重要的。

3、缺乏對地形條件的考慮

中華名園的景致,往往講求蜿蜒衄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間大小的變化,帶來豐富的游園樂趣。而現在一些設計師,不考慮現場地形的實際情況,照搬中國古典式園林,無論亭臺樓榭多么精美華麗,都無法充分展現園林藝術的美。而有的強行改造地形,鑿池堆山,雖然營造出美麗的園林景觀,但后期的維護缺乏管理,導致山枯水竭,反而影響景觀。現場實際地形是否適合建造中國古典式的園林景觀,應在進行景觀規劃時認真考慮。

4、園林景觀研究落后時展

目前,在這一領域的與時俱進的人才十分匱乏,一些人簡單地將園林設計等同于花草種植、堆石修水―――雖然一些專業人士走出國門目睹了西方世界幾何對稱園林,也將這些西方元素融入到國內景觀設計,但是,卻只是盲目地照搬形式,沒有結合東方古典園林特色,很好地考慮園林景觀的功能作用。

5、城市園林建設缺乏個性

過去人們批評“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歷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體風貌,又出現了到處仿歐式建筑的現象,使得街道失去了個性,街道建設在空間上,兩側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過于雷同,缺乏可識性。

三、園林景觀特色設計發展趨勢

1、生態化設計

近年來,“生態化設計”一直是人們關心的熱點,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為人類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的景觀環境。”而目前條件下,景觀的“生態設計”還未成熟,處于過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明確的原則與標準,這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和不斷的實踐。

2、明確人性化的設計的主題

在現代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是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人是園林規劃設計的主體,自然環境是基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活動決定著城市的發展和未來,因此,建設者一定要注意行為藝術心理學等學科運用,使園林設計的內涵更加豐富,也能讓使用者看到到設計的巧妙之處,從而明確人性化的設計主題。

3、遵循生物多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以注重生態優先為原則

在園林生態景觀設計上,遵循生物多樣性,注意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生態與景觀兼顧,合理配置園林植物,協調植物間的關系,增加生態效益;以注重適地適樹為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引進樹種為輔,講求科學,適地適樹,宜草則草,宜樹則樹,努力形成城市個性化的園林綠化特色;以注重因時綠化為原則,緊緊抓住春季重要時節,大力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防止園林綠化建設反季節施工,避免嚴寒酷暑種植綠化影響苗木成活率和綠化生長效果。建立喬、灌、草相結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植物群落,形成和諧的生態關系,達到理想的綠化、美化、凈化效果。

4、體現地方特色及歷史文化特色

每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與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因此,應充分的挖掘城市的主題文化、植被特色和環境等重要的潛質,進而營造城市獨特的藝術氛圍、歷史文化以及綠色環境背景。將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地方文化運用到城市園林建設之中,充分體現城市園林的個性。園林景觀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風情、文脈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園林的景觀設計首先應理清城市歷史文脈的主流,重視景觀資源的繼承、保護與利用,以自然生態條件與地帶性植被為基礎,將民俗風情、宗教、傳統文化以及歷史文物等融合在園林景觀之中,因而增加園林景觀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獨特的個性與吸引力。

5、生物的多樣性

園林生態景觀設計中必須要同時兼顧生態與景觀,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注意生物品種的形式多樣性,注重生態環境優先,增加生態效益。在生物的選用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適合當地城市氣候和特色的花草樹木,還可以多引進一些鄉土樹種,在春季來臨之際實施綠化,避免反季節給樹種帶來的不良影響,對喬灌草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以實現綠化效果。

四、中式園林意境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1、與城市建設協調統一

在城市快節奏生活與文化消費影響下,市民對園林的審美,要求簡潔、容易識別但影響深刻。這就要求傳統中式園林要體現城市的現代感,體現民眾的時代化審美要求。中式園林的設計不應局限于特定的范圍和獨立的空間,而要靈活的應用“天人合一”思想與城市建筑完美融合起來,在形式上與城市環境相協調統一。

2、注重場所感與歸屬感傳統園林意境、場所感和歸屬感三者是緊密聯系的

傳統園林體現了主人的心理意境,與環境產生共鳴。現代城市園林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居民心理,盡量滿足其歸屬感和場所感,使帶有園林景觀的城市真正成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場所,成為居民的心靈棲息地。

3、體現生態設計理念傳統園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結,即是今天所說的生態設計理念

我國源于農耕社會,對自然有著崇拜及濃厚的感恩色彩,深深的積淀于民族文化結構中。在當今城市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更應該注重體現“人與自然的共存”,發揮“天人合一”思想等生態設計理念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

在“中國(仙游)古典工藝博覽城”景觀設計中,我們充分的挖掘項目所在地――仙游的地域特征與地方歷史文化特色。

在設計中,有機將中華傳統工藝文化和仙游歷史文化融入有著“都城”氣派的博覽城,力求特色鮮明,氣勢恢宏。以“薈萃傳統文化精髓,樹立古典工藝標桿。”作為項目設計的主導思想。

注重文化植入:

文化的融入,讓文化靈魂無處不在。靈活使用景觀語言,使文化與物質載體水融、渾然一體。

“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不僅是紅木家具的商貿都市,也是仙游“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的窗口和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一個展示中心,古典家具文化和現有地方文化的植入在景觀設計中至關重要。

1.古典元素的提取與運用:

提取古建筑、古典家具的元素和傳統吉祥圖案,廣泛用于地面、花壇、景墻、燈具、標示系統、雕塑小品等各個方面。

2.“仁愛廣場”:用六至八組情景雕塑,展示春秋、秦漢、唐、宋、明、清等朝代家具使用與發展的歷史狀況。

3.“智慧廣場”:塑中國古典工藝鼻祖魯班塑像,四周塑古典家具制作工藝(鋸、刨、雕、裝)群雕。用六道景墻刊刻《家具與建筑》、《家具與禮》、《家具與社會》、《家具與繪畫》、《家具與民俗》以及紅木家具知識等內容。

4.步行街:用雕塑、小品展示幾種可視性較強的的家具文化和仙游地方文化。分別展示《家具與佛教》、《家具與文人》、《家具與樂舞》、仙游“莆仙戲”和“提線木偶”。

5.仙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名人眾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名列“宋四家”之一的大書法家蔡襄和享有“一品尚書、三朝元老”之譽的鄭紀。以此,擬將東北部園區辟為“蔡襄園”,西北部園區辟為“鄭紀園”。分別塑銅像,刻簡介及主要事跡、言論和著述。

注重生態優先為原則:

強化綠色環保意識,杜絕視覺、嗅覺、聽覺和環境的污染,給人們創造一方賞心悅目的凈土。

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情況,采用適應當地各種自然條件的植物。在注重美觀的同時講究科學搭配植物,生態與景觀兼顧,合理配置園林植物。建立喬、灌、草相結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植物群落,形成和諧的生態關系,達到理想的綠化、美化、凈化效果。

注重場所精神(spirit of place):

通過對場所性質、類別、功能的分析與定位,確定場所景觀的布局與風格,強化人對空間、場所的內在感受,提升對環境的認同感與可識別性,從而使人們產生強烈的歸屬感。

結束語

我國城市園林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但由于起步比較晚,導致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許多問題,同時也嚴重阻礙著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未來的園林景觀建設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全面提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綜合素養,使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能夠站在一個更高點。

參考文獻

[1]陳妍蕾,淺談園林設計中甬道的運用[J],民營科技,2012,(8).

[2]孫玲玲,淺談園林景觀綠化設計[J],經營管理者,2012,(16).

第9篇

關鍵詞:城市住宅;園林景觀;原則;問題;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但是近年來現代化發展速度快,人們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居住區的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因此為了實現人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和環境發展的協調,在城市住宅景觀設計中要融入可持續發展決策,實現城市住宅區的可持續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方針,綜合地總結和分析方案,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評判標準,并且在建設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規律,實現建設過程的資源節約。全方位利用城市資源建立節約型城市居住區。

二.城市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目標

城市住宅小區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城市住宅小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文化和地理環境,是歷史和建筑的統一體。隨著人們對住宅小區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區不在是人們居住的一個地方,現代城市小區建設是一個注重人文,人情味,在設計過程中也更多的貫穿人性化的元素在其中,使小區中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小區的人文主義。城市住宅小區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對小區實現人性化的發展之上也要保證小區內部生態系統的平衡,面臨如今資源日益匱乏的時代背景下,在城市住宅小區的建設上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城市住宅小區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在小區內部裝置節約水資源的設備,同時可以采用水處理設備和雨水收集設備,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對城市住宅小區景觀進行建設時不僅要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要將小區環境與城市生態環境融合作為建設的要求。

三.城市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原則

城市住宅小區景觀的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在對小區景觀進行設計時要對居住的居民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查,充分了解居民的居住要求,在對小區景觀設計時要遵循生態性,多樣性,休閑型和經濟性等原則。

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是將建筑物和綠化實現最佳融合,充分實現各個物質的功能,使得小區因為綠化的襯托更加具有魅力,住宅小區景觀的設計包括內部景觀和外部景觀,內部景觀是小區范圍內的景觀,外部景觀是指視線范圍內的景觀,內部景觀和外部景觀是統一的,實現內部和外部的共同發展可以實現小區更好的空間感。在對城市住宅小區景觀規劃和設計時要自然和人文環境為出發點,盡量在原有的自然環境資源中創造出生態園林景觀。同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考慮到后期維修問題,實現小區景觀效益的最大化。

四.住宅小區中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水景的追求上

現如今城市小區園林景觀建設上將水景景觀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水景景觀可以在整體上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魅力,同時人具有天生的親水性,使得水成為小區小區園林建設中的重要角色,水體的面積不斷增大成為城市住宅園林景觀的一種風氣,大部分園林景觀中設置了大型的人工水面,人工湖,噴泉等多種類型的水景。園林景觀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水景觀的建設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冬季園林景觀中的尷尬局面;城市住宅園林景觀的雷同現象增加;水景觀的建設費用昂貴,提升建設過程的成本;水資源的巨大浪費。

(二)過度地追求“亮化”,導致燈光擾民

照明系統對居住環境場地的利用率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居住區的照明要以不損害居民的利益為前提,晚上的照明是增加小區景觀魅力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國居住區夜晚的光照越來越亮,過度的追求“亮化”不僅會使居民感覺通宵如晝,給居民及其不自然的感覺,同時照明的過度使用也會造成電力的浪費,使小區缺乏靜謐的環境享受。因此在小區照明的問題上要根據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照明方案,在住宅區樓外邊廓加普通的照明可以把建筑物的輪廓凸現出來,在林蔭小徑處可以安裝庭院燈,這樣可以把幽靜的氣氛烘托出來。因此在對照明上并不是越亮越好,應該實現住宅區景觀效果最佳為出發點,尋找最佳照明方案。

(三)忽視綠化的綜合效應

由于人們對綠化在住宅園林中的重視,使得開發商和消費者對“視覺綠化”上過多關注,忽視了綠化的生態價值。小區綠化的真正意義在于給居民提供休息的空間和地方,讓綠化中的植物,水體能夠吸走空氣中的塵埃,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出更多的氧氣,讓小區的空氣更加清新,使住宅區內同充斥著自然綠意。在對住宅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要對建筑物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布置合理的水體和草地,植物,實現綠化效果的最大實現。

(四)綠化建設缺乏創新

我國住宅園林景觀中要加大園林的綠地覆蓋,在園林綠化中要實現立體化的模式,弱化建筑物生硬的幾何線條,增加園林中的融合線條,使園林更加具有魅力,但是我國的住宅園林景觀中的綠化缺乏創新,開發商為了滿足居民對綠化的要求只是在工程上不斷加大綠化建設,試想如果建筑物漂浮在一片綠色大海上是否還有美可言。

五.城市園林景觀模式的發展趨勢

(一)堅持可持續的原則

在對城市住宅園林景觀的建設時要結合自然的設計,通過自然的魅力為園林景觀增添魅力值,在園林景觀的建設時要遵循生態保護,節約用水,充分利用新的清潔能源,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在對城市住宅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時不是在對自然環境的改造上進行建設,而是在建設過程中要實現建設依靠自然美,建設出符合當地自然景觀的園林景觀,實現建設的獨特性,少一分人為破壞,多一份自然保護,在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要牢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僅是為了追尋美麗,更多的意義是要實現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實現建筑建筑和生態美的完美統一。

(二)挖掘城市景觀環境中的民族文化資源,同時也要適當借鑒西方經驗

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園林景觀很多,每個民族的建筑風格多不盡相同,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每個民族的文化,因此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在城市園林景觀的開發上要在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上向深處挖掘。同時,由于我國和西方國家在城市園林景觀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在建設我國城市園林景觀時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的基礎上適當的借鑒西方的園林景觀,實現取其精華,建設出具有創新力的住宅園林景觀。

(三)重視園林景觀的設計,開發思維

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對園林景觀的設計時要積極解放思想,開發思維,打破傳統模式的束縛,融入當地的時代特點,實現藝術和建筑園林景觀的完美結合,增加園林景觀的藝術韻味,使園林景觀更加具有藝術特色。

六.結束語

城市住宅園林景觀建設是城市住宅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代表,在住宅園林景觀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實現自然和建筑的完美結合,但是目前我國住宅園林景觀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相關的介紹,并對城市園林景觀模式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相關的介紹,希望能對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起到有關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曾晶.小區住宅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探討[J]. 現代園藝, 2011(13)

[2] 朱衛東.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 2011(07)

[3] 隋盼盼.淺析小區住宅園林景觀規劃設計[J]. 企業導報, 2011(06)

[4] 沈超.淺談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J]. 山西建筑. 2008(35)

[5] 姚菊俊.如何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創新[J]. 科技創新導報, 2008(29)

[6] 田英翠,楊柳青,曹受金.廣玉蘭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 2006(19)

第10篇

想要更好的進行園林植物的搭配,首先就要了解園林植物的基本構成,園林植物是由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相構成,由于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種類繁多(喬木、灌木、草花、草坪等),所以在城市園林植物造景中就必須要考慮多種植物混合合理的搭配,只有搭配的合理才能有著極其明顯的生態效益。以下就介紹幾種用于園林景觀搭配的園林植物:

第一種,喬木,喬木由于綠量較大,能夠遮陽擋雨并吸塵減噪等功能,所以一般喬木種植的時候一般都是被作為行道或者成片栽培等方式,這樣的栽培方式能夠使喬木生態作用的發揮達到最優化,成為城市園林景觀綠化中必不可少的園林植物之一。目前由于城市綠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喬木的栽植也已從往年的栽植幼苗發展到直接栽植半成年或者成年喬木,但是應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要根據苗木的特性來選擇移植的方式,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第二種,灌木。灌木本身在栽植布置上是一種比較好搭配的園林植物,其既可以與喬木混栽,也可以單獨栽植。現如今在城市園林造景中最為流行常見的就是密集栽植;

第三種,草坪。草坪是指主要由人工栽植與管理的園林植物,其本身能夠改善城市環境,凈化城市空氣,殺菌防病與保持水土平衡等生態效用,在城市的公園之中,高速公路兩旁,街心廣場等場地中都有草坪的種植,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開闊視野,還能給人們提供一個休息娛樂的公共場所。選擇優良的草坪作為園林造景中的主景觀,并用其他園林造景植物進行點綴,可以加強草坪的造景氛圍;

第四種,草花。草花造景一般就是指應用草本花卉來構造園林景觀,并供人欣賞。草花造景是一種效果明顯、造景迅速的園林造景方式,其本身的觀賞價值高,適應能力強、管理方便、投入低等特點都是城市園林景觀造景中草花造景運用頻繁的主要原因。

2 園林景觀造景設計中的植物配置

園林景觀造景設計中的植物搭配一直都是園林設計人員最為重視的環節之一,在配置植物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其本身的景觀效應,還要就植物本身的特性來進行不同的搭配,以達到最好的效果,由于植物在不同場所中具有的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場所中的植物配置也要有著不同的要求,城市商業區中的植物一般要求高挺秀麗、美觀大方,而且在靠近商業門面的位置還要求不能對商業門面進行遮擋,所以,這種要求下就不能選擇那種枝葉太過于濃密的樹木,而大多要選擇高大秀美但枝葉不密的植物。相對于商業區的植物選擇來說,工業區的植物選擇則是要簡單很多,除了必要的樹木之外,草地的占地面積則要更大。城市居民住宅區的環境對于園林植物的要求則是最高,由于居民住宅小區的園林造景不僅僅是為了住宅小區的綠化,其本身還有這更重要的職責,那就是給附近居民提供一個能夠休閑娛樂的室外場所,各種植物花卉的相互搭配要根據空間、時間、環境等不同因素進行不同的搭配手法。從而更好的建造出適合于人們休閑娛樂的綠色場所。因此,在城市建筑周圍的園林植物選擇要能夠盡量的突出建筑職能,用以突出設計師對城市園林植物與城市建筑之間設計搭配的整體性。園林景觀中的園林植物在相互搭配的同時也許要考慮到季節的變化,隨著季節的變化,園林景觀自身的觀賞效果也會隨之而變。所以,在園林植物搭配的同時既要考慮不同植物在同一季節中自身色彩與形態上的不同,比如樹葉逐漸枯黃的時間,落葉的時間,花卉開放的時間等。只有對植物在不同季節中的不同變化進行充分的了解,植物搭配時要從其自身功能、園林設計的意圖、城市風格特色與城市季節的變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才能搭配出更好的城市園林景觀。

3 園林造景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園林建設的速度也是不斷的加快,但是在這個不斷加快的進程中,園林建設植物造景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是不斷的凸顯出來。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城市生態景觀質量與綠量之間所產生的問題,在生態園林的構建過程中綠量這個概念的提出是一個非常有進步意義的成就,綠量本身不僅包括植物莖葉所占的空間面積,還包括著一切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益的因素在內。現階段城市園林生態建設主要有兩大弊端的存在,其一,草坪占地量過大,雖然現今社會城市生態環境景觀基本上都會出現這種問題,但是這其中不乏設計者們在設計規劃時對于綠量因素的不重視影響的。大量的種植草坪能夠在短期內加快綠化面積的成果雖然顯著,但是這種情況同樣給種植完成后的管理也同樣帶來了諸多不便,例如,修剪、澆水、打藥等日常工序。這種不變不僅僅是浪費工作效率而且還會大量的浪費資金,這種方式是得不償失的。在城市生態景觀綠化設計規劃時,要時刻注意避免大量的使用花草與灌木等低矮植物,盡量使用高大且濃密的樹木來改善現階段城市綠蔭不足的現狀。第二個就是對于喬木等木本植物運用的次數過于頻繁,雖然這種模式可以在短期內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它的生態效益,可也會造成很多的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往往就會促使城市環境建設景觀的質量與城市園林建設綠量的嚴重失衡。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科學的種植植物不僅能夠滿足植物的生理狀態等需求,還可以對后期造景效果進行預先判斷。當然,這種預先判斷由于在規劃和造景過程中的考慮不全面,也會導致綠化工程結束后的效果不能達到預見時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城市園林景觀綠化設計規劃過程中,設計人員與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克服固有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結合不同樹種,互取其優避其弊,達到相映成輝的效果,從而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綠化的效果。

4 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對城市公園景觀園林進行建設,就需要園林綠化工作者在進行植物選擇與搭配時,根據空間環境與具置進行分析對比,在創造良好生態生活環境的同時,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城市公園景觀園林空間。

第11篇

關鍵詞:園林景觀;人文歷史;綠色植被;生態系統

城市園林是城市綠化水平的重要體現[1-2],是城市中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當前城市園林能否滿足城市發展和居民的需求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宜居”的重要尺度[3-5]。

1建設城市園林的意義

1.1目前我國所遇到的城市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有減少城市車輛、降低城市郊區工廠廢氣排放量,而對城市空氣進行凈化則主要依靠城市綠化所種植的綠色植物。增加城市綠化率不僅可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而且可吸收噪音,調節城市溫度,極大程度改善城市環境[6-7]。

1.2城市園林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的發展相互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園林規模和綠化水平也逐漸提高。目前園林綠化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評測標準,通過園林綠化改變城市面貌可取得良好的效果[8]。

2我國園林設計的不足

2.1許多城市空地只需要進行簡單設計即可達到理想效果,而園林設計人員經常將簡單問題復雜化,施工時不僅花銷巨大而且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簡約美更能體現城市美化的效果,該進行樸素設計就進行樸素設計,該進行復雜設計就進行復雜設計,將樸素與復雜設計有效使用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美感。

2.2前些年北方大多數城市在進行園林設計時追求的世俗化和潮流化,而如今歐式風格、日式風格等在全國園林設計中廣泛使用,成為一種風尚和潮流,最終導致園林設計走向世俗化。

2.3目前的園林設計為增強園林美感多采用花崗巖、大理石和高級燈具等昂貴材料,缺少園林原有的樸素美。

2.4園林設計大同小異,沒有創新內容。在園林廣場中缺少休閑、納涼和交際等場所,園林設計中草多樹少,樸素度和美觀度不足。

2.5園林中綠蔭不足,鋪裝材料大多數采用混凝土阻斷了孔隙水和空氣的流動。

2.6住宅小區中多采用水橋和柱式結構,為小區的整體增添不少美色,參觀者嬉戲時卻打擾住戶休息。

2.7由于許多地下工程的存在,如地下停車場、防空洞等,導致園林景觀所栽種的樹木、草坪等不接地氣,使用壽命較短。

2.8景觀設計中設計尺寸不合理,導致園林布局紊亂。

3園林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園林設計中隨意布局樹、草等植被也是一種人文藝術。此隨意并非胡亂將景觀布置,而是將植物、水體、山石等根據一定規律進行組合,為市民提供娛樂和休閑的場所。園林設計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將大自然中常見的植物和景觀等遷移到城市中,形成小型生態園。

3.1園林設計注重的是科學規劃,將宏觀與微觀統一。

因此首先需要做的即科學規劃,將整個景觀布置于區域環境中,根據項目所在位置對其功能和效果進行施工前預測;協調景觀與周圍環境的融洽關系,根據周圍環境的需要布置所需景觀。園林設計主要布局應主次分明、承上啟下、相得益彰。對園林進行匠心獨運的設計,隨時接受游客的點評,這對設計人員的設計功底和經驗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在安徽合肥的園林設計中將宏觀和微觀結合使用,設計原理為以面為主、點面結合。將市區內的居民區、工廠和機關學校等作為綠化的基礎,提高這些區域內的綠化率。并根據市區內的護城河建立城市公園,改造市區生態環境。打破傳統意義的塊狀公園,將公園無形中分布于舊城區的各個角落,增強綠化的藝術性。增加園林中的花草樹木種類,使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各有韻味,將園林應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而并非胡亂的種些花草樹木即可。在園林設計中必不可少的是在園林中設計多條園林路,充分發揮園林中的交通功能。從安徽合肥的園林規劃和設計中可知將園林的微觀與宏觀充分結合,不僅美觀實用,而且還可成為引領現代園林發展潮流的典范。

3.2進行園林設計時根據園林周圍環境和地貌、地勢等自然條件,將園林設計成具有韻律、豐富多樣化的現代園林,避免出現平直呆板的大眾化園林景觀。目前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和技術水平都和西方等發達國家相差較多,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并不能照搬西方等國的豪華、奢侈型園林,應根據我國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設計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園林景觀。當前我國建設園林的目的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確保城市居民身體健康等,因此在設計時增加園林中樹木的數量,增加綠蔭面積。將園林中的平面效應改善成立體效應。

3.3園林景觀中所種植的花草樹木應多樣性,其中主要配置的樹木多為喬木,將喬、灌、藤、花草綜合交錯布置可呈現出多樣性和綜合性美。根據植物的特點將平面化和立體化結合使用,使得在四季中出現不同色彩的動態美,在北方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生態系統。

3.4綠色植被的生態效益和園林景觀效果應負荷生態學原理,同樣也應滿足美學法則。在園林景觀中合理配置植物,借植物之美體現出園林的詩情畫意。將生態和觀賞合二為一,通過調節園林比例和對稱結構等將園林布局進行優化,將花草樹木的規則美與自然美充分結合。

3.5對園林設計應以人為本,滿足市民對園林多樣化的需求和審美觀。將園林景觀應有的功能都充分發揮出來。

3.6將城市歷史和文化充分展示在園林設計中,將園林設計成具有人文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景觀。新建園林是最好采用原有的植物和生物,少量引入外來植物,將城市園林的性價比達到最高。

4結論

城市園林景觀在進行設計和施工時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因為園林設計涉及美學、心理學、植物學、城市規劃學和建筑學等多門學科,這就要求園林設計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對當地人文和歷史、周圍環境等進行實地考察后再進行設計,方能設計出舒適和美麗的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蘇雪痕.園林植物應用的進展及存在問題[J].廣東園林,2006,5:1-4.

[2]張德順,趙子賢,雷學端,李秀芬,王小青.園林建設與城市生態經濟發展[J].山東林業科技,2006,4:74-77,81.

[3]方豐太.論中法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特點的比較[J].福建建材,2008,1:33-37.

[4]徐哲民.園林景觀材料綜述[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8:249-252.

[5]歐陽育林.城市土壤與園林綠化[J].熱帶林業,2004,1:31-34.

[6]劉翠鵬,丁嵐作.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景觀生態建設初探[J].中外建筑,2004,2:58-61.

[7]劉武文.從中西園林材料的歷史比較中看園林發展[J].城市建筑,2014,1:176.

第12篇

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比較重要的一種,而園林景觀設計,則是決定城市園林景觀是否能夠提升城市形象和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設計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園林景觀的設計是一種藝術的綜合體現,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考慮其中,只有將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呈現出一份絕妙的佳作。園林景觀建設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在人們的眼中呈現出一份完美的,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它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觀賞性之外,還要具有休閑及娛樂的作用。所以,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體現出人性化。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所具有的發揮空間很大。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和高超的設計技巧來展示出園林景觀的自然之美以及和諧之感。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該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設計師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融合到園林的設計中的同時,應充分吸取來自大眾的靈感,才有可能設計出令民眾滿意和舒心的人性化園林景觀。

2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的策略

2.1對園林景觀進行整體規劃對城市園林景觀的整體規劃要從園林景觀的選址開始,只有選擇便民利民的建設地址,才能夠為城市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對園林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以改善環境、美化形象、為居民提供服務為主要設計目的,使園林景觀在具有觀賞性的同時,具有安全性、舒適性和通達性,充分體現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人性化。

2.2盡可能滿足多樣使用需求城市園林景觀,不僅具有觀賞作用,還具有為城市居民服務的作用,因此,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應該考慮使用者對于使用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不同使用者對于使用的不同需求。比如,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其活動方式不同對于活動空間的要求也不同,設計者只有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才能夠合理劃分出不同年齡段使用者的活動空間,充分體現出園林景觀設計的人性化。

2.3實現園林建設生態可持性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城市園林園林生態結構的設計,實現園林景觀設計的生態化。同時,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的融入地方特色,或者是在園林景觀中新建一些富含地方文化氣息的建筑,提升人們對于園林景觀的親切感,加強當地居民對園林景觀的感情,進而使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能夠充分的體現出人性化。在城市園林的設計中實現生態化,不僅能夠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使城市園林景觀所具有的觀賞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2.4重視園林道路人性化設計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園林景觀道路的設計,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以往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道路設計通常都比較簡單。只需要設計的足夠寬敞即可,但是在人性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中,這樣卻是行不通的。園林景觀是一個悠閑的場所,其主要作用就是供人們觀賞和使用,如果將道路設計的過于寬敞,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觀和實用性,如果就將道路適當的設計狹窄一些,不僅能夠提升美觀,還會體現出曲徑通幽處的別樣意境。另外,為了體現出園林景觀設計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建議使用經濟實惠、色彩豐富的透水磚來鋪設道路,在鋪設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具體的要求,運用不同的色彩進行不同的搭配甚至是鋪設出不同的圖案,添增園林景觀的觀賞性。

3實現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性化的有效措施

3.1設計人員親臨現場指導園林設計與施工為了確保城市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施工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能夠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現場指導施工。如果設計人員不親臨現場進行指導施工,極有可能會出現施工人員歪曲設計人員設計意圖,隨意進行施工、破壞園林設計人性化問題的出現。比如,在設計圖紙上,所需要進行規劃的樹木只會用一個點或圈來代表,圖紙上的樹種規格都是相同的,而采購的樹種卻是千姿百態,這個,在施工的時候,就需要設計師進行現場的指導,避免問題的出現。還有,對于山石設計,圖紙要求設計師應該畫出山石的平、立、剖面圖、基礎,對標高,石種、石色以及形態也要進行最后的確定,而這些,一般的設計師往往都做不到。所以,為了避免山石的建設與開始的設計出現偏差,設計師也要參與山石的施工過程。

3.2施工人員領會設計意圖落實人性化設計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方的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充分的了解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做到對設計圖紙了如指掌,對圖紙中的重要環節了解其具體的施工方法,并嚴格按照設計圖進行施工,確保充分落實園林景觀的人性化設計。同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應該不斷地與設計方進行協調,并與設計者保持聯系,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施工問題。除此之外,施工方還要從大局出發,要根據客觀條件,環境、材料、植物價格市場情況具體的參考設計方案,盡量做到與設計相一致。施工管理者必須熟知施工對象,即各種苗木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以及施工現場的狀況。在進行綠化施工的時候,必須抓住適宜的栽植季節,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并嚴格的執行施工操作規程,科學施工,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所造成的偏差。對于一些原本不適合栽種的土地,比如鹽堿地,要根據土壤的具體特性改良土壤,使其適合栽種。同時,在改良土壤的特性并進行栽種之后,還要定期的對植被進行檢查,以避免出現因為土壤特性的不適合而導致的植被破壞的現象出現,務必使其綠化達到設計中的理想的要求,使設計師人性化的設計意圖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4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孙吴县| 辉县市| 叶城县| 隆回县| 龙胜| 灵寿县| 光山县| 安化县| 共和县| 马公市| 津南区| 科技| 禹城市| 宣威市| 根河市| 永年县| 河北区| 阜康市| 云浮市| 山东省| 洪江市| 平原县| 沙河市| 巴塘县| 鄄城县| 苗栗市| 荔波县| 雷山县| 安丘市| 林甸县| 鄯善县| 德庆县| 密山市| 临洮县| 涟源市| 乳源| 类乌齐县| 大埔县| 涿鹿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