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9 13:41: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數據庫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找《生物膜的研究和發展》的文獻
我是綁定IP的帳號,可以幫你下載。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找《廣告對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的文獻誰能幫我到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下載有關公安民警人性化執法的文獻?急~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萬方數據等等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怎樣免費下載論文?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
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能找到教育研究與實踐6嗎
誰能幫我到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下載有關公安民警人性化執法的文獻?急~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找《廣告對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的文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萬方數據等等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怎樣免費下載論文?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求古代皇帝論文或評論1500字左右。好的話加分哈謝謝了哈頁面出現:該怎么辦?GoogleAdwords/谷歌關鍵詞廣告在江蘇南京地區的官方授權商是哪一.誰有論文格式模板啊,急需3000字論文邀請好友開通七雄爭霸得點卷GoogleAdwords/谷歌關鍵詞廣告在江蘇蘇州地區的官方授權商是哪一.給我含金量高的英語議論文作文模板,用來考四級得高分用,謝謝,各種.
誰能幫我到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下載有關公安民警人性化執法的文獻?急~
已發送請查收誰能幫我到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下載有關公安民警人性化執法的文獻?急~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找《廣告對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的文獻誰能幫我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找《生物膜的研究和發展》的文獻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怎樣免費下載論文?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能.
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開放數據庫連接)是微軟開放服務結構中有關數據庫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建立了一組規范,并提供了一組應用程序調用接口。用這樣一組接口建立的應用程序,對數據庫的操作不依賴于任何數據庫管理系統,不直接與任何DBMS打交道,由此可實現應用程序對不同DBMS的共享論文。數據庫操作的“數據源”對應用程序是透明的,所有的數據庫操作由對應DBMS的ODBC驅動程序(ODBCDriver)完成。有了ODBC驅動程序,數據源就變得十分廣泛,它可以是本機的某種數據庫格式的文件(如本機DOS目錄下的Access文
件*.mdb),也可以是遠程數據庫文件(如MicrosoftSQLServer);它可以是已知的某種DBMS格式,也可以是一種全新的數據庫格式。總之,它取決于提供了什么數據庫類型的驅動程序。
VisualC++中的ODBC主要是實現基于Windows的關系數據庫的應用的共享。
二、ODBC管理器
在ODBC中,數據源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數據庫位置和數據庫類型等連接信息的總和。數據源在使用前必須通過ODBC管理器(Administrator)進行登錄。在登錄數據源時,要搞清數據源名(Datasourcename)、數據庫文件名(Databasename)和數據表格名(Tablename)這三者的概念和相互關系:數據源實際是一種數據連接的抽象,數據源名是登錄時賦予的“連接”的名稱,以供應用程序使用,至于該數據源下連接的是哪一個數據庫,則由數據庫文件名指出(如Access2.0forMSOffics中的.mdb文件);一個數據庫文件中可以包括若干個數據表格(table)和其他。在關系@@09A05900.GIF;圖1ODBC層次關系圖數據庫中,數據是以二維表格的方式存在于數據庫@@文件中,應用程序最終的操作目標即是這些表格中的行(row記錄)和列(columns字段)數據。對于foxprow數據源,數據庫文件名是“路徑名”,而該路徑下的所有數據文件(*.dbf)都屬于該“數據庫文件”名下的數據表格(table)。
ODBC管理器被裝在ControlPanel里(ODBCINST.CPL)。通過該工具可以增添、修改或刪除數據源,也用來增添、刪除ODBC驅動程序,ODBC管理器把數據源和它們的連接信息保存在ODBC.INI、ODBCINST.INI和ODBCISAM.INI中。當需要共享應用程序時,只需按新的數據文件的類型和位置重新登錄即可。
三、ODBC應用程序接口
ODBCAPI是一組標準的ODBC函數庫,除了一般的數據庫操作函數外,還包括一組函數(如SQLExec或SQLExecdirect)能夠內嵌標準SQL查詢語句。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是一種存取關系型數據庫的標準語言,能夠定義、查詢、修改和控制數據,簡單的語句能夠作用于整個數據表格,具有很強的功能。
同Windows3.1SDK中API類似,ODBCAPI也是基于句柄(handle)進行操作的。API函數按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數據源連接函數,設置/獲取有關信息的函數;
·準備/提交執行SQL查詢語句的函數和獲得數據的函數;
·終止函數和異常處理函數。
上述函數的順序也表示了進行數據庫操作的一般順序。兩個需要特別說明,一是數據類型問題:數據源中的數據所具有的數據類型稱為SQL數據類型,這些數據類型在其數據源中可能比較特殊,不一定和ODBCSQL數據類型存儲方式一致,驅動程序把這些數據類型同ODBCSQL數據類型進行相互轉換,每一個ODBCSQL數據類型都相當于一個ODBCC語言數據類型;二是函數的調用級別問題,并不是每一個ODBC驅動程序都支持所有的ODBCAPI函數調用,在應用程序中,可以調用有關函數獲取驅動程序以支持層次方面的信息。
四、ODBC編程
在VisualC++中,MFC(MicrosoftFoundationClass基本類庫)是經過對Windows應用程序中各個部件進行類的抽象而建立的一組預定義的類,如窗口基類(CWnd)、各種窗口派生類等等,這些類在應用程序中可直接使用,不需要重新定義。在MFC中,也為ODBC預定義了幾個類,其中主要的是數據庫類(CDatabase)和記錄集合類(CRecoredset)。這兩個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應用程序中,可以分別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每一類也可以同時存在多個對象。CDatabase的每一個對象代表了一個數據源的連接,CRecordset的每一個對象代表了從一
個數據表中按預定的查詢條件獲得的記錄的集合,一般說來,前者適宜于對數據源下的某個數據表格進行整體操作,后者用于對所選的記錄集合進行處理。
同Windows類與SDKAPI函數的關系一樣,CDatabase類與ODBCAPI函數也有類似的關系,但CDatabase類中并不包含所有的ODBCAPI函數,大部分操作功能仍須直接調用ODBCAPI函數,如目錄功能函數,用于獲得數據源下的數據表格信息,如表格名,字段名等。
在應用編程時,一般使用CDatabase和CRecordset的派生類。假設派生類分別為CUserdb和CUserset,而在應用類CUserClass中,使用了一個CUserdb對象(m-db)和一個Cuserset對象(m-recset),圖2給出了用戶應用類與ODBC類的相互關系示意圖。
@@09A05901.GIF;圖2CDatabaseCRecordset類與應用類及數據源關系圖@@
1.m-db連接數據源
m-db在完成定義構造后,要調用CDatabase的打開(Open)函數以進行數據源的實際連接:
m-db.Open(lpszDSN,bExclusive,bReadOnly,lpszConnect);
打開函數需要輸入四個參數。lpszDSN:要連接的數據源的名字,如果lpszDSN=NULL且lpszConnect中也沒有指明數據源名,則該調用會自動出現一個對話框列出所有可用的數據源(名),讓用戶選擇。bExclusive:只支持“假”(False)值,表示為共享(share)方式連接。因此,應用程序在運行前,一定要裝入share.exe或在Windows的system.ini中裝入vshare.386。ReadOnly:指明數據源操作方式是“只讀”還是可以修改。lpszConnect:指明連接字符串,包括數據源名、用戶標識碼、口令等信息。該字符串必須以“ODBC;”開頭,表示該連接是與一個ODBC數據源的連接(考慮以后版本支持非ODBC數據源)。
m-db打開后,其指針可以傳給m-recset作為其數據源。m-db關閉后,將關閉所有CRecordset對它的連接,m-db也可以重新打開。
2.m-db操作數據
數據源打開后,即可對數據庫文件中的數據表格進行操作,操作以調用SQL語句方式進行,可直接通過ODBCAPI函數,或者CDatabase類成員函數ExecuteSQL。數據表名在SQL語句中指定,如下語句則在所在的數據源中的clerk表中插入一個記錄,記錄的name字段值為"chen"。
m-db.ExecuteSQL("insertintoclerk(name)value(''''chen'''')");3.m-recset連接數據m-recset在構造時,可傳入一個CDatabase對象指針,作為m-recset的數據源,當為NULL時,必須重載CRecordset的函數GetDefaultConnect,以提供數據源連接字符串(相當于m-db.Open中的lpszConnect)。如下則表示連接名為COMPANY的數據源(當傳入了合法的CDatabase對象指針時,該函數將不被調用)。
CStringCUserset::GetDefaultConnect()
{
return"ODBC;DSN=COMPANY;";
}4.m-recset選取記錄和字段
m-recset在調用打開函數時,即獲得了符合條件的一組記錄,條件語句在Open函數中的lpszSQL中給出,如果lpszSQL為NULL,則必須重載CRecordset的函數以提供該語句。該語句是一個SELECT語句,帶或不帶where和orderby子句(如果不帶,where和Orderby的條件也可在CRecordset的兩個預定義成員變量m-strFilter和m-strSort中給出)。lpszSQL也可以只是一個數據表名(table-name),也可以是對內嵌在數據庫文件中的查詢程序的調用語句。所選擇的一系列字段名,在成員函數DoFieldExchange中由一系列RFX-函數指定。RFX-(RecordFieldExchange)函數,使字段和成員變量一一建立類型對應關系。另外,m-strFilter中也可以帶變量參數(用"?"表示,如"fieldl>=?ANDfield2<=?"),參數與成員變量的對應關系也在DoFieldExchange中由RFX-函數指定(串中的"?"將被參數變量值逐一替換)。
voidCUserset::DoFieldExchange(CFieldExchange*pFX)
{
pFX->SetFieldType(CFieldExchange::outputColumn);
/*以下為字段連接*/
RFX-???(pFX,"field1",m-var1);
RFX-???(pFX,"field2",m-var2);
...
RFX-???(pFX,"fieldn",m-varn);
pFX->SetFieldType(CFieldExchange::param);
/*以下為參數連接*/
RFX-???(pFX,field1,m-param1);
RFX-???(pFX,field2,m-param2);
...
}其中,???為ODBCSQL數據類型名,如RFX-Double,RFX-Text等。
綜合上述,選取記錄和字段實際是由下列語句完成:
SELECTrfx-field-listFROMtable-name[WHEREm-strFilter][ORDERBYm-strSort]
字段變量和參數變量的個數一定要在調用打開函數前(如構造函數中)準確地賦值給成員變量m-nFields和m-nParams。m-recset在打開后的任何時候調用Requery()函數,將根據新的查詢條件(例如修改了參數變量值)重新選取記錄。
5.m-recset操作數據
記錄集合生成后,其當前記錄的各字段值被保存在前述的各字段變量中,如果調用CRecordset的滾動(scroll)函數,如MoveFirst(),MoveNext(),MovePrev(),MoveLast()等,字段變量的值將自動跟隨“當前”記錄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IsBOF(),IsEOF()用于判別是否移動到記錄的頭或尾。
數據操作主要包括刪除(Delete),添加(AddNew)和更改(Edit),一般流程為:
if(m-recset.CanUpdate())/*是否允許修改*/
{
if(m-db.CanTransact())/*是否支持“批”處理*/
{
m-db.BeginTrans();
m-recset.AddNew();
/*修改字段變量值*/
...
m-recset.Update();
m-mitTrans();
if(catcherror)
m-db.RollBack();
}
}
對于AddNew和Edit,修改字段變量后一定要調用函數Update(),否則更新將丟失,而Delete操作則不必進行字段值修改和調用Update()。
上述的CDatabase的四個函數是ODBC為保證數據操作的可靠性而提供的“批”處理函數,即在BeginTrans和CommitTrans之間的數據修改如果出現任何異常,可通過函數RoolBack來恢復所做的修改。
在多用戶系統使用時,每一個數據源可以被多個用戶的多個任務連接,不同的任務可同時修改相同的數據源。ODBC提供了兩種數據表更新的同步機制(在m-recset.Open函數中指定),“靜態”的(snapshot)和動態的(dynaset)。前者是一組靜態的記錄集合,當建立后不會改變,除了反應自己的添加/刪除外,不反應別的用戶的修改,除非調用了Requery重新建立。后者是一組動態的記錄集合,自己或別的用戶所作的修改隨時反應到集合中來(當然也可用Requery重建),以保持記錄與數據源的同步。在應用中,應根據需要確定使用哪一種方式。
五、結束語
1.引言:目前動態網站設計技術主要有:利用Perl/C++/Delphi等開發的CGI,兩種有名的API-ISAPI/NSAPI,還有ColdFusion,以及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3p技術-ASP,PHP,JSP(據Internet上有關網站統計約有近百種);ASP-AtiveServerPage,由微軟公司開發,是一個WEB服務器端的開發環境,主要采用腳本語言VBScript(或javascript/perl等)作為自己的開發語言,可用ODBC或直接驅動法訪問Window平臺的數據庫。PHP-PersonServerPage,是由Rasmus個人創立的一種跨平臺的服務器端的嵌入式腳本語言.它大量地借用C,Java和Perl語言的語法,并耦合PHP自己的特性,.是一種很有個性的網站開發語言,它支持目前絕大多數數據庫。JSP-JavaServerPage,是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站點開發語言,Sun公司除Java應用程序和JavaApplet之外,又創立了JSP,其可以在Serverlet和JavaBean的支持下,完成功能強大的站點程序開發,特別是有許多訪問數據庫的方法。在電子商務平臺設計中,主要需要解決"網站結構的設計","注冊界面","交易界面","后臺數據庫",以及"配套模塊"諸如購物/用戶/論壇/反饋/搜索/會話等設計;考慮篇幅,本文只給出統一的前臺界面及后臺數據庫的3p設計方法;可以說ASP,PHP,JSP與網絡數據庫的操作是電子商務網站平臺設計的堅強基石。
2.構建三種設計技術的運行環境
2.1構建ASP的運行環境:NT5.0Server,IIS5.0,ASP3.0。安裝Windows2000Server(NT5.0Server)時選擇IIS5.0有關選項。安裝完后ASP3.0便內嵌于IIS5.0中。測試ASP:啟動瀏覽器,在地址欄處輸入127.0.0.1:80/default.asp,若瀏覽到IIS服務器的ASP歡迎頁面,說明安裝成功
2.2構建PHP4的運行環境:NT5.0Server,Apache1.3.12php4.0安裝支持PHP的web服務器Apache1.3.12,將Apache服務器壓縮文件解壓縮,根據提示進行整個安裝過程,自己選擇安裝到目錄d:\apache下。安裝PHP4,將PHP4壓縮文件解壓縮到d:\php4即可,同時將其中的php.ini-dist文件拷貝到winnt目錄中,將文件更名為php.ini,打開該文件將其中extension_dir設置為:d:/php4,并加載擴展模塊:將文件中含有;extention=*.dll的各項前面的";"號去掉即可;修改設置Aphache服務器,用文本編輯器編輯目錄d:\aphache目錄下的子目錄conf下名為httpd.conf的文本文件,首先將"#ServerName*"這一行下加入"ServerName127.0.0.1/",其次將"Port80"改為"Port81(或其他與IIS5.0不沖突的端口)",再其次設置更改Apache虛擬目錄,將"Documentroot"d:/Apache/htdocs""改為Documentroot"d:/trade"(該目錄即是電子商務網站目錄,可用任意方法建立目錄trade),最后加入支持php4的如下語句:ScriptAlias/php4/"d:/php4/"AddTypeapplication/x-httpd-php.phpAddTypeapplication/x-httpd-php.phtmlActionapplication/x-httpd-php4"/php4/php.exe";測試php:完成上述步驟后,在d:\trade目錄下,用如何文本編輯器,生成擴展名為.php(或phtml)的文件test.php,在文件中輸入如下php代碼,存盤后,啟動Apache,接著你在瀏覽器中輸入:127.0.0.1:81/test.php,若看到php的版本和擴展模塊等信息,說明環境安裝設置成功。
2.3構建JSP的運行環境:NT5.0Server,Resin1.13,jdk1.3安裝Java編譯器jdk1.3:運行jdk1_3-win.exe,按照提示完成安裝即可,將其安裝在d:\java1.3目錄,也可安裝在其他目錄。設置系統環境參數:控制面板/系統/環境頁中選擇path參數加入d:\jdk1.3\bin;增加新的環境參數classpath=d:\jdk1.3\lib\tools.jar;d:\jdk1.3\lib\dt.jar;,然后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安裝支持JSP的web服務器Resin1.1.3,將RESIN-1.1.3.zip釋放為d:\Resin1.1.3即可。配置服務器端口,打開d:/resin1.1.3/conf/目錄下的resin.conf文件在
8080
標簽處將端口設置為82(在我的NT5.0上裝有三個服務器,這樣三個服務器的端口分別為IIS:80;Apache:81;Resin:82其實也可設置為其他互不沖突的端口號).測試JSP:啟動Resin服務器,啟動瀏覽器,在地址欄處輸入127.0.0.1:82/,若瀏覽到Resin服務器的JSP歡迎頁面,說明安裝成功
3生成三種格式的動態表單頁面為了通用,這里采用可能用到的表單對象為例,至于下面設計具體數據表用到的字段,只要轉成給出的表單域相應對象即可.
3.1用ASP動態生成與數據庫進行數據交流的操作表單:form.asp:生成表單域頭: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碼文本:生成滾動文本:生成單選:生成復選:生成列表框:生成提交按鈕生成重填按鈕生成表單域尾
3.2用PHP動態生成與數據庫進行數據交流的操作表單:form.php生成表單域頭:"?>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碼文本:"?>生成滾動文本:"?>生成單選:"?>生成復選:"?>生成列表框:網絡數據庫Asp技術Php技術Jsp技術網站設計"?>生成提交按鈕"?>生成重填按鈕"?>生成表單域尾"?>
3.3用JSP動態生成與數據庫進行數據交流的操作表單form.jsp生成表單域頭:生成普通文本:生成密碼文本:生成滾動文本:生成單選:生成復選:生成列表框:生成提交按鈕生成重填按鈕生成表單域尾
4設計用于存儲商務網站交互數據的MySql數據庫
4.1啟動MySql數據庫服務器(MySql的安裝及ODBC驅動程序的安裝與設置請參閱相關書籍)可在NT5.0下用啟動服務法/NET命令法/命令窗口鍵入MySqld-shareware法,啟動MySql數據庫服務器,啟動數據庫服務器后,在d:\mysql\bin>提示符下鍵入mysql-h127.0.0.1-uroot即可出現mysql>提示符,從這開始即可進行對MySql數據庫的各種操作。若要退出可鍵入quit/exit,若要關閉數據庫服務器,可在d:\mysql\bin>提示符下鍵mysqladmin-urootshutdown4.2建立MySql數據庫在MySql數據庫的提示符mysql>鍵入Createdatabasetradedb;(或go)
4.2.建立MySql數據庫表這里以商務網站中常用的幾種數據表為例,主要用到的數據表和生成數據表的SQL代碼如下:(這里的數據表字段只要分別對應上述表單域對象即可實際操作,數據表統一用tablename表示)客戶登錄管理數據表CREATETABLEusers(IDintnotnullauto_increment,UserNamevarchar(30)notnull,Passwordvarchar(20)notnull)客戶信息數據表CREATETABLEusermessage(UserNamevarchar(30)notnull,Emailvarchar(80)notnull,Addressvarchar(120)notnull,Faxvarchar(40)null,Phonevarchar(40)notnull,Cerreycardvarchar(50)notnull)客戶定購商品數據表CREATETABLEcatalog(ProductIdintnotnull,Namevarchar(64)notnull,Pricefloat(6,2)notnull,Descriptiontextnull)
5設計處理表單數據的3p程序
5.1設計處理表單數據的ASP程序form_cl.asp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這里采用直接驅動法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driver={MySQL};server=localhost;uid=user;pwd=xxxxxx;database=tradedb"獲取表單提交的數據:data1=request("ptwbk");data2=request("mmwbk");data3=request("gdwbk")data4=request("dxk");data5=request("fxk");data6=request("lbk")用SQL語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查詢數據記錄:sql="select*fromtablename";setrs=conn.execute(sql)"增加數據記錄:sql="insertintotablename(ptwbk,mmwbk,gdwbk,dxk,fxk,lbk)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5'''')";setrs=conn.execute(sql)更改某條數據記錄: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request(ptwbk)",whereID="num";setrs=conn.execute(sql)刪除某條數據記錄: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setrs=conn.execute(sql)將SQL語句處理的數據結果輸出Response.Write"
"Response.Write""Fori=0tors.Fields.Count-1Response.WRITE""&rs.Fields(i).Name&""NextResponse.Write"
"WhileNotrs.EOFResponse.Write""Fori=0tors.Fields.Count-1Response.WRITE""&rs.Fields(i).Value&""NextResponse.Write"
"rs.MoveNextWendResponse.Write"
"關閉數據庫:rs.close;conn.Close
5.2設計處理表單數據的PHP程序form_cl.php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這里采用PHP的MySql函數法(也可用ODBC函數法)$conn=odbc_connect("localhost","user","xxxxxx");選擇數據庫:mysql_select_db("tradedb","$conn");獲去表單提交的數據:$data1=$ptwbk;$data2=$mmwbk;$data3=$gdwbk;$data4=$dxk;$data5=$fxk;$data6=$lbk;用SQL語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查詢數據記錄:$sql="select*fromtablename";$result=odbc_do($conn,$sql);增加數據記錄:$sql="insertintotablename(ptwbk,mmwbk,gdwbk,dxk,fxk,lbk)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result=odbc_do($conn,$sql);更改某條數據記錄:$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ptwbkwhereID=num"$result=odbc_do($conn,$sql);刪除某條數據記錄:$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result=odbc_do($conn,$sql);將SQL語句處理的數據結果輸出odbc_result_all($result,"border=1");關閉數據庫:odbc_close($conn);
5.3設計處理表單數據的JSP程序form_cl.jsp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這里采用JDBC-ODBC橋生成JavaBean法創建一個JavaBean命名為conndb.java,并保存在d:/resin1.1.3/doc/web-inf/classes/trade目錄下,代碼如下:(限于篇幅這里沒按標準書寫,而采用不換行寫法,其他類同)packagetrade;importjava.sql.*;publicclassconndb{Stringurl="jdbc:inetdae:localhost";Stringlogin="user";Stringpassword="xxxxxx";StringsDBDriver="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StringsConnStr="jdbc:odbc:Dsnmysql";Connectionconn=null;ResultSetrs=null;publicconndb(){try{Class.forName(sDBDriver);Connection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login,password);}catch(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e){System.err.println("conndb():"+e.getMessage());}}Public/ResultSet/executeQuery(String/sql)/{rs=null;try{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sConnStr);Statementstmt=conn.createStatement();rs=stmt.executeQuery(sql);}catch(SQLExceptionex){System.err.println("aq.executeQuery:"+ex.getMessage());}returnrs;}}然后用javac編譯conndb.java生成與其同目錄的conndb.class文件,在form_cl.jsp文件中加入如下標簽即可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獲去表單提交的數據:Stringdata1=request.getParameter("ptwbk");Stringdata2=request.getParameter("mmwbk")Stringdata3=request.getParameter("gdwbk")Stringdata4=request.getParameter("dxk")Stringdata5=request.getParameter("fxk")Stringdata5=request.getParameter("lbk")語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查詢數據記錄:Stringsql="select*fromtablename";connbean.executeQuery(sql);增加數據記錄:Stringsql="insertintotablenamevalues(''''"+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connbean.executeQuery(sql);更改某條數據記錄:Stringsql="updatetablenamesetdata1=''''"+ptwbk+"'''',data2=''''"+mmvbk+"'''',data3=''''"+gdwbk+"''''whereID=''''"+num+"''''";connbean.executeQuery(sql)刪除某條數據記錄:Stringsql="deletefromtablenamewhereID=''''"+num+"''''";connbean.executeQuery(sql);將SQL語句處理的數據結果輸出ResultSetrs=connbean.executeQuery(sql);While(rs.next()){out.print("
"+rs.getString("ptwbk")+"
");out.print("
"+rs.getString("mmvbk")+"
");out.print("
"+rs.getString("gdwbk")+"
");out.print("
"+rs.getString("dxk")+"
");out.print("
"+rs.getString("fxk")+"
");out.print("
"+rs.getString("lbk")+"
");}關閉數據庫:rs.close();
6三種電子商務網站設計技術綜述
6.1主要特性:可見下表設計技術運行平臺服務器開發程序擴展組件ASPWindows系列IISVbscript/Jscript/PerlActiveXPHPUnix系列,Novell,WindowsApache等許多服務器phpFunctionJSPUnix系列,Novell,WindowsResin等許多服務器JavaJavaBean
6.2連接數據庫的方法:通過上述操作可看出,本文采用了三種操作MySql數據庫的方法,Asp采用直接驅動法,Php采用MySql函數法,Jsp采用JDBC-ODBC/JavaBean法
6.3網站結構設計考慮篇幅,本文只給出了Widows平臺上,電子商務網站設計中的主要環節的代碼設計,對于Linux平臺、網站結構、各個功能模塊設計等論題,作者已經有兩篇這方面的論文在核心刊物上待發表,這里不便公開.
第一,數據網絡備份。所謂網絡備份,實際上就是把需要備份的數據信息經網絡處理備份到電腦主機中,接著由專門的處理器進行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等的過程。這種備份方法能夠令處理器的負擔減小,進而增加備份的質量。然而,考慮到網絡備份必須要將電腦直接同服務器進行連接,所以相關數據的安全會受到一定威脅。第二,歸類分檔貯存。和網絡備份的方式不同,這種獨具特色的備份儲層方法能夠過多的數據同物理存儲空間的矛盾。分檔歸類后,把相同類型的數據進行壓縮或打包處理,最后使這些數據可以長期的保留以備使用。第三,遠程備份。此備份處理能防止由于洪澇、火災或是地震等自然災害對電腦數據庫系統造成的難以修復的破壞。但需要考慮的是,若要進行數據的遠程備份操作,本地的高性能系統不可或缺,經由和遠程數據建立聯系,采用同時或分步的形式既可以有力保障本地系統的正常運轉,又能夠達到數據備份的科學、合理。
2計算機數據庫的恢復技術探析
2.1恢復技術的內涵
數據庫的恢復技術,又稱“修復技藝”,是指當計算機數據庫系統存在故障而引起數據丟失等現象時再次對毀損、丟失的數據信息進行修復的操作技術。為降低由于操作不當等人為因素以及系統本身的緣故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出于減少客戶自身損失的考慮,所以進行數據庫系統的恢復備份必不可少。
2.2恢復技術的基本形式
數據庫的恢復技術主要可以按照普通恢復、全盤恢復、郵件恢復和批日志恢復等進行歸類。首先,普通恢復就是說在數據修復環節,對之前已經備份完畢的數據信息進行簡要補充,或者采用經過遠程控制的分步備份方式對數據進行簡單修復的形式。由于未涉及到使用者之前的日志文檔等的備份,所以它并不是對所有數據的完全恢復。其次,全盤恢復的形式。這種形式是當進行數據庫的恢復操作時,涉及到了整個計算機數據庫中的備份數據以及使用者處理個人事務的備份文檔等。因此,這種恢復手段即便可能耗費大量的功夫,但其可以使電腦數據庫中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它也可以使計算機恢復到之前某個還原點的狀態。還有,就是批日志恢復的形式。此恢復技術形式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可以降低恢復數據時所占用的儲存空間,相比之下,其操作步驟也比普通恢復和全盤恢復更為簡便。郵件恢復要求相關處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它也是一項針對管理者的技術性的恢復形式。除此之外,務必要維護好所需處理的數據信息,更有效地提高數據恢復的安全性、科學性。
2.3恢復技術的主要方法
計算機數據庫主要的修復方式可分為轉儲并建立相關日志、依照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解決兩種。第一,轉儲并建立相關日志文檔。它要求帶有一定的周期性并循環拷貝數據庫中的全部數據,然后再把所備份的信息儲存到其他介質中。因其簡易的操作方法,這種數據庫的修復方法一直以來都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第二,根據具體狀況進行操作處理。如果計算機數據庫存在著某些問題或故障,可以依照以下兩種情況做出判斷、進行處理。一,假設計算機數據庫因受到的損壞過于嚴重而無法繼續使用,這時候就應當啟用一張新磁盤,并在其中拷貝一份實時數據,之后再借助日志庫的重做處理進行新數據庫數據的更新操作。這樣不光能夠恢復到之前的樣子,同時又令現有的數據庫數據得到更新升級;二,若是數據庫未遭到損壞或程度較輕的話,再或者只是其中某幾項數據不再可依賴的話,是完全沒有必要拷貝已存檔的數據庫內容的,只要通過日志庫中撤銷處理的執行便能夠那些沒有考慮好便做出的改動,進而讓數據庫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
3結束語
Abstract:StartingfromthearchitectureofORACLE,thispaperdiscussesthebackupmethodandstrategyofdatabaseOracle,includingIMP/EXP,PMANandOS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
關鍵字:Oracle,備份,恢復,RMAN
Keywords:Oracle;Backup;Restoration;RMAN
概述
在大型軟件運行系統中,存在著很多備份策略,如RAID技術,CLUSTER技術等等。很多時候,這些系統的備份就能夠解決數據庫備份的問題。但是,這種備份成本很高。同時,硬件的備份有時根本滿足不了現實的需要,如果用戶不小心誤刪了一個表,又想恢復的時候,數據庫的備份就變的重要了。
Introduction:Intherunningsystemofsomebigsoftware,thereexistmanybackupstrategiessuchasRAIDtechnologyandCLUSTERtechnologyetc.Inmostcases,thesesystembackupstrategiescanfulfillthedatabasebackup.Howeverthecostisratherhigh.Atthesametime,hardwarebackupsometimesisfarfromtheactualrequirement.Thedatabasebackupbecomesveryimportantwhenatableisdeletedbyaccidentandneedstoberestored.
Oracle的運行方式
Oracle數據庫有兩種運行方式:一是歸檔方式(ARCHIVELOG),歸檔方式的目的是當數據庫發生故障時最大限度恢復數據庫,可以保證不丟失任何已提交的數據;二是不歸檔方式(NOARCHIVELOG),只能恢復數據庫到最近的回收點(冷備份或是邏輯備份)。根據數據庫的高可用性和用戶可承受丟失的工作量的多少,對于實時性要求高的數據庫,強烈要求采用為歸檔方式;不歸檔方式只用在那些開發和調試的數據庫等。
如何改變數據庫的運行方式,在創建數據庫時,作為創建數據庫的一部分,就決定了數據庫初始的存檔方式。一般情況下為NOARCHIVELOG方式。當數據庫創建好以后,根據我們的需要把需要運行在歸檔方式的數據庫改成ARCHIVELOG方式。操作如下。
1.關閉數據庫,備份已有的數據,改變數據庫的運行方式是對數據庫的重要改動,所以要對數據庫做備份,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保護。
2.修改初試化參數,使能自動存檔。
修改(添加)初始化文件init[SID].ora參數:
log_archive_start=true#啟動自動歸檔
log_archive_format=ARC%T%S.arc#歸檔文件格式
log_archive_dest=/archdir/arch#歸檔路徑
在8i中,可以最多有五個歸檔路徑,并可以歸檔到其它服務器,如備用數據庫(standbydatabase)服務器。
3.啟動Instance到Mount狀態,即加載數據庫但不打開數據庫。
$>svrmgrl
SVRMGRL>connectinternal
SVRMGRL>startupmount
SVRMGRL>alterdatabasearchivelog;//使數據庫運行在歸檔方式
SVRMGRL>alterdatabaseopen;
Oracle的備份方案
按照備份的方式,可以分為邏輯備份、冷備份(脫機備份)、熱備份(聯機備份),其中冷備份與熱備份又可以合稱為物理備份。按照備份的工具,可以分為EXP/IMP備份、操作系統備份、RMAN、第三方工具備份,如VERITAS等。下面分別介紹Oracle本身提供的幾種備份工具和操作。
1.EXP/IMP備份(邏輯備份)
EXP/IMP屬于邏輯備份的范疇,邏輯備份是指只備份數據庫中的數據但不記錄數據物理位置的一種備份。導出為數據庫作一個二進制的備份,并且這個備份只能由其姊妹程序imp(import)來讀取。具體的使用方法如下。(因為EXP和IMP使用上參數基本相同,所以只以EXP為例。)
EXP的命令格式和參數
格式:KEYWORD=value或KEYWORD=(value1,value2,...,valueN)
例程:EXPSCOTT/TIGERGRANTS=YTABLES=(EMP,DEPT,MGR)
USERID必須是命令行中的第一個參數
關鍵字說明(默認)關鍵字說明(默認)
USERID用戶名/口令FULL導出整個文件(N)
BUFFER數據緩沖區的大小OWNER所有者用戶名列表
FILE輸出文件(EXPDAT.DMP)TABLES表名列表
COMPRESS導入一個范圍(Y)RECORDLENGTHIO記錄的長度
GRANTS導出權限(Y)INCTYPE增量導出類型
INDEXES導出索引(Y)RECORD跟蹤增量導出(Y)
ROWS導出數據行(Y)PARFILE參數文件名
CONSTRAINTS導出限制(Y)CONSISTENT交叉表一致性
LOG屏幕輸出的日志文件STATISTICS分析對象(ESTIMATE)
DIRECT直接路徑(N)TRIGGERS導出觸發器(Y)
FEEDBACK顯示每x行(0)的進度FILESIZE各轉儲文件的最大尺寸
QUERY選定導出表子集的子句
注:可以通過exp-help命令查看exp的使用方法;imp-help命令查看imp的使用方法.
2.操作系統備份(冷備份和熱備份)
操作系統備份有兩類,冷備份(Coldbackup)和熱備份(Hotbackup)。操作系統備份和上面的邏輯備份有本質的區別,它將拷貝整個的數據文件。
冷備份
在文件級備份開始前數據庫必須徹底關閉。關閉操作必須用帶有normal、immediate、transaction選項的shutdown來執行。
數據庫使用的每個文件都被備份下來,這些文件包括:所有數據文件、所有控制文件、所有聯機重做日志文件和INIT.ORA文件(建議)。
作冷備份一般步驟是:
1)正常關閉要備份的實例(instance);
2)備份整個數據庫到一個目錄
3)啟動數據庫
即:
SVRMGRL>connectinternal
SVRMGRL>shutdownimmediate
SVRMGRL>!cp<file><backupdirectory>
or
SVRMGRL>!tarcvf/dbbak/fullbk.tar/u01/oracle/oradata/dbname
SVRMGRL>startup
熱備份
熱備份是當數據庫打開時的操作系統備份。熱備份只能用于ARCHIVELOG方式的數據庫。熱備份沒有必要備份聯機日志,但必須是歸檔狀態,在實例恢復的時候,可能需要用到歸檔日志。當前聯機日志一定要保護好或是處于鏡相狀態,當前聯機日志的損壞,對于數據庫的損壞是巨大的,只能以數據的丟失來進行數據庫的恢復工作。對于臨時表空間,存放的是臨時信息,在熱備份是也可以考慮不用備份,如果臨時文件發生故障,可以刪除該數據文件與表空間,重建一個臨時表空間。
熱備份備份的內容和冷備份備份的內容一樣,操作一般步驟是:
1)備份的表空間通過使用ALTERTABLESPACE……BEGINBACKUP使表空間進入熱備份方式。
2)用類似冷備份的操作系統命令對組成表空間的數據文件進行拷貝。
3)使用ALTERTABLESPACE……ENDBACKUP命令使表空間脫離熱備份方式。
4)使用ALTERDATABSE……BACKUPCONTROLFILE命令備份控制文件。
即:
SVRMGRL>connectinternal;
SVRMGRL>altertablespaceUserbeginbackup;
SVRMGRL>!cp/u01/oradata/dbname/user01.ora/dbbak/user01.ora
SVRMGRL>altertablespaceUserendbackup;
SVRMGRL>alterdatabasebackupcontrolfileto<fielname>;
or
SVRMGRL>alterdatabasebackupcontrolfiletotrace;
注意:因為熱備份的時候,用戶還在操作數據庫,所以最好是讓每個表空間處于備份狀態的時間最短,這樣就要求一個表空間一個表空間的備份,不要一起使表空間處于備份狀態而同時拷貝數據文件。
3.RMAN
RecoveryManager(RMAN)是一個使DBA能很方便地對數據庫執行備份和恢復任務的Oracle應用工具,能夠提供DBA對企業數據庫備份與恢復操作的集中控制。RMAN只能用于ORACLE8或更高的版本中。它能夠備份整個數據庫或數據庫部件,其中包括表空間、數據文件,控制文件和歸檔文件。RMAN可以按要求存取和執行備份和恢復。
RMAN支持六種不通的類型的備份,經常用到的有兩種:
FULL數據庫全備份,包括所有的數據塊。
INCREMENTAL增量備份,是指只備份在同級別或更低級別上進行的前一次備份之后的作過改動的那些數據塊。這其中需要一個0級的增量作為增量的基礎,它備份包括全部曾經被數據庫使用過的數據塊(但不是完全數據庫備份)。RMAN共可以支持7級增量。
BACKUP,RESTORE,RECOVER是RMAN最基本的三個命令,分別可以進行數據庫的備份,復原以及恢復操作。restore命令用于恢復來自備份集或映像拷貝的數據文件、控制文件或歸檔重做日志。recovery命令用于進行介質恢復應用重做日志文件。
RMAN的備份信息一般保存在恢復目錄中,恢復目錄也是一個數據庫,只不過這個數據庫用來保存備份信息,一個恢復目錄可以用來保存多個數據庫的備份信息。RMAN也可以在沒有恢復目錄(NOCATALOG)下運行,這個時候備份信息保存在控制文件。這種情況比較危險,因為一旦控制文件被破壞,將導致所有數據庫備份信息的丟失和恢復的失敗,而且,沒有恢復目錄,很多RMAN的命令將不被支持。所以對于重要的數據庫,建議創建恢復目錄。
創建恢復目錄一般有以下步驟。(例子數據庫為db)
1)為目錄創建一個單獨的表空間
SQL>createtablespacetsrmandatafile’/dbbak/rman/rsrman.dbf’size50M;
2)創建RMAN用戶
SQL>createuserrmanidentifiedbyrmandefaulttablespacersrmantemporarytablespacetemp;
3)給RMAN授予權限
SQL>grantconnect,resource,recovery_catalog_ownertorman;
4)打開RMAN
$rman
5)連接恢復目錄數據庫
RMAN>connectcatalogrman/rman@db
6)創建恢復目錄
RMAN>createcatalogtablespacetsrman在對某個數據庫進行備份之前,必須先在恢復目錄上注冊該數據庫,這一過程操作如下(假定目標數據庫連接字符串為db100)。
1)連接到恢復目錄數據庫
$rmanrman/rman@db
2)在RMAN中連接到目標數據庫(即要進行備份的數據庫)
RMAN>connecttargetsys/change_on_install@db100
3)注冊數據庫
RMAN>registerdatabase;
注冊完數據庫后,就可以進行數據庫的備份了。有完全數據庫備份、表空間備份、控制文件備份、和歸檔日志備份等。操作分別如下。
1)完全數據庫備份
要求:ARCHIVELOG模式,在DBOPEN的情況下進行數據庫完全備份。
RMAN>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backupdatabase;
releasechannelc1;
}
2)表空間備份
要求:ARCHIVELOG模式
RMAN>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backuptablespace“ts_users”filesperset3format‘aatst_%t%s.%p’;
releasechannelc1;
}
3)控制文件備份
RMAN>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backupcurrentcontrolfiletag=weekly_sat_backup;
releasechannelc1;
}
在對數據庫進行完全備份時,控制文件自動包含其中。也可以在表空間或數據文件的備份中包含一個控制文件。
RMAN>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backuptablespace“ts_users”
filesperset3format‘aatst_%t%s.%p’;
includecurrentcontrolfile;
releasechannelc1;
}
4)歸檔日志備份
通過查詢數據字典表V$ARCHIVED_LOG獲取要備份的日志序列號,然后執行命令:
RMAN>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backuparchiveloglowlogseq3highlogseq10thread1;
releasechannelc1;
}
Oracle的備份策略
正確的備份策略不僅能保證數據庫服務器的24*7的高性能的運行,還能保證備份與恢復的快速性與可靠性。我們將以RMAN的多級增量備份作為一個備份策略的例子來討論。采用多級備份就是為了減少每天備份所需要的時間,而又保證系統有良好的恢復性。恢復時間與備份時間要有一個權衡。比如只要進行一個數據庫的全備份,然后就只備份歸檔也可以保證能把數據庫恢復到最新的狀態,但是這樣的恢復時間將是不可容忍的。多級備份也正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結合某些應用的特點,可以采用如下的備份策略:
每個月做一個數據庫的全備份(包括所有的數據和只讀表空間);
每個星期一做一次零級備份(不包含只讀表空間);
每個星期三做一次一級備份;
每天做一次二級備份。
每天做一次恢復目錄的熱備份。
任何數據庫的更改需要重新同步CATALOG目錄并重新備份(如添加數據文件)或重新備份(如修改表空間為只讀)。
每次備份后都可以備份歸檔日志或定期備份歸檔日志。如果可能,可以直接備份到磁帶上。
Oracle的恢復
下面的操作約定恢復目錄存儲在db118中,目標數據庫是db100。
1.數據庫恢復
1)啟動SQL*PLUS,使用正確的init.ora文件,使用NOMOUNT選項啟動目標數據庫實例。
2)啟動RMAN并連接到恢復目錄,如下:
$rmancatalogrman/rman@db118
恢復管理器:Release9.2.0.1.0-Production
Copyright(c)1995,2002,OracleCorporation.Allrightsreserved.
連接到恢復目錄數據庫
RMAN>
3)連接到目標數據庫
RMAN>connecttargetinternal/oracle@db100
連接到目標數據庫:db(DBID=1142471523)
4)一旦連接到目標數據庫,執行restore命令執行全數據庫恢復
RMAN>run{
2>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3>restoredatabase;
4>releasechannelc1;
}
2.表空間和數據文件恢復
要執行表空間或數據文件恢復,數據庫必須以ARCHIVELOG模式運行,并且用戶需要擁有介質恢復所需的歸檔重做日志文件。在試圖恢復表空間之前,必須保證表空間已脫機。RMAN命令如下:
run{
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sql“altertablespaceusers_dataofflineimmediate”;
restoretablespaceusers_data;
recovertablespaceusers_data;
sql“altertablespaceusers_dataonline”;
}
上面的腳本執行了以下的工作:
1)RMAN分配通道從c1用于恢復操作。
2)將表空間users_data脫機
3)RMAN從備份集中恢復屬于表空間的數據文件
4)通過介質恢復提供所需的歸檔日志文件,恢復屬于表空間users_data的數據文件。
5)RMAN將表空間聯機。
在腳本執行期間,如果不能把數據文件恢復到指定位置,在執行restore命令前使用setnewname命令。
3.控制文件恢復
1)啟動SQL*PLUS,使用正確的init.ora文件,使用NOMOUNT選項啟動目標數據庫實例。
2)啟動RMAN并連接到恢復目錄,如下:
$rmancatalogrman/rman@ora8i.oracle
恢復管理器:Release9.2.0.1.0-Production
Copyright(c)1995,2002,OracleCorporation.Allrightsreserved.
連接到恢復目錄數據庫
RMAN>
3)連接到目標數據庫
RMAN>connecttargetinternal/oracle@demo.oracle
連接到目標數據庫:db(DBID=1142471523)
4)一旦連接到目標數據庫,執行restore命令恢復控制文件
RMAN>run{
2>allocatechannelc1typedisk;
3>restorecontrolfile;
4>}
小結
保證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是系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設計完善的數據庫備份和恢復方案。Oracle提供的各種工具結合起來使用能夠使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變得簡單。在實際的Oracle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中,會有許多不通的和復雜的情況出現,針對不同的情況,要本著使數據具有最大的可恢復性和恢復時間最短的原則去進行數據庫的恢復,這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經驗積累。
參考文獻
[1]Oracle8iBackupandRecoveryGuideOracleDocument
[2]Oracle8iRecoveryManagerUser’sGuideandReferenceOracleDocument
1電子商務與web數據庫
電子商務進行交易,必須要用到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發展到今天,技術已經基本成熟。電子商務的運行環境是在網絡中,因此,網絡與數據庫的結合是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技術趨勢。網絡數據庫系統處于整個電子商務結構的最底層,屬于基礎數據層。電子商務中的數據庫與其他網站數據庫從操作手段以及低層技術是不同的,例如,P2P技術可以將數據信息分散到不同的計算機節點上進行存放,而電子商務中的網絡數據庫必須存放在特定的主機上,通過前臺頁面所發出的各種操作,最后都要集中在后臺數據庫服務器上進行處理。這也是保證電子商務安全的一種有效措施,以防止其他主機用戶誤刪信息,從而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2Web數據庫在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
在信息技術發展非常成熟的今天,數據庫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也是更加多元化,更加有效。數據庫技術一般分為三種,首先是數據庫系統,其次是數據模型,再次是聯機分析處理系統。不僅如此,數據庫技術能夠搭載更多的技術完成更多的任務。數據庫技術在電子商務的應用主要完成如下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完成信息以及數據的采集、分析以及存儲等等。第二個目標是,數據庫技術對電子商務的營銷功能的決策支持;對于企業來講,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數據倉庫的建立。目的是為了保障電子商務能夠穩定的運行,最重要的方面是通過對電子商務交易后的數據分析,挖掘以及關聯,能夠找到一種能夠對企業生產以及營銷有幫助的決策支持,能夠促進企業快捷有效的達到長遠的戰略目標。具體而言,電子商務應用中,web數據庫技術的使用一般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操作系統桌面級的數據庫軟件,主要包括微軟的ACCESS數據庫,SQL數據庫,MYSQL數據庫等桌面軟件。目前,桌面型的數據庫軟件的使用版本都支持網絡以及多用戶的商業需求。
2)中小型的對象數據庫軟件,該類型的數據庫技術對現在的網絡電商應用中非常的流行。3)大型的分布式數據庫軟件,面臨大量的訪問以及交易數據的安全,目前大多數電商采用了ORACLE,SQL等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已經實現通過分布式的服務器配置成為企業的基礎數據庫。
3結束語
本文針對數據庫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情況,分析了電子商務架構以及數據庫技術的特點,從三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庫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作者:陸元元 單位:成都市技師學院
1后臺數據庫安全登錄連接的問題及措施
數據庫的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該資源共享網站建設的安全與否。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使得該網站后臺數據庫存在著較大的安全問題。因為職教集團資源共享網站后臺數據庫包括可共享的實訓基地、電子圖書及大型儀器設備及校企合作等短缺資源的重要信息,所以數據庫的安全性尤為重要。在職教集團資源共享網站的建設過程中,數據庫連接方式要符合以下幾點安全性要求:客戶端的數據庫連接句柄只存儲在內存中;或者客戶端通過登錄驗證后,服務器端將數據庫連接句柄加密后傳送到客戶端。以下這兩種較為常用的網站后臺數據庫連接方式,都需要提供用戶名和密碼,所以安全性較高。第一種方法為在服務器端設計一SOCKET連接程序,在客戶端需要與后臺數據庫進行交互時,需要先通過服務器端連接程序的連接驗證。客戶端通過連接驗證后,服務器端的相關程序隨機生成有較短有效期的賬戶和密碼,然后再把加密后的賬戶和密碼信息回送給客戶端。客戶端使用接收到的賬戶和密碼進行數據庫的連接。第二種方法是使用用戶的注冊手機號生成手機信息驗證碼。客戶端在連接后臺數據庫之前,先在彈出的連接對話框中輸入有連接權限的手機號碼,然后客戶端把此號碼發送給服務器端。服務器端根據接收到的手機號碼生成有較短有效期的手機隨機驗證碼,然后把此驗證碼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上。用戶把接收到的短信驗證碼在數據庫連接對話框中輸入后,方可進行數據庫的連接。
2后臺數據庫命名規則題及措施
在職教集團資源共享網站開發的過程中,數據庫存放位置也是重要的問題。很多數據庫的設計人員往往在把數據庫存放常用目錄下,這種方法簡單但是給網站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因為此種方法很容易讓居心不良的人竊取到數據庫中的資料。數據庫的數據庫名和表的名稱及字段名在設計時,往往存在命名過于明顯的問題。給后臺數據庫所在文件夾、數據庫、表及字段命名時應盡量采用數字和字符相結合的命名規則。后臺數據庫中的特殊賬戶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不要使用賬戶英文意思的前幾個字母的命名規則,同時還需要嚴格區別普通用戶的權限和系統管理員用戶的權限。可以采用讓用戶輸入用戶名、密碼、用戶類別、驗證碼的驗證方法。
3分布式數據庫在職教集團圖書資源共享中的應用
由于職教集團是由相關學校、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培訓中心等成員單位組成,各成員單位的圖書資源在規模、圖書質量等方面存著較大的差異,如何把這些現有的資源整合起來,是本網站要實現的目標。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分布式數據庫在此系統中的應用。分布式數據庫由數據庫的數據主體和數據目錄組成。數據庫有全局和局部兩種分類。每個局部數據庫獨立于其它數據庫,可以單獨運作。局部數據庫包括本地數據的定義、存儲、操縱等功能。當全局用戶要使用全局數據時,可通過虛擬的全局數據庫,實現數據的共享。職教集團成員單位的圖書館都訂購了適合自己單位需求的電子圖書資源。雖然這些圖書資源的內容、數量等不盡相同,但是局部數據庫的構造形式是類似的。在此分布式數據庫中電子資源是橫向進行的分片存儲,這樣利于數據的同步插入、更新等操作。
4后臺數據庫的備份與還原問題
任何網站都面臨著數據庫受到襲擊而出現系統癱瘓的安全隱患,而作為主動防御的重要方法是對后臺數據庫的備份。一旦出現數據庫不能正常運作的狀況,就可利用數據庫備份而進行數據庫的恢復。數據庫備份與恢復可以采用定期對數據庫進行全面備份或備份數據庫的增量等方法。如果多個數據庫備份版本產生了混淆,數據庫在備份和恢復的時候會出現問題,導致數據庫無法正常恢復。在恢復數據庫時對數據庫備份再做備份,并詳細記錄下還原過程,這樣就不會在以后的操作中出現錯誤。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據庫技術是職教集團資源共享平臺良好運作的技術支撐,它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該資源共享平臺能否長效地運作。
作者:韓美芳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軟件學院
JDBC結構主要由JDBCAPI和JDBCDriverAPI組成。JDBCAPI主要是實現與JDBCManager之間的通信功能,JDBCDriverAPI主要是實現數據庫驅動程序與JDBCManager之間的通信功能,也可建立新的數據庫連接,實現全局SQL數據庫快捷訪問[3]。JDBC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JDBCAPI功能模塊中包含許多數據庫操作常用的接口,負責建立數據庫連接,實現對孤島采油廠生產信息網絡遠程數據庫的訪問。JDBCDriverAPI主要由JDBC—ODBCBridgeDriver、NativeAPIPartly—JavaDriver、NetProtocolAll—JavaDriver以及NativeProtocolAll—JavaDriver等四部分組成,JDBCDriverAPI具有成本低、規模小、高效率等優點,支持ODBC接口,支持SQLServer、Oracle、Sybase等軟件產品。上述四部分的融合應用,可以實現靈活地訪問不同的DBMS,直接訪問專用數據庫,以及實現Intranet遠程數據庫訪問,程序簡易,是管理和訪問桌面數據庫的第一選擇。
2、Java網絡技術與對象模型
采油廠生產信息網絡數據傳輸采用有線、無線傳輸相結合的方法。對于網絡線路鋪設較完善的區域,傳統的有線傳輸模式可以保證數據穩定、完整的傳輸;然而,對于網絡線路鋪設欠完備、設備不宜引線的區域,無線傳輸模式可以實現最大范圍的數據收集。JavaIDL網絡技術主要是為企業客戶和服務器應用提供軟件基礎,實現JavaIDL應用程序與非Java程序以及其他程序集成使用,它是純Java對象請求系統結構,不是程序語言,而是一種描述對象的接口,獨立于程序語言之外,并且JavaIDL的優點在于可以調用遠程服務器上的CORBA對象。JavaIDL主要包括類屬(Generic)ORB、Idlto-Java和Nameserv。ORB系統運行的核心是內核,以一種獨立的Java形式或者支撐Java瀏覽器運行各種小的應用程序。Java分布式對象模型主要是實現不同空間、不同位置、不同主機之間的相互通信。Sockets可以提供靈活的通信平臺,但是其在遵循應用級協議的基礎上,才能通過編碼實現客戶與服務器信息的交換,而且在此過程中協議設計繁瑣,出錯率高。RPC可以完全規避Sockets自身的不足,在使用過程中,不必直接使用Sockets,通過打包調用參數,傳輸給遠程目標;唯一不足的是RPC在不同地址、不同空間數據通信上并不適用。RMI這種分布式對象系統可以很好得匹配對象調用語義,在適應性上優于Sockets和RPC。RMI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RMI系統遠程調用的方式:從上至下,直到客戶端傳輸層,再由下至上,從傳輸層到服務器。實際上,訪問遠程對象的渠道主要是遠程對象的樁或,樁主要是實現對象的遠程接口,在遠程引用層的協助下,將數據信息傳輸給服務對象。
3、數據庫訪問模型的應用
3.1訪問模型功能
(1)訪問權限設置功能。主要分為操作員、管理員以及系統管理,使用密碼進行訪問。(2)遠程訪問。采油廠生產運行數據量大,遠程數據庫訪問模型可以實現不同地址、不同空間數據庫信息的通信和交流。(3)遠程運行數據查詢功能。日常運行的歷史數據可以立即查詢,處理和備份各種數據報表,以便管理人員及時查閱。(4)遠程檢測功能。通過監控系統實時檢測并記錄運行參數,包括溫度、壓力、電壓、電流、液面、示功圖等。(5)報警功能。井場設施被破壞或者被盜都能立即啟動報警系統,對于超出范圍的數據,系統將自動保存。(6)輔助功能。通過該功能可以遠程監控液面過低、管道堵塞、電壓不穩等異常情況,同時將異常信號傳回中心進行處理備案。
3.2模型應用
(1)訪問方便。通過該訪問模型,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數據,并進行分析,能夠及時調整井場工作制度,避免生產間斷,提高采油井的工作效率,進而保障生產的正常運行。(2)遠程監控。通過生產信息網絡遠程數據庫訪問模型,可以遠程監控每一口油井,進行單井能耗計算,同時對于不合理的環節進行調整,減少空抽能耗損失。(3)井場盜竊損失。本系統能夠對井場范圍內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遇到異常情況及時啟動報警機制,及時了解井場運行狀況,有效地避免井場被盜現象。(4)管理質量提升。遠程數據庫訪問模型的實現,改變了以前落伍的人工管理方式,通過訪問數據庫,觀察各個生產環節的運行情況,能夠更加全面掌握油井生產情況,遇到異常能夠及時處理,減少不必要的誤判,提高了油井工作效率。
4、結語
電子圖件驗收
最終的GIS專題成果圖主要包括套合圖(含地形地質圖)、采掘工程圖、資源儲量估算圖和資源儲量利用現狀圖。檢查驗收內容主要包含以下7個方面。
1.四類圖件要完整。就煤炭的單核查區來說,首先四類圖要完整;其次,采掘工程圖、資源儲量估算圖和資源儲量利用現狀圖要按煤層分別制圖。
2.每個圖件中圖元的歸置要符合項目辦的規定。如,鉆孔注記放到工程圖層類注釋.WT;采礦權,原上表礦區、核查區的注記放套合圖層類注釋.WT中。
3.圖件中子圖、線型和區屬性要嚴格遵循項目辦提供的“現狀調查統一圖例板.CLN規定”。
4.核查礦區范圍要和相鄰的核查區范圍無縫對接,并且包住本核查區的所有采礦權邊界。
5.對于圖件上所有的區,尤其是需要掛接屬性的類圖層(核查礦區.wp,原上表礦區.wp,勘查工作.wp區,采礦權.wp,探礦權.wp,礦體.wp,采空區.wp,儲量利用.wp),要求在相應線文件完成的基礎上拓撲造區而成。拓撲造區的目的是保證所造區具有連續性、緊致性與連通性的特點,并且在圖件后期維護的過程中保證區能有連續變形下不變的性質。
6.核查儲量塊段后,按采礦權劃分為占用或未占用;儲量塊段必須在該核查礦區范圍以內。此項檢查也只能通過打開圖形中相關圖層進行目測判斷檢查。
7.數據一致性驗收。正常情況下,儲量核查文字報告中所有關于礦產儲量的數據、Access屬性數據庫儲量數據、專題圖件中資源儲量、估算圖上的儲量注記和儲量核查終審意見書提供的儲量數據四者要完全統一。具體檢查方法為用數據庫錄入系統導出核查礦區的資源儲量核查成果數據表,其中包括分采礦權的、占用情況的和分礦產儲量類型的各種數據表,這些數據表的數據代表了Access屬性數據庫的數據,將這些表中的數據和文字報告、專題圖件、終審意見書中的儲量數據進行對比,保證數據一致。
專題圖層驗收
Mapgis格式的四類專題圖件中包括上文中所羅列的類專題圖層,其中的八類圖層要與Access屬性庫中屬性一對一掛接,掛接后能用二維空間方式反應核查礦區的各種信息,因此要保證八類圖層的正確。這一步驟可以檢查到漏填屬性表以及專題圖層文件圖元漏掛接屬性的錯誤。檢查方法:數據庫錄入系統-省級匯總-數據庫專題圖層提取-提取被檢查的核查數據庫的類專題圖層。在檢查中首先要保證類圖層能有效提取,若不能提取,則說明圖層本身有問題,應返回前幾個步驟重新檢查;其次,提取完成后檢查每一類圖層的區塊圖元個數和Access對應屬性表中的記錄數是否一致。
圖庫一致性驗收
主要用于檢查圖件圖層屬性和Access屬性庫的一致性。檢查方法:在數據庫錄入系統中提取類專題圖層,數據庫錄入系統省級匯總匯總圖庫一致性檢查。檢查會以新窗口的方式羅列圖庫屬性不一致的圖件圖層,可依據所發現的錯誤提示修改數據庫。
1.1信息管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是員工具體信息的錄入以及修改、員工字段的設置、瀏覽全部員工信息并可篩選部門輸出、人員基本信息的批量導入功能,共包括四個窗口。員工個人信息中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碼,通過Combobox下拉列表框來錄入員工的信息例如,性別可以通過“男”或“女”選擇錄入。如果系統里面錄入的身份證號相同,系統則會提示重復錄入。記錄添加窗口主要用來設置Combobox下拉列表框可選擇的信息。例如,職稱選項可設置為教授、教授級工程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講師等。人員基本信息批量導入功能主要為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而設計的,當一個單位職工很多,且每一個職工都有幾十條信息需要輸入的時候,會給系統管理員帶來不小的麻煩。如果有現成的數據,可以通過excel電子表格進行批量導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審核統計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顯示全院教職工的信息以及審核已經注冊了的員工的信息,共包括兩個窗口。數據統計窗口包含了多個字段統計結果,在該窗口,管理員可以直觀地看到常用的一些需要統計的數據,以學歷為例,管理員很直觀地能看到學歷為研究生的有多少人,本科有多少人,大專及大專以下分別有多少人,當然,如果按系部的職工數來統計,可以直觀地看到具體的部門所有的人數,比如可以看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有多少人,材料工程系有多少人等等。審核窗口主要用來審核新注冊員工的個人信息,通過他自己錄入的信息跟檔案進行核定,確保信息準確無誤,才能審核通過,審核通過的員工可以到登錄界面,正常查看自己的個人信息變動情況,如職稱以及聘用日期等等信息。
1.3管理用戶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修改讓其他教工可看到的管理員個人信息、限制教工用戶的一些功能,以及數據庫的備份功能,主要包括兩個窗口,系統參數設置窗口主要用來公布一些管理員的部門信息,比如聯系人、聯系方式以及全部教工需要注意的公告等信。其次,用來鎖定教工用戶、禁止教工用戶修改個人信息以及禁止登錄系統等。數據庫備份窗口主要用來備份全部或選擇性的備份部分數據,防止數據全部丟失。
2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指對于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數據庫模塊,使之能夠方便地存儲數據,滿足用戶對數據的存取和調取。數據庫選擇ACCESS,是應用最廣的數據庫,對于初學者來說容易上手,操作方便簡單。本系統包含的數據表有用戶登錄信息表、用戶登錄信息表用來保存用戶登錄的相關信息,包括用戶名、登錄密碼以及登錄時間等信息。
3系統實現
3.1系統登錄界面實現
當登錄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時,會彈出登錄界面,教工根據自己的賬號、密碼和驗證碼來登錄,如果輸入的信息其中任何一個有錯,將不能登錄,直至輸入的信息全部正確,則登錄成功,進入主窗體。用戶分管理員和教工兩種同的用戶,進入的歡迎界面自然也不會一樣。以管理員進入的界面為例,如圖2所示。
3.2系統主功能界面的實現
系統的主界面共有3個,分別是瀏覽管理所有記錄、記錄添加、字段項目設置,頁面左側有類似任務管理器的功能,主界面如圖3所示,下面列出了字段項目設置、新增學習經歷功能和數據庫鏈接的一些關鍵代碼。
3.2.1字段項目設置
此頁面主要的作用是用來設置常用的一些字段的下拉選項,以字段“職稱”為例,在穩步框中輸入“教授,教授級工程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講師,工程師,會計師,實驗師,助教,助理工程師”,那么在記錄添加頁面的列表框“職稱”下拉選項中將會出現。
3.2.2新增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
此功能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增加或刪除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由于我院人事信息當中的學習經歷要求從小學填起,所以每個人的學習經歷非常多,如果用EXCEL表格來管理學習經歷,數據列將會非常長,導致難以管理,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管理,不僅易于管理,而且很直觀。
4系統的優越性
以前學院單靠一張人事信息表來管理,沒有實現數據的共享,人事處所擁有的信息經常和系部等的信息對應不起來,導致信息滯后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不管是給對外還是對學院內部統計的數據時有誤差,以前所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人員報道以后,把紙質的文件交到人事處,然后人事處通過手工錄入到人事信息表里,這樣對信息的錄入、查詢非常的不便,由于excel工作表中含有多個單元格,容易出錯,通過系統的管理,首先,信息錄入首先由本人親自錄入,這樣保證的了數據的準確性,因為本人更加的清楚自己的具體信息,然后由系統管理員根據檔案審核,審核通過以后,每個教師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查看自己的信息,這樣就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再也不需要向人事處打電話或親自到人事處來查詢自己的信息,對提高人事管理員和教師個人的工作效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次使用系統來管理人員的單位,最頭痛的是把現有的信息錄入到系統里面,本系統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專門設置了信息批量導入功能,導入后使得系統能夠馬上發揮作用,不再需要一個一個的錄入,這樣比純錄入信息的方式從最開始效率就高出了許多倍。統計數據對每個員工眾多的單位來說是個很痛苦的事情,以前統計數據,往往是通過一張表格進行多次篩選才能得到,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統計,只需要在復選框中選中需要的字段就可以了,導出的數據會自動選擇出需要的字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總結
目前,大多數高校將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它為上述專業的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及今后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網絡數據庫基礎理論和專業實踐技能,因此,如何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是許多教師所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就目前在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環節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套相應的改革措施,針對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群學生,采用分層次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網絡教學平臺為輔助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進行課程體系改革,采用分層次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新模式
在充分了解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群學生專業知識需求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教學環節、考核等多方面推進SQLServ-er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改革,將分層次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作為教改重點,研究成果體現了實際需要。教無定法,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求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法,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群包含了多個專業,學生生源也不同,既有高中起點的學生,又有中職起點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對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生采用分層次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新模式來施教,并針對不同專業的應用需求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
1.教學方法的創新
實踐表明,分層次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模式深受學生歡迎,教學環節能緊扣學生思維,既能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數據庫的建設、運行、管理和維護,也培養了學生充分運用已學到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課程體系構建思路的創新
針對高職院校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在教學計劃修訂的過程中強調應用型課程的安排,增加實驗、實踐課時。特別加強了學生考級、考證課程的開設,加大了課外科技實踐活動的獎勵分值,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適應性。高職學生對學習數據庫理論知識普遍存在畏難情緒,然而理論知識沒有學扎實,實踐課也就沒有頭緒。對數據庫理論知識的教學應貫徹“實用為主”“必須和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基本知識要廣而不深、點到為止。把理論知識融入項目中,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據庫的概念模型、關系模型、范式理論,這樣就可以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特別是新知識的引入,一定要做到開講求新,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將教師承接的實際項目,按照需求分析分成若干模塊,并讓學生參與其中,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
在實踐實訓教學中運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強化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采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關鍵的環節是教師對任務模塊的設計,保證每一個任務環節基本獨立,能夠單獨運行,同時學生也能夠完成。如軟件專業對SQLServer數據庫課程的實踐性要求很高。項目實訓以一個完整的數據庫設計項目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按照項目模塊的劃分安排教學步驟,教學過程由項目任務來驅動。項目驅動教學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實際參與一個完整項目的分析、設計、實現的全過程。實踐實訓項目教學中,項目的設計是關鍵。教師精心設計的項目和教師實際承接的項目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項目中來。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成就感、滿足感,從而進一步激發求知欲。這種開放性、創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課程的精髓,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解決,主動對課程內容進行意義建構,提高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核方式的創新
課程采用平時實踐考核、期末上機考試、網絡教學平臺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平時實踐考核成績占40%,由學習態度和任務兩部分組成;期末考核成績占40%,主要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及熟練使用SQLServer軟件的基本技能;網絡教學平臺考核成績占20%。
(二)課程體系的學習平臺改革
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基于網絡課程的“學教并重,學生受控自主學習”的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階段的教學矛盾,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專業層次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教學質量。該模式有如下特點:(1)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2)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3)教學媒體等資源既是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4)通過教師指導與自主學習,學生除了從教材中獲取知識外,還可以從圖書資料及網上資源等其它教學資源中獲取大量知識;(5)以學習評價作為網絡學習監控的手段,進行學習監控,支持高質量的學習經歷,逐步引導學習者進行自我控制學習。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網絡教學模式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加強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環境為校園網、internet和實驗室等。教學資源為電大在線、網上課程輔導文本、視頻直播課、課程教案、網絡課程、網上鏈接資源等。教學活動主要包括自學、交互、實踐三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均可作為教學的起點。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處理。網絡課程主要有“學習目標”“課程輔導”“形成性考核”“平時作業”“在線測試”“問題討論”“系統管理(教師管理區)”七大模塊。
(1)“學習目標”模塊
本模塊中可以獲得有關該課程的指導性學習資料,如教學大綱、教材版本、學習安排、課程學習要點等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專業知識基礎、學習時間等靈活安排個人的學習計劃和進度。學生一旦注冊后,系統將自動記錄學生學習的相關信息,對學習的全過程進行監控,計算機自動給出形成性考核成績,學生可以隨時瀏覽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習計劃和進度。
(2)“課程輔導”模塊
“課程輔導”模塊以教材為依據,根據教材各章的內容,以章節之間的知識點為線索,重點講述課程的重點、難點內容,并注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這里學生可以獲取詳細的學習資料,有動畫、資源展示等,圖文并茂,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3)“形成性考核”模塊
本模塊將依據服務器自動記錄的學生情況,如訪問次數、單元測試情況、課程討論發表的BBS貼數、課程綜合測試情況以及平時作業情況,自動形成并計算出學生的課程考核成績,有效地監控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4)“平時作業”模塊
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在“平時作業”模塊里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學生可以在這里按課程章節來查看并在線完成教師布置的平時作業,學員的作業完成情況計入形成性考核成績。
(5)“在線測試”模塊
學生進入本模塊時,選擇相應的課程,本系統根據所選課程的教學要求,依據各章節內容從數據庫中抽取相應的試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在線測試。系統自動抽題,自動閱卷,自動顯示成績,并對測試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提示。考試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操作簡單,學生如果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不滿意,可以重新進行考試,考試成績將計入形成性考核成績。
(6)“問題討論”模塊
“問題討論”模塊比較復雜,功能完善。本模塊供教師和學生進行在線討論。教師可以在此設立版主、討論主題、公告、解答學生的疑難。學生可以在此自由地進行學習交流,也可建立學習活動小組,進行交流。論壇管理員既可以設立多門課程的討論專區,也可以對專門的疑點、難點設立討論區,有效地實現了分類管理,并可以鎖定討論區、刪除不健康的貼子。論壇可以記載各個時期的各個討論專題以及精品文章的,實現跟貼回復。(7)“系統管理”模塊該網絡課程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對學習過程的監控。一是系統對學員自主學習過程的記錄與監控。通過系統自動記錄學員的訪問次數、在線測試情況、訪問時間、綜合測試情況、在BBS上發貼的數量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和跟蹤,能夠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習效果。二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教師或管理員以各自的身份登陸網站,通過訪問數據庫,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的相關信息,如訪問本課程的人數,各分校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時間和次數,在線測試情況,形成最終成績等。在“課程討論區”,師生可以對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討論,教師可以將錯誤比較集中的練習以公告等形式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期末,教師將該課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績上報教務部門,所有成績的處理全部由計算機自動生成,每個學生的成績與該學生平時查看的成績一致。
二、結論
1.1理論與實際相脫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么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學生實際操作的培養,以至于學生只是簡單的記憶概念及理論,無法解決實際問題,要么過于重視操作,把大部分教學時間集中在目前流行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學習,致使學生認為理論知識的學習無關緊要,缺乏完整的知識結構。
1.2驗證性實驗為主。
目前課程的實踐教學采用驗證性實驗為主,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孤立的實踐,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能與現實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使實踐教學失去原有的價值。
1.3教學內容陳舊。
教師遵循教材進行教學,但所用教材過于陳舊,不能與時俱進,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離,教學內容統一,不能很好的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
1.4“填鴨式”教學法。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已經是一門開設時間較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慣用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部分教師也不愿進行改革以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從而導致學生被動的去接收知識。
1.5考核方式不合理。
課程的考核仍然采用的是卷面考試的方式,通過對學生理論考試的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卻忽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核。
2《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2.1理論聯系實際,更新教學內容。
獨立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該院是以酒店和旅游為行業背景的獨立學院,尤其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教授內容需與酒店及旅游緊密關聯,即將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與行業結合;課程內容結構必須包含數據庫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酒店、旅游行業特色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由于學院以文科學生為主,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則選擇ACCESS。
2.2加強實踐教學,強化創新能力。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就要引入行業案例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了解數據庫在酒店及旅游行業中怎樣發揮作用,通過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加深理解;安排學生到合作酒店進行參觀,了解整個酒店的運作,在進行綜合實驗學習時要求學生針對酒店行業的具體情況進行數據庫的設計與實現,鍛煉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學習的內容能與專業結合。實驗過程中還需要學生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并實現,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2.3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結合。
①案例教學法:以酒店、旅游企業的真實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接觸本門課程的時候就能了解到課程在行業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能使學生輕松地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②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小組為單位下達數據庫開發任務,任務均以酒店或旅行社為背景,學生為完成任務需相互配合、討論,彼此督促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為是根據具體的酒店或旅行社進行設計的實驗,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轉移能力,學生更有積極性,更能獲得成就感。
2.4改革考核方式。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主要考核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兩部分。但在實際考核的過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安排卷面考試進行測試,采用提交最終作品即設計的數據庫系統,同時提交小組在系統設計期間所完成的數據庫設計報告,設計報告的撰寫需要學生將整個系統設計所設計的內容文字化,也就將相關理論知識加以強化。
2.5加強與酒店和旅行社的合作。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重點在于應用,通過與酒店和旅行社的合作,學生能在學習期間了解行業的動態及需求,學生有機會進入企業進行學習,并獲得專業人士的指導,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
2.6教師自身提高。
教學的關鍵和主體是教師,教師不能與時俱進所傳授的知識就不能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所學知識也就不能與社會接軌,教師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改革的關鍵,因此教師除對專業知識的不斷學習,還需要不定期到酒店及旅行社進行學習,了解行業需求的不斷變化。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