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職社會實踐報告

中職社會實踐報告

時間:2023-01-28 18:44: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職社會實踐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職社會實踐報告

第1篇

一、入校適應期:全面了解學生,導入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班級目標

入學初期,學生需要在短期內適應新的集體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盡快明確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班級所有成員的詳細情況,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快速融入新的學習、生活環境,為接下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專業意識奠定基礎。第一階段的班級建設是中職生三年班級管理的基礎和關鍵。

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并創建學生成長檔案袋。成長檔案袋里主要包括:學生基本信息,以統一表格的形式登記學生的姓名、性別、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父母、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學生對所學專業基本認識的調查報告,整體反映學生對專業的認識程度,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學生個人測試報告,利用職業生涯規劃測試軟件對學生進行階段測試,并最終形成較為系統的測試報告,為接下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其次,制定班級目標,導入生涯規劃理念。教師在與班級成員基本熟悉后,及時導入生涯規劃理念,將職業生涯規劃理念與班級目標相結合,安排以制定班級目標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全班學生參與,班主任引導,集思廣益,采用小組推薦、集體討論、公開投票的方式確定班級目標。教師要站在“以學生為本”的高度,根據班級專業特點,盡力了解專業就業現狀、發展前景和未來方向,基本做到讓學生對自身專業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勾勒出專業就業的藍圖,激發學生對從事與專業相關職業的內在渴望。同時指出未來從事相關職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將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生涯規劃準備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引進企業文化

進入生涯規劃準備期需要三個基礎:一是對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整體了解;二是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對專業的大致了解;三是有一個學生共同認可的班級目標。在此基礎上,學校提供對口專業的社會實踐單位,并定期安排學生社會實踐,同時也鼓勵學生自發開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多形式、多渠道接觸社會、認識專業、認識職業、認知自我。繼續強化學生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規劃意識。指導學生撰寫一年級認知性社會實踐報告、職業生涯規劃書,并納入學生個人成長檔案袋,組織學生參加校級職業生涯規劃大賽。

(一)創新模式,實現班級準企業化管理

中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以培養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所以,中職班級管理相比普通高中班級管理應有所創新。具體可以根據班級專業的實際情況,對班干部隊伍的設置、班級運作方式和學生評價方法進行創新,將企業的管理方式引入班級管理之中。中職班干部采用“因能設崗”,即根據學生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崗位,能力包括理論學習成績、專業技能等。引入現代企業中的經理、副經理、助理、中層干部、班組組長、職員等職務,并對全班學生采用企業績效考核辦法進行考核。使學生明確擔任不同層次職務的關鍵是能力的大小,而如何增長能力需要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技能。讓學生在班級的環境里感受和了解企業的管理氛圍和運營模式,產生新鮮感的同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上進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的同時使其充滿活力。

(二)引入先進的企業文化,完善班級制度

中職學生畢業后即流向各種企事業單位,班級制度融合企業管理制度對學生今后適應職業生活尤為重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伴隨著同學之間的深入了解和多方面接觸,沖突和矛盾會在班級管理中顯現,如何解決沖突和矛盾也是班級制度需要健全的一個原因。此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利用開展下企業社會實踐的機會,了解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的成功之處。同時開展網上資料搜集活動,多渠道了解目前知名企業的制度建設情況,將其中先進的部分整合到班級制度中來,逐步完善班級制度。

(三)積淀班級文化,營造職業氛圍

美化教室環境,使班級的文化布置凸顯班級專業特色,特別是將班級目標張貼在顯要位置,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黑板報設計。在形式上注意與教育環境的和諧,結合學校每月主題,力爭做到與黑板上方的標語搭配。開辟專欄,圍繞職業生涯規劃主題,實時更新與專業發展動態、行業發展相關的圖文內容。二是知名企業文化進教室。引入本專業成功人士名言和知名企業管理理念,制作條幅,并注明出處,懸掛在教室四周墻壁。讓整個教室洋溢著專業和職業的氣息,創設極具職業感染力的教室環境。三是加強圖書角的管理。充分挖掘除課本以外的和專業相關的閱讀資源,班級集體征訂一套專業刊物并鼓勵學生捐獻其他刊物,在擴大學生閱讀面的同時,使學生時刻了解專業和職業以及相關行業、產業的發展現狀。

三、目標設定期:深刻認識行業發展,明確自我定位

第三階段需要“多管齊下”開展職業指導,主要做法有:組織學生系統學習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有關宏觀環境、產業發展趨勢、職業環境等的分析方法,要求學生運用這些分析方法對所學專業,涉及的職業及行業進行[dYlW. 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分析;開展職業規劃現場咨詢,學校邀請職業生涯規劃專家團隊針對學生不同情況開展咨詢,系統分析學生職業取向、自身價值、職業機會等,確定學生個人的職業定位;邀請相關行業成功人士,講解行業發展現狀、前景、人才需求等。通過第三階段的目標設定期,努力做到使學生能夠科學、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專業,認識行業,并在此基礎上明確今后的職業定位。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書,并納入學生成長檔案袋。第三階段還要求學生在明確職業定位的前提下合理評估自身職業技能,并不斷提升職業能力,逐步達到職業崗位要求,做好思想、行動、能力儲備等方面的準備。

四、職業選擇期:做出職業選擇,順利實現就業

第2篇

關鍵詞:考試制度;職業適應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001-02

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近年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在學生評價方面,除了增加專業資格考試或等級鑒定以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沿襲了傳統的初中、高中的考試制度和方式。目前在"應試"教育仍然起作用的情況下,學習成績較好一點的初中學生都選擇上普通高中、升大學,剩下這些升學無望的學生,才無奈地進入了中等職業學校。所以在傳統的考試制度下,中職學生某些課程不及格的人數甚至超過及格的人數,學生對考試越來越厭煩,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缺乏職業適應能力,缺乏競爭優勢。

職業適應能力是指學生主動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環境變化、滿足新的角色期望,使自己逐漸達到所從事職業的要求、順利完成職業活動,并且能夠利用環境、創造條件使自己達到較高的職業發展目標的綜合能力。因此想要對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就要改革考試制度,解決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的情況,多元化比較科學地評價中職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

1研究對象與范圍

我校以2010級護理專業三個班為實驗對象,作為實驗組共156人,2009級護理專業4個班共191人為對照組,兩組均為初中起點四年制中專學生,組間年齡、知識基礎、自身素質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傳統考試制度,實驗組采用新型考試制度。

2實驗步驟與方法

依據教育教學的研究資料,結合我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現行考試制度的弊端,課題組研究決定建立多元化的考試考核措施:調整考核內容,調整學科考評成績的構成和百分比,改變單純紙筆考試的方式等。具體實施如下:

2.1善考核內容,知識掌握與能力提高并重。

按照護理專業教學大綱要求,專業培養目標、各學科課程標準,考試內容做到全面又重點難點突顯,且兼顧高職考試和護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同時,在考核中體現部分職業素養方面的內容,進而促進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提高。主要有職業道德水平考核,包括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愛護病人、對同事以誠相待、樂于奉獻;基本能力考核,包括普通話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專業能力考核,包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資料搜集與整理能力、判斷分析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就業能力考核,包括求職應聘能力、自制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心理承受與調適能力、交往合作與協調能力等。

2.2調整學科考核成績的構成。

學科理論考核成績總分仍然采取百分制,具體的分值比例為:平時課堂學習情況考查占30分,期中考試占20分,期末考試占50分,學科期末總評成績60分及以上為及格。

2.2.1平時課堂學習情況考查包括:出席情況滿分為5分;課堂紀律滿分15分;提問滿分4分;筆記與作業滿分3分;階段測試3分,授課教師靈活掌握時間與內容,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隨機考核。

2.2.2期中考試采取口試、筆試、開卷、閉卷、人機對話等方式均可。期末考試:考試科目課程,采用傳統的閉卷考試,以百分制出題判卷,按比例折算成50%;考查科目由授課教師根據學科特點,靈活掌握期末考查形式。最后期末考試與平時課堂學習情況、期中考試成績合成學科的總成績。

2.2.3專業課程實踐操作成績單列。總分采取百分制,具體的分值比例為:出席情況滿分為5分,課堂紀律滿分15分,課堂實踐技能學習效果10分,期末考試占70分,學科期末總評成績80分及以上為及格。

2.3考核形式靈活多樣。

2.3.1平時成績考核采取獎勵加分與扣分結合的方式。每個學生在開始進入各學科學習前,平時成績均為滿分,即30分,在學習過程中依據平時成績考核項目和分值,對學生違反平時考核規定的項目進行扣分。只要學生不缺席、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做好課堂記錄、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得到23分。課堂提問采取抽查與舉手發言相結合的方式,抽查回答錯誤扣分,舉手回答問題的錯誤者不扣分,正確者獎勵加分。

2.3.2根據課程內容及培養目標的要求,考核形式多元化。加強學生的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與敬業精神考核,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日常行為規范等方面制定考核量表,自評與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管理部門及團組織評價綜合的形式考核。專業課考核增加了開放性試題,病例和實例分析題在考核中占主導地位;組織學生分組參與社區實踐、到醫院見習,以小組為單位,撰寫調查報告、社會實踐報告、論文或編演情景劇等考核學習效果。實踐技能期末考試時教考分離,學生全員逐項過關,授課教師交叉考核、現場評分。舉行系列實踐技能大賽,在各種競賽中的成績作為相應學科考核的補充和延續,通過實踐技能學習效果成績而計入該門課程的總成績。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單獨考核,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暢想未來、案例分析、演講比賽、應聘模擬等形式考核。

2.4期末考試命題與試卷評閱。

2.4.1期末考試命題題庫制,期末考試課程的考試,根據專業、學科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基本要求)及教學內容,由學校統一組織人員,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命題,依照內容結構、難易結構雙合理的原則建立考試題庫。考試時教務處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試題基本知識題、綜合分析題、應用提高題比例恰當,重視考核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護士執業考試與高職考試相結合。

2.4.2試卷評閱采取密封、流水作業評閱,教師評閱試卷嚴格執行評分標準,保證成績評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3結果

分別于2012年 1月、2013年1月對對照組、實驗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進行隨機抽樣,由各實習醫院帶教教師填寫中職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問卷,統計結果見下列各表:

采用t檢驗比較2009級和2010級中職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各項目得分有無差異。由表2可知,在職業道德水平、專業能力、就業能力上,兩個年級中職學生表現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4討論

4.1考試制度的改革,促進了中職護理專業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敬業是每個從業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要提高中職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必須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水平與愛崗敬業精神的教育與考核。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如何引導他們提升思想道德素養,是擺在中職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因此,學校制定了思想道德考核標準,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進行量化考核,并作為學生每學期學業考核的一項獨立內容。同時教師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考核的內容,即課堂討論過程中結合病例和實例增加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法律問題的探討,明確哪些做法是對的,那些做法是錯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態度,培養他們成為具有高尚的護理道德、遵紀守法、敬業奉獻的高素質護理人才。

4.2考試制度的改革,促進了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在考核中提高了學習過程的分值構成比,對平時學習過程考核中的學習狀態量化賦分,逐漸調整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效果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考試內容中增加大量的病例分析題,有效地培養了資料搜集與處理、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及學習能力的形成,為將來從事護理工作奠定了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是職業能力最重要的方面,根據護理操作技能目標,確定考試內容、操作流程標準。對練習時每個學生的態度、操作準確性、熟練度都予以逐項賦分,督促學生勤學苦練。同時,通過舉行實踐技能大賽,將競賽中的成績入該門課程的總成績,進一步調動學生實踐技能的學習興趣,促進了護理操作技能的提高。

4.3強化就業能力考核,提高了中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

4.3.1中職學生由于年齡、閱歷和經驗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趨于淺表化、簡單化,從學校步入社會的"第一步"--面試、求職應聘時常常手足無措。所以,需要讓學生在學校就要了解社會,知道就業的要求,給自己的職業適當定位,清楚該怎樣面對自己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通過改革考試制度,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單獨考核,以聯系生活實際暢想未來、案例分析、演講比賽、應聘模擬等這些聯系實際生活和實踐的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了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分析和解決就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明顯提高了學生的面試技巧與求職應聘能力。

4.3.2中職學生自我認識水平低,自我評價與監控能力差,紀律觀念弱,多消極的自我暗示,少成功的體驗。對此,學校制定合理的思想品德、日常行為規范考核量表,同時加強賞識教育與學習過程的考核,使學生感覺到考核目標只要我"翹翹腳"就能夠達到,使學生的自制力在不斷被肯定的過程中得到加強。

4.3.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要經常處理病人的急救、死亡或病人與家屬不合理的糾纏等問題,因此,具有健康的職業心理素質是作為護士必備的條件之一。而部分中職畢業生心理素質差,經不起挫折。心理學研究顯示:對挫折的預見可以降低挫折感,減弱受挫的消極體驗,更理性地分析問題。在考核過程中,結合臨床的病例和案例進行交流與辯論或編演情景劇,使學生明確護士的職責和價值,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所負擔的角色,學會控制與疏導自己的情緒,善于舒解各種壓力,促進學生適應環境能力、心理承受與調適能力的形成,提高社會競爭力。

4.3.4具有良好的交往合作與協調能力是每一個從業者必備的素質。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在關心他人、團結協作或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方面明顯不足。因此學校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進行社區實踐、醫院見習等社會實踐活動,并以撰寫調查報告、實踐報告、論文或編演情景劇等方式考核實踐成果。在實踐與考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4.4不足與思考

4.4.1學生基本能力提高不明顯。由于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薄弱,雖然加強了基本能力的考核,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有所提高,但學生的表達與交流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提高不明顯,今后在教學中除改革文化基礎課的考核方式外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反面要加強研究,促進學生基本能力的提高。

4.4.2平時成績考核加大教師的工作量,要加強教師的改革意識。由于課程設置的因素,部分教師一個學期授課的班級數較多,而且每班每周只有一次課,甚至兩周一次課,而且課堂上提問和討論的時間有限,這樣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要付出更多的經歷。為此,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學習、討論活動,使教師認識到考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進教師的人才觀、評價觀的轉變,保證考試制度改革的效果。

4.4.3主觀因素影響考核結果。小組答辯、調查報告、實踐報告、論文撰寫、口試、演講和辯論、師生評價等多種考核形式,可以充分考核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但考核結果受考核人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需加強教研,統一考核標準,避免人情分,使考核結果盡可能公平合理。

考試制度改革是當前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考試制度改革要結合專業、學科與學生的特點,合理制定考試方案,轉變考試觀念,科學的進行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是考試與現代中職教育的發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唐文君.論能力本位教育觀與職業教育考試改革[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4(3)

[2]張維津.變知識考試為能力考試 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5,(11).

第3篇

【關鍵詞】內容教學法;中澳班;商務英語;英語教學

一、中職英語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009)課程教學目標指出中,新課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該目標強調了英語學習的實用性,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語法和翻譯為主,不能有效的實現中職英語教學的目標。

二、我校中澳班商務英語教學的現狀

中澳班的學生在入學時沒有進行英語能力測試,因此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該專業學生在兩年級開設商務英語課程,目前在用教材是《新視野商務英語》,該書每單元都有商務概念和較復雜的說明性文章,對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缺乏商業背景知識,初中畢業就進入中專的學生來說,內容和在校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差很大,學生學起來很吃力,很難對商務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再加上很多同學還沉浸在中考失利的陰影中,存在一定的厭學心理,就造成學習熱情不高。鑒于新大綱的要求和我校中澳班學生商務英語學習的現狀,筆者引入了內容教學法,并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得以實踐。

三、內容教學法的提出

內容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近些年來很多國家外語界都十分推崇的一種教學理論。內容教學法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語言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內容為本位的教學方法,它側重從教學語言本身轉變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目標語的能力。

內容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主要為二語習得理論,Krashen(1982)的二語習得理論對CBI的影響也很大,他認為語言的習得依靠“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即略高于他現有語言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對意義(meaning)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form)的理解。傳統教學法是將重點放在語法和語篇上即語言的用法和形式上,內容教學法卻將重點放在語言的使用上,強調學習有關內容,而不是學習有關語言。

四、內容教學法的教學模式

內容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根據語言和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所占的比重的不同,Brinton(1989)提出CBI可有三種基本模式:主題式語言教學(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護式學科知識教學(sheltered subject content instruction)、混合教學(adjunct instruction)。其中主題式語言教學模式選擇與學生興趣和利益密切相關的話題,并以這些話題內容為載體,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常用于基礎階段的教學,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學習內容最發限度地提高學習者的綜合水平。該教學模式和我校中澳班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相匹配,最適合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

五、內容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內容教學法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商務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時,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的集中策略來進行。

(1)依托內容教學法模式指導商務英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內容教學法主題模式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作為“引路人”和“參與者”指導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提前設計好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與學生一起思考、學習和合作,實現“教學相長”。如Unit2 Company一課,如果僅憑教師介紹幾個世界知名公司,并對商務詞匯課課文加以分析,肯定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筆者采用抽簽的方法按照3-4人一組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小組用英語介紹六大著名的電子產品公司(如Samsung,Apple等),內容包含該公司的歷史、所銷售的產品,及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該公司的現狀,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Group work)的方式進行資料采集,最終并用A4紙打印成完整的一份報告并制作PowerPoint。教師在課堂上做必要的講解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按計劃完成任務后,每組進行角色分配,每位同學都要作為該公司的代表在課堂上用英語匯報。學生邊講解邊演示PowerPoint,激活了同學們的背景知識,活躍了思維,進行了口語和寫作的操練,同時也為直接閱讀創造了條件。

(2)教學內容要圍繞商務主題。根據內容教學法“使用真實的、原汁原味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適合學習者具體的需求”的基本特征,凡是課本上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不使用的、過時的內容都要摒棄。如:Unit 9 Business environment 里面的圖表閱讀題所使用的材料還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互聯網的技術,已經過時,所以刪去。Krashen(1982)強調語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語言材料之后自然獲得的,教師的最大的職責就是讓學生接受盡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課前資料準備應圍繞相關主題選取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真正適用于各種商務場合的真實的語言材料。比如通過網絡尋找英語商務談判的視頻,放給學生觀看并講解,因為這種實例具有可理解性和實踐性,學生很容易就會接受。課本的內容非常有限,筆者圍繞商務主題補充閱讀材料,所選的材料一般來自具有代表性的報紙(Shanghai Daily)或者網絡。Shanghai Daily上的內容都是時下最新的,也是Native speaker進行撰稿的,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體會到原汁原味的語言材料,對一些專業詞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幫助學生消化理解。

(3)以學生的能力本位,強調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明確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方針和“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為核心”的教學思想。這就要求教師在商務英語的授課中幫助學生圍繞商務主題進行任務學習并利用課余時間多參加商務實踐活動。

如recruitment主題學完以后,要求學生上網尋找資料,依據個自求職取向,下載相關英文求職廣告,然后按其要求,撰寫個人簡歷和求職信,并與口語課程整合,進行求職面試的項目學習。在課堂上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同學創造真實的面試場景,一位同學做面試官,另一位做應聘者,讓他們運用英語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來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既鞏固了主題內容,也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畢業后參加招聘會打下了基礎。

結合Marketing主題的學習,利用學校每年一次的“愛心特賣”活動,要求學生自己采購商品,何種商品才能贏得最大的利益呢,這就要求學生用英語做市場調研,設計問卷,明確產品市場定位,確定目標客戶群,并完成調查問卷,撰寫調研報告,得出調研結論。“愛心特賣”結束時就是檢驗學生成果的時候,誰采購的產品最好賣,誰采購的商品盈利最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了解英語在實際生活中是如何運用的。最后撰寫社會實踐報告,教師可以進行評獎。

關于E-commerce的主題,老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海淘”),根據時下流行的“網購”對學生進行指導,向學生詳細講解如何到國外網站去購物流程后,讓學生體驗真實的“海淘”。比如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如何找到自己想買的目標商品,如何與賣家咨詢商品信息討價還價,在把商品加入購物車后如何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最后商品到達確認收貨以及評價商品這一的網絡商業過程,用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英語能力并掌握基本的商務技能。教師可以在學生收到貨物后,讓學生自己用英語介紹“海淘”的心得,分享網購經驗,教師也可以根據其介紹的內容給予評價,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六、結論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要注重校企結合,讓學生體會真實的工作流程,商務主題的選擇要與時俱進,選取有時代特征的,去其落后、過時的內容,正確引導學生從商業的角度去思考并理解、解決問題。內容教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語言能力和相關專業知識雙管齊下和雙豐收。既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步提高,也可以消除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之間的差異。我們有必要遵循內容法教學理念,系統開展商務英語課程改革,把學生有效地培養成為具有扎實語言基本功、具有寬廣的商務知識面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omon. 1982.

[2] 雷春林. 內容教學法(CBI)與復合型外語專業教學――以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為例[J].外語電化教學,200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甘南县| 延长县| 新建县| 贡山| 阿勒泰市| 靖安县| 资阳市| 牙克石市| 崇信县| 新闻| 昌黎县| 尤溪县| 竹山县| 沅陵县| 会同县| 凌海市| 永兴县| 田林县| 揭阳市| 太和县| 马鞍山市| 盐山县| 鲜城| 渭源县| 镇坪县| 冕宁县| 陆河县| 章丘市| 靖江市| 井陉县| 鄂尔多斯市| 潢川县| 杭锦后旗| 华蓥市| 蕲春县| 鱼台县| 静海县| 日土县| 阳新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