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八年級英語知識點

八年級英語知識點

時間:2022-07-01 22:52: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級英語知識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八年級英語知識點

第1篇

Unit7---Unit9

一.重點短語:

1.turn on/ off /up/ down 2.cut up 3.mix up4.pour…into… 5.add… to… 6.hang out 7.watch a dolphin show 8.at the end of 9.take a class/ have a class 10.sleep late 11.go for a drive 12.on my next off 13.in my opinion 14.in the future 15.free time 16.be born 17.ice skating18.a piece of music 19.win first prize 20.major in 21.one teaspoon of 22.a slice of 23.take a photo/photos 24.get one’s autograph 25.have a yard sale26.get wet 27.have a party 28.at the age of 29.because of 30.at the same time

二.考點歸納:

考點1.finally 的同義詞組:

finally = at last = in the end

Finally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考點2.turn on / open 的區別:

1.turn on :指打開水流,煤氣,電燈,電視,收音機等電器的開關。

2.open:指關著的門,窗,箱子打開。

Please _____ the door.

The boy _____ the computer to play games last night .

考點3.into/ in 的區別:

1.into表示“到……里面去”,進入到……某空間里。屬于動態介詞。

2.in表示“在……里面”,在某一空間或范圍之內。屬于靜態介詞。

There is nothing _____ the blender .

He put his books ______his backpack and left.

考點4.too…to…的同義句:

too…to…= not…enough to … = so…that…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He isn’t _____ ____ to go school .=

He is _____ young _____ go to school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us to carry .

The box isn’t _____ _____ to carry =

The box is ____ heavy ____ we ____ carryit .

考點5.called 的同義句:

called = named = with the name (of)

Do you know the girl called 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 _____ _____ (of)Kate ?

考點6.see sb do sth 、see sb doing sth的區別

1.see sb do sth :看見某人做了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見某人正在做某事

The teacher saw the students _______(read)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Look!Can you see the girl _____(dance) under the tree ?

注:類似的動詞有:hear ,watch ,notice 等。省to的不定式變被動語態時,需帶上to

I often notice him go home alone .------

He is noticed _____ _____ home alone.

考點7.at the age of 的同義句:

at the age of = when sb was/ were ….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when he was four.=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____ ____ ____ ______ four.考點8.take part in / join 的區別:

1.take part in 表示參加某項活動,運動,事件等。著重強調以主人翁的姿態或在活動中負有責任而參加。

2.join表示加入組織,團體,黨派而成為其中一員。

注:join sb in …. 表示“參與某人的活動之中”

He ______ the Party in 1987.

Can you come and _____us in the game ?

Twenty students from our class ___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考點9.句型:

Sb +be the first /last one (person) +to do sth

某人是第一個或最后一個干某事

Women and children are the first _______(take)to safety .

考點10.because / because of 的區別:

1.because 后面接從句(除what 從句之外)。

2.because of 后面接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what從句。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____ _____ his ____.

She was very angry ______what you said .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D. with

考點11.keep的用法:

1.keep +adj 表示保持某種狀態

Keep ______ , The baby is sleeping .

2.keep +sb/sth +adj 表示使某人保持某種狀態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 .

3.keep doing sth . 表示不間斷地持續做某事或一直做某事。

It kept _______(rain) all night .

4.keep on doing sth 表示反復做某事。

He kept on _______(make)the same mistakes.

5.keep +sb +doing sth 表示讓某人一直做某事。

He kept us _______ (wait )for an hour .

6.keep +sb from +doing sth 表示阻止某人干某事。= stop sb (from )doing sth = prevend sb (from )doing sth .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 we could go to school.= The heavy rain ______ us from ____to school.

考點12.visit 的用法:

1.詞性轉換:visit -------visitor

There are many _______(visit )in the park on May’s Day .

2.詞組1).be on a visit to +某地= visit +某地

2).one’s first visit to +某地表示某人第一次參觀某地

He is visiting China .= He is _____ _____ ______ to China.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Beijing .

注:travel to +某地

Have you traveled to Shanghai ?

考點13.alive / living 的區別:

1.alive指活的、現存的、有活力的。常作表語,也可放在名詞或代詞之后作后置定語。

2.living指活著的、現行的、現存的。可作表語,也可放在名詞前作定語。

第2篇

尊敬的校領導:

首先非常感激學校領導給予的這次機會,作為非英語專業的我,通過這次講課,以及評課環節英語組同事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個人收獲頗多。下面就將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和反思敘述如下:

首先對于教材的把握,由于剛接觸到八年級英語,整套教材內容,以及重點難點也比較陌生。個人課前也做了一定的努力,結合教材和教師用書,以及課程標準,重新定位了我個人對于教材的理解,以及整個課件的制作和完善。其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由于對教材內容的把握不到位,出現了知識點不熟悉,拿著教材上課的地方較多。

其次是對于八年級學生學情的認識。八年級一班普遍的特點就是學習上還比較勤奮,就是個別同學的英語不敢大聲讀出來,操練環節做的不到位。個人感覺小組合作環節還需要加強,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最后就是對于我個人的專業素養。存在的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口語發音和過渡語較少。由于是非英語專業的,后期需要學習前輩的地方還很多,后期一定要加強個人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素養,多聽課,多磨課,多學習,多聽網上的優秀案例,盡快的提升自己。

第3篇

一、課堂導入的要求

一堂課的有效導入能為其他教學環節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保證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高教師的課堂授課效果和學生聽課效率。因此,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一個關乎整堂課成敗的重要教學環節。

既然課堂導入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導入的內容就必須符合學生的胃口,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課堂導入也是為后面的各教學環節做鋪墊,那么導入的內容就該跟后面的內容能自然銜接,具有良好的導向性。

二、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及課堂實踐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新的理念要求不同的導入方法,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主要采用以下幾種課堂導入方式:

1.以“物”導入

“物”就是指具體的實物、簡筆畫、照片等。 以“物”導入是最直觀和最形象的導入方法。教師借用具體的物品導入教學能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抓牢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及時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例如:在教授完七年級上Unit1后,我布置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制作個人ID card,目的是為了導入Unit2 This is my sister 做準備的。授課前,我先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集中了他們的注意力,再以Is this / that your card?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提問學生,學生出乎意料地用了Yes, it is. / No, it isn’t 來回答我的提問。我再要求學生相互合作,互相提問。學生們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新課內容。又如在教學There be句型時,我使用了簡筆畫來導入。邊說邊在黑板上快速、簡單地畫上一幅圖畫。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Under the book there is a pencil…….同時還讓學生直觀感受到on,under等表示方位的介詞的區別。這種導入式不但容易將全班的精神集中在一起,而且學生也會從中領略到簡筆畫的美。在教授八年級下Unit9有關迪士尼樂園的文章時,利用有關世界各地迪士尼樂園的圖片導入,很好的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并很自然地讓他們用目標語言進行操練。

2.以“歌”導入

上課之前,給學生播放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氣氛,并利用歌曲內容來導入新課。例如,八年級下Unit5的重要句型就是 “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我就選用了含有“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If you’re happy》這首歌曲。歌詞簡單,曲調激揚。學生們一聽到這樣簡單的歌曲,自然而然地就跟著唱了起來。這既調節了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對要上的新課起著很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3、以“玩”導入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組織生動有趣的聽、說、讀、寫教學游戲。讓學生在教學游戲中體會英語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喜悅,達到“玩與學”相結合的目的。游戲的種類有很多:猜謎語、小組競賽、編故事等等。在教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5時, 我以一個小的猜詞游戲導入新課,用打亂順序的三個字母(c,a,n),讓學生從猜字母入手,然后啟發他們猜猜可以組成什么單詞,學生可以猜到是can,這也是本課的要訓練的重要詞匯情態動詞。然后復習can引導的一般疑問句,如“Can you sing a song? Can you swim? 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繼而引出“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本課的題目。這個導入環節是從猜詞游戲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并自然的引出本課主題,還可以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復習。教學效果很不錯。此外,游戲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設計游戲環節的目的是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教學情境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不能單純地為了游戲而游戲。因此,游戲要有一定知識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4.以“聊”導入

導課時,教師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便可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聊”即自由談話。因此可以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自由談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學習目標中來。教師可以采用的提問方式。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單元,為了能夠讓學生體會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區別。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方式:

T: What day is it today? // S1: It’s Friday //.T: What did S1 say ? //Ss: He said it was Friday.// T: What are you doing now?//S2: I am having class.//T: What did S2 say ?//Ss: He said he was having class.//T: So tomorrow is weekend. We are fre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S3: 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T: What did S3 say ?//Ss: He said he was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parents.//T: Then what will you do on Sunday, S4?//S4: I will do homework.//T: What did S4 say ?//Ss: She said she would do homework.//T: S4 said she would do homework on weekends,I often go shopping every Sunday. What did I say?//S5: Miss Yao said she went shopping every Sunday.

就這樣,配著板書,本單元的重要內容就在師生的自然交談中被呈現出來。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就很自然地進行下去了。在一次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在執教八年級下Unit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 的第一課時,采用了自由交談的方式進行導入,非常精彩。互致問候之后,這位教師就開始了師生交流。顯而易見,本單元要講授的反意疑問句就在師生的談笑間被自然導入了。

5.以“習”導入

教師可以采用復習舊的知識進行導入新課。在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前面所學過的知識或與本課有關的語言點及知識點。依靠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導入新課,對新舊知識能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在教授八年級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單元第4課時,我先以練習題的方式檢測學生之前所學知識點,再以當中的最后一道題來導入新內容。

1.If I _______ (like) the doll,I _______ (buy) it;2.We _______ (go) to Beijing if the weather_______(be) fine;3.They _______ (be) late if they _______ (walk) to school;4.If he ________ (watch) TV every night,he _________(fail) the exam;5.If it ______(rain) tomorrow,we __________ (not have) a school trip;6.Bob will be happy if he____(become) an athlete;T: From it,we know Bob will be happy if he becomes an athlete.Then Will you be happy if you become an athlete?

這樣的導入方式更適用于單元內的課課之間的教學。

第4篇

一、課下教學

教師在講授新課前,一般都會讓學生預習這一課,所使用的方法大多都是發放紙質版的導學案,讓學生完成導學案,從而推動學生主動預習這一節課。但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學生為完成作業而去預習,達不到教師期待的預習效果。

在上完初中英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3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對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一單元進行一個簡單的預習。具體做法是:教師針對Unit 4這一單元形容詞或副?~最高級形式這一重難點錄制一個簡短的視頻,在視頻中教師要注意講解時的生動性,結合具體實例把難點講活。比如舉例In my class,LinYao is the tallest.教師針對這句話中的tallest這一單詞進行講解,從而引申出形容詞最高級形式的構成這一教學重點,并在視頻的最后給學生布置一個思考題,即讓學生用今天微課中所講授的重難點自己造一句話形容自己最好的朋友。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Unit 4的微課,相較于紙質版預習更為生動直觀地了解了這一單元,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碎片教學

英語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它的知識點是零碎的,所以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有一種課堂時間不夠用的感覺,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解決這一問題。使用微課程錄制這一教學手段,把零碎的知識點展現出來,以便學生反復學習。

這里還是以初中英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一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重點前面舉例中已經說過,這里就不再過多敘述。在對這一單元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要分為幾個課時進行教授。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對這幾個課時所要講授的重難點進行錄制,學生通過片段教學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再次的梳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負擔,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微課互動

初中英語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看到微課在預習和學習中的作用,還要主動把微課運用到師生交流互動中,讓教師和學生通過微課這一手段進行交流,從而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以初中英語(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在講授這一單元前要先明白這一單元的重點,即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轉換。教師針對這一單元要錄制兩個微課視頻,滿足利用微課進行互動這一環節。這兩個視頻分別針對的是課前預習和課后答疑兩個環節,在課前預習這個視頻中,教師要先預設學生在學習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轉化這一重點時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并在視頻中出一些關于這一重點的思考題讓學生思考,在課上教師重提這個思考題。在這節課完成后,教師將自己所知道的關于學生在這一單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制作成微課,并發送到班級空間中,學生通過觀看這個微課,在視頻下的留言區再次寫出自己的問題,教師通過及時查看,以舉例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

四、整體復習

微課也可以用于整體復習,讓學生在學完這一單元后,對重難點進行及時的梳理和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5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 微技能 研究

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模塊,也是學生感到頭疼的內容。很多學生可能只是英語筆試能力較強,在接觸聽力部分時就會感到苦惱。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反復聽錄音機里面的英文段落,要是學生聽不懂,教師就會接著再播放一遍聽力內容,事實上這種反復播放的教學方式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同時還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聽力教學中注重學生微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從實質上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初中英語聽力微技能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注重聽前預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預測技能

聽前預測技能指的就是,在進行聽力訓練前,先通讀一遍題目要求和聽力的題目設置,然后根據這些題目預測聽力的大致方向,從而提高聽力的準確度。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能會讓學生在聽力之前先讀一遍題目要求,但是卻沒有給學生灌輸“聽前預測”的意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聽前預測技能鍛煉,幫助學生提高聽力預測技能,從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1 Past and present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前預測技能訓練。該單元的聽力部分涉及到“星光鎮的變化”。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設計:“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a small town. Before we start the listening practice, we shall predicate what the town was like in the past and what it is like at present.”教師引導學生對將要聽的內容進行預測,可以使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聽力內容進行把握,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聽力理解。

二、注重聽力細節把握,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初中階段的英語聽力問題設置,通常是根據時間、地點、人物、原因以及事件來進行設計的。所謂的細節部分也不外乎這幾個方面。傳統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很少注意培養學生的細節把握能力,使得學生在聽力中不知道重點所在,盲目對播放內容加以理解,容易造成誤解的現象發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把握聽力細節,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聽力理解。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2 Traveling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力細節把握。由于這部分的聽力內容和旅游相關,教師應該讓學生注意旅游地點、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旅游原因等細節。教師應該這樣說:“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traveling. When you listen to the radio, you have to notice five factors, including who the guy is traveling with, how he travels, when you travels, what he sees.”教師指出聽力中的幾個細節部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握這些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三、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聽力準確度

很多情況下,學生會碰到那些播放時間較長的聽力材料,要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沒有對聽力內容做筆記,就不能準確把握聽力內容,從而影響到他們的聽力準確度。傳統的初中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太注重培養學生的筆記能力,使得學生容易出現漏聽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在進行聽力教學時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教學生使用各種簡便符號,提高聽力的準確性。

比如在進行牛津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3 Online travel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注重聽力筆記能力的培養。由于這部分聽力內容和Online travel相關,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設計:“In this part, we will listen some contents about number. And when we listen, we should keep note by using some simple symbols.”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做筆記時,用“,”隔開千位數,然后用簡單的t代替thousand,用m代替million。通過這種筆記方式,可以使學生大大提高聽力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芙蓉. 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制約因素及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02).

第6篇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學困生 學習興趣 培養方法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大部分學困生在學校根本沒有自己的學習目的,尤其是對英語學科,他們本身就從心理上有排斥,認為學習英語沒有太大的用處,將來又不出國,所以他們認為英語可學可不學。就拿我2012年帶的八年級十班學生來說,這個班是十年新成立的班級,70%以上的學生是原班主任認為的學困生或在某一學科有“短腿”的。在剛帶他們時,他們對英語根本不感興趣,學習態度也不端正。為此,我從原來的英語老師、班主任處打探他們每個人的優點,哪怕是某個學生唱歌唱得好也行。之后,我從他們的優點著手,慢慢對他們進行鼓勵。久而久之,他們對英語這門學科就會慢慢感興趣。在八年級上冊Unit5“My Future”一單元中,我趁熱打鐵,告訴他們學習英語的好處及學好英語將來有可能找一份更好的職業。快下課時,我能從學生們的眼神中體會出他們對學好英語的渴望,所以學英語勢在必行,一名英語教師首先應讓學生明確這一點。

二、巧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知識的入門,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課的關鍵。英語本身是一種枯燥的語言,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認真備課備學生,以便活躍課堂氣氛。如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呢?我認為可以有效地利用學校配備的多媒體,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課堂具有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就是平日里對英語厭倦的學生也會被吸引。當然也可以靈活運用一些格言、諺語、歌謠、謎語和游戲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要努力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現在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且實驗又多,所以學生都很喜歡上物理課。我利用學生喜歡學習物理的這個特點,在八年級下冊Unit4 Look into Science一單元中,上Lesson25,Lesson26,Lesson27這三課時。我結合這三課的特點,把這三節課的實驗材料提前讓學生準備好,上課時我利用25分鐘的時間來學習課文,并且提前申明,只有弄懂這三篇課文內容,才能順利地完成下面的實驗。這樣一來,學生在學這三篇課文時格外認真。尤其是那些學困生,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好像迫不及待地要弄清每個單詞、每個短語、每個句子。所以,我認為只要形成了適合自己并且能被學生所認可接納的個性化的課堂教學,學困生就能有興趣學英語,也會參與到課堂中,這樣的局面一旦形成,就必然對學困生的轉化和學習成績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方法適當,評價恰當

英語教師要努力把英語課上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要有適合自己學生的好的教學方法,而且要對學生做出適時恰當有效的評價。比如每一單元結束后我會進行單詞和重點短語的考查。每次的考查我都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檢查。但每次檢查完以后我對學困生的聽寫紙會更仔細更認真的批閱,哪怕是他們比上一次多寫了一個單詞,一個短語,我也會在全部學生面前對他們表揚。讓他們認為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讓他們對學好英語有信心。再比如英語對話課的學習,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在對話內容熟練的基礎上表演對話。教師可以叫學困生表演語句較少,較簡單的內容,讓他們感受到參與的喜悅。此時,教師再適時對他們做出適當的評價和鼓勵。現在我們實施的課堂小組的構建,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更能培養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組活動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明確的任務,在活動中要多深入學困生,及時耐心地給予學困生幫助。小組討論完成后的展示成果部分,更要關愛學困生,以表揚為主,讓學困生有成就感。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高了,聽課的效果就會有所好轉。

四、課外活動與課外輔導相結合

我經常通過給我的學生創設情境來進行有意義的活動,發揮每位學生在學英語方面的特長。比如,九年級下學期,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看著每天鉆入題海的學生,感覺有些心疼,于是我思索著用什么方法來給學生減壓,又不耽誤學生的學習。經過苦思冥想,我終于有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英文歌唱比賽。參賽規則是自愿參加,但歌曲要用心準備,一周的準備時間。等到比賽的那一天,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平時就連單詞讀起來都吃力的學生,他們把英語歌曲竟然練得如此流暢,如此地道,當時我有些感動。比賽結束后,我把幾位學生叫到辦公室耐心地表演與教導,他們當場下定決心說:“就是頭破血流也要把英語學好。”(當然有些夸張)但真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想法。

當然除了上面的幾點外,我認為課外教師對學生的及時輔導也很重要。學生除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有效的內容外,還需要在課外加強練習和鞏固。學生必須在課外對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及時鞏固。我們每天下午都有一節自習,我利用下午20分鐘的自習時間來當堂檢測當天上課時所學的內容。20分鐘后我收起全部的當堂檢測題,然后叫上學困生到辦公室單獨輔導,我耐心地給他們講每道題的知識點及知識點在題中是怎樣考查的。我舉一反三,直到他們聽清楚弄明白為止。慢慢地,C組的學生成績也有所提高了,學生們再也不認為英語是一門難學的科目了。

第7篇

工作計劃的本身就是一個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全盤考慮和分析評估,對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設置應對預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1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1.教學中主張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認真轉變教學理念,倡導活動教學模式。

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愛好,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適應新的教學評價機制。

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評價形式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和合作能力為主要依據。

3.善于進行教學反思。

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而展開 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向課堂 45分鐘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這學期,本人擔任八年級一班、八年級二班英語教學工作。八年級一班現有人數55人,八年級二班有學生55人。一班的學生基礎很差,學習興趣也不是很高,本學期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況且有各別學生英語成績下降,不盡如人意,學習不主動,本學期要進步一嚴格要求學生,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改進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喜歡學習英語。

三.教材分析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1.學會描述過去發生的事物、活動以及自己的感受2.復習動詞過去式的規則和不規則變化3.能用how was/were…句型詢問事情的情況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1.能討論經常發生的活動。 2.能使用頻率副詞(always,usually, sometimes, never)來討論日常活動的頻率3.能以How often提問及回答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1.能描述事務或時間的屬性以及人的性格特征。2.能學會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等級。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要求學生能掌握形容詞、副詞的最高級。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能夠與人交流討論對電視等節目的喜好。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1.能學會用be going to表示將來計劃的動作或活動。2.知道哪一些動詞可以用這種形式。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學會使用一般將來時。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本單元學習如何闡述事件的過程,并且了解一些食物的做法。

Unit 9 Can you came to my party? 1.會使用can語句征詢意見2.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的party以及它們的風俗習慣。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學習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

四.教學要求

1.課前預習,找出問題所在。

2.課后復習,精熟所學內容。

3.制定作業務必確實如期完成。

4.上課專心聽講,樂于參與活動。

5.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

6.能認識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并能學以致用。

學生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能參與討論。能讀供七至八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從教學的知識和能力方面來說學生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認識話題的陳述并能參與討論。能讀供七至八年級學生閱讀的簡樸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留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五.工作措施

1)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2)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

3)準確引導尖子生,抓好中等生,輔導好學困生;

4)作業做到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反潰或單獨輔導;

5)認真備課,認真上課,盡量提高四十五分鐘的效率;

6)實施"嘗試教學法"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7)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8)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9)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等充分展示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引導學生興趣。采取集體備課等形式,對新版教材認真研究,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注重能力的培養;

10)具體的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積極創設情景,盡量讓學生在較為逼真的情景中滲透文化,了解文化,設置任務,完成任務。活動安排:每周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共同討論探討教學方法和手段。

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2為了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我們決定以單詞、課文、知識點為抓手,重點復習6—10單元。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每天復習一個單元,注重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教師認真總結,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爭取最好的復習效果。具體復習計劃如下:

一、復習的主要目標:

1、通過每個單元逐一、細致地復習,使學生將本學期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基本的單詞、詞組和句型。

2、通過背誦、默寫、做練習、歸納總結等不同的方法,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課前認真默寫,課上專心聽講,考后積極反思,尋找缺漏等良好的習慣。

二、復習的主要策略:

1、狠抓單詞、短語。

把學生分為6人一小組,要求學生熟記單詞,每個同學每天在小組長那里默寫一單元單詞(C層學生只默寫黑體單詞),教師負責督促檢查。26號舉行單詞檢測,成績計入素質報告冊;另外,6人總單詞數在前3名的小組(共五組)假期里免抄單詞的作業。

2、利用好早自習與中午激情英語朗讀時間,熟讀課文內容,甚至背誦,重點是課文3a的內容。

我們打算在21日第八節課時進行激情英語分層考試,檢測對課文的朗讀或背誦的熟練程度。其內容是:P6B、P7A、P12C、P14B、P15C、P20B、P22A、P30A、P31C、P36B、P38A、P46C、P48B、P54C、P56A、P64B、P65A、P70A、P72B、P80C,只進行口試,成績計入素質報告冊。

3、加強聽力和筆頭練習。

每個單元根據復習的內容讓學生在自習課上完成一張練習卷,給教學提供反饋信息。

4、及時評講,及時改正,及時補差,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緊張的復習工作即將展開,我們將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從實際出發,順利完成復習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提高,并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3一學期的教學工作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的兩個班,為了使學生能夠取得好的英語成績,特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狀況

我教的這兩個班通過七年級一年的英語學習,他們大部分學生沒有掉隊,特別是6班學生要好一些,2班學生基礎各方面都差一些。大多數學生已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與教師或同學就熟悉的話題交換信息。能讀懂短篇故事,能寫簡單的書信。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發展參差不齊。有少數學生因為基礎不夠好,學習很吃力而不想學英語了,但課堂紀律都很好,這就為學生的學習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能參與討論。能讀供七至八年級學生閱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三.本學期教學內容

本學期8個單元的教材都圍繞喜歡和慶祝兩個線索,圍繞開展,內容豐富,涵概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許多的英語知識,通過生動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學習英語。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學期的重點將繼續學習詞匯和習慣用語,學習的一些語法知識點有:頻率副詞、詢問情況、方式狀語、提出邀請、形容詞比較級、最高級等。

其中狀語從句和形容詞是本冊的難點,將重點學習。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多聽課,特別學校組織的聽課,更要虛心學習

2、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能力

3、正確引導尖子生,抓好中等生,輔導好學困生

4、作業做到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反潰或單獨輔導

5、認真備課,認真上課,盡量提高四十五分鐘的效率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

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

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

5.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4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結構:本冊書共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三個話題,而每個話題又由四個部分組成。

(2) 從語法層面上來看,課本重難點為: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情態動詞,形容詞的比較級等內容。

(3) 從聽說讀寫層面來講:課本側重于對話練習,目的讓學生學著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單詞和短語的聽說讀寫也是重點。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八年級五、六班學生,學生的英語基礎各不相同,有的同學基礎知識掌握的很牢固,接受新知識能力比較強,而有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勢必會影響后面的學習,需要邊學習新知邊補習舊知識。不一樣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其作出不同的要求。使程度好的同學能力得到施展,又要讓基礎差的同學漸漸跟進。

三、提高教學質量

我將采取以下幾點具體措施:

1.課前預習

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任務,讓學生課前就了解本節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并標示出來,這樣上課時就更容易把握重難點。上課前我在班內檢查預習成果,并明確獎懲措施,這樣一來預習就不再是空口喊出的噱頭,而成了有利于課堂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以后值得繼續沿用。

2.課堂環節

主要是指師生的課堂互動和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設置出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問題或小游戲。

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本學科的學科特點,以及所要講的內容,然后確定可行的活動計劃,不僅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也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會到小小的成就感。小組合作學習絕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我們應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3.作業批改與反饋

在作業方面,除了布置與批改,還要注重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反饋。每次布置完作業,學生交上后我都要用心批改,錯誤之處作出標記,對個別同學批注批語。針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找出合適的時機來處理,使作業的的意義得到充分的體現,

4。因材施教

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對班內的學生分分類,哪些屬于讓老師省心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哪些屬于程度差的學困生,哪些又屬于聰明但不努力的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措施,分別體現在學習要求,作業難易差別,評價標準等方面。

四、教學指導思想與教學目標

學習新課改精神,組織小組學習與探究學習活動,但在實行課堂改革時,要注意關注學生,聯系實際,爭取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獲得突破,打造出一堂高效的優質課。

五、教研與教學活動安排

本學期,我將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與管理領域,尤其是課堂管理方面,我會多讀一些此類書籍,汲取優秀教師的經驗,爭取能夠取得突破,為良好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教研與教改方面,我將與英語組的各個成員一起努力,探討出更適合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

教學安排方面,除了謹尊教學進度安排外,我還準備開設第二課堂——《美麗世界》。向學生介紹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世界那么大,我帶他們去看看!若有更多的精力的話,我會準備一次講座,從東西方的一些重要節日入手,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其背后文化上的差異,命名為《中西方節日》。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進度

第一周

8.31-9.6

新生入學 教師培訓

第二周

9.7-9.13

Unit1 Topic1

第三周

9.14-9.20

Unit1 Topic2

第四周

9.21-9.27

Unit1 Topic3

第五周

9.28-10.4

單元測評 國慶假期

第六周

10.5-10.11

單元測評 國慶假期

第七周

10.12-10.18

Unit2 Topic1

第八周

10.19-10.25

Uni2 Topic2

第九周

10.26-11.1

Unit2 Topic3

第十周

11.2-11.8

單元測評

第十一周

11.9-11.15

期中復習

第十二周

11.16-11.22

期中考試

第十三周

11.23-11.29

Unit3 Topic1

第十四周

11.30-12.6

Unit3 Topic2

第十五周

12.7-12.13

Unit3 Topic3

第十六周

12.14-12.20

單元測評

第十七周

12.21-12.27

Unit4 Topic1

第十八周

12.28-1.3

Unit4 Topic2

第十九周

1.4-1.10

Unit4 Topic3

第二十周

1.11-1.17

單元測評

第二十一周

1.18-1.24

期末復習

第二十二周

1.25-1.31

初二英語教學計劃模板5一、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八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絕大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好,而且進取心強。通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由于基礎不平衡,少部分男學生自覺性不高,認真程度也不及女學生,所以兩極分化已漸出現。為了更好地搞好本班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制定本計劃和設計教案的時候,必須做到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靈感,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并自覺地吸收和創造性地使用所學語言知識、展現自己的個性,切實完成本班英語教學工作,達到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扎實基礎教學

鞏固語言基礎知識注重過程性評價,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2.縮小兩極分化

做好不同層次學生的輔導工作,尤其要關心后進生,厚愛特困生,積極投入到愛心幫扶活動中去。要重興趣、重方法、求穩定、求實效,避免出現大批掉隊和過早分化現象。

3.優化教學方法

認真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教學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三、教學要求及措施

1、要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培養新的課程意識并逐步將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自己日常的教學行為。

2、要把語音教學作為起始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語音教學主要應通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提供大量聽音、模仿、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在注意單音的準確性的同時,還要注重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要為今后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

3、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中語言技能三、四級的目標要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聽、說、讀、寫專項訓練,并開展適當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在注重交際、培養能力的同時,不可忽視語言知識的系統學習。

確保學生在達到《英語課程標準》中語言知識的三級目標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新的詞匯和語法項目,拓展、補充相關的話題和功能項目。

5、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盲目地加快教學進度。

教學一定要切合實際,做到重興趣、重方法、求穩定、求實效,避免出現大批掉隊和過早分化現象。對英語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做好“提優補差”。

6、積極參加集體備課,保證集體備課的質量。

集體備課不僅僅是要學進度和教案格式,更主要的是要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集體備課研究每單元的教學策略,特別注重對不同課型教學的研究。

7、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三級、四級)、體現“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特點,即讓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參與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

在教學中還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8、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盡可能利用音像、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9、積極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墻報等,幫助學生增加知識、開闊視野、發展個性、展現才能。

10、課后做好不同層次學生的輔導工作。

對英語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要做好“培優補差”。

11、重視形成性評價,并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

學期、學年的終結性評價應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筆試要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減少單純的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題。

四、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七周:Module1——Module6;模塊檢測,月考

第八周——第九周:Revision1;期中復習階段

第十周:五一節假期

第十一周: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七周:Module7——Module12;模塊檢測,月考

第8篇

摘 要:現代教學論認為,要實現教學最優化,就必須實現教學目標最優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教材分析是教師備課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編寫教 案、制訂教學計劃的基礎;是備好課、上好課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的前提和關鍵,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根據教學大綱及教材增減原則對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3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材分析;教學大綱;教材增減

一、 引言

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3 是以vacation為話題。通過設置問題開發學生的思維,并通過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vacation,借助聽力,討論閱讀,寫作等一系列的扎實有效的教學活動,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并通過掌握相關詞匯,為閱讀和寫作創造條件。

二、 理論依據

1.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界說。中學英語大綱是指導中學英語教學,選擇語言材料,編寫中學英語教科書和對學生成果進行考核的基本依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不僅能幫助中學英語教師明確教學必須達到的具體目標和標準,基本內容的深度、廣度,而且還能使教師更好地運用科學的教學原則和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達到大綱規定的目的要求。

2.下面就unit3中出現的教學大綱進行羅列。三級聽:能就熟悉的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簡單的游戲和角色扮演活動。讀: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能理解簡短的書面指令,并根據要求進行學習活動;能讀懂簡單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寫:能使用簡單的圖表和海報等形式傳達信息;能用短語或句子描述系列圖片,編寫簡單的故事。四級聽:能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發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能根據連續的指令完成任務。說:能根據提示給出連貫的簡單指令;能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談;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角色扮演等活動。讀: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讀懂說明文等應用文體的材料;能從簡單的文章中找出有關的信息,理解大意。五級聽: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說: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讀;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三.教材分析

本單元分三個部分,section A ,section B ,section C 。section A 部分是本單元新知識點的呈現部分,section B是對知識點的補充,section C是學習完本單元后的自我測評部分。下面將根據這個順序依次進行分析。

1.Section A:本單元卷首呈現了一幅以假期為主題的孩子活動畫面,人物以卡通形象呈現,著色鮮艷,可以很快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圖片中間插入了本單元的功能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doing...從教材內容的處理上,教師可通過復習“what do you usually do?”來引入到一般將來時的學習,同時為了增加話題的趣味性,可引導學生討論即將到來的國慶節,這樣一方面會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方面也加深了對一般將來時的印象。

1b要求學生聽聽力,對照上圖中的8個活動標號。這個題目是在學生完成了新單詞的學習,并對圖片中的活動討論后進行的,題目難度適中,同時考察了四級聽力目標中的能根據連續的指令完成任務的能力。

1 c 是pairwork 要求學生根據例子中的一般將來時句型看圖對話。考察的是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的能力。

2a 和2b是聽力, 聽susan,hector,molly是如何過假期的,并根據表格在“what,when”下填寫相應的句子,本部分分成了兩個部分來做,根據教材增補刪減的原則,可以將兩個部分合成一個部分,因為經過1a,1b和1c部分聽說的操練,學生已經對新句型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完全可以一次將兩個部分做完,如果學生第一遍聽不懂,教師可以多放幾次直到學生聽懂,本部分考察了學生四級聽力目標中.能聽懂簡單故事的情節發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2c 是groupwork,要求學生對話,并將對話內容填寫在相應的表格里。從以上的練習中,我們可以看出,教材題目進行了很好的銜接,先訓練聽,說,最后是寫。

3b是pairwork ,要求學生根據圖表中的提示進行對話。考察了學生的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的能力。同時文中出現了“san Francisco”這個城市名,教師可以對這個地方進行拓展,介紹一下城市的概況,讓學生對外國文化有所理解。

Section A 完結部分課文呈現了本單元的重點語法和功能句型,讓學生對本章的知識點有了系統的認識。

2.Section B :1a部分是要求看圖將相應的詞組連線。考察的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情況。但是該練習中出現的詞組過于簡單,圖片一目了然,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猜測做出。為了增加題目的難易度,可以只提供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下填寫相應的詞組。

2a部分是聽力,要求學生聽材料填寫對話。本部分考察的是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信息的能力。從題目的本身看,我們可以看出,是對以往知識點的復習,因為題目問題中出現了“where ”“what”“how”“who”“how long” 等引導的特殊疑問句。本題目雖難度偏大,但是適當的學習后是要對學生進行拔高。

3a 部分是閱讀.講述的是一個外國歌手的假期出行計劃,文中出現了法國,意大利歐洲等國,還對相應的習俗文化進行了描述。本文題材選擇比較好,一方面迎合了當下學生喜歡追星的心理,同時給學生補充了外國文化知識。文章篇幅一般,練習是要求學生填補文章空缺部分。根據目前中考的考試趨勢,教材最好幅度和中考篇幅一致,題目應增加一些細節題,主旨題,這樣可以考察學生的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的能力。

3 .Section C :1 是要求學生句子填寫相應的單詞,考察的是學生對單詞的識記能力。

2 是要求學生做一個旅行計劃。考察的是學生能使用簡單的圖表和海報等形式傳達信息的能力。為了使學生對本練習更感興趣,教師可以先讓兩個同學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做記者,一個做被訪問者,兩人針對旅游計劃展開對話,在對話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重點句型詞組寫到黑板,方便學生下一步的寫作。

四、 建議

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全面地掌握教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取得較好 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大量事實證明,只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真 正領會教材的實質,對教材的處理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才能促進學生的學 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9篇

一、預學任務引導交流,激活認知思維

引導學生在自我預學的過程中找到著力點,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鮮明的價值目標和導向性。創設預學任務,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探學生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認知,讓他們的認知思維更加豐富,更能夠使得課程教學富有活力。

導學任務創設,給學生提供了自由預學探知的機會。例如,在譯林版(下同)八年級上冊Unit1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學中,根據“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about good friend”表達主題,給學生設置了如下的預學任務:Can you write your friend’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your good friend? How to make good friends? 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到相應的表達信息,幫助他們主動探讀和感知。通過這樣預學任務創設,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探究學習的好奇心和動力,讓他們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和信心。

預學任務運用,能使得學生有了更多自我修正機會,讓他們能夠帶著一定的好奇主動探知任務。創設的預學任務應該在體現課程知識要點的基礎上能引導學生超前思考,讓他們能主動發現問題,幫助他們在主動修正不足的過程中豐富認知視野思維。多給學生留下空白,讓他們能夠帶著新鮮感去主動補充完善,讓他們在自我補白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探學點,幫助他們強化理解感知。

二、探學任務鼓勵討論,深化識記體驗

引導學生在資源合作探究中找到破解問題的切入口,能使得他們更加主動識記和靈活運用。探究的過程使得學生有了相互學習交流機會,讓他們的表達更加靈活自如。

創設的探學任務,對引導學生主動研讀和識記課程知識點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如,在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Travelling的“Reading A A trip to Hong Kong”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課程的基礎上,讓他們通過觀看香港宣傳視頻,建議他們就“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video?”進行同伴交流,讓他們有更多自由交流機會。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就“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Hong Kong?”和“How are you going to tell your parents something about Hong Kong?”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幫助他們深化感悟體驗。通過任務鼓勵討論,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形成豐富語言感知和真切認知體驗。

依據學生學習認知需要,多創設富有導向性話題任務,鼓勵他們在主動探知中找到答案,深化理解。學生討論形式可多樣化,像同伴對話、小組討論、組間PK等,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施展空間,幫助他們獲得更為豐富的感思體驗。尊重學生的意愿,多給他們提供主動探究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積極互動中強化研讀和深化表達。

三、展學任務引導創意,提高語用技能

讓學生將任務探學的成果通過多樣化展示的形式予以呈現,更能使得課堂教學變得富有生氣活力,使得任務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通過展學來引導學生發展創新,能使得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中主動表達運用課程知識,提高綜合語用技能。

創設展學任務,使得學生的創意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如,在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任務探究后,我建議學生根據小組討論情況和互動交流感知,圍繞“The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place――Zhalong”表達主題,建議學生搜集相應的背景資料。有的同學以手抄畫報的形式,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扎龍畫面,并通過簡單的英語解說來深化感知;有的同學則是以導游的身份,圍繞“What did happen in Zhalong?”進行互動交流探知,讓他們在積淀更多的表達感思中深化理解。有的同學則是通過課件短片視頻的形式,就“Why do we need more place as Zhalong?”作了深入的解讀。這些任務展學,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表達資源,讓他們能主動配合教學。

創設多樣化的舞臺,讓學生的發展創新有富饒的土壤,讓他們在不斷探究生成中有更多驚喜的發現,定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吸引力與誘惑力。展學任務的形式可多樣化,像畫報搜集、成果展覽、英語沙龍等,最大限度激活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動力與潛能,幫助他們形成主動表達的強烈愿望。

第10篇

西安某中學家長會上通知,2020年西安中考時間定在了6月20日、21日、22日,分別為周六、周日和周一,連續考3天!(以上時間僅供參考,具體考試時間以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為準!)

考試方式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物理、化學、歷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實行閉卷筆試方式;

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方式;

“體育與健康”的體質健康實行現場考試方式;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和信息技術實行現場操作考試方式;

音樂、美術實行過程性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考試分值與時長

說明:體育與健康60分,其中體育課成績占10分,平時參加陽光體育運動情況考核占5分,體質健康現場考試成績占45分。

物理、化學實驗操作分值各10分,考試時長各15分鐘。

從上表可以看出與2019年相比,2020年西安中考有這些變化:1語數英分值不變,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各增加20分

2物理、化學、體育各增加10分

3歷史難度降低,首次閉卷

42020年中考不再考綜合素質測試,總分變為700分

考試時間

全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進行,時間為三天。

第一天上午考試科目為語文,下午考試科目為英語;第二天上午考試科目為數學,下午考試科目為物理、道德與法治,考生為九年級學生。第三天上午考試科目為化學、歷史,考生為九年級學生;下午考試科目為生物、地理,考生為八年級學生。

體育與健康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4月底前進行。

信息技術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5月底前進行。

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5月底前進行。

音樂、美術的終結性考試時間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課程進度并結合實際安排。

歷史閉卷如何拿高分?

第一,夯實教材基礎知識,努力構建知識網絡

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沒有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的理解,就談不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復習階段,同學們一定要"讀薄讀通"教材,注意教材知識的前后聯系,搭建起知識結構。

這種知識結構的搭建,可以分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進行。

所謂縱向,就是按照教材的邏輯順序,將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將教材中重要的知識點置于知識的網絡中。

所謂橫向,就是將教材中的某一個知識點置于整個體系中。

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要善于歸納,對教材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在進行知識的橫向整合時,多參考往年試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

第二,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識

注重與時事熱點的聯系復習過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教材的主干知識。

在往年的考試中,單獨知識點的考查已越來越不多見,更多的考查點放在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對于重大的有意義的事件多了解,并對這些事件進行分類梳理,認真研究,找出它們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嘗試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

第三,注重解題能力的訓練,進一步規范答題行為

選擇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它所考查的仍是學生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答好選擇題的關鍵仍是讀懂題干材料,在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分析,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排誤法或選優法對題肢進行取舍。

非選擇題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答題要求。

簡答題要求簡要概括,歸納出材料中的觀點,一般不要求回答為什么。

分析說明題重在分析,說明,是試題中對學生要求較高的一種題型。

解答好非選擇題的關鍵,是認真閱讀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理清答題思路,根據不同題型的不同答題要求,回歸教材,避免空話,白話,且在組織答案時要做到條理,有序。

第11篇

關鍵詞:英語教學;導入;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面對突然加大的學習任務,負

擔比起小學重了很多,特別是英語,更是成了大多數學生的“困難學科”。據學生反映,他們的課余時間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學習英語,就是這樣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怎樣才能引領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英語呢?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設計精彩導入是保證課堂取得高效的前提

在學習新課之前,是否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新課學習的效果,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我們教師就必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精彩導語。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Go for it)中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我用一首歌曲導入,學生在獲取有聲信息的同時,輕松地進入課堂。然后大家非常興奮地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等句子,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結合自己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列出本單元應掌握的知識重點,然后針對重點進行學習,這樣他們在學習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就輕松自如了,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教師可靈活選擇。例如,在學習新目標新版初二英語中的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我用的是圖畫導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在教人教版初三英語的Book 5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我帶領學生先進行discussing,討論在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么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是促進課堂取得高效的關鍵

過去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師講解強調知識點的記憶,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效率低下。要保證英語課堂取得高效,就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盡量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做到精講多練。比如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年級上冊中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我沒有在一開始就給學生分析講解一般過去時態,而是先與學生進行情景口語操練,talk

about somethingthe students did last week 。讓學生領會本單元的語言重點,引出主要句型。接下來我就讓學生分組合作,自主對重點句型進行練習,通過反復練習運用,讓學生能夠對重點句型熟練運用。最后與學生一起分析本單元的重要語法、重點句型并進行大量的口語練習,再利用典型的題目進行檢驗,讓學生鞏固掌握。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當中體驗了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快樂,并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成功喜悅,心理上獲得極大滿足。

總之,高效是現今社會所有行業所追求的,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也應響應時代的要求,不斷追求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氛圍,提供能讓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實踐的機會,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培養優秀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曉棠,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基礎外語教學與研究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08.

第12篇

關鍵詞:教材分析;調整;增減;替換;優化

仁愛版英語教材是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圖文并茂,話題新穎,生動有趣,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身的參與和實踐,感悟和體驗英語,進而逐步獲得語言運用能力。教材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于一體,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在新教材教學實施過程中發現,該教材中有些知識點分布零散,有些知識點呈現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有些話題設計的課堂活動超出了學生能力范圍,有些知識點偏離了學生認知能力范圍和生活經驗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在不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情況下,立足課標,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在此,我結合我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學習從“調整”“增減”“替換”“優化”四方面談談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

一、調整教材順序

對教材進行取舍和調整時,教師首先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對教材作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應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心理特點、學習規律和教學需要,可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這種調整可以對同一單元各話題的先后順序進行調整,將相關話題的內容進行整合教學,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構建知識體系,也可以將教材中密切相關話題的內容進行調整組織教學。例如,我在進行仁愛八年級(上)Unit 1 Topic 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后,接著教學Unit 1 Topic 3 I will take part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因為都是一般將來時的語法項目和有關sports的內容,通過兩個話題的整合,學生的知識就更加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且應用自如。對話題教學順序的調整,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他們更能牢固掌握和運用所學的一般將來的語法知識和有關sports的內容。

這種調整也可以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適當調整幾部分內容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自然和流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學生的對話,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增減教學內容

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重精讀、輕泛讀,課堂上可理解性語言的輸入量十分有限,這使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教師應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補充,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擴展相關教學內容。如,仁愛版八年級(下) Unit 7 Topic 2 Cooking is fun中涉及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健康飲食及餐桌禮儀等。因為學生在跨文化意識方面比較薄弱,教師應結合課文教學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的滲透。教師可將不同國家的人民和他們喜歡的食物設計成表格進行對比,并介紹西方人的飲食文化,中西方飲食習慣和餐桌禮儀的不同。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教師也可利用學生周圍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英語,這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熱情。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設法拓展教學資源途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語言及其運用,拓寬學生的學習和應用渠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別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這就要求教師在鉆研新課標的基礎上,對教材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了解教材中任務和活動的關系,這樣才能準確地制訂每節課的教學要求,從而更好地對教材進行剪裁。如,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 Unit 1 Topic 3 I will take part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 Section B本課課型為聽說課。重點活動是1a和3a部分。主要是如何用英語禮貌地制訂約會活動,包括見面時間和地點的約定和安排。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利用1c pair work進行重點功能句操練,我對2部分與功能句聯系不是很要緊的有關接力賽的聽力部分做了刪減,先不出現在本課的教學中,放到以后與接力賽有關的語篇進行教學。這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都有更充分的時間來學習以及運用功能句。學生也不會感到內容多而雜亂。這樣既突出重點又降低了難度,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三、替換教學活動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教師需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目標性和可操作性,并建成一個有梯度的聯系。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各種任務和活動中,能夠不斷地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從而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現行的仁愛英語教材中有些話題設計的課堂容量大,內容偏難。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能力,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難以達到教材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替換一部分教學活動使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使教學內容更加明確,目的性更強。如,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上) Unit 3 Topic 3 Could you give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Section B 的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是疑問詞+to do sth.語法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就比較費勁,因此本課里第三部分有關疑問詞+to do sth. pair work可以替換為兩兩對話、小組對話等活動討論學生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案。有關疑問詞+to do sth. 語法知識的教學,在這個話題的復習課中再進行。通過替換活動,鞏固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培養學生思考、體驗、合作學習的能力,強化語言運用和習得的過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優化教學手段

仁愛教材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以及信息的獲得。它不僅要求教給學生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使用語言和交際表達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和靈活性。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教材中的有些課文篇幅長、內容難,并且偏離了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此時,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應根據學生的認知需要和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新穎、生動、有趣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例如,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Unit 7 Topic 2 Cooking is fun! Section C是談論西餐的餐桌禮儀,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或一味要求學生熟記,學生沒有真實感受而且記住的難度較大,況且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通過網絡搜尋與西餐的餐桌禮儀相關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并進行有效地處理展示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這樣,教學信息的傳遞形式更加生動,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和逼真,學生思維更加主動,有利于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不僅活化了教學內容,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觀察和學習。教學手段運用得得當和巧妙,不僅能夠激活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課堂充滿活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課堂教學和教學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立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應多方位地鉆研教材,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科學合理的整合,實現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統一。這樣不僅能激活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而且能增強英語的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俞紅珍.英語教材的取舍與調整.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东乡县| 独山县| 武穴市| 肥乡县| 西乌| 东台市| 惠东县| 类乌齐县| 西乌珠穆沁旗| 衡南县| 永德县| 葵青区| 曲麻莱县| 苏尼特左旗| 乌什县| 云林县| 天津市| 海盐县| 苏尼特左旗| 武川县| 阿拉善左旗| 同心县| 云南省| 德州市| 荆州市| 延吉市| 玛沁县| 榆中县| 镇巴县| 巴中市| 鄱阳县| 澎湖县| 崇左市| 苍山县| 鹤岗市| 江达县| 余江县| 沿河| 桃江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