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計算機專業如何

計算機專業如何

時間:2022-09-05 20:16: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計算機專業如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注意格式檢查細節

北大信息學院屈婉玲教授介紹,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一般有8大部分:概述或引言、需求分析、設計方案和主要技術、具體實現過程、測試、總結、致謝、參考文獻。考生在撰寫論文時要按照格式進行,注意檢查細節。例如,引用資料要用腳注,關鍵詞一般要有4-5個。北大法學院金錦萍老師介紹,自考法律專業畢業論文標題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如有必要可考慮用副標題,補充說明論文主旨。一般分層符號為一,(一),1,(1)。

用好資料不要抄襲

論文寫作中,引用資料要注意得體及權威,還要注意不抄襲。法律專業畢業生小趙說,她的論文被導師認為引用資料不權威。后來,她到北大法學院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補充寫作,最終得到導師肯定,答辯順利通過。張主任表示,自考生走到申請畢業設計這一環節非常不易。畢業設計與答辯事關能否拿到學士學位,考生一定要重視,千萬不要抄襲。即便是與別人合作完成課題,自己的量要做足,要把自己參與的工作說清楚。

精心修改符合字數

屈老師介紹,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一般要達到3萬字。其中,編程代碼一般要求為2000-3000行,這個不是機器自動生成的代碼,一定是自己寫的原代碼。考生完成工作量才是答辯的前提。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小張認為,后期修改一定要控制字數,導師把關嚴,自己更要上心。自己所考專業要求論文字數是6000-10000字,她查找的資料比較多,初稿完成后竟寫了1、3萬字,導師修改2遍后,才定稿和答辯。中文專業畢業生小朱認為,論文后期一定要精心修改,看看段落結構是否完整,措詞是否準確妥當,一定要消滅文中的病句和錯別字,作為中文專業畢業生,如果出現文字錯誤,會給答辯老師留下極不好的印象,甚至影響論文成績。

了解程序心中有數

據了解,計算機專業答辯現場有專業老師組成的答辯小組,一般為5人左右,學生抽簽分配答辯組。答辯現場要考生做介紹和演示。考生要提前準備幻燈片,一般不超過20張,為論文核心內容。考生結合幻燈片介紹論文。答辯小組老師會根據考生論文提出問題,考生要實事求是回答。最后答辯小組老師打分,求平均分給出考生論文成績。大部分考生會達到優良。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小張說,答辯時分成了幾個小組,自己參加的小組有2位導師,負責指導自己論文的導師并不在其中。開始是他進行論文闡述,后來2位導師問了自己3個問題,回答得還不錯,順利通過。法律專業畢業生小趙說,答辯時,現場有3位老師,先是自我介紹一下論文的主要內容,然后3位老師提了3個問題,難度不大,自己答得不錯,最后論文成績為良。

及時上交不要拖沓

第2篇

關鍵詞:中職生;計算機;崗位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7-0000-01

How to Train Vocational Students of Computer Major Onto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s

Yang Yicui

(Chongqing Dazu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Chongqing402360,Chian)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computer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most obvious industries affected.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domestic policies,the industry is beginning to show business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better signs of stability.Only the computer industry for the better,we specialize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develop better computer,or computer science will move toward.

Keywords:Vocational students;Computer;Positions

面對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各大IT廠商都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技術革新為動力,成功地實現了變“危機”為“商機”,為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前段時間,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加強自身的理論實踐能力,特到重慶XX公司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工作實踐。在該公司工作中,一方面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看清了目前計算機行業所需要的人才,同時也給我校的學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沒有高明的技術,甚至有些中職學生到了公司,反而害怕去操作。為此,我認為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應該多向公司學習,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術,做到一上崗就有用武之地。

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畢業生數量的增多或質量的下降,而是學校沒有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不斷變化的學生。作為計算機教育者,如果我們能認真考慮這些因素,多深入市場,將滿足企業人才需求作為課程開發的依據,從而提高教育與培訓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將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培養和學無所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讓中職生學好計算機專業知識,并能走上合適的工作崗位呢?

一、加強專業課程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結構設置上存在隨意性和欠規范化。有的學校設置什么樣的課程并不完全取決于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規格,而是取決于師資力量或設備情況,存在因人或設備而設置課程的情況。我們要打破傳統編寫教材的模式,按照專業方向設置,縱向深化,對不同專業方向所需要的知識和軟件課程進行取舍,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社會實效性的培養。由于計算機專業所涉及到的內容很廣,而中職學生在校時間只有2或3年,所以課程設置要課程內容必須強調應用性,體現技能模塊化培養,課程設置要體現工作項目實踐化。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計算機教師的專業能力決定著教學質量,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尤其是我們學校現在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大多是剛從大學畢業的,我們不否定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素質不好,但是我認為在教育教學技術技巧方面還是欠缺。所以,在中青年教師的培養中,應注重使他們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較豐富的社會實踐工作經驗。多讓教師投身社會實踐,通過市場調研、實地調查、網絡了解等方式時刻關注市場動態,使教學活動更加適應就業需要,從而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思想的教育

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時,行為習慣比較差,到公司之后,不能適應環境,結果導致卷鋪蓋走人的局面。所以,在校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比較關鍵的一環,在學校期間不僅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還應該多讓他們了解公司的制度,特別是讓他們了解公司對于“獎”與“懲”的執行情況。比如該公司就是這樣規定員工,上班遲到扣工資20元,業績達不到要求,獎金為0,對于“獎”的方面,也是比較高的,業績為公司第一者,獎金加50%,對于這樣的公司規定,學生多半是無所謂的態度,而在公司里面,如果干得非常差,則連自己的生活都可能成問題。因此,在學生學習期間,可以讓他們利用假期或周末去體驗一下,增強他們危機感。

四、邊學邊實踐

課內的實驗訓練基本是任務驅動式、作業式,而訓練內容都是教師事先設計好的。而計算機在各領域中的應用不盡相同,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因此要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具有針對性的去參與實踐。正說“百聞不如一見”,學校可以把技能訓練場所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校內拓展到校外,面向職業崗位實踐。學生在學到技術后,如果不及時使用,可能會造成“刀不用會生銹”的情況。為解決這種情況,我認為一方面學校可以提供平臺讓他們去練習。 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或假期到這些掛鉤的實驗基地實地調查,了解計算機在各個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可以不定期的組織學生到公司去實踐,讓他們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又回到學校進行查漏補缺,從而在學生畢業后,能夠及時溶入到社會當中去。

在企業的實踐中,讓我對學生的培養有了新的認識,中職學校,就是要教授學生技能,讓他們在企業中去實踐,邊學邊鞏固,最終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做一個有用之人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其索”,讓我們職教計算機工作者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用人單位迫切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促進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走向進一步穩定與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5]1號

第3篇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平面設計;專業建設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中職教育迎來了新的春天。與此同時,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卻逐年呈現衰退之勢。

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普遍在嚴峻的考驗中求生存。一方面社會上對計算機從業人員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中職計算機畢業生專業性不強,就業率低,特別是對口就業率低,許多學生畢業時屢次碰壁后,只有進電器廠、印刷廠或其它與計算機相關性較低的崗位工作。部分學校甚至因為計算機專業當前的困境,就認定計算機專業已經沒落,從而取消開設計算機專業。

在這樣困難的形勢下,要突破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發展瓶頸,必須直面挫折,與時俱進,轉變思路,探索新路。

一、問題分析——客觀對待計算機專業的發展瓶頸

(一)正確看待計算機專業“邊緣化”。

隨著90年代中后期計算技術的加速革新、計算機產品的大幅度降價,計算機已走進千家萬戶。計算機專業也由八、九十年代的熱火朝天、高分競讀,到近幾年的冷冷清清。計算機專業已由一個主流專業,轉變為非主流專業。2011年,在一份題為 “新技術,新理念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實施和推廣”的專題報告中就提到,在招生中,很多學生都不愿意被調劑到計算機專業,不是學生本身不愿意選讀,而是家長從就業的角度,覺得讀計算機怎樣也沒有財會、模具、汽修專業來得實惠。

中職計算機專業面臨的被冷落和忽視的現實困境,并不是計算機專業本身的問題,但計算機專業突破瓶頸,迫在眉睫,只要找出問題,找準方向,重新定位,在計算機與人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的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計算機專業前途可待。

(二)合理定位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

一些學者認為,中職無法搞好計算機專業。一是因為中職層次的學生無法學好跨學科的知識;二是因為計算機已由一個獨立的學科逐漸轉變為其它學科使用的“工具”。

關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能不能跨學科學習,傳統的學科觀認為,要先學好基礎知識,再學習其應用,而現在職教改革正是要打破傳統的“基礎觀”。按照傳統的“基礎觀”,中職學生應該什么也學不好,因為他們的文化基礎普遍較低。但在實踐教學中,對于“跨學科”知識,通常不要求學生學得非常深入,例如,在計算機平面設計應用領域中,往往不要求學生對美術有多么高深的造詣,因為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更需要員工有熟練的使用工具的本領、較強的制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關于計算機“工具說”,計算機發展到今天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已不只是計算機專業的專屬工具,也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工具,而且計算機專業比其它任何專業都需要這個工具。這就好比剪刀是發型師最重要的工具,但它也是普通大眾的工具。對于中職層次的學生來說,正因為計算機的確是一種工具,所以我們無法要求學生去鉆研“純粹”的理論性強的、科學性強的研究性問題。中職計算機教學有一個基本的定位,那就是培養熟練使用工具的技術工人,而不是研究型學者。

二、問題破解——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調整專業方向

在2010年12月召開的“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會議”中已提出: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中國教育進入一個全面提高質量的新的歷史階段,教育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人才培養與人的就業緊密結合起來;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要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相吻合,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教育部副部長、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魯昕直接領導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新版修訂工作,修訂后的信息技術類計算機相關專業共有11個,包括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與信息服務等三個傳統專業,以及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網站建設與管理、網絡安防系統安裝與維護、客戶信息服務、計算機速錄、計算機與數碼產品維修等八個新增專業。

2011年,我校巧抓機遇,根據市政府“十二五”期間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目標,重點在大區域中打造“兩區兩城” 的戰略定位,結合近年來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對口率低,在校生逐年萎縮的困境,合理定位、整合資源,制定了以計算機平面設計為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應用和計算機網絡為相關專業群的專業設置調整方案,明確了培養適應區域行業需求人才的專業目標。

三、探索新路——建設以平面設計專業為重點的計算機專業群

(一)以市場為依托,更新課程設置,深入課程改革。

近兩年在本地區及周邊地區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等方式與企業緊密聯系,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多渠道了解市場對計算機平面設計、廣告制作、印前排版方向的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見表1)。結合企業對計算機平面設計人員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及時調整專業課程結構(見表2),制定合理的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和實訓大綱。通過調查論證,確保課程設置貼近崗位實際,對接職業標準,同時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確保課程改革遵循堅持為學生就業服務,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服務的基本原則,并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

表1平面設計人員崗位能力考核

(二)以能力為本位,開展培訓學習,提高教師技能水平。

俗語說,名師出高徒。以能力為本位的中職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教師要有精湛的技術,才能夠培養出能力出眾的學生。近年來,我校計算機專業為了改變專業教師經常忙于教學和管理,對專業技能安于現狀心態,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選送一批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各類設計課程培訓班,安排專業教師到設計公司脫產學習,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技能競賽,多途徑提高專業教師的整體技能水平和工作積極性。2012年,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參加省《工業產品設計項目》比賽獲得三等獎,實現計算機專業學生獲得獎項的歷史性突破;2012年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參加《全國中職美育課“創新杯”教學比賽》喜獲一等獎,參加市首屆職業院校專業教師職業技能大賽《網頁制作員》項目獲得二等獎……比賽的可喜成績讓學校對計算機專業突破發展瓶頸信心倍增。

(三)以校企合作為基礎,以頂崗實習為核心,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與信息服務業的高速發展相比,企業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缺口大,與此同時每年卻有相當一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用人需求不對接,傳統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嚴重脫節,造成學生無法勝任企業崗位工作。

采取“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中職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過程中,置身真實的工作環境,參與企業生產與管理,在企業文化熏陶中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提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近年來計算機專業為擺脫困境,在學校領導及教研室、教務處、就業辦多個部門的協助下,專業科教師對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相關企業開展實地調研,積極尋求校企合作,先后與三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達成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的協議。初步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從目前的合作情況來看,設計專業的優秀畢業生100%對口就業,學生滿意度高。

(四)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計算機專業教師,面對越來越多厭學的、將計算機當“玩具”而不是“工具”的問題學生,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已諸多“不合時宜”。隨著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創新,教師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課堂已由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師本教學模式,發展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教學模式,這對教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兩年,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如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德國的行動導向法、英國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以及英特爾未來教育專題課程——基于項目的學習。這些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讓原本乏味無趣的課堂變得生動而快樂,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同時,學校通過組織市級優質課例比賽、校級教學設計比賽、組內教學課件制作比賽等活動,有效促進專業教師教學方法改革,提升了教師專業能力,保證了教學質量。

(五)以學生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雙管齊下,保證就業質量。

就業問題是中職教育發展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是職業教育的工作重心,是衡量職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過去學校推薦就業工作是就業辦負責,負責推薦就業的教師對學生個體缺乏了解,僅僅是推薦就業崗位,就業率達標了,就業質量卻得不到保證。近年來,我校推薦就業工作也力行改革,改單一的就業辦負責為專業科和就業辦共同負責,雙管齊下。就業辦主要負責就業市場的開拓,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崗位;專業科教師負責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個體特點、結合工作崗位標準給學生一對一的崗前指導和培訓,并提供相關數據、就業方向、崗位要求給就業辦,確保了就業質量(見表3)。

表3學校近三年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就業情況對比

學校能巧抓機遇,乘勢而上,多項舉措建設以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為重點的計算機專業群,把握時代脈搏,合理定位,努力開拓,為我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M].2010.

第4篇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和定位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計算機日新月異的發展對其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概念、新術語、新技術源源不斷從國外引入,直接采用英文術語或縮寫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網絡的普及更是帶來了大量的英文信息;同時,計算機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計算機專業英語,如各種計算機術語的英文簡寫、各種操作系統的命令、軟件工具菜單及提示信息等。因此,掌握好計算機專業英語,對于計算機專業人員來說是必不可少。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這就決定了中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掌握熟練的職業技能技巧,就業后能順利進入職業角色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也決定了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必須突出基礎性,強調實用性,注重專業性。讓學生能夠熟悉專業英語詞匯和術語,運用專業英語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的現狀

1. 學生方面。

中職計算機專業大多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但目前的中職生,絕大多數英語基礎都不太好,尤其是理工科學生。他們詞匯量小,語法知識貧乏,不少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放棄了英語的學習。而計算機英語不但詞匯多,且晦澀難記;計算機英語的文章敘述嚴謹,句子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包含多個分句或一個甚至多個復合句,同時,文章中往往會大量使用被動句。因此,計算機英語對于本身基礎就不太好的中職生來講,難度無疑是極大的。另一方面,中職生對專業英語學習的意義認識不足,學習中不重視專業詞匯的積累,也不愿意花更多時間去進行系統的聽、說、讀、寫訓練,感覺越學越困難,從而造成對計算機英語的厭倦。

2. 教師方面。

計算機英語的授課教師普遍是‘偏科型’――講授計算機英語的教師要么是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要么是英語專業的教師。對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來講,他們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扎實,但課堂授課往往存在英語單詞發音不夠準確、對課文的語法現象講解不到位等問題,有的教師甚至是對課文句子逐一直接翻譯了事。而對于英語專業的教師來講,他們能準確而系統地給學生分析句子和講解課文。但是,計算機專業英語里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數據結構、簡明電路、信號與系統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對于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來說是陌生而復雜的。例如,在《Setting Up Windows》一課中提到:Most computers are equipped with one or more parallel ports, such as LPT1,and one or more serial ports,such as COM1.Port是計算機的接口,它分為parallel port(并行接口)和serial port(串行接口)。通常情況下,英語專業的教師對于并行和串行接口兩者之間的區別和特點并不是很清楚,備課的時候須花大量時間去查找相關資料。

三、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為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筆者在四年多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工作中一直進行著探索和實踐,盡可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成。

1. 恢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克服專業英語難學的恐懼心理。

在計算機專業英語的第一節課上,筆者會給學生展示一些計算機方面的詞匯,如Exit(退出),Interface(界面),Loading(下載中),Round(回合)等。而這些詞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有些學生甚至快而準地說出上述全部單詞的意思。原因何在?現在的中職生普遍喜歡玩電子游戲,這些單詞在游戲中經常出現,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記住了他們的意思。通過這個事例,教師可熱情表揚能掌握這些單詞的學生,同時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不要抱著畏難情緒,要相信自己,只要平時下點功夫,課本上的單詞一樣能記牢。

2. 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推動學生實現目標。

大部分中職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興趣,因此,教師在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幫其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以此形成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同時,教師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學生去實現各自的目標。例如,計算機詞匯對于中職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每一節課上,可用10分鐘的時間來鞏固詞匯。形式盡可能多變:聽寫,小組競賽背單詞,猜單詞,填寫單詞所缺字母等。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可再進行短語和句子的聽寫,作為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詞匯練習的成績,可作為平時成績登記下來,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謂一箭雙雕。

3. 輔以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使知識化難為易。

計算機專業英語詞匯量大,學生往往看到這些單詞就害怕,不愿意去記。另外,課文中的長句多,學生在理解翻譯句子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因此,課堂上不能簡單地對著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計算機新詞匯的構詞法:(1)合成詞:hard+ware=hardware硬件;(2)派生詞之前綴micro:microsoft、microprocessor、microcomputer,派生詞之后綴scope:microscope、telescope;(3)縮略詞lab=laboratory,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通過補充計算機詞匯構詞法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找到記憶單詞的訣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

由于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語法知識貧乏而混亂,教師有必要給學生重新梳理講解句型方面的基礎知識。英語基本的句型:Subject(主語)+Verb(謂語)、Subject(主語)+Link.V(系動詞)+predicate(表語)、Subject(主語)+Verb(謂語)+Object(賓語)、Subject(主語)+Verb(謂語)+Indirect object(間接賓語)+Direct object(直接賓語)、Subject(主語)+Verb(動詞)+Object(賓語)+Complement(補語)。在掌握這五種基本句子結構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劃分復雜句子的成分,從而準確理解句子。例如句子Every time you do anything with a computer, you are really talking to a program that is talking to the computer.對于這個復合句,首先引導學生嘗試劃分句子成分: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分別是什么?主句、從句如何劃分?句子成分和基本句型對學生來講,既基礎又重要。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學生才能循序漸進,一步步去理解計算機英語中的大量復合句。

4. 介紹新知識, 新事物, 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計算機方面的新產品,新概念層出不窮。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的IT公司及其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英文版視頻。中職生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能力也強。通過這些英文介紹,既培養了學生們的語感,也提高了他們學好英語和計算機知識的愿望。

5.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目前,中職學校擔任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師的大多是計算機專業教師,相對缺乏語言教學規律的相關知識,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常常只注重單詞和翻譯,學生興趣不大。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對于計算機知識往往局限于操作。培養人才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水平和素質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師應既具有豐富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科知識,又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才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改善教學效果。而目前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少之又少,因此要加大對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力度。要培養一批計算機英語知識扎實,同時又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師。計算機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之間要加強業務合作,定期培訓,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各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取長補短,尋求有效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師要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之處,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思考,不斷勇于探索實踐,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志綱,萬朝陽.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20).

第5篇

關鍵詞:如何開展;計算機專業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1003-2738(2012)04-0101-01

隨著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計算機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很多企業、工廠、個體戶也加入到計算機的大家庭中,而對于計算機高素質人材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很多技工院校都開設有計算機專業課,其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有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由于教育體制、地方保護等原因,招生難的問題在很多技工院校中出現,學校為了完成招生任務,生源的質量可想而知。而在技工教育中,很多教師都抱怨學生文化基礎差,理解力低下,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然很多學生家中有計算機,但對計算機方面的基礎知識,也只是知道表面的東西。在理論課堂上,時有集體睡覺的現象,甚至在實踐操作課中,也有一部分學生只對游戲、上網感興趣。這種現象的出現,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二是我們的教師在專業課的教學方式方法上創新不夠。在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中,我認為不能照本宣科,把步驟寫在黑板上就完事了。或者,在實踐課上,僅就課本的操作一個個步驟地演練。我們應該在教學的方法中來點創新,采用“先看果實再種樹”的逆向思維,把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以結果的形式展示,再提出任務,總結任務完成的方法,歸納得出所要掌握的知識點。下面,以我所在的技工學校為例淺談關于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

一、激發學生興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對某一門學科很感興趣,那么這門課學的相對就好一些;反之,則差了很多。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就要引發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不要嚇唬學生我這門課多難多不好學,讓學生一開始就對你的學科產生了抵觸心理,而應該從實際出發,讓學生對他尚不能解決的問題產生好奇,感興趣,我們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比用枯燥的理論解說更有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根據學生的層次建立符合本班級學生學習的知識。把以前的知識和即將要學的知識綜合起來,告訴他們學習的目的,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目標。其次要具有實踐性。很多上機操作應盡量避免完全理論化的任務出現,應該要有吸引力,要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是最重要的,有些任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揮和設計,這樣才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我在向計算機專業第二學期的學生講授《PhotoshopCS3》這門課的圖像處理的相關知識時,先向學生展示一張我在美國的照片,而當我告訴他們我并沒有去過美國而是利用《Photoshop》這門軟件合成的,這時學生們對這操作方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要求我教會他們,這時很多學生已經在討論他們要去哪里的話題了,都想合成一張照片放到網上,此時我知道學生的興趣已經培養成功了。

二、耐心輔導

當把學生的興趣培養起來后就要開始教授操作方法,由于軟件的操作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師不要急于去給出操作的詳細步驟,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分析,讓學生逐步找到問題的關鍵,在遇到困難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老師耐心的輔導,讓學生完全掌握操作的過程。

比如,要完成照片的合成,要讓照片產生真正去過這個地方的效果,那么兩張照片有什么相關的聯系嗎?兩者都是靜態圖片,為什么學生做出的效果會不相同呢?如何才能達到真實的效果,不會讓別人一眼就看出是合成的圖片呢?當同學們能夠發現問題,并且對比素材的效果,理解了不同之處是在于圖片的色差、色階等因素之后,同學們就會主動地查看教材中相關的知識點,從而也就掌握相關知識。當兩張圖片的色彩一致后,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可不可以加些效果來襯托圖片呢?此時可以再引導學生們制作倒影、陽光等效果讓圖片看起來更真實。

三、科學評價

當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要主動去提問學生,鞏固知識。提問時,可以全班提問也可以個人提問,發現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對于共同性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并指正。同時,在制作完成后,要對教學任務中的重點部分進行強調、講解、示范,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四、知識總結

第6篇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教學 學生

自2005年進入中職學校擔任計算機學科教學以來,已過去7個年頭了。在我的專業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多數要老師壓著學。這樣學習的效果比較差強人意,很多學生學了兩年,掌握的專業知識不多,動手能力不強,因此在畢業找工作不斷碰壁,中職生因此也給社會大眾留下了素質水平低下,不堪重用的感覺。結合這種情況,我認為是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的時候了近十年來,中職大規模的擴招,中職得到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生源的質量下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是現在中職教育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改變這種現狀,對我們中職教師來說也是責無旁貸的。

首先,分析一下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1.態度問題。現在的中職生來源一般是初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長期養成了漫不經心、混混濁濁。他們對學習要求太低,整天追求的是吃喝玩樂,缺乏精神上的追求,想要改變,不是一一的事。

2.基礎差,底子薄。在這些學生剛剛進入學校的時候,他們并不是比同齡人差的,也許是一時的貪玩,功課落下一點,從而得不到同學、老師的認可,學習積極性受到的打擊,于是,干脆放任自己,導致學習越來越差,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最終成為了所謂的差生。

3.中職學校的教育方法問題。近些年來,由于生源緊缺,招生極其困難,大多中職學校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招生上了,在教學方法、制度改革上明顯滯后。教師因為有招生任務,不定期要到外地去招生,因此沒有多少精力來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方法,以及定期培訓,促進自身專業知識提高。再者,教學內容有些與實際脫節,很難應用到工作生活中,因此對學生沒有什么吸引力。

以上是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具體分析我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又有一些特別的原因:

1.這些學生之所以報讀計算機專業,是因為在初中時玩電腦游戲或者網絡多,電腦接觸多了,他們升學了,同樣想以更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接觸電腦,甚至以這個理由來問家長要錢買電腦。

2.部份的計算機專業實操課需要連接網絡,如下載素材、教授網絡應用、常用軟件等,都要連接網絡。這就給了部分學生利用上課期間上課玩樂的時機,面對網絡的吸引,很多學生就把學習放在了一邊,這也是部分學生報讀計算機專業的原因。

3.計算機實操課多,在教室上的課相對少,實操課考勤相對來說難一點,這也給部分不想學習的學生鉆空子逃課提供了機會。

針對這些原因,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4.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盡辦法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興趣,盡管這個非常難,但我們不應該就此放棄。提高課堂生動性、多做相關的課件、把所教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等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肯不肯聽課,與老師的關系從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聯系。如果師生關系良好,即使這個老師的教學水平技能不好,學生也會盡自己能力去適應老師,從而也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好,即使教師水平再高,講課再精彩,學生也不會聽。那怎么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應該從日常的細節做起。如平時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多參加學生活動,接觸得多了,感情自然就深了。

6.教師提高業務水平。中職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應有憂慮感。首先要分配好工作時間,把招生與教學合理協調。其次要致力于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利用課余時間鉆研書籍,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同事間互相學習交流經驗, 以及向專家學者學習,爭取最大限度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7.對教學方法、方式進行改革。要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就要我們教師非常的熟悉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例如在教授EXCEL的IF函數這節課,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案例,用IF函數統計一個班級的成績。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能把自己的成績進行統計、排名,這樣,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學習效果也事半功倍。其次要提高教師的語言能力,講課語言要清晰流利,邏輯性強,同時最好適當的增加點幽默感,忌死板的灌注式講課。

再次,要合理分配理論課與實操課的比例。有些學校實驗設備不足,就加大理論課比例,這樣老師上課難受,學生學起來更感覺枯燥無味,學習效果很差。有些學校實操課太多,甚至沒有理論課,這樣后果就是有些理論知識在實驗室無法很詳盡的講解清楚,學生也學不到位。如在講授計算機WORD公式與函數這章節時,講到運用這些公式函數的形式、使用方法、容易出錯的地方等,要求講得很細致、詳細學生才能明白其中的緣故,否則死記硬背公式很快就會忘記了。而在實驗室,由于環境問題,機房的電腦開機聲、大功率空調工作聲、學生之間的說話聲等等,都影響到學生聽課的效果,因此,在教室上理論課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教案設計時應多增加趣味性元素。如在學習photoshop摳圖時,可以設計把人物放到不同的背景里,或者把兩個人的相片合成在一起;學習FLASH的MV制作時,找一些比較流行的歌曲,比較幽默的圖片來做MV,等等,通過這些有趣的案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還可以不定時的組織技能比賽,如五筆打字比賽、動漫制作比賽、計算機組裝比賽、網頁制作比賽等,通過競爭,讓同學來肯定自己,吸引學生參與的熱情,剌激學生對比賽內容的深入理解與探討,這樣也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些活動,學習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促進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方式上,也可以做些改革。傳統的評價方式是筆試,而我們計算機專業很多課程單多筆試上是很難體現學生的水平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必須得機試才能體現。我們可以考慮筆試和機試相結合,或者只考機試也未嘗不可。

成立各種形式的學習小組,如“傳、幫、帶”小組,通過把不同階段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老師要注意小組的學習進展,關心小組的成長。避免學習小組走錯方向,如把相互學習演變成優秀學生講,差生聽的模式。定期對小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對各小組間的競爭加以引導,以組間競爭促進組內合作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內聚力。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互助帶來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友愛,促進對合作學習的愿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要經常的表揚學生,定期給他們一點小鼓勵或者獎勵,這樣對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極大的幫助。事實證明,經常受批評、指責的學生學習的興致會逐漸的衰減,直至對此感到厭惡。

第7篇

【關鍵詞】計算機 實踐教學 操作技能

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環境下,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就業時的技能本領,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培養出社會和企業真正需要的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我們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理論教學課時偏多、實踐教學課時少的現象,相當部分實驗操作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較好實施,往往是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技能。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這就要注意抓好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

1.實踐教學的幾個環節

實踐教學總的來說可分為:上機實驗課、實訓、實習三個環節。

1.1 上機實驗課,通過上機實驗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因此,每一門課程中涉及到計算機操作的內容,應盡量增加學生計算機操作的課時。使學生掌握必須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能熟練掌握所涉及的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1.2 實訓,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能否將所學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應用于實踐,與實訓教學有密切關系。比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訓主要有文字錄入與文稿編輯、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的實訓是掌握微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的基本技能, 了解常用外設的安裝、使用及日常維護方法。

1.3 實習,是綜合性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素質各方面得到比較全面的、綜合的鍛煉。

2.制約實踐環節教學的幾個因素主要是如下幾個

2.1 過去由于對中等職業教育指導思想認識不足,重理論輕實踐,造成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理論水平低、實踐能力不強,無法在從事計算機系統管理,維護和應用的操作。

2.2 由于經費上的原因,無法建立相應的實驗室,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操作課時,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2.3 學生沒有從事專業實習的場所,名譽上是實習但實際上做的是與本專業毫不相干的工作。

3.加強實踐環節教學的幾點措施

3.1 加強實驗室及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要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就必須要有必備的實驗設備和實訓的環境,應盡量建立能滿足計算機專業所開設課程的實驗室,如:計算機基礎實驗室、圖像、動畫制作實驗室、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修實驗室、網絡實驗室等。要進行直觀教學,邊講邊實踐。比如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這一實訓,要求學生能熟練組裝一臺計算機,能正確診斷計算機軟、硬件的一般故障,同時要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相關外部設備如打印機、顯示器的一般維護維修方法。

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以各企事業單位、計算機公司、廣告公司為實習基地是培養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根據能聯系到的實習單位和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的特長可以分幾個不同的實習方向:

如軟件使用較熟練的學生到一些企事業單位實習,硬件操作掌握較好學生的到計算機公司從事計算機組裝及維修的實習,一部分學生到廣告公司實習,學校要專門派出教師巡回檢查指導學生的實習。

3.2 定期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考核機制實踐環節教學重在實踐操作,因此要充分利用現代的教學設備,加強直觀教學,現場教學,實例教學,精講多練。要注意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3.2.1 定期修改中職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根據未來崗位的實際需要將技術陳舊又沒有實用價值的專業課砍掉,補充一些新的在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有應用價值的技術課。

3.2.2 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與社會應用密切聯系,在講課過程中除講清楚操作步驟外,同時給出一些問題由學生去思考和解決,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例如在FrontPage2003中有關創建網頁之間的超鏈接的內容時,首先給學生明白網頁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超鏈接的方法實現,即使網頁之間不同在一個驅動器或一個文件夾上;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給學生介紹了超鏈接的操作方法,當學生掌握這一操作方法后要求學生將主頁改變保存位置,再打開這個主頁,觀察結果(發現問題:超鏈接失效),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通過這樣啟發教學,學生對這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3.2.3 實驗操作要有目的性、連貫性。注意調整教學方法,每次課都能做到講練結合,要使學生有成就感,覺得每次上課都學到了東西,都有收獲,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2.4 技能考核要靈活機動。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實際操作,考核學生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不同的課程就有不同的要求,例文字錄入主要是對錄入速度和正確率的要求;對網頁制作,動畫設計等課的考核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的想象力,規定時間完成作品的方式來考核。同時可結合社會上的技能考試來進行,構建課程教學與認證教育相結合的教學環境,如: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系統操作工職業資格證考試。通過對學生進行培訓和考試,使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促進就業。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提高,其教學內容也在不斷改變。因此一方面要求現有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進修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考慮通過校企合作,從計算機公司等企業外聘有某些計算機操作特長的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組建一支滿足教學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我們要通過不斷探索,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云松.計算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的思考. 教學與教法,2004,(3).

第8篇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

近年來,職業教育由于一窩蜂式的辦學從而導致現在雖然開設學校多、生源多,但培養出的學生普遍專業素質不高,就業率降低。要讓我們的計算機專業教學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我們就需要由現狀著手分析,尋找出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

一是教學設施陳舊。社會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加快,但是中職學校的計算機軟硬件設施更新速度相對緩慢,學生必要的學習軟硬件不能及時到位,因此學生在學習時不能夠及時地實踐所學理論知識,從而造成學生接觸到的計算機知識理論多于實踐,動手能力較差。長久于此不利于培養計算機操作技能性強的專業人才。二是教學手段單一,師生間的互動不夠。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巴、一本教材、一個演員,自始至終唱獨角戲,包打天下。結果一堂課下來,教師上課講得頭頭是道,口干舌苦;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一無所知。而且學生會形成惰性,不積極思考,被動接受,缺乏創新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三是學生認識不足。目前,由于高等院校的大規模擴招,分流了中職教育的大部分生源,導致中等職業學校生源不足,對于專業的選擇只能由學生聽之任之,從而造成中職學校的學生選擇計算機專業,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風式的。很多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認識不足,認為學習計算機專業,就可以更好地上網打游戲,而計算機操作和應用的基礎幾乎為零。學生學習普遍存在著消極、被動的想法,生源的層次問題日益嚴重突出。四是過于講求知識的系統性,不注重知識的模塊化教學。上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時,教師習慣于從計算機的起源、產生、發展,講到它的作用意義,再講到它的構造特點,尤其是講它的編程語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云里霧里的境界,讓學生產生了對學好計算機的恐懼感。我們教育對象是中職生,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興趣不高。因此,要因材施教,選取學生夠用的、適用的、想學的、能學好的知識模塊,如計算機基礎模塊中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Windows7、文字圖表處理Word、電子表格處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塊等。五是師資情況復雜。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組成相對復雜,部分是其他專業改行的教師,只有較少的專業院校畢業的教師。有些教師就職時間較短,因此教學經驗較為欠缺;有些教師則通過自學上崗,沒有受到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教學水平較低。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定位

中等職業學校在計算機專業教學方面不能夠局限于一般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方面應該有自己獨有的教學特色、理論和教學模式,突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為社會培養素質全面、操作能力較高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計算機專業教學定位就是由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方向決定的。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不同于普通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我們的計算機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計算機專業綜合職業能力,能從事計算機專業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方法

一是設計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計算機專業的課程一般都屬于要求具有較高動手操作能力的專業技能課程,因此,在專業教學課程的設定方面,應該以實踐上機操作為主,讓學生多動手練習,實踐理論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思考。專業課程的設計應該將重點方向定位于社會實際應用。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今后的崗位中,主要的應用就是實踐操作。只有讓學生多方位地全面掌握基礎,在基礎的層面上加深專業技能的培訓,才能讓學生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學生就業,因此,教學內容的設定應該與就業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勞動者和技能人才。二是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從根本上影響著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有的教師缺乏必要的實際應用動手操作能力,只能夠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師跟不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對學生來說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因此,我們要加強教師的篩選考核制度,嚴格要求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要對教師進行定期的考核;我們要建立明確細致的獎懲機制,注重提高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要重視教師的培養,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教師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為專業教學做好準備。三是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時代的發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從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重于“教”,目的在于體現“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需求”,體現“順應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四是更新計算機教學軟硬件設備。計算機教學應該緊跟計算機發展的步伐,中職教育重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中所需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的及時更新就必不可少了。只有讓學生掌握了最先進的、最有用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才能夠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辦學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就業率。五是建立以實驗室、視頻室為主戰場的教學模式。計算機課程具有操作性強、適于視頻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應采用以實驗室、視頻室為主戰場的教學模式。六是建立以多媒體技術為教學環境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為教學提供交互式的教學環境。教學內容里用文字和語言難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學課件可以直觀地呈現出來,既明了又生動形象。其次,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能聽、能看、能動手操作以及進行討論、交流的環境,可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七是建立以網絡為教學系統的教學模式。應有效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虛擬教室、遠程教學、分布式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技術的作用。如開設網上選修課,進行網上考試等等。開設網上選修課,可擴大選修課的覆蓋面,學生不但可根據自己的基礎和需要進行選修,且不受時間限制。

總之,計算機基礎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方法、理念等,均已經到改革創新的時候了,它們都已不適應現代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變化的需要,也不適應社會企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教學中無論是課程設計方面還是教學方法都應該與就業緊密結合。教師必須更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較高的綜合素質。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真正讓學生愿意學,學得好,學得輕松愉快,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 尹玲,《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

[2] 王紅梅、費文穎,《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

[3] 彭文暉,《論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新課程(教師)》,2010

第9篇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專業學生 3D MAX實戰能力學習評價

一、前言

中等職業計算機專業學生的3D MAX實踐能力,已經引起教育領域的高度關注,怎樣合理的運用及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來提高學生的3D MAX的實踐能力,是我們急需有待解決的課題之一,相關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二、3D MAX教學現狀

目前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概念的加強、系統性的加強)已不能滿足學生在學科教學課程體系中的應運,應該找到核心的目標來進行培養和實現,所以就應該進行3D MAX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首先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善于發現問題、有能力思考和分析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與此同時還需要具備一技之長。

(二)其次在3D MAX教學研究中,要提高3D MAX教學課程的效率目前還是個難題。

(三)現代社會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各種軟件的不斷更新,3D MAX學科教學的陌生課程了,但是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上課老師講解的課程步驟,學生消化不了,實踐課上學生不會操作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所以3D MAX的的實踐存在的問題就是動手能力差。

三、3D MAX課程設置

今后,要想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現在在中等職業學校《3D MAX》的教學課程中,就應該以就業為中心,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依據,課程要突出職業的定向性,使學生以學到知識、掌握技能為根本。我們通過以下幾點來了解一下。

(一)突出職業的定向性,根據職業寬基礎、活模塊的崗位特征。對《3D MAX》的課程進行模塊劃分(如:燈光與攝像機、材質與貼圖、建模、動畫、渲染等)。根據學生所對應的崗位和方向的不同,以上教學內容的模塊也要區別對待,但是必須保證所有教學模塊的基礎是基本概念教學。“寬基礎、活模塊”不僅解決了不明顯的教學效果問題,還解決了造成教學中的不突出的軟件本身的問題,突出了課程的職業定向性。

(二)培養職業能力,首先要具備掌握能力(職業崗位任務),學生就必須通過技術、技能、綜合知識的運用來完成突出實操技能的職業能力。《3D MAX》要求對造型、實體繪制等的操作必須熟練,還能更有效的掌握和應用功能的使用和參數的設置,它們(知識和技能)兩者之間的聯系是相互的。這門課程實踐性很強。教學課程《3D MAX》在安排的同時,要把實訓練習、課堂講解與實操演示相結合,在進行實訓教學時要加強指導和幫助實踐技能與技術理論的形成,還要更好的掌握他們之間的時間關系。為了今后廣大社會對崗位特征的需求,中職生就必須在保障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培養突出實操技能。

(三)授課內容的時效性,3D MAX軟件更新快,只有插件的最新版本才能使用。今后為了讓學生能跟上行業前進的步伐與今后的崗位實際相符,就必須根據自己所學的技能與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所以,授課的模式要隨時改革陳舊和過時的內容,吸收社會行業實際需要的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知識。

四、3D MAX 課程學習效果的評價

怎樣評價《3D MAX》課程的學習效果,首先要把職業能力本位的特點體現出來,重點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改變以往的評價手段(紙筆測試)的狀況。其次,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日常評價也是需要關注的,為了能充分的發揮和調動評價的發展性和激勵性,就需要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管理實行動態的管理方式。此外,3D MAX有許多認證項目,例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資格證書3D MAX圖像制作員,美國Discreet公司的3D MAX動畫工程師、3D MAX建模工程師認證,國家信息產業部三維動畫設計師等等。將課堂教學與這些相關的認證項目相結合,把這些反映技能水平的認證結果作為學生3D MAX學習效果評價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五、3D MAX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3D MAX》是一門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為了預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演示法、講授法等常規的方法外,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還得不斷的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也需要不斷的加強,現代教育媒介要科學合理的運用。可以采取以下的幾種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首先我們要精選典型案例,然后進行逐步剖析,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內容,這樣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互動教學法。在課程學習中,老師和學生要共同參與,一起學習,一起研究,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使學生被動變成主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三)啟發式教學法。根據知識的多面性和連貫性,啟發學生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所學的東西來不斷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學習新的內容,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句要從實際問題出發,從內到外、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程序結構化思想,思考并完成任務,這樣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五)小組合作教學法。學生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每個學生有自己具體的分工,通過合作來完成任務,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六、結語

綜上所述,3DMAX實戰是一種技能,也是計算機學生所必需要掌握的。為了讓學生走向社會能打下結實的基礎,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不斷的提高,不斷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吳柏雄,伍勵濤.中職新生計算機能力的調查與分析[J].計算機教育2009(3)

第10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開放式教學;構建體系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87-01

高職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重在突出實用性。高職教育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實際操作,早已顯現出與傳統教學模式更明顯的優越性。對于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自身特點,符合開放式實踐教學的探索。

一、構建計算機專業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理念

(一)通過開放式教學理論來完成知識指導。開放式教學理論的核心思想就是實現學生對知識的主動獲取。傳統教學中,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的途徑比較死板。學生學習的知識取決于教師掌握知識的程度和范圍。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無法及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計算機專業而言,開放式教學尤其重要,開放式教學把知識融入學生的實踐中,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下,能夠釋放壓力,使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達到預期效果。開放式教學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意境、情景、會話、合作等方式,讓計算機知識用實踐總結出理論。

(二)注重綜合能力培養,滿足職業需要。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育偏重工作實踐,在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中,要明確學生的職業需要,把知識設計放在如何讓學生適應崗位的基本素質、必要知識、綜合能力上,在課程上,注重能力培養,把能力培養作為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課程的核心內容。當前,政府和現代企業急需知識水平、組織能力、公關水平、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較高的人才,這些能力在高職院校中應該得到充分學習。高職院校要對這些必須的能力進行整合,把能力本位思想貫穿于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整個過程。

(三)確立實踐教學為主體,以教帶學。傳統的高校教學講究教師“教”的作用,一段時期里,甚至夸大“教”的作用。用教師教授水平衡量學生學習成績。教師很勞累,學生很疲憊。沒有達到教學雙優的效果。構建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把知識教授完畢之后,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對知識進行體驗和檢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把實踐作為教學的主體,強化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計算機知識的生動和豐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主體結構

(一)設計多重發展目標。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注重快速使用方法的學習。教學中要明確人才就業目標。對于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學員,發展方向包括文秘、文職人員、網絡管理、計算機維修等多種職業取向。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崗位操作能力超強的人才,所以在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要把學生課程設置成直觀、周期短的知識體系,容易學習并且容易操作。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應該能夠短時間適應國家與社會發展趨勢,融入到經濟發展中,并且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高校培養學生的主要優勢就是人才適應的多面性。

(二)知識體系的立體式設計。高職院校的計算機開放性實踐教學把計算機課程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術實踐。實踐課程是檢驗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最好的方式,計算機教育應該以實踐為中心環節,把三個教學方面緊密聯系起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課程設計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把教學過程作為課程設計的滲透,既要有側重點,又要照顧全面,計算機技術具有關聯性,對計算機課程的設置也要遵循關聯的原則,化解教學中的矛盾,把計算機教學設計成立體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方式、分層次進行教學,完全實現培養的人才的時效性。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和諧統一。計算機教學注重實際操作,在教學實踐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課堂設計,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和實地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難點時,學校邀請專家進行講解,教師應該在這個時候,引導學生跟專家進行交流,討論出成績,學生可以根據專家的建議和意見改善學習中的錯誤方法。

三、實現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方法

(一)實行教師素質與學生素質的共同提高。教師是一直我國教學中的主體,教師素質決定了傳授知識的程度和水平。提高教師素質是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的重點。計算機專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專業知識,更要具有指導能力,計算機知識是比較復雜、難度較高的科目,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教授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方法。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構建教學體系的關鍵。同時,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尤為重要,教師要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學生在學校要德育智育全面發展。

(二)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實行監測和考評。高職院校應該建立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教師教學過程應該經過適時監測,這種方式實現了對教師和學生的雙重監督。同時,建立教學效果考評機制。教學效果是衡量知識傳授程度的標準,學生是否能夠主動認真的學習和訓練,是受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監督和檢查,可以有效避免教學中的盲目行為。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科學設計課程,整合知識體系。課程設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課程和教學方式要想達到完美統一,就要逐步建立實用性和應用性的教學平臺。利用校內與校外的共同資源,建立計算機專業的模擬實驗室,做好訓練計劃和訓練考核。把訓練學生活動辦得高效、和諧。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操作能力和及時處理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是職院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國高職教育會逐步擺脫固有觀念的束縛,逐步實現教育教學的新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智祥等.論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J].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

[2]趙志群.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習新理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6).

第11篇

摘要:通過詳細回顧軍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英語”建課和改革20年來的思路、方法、特點,闡述了該項教學的內容選取、結構組

>> 中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如何為專業課程服務 從ESP理論談高職計算機類專業英語課程建設 淺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 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若干思考 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淺析 談呼倫貝爾學院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 《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思路之探索 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初探 基于網絡課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淺談對本科《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思考 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優化探究 高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成人高校“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高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改革與教學方法研究 貫穿整體專業課程學習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 淺談如何提高中職校《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的教學效果 五年一貫制計算機應用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的創新 高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中的詞匯學習策略初探 學習小組的建立對高職計算機專業英語課程的影響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15]于歆杰.研究型工程教育的特點與實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41-44.

[16]原亮,丁國良,楊文飛,等.計算機組成原理20年建設效果回顧與展望[J].教學研究,2010,33(5):34-37.

[17]原亮,巨政權,滿夢華,等.仿生層級標定與電磁仿生模型建立[J].高技術通訊,2012,22(6):631-637.

[18]原亮,張政保,寇應展.ARM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的研究生教學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30(4):60-62.

[19]國際雙語教學資格開始試點[EB/OL]..

[20]王莉穎.國外雙語教師在職培訓模式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5,(11):78-81.

第12篇

關鍵字:計算機教學;實用性人才;計算機應用;課程設置;校企合作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how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lleges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level,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personnel reques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work, from how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on the computer tal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resent comput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s of advice,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purpose, reform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and carry ou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the computer teaching; Practical tal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Curriculu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個國家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層次的,即需要大批優秀的理論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優秀的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必要求學生掌握深奧的理論知識。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

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

職業院校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例如:清華、北大),我們是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也是讓人人成功的教育,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已經邁入“技能時代”并逐步向“高技能時代轉移”。所以招生就業要與市場接軌,學生成為能手,市場就業搶手;要用企業的理念來做職業教育,必須體驗“三個一致性”—校內教育與企業的一致性;人才培養與充分就業的一致性;職業學習與職業生涯的一致性。不培養數以萬計合格畢業的失業者,只打造高新收入技能達標的上崗者。

專業就是職業,專業建設的復合性,一專多能。計算機教育也是就業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就業基本技能和創新素質的重要方面,計算機專業及非計算機專業,都要開設不同方向的計算機課程。在現今激烈競爭的情勢下,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實際操作的強弱,已經成為衡量高職高專畢業生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利用計算機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擴大學生就業渠道,是計算機教師的主要教學責任之一。職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就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主旨,實現真正的就業導向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的現狀:

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尤其是網絡應用的普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應用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計算機專業的教育也得到了發展。但現狀是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缺乏實際應用開發設計能力,不能很好地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中。計算機專業就業市場上一方面是企業急需大量的人才,卻難以選擇到滿意的求職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就業率持續走低。在計算機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及時調整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向及教學方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人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

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過剩,而是供需結構性失衡。通過調查發現,企業中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對應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社會對計算機應用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對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這樣不僅要求學校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專業技能和技術素養,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崗位操作技能。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并將繼續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計算機專業的就業領域也逐漸擴大,畢業生可在計算機相關崗位就業,如:技術咨詢、軟硬件開發、技術支持、網絡集成、系統管理等專業技術崗位。也還有許多非計算機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計算機專業相關技術的人員。

目前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與社會發展脫節。

在課程設置上,偏重理論教學,對于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卻有些單一。

2、教學方法與內容滯后

目前大多數院校的 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專業設置方案,未能與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同步前進。

3、實習實踐環節缺乏

大多數院校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作為實習實踐環節,沒有到對口企業上崗實習,與企業應用脫鉤、缺乏系統、全面的、充分的實習實踐環節。

4、師資建設滯后

教學一線的教師多屬于理論型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無瑕從事應用項目的開發科研工作,缺少實踐應用經驗,無法在計算機應用上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建議。

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

綜合以上分析,為促進我國信息化進程的發展,為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不僅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專業技能和技術素養,使學生具備相應的崗位操作技能,需要根據目前實踐教學現狀制定新的培養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长岭县| 肥东县| 延津县| 定结县| 上饶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丰城市| 太仆寺旗| 拉萨市| 岳阳县| 南平市| 红安县| 扬州市| 密云县| 包头市| 波密县| 治县。| 新巴尔虎左旗| 浙江省| 通化县| 襄汾县| 怀柔区| 阜康市| 镇原县| 玉树县| 峨眉山市| 略阳县| 长顺县| 鹤峰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于都县| 郎溪县| 达拉特旗| 永宁县| 日照市| 乌恰县| 白山市| 和平区| 丹巴县|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