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教師自我介紹

英語教師自我介紹

時間:2022-04-15 11:35: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教師自我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策略

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語言知識靈活的運用,并能自如的應用英語完成表達和進行交流,所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每一位英語老師應該重視的教學任務。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如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學生能寫會讀卻難說、難交流。筆者認為,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部分學生雖然口語基礎不差,但在口語練習課上卻很少發言。經過了解發現,很多學生擔心在課上發言出錯被同學取笑,被老師責罵,如此導致學生在口語課上當“啞巴”。由此看來,很多學生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就這一點,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在課堂上放低姿態,主動的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并盡量為每一個同學創造發言和表達的機會。

【案例1】以“8A unit 3―Online travel”的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采取閑聊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簡短的對話。

A(教師):“What do you often do at weekend day?”

B(學生):“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I like playing piano.”、“I enjoy reading books.”

A:“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B:“I think it is funny.”、“I like it because it can keep me fit.”、“It can bring me something surprise.”

A:“Wonderful!I like camping when I’m free at home....”

通過以上的對話,老師和學生就各自的業余生活和興趣愛好進行了交流,輕松的話題,老師平和的姿態,同學積極的發言營造了一個自由、活潑、平等的課堂氛圍。

二、聽、說結合

每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和說兩部分,想要靈活的運用語言首先要學會聽取語言的特點和發音,才能更好進行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同理,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時候,教師也要同樣注重“聽”的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聽力”材料,為學生創造足夠的聽力空間和鍛煉機會。

【案例2】《牛津初中英語》――“This is me”教學

這一單元的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自我介紹。首先,教師通過播放為友情歌頌的英語歌曲《友誼地久天長》,為學生創造一個歡樂的,友愛的環境,激發學生相互了解、溝通的動力。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擬出圍繞“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等內容進行自我介紹的要求,并讓學生之間自由組成形成兩人小組相互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們完成自我介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唱《友誼地久天長》,通過讓學生在課堂演唱,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時也達到鍛煉學生用英語開口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有自我介紹情節的英文電影,讓學生模仿電影里的自我介紹進行個人介紹和交流;課文聽力材料也是學生模仿練習的好教材,學生通過模仿聽力材料中的對話,完成與同學朋友的基本英語交流和自我表達。

三、創造交流情景

《牛津初中英語》很大的特點是教材內容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關。教材中很多情景對話與我們日常的對話和情景相似。利用這一教材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情景,為學生創造一個擬真的交流平臺,以此不僅為學生創造語言學習氛圍,同時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案例3】以“7A Unit 4―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教材的這部分是利于教師對學生展開聽、說、讀、寫四方面綜合教學和訓練的典型素材。這一部分教學的開始,學生就各種飲食習慣進行了了解,并積累一些關于飲食習慣的單詞和句子,當教學進度進行到“free talk”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促進學生就“健康飲食習慣”進行交流和表達。

A(教師):“What do you think about some one is too fat?”

B(學生):“It’s bad for our health.”

A:“Why are they fat?”

B:“Because they always eat too much.”、“They don’t have sports.”

A:“What can we do to help us keep fit?”

B:“We can’t eat too much and have some sports.”

通過創造情景式的對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課文開拓思維,就話題完成自我的表達;還可以加深對情景的認知,以便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可以自如的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溝通。

總之,口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位英語教師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之外,還要發散性思維的尋找和創造更多具有實際效用的教學手段,力爭在有限的課堂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每一位同學的口語交際水平。讓學生在課堂的互動和參與中,尋找到口語表達的樂趣和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英語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力爭打破學生“開口難”的堅冰,鼓勵學生大膽的用英語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并巧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多聽、多說、多練,以此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力爭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全球化發展下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建;淺初中英語新課改中口語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08(03)

[2]楊榮娟;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淺談];考試周刊;2011(08)

第2篇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對中國的高職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許多的高職院校已經紛紛采用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高職教師身份的轉換。本文主要介紹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身份的轉換以及英語教師身份的轉換給學生的學習所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

翻轉課堂 英語教師 身份轉換

【基 金】

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職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課題編號:LZY15599

2011年,美國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風暴,美國的薩爾曼?可汗提出了一種虛擬的教學模式,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顛倒。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白天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晚上進行練習復習學習的功課,而翻轉課堂模式則恰好相反,白天學生進行練習復習功課,晚上再學習新的知識。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帶來了許多的改變,其中的一點就是教師身份的轉換。我們就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對高職英語教師身份的轉換做一份分析。

1.翻轉課堂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身份的轉換

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使得教師的身份發生了轉換,老師逐漸變為學生的指導者與督促者。翻轉課堂模式下,高職教師身份的轉換帶來了一系列的改變,主要有以下幾點:

1.1高職英語教師身份轉換,逐漸成為學習的引導者

傳統的教師的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在教育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傳統的教師身份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基礎欠佳,水平參差不齊,單單進行知識的講解,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在學生用英語自我介紹時,在只能講一兩句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學生加入對個人愛好、興趣的內容,讓學生拓寬自我介紹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自我學習。

1.2高職英語教師身份轉換,逐漸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就是老師先講解,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在翻轉課堂模式下,主要是學生自主的學習,老師進行啟發。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組織各種活動,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理解與記憶。在英語教學中,老師組織一些提問,讓學生進行回答,在提問與回答之中,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評價與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尤其是英語的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是需要經常使用的,所以,英語老師更應該組織一些活動,給學生進行口語鍛煉的機會。

1.3高職英語教師身份轉換,逐漸成為學習活動的觀察者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老師在課堂上所起的作用就是監督觀察每一位同學是否已經掌握好了已學的知識,另外,除了對學生知識掌握的監督,老師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如果學生出現了情緒上的問題,影響了學習狀態,老師應該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保證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身份的轉換,給了學生充足的發揮空間,老師以觀察者的身份出現,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將進行英語的交流,能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效率。

2.翻轉課堂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身份轉換帶來的影響

2.1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語言的學習不像其他科目的學習,語言學習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的練習。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互動性,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觀察者的角色,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變多了,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非常享受學習的過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老師適當的加以引導,利用一些圖片、外語視頻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2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可以利用現在的高科技學習工具進行自主學習,可以通往視頻、圖畫等一些非常優秀的適合英語學習的素材進行英語的學習。學生在課外的時間,可以自主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以及學習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學習困難,可以通過網絡向老師進行詢問,可以隨時隨地向老師請教,也可以與其他同學一塊學習,遇到問題一塊解決。老師身份的轉換,給了學生充足的自我空間,方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在絕對自由的空間,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

2.3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

學好一門外語,聽、說、讀、寫一樣都不能少,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基本就是老師一個人說,然后學生在下邊聽。學生沒有自己的時間進行知識的交流與練習,知識記憶的也不夠深刻。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同學之間、老師之間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外語的學習本來就不是聽就可以聽會的,需要學生不斷的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輕松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自由的進行交流,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而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結 語】

翻轉課堂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場改革,在翻轉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師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觀察者,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商芳.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評價【J】.大學教育,2014(11)

第3篇

1.1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概念

所謂互動探究式教學主要指通過基礎結合實踐,從而實現培養發展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無疑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產物,對促進教學效率提高極具重要意義。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而教師則從傳統教學的主導者角色轉變為合作者、引導者,只需引導協助學生探究知識,故此,不僅能夠有效增進師生默契與情感,還可最大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傊踔杏⒄Z互動探究式教學,對學生自主探索恰當學習方法,提升其英語學習成績等均具有極強的促進意義。

1.2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互動探究式教學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激發培養方面均作用巨大。首先,從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來說,通過互動探究既能鍛煉其英語交流表達能力,使其利用英語將所想所思表達出來,從而形成有效的英語語言輸出,還能達到深化英語知識運用,發展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其次,可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從學生方面來說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不僅可增強其參與意識,調動培養其創新意識、合作競爭能力和進取心等,更重要的是能夠激活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進而提高英語實踐能力。最后,互動探究式教學是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基礎保障,其能夠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熱愛英語學習,更積極參與學習,繼而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

2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實施策略

2.1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互動探究

從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看,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新課程目標和高效互動探究的最佳途徑,其可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合作氛圍內,形成良好的溝通交流,并在分享各自學習心得這一過程中,增強自身團隊合作精神與意識,從而達到促進互動探究教學發展的目的。比如,閱讀教學videoaboutsunshineTown中,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基礎的前提下,對班內學生做出科學分組,小組最佳人數為4~5名,然后再安排其進行小組探討,記錄其中的疑難點,以便向教師請教求得準確答案,最后再向教師復述,確定是否全面掌握知識。總之,互動探究式教學是實現查漏補缺、提高教學效率最理想的途徑。

2.2創設教學情境,實現互動探究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時刻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參與學習,同時創設生活化英語教學情境,還能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高效實現互動探究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此外,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接受理解的程度,故教師更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比如,單詞shopping教學中,要讓學生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構建真實的購物情境,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由教師示范引導學生互動探究,這里也可安排英語合作表演活動,再通過合理提問:Howmuchisthisitem?Whatisthelowestpriceforthisitem?等,并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回答,以鍛煉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2.3營造活躍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要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可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其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充分培養、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并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適應性,最大化提高互動探究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比如,教學“自我介紹”知識點時,教師應在教學語法、單詞等內容過程中,安排學生進行互動探究學習,首先通過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做自我介紹,由于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學習過英語,已具備相應的語言功底,故邀請其做自我介紹則可消除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陌生感,并讓他們更直接地掌握重點學習句式,如I’m...yearsold,bornin...,Ilike...等,進而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2.4其他相關策略

一是合理質疑,增進互動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置問題,才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的不足和錯誤認知,進而充分激發調動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并有效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更要利用啟發性問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增強其合作探究能力,只有師生間和生生間頻繁互動才能縮短相互的距離,促進師生緊密合作。二是加強課堂延伸。課堂的45分鐘明顯不夠學生學好英語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延伸課堂,引導學生參與課外英語學習活動,方可有效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也就是說,教師要不斷豐富英語教學方式。比如,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法,挑選某些經典英語文章,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要求學生在整個排練過程中用英語交流,以實現英語口語的高效運用。或是設計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交流互動,如各種節假日、家庭聚會、公交車讓座等情景,使其在切身參與后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合理評價,轉變教學方式。要實現對學生探究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自然很難保證質量,這就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順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實施互動探究式教學??梢哉f,互動探究式教學既能營造優質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還能有效培養提高其團隊合作精神、課堂參與度,充分實現高效英語教學。此外,互動探究式教學中要注意教學評價,針對積極參與、能夠創新性解答問題的小組或學生,教師要充分給予其肯定??傊诰唧w評價中教師必須做到全面性、中肯性,有效整合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從而起到挖掘培養其學習潛力和探究習慣的目的。

3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必然會取代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因此,研究初中英語互動探究式教學的應用至關重要,通過互動探究既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其競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總之,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互動探究式教學的作用極大。但要真正實現高效的互動探究教學,英語教師還必須做到:首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增進互動探究;并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創設教學情境,積極營造活躍健康的學習氛圍;最后還要重視課堂提問的合理性,加強課堂延伸等問題,才能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王友華 單位:臨沂第十一中學

參考文獻

[1]戴春曉.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6(2):129-129.

[2]李曉姝.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下旬),2016(5):146-146.

[3]劉蘭.初中英語教學中互動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分析[J].校園英語(上旬),2016(2):85-85.

第4篇

一、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注重因材施教

(一)注重教師的個人魅力的“磁石”效應

學生與教師的初次見面,他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期待,期待著有一個讓他們喜歡的老師出現,期待著有一個能給他們帶來意外驚喜老師出現。要發揮教師的魅力,應包括外在魅力和內在魅力兩方面。第一印象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服飾應該自然大方略顯精神、賞心悅目會更好,顏色不要過于沉重、式樣不要過時。首先給學生在外表上留下好印象,教態要和藹可親,教師的言行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表情幽默風趣、開朗,但更重要的是學識淵博、英語口語流暢,層次清晰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會產生“磁石”效應。

如我校的10高職國商系新學生李昂原來對英語學習很不感興趣,由于在第一堂課英語課老師流利的口語,打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樹立了信心,從而大大增強上英語課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愿學、愛學、樂學,結果在英語上取得優秀的成績。

(二)教師自我介紹,開始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

教師的開場白中的首先自我介紹一定要用全英文考核學生,根據學生的眼神,來觀察學生掌握情況,當講到幽默時,觀察有多少學生笑了,多少學生茫然不知所措。通過學生的眼神,了解學生英語水平的程度。

自我介紹可以包括教育背景、所獲證書,教師帶隊學生參賽獲獎的業績,個人興趣等。最后留下聯系方式如電話、QQ,說明老師愿意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達到“磁石”效應 ,縮小師生的距離。

教學形式最好應用PowerPoint輔助,教學效果更好,圖文并茂,講解部分生詞,教學效果較好。精心準備的第一堂課讓學生感覺新教師不是照本宣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easy-going)、可信、富有時代感。

(三)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情緒

學生的介紹,不可以整堂課以單調的介紹進行,有6-8個學生自愿參與self-introduction 即可,可以增強氣氛,了解班上同學的英語的說能力,過多的同學介紹會太過老套,部分同學會開小差。

二、拉近學生與課程的距離

(一)課程的介紹

1.教學內容、目的和方法的轉型

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由中學的培養Knowledge型,轉變為重視Practical型(實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目的是貫徹國家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育方針為前提,既要培養具備英語語言知識,又要根據不同專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工作能力。

高職英語側重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興趣,上課多調動學生參與互動,如情景演練、角色扮演及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為主??梢远噙\用多媒體教室、情景教室、實訓教室。課堂中可邀請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如為“host主持人”、“小老師”,教師指導由淺入深,不斷的滲入專業知識語言訓練。

2.課程考核方面的不同

大學與中學的不同,注重全面的對待學生,綜合性人性化的評價一個學生。不同的學校,大學生的課程考核與中學完全不同,比例不同,但大多分為3∶3∶4,平時作業,課堂考勤占30%,技能訓練語言運用能力占30%,期末知識考核占40%。這樣的考核對于一些基礎不好的同學,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前兩項的進步,關注每一位同學讓他們樹立信心,不斷努力,有一個新的開始。

三、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

學生在高中大都是由教師帶著走,不會自主學習。新生第一堂課應該傳授一些基本的英語學習方法,如多看原版的英語電影、多聽英文歌曲而且要反復多次,重點集中于聽不懂的部分,注重模仿語音。

大聲朗讀(loudly,clearly,quickly),每天大聲朗讀有助于刺激腦細胞,增強記憶和語感,對英語口語和聽力大有益處。貴在堅持,每個班可以成立英語朗讀小組,進行比賽交流,不斷提高。

有一本好的工具書,可以是英漢詞典,也可以是電子詞典,可以是電腦上的金山詞霸,可以是有道詞典,也可以裝在手機上方便隨時查找、隨時糾正讀音。同時,下載些英文背誦文章,經常去英語角,與外教或校友交流,共同促進,不斷提高。

四、總結

在上完第一堂課后,用英語與學生溝通,注意信息反饋,了解學生需求和要給予的幫助,悉心聽取學生有益的建議,不斷地改進和調整教育定位。萬里第一步要“士氣高昂,信心百倍”。教師就是那個領跑者、指導者,應身先士卒,幫助學生做好出征的計劃和準備,讓學生充滿信心地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李 華.如何上好高職高專大一新生第一堂英語課.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l1(l2).

第5篇

文獻標識碼:B

1.多媒體信息技術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欲望

興趣是推動一個人學習的不竭動力,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學生學習,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主要通過教師講解、演示、直接灌輸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模仿和練習,交流方式主要以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沉悶,教學氣氛枯燥、乏味,很難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從而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無法激發其學習的欲望。

而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可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教學方式以及交流方式,如視頻、音頻、圖片以及人機交流、集體交流等方式,從而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增強其學習、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可更積極、主動并且直觀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My name’s Gina”這一節內容時,教學重點主要為教會學生運用英語做自我介紹和結交新朋友。但是由于學生日常接觸到的英語交際場合太少,因此對實際運用英語交流的場景缺乏形象、直觀的了解,學習起來就會興致全無,提不起熱情學習。對此,教師可首先在課前,通過互聯網搜集運用英語交流的各種真實場景,以及相關圖片或音頻,在上課時再向學生一一展示,讓學生觀看真實、生動的英語交流場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并使其在觀看過程中了解別人如何運用英語做自我介紹,從而使其進行模仿和練習。最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兩兩組合,將自己模仿和練習的成果向全班學生展示。教師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教材,可使學生感覺新奇,高度集中注意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進而促使其英語水平不斷提升。

2.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差異,其能夠彌補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的教學缺陷;還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方法中過度注重音標、語法,而忽視其他方面教學的教學模式。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能夠進行人機交流和信息處理,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從而具備良好的網絡教學功能。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創設真實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語言實踐交流,從而掌握更多的學習經驗。

例如,在教“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完整版的英文動漫電影中的精彩部分,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后,教師提問學生是否喜歡該部動漫電影,學生表示都喜歡的時候,教師便可播放剪輯過的動漫電影片段,請若干名學生進行模仿。對于能夠觀看到時下最熱的動漫電影,并且還能夠模仿喜歡的動漫人物角色,學生們都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如此便可有效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

3.多媒體信息技術能轉變課堂上師生角色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需逐步還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需由原本的主導者逐漸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輔助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而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則可更好地實現師生角色轉變,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促使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第6篇

關鍵詞:課堂提問 最佳時機 生活情境 情感

眾所周知,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媒介,更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良好的提問手段和方式更夠為教學的改進和完善帶來更多的活力。從目前的教學實際分析來看,課堂提問仍然存在“一問一答”、“師問生答”等機械化的現象,諸如此類的陳舊模式使得課堂提問變成了乏味枯燥的催眠曲,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積極性和熱情,也不利于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小學英語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和借鑒精華,探索更多地利于課堂提問發揮更大作用的方式,獲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成效。以下幾點將對此作出比較具體的說明。

一、選擇最佳提問時機

要想促使課堂提問發揮更大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就要注重抓住最有效的課堂提問機會,引起全班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詳細一點來說,在全班參與的情況下,教師一般是先提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時間,之后在讓同學們回答,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都能夠有充足的思考時間。比如在教授“自我介紹”的有關內容之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o is the man?Where is the man from?可以嘗試不讓學生立刻回答,而是拿出一副人物肖像,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假如你是他,你會怎么自我介紹。在這樣的情況下,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積極性不僅能夠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提升,而且在強化了提問作用的基礎上,促使所教授的內容潛移默化中留存于學生的腦海里,獲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還有,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避免依據課本的流程和課件的內容進行提問,讓學生在略帶“老師會不定時的提問”的情緒狀態下促使自己能夠積極地融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不給自己走神的機會,真正地學到扎實的英語知識。與此同時,在選擇最佳的課堂提問時機之時,也要注重由淺入深、注意層次。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文章時,由于認知范圍有限,難以立刻把握大空間的知識量,從而會產生抵觸、困惑的心緒。要想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層次性的把握,從簡單問題入手,先增強學生對此篇內容的學習的自信心,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提問內容的深化,抓住最有效的提問契機。

二、注重課堂提問的生活情境性

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在小學英語課堂提問中,注重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和熱情,為英語教學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具體來說,首先,小學英語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時間的表達時候,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后制作一張適合自己的時間表,然后,鼓勵同學們嘗試著用英語介紹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再比如,在學習“My family”時,可以再課前讓同學們把自己家的照片拍下來,可以是房間也可以是全家福,然后針對照片提問: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use?Can you introduce your family to us?借助于這樣的提問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熱烈的課堂氛圍中各抒己見,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夯實了學生的英語基礎,同時為教學手段的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催化劑成效。其次,教師要結合課程自身的特點,巧妙地運用教材,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啟發性的問題以及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教師提問方式的良好建議和意見,在師生合作的氛圍中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踐行情感提問的良好方式

在新課改如火如荼的發展進程中,情感教學在課堂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提問中踐行情感提問的方式,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去,親近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在發揮學生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有效地提問做好強而有力的鋪墊。在課堂中,教師要隨時保持飽滿的熱情,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多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比如“You are good、Your answer is very great”等,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積極情感的熏陶,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贊賞、鼓勵和信任,帶著積極的情緒去思考和學習。還有,教師要注重照顧到班級每一個學生,尤其是比較內向的學生,在他們回答問題的進程中若出現沉默或者回答錯誤,教師一定要避免諸如“You are too stupid”等生硬話語的運用,要挖掘內向學生的優點并且予以表揚,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不僅僅是學習的天地,更是交友舒心的良好空間。

結束語: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教育從小做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運用合理的提問藝術,能夠促進教學工作朝著更高的臺階邁進。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將教學與提問藝術有效結合,發揮出課堂提問的重要優勢,以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中職英語 教學現狀 教學方法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3(a)0015-01

1 現狀分析

1.1 學生分析

英語基礎知識薄弱

中職學校絕大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差。根據對近幾屆學生的入學水平測試情況看,英語基礎知識很差,比如學生自我介紹時說“I come from×××”說成“I am come from×××”,80%的學生發音明顯不準,更談不上句子節奏、語調等方面的準確把握了。

學生學習態度、觀念有差異。盡管有時學生也想靜下心來,好好彌補一下以前落下的課程,想把英語學好,但由于基礎太差,感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因而只好持放棄的態度;50%的學生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專業課學好了就夠了,對英語也持放棄態度。90%的學生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也沒有問題向老師請教,老師布置的作業除了抄寫單詞等簡單作業可以配合完成外,稍稍需要動腦、動口的作業。學生一般不能完成,如果完成,那么實際的情況是80%的同學抄襲20%的同學的作業。

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詞匯是構成句子的基本要素,而句子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因此,一定數量詞匯的掌握是學好英語(任何語言)的基本條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80%的學生記憶單詞靠死記硬背,不懂得記憶單詞的一些基本技巧。

1.2教師、教材分析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材雖然選擇種類較多,但是總體上都存在與中職學校學生基礎及生活脫節的現象,實用性較差。學生本身基礎就較差,這樣聽課就更沒有興趣了。

首先,中職學校的老師有兩種情況:一是英語科班畢業,但又對中職教育情況缺乏一定認識和了解的“純”英語教師,二是對職業教育有一定認識和經驗而非科班的英語教師。兩種情況的英語教師都不利于中職英語教學;科班“純”英語教師應加快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和了解,學習行業知識及相關專業知識,做到英語教學更有針對性,而非科班英語教師一方面應在職業教育專業知識方面幫助“純”英語教師,幫助他們盡快“入行”,同時向科班英語教師學習英語方面的知識,提高教學技能,從而達到中職英語師資在教學技能上的完美結合。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囿于學校教學計劃的檢查,教學通常按部就班,墨守成規,使教學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也易產生無趣之感。

最后。部分教師對現代電化教學手段沒有掌握,有讓課堂教學生動有趣、直觀的構想,卻沒有實現它的相應手段。

2 對策分析

2.1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增強學生動力

中職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由于各種原因,在英語學習方面,已經產生了較強的挫敗心理,升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后,對英語的學習表現出強烈的自我否定,產生“我學不好”、“我不行”的心理定式,在課堂學習中要么表現出強烈的緊張、焦慮(如害怕老師提問),要么持放棄態度(如根本放棄,不學、不聽),這兩種學習情緒都不利于新知識的獲取,阻礙了新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撫平其挫敗心理的創傷,激活學生內心那僅存的自信心。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種良性健康的心理定式。作為中職英語教師,回避或抱怨學生較差的基礎于事無補,切實的辦法只有正視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認真了解研究學生學習外語的心理及學習基礎,降低重心,消除或減少他們在外語課堂學習中的心理障礙。我在英語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水平情況,提出了“日有所獲”的課堂目標,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每堂課只要他們能掌握一個知識點,哪怕只是一個單詞,那么他也完成了他應達到的課堂目標而給予肯定。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也要匠心獨運,巧妙提問,把比較容易的問題留給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去回答(同時也不能全提問差生),否則會讓他們感到這是老師對他們的“恩賜”,從而缺乏鼓勵作用;反之,把比較難的問題留給學習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但也不能全提問好生,還必須有幾個基礎較差的學生)。這樣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且不讓他們感到提問的針對性。

2.2 根據學校學生實際,靈活使用教材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分為基礎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兩大教學內容。中職學??梢愿鶕W生學習基礎及學生就業去向,靈活使用、處理教材,也可以組織英語教師編寫適合本校實際的校本教材,編寫教材形式可以多樣。如一些簡單易懂、又有趣味的內容,注重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和培養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甚至可以參照某些幼兒英語教材的形式:簡單有趣。易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 傳授知識的同時,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感到記憶單詞困難,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介紹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

(1)最基本的當然是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通過讀單詞達到記單詞的目的。

(2)傳統法;這類方法就是在詞綴上做文章:比如-an、-ity、-ness、-ful…分別有章可循。

第8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

0103-01

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其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培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而七年級的英語教學可以說是基礎和關鍵。大多數七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或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學習英語知識,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七年級階段的英語教學,以幫助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七年級英語教學經驗。

一、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只有學生“樂學”,才會“善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使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1“My name’s Gina”中動詞“be”的用法后,筆者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包括姓名、性別、身份、年齡等方面),要求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必須使用動詞“be”。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紛紛舉手發言。有一個學生是這樣介紹自己的:“My name’s Li Na. I’m a girl.I’m a good student. I’m 12.”然后,筆者讓學生分角色對話,要求學生在對話中也要使用動詞“be”。某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S1:How much is the hat?

S2:It’s five.

S1:How much are these black trousers?

S2:They’re twenty.

這樣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在實際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鞏固所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教學

當前,學生在課外接觸和運用英語的機會相對較少,缺乏英語語境是導致學生“學不好英語”的重要原因。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中要盡量使用英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語境。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使用全英文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如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英語單詞、句型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用肢體語言輔助教學等。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時,筆者主要利用了實物來幫助學生理解位置介詞in,on,under的意思。筆者準備了一大一小兩個盒子,先將小盒子置于大盒子中,并大聲讀“in”;接著,將小盒子放在大盒子上面,并大聲讀“on”;然后,再將小盒子放在大盒子的下面,并大聲讀“under”。如此重復演示幾遍,筆者沒有用漢語進行解釋,學生就已經理解了這三個介詞的意思。

三、教師應重點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口語練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七年級階段,學生接觸到的也大多是日常的口頭用語。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組織有效的英語口語訓練,如組織雙人對話、小組討論等。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1“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is this in English”時,筆者先介紹完全形式“What is”,讓學生了解它們是怎樣變成口語中常見的縮略詞形式“What’s”的。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組員兩兩對話。這樣教學,能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睂W生掌握了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方法指導,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

以英語詞匯教學為例。英語屬于拼音文字,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教學中,筆者特別提醒學生要注意單詞的讀音和拼法之間的關系,即拼讀規則。如,開音節詞“name”,其中n讀/n/,a讀/ei/,m讀/m/,e不發音,n-a-m-e拼起來讀/neim/;閉音節詞“pen”,p讀/p/,e讀/e/,n讀/n/,p-e-n拼起來讀/pen/。學生掌握了拼讀規則以后,遇到符合規則的單詞,就可以舉一反三。

第9篇

高中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延續。高中英語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教學的方式上在難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學生也提出了更多、更難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進行調整。而高中英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師如何能夠對剛剛進入高中校門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如何能充分地利用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基礎激發出學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呢?

二、 科學引導學生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1. 重視情感交流,培養師生情感

如語文教育名師鄭桂華所言: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教育首先是情感,然后才是知識。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師懷有積極的情感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首要任務是營造一個愉快和諧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堂氛圍,創設出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教學是“教”與“學”雙方相互合作溝通的過程,教學成果的好壞在于師生間的行為雙方得到協調。好的教學效果永遠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要做好第一節課的教學工作教師首先就得從情感交流著手,要給學生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畢竟,對學生而言,“第一節課”直接影響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對教師而言,上好“第一節課”是高中教師必須要做好的一項任務。為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對第一節課進行有針對的設計,如在進行自我介紹時,筆者告訴學生自己的名字以藏頭的方式藏在幾句諺語中(見下表)。這種方式拉近了師生關系,整節課下來,學生顯得十分感興趣,也想試著以這種形式來介紹自己,課后還要求筆者多教一些諺語。總之,就是要通過情感溝通的方式來培養師生的關系,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并讓學生在這樣的“第一節課”中對高中英語學習有較高的期待和信心。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You canno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熱打鐵。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時不我待。

A still tongue makes a wise head. 寡言者智。

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 先學走,再學跑。

Custom makes all things easy. 有個好習慣,事事皆不難。

He knows most who speaks least. 大智若愚。

Easier said than done. 說得容易,做得難。

No pains, no gains.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

2. 把握合適的教學節奏,進行英語教學

第一節課要以師生交流為主,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教學是需要延續性的,教師在第一節課的教學中應該要為下次課做好鋪墊。因此,在本次課結束前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一個簡要的指導,目的是讓學生對高中英語學習有個初步的理解,在真正進行課堂學習之前有個心理準備。例如,高中英語詞匯在廣度和寬度上對學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從“構詞法”開始談起,激起學生對詞匯構成的興趣,讓學生對高中英語詞匯學習有一定的期待。

3. 幫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為了更加有說服力,筆者邀請中考中英語考得較好的學生現身說法,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成功的學習經驗。學生們的話概括起來就是要堅持做好以下幾點,即:早晨大聲朗讀課文,識記單詞;課前做好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勤記筆記;課后做好復習;考后及時總結。

在對他們的做法加以充分肯定后,筆者把握這一時機把肖梅(2010)關于English的表格展示給學生,使他們產生共鳴,了解學好英語的關鍵,并且這張表格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表中不難看出學好英語應具備的素質。

E-efficiency(效率):英語學習不是裝腔作勢,一定要追求效率。

n-neatness(整潔):作業字跡要工整,卷面要干凈。

g-gift(天賦):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天賦,一味地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

l-labor(勞動):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英語學習離不開艱辛的勞動付出。

i-interest(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不光要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要不斷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

s-skill(技巧):凡事都講究技巧,英語學習也不例外。

h-hard work(勤奮,用功):勤能補拙。雖說英語學習講天賦、講技巧,但它一樣需要學習者辛勤耕作。

第10篇

(一)一定要做好提問前準備工作

做好提問前的準備工作實際就是教師在課前就必須熟讀教材,同時精心設計教案,并能夠運用一些提問技巧。而在問題的準備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已具備的知識水平、提問的目的以及什么樣的問題能達到這些目的等因素。比如在進行有關動物的教學內容時,考慮到不少幼兒已掌握部分動物的名稱和樣貌,因此,為能巧妙地導入新的課程,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小朋友們喜歡哪種動物?”幼兒爭先恐后地告訴教師:“我喜歡貓、狗、豬、猴子、大象…”在這些動物名稱中,有些名稱是幼兒本來就會熟悉的,比如貓和狗等普遍家養的動物,而有些則是本節課程要學到的,比如老虎、大象等。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就能自然將新知識引出,而教師也能順勢將該教學內容呈現出來以進行教學。

(二)教學過程中抓住時機,適時提問

教師在全班參與情況下的提問,一般先提問題,讓幼兒有思考的時間,之后再指定某一幼兒進行回答。這種做法使所有幼兒在其他人回答問題前都能夠有機會對某一問題進行自己的思考。例如,在“自我介紹”一課的教學時,提出下面的問題“:這個男孩是誰?他來自哪里?”教師可以不要幼兒馬上進行回答,而是將一幅男孩的圖像拿出來,請幼兒上來說說,“假設你是他,你會怎么進行自我介紹?”這時請一位同學上來進行自我介紹:“我的名字叫李大龍,我來自幸福小區”這樣,幼兒在傾聽、思考的同時還多了思考問題的機會、鍛煉了思維能力。因此提問的時機顯得非常關鍵。要注意提問最佳時機是在幼兒正處于很想弄懂,卻又無法弄懂的心理狀態。

(三)要注重提問的趣昧性

以目前在幼兒園中逐漸普及的幼兒英語課為例,上課時不少幼兒園英語教師所提問題通常用的是一般疑問句,這時幼兒只需回答“Yes”或“No”,這樣的交流性過于單一,且幼兒沒什么收獲。因此類似的問題可有可無,對于整堂課的教學并沒有輔助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比如部分教師常常每堂課都會提這樣的問題:“Isitapig?”與此類似的提問本身并沒有趣味性可言,同時還會導致幼兒每堂課都只關注于課文中描繪的是什么動物之類的,卻忽視了其他更為重要的內容,而且也沒有很好地引導幼兒關注于課文中的細節。所以教師必須更加著力于精心設計在課堂上對幼兒的提問。

(四)課堂上要能夠合理把握難易

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必須注意要能夠激發幼兒的思維。那些過易、過淺、過小的問題并沒有提問的價值。由于過于簡單的問題幼兒不假思索就可以對答如流,容易造成表面的“熱鬧”和“積極”,盡管參與了,但實際上思維仍然停留在單一、低級的水平上,并未得到積極啟動。這樣一久,會養成幼兒淺輒不止的壞習慣。然而過難、過深、過大的問題,又會出現有問無答的比較尷尬的局面,也會降低幼兒自信心。所以教師的提問既不可讓幼兒覺得高不可攀,也不該讓幼兒覺得唾手可得,而要讓幼兒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之后以獲得正確結論。

(五)認真評講,盡量多用鼓勵性話語

在教學中往往發現,幼兒答不出問題時,有不少教師并沒有搭橋引導,而是請其他幼兒回答,或“恨鐵不成鋼”,對幼兒進行說教,語調帶著責備,語言帶有批評等。這樣一來使得幼兒體驗到失敗的痛楚,因而情緒低落,教師也扼殺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導致課堂的氣氛沉悶,不能較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中經常發現:幼兒,尤其是差生在答對問題并受到表揚時會激動不已,在整堂課都會目不轉睛地專注地盯著老師,比較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中。所以,幼兒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眼光對待幼兒,如果幼兒答不出來,教師要鋪路搭橋,盡量引導幼兒找到答案,從而使幼兒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果幼兒答對了,教師要注意多用“你表現得很好!回答的真棒!某某同學真有勇氣!真聰明!”等激勵的語言進行適時的表揚。

二、結束語

第11篇

關鍵詞: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8-0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重要交際語言的英語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目前,英語已成為我國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對象是剛剛接觸到英語的小學生,他們存在著穩定性差、意志力薄弱、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能持久等缺點。因此,怎樣實施英語教學改革?怎樣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師討論的中心問題。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積極趨近的傾向。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蓖ㄟ^教育實踐證明,學生對其感興趣的東西就學得好,記得牢,上課聽講時注意力也更為集中。因此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項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贊可夫說:“當老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币虼耍處煂⒆討搩A注愛心,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首先,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注意情感溝通,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其次,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尊重每一位學生、用愛的情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學習的熱愛。最后,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對學生熱情而有耐心,經常鼓勵學生。使學生有成就感。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英語教師而喜歡學習英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四年級時我曾接收了一個轉學生,剛到班上的時候我發現她的英語學習很吃力。簡單的課堂用語聽不懂,字母書寫也不正確,更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后來經過了解,我才知道她們學校由于師資不夠,英語課根本沒怎么上。于是,課堂上,我格外關注她,經常請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她樹立自信心。并在課余時間問問她家里面的情況。慢慢地,我發現她上課時的眼神不再那么迷茫,而是專心的看著老師,有時還會主動舉手起來讀單詞。第一學期半期的時候她考了六十多分,我特意在全班點名表揚她,并發給她一個筆記本作為獎勵。她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向我請教一些問題。到期末的時候,她居然考了九十多分,連我都有點意外。

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提高學習興趣,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依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活潑、生動、多樣化、科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愉快的學習。比如剛開始上課時,學生雖然進了課堂,但是注意力可能還在課題之外。此時,可設計一些小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例如:唱首學過的英文歌,做一個say and do的游戲,也可以讓學生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比如我們四年級上期學了怎樣介紹朋友,我就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輪流做Who is she or who is he?的游戲。這樣既讓每個學生有了表現的機會,還復習了學習的知識,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有時候我忘了,他們還會提醒我今天該誰了。其次在上課中,穿插游戲于其中,促進新知識的吸收。游戲教學有助于把教學過程和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因此在教學中可安排一些有趣的猜說游戲,讓學生在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練說。例如在教學動物名稱時,我會先把動物遮住,只留一個特點的部分在外面,并問:“What’s this?Can you guess?”學生猜,然后教師用Yes/No作判斷,猜對的同學給予表揚。這樣,在師生共同參與的猜游戲中,學生既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又在不斷地語言實踐中掌握了一般疑問句的問答方式。最后臨下課前的5分鐘左右,學生較易疲勞,注意力分散。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使一節課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此時,可設計一些競賽類的游戲,使教學達到另一個。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結束本課。

三、創設語言環境,發展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大部分都是在課上完成,課后,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缺少應用英語的環境和場合。因此,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努力按照課文里提供的場景,給學生創造練習英語的機會。例如在教句子May I have……?時,我在教室里“設”了一個小商店,擺設了許多學生的文具,讓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余的學生到“柜臺”前“買”回自己的文具。這樣不但優化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另外,帶頭飾分角色表演,也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表現欲,帶來成功的體驗。

四、抓住學生心理,鞏固學習興趣

喜歡自我表現是小學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尤其是這種表現受到教師的夸獎時,學生會受到巨大的鼓舞,興趣油然而生。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一特征,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進行表現,這樣既能發展智能,培養能力;又能促成學生孜孜以求,不斷進取。

第12篇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策略

一、概括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教育逐漸得到完善和發展,但是由于城鄉之間的教學資源存在很大差異,使農村和城鎮之間的教學質量具有很大不同;與城市相比,農村的英語教育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通過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以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但是由于農村中英語教師綜合素質比較低,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掌握控堂的能力,就會造成英語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長期以來,就會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始終停留在某一水平,而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鍛煉。

2.教學理念落后

農村中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與外界社會的聯系也比較有限,就使這里的英語教師始終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應試教育”為核心,單純以獲得高分數而開展教學活動,這就使教學實踐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合理的教學目標,造成教學活動的盲目性。

3.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綜合水平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手段的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大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死板、機械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僅僅注重教學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的提升。

二、改善教學現狀的基本策略

1.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

政府要對當地各個學校的英語教師及時進行科學的考核和評價,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歸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各個學校要定期地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工作,以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情操。

2.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全方面能力的提高和鍛煉,在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創新能力。

3.實現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將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創設情景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y name’s Gina時,可以正好利用七年級學生剛剛升入初中這一現狀,由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通過用英語的自我介紹,使學生相互認識,在溝通中相互啟發,找到學習的樂趣,掌握重點知識。又如,在學習第十單元的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展示,來導入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樂器進行基礎的認識,通過由學生自己表演擅長的樂器加強同學之間的了解,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使學生掌握教學的重難點。

教育水平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更是時展的需要,是經濟進步的必然趨勢。農村中的教育問題,逐漸受到國家政府和家長們的關注,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干擾,造成整體質量滯后的現狀,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澤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要素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2009(04).

[2]李紅.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學課程資源,2008(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文山县| 龙州县| 涡阳县| 育儿| 鹤壁市| 昂仁县| 屏边| 平塘县| 绥化市| 邹平县| 峨眉山市| 河间市| 繁峙县| 济南市| 威海市| 枝江市| 南漳县| 武乡县| 呼和浩特市| 仪陇县| 若尔盖县| 泸溪县| 甘泉县| 安阳市| 阿拉尔市| 久治县| 阳泉市| 岚皋县| 北川| 凌云县| 东山县| 宁强县| 高唐县| 郎溪县| 女性| 镇雄县| 金川县| 罗城| 雷州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