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14:56: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一語文考試重點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那一年,她15歲
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面對一盆芭蕉,她的小腦袋里在想些什么呢?每次澆水多麻煩呀,要是有一個東西可以自動給花草澆水多好啊。于是,一個小發明誕生了,這就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吳瑩瑩的第一個發明――自吸水花盆。是天賦使然嗎?我更愿意相信是后天形成的性格和培養起來的興趣起著關鍵性作用。在吳瑩瑩三歲的時候,走起路來還略顯蹣跚的她就被媽媽送進了芭蕾舞的殿堂。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她嚇得發抖,吃驚地看著姐姐們隨意做著那些讓她不可思議的下腰、劈腿動作。從瑟瑟發抖地看著到亦步亦趨地學著,整整18年,藝術啟蒙了她好奇的天性,賦予了她健康的體格,培養了她敢于嘗試的勇氣,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她堅忍不拔的意志。這一切都對她的人生軌跡產生著潤物無聲的影響,十余年的發明創造之路,令人驚羨的一百多項發明,莫不源自于此。
其中,令她最滿意的發明無疑是“OPEN書系”,它是由“OPEN書系快速檢索裝幀技術”和“速查字典”兩項國家專利為核心的檢索裝幀技術。小小的它有著大大的榮譽:2000年“速查字典”在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發起的“億利達”(四川省)青少年發明大賽上奪得一等獎第一名;2004年獲得第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并獲得最高獎――最佳創意獎。目前,OPEN書系正在和新加坡鴻國國際集團洽談合作事宜,從該公司獲得的海外風險投資高達300萬。就是這樣一項國家專利,你也許根本想不到其核心技術問世的時候,吳瑩瑩還是個小姑娘,那一年,她15歲。
講起OPEN的由來,吳瑩瑩說她小學畢業的時候,語文成績非常優秀,這得益于學校和家庭對她的教育都特別重視基礎,具體體現在查字典上,稍微有疑問的地方都要過手去查一遍,這樣的經歷導致她從小就有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檢索經歷。所以上了初中就產生將這個檢索過程變得簡單些的想法;初二想到分層,具備了二維坐標的思想;初三就開始尋找一些具體的方案,比如打口、染色,讓二維的立體坐標在字典上建立起來,完成了快速檢索的機制。不久,“速查字典”成品就問世了。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很順利的過程,其實每一次進展的取得都是艱辛而曲折的,需要夜以繼日的思考和試驗。而在這個過程中,她非常感謝父母和老師,他們沒有因為擔心她耽誤學習而限制她的特長和興趣,給了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特別是在OPEN就要噴薄而出之時,正是中考前學習壓力最大的時候。吳瑩瑩至今還清晰地記得老師在上面講課,而她在下面偷偷地用剪刀裁剪字典、設計打口的“囂張”場景。結果,OPEN成功誕生了,吳瑩瑩也順利考入了四川省重點中學石室中學。
現在,OPEN已經發展了三代八類產品,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工具書、教材等一切按章節編排的書籍。據統計,僅OPEN書系中的中文拼音檢索工具書一個產品,就能為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節省325個小時。
ACM之路:痛苦源自精彩
在博客里,吳瑩瑩寫到最令自己傷心的事就是痛失ACM金牌。她用“痛苦源自精彩”這句話來總結這次失利,她的表情十分淡定,然而眉目之間仍掩不住些許失意。
十二年前,吳瑩瑩在老師的指引下開始了程序設計競賽的漫漫征程。從此以后,假期、周末甚至午休都成了奢侈,海量的競賽題訓練成了課余的休閑。每一道題目都隱藏著無數的陷阱,需要用智慧、技巧,更需要用耐心和信心去征服。在近似魔鬼集訓的歲月里,她收獲了眼淚、收獲了痛苦,但對知識的渴求和必勝的信念從未因此有過絲毫的動搖。因為在淚水和痛苦的洗禮中,她更多品嘗到的是戰勝賽題的得意、獲取知識的愉悅和不斷進步的興奮。終于,割麥的季節來了,2005年,吳瑩瑩作為隊長率領北京師范大學代表隊獲得了第29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總決賽的銀牌,親手實現了師大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歷史上獎牌零的突破。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痛苦源自精彩”,因為她離金牌曾經那么近。
一路披荊斬棘進入總決賽,吳瑩瑩和另外兩個同學在賽場上拿到題之后就樂了,初步判斷只有一道題不會做。ACM一般是八到十道題目,根據往年的經驗做出四道題以上就是相當厲害的了,五六道題基本就保住金牌了。想起當時的情景,吳瑩瑩記憶猶新:“我們當時是一陣狂喜,拿起題就開始做。五個小時的比賽時間,我們三個人在前四個小時一直處在狂喜之中做了六道題,但是一道題都沒有做對。最后一個小時的時候大家都有想哭的感覺。我當時都有點嚇懵了,另一個女孩子就在那里一言不發地不停地算,另一個男孩子沖出賽場用冷水直接沖頭,全身濕淋淋地就跑回來了。還好,最后一個小時拼出了三道題,而且有一道題是全場只有我們隊做了出來。”
由于題目比較詭異,那次比賽所有參賽隊的成績都不太好,做對三道題以上就可以獲得金獎。雖然她們也做對了三道題,但由于主辦方并未按照ACM的慣例對金獎名額按照現實情況做出調整,因此限于金獎名額的規定,北京師范大學獲得了銀牌。但是,談到比賽失利的原因,吳瑩瑩不愿強調客觀的因素,而是將自身的得失談得很透徹。“我們能夠做出全場都沒有做出的題目,足以說明我們自身的實力。但是,作為隊長,我對那次比賽要負很大的責任。首先,雖然我參與ACM的主持和替補做了兩年,但是包括我在內的三個隊員居然都是第一次參賽,經驗不足直接影響到我們在賽場上的判斷力,比如那道一開始就被我們認為不會做的題目,其實是我們想得太深了,以為需要非常高深的算法才能解答,輕易就放棄了,事實上那道題用最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而我們就沒有想到用簡單的方法去闖一闖。其次就是心態問題,我沒有能夠協調好整個團隊的心態。”
ACM對于吳瑩瑩來說,競賽之外擁有更多的精彩。進入大學之后,她成為了ACM眾多志愿者中的一員,負責ACM在亞洲競賽開展、宣傳組織等方面的基礎活動。由于對ACM的熱忱和執著,一年以后被任命為ACM亞洲區協調人,承擔了大量ACM美國和中國以及亞洲其他一些國家的聯絡工作。其間,努力促進亞洲地區比賽的開展,達到了ACM亞洲參賽人數歷史上最大幅度的增長,并為中國奪得世界總冠軍的驕人成績貢獻了力量。2005年11月15日,吳瑩瑩當選了ACM亞洲助理主席,成為了第一個進入ACM主席團的中國人。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這是大哲學家羅素的名言,可以說是吳瑩瑩多彩人生的最佳注腳,而她一直享受其中。
在參加ACM比賽之外,2005年吳瑩瑩還獲得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北京市一等獎,今年更是一舉奪得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球總決賽的二等獎。比賽的過程是艱辛的,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比賽往往安排在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期間,選手們失去了很多和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然而,談起去年中秋節參加全國大賽和今年大年初二到初八參加全球大賽的經歷,說到老師們如何和大家一起分享月餅,而寄出參賽論文時又是如何因超重致使國際特快專遞郵費翻了一倍的時候,吳瑩瑩眉目之間綻放出笑意,可見她在充分享受那份甘苦自知的記憶,那里面除了得獎的幸福,更有著師恩的難忘和友情的珍貴。
進入北師大的時候,吳瑩瑩并未選擇任何與計算機或發明相關的專業,而是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她說:“我意識到人類痛苦的根源并不是由于技術不夠發達,而是內心不夠安寧。由此,我選擇了心理學,并努力用自己在心理學上的專業知識,解除人們的困擾,致力于化解世間憤怨,解除人們的痛苦。”她主持了兩項北師大的本科生科研基金,其中《科技創造性人才成因分析》已經由國際發展心理學最高會議ISSBD接受;論文《大學生自主性動機發展特點與跨文化研究》入選我國心理學的最高學術會議全國心理學大會,并于今年4月出席了在德州奧斯汀舉行的美國心理學會SWPA會議;她編寫的《數據結構――角色劃分》一書將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參與編寫的《算法藝術與程序設計競賽》在程序設計愛好者中收到廣泛歡迎。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骨干,吳瑩瑩參加了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在創造力研究的過程中,為了選取被試,獲取試驗數據,她走訪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多所學校,并遠涉大洋彼岸,足跡遍布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德州大學等多所海外高校,采訪高創造力人才,并與海外專家交流,聽取建議并獲得進一步研究的資料。
擁有十八年舞齡的她,已經達到了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分級考試四級以及中國民間舞九級。主修傣族舞之后,吳瑩瑩以《春之印象》為代表作參加了各類文藝演出,包括中央電視臺五四青年節文藝晚會、北師大一百零一年校慶演出和“我心飛翔”首鋼工人慰問演出等等。作為學校英語演講協會會長,她于2005年2月代表中國赴美國哈佛大學參加了“模擬聯合國”會議,并在會上就人道主義工作者的法律援助問題發表意見。曾經獲得北京師范大學田徑運動會跳高比賽全校第二名的她還積極參加長跑、攀巖、騎馬等多項活動,她說要以良好的體格,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面對業已取得的傲人成績,吳瑩瑩顯得很淡然。她感覺壓力無時不在,特別在經歷每一次人生拐點的時刻。但是,她又是一個頗能自我激勵的人,打開她的博客,到處洋溢著充滿自信和自我鼓勵的話語。每一次困難和挫折來臨的時候,她都會告訴自己可以走過去。她還是一個敏感的女孩子,對生活、對人生有著自己的體驗和理解方式。她說她喜歡遠足,喜歡去野生動物園看袋鼠,喜歡去喂校園角落里的野貓。吳瑩瑩說:“我一直渴望尋找心靈上的安寧,不斷尋求自己內心深處那種最本質的善良,然后全力將它們發揮出來,讓那種善良之心噴薄而出,同樣是一種宣泄壓力的辦法。”她意識到自己心理上的弱點,有時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經常想當然地去幫助別人做自己認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她很害怕這會影響到今后的學習和人生道路,特別是在需要團隊合作的情況下。于是,她逐漸學會了自省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