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安全教育制度

網絡安全教育制度

時間:2023-04-20 08:34: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安全教育制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本學期,我校安全工作將繼續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加強以學校安全為本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以“隱患險于明火,防火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針,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上級各部門安全工作要求和學校工作計劃,根據新的形勢,防抗h1n1甲型流感,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完善學校內部安全管理體制,形成齊抓共管校園安全的整體網絡,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

二、實施方案

求新務實嚴管理,追求規范顯安全。注重平時安全教育,致力防范,狠抓安全管理質量,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強化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始終把全校師生的安危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認真貫徹執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和要求,上學期制定并實施《誠明小學創建“平安校園”預案集》和《誠明小學防抗h1n1甲型流感預案》,本學期繼續貫徹落實。防患于未然,保障學生在校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衛生安全,保證學校財務安全,堅決杜絕重、特大等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具體工作

1、強化學校安全工作管理體系

(1)認真貫徹落實各級安全工作文件、會議精神,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2)在嚴峻的h1n1甲型流感防控中積極采取各項有效措施;貫徹落實“每天晨檢制度”,在防控h1n1工作中做到“零記錄”和“零報告”。落實“每個午別最后5分鐘安全教育制度”及“每周五最后一節課(安全教育班隊課)安全教育制度”,增強安全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強化保安管理機制、每天協管學校安全并在放學后護送學生有序過公路。

(3)上學期末及新學期初校長帶隊排查安全隱患,并形成記錄。

(4)開展每周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每周一升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時段、每周最后一節課的班隊會舉行安全教育活動并形成常規。

各項安全教育活動務真、務實,并有記錄,力保不出現安全責任事故。

2、高度重視,嚴格管理。

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責任重于泰山。校園安全無小事,對安全工作千萬不能馬馬虎虎,更不能抱僥幸心理、。學校繼續堅持以學生安全為本的思想,想學生所想,急家長所急,集中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財力解決好重點、難點安全問題,安全教育、安全宣傳、安全檢查要嚴格督促、管理。快速應對和處理來自學生的一切偶發性、突發性安全傷害事故,以有效的工作和科學的處置,贏得問題解決的最佳時機。

(1)安全工作警鐘長鳴,防患未然。把安全放在學校各項工作之首,對學生負責,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

(2)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工作制度,努力把安全防范工作做細做實,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3)進一步完善、健全學校安全管理網絡,明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職能,明確安全工作職責。

(4)嚴格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機制和獎懲制度,做到誰失職,誰負責,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防范于未然。

3、突出重點,落實措施。

對校園安全有預防,并突出重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運用多種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學生喜聞樂見,便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使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懂得居家安全、校園安全、出行安全、社會安全和一些基本常識,包括防詐騙、防勒索、防搶劫、防拐賣、防火災、防賭博、防等常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對不良現象的辨識能力。安全管理突出重點。確保重點安全工作的落實,電腦室定期進行清除互聯網的有害信息;注意檢查更換陳舊電器線路及電閘開關箱、體育器械等安全教育事故的防范。

(1)加強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制度,分工負責,層層落實,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安全進行,落實學校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強安全教育,利用好晨會、班會、國旗下講話、上下午放學前(力求教案上有體現)等渠道,幫助學生確立安全意識,嚴格課間、午間活動,盡可能地杜絕追逐、打鬧現象,規范自主行為,增強安保能力。要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與管理,嚴肅路隊紀律,確保學生到校、離校一路平安。加強對學生校外行為的安全教育與引導,做到不玩火、不玩水、不玩電、不玩車。組織學生看一本安全教育錄像;出安全教育黑板報;上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全面進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有安全教育的專門記錄簿,組織作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巡回展覽或展播活動,進一步增強師生的交通安全與法制意識。

(3)細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實實做好教師的護導值日工作,做好對學生的活動監護工作,保證學生在校園內的安全工作。嚴格對學生的課間午間活動、上下樓梯、集會集隊、體育課、活動課等安全的指導與管理,盡可能地杜絕追逐、打鬧等現象的發生;細化安全監護,切實做好護導值日工作,監護學生活動行為。

第2篇

1.1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1.1.1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題

人身安全就是指大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受到危險的影響。大學生的人身傷害主要出現在運動損傷、燒傷、觸電等,或是遇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比如遇到搶劫、打架、傳染病等。在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中,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這也更容易為大學生帶來人身安全問題。另外,還有財產安全問題。大學生的財產安全受到侵害主要來自于盜竊案件。

1.1.2消防安全問題

在大學校園中,人口是非常密集的,一旦發生消防安全問題,后果往往比較嚴重。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同學們帶入學校的電器也越來越多,電腦、手機,甚至還有熱得快、電爐等違禁用品,一旦這些電器質量不達標,很有可能造成短路的現象從而造成火災。

1.1.3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所以大學生也同樣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很多高校的食堂都出現過食品中毒的現象,這主要就是由于學校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不夠重視造成的。在高校中,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不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還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

1.1.4網絡安全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近年來高校中,同學們也都普遍帶著筆記本等工具來進行上網,同時,隨著手機市場的發展,基本上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可以上網。那么在這個網絡普及的時代,同學們就面臨著網絡安全問題。互聯網的內容非常豐富,信息量也比較大,同學們對于網絡也都具有較大的興趣。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網絡詐騙現象。很多不法分子通過QQ、郵箱等通信方式,來對大學生進行詐騙,從而造成損失。另外,很多同學沉迷網絡,也對同學們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1.2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面臨的挑戰

1.2.1日益社會化的發展趨勢給高校帶來諸多不安全因素

目前,我國的各個高校與社會的聯系都日益密切,改變了往年的封閉狀態,以開放的姿態呈現在社會上。每一個學校中也都具有很多外來的打工人員,包括在學生餐廳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安全管理中的難點。

1.2.2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都在擴招,人數都在急劇增加,給學生的安全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現象,同時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處于有待提升的狀態。在對同學們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關注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當代的大學生都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于學業壓力、經濟壓力或是社會競爭壓力等。如果不能夠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疏導,就可以能會出現安全問題。

1.2.3“信息化”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安全也成為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大學生對網絡普遍具有較高的興趣,而且絕大部分同學們都喜歡上網,但是在上網的過程中,同學們往往不懂得怎么去保護自己,那么網絡就會帶給大學生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網絡具有很大的虛擬性,非常容易遇到網絡詐騙的行為。同時,有一些同學還會充當黑客,缺乏法律意識。

2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2.1 內部因素

2.1.1領導重視程度不足

高校的安全穩定是學校發展的保障,所以學校領導應該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大重視程度,但是目前而言,很多學校的領導都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安全教育和管理都只是紙上談兵,并沒有進行足夠的預防工作,只是在事發后才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嚴抓一段時間。這樣的方式還是不能夠減少學校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各個高校針對安全教育的投入都比較少,這與領導的僥幸心理不無關系。

2.1.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在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內容。但是很多高校都比較重視對知識的教授,卻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進行。很多教師都不注意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缺乏了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效性,不懂得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因材施教,從而影響了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的建立。

2.1.3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安全管理還缺乏力度。隨著學校周邊環境的復雜,以及網絡的不斷普遍,同時新時代的大學生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導致高校的管理工作并不容易進行。在這樣的形勢中,如果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對大學生的管理過程也是對大學生的教育,所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是教育的不到位,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2.1.4學校設施的不健全

在大學校園中,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就是火災隱患。很多學校對于火災隱患的重視程度不足,相應的設施就不夠健全。以學生宿舍為例。宿舍是同學們休息、學習的重要場所,同學們一天大部分的時候都會在宿舍里面度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們使用的電器也越來越多,可燃物也就在不斷增加,但是很多學校的用電線路等都已經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2 外部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很多國外的思想滲透到我國大學生的思想中,使得我國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容易忽視安全問題。同時,學校周邊存在很多網吧、KTV等,也都是安全事件的高發地帶。

3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對策探討

3.1 轉變觀念,增強大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

作為學校而言,應該要首先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對學生安全以及社會的形勢等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摒棄以前工作中存在的表面化的特點,把工作做實,避免紙上談兵的現象發生。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安全問題是具有責任的,所以需要加大對學生安全方面的投入,以保障學校的安全措施的建設。另外,可以通過社團活動等加強安全教育的宣傳,以加強同學們對于安全的責任意識。只有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安全具有責任意識,才能夠真正重視起安全問題,避免很多生活中的安全事故。

3.2 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安全教育的新內容

網絡的普及給同學們帶來了更方便的生活,但是也帶來了安全隱患。所以學校應該針對網絡進行安全教育,引導同學們安全地使用網絡,用更加先進的文化對同學們進行指導,增強同學們對信息的辨識能力,盡量避免同學們在網絡中迷失自己,減少相關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還要加強對法律的宣傳,給同學們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同學們引以為戒,接球自我保護意識。

3.3 加強治理,不斷探索安全教育與管理的新途徑

在高校中,需要加強保衛工作,對執行保衛工作的工作人員進行入職前的培訓、在職培訓等,讓工作人員通過執勤、巡邏等,減少安全隱患,并能夠及時阻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4 提高認識,加強高校安全管理隊伍建設

要真正做好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完善安全管理的體制,健全相關的設施。對安全管理隊伍的建設需要對其業務進行專門的培訓,并且以預防安全事故為主要工作。

3.5 規范管理,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設

對于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進行,首先要對管理辦法進行改進,對相關的管理體制進行健全和完善,建立健全相關的責任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各個部門密切配合,才能夠做好安全建設工作。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需要趨于常規化,不能夠等到安全事故發生了才去彌補,而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經常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修正。同時,高校應該建立起緊急事件的處理預案,對可能發生的事件進行充分的考慮,當真正發生安全事故時,盡量避免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及時處理,將危險降到最低,真正做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林堅.大學生安全教育實現機制的體系化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4, (2):125-128.

第3篇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我園安全工作將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突破發展為主題,以“構建和諧校園”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積極應對,超前防范,夯實基礎、狠抓落實、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創新措施,不斷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消除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全面提升幼兒園安全管理水平,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責任事故發生,確保校園平安穩定。

二、工作目標

1、杜絕一切安全事故和責任事故發生。

2、強化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技能。進一步完善校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不斷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定期開展安全課。

3、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建立排查整治檔案。

4、加強園車司機和跟車教師的管理,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育 增強素質

1、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自護自救的能力。

安全教育工作應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幼兒園要根據幼兒園周圍和幼兒的特點對幼兒園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一次專項檢查。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護的能力。萬一發生安全事故,做到不驚慌失措,并能采取所學知識保護自己。

2、要教育教師做好幼兒在園的監護工作。通過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要讓教師明確自己對本班孩子在安全方面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安全隱患在哪些方面,應該重點做好哪些防范工作。

(2)、了解和關心幼兒的在園生活,為孩子安排一些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并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護。

(3)、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把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告訴家長。家長會上,不要只講幼兒的長處,要通報幼兒園的安全狀況,要根據季節的特點,把幼兒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告訴家長,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家園配合共同做好幼兒的安全教育工作,并讓家長明白自己應該擔負的監護責任。

(二)、抓住重點確保安全

1、、規范教育教學行為,消除安全隱患。

規范幼兒園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制止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絕不允許因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不規范,而發生安全事故。

2、加強幼兒園治安整治,維護幼兒園正常工作秩序。幼兒園的治安和幼兒園周邊環境直接影響到幼兒園正常工作秩序和師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我們根據本地實際,定期查找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園內和周邊治安整治工作。主動協調、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切實加強領導,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支持落實幼兒園安全保衛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共同做好維護幼兒園安全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確保幼兒園的良好育人環境。

3、定期檢查各種不安全因素,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把各種危害治安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4、要建立健全幼兒園各項事故處置預案制度。使處理工作規范化,使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5、認真執行上報制度。發現事故一定要及時上報,不能漏報瞞報。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6、重視幼兒園的園舍、用電線路、體育器械及教玩具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幼兒園師生安全。

(三)、繼續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

1、加強幼兒的入園、離園管理;

2、各班教師要把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盜、防觸電、防交通事故等知識作為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3、各班教師要通過安全方面的兒歌、安全課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

4、定期開好接送幼兒專用車輛車主、駕駛員及跟車教師會議,加強安全教育,簽訂好安全責任狀。

5、全體教師要把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做深、做細,各班教師要備好安全課、上好安全課,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幼兒園的工作安全、正常運行。

(四)、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2017年幼兒園春季學期安全工作計劃

為認真貫徹和落實教育部有關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保障學前教育兒童的生命安全,現結合本園教育的發展實際,特制訂幼兒園安全工作計劃并要求嚴格按照執行。

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提高依法管理意識

學齡前兒童的安全和健康是關系到千家萬戶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確保兒童安全健康發展是幼兒園應盡責任。因此,我們一定要從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實重視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及本市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管理。

(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網絡,有目的的制訂和修改安全工作制度,層層落實安全工作。

(2)在實行園長安全工作責任制的同時,進一步落實專人具體負責兒童的安全工作,各條線各部門簽定并履行安全工作責任書。

(3)加強相關業務的學習,提高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

(4)加強安全工作的監督與檢查,經常性對園內場地、設施以及人員等方面的安全進行檢查與了解,及時把握安全工作態勢,發現不安全隱患,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燃。

(5)將安全工作作為教師師德考核的標準之一,同時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園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圍內,根據工作的優劣,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2、創設一個安全、健康的發展環境

2017年幼兒園春季學期安全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安全工作將繼續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加強以學校安全為本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以“隱患險于明火,防火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針,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上級各部門安全工作要求和學校工作計劃,根據新的形勢,防抗h1n1甲型流感,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完善學校內部安全管理體制,形成齊抓共管校園安全的整體網絡,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

二、實施方案

求新務實嚴管理,追求規范顯安全。注重平時安全教育,致力防范,狠抓安全管理質量,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強化監督檢查,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始終把全校師生的安危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認真貫徹執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和要求,上學期制定并實施《誠明小學創建“平安校園”預案集》和《誠明小學防抗h1n1甲型流感預案》,本學期繼續貫徹落實。防患于未然,保障學生在校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衛生安全,保證學校財務安全,堅決杜絕重、特大等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具體工作

1、強化學校安全工作管理體系

(1)認真貫徹落實各級安全工作文件、會議精神,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2)在嚴峻的h1n1甲型流感防控中積極采取各項有效措施;貫徹落實“每天晨檢制度”,在防控h1n1工作中做到“零記錄”和“零報告”。落實“每個午別最后5分鐘安全教育制度”及“每周五最后一節課(安全教育班隊課)安全教育制度”,增強安全工作的責任感與緊迫感。強化保安管理機制、每天協管學校安全并在放學后護送學生有序過公路。

(3)上學期末及新學期初校長帶隊排查安全隱患,并形成記錄。

(4)開展每周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每周一升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時段、每周最后一節課的班隊會舉行安全教育活動并形成常規。

各項安全教育活動務真、務實,并有記錄,力保不出現安全責任事故。

2、高度重視,嚴格管理。

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責任重于泰山。校園安全無小事,對安全工作千萬不能馬馬虎虎,更不能抱僥幸心理、玩忽職守。學校繼續堅持以學生安全為本的思想,想學生所想,急家長所急,集中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財力解決好重點、難點安全問題,安全教育、安全宣傳、安全檢查要嚴格督促、管理。快速應對和處理來自學生的一切偶發性、突發性安全傷害事故,以有效的工作和科學的處置,贏得問題解決的最佳時機。

(1)安全工作警鐘長鳴,防患未然。把安全放在學校各項工作之首,對學生負責,保證師生的人身安全。

(2)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工作制度,努力把安全防范工作做細做實,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

(3)進一步完善、健全學校安全管理網絡,明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職能,明確安全工作職責。

(4)嚴格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機制和獎懲制度,做到誰失職,誰負責,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防范于未然。

3、突出重點,落實措施。

對校園安全有預防,并突出重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運用多種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學生喜聞樂見,便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使學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懂得居家安全、校園安全、出行安全、社會安全和一些基本常識,包括防詐騙、防勒索、防搶劫、防拐賣、防火災、防賭博、防等常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對不良現象的辨識能力。安全管理突出重點。確保重點安全工作的落實,電腦室定期進行清除互聯網的有害信息;注意檢查更換陳舊電器線路及電閘開關箱、體育器械等安全教育事故的防范。

(1)加強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制度,分工負責,層層落實,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安全進行,落實學校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強安全教育,利用好晨會、班會、國旗下講話、上下午放學前(力求教案上有體現)等渠道,幫助學生確立安全意識,嚴格課間、午間活動,盡可能地杜絕追逐、打鬧現象,規范自主行為,增強安保能力。要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與管理,嚴肅路隊紀律,確保學生到校、離校一路平安。加強對學生校外行為的安全教育與引導,做到不玩火、不玩水、不玩電、不玩車。組織學生看一本安全教育錄像;出安全教育黑板報;上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全面進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有安全教育的專門記錄簿,組織作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巡回展覽或展播活動,進一步增強師生的交通安全與法制意識。

(3)細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實實做好教師的護導值日工作,做好對學生的活動監護工作,保證學生在校園內的安全工作。嚴格對學生的課間午間活動、上下樓梯、集會集隊、體育課、活動課等安全的指導與管理,盡可能地杜絕追逐、打鬧等現象的發生;細化安全監護,切實做好護導值日工作,監護學生活動行為。

(4)嚴格網絡安全教育與管理,嚴控學生進入社會網吧行為,致力提高學生對網絡有害信息的防堵能力,積極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5)做好與缺勤學生家長的聯系溝通工作,對幼兒家長遲接學生的看護聯系工作,做好因個別輔導、教育談話等原因而留下遲放學生的家長溝通聯系及護送回家工作,消除一切因教師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學生安全隱患及事故。 2011年學校安全工作計劃 2011學年度學校綜治安全工作計劃 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范文 2010年消防安全工作計劃 2010年幼兒園安全工作計劃范文3篇 2010年班級安全工作計劃 2010年安全衛生工作計劃 2010年安全教育與綜合治理工作計劃

【返回 安全工作計劃 欄目列表】

(6)嚴把學生飲食衛生關,消除食堂及飲用水貨源等一切衛生安全隱患,引導和嚴控學生到校外攤點購買零食的行為。

(7嚴格校財產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隱患,切實做好防盜、防火、防電等工作。積極做好險期24小時值班、防范工作。落實學校節假日值班工作和學校用電安全、財產財務保管、宿舍保衛工作。

(8)除了加強教育外,提倡和鼓勵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參加中國人壽學生系列保險及加入家校親情卡的活動。更好地幫助學校解決可能遇到的棘手問題。

4、加強檢查,突出成效。

安全管理是動態管理,循環往復的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按照安全工作制度規定和內在規律,從長計議,抓好落實。在經常性上下真功夫,用氣力,堅持經常性地督促檢查,常抓不懈。從明確領導和部屬的責任入手,并且忠于職守,履行職責,樹立在其位,謀其職的良好風氣,采取嚴明的獎懲措施。

(1)學校安全領導小組經常性檢查各方面設施的安全使用和防范工作,做到時時警惕,每次使用重視,每月自我檢查,保證校內設施的正常安全使用。

(2)加強校園內校舍的經常性安全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維修,確保安全。

(3)暢通信息反饋渠道,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立即處置,掃除一切有礙學校教育的不安全因素。

校園安全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頭等大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本學期我校全體教職工積極行動,人人講安全,個個關心安全,時時處處繃緊安全這根弦,為把我校建成一個安全、文明、祥和的工作和學習環境而努力。

5、強化保安制度管理

本學期我校將進一步要求保安嚴格遵守學校保安制度,盡量使校園處于封閉式,實行出入登記及監控體制,在學校安全相對負責的基礎上,每個午別護送學生過公路。

6、完善家校互動體系

自上學期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期初、期中、期末3次全面性家校互動會,每周末最后一節課后利用電話短信互動平臺傳送周末安全教育安全信息給家長,也不定時進行安全或其它事項聯系。

具體工作計劃:

1、 做好開學第一天安全教育、學生良好養成教育等相關事項工作;

2、 節假日廣播宣讀并分發《告家長書——安全教育》;

3、 走訪學校所處的潘山村池塘、泥塘等危險地帶,豎安全警示牌;

4、 在學校路口(公路花莆中)豎學校路安全警示標志;

5、 制定《誠明小學安全管理制度》及《誠明小學創建“平安校園”預案集》,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相關演練活動;

6、 召開期初、期中、期末等全校性家長會及家訪工作,進行安全等相關事項互動;

7、 堅持每天晨會、每個午別最后一節課、每周五最后一節班隊安全教育課進行安全等相關教育;

8、 學校保安在學生上學、放學時間段在公路口組織整隊過馬路;

9、 制定、規范保安管理制度,做好出入學校人口流動登記;

第4篇

關鍵詞: 安全文化; 作用; 現狀; 對策

校園安全文化是高等院校在校園安全管理實踐中,經過長期積淀,不斷總結完善形成的為全體師生員工所認同的并與學校文化有機融合的安全價值觀、安全理念和行為準則,其基本要素包括安全價值取向、安全行為方式、安全倫理道德、安全管理管理理論與方法,以及校園安全規章制度等。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從更深的層次上用文化的感召力來影響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態度、情感和行為,幫助他們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安全價值觀和生活理念,提高校園安全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并最終使其的行為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

一、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是物質與意識的綜合體現,是人類在社會歷史中又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的本質屬性就是非強制性的影響力。

基于文化的非強制性的影響力深遠而長久,建設校園安全文化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就更加值得我們深思。因為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不但可以使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動得到強有力的約束和支持,還可以是的大學生群體在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倫理道德,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首先,物質是基礎。如安全裝置、防護器材、報警系統、安保警力等,特別是伴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校園的網絡安全防護在最近幾年顯得格外重要,越來越為各高校所重視。作為校園安全文化的基礎,物質基礎的建設與投入直接體現著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識、安全氛圍及安全管理程度。

其次,制度是保障。切實有效的制度建設和嚴格規范的管理可以對師生員工的行為產生準則性、約束性影響,是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保障。其中包括校園安全責任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等,涉及到教學、生活、飲食、網絡等多個方面。

最后,精神是靈魂。在長期的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逐步樹立起的安全價值觀念是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它代表了校園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識,并最終指導師生員工的行為,是衡量高校是否形成自己的校園安全文化的根本和核心。

物質文化是表面層,制度文化是一個中間層,精神文化是深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物質層承載了精神層和制度層,是校園安全文化的基礎和外在;制度層是物質層和精神層的規范和約束,是建設校園安全文化的支柱;精神層是物質層和制度層的核心和靈魂,是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

二、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現狀

首先,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但是對文化建設缺乏深入研究。雖然高校對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很多院校只注重物質基礎的投入,在文化建設上卻重視不夠。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仍然停留在感性的層面,還沒有上升到理性的水平。

其次,安全文化教育不足,學生法律意識不強。近幾年,校園內安全事故不斷,盜竊、打架、投毒、網絡欺詐等各類事件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這突顯了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關于學生安全教育的安排的不足,導致學生法律意識不強、法律觀念淡漠,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再次,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及家庭教育的缺乏,主要體現在只重視學業教育,輕視甚至忽視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誠信、法制教育,造成高校學生安全文化意識缺乏的先天不足。

最后,教育管理缺乏創新,吸引力不足。雖然各高校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但是傳統的課題、書本、會議等模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創新,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從而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

第一,加強硬件保障,注重基礎建設。加強物質建設是校園安全文化的堅實基礎,沒有完備的物質保障就不能有效的抵御風險,在突發事件面前也無法及時應對,因此,高校一定要確保安全的硬件設施和硬件環境,為校園安全建設提供保障。

第二,深化制度建設,加強安全管理。首先要落實建立健全校園安全制度,人負起責。其次要加強安全管理,警鐘長鳴。制度的設計和管理的實施既要適合學校的發展,也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吸引廣大師生員工自覺加入到校園安全管理中來。

第三,挖掘安全文化精神,擴大精神感召力。校園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在于形成強大的精神感召力,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時間的積累、氛圍的沉淀。學校要善于凝練適合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不斷宣傳、引導、沉淀,最終形成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校園安全文化。

第5篇

關鍵詞:高校 安全教育 和諧校園 問題 對策 

2004年北京林業大學首先把安全逃生作為一門課程開設,此后國內各大高校也相繼效仿。2006年北京市將安全課設為高校的必修課,并和其他課程一樣記入學生成績冊,這種做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目前來看,我國高校的安全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缺少成熟的經驗,有些高校對安全教育雖然有了一定的認識,但與科研、教學等相比,安全教育仍處于邊緣化地帶。 

當前的形勢對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高校安全教育,是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安全教育面臨的新挑戰,認識到安全教育對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進高校安全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維護高校安全穩定,建設和諧校園。 

一、當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教育認識不到位,運行機制不夠健全 

1 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國的高等教育處于一個快速擴張期,高校領導主要關注校園建設、學科建設、科研項目、對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實施中形式大于內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職能部門承擔,齊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的現象,安全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2 安全教育運行機制不夠健全。部分高校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運行體系不夠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規范化、常態化,系統性不夠理想。有些高校根據上級要求制定了一些相關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督,難以落到實處。 

(二)安全教育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1 安全教育師資不足。當前高校安全教育課程主要由學校保衛干部和部分輔導員承擔,而保衛部門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既有復轉軍人,也有留校的畢業生,還有人才引進時安置的家屬,由于教輔部門編制有限,這些人經常是超負荷運轉,并且他們的工作中心還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滅火”。兼職教師的數量都不能滿足要求,更談不上專職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配備了。有的學校主要依靠聘請社會相關人員來學校開設講座,人員的流動性更大。 

2 部分人員素質難滿足需要。現有的安全教育隊伍中幾乎沒有科班出身的專業人才,對安全教育教學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論進行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一些學校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對安全教育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更談不上對相關人員的實踐鍛煉,導致安全教育質量難以保證。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高校亟待充實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體工作又能開展教學的安全教育師資。  

(三)教育的內容不夠完善,時效性有所欠缺  

1 安全教育課程缺失。到目前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開設安全教育課程,導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開設了安全教育課程,卻沒有把它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課時、教材、教師、教學效果等都沒有規范管理,教學體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經常以講座、報告、公益宣傳等替代安全教育課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統性不強,因而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2 安全教育內容陳舊。現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規、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等方面,內容老化,體現不出時代性。現階段影響社會安全穩定的因素增多,與大學生有關聯的安全問題日益復雜化,但是社交安全、網絡安全、就業安全等相關內容并未被納入教育的視野,文化安全、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新內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單一,效果不如人意  

1 安全教育形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興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課、展板宣傳等傳統方式,也有的學校通過開設講座、心理咨詢等形式為學生傳授一些安全知識,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曾經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手機等現代信息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方式。因此,應該創新教育手段,采用貼近當代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方法,從而使安全教育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2 當前安全教育側重于知識的傳輸,忽視了技能的培養。通過多種途徑傳輸安全理論知識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紙上談兵,會導致知行相背離的現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是處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關鍵在于對大學生安全意識和技能的培養。 

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對策 

(一)領導重視,齊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 要提高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穩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也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高校應加強對安全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領導機構,加強安全教育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規劃安全教育的總體工作目標;加大投入以滿足安全教育軟硬件的需求;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運行機制。 

2 實現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高校的管理者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從目標規劃、隊伍建設、教學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力求安全教育的時間、內容得到保證,從制度上確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合理選配授課教師,并對安全教育進行全程監督管理,統一組織考查,實行責任追究制,以保證安全教育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從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規范化、走向系統化、達到常態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 

1 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基礎建設。在校內建立一支以高校保衛干部、部分輔導員、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等相關課程教師為主體的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同時還需要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聘請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專家加入到教學隊伍中來。在此基礎上要正視物質保障,確保這支隊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條件、職稱評定以及今后的發展路徑等,以保證隊伍的相對穩定和基本的工作熱情。 

2 安全教育隊伍的業務培訓。加強對安全教育師資基本素質的研究,做好崗前培訓,做到持證上崗,確保在崗教師熟練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識和技能;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及時做好繼續教育工作。高校還要關注教學骨干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優選基礎較好的教師,提升他們的能力和素質,幫助他們成為專業化、職業化的高素質專業教師。 

(三)切實做好安全教育進課堂 

1 安全教育的課堂教學要做到規范有效。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資源,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真正落實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落實學分”的要求;要優化安全教育內容,依據制定出的教學大綱,系統、規范地進行教學活動;嚴肅課堂管理,嚴格執行考核制度,引起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確保教育的效果。 

2 利用已有的教學體系,滲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體系,有意識地滲透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是要發揮專業教學課堂的作用,任課教師在授課時結合課程內容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內容,部分專業課程也應當傳授一些專業安全教育的內容。根據高校的特點,做好階段性的安全教育,對重點人物、重點階段、重點任務要做好專題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應突出重點,注重教育效果 

1 理論教育要生動活潑。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特點,不斷豐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效果。在理論灌輸時注意結合案例加以解釋,把生活中的案例編印成冊供學生閱讀、借鑒,或選取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對于大學生普遍關注的安全問題,以開辦安全知識講座、安全形勢報告會或組織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活動、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開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學校的校園網、宣傳欄、校報等傳播媒體和各種有效手段,進行安全知識宣傳。對大學生進行深入的、廣泛的、經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識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角落,并成為一種習慣。 

2 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學生組織活動的熱情,使安全教育進宿舍、進網絡、進社團。對學生宿舍中的安全行為進行教育、引導、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學之間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強防范意識,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引導學生開展以安全為主題的社團活動,把安全教育與學生課外活動、社團活動結合起來,把安全教育寓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以達到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目的。 

3 強化實踐教育環節,幫助學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

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化實踐教育環節。積極地引導學生開展問題分析、安全演練、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安全技能;通過組建大學生治安志愿者服務隊,讓學生參與到學校安全管理的實際工作中,使學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時增強自覺維護學校安全秩序的責任感;也可嘗試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讓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隱性教育 

1 注重校園安全環境建設,營造高校安全文化。高校的安全教育,應更多地關注環境和文化對人的影響作用。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安全觀的形成,使大學生對安全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安全教育中,要把潛移默化的環境文化熏陶與直接活躍的教育活動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6篇

關鍵詞:信息安全;培養知識體系;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8-0247-02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graduate Direction

FENG Wan-li, GAO Shang-bing, ZHANG Yong-jun, LI Xi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lonogy, Huaiyin 223001, China)

Abstract: For the issu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iplines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ipline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status and role of education are analyzed.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ised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of knowledge, reflecting that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disciplinary, presenting teaching practice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culture knowledge systems; teaching practice

1 引言

教育體系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會科學進步的基礎。目前高等院校正在大力普及現代信息技術,與之伴隨的黑客攻擊、病毒肆虐、計算機犯罪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它們在為人們提供便利、帶來效益的同時,也使人們面臨著信息安全方面的巨大挑戰,這些問題已經對我國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然而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大學能夠培養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的學生,其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面對整個社會信息安全的嚴峻形勢,信息安全教育理應值得高校的關注和探究。

2 信息安全的形勢是嚴峻的

隨著計算機在軍事、政治、金融、商業等部門的廣泛應用,社會對計算機的依賴越來越大,如果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受到破壞將導致社會的混亂并造成巨大損失。因此,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已成為世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和計算機科學的熱點研究課題。然而,目前影響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問題。由于Internet的開放性和無政府狀態,使Internet成為一個不安全的網絡,不能適應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對信息安全的要求。

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每年因利用計算機犯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超過普通經濟犯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計算機病毒已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黑客”入侵已成為危害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普遍性、多發性事件。例如: 2000年2月7日起的一周內,“黑客”對Internet網站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著名的美國雅虎、亞馬遜、伊貝等8大網站相繼被攻癱瘓,造成直接損失12億美元。

可見,目前信息安全的形勢是嚴峻的。面對如此嚴重的威脅,必須采取措施確保信息安全。

3 我國信息安全專業和學科的發展現狀

2003年27號文件明確強調了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增加全民信息安全意識”。2005 年教育部專門發文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從加強信息安全學科體系研究、信息安全博士點碩士點建設、穩定信息安全本科專業設置、促進交叉學科專業探索多樣化培養模式新機制、建立信息安全繼續教育制度等十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國內高校信息安全專業建設、學位點建設、相關課程建設工作開展迅速,目前全國約有50所高校設立了信息安全本科專業,25 所高校或研究所設立了信息安全二級學科博士點,至少有三個出版社組織了國內專家編寫的信息安全本科專業系列教材已經陸續出版。2004年7月在四川綿陽召開了全國高校本科“信息安全專業規范與發展戰略研究”成果與研討會,2005年10月在云南大理召開了首屆全國高校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研討會,2006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全國高校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研討會。三次研討會針對高校信息安全學科專業發展及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進行了交流,在總結高等學校信息安全人才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對如何培養適合社會和產業發展育體系,整合信息安全教育資源,解決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與就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作者親身參與了2006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的信息安全高層會議,該會議參與對象主要包括省內外設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的高校。會議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國家信息安全權威專家和國家保密局領導發表意見,二是各個高校人員熱烈討論自己學校的在信息安全專業建設上的成績和不足。

大家普遍反映在信息安全學科和專業建設方面,目前突出的問題是:學科范圍不清、領域不明,專業設置比較雜亂,課程體系不夠系統。一方面,這是作為一個新興交叉學科興起和發展的必然現象,在社會需求的刺激下,各傳統專業拓展到這一新領域的蓬勃的積極性,是信息安全學科專業旺盛生命力的表現。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這樣的格局長期不加以改變,必將影響到它的健康發展,結果會導致跟不上國家信息安全保障建設對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需要用戰略的眼光,站在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和規劃信息安全專業和學科的發展。

4 信息安全學科、專業及其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4.1 信息安全人才保障體系

面對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對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以及我國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不足和未來的嚴峻挑戰,建立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勢在必行。信息安全人才保障體系是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們不但要求擁有足夠的信息安全專業 ,更要加強信息安全學科的建設。

4.2 信息安全學科、專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安全保障建設作為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科研、工程、管理、執法等多方面的人才,而且這種需要是長期的、甚至是永久的。面對信息安全人才這種多樣化的需求,信息安全從最初由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一級學科交叉而成的技術性學科,已經朝著涉及管理學科、法律和倫理道德等跨門類的綜合性學科發展。

信息安全學科是緊密圍繞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所以它更偏向于一門工程學科。信息安全工程的本質是要了解信息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并提出和采用恰當的綜合保護措施,包括從技術和管理上來控制這些安全威脅。

信息安全學科的這個特點使得現有的幾個相關一級學科都不能單獨覆蓋,也造成目前信息安全二級學科博士點分別設在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四個一級學科下的分散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安全學科內涵模糊、主干專業課程體系不清、建設資源不集中等問題,影響了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加強和推進信息安全學科建設,依靠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在學科設置和建設方面的指導作用,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將信息安全列為一級學科,可以起名為“信息安全科學與工程”。它的科學性不僅包含了涉及密碼學的數學理論和安全計算理論方面的研究、計算機和網絡本身的安全體系結構理論等,而且可以涵蓋在系統層次上的信息安全保障理論、安全評估理論和安全管理理論等。

5 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

2004年,經省教育廳批準,淮陰工學院創建了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設有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的學校在國內目前仍然是少數。由于信息安全具有多學科交叉、理論與實踐結合和涉及國家安全等特殊性,信息安全本科人才應當具有一些基本條件:熱愛祖國、品德優良、身體健康,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產品,檢驗學校教育質量好壞的標準是畢業生質量。因此,我們在制定辦學思路時必須要考慮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辦在計算機學院,經過兩年多的教育實踐,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思路:以學計算機信息科學技術為主,同時加強數學、物理基礎,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優良的品德素質。這一辦學思路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同時也受到國家信息安全領導機構的好評。

各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因此辦學的思路也不相同。例如,有的學校把信息安全專業方向辦在計算機系,有的學校把信息安全專業方向辦在通信系,也有的學校把信息安全專業方向辦在數學系,以密碼學作為教學的重點。還有的學校把信息安全專業方向辦在商學系,以電子商務安全作為教學的重點。我們認為,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研究的是信息的安全尤其網絡信息的安全。在現今社會,信息大部分都是通過網絡傳送的。因此,學生必須首先學習計算機尤其是網絡方面的內容,否則便無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現今流行的信息安全技術。

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體現了淮陰工學院關于信息安全專業方向的辦學思路。體現了信息安全的多學科交叉、理論與實踐結合和涉及國家安全等特殊性。體現了培養熱愛祖國、品德優良、身體健康,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信息安全本科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和數學基礎方面都設有常規課。為了體現硬件系統安全和操作系統安全在信息安全中的基礎地位,除了常規的硬件類課程和操作系統原理課程外,分別增設硬件類課程:“計算機系統結構”;操作系統類課程: “Linux操作系統”。為了體現其它信息安全關鍵技術,開設:“密碼學”、“計算機網絡安全”、“信息隱藏技術”、“計算機病毒學”、“軟件保護技術”、“數據恢復技術”等課程。為了體現網絡技術的在信息安全中的特色,特地開設:“網絡互聯與路由技術”、“網絡編程技術”。在實驗方面,主要課程都開有實驗課,并且其中部分課程開設課程設計,比如密碼學的“加密/解密課程實踐周”。

6 教學實踐

2004年,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計劃招生70人,考生多,質量好。錄取的學生起點高,所以教學活動比較順利。與此同時,淮陰工學院計算機工程系在信息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承擔著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市科技局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教學促進了科學研究,反過來科學研究也促進了教學。

通過三年的教學實踐,說明我們的辦專業方向思路和課程體系是合適的,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同時也受到省市信息安全領導機構的好評。但是,我們創辦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的時間短,還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循環,對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的辦學規律還沒有全面掌握。因此,可能還有許多問題尚未發現。

目前信息安全方向的教學老師都在建設網絡課堂和申報合格、優秀、精品課程,這必然會促進學生學習課程的熱情和老師對教學的研究熱情。

7 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教學計劃

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和辦專業方向思路,我們形成了淮陰工學院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方向教學計劃。這一教學計劃正在執行過程中,目前執行的情況是良好的。我們將會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學計劃,使之更適應信息安全學科的特點,適應社會對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丁勇.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密碼學教學研究[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28(2):131-1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潍坊市| 台东市| 壶关县| 同德县| 鄱阳县| 泊头市| 桦南县| 大埔县| 安乡县| 株洲县| 湟中县| 莒南县| 兴文县| 江阴市| 云和县| 耒阳市| 滁州市| 萍乡市| 潮安县| 恩平市| 远安县| 苍梧县| 嵊泗县| 成安县| 新竹县| 玛沁县| 郑州市| 松阳县| 五家渠市| 商丘市| 方正县| 临猗县| 台东县| 贵港市| 泉州市| 乡宁县| 前郭尔| 安龙县| 桓台县|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