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2 10:37: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計算機后端開發,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摘 要】在云計算環境下,計算機軟硬技術、架構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的對計算機應用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本文采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對云計算的定義、云計算的架構模式以及云計算的應用和其安全性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 云計算;中間件;“云端”服務器;互聯網
1 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是在通信和互聯網的發展比計算機的發展速度更快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產物[1]。假如你是一家大公司的經理,你的職責是為你所有的員工提供工作中必需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光提供計算機硬件是不夠的,還需要購買相關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以及相關軟件的許可證。
隨著公司的壯大員工不斷增加,你必須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工作所需的一切應用軟件,為他們提供一些專業軟件的許可證。如果只需要加載一個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將允許員工登錄到一個基于Web服務的主機上,遠程主機上擁有這家公司所需的包括電子郵件、文字處理和復雜的數據分析程序等應用程序,不需要再為每個員工單個安裝相關的程序了,這就是所謂的云計算。公司員工只需要關注自己的核心業務,不需要成為一個“業余的計算機工程師”。本地計算機對硬件和軟件的需求降低,只要能夠滿足云計算系統的接口軟件運行即可[2]。
2 云計算系統的架構組成
云計算系統總體分為兩部分:前端和后端。這兩部分彼此通過網絡連接,這個網絡就是互聯網。前端就是計算機用戶或者客戶,后端系統就是所說的“云端”服務器[3]。
前端是客戶通過自己計算機網絡訪問云計算系統上自己所需的應用程序,根據客戶的需求云計算系統為其提供相應的用戶界面。例如基于Web的電子郵件系統,主要利用現有的Web瀏覽器如Internet Explorer或Foxmail等來訪問“云端”服務器上郵件系統。其他獨特的應用都可以通過特定客戶端應用程序從“云端”服務器上獲得專業級的服務。
后端是基于互聯網的各種計算機服務器系統和數據云存儲系統,為客戶提供“云端”的各種服務。理論上一個云計算系統可以包括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程序,從數據處理到視頻游戲等,每個應用程序都有自己的專用服務器,都有專業的團隊對其進行相關的維護和管理[4]。
所有“云端”服務器服從中央服務器管理,中央服務器根據客戶和網絡的通暢情況確定客戶使用哪個“云端”服務器的服務,確保客戶使用的順利,它遵循一套規則即協議,采用一種特殊的軟件稱為中間件。中間件根據許可允許聯網計算機互相溝通,通過專業軟件,在一個物理服務器上運行多個虛擬服務器,每個虛擬服務器運行其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是一套在云計算環境中的開放式基礎架構虛擬化平臺,服務器的虛擬化減少了更多的物理機器的需要[5]。
如果一個云計算的公司有很多客戶,可能就會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客戶把大量的數據存儲在“云端”服務器上,云計算系統所需的存儲設備至少是兩倍的存儲容量,需要把客戶的存儲的數據保留至少兩份或更多。這樣就可以防止一旦某個存儲服務器癱瘓,別的服務器還可以繼續提供服務,對客戶沒有任何影響。
3 云計算的應用
云計算的應用是很廣泛的,通過正確的中間件,云計算系統可以在客戶端執行所有的應用程序。從一般的字處理軟件到一些專業級軟件的應用,還可以為特定的公司定制在云計算系統運行的應用計算機程序。
云計算系統可以說無處不在,客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訪問他們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可以使用任何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訪問云計算系統。數據不會被限制在一個硬盤上、某個用戶的計算機上或一個公司的內部網中。
云計算系統的應用帶來硬件成本的下降,減少在客戶端先進的硬件需求。在客戶端不需要最快的計算機設備,云計算系統為你提供更先進的計算機設備。你可以買價格比較合理、處理能力夠用的計算機終端連接到“云端”服務器的中間件,不需要足夠大的硬盤,因為你的數據存儲到遠程計算機的云存儲上[6]。
一個公司或某一個客戶可以同擁有向云計算系統的公司購買他們所需要的應用軟件的服務,本公司不要購買相關軟件或為每一個員工購買軟件許可證,只需要根據本公司的應用要求向云計算服務公司支付計量收費來使用云計算系統即可。
云計算系統的后端如果是網格計算機系統,那么客戶端用戶可以利用整個網絡的處理能力。通常情況下,科學家或研究人員工作和計算都跟復雜,通過他們的個人電腦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他們的計算任務。在網格計算系統中,客戶可以通過客戶端把需要的計算任務通過云計算來處理,云計算系統利用本網絡內的所有可用的閑置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來參與計算,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計算速度[7]。
4 云計算存在的問題
云計算最大的問題是云計算系統安全和隱私的保護。
如果一個公司把本公司的與業務相關的一些核心數據存放到不是本公司的設備上,而是存放到公共網絡的某個地方,的確讓公司高管們擔心。它們在使用云計算系統前會仔細考慮這些關乎公司命運的核心數據存放的安全性。因此,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必須具有良好的聲譽,具有可靠地安全措施,具有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擁有專業級的管理團隊和最先進的技術來維護客戶的所有信息數據[8]。
隱私的安全性也是客戶考量使用云計算系統的關鍵因素。一個客戶可以從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登錄云計算系統訪問數據和使用應用程序,他可能就會影響客戶的隱私安全問題。云計算公司就需要提供保護客戶隱私的安全措施,一種方法使用認證技術,每個用戶提供獨立的用戶名和密碼,而且具有嚴格的用戶名和密碼申請程序以及用戶名密碼找回的安全評估;另一種采用授權格式,每個用戶只能訪問和他或她工作關的數據和相關應用[9]。
5 結束語
云計算的發展前景廣闊,它應用廣泛為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快捷和便利,同時云計算還存在著技術、管理與法律風險,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優勢、加強法律對云計算的約束力,讓人們越來越放心的使用云計算系統。
參考文獻
[1]曲偉平,黃小龍,潘大勝.網格計算的優勢及安全技術[J].電信快報,2009,9.
[2]黎春蘭,鄧仲華.論云計算的價值[J].圖書與情報,2009,4.
[3]宋麗華,姜家軒,張建成,等.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平臺關鍵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1.
[4]戴新發,袁由光.一種嵌入式實時分布系統的安全策略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1,5.
[5]發改辦高技.關于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J].信息化技術與信息化,2012.
[6]李(Li,M.),貝克(Baker,M.).網格計算核心技術[M].王相林,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7]許曉馮.淺談云計算及應用[J].信息化研究,2010,11.
[8]肖征,郭風雷.典型分布式計算技術的分析和比較[OL].,2009,2.
【關鍵詞】嵌入式;arm;TCP/IP;裁剪
一、引言
近年來,基于ARM體系結構的32微處理器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消費電子、無線通訊、工業控制、網絡應用等,而Interniche tcp/ip協議就是廣泛應用于ARM上的嵌入式協議棧。
現代視頻監測技術是一門綜合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技術,由于其具有直觀、方便、信息內容豐富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交通、電力、智能辦公大廈等各種場所。網絡視頻監測系統因為能夠實時、形象、真實的反映被監測對象的具體特征,成為現代化管理和檢測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目前新興的基于嵌入式技術的網絡視頻監測系統與我們以前使用的傳統的監測系統相比較,由于他的體積小、成本低、穩定性高、實時性好,因此應用與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具體內容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是對人們對無法直接實時健康到的場所提供實時的、真實的被監測對象的畫面,作為即時處理或事后分析的一種手段,集成了預防、監視等功能,從功能上可分為:前端、傳輸和后端三大部分。
前端部分一般由攝像機、鏡頭、防護罩、安全支架、云臺、解碼器等組成,主要用于對被監測場所攝像。
傳輸部分包括同軸電纜、光纜或雙絞線等組成的有線傳輸媒體用于將前端信號傳至后端,并為前端攝像機和解碼器提供電源和控制信號。
后端部分則由視頻畫面處理器、錄像機、矩陣切換主機、控制鍵盤、監視器等組成,對前端傳送來的視頻信號進行分割、處理和記錄 。
本系統以32位arm920T處理器S3C2410A為主控芯片,操作系統采用嵌入式linux,協議棧采用nichelite,對基于嵌入式網絡的視頻監測系統做了研究型的探討。著重研究:
1)嵌入式系統下視頻的采集;
2)嵌入式系統下視頻的壓縮;
3)嵌入式系統中TCP/IP的裁剪;
4)嵌入式以太網中數據的傳輸;
5)嵌入式系統中文件的自動存儲。
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視頻的壓縮和解壓縮以及TCP/IP的裁剪。
2.技術考核指標
(1)視頻順利采集;
(2)視頻能夠流暢傳輸;
(3)視頻能夠流暢查看;
(4)視頻能夠自動存儲。
三、開發步驟
(1)arm嵌入式系統的組成和開發環境的搭建,重點研究嵌入式系統與一般開發環境的不同,根據其特點,搭建合適的開發環境,為以后的研究鋪平道路。
(2)系統的總體功能和總體設計,在這一部分,研究了系統的主要功能,系統設計的步驟,及各部分實現的具體功能和主要事項。
(3)系統的的開發和實現,這一部分主要探討系統的詳細開發過程,每一部分功能的具體實現,其中主要包括linux系統的移植,交叉編譯環境的調試,nichelite 協議棧的特點,支持的主要協議及使用方式,設備的驅動程序的加載,vivi的燒寫及各個功能的具體開發過程。
四、總結
本系統的實現目標是將異地分布視頻監測點和嵌入式視頻客戶端通過IP通信網實時地組織起來,使人員能夠監控到遠程視頻采集終端采集到的實時圖像。
本系統的實現方案是:
1.用軟件方法實現基于H.264視頻編碼標準的編解碼器,采集終端運行于windows xp平臺上,通過有線方式接入IP網,完成視頻的動態實時采集、實時傳輸。
2.服務器也運行于windows xp平臺上,通過有線方式接入IP網,保存終端和客戶端的信息,實時顯示它們的在線信息,提供命令中轉機制并實現權限控制。
3.客戶端運行于嵌入式Linux環境,接入IP網,實現控制遠程攝像頭,視頻的接收、解碼與顯示功能。
參考文獻
[1]康一梅 張永革 嵌入式軟件測試(嵌入式系統系列教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7.
[2]汪明虎,歐文盛.ARM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入門[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136.
[3]張紀坤,張小全.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技術詳解——基于ARM[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簡介:
網站技術課程建設計算機教育一、當前網站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陳舊:多年不變的教學內容,跟不上IT產業發展的速度,我們都知道,計算機技術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是飛快的。沒有一種技術是永遠一成不變的。在IT界沒有老資格,做了多年的程序員也要不斷的學習才能穩住腳步,甚至對于新技術要和新入門的程序員一起學習。然而,我們學校的課程,卻多年不變,或者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對于計算機這種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技術,學生很難再畢業之后馬上融入角色。
2.課程建設與企業真實需求不適應:就我們學校而言,盡管是職業學院,但我們也沒有體現出職業學院的特色,課程體系也基本上和大多高等院校一樣,偏重學術理論研究。
二、目前互聯網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與相應的工作職能
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是我們職業學院的辦學理念。所以我們先分析下目前互聯網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與相應的工作職能。網站的基本流程:策劃――設計――前端頁面開發――網站后端開發――測試與運營――數據庫管理與維護。
1.策劃
在現在的企業中,負責策劃工作的職位叫做產品經理。負責新項目的策劃和在開發項目的各流程整體協調工作。產品經理要熟悉互聯網的整體環境,還要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要求具備一定的經驗,一般都來源于企業內部的編輯或技術人員的轉型。
2.設計
設計師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及審美能力。對整個互聯網環境也要有深入的認識。
3.前端頁面開發
前端開發有兩個方向,第一網頁構架師/builder,使用html+css標準化頁面布局。二是網站前端開發工程師,做JavaScript前端應用開發技術。網頁構架師/builder,做的工作有點類似與建筑工人,砌墻碼磚的。技術含量不高,卻人才需求量大。
網站客戶端結構分為三層,html顯示層,css表現層,JavaScript行為層,目前市場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高,但具有相應技術能力的人卻不多。所以現在屬于熱門職業。
4.網站后端開發
后端開發工程師/程序員,制作網站服務器端web應用程序,目前市場有三種主流技術,LAMP,J2EE及.NET技術。
LAMP技術采用Linux服務器+Apache web服務器+Mysql數據庫+php程序語言。Linux,Mysql,php都是代碼開源免費的系統,所以很都公司選擇他因為開發成本低。php是一種弱類型語言,簡單易用,可跨平臺,開發周期短。所以為現在市面主流產品。
目前很多學校都沒有php的課程,所以php的程序員較少,但市場需求很大。相對我們學生的能力,在學校開設php的課程較有優勢。
5.測試與運營
在網站運行過程中,要考慮網站的市場推廣,seo搜索引擎優化,域名,以及用戶可用性等問題。要求對網站的經營理念掌握一定的能力。在學校里,我們可以側重培養學生的互聯網應用能力,以及對互聯網的市場敏感性。
6.數據庫及服務器的管理和維護
在網絡公司,這部分不屬于站內的開發人員。網絡工程師并不關心上層跑的什么程序,只負責安全管理,及正常運行,網站安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三、基于人才市場需要的網站技術課程體系研究
基于人才市場需求的網站技術課程體系研究主要是分析目前人才市場對網站技術人才的崗位需求,掌握網站技術人才需要具備的職業素質,我們大膽創新勇于實踐,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建設與市場需求結合的網站技術課程體系。
1.課程體系目標定位
我校網站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扎實的有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較強的網絡系統的規劃實施管理和維護、信息安全保護、動態網站的設計與制作、網絡產品技術支持等能力,具備良好職業道德與素質的高技能人才。
2.課程教學內容選取
結合課程體系目標定位,該課程在教學內容選取上主要是基于人才市場需求注重技術應用,網站技術開發課程包括以下幾部分:
網絡技術專業分兩個方向,網絡工程方向和網站建設方向。其中,網絡工程方向培養掌握局域網的組建、管理與維護,網絡產品銷售,信息安全保護,網絡系統的規劃與實施,特別是網絡設備的安裝、配置和調試等知識和技能的高級實用型人才;網站建設方向培養具有面向計算機及網絡技術應用領域,能夠從事局域網的組建、管理與維護、小型網站的規劃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WEB應用程序開發等工作。
3.課程教學方法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突出強調職業崗位針對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和技術創新能力。
(1)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
很多現在從事IT行業的技術人員,非科班出身,個人的興趣是促使其學習的一個動力源泉。培養學生對IT行業的興趣,是教育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從課上到課下,多接觸,多實踐,多看相關業內的新聞。
(2)注重實踐教學,注重工學結合
做IT行業吃苦熬夜是家常便飯。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得不到實踐鍛煉,也沒有效果。課上的知識量僅僅是領進門的過程,如果想真正學好,要在課后不斷的積累。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突出強調職業崗位針對性,針對市場需求循序漸近的展開教學。通過工學結合,既可彌補老師投入實戰經驗的不足,也使學生較真實的接觸到實際應用,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接軌。
(3)強調團隊合作
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團隊合作,在教學中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分組完成各項任務,培養和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意識、競爭意識等職業素質的培養。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RFID(無線射頻識別)目前廣泛應用于企業的供應鏈中,同時美國的軍方也使用這項技術追蹤物資,不過因為信息安全問題的存在,RFID應用尚未普及到至為重要的關鍵任務中。由于目前RFID主要應用領域對私密性要求不高,對于安全和隱私問題的注意力太少,很多用戶對RFID的安全問題尚處于比較漠視的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抱怨部署RFID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盡管企業和供應商都意識到安全是個問題,但他們并沒有把這個問題放到首要議程上,仍然把重心放在了RFID的實施效果和采用RFID所帶來的投資回報。然而,像RFID這種應用面很廣的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在破壞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RFID系統的安全問題,隨著應用擴展,未來遍布全球各地的RFID系統安全可能會像現在的網絡安全難題一樣考驗人們的智慧。
信息安全對RFID的重要性
目前針對RFID系統的攻擊主要集中于標簽信息的截獲和對這些信息的破解。在獲得了標簽中的信息之后,攻擊者可以通過偽造等方式對RFID系統進行非授權使用。有研究結果表明,在不接觸RFID設備的情況下,盜取其中信息也是可能的。另外,RFID的加密并非絕對安全。RFID的安全保護主要依賴于標簽信息的加密,但目前的加密機制所提供的保護還能讓人完全放心。一個RFID芯片如果設計不良或沒有受到保護,還有很多手段可以獲取芯片的結構和其中的數據。另外,單純依賴RFID本身的技術特性也無法滿足RFID系統安全要求。
安全廠商RSA安全公司(RSA Security Inc.)研發中心RSA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兼主管巴特?卡里斯基(Burt Kaliski)認為,在標簽、網絡或者數據層面都有可能出現安全隱患,如果執行現行的安全標準,會帶來一些問題。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科學家稱,正在取代無所不在條碼的廉價無線電芯片(RFID)不僅威脅隱私,而且很容易受到電腦病毒攻擊。
澳大利亞的實驗證明,RFID的安全并非滴水不漏,一旦遭攻擊恐無法正常運作。澳大利亞埃迪科文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頻率切換技術不能阻止拒絕服務攻擊,因為標簽本身不能切換頻率。標準的“Gen 1(第一代)”RFID標簽和讀取裝置已被證實無法工作。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證明對RFID發動有效的攻擊是完全可能的。在試驗中,在被加載過量的數據后,標準的“第一代”RFID標簽和讀取裝置就無法正常運行了。該大學的SCISSEC 研究小組警告稱:較新的UHF 類型的RFID標簽中已經發現存在缺陷,應當引起試圖在關鍵任務系統中部署它的組織的警惕。
盡管許多公司都在它們的供應鏈系統中測試RFID,美國軍方已經用它在跟蹤物資供應,但目前它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在人命關天的系統中。據研究人員稱,標準的“第二代”RFID也會受到破壞。第二代RFID標簽比第一代RFID標簽更先進,能夠以4 種不同的速度運行。RFID讀取裝置可以通過在不同的頻道間切換與RFID標簽通信。由于在遇到干擾時能夠切換頻道,這種通信方式被認為是安全的。
其他的研究人員也發現很多RFID裝置,從貼在商品上的芯片到讀取標簽信息并將信息傳輸到數據庫的掃描儀都存在缺陷。他們擔心未來數月內與RFID有關的病毒及黑客攻擊可能會快速上升。
管理安全服務商Counterpane Internet Security公司的首席技術官Bruce Schneier表示,一塊RFID芯片就是一臺微型電腦,只是沒有屏幕和鍵盤,但可通過無線電與外界取得聯系; RFID也可能不會被黑,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將是計算機歷史上第一種不會被黑的電腦。
同時,隨著RFID芯片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它們受到攻擊的危險也越高。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信息安全研究所的技術主管和計算機教授Ari Rubin稱,新一代電腦通常更復雜、功能更多,引發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拔覀円淮未蔚匕l現安全只是一個相對的狀態,任何安全系統都是被高估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Rubin說道。這位計算機系教授在此之前,還發現了不少系統所存在的漏洞,其中包括美國大選的電子投票系統以及Wi-Fi網絡。
這些安全問題將會嚴重阻礙RFID系統的應用推廣,因為公眾害怕存放在 RFID 標簽上之資料,會被未經受權的第三者取得。而商業方面僅僅從零售業來看,RFID 標簽于零售業的應用明顯能為大型零售商提供全面的消費者行為數據,令消費者陷入不利的環境或將對大型零售商造成商業優勢,形成壟斷的局面。
而對這些RFID安全漏洞可能帶來的危害,惠普實驗室負責RFID技術的首席技術官Salil Pradhan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使用條形碼好比行駛在城市街道上,就算撞上了人,危害也很有限。但使用RFID好比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你離不開這個系統,萬一系統被攻擊,后果不堪設想?!?/p>
因此,專家們都認為,在這項技術大規模應用之前有必要提前解決預計出現的安全隱私問題。這也是為什么RFID行業呼吁建立安全機構的原因?!拔覀兠鎸ψ畲蟋F實問題是,零售商、消費品制造商等在不斷推動RFID的應用,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級別的安全,或者說,他們愿意花錢達到怎樣的安全級別?!毙酒圃焐痰轮輧x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Inc.)RFID供應鏈產品總監托尼?薩貝蒂(Tony Sabetti)說。
擅長多領域市調分析的英國專業市調公司Datamontor Corporation詳細地調查與分析為了因應RFID系統的安全性風險所應檢討的策略,并有系統地出版綜合報告書。報告書中概括了有關RFID的3個主要的安全問題: 受媒體注目的消費者隱私權,在供應鏈中RFID標簽認證的重要性,對制造商及零售業者而言真正造成威脅的企業間諜。
存在的安全隱患
部署RFID應用項目,我們有必要進行安全方面的考慮,評估RFID系統的風險。不同類型的系統由于其特點可能面臨不同的安全風險。我們將RFID應用系統分為兩種類型,消費者RFID應用和企業RFID應用。
消費者應用的風險
消費者RFID應用主要是指收集和管理有關消費者數據的應用。主要包括訪問控制、電子收費系統、或者零售POS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由于將消費者數據和RFID數據發生了關聯,其安全風險也包括三個方面: 對后端業務系統的損害; 對消費者隱私的損害; 對消費者經濟的直接和間接損害。
企業應用的風險
企業應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對機構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害,以及對該機構的產品、服務設計到的客戶的損害。而且這還體現在由于集成化程度和數據共享程度越高,受到的安全風險越大、損害的范圍越大(比如可能損害到企業的伙伴)。
其他行業也顯示,每出一代產品都會出現新的安全問題。同任何一種高科技產品一樣,RFID技術目前在安全方面也同樣存在隱患。主要有以下幾點:
隱患之一: 標簽
小小標簽其實存在著極大隱患。首先,RFID標簽容易被黑客、扒手或者滿腹牢騷的員工所操控。DN-Systems Enterprise Internet Solutions GmbH的顧問Lukas Grunwald在黑客安全大會上演示了這點。Grunwald使用自己開發的小程序RFDump演示了如何讀取、篡改甚至刪除標簽上的信息。利用RFDump,只需把一個廉價的插入式標簽閱讀器連接到運行Windows或者Linux的手持設備、筆記本電腦或者臺式電腦上,誰都可能破壞RFID標簽上的信息、更改貼有RFID標簽的商品的價格、調換數據等等。這樣,零售商為了準確統計貨物,只好進行費時的人工清點。
支持EPCglobal標準的“無源標簽”大多數只允許寫入一次,但支持其他標準如ISO的RFID標簽卻能夠多次寫入。市面上還將會出現大量支持多次寫入功能符合EPCglobal UHF第二代協議的RFID標簽。
輪胎生產商米其林北美有限公司現在把RFID標簽嵌入到輪胎胎壁中,幫助汽車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識別輪胎。該公司稱,芯片的可重編程性是個問題,這需要妥善管理,公司的全球電子產品策劃師Pat King說: “公司不該想當然地認為標簽上可重編程芯片里面的數據是安全的。如果你懷疑這些數據的有效性,可以用保存在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驗證,對芯片數據進行復查。”
IT咨詢服務公司The Advisory Council聲稱,標簽存在安全漏洞,是由于缺乏支持點對點加密和PKI密鑰交換的功能(用ISO 14443/DESFire等現有標準可以實現點對點加密)。甚至“搶劫貨車的不法分子可以用RFID閱讀器確定哪些貨物值得他們下手?!?/p>
雖然供應鏈數據會遭到“非法”RFID標簽的破壞,或者DoS攻擊把標簽數據改成隨機數據從而導致供應鏈減速,但許多人認為,這些風險不會比目前已有的風險大?!癛FID的安全性實際上很高?!盜T服務公司Wipro科技公司的零售解決方案首席顧問Mani Subramanyam說。比如,有些顧客會調換商品的條形碼,輕易騙過讀取設備。條形碼與RFID標簽不同,前者可用大多數計算機和打印機輕易偽造出來?!叭绻肦FID標簽,作弊難度大多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工具才能把標簽取下來?!盪nisys公司負責全球可視商業解決方案的副總裁Peter Regen同意上述觀點。
隱患之二: 網絡
在零售店或貨物運送過程中,不法分子有許多機會可以發現、篡改RFID標簽上的數據。同樣,在公司的配送中心、倉庫和商店中的網絡的安全性同樣很脆弱。不安全的無線網絡為竊聽數據提供了機會?!皣@閱讀器的一切系統都是非常標準的因特網基礎設施。”RFID閱讀器生產商ThingMagic的營銷副總裁Kevin Ashton說,“所以你會遇到跟在因特網上同樣的安全問題。這包括競爭對手或者入侵者把非法閱讀器安裝在網絡上,然后把掃描來的數據發給別人。另一個問題是,有人劫持閱讀器來讀取數據。”
隱患之三: 數據
RFID的主要好處之一就是增加了供應鏈的透明度,但這給數據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企業要確保所有數據非常安全,不僅指自己的數據安全,還指交易伙伴的相關數據的安全。目前還沒有決定使用哪些標準來保護EPCglobal Network上的數據。比如,“驗證”仍是EPCglobal在考慮的標準開發中的一部分。
隨著更多公司加大供應鏈計劃力度,開始彼此共享數據,擁有這些標準就很重要。弗雷斯特調研公司的分析師Christine Overby說: “設想一下,沃爾瑪使用ECP Network把有關尿布的供應鏈信息發回給寶潔公司和金佰利公司。寶潔和金佰利是這類產品的競爭對手,所以寶潔要確保金佰利看不到它與沃爾瑪的供應鏈關系,反之亦然。所以如果這些信息通過公共網絡一股腦兒傳送出去,會很成問題。”
鏈接:RFID系統的信息安全需求
通過了解RFID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技術進展和新聞消息,總體感覺RFID的信息安全問題現在是越來越重視,但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目前多是用RFID設備來保證安全,涉及到RFID系統本身的安全技術和措施卻很少; 有些文章里經常提到的是靠加密卡或者智能卡之類的東西進行信息加密。關于RFID自身的安全性,很多組織也在爭論中。
由于目前RFID主要應用領域對私密性要求不高,所以很多用戶對RFID的安全問題尚處于比較漠視的階段。再加上RFID本身存在的隱含問題,使其內部的系統非常脆弱,有效攻擊RFID完全有可能。由于集成的RFID系統實際上是一個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因此安全問題類似并相關于網絡和計算機安全。而安全的主要目的則是保證存儲數據和在各子系統/模塊之間傳輸的數據的安全。但是 RFID系統的安全仍然有兩個特殊的特點: 首先,RFID標簽和后端系統之間的通信是非接觸和無線的,使它們很易受到竊聽; 其次,標簽本身的計算能力和可編程性,直接受到成本要求的限制。更準確地說,標簽越便宜,則其計算能力越弱,而更難以實現對安全威脅的防護。
RFID組件的安全脆弱性
在RFID系統中,受到非授權攻擊的數據可能保存在標簽中、閱讀器中、或者后端計算機中,或者當數據在各個組件之間傳輸的時候。
標簽中數據的脆弱性
通常每個標簽包含一個IC,本質上說是一個具有存儲器的微芯片。在其中的數據受到的威脅類似于計算機中保存的數據。非授權地通過閱讀器或者其他手段讀取標簽中的數據將使其喪失安全性; 在可讀寫的標簽情況下,甚至可能非授權地改寫或者也刪除標簽中的數據。
標簽和閱讀器之間的通信脆弱性
當標簽傳輸數據給閱讀器,或者閱讀器質詢標簽的時候,數據通過無線電波進行傳輸。在這種交換中,數據安全是脆弱的。利用這種脆弱性的攻擊手段包括: 非授權的閱讀器截取數據; 第三方阻塞或者欺騙數據通信; 非法標簽發送數據。
閱讀器中的數據的脆弱性
當數據從標簽出收集到閱讀器中之后,在發送到后端系統之前,閱讀器一般要進行一些初步處理。在這種處理中,數據則受到和其他任何計算機安全脆弱性相似的問題。而且,有兩點特別需要注意,一些移動式閱讀器需要特別關注; 其次,閱讀器多是專有的設備,很難有公共接口進行安全加固。
后端系統的脆弱性
數據進入后端系統之后,則屬于傳統的網絡安全、應用安全的范疇。在這一領域具有比較強的安全基礎,有很多手段來保證這一范疇的安全。
2.西安市農業培訓中心,陜西 西安 710000)
摘要:Web前端開發是一項很特殊的工作,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既有具體的技術,又有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如何將HTML、CSS、JavaScript、DOM和BOM、AJAX等相關技術有機融合起來,以達到Web前端開發工程師的需求,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計算機專業Web 技術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四年實踐證明本文提出的改革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Web技術;任務驅動;案例教學;團隊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9-0055-02
Web技g是互聯網應用技術最重要的基礎技術之一,其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規模越來越大,需求也趨于多樣化與復雜化?;ヂ摼W行業需要大量從事網站設計、系統開發與運維的Web前端開發人才。Web1.0 時代網站的主要內容都是靜態的,用戶使用網站的行為也以瀏覽為主,因此,以Dreamweaver和FrontPage為主的可視化開發工具講授網頁設計與開發,這樣的課程存在側重于界面設計而輕視代碼編寫的問題,主要通過HTML和CSS等技術構建靜態網頁呈現給用戶。2005年以后,互聯網進入Web2.0時代,各種類似桌面軟件的Web應用大量出現,網站的前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頁不再只是承載單一的文字、圖片,人們需要動態的、交互式、多樣化的網頁,企業網站迫切需要快速進行網站重構以改善用戶體驗,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淘寶等IT企業都亟需大量Web前端開發人才。
因此,本校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提出將原有的《JSP程序設計》和《網站設計》課程中的與Web前端開發相關內容進行整合,開設了《Web技術及應用》課程。授課內容涉及Web的前端開發技術中的HTML、CSS、JavaScript和Ajax等。目標是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夠打下Web前端開發基礎,具備從事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基本能力。本文從Web技術的課程建設與提升能力出發,對計算機專業Web技術的教學進行初步探討。
一、課程建設
1.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按照Web前端開發所需知識為導向[1],包含了以HTML、CSS和JavaScript為主的教學內容,增加了AJAX和PHP內容。同時隨著HTML技術的發展,適時增加HTML5方面的知識。在內容體系中抽出兩個重點內容:①將CSS+DIV技術貫穿全書的每一章節,重點強化CSS+DIV技術融合解決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問題;②將JavaScript、DOM和BOM技術進行融合,重點培養學生設計動態交互式網頁的能力;③通過增加PHP服務器端編程,使學生初步了解Web后端開發,同時也進一步增加對Web前端的認識,并掌握Web前都沒與后端異步數據通信的方法。
2.教學方法。采用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在教學方法方面,采用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從旁指導為輔的方式。首先將整個網站設計任務進行分解,并設計適合各個知識點的小案例,每個階段有明確的任務要求,老師對其中的關鍵知識點及案例首先進行講解,積極為學生提供免費的學習資源平臺如.cn,并講授查閱資料方法,使學生掌握技術應用的關鍵點。然后讓學生自行完成每個階段任務,對于實踐中普遍出現的問題,老師再統一講解、更正。使學生達到先模仿制作的要求,然后再進一步加深考核要求。實現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的結合,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上,改變以前以知識點考核為主的考核標準,改為以實踐動手能力為主[2]。以往課程的考試形式是教師出卷,學生答卷,這種考試形式拘泥于書本知識,無法了解學生真正的能力?!禬eb技術及應用》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除了要求學生了解基本概念,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知識運用、動手制作和協調能力。因此除了一般的理論知識考察環節,還增加了項目開發的實踐考核環節。學生以3~5人為一個小組,經過教師推薦和學生自選,確定項目題目,項目的運行時間貫穿整個授課環節。學生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完成規定的項目內容和相關文檔。主要內容應包含網站開發的主要的幾個步驟,包括:需求分析、網站規劃、美工設計和網站制作等環節。最后通過答辯、互評和自評等考評項目得分。項目成績比重應不少于的整體課程成績20%,同時建議和鼓勵學生以這些項目為基礎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種競賽,對于獲獎項目給予額外加分。
取消筆試考試,采取上機考試的方式,并將期末考核和過程考核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上課以及完成實驗任務、項目的積極性。學生的最終成績由平時考核(30%)、項目考核(20%)和上機考核(50%)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學習態度、實驗效果等。
二、能力培養與提升
Web前端開發是一項目易學難精的工作,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既有具體的技術又有抽象的概念。通過指導學生編寫高質量代碼和鼓勵團隊協作方式來培養和提升學生能力。
1.編寫高質量代碼。代碼編寫是Web前端開發者的基本工作,代碼的質量體現的開發者的能力。例如:實現一個頁面或功能可能有多種方案,但有些方案的維護成本會比較高,有些方案會存在性能問題,而有些方案不僅易于維護,而且性能也較好。這里的關鍵就是代碼質量。前端開發的三種主要語言:HTML、CSS和JavaScript的特點各不相同,對代碼質量的要求也不同。針對三種代碼語言的特點,指導學生編寫高質量代碼的技巧與能力。
2.團隊合作。團隊合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對在校大學生加強團隊合作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教育應該全方面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3]。
近幾年來,Web開發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使得網頁的表現能力與交互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可以使用Web技術開發驚艷的網頁效果,但漂亮的頁面背后隱藏著的是越來越難以維護的代碼。這其中除了技術層面的原因外,團隊合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將項目分解,學生協作完成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
三、結束語
四年來教學改革與實踐結果表明,教學改革總體思路正確、方向正確、措施得力、策略到位。學生普遍認為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有較大提升,學生編程能力有一定提高;綜合考核方法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便于學生有效地開展網絡學習與自主探究活動。希望本文對同類高等院校的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強,張阿敏,朱文球,等.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17):50-53.
關鍵詞:畢業生;論文選題;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045-01
畢業論文選題管理是高校人才培養環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學院教學管理工作人員使用傳統人工的方式進行論文選題的管理,模式多種多樣,效率低、容易出錯,實時性和互動性不強等,在發揮學生特長、更有效地通過畢業設計強化學生知識體系的目標不吻合,也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應用現代計算機處理信息技術已非常普及,本課題是采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對畢業設計選題環節進行了設計與實現。
一、J2EE技術
J2EE是一種利用Java 2平臺來簡化企業解決方案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相關的復雜問題的體系結構。J2EE是sun公司開發的一組技術規范與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類組件、服務架構及技術層次,均有共通的標準及規格,讓各種依循J2EE架構的不同平臺之間,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決過去企業后端使用的信息產品彼此之間無法兼容,,企業內部或外部難以互通的窘境。J2EE開發框架主要有Hibernate,Spring,Struts2,EXTJS,Json。
二、畢業設計選題系統設計與實現
三、結束語
SSH框架是J2EE技術中用的比較廣泛且非常成熟的框架,用該框架開發系統也非常穩定。采用成熟的框架開發系統,一能快速的開發,再者在質量上有保障。但也要注意性能的優化。
參考文獻
[1]孫衛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設計與開發[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13-17.
[2]王石,楊英娜.精通PHP+MySQL應用開發[M].人民郵電出版,2006:329-330.
[3]楊學瑜,王志軍,劉同利.JSP入門與提高[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82-186.
[作者簡介]
張建(1980-),男,江蘇泗洪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J2EE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基金項目]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立項課題《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編號:YQ1116)主持人:張建;
關鍵詞:云計算 虛擬化技術 編程模型
中圖分類號:F3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017-01
1 云計算思想的產生
我們每天都要用電,但我們不是每家自備發電機,它由電廠集中提供;我們每天都要用自來水,但我們不是每家都有井,它由自來水廠集中提供。這種模式極大得節約了資源,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面對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困擾,我們可不可以像使用水和電一樣使用計算機資源?這些想法最終導致了云計算的產生。
云計算的最終目標是將計算、服務和應用作為一種公共設施提供給公眾,使人們能夠像使用水、電、煤氣和電話那樣使用計算機資源。
2 云計算的概念
狹義的云計算指的是廠商通過分布式計算和虛擬化技術搭建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以免費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術開發者或者企業客戶提供數據存儲、分析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比如亞馬遜數據倉庫出租生意。
廣義的云計算指廠商通過建立網絡服務器集群,向各種不同類型客戶提供在線軟件服務、硬件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不同類型的服務。廣義的云計算包括了更多的廠商和服務類型,例如國內用友、金蝶等管理軟件廠商推出的在線財務軟件,谷歌的Google應用程序套裝等。
通俗的理解是,云計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聯網上的服務器集群上的資源,它包括硬件資源(服務器、存儲器、CPU等)和軟件資源(如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等),本地計算機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發送一個需求信息,遠端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為你提供需要的資源并將結果返回到本地計算機,這樣,本地計算機幾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處理都在云計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計算機群來完成。
3 云計算的核心技術
云計算系統運用了許多技術,其中以編程模型、數據管理技術、數據存儲技術、虛擬化技術、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最為關鍵。
3.1 編程模型
MapReduce是Google開發的java、Python、C++編程模型,它是一種簡化的分布式編程模型和高效的任務調度模型,用于大規模數據集(大于1TB)的并行運算。嚴格的編程模型使云計算環境下的編程十分簡單。MapReduce模式的思想是將要執行的問題分解成Map(映射)和Reduce(化簡)的方式,先通過Map程序將數據切割成不相關的區塊,分配(調度)給大量計算機處理,達到分布式運算的效果,再通過Reduce程序將結果匯整輸出。
3.2 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
云計算系統由大量服務器組成,同時為大量用戶服務,因此云計算系統采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存儲數據,用冗余存儲的方式保證數據的可靠性。云計算系統中廣泛使用的數據存儲系統是Google的GFS和Hadoop團隊開發的GFS的開源實現HDFS。
GFS即Google文件系統(Google File System),是一個可擴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統,用于大型的、分布式的、對大量數據進行訪問的應用。GFS的設計思想不同于傳統的文件系統,是針對大規模數據處理和Google應用特性而設計的。它運行于廉價的普通硬件上,但可以提供容錯功能。它可以給大量的用戶提供總體性能較高的服務。
一個GFS集群由一個主服務器(master)和大量的塊服務器(chunkserver)構成,并被許多客戶(Client)訪問。主服務器存儲文件系統所以的元數據,包括名字空間、訪問控制信息、從文件到塊的映射以及塊的當前位置。它也控制系統范圍的活動,如塊租約(lease)管理,孤兒塊的垃圾收集,塊服務器間的塊遷移。主服務器定期通過HeartBeat消息與每一個塊服務器通信,給塊服務器傳遞指令并收集它的狀態。GFS中的文件被切分為64MB的塊并以冗余存儲,每份數據在系統中保存3個以上備份。
客戶與主服務器的交換只限于對元數據的操作,所有數據方面的通信都直接和塊服務器聯系,這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效率,防止主服務器負載過重。
3.3 海量數據管理技術
云計算需要對分布的、海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因此,數據管理技術必需能夠高效的管理大量的數據。云計算系統中的數據管理技術主要是Google的BT(BigTable)數據管理技術和Hadoop團隊開發的開源數據管理模塊HBase。
BT是建立在GFS,Scheduler,Lock Service和MapReduce之上的一個大型的分布式數據庫,與傳統的關系數據庫不同,它把所有數據都作為對象來處理,形成一個巨大的表格,用來分布存儲大規模結構化數據。
Google的很多項目使用BT來存儲數據,包括網頁查詢,Google earth和Google金融。這些應用程序對BT的要求各不相同:數據大小(從URL到網頁到衛星圖象)不同,反應速度不同(從后端的大批處理到實時數據服務)。對于不同的要求,BT都成功的提供了靈活高效的服務。
3.4 虛擬化技術
通過虛擬化技術可實現軟件應用與底層硬件相隔離,它包括將單個資源劃分成多個虛擬資源的裂分模式,也包括將多個資源整合成一個虛擬資源的聚合模式。虛擬化技術根據對象可分成存儲虛擬化、計算虛擬化、網絡虛擬化等,計算虛擬化又分為系統級虛擬化、應用級虛擬化和桌面虛擬化。
3.5 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
云計算資源規模龐大,服務器數量眾多并分布在不同的地點,同時運行著數百種應用,如何有效的管理這些服務器,保證整個系統提供不間斷的服務是巨大的挑戰。
云計算系統的平臺管理技術能夠使大量的服務器協同工作,方便的進行業務部署和開通,快速發現和恢復系統故障,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手段實現大規模系統的可靠運營。
4 云計算技術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云計算模式具有許多優點,但是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數據隱私問題、安全問題、軟件許可證問題、網絡傳輸問題等。
數據隱私問題:如何保證存放在云服務提供商的數據隱私,不被非法利用,不僅需要技術的改進,也需要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數據安全性:有些數據是企業的商業機密,數據的安全性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云計算數據的安全性問題解決不了會影響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
用戶使用習慣:如何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戶適應網絡化的軟硬件應用是長期而艱巨的挑戰。
網絡傳輸問題:云計算服務依賴網絡,目前網速低且不穩定,使云應用的性能不高。云計算的普及依賴網絡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云計算網[EB/OL].省略/.
[2] (美)海吉(Bhai Ji,Y.).網絡安全技術與解決方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
關鍵詞:云計算 通信 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b)-0032-02
在目前的社會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通信的要求也越來高,這些要求不只只是通信質量上,還包括通信的服務的多樣性,以及通信的計算量上。而云計算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這些要求,“云計算”的浪潮正聲勢浩大的席卷著整個全球的信息產業。單從技術的層面來看,僅僅用技術來定義云計算是不全面的,它還應該算是一種資源交付,也可以是一種計算模式,又或者算得上是一種使用模式。云計算模型能夠是當前已經存在的移動通信網絡資源獲得利用的程度最大化,并且使移動網絡優化的效率得到提高。
1 云計算的定義
在互聯網的基礎上,云計算是一種對服務的增加模式,也是一種交付模式,還是一種使用模式。經常情況下,云計算是使用互聯網來提高易擴展,云計算也是一種虛擬化的資源。它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來講:從狹義方面上來說,云計算可以看作是關于IT(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的使用和交付模式。一般情況下,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是以按需和易擴展的方式來通過網絡來得到。從廣義上來說,云計算可以看作是服務的交付模式和使用模式而不是關于IT基礎設施的。其所需要的服務的模式和狹義上的所需要的資源的獲取模式是一致的:在網絡上以按需和易擴展方式來獲得。這種服務可能是IT(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以及軟件的相互關系,也可能是其他類型的服務。這種服務表明了我們可以把計算能力看做一件可以在互聯網上流通的商品。而云計算中的“云”相當于網絡和互聯網。
而其的基本概念,不同的科學家也有不同的定義:前谷歌的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定義云計算:所謂“云計算”是指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把互聯網作為其中心,能夠給用戶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能讓互聯網的這片“云”成為每個網民的數據中心可計算中心[1]。
2 云計算的基本特點[2]
(1)云計算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
隨著用戶對通信和計算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單機的計算機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些計算任務,而通信的發展也就受到限制。而云計算就不一樣,它可以利用適當的調度策略將無數的普通計算機聯合起來,然后讓它們在恰當的調度下分工合作,進而可以完成只有超級計算機才能完成的任務。從而體現出了其超級的計算能力。
(2)存儲數據安全可靠。
當你把信息存在云計算的存儲中心時,你可以放心的與你指定的人分享你的數據,因為在云計算中,有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這樣你就可以免費的得到最安全最可靠的服務。
(3)云計算的基礎是虛擬化。
云計算的技術是基于虛擬化的,在云計算中,包含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網絡設備在內的底層硬件都被虛擬化了。接下來,在底層設備被虛擬化的基礎之上,一個可供用戶根據自己需要而對需要共享的資源做出選擇的基礎資源池被建立了,這就使一個能夠不斷變化的IT技術的基礎結構形成了,從而當用戶想享受云計算服務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催IT技術的基礎設施進行租用的方式來獲得。
(4)最小的代價,最優的服務。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有對個人計算機的維護經歷,常常由于要使用某個軟件或者是要打開某個文檔,我們不得不先去對某些軟件進行不停的升級或者是去下載某個軟件,這使得我們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而且我們有的時候還要面臨自己的電腦不能支持某種軟件的痛苦。而云計算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由于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在“云”的那一端對軟件和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我們只需要有一臺電腦,在電腦上利用簡單的瀏覽器,使用少量的錢,甚至是免費的獲得單機甚至遠超過單機所能進行的功能和訪問所有電腦上的資源。所以云計算服務對設備的要求很低,而能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5)云計算服務的中樞——互聯網。
云計算的中心時互聯網,在互聯網上,云計算是在分布在網絡中的節點上進行存儲和運算的,這就使終端的計算壓力大大的減低了。比如說有一個計算機需要進行相當大的運算,而當將這個計算任務傳到“云”中去后,云計算利用在網絡中的計算機,把這個計算任務分發到所有網絡中的計算機中去,計算后再返回給原計算機。這樣一來原計算機的的計算壓力就大大的降低了。
3 云計算的服務形態(層次)
(1)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是指通過Internet,消費者在已經完善的計算機的基礎設施上能夠獲取的服務。該服務下,消費者可以使用在網絡中的任意的設施,能夠對任意的軟件進行使用,還能對部分的網絡組件進行控制。它也包括了私有的和公共的這兩種用法。
(2)軟件及服務SaaS。
SaaS(Software-as-a-Service)是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租用以WEB為基礎的軟件而不是去購買軟件進行工作。它屬于一種軟件的布局模型,它主要是為了解決網絡交付的問題,這樣的話就可以使互聯網的托管、接入和部署變得容易。而我們要注意SaaS不等同于云計算,反之亦然,只是SaaS的后端基礎保障是云計算,而云計算是以SaaS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已。
我主要講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安全需求。第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密碼解決方案。第三,關于非結構化的搜索加密的問題。第四,云計算當中虛擬化環境受到的攻擊。
大數據信息安全需求
首先,看一下云計算和大數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需求?,F在,云計算和大數據主要特點,一方面是,超大規模。包括計算能力、存儲、用戶等等。另一方面是,資源共享。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
在資源共享的同時,用戶之間的隱私如何保護、多個虛擬機之間如何兼容,以及它們彼此之間數據的隔離性和安全性等問題,都是我們要思考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帶來了一種海量數據的處理,特別是半結構化或者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這是云計算和大數據帶來的信息安全的需求。
密碼解決方案
在信息安全領域密碼技術是解決信息安全的技術之一,而且應該說是作為數據保密的一個最核心的技術。密碼技術可以實現一個數據的保密加密,也可以實現身份的辨別。密碼技術在信息領域提供了一些安全服務?,F在,在云計算和大數據方面,包括安全多方計算,不經意傳輸,全同態緊密,重加密等,都成了密碼專家研究的方向。數據庫加密的問題,真正在實際當中使用,還是一些密碼的使用技術,包括如何高性能實現密碼運算。原來大家以為密碼是數學家的問題,密碼算法的安全性是一個數學證明,但最近十幾年以來,工具越來越多,實際上我們為了攻破一個密碼算法,或者把數據解密,不一定要攻擊密碼算法,也可采用一些旁敲側擊的算法來進行。
在密碼算法的基礎上,我們要知道云計算和大數據與以前的信息系統相比,就是計算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在云計算的平臺上部署一個密碼算法或密碼系統,就需要非常高的處理能力。比如說,關于大數據的加密,我們可以實現10Gbps的數據加減速度。SM2可以達到幾萬次每秒,這種高性能的運算能力,可以實現云計算和大數據后端的海量數據的加密,以及多用戶的并行密碼運算處理能力。
我們認為數據的安全,首先是存儲的安全,另外還有一個數據安全傳輸的概念。我們可以實現大數據,海量數據TB級的大數據文件的傳輸。
從2004年開始,我們在開發云安全密碼平臺,我們開發這個平臺實際的需求,是來自于金融、銀行領域后端的一個密碼算法的梳理能力的需求?,F在這樣一個平臺,我們已經在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進行了全面的推廣。大家現在有建設銀行的卡和賬戶,實際上后端的處理、后端對銀行卡身份信息的驗證、以及后端取款、交易,都是調用我們的密碼設定來實現數據安全的。我們這個平臺主要就是把大數據量的密碼設備融合在一個平臺當中,實現一個高速的密碼識別能力,以及密鑰的統一管理。在這里它可以有密碼卡、密碼機,還可以部署一個CBN的系統,單點登錄等等。它的客戶端可以實現桌面的安全、桌面的加密、文件的安全傳輸,包括智能鑰匙等等,這個平臺上不但在銀行里可以使用,它還可以在保險、大型企業、醫療等行業和領域中使用,這個是我們比較成熟,也是推廣度較大的云安全密碼服務。
非結構化的搜索加密
我們公司在比較前沿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這些技術和工作,有的我們已經形成了產品,有的還是作為一個技術來引領。
第一部分,關于在云存儲中的非結構化數據的加密。這些年以來,隨著社交網絡,各個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很多數據由原來單純的數據表格的形式,變成了非結構化的數據和非結構化大文件的數據,這個時候,加密就成了一個問題。
另外,隨著云計算的發展,我們現在很多用戶,不管是個人用戶還是企業用戶,都在建立云的存儲平臺,包括各種網盤,如360網盤或者百度網盤,大家都把自己的照片,把自己的文件存在網盤當中。在這種情況下,怎么保證遠端云存儲的安全,這是我們公司一直研究的問題。一種情況是,你放上去以后安全性是不可控的,完全是云服務廠商給你提供。他可以加密,也可以不加密,這個你是控制不了的。
你把一個加密文件存在遠端之后,你怎么獲???你在云端存儲數據的時候,你可能存儲了海量的數據,有一天我想獲得其中一部分數據,這是一個解鎖的問題。一個辦法是,從云端把所有的數據全部下載下來,然后把數據全部解密,解密之后我得到想要的那部分,但是這種效率非常低。另一個辦法是,需要把所有的文件都要下載下來,還要完成一個加密,這個對存儲,對計算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效率非常低。
現在,云存儲方面可搜索的加密,是我們在做的一些密碼的體制。我把很多的文件存在遠端的云端,當我想得到某一個文件的時候,我可以進行搜索。
自主研發的重要性
現在,云計算非常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虛擬化。一臺服務器上可以有多個虛擬機,多個用戶共享一臺服務器中相同的CPU資源,相同的硬件設備。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是云的操作系統,也給每個用戶界定了不同的時間,或者一個氛圍,但實際上它仍然存在一些攻擊的問題。
從1949年密碼學成為一個學科以來,對密碼算法的攻擊始終有一批數學家在做相關研究。不過,從1997年以后,有一些密碼學家開始提出一些涉及到攻擊的問題,密碼算法不再是單純的數學問題,而是一個信息系統的問題。信息系統比如說要想攻擊一個密碼算法,要想獲取用戶密鑰,我不需要從數學方法分析,可以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在運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電磁輻射,通過用戶CPU消耗的電量,通過聲音,甚至通過加密的解密時間,包括一些熱量等等,都可以獲取。
比如說,有個用戶建立一個虛擬機,攻擊者也是一個虛擬機,攻擊者和虛擬機通過編寫一些程序,可以獲取在相同的服務器上運行的其他虛擬機的密鑰。所以現在云計算環境當中,受攻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F在,國內的云計算產品,大部分還是采用了國際上的開源代碼。在這種情況下,它受攻擊的可能性非常大。只有能夠自主開發云計算虛擬化的產品,才能保證能夠抵抗攻擊。
作為圖形化的編程語言,NI公司的LabvIEw軟件有助于節省您的時間和編譯G語言的時間。圖形化的編程方法可以讓您只需關注數據以及對數據的操作,并且抽象出了諸如內存分配和語法規則等大量復雜的計算機編程工作。從而進一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此外,LabVIEw也包括了高級的定時機制和應用程序API函數,來定義硬件和軟件之間時間約束的參數和關系。
LabVIEW最新版軟件LabVIEW 2010,其最顯著的新功能就是針對各種時間實現的優化。最新的版本是整個軟件平臺的綜合更新,包括直接被客戶需求推動的新功能、新的FPGAIP模塊、增強的定時和同步功能,以及改進的用于產生優化機器碼的后端編譯器,總體可提升高達20%的應用程序運行性能。
編譯器的優化
LabVIBW編繹在提升編程效率方面是―個關鍵的技術。編譯器用于處理復雜的任務如內存分配和線程管理等,并在編輯時,當程序框圖代碼不可執行的情況下提供反饋給用戶。最終,復雜的編譯器和優化線程解析您高層次設計并返回高效率的機器代碼。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編譯器已經愈加智能化和優化,加入了內嵌法(inplaceness)、類型傳播法、聚叢法、虛擬寄存器、文本編譯器優化以及其他來自于NI編譯器研發者智囊團的智能化處理方法。無論是一個新增功能,修正漏洞,還是編譯器的改進,每一次都引入了更新的編譯器。讓您的代碼性能更優化。LabVIEW2010版本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Ⅵ運行時的性能一也就是說,無需改變源代碼本身,提升您的VI運行陛能。
為了更快地提高您的代碼執行效率同時無須更改您的代碼,研發者引入了2個“層”到編譯器層次關系中。LabVIEW 2009引入了數據流的中間代碼表示(DFIR),一個高層次的架構用于轉換從您的程序框圖中產生的數據流驅動的圖形化代碼。LabVIEW2010力口入了基于底層虛擬機(LLVM)的后端,提供了一種新的標準編譯器的優化(圖2)。DFIR和LLVM協同工作提供高層次和低層次的中間代碼表示,以便于編譯器使用中間代碼細分和優化LabVIEW程序。在LabVIEW2010中,采用了中間代碼表示意味著編譯器優化線程并未影響實際的程序框圖,但由于產生了優化的機器代碼,這就為您的應用程序提升了高達20%的運行時執行效率。
LabVIEW2010通過幫助您管理澡代碼和開發更多模塊化的軟件架構,提供了助力于大型應用程序開發這一新功能。通過從LavVIEW編寫出的源代碼中分離出已經編譯過的對象,LabVIEW2010可以明顯提高開發者的工作流程。當這―新的VI屬性選項設置打開時,一個Ⅵ在重新編譯后并不顯示為已經修改,除非開發人員修改了圖形化的源程序,這就避免了重新保存和重新提交文件到源代碼控制的需要。
新的打包項目庫提供了更加模塊化的軟件設計和開發過程,更短的生成時間和更簡便的部署方法。LabVIEW打包項目庫文件是一個新的LabVLEW文件類型,由一個項目庫和所有涉及的子程序組合而成一個單獨的文件。導出的VI包含在這個文件中,就如同其它的VI保存為不帶程序框圖的形式,但是它們的層次已經完全被隱藏。它們遵循一個生成規范,現有的lvilib后綴文件被選擇用于確定哪些Ⅵ正在被生成到打包的項目庫中以及哪些VI是公共的或導出的。
內置的定時和同步
大部分計算機應用程序必須耍滿足和它們交互的計算機物理系統所需求的時間約束參數。如果您所使用的系統環境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概念,您將會不大容易寫出一個可以定時的程序。幸運的是。IabVIEW擁有很多獨特的處理時間的機制。舉例來說,定時循環結構是在您的應用程序之中用于指定時間約束參數的一個定義很好的API函數節點。另外,您還可以使用定時循環來配置優先級,處理器分配,和定時源。您可以在一個單一的系統中或者在一個分布式實時系統的部分中實現多個定時循環之間的同步。
在LabVIEW 2010中,引入了一種新的基于時間的同步技術,從而更進一步地擴展了LabVIEW應用程序的功能,使得LabVIEw可以將不同的LabVIEwE時目標平臺通過標準的以太網實現同步功能。LabVIEW 20106經合并了該軟件IEEE 1588協議的執行情況作為定時循環的另一個定時源,從而提供了分辨率為1ms的絕對時間。另外,為了控制定時的基源和功能,LabVIEW2010引入了一種新的內部定時機制,幫助您在多個定時分辨率中進行衡量。借助于定時循環,您所開發的代碼從臺式機處理器的ms級系統到帶有FPGA背板處理器的ns級系統進行移植時可以保留相同的應用程序代碼段。
社區驅動的新功能
LabvIEw社區對于您使用LabVIEW所能到達的成功程度具有深遠的影響。會員可以在NI論壇對他人提供技術支持,也可以上傳范例代碼到NI開發者社區,以及/或者用戶組。另外,LabVIEW社區對于LabVIEW2010產生了決策性的影響。在2009年8月,NI設立了LabVIEWIdea Exchange,這是一個產品反饋的論壇,通過連接LabVIEW社區和LabVIEw開發團隊,有助于確定每一個版本的新功能。LabVIEW2010包含了14個這樣的功能,直接來源于社區會員的反饋。
[關鍵詞]電子商務項目管理
所謂電子商務,就是商務信息的數據電子化,通過網絡實現商務流程(包括報價、合同、結算、文件數據傳送、備貨進度、發貨通知等)。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企業營銷模式的革命,也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一、電子商務項目管理的可行性論證
項目管理是本世紀60年代產生的一門管理學科。從項目管理學的產生到現在,人們在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對項目管理的認識也不斷深入?,F代大型項目的基本特征是所需資源昂貴,技術復雜,涉及的人員、機構和職能相互依存的程度高,風險大。在這種項目中,有一個能對項目信息和活動進行系統性管理的充分開放的系統是項目成功的重要保證。電子商務(ElectronicalCommerce)引發了管理學的革命,開發和研制基于電子商務的重大項目管理已迫在眉睫。
計算機在現代項目管理的組織、計劃、協調、控制和決策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綜合國外的情況來看,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綜合的學科已有相當的深度,尤其是如何將現代計算機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上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計算機技術使現代項目管理從理論和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目前,國外各項目管理商家正著手于電子商務與項目管理結合的開發。
新技術(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發展下的項目管理(ProgectManagement)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日益嚴重地擺在了我們面前。開發和研制基于電子商務的項目管理時,就有必須確定可以滿足這些企業集團需求的各種電子商務計劃的技術可行性。一個基本的原則應該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業集團業務能力的電子商務技術,如EDI、條形碼、電子郵件、WWW、產品數據交換、電子表格等,目前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
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以及信息網絡推動下的21世紀的電子商務對投資及管理模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管理的概念、理論和管理方式及模式正面臨信息化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對項目進行項目前期的審核和評估,項目實施階段的質量、進度等項目建設周期全過程、動態化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網絡和電子商務技術使企業管理的控制性能更好,組織結構更為有機化,更能滿足系統目標的實現。一方面,計算機系統的控制替代了人的監督,極大地改變了企業管理者監督和控制組織活動的能力,其結果是控制的范圍更廣,組織的管理層次更少,對人員的需求也更少。另一方面,管理網絡一體化增強了企業收集、綜合、整理、監督和傳播信息的能力,而這種變化又引起了組織交流方式的巨大變革。
二、電子商務項目管理的關鍵技術分析
1.多層軟件體系結構。隨著Internet的成功和普及,目前多層式系統正在逐漸成為企業注目的焦點。與客戶/服務器系統的客戶、服務器兩層結構相比,多層結構在中間多了幾層部分,其目的是集成后端的不同服務器,使它們的資料以及操作界面能以統一的方式呈現。多層軟件體系結構的優勢還在于它使得客戶使用成為可能,方便了系統的維護和升級等。
2.工作流管理技術。工作流管理是近幾年來計算機應用領域中發展最為迅速的幾項新技術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實現人與計算機交互事件結合過程中的自動化。工作流主要涉及的內容是工作任務的整體處理過程、工作組成員間依據一組已定義的規則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標所交換的文本文件、各種媒體信息或與任務相關的信息。網絡時代下的商務活動使得分布環境下的虛擬企業、協同工作成為可能,也使對象按照某種規則在網上進行的流動成為可能。項目管理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為工作流技術的實施提供了極好的應用背景。
3.系統集成技術。鑒于基于電子商務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的復雜性和多學科性,在系統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強調系統的集成,這主要包括與單位原有的系統的集成、與新購的軟件系統的集成等以及部分軟件的二次開發等,以節約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4.系統開放性和信息的安全性?;陔娮由虅盏捻椖抗芾肀仨毤纫_放又要安全。開放使我們的系統與外部的系統相連接,以便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安全保證我們的系統穩定可靠,對于電子商務時代的系統安全性能尤其重要。
5.現代項目管理方法的研究。項目管理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完善了幾十年,在我國的應用尚屬發展階段,為此,對于現代項目管理我們也要予以重視,這當然不僅是一個技術的問題,還有體制等有關的問題。
三、電子商務項目管理的解決對策探析
當今的企業集團要想在未來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逐步實現電子商務。企業集團建立和實現電子商務的步驟,可以分部實施,逐步完善。
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深入,企業可以逐步建立電子商務應用系統。通過這樣的系統與一些有固定關系的合作伙伴建立聯系,通過它直接建立電子商務活動,以便更加快捷地與客戶和供應商交往,提高企業運作效率。這樣的系統也同時提供給可能分布于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聯營公司、辦事處等企業內部使用,極大地提高項目的管理水平。
面向西部大開發的重大項目,以某一行業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為切入點,參照國際項目管理模式,分步實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以網絡為基礎,以電子商務為手段,以管理為目的。
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它綜合了最新的網絡交互技術和數字技術,代表了未來信息管理技術發展的趨勢,對企業的信息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變革作用。雖然這些技術還有許多有待完善,但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在不久的將來,它的發展將使信息管理從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和方式都發生巨大變化。
參考文獻:
[1]李峻峰.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探討[J].企業經濟,2007,(4).
【關鍵詞】嵌入式數據庫 數據庫技術 嵌入式數據庫系統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嵌入式數據庫技術取得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嵌入式數據庫已經出現在自動化、消費、通信、工業控制以及軍事等領域中。特別是在辦公自動化、消費電子以及通信等領域中,即嵌入式的數據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非常普遍性的應用。例如,洗衣機、微波爐等家用電器,計算機外設設備以及手機、數碼等個人數碼設備等。在應用嵌入式數據技術的應用中,許多應用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1 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概念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嵌入式系統正在漸漸地滲入各個領域,各式各樣的運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產品擁有了更大的市場。目前社會中流行的運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產品主要包括:移動計算設備、信息電器、網絡設備、工程控制及仿真設備等多種類型。
嵌入式數據庫系統主要是以應用為中心,并且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其所運用的軟件及硬件都可以進行剪裁,并且能夠適合各個應用系統對成本、功能、功耗、體積及可靠性等的需求,同時也能夠嵌入各式各樣的設備和應用產品的內部專用性的計算機系統中。它是通過將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及半導體技術與其他的各領域相結合之后的產物。通常是由以下的四個部分構成: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應用軟件、嵌入式操作系統及硬件設備。隨著計算機等技術的逐漸完善,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憑借其自身的優點在各個領域中廣泛的應用,種類及數量日益增多,也標志著應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的時代的到來。
2 嵌入式數據庫的特點
嵌入式數據庫系統通常會與操作系統以及具體的應用結合在一起,并且在嵌入式及移動等設備上進行應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已經涉及到多個領域,例如:嵌入式、數據庫和移動通訊等。并且該技術已經發展成為數據庫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2.1 占用磁盤及內存的空間較小
開發者在進行技術開發的時候,為了保證嵌入式數據庫所占用的磁盤空間足夠的小,嵌入式數據庫一般不會含有其他大型數據庫所具有的所有功能。此外,開發人員還通過限制數據結構的數量、大小等來減少嵌入式數據庫所需要的磁盤空間。
嵌入式的內存空間通常會很小,這就給開發者的開發過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設計出的數據庫系統必須能夠在有限空間里運行。
2.2 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
可手持的嵌入式數據庫系統通常要在移動環境中進行使用,即有關的技術人員無法對該過程進行現場性的指導。所以,所設計出的嵌入式數據庫必須要遵循可靠性的原則,而且還能夠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運行。針對這一特點,設計者所設計出的嵌入式數據庫系統必須擁有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地特點。
2.3 可移植性及可操作性
通常情況下,所設計出的嵌入式數據庫都是有針對性的,它們都是根據具體的開發平臺及操作系統來進行設計與生產的過程。為了確保其能夠和其他嵌入式數據庫及大型數據庫進行數據通信,開發技術人員就要在開發的過程中設計一定的機制來實現其與其他數據庫之間的可互相操作性。此外,應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領域很廣泛,其所采用的操作系統及硬件環境等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為了取消這種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技術人員在進行嵌入式數據庫的開發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注可移植性方面的問題。
2.4 可裁剪性
嵌入式的應用對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技術提出了很多方面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所有應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嵌入式應用都不會使用該數據庫的所有應用,所以,這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節省了磁盤占用率及工作效率。嵌入式數據庫必須擁有可剪裁性,唯有這樣,相關技術人員才能根據特定的應用來進行嵌入式數據庫功能的設定。
3 嵌入式數據庫所涉及的主要技術
3.1 備份及恢復技術
嵌入式數據庫在數據的備份與恢復方面與其他的大型數據庫不同,其不能單獨的進行服務,通常會需要根據簡單化的方式展開。
3.2 復制及同步技術
嵌入式數據庫通常是借助某種特定的數據復制模式來進行與服務器數據庫進行映射的過程,從而確保所設計出的數據庫能夠滿足人隨時隨地進行數據訪問的需要。此外,數據進行復制的過程中,該系統中的各個應用的前后端服務器后需要對該過程進行同步的控制。
3.3 事務處理技術
嵌入式數據庫系統在對數據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通常是可以簡單化的進行的,但在整個應用的系統中則需要針對特定的移動計算環境來展開對數據處理過程的控制。
3.4 確保安全性的技術
很多應用中所安裝的嵌入式設備都是該系統中進行數據管理及處理的關鍵性的設備,所以嵌入式設備中的數據庫系統所設置的存儲權限都很嚴格。此外,很多嵌入式設備擁有很高的便捷性、可移動性及非固定環境性,這種特點會給該系統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安全因素。同時,有些數據包含很多關于個人隱私性的信息,碰撞、磁場的影響、丟失、盜取等因素都會對個人數據的安全性帶來很大的威脅,因此,技術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性的考慮到該數據庫的安全性設計。
4 總結
本文針對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具體概念、特點、技術應用等方面展開探討的過程?;诰W絡迅速發展基礎上所進行的嵌入式數據庫系統的設計過程,已經滿足了嵌入式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性的技術要求,不但能夠對嵌入式設備中所包含的數據進行管理,也能夠借助同步等相關技術來對個人計算機的數據進行訪問。雖然嵌入式數據庫技術已經發展的相對完善,但仍就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開發技術人員不斷地進行研究與開發,做到更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明明.基于嵌入式數據庫技術的分布式研究與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4):96-97,113.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3(04):025.
[2]陳建文.嵌入式實時數據庫技術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
[3]陳克明,王春平.嵌入式移動數據庫技術研究與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2(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