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語音學

英語語音學

時間:2022-02-18 20:59: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語音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語音學

第1篇

關鍵詞:陜北方言;英語語音;負遷移

1.引言

語音是二語習得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被稱為是語言的靈魂。但是在一些地區,學生的語音及口語能力往往與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相去甚遠。尤其在陜北地區,學生受到方言的影響,在英語語音學習中不自覺地套用方言的發音模式和規則,將方言中的語音遷移到英語語音中來,造成發音錯誤,嚴重影響其英語聽說能力和交流能力。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相應的策略。

2.研究設計

2.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關注陜北籍學生普通話水平高低對于其英語語音學習的作用,分析原因并為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依據和參考。鑒于此,指導本研究的核心問題為:陜北籍學生的方言對于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作用是什么?到底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語言學習中出現的負遷移問題或者如何減少這種負遷移作用?陜北籍學生普通話水平的差異是否決定了其英語語音水平的高低?

2.2 研究對象

為了客觀、準備地反映實際情況,本研究在抽取研究對象時,選擇了本院經管系14級六個班的陜北籍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次測評實施于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歷時一個學期。研究對象來自于14級會計1、2、3班以及工商、物流以及營銷專業14級的陜北籍學生,共計39名。

2.3 研究工具

盡管Alderson和Wall批判以往研究對調查問卷的過度依賴,但不可否認,問卷仍是獲取研究對象態度或認識的最有效的方法(Green,2007)。因此,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之一,另外一個是個案測評。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Q1:你的普

通話水平?3%(1人)18%(7人)28%(11人)51%(20人)

Q2:你的英

語語音水平?-10%(4人)18%(7人)72%(28人)

為了方便對比研究,在測評中我們邀請了5名非陜北籍學生,同樣對他們進行英語語音發音測試。個案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英語語音屬于印歐語系,它的音素、音節和音調都與漢語不同。其中很多發音特點都與普通話尤其是陜北方言有很大的不同。經常使用陜北方言的同學很容易把陜北方言的發言特點遷移到英語語音當中來,造成發音錯誤。

3.結果與討論

陜北方言屬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話,方言受山西影響較大,也雜入一些蒙語,至今保留人聲。共有24個聲母,比普通話多了個聲母,即有全濁聲母V,Z和次濁聲母η。陜北方言中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鼻音較重,而英語語音中鼻音有三個,分別為/m/、/n/、//,大部分陜北方言里不分前后鼻音。對于英語語音的學習造成了阻礙,陜北籍的學生在學習英語語音中三個鼻音時能較好的掌握最后一個鼻音,但其他兩個鼻音的區分不是很明顯。所以,在此次研究中,我們運用統計軟件SPSS和語音學軟件PRAAT對陜北籍學生的語音信號進行采集、分析和標注。

本研究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參照《普通話水平測試教材》一書進行;而英語語音水平測試則是由本院外語系專業教師負責。通過對陜北籍學生易混淆的/m/、/n/、//三個鼻音的測試發現,大部分陜北籍學生在這方面表現不佳,少數普通話水平較好的同學基本可以分清楚這三個鼻音的發音位置的不同以及在單詞對比環節能較為清晰的分辨不同。而前元音三號/e/和四號//的發音則是另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大部分陜北籍學生因為平時口語中較多使用陜北方言,導致無法區分普通話中如“鐵”與“天”等字的正確發音,也就是韻母ie與ian。這兩個音是有區別的:ian是中響復韻母,ie是后響復韻母。由于陜北籍學生的這種慣性發音位置導致這兩個的混淆以及在英語語音學習中產生了障礙。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負遷移。通常表現為一種學習使另一種學習所需的學習時間或所需的練習次數增加或阻礙另一種學習的順利進行以及知識的正確掌握。因此陜北籍學生在進行語音學習的時候比普通話水平較高的學生就相對困難些,他們需要克服這種由于語言習慣帶來的影響。陜北方言還有個特點是輔音分為送氣音和不送氣音,而英語中一般都是清濁成對的。英語中的輔音如/p,b,t,d,k,g/在陜北方言中會被加上/a/這個音來使用,這種情況尤以出現在詞尾居多。

4.結論與建議

經過研究與數據分析表明,陜北方言對于英語語音學習有負遷移作用。根據研究對象抽樣調查結果來看,其中普通話水平高的學生(即受陜北方言發音影響小的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普遍較高,而普通話水平差的學生(即受陜北方言發音影響大的學生/只用陜北方言進行交流的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普遍較低。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觀察到這些影響已經阻礙了陜北籍學生對于英語語音的正確學習,有的甚至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逐步的對這些同學進行語音強化訓練,盡量減少陜北方言對其的干擾,提高他們的英語語音正確拼讀能力。最后有必要指出,由于統計的數據受到測試者心理因素以及測評考官等主觀因素的影響,本人的統計結果分析結果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文中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作者單位:延安大學創新學院外語系)

科研項目編號:14ky05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 英語語音 山東方言 語言學 第二語言習得

一、研究概述

語言(Language)是人類以呼吸器官發聲為基礎傳遞信息的符號系統,其中人們最早接觸、學習并掌握的語言被稱為“母語”(mother tongue)或者“第一語言”(the first language),而“第二語言”(the second language)則指一個人除了母語之外學習而掌握的第二種語言。在習得第二語言的過程中,語言遷移( transfer)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James(1980)[2]將語言遷移定義為第一語言的學習將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美國應用語言學家Odlin(2001)[3]認為遷移是一種影響,這種影響源于目的語和已習得(或未完全習得)語言之間的相似或相異。語言學家一般將積極的母語遷移稱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把消極的母語遷移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在這些遷移之中,語音層面母語的遷移作用體現得最為明顯,原因在于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符號系統最直接的載體。本文主要探討和研究的就是語音層面的遷移。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漢語是其母語。據《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資料》(2006)[9]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能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的人口比例為53.06%,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的人口比例為86.38%。依據《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8],山東全省都屬于北方方言區(官話區),但分屬官話內部三個不同的分支,即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和膠遼官話。另一種被學術界廣泛接受的分類是錢曾怡在《山東方言的分區》(1985)[7]一文中提出的,將山東方言按照語音特點,分為東西兩區:東區細分為東萊片和東濰片,西區細分為西齊片和西魯片,下文所做的分析,都將以這一分區方法為基準(本文如無特殊說明,注音均采用國際音標。)。

近年來,已有不少學者注意到了山東方言在英語學習中的影響。如孔見(2001)[6]認為,英語中某些輔音在普通話中不存在,卻能在某些山東方言中發現,這恰可供我們掌握英語發音做參考。陳樺等(2008)[4]認為,建立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語音庫時,在語料庫中適當兼顧方言區域,有利于為后續母語方言在學習者英語口語中的遷移(L1Transfer)研究搭建平臺。但對英語語音與方言關系的研究較多限于理論研究,對山東方言的認識較為籠統,無法綜合考慮山東方言的獨特性和與普通話的同一性。

為了解山東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筆者于2012年9月以山東某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12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英語語音語調進行采訪錄音以做進一步的分析。

二、錄音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設計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山東某大學英語專業一年級新生,由于他們尚未進行系統的英語語音學習和訓練,其英語發音中的母語痕跡較明顯,具備調查的典型意義。筆者在“四片”中分別選取一個典型的方言點(煙臺/威海、青島、德州、濟寧),各選取來自這四個地方的英語專業大學一年級學生兩名,按如下順序,分別記為發音人1到8號。

表1 調查對象情況

在調查過程中,有兩位發音人(2、3號)坦言他們已經不會說本地方言而只會普通話,筆者通過錄音發現,他們的普通話或多或少地受到本地方言的影響,和標準普通話有一定的距離。因此這兩位發音人雖然不具有調查的典型性,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錄音內容分為五部分:朗讀英文字母表、單詞、句子、語篇及用漢語母語復述故事。

(二)調查結果分析

筆者經過反復聽取錄音和比對,發現8位發音人的英語發音中存在的問題,歸納如表2和表3:

表2 山東方言對英語元音的影響

表3 山東方言對英語輔音的影響

三、研究總結

錄音所得到的結果大體符合錄音前所做的預估,通過總結,筆者有了幾點新的發現,具體如下:

(一)語調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大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被調查人無論是讀單詞、句子還是語篇,基本都是一個調且降調占絕對多數,而真正的英語母語者并不是如此說話或朗讀的,在現實交際中語調全部一樣絕無可能,因此模仿英語母語者的語調十分重要,在今后一定要重視語調的學習。

(二)普通話的影響大于方言

前文已經提到,由于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青年一代的普通話水平比前輩大大提高,但隨之而來的是方言水平的下降。筆者發現,被調查人的方言與漢語方言學著作上所描寫的相比已經十分趨近普通話。調查的八位發音人當中,有兩位完全不會說方言,只會說普通話。另外,在推廣普通話的影響之下,山東方言之間的內部差異在不斷縮小,都在向普通話不斷趨近,之前預想的很多不同方言片之間的差異只零星地出現。

(三)外語語音的習得與個人成長經歷有關

3號發音人王同是此次調查中的一個亮點,他的英語語音是“山東味”最淡的。通過進一步接觸,筆者了解到他的父母均在高校任教,因為父母文化層次較高,有讓孩子從幼年開始學習外語的意識,再加上他具備一般同齡人不具備的學習外語的有利條件和環境,他的英語語音自然比那些從小學五六年級甚至初中才開始學習英語的人更標準一些。而相比之下,受條件的限制,很多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英語教師本身的語音就不夠標準,教出來的學生的語音自然也不標準,所以提高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仍然任重而道遠。

(四)美式英語/美式口音的影響力在不斷加強

此次調查的對象,無論英語語音標準與否,基本都和美式口音趨近,被調查的八個發音人當中,無一例外地都有卷舌r,發音最標準的3號的口音很明顯可以聽出來是模仿美音,這與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經濟文化上的影響力密不可分。就傳統而言,中國的英語語音教材以教授標準英國英語(Received Pronunciation,以下簡稱RP)語音為主,對于美式口音(General American,以下簡稱GA)只是略提一二,但近年來此種情況發生了較大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美式口音。雖然筆者是以標準英國英語(RP)的語音為基準展開討論的,但在調查之后卻發現被調查人全部使用美式口音(GA),所以在筆者在分析中加大了對美式口音的注意。對于教師來講,適當地讓學生了解英語不同口音尤其是英美口音之間的差異十分必要。

四、結語

英語語音面貌是一個最能直接反映英語學習者綜合運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Brown,2007)[1],口語不佳,英語綜合水平也不可能高。英語師范專業的學生肩負教授下一代英語的任務,必須從自身做起,努力消除母語對英語語音的消極影響,力求讓自己的語音準確、地道,才能將準確、地道的英語語音教授給下一代。而只有了解自己母語的語音特點,才能更有目的更有針對性地克服母語語音對英語的遷移作用,在學習英語語音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3rd edition)[M].N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7.

[2]James C.Contrastive Analysis[M].London:Longman,1980.

[3]Odlin,Terence.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4]陳樺,李愛軍.創建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語音庫的必要性及構想[J].外語研究,2008,(5).

[5]戴煒棟,王棟.語言遷移研究:問題與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6).

[6]孔見.談山東方言對英語輔音習得之影響[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2).

[7]錢曾怡,高文達,張志靜.山東方言的分區[J].方言.1985,(04).

[8]中國語言地圖集[M].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1987.

[9]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資料[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

第3篇

【關鍵詞】農村初中 英語語音 學習障礙 對策

一、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現狀

我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普及英語,甚至有很多學前幼兒英語教育。然而目前農村學生英語學習起步晚,很多中學生到了初中才算真正地開始學英語。英語課程改革逐步在進行,新版英語教材在南京地區試用之后,全面在江蘇地區推廣。新版教材中的預備教程重點強調英語語音教學的重要性,將音標學習列為初一英語學習的重頭戲,讓學生將音標學習作為突破口,狠抓農村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誤區――重筆頭輕口頭。雖然越來越多的農村初中教師意識到英語語音學習的重要性,但許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發現語音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農村學生初一第一學期下來一半就成了“啞巴”,更別談進一步的英語學習。在沒有智力因素的影響下,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面對學生們的求知的眼神,不得不激勵我們農村初中的英語一線教師研究英語教學大綱、把握課程標準將農村初中英語語音教學提升新臺階。

二、 研究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的意義

1.滿足農村學生的求知欲。農村初中英語起步晚,優良英語語音學習環境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提高英語成績、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此外,教師可以從英語語音教學入手提高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純正的英語語音可以提升農村人口的文化素養,也可以提供農村孩子走上社會的競爭力。

2.促進農村教師的成長。研究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有利于了解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現狀,更新他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他們從專業知識轉化為研究型的教師;有利于縮短城鄉英語教師的差距,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利于讓教育主管部門意識到農村學校英語教育亟需改善,多關注農村中學的英語教育。

三、 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的原因與對策

1.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的原因。

(1)男女生對英語語音的認識不一致。筆者按男女生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85.4%左右的女生認為英語語音知識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幫助,同時,她們認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必要學習音標和其它語音知識。然而,高達71.3%的男生認為英語語音知識對英語學習沒有幫助,也沒有必要再次學習音標和其它語音知識。

(2)各年級學生對英語語音的重視度有差異。初一年級的學生中,一半左右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劃分單詞的音節,也有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連讀與爆破。初二年級學生的比例有所下降。初三年級的學生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學生對此類情況一無所知。說明學生對于英語語音的重視度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呈上升趨勢。

(3)學生缺乏教師英語語音技巧的指導。五分之二的學生認為小學沒有學過音標,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學過但忘了。說明教師沒有重視英語語音的教學。在涉及元音與輔音發音區別時,過半的學生對其發音規律知之甚少。說明教師缺乏對學生英語語音發音技巧的指導。

2.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的解決對策。

(1)利用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根據男女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女生傾向于直觀形象思維,男生傾向于抽象邏輯思維。因此,創設英語學習的物理環境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組織開展下列活動英語黑板報評比、英語圖書角創建、英語名人名言征集等。此外,教師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吸引大家積極參與到英語語音的學習中來。例如;英語角、英語演講大賽、學唱英文歌活動、英語廣播主持人選拔大賽等。學生只有在開放式的學習與互動中才能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并掌握它的交際能力。

(2)輿論宣傳提高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認識。初三學生之所以重視英語語音學習是因為初三面臨的升學考試中包含英語口語考試(10分)。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初三的學生們提高了英語語音學習的重視度。然而,初一、初二的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提出了英語語音學習“無用論”。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宣傳英語語音的重要性,了解初三學生口語考試的備戰狀態。

(3)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指導技巧。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小組活動中根據“組間異質”的原則,給學生安排不同的口語交流任務或課后口語作業,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名英語語音有障礙的學生。其次,課內利用一切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教學工具,吸引學生參與到英語語音教學的常態課堂中來。再者,利用情境教學,利用每單元課文的話題,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與交流中來。當然,教師對學生英語語音的指導不應該只限于課堂口頭的指導,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教學,傳播純正的英語語音;教師應該使用繞口令發經行英語語音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學唱英文歌學習英語語音的精髓??傊?,教無定法。

筆者對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障礙分析和對策的可行性只做了些許的研究,希望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語音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炯英.外語學習焦慮的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分析[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

第4篇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 英語語音學 實施應用

一、 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和功能

1、 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國課程評價專家斯克里芬(M.Stiven)首先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的是單一的標準化測驗形式與多種評價形式結合使用的評價

運用于教學領域時,則具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描述學成進步的整體情況,提供學生反饋來鞏固學習,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確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及學生的學習計劃。對此,美國的教育學家布盧姆(B.S.Bloom)認為:“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獲得有關教學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使學生知識到達掌握程度所進行的系統性評價,即為了促進學生尚未掌握的內容進行評價?!?/p>

形成性評價隨著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大學英語教學要求的提出,這種評價方式被賦予了真實性、表現性、發展性、動態性、多元性等特征,已然成為目前教學評價的主流評價方式,它不僅從評價者的需求出發,更注重從被評價者的需要著手,使學生在評價中能積極主動的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形成性評價的功能

形成性評價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積極主動的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體有一下幾點內容:

(1)預測促進功能。形成性評價發生在教學過程,可以幫助教師預測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目標及評價項目,以單元的方式開展教學,并根據評價結果有效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2)激勵強化功能。通過形成性評價,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通過教師的認可和自我的認可而得到激勵,自主調整學習目標,增強自信心,從而起到強化的作用。

(3)高效總結功能。根據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全面的做出分析。教師能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自我反思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認真總結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完成學習任務,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4)收集成長功能。這是形成性評價有別于其它評價方式的一個突出功能,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相關數據收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具體表現。這樣既使得總結性評價的成績更客觀,又使得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學習的每個階段,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長。在這個成長歷程中,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面性的了解,并從中獲得激勵,繼續下一步的學習,這就成了一個自我鼓勵的良性循環過程。

二、形成性評價在英語語音學課程中的實施

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來考查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五方面相輔相成,共同進步?;A課中英語語音學的學習是英語專業課中最基礎的課程,從音素、單詞、詞組、句子到篇章,循序漸進針對語音這一基本技能探討形成性評價的功能運用,我們運用形成性評價從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及學生互評三個角度實施評價。

1、學生自我評價

在自我評價的開始階段,學生每次只從學習的一個方面進行評價,然后逐漸建立一套自我評價方法和技巧。如學生首先可以對自己的發音進行評價:二十六個字母是否發音標準,四十四個音素是否全部認識并準確發音,是否對詞組、句子和篇章的語音語調把握準確并流利朗讀等。學生還 對自己的聽說、閱讀、寫作和交際能力進行自評。這樣,學生對自己的各種語言能力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弱點,有利于他們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發展目標。作為教師, 應該時刻記住自我評價是一個“過程”,學生需要隨時的引導。自我評價不是僅僅完成表格或評價表,而是一種新技能的學習。

2、教師評價

在語音學的教授過程中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時,教師的作用是多層面的。他要示范學習的方法和評價的方法,幫助學生自我評價,管理學生學習。將基本音素的學習分類各個擊破,元音、輔音的發音區別、發音部位、發音技巧。當學生制定和應用評價標準時,他還必須給予指導和支持,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確定目標,組織學生收集和編輯檔案材料。記錄每個同學每周練習的情況,并要求學生以音頻的形式將練習的結果反饋給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就變的主動了,他們通過發音對比能明顯的發現自己發音的問題所在并在老師的指引下找到解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的目的,定期評價學生的改進目標,給學生提供反饋意見。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音頻材料,認真總結每個學生發音的特點和不足之處,甚至是錯誤,及時給予指點和糾正。

三、形成性評價在英語語音學課程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1、評價的可靠性問題

語音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在自評過程中不一定能很好地了解自我的發音問題,或者出于習慣問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自己語音的真實程度。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評價者可能基于同學關系或者其他主觀因素而不愿意表達自己的客觀意見,從而使評價的可靠性受到影響。這時,教師評價的監督和指導作用就起到關鍵性作用,教師要及時提供評價的標準并客觀看待評價結果,不用總結性的評價打擊發音存在問題的學生,而是鼓勵學生描述自己的真實水平并提供一對一的幫助。

2、評價的表現形式

對語音學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只是分數,更多的應是文字性的敘述,這就要求在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時,將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從量化到具體、從數字到文字、從單一到多元。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形式也很多,常見的有:課題觀察、評價量表、師生交流、座談、問卷、測驗、成長記錄袋、學習日志、自我提問單、自主學習任務、任務展示等。在語音學學習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任務要求,不同評價對象,使用不同的評價形式,這樣,形成性評價就相對比較完善。

3、評價的持續性問題

在評價執行之前,需要考慮學生中若干語音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是否對評價的對象進行合理的分組;教師是否制定了完整的評價計劃;同學是否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評價;教師能否及時、有效的處理評價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要靈活的調整評價方式和手段,注意調動和保持學生評價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全面掌握評價的技能。

四、結語

語音學是英語專業課程中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對語音掌握的程度應該從以前的用單一分數來評價,轉變為以文字為主的闡述性評價為主,從量化、固定的評價轉變為具體、靈活的評價為主,嘗試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促進英語基礎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 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 馬扎諾,有效的課堂評價手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第5篇

關鍵詞: 包頭方言 英語語音 負遷移 教學策略

一、 遷移

遷移(transfer), 是認知心理學的概念,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即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習者將以前掌握的知識、經驗遷移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掌握的一種過程。遷移可分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gative Transfer)。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可以促進另一種學習,而負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干擾(interference)作用。在語言學中,很多方面都會涉及遷移問題,比如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所以說語音遷移是語言學習中的普遍現象。學習一種新的語音習慣就是排除舊有語言語音習慣、養成新的語音習慣的過程。

二、包頭方言對英語語音的影響

包頭方言屬于晉方言的一個次方言,主要特點是在語音和語調上有濃重的入聲韻和入聲調。本文中所指的包頭方言是以包頭市老東河話為代表的地方方言。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筆者發現普通話水平面貌越好的學生英語語音發音越好,方言語音濃重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則較為吃力。所以筆者按照漢語的聲、韻母體系將包頭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現象進行對比和研究,主要表現為:

1.漢語中的聲母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

在包頭方言區,乃至臨近的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都沒有翹舌音。所有翹舌音都會被都讀成平舌音。例如:“支持”(zhīchí)讀作“zīcí”;“魚翅”(yú chì)讀作“yú cì”。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把/d?廾/和/dz/,/?蘩/和/s/,/ts/和/t?蘩/混淆。例如:fish /fi?蘩/ 被讀作/fis/, church /t?蘩?廾:t?蘩/ 被讀作/ts ?蘩?廾:t?蘩/等。

2.漢語中開口呼零聲母音節

包頭方言中在開口呼零聲母前常常會加上聲母 /?耷/ 或 /n/。例如:“挨打”(áidǎ)被讀作“?耷áid?!薄T趯W習英語語音時,學生也會在以元音開始的句子或單詞前面加鼻音。

3.漢語合口呼零聲母音節

漢語中的合口呼零聲母(即以u開頭的音節),在包頭方言中習慣用唇齒的濁擦音/v/替代。例如:“問”(wèn) 被讀作/vèn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會習慣性地把/w/發成/v/。比如:“one”讀作/vΛn /,“west”/west/被讀成/vest/。

4.漢語中前鼻音韻母和后鼻音韻母

漢語中有前鼻音韻母和后鼻音韻母,但在包頭方言中沒有前鼻音韻母en、in、un、ün。例如:“白云”(bái yún)被讀成“bái yúng”,“人生”(rén shēng)被讀作“zén sēng”,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也容易出現問題,如:tradition /tr?藜'd?蘩(?藜)n/ 被讀作 /tr?藜'dIs(?藜)n/。

5./θ/和/?奩/

在普通話和包頭方言中,摩擦音/θ/和/?奩/的發音都不存在,所以大部分學生這兩個音都有發音困難。在含有/θ/和/?奩/的單詞中,如:this, think, that, there, theatre,thing 等,其會被簡單讀成/s/或/z/。例如think /θI?耷k/被讀作/sI?耷k /,there/?奩e?藜/被讀作/ze?藜/。

通過對包頭方言與英語語音的對比,表明包頭地區學生受漢語地區方言的負遷移現象影響明顯,在英語口語表達時常出現濁輔音混淆、連綴復印的中間、開頭或結尾加入元音或輔音等問題,造成英語語音發音不標準、詞義錯誤,進而影響語言交際。

三、基于負遷移影響的教學策略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教師可在全班范圍內講授語音理論知識,包括口型、舌位等發音基本規則,使全班學生對某一具體音有整體把握。然后根據負遷移理論,相同生源地方言區的學生很難發現自身存在的語音錯誤。所以將不同生源地方言區的學生混編一組,把內蒙古東部區的學生與包頭方言區的學生分成一組,東部區學生會對包頭方言區學生出現的問題非常敏感,可以很輕松地指出對方的不足和需改進的地方。

其次,發展概括能力,盡量避免負遷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分析、對比漢語、英語語音系統,對容易引起包頭方言負遷移的語音內容自然地察覺到之前被忽略的語音問題。

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取多樣的教學策略,在講解某一音素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將多個策略相結合,將語音理論知識講解得清晰化、系統化、準確化,克服母語干擾,從而有效地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靜麗.論包頭方音對英語語音習得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

[2]溫芳.基于遷移理論的英語語音教學策略探討[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12.

第6篇

關鍵詞: 漢語語音 正遷移 英語教學

初中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英語語音知識,能夠有膽量有自信地說英語。但是,我校有部分學生因為轉學等客觀因素,小學階段未接觸過英語或者只接觸過少量的英語,基礎較薄弱,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這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由于跟不上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而缺乏信心,不敢開口說英語,英語學習動力不足。筆者通過分析漢語語音對英語語音習得的正遷移影響,提出有助于基礎薄弱學生的英語語音習得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他們突破“啞巴英語”,攻克口語關。

1.母語遷移理論

遷移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或技能對新知識或技能的學習產生的影響。Robert Lado在《跨文化語言學》(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中提出,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者會把母語的語言形式、意義及其分布,連同與母語相聯系的文化遷移到目的語中,對兩種語言及文化進行系統對比,可以預測和描寫可能引起和不會引起困難的地方。遷移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遷移是指語言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對正在學習的語言的影響。就中國的學習者來說,如果母語對英語的學習起到了正面影響,則這種現象稱為正遷移;如果母語對英語學習起到了負面影響,則稱為負遷移。中國的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語言遷移表現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筆者著重討論漢語語音對英語語音習得的正遷移影響。

2.語音正遷移

漢語語音的正遷移對英語學習者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漢語和英語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英語是屬于印歐語系。從文字形狀上來看,兩種語言也截然不同。但是英語字母的書寫和發音與漢語的拼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從國際音標表中可以發現,英語國際音標的輔音類似于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英語國際音標的元音類似于漢語拼音的韻母。例如,英語中的/b/,/p/,/d/,/t/,/g/,/k/和/f/與漢語拼音中的b,p,d,t,g、k和f在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上相似,所以對于我國的學生而言,發這些音沒有障礙。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是喜歡用拼音輔助英語發音,這有助于初學者掌握發音。英語中分元音和輔音,漢語中有聲母和韻母。英語的發音是由輔音和元音組成不同的音節構成,漢語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組成。在英語音標的拼讀中,英語中的輔音就相當于漢語拼音的聲母,而元音就類似于韻母。中國學習者在使用音標進行英語單詞拼讀時,都會借鑒漢語拼音的拼讀方式,這樣能使學習者在掌握單個英語音標后更快地對英語音標進行拼讀。因此,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可利用英語和漢語在語音上的共同性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3.教學方法和策略

教師可利用漢語語音的正遷移影響與幫助后進生提升英語口語水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3.1陪學生一起練習,鼓勵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長期無法取得進步,跟不上班級其他學生的進度,嚴重缺乏學好英語的信心,因此只敢小聲跟讀或是根本不敢開口說英語。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取得進步,不能給他們制定他們無法達到的目標,而要耐心輔導和陪伴。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陪學生一起進行英語朗讀,在閱讀過程中經常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的安全感和自信感。有了安全感和自信感,學生才能夠放開膽量,大聲朗讀,盡情享受朗讀的樂趣,從而逐漸取得進步。

3.2教會學生利用漢英語音的共通之處,形成口語發音方法。

2013年,筆者接任兩個初三班級,兩個班級中都有由于長期跟不上而放棄了英語學習的學生。他們的特點是幾乎從未嘗試過開口說英語,更不用說利用漢語拼音因素促進英語學習了。因此,筆者在課后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了個別輔導,教授一些基本的元音和輔音音標,并教他們用漢語拼音的方式拼讀英語的音節。

例如教學生利用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讀student[stju?蘼dnt],盡管與英語的純正讀音有略微不同,但是并不影響聽者對這個單詞的理解,學生勇敢地走出了開口說英語的第一步。

3.3鼓勵學生制定階段學習目標,持之以恒地使用已經形成的學習方法。

學生剛開始使用漢語拼音方式學習英語口語時,會因為取得進步而獲得成就感,也會因為筆試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對英語學習沒有熱情。教師應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鼓勵學生擺正心態,在每個階段制定具體的目標,持之以恒地努力,比如先突破口語關,然后擴充詞匯,再閱讀等,一步一個腳印取得進步。

3.4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優勢,帶動后進生的英語口語學習。

教師可以發揮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小組可以有多種組合方式。例如可以將四五個后進生組成一個英語學習小組,朗讀活動可以結伴進行,學生有了學習伙伴和學習氛圍,就會有競爭意識和上進心,有利于英語口語的學習;或者將學優生和后進生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結對學習,學優生幫助后進生,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后進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崔剛,羅立勝.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27-29.

[2]楊雪.英漢語關系之遷移研究[J].黑龍江佳木斯學院學報,2013(6):143-144.

[3]李術華,白紅梅.遷移與英語語音教學[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學報,2004,(01).

第7篇

1.教師的發音不標準

教師是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在小學英語語音教育中,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的發音是否標準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音。當今,雖然不少英語老師畢業于英語專業,但是他們仍然對英語語音的基本概念了解的不夠清楚,中國式發音依然存在,沒有注意重音、連讀和節奏的變化,在教學活動中,缺乏具有節奏和語感的教學內容。小學英語教育不僅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時期,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小學生如果接受了錯誤的發音教育,將會對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2.缺乏良好的語音學習環境

我國的小學英語語音教育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硬件設施也比較落后,比如我國大多數學校缺少或者沒有外籍教師,缺乏相應的語音教學設備,也沒有專門的聽力和語言設備,這些條件的落后造成了學生缺少了必要的語音學習的輔助工具,導致了我國當前小學英語語音教育的狀況不容樂觀。另一方面,學生也缺乏主動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意識,除了課堂上必要的對話練習,課后很少有學生主動用英語交流,他們不標準的發音也不能得到糾正。這樣長久下去,會消磨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情緒在英語語音學習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很多學生因為自己的發音不標準,怕被別人嘲笑不敢在觀眾面前說英語,這些都對學生學習英語產生了阻礙。

3.學生缺少足夠的語音學習動力

有的學生對英語語音學習比較重視,強烈的渴望自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有的學生卻對此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并不重視語音練習。語音學習的動力與語音學習的效果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對英語語音學習的態度不端正是很難學好英語的。學生應該正視英語語音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動力,教師更應該利用一切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

二、改進小學英語語音教育問題的措施

1.加強老師的師范作用

小學生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在語音學習過程中他們會主動模仿老師的發音。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小學也是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學生語音發音不標準,將會影響其以后的英語學習,這時候就要為小學生選拔語音發音標準的老師,提高對老師的要求。英語老師在進入學校之前,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考核,尤其要注意他們的發音是否標準。加強老師語音的正確示范作用,對學生的語音學習有很多好處。

2.創造良好的語音學習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良好的語音學習環境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在語音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只靠機械的講解,而是要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把學習的內容放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幫助學生去領會、學習,使得學生始終都處在一個良好的語音學習環境中,對學生的語音學習將會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良好的語音學習環境中,學生很自然的就吸收了語音的特征和正確發音,再通過自身的模仿,學習效果將會是驚人的。

3.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小學生的語音學習具有著一定的優勢,小學生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開口說英語,有著較高的自我表現能力。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將英語語音教學與小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結合起來,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開口講英語,糾正他們的發音,這樣做給學生的語音學習帶來諸多益處。

三、結語

第8篇

語音學習的作用和價值毋庸置疑,小學生要學好語音,就必須要學好字母、音素和音標。然而學生的語音學習現狀是不容樂觀的。許多學生無法輕松學習音標,無法將音標作為語音學習的工具;許多學生不知道單詞有重音,語調不自然;許多學生記憶單詞完全是靠死記硬背。是什么導致了學生語音學習的障礙,本文試圖從分析起因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拼音與音標;字母;音素與音標;方法和策略

一、分析語音學習中的障礙及成因

1.母語拼音與英語音標之間的差異

小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已經學習了完整的漢語拼音體系,漢語語音與英語語音體系有著很多的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導致學生識辨音標、認讀音標困難。主要問題集中在:

(1)元音發音不標準、不到位。如雙元音[ai],[?蘅i],[i?藜],[u?藜];單元音中的[?][e]不分;長元音[?藜∶]與短元音[?藜]沒有區別等。

(2)部分輔音認讀困難。如:[θ][?奩]不分,[?耷]和[n]不分。

(3)增音現象頻繁。如:把book念成[buk?藜],and念成[?nd?藜]等。

(4)音標與拼音的混淆。如:短元音[i]與漢語拼音i;長元音[∶]與漢語拼音;輔音[j]與漢語拼音j等。

2.教材編排與教學資源導致的問題

是否經??吹綄W生在不會念的單詞下用漢字或漢語拼音標注發音?是否經常發現學生記不住四會單詞,只會死記硬背?是否經常發現學生能認讀單個音標,但卻不會看音標讀單詞?這些語音學習的障礙其實是與教材的編排和教學資源的缺乏有一定聯系的。

(1)無法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獨立的拼讀能力。學生學完漢語拼音后,能有效地運用拼音給漢字注音,可以運用拼音查字典學新詞。然而學生學完26個字母后,卻沒有辦法靠字母來拼讀單詞。學生主動學習拼讀的機會被剝奪了。對于記憶力差的學生,就難怪他們運用原有的語音體系(漢字或拼音)來標注單詞。

(2)由于許多語音學習內容安排在C部分,而課時每周又只有3~4節。教師就只能把教學重點集中在A和B兩部分。C部分的內容只能囫圇吞棗般草草走過場,甚至可能連出場機會都沒有。語音學習十分薄弱,這也造成了小學升初中時的一大詬病。初中英語教師常常抱怨小學生語音基礎十分糟糕,音標不過關,不會查字典等。

(3)字母與音標的混淆。由于字母和音標學習時間相隔太久,學生對字母印象深刻,很容易在學習音標時發生混淆。

(4)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導致學生在語音學習上不感興趣、積極性不夠。

3.缺乏必要的指導和有效的練習

語音知識是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語音教學也應該是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犯如下弊?。?/p>

(1)不以為然。語音學習有那么重要么?音標一定要在小學階段教么?那么多四會單詞和句子要掌握、那么多語法知識要理解,哪有時間教語音?思想上的忽視就導致學生在語音學習上不可能得到一定的指導和相關的練習。

(2)越俎代庖。語音教學作為語言學習的第一關,應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拼讀的能力,從而解決學生的識詞問題。但不少教師越俎代庖,習慣于課堂上領讀新單詞而不是讓學生練習獨立拼讀。只有從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就開始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音素),掌握一定的發音規則(如元音字母的開音節和閉音節、字母組合的發音等),那么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嘗試自主地拼讀單詞。

(3)按圖索驥。要學好音標,肯定要做大量的練習。如果僅僅按照教材中所給的例詞和例句來進行機械的、死板的操練,勢必會降低學習趣味。學生會認為學習語音就是無趣的事,看見音標就像看到“小蝌蚪”般使人生厭。要想語音練習行之有效,就要在練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巧花心思,多想妙招。

二、語音學習的三要素

語音學習的三要素是字母、音素和音標。字母是語言的書寫形式,音素是音的最小單位,音標是音素的書寫形式。如何在語音教學中把握這三個重要因素呢?本人認為可以借鑒“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三位一體教學法”淡化名稱為音,強化音素,導出音標。我們在教學字母時,就要強化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音素)。比如:[?][?]Aa,[b][b]Bb,[k][k]Cc...與此同時,呈現一些符合發音規律的簡單的單詞,讓學生試讀。

三、語音學習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規避漢語拼音對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影響,積極運用拼音對語音學習的正遷移作用

學習新知識總離不開對原有知識的提取。雖然前文已經提及由于漢語拼音與音標的差異導致了不少語音學習上的障礙。但如能正視和規避這些負遷移,則能有效地發揮語音學習上的正遷移效果。奧蘇伯爾在論述“回避本族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時就曾提出第一種語言知識的許多方面都可以直接地遷移到第二種語言的學習中。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要想不使用這種知識,不僅是難做到,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學英語語音,就要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漢語拼音體系來加快學習英語語音的速度和效果。

英語中輔音有[b],[p],[m],[f],[d],[t],[n],[l],[g],[k],[h],[s],[z]等,讀音與漢語拼音中的b,p,m,f,d,t,n,l,,k,h,s,z很相似,只要立足于區別對照,即可很快學會。我們運用漢語拼音比較法學習英語音標就是應用了語言學習的正遷移作用。

2.教師要善于運用好素材,并合理安排

教材中大量的例詞和許多的繞口令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教師要善于運用,合理編排。教師可以把繞口令編排在語篇中,通過語篇來更好地強化語音、突出語境,這比單純的繞口令比賽效果要好。

音標卡片也是語音學習的好幫手。教師可以運用音標卡片做許多聽力類游戲和拼讀類游戲。

3.打破平庸,富于挑戰;打破死板,富于趣味

小學生總是喜歡富于挑戰性的、有趣味的事物,如能把語音教學設計與這些特點相融合,學生必定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具體的方法有:

(1)認讀游戲。認讀游戲不能停留在認讀單詞或者認讀音標上,那么游戲會隨著認讀的數量增多而變得枯燥和機械。這時就要教師在難度系數上做文章,以認讀音標為例,設計了如下的游戲流程:

①看音標認讀。

②看音標認讀,說說哪些字母能發這個音。

③看音標認讀,說說哪些字母能發這個音,舉例說明。

(2)聽力練習。如何使聽力練習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兼顧“兩頭”呢?同樣還是應該設計有層次的聽力練習。如:圍繞長元音[i∶]做了這樣的聽力設計。

聽力句子為:These three free fleas fly into three cheese trees.

這個聽力的設計,先考查學生對長元音與短元音之間的判斷能力;接著通過聽音圈單詞來檢驗學生對讀音相近詞語的分辨能力;第3遍則考查學生聽音寫單詞能力;最后讀句子,找規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

4.語音學習要與閱讀相結合

在語音教學時,把音素貫穿到詞、句,直至到篇章。在課內,我們可以結合教材開展語音學習與閱讀相結合,很好地檢驗學生的語音、語調。在課外,我們可以借鑒許多知名的語音類閱讀叢書,豐富學生閱讀的同時,強化語音。比如美國的著名兒童讀物作家蘇斯博士的語音系列叢書就非常適合小學生語音學習。

總之,小學生語音知識的學習,語感的培養是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悉心指導、逐步提高的。只有了解了語音學習的內在,充分挖掘語音教學的魅力,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音學習的快樂,相信讓學生自豪地說出I love phonics!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第9篇

關鍵詞:語言關鍵期 農村 中學生 語音 學習現狀

一、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出臺了高考和中考改革總體方案和實施意見,提出高考英語開始逐年降低分值,于2016年正式退出高考統考科目,并實行一年多考制度,會考最高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此次改革打破了以往的一考定終身制度,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打消了學生高三突擊英語學習的想法,這就要求從一開始就扎扎實實學習英語知識并努力培養英語學習能力。為了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刷”出更好的英語成績,學生對于知識本身和學習方法的渴望更加強烈,在一定程度上轉被動學習為主動。此次改革也提出將中考英語從120分降至100分,其中聽力部分增加到40分,這就要求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加強對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中高考英語考試的改革,表明國家在淡化英語的應試化色彩,重視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促使英語教育向素質型和應用型回歸。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語音三要素是發音、節奏和語調,三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語音能力包括語音音位的辨別能力、準確再現語音的發音能力、拼讀單詞的能力、準確再現語調聲調的能力、聯系語音語義的能力和語調運用能力等[1]。從英語語言學習角度來看,語音辨別能力影響單詞拼讀能力,單詞拼讀能力影響詞匯學習效果,詞匯學習又影響聽說讀寫譯能力的發展,進而影響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筆者認為,語音問題是英語學習的首要問題,尤其是農村環境下學生英語學習不可忽視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對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現狀進行調查,并對其英語語音能力進行測試,分析影響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議,以改善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教學現狀,提高農村學生綜合英語學習成績。

二、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又稱敏感期,是指在人生發展的某個特定階段,在自然環境下,沒有外界干擾,無須教授的條件下,快速輕松地掌握一門語言。基于母語習得的過程,Penfield and Roberts把關鍵期的概念運用到兒童語言習得的領域,并提出“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認為語言學習關鍵期大約在青春期結束時,若要每一階段的語言學習都獲得成功,就必須成功完成前一階段的語言習得,使學習機制所依賴的資源得到擴大,從而輕松適應下一階段的語言學習[1]。每一個正常的人,在童年晚期(10歲之內),就獲得了一種語言(母語),包括基本詞匯、語法和發音。西方兒童大約在10歲左右基本完成母語習得,東方兒童的母語習得亦是如此。隨著年齡增長,學習者在11~20歲左右認知能力呈現上升趨勢而達到頂峰,在此階段,他們的模仿和記憶能力非常強,語言意識也很敏感,更有利于語言輸入和習得,尤其是語音能力的培養[3]。

我國對于二語習得的研究也有很多,束定芳在研究分析國內外有關二語習得關鍵期研究后提出:兒童在良好的語言環境和科學教學方法下,12歲開始學習外語最終也可以接近或達到講母語的水平[5]。也就是說,9~12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兒童,無論是其英語語音水平還是最終的綜合英語水平都可以達到相當高度,且語言能力比低齡兒童更耐磨蝕。1~8年級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其中1~6年級為效率最高的時期,7~8年級是關鍵期的結束階段[4]。高質量的語言輸入,尤其是高質量的英語語音輸入是學習者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方面參差不齊,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也不盡相同。對于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中學生來說,這些外界的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發展,尤其是在英語語音語調方面,這將成為農村學生整個外語學習過程中的大障礙。

三、研究思路

本次調查活動是陜西省教育廳項目的一個子課題,目的是調查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現狀和語音能力,分析影響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因素,研究和探討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能力,提高農村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主要有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察法,在檢索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理論基礎上,根據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二級標準、情感理論知識和語音專業知識等設計問卷,并對來自不同中學的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項目組共向渭南地區農村中學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此次訪談的學生共50人,同時對他們進行了英語語音測試。

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①中學生對語音學習的認識、情感和態度;②中學生對英語語音知識和語音技能的運用;③中學生對英語語音學習方法和策略的運用。為了使調查研究內容更加全面,項目組對部分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包括學生對英語語音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應用程度(涉及到音標、省讀、連讀、句子重讀、語調、意群和節奏等)。為了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英語語音情況,項目組設計了英語語音測試題,包括:①讀單詞,注意元音發音;②讀單詞,注意輔音發音;③讀單詞,注意重音;④讀對話,注意語調;⑤讀對話,注意重音和語調。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分析

項目組通過對西省渭南地區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得出以下數據。

表1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英語語音學習重要,只有45%認為不重要。60.6%的學生對英語語音非常感興趣,32.5%的學生感興趣,學生能夠在語音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6.9%的學生對語音學習根本不感興趣,甚至對英語有厭學情緒。78.9%的學生對自己英語語音不滿意,希望老師能夠系統教授語音知識,只有21.1%(9.2%+11.9%)的學生對自己語音滿意,這表明中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嚴峻性。76.5%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語音水平和漢語語音水平相差很大,僅有23.5的學生(14.9%+8.6%)認為自己英漢語音水平相近;87.8%的學生認為自己漢語語音對英語語音有很大的影響,僅有0.9%認為沒有影響。訪談中發現,部分學生認為在農村語音環境下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很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英語語音的發展。

表2數據表明,99.6%(89.2%+10.4%)的學生都能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51.3%(20.1%+31.2%)的學生能認讀48個國際音標;54.9%的學生不了解英語多音節詞重讀和句子重讀問題,尤其是句子重讀;59.4%的學生不了解單詞連讀、句子節奏和語調等現象,訪談發現40.6%(12.2%+28.4%)的學生也只是對語調和連讀有所了解,對于節奏的了解幾乎為零。94.7%的學生系統學習過語音知識,95.7%的學生了解發音器官及其作用;0.4%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發音標準,并且語調達意,19.5%的學生認為發音標準,但語調有時不準確,80.1%的學生認為在英語發音和語調運用上存在很大問題。訪談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老師的發音、語調和節奏等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能夠準確讀出48個國際音標并正確拼讀英文單詞就已經是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的最佳狀態。

表3數據表明,37.5%的學生在英語語音學習中能積極配合,認為與學習好的同學在同組學習有很大提高;40.2%的學生愿意配合但不積極,22.3%的學生不愿意和其他同學配合學習,原因在于同學的英語語音也不標準。有74.8%(32.1%+42.7%)的學生能借鑒同學的學習方法,25.2%的學生表示不愿意借鑒。遇到生詞時,72.6%(19.9%+52.7%)學生向老師和同學請教,27.4%的學生查詞典或直接跳過;92.2%(30.3%+61.9%)的學生能使用英漢詞典查詞,7.8%的學生則不能使用詞典查詞。課堂觀察發現,農村英語課堂中學生保持“安靜”,只是被動接受,不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究其原因是對自身英語語音和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

2.英語語音測試結果分析

項目組隨機抽選了50名學生進行語音測試,統計結果如下。

表4數據表明,學生輔音的正確發音人均分為13.1,占該題總分的65.5%,表明學生在輔音發音方面達到了及格水平。學生在讀單詞時元音正確發音的人均得分為9.8,占該題總分的49%,表明學生在元音發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單詞中長元音([i:],[e:],[a:],[?蘅:],[u:])和短元音([i],[e],[u],[?蘧],[?藜],[?蘅],[u])之分。例如:把seat[si:t]讀成sit[sit],beat[bi:t]讀成bit[bit],peel[pi:l]讀成pill[pil];good[gud]被讀成[gu:d],cup[k?蘧p]被讀成[ka:p]等。在某些單元音和雙元音([e?藜],[i?藜],[u?藜],[?蘅i],[?藜u],[ai],[au],[ei])的區分方面,如:house[haus]和horse[h?蘅:s],make中的a[ei]讀成[i],alive中的i[ai]被讀成[i]。

表4中學生音節的人均正確得分為4.3,占該題總分的43%。重音方面人均分為9.1,占該題總分的36.4%。測試過程發現,學生對于句子重音的正確把握遠遠低于單詞重音的把握。例如:單詞重音中,hello[h?藜l?藜u]被讀成[′h?藜l?藜u],mistake[′mi′steik]被讀成[mi′steik];句子中較為重要的詞也要重讀,例如: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 do now.英文句子中,一般情況實詞重讀,虛詞輕讀,但還有實詞不重讀和虛詞重讀的特殊情況。例如:Which one do you want?/I think of that as a boy thinks./Wangfujing Street./this morning,這些句子中的實詞不重讀。如以下句子中的虛詞則需要重讀:She is the person I talked ’with(介詞在句尾)。

表4中學生語調測試人均分為8.9,占該題總分35.6%。句子語調本身變化豐富,包括陳述句、感嘆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測試結果發現,學生語調很單調沒有任何起伏,幾乎接調,既不符合波浪式的美式語調,也不符合下降式的英式語調。從整體來看,中學生的英語語音測試人均分45.2,占卷面總分的45.2%。

問卷調查和語音測試結果表明,農村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現狀很不理想,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英語語音知識學習和培訓,但同時又對語音知識存在著強烈的需求。英語教材淡化了語音內容的講解,語音教學失去了作為課程關鍵內容的位置,教學重點被轉移到考試的單詞、句子、語法等語言知識方面,這就造成學生死記單詞、鸚鵡學舌,從而發音不準確。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是造成學生發音不準確的又一重要原因,農村學生普通話相對城市學生要差一些,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用中文拼音來標記英文單詞的發音。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很自卑,害怕自己發音不準確被同學嘲笑,還有部分同學在講英語時有明顯的焦慮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發音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五、應對策略

1.對教師進行語音知識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調查發現,農村中學英語教師中大部分是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還有部分教師是在教授其他課程的同時兼任英語課程教學工作。也就是說,大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英語語音、語法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專項訓練。然而,中小學教師的英語語音能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呼吁學校和相關教育管理部門開設對英語教師的語音強化訓練班,聘請高校語音專家對農村英語教師進行系統的語音理論知識和教學法培訓,并定期對教師的英語語音進行考核。同時,教師本人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自己對語音的認識,從思想上轉變學習觀念,加英語語音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強化訓練糾正發音。在教學之余抽出部分時間,通過觀看英文原版電影和網絡、收聽英文廣播等方式,更好地了解目標語國家的人們在交流時的真實情境,從而更準確地把握英語的發音、停頓和節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采用英語授課的方式,并通過課堂錄音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提高英語語音水平,這是一種科學的提高教師語音水平的有效途徑。

2.對學生進行英語語音知識講解,提高學生語音能力

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英語語音知識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語音知識的系統全面講授。首先,教師向學生教授英語國際音標,借助發音音位圖和視頻來講解發音器官、單元音、雙元音、輔音和鼻音等,讓學生對各個發音器官、發音部位、舌位和唇形等狀態能夠準確把握。鼓勵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使用鏡子觀察發音部位和方式,及時糾正并達到最佳效果。第二,教師向學生講解單詞音節、單詞重音、句子重音、語音語調和節奏的相關知識,借助于英語語音學習軟件和視頻等方式,采用教師示范和學生模仿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典型學生示范,教師針對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做糾正練習。第三,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英文單詞、句子和段落等,并適當講解連音、弱音和省音等高級語音知識。按照異質分組原則建立英語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小組成員進行課外語音學習活動。朗讀內容盡量與教材相結合,使語音教學最大限度服務于中學英語教學任務。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氛圍

農村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焦慮情緒比較嚴重,學生不敢開口講英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音,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內互幫互助作用來緩解課堂焦慮情緒??梢园才女愘|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和模擬場景的方式,將枯燥的英語語音練習情境化,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語音教學中,采用學生熟悉的英文歌曲和電影短片等,讓學生在觀看英文字幕同時發現連讀等語音現象,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也可采用英文笑話、英文經典對白和童謠等方式,通過多種途徑來刺激學生感官,把苦學語音變為一種享受,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英語語音知識。教師在運用錯誤分析法對學生的典型語音錯誤給予顯性反饋時,應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網絡多媒體、英文廣播電視和英文報刊等)分層次展示英語語言材料,提供有利于學生觀察和模仿的真實語言環境,從而確保語言材料輸入的有效性。

――――――――

參考文獻

[1] Penfield,W.& Roberts,L.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2] 國偉秋.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公司,2009.

[3] 李薇.關鍵期假說對兒童英語語音教學的啟示[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4] 路明泓.基于學習曲線的英語學習模式與策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1).

第10篇

一、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方法

1.提升小學英語教師語音專業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方法和教材是決語音教學成敗的關鍵,其中教師占據著決定性地位,小學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與語音專業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語音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雖然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內容相對簡單,但是對教師的語音專業素養則要求相對較高,原因在于教師的英語語調和語音是學習學習和模仿的條件與前提,英語教師的口語交流能力,是小學英語課堂進行正常交流和創設語境的有力保證。因此,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口標準而流利的英語發音,不見你可以給小學生帶來良好的引領與示范,還能夠傳達出英語語言如音樂般的韻律美與節奏美,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英語語音知識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參加網絡培訓、語音專題訓練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語音素養與口語能力。

2.回歸小學英語教材滲透拼讀教學。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教材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通過英語字母的名稱和它們相對應的語音進行集中教學,小學生在英語發音練習中得以大量的輸入,然后再回歸到教材中,進行正常進度的單詞品讀規律教學,教師只需做好引導工作,學生就能夠自主、獨立的拼讀中英語單詞,并盡早樹立根據英語字母發音進行拼讀單詞與自然認讀的意識,從而避免使用漢語拼音或漢字標示英語單詞的發音,或者根據英語單詞的字母順序進行品讀、死記硬背單詞的不良習慣。當小學生擁有正確拼讀和認讀英語單詞的能力之后,在語音學習和單詞學習中,不會因為難度過大而對英語知識喪失學習興趣與信心。另外,只有讓學生根據英語字母的拼讀規律學習與記憶單詞,才能夠幫助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英語語音和單詞學習習慣,不再使用漢語標注,按照英語語言的規律進行學習。

二、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評價對策

1.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評價應該及時。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比較喜歡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認可,因此,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及時有效,最好是在課堂上進行現場評價,對小學生的英語單詞發音和句子朗讀發音等記憶及時評價。同時,小學英語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語音學習效果時,需要公證客觀、科學合理,對他們學習效果進行全面評價,除直接評價發音效果之外,還應該對他們的英語語音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進行整合評價,對于小學生的努力學習記憶認可和肯定,并善于發現其學習優點,并號召其他同學模仿學習。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評價,教師應該注重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以批評和懲罰為輔,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點,重點保護他們學習英語語音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2.小學英語教師運用綜合評價方式。小學英語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語音學習效果時,可以運用綜合性的評價方式,評價者除教師之外,可以是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也可以是自己進行自我評價,通過多人的評價,可以使教學評價更加全面、科學、客觀和公正。對于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來說,可以發現彼此在英語語音學習中的不足和優勢,然后互相指出,學習對方的優點和長處,對于缺點和不足及時糾正與改善,產生優勢互補的良好學習效果。同時,讓小學生對自己的英語與語音進行自我評價,可以認清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勢,然后在接下來的英語語音知識學習中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學習方法,逐漸提升自身的英語語音水平。另外,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一些英語原聲電影或歌曲,然后與自己的發音作比較,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與純正英語語音之間的差距,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將會更加積極主動。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語音教學,全面優化和改善教學方法,強化語音教學,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同時對教學評價進行科學改善,保證評價及時有效、公正客觀,從而推動小學生對英語語音知識的學習。

作者:米娜 單位: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中心小學

第11篇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語音課堂 課堂構建

當前,隨著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語音課堂的建設逐步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成為當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構建小學英語語音課堂的意義

正如漢語學習過程中需要首先通過學習漢語拼音來打好語言基礎一樣,英語學習也要通過語音課堂學習各個音素的發音,以此為基礎掌握英語的拼讀規律,學習英語單詞的發音,從而為學習英語打好基礎。在小學生英語課上構建語音課堂,一方面有助于減輕學生記憶英語單詞的耗時,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規范英語發音。構建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自然就更愿意學習英語。

二、影響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構建的因素

1.學習資源不足

就目前來看,我國英語語音學習的資料較少,除了少數課堂上教師提供的資料外,小學生課下幾乎鮮有機會接觸到語音學習資源。同時,我國部分英語語音學習資料質量較差,存在英語發音不標準、輕重音不準確等問題,進而給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難。另外,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幾乎很難接觸到外國人,使用英語進行對話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缺乏練習英語語音的環境,這一環境因素必然會對語言學習造成不利影響。

2.語音學習的動力和能力的差異

每個小學生雖然都有學習英語語音的基本能力和動力,但是由于先天智力因素的影響,這種能力和動力存在一定的差別。一方面,學習能力和動力較強的學生語感較好,能夠迅速領會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語音模仿能夠做到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學習動力和能力較差的學生語感較差,難以理解教師課堂傳授的知識,在語音學習上存在困難。然而,目前的英語語音課堂并沒有把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差異考慮在內,并未形成分層教學的語音課堂,因此對語音課堂進行重新構建十分必要。

三、小學英語語音課堂構建策略及實例

1.通過單詞卡片學習語音的課堂策略

在傳統的單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只是帶領學生朗讀單詞,并要求學生機械記憶單詞,最后能夠實現單詞的拼寫,這樣的教學過程無疑淡化了語音教學,因此需要構建新型的語音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音圖卡片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來進行單詞的學習,這種方式不僅為小學生記憶單詞提供了便利,同時把語音學習趣味化,提高了小學生學以語音的興趣。

例如:在講授牛津譯林五年級第一單元“Cinderella”一課的Sound Time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dr的語音。在教學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兩個短句,要求學生仔細體會短句中涉及dr的單詞的發音的不同。例句一:Andrew is having a drink.-It is cold and blue.;例句二:Andrea is drawing a dress for her friend sue.在這兩個句子中,dr的發音就有極大差異。通過學習這兩個短句,英語教師幫助學生基本理順dr的語音,之后通過單詞卡片展示draw,dress,drink,driver等詞,引導學生注意語音上的差別,進而實現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目標。

2.通過游戲開展語音訓練的課堂策略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能夠在小學英語語音課堂上增添一定的游戲環節,則能夠進一步激發小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己思考不同語音達到的效果,以此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例如:在講授牛津譯林五年級第七單元“Chinese festivals”一課中的Sound Time時,小學英語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th的語音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小短文,引導學生關注th的不同發音。在學生基本領會th的不同語音之后,教師在卡片上面寫下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單詞,如thing,them,with,weather等單詞,并設置游戲搶答環節,要求學生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正確的語音讀出這幾個單詞,給予回答正確的學生小紅花獎勵,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通過多媒體推進語音學習的課堂策略

隨著我國科技實力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學校的課堂當中。因此,在小學英語語音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效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在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多個層次的聯系,提高學生準確掌握語音的興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授牛津譯林五年級第四單元“An English friend”一課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實現指導學生學習“Does she/he...?Yes,he does.No,he doesn’t”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在課前找好關于“Does she/he...?Yes,he does.No,he doesn’t.”句型的教學微視頻,并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由于小學生年紀小,注意力容易被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吸引過去,在不經意之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都被調動起來,進而活躍課堂的氛圍,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

當前,我國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構建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需要相關主體從單詞卡片學習語音的課堂策略、游戲開展語音訓練的課堂策略、獎勵式活動進行語音練習的課堂策略等方面構建小學英語語音課堂。隨著教育者對英語語音課堂的逐步重視,構建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還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就要求相關主題研究新情況,從而推進小學生英語語音課堂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第12篇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本質是用于交流。語言綜合有三大要素:語音、語義、語法,而語音是最基本的要素。掌握一門語言,必須以學好語音為基礎。學習英語亦是如此。語音是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能力培養與展開的前提。只有學好語音,才能促進語法和詞匯的掌握,提高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最終達到交流的目的。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卻發現一條規律:語音好的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相對較強;語音差的學生,則往往相反。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以為極大部分原因,還在于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漢語或方言的影響。在我們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或方言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舊習慣帶到新學的語言中去。語音教學實踐表明:年齡較小的學生一般比年齡較大的學生表現稍好,原因之一就在于舊的發音習慣深淺的問題。所以,發音習慣在語音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實際上,英語學習嚴重兩極分化的現象和入門階段是否打好語音基礎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語音是英語教學入門階段的重點。

二、語音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長期以來我國奉行的應試教育,對英語學習并未帶來積極影響,致使學習者對聽說能力的培養極度不重視,語音教學和學習也就成了英語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下面例舉幾個細節:

1.目前一個正常英語教學班至少都是四五十人的容量,且英語聽力課的學時極少,更不要提英語語音課了。所以要做到每個學生課時內都擁有單獨練習的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樣教師就不可能為每一個學生糾正語音錯誤。

2.在整個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法簡單、教學內容缺少系統性、學生的學習目的單純。雖然目前有關英語學習方法的理論很多,但是似乎這些方法都無法有效的運用到語音教學方面。多數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就單個音素為例,根據教材,先講口型,然后做示范,再聽錄音讓學生做跟讀練習,最后給學生糾正。這種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壓抑。由于不了解英語語音的發音特點,學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師的發音,而在模訪過程中,母語或方言的發音習慣自覺或不自覺地發揮作用,影響他們的發音。這種結果自然會導致我國學生英語學習中聽說能力薄弱。

3.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但是目前許多學校的語音教材仍存在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等現象。且課后練習形式單一,即相關單詞、詞組、句子、段落的“讀”的訓練。

4.學習語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語音的本質帶有技巧性的,所以需要經常練習。而受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影響,絕大部分中學和高中教師幾乎不跟學生強調語音的重要性,很多學生也認為英語語音從來沒有列入過考試的范疇,所以英語語音不重要。其次,由于有些學生比較內向,不好意思在課堂上開口,或者在課堂之外和其他同學拍檔練習,逐漸逐漸地喪失了很多提高語音的機會。再者,由于一部分學生進大學之前語音基礎較差,所以在英語語音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自信心不足,假如學習過程中再偶爾出現挫折,就會表現出嚴重的失敗感和自卑感以及害怕心理,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極力避免在其他同學和老師面前展示自己。所有這些學生自身的原因都會嚴重影響英語語音的學習。

三、語音教學的一些改進方法

傳統的教學理念正受到人們的質疑,新的教學理念逐漸受到人們的推崇。因而,作為基礎的語音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亟需加強。

1.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樣板,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一方面讓自己的語音精益求精,更加純正,這樣才能讓學生把自己作為模仿的活教材;另一方面要不斷的刻苦鉆研、學習英語語音教學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好讓學生在語音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

在語音學習過程中遇到學生自卑或羞于開口,尤其要表現出很強的親和力,鼓勵學生多開練習,讓學生感覺到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切不可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嚴加批評,制造教室緊張氣氛,那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更加害怕犯錯誤,更加不敢開口。切忌不能急于求成,因為從學生的語音基礎和語言天賦來講,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在同一時間完成同一語音知識的學習。否則,只會讓班級英語語音水平出現更加嚴重的兩極分化。

2.教學方法必須靈活多變,英語語音學習是個長期又枯燥的過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再保持自始至終、一成不變,學生就會覺得更枯燥,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親自示范的同時,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發每個音時發音器官的活動情況,再輔以詳細的講解,便于學生了解和掌握每個音的發音特點及要領,幫助學生區分漢語拼音和英語在發音上的差異。學生的練習形式也不是只有讀課后練習一種形式,練習繞口令、學唱英文歌曲都是很好的學習英語語音的方法。

3.學生自身的配合很重要,在英語語音學習過程中,教師是主導,但學生永遠是主體,所以語音的提高主要靠學生自己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大量的練習,反復操練,不斷糾正錯誤,逐漸擺脫漢語思維方式和發音習慣的影響,最終形成新的語言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要學會區別母語和英語的差異,分辨出兩種語言語音上各自不同的特點,把握英語語音每個音發音時準確的舌位和正確的發音方法,然后經過反復練習,不斷糾正錯誤,從而形成新的、正確的發音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内江市| 威宁| 荃湾区| 小金县| 庄浪县| 怀化市| 乌苏市| 南宫市| 买车| 浑源县| 虞城县| 阿尔山市| 赣州市| 滨州市| 成都市| 罗平县| 定兴县| 普陀区| 汉川市| 饶河县| 常熟市| 抚顺县| 广灵县| 辛集市| 伊宁市| 富宁县| 巴青县| 天门市| 桦南县| 西贡区| 墨脱县| 汕头市| 宁波市| 蒲城县| 梁平县| 项城市| 柳河县| 轮台县| 耒阳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