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8:53: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垃圾食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看著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垃圾食品清單,很多人都會對餐桌失望。因為按照這樣的標準,桌子上一半兒以上的菜肴都是垃圾食品。不僅如此,看看超市的貨架,餅干、蛋糕、蝦條、薯片、方便面、糖果、可樂……垃圾食品早已占據了超市的半壁江山。還有街頭巷尾的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必勝客……生活似乎早已被垃圾食品填滿。
所謂“存在即是合理”,垃圾食品也有它們存在的價值。想想看,在一個工作繁忙的下午,你忙得體力透支以致饑腸轆轆。面對手邊做不完的活計,想出去喝個下午茶或者享受一份健康的小點心,恐怕也不太可能。這時,幾塊餅干、一袋薯片,或者一盒泡面也許才是你真正的救星——在饑腸轆轆的時刻,這些垃圾食品能迅速提供能量,安慰你痛苦的胃腸,為疲憊的身心補充能量,讓焦躁的情緒得到緩和。
這便是垃圾食品的價值。它們不是日常膳食的主要部分,但卻能在無法正常用餐的時候暫時為人們提供能量。由此,我們應該明白一點:垃圾食品不是不能吃,但它們只能應急,不能當做正餐,更不能一日三餐不停地吃。
“零加工”
當然,也有些垃圾食品不知不覺中成了正餐的一部分,比如炸雞塊,比如烤羊肉,比如糖醋里脊……事實上,那些頂著“油炸類”“腌制類”“罐頭類”“燒烤類”頭銜的食品,常常以菜肴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日常餐桌上。所以我們必須明確一點:有時,食品并不是垃圾,使其變得垃圾的,只是那些不健康、不科學的烹飪方式和加工工藝。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垃圾食品排行榜中,新鮮天然的食品一個都沒有上榜。所有的所謂垃圾食品都是經過加工的食品,而且很多都是加工得連原來的樣子都看不出來的食品。比如說,白酒當中絕對看不到一粒糧食的樣子,也沒有糧食的味道;薯片和土豆長得一點都不像,口感更是相差萬里;看見曲奇餅,也絕對想不到小麥粒和甘蔗的形象。所以,著名營養專家范志紅認為:“多吃新鮮天然的食品,也就是遠離各種垃圾食品。”
“近年來,很多激進的健康飲食書提出了一個口號:零加工。”范志紅介紹說,“也就是說最好什么都吃新鮮的,吃原味的,對加工食品最好敬而遠之。”
吃法要對
不過,什么都吃純天然,是很難做到的。一個人一輩子都不碰一點垃圾食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食用垃圾食品的方法也很重要。吃的方法對了,垃圾食品也就不那么垃圾了。
但是,冰淇淋這種食品,到底是什么做的呢?有人說它是垃圾食品,有人說它營養豐富,它的營養到底如何呢?
冰淇淋的原料
按照國家標準,冰淇淋算是一種乳制品,被劃分為冷凍飲品。它的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劑,包括香料、穩定劑、乳化劑、著色劑等。其中的“乳”可以是鮮奶、奶粉、煉乳、稀奶油和乳清粉等;其中的“蛋”可以是鮮蛋、冰蛋黃、蛋黃粉和全蛋粉。
冰淇淋的美好口感主要來自其中的蛋白質和磷脂,香氣主要來自乳脂肪。甜味來自于添加的糖,果味、香草味等來自于香精,而各種美麗的顏色都來自于色素。
冰淇淋的營養隱患
按照配料比例不同,冰淇淋分為乳冰淇淋和乳冰兩類。
乳冰淇淋是高檔的冰淇淋,乳脂肪不低于6%,總固形物不低于30%。其中含脂肪最多的是“高級奶油冰淇淋”,其次是“奶油冰淇淋”,然后是“牛奶冰淇淋”。總的來說,含奶油越多,冰淇淋就越高檔、越美味。乳冰當中的脂肪就要少一些了,僅有3%甚至更低,和普通牛奶相當。
至于糖分高低,各種冰淇淋都差不多,在12%~18%之間。也就是說,冰淇淋的含糖量比甜飲料還要高――這是它被人說成“低營養價值食品”的第一個理由。
不過,冰淇淋還有第二個營養上的麻煩,那就是膽固醇的問題。
蛋黃脂肪和乳脂肪為它帶來了膽固醇和部分飽和脂肪。蛋黃當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超過50%。對健康并無不利影響。牛奶中的脂肪則以飽和脂肪為主。兩者都含有膽固醇,特別是雞蛋中含量較高。但由于雞蛋富含卵磷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們對膽固醇的擔心。
第三個營養上的麻煩,近年來在國外呼聲較高――冰淇淋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來源。這是因為,為了讓冰淇淋更為可口,同時降低成本,目前很多產品中添加“部分氫化植物油”,也就是所謂的“植物奶油”一類原料,用它來替代真的奶油。氫化植物油當中含有比飽和脂肪更壞的“反式脂肪酸”,對心臟非常不利。而且近年來發現它促進肥胖的效果也很強。哪怕是一些人們公認的大品牌,也很可能含有這種成分。消費者務必要睜大眼睛,在蠅頭小字的產品原料中仔細查看。
此外,冰淇淋中香精和色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美妙的品種名稱。大多是用不同的香精和色素進行組合而已。2歲以內幼兒食用時,父母應當慎重考慮。
冰淇淋也在營養價值
冰淇淋當中也有些意外的健康成分。
一是其中維生素含量其實不少,特別是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A和維生素D。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和葉酸等。
二是冰淇淋居然可以幫助補鈣。比如說,100克最普通的香草冰淇淋當中含有128毫克鈣,這個水平比純牛奶還要高一點兒。此外,其中的鉀和磷也不少,還含有鋅、銅、硒等微量元素。
最后一個優點就是其中的蛋白質了。優質冰淇淋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于市面上“高蛋白牛奶”一類產品的水平,比酸奶還要高。兒童夏天吃冰淇淋作為零食,比吃冰棒、甜飲料、甜餅干、薯片之類能得到更多的營養成分。
可以這么說,在各種冷飲當中,除了酸奶之外,冰淇淋可以說是其中營養價值的佼佼者。為什么冰淇淋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主要是因為乳和蛋營養價值都相當高,而它們就是冰淇淋的主要原料。
此外,冰淇淋中還含有少量可溶性的膳食纖維。
為了提高冰淇淋的黏度和膨脹率,改善質地,減小冷凍中冰晶的體積,延緩融化速度,常常需要加入一些天然穩定劑,常用的有明膠、海藻酸鈉、瓊脂、羧甲基纖維素鈉、果膠、黃原膠、卡拉膠、角豆膠或這些成分的復配物。除了明膠之外,它們大部分都能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并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為了改善冰淇淋的狀態,還經常添加一些卵磷脂、蔗糖酯之類的乳化劑,其中的卵磷脂對降低血脂有一定幫助。
冰淇淋食用建議
看來,冰淇淋的營養有利有弊,要把它一概打入垃圾食品的行列中,似乎也不太公平。如果吃100克的香草冰淇淋,可攝入糖分23克,脂肪11克。如果只吃一份,尚在健康飲食范圍之內,不至于引起太大麻煩。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吃了這份冰淇淋,其他的甜飲料和甜點心可就要少喝少吃了。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是垃圾食品,可是,嚼之有味,棄之可惜啊!怎么辦?營養師教你一招,讓你難舍之間安然享受。啥招?――聽說過一句老話嗎,“一物降一物”
豆漿 “老板。一碗豆漿,兩根油條。”是啊,這就是中國人的聰明之處,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法子讓自己不錯過美味。你一直以油餅(油條)加豆漿作為早餐嗎?那么你已經在無意之中保護自己,因為豆漿里有一種健腦物質――卵磷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給病人服用卵磷脂可以恢復“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記憶力。他們的做法是,連續數月給一批患者服用卵磷脂10―15克/天,結果其中許多人記憶力有了好轉。
其實,蛋黃里的卵磷脂含量是最高的,但是蛋黃的膽固醇含量也很高,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每天喝些豆漿來增加卵磷脂的攝入量可能是更好的主意,這樣可以保護你的大腦,留住它的“青春”了。
獼猴桃科學家發現,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阻斷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減少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生。而獼猴桃號稱“維生素c之王”,一個獼猴桃可以提供人體二天所需的維生素c,所以獼猴桃正是解除“酸菜”危害的好助手。何況現在的獼猴桃也不再是幾年前價碼讓人咋舌的“洋”水果了。所以再順手剝幾只獼猴桃吧。
綠茶 科學家發現,飲用綠茶可以解這類食物的危害,因為綠茶中的多酚類物質和抗氧化劑可以阻斷亞硝胺的合成,可避免亞硝胺對人體的侵襲,從而保護人體的健康細胞。綠茶含有咖啡因,但它的咖啡因含量大約只有咖啡的三分之一。所以,每天喝幾杯綠茶可以增進健康,又不至于因為攝取過多的咖啡因而產生反作用。順注意的是,紅茶是沒有綠茶這種效果的。
食醋 當你實在難擋咸魚和臘肉的誘惑時,營養學家建議你采取一些保護方法。如在烹制時將肉蒸煮透,這樣亞硝胺會隨水蒸氣揮發掉一部分,最好再加點醋,醋可以使亞硝胺分解,又能使肉食之更美味可口。
烤白薯 如果你能在吃完羊肉串后再吃二個烤白薯,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白薯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它可以把羊肉中的有害物質裹起來排出體外,不讓它們被人體吸收。另外,烤白薯還能阻止人體對羊肉串中大量油脂的吸收,使你不至于攝入過多的脂肪。燒羊肉串和烤白薯,一對新鮮搭檔。
豆腐皮 皮蛋豆腐是一道家常菜,但實際上多吃豆腐皮更能幫助人體排出食物中的鉛,有助于降低人體血液中金屬鉛的濃度。這是因為豆腐皮所含的纖維素可以抑制食物中的鉛在胃腸道的吸收,另外豆制品中的鈣離子也可對抗鉛在人體的轉運和蓄積,加快鉛的排泄。
速凍餃子 速凍餃子雖然沒有家常餃子味道好,但它營養可一點也不差,而且一樣方便。再者,現在的速凍餃子品種比以前多了許多,你又有了更多的選擇。它從方便性的角度上來說也不差于方便面,作為后起之秀的速凍餃子的確可以替代方便面而稱為“速食之王”。
柚子 中醫藥學認為,柚子味甘、酸、性寒,有健胃化食、下氣消痰、輕身悅色等功用。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在吃了又油膩又麻辣的火鍋之后,一個柚子可以幫你滋陰去火,健胃消食。
1.將土豆切片、切條后,放入200℃的高溫油中炸后,土豆中含的維生素全部被破壞,生產出來的薯片、薯條不僅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氧化物質,同時還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還有采用蝦或魷魚做原料的膨化食品,經過油炸后,其含有的蛋白質都會被氧化。
2.在罐頭的制作過程中,由于原料的鮮度和營養成分都保存在采摘的瞬間,所以生產廠家為了保持色佳味美,經常要添加一些營養素及輔料,如人工色素、香精、甜味劑。幾乎所有的罐頭食品中都要添加防腐劑。
3.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很容易丟失。用清水浸泡10分鐘,維生素C會損失10%左右。再加上高溫、堿液的浸泡,維生素更是加速被破壞。經過么一番繁瑣的加工過程,果脯中的維生素可謂是已經所剩無幾。同時,在加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水果腐爛添加了致癌物質亞酸鹽,高鹽分的攝取對人體健康都是有害的。
4.爆米花是由玉米加工而成,它富含纖維,熱量很低,幾乎不含糖、鹽和脂肪。但是,現在的微波爐爆米花為提高口感,加入了大量附加成分,過多的糖分和香精對人身體有害。此外,街頭加工使用的高壓爐都是對身體有害的鉛制爐。
5.方便面的制作更是添加了防腐劑和香精,都可能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而燒烤食品,高溫不僅破壞了維生素,還會導致肉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質炭化變性。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三苯四丙吡,還會熏到食物上。
“垃圾食品”市場逐漸萎縮
近幾年來,中國營養師們在大力呼吁消費者盡量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美、英等國政府已明確加強對薯片等食品的廣告控制。
美國加州議會通過了兩項專門針對中、小學食品和飲料銷售的法案,對公立學校內銷售的食品、飲料的成分提出明確規定,在校園銷售的食品,所含脂肪的卡路里含量不得超過35%,其中來自飽和脂肪的卡路里含量不得超過10%,糖分的含量也不得超過35%。飲料必須含有50%的果汁成分,并且不得帶有任何甜味添加劑。該法案將炸薯條、可樂等食物擋在了校門之外。
據記者了解,在英國,這類食品的銷售總量已從2002年的306000噸下降到2005年的268000噸。
泰國衛生部促進健康辦公室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食品標簽的審查和廣告管理,并禁止在學校內銷售汽水和零食。
在南非,南非肥胖控制部門提議,政府應該對高脂肪、高熱量的快餐和含糖軟飲料等不健康食品征高稅,以應對南非日益凸顯的肥胖問題。
改進加工方式是出路
果蔬脆片都是采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加工而成,原料本身都具有營養元素,但經過油炸后營養元素會被破壞掉,同時還成為高油、高脂的食品。其實,“垃圾食品”中的薯片、話梅蜜餞、羊肉串、水果罐頭,其原料本身都富含豐富的營養,但是由于不恰當的加工方式,最終讓它們成了“垃圾食品”。
遠離垃圾食品保健康
螺螄粉不算垃圾食品。
1、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其他營養成分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而螺螄粉的食材豐富,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所以并不能算是垃圾食品。
2、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一種特色小吃,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備受多數人追捧。但螺螄粉煮制后,會飄散出一股“臭”味,因此很多人擔心吃螺絲粉會對身體不好,那么螺螄粉算不算垃圾食品呢?
3、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沒有其他營養成分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而螺螄粉的食材豐富,且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所以螺螄粉不能算是垃圾食品。
4、煮螺螄粉時,可以將在鍋中倒入清水,等水煮沸后再將粉絲放進去,等粉絲煮得有些軟的的時候,將粉絲撈出,將水全部掉到,再換清水煮一次,等水煮沸后倒入所有調料就可以了,這樣煮出的螺螄粉會更Q彈有勁。
(來源:文章屋網 )
兩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們班的炎雨同學沒來學校,她去醫院了,因為她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喝碳酸飲料和吃垃圾食品,所以她的身體一直很肥胖而且還非常不健康。
就在今天早上,她的牙忽然疼起來了,班主任及時給她家里打了電話,并找了其它的老師來幫忙把她送進附近的醫院。
經醫生檢查,她牙齒有問題的原因是喝多了碳酸飲料,而肥胖是因為常吃垃圾食品。
醫生告訴她,以后只要少喝碳酸飲料,少吃垃圾食品,牙就不會疼了。而且只要堅持鍛煉,她也會變得非常健康。
炎雨的事件告訴我們:少吃垃圾食品,少喝碳酸飲料,多鍛煉,對我們只有益處沒害處。
疑問一:
白米飯只有淀粉,只有糖
【回應】白米飯提供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另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把白米飯視為垃圾食品未免太聳人聽聞了。”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介紹,白米飯含有約8%蛋白質(按大米重量計算),每天吃6兩(300克)大米(符合膳食指南推薦量)可以獲得24克蛋白質,大約是普通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推薦量的1/3。雖然米飯中蛋白質質量的確不如魚肉蛋奶,但大米蛋白質與其他來源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后,可以提高整體蛋白質營養價值。另外,白米飯(精制谷物)中還含有少量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族)、礦物質(如鉀、鈣等)、膳食纖維等,白糖則完全沒有。
網文稱,“白米飯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有淀粉,只有糖”。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醫學博士、在日中國人醫師協會理事長錢勇表示,“根據日本科學技術廳資源調查會編制的資料得知,大米成分中大約75%為糖(淀粉),余下的25%包含有蛋白質、脂類、維生素B1、B2、鈣、鐵、鋅和食物纖維。”
四川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曾凱宏指出,大米中含的糖是多糖,是淀粉,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每種食物都有營養價值,只是營養素含量不同而已。
網文稱,“美國《活得夠長活得更幸福》的作者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在他所推出的食物金字塔中,將五谷類完全去除,代以更多的豐富的蔬菜!”
錢勇指出,主食是不同人種不同民族根據各自環境、氣候條件、生產能力作出的歷史選擇,而亞洲人自古以來就選擇大米作為主食。由于人的大腦唯一的能源是由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的葡萄糖, 因此每個人每天都必須進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光補充蛋白質或脂肪類食物無法提供大腦所需能量, 也無法維持人腦的各項機能。
王興國表示,“五谷類完全去除”不是主流觀點,更不是可以推廣的指南。倒是有很多保健品直銷企業在推這種“低碳減肥法”。
“確實有雷?庫茲韋爾主張的‘修改食物金字塔’一說。”錢勇稱,“雷?庫茲韋爾開有一家出售保健食品的公司,作者造的聲勢很大,很可能是商業炒作。”
疑問二:
白米飯吃成糖尿病?
【回應】糖尿病是遺傳和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從外因來看,大家吃得好了,運動少了。
對于一些網文將糖尿病的原因歸咎于白米飯的觀點,專家們也并不認同。
“糖尿病發病的原因,是遺傳和外部環境兩個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科內分泌主任醫師李秀鈞介紹,糖尿病患病率,美國是11.3%,全世界平均水平是8.3%。2010年,由國家疾病控制中心、中華內分泌學會等多個組織在全國抽樣9萬多人進行調查發現,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是11.6%。我國糖尿病短時間發展非常快,主要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包括生活方式改變了,吃得好了,運動少了等等。
多位專家表示,糖尿病是綜合原因形成的,吃白米飯不會吃成糖尿病,但糖尿病人的確應注意少制谷物。對于已經患糖尿病的患者來說,由于白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消化吸收后升高血糖的反應很快(糖指數高達87),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白米飯(精制谷物),代之以粗糧(雜糧、雜豆、全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同時提醒:不甜的白饅頭和白面包,也都屬于血糖反應超高的食品,糖尿病人應注意攝入量。
曾凱宏認為,除了控制飲食,在運動方面建議選擇有氧運動來降低血糖。
網文還稱,中國人白米飯吃多了。“人體每天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只有50克,體力勞動者也只需要100克(二兩)。可是中國人,連小孩子,都是動不動一餐就吃半斤(250克)米飯。”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每個人情況不同,需要的能量不同,攝入碳水化合物的量也會不一樣。”曾凱宏指出。
王興國介紹說,每天50―100克的碳水化合物是最低需要,而不是正常生活的需要量。日常生活,特別是體力勞動或者運動,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每天二三百克是大多數指南推薦的。
“不同年齡、不同生活強度需要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數量不同。”錢勇稱,老年人因為新陳代謝降低, 日常活動減少,的確可以適當減少白米飯攝取量。
疑問三:
主食怎樣吃更健康?
【回應】總量合理,粗細搭配,制作混合主食。
對于主食應該怎么吃的問題,專家們認為,多吃雜糧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白大米營養價值不如雜糧飯或糙米。”王興國表示,糙米(去掉外殼,保留內皮和靠近皮的部分)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膳食纖維和多酚類植物化學物,對慢性病和抗癌有益。從這個意義上說,白米飯的確是“去其精華”。
范志紅表示,按營養價值來算,提供同樣熱量,雜糧粥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是米飯的3倍以上。另外,雜糧粥的消化速度比白米粥慢,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慢,其中所含的能量釋放相對緩慢,不容易發生餐后血糖難以控制的問題。
要降低血糖反應,主食應當怎么吃呢?
食品包裝盒是干垃圾。餐盒、餐巾紙、濕紙巾、衛生間用紙、塑料袋、食品包裝袋、污染嚴重的紙、煙蒂、紙尿褲、一次性杯子、大骨頭、貝殼、花盆等都屬于干垃圾。
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廢棄物。
(來源:文章屋網 )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那就得多加注意,傍名牌,打擦邊球,甚至假冒食品到了嚴重泛濫的地步,一不留神,你就買到“山寨食品”。
日王仔牛奶,營養專線,營養抉線,吳老吉,統一集團,娃哈哈集團,依利牛奶、、、、、。不要以為這是故意編出來的產品名稱。它是中國農村消費市場的一種特有現象,各種各樣的“山寨食品”在農村消費市場大行其道。
春節期間,大部份時間都在鄉下,走親訪友,農村有個習俗,去哪家拜年都得提個禮盒,禮尚往來,提高了農村的節慶消費,禮盒產品也隨著旺銷。
上面這些產品名稱都是筆者在湖南農村市場上所見到的禮盒商標,日王仔牛奶的包裝幾乎與旺仔牛奶一樣,就是顏色紅點,營養專線和營養抉線簡直就跟正宗的營養快線一模一樣,吳老吉就是王老吉,統一集團旗下有果汁,冰紅茶,奶茶,娃哈哈集團有果汁,可樂。依利牛奶就不用說了,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名牌,在這里幾乎都能找個它的兄弟姐妹,而且,看上去都是雙胞胎,稍不注意,就會被糊弄。
山寨食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包裝幾乎與名牌產品一模一樣,只在商標名稱上面動了一下手腳,此外,就是包裝精美,清一色的禮盒,大大方方,足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其實,一看便知那是仿冒產品,可生活在農村,又有幾個人有能力分辨得出是真是假,真名牌都不認識,更何況鑒定仿冒品。在筆者選購禮盒的過程中,一位老太太走在旁邊向店家說要購買一箱兒童喝的牛奶。(其實牛奶在她眼里沒有概念,自然也就搞不清牛奶的分類,干脆籠統的說一句兒童能喝的牛奶)。并且再三強:不要給我假的!她沒有辨別真假的能力,只有期望店家能良心發現不給她假的。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店家將一箱日王仔牛奶遞給了這位老太太,老太太接過來,仔細端詳一番,問,多少錢。就這樣,店家順利做成了這單生意,老太太也滿意的提著那箱日王仔牛奶走了。真的不敢相信,接受禮盒的那戶人家是不是會將它當作旺仔牛奶收貨?
這就是農村消費現象,老百姓沒有慧眼識珠的能力,他們的購買取向都是隨店家吆喝,沒有自主選擇意向,特別是禮品,包裝越大越好,價格越便宜越好,正因如此,才有了山寨食品生存的土壤。
其次,利益驅使也是導致山寨食品食品泛濫的主要原因。所謂山寨食品,必定產自山寨廠家,所謂山寨廠家,肯定沒有生產條件,無須繳費納稅,缺乏監管,所生產出來產品幾乎沒有質量可言。在選購的過程中,隨機取出幾樣產品看了看,大部份都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地址,沒有電話,有QS安全認證標志,沒有QS認證編號,廠家利益驅使,店主也是如此,有人上門推銷,不管產品質量,只想知道東西賣不出能賺多少錢,利潤越高,他們就越愿意進貨。反正農民沒有消費意識,圖便宜,只有不吃死人,管它從哪里來。所以,當時看到的情況就是這么現實,山寨食品全部都擺在店門口臨時搭起的木板上,選了半天,沒有我要買的特侖蘇,后來還是店主從倉庫里翻了半天才給我。問他怎么不把這些名牌擺外面,他的回答可以理解,但不能原諒。他說:賣這些東西賺不到什么錢,我賣一箱雜牌牛奶,可以賺10多塊,足以抵上十箱正宗品牌,(天那,剛才那箱牛奶才收32塊錢)。農村人不識貨,給他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真的要把一箱正宗品牌與雜牌擺在一起,大部份都會選擇雜牌,為什么,便宜啊,價格是只是正宗品牌的一半。要正宗品牌的人很少,點名要買我就去倉庫拿,擺在外面占地方。
說占地方,其實不就回到利益問題上面來了嗎?
在鄉下期間,有幸喝到了一瓶山寨營養快線,山寨名為:營養專線,其實不想喝的,可能是出于對山寨食品的一種好奇,還是倒了半杯,從瓶子的質量來看,的確還可以,硬度與韌度與營養快線相差無幾,濃度差一點,聞著還挺香,有點刺鼻,喝了一口,再也沒有膽量再喝下去,全都是香精味,憑直覺,它這里面全都是香精和添加劑,所謂的成份和營養標識都是形式,照搬營養快線而以。
山寨食品食品當中,有很多是兒童產品,酸奶,小吃,都是兒童產品,識貨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一盒山寨酸奶的成本肯定低于一瓶正宗飲用水,但它的價格卻是飲用水的兩倍,但產品質量后面所制造出的社會問題卻難以估計。
一直以來,農村消費市場是監管空白,農村集貿市場是三不管地帶,農村消費者沒有品牌意識,沒有產品質量意識,選購產品,除了看價格還是看價格,沒有主意的,就任店家擺布,自己只管掏錢害自己。
說山寨食品不如直接說它是假冒偽劣,產品質量沒有缺乏保證之外,售后服務也根本無法實現,山寨食品是不合格的產品,是垃圾,消費者吃下去喝下去之后,不能保證不會出問題,特別是兒童,萬一不幸出事,找誰去,沒名沒姓,就算找到,黑心廠商早就逃之夭夭,沒有工商登記,去哪里找人?
本欄目撰稿人趙霖研究員是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特聘全國健康教育首席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學會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微營養素的營養生理等科學研究,著有多本營養學著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的膳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膳食結構的“西化”,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等“文明病”開始登陸中國。膳食結構的“西化”主要體現于“洋快餐”的流行。
洋快餐以三明治和漢堡包為典型代表,還有甜飲料和油炸食品等。“洋快餐”的最大缺點就是肉量太多、蔬菜太少,高熱能、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低維生素、低礦物質。如漢堡包中夾了一大塊肉餅,卻只有一小片生菜葉和薄薄的一片西紅柿。此外,洋快餐的甜飲料含大量糖分,而將馬鈴薯用油炸成“炸薯條”后熱能大大增加,維生素卻被破壞了。可見,“洋快餐”的營養結構極不合理。若是把吃“洋快餐”作為時尚或對孩子的獎勵,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膳食是合理的,三餐就應當多吃肉,長此下去怎么可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
營養專家指出,食物的熱能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是最理想的飲食構成比例。另外,還要求低鈉(每天1至3克鈉,即每天3至8克氯化鈉)、低糖和高膳食纖維(每天20至30克)。按以上標準衡量,可以發現“洋快餐”具有三高(高熱能、高脂肪和高蛋白質)和三低(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的特點。美國出版的一本快餐專著估算,若一日三餐全吃快餐,攝入總熱能可能達3005千卡,遠高于中年男女所需熱能值(分別為2700千卡和2000千卡)。營養學中有個專門術語叫“脂肪熱比”,即膳食中攝入脂肪的產能與膳食所能提供的熱能的比值,正常脂肪熱比為20%至30%,脂肪熱比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健康。洋快餐食品的熱比指數相當高:三明治熱比為52%、奶油為90%、冰淇淋為52.9%,所以營養學家為“洋快餐”取了個綽號,叫“能量炸彈”。此外,“洋快餐”中食物脂肪熱能達1440千卡,占總熱能的48%,大大超過了30%的標準。含鈉4.9克,也超過了每人每日攝入標準。眾所周知,高熱能攝入易誘發肥胖,高鈉則誘發高血壓。由于快餐食品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都稱“洋快餐”為“Junk Food”,即“垃圾食品”!
我赴歐當訪問學者時,多次見到國外的家長教育孩子拒絕美式快餐,指出:“垃圾食品”損害健康,成人也注意盡量少吃這類食品。一些城市管理部門不允許快餐店建在繁華的市中心,以期減少快餐對顧客的誘惑和危害。
反觀中國,自1987年首家“洋快餐”落戶京城,十多年來西式快餐越賣越火,對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習慣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洋快餐”的促銷手段是以兒童為對象,簡單的游樂設施以及種種小禮物吸引著孩子,“洋快餐”中的甜食也在引誘著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尚未形成穩定的飲食習慣,就餐心理的可塑性比較強。在消費“洋快餐”的過程中,不良的飲食習慣不知不覺地形成了。不難理解,偏食的習慣大都是在兒童階段養成的。目前,肥胖已成為中國青少年無法回避的嚴重健康問題。毫無疑問,經常食用“洋快餐”這類“三高”食品是主要原因之一,“洋快餐”對我國兒童飲食結構造成的錯誤導向更是貽害無窮!因此,我們必須讓少年兒童學習些飲食營養方面的知識,認識“洋快餐”對健康的危害,自覺抵制“洋快餐”。“洋快餐”本來就是美國人沒有時間正式就餐時才吃的方便餐、便宜餐,和中國人吃個包子、喝碗餛飩沒有什么區別,根本就不是什么“中產階級的生活”,它大肆宣傳,爭奪青少年和兒童,無非想讓我們的孩子從小習慣“洋快餐”,一生都喜歡“洋快餐”,甚至把這個愛好傳給第三代,從而培養出穩定的消費群體。
飲食“西化”的原因是營養知識普及和教育的滯后,經濟雖然上去了,但錯誤導向造成的營養問題卻出現了。有趣的是,正當我們主食由粗變精之際,發達國家卻大踏步走回頭路,由精向粗的復歸。正當我們拼命吃肉制品、甜食,喝可樂等甜飲料的時候,許多西方發達國家號召拋棄這種飲食習慣。在德國,全麥面包銷路大暢;在加拿大,黑面包更是必備的主食;在日本,烤紅薯的香氣重又飄散在城市街頭;在新西蘭,“主食吃雜一些,配以豌豆、蠶豆等”已成為政府的號召;美國則把粗糧和蔬菜引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與我國“粗茶淡飯保平安”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國與發達國家在飲食習慣上和觀念上的逆向變化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已明白無誤地提醒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審慎對待熱度日高的飲食“西化”誤區了!
一、“健康菜譜”不夠健康
美國最著名的心臟病專科醫院——克利夫蘭診療院發言入安杰拉,卡爾曼說,診療院院長、國際著名心臟病專家托比。科斯格羅夫認為,醫院必須禁止漢堡包、薯條之類食品出現,為醫院倡導的建立有利心臟健康的飲食結構做出表率。——“我們的食物構成必須和我們告誡病人的一致”,卡爾曼解釋說,——“我們不能在勸告病人調整飲食結構的同時,又向他們提供鈉和脂肪含量過高的食品。”“我們不能再繼續向病人散發錯誤的信號,特別是那些糖尿病和肥胖癥患者。”醫院認為,麥當勞為大家提供的“健康菜譜”不夠健康。安杰拉,卡爾曼說:“我們歡迎他們(麥當勞公司)提出更健康的食品搭配,但僅添加一份沙拉是遠遠不夠的,他們菜單上的其它食品都含有太多的鈉和脂肪。”
二、“垃圾食品”沒有特指
除了洋快餐之外,也有人覺得“垃圾食品”還應包括那些油炸和膨化食品,比如薯片和蝦片等。如今多數學者的眼中,“垃圾食品”已經不單指洋快餐了。有的學者認為,“垃圾食品”是指那些僅能提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品,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三高”食品。也有學者認為“三高食品”本身無罪,不能簡單地稱其為“垃圾”。雖然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長期大量攝人高熱量食物,不但容易使人長胖,而且還容易使腫瘤(乳腺癌和結腸癌等)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多。“腰帶長,壽命短”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說,一個人每天攝人過量的油脂和糖類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弊大于利。從這個概念上來說,廣大民眾把這些提供了過剩熱量的食物列入“垃圾食品”的范圍就不奇怪了。
有些專家認為,把所有“三高”食品歸類為“垃圾食品”并不十分科學,因為脂肪和糖類食品是人類必須的能量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消化內科教授楊昭徐認為,油炸類與燒烤類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一些腌制的、膨化食物和精加工的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等危害很大的化學成分;還有的食品中加入了過量的人工添加劑,這些食品給人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潛在危害,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
三、“垃圾食品”對兒童危害最大
食品專家奉勸所有珍階健康的人都應該遠離“垃圾食品”,尤其是那些被專家稱為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如油炸(油條、油炸糕等)、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可長期保存的肉腸之類食品等。特別是其中的油膩食品增加了不易消化的因素,往往要在腸道呆很長時間,不但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因素,還促使血液超量流入并滯留胃腸道,促使體液酸性化,因此最容易帶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富貴病。
特別是“垃圾食品”對兒童的危害,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對兒童的智力、身高發育會產生極不良影響。高脂飲食會導致兒童肥胖,肥胖影響激素代謝,如果胰島素分泌過少會抑制蛋白質合成,這對兒童的發育極為不利。一份由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和上海青少年健康體質與評價中心合作的抽樣調查顯示,上海市66%的孩子身高不理想。專家指出,不加控制地食用漢堡包、炸雞、炸薯條等快餐食品以及蝦片等兒童愛吃的膨化小食品,不但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還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肥胖兒童體內脂肪過多,還會對神經細胞產生影響,損害孩子正常發育的神經通道,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傷害。
據新華社消息,英國將通過法律,禁止電視臺在兒童節目中播出“垃圾食品”的廣告。同時那些“不健康”的食品,也必須在包裝上打上醒目的標志,以阻止英國人的肥胖趨勢。在我國,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眾多由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的疾病正在迅速蔓延,而保持科學、均衡食品的飲食習慣,遠離“垃圾食品”,是減少這些疾病的重要保證。
四、別再用洋快餐獎勵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在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發、上豆文化(指坐在沙發上吃著薯條、喝著可樂看電視)正在威脅著人類健康。前不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因患心臟病而接受心臟搭橋手術,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言。克林頓一向愛吃快餐食品,在手術之前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愛吃快餐食品也許是造成他心臟出毛病的重要原因。
味蕾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孩子們的味蕾要比我們的多,所以,他們的嘴真的很刁,挑食也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吧。其實仔細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誰還沒個不愛吃的東西呢?當你不斷地嘮叨孩子總是挑出湯里的蔥花時,心里可能正偷著樂呢――怎么跟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
到了6歲,挑食已經成了一個明顯的“成長標志”了,辣的不吃,胡蘿卜不吃,芹菜不吃……以前把這些怪味菜和別的混一起還能蒙混過關,現在他已經會拒絕了,也會熟練地用小手把不好吃的菜渣渣一點一點挑出來。
專家說,只要把健康食物放在桌上就行了,別和他吵架,別對他嚷嚷。而且,盡量讓飯桌上有一樣寶寶愿意吃的東西,讓他自己選擇吃什么,吃多少。如果他只吃饅頭,那就只吃饅頭好了。放心,他不會餓著自己,也不會因為營養不良而蒸發。關鍵是不要為吃什么和他爭來爭去。當然,你得盡量把蔬菜做得更美味些。
關于挑食的四個問題:
孩子不愿意吃肉,如何補充蛋白質?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梁芙蓉:即使孩子一點兒肉都不吃,也有很多辦法讓他獲得充足的蛋白質。3~6歲的孩子每天早餐吃面包時夾兩片奶酪,或者每天至少喝250毫升牛奶,蛋白質攝入就差不多了。
寶寶愛吃甜食怎么辦?
美國注冊營養學家明迪?赫爾曼:給孩子規定固定的甜食時間,一天吃一次,最好在午飯后或作為下午的零食。數量上可以是一兩塊糖,兩塊曲奇餅干或者一個小圓筒冰激凌。要是吃完這樣一份以后,孩子還想吃更多,家長一定要堅決地拒絕。
寶寶愛吃垃圾食品怎么辦?
美國食物和營養專家桑德拉?巴斯汀:給他講明白垃圾食品偶爾吃吃還可以。在快餐店引導孩子選較為健康的食物,如烤雞胸而不是炸雞。如果孩子在超市里看中了一種非健康的零食,你可以先花上幾分鐘的時間跟他說說這個東西的價格,以及它的營養價值。
我的孩子吃得很少。這正常嗎?
美國注冊營養學家梅勒妮?沙依:美國營養協會研究表明,如果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幾乎所有孩子的飲食都能滿足自己的營養所需,即使媽媽們認為極挑食的孩子也不例外。你可以記錄下孩子一周內吃的所有食物,然后根據“膳食寶塔”標準來評判并改進。
鈣片是嬰兒的垃圾食品
一份衛生類媒體曾刊發醫生署名文章指出,鈣片是嬰兒的垃圾食品。
通過動物實驗知道,市面上出售的各種鈣劑,其中鈣的吸收率不會超過30%,奶粉中鈣的吸收率在80%以上。
對于嬰兒補鈣,醫生觀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