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

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

時間:2023-05-30 10:09: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數學手抄報版面設計

第1篇

學困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生往往思考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機械記憶,不善于語言思維,不愿開動腦筋,常常回避那些較難的習題,思維上有惰性。

農村初中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為習慣方面、學習態度方面、性格方面等。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農村大多地方地處貧困山區,有的學校還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農村大多數學校所居地偏僻。長期以來,這些農村學校信息閉塞,加上長期以來文化教育落后,由于師資水平有限,一些小學沒能認真扎實地抓好小學基礎作文教學,因而造成學生普通話會話能力差,文字表達能力更差,學生升上初中后就感覺作文難寫,因此形成了語文學習上的學困生。

在農村初中,學困生的存在有一定的比例。在語文課學習方面,學困生往往覺得作文非常難寫,學困生害怕寫作文,教師也在千方百計地尋找引導他們寫作興趣的途徑。筆者在此粗淺地談論一下如何運用目前校園自辦媒體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以扭轉學生“寫作難,怕寫作”的被動局面。

所謂校園自辦媒體,是指學校自辦廣播、校刊校報和學生自辦的手抄報等。巧妙地利用這些直觀的媒體,能激發學困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一、開辦校園廣播站,組織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參與編播節目

辦好校園廣播站,能活躍校園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師生審美能力,陶冶師生情操,同時培養一批批優秀播音員。學校應努力辦好廣播室,讓豐富多彩的節目吸引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以達到影響、教育學生的目的。為了辦好廣播節目,就必須組織一支得力的小記者隊伍、小編輯隊伍。

我校這些年來的做法是:由學校團委和語文教研組負責廣播站的策劃和編輯工作。每個學期開學初,學校廣播站招聘記者、編輯和播音員若干名,先是由學校團委發出招聘啟事,然后學校團委和語文教研組對考生考核和面試,擇優錄取。語文教研組指派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對這些“新聞工作者”進行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有:1. 如何采訪新聞事實;2. 如何進行新聞寫作;3. 如何組織、編輯稿件;4. 如何用普通話進行播音。

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認真組稿、編輯、播音,擴充采編人員。學校廣播站除了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外,每個班級還組織了新聞寫作興趣小組,且擁有一大批可以“口頭報料”的“業余通訊員”。這樣,能培養廣大學生的“新聞敏感度”,能給學生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2. 嚴格要求播音員,努力提高播音質量。為了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播音員隊伍,從而提高廣播站的播音質量,我們對播音員進行嚴格要求:一是提前備稿,做到無字音錯誤,播得自然、流暢。二是播音時情緒飽滿,坐姿標準、全神貫注。三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親和力強。四是平時加強基本功訓練,包括口腔開合、氣息控制、唇舌靈活度訓練等。同時,對播音員的每次播音當場劃等、評分,期末據此評選優秀播音員。通過一系列嚴格要求,播音員水平提高了,播音質量隨之提高,使師生們更樂于收聽播報內容。

3. 開辟豐富而有特色的欄目,使播報內容精彩紛呈。結合師生實際,開辟十多個師生們喜聞樂聽的特色欄目。欄目設置注重語言節目與娛樂節目相結合,民族傳統文化與西洋高雅藝術相結合,文藝性稿件與知識性稿件相結合。總之,春華秋實,陽春白雪,各具特色。學校廣播站節目主要有《校園新聞》、《同學優秀作文展播》、《知識百科》、《奇趣世界》、《散文欣賞》、《校園歌曲》、《聽眾點播》等等。

學校廣播站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各播音一次,很受同學們歡迎。學校廣播站活動豐富多彩,對轉化學困生影響很大。

二、辦好校刊校報,擴大學生知識面,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校刊、校報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通過此平臺,以我手寫我心,不僅能很好地展示自我,而且還能帶動其他同學的聽、說、看、讀、思、寫的熱情,大大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大大促進了語文教學,從而形成了“人人競相為文”的好風氣,讓生活在其間的學生感受著高尚的道德熏陶,沐浴在春風滿面的文化氛圍里,觸摸著時代的脈搏,吸收著進取的動力。

校刊、校報是學校的重要宣傳陣地,是向學生傳播寫作知識的一座橋梁。校刊、報報有保存的價值,它比廣播站更有直觀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校刊、校報意義重大,我們應努力探索,辦好中學生報刊,以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語文教研組可以組織文學興趣小組、文學社,吸收愛好文學寫作的同學參加,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并以校刊校報為園地,讓學生有一個發表作品的園地,讓學生們有一個展示才華的地方。通過此舉,以點帶面,帶動一大片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辦好校刊、校報,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籌建、成立學生文學社團

由語文老師指導文學社開展活動,幫助籌建文學社、選定負責人,制定活動細則、稿件的審定、編輯報刊等輔導工作。師生群策群力,共謀文學社成立及運作中各個方面的工作。語文組老師負責其所任班級編輯人員的選定工作,確定文學社成員建全文學社構成,制定文學社宗旨,選定文學社名稱和報刊名稱,擬定報刊期類和文學社活動時間,制定活動制度:責任制度、出勤制度、獎勵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編輯活動細則。

征稿啟事,由社長(主編)負責公布,以設投稿箱投稿方式收集稿件,由每次文學社活動時間編委集中審稿。由班級篩選并經所在班語文老師(顧問)審定,選送稿件。歸類整理,并擬定好目錄。編委和打字員將審定稿件輸入電腦,并進行初步編輯排版。任常務顧問的老師負責指導和審定封面、封底后,由微機老師幫助完成整體電腦策劃。任常務顧問的老師協助進行印刷、裝訂、分發工作。每期評選出優秀編委、優秀作者、訂閱優秀班集體、優秀指導教師,予以表彰。

1. 注意思想的正確性。目前,學生辦的一些報刊有時為了吸引讀者,往往只注意內容的可讀性和形式的新穎性,卻忽略了思想的正確性。校刊、校報是宣傳教育的工具,這就需要編輯思想解放,有創新意識。

2. 注意內容的可讀性。報刊是辦給人看的,如果讀者不喜歡看,就起不到宣傳教育的效果。可讀性包括:真實性、時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等。

3. 注意版式的協調性。報刊編輯的主要工作,除了組織稿件、編輯稿件外,還有設計版面。

這些年來,我校的教師們還經常把班里學生的優秀作品編成班級小報,“發表”在班里,讓學生互相觀摩學習,取得了互相影響、互相受教育的好效果。

同時,我們還經常鼓勵學生向縣內外報刊投稿。近幾年來,我校陸續有一些學生在縣報、市報、市刊物發表了作品,這對學生來說,確實是極大的鼓舞,給予學生的感覺是“我也行”,“我能行”!

三、舉行手抄報比賽,創設人人動腦、人人動手的機會

手抄報是中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制作等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

自己動手編、寫出版一份小報,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這對城市的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可對信息落后的山區學生來說,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何撰稿,如何排版、如何抄寫、如何配插圖,這一切均在統籌之列。

指導學生辦好手抄報,應抓好如下工作:

1. 美化與設計。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2.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3. 手抄報的編繪制作步驟。編繪制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其步驟有二:一是準備階段,二是編制階段。

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搞專題性的。手抄報的制作設計與黑板報制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第2篇

威客模式的運營方式主要有兩種:懸賞和招標。懸賞模式具體流程為:任務者任務——全額預付現金給威客網站——眾多威客參與任務——任務獎金支付給作品最好的一名威客。招標模式具體流程為:任務者任務——支付少量定金或不支付定金——經威客網站確認的高水平威客報名參加——任務者選擇合適威客開始工作——根據工作進度由任務者或威客網站向威客支付酬勞。

2班級管理中存在的難題

近年來,由于大學擴招,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新一代的大學生受時展的沖擊、經濟環境的誘惑、媒體文化的熏陶及家庭因素的影響等,展現了與以往大學生不同的特征。經過對我個人及身邊朋友帶班經歷的分析整理,目前班級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榮譽感不強。缺乏歸屬感,凝聚力普遍不高,不愿為建設好優秀班集體出謀劃策,不愿為班級榮譽付出自己的勞動。比如在運動會期間,一些學生寧可在宿舍睡覺,也不愿意到運動場為本班運動員加油助威,更不愿意為他們提供后勤服務。片面的將班級黑板報設計及制作任務認為是宣傳委員的工作,不愿思考并提供創意,更不愿意參與制作。

(2)執行力不足。缺乏主動性,對于班級布置的工作任務,很多學生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完成,并沒有堅決地保質保量去完成。比如在宿舍文化建設方面,部分宿舍只是到了臨近檢查時,才由宿舍長臨時抱佛腳整一下衛生,檢查完后又我行我素,沒有積極主動的去思考營造宿舍文化氛圍。

(3)積極性不高。缺乏參與性,對學院、系部及班級組織的活動不愿積極參與或者被動參與。比如學院組織的才藝表演、系部組織的會計成就人生系列活動、班級組織的文體活動積極性不高,不愿參與或帶情緒參與。

(4)競爭氛圍不公。缺乏原則性,為了達到某一目的,拉票現象時有發生,使得最后的票選結果與真實情況不符。比如在競選班干、評選先評優時,私底下拉票,促使部分投票者不能堅持原則,不按評分標準評分,給感情分。

3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創新實踐

經過對威客模式的分析,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特征,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創新的開展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實踐。所謂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即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將部分工作以項目的形式擺出來,通過討論進行現金和個人綜合評分報價,交由全班同學通過公平、公開、公正的投標方式去思考解決,并對給出最優解決方案的個人或集體給予獎勵,使得學生在班級管理事務中積極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在獲得經濟效益和個人榮譽的同時,全面提升個人的榮譽感、積極性、執行力、凝聚力等綜合競爭力,并在班級內部營造公平競爭氛圍,全面提升班級影響力。結合班級特色和大學生特征,班級管理威客模式應該采用的是懸賞模式,具體包括現金懸賞及學生個人綜合評分懸賞等。利用積極主動的鼓勵措施去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以解決目前班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集體榮譽感不強、任務執行力不足、活動積極性不高及班級競爭氛圍不公等問題。

(1)在團課項目中積極開展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實踐

團課是團組織對團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團的基本知識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團員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院團委部署,班級每周都會開展相應宣傳正能量的積極主題團課。在實踐班級管理威客模式之前,學生普遍認為團課活動的組織,尤其是資料搜集和PPT設計制作都是班級團支部書記的事情,與己無關!甚至在團課活動進行中玩手機、看小說及小團隊聊天,不聽團課內容,不參與團課討論,完全把自己置身事外!團支部書記也無計可施,只能自己獨立完成相關任務或者憑借私人關系尋求相關同學幫助,使得團課效果很一般。經過多次探討,我們決定在團課活動中推進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實踐。具體做法是:團支部成員提前討論制定每期主題團課的報酬(現金和個人綜合評分),并隨同每期團課活動主題提前告知全體同學——學生完成搜集資料和PPT設計制作,參與競標——團支部書記組織學生代表從所有提交成果中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團支部書記根據學生創意和提交的成果指導中標人員完善成果——中標人完成團課活動組織實施——根據學生滿意程度給予中標人相應比例獎勵——項目完成。

(2)在黑板報項目中積極開展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實踐

黑板報是以固定或移動的黑板作載體,用粉筆或廣告顏料作書寫繪畫工具的普及性宣傳陣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點,是最經濟、最方便、最常見的一種宣傳形式,是學校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手抄報一樣,黑板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在實踐班級管理威客模式之前,絕大多數學生認為黑板報的設計與制作是宣傳委員的事情。不愿意參與黑板報制作,嫌臟怕累!經過班委會和團支部研究決定,在黑板報項目中推進班級管理威客模式實踐。具體做法是:班委會和團支部共同制定每期黑板報的報酬(現金和個人綜合評分),并隨同黑板報主題提前告知全體同學——學生組建黑板報設計制作團隊,搜集資料,開展黑板報的版面設計、報頭設計、標題設計、文字編排、板書、美術字、黑板畫和尾花、花邊等部分,并參與競標——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組織學生代表從所有提交黑板報設計方案中評選出優秀作品——中標團隊完善黑板報設計效果圖——中標團隊完成黑板報制作——根據學校評比結果給予中標團隊相應比例獎勵——項目完成。經過以上兩個項目的開展,我們發現學生狀態發生巨大轉變,除了可以直接獲得相應現金鼓勵外,學生普遍比較關心獎學金評定和各種評優評先,而個人綜合評分直接關系到這些個人榮譽,所以個人綜合評分獎勵措施更受學生歡迎。全體同學改變了以往懶散、漠不關心的精神狀態,積極投入到團課活動項目和黑板報設計制作項目的實施中,使得本班團課活動和黑板報設計制作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團課活動現場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班級凝聚力加強,學生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黑板報設計水平穩步提升,多次獲得學校評比優秀獎,全班競爭氛圍全面改善,班集體榮譽感增強,個人和團隊競爭力,尤其是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歸納總結

第3篇

關鍵詞:學科整合;練習設計;策略;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6-0041-04

始于21世紀之初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1]這對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改變封閉的學科教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實現學科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理所當然,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環節的練習活動,也應該主動適應課程整合的改革要求,引導學生體會學科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激活各科知識儲備,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促進知識、能力的會通融合,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發展學生的創造潛能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一、深刻理解“整合”: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的基本要求

所謂學科整合的練習設計,就是指把分門別類的學習科目,以特定的一系列學習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具有整體效應的練習結構,以實現不同學科的共同價值和獨特價值的練習設計方式。學科整合的練習設計是對傳統的單科練習和單一學習方式的突破,也對練習活動的設計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教師“整合”是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實施的前提

教師作為一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但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著不同的師承、教育、個性、學識、習慣以及生活經歷等,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個性和專業特長,需要在教學中取長補短,互相合作以共同完成學科整合練習活動的指導任務。而且,教師合作的方式、技巧以及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團隊精神,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整體實施自己的練習活動,重點突出而又整體兼顧,使練習活動更富有生機和效力。

(二)全面“整合”是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的關鍵

基礎教育課程是從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是課程整合的根本價值追求[2]。在練習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從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和結果的整合等方面進行全面把握。

1.練習目標的整合。與以往的單科練習活動不同,學科整合的練習活動目標是一個開放的、不斷豐富的體系,不僅涉及到某一門學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包括了活動過程中多種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等等。并且,練習目標的預設只能是一個大致的粗線條勾勒,隨著活動的進展,學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和情境都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變化,學生的知、情、意等成長的諸方面都會遇到新的挑戰,動態地生成許多新的目標。

2.練習內容的整合。學科整合的練習活動超越了以往森嚴的學科壁壘,我們要善于從不同學科課程教學中尋求內在聯系,圍繞合適的練習“主題”,系統地運用各學科知識和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巧妙地把多學科內容整合到一起,促進學生所學知識、能力的把握。

3.練習過程、方法和結果的整合。學科整合的練習活動過程和方法具有整合性,學生需要根據活動的實際情況,確定活動方法,并隨時對活動過程進行調整,使活動更好地指向各科學習的需要和綜合素質的發展。由于過程和方法的整合性,練習活動的結果也是豐富多樣的。而且這種結果不一定是終結性的,可以是階段性的成果,將來還可以通過后續活動來不斷充實和完善。

二、準確把握“整合點”: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的主要策略

學科整合的命題設計不是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簡單拼合”,它需要老師在吃透各學科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智慧,把各學科有機地糅合到一起,開展體系性、系統性的練習活動。“整合點”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以學習“主題”為整合點

在教學中,各門學科在知識、能力、思想內涵等方面經常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而這些內在聯系點往往可以歸納為某個“主題”,可以以此把各門學科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跨學科主題學習單元。以主題來開展練習活動,具有整合學科知識、能力、情感等功能,開放地進行學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1.以“知識”為主題進行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比如,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了語文課《泉城》《西湖》《雨》、數學課《認識升和毫升》、科學課《生命之源——水》、美術課的《畫水的現象》、品德與生活課的環保主題之后,可以要求學生以《美麗水世界》為主題進行一次保護水資源的專欄宣傳創作。通過這項主題練習活動,學生可以整合數學、科學、美術等多學科中有關“水”的知識,既鞏固了知識,又學會了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既發展了科學理性,又激發了人文情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和諧發展。

2.以“能力”為主題進行學科整合型練習設計。比如小學四年級上學期,語文、音樂、美術、數學等學科都有學習怎么觀察、用什么觀察、表達觀察結果的學習要求,在經過教學之后,可以設計《觀察與表達》的單元練習,要求學生到集市、商場、游樂園等場所進行觀察訓練,并嘗試運用語言、圖畫、舞蹈動作、數學統計等多種手段表達觀察結果。通過各學科協同,體會不同學科的審美特點和趣味,促進各學科能力之間的溝通、遷移與轉化。

(二)以“學科延伸”為整合點

學科與學科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一門學科的知識點與另外一門學科的知識點之間有時可以互相“解釋”。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一》與《秋天的圖畫》一組內容時,在教材中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老師布置了“尋找秋天”的活動任務。要求利用課外時間,用圖畫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記錄下來,并準備開一個交流會。

在這則案例中,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巧妙地通過“尋找秋天”的活動,實現語文與美術之間的相互延伸,通過畫畫、拍照、圖片展示等活動為語言學習運用找到了秋天的“底色”,豐富了經驗和情趣;通過討論協商、展示介紹等活動,靈活而富有創造地運用了課內所學關于秋天的詞匯和語句,有效地促進了語言的積累,提高了對圖片審美能力。

(三)以“綜合實踐”為整合點

綜合實踐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以綜合實踐的方式開展練習設計有利于學生實現單一性認知學習向體驗型學習、接受性學習向探究性學習的轉向,為學生綜合性地運用學科知識提供了良好途徑,能夠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實踐的能力。

比如,一位五年級老師就給學生布置了《了解家鄉的環境》綜合實踐作業。

要求學生:

(1)了解當地大氣污染的情況,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為改善家鄉的大氣環境出一份力。

(3)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這次練習圍繞家鄉的環境這一主題,通過資料搜集、調查了解、手抄報制作、研究報告的撰寫等活動整合了科學、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等課程知識和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科的知識積累,學生在實踐中鍛煉了各種能力,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

(四)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整合點

新課程改革以來,人們漸漸認識到教材、教室、學校并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書。必須開放練習的空間、拓寬練習的渠道,引導學生參與自主的練習實踐,為學生提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實踐的機會。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達成這一效果,并且將練習活動轉化為新課程倡導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練習中調用多課程知識信息,進行重整、加工和應用。

例如,《我喜愛的民間體育運動項目》的研究性作業活動,就以學生為研究主體,以小組活動為主導方式進行,學生們先通過網上瀏覽、圖書查閱、調查訪問等多種形式收集有關民間體育運動的來歷演變、運動方法、規則、圖片等信息,在此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確定研究主題。然后進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關信息,提出設想和建議,再利用信息技術將上述內容制作成極具個性的網站;最后全班各小組展示成果,匯報收獲,交流心得。在這項練習設計中,信息技術與整個學習過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對于學生綜合運用語文、地理、歷史、美術、音樂等多種課程知識,提高語言文字的組織和編輯能力、版面設計美化能力等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三、量化與質化相結合:學科整合型練習活動的評價機制

課程整合型的有效練習設計強調課程之間的聯系、滲透、輻射、整合,對學生而言,考查的不僅是記住了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看其知識的融會貫通,及其在練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掌握、態度的轉變、情緒的體驗等,因此,課程整合的練習評價要具有開放的視野,確立多元智能觀,量化與質化相結合,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這是課程整合型練習設計得以實施的保障。

隨著智能研究的深入,人們認識到智能并不局限于傳統的單一模式,它應該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除了語言、邏輯這兩種智能外,人類還具備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多元智能觀認為所有正常的學生都擁有這些智能,而且認為智能是生物潛能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只要有充分的條件,這些智能都可以不斷發展[3]。

多元智能理論的廣闊性和開放性啟發我們,在課程整合的練習評價中不能局限于單一課程知識的掌握,而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目的,建立多層次的評價標準,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認識每一個學生,促進其優勢智力領域的優秀品質的發展和向其他智力領域的遷移。

比如,語文與美術的整合練習評價,就要考慮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學生是不是能夠通過語言的表達,加深對事物形象的理解,是不是能通過圖畫促進對事物形象的進一步的感知,從而使語言描述與圖畫形象更好地表現事物的特征,促進兩種能力的和諧發展、共同提高。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加強學習,整體把握基礎教育課程知識和多種智能的特點,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內容,進行合理的評價。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與眾不同之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獨特興趣和能力,并給予每一個學生積極的肯定和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個性發展。

另外,在課程整合的練習評價中,量化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是全部的價值。走向量化與質化整合的評價是課程整合練習評價的發展趨勢。

首先,主張積極的評價設計。教師要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和專長,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發揮優勢智能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第二,倡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課程整合的練習評價不僅要多課程老師的參與,更需要學生主體的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他人的過程。

第三,采用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成長記錄袋是顯示學生學習成就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其他相關記錄和資料的匯集。它主要是學生自己選定的資料的匯編,其基本成分是學生作品,也包括學生對完成作品過程的描述和記錄,還包括學生本人、教師、同學和家長對作品的評價。成長記錄袋評價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發展進行整體意義上的考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反省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課程整合型的練習設計對教師專業技能和素養,如教師之間的合作、跨課程教學能力、學生的學業評價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戰,需要教師在實踐中銳意進取,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在自身專業素養提升的同時,真正使課程整合的練習活動成為推動課程整合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的綜合學習、實踐和創造的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长乐市| 襄垣县| 皮山县| 大方县| 漳州市| 日土县| 黑河市| 内乡县| 威远县| 巴彦淖尔市| 鹤岗市| 临澧县| 滨州市| 菏泽市| 诸城市| 五莲县| 馆陶县| 海阳市| 五华县| 垦利县| 买车| 大埔区| 安顺市| 郯城县| 旺苍县| 东港市| 襄樊市| 阜新市| 铜山县| 奇台县| 襄汾县| 崇义县| 比如县| 五峰| 大邑县| 庆云县| 额敏县| 建昌县| 竹溪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