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6 03:08: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現狀與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音樂藝術教育課程能夠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體驗到美的熏陶,增加對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惡的分辨能力,不僅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我國,大部分職業院校都開設來音樂藝術教育課程,但在教育方式、教學模式、方法和內容方面還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問題,因此亟需改革和完善。本文在分析我國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對如何更好的實施音樂藝術教學進行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職業院校 音樂藝術 教育現狀 對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縱深發展,素質教育在我國職業院校中也逐步發展起來,作為培養學生素養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音樂藝術教育業成為職業院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課程之一。但限于就業壓力等的影響,大部分職業院校存在將音樂藝術教育置于冷門狀態的情況,缺乏重視,師資隊伍不足,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一、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育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不合理
根據調查解,在大部分的職業院校中,音樂藝術教育課程大都是選修課,以音樂欣賞課為主。這種課程設置對于音樂藝術教育來說,由于時間和教學量受到限制,根本沒法實現課程設置目的和音樂藝術的目標。另外,部分職業院校的音樂藝術課大都為專業大課或專業小課,缺乏音樂理論大課,學生在理論知識掌握方面較差。這不僅增加來教師在其他課程中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教授壓力,同時影響來其他課程的深度學習,影響到學生的總體學習效果,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手段有待多樣化
對于音樂教育來說,除了進行課堂教學外,還需要藝術實踐,二者只有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音樂藝術的提高,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真正培養出合格的音樂藝術學生隊伍。但從目前大多數高職音樂藝術教育實踐來看,教學形式大部分仍舊停留在課堂的傳授上,大都是教師將自己的感受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教學方式單一,缺乏魅力,不利于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的培養和提高,音樂教育目標很難實現,因此職業院校在教學手段方面需要多樣化,重視實踐的教學作用,采用模擬實踐、借校實踐、全能競賽、舞臺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
3.音樂活動有待豐富和完善
從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的音樂活動來說,專業的音樂活動幾乎沒有或很少,學校很少制定或沒有總體規劃,缺乏音樂教育活動實踐,沒有專業音樂教師的指導,缺乏音樂活動。少有的校音樂活動也大都為社團組織來組織,且在課余時間自己排練、演出。學生在學習音樂藝術課程后,缺乏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和平臺,不能很好的展現音樂藝術的魅力,音樂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因此在學校來說,還需要加大對音樂的活動的重視,積極組織多種音樂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其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做活動的主體。
二、完善對策分析
1.積極進行課程設置的改革和完善
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根據課程設置需要,在做好社會調研的基礎上,在了解社會總體需求方向的條件下,缺乏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不僅要考慮到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也要配合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需求,在內容設置上體現出合理的適應性。不僅要有西洋古典歌劇和藝術歌曲,也要有民族聲樂的內容。同時,要加強音樂理論大課的課時,加強對音樂理論課是的重視程度,為學生掌握更高級的知識和技能打下基礎。
2.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要改革傳統教學手段,避免滿堂灌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加強師生互動,同時讓學生自主策劃節目、自我排練節目,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演唱中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鍛煉其組織能力。第二,要重視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的有機結合,注重普及與提高:要積極利用社團,引導學生在課外多多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將課堂學習的知識自覺應用到實踐中區。第三,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多媒體等新型科學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比如:在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豐富學生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同時,將教學中的重點和理解點,通過媒體教學手段如各種音頻和視頻、圖片和文字資料等形式來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技能。
3.開展多樣的音樂活動
素質教育實現的前提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職業院校在實施音樂藝術教育時首先需要堅持興趣與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原則,以調動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和根本,堅持課外與課內學習的結合,既要普及學習音樂藝術教育,又要體現提高原則,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社團活動,教師要起到引導和主導作用,給予專業性指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社團活動質量,促進社團活動組織形式上的不斷創新。
4.教材的選擇要與時俱進
職業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不同,是三年制,因此相對來說音樂藝術的教學課時要少,在聲樂教材及其內容選擇方面要適應職業院校的特點,并根據學生學習特點來選擇,不能采取追求“概而全”和“一刀切”策略,對于不需要開設的課程要果斷進行合并或者取消,保留聲樂、鋼琴、舞蹈等專業技能課程,根據目前文化市,場發展的需求,適當開設音樂技術和管理專業,以促進職業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就業適應度,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育的優勢和特長,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三、結語
音樂藝術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職業院校應加強音樂藝術教育重視,加強投資和教學力度,教師也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育質量,以促進職業院校藝術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摘要:
音樂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職業院校的音樂藝術教育還沒有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桎梏,教學成效不如人意。甚至與素質教育目標相背離。本文在深入闡述音樂藝術教育在職業院校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在職業院校中提高音樂藝術教育的成效,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關鍵詞:
音樂藝術教育;職業院校;教學成效
職業院校的音樂藝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專業人才,而是從精神、心靈及智力等方面對他們教育和培養,促使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院校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從素質教育的視角出發,通過音樂藝術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思想道德素質健康發展以及情感素質的進一步豐富和提高。
一、音樂藝術教育在職業院校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1.音樂藝術教育可以抒發情感、陶冶情操
音樂藝術教育是一種“美”的教育。學生在參與音樂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會在無形中得到提高,從而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這種美不局限于感官上的享受,更在于心靈上的熏陶,幫助學生凈化心靈、塑造完美人格。首先,音樂藝術教育內容來源于我國燦爛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精神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結晶。通過學習音樂藝術教育素材,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祖國歷史悠久、燦爛優秀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是音樂藝術教育深厚文化內涵的作用。其次,通過參與音樂藝術學習,可以掌握音樂藝術的基礎知識及審美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能力的基礎,也是挖掘和體現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個性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最后,音樂藝術教育能夠通過感官體驗觸動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促使其精神世界的豐富和發展。由此可見,音樂藝術教育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美育”功能。
2.音樂藝術教育可以發展人的形象思維
音樂藝術教育過程是一種審美的過程。在審美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審美對象進行想象和創造。換個角度講,音樂藝術教育有助于開拓思維,激發幻想,進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及創新思維能力。大量教學實踐證明,藝術類學科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其在專業領域獲得突破性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明確規定學生必須在360學分的課程中選擇72學分的音樂藝術及人文學科課程。這進一步證明了音樂藝術教育對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
3.音樂藝術教育可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是新時期我國發展的戰略性任務之一。音樂藝術教育是對學生思想、情感等精神境界的教育。也就是說,音樂藝術教育屬于精神文明建設范疇。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可以通過音樂藝術教育這個重要途徑向學生宣傳真、善、美,批判假、惡、丑,用音樂藝術的感染力去感化學生、教導學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二、如何在職業院校中提高音樂藝術教育的成效
1.加強師資建設,改進課程設置
受各種因素影響,職業院校的辦學經費比較緊張。這使得職業院校把資金主要投入到文化知識課程的建設方面。由于缺乏資金支持,職業院校的音樂藝術教育師資建設比較落后,嚴重影響到音樂藝術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而且由于職業院校對音樂藝術教育的“輕視”,文化課教師占用音樂課時間的現象普遍存在。對此,職業院校必須提高對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視,加大對音樂藝術教育的資金投入,建設專業的師資隊伍,改進和完善音樂藝術教育課程設置。首先,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師入職門檻,從根源上提升音樂藝術教師專業水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定期聘請高水平音樂教師開設音樂課程公開演講或進行音樂實踐活動指導。其次,強制性要求每個專業都開設音樂藝術教育基礎課及一些簡單的實踐課程。最后,合理劃分音樂藝術教學課程學時,禁止其他文化課教師占用音樂課時間。
2.加強音樂藝術課外活動
一些職業院校雖然開設了音樂藝術教育課程,但大多是講解一些經典名曲,讓學生欣賞。或者講音高、音準、弦長、調式等枯燥的樂理知識。現如今,音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更是音樂文化消費市場的一支主力軍。由此可見,他們對音樂的喜愛程度。但他們卻對音樂藝術教育課程提不起興趣。歸根結底是由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落后,導致學生對刻板、單一的音樂藝術課堂教學產生抵觸、厭煩心理。因此,職業院校的音樂藝術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接受音樂藝術教育,提高音樂自身音樂素質。開展音樂藝術課外活動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通過開展歌唱藝術比賽、歌曲創作大賽、音樂藝術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音樂藝術活動,不僅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而且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把音樂培養成學生的終身興趣。
3.加強教研活動,實現資源共享
教研活動是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提高的重要依托。職業院校可以建立音樂藝術教育教研機制,為教師提供一個互相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成長進步的平臺。比如,在教研活動中,可以音樂藝術教學中產生的問題組織專題討論,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促使音樂藝術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此外,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學習和吸收最新的音樂藝術教育理念和知識,促進自身專業發展,進而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藝術教育在職業院校整體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音樂藝術教育,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在當今社會,通俗歌曲與流行音樂“大行其道”,職業院校更要強化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趣味和能力,抵制通俗歌曲與流行音樂中一些不良內容的侵蝕。
作者:黃元 單位: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1.積極進行課程設置的改革和完善
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根據課程設置需要,在做好社會調研的基礎上,在了解社會總體需求方向的條件下,缺乏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不僅要考慮到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也要配合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需求,在內容設置上體現出合理的適應性。不僅要有西洋古典歌劇和藝術歌曲,也要有民族聲樂的內容。同時,要加強音樂理論大課的課時,加強對音樂理論課是的重視程度,為學生掌握更高級的知識和技能打下基礎。
2.不斷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要改革傳統教學手段,避免滿堂灌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加強師生互動,同時讓學生自主策劃節目、自我排練節目,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演唱中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鍛煉其組織能力。第二,要重視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的有機結合,注重普及與提高;要積極利用社團,引導學生在課外多多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將課堂學習的知識自覺應用到實踐中區。第三,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多媒體等新型科學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比如:在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豐富學生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同時,將教學中的重點和理解點,通過媒體教學手段如各種音頻和視頻、圖片和文字資料等形式來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技能。
3.開展多樣的音樂活動
素質教育實現的前提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職業院校在實施音樂藝術教育時首先需要堅持興趣與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原則,以調動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和根本,堅持課外與課內學習的結合,既要普及學習音樂藝術教育,又要體現提高原則,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社團活動,教師要起到引導和主導作用,給予專業性指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社團活動質量,促進社團活動組織形式上的不斷創新。
4.教材的選擇要與時俱進
職業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不同,是三年制,因此相對來說音樂藝術的教學課時要少,在聲樂教材及其內容選擇方面要適應職業院校的特點,并根據學生學習特點來選擇,不能采取追求“概而全”和“一刀切”策略,對于不需要開設的課程要果斷進行合并或者取消,保留聲樂、鋼琴、舞蹈等專業技能課程,根據目前文化市場發展的需求,適當開設音樂技術和管理專業,以促進職業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就業適應度,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育的優勢和特長,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5.結語
音樂藝術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職業院校應加強音樂藝術教育重視,加強投資和教學力度,教師也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職業院校音樂藝術教育質量,以促進職業院校藝術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作者:楊華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