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59: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民營醫院投資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7-0228-02
[摘要]公立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往往需要負債經營,《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將使醫院的預期收益發生較大偏差,當前全球又在遭遇金融海嘯,各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政府對于公立醫院的補貼也不可能有大的增加,此時醫院如應對不當可能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怎樣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負債經營醫院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公立醫院;負債經營;風險控制
新醫改將從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公立醫院改革等五項重點工作入手,全面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明確政府財政投入衛生的重點領域是公共衛生、基層衛生和農村衛生發展;其中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改革是重點。目前公立醫院的三大補償渠道:財政補助、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加成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民營醫院憑借靈活和富有特色的經營策略沖擊著公立醫院的醫療市場,新醫改方案也將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民營資本創辦非營利醫院,公立醫院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醫藥分開,以藥養醫的現狀將會得到根本的改變,藥品加成收入將明顯減少;再者政府對衛生事業的主要投入方向由從醫療服務等個人衛生服務轉變為公共衛生、基層衛生和農村衛生發展,大多數醫院從政府得到的財政補助資金不會有明顯的增加。在政府投入不足,醫院收入明顯減少的情況下,面對更多的競爭醫院為了生存發展,通過負債進行融資就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1適度負債經營的積極作用
適度負債經營,有利于解決醫院資金短缺的困難,合理拓寬融資渠道,贏得更多發展資金和獲利機會,對醫院的發展起著重要的、積極的作用。通過適度的負債籌集資金,醫院可以改善經營條件,實現技術創新、設備更新,擴大醫院規模,擴大醫療服務能力,滿足近年來病人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醫院又好又快地發展。通過適度的負債籌集資金,可以彌補當前醫院補償機制的不足,減輕醫院因政府財政撥款和藥品加成收入明顯減少所帶來的壓力,彌補醫院短期資金不足,獲得醫院建設發展中急需的技術、設備和設施,提高醫院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適度負債,為醫院經營帶來了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迫使醫院加強經濟核算管理。并且管理者會更加重視醫院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2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
2.1什么是醫院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醫院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面臨的風險。醫院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醫院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產生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醫院財務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出現財務風險,導致償債能力降低。醫院的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醫院財務風險就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的風險。無論以上哪種財務風險,它的集中表現方式都是不能按期償還債務,資金周轉不靈,嚴重的將導致單位破產。
2.2財務風險發生的征兆。醫院財務出現風險并不是一朝一夕,它是醫院長期財務經營矛盾的集中體現,如果出現以下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1)財務結構不斷惡化。突出表現在醫院資本性投資膨脹,營運資金供應困難;資產負債比例過高,償債能力持續減弱;業務收入增長速度持續低于業務支出的增長速度。(2)財務經營信譽持續降低。財務信譽是醫院的無形資產,是醫院理財的重要條件。良好的財務信譽,對醫院的籌資、信用結算、藥品衛生材料的采購等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個信用很低的醫院,舉債很不方便。當債務到期而又缺乏現金時,它就不太可能舉新債還舊債。(3)財務經營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財務管理基礎十分脆弱;沒有科學的財務經營機制,資金的使用隨意性極強;投資無度,回報率低;資產管理制度有漏洞,浪費嚴重。(4)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下降。門診量減少,醫療質量降低,收支結余長期出現赤字;資本不能保值增值,造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下降。(5)自有資金不足。一個單位,如果自有資金不足30%,說明正瀕臨警界線。
3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3.1項目投資科學決策。醫院為適應醫療市場需求,擴大醫療服務范圍,爭取效益最大化,經常需要投資新項目,更新醫療設備,對外開展醫療合作項目投資,項目投資決策已成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醫院項目投資前要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對投入成本及其可能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市場份額、項目回收期進行可行性論證,建立投資分析、論證、報批制度,避免投資的盲目性,降低投資風險,減少投資損失,確保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進行項目投資要科學決策,量力而行。醫院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規模而大肆籌資舉債,增加財務負擔。規模不是衡量一個醫院強弱的惟一標準。過度負債不僅會使醫院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資金周轉發生困難,不能按時償債,醫院將面臨喪失信譽、負責賠償的風險,甚至破產。醫院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存,然后才是規模發展。不要輕易掏出大筆的資金去擴大經營規模,更新儀器設備增加固定資產,去盲目創新一個新的醫療市場。經營投資是一把雙刃劍,收益與風險總是距離很近,經營投資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項目要選準,決策要慎重,資金要保證,人才技術要跟上,任何一環都非常重要。
3.2加強預算和資金管理。醫院一切工作都應在保證滿足醫療服務的前提下進行,所有開支均須納入預算管理,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業務活動需要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醫院收入預算要按照衛生部規定的醫療收費項目,結合醫院特點和業務量,以效益為主線加以制定;支出預算既要保證剛性支出,如人員工資、水電、燃料費用等,又要保證醫療業務所需的業務費、材料費、設備維修費等柔性支出。
資金是醫院業務活動得以持續運行的基本保證,如何對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分配和收回進行有效監督管理便成為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醫院作為獨立經濟實體,資金收付量大而且頻繁,為此,醫院要健全資金管理體系,在財務收支上要實施嚴格的財務監控制度,強化內部約束機制,合理安排資金調度,確保重點項目資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醫院要挖掘內部資金潛力,狠抓資金回籠,調整材料物資和藥品庫存結構,壓縮存貨資金占用,增強支付能力。在資金安排上,要考慮到負債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同時,又要充分考慮到醫院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資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資金使用不當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3.3加強成本核算管理。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節能降耗,降低服務運營成本。成本控制可通過制定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以及成本權重。對材料消耗,水電消耗,公務費消耗等實現事前控制;對服務質量,單位成本費用等進行量化考核,從而實現成本的全過程控制。要切實發揮成本核算在獎金分配中的作用,通過建立一套權、責、效、利統一的、真正具有激勵機制的獎金分配方案,結合醫院的實際和各科室的特點,在統一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科室的特殊情況作局部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