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企業信息化可研報告

企業信息化可研報告

時間:2023-08-18 17:15: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企業信息化可研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企業信息化可研報告

第1篇

企業架構的概念

企業架構是在信息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提煉出來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由John Zachman提出。此后,在各方學者、研究機構、政府和企業的推動下,企業架構得到廣泛傳播和蓬勃發展。在歐美發達國家,企業架構已經成為大中型企業、政府、軍隊普遍采用的管理工具。當前成熟的企業架構理論框架包括:Zachman、TOGAF、FEAF、DODAF、Gartner EA 和IAF等。

關于企業架構的定義,有不少專家和組織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描述。

John Zachman:企業架構是構成組織的所有關鍵元素和關系的綜合描述。

美國Clinger-Cohen法案:企業架構是一個集成的框架,用于演進或維護已有的信息技術和引入新的信息技術,從而實現組織的戰略和信息資源管理目標。

OPEN GROUP:企業架構是指所有構成企業的不同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

Gartner:企業架構將企業戰略轉化為企業變革的需求、原則及藍圖,并通過持續的更新流程和管控流程推動企業變革,促進企業戰略的實現。

各個組織和機構對企業架構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對企業架構核心價值的理解是一致的,即企業架構是從企業全局的角度建立戰略、業務與信息化的關系。

以企業架構為中心的IT治理框架

很多研究機構、學者對企業架構和IT治理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Gartner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企業架構能夠有效提升IT規劃和IT管理,提升IT和業務一致性,改善公司信息化的規劃能力;歐洲共同體IT協會Open Group在其白皮書中提出通過EA在戰略層、項目層和運維層為信息化與業務目標一致性提供保障,是卓越IT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MIT 信息系統研究中心JEANNE W.ROSS 提出企業架構是IT治理關鍵決策依據,這些研究成果都一致認為企業架構與IT治理各項工作緊密相關。基于這些研究成果,進一步分析企業架構與IT治理的關系,提出以企業架構為中心的IT治理框架,如圖1所示:

在該框架下,通過企業架構承載公司戰略,為信息化規劃提供重要輸入,指導信息化項目的立項、設計、開發和上線,并與IT服務管理協同增效,以下做詳細分析。

企業架構與信息化規劃

信息化規劃是在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在理解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與業務規劃的基礎上,診斷、分析、評估企業管理和IT現狀,結合所屬行業信息化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對最新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提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遠景、目標和戰略。傳統的信息化規劃方法,如信息化戰略規劃(ITSP)、企業系統規劃法(BSP)等,幫助企業步入IT建設正軌化道路,提升企業整體協作能力、整體競爭能力,但由于其僅從某個側面捕捉信息化需求,缺少整體考慮,企業仍面臨著IT規劃和公司戰略脫節、缺乏企業信息架構的總體布局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在信息化規劃階段引入企業架構,站在公司整體視角承接戰略,布局總體信息架構。

關于企業架構與信息化規劃的關系,有兩種主流觀點:①企業架構是信息化規劃的一種方法,企業架構設計與信息化規劃同步進行;②企業架構是信息化建設的藍圖,企業架構設計先于信息化規劃,企業架構的結果是信息化規劃的重要輸入。兩種觀點雖有差別,但是對企業架構在信息化規劃中重要性的理解是一致的,即通過企業架構明確企業信息化藍圖。國內外很多學者、研究機構和咨詢公司提出了利用企業架構進行信息化規劃的方法和模型,綜合這些研究成果,基于企業架構的信息化規劃方法如圖2所示:

基于企業架構的信息化規劃方法將公司業務戰略、業務需求、IT戰略和愿景轉化為企業架構的架構藍圖,并分析架構現狀和藍圖的差距,根據差距的內在關聯性,打包形成IT解決方案和實施路線圖,對年度實施計劃提供統一的指導。

企業架構與信息化項目建設

在信息化規劃階段,通過企業架構設計明確了企業架構藍圖和解決方案。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落實企業架構藍圖。

荷蘭國家統計局及烏得勒支大學計算機和信息研究所提出了依據企業架構設計系統架構的原則、框架和流程。基于這些研究成果,將企業架構與信息化項目建設緊密結合,提出信息化項目企業架構遵從模型,保障管控工作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圖3所示:

根據國內大型企業信息化項目建設的特點,分為三個大的階段:項目前期、系統設計和系統開發實施階段。企業架構遵從管控包括項目可研遵從管控、系統架構設計遵從管控、系統實現遵從管控,分別在項目可行性研究、系統設計和系統測試三個節點進行架構遵從管控。

各個階段架構遵從管控要點如下。

項目可研遵從管控:

(1)在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過程中,信息化項目可研編制方依據企業架構明確該項目所要實現的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數據架構和技術架構范圍。

(2)企業架構管控方依據企業架構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架構遵從性審查,審查項目內容與企業架構是否匹配、是否重復建設、技術路線是否符合架構要求等。

(3)審查通過后,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明確架構范圍將作為項目起始架構(Project Start Architecture PSA)指導后續系統架構設計。

系統設計遵從管控:

(1)在概要設計過程中,信息化項目組根據企業架構和PSA,進行系統架構設計。

(2)企業架構管控方對系統架構設計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及合規性進行審查。完整性指系統架構對企業架構的承接是否完整,系統架構設計是否齊全;準確性指系統架構設計是否合理,架構間的依賴關系是否正確;合規性審查指系統架構設計是否符合企業各項業務、技術標準與規范。

(3)審查通過后,系統架構設計指導后續詳細設計和系統開發實施。

系統實現遵從管控:

(1)在信息系統測試過程中,企業架構管控方從架構遵從角度提出架構測試需求包括:功能測試需求、性能測試需求、集成測試需求等。

(2)架構測試方依據測試需求進行測試。

(3)企業架構管控方對測試結果進行架構遵從審查。

(4)審查通過后,將實現的企業架構藍圖更新為企業架構現狀。

企業架構與IT服務管理

企業通過IT服務管理對IT系統的研發、實施和運營進行有效管理,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是IT服務管理常用的標準和規范。企業架構和IT服務管理都是長期持續的工作,企業架構將業務戰略、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數據架構和IT解決方案有機結合;IT服務管理將應用架構、數據架構、技術架構、IT解決方案和IT服務有機結合,其關系如圖4所示:

Open Group、Forrester、Garter等研究結構都對EA和IT服務管理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一致認為兩者的結合與協作能夠解決IT服務與業務需求的鴻溝,促進信息化在運維環節與公司業務戰略保持一致。根據Open Group的TOGAF和ITIL關系,提出企業架構與IT服務管理協作模型,如圖5所示:

企業架構與IT運維和服務協作模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協作關系:

(1)在信息化方面:通過企業架構形成信息化建設藍圖和IT解決方案;IT服務管理則依據解決方案,設置IT服務目錄,通過財務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對IT解決方案的執行提供服務支撐。

(2)在流程協作方面:企業架構的變更需要與IT服務管理的變更管理、配置管理和管理密切結合。同時,在IT運維過程中涉及企業架構資產的變更需要與企業架構設計流程相結合。

第2篇

在當前,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工程的招標方式都是按照工程量清單的報價方式來推行的,在此背景下市政工程亦是如此,根據工程量的清單來決定相應的合同形式,也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各個工程單項單價進行了相應的約束。如此,我們只要掌握了工程開展過程中相應工程量的具體數字,就能夠準確計量出相應的工程費用,也有利于最終的工程結算。所以在當前,分析和討論市政工程的工程計量問題意義重大,下面我就來談談市政工程工程量計算的方式的演變及對企業效率的影響

在2000年及上海市采用2000定額的那個時間段,雖然市政工程計量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有均攤法、憑據法、估價法、斷面法、圖紙法以及分解計量法,例如土路基填、挖土方量計算是按道路設計橫斷面圖進行計算,通常采用積距法或土方表進行計算。在那個時間段,計算普通道路工程,一般需要2個星期的時間,而且如果對于計算規則不是非常熟悉了解的,特別是一些特定公式的計算,例如道路交叉口轉交面積的計算等,非常容易造成工程的偏差。我們在算量過程中往往需要在一張又一張的圖紙上用比例尺量,需要在圖紙上標注數據等等,工序繁瑣,時間花費較多。往往在核對工程中,有時候也不是非常嚴謹,八九不離十的現象還是經常存在的。其實這也對國有資金的使用(城市基礎設施一般為國有投資項目)存在一定的風險。

進入到2003-2012年,建設工程逐步開始采用工程量清單的報價方式來開展,雖然定額計價在我國實行了幾十年,雖然有其不適應的地方。這個時間段內上海地區借助于2000定額的工料機消耗量作為清單計價消耗量的參考,利用2000定額對清單工程內容進行細化,使清單計價具有可操作性。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模式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存在差異。例如按清單計算規則挖土方是不考慮放坡及工作面的,是按原地面以下構筑物最大投影面積乘以深度計算,如果清單組價套用定額計算的,這個定額計算量的時候是需要考慮相關放坡及工作面的計算的。按照清單計算規則的市政項目,比如普通道路,一般也需要1~2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基本完成。

長期以來,市政造價人員大都依靠落后的手工方式來處理市政工程量,通過手工的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耗費時間成本和精力大,而且誤差大、計算不精確,不能夠做到造價心中有數,同時不利于工程的真實成本管理、指標分析,招投標文件編制及項目結算,從而不能把企業和個人的專業形象對外展示出來,長此下去對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帶來嚴重的阻礙,不符合電算化時展的趨勢。為此,廣聯達推出了基于BIM技術的專業化市政算量軟件,有效的提升了造價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水平。

軟件首開行業內算量軟件三維編輯的先河,為市政造價人員提供統一的算量平臺,從而引領市政行業正式步入電算化時代。廣聯達市政BIM算量軟件于2014年6月正式進入全國大范圍推廣階段。隨著BIM技術的日益成熟及推廣,市政算量軟件也應運而生,市政算量軟件是基于BIM技術,它能夠讓繁瑣的算量工作通過軟件提高3倍以上效率,甚至幾分鐘內完成,提升人員效率和幸福度。在市政軟肋軟件內內置了各地的計算規則、匯總規則、國標圖集,靈活設置可適應不同施工工藝,出量精準,節約成本。通過一體化三維建模,所見即所得,查量對量方便清晰,有據可依。BIM技術按實建模,信息完整,按需一鍵備料、報量,快速變更,以及與廣聯達其他產品無縫對接,提升全過程價值鏈。并且沒有基礎的人員1個小時內能夠基本熟悉操作流程,半天內可以通過一個過程完全學會。

對BIM技術的展望,隨著市政工程規模和難度加大,也逐步有了BIM施展的舞臺,對于大型基礎設施工程越來越復雜,無論是圖紙階段還是施工階段都極易碰到意外變化,傳統設計方法往往需要將圖紙一改再改,同時造價也會隨之變化,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引入BIM后準確率和效率大大提高。當然,市政工程有很多自身的項目特點,體量大,橫向的專業多,對周邊的環境影響較大,并且施工的時候交通組織也相當復雜。因此,在廣度方面拓展BIM應用,直接把BIM設計的數據用于項目上,效率和進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例如一開始把勘察設計和物探數據,包括各類管線數據和地形數據,直接建立到模型中間,這可能也是市政工程往前端延伸的一個特點。由于有了這些數據以后,我們后面的一些維護,包括管線是不是要大量搬遷,這些都可能對方案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在工程造價這方面,由于BIM,我們的思維模式也需要轉變,從數字造價思維轉變為模型造價思維。以前和現在的造價人員的思維是這樣的,(1)項目在可研階段時,從歷史積累的指標庫中篩選出與現有項目相似的歷史指標數據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做項目估算;(2)設計階段用初步施工圖得到一個設計概算;(3)招標階段,運用詳細施工CAD圖導入算量軟件中,分別算量和計價,然后得到施工圖預算;(4)施工階段記錄過程中發生的變更、價差與索賠,通過對預算的調整得到結算與決算的造價。但是通過BIM,我們轉變為,(1)設計階段就建立一個標準的模型;(2)招標階段,造價工程師將工程造價信息錄入模型中,得到模型工程量和造價,從而生成施工圖預算;(3)施工階段通過對模型數據和信息的維護得到結算、決算造價與真實指標信息;(4)工程完工后,模型中的標準部分可分別保存到指標模型庫中,為今后類似的項目造價復用與參考。由于BIM,我們的工作方式也需要轉變,從單機的軟件單專業轉變為平臺多人協作。以前和現在的造價人員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1)估算和概算用EXCEL作為工具;(2)在招投標階段做施工圖預算的時候才使用算量、造價軟件,使用流程也極為不方便;(3)沒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各個專業的造價人員協作幾乎都是通過模型的導入導出來實現的,有時甚至各自建模;(4)若有問題更是需要記錄在文檔中,用其他方式進行溝通確認,極為不便。但是通過BIM,我們現在(1)基于BIM的建筑模型將會以一個平臺的形式出現;(2)集成多專業的造價信息;(3)造價工程師在這個平臺中,錄入各自專業的造價信息;(4)問題與記錄也以建模為基礎在平臺上進行溝通;(5)減少重復建模以及溝通和確認問題所耗費的大量時間。

從源頭培養人才也獲得了參會者的廣泛認可。將BIM技術納入大學課程,或與施工企業合作先灌輸理念,并培養大批熟悉和支持技術的人,配合成熟的軟件產品,推廣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就如何良好推廣BIM技術的問題,我認為,可先安排試點,與專業BIM技術團隊合作,例如廣聯達軟件公司,企業可以通過與廣聯達公司進行相關合作,通過租賃、購買一定數量的軟件,實現項目全員全過程的應用,而后通過新建的企業級BIM數據庫與ERP實現良好的對接,實現企業總部的項目集成綜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對于處于日益競爭激烈的建筑行業,特別是民營企業,BIM應用的目的應十分明確,即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追求經濟利益的手段有兩種:一為合理的工程籌劃,縮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二為優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傳統的工程籌劃工具只有平面圖紙、文字及粗略程度較大的動畫形象展示。在電腦仿真技術日益精進以及計算機硬件不斷發展的推動下,通過采用BIM軟件三維建模,進行工程籌劃的模擬,可以達到1:1真實比例下的沙盤演繹,較傳統方法更為直觀,且1:1的真實比例帶來了更精確更便捷的階段工程量統計,對于工程籌劃的合理性判斷更加有效,便于提出優化方案。“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第三人稱的上帝視角觀察整個工程,更容易對工程全局進行精確掌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第3篇

一、把我市建設成為以重化工業為主導,以農產品加工為后續,特色明顯的重化工業城市

(一)我市具備發展重化工業城市條件。

從現有基礎上看,重化工業是我市工業的支柱產業。20**年我市化工、建材及機械等重化工業實現銷售產值占全部工業的70%。在我市35家重點調度的重點企業中就有25家重化工業企業,僅此25家企業就實現了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的95.4%,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的97%。

從優勢企業和產品上來看,我市絕大部分優勢企業和產品集中在重化工業上。**石化是國家500強企業之一,年產各類成品油200多萬噸,是國家重要的特種蠟生產基地,年實現銷售收入80多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0%以上,20**年提供稅收6.7億元,提供市級財政收入1.**億元。20**年沿江輸油管道將全線貫通,這將給我市石化工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洋豐集團已躋身全國化肥行業三十強,20**年實現銷售收入8.6億元,預計2004年將達到11億元;凱龍集團生產的民爆炸藥占據了省內市場的40%。機械工業方面,京山輕機生產的紙包裝機械占據全國市場的70%,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紙制品包裝機械基地;宏圖飛機制造廠生產的全國壓力油罐車占據全國市場的30%,穩居霸主地位;6**所生產的摩托車液壓制動器占據了全國10%以上的市場份額;戴蒙德生產的鍋爐吹灰器屬全國同行業之首,占據了全國市場的90%;東風汽車彈簧有限公司具有年產1萬噸汽車彈簧生產能力,在全國同行業居第14位。建材工業方面,葛洲壩水泥廠是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電力工業方面,我市正好處在北電南送和東電西送的電網樞紐位置,發展電力工業得天獨厚。電廠三期投產后,預計年將提供財政收入8000多萬元,從而成為我市財政收入的另一個主要的支撐點。

從資源來看,具備發展重化工業的資源條件。全市石膏保有儲量約11.61億噸,占全省石膏儲量的70%。目前我市石膏大部分是以原礦方式對外銷售,加工產品以膏粉為主,工藝落后,利潤較低,石膏資源深加工潛力巨大。全市水泥用石灰巖分布廣、儲量大、質量好、層位穩定,宜露天開采,儲量6億噸以上,全市境內遠景儲量達到幾百億噸,位居全省之首。發展我市地方水泥工業優勢獨具。磷礦石保有儲量達到3.5億噸,占全省的13%,占全國的2.2%。發展磷化工業具有較好條件。

從招商引資情況看,有專家認為,判斷一個地方的優勢行業,可以通過外來資本和民資進入的程度來反映。近幾年我市招商引資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四個行業,即建材、磷化、電力、紡織行業。建材方面,水泥我市先后建設京蘭水泥、鐘廈水泥等項目,在短短的幾年內我市水泥的生產能力從300萬噸擴大到700萬噸,若永興水泥建成投產,我市水泥生產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的生產能力。石膏方面,我市在**年就有龍源、光幫等外資企業進入,近年來民資進入的石膏加工企業明顯增多。磷化工業方面,我市復合肥生產能力已從40萬噸擴大到300多萬噸,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磷化工業的發展壯大是在全國經濟處于低谷或剛剛進入恢復增長期的時候。電力工業方面,電廠三期工程已經開工,北山抽水蓄能電站和碾盤山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民資和外來資本介入踴躍。因此,從招商引資的角度看,建材、磷化、電力應是我市的優勢行業。民資和外來資本看中的主要是我市兩大優勢,即水泥用石灰巖、石膏等資源和電力樞紐優勢。

從現實條件來看,大力發展重化工業的時機已經成熟。隨著消費結構的加速升級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已經進入重化工業化階段,即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重化工業化,對汽車、機械、建材、化工、能源為主導的產品需求明顯加大。我市發展重化工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二)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加速發展重化工業。

當前影響我市重化工業優勢不優的主要原因是重化工業的鏈條不長,延伸不夠。下一階段,應著重圍繞延伸重化工業鏈條,建設全省重要的化工、建材、機械、電力工業基地。一是化學工業重點是延伸石化、磷化工業鏈條。石化工業,抓好清潔燃料生產,努力建設中南地區特種石蠟生產基地。積極做好與**石化的雙向納入工作,力爭在資源互補、產品延伸、雙向納入上有新的突破,積極支持**石化發展壯大,把**石化建設成銷售收入超百億大企業。磷化工業著力發展高濃度多元復合肥,結合磷礦石品位不高的實際,逐步推動磷化工向精細化工發展,重點支持洋豐集團、荊襄集團發展壯大。二是建材工業著力延伸水泥、石膏、新型建材工業鏈條,建設國內重要的水泥、石膏基地。水泥工業重點實施京蘭、鐘廈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項目,支持葛洲壩水泥廠、荊工水泥廠、鐘廈水泥廠等企業發展壯大。石膏工業努力擴大高檔石膏粉、石膏砌塊、刨花石膏板等深加工系列產品的生產規模;新型建材方面積極推廣新型墻體材料和新型裝飾裝修材料,大力發展陶瓷、玻璃、粉煤灰砌塊等。重點支持經和陶瓷、荊玻集團等企業發展壯大。三是機械工業重點圍繞延伸紙包裝機械、汽車零部件等延伸產業鏈條,鞏固我市在全國紙包裝機械、特種改裝車、摩托車液壓制動器等方面的霸主地位,積極爭取并推動軍品生產。重點支持京山輕機、宏圖、6**所等企業發展壯大。四是電力工業。加快電廠三期工程建設進度,力爭北山抽水蓄能電站早日開工建設,抓緊做好碾盤山水利樞紐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

(三)注重發展接續產業,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我市的重化工業主要是以資源性工業為主,任何資源終有枯竭的時候,特別是我市磷礦石、石膏資源的品位并不高,發展深加工的高品位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必須重視接續產業的發展。從我市實際情況看,必須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盡管目前農產品加工業依然還不是我市稅收的主要來源,還不能構成我市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卻表現了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近年來,我市以食品工業、紡織工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高速發展,穩健醫用布、華溢紡織、革基布、環錠紡二期、大興染織、無紡布以及華聯食品、洪森米業等一大批外資和民資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生產能力明顯擴大,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因此應順勢而為,突破性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逐步把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成繼重化工業之后的經濟增長極,使之成為我市經濟并駕齊驅的兩大支柱產業。

在農產品加工方面,主要是發展食品加工業、紡織工業和林木加工業,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食品工業的發展。在現達國家中,食品工業往往都是支柱產業,其食品工業中80%的原料來自于畜牧業,15%來自于水果和蔬菜,5%來自于谷物。隨著我國消費結構的迅速升級,大力發展食品工業應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下一階段,我市應在確保糧食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由糧經二元種植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轉變,加快發展畜牧水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水產加工業。同時,推動紡織工業逐步由紡紗向高檔面料和染整方向發展。

(四)建設與重化工業城市相適應的投資體制

投資需求明顯加大,是重化工業化時期的重要表現,建設重化工業城市首當其沖的任務將是如何擴大投資需求。其一,加快投資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落實企業投資的決策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其二,必須高度重視項目策劃包裝工作,要狠下功夫,舍得投入,聘請名家高手,在我市重化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方面包裝一批超億元的大項目,為我市引資和爭取國家投資打下基礎;其三是高度重視金融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作用。積極組織銀企合作懇談會,有效溝通銀企之間的聯系;其四著力抓好招商引資。重點發展產業招商。由于產業集聚能有效地降低營運成本,當前產業集聚的優勢已經成為吸引投資特別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力量,因此應通過合理規劃工業園,形成相對集中的主導產業來鍛造產業招商鏈。其五,積極探索新的融資辦法。

二、逐步把我市建設成為服務業全面發展的、重點突出的物流樞紐城市

根據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是第三產業加速發展的轉折點。目前我市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美元,大力發展服務業,不僅符合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能迅速擴大經濟總量。同時,因為服務業所產生的營業稅,全部納入地方財政,因此,發展服務業還能有效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一)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業被廣泛認為是推動21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和新的增長源,構筑現代化的物流大市已經成為中心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現在有很多外資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按照“零庫存”的標準進行,一個城市的物流水平如何逐步成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條件。

我市離現代物流還有多遠?從優勢上看,其一,優越的交通樞紐為我市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和“**”前期的建設,目前我市“兩縱兩橫”外出大通道已經基本打通。公路“一縱一橫”,南北向包珠線過**段,襄荊高速今年即將開通,東西向杭蘭線過**段,往西荊宜公路已經開通,往東荊東公路的可研報告已經省評審,預計20**年即將開工,屆時我市到武漢的距離將縮短為180公里。鐵路“一縱一橫”,東西向沿江鐵路(長荊鐵路)已經開通,正好與焦柳鐵路在我市交匯。長荊鐵路的開通、荊東高速的建設影響深遠,這標志著我市正在成為鄂中地區交通區位最好的地區,正在成為省內繼武漢、襄樊之后第三個交通樞紐。公路,全國十三縱十三橫,穿越省境的有八條,我市就占了一縱一橫。鐵路,穿越省境的七條鐵路,我市也占了兩條,從交通上看,初步具備輻射荊州、宜昌、天門、潛江等城市的條件。

其二,沿海產業加速向內地轉移,為我市發展現代物流創造了條件。特別是沿江鐵路的興建使我市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連接沿海和內地之間的工業產品產供銷的紐帶作用凸顯。

其三,我市有一定的物流發展基礎。20**年我市鐵路貨運量達到792萬噸,在GDP占全省的比重僅5.9%的情況下,鐵路貨運量占全省的10.7%。同時先行啟動的物流配送業務為現代物流業發展積累了經驗。目前,部分大型商業企業為擴大連鎖店、超市經營規模,建立了以配送為主要功能的配送中心;倉儲企業開展了代儲代運、分銷分撥等物流業務,這些都是我市發展現代物流的有益嘗試。

但我市發展現代物流的劣勢也是明顯的。主要是:經濟總量偏小,物流的運作資源存量不大;觀念滯后,不少企業仍然熱衷于大而全、小而全,不愿把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來經營,影響了物流市場的社會化進程。物流設施落后,目前全省擁有29個成規模的貨運站場,我市則一個也沒有。荊州已建有全國聯網的“貨運交易中心”,正在籌建“荊州商港”,襄樊、宜昌均在籌建區域物流中心。現代物流在我市還沒真正起步。

對我市物流發展的定位,我們認為應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經過5-10年的努力,逐步把我市建成為連通東西、貫穿南北,輻射荊州、宜昌、襄樊、天門等城市的物流樞紐城市。發展我市現代物流的基本原則,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發揮后發優勢,三是逐步推進,四是正確處理好與發展工業的關系,堅持工業為主的原則。當前關鍵是構筑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和物流信息平臺。

首先在物流主導產品上,應建設與重化工業城市相適應的物流體系。著重加快建設建材專業市場,認真吸取壽光、義烏等發展專業市場的經驗,采取優惠政策,放手發展建材市場,逐步使我市成為區域性的重要建材物流中心。同時,突出農產品特色,建設以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交易為主的農產品物流中心。其次在布點上,建議在火車站附近建設建材等重化工業產品物流中心。在高新區內建設綜合性物流中心。其三著力建設物流信息平臺,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其四要積極吸引國際國內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到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支持東方集團、金城集團等企業進軍現代物流業。

(二)發展城市服務業

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激活房地產二級市場。進一步減輕交易雙方的負擔,大力發展房地產中介。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同時重視發展建筑業。

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業。加快實現社區服務產業化、社會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家政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服務、養老托老等新興行業。

大力發展旅游業。打響華廈人文第一都、世界文化遺產和楚文化資源三個品牌。加快建設明顯陵•大洪山旅游開發項目,挖掘楚文化資源,加強旅游推介。

同時積極培育信息咨詢、會計、法律、證券、資產評估等中介服務機構,逐步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客觀公正執業和管理規范的中介服務體系。

三、把我市建設成開放的、文明的、環境優美的山水園林城市

中心城市功能不強,輻射能力太弱是我市城市化進程中的主要矛盾。中心城市功能的拓展,一方面要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兩縱兩橫”貫穿我市獨特交通樞紐優勢,著力建設物流樞紐城市。再一方面,樹立發展城市經濟圈的觀念,拓寬城市建設的范圍,加快與區域內其他城市的融合。

(一)拉大城市框架

重點是發展壯大**城區。我市在1998年對**市城市按照40萬人口規模進行總體規劃,建議按照60萬人口的大城市規模對我市中心城市規劃高起點重新修編。主要理由:一是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到2**0年全國平均城鎮化率按照一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將達到55%(2000年全國平均水平為35%)。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我市2000年的城鎮化率為42.3%,全市城鎮人口125.75萬人,其中**城區人口32.2萬人,占城鎮總人口的25.6%。2**0年我市總人口將達到310萬人,按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率標準60%計算,全市城鎮總人口為186萬人。由于**城區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強,預計**城區將聚集城鎮總人口的1/3左右,屆時中心城市人口將達到62萬人。二是根據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狀況預計。20**年我市耕地面積369萬畝,鄉村勞動力總數80.07萬人。每個勞動力經營耕地4.6畝。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人均耕地平均按15畝計算,全市共需農村勞動力24.6萬人,剩余勞動力55.5萬人。按剩余勞力的1/3進入中心城區,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一部分外來人口的進入,我市中心城市人口將接近60萬人。

(二)構筑城市經濟圈

大力發展縣域中心城市。強調中心城市功能的拓展,并不是要去抑制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是中心城市發展的腹地,良好的縣域經濟基礎將有助于促進中心城市的功能拓展。我市城市化發展的思路初步考慮是:重點發展中心城市,積極支持發展縣域城市,逐步形成“一主四翼”即**城區為主,鐘祥、京山、沙洋、胡集為四翼的城鎮化體系。

合理規劃中心城區空間布局。老城區重點發展金融、商貿等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60萬人口大城市的功能依托,新城區大力發展稅源經濟,著力培植一批經濟效益高、稅收貢獻大的骨干企業。大力培植就業經濟,新辦一批市場前景好,就業空間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建設60萬人口的大城市提供就業載體。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把工業園區納入城市建設范疇統一規劃,加快產業集聚。按照一區多園的思路,高起點地做好建材、機械、化工、農產品加工、高科技等專業工業園區的功能區劃,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使項目有序地進入專業特色園。

加快城市交通建設。由于我市的外出通道基本已經打通,下階段我市交通體系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城市交通和縣鄉公路上,著力提高城市品位。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郵政、電信、電視、計算機網絡建設,促進電視、電信、計算機三網合一,抓好**市廣電寬帶網絡建設,努力發展電子政務,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城市。

(三)營造良好的城市軟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田阳县| 容城县| 庄浪县| 太原市| 临邑县| 武隆县| 自贡市| 丽江市| 永善县| 谢通门县| 五峰| 长泰县| 赤壁市| 鄢陵县| 齐河县| 乳山市| 宝应县| 广德县| 凉城县| 香港| 平谷区| 平泉县| 阜南县| 长宁区| 中超| 迭部县| 建平县| 藁城市| 安乡县| 湖州市| 新闻| 泸定县| 如东县| 黄平县| 瑞昌市| 博爱县| 崇礼县| 蒙阴县| 荥经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