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中語文國培研修總結

初中語文國培研修總結

時間:2022-02-13 19:42: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語文國培研修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中語文國培研修總結

第1篇

——某縣教師繼續教育匯報材料

近年來,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在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師培科的指導下,在縣教育和體育局的領導下,既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培訓質量,又真正把培訓工作做細做實,成效顯著。

一、基本情況

梓潼面積1443.92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轄16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全縣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45所,其中縣城學校7所,鄉村學校38所。共有中小學教師1600余人,縣城教師440人,鄉村教師1200人。

二、領導高度重視,指導督促到位

縣教體局范曉彬局長、張仁寶副書記、政工股趙國邦股長特別重視教師培訓提升工作,對教師培訓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決定,多次主動參加師培會議,給予指示;積極參與培訓活動,給予督促和指導;多次親自策劃縣級專項培訓。縣教體局成立了教師培訓領導小組,由范曉彬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張仁寶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相關股室和縣教師進修學校領導為成員,負責全縣各級培訓的組織領導,同時將培訓工作納入學校師培工作目標年度考核內容。近年來,縣教體局大幅度增加師培經費,確保各項培訓活動順利開展;師培設備設施投入持續發力,極大地改善了培訓條件。市教體局師培科劉成??崎L關心我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多次蒞臨我縣指導師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訓建議;多次帶領我縣教師和領導參加國家和省級短期集中培訓;多次組織我縣教師參加市級培訓。

三、近年來我縣師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認真開展“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縣申報“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成功。為圓滿完成國培計劃,縣教體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多次召開“國培計劃”專題研究會議,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縣局機關股室、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電教站、學區、學校等多方培訓資源,制定了《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教體局〔2018〕271號),成立了梓潼縣國培領導小組(梓教體局〔2018〕272號)。同時制定了各類管理辦法,認真按上級要求組織開展各項國培活動,切實做好“五到位五落實”。

(1)宣傳到位,職責落實。通過會議、新聞報道、簡報、活動開班動員等多種形式加大國培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校長、教師充分認識到國培工作是國家扶持教育事業、關心教師成長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國家教育意志的體現,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機會和平臺,是推動學校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動力。校長、教師提高了認識,就能明白自己在國培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才能妥善處理好當前工作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校長的管理督導職責才能落實,教師參加學習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緩解工學矛盾、確保學員安心學習,縣國培辦、各學校實施了本校同學科教師頂崗、以空間換時間、分解化小培訓時段等辦法。

(2)重視到位,人員落實。為確保國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順利開展,縣教體局領導高度重視,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國培工作的良好運行機制。

一是成立了縣“國培計劃”領導小組、國培工作辦公室、國培工作督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職責。

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的職責及管理考核制度,權責清析,分工明確、責任到頭。制定并實施的主要方案、辦法、制度等如下: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總體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西部項目送教下鄉、教師工作坊研修實施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團隊研修成員考核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學員考核方案;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工作坊坊主、輔導老師、學員考評辦法 ;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中小學教師線下集中研修活動方案和考評辦法;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經費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動落實。建立健全縣、校管理網絡體系,管理工作細化到每個項目、每次研修活動。建立健全國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項考核評估細則,確保國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動開展實施落實到位、考評獎懲到位;堅持并完善對外出研修活動的訓前培訓、訓中跟蹤、訓后考評的管理機制,使培訓成果不斷鞏固、延伸和擴大。一是對學員外出集中培訓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進行管理;二是積極配合四川師范大學集中培訓。如組織學員教育教學研討、診斷示范、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將學員出勤、記錄、心得等情況交進修校進行考評;四是學員回校后,要在學校內進行二級培訓或匯報交流后,學校憑考核等級報銷差旅費。

(4)督導到位,獎懲落實。加強并完善縣、校督導網絡體系,層層落實督導責任,傳導壓力、傳遞動力,強力推進督導工作。嚴格考勤考核,做到資料記錄詳實、情況通報及時、逗硬獎懲落實,保證國培工作制度有力、推進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師工作坊網絡培訓階段,除了電話、短信、QQ群、微信群督導外,縣管理員、輔導員每周至少兩次情況通報,重點加強對學習進度、線下實踐研修活動的督促和指導;根據考評細則和督導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考核直接掛鉤。

(5)服務到位,保障落實。為保證培訓順利推進,縣、學校均努力為教師學習提供熱情周到的后勤服務,落實好學習條件保障。一是保證教師的學習時間;二是保障通暢的網絡條件;三是建立返崗實踐研修、總結反思的學習舞臺;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臺;五是營造良好的研討互動的學習環境;六是解決好教師學習的困難和經費補助,讓學員能安心學習、積極學習、認真學習,提升學習效益。

2.國培實施方式

(1)團隊研修培訓

教師團隊研修小學的語文和數學各20人,初中的語文、數學和英語各10人,分別由張先樹,何清萍,楊秀蓉,羅曉蓉,敬紀作為學科牽頭教師。

教師團隊研修成員每年由四川師范大學組織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小學?!坝白咏處煛备鷯弻嵺`研修10天,返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時參加網絡研修80學時的培訓,從師德修養、教學、教研和培訓四個維度提升參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和培訓能力,并在返崗實踐中至少完成送教下鄉和教師工作坊兩類項目中的其中一項主持任務。期間縣教師進修校與培訓機構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臺,推動骨干教師迅速成長。

(2)送教下鄉培訓。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結合對鄉村教師需求的調研分析、在四川師范大學首席專家的指導下,以我縣教師團隊為主體,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送教下鄉實施方案》及“問題診斷、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四個環節認真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每年4次,每次2天,共計8天/年。有力緩解了我縣教師工學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為鄉村教師專業成長、自我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兩年來,各學科送教團隊已共計開展40班次國培送教下鄉活動, 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教師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縣“國培計劃”(2018)教師工作坊實施方案》面向鄉村教師遴選參坊學員,組建6個學科10個教師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學時的網絡研修;并在參加教師培訓團隊研修的學員中遴選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團隊,主持工作坊開展線上線下研修活動。一是根據培訓計劃,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訓兩次,由四川師范大學學科首席專家根據學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和收集的典型問題進行現場答疑,對工作坊研修活動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解決策略的指導;二是在專家、輔導教師和坊主的指導下,各研修組長主持日常研修活動,開展以教學中的問題為主的學科專題研究,并督促學員完成網絡研修任務;三是督導各研修小組教師切實開展好線下實踐應用研修活動,積極推廣研修成果,優化教師的日常教研行為,為我縣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教學輔導與研修管理團隊,并極大地推動了區域內教師的研修活動。兩年來,各坊已共計開展42班次國培線下研修,3500余人次農村中小學教師參培。

3.國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為止,近七千人次參與了培訓,培養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學專家隊伍,我縣圓滿實現了預期的培訓目標,促進了全縣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強了國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應用,推動了我縣教育事業提質升位。

(1)促進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通過兩年的國培,我縣教師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堅守教育、奉獻教育、引領示范、為人師表,專業快速發展,很多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我縣和四川師范大學、中國教師教育網的密切配合,通過集中培訓、跟崗研修、返崗實踐研修、教師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鄉等系列研培活動,使70名培訓團隊教師在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培訓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兩年,我縣開展的縣級培訓和送教下鄉培訓活動中,教師培訓團隊有96人次通過上示范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培訓教師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優示范、全員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師培訓團隊現已逐步成長為一支組織者依賴、受訓者歡迎、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線本土培訓專家團隊,是我縣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鮮明、實用有效的研修成果。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為將我縣國培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優化,宣傳最大化,2020年春季學期,根據縣國培辦安排,我縣國培項目負責人和小學語文、數學、科學;初中語文、數學、英語六位學科老師精心整理了兩年國培活動資料,精選學科優秀教學設計、教學PPT、典型例練卷、優秀教學反思、特色活動、優秀小論文、研修感悟等編撰成學科研修書籍26本(其中項目縣6本,小學語文3本,數學4本、科學3本,初中語文3本,數學3本,英語4本);設計制作了29張項目縣及學科展板;編輯宣傳視頻6個;錄制了50節示范課;規范建設好了6個教師工作坊。

(二)認真參加市級及以上培訓

近兩年,我縣精心組織參加了市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暨藝術領域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我縣文昌二幼郭桂華老師執教的《糖樂樂糖畫》、何金梅老師的論文《淺談梓潼折席在幼兒園美工活動中的運用》雙雙榮獲市級一等獎,東風幼兒園園長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發言。認真參與綿陽市“文軒教育杯”小學語文和數學骨干教師培訓暨優質課展評活動。積極參加市教體局組織的幼兒園和特教學校教師提高培訓、中小學校長和培訓者培訓、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及緊缺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疫情期間網絡研修、網上全員師德培訓等。凡有市教體局師培科安排給我縣的省級、國家級培訓,縣教體局和進修校及時安排參訓人員,認真督促,確保完成參訓任務。

(三)縣級培訓持續發力,努力提高全縣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

1.以生本互動專題研修為載體,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采取同課異構、集眾智慧,同課異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專家引領,同課競賽、打造名師等方式,創新課堂模式,提升教學技藝,打造高效優質課堂?;顒咏M織嚴實,計劃落實,過程扎實。全體參研教師共同感受到:研修長真知,評導識灼見。

2.積極推進教師工作坊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75號《梓潼縣教師工作坊實施與管理辦法》精神,全縣 21個教師工作坊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上示范課、上研討課、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網絡交流研討、指導青年教師、送教到薄弱學校等,教師工作坊真正成為了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中老年教師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規范開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據梓教體局〔2016〕194號《縣、校區域整合常態培研項目規劃》精神,縣教師進修校認真督促各校開展校本研修培訓工作,要求活動要有方案、有記錄、有總結,既要有集體資料,又要有個人資料。校本研修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教研活動的開展,讓學校充滿了學術研討的風氣。

4.積極組織新教師培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增強新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規范他們的崗位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縣堅持每學年開展一次新教師培訓,培訓形式分專題講座與跟崗培訓。參培教師專心聽講,受益匪淺,整個活動氛圍莊重而熱烈,有聲有色,如沐春風。

5.持續開展專項培訓。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時地開展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培訓、副校長培訓、教務主任培訓、語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訓等,及時提高管理者水平,為我縣教育教學水平上檔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縣教師繼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進一步借助國培,加強新入職教師的培訓和培養,促使他們很快成長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

2.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作用,進一步建好教師工作坊,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為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一個平臺和展示的空間。

第2篇

“送教下鄉”項目以“突出師德、立足課堂、服務基層、送教到校”為宗旨,遵循教師成長規律,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為鄉村教師送去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幫助他們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快速提升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該項目包含五個子項目,即初中語文、初中數學、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和學前教育。每個子項目各負責100名相應學科教師的培訓任務。在衡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衡東縣教育局直接領導下,“送教下鄉”項目于2016年9月中旬開啟,至2016年12月中旬結束,歷時三個月圓滿結束。

一、六階段

整個“送教下鄉”活動分為六個階段:訓前調研、通識培訓、示范教學、研課磨課、成果展示和總結提升。每個階段皆以前一個階段為基礎,一步接一步,一環扣一環,步步相接,環環相扣。

1. 訓前調研

訓前調研的目的是了解鄉村教師的培訓需求,制訂后期培訓實施方案,增強送教下鄉的針對性。根據送教下鄉五個子項目,全縣劃分為五個相應學科片區:楊林片區為初中語文學科區,送培點基地校是衡東縣第二中學;新塘片區為初中數學學科區,送培點基地校是衡東縣歐陽遇實驗中學;吳集片區為小學語文學科區,送培點基地校是衡東縣吳集完小;楊橋片區為小學數學學科區,送培點基地校是衡東縣楊橋鎮完??;城關片區為學前教育學科區,送培點基地校是衡東縣育星小學附屬幼兒園。從2016年9月13日開始,衡東縣教師進修學校派教師分批多次到各個片區內的學校通過聽課評課、個別訪談、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進行調研。最后總結分析出各學科教師亟須解決的代表性的實際問題,確定各學科組送教下鄉的主題。初中語文學科組的培訓送教主題――專題研討閱讀教學,努力在細讀文本和品析語言方面下功夫;初中數學學科組的培訓送教主題――培養學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語文學科組的培訓送教主題――語文課上,我們應該教些什么;小學數學學科組的培訓送教主題――在活動中探究規律;學前教育學科組的培訓送教主題――讓幼兒在游戲中成長。此外,根據教師所教學科和教師的意愿確定下階段參培教師名單,每個學科組100名教師。

2. 通識培訓

2016年9月30日,五個學科組的500名參培教師共赴衡東縣五家山會議中心聆聽專家講座,就此拉開送教下鄉活動的第二個階段“通識培訓”?!巴ㄗR培訓”以更新教師新課程理念和提高師德素養為目的,通過領導講話、專家師德講座、專家學習引領等系列環節,幫助鄉村教師樹立師德師風,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水平,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和成長。來自湖南省藍山縣楠市中心小學副校長盤曉紅作了《愛的使者――教師的定位》的講座,與教師們分享了自己扎根山區農村學校27年,省吃儉用堅持照顧10多個孤苦孩子的艱辛感人的歷程。盤老師感人的事跡和對教育的執著打動了所有人,讓老師們受到一次別樣的心靈洗禮。來自長沙市青園中信學校的劉菲菲校長的《教師如何提升學習力》講座,則從教師成長的角度讓教師明白自身發展與完善的意義和方式方法,給教師以嶄新的理念與體驗。

3. 示范教學

2016年10月17-18日,“送教下鄉”第三階段“示范教學”活動暨由湖南省教育廳王建華副廳長、教師工作處王俊良副處長、湖南省教師發展中心賈臘生主任、黃佑生科長率領的湖南省國培辦“國培”管理者高研班現場會在衡東舉行,為期兩天。示范教學由兩堂送培課、兩堂展示課和一堂專家講座與互動三個環節組成。送培課是縣學科帶頭人或名師的示范課;展示課是由基地校選送的公開課;專家講座則聘請本土或附近地區的資深專家對送培課、展示課做精彩點評,并作相應學科的主題講座。不管是送培課、展示課,還是專家講座,都緊緊圍繞第一階段訓前調研確定的送培主題,切實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每個學科組相應的100名參培教師集中到送培點基地校參加這三個環節的培訓。五個學科組共計10堂送培課、10堂展示課和5堂專家主題講座。送培課有縣教研室向康老師的《鷸蚌相爭》、教師進修學校劉吉香老師的《信客》、文沖小學陳宜老師的《擲一擲》等;展示課有衡東縣第二中學羅亞紅老師的《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衡東縣吳集完小曾玲玲老的《植物媽媽有辦法》、衡東縣楊橋鎮完小康淼老師的《找規律》等;專家主題講座有長沙師范學院馬學剛副教授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候》、長沙師范學院催紅英老師的《家校合力,助幼兒健康成長》、衡陽市船山實驗中學鄒清宴老師的《如何激發學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通過送培課、展示課的精彩示范,與示范課教師的熱烈互動,參培教師積極思考探索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尤其是資深專家的主題講座,更是為參培教師現實中迷茫和困惑的解決另辟蹊徑,撥云見日。湖南省國培辦高研班領導們認真參與了全過程,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就后續培訓作了重要指示。

4. 研課磨課

2016年12月5日,“送教下鄉”活動進行到第四階段“研課磨課”。每個學科組安排三位送培教師到基地校示范一堂微型課、一個微故事、一個微案例。微型課、微故事和微案例跟上一階段的示范課、展示課與主題講座一樣緊緊圍繞每個學科送教主題。每個學科組的參培教師在相應基地校集體觀看這三堂微型課、三個微故事和三個微案例。之后,全體參培教師按照示范課的要求精心準備好一堂微型課,一個微故事和一個微案例,并將參培教師分為三大組,每組推選出2名教師在下一階段集中研修時上好一堂微型課,展示一個微故事與一個微案例,也就是第五階段的成果展示。為了成果展示的閃亮登場,為了保證送教下鄉活動的最終效果,2016年12月8日,五個學科組共54名教師集中在衡東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課程打磨,認真準備課件。衡東縣進修學校肖志泉副校長組織大家開會,就研磨課的要求及注意事項作了重要講話,然后分組進行課程研磨,精心準備。

5. 成果展示

2016年12月10~11日,五個學科組共30名被推選出來的教師通過集體精心的準備后分別在五個相應的基地學校進行了成果展示。也就展開了本次送教下鄉的第五階段――“成果展示”階段。展示會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參加成果展示的參培教師的精彩演繹充分展現了送教下鄉的高效實用。經過專家評審,肖林鳳、陽平輝、歐陽曉林等老師獲一等獎;肖微、陳華、吳國華等老師獲二等獎。在大家的收獲與欣喜中落下了“送教下鄉”的帷幕,但培訓并未結束。

6. 總結提升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增強教師培訓的后續作用,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特意設置了第六階段――總結與提升。要求參培教師從第二階段“通識培訓”到第五階段“成果展示”,每個階段都寫出階段性小結與心得。最后到第六階段則需就整個參培活動寫出《參加國培計劃(2016)衡東縣“送教下鄉”培訓心得體會》和《個人發展計劃》。此外,五個學科組分別建立相應學科送培QQ群,群員包括本次送教下鄉中聘請的資深專家、衡東縣學科帶頭人、本地名師、示范課和展示課教師以及全體參培教師,目的是增強培訓的后續影響力,讓專家名師跟蹤服務參培教師。這樣,參培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隨時可以與專家名師交流,適時解決問題,從而大大提高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和后續影響力。

二、三特色

1. 管理方面

(1)領導重視,統籌得力。衡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成立了“送教下鄉”活動領導小組。衡東縣教育局陳宏建局長擔綱任組長,衡東縣教育局副書記丁麥秋、師訓股長劉啟賢、衡東縣教師進修學校顏亞華校長、羅利輝書記等任副組長,五個子項目即五個學科送培點的基地學校校長和各個教育管理服務中心主任以及師訓專干任成員?!盎疖嚺艿每欤寇囶^帶”。政令暢通,配合協調,領導小組的成立確保了項目的有序高效開展。暢順的管理體系是培訓實施的關鍵。

(2)精心組織,職責嚴明。在實施過程中,衡東縣進修學校就五個子項目分別成立相應的管理團隊,派專人負責。管理團隊精心策劃,事無巨細,培訓環節周全到位,每一環節有分管領導負責,每一件事有專人落實,確保本次送培計劃高質順利完成。優秀的管理團隊是培訓成功的核心。

(3)科學安排,嚴格考勤。鄉村學校教師編制緊,教師工作量大,為解決教學和培訓的矛盾,集中培訓時間都安排在雙休日,從而保證參培教師的培訓時間。五個學科組的基地校派專人負責考勤,對學員進行上、下午簽到,中途查勤,以保證參培教師按時按質完成培訓。合理的時間安排和嚴格考勤是培訓質量的保證。

(4)后勤保障,關愛教師?!氨R未動,糧草先行”。每次培訓,基地學校精心安排可口的飯菜、茶水和必要的車輛;及時發放專家和示范課教師的授課津貼等等。關心老師們的飲食,提示老師們安全出行,讓參培教師體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后勤的關愛是培訓有序實施的有力保障。

2. 送培方面

(1)專家現身說法,深入人心“接地氣”。不管是外地請來的資深專家,還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名師都是長期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和管理者。他們在長期的一線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教育風格和教育方式。相同的身份、相同的工作經歷,使他們在培訓中更能從參培教師的角度出發,急教師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這樣“接地氣”的現身說法,提高了培訓的可信度,激發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使教師在學習專家名師經驗的同時,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結構,以促進自身整體素質的提高。

(2)內容新穎獨特,切合主題促成長。無論是外地聘請的專家,還是本地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亦或展示課的教師都始終圍繞教師成長主線,針對送培主題精心組織材料,準備課件,用新穎的內容,從全新的角度,實施精準培訓;力求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切實提高教師處理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疑難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師全面協調發展和成長。

(3)方式研培結合,勇于創新求實效。送教下鄉采用了研培結合的新模式,即調研確定培訓主題-參培教師圍繞主題上展示課-展示n教師說課與專家團評課-本土專家名師上示范課與專家團評課-資深專家專題講座-反饋交流這一形式,創設聚焦課堂,增強互動合作交流,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3. 參培方面

(1)領導教師齊上陣,巧取時間爭培訓。全縣五個子項目,共計500名參培人員,他們當中既有管理者,又有一線教師,都妥善安排好工作事項,積極爭取時間完成培訓任務。整個“送教下鄉”活動的到培率100%。

(2)目的明確求成長,按時簽到出勤高。與以往培訓混學分拿證不同,此次參培教師目的非常明確:通過培訓提高職業專長,促進自身成長與發展。所以參培教師積極主動,每次集中培訓,出勤率均在95%以上。

(3)國培舞臺奪成效,爭奇斗艷顯真才。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參培教師認真聽講,扎實做筆記,積極與專家互動,潛心寫心得體會,精心準備課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長的收獲。尤其在成果展示階段,30名參培教師紛紛閃亮登場,百花爭鳴,盡現才華。國培的成效遍地開花,大放光彩。

三、兩反思

1. 不足

(1)缺乏主動性。培訓仍然以送培為主,參培者處于被“參培”狀態,沒有突出參培者的主動地位。參培教師與示范課、展示課教師以及專家名師交流互動不充分,沒有充分發揮參培教師在培訓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研磨課時間倉促。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員與專家指導老師交流互動,學員沒能充分掌握和領會指導老師的意見,來不及將培訓所得內化成自己的實際能力,導致成果展示效果不佳。

(3)教師跨科參培,浪費資源?!八徒滔锣l”活動國培系統報名時出現差錯,導致一些教師不能參加本學科培訓,而要參加別的學科培訓,這樣專業不對口,浪費培訓資源。

2. 建議

(1)創新培訓模式,使參培者變“要我培”為“我要陪”。充分考慮教師的培訓需求,切合教師的切身利益,給予教師更多時間和機會,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建立科學的教師參培信息系統。包括教師學科信息和參培數量統計等,避免教師亂培錯培現象。因為缺乏這方面的具體統計數據,在安排教師參培時缺乏科學根據,導致有些老師參加培訓過多,成為“培訓專業戶”,有的老師卻幾乎沒參加培訓,致使受訓機會不均等,浪費培訓資源。

(3)建立培訓后續跟蹤評價機制?!吧险n時很激動,下課后很沖動,回家后一動不動”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教師培訓缺乏后續影響力。建立完善的培訓后續跟蹤渠道,結合可操作的跟蹤評價方式,避免教師只為學分和證書而培訓,真正提高培訓的后續效果,服務于中小學基礎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城口县| 治多县| 芜湖市| 油尖旺区| 辽阳县| 博罗县| 尉犁县| 博客| 温州市| 聊城市| 九龙坡区| 都江堰市| 万源市| 天全县| 濉溪县| 金坛市| 苍南县| 潼关县| 筠连县| 新密市| 周口市| 讷河市| 山西省| 桃园县| 登封市| 前郭尔| SHOW| 道孚县| 会同县| 泉州市| 隆化县| 秀山| 绍兴市| 衡水市| 内乡县| 辽阳县| 衡阳县| 明水县| 都兰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