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4 06:11: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教師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感覺(Sensation)在普通心理學中是指個體對于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在藝術和舞蹈心理學中,舞蹈感覺(Dance Sensation)的概念和性質以及范疇都超出普通心理學。它不僅包括演員的外部感覺(視覺和聽覺),而且包括演員的本體感受(動覺和靜覺)和自我感覺等等。因此,舞蹈感覺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主體感覺 又稱自我感覺,這是普通心理學所沒有涉及的,但它卻是藝術感覺的關鍵。這里的“主體”和“自我”,是指一個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象和自我觀念。舞蹈感覺與音樂中的演奏、聲樂和指揮,都是以這種感覺為基礎和最高表現形式的。
2、舞臺感覺 這是演員的外部感覺,即演員本人對舞臺環境、舞伴和觀眾的感覺,其中包括演員的視覺和聽覺等。
3、本體感覺 又稱身體感覺或軀體感覺,這里主要是指演員身體運動狀態、方向和位置的感覺,運動感是其主要內容,并占有重要地位和較大比重。舞蹈是一門動態藝術。運動不僅僅是舞蹈藝術的基礎,更是一切表演藝術的基礎。因為表演藝術都是以身體的運動和準確控制為前提的。
二 、從實踐角度談“舞感”
感覺是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它來自于外界事物對人的刺激,其中包括動作感覺。通過動作感覺的作用,我們就能夠規范自己的動作力,以便使動作協調起來。這種對外界的反映所產生的動作能力,應稱之為“動作直覺”。除了我們對事物采取的行動之外,還存在對這些行為的感覺,我們稱之為“感情”。
舞蹈感覺作為一個特定的概念,是人們在舞蹈動作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感覺,那么,它首先是建立在“動感”基礎上的,因而,舞蹈動感也是舞蹈感覺的重要組成部分。動感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就像人們對音準的感覺、旋律的感覺先天有差異是一樣的,個人對于動作的反應速度和協調性都具有先天的不同。有人天生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好,有人就較弱。為此,作為一種特殊職業的要求,我們在選擇舞蹈苗子時要進行相應的測試。
然而,舞蹈的動感并非普通意義上的動感,而是對自身各部位動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協調,即一定層次的動感意識,這是舞蹈感覺的基礎。而這種良好的動作敏感力不純是先天遺傳,它也是可以從實踐中挖掘和培養的。躺在搖籃中的嬰兒在自娛中翻動小手,得到了手的動作感覺,也得到了愉悅,然后根據自己的感受重復去做。此時,他找到了最簡單的舞蹈感覺。舞蹈訓練,即是這一簡單道理的延伸與提高。學生通過規范的專業訓練逐步擴大舞蹈形體技術范圍,不斷提高蘊藏于肌肉組織、關節韌帶之間的感覺器官對自身形態的感受力,無論是靜止的造型,還是激烈的動作,都在不斷地增進這種動感的敏銳度和準確度。例如舞蹈訓練中常規的“擦地”動作,舞蹈者長期練習“擦地”,不僅加深了對繃腳、外開、延伸等腿部形態的準確感覺,而且還大大加強了腳底、腳尖對于地面的敏感程度。大量的練習,不斷地接受體內感官信號的反饋,使得舞蹈者能對自己的動作迅速地做出準確反應。舞蹈者在觀察不到的情況下準確地感覺出自己所抬腿的高度,而一個未經過訓練的人就很難準確地判斷。因此,舞蹈演員需要一個規范的訓練過程。這一方面是訓練技能,另一方面是對自身動作準確性的培養,它是一個由外而內的過程。訓練中,教師在糾正學生的動作之后,又常常要求他們“自己找找感覺”,這就是一個外部視覺檢查向內部動感的轉換,然后又反饋到外部動作檢查的過程,這也是提高自身感官反應準確性和敏銳力的有效途徑。
優秀的舞蹈者,除了完善地塑造角色人物之外,還能給觀眾以美的享受。換句話說,就是舞者不一定表演完整的作品,卻能通過使人賞心悅目的舞蹈動作展示他的舞蹈才能。因為舞蹈感覺給予人的美不僅表現在舞臺上,還體現在舞蹈動作的各項規范中,造型的空間感、過程的韻律和全身的協調,以及時間和力度的適當處理等等。漂亮準確的舞蹈造型和動作還可以脫離于作品,成為美的一空間、一時間、一物件,因此,有理論家把舞蹈視為“流動的雕塑”。對于觀看舞蹈的人來說,舞蹈感覺是被視為美的事物來欣賞的,于是,舞蹈感覺也就被帶入到了審美的范疇。
關鍵詞:趣味課堂; 幽默; 激發; 增強;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179-01
我們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鞏固生物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內容很難,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又極度欠缺,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如何讓這樣的高中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鉆研的問題。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只有培養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化為主動學習。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就此,我找到一些方法,現介紹如下:
1以生動和幽默的語言表達激活課堂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生動幽默的語言就好像"味精"一樣,如果投放適量,一定會使課堂"這鍋菜"美味十足、回味無窮、充滿活力。那些形象而貼切的比喻、幽默而風趣的表達,,把晦澀難懂的問題闡述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那些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的精彩講解,使每節課都不再是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程序,而是一個充滿樂趣和創造性的過程。
1.1以形象而貼切的比喻使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例如:原核生物的代表生物可用口訣"一支細線可難找",分別代表的是衣原體、支原體、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藍藻;微量元素的種類有:鐵、錳、硼、鋅、銅、鉬、氯、鎳等8種,死記硬背很難記住,可用諧音字編成口訣"鐵門碰醒銅母驢呢";在講解細胞的有絲分裂時,可以把分裂間期比喻成"十月懷胎",把分裂期比喻成"一朝分娩","十月懷胎"為"一朝分娩"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所以"分裂間期"在前,為"分裂期"做準備,"十月懷胎"歷時長而"一朝分娩"歷時短,在講到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時,可以打比方說兩個姐妹染色單體是"面對面""揮揮手"各自離開,分開時很傷心,"面對面",難舍難分,而不是"背對背"的決裂,這樣的講解可以防止學生在畫圖時把姐妹染色單體畫成背對背分開。這些比喻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子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和知識點。
1.2以學生耳熟能詳的電話廣告詞、諺語、成語等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
有些電視廣告詞、諺語、成語等蘊藏著許多生物學知識,為生物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源。在教學中把耳熟能詳的電話廣告詞、諺語、成語等引入課堂,加強了"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鏈接,是所授知識不再局限于教科書,而是深入到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經驗中,能更好地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探究欲望。例如:在講到幾種無機鹽的作用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健康的體魄,來源于'碘碘'滴滴"、萬丈高樓平地起,層層都是"鈣"起來、"聰明伶俐,堅持補鋅;有鋅萬事成;用心的媽媽會用'鋅'"等學生熟悉的廣告詞,然后提問學生:"上面廣告中提到了哪些化學元素?能否用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這些廣告中包含的生物學道理?"
2巧用故事
在介紹"遺傳"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后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愿嗎?"同學們議論紛紛,雖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給每節課開好頭,激發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在驅動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對每堂課的開場白應該認真仔細推敲,要使開場白起到激起學生興趣,從而為傳授新知識掃清心理障礙,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的內容設計不同的導言。例如:在講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這個實驗時,可以開玩笑地說:"噬菌體的DNA到了大腸桿菌后,住在別人家,吃別人的,用別人的,最后還把人家的大房子給拆了,真是一個沒良心的家伙",風趣的語言博得學生開懷大笑的同時,為計算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百分比做好了鋪墊。
4聯系社會熱點
熱點問題最富吸引力,選擇熱點問題,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例如:在講述"無性生殖"時,聯系"克隆羊"技術,簡介"克隆人"的情況,繼1997年克隆羊"多利"引起科學界的轟動后,1998年初,美國科學家理查德.度德宣布一項克隆計劃,表示要在短期內"制造"出第一個克隆人,并打算將生產過程企業化,最終目標是在美國國內及海外設置多個復制診所。此舉引起了全世界對克隆技術的關注和討論,各國政府及科學家們都對此項計劃進行了批駁。為什么大家都要反對"克隆人計劃"呢?引導學生從這一技術發展對人類文明和希望的困擾與威脅,從人類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進行討論,使學生對無性繁殖的概念及無性繁殖技術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樣,既活化了課堂教學,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羅伯特?特拉弗斯認為:"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教師要善于以生動和幽默的表達把生物學課堂激活,用笑聲將其裝點得更加美麗動人,如此寓教于樂,使學生在開懷大笑的同時如沐浴春風、受益匪淺。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熱愛學生,樂于奉獻,在平時的工作中勤于鉆研,高中生物課一定會生動有趣。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教學實踐,我越發地感到:濃厚的興趣,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培養學生探索精神,開發他們的創造能力;濃厚的興趣,還會減弱學生學習中的疲勞,從而提高效率,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曉芬,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述評,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創新;影視廣告;品牌形象
移動端的普及使信息傳播的渠道多元化。與此同時,大眾審美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平日在電視和移動端所看到的影視廣告、商品包裝設計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如此,當下的80后雖年齡趨向成熟,卻因長年受社會潮流熏陶,他們也擁有一顆年輕時尚的心,而90和00后更是潮流青春的一代人,這些年輕人更需要好的影像、品牌形象和一定的互動性來刺激審美,進而喚起購買的欲望。因此,影視廣告與品牌形象的結合在流通渠道和實際應用中也顯示出愈來愈重要的作用。“999羅漢果薄荷糖”系列是華潤三九公司新推出的一款產品,許多人對“999”這個名字第一時間想起的是感冒靈顆粒,的確,華潤三九感冒靈的產品無論是廣告還是產品都扎根人心,也算得上是一個知名企業,而且該公司的感冒靈一直走的都是情感的路線,親情、友情等都是999感冒靈顆粒的主打路線。現在推出的這款新產品定位為時尚潮流的年輕人,999卻沿用了感冒靈顆粒類似的比較傳統的包裝,在同類產品中難獲取消費群體青睞,也難以脫穎而出。因此,本文通過分析“999羅漢果薄荷糖”與該產品的同類型產品的品牌形象與廣告現狀等,旨在為廣告設計創造最大的實用價值。
1同類產品影視廣告與其品牌形象的現狀
1.1創意從人與產品互動關系出發
每個人接觸到一個新物體的時候,都會對此物體做出相應的行為以及后續的反饋,相應的行為包括人體的眼球轉動、四肢的觸碰以及大腦神經信息的運輸;反饋是指包括產品的外形、材料、顏色以及聲音等的改變。有的反饋可能觸發消費者引起相應的積極作用,而有的反饋則可能觸發消極作用,這就是人與產品之間的互動產生的影響。第一,影視廣告的創意。有一種外包裝是能產生響亮回聲的物體,當晃動包裝的時候,便會發出聲響,利用這種聲音的反饋,設計師們把它當作反映年輕人一面的音樂,如嘻哈搖滾等。把晃動盒子發出的聲音比作極其有節奏的音樂,搭配上年輕人的青春熱血舞蹈,把時尚潮流年輕化的主題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還記得有一個廣告利用了該聲音的反饋作為創意:一個年輕人在等公交車,拿出糖想吃,發現甩不出糖,他搖晃罐子的聲音形成音樂,公交車來之后車上的人聽到音樂紛紛站起來跳舞,眾人跳舞的場面十分青春有趣。實例證明,從人與產品互動關系出發而得來的創意也不失為一個好創意。第二,品牌形象的創意。同類產品中有口香糖,而口香糖這種產品,食用后可以吹泡泡,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吹出泡泡的,因此有些人成功吹出泡泡的時候會有一種成就感,而且還有一些人把這種行為當作是一種很酷的標志,這種特殊的炫酷“技術”,曾經風靡一時,會這種“技術”的人經常吹泡泡耍酷,不會的人苦加練習,這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口香糖的銷量,而這種耍酷也算是一種反饋,并引起了積極的效果。除了口香糖“吹泡泡”技術以外,還有芭比娃娃,芭比娃娃擁有可變換的發型、衣服,甚至妝容、發飾和眼球都可以變化,豐富的形象變化能夠產生不可預想的效果,這種豐富的反饋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感官愉悅度,這就是產品的反饋。因此,產品的反饋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也是影響銷量的關鍵因素。
1.2影視廣告與品牌形象的結合
第一,現狀。國內有個益達品牌,他們的微電影廣告十分出色,通過一對小情侶的相遇、吃醋、吵架、分離等反映益達口香糖的酸甜苦辣,更以那句“飯后嚼兩粒,關愛牙齒更關心你”穿引全文。“飯后來兩粒”以及“這是你的益達”等廣告詞,增加了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印象。此案例說明了,影視廣告和品牌形象密不可分,影視廣告能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的宣傳和發展。影視廣告創意可以從品牌形象入手,有的品牌在產品的附屬品上花心思,這對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來說正中他們的口味。例如,某個廣告以附屬品——糖紙為導火索,牽出一段愛情故事:男主把和女主每次相遇、發生過的故事畫在糖紙上面,并把這些糖紙裱裝起來,女主看畫回憶,十分感動,最后男主出來給女主求婚。其中,優美煽情的音樂更是為此廣告增色不少。關于這個附屬品,這里還有一案例:荷氏薄荷糖在糖紙上面印上勵志語句,這使年輕人在食用薄荷糖的時候就會發現并感到十分有趣。更有人為了集齊所有勵志語句,把該薄荷糖都買了個遍,這就促進了荷氏薄荷糖銷量的增加。第二,存在問題。時下的薄荷糖類廣告,大多缺乏新意,十分粗俗,不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很好的品牌形象。再觀國內的薄荷糖、口香糖包裝,大品牌如綠箭、益達等包裝設計都缺乏視覺沖擊力,難以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一個品牌如果走得長久,設計都會偏向傳統的風范,然而若因設計降低了產品的銷量,那么企業將難以運營下去,傳統便會失去意義。如何把影視廣告和品牌形象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進而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是我們當前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
2“999羅漢果薄荷糖”影視廣告與品牌形象設計方法
2.1“999羅漢果薄荷糖”影視廣告創意設計的方向
華潤三九作為一個老品牌,在許多非處方藥方面都有出色的銷量,而薄荷糖是新產品,想要打開此產品的銷路,設計絕不可呆板、單調,要大膽創新,這不僅是為了品牌,也是為了更好地把這個老傳統、老牌子傳承下去。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抓住年輕人的關注熱點以及潮流動態,懂群體需求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一開始我們定了兩個大方向:情感路線和幽默路線。回看同類走情感路線的優秀廣告,幾乎都是廣告時間比較長,情感路線需要有比較長的時間來鋪墊基調,然而廣告時長只有短短的30秒,這相當有難度,雖然情感路線對觀眾一直受用,但情感路線很容易走俗,從而缺乏創新,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在短短的30秒時間內盡力抓住觀眾的心,同時也為了讓劇情、聲音、畫面更加直觀,以此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經研究討論,我們決定放棄走情感路線,改而走冷幽默路線。關于幽默手法,國外同類產品有許多走此路線的優秀廣告,如Frisk薄荷糖:野外垂釣時候忽遇熊襲,想盡所有辦法,最后吃了薄荷糖冷靜頭腦,給釣上來的大魚也吃了薄荷糖,大魚也瞬間清醒跳入水中,隨后熊也跟著大魚而去,順利脫險。冷幽默總是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這正如薄荷糖給人的感覺,難怪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分析后,我們以此為根基,對“999羅漢果薄荷糖”影視廣告的創意設計方向找到了憑依,并以“你的聲音,應該被聽到!”為主題進行創作。
2.2“999羅漢果薄荷糖”影視廣告與品牌形象結合
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品牌形象,所以影視廣告也應和品牌形象很好地結合。產品“999羅漢果薄荷糖”用優質薄荷制成,薄荷給消費者的感覺是清涼順暢的,而剛好,夸張幽默的手法也可以營造一種輕松的效果,我們把冷幽默夸張與薄荷的清涼順暢作為創意的一環。提起“999”這個名字,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是999感冒靈顆粒,華潤三九其他產品的廣告一直走的都是溫馨的情感路線,所以我們也延續這一優良傳統,用暖色調作為本影視廣告的基本色調。
2.3設計的詳細思路
我們選擇了冷幽默的路線,把“999羅漢果薄荷糖”進行夸張化,把它比作一種具有魔法的東西:當吃下它的時候,嘴巴就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聲音。我們為此影視廣告取名為“聲非得已”。同時,我們在片尾顯示產品形象的旁邊配上主角的幽默小劇場,以此增加青春幽默的效果。劇情設計:在課室里面,主角正在邊聽音樂邊安靜自習,他拿起身旁的“999”羅漢果薄荷糖,吃了下去,然后嘴巴情不自禁地跟隨耳機里面的音樂發出了聲音,然而主角并沒有發現異樣,而其他正在安靜自習的學生為這突如其來的聲音而困擾,他們十分苦惱,一名女生輕輕拍了一下她,想以此來提醒主角,主角詫異地摘下耳機,意外發現自己的嘴巴正在不受控制地發出聲音來,為了不打擾其他同學,主角用其他東西來捂住自己嘴巴,主角從抽屜里面翻出了蘋果、香蕉、膠帶等奇奇怪怪的東西,并試圖制止自己的嘴巴發出聲音,然而這只是徒勞。坐在主角旁邊的那名女生對主角的行為感到十分不耐煩,于是女生把書砸向了主角。此時,畫面全黑,再次有畫面的時候便是男主全身被捆綁在椅子上,嘴里塞著蘋果卻仍然控制不住發出聲音。片尾的畫面前景是產品圖片,而后面虛化則是主角拿著掃把當成吉他并且愉快地邊彈邊跳。
2.4設計的執行
首先,在主角人選定位上,我們就定位在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群體,所以我們請了一名愛好潮流、打扮時尚的大學生來出演該角色。其次,有一名男配角飾演的角色是表現被主角情不自禁發出的聲音打擾的同學,該角色要求面部表情要十分豐富,我們也請到了一名演技十分好的演員來出演。在服飾方面,我們也要求主角穿著打扮要時尚,以此凸顯時尚、年輕、青春的元素。在倒數第二個鏡頭中,即黑屏后再次出現全身被捆綁的主角,我們在拍攝中根據實際需求,在主角身后的背景加上了一個“靜”字,以此反襯出主角的“動”。
3結語
無論科技還是人文都在飛速發展,它們具有同步性,若科技的發展跟不上人文,那么在不久的將來該科技就會被淘汰;同理,若人文跟不上科技的發展,必然也是人類社會的災難,同時也會制約科技的發展。設計離不開人,好的想法和創意總是有千千萬萬,但并不是每一個都適用。因此,我們要做好研究和調查,選好最佳路線,發揮好設計的實用價值,這對提高人們的審美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寧.現代設計中關于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研究[J].設計,2016(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