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1:26: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七年級英語;詞匯教學;有效策略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如果將英語的學習比喻為建設一座大廈,那么詞匯就是建成這座大廈的磚石。每一次英語學習的獲得都是借助詞匯來完成的。因此搞好英語學習也就意味著必須做好詞匯教學工作。
筆者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也對日常教學進行了相關的總結。下面筆者就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際和經驗來闡述一下如何開展好七年級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工作。
一、形成良好的認知態(tài)度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在七年級的英語學習階段更是要做好這一基礎工作。七年級的英語學習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開局之年,也是奠定初中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的關鍵一年。因此,筆者認為要做好七年級的英語詞匯教學工作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態(tài)度。
這里的認知態(tài)度是指對英語詞匯學習重要性的一個認知態(tài)度。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接觸到了英語的學習,但是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主要是趣味性的學習而非知識性的學習。很多學生在其中主要是享受著英語這門語言、這個工具帶來的趣味并沒有在真正的意義上認知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更別提英語詞匯學習的重要性。
此外,一旦在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了對英語詞匯學習良好的認知態(tài)度,那么就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詞匯學習習慣,繼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最終有利于初中英語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開展詞匯情景教學
形成良好的認知態(tài)度僅僅是英語詞匯教學的輔助劑,做好英語詞匯教學依然需要有效的教學手段。有效的教學手段,是英語詞匯教學有效開展的助推器。
開展詞匯情景教學其實就是實施情景教學。所謂情景教學就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教學的方法能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起學生對英語詞匯教學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提升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
開展詞匯情景教學,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借助生活情景、對話情景、氣氛情景等情景方式來導入詞匯教學。并且借助情景教學的開展,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某一個詞匯的學習,而且還能夠得到連鎖教學。下面筆者就以生活情景為例進行簡要的論述。例如:進行camera這個詞匯的學習。camera的中文含義是“相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擁有相機,學生對于這個事物并不陌生。那么教師就可以這樣來開展教學。
教師一只手拿著照片一邊問:同學們,看到老師手里面的東西了嗎?
學生答:是照片。
教師說:對,那么誰可以告訴我,照片是怎么來的?
學生答:相機。
教師說:對!那么老師再考考大家,相機這個單詞怎么說,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相機盒上的單詞呢?
學生搖搖頭。
教師說:是camera,c-a-m-e-r-a,camera相機,大家回去要注意好好看一下家里的相機盒上是否有這個詞匯。
教師又說:那么,大家知道照片和拍照如何用英語表達嗎?
學生們搖搖頭。
教師說:那好,現(xiàn)在老師就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你們在放學以后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觀察公園里面的路標或者是回去看看照相機的盒子上有沒有相關的表達,然后明天再來回答老師的這個問題好不好?
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就很好地將“camera”、“photo”、“take photo”等詞匯傳授給學生。由于這些詞匯的教學方式與生活緊密相連就使得學生的印象深刻,這樣既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記牢這些詞匯。這種教學手段很好地提升了教學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注意詞匯教學的音、形、意
詞匯不僅僅是簡單的字母構成,它有自己的構成原則,有自己的發(fā)音規(guī)則,也有自己的意義。所以,在教學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從詞匯的讀音、組成、意義等方面入手使詞匯的教學更加全面。
板書是較好且較全面了解一個詞匯音、形、意各方面的重要手段,但是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之中也要注意多帶領學生讀詞匯、聽詞匯,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掌握詞匯的讀音,進而更好地掌握一個詞匯。
四、加強詞匯訓練
任何內容的學習都需要及時進行鞏固,詞匯的學習更是如此。很多學生在學習了一個詞匯之后也很容易忘記,學得越多,忘得也越多。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完成了每一個單元的詞匯學習之后,一定要及時地借助訓練來鞏固。同時,在完成了一個部分的詞匯的學習之后,更要注意加強鞏固。
通過一系列有條理的訓練,使得學生不僅能夠明確地區(qū)分出詞匯的詞性,含義,甚至能夠準確而迅速地填寫出詞匯。
當然以上只是加強訓練的一種方法,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將詞匯帶入到課文中和相關的句式中來幫助學生獲得記憶提升的同時,也讓學生對詞匯的運用更加熟練。
五、小結
詞匯的學習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獲得英語提高的關鍵步驟。在實際的教學之中,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教師加以總結并且尋找出相關的方法以更好地完善教學,提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能力。以上的幾種方法只是筆者自身的一些拙見,希望能夠給諸位英語教學工作者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文娟.試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英語廣場?學術研究[J].2012年9月
[2]朱一新.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留白”策略.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J].2011年1月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英語詞匯教學 策略
1 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語法、語音三點是語言的主要構成元素,這其中又以詞匯的重要性最為顯著。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是語法和語音的載體,若果沒有充足的詞匯作為保障,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也必將無法實現(xiàn),因此如何實現(xiàn)詞匯的掌握就成為了每一位英語學習者所關心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多側重于英語語法與句型的學習,而忽略了詞匯學習的重要性,將詞匯學習設定為學生的自學任務,讓其在課下獨立完成,使得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加之詞匯多變的特點,更使得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困難重重,詞匯知識的積累十分匱乏,從而使學生在英語的后續(xù)學習中顯得力不從心,英語成績直線下滑。因此注重對學生英語詞匯的教學,不斷進取,積極創(chuàng)新,通過多種途徑改善舊有詞匯教學方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2 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2.1 輕視語音的重要性,使得音、形、義相分離。我國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語音知識的學習往往在初中乃至小學已有涉及,許多高中英語教師潛意識的認為學生已經過語音學習,而忽視了學生在小學與初中的學習僅僅是初步涉獵,并未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許多學生甚至未掌握四十八個國際音標的讀寫及輕重音節(jié)的劃分這一實情。這使得高中英語教師在教授單詞的發(fā)音時僅僅是帶領學生反復的讀誦,而為對學生開展相應語音知識的講解,從而使得學生只能對單詞的發(fā)音死記硬背,最終使其的學習積極性大幅下降,乃至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
2.2 教材編排不當。目前高中英語教材的單次編排上存在著很大的缺陷:①詞匯排列缺少前后的銜接。英語教材中無論是單元間還是單元內的單詞之間都沒有相互的關聯(lián),也沒有難易的劃分,使得學生的學習阻力重重。②詞匯量過大。高中英語教材每一單元都會羅列大量的新單詞讓學生學習,加之教學進度的較快,使得學生上一單元的單詞還未掌握,大量新的單詞就再次涌來,學生學習壓力過大。2.3 脫離語境,英漢對譯一詞多義、多詞同義、同形意義等是英語詞匯學習的一大特色與難點。許多詞在不同的環(huán)境與語句中就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用法與意義,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了解與掌握對于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意義重大。在實際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單詞的傳授多只是依照單詞表逐個進行,這種教學方法使單詞脫離了其所在的語境,使得學生只能單純的記憶單詞的便面意義,而忽略對其背后語法情景差異的學習。這不利于學生對單詞的深層理解,往往在記住單詞后很快就會遺忘,對于學生詞匯的學習和英語的實際應用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3 提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質量的措施
3.1 強化語音教學。語言存在的基礎是語音,熟練掌握單詞是語音的保障。然而,正確發(fā)音是熟練掌握單詞的前提。根據(jù)長期的教學經驗,通過單詞的讀音規(guī)律來實現(xiàn)單詞的記憶是提高單詞記憶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正是基于此點,高中階段開始就應當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單詞的正確發(fā)音、讀音規(guī)則以及拼讀。在教學中,通過充分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儀器設備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模仿單詞發(fā)音的機會。首先要做的是復習國際音標,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其次,教師要不斷總結、歸納單詞的拼讀規(guī)則,避免學生出現(xiàn)厭惡背單詞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2 創(chuàng)設具體語境。語境就是言語環(huán)境,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與語詞使用有關的都是語境因素。英語單詞的使用同樣也需要遵循語境這個道理。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整節(jié)課對學生填鴨式的“講”單詞,而學生只是不斷記筆記的教學方法是不適應當今的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師應將詞匯與語句充分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利用單詞造句,通過制造單詞語境從而理解詞的用法。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將“說單詞”與“練單詞”進行有機結合,才能達到幫助學生鞏固詞匯的目的。
3.3 不斷鞏固復習。學習單詞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初次背誦單詞,在這個階段要充分調用眼、口、耳、手,不斷對大腦形成多重刺激,有效幫助單詞的記憶。第二個階段是單詞復習。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復習計劃,定期復習英語單詞,強化單詞記憶。第三個階段是單詞檢測。教師通過聽寫、造句、翻譯等具體方式來檢查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詞匯過程中的問題,做到查漏補缺,不斷強化提高掌握英語詞匯的能力。
4 總結
詞匯教學是貫穿于英語學習始終的核心要素,是攸關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所在,加強高中生的英語詞匯教學不僅有助于其英語學習興趣和效果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其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意義重大。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在充分考慮學生實際的前提下,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促進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量的提升,為學生英語后續(xù)學習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成旭.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6.10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重要性 教學方法
單詞的背誦記憶一直是困擾英語教學的一個大問題,傳統(tǒng)的單詞記憶主要是靠死記硬背來進行,這樣的方式比較機械和枯燥,學生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之后,卻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而現(xiàn)在的高中英語教材中又增加了大量的詞匯,這就給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怎樣來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呢?本文將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一、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是一門國際性的語言,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隨著中國社會日益和世界接軌,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英語已經出現(xiàn)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作為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既是學習任務,又是走入社會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而詞匯是構成英語語言的最基本要素,要想學好英語,首先要記住英語詞匯,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是學生學好英語詞匯的基本保障。
二、 現(xiàn)階段的高中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主要是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長期以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忽視了對于詞匯學習的關注,往往就是一帶而過,簡單匆忙。教師只是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時候,把一些里面出現(xiàn)的詞匯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就這些單詞的用法進行記錄,而后可能會舉出一些例句來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在黑板上不停地板書,學生在課堂上不停地記筆記,大家似乎都很忙碌,但效果卻不明顯,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盡管教師和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記憶效果卻并不太好。死記硬背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逐漸喪失了英語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學習比較困難的后進生而言,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運用這些單詞,他們的英語表達問題更加突出。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雖然他們機械化地記住了一些單詞,但是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和運用這些詞匯來表達,從而造成學了卻無用的結果。
2.死記硬背的機械性記憶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高中學生正是思維發(fā)展比較活躍的時期,這種傳統(tǒng)的記憶單詞的模式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更談不上“樂學”,詞匯掌握不了,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更是無從談起。新課程改革明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是違背這些教育理念的,學生每節(jié)課都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無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英語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
3.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接受能力不同,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造成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上”的現(xiàn)象,為了照顧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基礎較好的學生不能快跑,要做無謂的等待,而基礎差的學生,即使教師給予了適當?shù)恼疹櫼膊灰欢軌蚋辖處煹墓?jié)奏。
三、英語詞匯教學的新方法和策略
高中階段的學生探索欲望和記憶力都是比較強的,同時他們的可塑性又比較強,教師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使他們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并且受益終生。那么,在高中階段,教師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記憶習慣呢?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要想讓學生掌握詞匯,就要指導學生掌握詞匯記憶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效率,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對學生進行指導: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詞匯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好詞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在課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英語知識。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適當?shù)念A習作業(yè),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預習。預習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借助字典、錄音機等來掌握單詞的讀音和詞義,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借助各種輔導書和教師的預習作業(yè)來理解本堂課的重點短語或者句型;針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疑惑。
(二)指導學生掌握詞匯學習基本功
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經過了小學和初中的英語學習,但是很多學生還是不認識音標,更說不上正確地拼讀單詞。而學會音標是正確拼讀單詞的基礎,所以在高中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音標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音標和發(fā)音規(guī)律再記憶單詞就會簡單很多。還有英語中一些讀音規(guī)則,比如說單詞的重讀和弱讀、句子意群的劃分、升調和降調的運用,這些都有助于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模仿、多練習,熟能生巧,詞匯記憶一定會有所成效。
(三)利用句子的語境來記憶單詞和句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列舉同一個詞匯的不同例句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匯的含義,教師朗讀句子,讓學生來觀察并理解這些句子的含義,從而總結出詞匯的意思來,這樣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言情境讓學生來進行造句練習,讓學生充分理解這些詞匯運用的適合的情境。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就要抓好學生最基礎的詞匯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慧珍,趙平.英語詞匯教學的三個問題[J].教學與管理,2006(4).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yè);詞匯學習策略;詞匯教學
一、引言
許多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經常抱怨說英語單詞太多,記不牢,即使記住了單詞,也不知道怎樣正確使用。的確,詞匯是很多中國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詞匯在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不少專家學者的充分認識與肯定(如Carter[1]、Wilkins[2])。正如語言學家Mc. Carthy指出的那樣,“不管一個人的語法學得多好,不管他的語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沒有足夠的詞匯來表達他的感情或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想法,他就無法用這門語言和別人進行交流”[3]。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George W, Wilkins)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一書中也曾指出:“如果沒有語音和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點信息,但是如果沒有詞匯,那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4]。然而僅僅意識到詞匯的重要性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學好和教好詞匯。在這方面,一些學者如Nist和Simposon[5]、Graham[6]等都曾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Rivers指出:“學生必須知道怎樣去學習詞匯,必須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方法來擴大和組織他們的詞匯存儲量(wordstores)”[7]。
中國也有許多學者在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方面作過一些研究,如吳霞和王薔[8]、王文宇[9]、陳輝[3]、呂文澎[10]、吳麗林[11]、張萍[12]。這些研究對于我們了解我國目前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現(xiàn)狀有很大的幫助,并就解決詞匯學習和教學這一問題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然而他們多數(shù)只是從學習者的角度來進行考察分析。目前,關于教師是如何看待和開展英語詞匯教學方面的研究卻不多,而把學生的詞匯學習與老師的詞匯教學相結合起來考察的研究則更為少見。為了分析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原因,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個假設:這不但要歸根于學生缺乏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而且也因為教師未對詞匯學習策略的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及對學生的學習困難缺乏充分的了解。根據(jù)這個假設,筆者針對學生和教師分別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旨在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習者的學習困難的認識與學生們自己所感知的學習困難之間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希望本次調查的結果能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解釋這一問題。
二、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分教師和學生兩組。教師組為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第四教研室的20位老師。學生組為長沙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大二的一個班,共33名學生,其中女生22人,男生11人。(有一定的代表性)選擇這些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是因為作為大二的學生,他們在英語詞匯學習上已有相當經歷,而且由于他們臨近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tǒng)考,不得不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單詞,擴大詞匯量。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他們對詞匯學習往往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對詞匯記憶效率也會予以更大的關注。
(二)調查手段
本次調查是通過這兩組對象分別回答一份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的。筆者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給教師,一份給學生。為了不引起誤解,問卷是用中文寫成,且問題設計得盡量簡潔明了。教師卷和學生卷各由9個問題組成。每個問題的后面,都列有A、B、C、D等選項以供選擇。這兩份問卷除了有些地方措辭不一樣外,所涉及的問題基本上相似。設計這兩份問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和教師對詞匯學習和教學的看法和他們在詞匯學習與教學中運用的方法或策略。
調查者把這兩份問卷分別發(fā)給兩組對象,告訴他們不必在問卷上寫出他們的姓名,并要求他們真實地回答問題。回答問卷的過程大約花了15分鐘。最后用百分比計算出結果。為了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做完調查問卷后筆者與部分調查對象進行了訪談。訪談記錄顯示他們能較認真如實地回答調查問卷中的問題,且對訪談記錄的分析結果與調查問卷的結果基本保持一致。
三、調查結果
(一)英語詞匯教學結果分析
教師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10%的老師認為詞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是“最重要”的,70%的老師認為它“很重要”。在回答“您認為英語學習中哪一項是您的學生感到最困難的?”這一問題時,各選項的比例情況是:口語(45%)>聽力(40%)>寫作(25%)=詞匯(25%)>閱讀(15%)>語法(10%)。
調查結果表明,65%的老師在精讀課上非常注重詞匯部分的教學,55%的老師意識到學生應該通過采用多種策略來學習和記憶單詞。但當問及“您在課堂上有沒有給學生講授一些詞匯學習的方法或策略?”時,55%的老師回答“有,但不多”。在回答“您認為哪種或哪幾種策略最適合您的學生,效果最好?”時,85%的老師選擇了“運用語言學知識(如同義,反義,一詞多義,前綴,后綴等)”,只有兩個老師(10%)選擇了“反復朗讀或拼寫單詞”。
(二)英語詞匯學習結果分析
根據(jù)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問卷調查結果,75%的學生認為詞匯學習在整個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還有22.5%的學生認為是“最重要”的,而沒有一個學生選擇“不重要”。可見,多數(shù)學生已意識到詞匯學習的重要性。在回答“你認為英語學習中哪個部分最困難?”時,各選項的結果為:聽力(50%)>閱讀(47.5%)>詞匯(42.5%)>口語(37.5%)=語法(37.5%)>寫作(35%)。對于“你認為詞匯學習困難中最重要的是哪個因素?”這一問題,77.5%的學生認為是“單詞太多,記不牢或記了也很容易忘掉”,40%的學生選擇了“單詞的用法(如后接動名詞或不定式,介詞搭配等)”,37.5%的學生回答是“即使認識這個單詞,自己也用不出”,而22.5%的學習者選擇了“易混淆的單詞或詞組”。
90%的學生在回答“你經常運用什么方法或策略來記憶單詞?”時,選擇了“反復朗讀或拼寫單詞”,只有12.5%的學生選擇了“運用語言學知識(如同義、反義、一詞多義、前綴、后綴等)”。當問及“你認為哪種或哪幾種方法或策略對你最有效?”,55%的學生選了“反復朗讀或拼寫單詞”,而只有15%的學生回答是“運用語言學知識(如同義、反義、一詞多義、前綴、后綴等)”。
四、討論
從調查結果中明顯可以看到,兩份問卷的結果有一些相似之處。兩組調查對象都充分地意識到了詞匯在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教師和學生都認為詞匯不是英語學習中最難的部分,也不是最容易的部分。55%的老師承認他們在日常教學中并沒經常講授學習詞匯的策略方法。而90%的學生在學習單詞時用得最多的還是“反復朗讀或拼寫單詞”,很少使用其它策略。如,只有兩個學生(5%)使用了“聯(lián)想法”,而沒有一個人使用“制作單詞卡片,定期復習法”。事實上,許多學生在剛拿到問卷,看到上面列著的多種詞匯學習策略時,都很吃驚。這說明很多學生仍然習慣于使用一些像死記硬背這樣的傳統(tǒng)方法來記憶單詞,而沒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采用多樣有效的學習策略。
另一方面,把兩份問卷的結果進行對比,就不難看出,教師眼里的學習者的學習困難與學習者自己所感知的學習困難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正如Graham在1997年的《有效語言學習》(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中所說,“我們需要研究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意識到他們學生的困難、焦慮和目前的學習習慣。若要做到教學方法與學習需求相符合,教師的這種意識顯然對于師生間的和諧關系是至關重要,然而,是否所有的教師都能如此了解他們的學生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6](P124)。在本次調查中,教師認為口語是他們學生感到最困難的部分,而學生自己則認為聽力才是他們最簿弱的環(huán)節(jié)。盡管“反復朗讀或拼寫單詞”這一策略遭到老師們的冷落(僅10%),但它卻是目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使用最多的策略(占90%)。85%的老師認為“運用語言學知識(如同義、反義、一詞多義、前綴、后綴等)”是最適合學生,效果最好的策略。然而只有6個學生(15%)認為它是“最有效的”。 總而言之,教師和學生在觀點上和策略的使用上的確存在著差距。學生沒能運用多樣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缺乏對詞匯學習策略教學的正確認識及對學生的學習困難的充分了解,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夠理想,在一定意義上解釋了詞匯學習困難的原因所在。
五、結論與建議
詞匯在英語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它往往是許多非英語專業(yè)的中國學生經常抱怨的問題之一。造成詞匯學習困難的部分原因是學習者沒能運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而教師對于這個問題也應該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學生和教師都應充分地認識到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對于提高正確運用詞匯的能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筆者現(xiàn)從教與學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
1、英語教師應通過談話、問卷調查、征求意見等形式盡可能地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目標及學習困難,然后適當調整課堂教學以適應學生的真正需求。
2、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講授學習詞匯正確方法的重要性。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講座、學習經驗座談會、練習訓練等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詞匯學習。
3、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應考慮到學生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的不同,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
4、英語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過度地依賴于教師和字典對英語學習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學習詞匯,并采用測試、競賽等活動讓他們看到采用有效學習策略的真正好處。
5、為了做到以上這幾點,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擴展語言學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參考文獻
[1]Carter, R. Vocabulary: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M]. London:Roultedge,1998.9.
[2]Wilkins, D.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74.118.
[3]陳輝.非英語專業(yè)的中國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策略[J].外語教學,2001,(6):46-50
[4]鄒愛民.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談[J].外語界,1993,(1):29-33.
[5]Nist, S. L, Simposon, M.L. Developing vocabulary concepts for college thinking [M].Massachusetts: D.C. Health and Company,1993.
[6]Graham, S. Effective language leaning: Positive Strategies for Advanced Level Language Learning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7.
[7]Carter,R,McCarthy, M.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Longman,1988.
[8]吳霞,王薔.非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詞匯學習策略[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1):53-57
[9]王文宇.觀念、策略與英語詞匯記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1):47-52
[10]呂文澎.英語難詞記憶法: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2001,(3):75-80.
[11]吳麗林.英語學習者詞匯記憶差異個案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3):193-198.
關鍵詞: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教學法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面,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越多,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會越快,反之亦然。《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guī)定了高職學生應掌握的單詞量。據(jù)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認為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困難。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缺乏,學習信心不足,極易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而靈活多樣的教學法是詞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英語詞匯的重要性
對英語的掌握和運用,無論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不能脫離詞R。高職學生英語詞匯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其在英語聽、說、讀、寫、譯方面技能的獲得和提高。學生詞匯量的增加將有力地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高職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
(1)對詞匯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詞匯教學不容樂觀,且大多數(shù)英語老師將詞匯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在閱讀和講解課文中進行,不注重學生對詞匯知識的專項訓練。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有限,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能記住單詞,卻只知其義不知如何運用。
(2)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在單詞的講解部分,很多英語老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思考的過程,學習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另外單詞的講解方法單一,較少引領學生使用一些策略性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詞匯的學習效率。
(3)教學中缺乏引導,學生沒有養(yǎng)成復習習慣。高職學生大都自律性較差,對學習過的知識,不到考試一般不會再次復習,對于學習過的單詞也是如此。而單詞的記憶不可能一蹴而就,后期的復習必不可少。英語老師很少注意到培養(yǎng)學生復習的習慣,導致學生掌握單詞不牢固,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信心。
三、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法探究
鑒于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輕松、有效地掌握詞匯,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1)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法。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即把詞匯教學明確作為教學任務的一部分,對詞匯的音、形、義、用進行講解和練習。這種教學法著重強調學習和掌握詞匯的重要性,向學生示范有效學習詞匯的策略,可訓練學生如何、何時使用各種詞匯。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法在實踐中對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有一定用處,是目前詞匯教學中被廣泛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
(2)構詞法教學。實踐證明,借助構詞法進行詞匯教學是提高詞匯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可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英語詞匯中存在大量的同詞根、詞綴的單詞,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把某些構詞法逐漸滲透到學生的詞匯學習中。如前綴,后綴。前綴通常會改變詞的意思,一般不改變詞性,通過詞綴能更準確地猜測新詞匯的意思。如 “reconstruction”,不認識這個詞的同學可以根據(jù)“re-”這個前綴加上“construction”來猜測它的意思。“re-”表示“再”“重新”的意思,而“construction”有“建設”的意思,那么不難得出它的意思是“重建”。學生利用構詞法記憶單詞會感覺輕松有趣,自然也樂于去記單詞。
(3)通過學習活動進行詞匯教學。教師利用聽力、閱讀等方式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詞匯教學,讓學生從單純的語言知識的學習轉向詞匯的實際應用, 逐漸擴大詞匯量。學生在具體的語境 中學習的詞匯,印象會比較深刻,不易遺忘。
詞匯教學的方法不盡相同,但學生只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堅持不懈,才能不斷擴大詞匯量。另外,英語教師應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并且善用詞匯,實現(xiàn)教學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關鍵詞】詞匯教學;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趣味性
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承擔著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同時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習得和發(fā)展。詞匯的學習能力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2011版英語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初中生畢業(yè)時應達到英語學習的五級水平,學會使用英語單詞1500-1600個,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但是由于漢語和英語學習的有很大差異和一些其他因素,中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面臨著許多困難,表現(xiàn)如下:第一、在讀單詞方面,讀不準甚至不會讀單詞,很多學生用發(fā)音相近的漢字為單詞注音。第二、拼寫單詞方面,沒有掌握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律和拼寫間的聯(lián)系,很多學生還是采用簡單的記背形式,記住后很容易忘記,耗時、耗力而低效。第三、記憶單詞詞義時,過多關注單詞對應的漢語意思,缺少對語境的聯(lián)系,記憶的單詞往往是獨立的、分離的,難以形成詞匯。在牛津七年級和8A的教材中教學內容不多,詞匯相對簡單,學生還能適應,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化和詞匯量的增加,學生越來越感到記憶詞匯是英語學習中的最大障礙,逐漸產生對英語的厭學和抵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詞匯教學呢?
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從激發(fā)興趣出發(fā)
1.堅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原則
(1)教具直觀、貼近生活,在做中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直觀教具恰恰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習興趣。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和ppt等的選擇應貼近生活,最好來自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將詞匯和具體的實物、情境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而教師在教學中恰當?shù)倪\用手勢和動作表情更能起到教學“催化劑”的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詞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于初中的學生,特別是對幫助七年級的學生樹立詞匯學習的自信心和引發(fā)學習的內驅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學習7BUnit3中的north、south、west、east等八個表示方向的單詞時,我和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地理圖冊以中國為中心并提問Where is Russia? It is north of China.然后再對一些其他國家進行類似提問,反復練習熟練后引入到教室里來,預先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貼上這八個單詞,小組合作提問對方和其他同學的所在方向,這樣在具體情境中的練習不僅可以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將英語詞匯學習同實際相結合進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做游戲、猜謎語,在玩中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謎語和游戲便是一種學生喜愛的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方法,恰當?shù)脑O計和安排能讓學生輕輕松松學單詞、開開心心用單詞。
如:在Prepositions of place的教學中,我引入了Polly says的游戲,將學生們分成小組,每個組員拿出三樣不同的學習用具,組員們輪流扮演Polly發(fā)出口令,其他組員按口令進行物品擺放,學生不僅高效的完成了學習內容而且鍛煉了合作學習詞匯的能力。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有利于詞匯教學的媒體資源,如網上評價很高的OMG美語、旺旺英語學習網以及很多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書籍和影片,只要結合詞匯教學加以開發(fā)、利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掌握一詞多義、一義多詞的能力。
二、從學生的知識建構出發(fā)
1.結合多元智力的詞匯學習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表明人類的認知風格時多元化的。正如有的學生是視覺學習者、有的是聽覺學習者而有的是動覺學習者。在詞匯教學中,我采用看、聽、做的方法進行音標、音節(jié)、重音和字母組合發(fā)音和拼寫的教學。
如:在學習become時,我讓學生們根據(jù)音標劃出音節(jié),在讀音節(jié)時,大家都舉起手掌,讀第一個音節(jié),手掌在空中水平劃動一下,遇到重讀音節(jié)則重重的向下方劃去,借以體會音節(jié)的不同和重音的加強。這樣可以較好的面向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起初,學生很驚訝英語詞匯還可以這樣學,繼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音標、音節(jié)、重音和字母組合的興趣,而音標及其相關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初中詞匯學習乃至終身學習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強調構詞法,建構詞匯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新的知識的習得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英語詞匯總量很大,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很多詞匯時建立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詞匯的基礎上的,而且系統(tǒng)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集中呈現(xiàn),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總結。
如:summertime、timetable、teenager、airport(名詞性合成詞)
Seven-year-old、shoulder-length、good-looking(形容詞性合成詞)
Happy-unhappy、honest-dishonest、correct-incorrect(加前綴變反義詞)
Care-careful-careless、hope-hopeful-hopeless (加ful/less后綴變成反義形容詞)
[關鍵詞]附帶詞匯習得;電影;認知過程;英語詞匯教學
一、附帶詞匯習得介紹
詞匯對學習一門語言至關重要,對英語學習者而言,學習和擴展詞匯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國際電影業(yè)在近幾十年發(fā)展迅速,中國英語學習者有了更多接觸到英語電影的機會。經證明,英語電影觀賞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附帶詞匯習得。
早在1985年,附帶詞匯習得這一概念就在兒童母語詞匯習得研究中被提出,然而語言學界關于附帶詞匯習得的定義至今仍沒有統(tǒng)一。實際上,附帶詞匯習得指的是:語言學習者被要求完成某項閱讀、聽力或其他任務,而不被提醒要去特別留意詞匯或準備事后的詞匯測試,在這個過程中所不經意實現(xiàn)的詞匯習得。
國內鮮有學者對附帶詞匯習得進行研究,這其中僅有的一些也大都局限于對閱讀中詞匯附帶習得的研究。本文擬從認知過程視角出發(fā),展示英語電影觀賞過程中附帶詞匯習得的實現(xiàn),并給出了如何利用英語電影幫助學習者擴大詞匯量的建議。
二、英語電影觀賞中附帶詞匯習得的認知過程視角分析
人類的學習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依照現(xiàn)代神經語言學的觀點,視聽神經在語言生成、理解及應用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視覺及聽覺對認知過程中的知識獲取、注意吸引及知識記憶尤其關鍵,英語語言學習中的詞匯習得也不例外,只有充分發(fā)揮視聽器官在這三方面的作用才能幫助英語學習者提高詞匯學習效率。英語學習者能夠在英語電影觀賞中實現(xiàn)視聽化的認知過程,這也能解釋為何英語學習者可以在英語電影觀賞中實現(xiàn)詞匯的附帶習得。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表示,詞匯的習得取決于認知過程的投人量及投入的種類。觀看多種不同類型的電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習者實現(xiàn)詞匯附帶習得也能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把詞匯習得看作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從語言投入開始,新的語言知識不斷累積并進入學習者已有的語言系統(tǒng),接著這些新進入或新獲得的語言知識被語言學習者應用,這就表現(xiàn)為語言系統(tǒng)的產出。這也就是說,詞匯習得是一個逐漸的、反復的過程,包含對各種知識的吸收以及在各個層面上對這些語言知識的應用能力的實現(xiàn)。學習者在觀賞英語電影的時候會遇到新詞匯,即理論上的新語言信息,因此這個過程中的詞匯習得也可以被看做是新吸收的語言知識。語言學習者在電影中學到的詞匯,一開始是從其發(fā)音開始,接著是了解其意思,再接著是確認其拼寫及用法,最終是對該詞匯的運用,這生動反映了一個認知過程。
認知語言學認為,那些需要學習者主動思考、運用或處理的心理活動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的學習到詞匯。欣賞英語電影的時候,學習者常遇到新詞,這些新詞能夠引起他們的推想或猜測,這也就為進一步的詞匯習得打下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個認知過程必須是要能將詞匯融入一個更寬泛的詞匯網絡。那些能夠成功應用英語電影線索或背景推斷詞義的學習者能夠實現(xiàn)更深入的認知過程,由此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詞匯習得。然而,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在電影觀賞中沒能成功推斷出詞義,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僅從場景線索或背景設定進行直接猜測,沒有更深入的將其應甩在認知過程中。
三、教學啟示
附帶詞匯習得,尤其是英語電影觀賞中的附帶詞匯習得相對于刻意詞匯習得有獨特優(yōu)勢,因為學習者在附帶詞匯習得里學到的詞匯都是場景化的,因而更容易被運用,從教學上來說這樣的詞匯運用效率也更高,同時由于其符合學習者自身認知特點,這些詞匯也更貼近學習者的使用習慣。下面這些建議有助于電影觀賞中附帶詞匯習得的實現(xiàn)。
1.電影的選擇。
要在英語電影觀賞中實現(xiàn)詞匯的附帶習得,電影的選擇是首要考慮因素。教師要選擇那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符合時代潮流的、難度適中的電影,顯然為了學習者的心志健康,恐怖片或就不適合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年代久遠的電影也不適合,因為在這些電影中字幕臺詞中的不少詞匯已經不常用或意思出現(xiàn)了變遷。同時,應用于附帶詞匯習得輔助的電影也不能太簡單或太難,太難的電影學習者很難理解,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反之太簡單的電影則無法實現(xiàn)預期的附帶詞匯習得。此外,我們要注意到從電影中學習到的詞匯很多并非正式用語,這也就是說,它們可能是不常用的俚語而非標準英語。當然,紀錄片則不同,語言往往非常正式。要為附帶詞匯習得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上述都應該是選擇電影時要考慮的方面。
2.教師的指引。
學習者的電影觀賞時間往往受限,然而教師又希望能夠讓學習者習得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此時教師應該要針對目標詞匯,考慮提供給學習者一些指示和有重點的指導,尤其是在幫助那些入門學習者學習常用單詞時。就英語學習者的詞匯習得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欠缺語言學習環(huán)境和語言刺激,期待他們自身僅僅通過觀看英語電影以掌握那些較復雜詞匯的應用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清晰明了的指引在學習者的電影觀賞過程中就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拋開傳統(tǒng)的機械反復背誦詞匯的方法,指引學習者將記憶重點放到目標詞匯中,同時提供一些練習以增加學習者的背景知識來幫助記憶詞匯。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詞匯 閱讀 聽力 學習方法
對于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們,面對厚了很多的英語課本,篇幅加長的英語課文,密密麻麻都是長單詞的詞匯表,很多學生感到很茫然,沒有頭緒,不知如何應對。尤其在對大學學習至關重要的四、六級考試重壓下,更是感到困惑焦急。本文作者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多年,此篇文章旨在探討高中英語學習與大學英語學習的不同之處,給予大一新生以方向性的指導。
大學英語學習與高中英語學習的不同之處體現(xiàn)在高中英語重在語法學習,而大學英語重在詞匯閱讀以及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說能力,顯而易見,高中的英語學習為大學英語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中三年的英語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大體的語法框架結構,要求學生熟悉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可以說,大一新生的英語知識體系就好像是一座已具框架結構的房屋。而大學的英語學習,側重詞匯的增加,一個個的詞匯就像是一棵蒼天大樹的葉子。隨著英語詞匯的積累,閱讀材料的長度難度也有一定的增加。
一、關于詞匯的學習
如何擴充詞匯量,掌握一個個冗長復雜的單詞,是很多大一新生面對的難題,以下的方法或許會給那些還在苦惱詞匯的學生一些啟示。
1、通過單詞的構成記憶單詞。這需要學生在日常記憶單詞的時候,注意觀察單詞的構成,了解單詞的構成原理,積累必要的構詞知識,認識常見的前綴后綴。
2、聯(lián)想記憶法。在大量的英語單詞中,很多無法利用詞根詞綴來記的單詞可借助聯(lián)想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雖然有時候顯得牽強附會,但是記憶的印象反而更深刻。比如“abandon”常見的意思是“拋棄”,但是它還有一層意思是“放縱”,可以理解為“對自身的放棄、拋棄就是放縱”。
3、利用近反義詞記憶單詞。英語是國際性的語言,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包容性的語言。英語發(fā)展歷史是大量引進外來詞匯的歷史。正因為如此,英語的詞匯量及其豐富,估計超過一百多萬,這樣很多英語單詞都有近義詞和反義詞,譬如buy and purchase、raise and rear 等等。
4、在閱讀中記憶單詞。因為在閱讀中,遇到新單詞,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一定的語境,深刻體會單詞在文章中的具體意思,認真觀察單詞的用法搭配,所以閱讀訓練可以強化單詞記憶。
5、科學用腦,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規(guī)律曲線記憶單詞。它揭示了遺忘的規(guī)律性,即“先快后慢”的原則。此外艾賓浩斯在關于記憶的試驗中還發(fā)現(xiàn),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牢靠。因此單詞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并要勤于復習。
二、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
大學英語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與閱讀速度,能閱讀相應的英語雜志期刊。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呢?學生首先應該弄清楚精讀和泛讀的重要性及其各自的側重點。
精讀的核心內容是:通過對較小的英語范本(即語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記憶,準確地掌握英語基本知識和使用規(guī)則,再通過演繹法對所學過的知識加以反復操練,提高熟練程度,進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其優(yōu)點是較好地發(fā)揮了成人的意識優(yōu)勢和認知優(yōu)勢,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效率較高、準確度較高。靜心苦讀和強記強練是精讀的行為特征。大學英語課本就是很好的精讀材料。我們同學多年的英語課堂學習,從初中英語課堂到大學英語課堂基本都是圍繞精讀開展的,忽視了泛讀訓練。
泛讀的學習理念是通過大量的英語接觸,發(fā)揮人的語言習得機制的自發(fā)力量,自然習得英語語言能力。它不要求學習者死記硬背,也不要求學習者精研細讀,處處要搞懂為什么。它要求學習者培養(yǎng)對英語的愛好,養(yǎng)成每天學習英語、接觸英語的習慣,用英語多讀,什么東西都可以作為英語學習的材料,什么地方都可以作為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小說、報章、科普、專業(yè)文獻,目所能及皆在閱讀之列。其優(yōu)點是英語技能化水平高,語言反應速度快,學習過程中焦慮感和壓力感較小,對學習者的智商和學習能力要求不高;缺點是語言知識掌握精度不夠,應試能力較弱。
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本文作者認為,由于我們的英語教學側重于英語精讀,而英語精讀材料涉及的知識面在寬度方面有限,反之泛讀對增強學生語言輸入的廣度有著精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學生應該更加注重泛讀訓練,課下養(yǎng)成英語閱讀的習慣,通過大量
的泛讀,提高語言的輸入量,進而提高英語水平。
三、有效提高聽力水平
此外,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顯著不同還體現(xiàn)在對于聽力的重視程度。由于高考中的英語聽力部分不計入高考總分,在錄取時將成績提供給高校參考,對于報考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高考志愿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在高考指揮棒的強大號召下,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體現(xiàn)為應試教育,忽視了聽力教學,以至于很多自認為英語學得不錯的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不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表達。在大學的四、六級考試中,聽力部分分值比例為35%,這一數(shù)字表明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作為大學生也應該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聽力說平呢?這一問題困惑著眾多的英語學習者。聽,既要精聽(重復聽同樣的內容,直到聽懂每一個細節(jié)和語言表達形式),又要泛聽(抓住主要信息,不糾纏細節(jié)和語言形式,努力提高理解速度)。
大學英語的聽力課堂,主要是精聽。同學們在自己選擇精聽材料時,應該選聽適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英語小短文。在進行精聽活動時,要從捕捉意群、單詞的弱讀、連讀,單音節(jié)單詞,建立聽覺與反應神經的聯(lián)系這幾個方面把握聽力材料。
泛聽在提高聽力方面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大量的泛聽,大量的接觸錄音,英語學習者可以熟悉英語發(fā)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水平。聽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泛聽訓練基礎上的。泛聽要求同學們在聽力練習中以掌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為目的,在不影響對整體文章的理解,一個詞、一個短語甚至是一個句子聽不懂也沒關系。泛聽材料的選取也比較廣泛,很多聽力考試題、每天的英語新聞、英語電影和各種英語磁帶都可以作為泛聽材料。
口語水平和聽力水平的提高是互相促進的,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聽力活動是語言的輸入,學生完全可以將聽說兩者的學習結合起來,模仿聽力段子中的標準發(fā)音及地道的英語表達,糾正自身錯誤發(fā)音,完善英語表達。同時,標準的語音語調是確保學生能夠聽懂英語材料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和大學英語側重點有顯著的不同,在學習方法上,也應該有所轉變,希望以上幾點建議對大一新生的英語學習有所幫助,能起到啟示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奕乾,祝蓓里.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策略;指導
近年來,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越來越受到關注,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如何指導初中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英語是初中英語教師研究的重點。鑒于初中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者們對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策略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吳金黃針對大多數(shù)初中生學習最困難的部分—詞匯學習做了一項調查,認為初中生詞匯學習策略運用水平偏低,不同年紀的詞匯策略運用水平有所不同,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詞匯學習策略運用水平上存在差異,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詞匯學習策略運用水平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學優(yōu)生的策略運用水平明顯高于學困生[1]。蘇峻等對城鄉(xiāng)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運用水平調查顯示,城鄉(xiāng)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運用水平一般,呈平穩(wěn)中先降后升的發(fā)展趨勢;年級差異非常顯著,但性別差異不顯著[2]。趙淑娜認為初中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呈正相關。片面強調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學習策略的形成,導致學生不會學習,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良好的學習策略可以大面積提高學習質量[3]。
總之,初中生英語學習的策略運用直接影響著其英語學習成績以及英語運用能力,本研究以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針對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了學生具體的學習策略指導。
1認知策略指導
在這一維度,教師以課堂為中心,以課后為輔助,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指導。要求學生在課堂進行有重點的聽課,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薄弱的部分進行重點的理解。并對自己需要記憶的部分進行詳細的筆記,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通過有選擇的記筆記,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也方便學生課后的學習。課后學生要對自己在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溫故而知新,對于還含糊的地方要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要英漢結合,正確、快速、有效的學習。通過漢語來理解英語的表達,也要根據(jù)英語國家的不同習俗、表達習慣等來進一步學習英語。
2調控策略指導
每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天賦都不一樣,所以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優(yōu)等生除了夯實基礎知識外,應給予高一級的學習,加強高于課程知識的訓練,為今后的學習做鋪墊;學困生著重要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另外,幫助每個學生制定自己學習英語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計劃。短期計劃要針對每堂課的知識點進行掌握理解,中期計劃主要是對每個單元知識的理解掌握,長期計劃是針對整本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計劃,制定一定的目標,通過課堂考查、其中考試、期末考試等形式進行檢驗,幫助學生找到英語學習中的不足,并進行糾正。對于整個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反復強調,也讓學生自己找出各自在學習英語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進行及時的解答。
3交際策略指導
交際能力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從初中生開始就要避免啞巴英語。教師在課堂盡量以簡潔易懂的語句與學生交流,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機會。教師要根據(jù)所教內容進行恰如其分的設計,借鑒各種游戲等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間實現(xiàn)英語對話交流。利用課間時間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參與各種英語角活動。利用學校的地理位置,在假期讓學生在旅游點同外國朋友進行對話,為其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能夠更好的應用所學的知識。
4資源策略指導
良好的學習資源策略,能為學生今后會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初中階段,教師要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料,主要是針對課文中所涉及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資源提供。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并教會學生自己利用電視、網絡等等通訊手段搜集能夠幫助自己學習的英語資料。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初中生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強調使學生學會英語,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也要強調使學生會學英語,學會學習英語的基本技能;更要強調會用英語,使啞巴英語教學逐漸轉變?yōu)殚_口英語。
參考文獻
[1] 吳金黃.初中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使用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關鍵詞】英語 詞匯 教學
英Z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本要求,缺少一定詞匯量,則無法組成完整的英語句子,不能全面表達要說明的事物,不能順利的進行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等環(huán)節(jié),進而嚴重降低英語學習效率。現(xiàn)今,英語課程改革標準指出,初中生英語學習需將綜合語言能力發(fā)展作為學生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就使得詞匯學習的要求發(fā)生了分級轉變,并明確規(guī)定其課外閱讀量累計達150萬詞以上。因此,積極探究詞匯教學方法,沖破詞匯量難關,對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課堂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改革教學后的英語教學標準指出,當前初中生英語詞匯教學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yǎng)學生英語興趣,使之喜愛英語,主動參與英語教學。但是,受長期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影響,大多教師仍無法完全領悟新課標內涵,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背道而馳的教學行為,從而在較大程度上限制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目前,現(xiàn)就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存在主要問題如下:
1.詞匯教學手段單一。通常,初中英語課程下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其常用方式為教師一邊教讀,學生一邊跟讀,然后反復性教學,以加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能力,但此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是忽略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使之在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中逐漸丟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語法教學枯燥死板。引導學生參與、體驗、實踐及合作是語法學習的基礎要求,但由于教師不能很好的掌握語言教學技能,使之無法有效結合新課程要求,用以探索新型英語教學方法。語法講解時,教師通常會羅列出一大堆語法向學生逐一講解用法并舉例,但這種教學手段脫離了當前學生英語學習的接受范圍,從而極大地增加學生英語學習壓力。同時,語句翻譯中,教師習慣性的逐句翻譯,忽視了學生主體性質,進而限制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思考及創(chuàng)新空間,使之形成一種翻譯式課程教學模式,并阻止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的培養(yǎng)及發(fā)展。
二、詞匯教學在初中英語課程中需遵循的教學要求
1.精通教材內容的是詞匯教學課程的基礎。教材作為教師英語課程順利完成的輔助工具,如何充分利用和內容教學是其備課階段中需嚴格重視的問題。只有吃透教材內容,精講精練,擇優(yōu)講解,才能達到有效教學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課程備課時需充分閱讀和了解所用版本教學內容,并對教材知識點予以詳細分析和準確把握,并及時落實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中英語詞匯的有效記憶。
2.熟知學生是有效詞匯教學的重要保障。詞匯教學時,需從學生有效性與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了解學生英語學習情況,以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年齡、性格、心理特點及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并通過不同規(guī)模、形式多樣、節(jié)奏多變的詞匯教學,引導學生綜合學習英語課程,提高詞匯運用能力。此外,需詳細了解學生對英語教學中可力所能及之事,并設計相關活動,以調動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熱情,使之明確詞匯學習意義,并享受和渴望的參與詞匯教學。
3.策略研討是詞匯教學的主要手段。新課標改革下的有效性詞匯教學主要以歌曲式、表演式和語境式的詞匯教學為主。歌曲式教學是指教學英文歌曲,以激發(fā)學生想象力,使之在聆聽及哼唱的無意識中構思歌曲發(fā)生的情節(jié),以牢記詞匯和句型。例如,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中第8單元天氣教學中,首先可以教學《How is the weather?》,通過輕松愉快的音樂節(jié)奏吸引學生傾聽和學習,從而使之潛移默化的掌握詞匯意思,并激發(fā)起學習熱情和對話練習積極性。
表演式教學開展的原理是指派學生進行語言交流,通過口語交流和表演方式進行對話操練。例如,指定一位學生指著周圍某一位學生的身體各部位或相關物件進行詢問:“What is this?”,然后引導其他學生搶答,并指派另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將學生們提出的詞匯予以書寫,以便學生對話操練的有效應用,再通過學生間互問互答的方式,幫助其提高對詞匯及句型的掌握程度。
語境式教學是以語境轉換的方式引導學生搶答,并深刻詞匯應用技能和多層意義的理解。課堂教學中,通過一些主題式活動情景設計,能夠提高學生對詞匯的運用能力。例如在library、supermarket、restaurant等詞匯教學時,教師可以指派學生將詞匯寫于白紙上并于上課時舉起,然后詢問學生:“Where is the library?”、“Excuse me,is there a library near here?”等問題,并引導學生搶答,再將解答句型書寫至黑板,以便學生詞匯記憶和對話操練。
三、詞匯教學在初中英語課程中的實施策略
1.引導學生建立英語學習信心。隨著英語詞匯量要求增加,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難度逐漸提高,并成為了英語學習的較大障礙。對此,教師需積極協(xié)助學生詞匯學習,幫助其探究詞匯學習的有效方方法,讓其明白詞匯積累的重要性,并引導其參與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在其教學方式中,需結合遞進型教學手段,通過由易到難的過程給予學生教學指導,使之享受努力學習所獲取的成果,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2.嚴格審核英語課程前的備課質量。細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詞匯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調查顯示,多數(shù)教師經常抱著學生會拼讀詞匯就好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因此,其潛意識里認為詞匯積累是學生單方面的任務。故而,在此教學形式下的英語學習質量呈現(xiàn)一種事倍功半、停滯不前的局面,極其限制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標準指出,詞匯學習作為英語學習中的一項綜合式任務,其包括詞匯的讀、寫、詞意、詞性和應用等多種方面,且各環(huán)節(jié)相互作用、相互協(xié)助,不可孤立性地分裂,只有在其熟練拼寫和記憶的基礎上,充分掌握詞意與詞性,才可達到溝通順暢的效果。
3.靈活轉變多形式教學方式。英語課程中需遵循教學理念,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以增強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和自信心,從而使得初中英語教學成為輕松、愉快的學習課程。因而,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元化手段,如多媒體技術,通過直觀性、視覺性的英語情境和語言交流畫面,讓學生自主體驗詞匯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對語言交流的敏感度,進而更快、更好的掌握詞匯并充分運用。其次,可借助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場景,并引導學生根據(jù)情境和具體內容進行語言溝通和詞匯交流,并有效理解詞匯意義。例如,教師可以準備相關課程圖片以開拓學生視野,并詢問其是否知曉圖片中物品的英語詞匯,然后在其好奇心理下書寫于黑板,并講解詞意及有關詞性,從而更容易的激發(fā)其對英語教學的興趣。
4.指導學生歸納和復習。英語教學是以教材單元的形式開展,教材的編寫是根據(jù)單元內容中的詞匯及字母順序進行編排,這就使學生對詞匯積累形成了一種單元式的記憶模式,而這種規(guī)模式的詞匯積累則會導致其日常記憶中詞匯積累的雜亂無章,從而影響詞匯的實際運用。實際上,記憶是一種信息輸入、儲存、編碼及提取的過程,如果僅將單詞作為彼此孤立性的單位來看,則或產生“之間樹木,不見森林”的效果。也正如物件管理,如若將所有物件隨便擺放,其取用是的找尋過程自然是較為困難的。因此,需及時引導學生對所積累的詞匯進行歸納和復習,使之形成整齊、規(guī)律和便利的規(guī)模以供需求,才能有效確保英語詞匯的高效應用。
四、結語
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詞匯教學是一項復雜的課程項目。對此,英語教學過程需充分結合現(xiàn)代化英語課程改革教學要求,積極研討有效性詞匯教學手段,以全面幫助學生提高初中英語學習效率,使之在不斷學習中探求語言學習和溝通的奧妙。與此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和落實多形式下教學策略,密切重視和掌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態(tài),協(xié)助其掌握高效率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以真正實現(xiàn)英語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炳森.提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4(77):103-104.
[2]朱曉華.淺論初中英語課程的語法教學[J].外語教育研究, 2015(1):225.
[3]李玉媛.論初中英語高效教學之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5 (9):111.
[4]張燕.初中英語詞匯有效性教學的探究[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4(1):54.
[5]李春玉.試論如何實現(xiàn)初中英語詞匯的巧學巧用[J].新課程?中學,2014(11):88.
[6]顧霞.初中英Z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2014(9):32.
關鍵詞:語塊;詞匯習得;詞匯量;負遷移
1 引言
詞匯的重要性已經受到越來越多英語學習者和教學者的關注。傳統(tǒng)的英語習得以語法為中心,而忽略詞匯相對語言習得的重要性。語法固然重要,然而語法只是基礎框架,而豐富的詞匯才是充實語言的材料。語塊理論是當前國內應用于英語詞匯習得研究的一個熱點,隨著語言學研究成果不斷應用于語言習得領域,廣大英語教學者和學習者開始深化對語塊理論的學習與理解,并使之應用于英語詞匯習得領域。關于語塊理論對語言習得的作用,前人已有相關研究,本文旨在嘗試總結語塊理論在英語詞匯習得方面的作用,以期能為英語教學者和學習者有所借鑒。
2 語塊定義與分類
近年來的語言研究表明絕大多數(shù)自然言語都是以一些固定或半固定的語言結構的形式實現(xiàn)的。這些固定或半固定的結構介于句法和詞匯之間,兼有句法和詞匯的特點,這些模式化的結構就是語塊,它是最理想的語言交際單位,同時也是語言教學和語言習得最理想的單位。Pawley & Syder (1983)將語塊界定為詞匯化句干(lexicalized sentence stems),并指出一名普通英語本族語使用者之所以能在交際過程中可以隨意使用詞匯化句干技巧使得交際達到即興的流利程度,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數(shù)以千計的詞匯化句干(嚴維華,2003)。這也為語塊理論在英語習得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啟示。
Nattinger 和DeCarrico(2000)稱語塊為“Lexical phrases”,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把語塊分為四類:聚合詞(polywords)、慣常表達形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短語限制結構(phrase constraints)和句子構造成分(sentence builders)。Michel Lewis(1997)稱之為“Lexical chunk”,也對其做出了類似的四種分類:聚合詞、搭配詞、慣用話語、句子框架和引語。而根據(jù)語塊的意義,有些專家又將語塊分為三類:固定結構、搭配組合、半固定形式。
3語塊理論對英語詞匯習得的影響
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如下問題:詞匯量小、選詞不當、詞語搭配不當、亂用濫造詞語等等。如何有效擴充詞匯量是廣大英語學習者一直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選詞用詞不當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漢語負遷移效果的影響。然而將語塊理論的研究結果應用于詞匯習得,會有利于克服漢語負遷移對詞匯習得產生的負面影響,同時有助于大大提高英語詞匯習得的效率。具體來說,可以將語塊理論對英語詞匯習得的影響歸納為一下幾個方面。
3.1語塊有利于有效擴充詞匯量
語塊通常作為一種整體結構,能夠以較高的頻率出現(xiàn)在言語中,而這種高頻率的出現(xiàn)又可以保證其不斷讓學習者加深對這些語塊的印象,從而加深對搭配詞匯的印象,相對降低詞匯習得的難度。同時語塊又會依附語境,結合不同的語境產生不同的語境意義,使詞匯學習者在類似語境中對意義產生聯(lián)想,再配以語塊在言語中高頻出現(xiàn)的特點,詞匯的記憶變得相對容易,且有助于學習者在詞匯記憶的同時培養(yǎng)語感。借助語塊而習得詞匯的方法具有習得詞匯難度小、效果好、不易忘的優(yōu)勢,學習者不再是脫離語境、孤立地記憶單詞。
3.2語塊有助于克服漢語負遷移對英語詞匯習得的負面影響
漢語負遷移過程中產生的中介語是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在母語的負面影響下,學習者往往會發(fā)生選詞不當、詞語搭配不當、亂用濫造詞語的現(xiàn)象。語塊則會在這三個方面有效克服中介語的負面影響。
首先,學習者在英語習得的過程中很難接近本族語的選詞能力(native—like selection),則常常會發(fā)生選詞不當、不地道、表達不流暢的現(xiàn)象。學習者在書面或是口頭生成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句子時,需要提前進行結構分析,這一過程不符合經濟原則,從而造成表達不流利的情況發(fā)生。英語學習者的詞匯量有限,且記憶單詞往往孤立著記憶,忽視搭配關系。在有限的詞匯材料面前想要信手拈來、用詞豐富而靈活,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以語塊為單位進行生成句子前的提前分析卻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這一不利狀態(tài)。學習者提取作為整體結構的語塊來代替單個的單詞,一方面學習者若能夠以語塊為單位習得英語詞匯,也就是將詞語的某些常見搭配作為整體來學習,那么言語產出時出現(xiàn)的詞語亂用或是搭配錯誤就會大量減少,從而提高用詞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可以很大提高句子生成的效率,尤其在即興會話過程中,這一經濟過程縮短了準備時間,于是也改善了學習者表達不流暢的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者運用語言的流利程度以及地道程度并不取決于語法規(guī)則或是孤立的單詞量,而是取決于在學習者記憶庫中的語塊儲備量。加強語塊研究在英語習得方面的應用,使得英語學習者能夠以語塊為單位習得詞匯,注意識別和掌握本族語使用者的常用語塊,便可以提高學習者的選詞能力和表達能力,使之在言語表達的各方面更加接近本族語使用者。
參考文獻
[1] 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 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2] Nattinger, J. R. & DeCarrico, J. 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關鍵詞:詞匯教學;自然語音拼讀法;初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
從當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來看,學生在單詞記憶上普遍存在著記不住、記不牢、過一段時間就忘等問題。究其原因,相比于學生以往的英語學習,初中英語詞匯的學習難度在增大,需要識記的詞匯在增多,學生如果沿用死記硬背的詞匯記憶方法,自然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重視語音教學,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拼讀能力,將自然語音拼讀法應用在詞匯教學中,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1.關于自然語音拼讀法的概述
自然拼讀法(Phonics)又叫英語自然拼讀法,原音拼音法。對于英語的初學者,特別是兒童而言,自然語音拼讀法常常被用于學習發(fā)音規(guī)則和拼讀技巧。自然語音拼讀法的最大優(yōu)勢是將較為復雜的英語發(fā)音歸納為簡單且有規(guī)律的發(fā)音,把英文字母與英語發(fā)音建立起聯(lián)系。實際上,大部分的英語單詞都符合一定的發(fā)音規(guī)則,只要讓學生在掌握這些發(fā)音規(guī)則的基礎上多加練習,就可以做到看單詞讀音,聽音拼寫單詞,從而達到對詞匯的深入理解和記憶。當前自然語音拼讀法常常在幼兒英語教學中被應用。例如,教師在說apple時常常會引導
學生a-/?/-/?/,p-/p/-/p/,apple。
2.自然語音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2.1自然語音拼讀法的應用原則
自然語音拼讀法常常被應用于英語初學者或幼兒英語學習階段,通過孩子們的感性理解來加深對英語詞匯的認識,因此自然語音拼讀法是否適用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是很多教師的疑問。結合相關的教學實踐來看,就英語詞匯學習而言,只要教學方法得到,自然拼讀法在任何年齡段都是快速、簡單、高效識記單詞的最佳方法。初中階段的自然語音拼讀法應該以理性為原則,認識到英語中音與形的關系,從而促進英語詞匯的記憶和拼寫。
2.2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觀念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音標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詞匯學習中,多以機械記憶來完成數(shù)量龐大的單詞識記。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用到“派生”或“合成”等手段來引導學生識記單詞,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讓學生自己回去背誦,學生也多是模仿教師發(fā)音或用漢字標注來記憶單詞,久而久之對于詞匯發(fā)音的重視程度就明顯下降。將自然語音拼讀法應用到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實際上是強調了詞匯讀音的重要性,教師因此也需要調整以往的教學觀念,重視起音標教學和詞匯讀音的重要性,幫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打破以往死硬背的機械記憶方式,為自然語音拼讀法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2.3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總結自然語音拼讀規(guī)律
當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時,本著自然語音拼讀法的原則和理念,首先要讓學生熟悉英語是拼音文字的基本規(guī)律,將自然語音拼讀法的相關概念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理解如何在詞匯學習中應用自然語音拼讀法。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自然語音拼讀規(guī)律。當前的初中英語詞匯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通過字母音形對應的規(guī)則來拼寫。例如,單詞cup,must,bus,couple中的u都發(fā)[?]的音,再比如,nation,station,emotion等以ion結尾的單詞都發(fā)[??n]的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幫助學生總結這些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使學生掌握初中英語詞匯自然語音拼讀規(guī)律。這樣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關系和規(guī)律后就無需再死記硬背,對詞匯的學習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注意詞匯教學與其它單項教學的聯(lián)系
詞匯教學常常與其它單項如閱讀、聽力、口語等教學建立聯(lián)系,同樣自然語音拼讀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詞匯能力,還能夠在以上單項上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因此,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自然語音拼讀法時,也需要與其它單項如閱讀教學、口語教學、聽力教學等建立聯(lián)系,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常說當前的英語教學是“啞巴英語”,這種“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不僅體現(xiàn)在對詞匯的死記硬背上,還體現(xiàn)在學生缺乏一定的聽、說、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開始之前讓學生進行5-10分鐘的英語口語或聽力訓練,通過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的詞匯能力。同樣詞匯能力提升了,學生也會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程度。
2.5自然語音拼讀法在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自然語音拼讀法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有些內容未必適合初中英語教學,需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對自然語音拼讀法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例如,一些英語詞匯中的外來語如have,one,two等就不完全符合自然語音拼讀法原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理性看待自然語音拼讀法,不過分強調讀音規(guī)律,以免給學生造成誤導。要讓學生明白自然語音拼讀法并不能解決所有單詞的發(fā)音問題,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也要對自然語音拼讀法有明確的定位,將其作為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最后,很多學生在學會自然語音拼讀法后就認為音標可有可無,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一認識,在英語教學中自然語音拼讀并不能取代音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要強調音標學習的重要性。
總 結
綜上所述,通過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自然語音拼讀法,學生的英語詞匯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明顯增強,各單項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詞匯能力,創(chuàng)新性的將自然語音拼讀法應用在教學實踐當中,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