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7:08: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樂教學經驗交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學校音樂老師工作計劃1
一、學生現狀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到五年級十六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情況分析,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著一定的興趣。但由于孩子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中、高段年級學生則更注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民族情感的培養。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都需要加強,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加強對上課的管理。執教的十六個班級學生音樂由于年級課程跨越比較大,我會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音樂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了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各種器樂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弱起小節、長調、短調等。
三、教學總的指導思想及目標:
1、通過歌唱,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少年。
2、讓學生多唱歌、唱好歌,進一步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并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
3、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4、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5、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四、具體方法和措施:孩子們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強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1、深挖教材潛力,備好課,上好課,讓每節課都有一個閃光點。
2、采取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們既喜歡音樂更喜歡音樂課。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在他們樂于接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3、孩子們很喜歡流行歌曲,但現在大多數流行歌曲都是“愛情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可以有選擇的給孩子們多聽聽他們喜好的音樂形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處理好矛盾的“兩面性”,在適當時間用通俗歌曲可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適當把握好這“度”!
五、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常規教學
第二周:第一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三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四周:第二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五周:國慶放假
第六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七周:第三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八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九周:第四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十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十一周:第五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十二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十三周:第六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十四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十五周:第七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十六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十七周:第八課:教授新歌,了解調號拍號,歌唱形式
第十八周:歌曲的復習,知識與技能的檢測,音樂欣賞
第十九周:音樂會表演
第二十周:復習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試
學校音樂老師工作計劃2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音樂學科教學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組織和引導中小學音樂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藝術教育工作工程規程》,進一步深入研究《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反思課程改革以來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管理”的品質。要以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加強對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的指導和管理,以課題研究和教研組建設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基地的功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搞好“器樂進校園”和各項藝術活動,努力促進我市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
1.繼續認真學習和研究基礎教育階段音樂學科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針對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
2.進一步健全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基地,充分發揮學科指導小組的作用,積極開展新課標、新教材的專題研討活動。
3.組織高中音樂教師對音樂鑒賞必修模塊進行集體備課,開設研究課,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4.學習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小學、初中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二)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實施能力。
1.繼續組織好中小學音樂教師對課標本新教材的實踐研究,組織和開展新一輪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培訓。
2.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學習常州市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建議,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預設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樂各選修模塊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工作。
4.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5.組織中小學音樂教師才藝大賽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6.積極發現、總結、推介教學第一線音樂教師的教學經驗。
7.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
(三)搞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組織部分音樂教師結合音樂學科課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的設計和模塊教學方面的課題研究。
2.研究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如何關注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關注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音樂表現,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學生的音樂活動之中。
3.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小學音樂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檢測、初中學生音樂學業考核、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為抓手,組織課題組老師搞好省級課題《普通中小學音樂學科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實踐研究》,不斷完善中小學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4.重視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專業技能方面的提高與進修,對青年教師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開小學、初中音樂學科中心組會議。
2.思考器樂進校園有關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題活動。
2.武漢8+1城市圈交流研討會。
十一月份
1.中小學音樂教師《會唱歌,唱好歌》專題研討會。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師才藝大賽。
2.小學音樂教師器樂進校園活動初步驗收。
元月份
1、中小學音樂學科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學校音樂老師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優先發展教育。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要使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美育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音樂課又是是美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環節,所以作為音樂老師,上好音樂課責任重大。
在新學期以新的音樂課程理念為指導,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體制。通過培養
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二、學生情況分析
優勢:
1、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鑒賞能力
2、接受能力較強,敢于嘗試接受新事物
3、有主動學習動向和能力,有了細膩的思想感情
劣勢:
1、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唱歌較困難。
2、個別學生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意識淡薄,不喜歡學樂理,觀念不正確。要根據其特點設計教學方案。
三、教材分析
我們采用的是山東教育出版社,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XX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套教科書有以下特點:
1、體現素質教育觀念,明確小學教育目標,落實《標準》的各項要求,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體現基礎教育觀念,打破過分強調專業性的學科體系,面向學生的實際需要。3、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育觀念,遵循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
《教科書》采用單元的形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主題,單元內容也貼近學生生活,主要分為唱歌和欣賞兩大部分。“唱歌”、“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等經精心設計,巧妙的被分布到各個單元,較容易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學任務
1、唱歌能夠準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欣賞能夠欣賞我國各族和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并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
3、合唱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樂理熟練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
五、教學措施
1、不斷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及能力,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如奧爾夫教學法)
2、以“教師的范唱美”、“語言美”、“節奏美”嚴格要求自己
3、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吸引、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
4、將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旋律”、“圖譜”、“游戲”等“原本性”教學內容與理念融入到教學中
5、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為學生準備豐富精彩的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