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生活諺語

生活諺語

時間:2023-05-31 09:11: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諺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活諺語

第1篇

簡簡單單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現在人越來越追求簡單的生活了。你知道有哪些是關于生活日常的諺語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生活日常的諺語,供大家參考。

形容生活諺語語錄1.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2.讓路不是癡漢,躲路不是呆人。

3.當著矮人,別說矮話。

4.爭著不夠吃,讓著吃不了。

5.行路能開口,天下隨便走。

6.好飯不怕晚,好話不嫌慢。

7.買賣不成仁義在。

8.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9.你對人無情,人對你薄意。

10.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11.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12.君子爭禮,小人爭嘴。

13.忍一句,息一怒;

饒一著,贏一步。

14.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15.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16.一筆畫不成龍,一鍬挖不出井。

17.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18.十個錢要花,一個錢要省。

19.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20.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形容生活諺語短句1.人看從小,馬看踢蹄。

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龍無云不行,魚無水不生。

4.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草。

5.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6.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7.生活中常見的諺語第二部分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9.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10.寧失一事,不失一時。

11.對強盜只能用刀子,對惡狗只能用棍子。

12.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

13.有一興必有一敗,有一利必有一弊。

14.有話說在明處,有藥敷在痛處。

15.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16.有上坡必有下坡,有進路必有出路。

17.吃飯先嘗一嘗,做事先想一想。

18.吃菜吃心,聽話聽音。

19.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20.剛則易折,柔則常存。

21.會說的惹人笑,不會說的惹人跳。

22.會怪怪自己,不會怪怪別人。

形容生活諺語說說1.會跳的先縮腳,會撞的先縮脖。

2.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3.先釘樁子后系驢,先撒窩子后釣魚。

4.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5.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墻。

6.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

7.人無笑臉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

8.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9.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10.大欺小,不公道;

大幫小,呱呱叫。

11.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12.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13.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污點。

14.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里;

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地。

15.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6.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17.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形容生活諺語文案1、【只要人齊心,黃土變成金。

2、【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軟。

3、【一日舞幾舞,活到九十五。

4、【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5、【話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

經典語錄】

6、【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7、【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8、【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9、【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10、【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11、【凍的是閑人,餓的是饞人。

12、【叫喚的雀兒不長肉。

語錄大全網】

13、【能吃甜桃一口,不吃爛杏—筐。

14、【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15、【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16、【夏至冬風搖,麥子坐水牢。

17、【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18、【喝酒喝厚了,賭博賭薄了。

19、【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0、【螞蟻搬家蛇過道,出門小心挨雨泡。

21、【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第2篇

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碾谷要碾出米來,說話要說出理來。

稻多打出米,人多講出理。

劈柴看紋理,說話憑道理。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窮百窮。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針不補,十針難縫。

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好酒不怕釀,好人不怕講。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說話怕輸理。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

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

有飯休嫌淡,有車休嫌慢。

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煮飯要放米,講話要講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響,理不辯不明。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志漂洋過海,無志寸步難行。

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衣服不洗要臟,種田不犁要荒。

藝高人膽大。

有志不在年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有病早治,無病早防。

有菜半年糧,無菜半年荒。

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糧當思無糧難,莫到無糧思有糧。

有錢難買老來瘦。

有錢三十為宰相,無錢八十做長工。

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進路必有出路。

有時省一口,缺時當一斗。

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

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有一興必有一敗,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風揚。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天上無云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有柴有米是夫妻,無柴無米各東西。

用珠寶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有理贏,無理輸。

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斧砍得樹倒,有理說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說要說有理的。

會走走不過影,會說說不過理。

第3篇

人有相像,貨有相同。

亂絲難理,潑婦難治。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好狗不跳,好貓不叫。

好樹結好果,好鐵鑄好鍋。

衣冷加根帶,飯少加碗菜。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七月蛇攔路,八月蛇上樹。

第4篇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寧失一事,不失一時。

對強盜只能用刀子,對惡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

有一興必有一敗,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話說在明處,有藥敷在痛處。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進路必有出路。

吃飯先嘗一嘗,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聽話聽音。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剛則易折,柔則常存。

會說的惹人笑,不會說的惹人跳。

會怪怪自己,不會怪怪別人。

會跳的先縮腳,會撞的先縮脖。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釘樁子后系驢,先撒窩子后釣魚。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墻。

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

人無笑臉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幫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污點。

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里;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讓路不是癡漢,躲路不是呆人。

當著矮人,別說矮話。

爭著不夠吃,讓著吃不了。

行路能開口,天下隨便走。

好飯不怕晚,好話不嫌慢。

第5篇

千靠萬靠,不如自靠。

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吃飯揀大碗,就怕干活愛偷懶。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藝是活寶,天下餓不倒。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涼水。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垮家當。

心要常操,身要長勞。

火越燒越旺,人越干越壯。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儉,業精于勤。

好問不迷路,好做不受貧。

勞動錢,萬萬年,貪污錢,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碾谷要碾出米來,說話要說出理來。

稻多打出米,人多講出理。

劈柴看紋理,說話憑道理。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第6篇

關鍵詞:諺語;翻譯因素;翻譯方法

一、引言

英國作家和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經說過:“The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initsproverbs.”諺語是一個民族天賦、智慧和精神的體現。諺語是語言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種手段的集中體現,是語言中的某些部分經過長期反復使用后自然沉積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簡潔明快,寓意深刻的語言精品。諺語是人類語言文化大樹上碩果累累的一枝,是語言白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何為諺語呢?《諺語·歇后語概論》給諺語下了如此定義:“諺語是人民群眾生活斗爭的經驗總結,具有傳授經驗和教訓勸戒功能,流傳于人民群眾口頭的話語”。英語一則諺語告訴我們:“Proverbsarethedaughterofdailyexperience?!保ㄖV語是日常生活的產物)英國搜集家ThomasFuller曾對諺語作過描述:“眾多的事理經過煎熬,凝練成寥寥數詞,這便是諺語?!庇紫郕ohnRussel認為諺語是:“眾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語。”

以上觀點雖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諺語的特點:1、智慧的閃光2、經驗的結晶3、精美的語言4、人生的啟迪5、無翼的飛翔6、真實的寫照。一般我們對諺語的含義理解為諺語是意義相對完整的句子,是語言中一種重要的熟語。大部分諺語是人民生活經驗的結晶。人類智慧的閃光,它啟迪人生,指導人們的行為。

學習英語語言不可能不學習英語諺語,但是英語諺語是幾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別是英美文化與漢語文化的差異增加了我們學習和理解的難度,尤其是諺語的翻譯對于我們正確理解諺語本身的含義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人試圖從影響英語諺語翻譯的因素和英語諺語的翻譯方法兩個方面對英語諺語的翻譯策略做一些淺層次的探索。

二、影響英語諺語翻譯的因素

諺語是語言的核心和精華,是人類文明的積淀。諺語的翻譯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為了能夠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需要從歷史背景,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寓言神話等方面全方位考慮影響其含義的因素,正確理解和翻譯諺語自身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歷史背景

社會歷史的發展對語言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時代的變化,舊的語言逐漸衰亡,新的語言不斷產生。在歷史的進程中,諺語好比一面鏡子,能清楚地反映其歷史的變遷。因此我們在翻譯諺語時需要考慮其歷史背景,才能正確理解諺語的含義。

公元前55年,古羅馬統帥愷撒征服不列顛島,而英國歷史上真正的“羅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開始的。從此羅馬人占領不列顛400年之久。羅馬人的文化對不列顛的影響仍留在島上,在今天的英語諺語中仍然可以找到歷史的痕跡。例如: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羅馬就要過羅馬人的生活。(喻:入鄉隨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偉業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條條道路通羅馬.(喻:殊途同歸。)

這三條諺語足以反映出“羅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對英語諺語的影響,足以反映出羅馬帝國昔日的輝煌。

地理環境

諺語的產生與人們生活和勞動的地理環境習習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位于歐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顛諸島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峽(theEnglishChannel),多拂爾海峽(thestraitsofDover),東面隔北海(theNorthSea)。這里的海上運輸業和漁業特別發達,因此留下了不少與航海業和漁業有關的諺語。例如: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進到網里的都是魚。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是“任何有用的東西或有好處的東西都來者不拒”,含有貶義。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魚兒游泳。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是“不要在行人面前賣弄自己”。相當于漢語諺語“不要班們弄斧”。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想抓魚就不能怕弄濕衣。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與漢語諺語“要吃龍肉,就得親自下?!钡谋扔饕饬x相似。

Thegreatfisheatupthesmall.大魚吃小魚。

這條諺語形象的描繪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激烈斗爭,相互傾軋的狀況。

Hethatwouldsailwithoutdangermustnevercomeonthemainsea.誰在航行時不冒險,他就永遠不要來到大海上。

這條諺語比喻“不付出就沒有收獲”,相當于漢語諺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顛島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雨量充沛,風大霧多,降雨量特別大。因此產生了一條諺語: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則己,一雨傾盆)。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是“倒霉的事情總是一起發生的”,相當于漢語成語“禍不單行”的意思。

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東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個地域。它既受到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等方面的影響,又必然反映出該民族的風俗習慣,諺語更是與風俗習慣緊密相關,英語諺語的翻譯離不開對英美風俗習慣的了解。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因此寵物文化有鮮明的地域性。中國人一般都鄙視狗,常用狗來比喻壞人壞事。但英美國家大都對狗有好感,認為狗是忠實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沒有貶義。在英美文化中,“狗”經常用來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許多諺語。

Everydoghashisown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時光。)

這條諺語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p>

Anolddogbarksnotinrain.(老狗不亂吠。)

這條諺語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經驗?!?/p>

Dogdoesnoteatdog.(狗不吃狗。)

這條諺語比喻“一個人不應該攻擊或傷害同伙,或賺他的錢?!迸c這條英語習語相近的漢語有:“同室不操戈,同類不相殘?!?/p>

Loveme,lovemydog.(喜歡我,也要喜歡我的狗。)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與我保持友誼的人,都必須接受和容忍所有屬于我的東西。我的個人愛好和我的觀點意見。同這條諺語相近的漢語習語有“愛屋及烏?!?/p>

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riseupwithfleas.(與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

這條諺語的比喻意義近似與漢語諺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貓也是英美文化的寵物,多用來比喻女人,貓和狗一樣,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諺語。

Allcatsaregreyinthedark.(所有的貓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這條諺語比喻“人在未成名時,很難看出有什么區別”。

Acathasninelives.(貓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習俗中,傳說貓天資聰明,動作靈敏,在很多其他動物會被傷害的情況下,貓都能逃脫劫難。這條諺語比喻“生命力極強”。

Acatinglovescatchesnomice.(戴手套的貓捉不到老鼠。)

這條諺語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來”。

宗教是一種文化現象,諺語與文化的關系極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對諺語的影響。英美國家,基督教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諺語源自《圣經》,或與基督教有關。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對翻譯相關諺語起重要作用。

Theheartknowshisownbitterness.《圣經·箴言》

一顆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manmustcarryhisowncross.(每個人必須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這條諺語來自《圣經》,cross(十字架)是耶穌走向死亡之地所帶的十字架,釘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詞就有了“苦難”的轉義。這條諺語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難,承擔自己的生活負擔。

Forbiddenfruit(禁果)一語也出自《圣經》,并為眾人所周知。在《創世紀》中,亞當在伊甸園所吃的蘋果是禁果,這個典故使“Forbiddenfruit”一語獲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東西”的轉義。從而產生:

Forbiddenfruitissweet.

禁果是甜的。這句諺語表示“不讓得到的東西格外有誘惑力”。

在英語諺語翻譯的過程中,除了以上四個主要的因素需要認真考慮外,我們還要考慮到寓言神話、文學藝術和體育美術等因素還會影響到我們對英語諺語的翻譯和理解。

三、英語諺語的翻譯方法

盧梭說過:“諺語是一個人的機智,所有人的智慧”。既然諺語反映的內容是經驗的結晶,智慧的閃光,歷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諺語的翻譯也是必然要反映諺語的本質,揭示諺語的內涵。著名美國翻譯家奈達(Nida)指出:“所有的翻譯,不管它是詩歌還是散文,都必須關心接受者的反應;因此,翻譯的最終目,從它對觀眾產生的效果而看,是評價任何翻譯最基本的因素?!彼晕覀儜沁\用多種翻譯方法,再現英語諺語的內涵和本質,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針對不同的諺語運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直譯法

所謂直譯,就是在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譯法更好地保留了英語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讀者能對譯后的諺語寓意一目了然,我們首先用直譯法。例如:

Ahomewithoutloveisnomorethanababywithoutasoul.(沒有愛的家庭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

Helaughsbestwholaughslast.(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Knowledgeispower.(知識就是力量。)

Timeismoney.(時間就是金錢。)

Lifeisshortandtimeisswift.(人生苦短,歲月易逝。)

Theeyeisthewindowofthemind.(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可見,直譯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和比喻,保留了其表達手法,保存著原作的豐姿。

意譯法

所謂意譯是指用譯語常用的語言和熟悉的形象來翻譯英語諺語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達方式和漢語有著某些差異。當原文的意思內容與譯文的表達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譯法處理,或用直譯法處理會給讀者帶來歧義時,就應采用意譯法。例如:

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兩雄相遇,必有一爭。)

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verybeanhasit’sblack.(凡人各有其短處。)

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譯兼意譯

有時在翻譯英語諺語時,單純的直譯或意譯都不能確切有效地表達原來諺語的含義,這時可采用直譯意譯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翻譯,以彌補直譯難達意,意譯難傳神的不足,在直譯后再加上諺語的真實含義,“以期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保ㄔ粤ⅲ?983)。例如:

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人,量入為出。)

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馬也有瞌睡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Adaughterisfairerthanfairmother.(女兒比母親更漂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釋意法

釋意法就是指在對一個諺語翻譯的同時,其后再附上注釋或解釋,以便使讀者更好地理解該諺語的內在含義。在英語諺語中有一些本民族持有的人名、地名和歷史典故等,給我們的理解和翻譯帶來一定的困難。在直譯和意譯都不能完全達到翻譯準確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翻譯時需要用一定手段來補償,可采用直譯加注釋,意譯加注釋或直譯意譯加注釋的方法,達到對諺語原文化內涵的全面理解。例如:

Iftheskyfalls,weshallcatchlarks.(天塌下來正好抓云雀,意指:何必豈人憂天。)

BacchusbathdrownedmorementhanNepture.(酒比海淹死的人多,Bacchus-酒神,Nepture-海神。)

Whatisaworkmanwithouthistools.(沒有工具的工匠有什么用,意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HethatliveswithMuseshalldieinthestraw.(繆斯是希臘神話中掌管文藝、音樂、天文等的女神。文學藝術家生前大都窮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視,只有死后才出名。)

四、結語

英語諺語是英美文化寶庫中的一筆可貴的財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經過歷史的演變把豐富多彩的內容濃縮在精煉的形式中。所以在翻譯時我們必須全面考慮到其歷史演變、地理環境、風俗習慣、、語言神話等因素,靈活地運用直譯法、意譯法、直譯兼意譯法、釋意法等方法,力求準確表達原文的意義,全面正確理解諺語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王德春,楊素英,黃月圓.《漢英諺語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張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謨禹.《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0.

[4]胡文仲,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Z].北京:外語教育與文化出版社,1995.

[6]曾自立.《英語諺語概說》[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7]張寧.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J].中國翻譯,1999,(3).

[8]田靜.試析英漢諺語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J].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5(1).

[9]彭光謙.《英語諺語》[M].北京:對外貿易出版社.

第7篇

老鼠兒子打地洞比喻孩子受其家庭影響特別大的意思。這是一句諺語。諺語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有的屬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漢語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關鍵詞: 英語諺語 英語迷信 分類 作用

一、引言

迷信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年代久遠,影響人口眾多,大部分已經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節日民俗、風土人情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習一個民族的語言,勢必學習該民族的迷信禁忌,了解該民族的民族心理和特性。這在商貿活動、文化交流、外交斡旋乃至解決沖突時,可以增進友誼、聯絡感情,避免因不了解對方迷信禁忌而使對方感到心理上的不適;當然也可以利用對方的禁忌對對方實施心理干擾。在人際交往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要考慮迷信因素,因為盡管一個人可以不迷信,但是他卻無法確認另一方是否迷信。為了保持良好關系,人們往往是采取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態度。迷信在大部分人看來是可笑的,但是只要它對人們的生活無害,人們倒也樂意將它們作為生活中的調味料,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

迷信的歷史有多久,迷信諺語的歷史就有多久。迷信諺語的產生是受具體歷史條件限制的。只要當時的人們對某個觀點認可,表達這個觀點的諺語就會流傳下來??偟膩碚f,英語迷信諺語從內容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與生死相關的迷信諺語;與健康相關的迷信諺語;與婚姻相關的迷信諺語;與動物相關的迷信諺語;起勸誡作用的迷信諺語。

二、與生死相關的迷信諺語

生命的降臨和離去對于古人來說是很難預測的,各種文化對于生和死都有一些迷信,英語諺語在此方面自然也有所反映。

Monday’s child is fair of face.星期一出生的孩子臉蛋好看。Tuesday’s child is full of grace.星期二出生的孩子舉止優雅。Wednesday’s child is full of woe.星期三出生的孩子命運悲慘。Thursday’s child has far to go.星期四出生的孩子注定遠行。Friday’s child is loving and giving.星期五出生的孩子可愛慷慨。Saturday’s child works hard for its living.星期六出生的孩子終生勞碌。The child that is born on the Sabbath day is bonny and blithe and good and gay.安息日出生的孩子健康、快樂、善良、無憂。Dogs howling in the dark of night,howl for death before daylight半夜狗叫,小鬼亂跳。

三、與健康相關的迷信諺語

對于疾病,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當事人觸怒了神靈,或者是做了不該做的事而招致厄運。大多牽強附會:Step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腳踩裂縫,老娘背痛。(迷信的人認為地上的裂縫是墳墓的開口,腳踩裂縫的人會受到鬼魂的誘惑進入墳墓而死亡。其實這也是從另一側面提示人們走路時要小心,如果裂縫窄小自然無妨,裂縫稍微寬點,輕則跌跤,重者骨折。);Eat well you hound,may you be sick and I be sound,狗兒狗兒快吃下,你生病來我好啦。(狗因為與人的關系密切,常蒙受不白之冤。人們因為患了久治不愈的咳嗽,便從病人身上拔下一根頭發夾在面包里喂給狗吃,狗吃下了,人的病也就自然好了。與此類似的是,如果一個人被狗咬了,只要從咬人的狗身上拔下一根狗毛貼在傷口上,傷口便很快痊愈。)。

耳朵發癢眼皮亂跳,在英語迷信中也有說法:Left for love and right for spite;left or right,good at night.(左耳癢,有人愛;右耳癢,惡言害;夜里左右都無礙。);Right eye twitches new birth approaches;left eye twitches old Death approaches.(右眼皮跳娃娃到,左眼皮跳老鬼鬧。)。

過去衛生和醫療條件都不好,人們常常害眼病,如針眼。為了治療針眼,可以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反復吟唱:Sty,sty,leave my eye,take the next one coming by.(針眼針眼離開我,過來一人快點捉。)(看到第一個從路口走過的人,便將眼病傳給了他,你的眼病也就好了。)。

四、與婚姻相關的迷信諺語

對于幸福婚姻的渴望使人們編造出各種迷信諺語,把人的因素歸結為外界的東西??傊?,越是不可預測的東西,人們越是樂于預測,于是便產生了有關婚姻的種種迷信諺語。比如結婚時新娘穿的禮服,必須有下面的東西: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something blue.人們認為用過和借來的東西會把提供者的好運轉給新娘,新東西會帶來新運氣,而藍色的東西歷來就是高貴的象征。

結婚日期對于新婚夫婦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什么時候結婚決定了未來的婚姻狀況。Monday for health;Tuesday for wealth;Wednesday’s best of all;Thursday for losses;Friday for crosses,Saturday for no luck at all.(周一結婚身體棒,周二結婚數錢忙,周三結婚最最好,周四結婚錢變少。周五結婚吵著過,周六結婚沒運道。)。

顏色的迷信在婚姻諺語中有不少,但總的來說人們喜歡白色和藍色,因為前者象征純潔,后者象征高貴;其他顏色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命運,全看這個顏色的發音了:

Married in White,you have chosen right.(結婚穿白衣,佳人正中意。);Married in Grey,you will go far away.(結婚穿灰衣,你我兩分離。);Married in Black,you will wish yourself back.(結婚穿黑衣,后悔來不及。);Married in Red,you will wish yourself dead. (結婚穿紅衣,心里慘凄凄。);Married in Green,ashamed to be seen. (結婚穿綠衣,見人想遁地。);Married in Blue,you will always be true. (結婚穿藍衣,生死兩相依。);Married in Pearl, you will live in a whirl. (結婚珠色衣,活在旋渦里。);Married in Yellow, ashamed of your fellow. (結婚穿黃衣,斯人羞于提。);Married in Brown,you will live in the town. (結婚穿棕衣,城里過生計。);Married in Pink,your spirit will sink. (結婚穿粉衣,情緒低又低。)

五、與動物相關的迷信諺語

有關動物的迷信諺語,有的與其特性有關,但大多數只是音韻上的拼湊:If you want to live and thrive,let the spider run alive.( 蜘蛛放走,全家都有。)蜘蛛雖然常常在西方日常生活中給人帶來恐懼,而且一些科幻作品也常常將蜘蛛刻畫得異??植溃恰妒ソ洝飞蠀s記載著蜘蛛的豐功偉績:耶穌很小時,遭到希律王士兵的追殺,一只蜘蛛織出一張大網,將他罩在里面,保住了他的性命。因此一些迷信的人往往不愿意將家里的蜘蛛網掃走,因為這樣會傷害蜘蛛。其實除了《圣經》的關系,這個迷信還與過去的生活條件有關:蜘蛛可以減少蒼蠅、蚊子的數量。

烏鴉在東方是不吉利的象征,在西方人們認為它與巫婆為伍,也不是什么好鳥,但總的來說更加中性。人們常常從看到烏鴉的數目解讀其中的意義:One’s bad;two’s luck;Three’s health;Four’s wealth;Five’s sickness;Six is death.

六、起勸誡作用的迷信諺語

有些迷信諺語實際勸誡人們養成勤儉、自律、謹慎的良好習慣,如:See a pin and pick it up,all the day you’ll have good luck;see a pin and let it lay,bad luck you’ll have all the day.(撿起一根針,一天好運跟;不撿一根針,厄運纏住身。);Laugh at seven and you’ll cry before eleven.(清早歡笑,夜里哭鬧。)這個諺語實際上是告訴人們,凡事不要高興得太早,妄下結論必有危險,樂極必生悲。這與我們中國人的處事原則也有相通之處。A whistling woman and a crowing hen are neither fit for God nor man.(女人吹哨,母雞打鳴,男人不喜,上帝不愛。)中西方對于女人的期望都是賢淑優雅,吹口哨被認為是男人們的專利,是不正常的現象,就像母雞打鳴一樣。女人吹口哨不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可能跟一個傳說有關系:匠人正在打造釘死耶穌的釘子,一旁的女人卻在肆無忌諱憚地亂吹口哨。

七、結語

一個民族的傳統習俗,包括一些迷信觀念,將各個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迷信諺語具有身份認同作用;諺語作為一種口頭文化被廣為接受,約束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迷信諺語又有框律生活、勸誡人生的作用;人們用迷信諺語解釋病痛,借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安慰作用。另外,迷信諺語還有心理暗示作用,可以為困境中的人打開一個缺口。無論是迷信還是迷信諺語,都將在一個長時期內存在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米說,迷信諺語是了解一個民族必不可少的因素,從這些諺語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在商貿、政治領域的交際活動中,迷信諺語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曼瑟主編.英語諺語典故詞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第9篇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從文化的范圍來劃分,文化又可分為:①物質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飾、食品、工具等,即各種物質產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規及相應的風俗習慣等,它是通過人們共同遵守的社會規范和行為準則體現出來的。③精神文化,即人們思維活動的產物,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

諺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人們在歷史進程中積累下來的財富。中法兩國由于生活環境不同,生活經驗不同,因此在各自諺語中都帶有語言、文化、社會、歷史、宗教、傳統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習慣不同

法國和中國的飲食文化享譽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點。法語諺語“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說的是“吃飯時沒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沒有太陽。”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適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國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國,人們則是以米飯,饅頭,白酒為主,所以才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諺語。所以不同的飲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飲食文化特點的諺語。

2.不同

宗教是諺語的重要來源之一,與宗教有關的諺語也就自然地出現在法中兩國各自的文化當中。法國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癉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無絕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國人千百年來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著人世間的萬事萬物,因此和佛教有關的諺語也很多,如“臨時抱佛腳”,“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維方式不同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物,人和動物的關系源遠流長,中法兩個民族都從動物身上受到很多啟發,總結出很多關于動物的諺語來闡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但有時在描述同一現象時,法中諺語中卻用到了不同的動物。法語諺語“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貓兒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達同樣地意思,中國人常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兩種語言分別用貓、老虎和老鼠、猴子來代表強弱兩種勢力。類似含義的句子還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貍不吃自己周圍的母雞

。)漢語則常用“兔子不吃窩邊草”。

4.歷史文化不同

中法兩國都有悠久的歷史,很多諺語成語均出自歷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愷撒的當歸凱撒,是上帝的當歸上帝。)出自《圣經》新約部分,意思是把物品還給原來的主人。漢語中的“物歸原主”表達了相同的意義?!拔餁w原主”出自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二、法語諺語的翻譯策略

在翻譯過程中,由于語言的不對等和非語言因素的不對等,要么放棄選擇與語境息息相關的交際價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選擇放棄與語境無關的純語義等值而保持交際等值。這種選擇實際上就是直譯與意譯之間的選擇。直譯是從形式出發的翻譯,因此又被稱為“字面翻譯”或“逐字翻譯”。意譯是從意義出發的翻譯,意譯的方法追求的是撥開原文形式的阻撓和囚禁,將原作所蘊含的內容和神韻表達出來。

法語諺語有其獨特的語言和修辭特征,在翻譯過程中常常會傾向于選用中文的諺語和成語,進行對應性的翻譯。因為不管是法國的諺語還是中國的諺語,其中的一些諺語都是對社會現象或事實的描述,對人民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因此往往能在漢語中找到相對應的諺語或成語來翻譯法語諺語。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豐收的年份。)可意譯為“瑞雪兆豐年”。但是對于某些法語諺語,中文里雖然有類似的說法,但是表達的意義,特別是文化內涵并不能完全對應,有時字面意義一致但內涵卻相距甚遠,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遠離了眼睛,遠離了心靈。)可意譯為“人走茶涼”,而非“眼不見,心不煩”。因此對法語諺語的翻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直譯法。

(1)直譯不加注法。

有些法語諺語的語言內容和文化內涵在漢語中從內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當的表達,這時可以使用直譯的方法,用盡量符合諺語形式的漢語對法語諺語進行翻譯,試著正確表達原文的基本意義和文化內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條條大路通羅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譯加注法。

當法語諺語蘊藏的文化內涵不為中國人所熟知時,有時需要對整個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釋,有時還要注明諺語的出處來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該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經開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臘神話,比喻致命的弱點。)

2.意譯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較法語諺語和漢語諺語,找到一些無論在意義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達方式??梢允褂矛F成的漢語諺語或成語來翻譯法語諺語。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墻上長了耳朵。)

隔墻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過之后就是好天氣。)

雨過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鐵應當在其熱得時候。)

趁熱打鐵。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著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轉換形象。

一些法語諺語和漢語中的諺語或成語所表達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這時轉換原語句中的形象,套用現成的漢語諺語或成語進行翻譯。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鑰匙能打開所有的門。)

有錢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獅子面前打狗。)

殺雞給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愛我也要愛我的狗。)

愛屋及烏。

(3)舍棄形象。

某些法語諺語無法在漢語中找到性相對應或近似對應的表達,采用直譯的方法又不能表達其真正的含義,有時會讓人產生誤解或無法理解,這時原語中的詞性、詞義、結構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調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饑餓的時候,一切皆是面包。)

饑不擇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當談到狼的時候,看見了狼的尾巴。)

說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貓就有刁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中法諺語具有一定的共識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在法語諺語翻譯過程中,直譯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譯法主要針對法中兩個民族在倫理道德和生活體驗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識一些共識性的東西。兩種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點,不應該互為矛盾,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到達翻譯的目的。

第10篇

【關鍵詞】諺語;認識

諺語,是語言中最生動、最簡潔、最風趣、最富生活氣息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諺語的洗煉和深刻是一個民族在其漫長的語言文化發展史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結果。無論是中國語言文化、俄語語言文化還是其他語言文化,諺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點,即社會性、廣泛性、生活性、通俗性、簡潔性、傳遞性和教化性等等。諺語作為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個性?!耙粋€民族的天才、智慧與精神都可以在諺語中找到?!?FrancisBacon)[1]所以,對諺語文化的比較研究和翻譯一直是語言研究界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但是,諺語作為民族文化傳遞的使者,如何發揮其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則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標語國家文化知識的傳遞與獲得的途徑很多,如了解目標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以及欣賞目標語國家的電影、電視等文娛節目等等,都是獲得文化知識的有效途徑。諺語作為語言的精髓部分,是濃縮了的文化。因此,對目標語諺語的學習是迅速獲得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文化知識的獲得又有助于對目標語諺語的正確理解。諺語作為語言的精華部分,理所當然地反映了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只有理解了目標語諺語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才能理解諺語本身。因而,諺語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的傳遞過程。

所以,在俄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諺語的重要性。本文試圖在諺語的定義、性質、概念及特點等方面加強我們對諺語的認識。

1、 諺語的定義

諺語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是語言文庫的明珠。諺語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熟語,它是人民群眾經驗積累的形象而富有意味的概括,所以在內容上充滿了哲理和智慧色彩。它是民間流傳的言簡意賅而又具有訓誡意義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敘述和道德告誡兩個部分[2]。諺語的對比對于我們和俄羅斯人的交際、外語學習、掌握漢俄文化差異等方面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諺語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民族固有的睿智、過去的歷史和風土人情。諺語是俄羅斯文化的沉淀,它包括了長時間以來民族的傳統和習慣的資產,它具有超越適口的持續性和有效性?!爸V語形成于民間,來源于生活,是一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高度濃縮和集中體現”[3]。

2、 諺語的性質

諺語是俄羅斯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同詞匯一樣,它不僅是重要的載蓄手段,而且是積極的交際手段。從語言國情學角度對諺語進行學習和研究,有助于增強對俄語及其文化的認識,培養語言交際能力。

諺語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特點,俄語是形態豐富的屈折語,它擁有更為關闊的表達交際結構的自由空間。俄語諺語的動態性和開放性是其固有的特點,兩者緊密相關,相輔相成。俄語諺語就如同一面鏡子,折射著俄羅斯民族的縮影,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俄羅斯民族個性這一涉及語言與文化相互關系的核心問題的特征。

從人民群眾的智慧這個方面來講,因為人類共同的特性,各個國家的諺語都會表現出一定的共同點。在俄羅斯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巨變的今天,同世界各國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了,加之在世界范圍內全球一體化的取向的影響。人類的共同進步,民族之間的差異會縮小,相交的部分會擴大。人類在客觀實際中的共性,同樣會反映在中俄兩國語言負載的文化中。所以中國學生在今后俄語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諺語應該根據其國情來理解和應用。

3、諺語的概念及特點

作為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諺語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辟、形象生動,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墒?究竟什么是諺語,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根據《辭?!分杏涊d,“諺語”是“熟語的一種,流傳于民間的簡練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爭的經驗……也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薄短K聯百科字典》中對“諺語”是這樣定義的:“民間文學的一種體裁,是結構緊湊,形象生動,語法、邏輯上完整的有一定韻律組織形式且帶有教育意義的語句”[4]。這兩種解釋都總結出諺語是語法、邏輯上完整的,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語句,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我們可以對諺語下這樣一個定義:諺語是勞動人民的創作,是流傳久遠的具有特定轉義性教義的語言簡潔、形式固定且有一定韻律的語言。

總之,對諺語中折透出來的語言世界圖景進入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認識中俄民族及其文化內涵。對民族性、動態性的理解和認識是我們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基礎。

諺語是俄羅斯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同詞匯一樣,它不僅使重要的載蓄手段,而且是積極的交際手段。從語言國情角度對漢俄語進行對比學習和研究,有助于增強對中俄文化的差異和共性的認識,培養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轉引自張冬貴,《諺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2002年6月。

[2]彭在義,俄語成語釋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第1頁。

[3]陳亦燕,《諺語:管窺他國文化的窗口》,《西安外國語學校學報》,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

[4]吳國華:《文化詞匯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Brief Analysis on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verbs in Teaching Process of Russian

Yu Y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Jilin 132101)

第11篇

由于地理、歷史、、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英漢諺語承載著不同的名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們與文化傳統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諺語是一個民族天才、機智和精神的體現”。諺語總結了人類千百年來的經驗,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絢麗多彩的瑰寶。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的差異,同樣字面意義、形象意義的話語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隱含意義。隱含意義可能是說話人或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義。因此翻譯時要特別注意由兩種語言文化背景差異所造成的影響。

諺語是語言中的精品。英漢諺語極大的豐富了兩國的語言文化。學習和應用諺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眼界。本文試圖對英漢兩種語言在不同文化中進行對比,把諺語當作窺探文化的窗口,進而從新的角度發掘和了解兩個民族文化的異同。從語用學的觀點來說,通常有四種英語諺語的翻譯方法。他們分別是:直譯,意譯,對等翻譯和直譯、意譯相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諺語;文化差異;翻譯方法

諺語的定義與分類

諺語是用簡練的表達方式提出建議、警示道德的俗語。諺語主要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用抽象陳述來表達普遍真理的,如“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距離產生美),以及“Nature abhors a vacuum.”(自然憎恨任何空白)。第二類是用更具色彩的例子和細致的觀察來總結普遍觀點的,如“You can 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及“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切勿孤注一擲)。第三類是結合特定地區的傳統智慧和民間傳說而來,如一些有關健康的諺語“After dinner res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mile.”(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以及“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傷風宜吃,發熱宜餓)。

諺語在語言中的地位

諺語是語言的精華。英漢兩種語言中的諺語都在各自語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都大大豐富了語言的文化。由于兩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宗教和風俗不盡相同,英漢兩種諺語也都承載了對于各自名族、文化的不同理解。我們甚至可以通過一種語言中的諺語了解到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諺語是一個民族的智慧結晶。它總結了一個名族幾千年來的人和社會發展的經驗。大多數諺語都短小精辟,便于記憶。所以學習一門語言中的諺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這門語言。

英漢諺語的文化差異

1.生存環境的差異

諺語的產生與人的工作和生存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英國是一個島國,曾在世界航海

史上載有統治地位,而中華民族則生活在亞洲大陸上。如果我們描述一個人很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得節約,英語會說“spend money as water”,而漢語則是“spend money as soil”(揮金如土)。英語中還有很多關于船和水的諺語,比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just like sailing withouta compass.”(生活沒有目的就像航海沒有羅盤);“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楊帆要趁順風時)等等。

2.風俗習慣的差異

中國人和英國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風俗習慣的不同。最典型的方面莫過于兩國人對狗的看法。漢語中出現關于狗的字眼往往是貶義的,比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腿子”、“好狗不擋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盡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狗作為寵物來養,但是關于狗的貶義的形象已經深深的印入漢語文化之中。

相比而言,在英語國家中,狗被人們認為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這也是為什么西方人大多不吃狗肉。而與狗相關的諺語也大多是褒義的,人們也常用狗來描述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個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是人皆有出頭日)“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Old dogs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等。

3.的差異

宗教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對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很多關于宗教的諺語。中國的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于一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人們認為佛祖決定世間萬物。關于佛教的俗語有“不修今世修來世”、“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道教是由老子興起的,關于道教的俗語有“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樂極生悲”等等。孔子建立的儒教對于中國人的觀念以及漢語都影響深刻,也產生了大量的相關俗語,比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從命。”、“身在福中不知福?!钡鹊?。

而在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和美國,人們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認為上帝是世間唯一也是最崇高的神,人在各個方面都是平等的。相關的諺語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無處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組自助之人。),“God comes to see us without a bell.”(上帝來訪時,并不按門鈴。),“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上帝造鄉村,人們造城鎮。),“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4.歷史典故的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中還有很多的諺語出自一些歷史典故。中國的歷史典故中,大多數諺語出現在詩歌、傳奇以及哲人的著作,結構簡單但卻給人以智慧的啟迪或教育。比如在《詩經》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論語》中有“學而時習之,不亦可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還有“小不忍則亂大謀?!保坝賱t不達。”(Haste makes waste.)等等。

大多數英語中關于歷史典故的諺語都來自《圣經》、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神話以及西方作家的經典著作。比如圣經中有“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們都是亞當的子孫。);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有“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離朱比特越遠,離雷電越遠。)和“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grows cold.”(沒有克瑞斯和巴庫斯,維納斯就會感到寒冷。);莎士比亞的著作中還有“All the world is a stage.”(世界就是一臺戲。),“Have is have.”(到手的東西才算數。)等等。

英文諺語翻譯方法

1.直譯法

直譯是指在語言條件許可下,在譯文中不僅傳達原文的內容,還盡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辭風格及組句形式。當英文諺語比較淺顯易懂時,我們可以保留原文中的詞匯和原始表達形式來直接翻譯。

類似下列的英語諺語可以通過直譯法來翻譯:

1)A cat has nine lives.貓有九命。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

3)Walls have ears. 隔墻有耳。

4)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5)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錢是萬惡之源。

2.意譯法

意譯是指原文的有些內容與形式不宜用漢語直接表達,而是經過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

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更著重于意思的翻譯,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有些英文諺語由于含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如果直譯的話很難被我們中國人所理解,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考慮意譯。

類似下列的英語諺語可以通過意譯法來翻譯:

1)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

直譯: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應扔石頭。

意譯:自己有缺點,最好別說人。

2)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直譯:好天勿忘防風暴。

意譯: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3)Murder will out.

意譯:謀殺終必敗露。

直譯:紙包不住火。

4)Fools rush in 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

直譯:天使怕去處,愚人搶先去。

意譯:初生牛犢不怕虎。

5)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直譯:豬耳朵做不成絲錢袋。

意譯:劣料難制出佳品。

3.對等翻譯法

諺語是人類智慧對于客觀規律、社會現象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盡管語言不同,但英國人、美國人和中國人在生活經歷方面還是有著相似性的。英漢兩種諺語中有些時候會使用相似的內容、引用和形象來表示類似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翻譯某些英文諺語時,可以聯系到漢語中的一些為人所熟悉的諺語、典故,這樣更能容易讓中國人理解,從而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例如:

1)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2)Two can play the games. 孤掌難鳴。

3)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4)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5)He who would search for the peals must dive dee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還例如:

1)Don’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不要班門弄斧。

2)Beatu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3)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諸葛亮好當。

4)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5)Nature is the true law.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結語

諺語歷史悠久,基于民間、宗教、歷史典故、文學作品,又融合了大眾的智慧。諺語經過長期的累積發展把豐富、復雜的內容總結成短小精辟的句子或短語。所以學習和使用諺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一種語言及其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傊?,學習和翻譯英文諺語,對于英語語言學習者來說,益處頗多。

英文諺語的翻譯應盡量忠實地表達源內容,保留原有格式,體現原始色彩。我們在翻譯時可以采取直譯法、意譯法、對等翻譯法,有時甚至是幾種翻譯方法混合進行??傊覀円诜g前要考慮英文諺語的起源和特點,才能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最恰當的翻譯方法來翻譯英文諺語,從而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參考文獻:

1]葉興國,胡全生,史文外國諺語精選[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

[2]邢志遠,殷耀英漢對照常用英語諺語詞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蕭銳北,實用英漢諺語詞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第12篇

這句話的完整版是早起三光,晚起三荒。這句諺語的意義,旨在號召人們每天早上起床要早一些。起得早,事情就能辦得周詳些。對身體也有好處。

諺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yànyǔ,是指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后,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來源:文章屋網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平谷区| 信阳市| 称多县| 陆河县| 肥东县| 临沭县| 四子王旗| 尤溪县| 和平县| 仪陇县| 靖江市| 缙云县| 祁门县| 上杭县| 拜泉县| 南靖县| 辉南县| 根河市| 鹿泉市| 彰化市| 玛沁县| 城固县| 巫山县| 开封市| 高淳县| 元氏县| 凤山县| 峡江县| 阿合奇县| 秭归县| 嫩江县| 靖边县| 南皮县| 洛隆县| 牟定县| 三台县| 舒兰市| 南投市| 铁岭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