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2 06:05: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文翻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汽車品牌 中文翻譯
一、引言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以來,中國汽車業在半個世紀的發展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全世界大型汽車集團看好極具潛力和大有發展前景的中國市場來華投資。近十年來,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中國私家車數量明顯增加,汽車市場廣闊。好的品牌可以吸引消費者,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更好地幫助公司開拓市場,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汽車商標詞語言形式比較簡單,往往由一個詞或者幾個詞組成,但是要把這些商標詞從一種語言翻譯為另外一種語言,又能保留原詞的音韻和內涵,決非易事。汽車品牌的翻譯需要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多重障礙,使其符合目標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和消費心理。因此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運用各種方法進行翻譯。
二、商標詞的翻譯方法
1.音譯
音譯即利用英語汽車品牌發音,用相應的中文寫出來。這種方法可以保留英文的音韻美,體現商品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調。
音譯時,需選擇與外語發音音節相同或相近的中文漢字。中國人重視意義,而漢語同音字很多,所以針對一個英文發音可能有好多個同音漢字,我們要選擇美好正面意義的詞,從而引起消費者的美好聯想。奧迪,奧字,有深奧,高深莫測之意,迪字有啟迪,引領之意。兩個字的結合,既是直接音譯的結果,又讓中國人有正面聯想,與該品牌的宣傳口號“開創科技,啟迪未來”相切合。再如,Passat帕薩特, Buick別克,Polo波羅,Santana桑塔納Bentley本特利,Chrysler克萊斯勒,Ferrari法拉利, Lamborghini蘭博基尼, Maserati瑪莎拉蒂,都是很好的音譯,從而打開了中國市場。
2.意譯
意譯是指根據英文品牌的單詞含義直接譯成中文意思,保留保留英語品牌的蘊意。
日本轎車商標詞Bluebird,通常譯為“藍鳥”。Bluebird典出比利時作家Maurice Materlinek 1911年的童話劇《Bluebird》。劇中Bluebird象征“未來幸?!?,用作轎車的商標,轉譯為“幸福之源”。唐朝李商隱有詩云:“蓬山此去多無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扒帏B”乃蓬山仙境的使者,且漢語的“青”與“藍”均可等同于英語的blue,“藍鳥”二字不僅讀起來瑯瑯上口,文化內涵也幾盡相似。
又如,explorer探險者,Landbruiser陸地巡洋艦,Jaguar捷豹,Lotus蓮花都是意譯的成功典范。
3.音意結合
利用漢字表音又表意的特點,根據英語的讀音和意義,精心選擇詞語,使其譯名盡量保留英語的音韻美,同時結合漢字所蘊含的多義文化信息,在傳遞汽車特性的同時,體現中國特色補充在翻譯過程中所出現的語義信息損耗,從而誘導消費者進行有益的聯想(張向陽)。這也是汽車品牌翻譯中最常用的一種翻譯方法。
Bora寶來是大眾旗下的一款家庭型車,品牌名原意為亞得里亞海的海風,一汽大眾在引進這款車后為其取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名字——寶來。一方面保留了發音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國人傳統的招財進寶的觀念,體現了吉祥如意的含義。尤其是作為一款家庭型轎車,其商標詞更能吸引目標人群的注意力,引起美好的聯想,為其開拓市場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Porshe保時捷,世界頂級跑車生產商,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驚人的速度聞名。其跑車在香港曾被音譯為波爾舍,而大陸翻譯為保時捷,本文作者認為大陸譯文更好,因為保時捷不僅貼近原詞的發音,而且在意義上也暗示了時速快,行動敏捷?,F在一提起保時捷的名字,人們便想到風馳電掣的頂級跑車。Benz奔馳,這是音意譯相結合的一個典范,聽到這個名字,中國人便能立刻聯想起汽車奔騰向前,一路馳騁的形象。
4.自由譯法
這種翻譯方法時最靈活,可以完全拋開英文品牌名的形式或讀音限制,最大限度的發揮創造性,根據產品的性質特點,結合中國市場需求,重新起一個響亮醒目的名字,使其符合中國文化和審美需求。
如BMW寶馬,原商標詞是由BayerisheMotorenWerke首字母縮寫而成,代表生產廠商的名字,只是商品信息,無太多文化含義。在將其翻譯成中文時,巧妙地利用B和M兩個字母,譯為寶馬,馬是中華民族喜歡的動物,象征著銳意進取,朝氣勃勃,奮發向上的力量。一提起寶馬,立刻讓人聯想起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的氣魄。
三、結論
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中外汽車廠商之間的國際商業交流和合作,使得汽車品牌中文翻譯越來越重要。如何選擇一種更恰當的、更受中國消費者喜歡的汽車品牌翻譯,在當今國內汽車銷售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翻譯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中國的文化傳統,消費心理,審美取向等,盡量將音義結合,并充分發揮創造性,為產品取一個既響亮易記,又符合消費者心理喜好的名字,為產品進一步開拓市場打下基礎,從而贏得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Eugene A. Nida. 1993,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父親或母親;動、植物的親本,親代,父本,母本;創始機構;母公司;總部。
parent的復數。
英語是一種西日耳曼語,在中世紀早期的英國最早被使用,并因其廣闊的殖民地而成為世界使用面積最廣的語言。它是由德國人Angles命名的,該部落是后來遷移到大不列顛地區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稱為英格蘭。這兩個名字都來自波羅的海半島的Anglia。該語言與弗里斯蘭語和下撒克森語密切相關,其詞匯已受到其他日耳曼語系語言的重大影響,尤其是北歐語北日耳曼語,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寫。
(來源:文章屋網 )
圣誕之際,祝你心中有首快樂的歌,新年快樂!
wishing you peace, joy and happiness through christmas and the coming year.
在圣誕和新年來臨之際,祝福你平安、快樂、幸福!
a christmas greeting and good wishes to you who is thought about all the year through. have a beautiful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始終思念你,捎來圣誕佳節最美好的祝福,祝圣誕吉祥,新年如意。
here is wishing you all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new year bright with joy and success.
祝圣誕快樂,新年充滿幸福和成功。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
圣誕節一年只有一次,但每次來臨都帶來喜悅。
a cheery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hold lots of happiness for you!
給你特別的祝福,愿圣誕和新年帶給你無邊的幸福、如意。
may you have the best christmas ever.
愿你度過最美好的圣誕節!may the joy of christmas be with you throughout the year.
愿圣誕的快樂一年四季常在。
wishing you a sparkling christmas and 衷心祝福來年快樂、幸運!
christmas should be
a time of banked-up fines, the scent of flowers and wine, good talk, good memories and loyalties renewed. but if all else is lacking - love will do.
圣誕是這樣美好的時光:爐火熊熊,花兒芬芳,醇酒飄香,殷殷祝福,美好回憶,恩愛日新。即便沒有一切,只要有愛便足矣。
forget, forgive, for who may say that christmas day may ever come to host or guest again. touch hands!
愿知道圣誕節會不斷來臨的人們,忘卻和寬恕以往的一切不快,讓我們攜手共進吧!
深刻寓意——指貴族,也有英雄的意思,常被描述為有趣,真誠,不同凡響的男子。
2、Brian中文翻譯——布萊恩
深刻寓意——指美德,也有力量的意思,常被描述為聰明,有活力,朝氣蓬勃的男子。
3、Ryan中文翻譯——瑞安
深刻寓意——指小國王,也有高貴,顯赫的意思,常被描述為強壯,英俊瀟灑,有地位的男子。
4、Justin中文翻譯——賈斯汀
深刻寓意——指品德端正,也有調皮的意思,常被描述為活潑愛玩,為人公證,有才能的男子。
5、Douglas中文翻譯——道格拉斯
深刻寓意——指從深水而來,也有有內涵的意思,常被描述為英俊,健碩,勇敢的男子。
6、Aubrey——奧布里,條頓有錢有勢的國王;小精靈。
7、August——奧格斯格,拉丁神圣的,的或身份高尚的人;八月。
8、Augustine——奧古斯汀,拉丁指八月出生的人。
9、Avery——艾富里,英國爭斗;淘氣,愛惡作劇的人。
10、Baird——拜爾德,愛爾蘭很會唱民謠的人。
11、Baldwin——得溫,條頓在戰場很英勇的人。
12、Bancroft——班克羅夫特,英國種豆之人。
13、Bard——巴德,英國很快樂,且喜歡養家畜的人。
14、Barlow——巴洛,希臘住山中的人。
15、Byron——拜倫,英國鄉下房舍,喜愛大自然景物者。
16、Caesar——凱撒,拉丁,皇帝;毛茸茸的。
17、Calvin——卡爾文,拉丁,禿頭的。
18、Carey——凱里,威爾斯 住在古堡里的人。
19、Carl——卡爾,德國,偉大的人;男子漢。
關鍵詞:試題;語料;剖析樹;自然語言;機器翻譯;TIMSS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5?0244?08
一、引言
國際教育學習成就調查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以下簡稱IEA)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各國學生數學及科學(含物?、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方面學習成就、教育環境等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因素,找出關聯性,并在國際間相互作比較。自1970年起開始第一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后,世界各國逐漸對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感到興趣,IEA便在1995年開始每四年辦?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一次,稱為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以下簡稱TIMSS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于1983年正式成為IEA的團體會員,并計劃加入和引進TIMSS的調研活動,以期對中國數學教育和科學教育產生積極的作用。而我國的臺灣省于1999年加入TIMSS后,已經開始著手實施相關工作,包括負責試題翻譯及測驗工作。本文在對國外和臺灣的相關試題測試工作進行研究和分析后,對TIMSS試題翻譯作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以往使用人工翻譯雖然可以達到很高的翻譯質量,但是需要耗費相當多的人力資源和時間,而且在翻譯過程中不同的翻譯者會有不同的翻譯標準,相同的翻譯者也可能在文章前后翻譯方式不一致而產生語意上的混淆。因此此類語言轉換導致的問題間接影響試題難易程度。若直接將英文詞匯透過英漢字典翻譯成相對的中文詞匯,翻譯的結果可能會不符合一般人的用詞順序。另外中文的自由度較高,很容易造成翻譯上用詞順序的不同。例如:“下圖顯示某一個國家所種谷物的分布圖”,也可翻譯為“某一個國家所種谷物的分布圖,如下圖顯示”??赡軙绊懙绞軠y者的思緒,使作答時粗心的情形增加。因此,若能?用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的技術來輔助翻譯以及調整詞序,便可提高翻譯的質量和效率。
Dorr等學者[1]將現在機器翻譯依據系統處?的方式來分類,分成以語言學為基礎翻譯(linguistic-based paradigms),例如基于知識(knowledge-based)和基于規則(rule-based)等;以及非語言學為基礎翻譯(non- linguistic-based paradigms) ,例如基于統計(statistical- based)和基于范例(example-based)等。
以知識為基礎的機器翻譯(knowledg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是運用字典、語法規則或是語言學家的知識來幫助翻譯。這種?用字典來幫助翻譯的系統,會有一字多義的情形發生,一個詞匯在字典中通常有一個以上的翻譯。以英翻中為例“current”這個字在字典里就有十多種不同的翻譯,即使專家也無法找出一個統一的規則,在何種情況下要用何種翻譯,所以在翻譯的質量和正確性上很難滿足使用者的的需求。因此,翻譯系統通常都會限定領域來減少一字多義,例如“current”在電子電機類的文章中出現,最常被翻譯為電流,在文學類的文章中,最常被翻譯為現代。
以范例為基礎的機器翻譯(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簡稱為EBMT)的相關研究已有相當多年歷史,在1990年美國學者Brown和Pietra[2]所提出的EBMT是將翻譯過程分為分解(decomposition)、轉換(transfer)和合成(composition)三步驟。分解階段是將來源句放到范例庫中搜尋,將所搜尋到word- dependency tree當作來源句的word-dependency tree,并且形成來源句的表示式;轉換階段將來源句的表示式轉換成目標句的表示式;合成階段將目標句的表示式展開為目標句的word-dependency tree,并輸出翻譯結果。Al- Adhaileh等學者[3]將structured string tree correspondence(SSTC)運用在英文翻譯成馬來西亞文的過程中,SSTC是一種能將英文對應馬來西亞文的結構,但此結構并沒有解決詞序交換的問題。目前較完整的EBMT系統為tree-string correspondence (TSC)結構和統計式模型所組成的EBMT系統[4],在比對TSC結構的機制是計算來源句剖析樹和TSC比對的分數,產生翻譯的是由來源詞匯翻譯成目標詞匯的機率和目標句的語言模型所組成。
我們提出雙語樹對應字符串的結構(bilingual structured string tree correspondence,簡稱為BSSTC)是可以運用在多元剖析樹上的,并且BSSTC可在翻譯過程中當作詞序交換的參考。根據我們實驗結果,我們能有效的調動詞序,以提升翻譯的質量。完成詞序交換后,再透過字典翻譯成中文,最后運用統計式選詞模型,產生初步翻譯結果,但本系統尚屬于半自動翻譯系統,故需要人工加以修飾編輯。
二、系統架構
由于我們的目的在于?用中英互為翻譯的句子找出詞序關系,并且將英文句和中文句詞序的信息儲存在計算機中,儲存的格式是將中英文句的詞序關系記錄在英文剖析樹的結構中,此結構將成為之后英文句的結構調整為適合中文的結構的參考。最后再將英文詞匯翻譯成中文詞匯,并?用統計式選詞選出最有可能翻譯成的中文詞匯,讓翻譯的結果更符合一般人的用詞和順序。
本系統的架構如圖1所示。我們針對范例樹產生的系統和英文句翻譯系統這兩部份分別簡介如下。
范例樹產生系統:這個系統?用中英平行語料作為基礎,這里的中英平行語料必需要一句英文句對應一句中文句,且每一組中英文句都要是互為翻譯的句子。中文句經過斷詞處?后,被斷成數個中文詞匯,以空白隔開;英文句則經過英文剖析器建成英文剖析樹。將斷詞后的結果和英文剖析樹經過剖析樹對應字符串模塊處?,建成英文剖析樹對應字符串的結構樹,此結構樹稱為范例樹。再將每個范例樹取出子樹,并且判斷是否有詞序交換,將需要詞序交換的范例樹全部存入范例樹數據庫中方便搜尋。
英文句翻譯系統:當輸入英文句后,先將句子透過英文剖析器,建成英文剖析樹。有了英文剖析樹就可以透過搜尋范例樹模塊,標記英文剖析樹上需要調動詞序的結構,并依照所標記的詞序作調整。詞序調整完成后再將英文結構樹中的英文單字或詞組透過翻譯模塊做翻譯。其中翻譯模塊包含了大小寫轉換、斷詞處?和禁用詞過濾等環節,之后將處?過的詞匯透過字典文件做翻譯[5]。每個英文單字或詞組都可能有一個以上的中文翻譯,因此需要選詞的機制來產生初步翻譯結果,此翻譯結果尚需要人工作后續的編修。
三、系統相關技術
根據上一節介紹,系統架構分為范例樹產生系統和英文句翻譯系統兩大系統。范例樹產生系統的執行流程為先處理中文句斷詞和剖析英文句,再將斷詞和剖析后的結果輸入至剖析樹對應字符串模塊,并將處?后的范例樹存入數據庫中。英文句翻譯系統的執行流程區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搜尋范例樹模塊,將英文剖析樹跟范例樹數據庫作比對,并且將未比對到的子樹做修剪;第二部分將修剪后的剖析樹輸入到翻譯模塊翻成中文;第三部分以中英詞匯對?工具及bi-gram語言模型,計算出中英詞匯間最有可能之翻譯組合。
(一) 雙語樹對應字符串的結構(BSSTC)
在建立BSSTC結構之前,我們必須將中英平行語料中的中英文句先作前處?,我們將英文句透過StanfordLexParser-1.6[6]建成剖析樹,剖析樹的每個葉子節點為一個英文單字,并以英文單字為單位由1開始標號。這里我們將樹根定義為第0層,樹根的子樹是第1層,越往下層數越大,故葉子節點必定是英文單字,且不屬于任何一層,如圖2所示。中文句子斷詞后的單位由1開始標號。這里的中文句代表來源句;英文句則代表目標句。本結構都假設中英文對應是在詞匯的對應或連續字符串的對應基礎上。假設剖析樹的節點集合N={N1, N2, …, Nm},m為剖析樹上節點個數,對任一節點n∈N,n有三個參數分別是n[STREE//]、n[/STC/]和n[//ORDER];我們以n[STREE/STC/ORDER]來表示。為了方便說明,若節點n只有n[STREE//]和n[/STC/],則以n[STREE/STC/]表示。再假設nC(n)為節點n有1到C(n)個子節點。n[STREE//]為節點n所涵蓋來源句的范圍,層數最大節點的n[STREE//]必定對應到一個來源句單字,此參數的功用為當作每個節點的鍵值(primary key),故在同一棵剖析樹中n[STREE//]不會重復。圖3是一個BSSTC結構的例子,來源句為英文:“Our experiments were simple in concept”;目標句為中文:“我們的實驗概念很簡單”。首先英文句必須先建成剖析樹,每個葉子節點為一個英文單字,并以英文單字為單位做標號,例如:“Our(1)”, “ex-periments(2)”, “were(3)”, “simple(4)”, “in(5)”,“concept(6)”。另外中文句經過斷詞的處?后,以斷詞后的單位做標號,例如:“我們(1)”, “的(2)”, “實驗(3)”, “概念(4)”, “很(5)”, “簡單(6)”。中英對應句都標號后,以標號為單位開始做詞匯對準(word alignment),并標記在剖析樹的節點上。剖析樹是用文法結構來分層,不同層節點能對應到不同的范圍的目標句字符串。n[STREE/STC/]若為VP[3-6/4-6/],則STREE代表節點VP對應來源句第三到第六個字 “were simple in concept”;STC代表“were simple in concept”對應目標句的第四到第六個字“概念很簡單”。nC(n) [STREE/STC/ORDER]的兄弟節點(sibling node)若為JJ[4/6/2]和PP[5-6/4/1],我們可以觀察到JJ的ORDER大于PP的ORDER,故PP[5-6/4/1]的中文對應「概念在JJ[4/6/2] 的中文對應「簡單之前。
(二) 建立BSSTC結構和產生范例樹
建立BSSTC結構必需要有英文跟中文互為翻譯的句子,建構的順序是從最底層也就是層數最大的開始標記,再一層一層往上建置到第0層為止,標記參數順序是先將所有節點的n[STREE//]和n[/STC/]標記完后,再標記n[//ORDER]。首先,標記最底層n[STREE//]的方法,是將最底層的節點n所對應葉子節點的編號標記在n[STREE//]。如圖3節點NNS所對應來源句的“experiments”的編號為2,故NNS [STREE//]中的STREE標記為2。接著標記最底層n[/STC/]的方法是尋找中英對應句中互為翻譯的中文詞匯和英文詞匯,也就是詞匯對準。詞匯對準若采用人工方式,則相當耗時費力,其本身也是一項困難的研究。如圖3來源句的“experiments”在字典中的翻譯有“實驗”、“經驗”和“試驗”,將這三個中文翻譯到目標句去比對,此例子將會比對到目標句第三個詞匯“實驗”,接著將目標句“實驗”的編號標記在NNS[2/STC/]中的STC上。最后將比對到的個數除以英文句單字的個數,稱為對應率。最佳情況下是每個英文單字都有相對應的中文翻譯,對應率為1;最差的情況下每個英文單字都沒有相對應的中文翻譯,對應率為0,所以對應率會落在0到1之間,值越大代表對應率越高。我們需要夠大的對應率,才能認定為范例樹。因此,需要定一個門坎值來篩選,根據實驗結果當門坎值越高留下來的范例樹越少,而門坎值越低會使翻譯的質量下降。
(三) 搜尋相同范例樹
根據搜尋范例樹算法的流程,如圖7。首先將來源句的剖析樹加到數?(queue)里,從數?里面取出一棵剖析樹到范例樹數據庫中,搜尋是否有相同結構的范例樹;如為否,則將此棵樹的下一層的子樹加入數?,加入數?的順序為左子樹到右子樹;如為是,則將該樹的ORDER標記在來源句的剖析樹上,繼續取出數?內的剖析樹,直到數?里沒有剖析樹為止。所以來源句的剖析樹是由一個以上的匹配子樹所組成。
圖6為剖析樹搜尋范例樹的情形。來源句:“The graph shows the heights of four girls”,剖析樹為“(S(NP(DT The)(NN graph))(VP(VBZ shows) (NP(NP(DT the)(NNS heights))(PP(IN of)(NP(CD four) (NNS girls)))))”。透過搜尋范例樹算法找出匹配子樹,首先以節點S為樹根的剖析樹到數據庫作搜尋,搜尋時不包含葉子節點,此例子沒搜尋到匹配子樹,則將節點S的子樹NP和VP加入數?中。接下來將從數?中取出的子樹為NP,到范例樹數據庫搜尋匹配子樹,但數據庫中沒有相同的范例樹,此時NP的子樹皆為葉子節點,所以并無子樹在加入數?中。依照先進先出的原則下一個從數?取出的是S的右子樹VP,在范例樹數據庫中還是搜尋不到,因此要將VP的子樹VBZ和NP加入數?中,但VBZ為葉子節點,故只有NP加入數?中。接下來是子樹NP從數?中被取出來,子樹NP在數據庫中搜尋到相同的范例樹,如圖六的范例樹就是所搜尋到的匹配子樹,因此將范例樹的ORDER標記上去,標記后的剖析樹將如圖8所示。此時數?中已經為空,搜尋范例樹的流程到此為止。
標記完ORDER之后,將沒有標記的子樹作修剪,也就是將不用作詞序交換的子樹修剪到最小層樹。如圖8節點S的右子樹、NP[2]和NP[1]的子樹皆不需要作詞序交換,因此修剪的結果為“(S(NP The graph) (VP(VBZ shows)(NP(NP[2] the heights)(PP[1](IN[2] of)(NP[1] four girls))))) ”,如圖9所示。最后從層數最大的每個兄弟節點開始逐層往上依照優先權順序調整剖析樹的結構;調整后的結果將會輸入到翻譯模塊產生翻譯。若我們直接取來源句剖析樹的葉子節點作翻譯,將會成為單字式的翻譯,我們將無法對詞組或詞組作翻譯。翻譯的部分會在下一節會作詳細說明。
(四) 翻譯處理
經過上一節處?最后得到修剪樹,修剪樹的葉子節點可能為英文單字(word)、詞組(term)。詞組即為數個單字結合的字符串,不一定為完整的句子,如“would be left on the floor”或詞組(phrase,如名詞詞組、動詞詞組、形容詞詞組等) ,如“in order to”。在翻譯處?上會遇到英文單字或詞組,在英文單字的部分,直接查尋字典文件作翻譯;詞組的部分?用規則詞典文件的詞組,和詞組進行字符串比對,以找出符合的詞組及中文翻譯。以下為字典文件及規則詞典文件分項說明。
字典文件:字典文件部分我們使用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8](牛津現代英漢雙解詞典,收錄39429個詞匯),將前處?過后的英文單字或詞組做翻譯對等字搜尋的動作,找出所有和該英文單字的中文詞組,作為翻譯的候選名單。如無法在字典文件中搜尋到對應的中文翻譯。如姓名和專有名詞,則直接輸出該英文字。
規則詞典文件:為常用的名詞詞組、動詞詞組、形容詞詞組等詞組,以及試題翻譯小組所決議之統一翻譯詞組以人工的方式建立的中英翻譯對照檔,如in order to(為了)。 分成單字和詞組翻譯是因為若在規則詞典文件比對不到,則用空白來做一般字和字之間的斷詞,也就變成單字的翻譯,因為詞組較能完整表現出動作或敘述。如只用單字作翻譯,會造成翻譯上的錯誤。須注意的是比對的句型若有相似結構但不同長度的字符串樣式,則取長度最長的為結果。如一英文句子為“…as shown in diagram…”,同時滿足規則詞典文件內的“as shown in diagram”和“in diagram”片語句型,則我們會選擇長度較長的“as shown in diagram”而不是選擇“in diagram”加上“as show”作為斷詞的結果。 在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有些英文單字不需要翻譯或是無意義的情形,所以我們將這些單字過濾不翻譯,這些單字稱為stop word。例如:冠詞the直接去除。介詞for、to、of等,若前一單字為what、how、who、when、why等疑問詞,則允許刪除,另外,to出現在句首直接刪除。助動詞do、does等,判斷方式與介詞相同。在翻譯過程中還可能出現詞干變化(如~ing、~ed等)和詞性變化(如動詞break,其過去式為broke,被動式為broken,以及名詞單復數型態)。詞干變化的部份,我們可以還原各詞性(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詞性變化的部分,有些是不規則的變化,較難用算法處?。
四、系統翻譯效果評估
本節主要介紹?用本系統翻譯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10年考題,簡稱TIMSS2010,并將試題依照年齡別和科目別,分別比較翻譯的質量。最后將與在線翻譯以及已經研發在用的翻譯系統作比較。評估方式為?用BLEU(IBM公司的機器翻譯評測標準)及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指標。
(一) 實驗來源
用來翻譯的來源為TIMSS2010試題, 所有實驗語料句對數、中英詞匯數、中英總詞匯個數及平均句長,皆如表1所示。用來建立范例樹的來源有中國教育科學院委托北京實驗二小和北京第四中學語文學習教科書補充資料題庫[7]及科學人雜志。補充數據題庫以人工方式完成中英語句對?(sentence alignment),再經過范例樹的篩選門坎值為0.6的情況下有565句。 用來訓練選詞機率模型的來源有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及科學人雜志。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從2009年2月14日至2011年10月31日,而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本身就已經作好中英語句對???茖W人雜志是從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110 篇為語料來源。
(二) 實驗設計
首先,將TIMSS2010試題問句以逗號、問號或驚嘆號作為斷句的單位,每個誘答選項做為斷句的單位,若一道題目為一句試題問句及四項誘答選項所組成,則一道題目可斷出五句。經過人工斷句處?TIMSS2010試題,小學數學領域有165句;小學科學領域有262句;中學數學領域有439句;中學科學領域有236句,并整?為文字文件。建立范例樹數據庫所使用的語料為中學補充數據題庫,訓練機率模型所使用的語料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加上科學人雜志,其中訓練語言模型得到的bi-gram共有134435個。
主要評估的對象有Google在線翻譯、Yahoo在線翻譯及本系統互相做比較,并且評估翻譯系統在不同年級的試題內容上,翻譯質量是否會按照越低年級其翻譯質量越好的趨勢。因此,我們將實驗組別分為中學生段和小學生段;數學領域以M為代號,科學領域以S為代號,當作實驗組別的名稱??梢訲IMSS2010分為中學段2010 M組、中學段2010 S組、小學段2010 M組及以小學段2010 S組四組;在加上TIMSS 2010數學及科學領域之中學段試題,和TIMSS 2010數學及科學領域之小學段試題,分別為中學段2010MS組及小學段2010MS組,總共六組,如表2所示。
(三) 實驗結果
從表3可觀察到,中學段2010 M組NIST分數以Yahoo!最高分,但BLEU分數與本系統相近,可知Yahoo對中學段2010 M組所翻譯的詞匯跟參考翻譯較相同,但Yahoo和本系統翻譯后詞序的正確性是差不多的。小學段2010 M組試題中有較多特殊符號,例如和等,Yahoo及Google在線翻譯系統會將這些特殊符號處?成亂碼,但本系統可以將特殊符號保留下來,故小學段和中學段2010 M組與最高分系統的差距較小。先前我們假設翻譯質量是否會按照越低年級其翻譯質量越好的趨勢,觀察中學段2010MS組及小學段MS組,可發現與假設相反,各系統在中學段2010 MS組的表現都比小學段2010 MS組要好??赏茰y出本系統其中一種語料為中學補充數據題庫較符合TIMSS中學段2010的試題。
我們將中學段2010M組和中學段2010S組作比較,小學段2010 M組和小學段2010 S組作比較,可以發現各系統除了Google之外,在M組上表現都比S組好,因為M組的試題內容包含較多的數字,對于翻譯系統較容易處?,而S組則包含較多專有名詞,對于翻譯系統較為困難。
五、結論
本論文提出BSSTC結構,此結構能夠記錄來源句詞匯的位置、目標句詞匯的位置及來源句與目標句詞匯對應的關系;并且將BSSTC結構運用在我們實作的翻譯系統上。本系統是?用BSSTC結構建立范例樹,將來源句經過搜尋范例樹算法,來達到修正詞序的目的。最后,在依據修正后的詞序進行翻譯,翻譯時再?用中英詞匯對?工具及bi-gram語言模型,選出最適合的中文翻譯,產生建議的翻譯,此翻譯還需要人工修整。 TIMSS的試題為數學及科學類,應該要用大量數學及科學類的語料,但實際上我們并無法找到夠多的數學及科學類語料,尤其以中英對應的語料最少,所以我們選用新聞及補充數據題庫來擬補語料的不足。不過訓練量還是不夠多,在選詞上會有許多機率為0的情況,造成選詞錯誤。未來將盡量找尋相關領域的語料,來建立范例樹和訓練語言模型,就能針對不同領域的內容進行翻譯,使翻譯的結果更為精確。 訓練語料中的斷詞是使用國外的系統,而我們翻譯使用的字典為牛津字典,兩者所使用的字典并不相同,會使斷詞后的詞匯可能無法在牛津字典中找到,造成選詞錯誤。未來可將翻譯后的詞匯,找出同義詞來擴充詞匯數,便能增加被找到的可能性。
英文的語言特性上并沒有量詞,而中文句中運用了很多的量詞,如缺少量詞也會使中文的流暢度下將。本系統的翻譯結果也缺少中文的量詞。未來若能將翻譯結果填補上缺少的量詞,便可達到更好的質量,這也是我們今后要做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B. J. Dorr, P. W. Jordan and J. W. Benoit. “A Survey of Current Paradigm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Advances in Computers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9: 1?8.
[2] P. F. Brown, J. Cocke, S. A. D. Pietra, V. J. D. Pietra, F. Jelinek, J. D. Lafferty, R. L. Mercer and P. S. Roossi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Machine Translation [J].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990, 12(6): 79?85.
[3] M. H. Al-Adhaileh, T. E. Kong and Y. Zaharin, A synchronization structure of SSTC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2 Post- Conference 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 in Asia. 2002: 1?8.
[4] Z. Liu, H. Wang and H. Wu. 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Based on TSC and Statistical Gener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Machine Translation Summit, 2005: 25?32.
[5] 桂詩春. 標準化考試一理論、原則與方法[M].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6] R.L.桑代克E.P.哈根. 心理與教育的測量和評價[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1、手機查看大段的英文文本或圖片時,如果需要將這些內容翻譯為中文,可以通過截圖快捷鍵,同時按下音量減低鍵和啟動鍵,完成截圖。
2、截圖后點按編輯,調整截圖邊框,盡量讓長寬與文本內容一致,然后點按界面右上方的保存標志
3、此時英文文本圖片已經保存到手機中了,切換到手機桌面,按下屏幕并向右側滑動直到出現負一屏,在負一屏中點按界面上方的掃描標志。
4、進入掃描界面后點按界面上方的翻譯標志,然后點按箭頭指向的句子,再點按界面左下方箭頭指向的圓形標志。
5、在界面下方彈出的選項中點按圖庫標志,然后點按截屏錄屏文件夾,最后點按開始截圖并保存的需要翻譯的英文內容。
6、選好圖片后點按界面右上方的對號標志,此時選中的包含英文內容的圖片已經出現在掃描界面,通過拖動箭頭指向的兩個選擇文本拖動柄選中文本的起點和終點,然后點按確認。
7、此時在英文下方已經出現了中文翻譯,點按復制,界面提示文本已復制到剪切板,此時可以查看翻譯或者將翻譯內容復制到其他位置了。
(來源:文章屋網 )
成功的翻譯來自兩個70年代出生的音樂劇愛好者――費元洪和裘曄。他們都在上海大劇院工作,可算是翻譯音樂劇的“老手”了。2002年上海大劇院首次引進的原版音樂劇《悲慘世界》、2003年的《貓》和2005年的《劇院魅影》都出自費元洪之手:去年演出成本高達6000萬人民幣的《獅子王》則是裘曄翻譯的。
不要距離感
不過,面對《媽媽咪呀》,兩位“老手”卻都有點心虛,因為此前他們操作的幾部劇不是名著改編的就是古典題材的,但《媽媽咪呀》不同。它是一部輕松、歡快的時裝劇,而且故事就發生在1999年。
“如果臺詞讓觀眾有距離感,這部戲就搞砸了”,裘曄說這是他翻譯之前最大的擔心。費元洪也覺得《媽媽咪呀》是一部很生活化的戲,所以翻譯必須口語化,掌握節奏感。
英國制作方對中文翻譯要求也很嚴格,并把中文劇本再翻譯回英文,反復推敲翻譯效果。輕松、幽默是《媽媽咪呀》的基調,也是中文翻譯一定要保持這種風格。
但“有些外國人會發笑的地方,我們中國人不一定會發笑:但是我們會笑的地方,他們也不一定笑”,費元洪認為語言的差異造成了中西方觀眾對幽默的不同理解,“所以我們要根據文本來自己加一些有中國式幽默的東西”。裘曄也認為要在遣詞造句和藝術表達上找到一個平衡,翻譯得“既不違反原來的風味,又能讓中國觀眾一下子理解”。
中國式幽默
“我就喜歡劉曉慶這樣的美女”,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幽默。女主角唐娜的年輕活計Pepper和唐娜的好友Tanya調情時,Tanya說“我都能當你媽了”,嘴硬的Pepper回了一句“CallmeOedipus”(直譯:叫我俄狄浦斯),而現場字幕打出的卻是上文提到的那句臺詞。
俄狄浦斯是希臘神話中“殺父娶母”的國王,Pepper對Tanya的迷戀就有點“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一開始,裘曄把這句翻譯成“我就喜歡年紀大的女人”,但很快遭到英國制作方的否定。他們提出兩點意見:第一,這是一部時尚、歡快的戲,所以不希望出現“年紀大”、“老”這樣的字眼:第二,“俄狄浦斯”是一個典故。那么中國有沒有類似的典故。在與一位50多歲的朋友討論的時候,裘曄想到了“劉曉慶”――她和Tanya同樣的“老而俏”,同樣是美女。結果,中國觀眾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味,這句臺詞成為全劇威力最大的“笑彈”。
再如,三個爸爸之一的哈里對唐娜說,每個人的家庭各有不同,“你有你和蘇菲,我有我和勞倫斯”。這其實是一個同性戀者表明身份的自白,但中國觀眾很少會意識到“勞倫斯”在英語中有花花公子、同性戀的含義。裘曄一度想用“張國榮”表示“勞倫斯”,但怕引起部分觀眾的反感,認為他拿去世的人開玩笑:后來,他又想用《藍宇》,但又怕看過這部同性戀題材電影的人不多。
終于,在7月15日,《媽媽咪呀》上海演出的第10天清晨,裘曄想到了《斷背山》,這部表現同性戀感情的電影去年剛在奧斯卡獎上風光了一把,看過或聽說過的人不在少數。于是,當晚臺詞就改成了“你們母女深情,我們斷背情深”。觀眾終于笑了,裘曄和制作方也松了口氣。
盼望那一天
看著世博吉祥物“海寶”的模型,聽著老師繪聲繪色地介紹著世博會的種種情況,我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種愿望,盼望世博會召開那時,我是一名中文的翻譯員。
一個外國人從入口進來,頭四處張望著不時的嘀咕著。我一看就知道這個外國人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才這么急,我徑直走向那個外國人,通過和他的談話原來他是想找他在中國的親戚,可是因為不會中文所以不能問別人。他還說他的親戚是個黑人,來中國做生意,說是今天來世博館接他,可是找來找去也找不到。我就帶著他找,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是他才告訴我一個重要線索,那個黑人會手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Q”,還帶著白禮帽,穿著黑T恤。知道這個線索后,找起來就方便多了,不一會兒,就在一個飲料機旁找到了他。他們十分感謝我,還提出要和我拍照留念,我同意了,只見那個黑人拿出來一個照相機,對著我們,亮光一閃,可聽到的不是“咔嚓”而是“叮鈴鈴••••••”的鈴聲。
我睜開眼睛一看,只見奶奶在拉窗簾,鬧鐘不停地響,原來剛才是一場夢,如果到了那一天我也希望我可以當一個中文翻譯員。
1、汽車儀表盤顯示TC是牽引力控制系統,能提高車輛的通過性 ;當系統工作時 ,儀表上黃色的“TC”指示燈閃爍 ,給駕駛員提示 。
2、TC的英文全名為Traction Control System,中文翻譯為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當ABc防抱死系統檢測到有的車輪在打滑時 ,它就會對打滑的車輪實施制動 ,以免牽引力損失在打滑的車輪上 。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大地之歌》、譯配、修配
一、與《大地之歌》
1.生平
古斯塔夫?(Gustay Mahler,1860-1911),奧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揮家,最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交響樂作曲家。在童年時代就顯露出卓越的音樂才能,少年時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學習,后被聘為布拉格歌劇院指揮。但由于民族和歷史的種種原因,出生于波希米亞的猶太人一直都缺乏對故鄉和祖國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加上他一直承受著反猶太的攻擊,這讓的靈魂最終走向宗教,追尋天國的境界,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其工作之余也從事創作。他的作品結構復雜、配器獨特、色彩多變,常伴有龐大的演出陣容,具有“交響樂聲樂化、聲樂作品交響化”的雙重性。一生共創作11部交響曲(最后一部交響曲因其病逝而未完成),在這些交響樂作品中,將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宗教理想與哲學,文學及民間歌曲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音樂語言,從而形成了在西方音樂史中“集古典與浪漫主義之大成、開現代音樂之先河”的橋梁性地位。
2.《大地之歌》的創作簡介
1907年,對于來說是多事之秋。在辭去了維也納m廷歌劇院樂隊指揮的職務后遭遇了4歲愛女夭折的痛苦,接著發現他自己患有心臟病,生活的連番打擊一度使的心境跌至谷底。
一個偶然的機會,讀了由德國漢斯?貝特格翻譯的中國古詩集《中國之笛》。由于《中國之笛》是根據漢斯,海爾曼的德譯本《中國抒情詩》(1905年版)、朱迪斯?戈謝的法譯本《玉書》(1902年版)和赫維?圣丹尼斯(即德理文侯爵)的法譯本《唐詩》(1862年版)等再譯的,因此,讀到的這本德譯詩集雖然與中國原詩相較已經面目全非,但其中隱現的有關李白、孟浩然、王維等中國詩人悲壯的情懷和瑰麗的詩意正吻合了當時的心境,引起了他強烈的共鳴,
于是,從《中國之笛》中選了了首幾經轉譯后的中國唐詩,譜寫成由六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樂套曲《大地之歌》。作品的副標題為“一個男高音與一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弦樂的交響曲”。
按照的交響樂作品排序,《大地之歌》應為“第九交響曲”,但由于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貝多芬、勃拉姆斯等均在完成各自的第九部交響曲后離世,因此,認為“第九交響曲”有某種不祥的預兆,于是最終將這部作品定名為《大地之歌》。
的大部分作品都沒有在其生前演出過?!洞蟮刂琛愤@部作品也是在逝世半年后的1911年11月20日由的弟子布魯諾?瓦爾特執棒首演于德國慕尼黑。
這部作品相當于一部聲樂與交響樂相互交織的高難度作品,如果演唱者沒有一定的歌劇功底則很難完成該部作品,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曲家,雖然他的作品里一般都會描述死亡或葬禮,但同時也穿插著富有青春朝氣、熱愛生活的諸多片段,所以并不是一個完全的悲觀主義者??v使在這部作品的結尾,主人公的確要永遠離開人世,但仍然在該作品的前半段創作了花前月下、美酒、縱M馳騁等等浪漫情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大地之歌》更好地了解。
二、《大地之歌》的譯配與修配
1.譯配
的交響聲樂套曲《大地之歌》在東西方有關文學、翻譯及音樂文化交流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唐代因其輝煌卓越的文化地位而吸引世界各地的眾多學者前來學習交流,正如前文所述,中國的唐詩也因倍受歐洲學者們的推崇而先后被翻譯成各國的語言版本并廣泛流傳于歐洲,在《大地之歌》中引用的7首中國唐詩,據考證,主要有德譯本、法譯本和英譯本。只因每一位譯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個人的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中國唐詩在歐洲不斷被各種語言重新解讀,甚至還有一些版本將譯者本人的創作添加其中。
《大地之歌》在西方演繹了近1個世紀后才回到了原詩的故鄉――中國。1998年德國的一個交響樂團訪華,當時的李嵐清副總理得知這部作品的歌詞源自中國的唐詩,但其中仍有兩首尚不明確在唐詩中的出處,因而在當時的學術界掀起一陣研究熱潮。在研究者中有一位早年留學于德國且精通德語的著名音樂學者,廖輔叔將《大地之歌》譯成散文詩般的歌詞。后來,鄭小瑛又請教了從英國歸來的中央音樂學院編譯室譯配家張毅,對該部作品進行譯配。最終,鄭小瑛教授在這兩種中譯版本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指揮中對該作的理解,于1990年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并由中央歌劇院兩位歌唱家劉維維(男高音)和劉珊(女中音)完成了中文版《大地之歌》的中國首演。據鄭小瑛回憶:那美麗的漢語詩意與戲劇性音樂的神來融合,使這首經典之作煥發出醉人的魅力,讓她久久不能忘懷。
2.修配
當一部外國歌劇或聲樂作品要流傳至他國進行演繹時,譯配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原作不僅要被譯得正確、優美,配合音樂時,還需要字詞通順;在分句與氣口、重音與旋律的配搭、四聲與旋律走向等,都需要指揮及演唱者在長期的案頭工作和現場排練中,反復切磋、推敲,對原譯逐字修正,才能使之日趨完善。鄭小瑛教授將這段長期艱苦地追求精益求精的藝術再創作過程,稱為“修配”。
所以,一部好的音樂譯作通常要經過譯配和修配,再逐漸接受聽眾的檢驗,這對于參與譯配和修配的音樂實踐家們來說,雖然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能使更多本土聽眾因此走進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世界里領略音樂之奇妙,那便是譯配和修配的價值所在了。
2013年9月3日,鄭小瑛教授再次率領廈門愛樂樂團與楊光(女中音)、朱依東(男高音)、王豐(男高音)再一次錄制《大地之歌》,與中文版的首演相隔20多載,《大地之歌》修配工作仍在進行中。本文摘選四段譜例來呈現這部作品的修配“足跡”。
《大地之歌》把相對獨立的六個樂章貫穿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1)第一樂章《嘆世酒歌》
根據原詩的譯義把詩句分為3段,每段都以“黑暗伴隨人生和死亡”一句結尾,因此有三次重復并有“點睛”的作用。下例中的第1段和第2段是同一句歌詞的譯配和修配中兩次不同的翻譯版本。(譜例一)第、段譯詞是以前的中譯版本。2013年5月,鄭小瑛與楊光、朱依東在第一次《大地之歌》的音樂作業中對該句翻譯的精準和順暢程度做了一定的研究與討論,
楊光提出該句的德文直譯為“生活是黑暗的,人生也一樣”,但直譯的文字無法有美感地演唱,鄭小瑛結合翻譯家的翻譯以及的人生觀,翻譯成“人生如夢,轉眼就死亡”。此次作業中,根據男高音王豐的發聲習慣和音樂的走向,又改為“黑暗伴隨,人生和死亡”。
下例第6、7小節只有一字之差的“微調”,即“心”和“房”。對于男高音,開口音“房”在高音sol上較之閉口音“心”則更利于發聲。
另外,把原詞意“心”放在高音“5”上予以強調,而在中文里“心房”雖是兩個音節,但表示的是同一個詞意,因此,鄭小瑛與歌唱家的音樂作業中,在不改動原音樂的邏輯重音的情況下,將利于發聲的漢字音節放在適宜的音高上,以求音樂在中文版中更完整地呈現出來。
(2)第三樂章《青春》
該樂章的音樂描寫一群少年衣冠楚楚地坐在陶瓷的小亭里欣賞著池水倒映的美景,飲酒吟詩、暢敘人生。下例中的第、段譯法是比較嚴格地遵循原文的語序譯成中文,最后“多么可笑”的“多”在最高音上。第2段重新調整了語序,改為“那醉眼朦朧的年輕朋友多么可笑,倒立在那青瓷綠瓦的涼亭中”,將“多么可笑”的“多”放在第三小節的強拍上,“多么可笑”一字一音,這樣的修正更符合中文律動也更利于發聲。
(4)第四樂章《美人》
譜例四中只有第了小節的一詞之差。根據上下語境,“她的小臉羞得紅彤彤”,應是“愛情的滋味”而不是“愛情的痛苦”。另外,在首調“la-si-do”上唱“痛苦”有“倒字”感,配作“滋味”較為通順。
3.演唱者的感受
目前,部分歌劇演員比較排斥中文翻譯作品。就《大地之歌》這部作品來說,女中音歌唱家楊光雖已對該作品的原文即德文版非常熟悉,但她談到中文版時認為,即便德語再熟悉,它也不是母語。作為歌唱者,音樂給你造成的畫面和感受肯定不如母語更直接,這也決定了在音樂開始之前,演唱者的畫面是否前置于音樂,另外,楊光提出需要克服的技術,比如:中文韻母復雜帶來的咬字困難,其實德文韻母同樣復雜,只有克服這個問題,才能唱出“句”,而不是唱“字”。
中央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王豐認為,這部作品的重音與原文歌詞非常吻合,同時又不失原意。演唱者在演唱中文翻譯作品,最擔心的就是發音是否順暢的問題,比如對于一些男高音來說,像“o”母音或者“a”母音在有的聲區上不是很舒服,但王豐感嘆:“你很難想象這部作品每一個字都安排得很‘順’!”其實,王豐早在10年前就和鄭小瑛及廈門愛樂樂團合作過這部作品,只是當時是用德語演唱,同步播放中文字幕,這次是用中文再次演唱并錄音時,王豐笑稱“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藝術體驗”,甚至感覺自己就是”⒆淼睦畎住倍“一氣呵成”!
綜上所述,《大地之歌》從最初的案頭譯配到音樂作業中的修配,從演唱者的感受到觀眾的反饋(此文略)等,每一步都是為了這部偉大的作品能讓更多國人享受其中。也因這項工作的意義深遠,才值得一代代的藝術家們為此殫精竭慮,追求“精益求精”的藝術高度。
三、本文意義
1.為音樂翻譯專業提供重要的課題
歐洲國家對外來歌劇及聲樂作品的翻譯,推廣工作一直非常重視,甚至在特定的國家劇院中只允許上演譯為本國語言的歌劇作品。
近年來,中國強調大力普及高雅藝術,而翻譯外國優秀作品應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這需要提升當前音樂翻譯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如果該專業從事者或音樂家能夠互相協作,避免“閉門造車”,就能使翻譯作品更加完善,使之成為經得住歷史檢驗的經典佳作。
2.突破本土聲歌教育的語言瓶頸
目前,中國的聲樂課堂很大程度上是用原文曲目教學,而接受過原文語言訓練的學生微乎其微,這就會影響學生對曲目的正確理解和準確演唱。設想在學生演唱原文曲目之前,先學習其中譯版本,讓學生更好地明白自己所唱的內容和意義,相信對將來學習原文版本的作品也大有裨益。
3.拓寬院團轉割后的新路徑
我國的藝術院團紛紛進行體制轉軌,面臨著紛繁的演出市場。院團除了要有自己的本土藝術特色,還需要有能壓得住“箱底”的外國經典歌劇作品,而一部翻譯精湛的外國經典作品,可以縮短本土觀眾的欣賞距離,盡可能避免“演完就丟”“演了就賠”的惡性循環。鄭小瑛表示,慢慢做西方經典歌劇中文版的這個理念,希望可以逐漸輻射到周邊一些省市,讓藝術院團都能活起來!
四、總結
1、mm是長度單位以及降雨單位,全稱為millimeter,中文翻譯為毫米,又被稱為公里,10毫米可換算為1厘米,100毫米可相當于1分米,1000毫米則是1米。其中小雨、中雨、大雨以及暴雨也可用毫米表示。
2、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1、slay中文翻譯:(在戰爭或搏斗中)殺,殺死;殺害;殘害;謀殺;深深打動;迷住。
2、slay全場是什么意思:因為slay這個詞有殺,打動的意思,所以“slay全場”的意思應該是指全場秒殺的意思了,這就和“swag”這個詞有點相似,不過也是略有不同的,slay的意思傾向于厲害的意思,swag則更傾向于酷帥的方面。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