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

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

時間:2023-06-01 09:08: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院智能化系統建設

第1篇

隨著智能技術進入醫院,它正逐步改變著傳統的管理模式和醫療習慣,也影響了醫院建筑功能布局和設計要求。文章介紹了廣西柳州工人醫院新住院大樓智能化系統建設的策略以及具體做法,分析了各子系統的設計重點,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

住院大樓 智能化系統 控制策略

Abstract

Introduced Guangxi Liuzhou hospital workers in new residenti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concrete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design focus.

Keywords

Hospit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Control strategy

在廣西柳州工人醫院新住院大樓的智能化系統建設中,使用的建筑智能化系統主要包括綜合布線系統、樓宇自控系統、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和安防門禁系統。為了節省投入,醫院更多的是采用基本且必備的監控功能,制訂切合實際的控制策略,最大程度地滿足未來醫院大樓的日常運行需要,并實現降低運行成本的目標。

一、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是整個智能化系統安全、合理布局的根基,沒有穩定可靠的綜合布線系統特別是網絡布線系統的支持,任何再先進再高端的智能化設備也無法發揮作用。在滿足當前應用需要的同時,還必須留有適當的性能冗余度為將來的發展留下空間。經過與醫院信息工程部及設計單位的多方分析評估,決定采取以下方案構建綜合布線系統。

在水平綜合布線系統網絡線纜的選擇上,因傳統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理論上也可以提供千兆以太網傳輸帶寬,但受環境、線材長度和施工質量等諸多因素影響,很難達到這一指標。經過綜合考慮,大樓內網絡線纜主要采用了六類非屏蔽雙絞線,不僅能提供穩定的千兆傳輸帶寬,實現住院大樓內所有信息點的全千兆接入,而且相較六類屏蔽雙絞線價格便宜近30%。六類屏蔽線纜僅在手術室內使用,整體方案在性能與價格之間取得了一個平衡點。

垂直綜合布線系統骨干傳輸選用了光纖線纜。相對于銅纜來說,光纜在傳輸帶寬、抗干擾性、性能穩定性甚至價格上,都有較大的優勢。在本次設計中,對于每一個接入骨干的交換設備,都采用了1:1的光纖冗余度,即設備接入每使用一對光纖,則同時預留一對光纖作為線路冗余。此舉不僅為將來骨干傳輸線路擴容留下了余量,也為將來線路故障提供了快速維修的保障。

樓內各病房、辦公室、功能間內的信息點全部實現不同程度的冗余。醫用設備和醫療系統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并且網絡化是未來的大趨勢,因此在本次的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中,我們沒有只限于滿足現有設備的需要,而且為將來的醫療系統和醫用設備的網絡接入留下了余量和無線網點預留線路。

手術室是本次建設的住院大樓內的重點部位,里面的信息化系統最為集中,要求在手術過程中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全面的患者數據,并可以將手術全過程進行錄制、直播,實現雙向交互遠程醫療。由于手術室具有特殊性(高度潔凈、全封閉、設備種類多),弱電線路容易受到干擾,因此,手術室內采用六類屏蔽雙絞線,實現各系統和設備的接入。

綜合布線系統點位的設計方案直接關系到住院大樓內未來信息化發展的速度。在骨干帶寬、接入帶寬和接入點數量等各方面有充足預留的前提下,未來幾年中,新系統、新設備可以很快地聯入院內網絡,和現有系統實現對接,促進院內醫療水平的提高。

二、空調與送排風系統

整棟大樓的耗能大戶――空調機組及配套的送排風、新風機系統是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監控管理的重點。根據新住院大樓地理位置特點,大樓空調系統的監控設計如下:

控制系統根據回風溫度與設定值比較后差值及其極性,通過DDC的PID運算值調節冷/熱水閥開度,使被控對象溫度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

樓內濕度控制是根據回風濕度與設定值比較后的差值及其極性,通過DDC的PID運算值調節加濕閥開度,使被控對象濕度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

根據檢測的新風和回風(或典型房間)的溫度及濕度,通過DDC進行焓值運算,根據新風和回風的焓值及熱濕負荷,調節新風閥、排風閥和回風閥的開度比例,使空調節能運行,實現設備節能控制。

以上3點為醫院樓內暖通環境控制所必須實現的關鍵點,兼顧了溫濕度控制、設備節能。在以往的醫院日常運行維護工作中,僅憑人力管理根本無法兼顧如此多的控制因素。只有通過引入樓宇自控系統,實時對樓內環境、設備進行監控,才能使樓宇環境控制在舒適性、節能性和管理三方面達到一個平衡。

三、照明系統

對于醫院建筑來說,照明系統是另一個耗電大戶,尤其是住院大樓,24小時運作,如果不對照明系統進行智能化控制,每年在照明系統上耗費是相當大的。但是照明系統又是較難監控和掌握其運行狀態與規律的系統,難點在于光區的劃分、光區內光源的合理使用時間。結合院內燈光實際使用情況,擬采用如下方案:

所有照明燈光根據時間設定程序可自動定時開啟、關閉;遠程軟件開啟關閉控制以設定不同的光區實現,將醫生辦公區、候診大廳和病房區分為三個大的光區,進行集中控制。

三大光區內的照明燈具均有手動開關,在系統遠程控制開閉燈具后,可以對單個功能區(辦公室、值班室、病房等)進行手動開閉控制,給予現場人員最大的自由度。

對非常用照明區域的燈光控制,如樓道內燈光,使用獨立聲光開關進行控制,不接入照明控制系統,不安裝手動控制開關;照明控制系統監控所有光區的回路狀態,如出現回路故障,系統將會發出警報,提醒維護人員前往維修。

通過以上辦法,樓內照明燈光實現了統一和分散管理,并在可能的范圍內,開放照明手動控制,以此控制了浪費和電費成本增加現象,實現了節能照明的目的。

四、數字監控系統

住院大樓的閉路視頻監控采用了全數字式的視頻監控系統,杜絕了以往模擬視頻監控系統的線路干擾、接頭松動導致信號失真甚至丟失的情況。此系統設計過程中考慮了如下要點:

數字監控系統可以直接接入樓內網絡,通過監控交換機端口情況就可以得知設備運行情況,將來投入使用后,后勤保障部門僅需網線和電源線線材就可以完成日常的線路維護,減輕了系統保障維修壓力。數字監控系統可以很方便地實現監控視頻的檢索、回放和多點監控。

由于該系統采用數字傳輸和數字存儲,能夠實現以前模擬式監控所無法實現的多點跨網絡監控與回放,管理人員在網絡到達的地方都能方便地查看到監控系統畫面。

數字式視頻監控系統雖然目前單個設備價格較傳統模擬設備要稍高,但從長遠來看,其穩定的性能、便捷的部署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便利,則是傳統模擬監控系統所不能比擬的,可以說數字化監控是未來監控系統發展的方向。

五、門禁系統

住院大樓雖然不像門診大樓那樣屬于開放式的空間,但是日常的人流量也比較大,為了便于住院部探視時間的管理,門禁系統的引入非常必要。安裝門禁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樓大堂電梯候梯廳設置了5套人行通道棍閘,正常上班時間棍閘為常開狀態,方便人員出入。進入限制探視時間后,訪客或辦事人員需在保安室進行登記,發放臨時卡后,方能進出搭乘電梯。

一樓以上樓層的電梯候梯廳均安裝由門禁系統控制的感應式自動玻璃門。白天正常上班時間為常開狀態,下班后和限制探視時間,則通過門禁系統控制開閉,保證了病房區的正常秩序。

除了以上兩個位置,在樓內每層兩個樓梯間出入門都安裝了單向門禁,即按鈕出門,刷卡進入。實現醫院工作人員專用,防止閑散人員通過步行樓梯進入住院樓各樓層。

目前,住院大樓內設計的是非接觸式IC卡“一卡通”系統,醫院員工可以憑卡在食堂或院內小賣部刷卡消費,住院患者及其家屬同樣可以通過辦卡實現刷卡購飯、樓內購物等功能,最后實現全院“一卡通”的目標。

第2篇

在智能化建設方面,有50%的被調查者認為投資占醫院建設總投資的0.1%,25%的被調查者認為占0.05%,25%的被調查者認為占1%,見圖1。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有66.7%的被調查者認為投資占醫院總投資的約1%,另外還有33.3%的被調查者認為占2%,見圖2。

2.醫院智能化、信息化系統的構成

2.1醫院智能化系統組成

醫院智能化系統應包括以下幾部分:

(1)集成管理系統

(2)建筑管理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

公共廣播及緊急廣播系統;

建筑機電設備自動化系統;

巡更管理系統;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通道(門禁)管理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

IC卡系統。

(3)醫院專用系統

閉路電視示教系統;

醫護對講系統;

電子叫號系統;

手術監控系統。

(4)通訊與計算機網絡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

計算機網絡系統

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無線通信覆蓋及無線尋呼系統。

(5)信息管理系統

綜合醫療信息管理系統

觸摸屏信息查詢系統

電子公告牌系統

(6)綜合診療信息管理系統

2.2醫院信息化系統組成

醫院信息化系統主要是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計算機網絡系統(含網絡布線);

(2)CIS、LIS、PACS、RLS;

(3)HIS、PASS。

2.3影響醫院運營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統

影響醫院智能化、信息化系統的原因很多,12.4%的被調查者認為是醫院信息管理系統;11.1%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影像存儲與通信系統PACS;8.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綜合布線系統。詳細分析見圖3。

3.醫院智能化建設的建議

醫院智能建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3.1業主方面

對醫院智能化集成系統帶來的增值效果有所懷疑或由于資金投入方向問題,以致不適當地壓低在智能化系統上的投資。結果造成實施效果的下降。

沒有總體集成的概念和系統今后發展的考慮以致邊招標、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返工浪費嚴重。

缺乏掌握醫院智能化系統技術的人才,以致在設計、施工、竣工等建設的各個環節上不能很好把關,及時糾正質量問題。醫院智能化系統建成后,對日常管理和持續維護重視不夠,部分醫院還延續原來的后勤管理辦法,沒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加以充分發揮。

3.2廠商方面

參加智能化系統集成投標的公司,實際上僅僅是某一個子系統的集成商,甚至只是產品銷售商,他們對醫院建筑,對現場安裝,對施工組織了解不多,甚至毫無了解。因此,不能很好組織指揮,甚至組織指揮不了系統各個分包商。

為爭取項目,迎合業主低投資的企圖,拼命壓低報價。項目到手,為了利潤,不顧質量,降低規格。各廠商提供的系統開放程度有限,造成集成系統難以實現或留下維護中的隱患。

3.3 設計方面

目前對醫院智能化設計結合醫院建筑采取合理的設計和解決方案注意不夠。對智能化系統設備的安裝空間、管線路由等考慮不周。由于個別醫院的建筑方案采用國外設計事務所完成,設計內容設計深度不符合國內要求。

3.4 實施方面

對施工的全面質量管理重視不夠。

3.5 標準化和行政管理方面

管理部門管理力度不夠,或管理依據不夠。

第3篇

關鍵詞 弱電工程;弱電智能化系統;方向;應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springing up have sprung up. The city of intelligence building alarm systems is the ke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of successful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is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sign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t building elv construction needs not only "A + 4 C"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support, more need to design personnel strict careful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source, really the good close, shoulder security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e safety in the first place. Therefore, ba and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eak electric intelligent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weak electric key, then analyzes the elv intelligent systems to the benefit from the hospital, and finally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eak electric intellig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lv engineering; Elv intelligent system; Direction;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B3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概念及應用重點

(一)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概念

弱電智能化系統包括樓宇自動化系統、安保自動化系統、通信自動化系統、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統四大類,共四大類15個子系統,營造了面向大眾的人性化就醫環境,構建了服務管理的數字化平臺。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統,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優化管理、控制運行、便于維護、舒適安全、高效節能及安全可靠的工作、生活環境。

(二)弱電智能化的應用重點

建筑智能化系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A+4C”(現代建筑技術(Architecture)、現代控制技術(Control)、計算機技術(Computer)、通訊技術(Communication)、圖像顯示技術(CRT),即所謂的“A+4C”技術)以及管理科學、施工管理技術等知識的全面支持。智能建筑中的弱電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家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控制電壓等低電壓電能,有交流與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電源,或應急照明燈備用電源。另一類是載有語音、圖像、數據等信息的信息源,如電話、計算機的信息。

1.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的總設計

總體設計是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的關鍵與核心所在,設計必須保證符合弱電工程的基本規范,符合國家或地方出臺的標準,滿足智能化建筑的功能要求。

2.弱電工程承包商的選擇

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的標志就是弱電工程的正常運行,因此,承包商的選擇是整個施工的關鍵所在。施工的成功與否就在于承包商的選擇。根據弱電工程的特點和目前國內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成敗的分析表明,通常由系統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業主對各子系統進行總體協調、管理與控制的工程運作模式較多,選擇一個稱職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敗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講,系統集成商是技術能力、工程管理、組織能力三者有機的“集成”。

3.弱電工程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系統維護和管理不僅是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證,并且是智能化建筑的業績與成果、投資回報的基礎。

三、弱電智能化系統在醫院系統中的應用

當前醫院的建筑發展方向就是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4C 技術(現代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現代圖像顯示技術及現代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其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弱電智能化系統對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及管理實現了最優化組合,也為建筑物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個合理、節能、舒適的環境。毋庸置疑,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應用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的醫院建筑的發展和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對我國醫院的弱電智能化系統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師必須嚴格執行及采用國家規定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以病人為中心”,大力貫徹與堅持科學、安全、實用的原則,從而提高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的設計與建設質量。弱電智能化系統在醫院的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

第4篇

關鍵詞:智能化系統 應用 管理

Abstract:For the ques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the hospital which is carrying out new or expansion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and application content of seven sub- system、clearly put forward that implan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ing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reasonableness and the economy of investment、according to demand、step by step and should reserve spa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words: Intelligent SystemApplication Management

現代醫院對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需求主要源于三個方面,一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醫院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其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關系到自身的存亡。這就要求醫院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降低管理成本、節約能源,從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提高醫院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三是新的診療技術和醫療設備的數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也對醫院建筑及配套設施提出了新的技術要求。

正是上述方面的要求,現代醫院建筑引入智能建筑技術后,不僅可為就醫者提供快捷、周到的醫療服務和安全、方便、舒適的醫療環境,還可為醫護人員提供高效的工作環境,減少醫療差錯和事故,實現醫院社會功能的最大化。

一、醫院建筑智能化系統應用特點

醫院建筑作為為特殊“顧客”(患者)服務的場所,有其明顯的專業需求特點,醫院的智能化系統應把“以患者為中心”、“圓滿完成醫療任務”這兩個工作作為核心服務,滿足醫院數字化發展需求。

醫院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應用應以“實用、可靠、先進、節能”為宗旨,既要滿足醫院的要求,又要達到國家規定的行業標準。采用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保證系統安全可靠、經濟實用,還要有可擴展性;產品選型上要有前瞻性、性價比高;把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樓宇自動化這三大功能結合起來,實現系統的集成,把醫院建成真正的智能化醫院。

(一)采用先進和成熟的技術

醫療工作對建筑智能化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要求極高,要求系統長時間,有時甚至是24小時不間斷運行。

(二)有效利用能源

醫院建筑設備密集,更應有效利用能源,利用智能化系統實現節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行費用,使醫院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采用開放式結構

智能化系統技術發展迅速,應采用開放式結構,遵循開放式國際標準,使系統便于互聯、擴展、集成,保護當前投資。

二、醫院智能化系統主要應用

醫院建筑智能化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子系統:

(一)綜合布線系統

醫院綜合布線系統包括數據網絡系統和語音通訊系統的布線。要求系統能實現高速數據通訊,高顯像圖片傳輸,支持各種網絡設備、通訊協議、多媒體系統及語音通訊。綜合布線系統是醫院智能化系統的基礎設施,因此設計應適當超前、預留發展。

醫院數據網絡系統包括內網數據系統和外網數據系統。內網數據應用于醫院信息化系統;外網應用于連接互聯網(Internet)。為保證醫院醫療信息系統安全,兩套網絡采取物理隔離完全分開。

醫院信息化系統應用主要分為兩部分: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和醫療影像歸檔和通訊系統(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由于HIS系統范圍不斷擴展(包括加入電子病歷系統、檢驗信息系統等),其數據傳輸量越來越大,而PACS系統可以連接各種影像設備,影像設備的動態圖像實現網絡內部的傳送、存儲和處理,因此,醫院信息化系統對綜合布線系統帶寬的要求極高。

系統建設要點:

1.內網數據主干應采用兩根萬兆多模光纖(互為熱備),以滿足HIS、PACS系統醫療影像傳輸對帶寬的高要求;

2.水平桌面接入技術則采用六類非屏蔽布線系統,可最高滿足千兆(1000M)以太網到桌面的快速以太網技術;

3.在病房層走廊、門廳、輸液大廳適當位置應設置無線內網AP點與無線外網AP點。內網AP點用于醫生、護士無線查房,外網AP點可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4.在病房、重癥病房還應設有醫療檢測設備網,聯入內網點;

5.CT磁共振、影像科、手術室等應設置屏蔽信息點和光纖點;

6.還應設有為患者服務的信息點:包括公用電話、電子銀行、信息、住院費用查詢。

(二)建筑設備管理系統

建筑設備管理系統(BA)是以計算機控制技術為基礎,完成對冷水系統、空調系統、新風系統、送排風系統、熱水系統、變配電系統、公共照明系統、給排水系統、電梯系統等的監控功能,并通過總控室向各種監控設備發出控制指令控制其運作,對上述各系統設備運行管理,以達到管理便捷、節約能耗、提供舒適環境的目的。

醫院內各種建筑設備及醫療設備眾多,BA系統的控制應重點考慮系統節能、提高管理效率。醫院BA系統應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應對重要電源回路(如手術室電源回路)進行檢測,確保重要電源回路的供電安全;

2.應將醫氣設備運行狀態監視和故障報警(如供氧、負壓吸引)納入BA系統監控;

3.高壓氧艙系統、凈化空調系統等要留有余BA系統通信接口;

4.應檢測手術室內外的壓差,并將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通過集成方式納入BA系統管理,便于統一管理,減少管理人員。

醫院BA系統應優先選用目前國際主流的BACNET協議。BACNET協議為完全開放式結構,是目前國際上最為通用的工業控制傳輸協議,有利于系統的擴展、互聯。

(三)安全防范系統

醫院建筑進出人員眾多,流動頻繁且身份復雜,應建立一套完整的綜合安保體系,以確保醫院財產以及工作人員和患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安全防范系統主要包括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系統)等。

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發展至今,共產生了模擬系統、模擬+數字系統、全數字系統(IP監控系統)三種模式。模擬系統由于存在擴展性能差、結構不靈活、錄像畫面質量差且不能長期保存等缺點日漸淘汰。模擬+數字系統采用模擬攝像機、矩陣控制、硬盤錄像機錄像,有性價比高、操作方便等特點,是各單體醫療建筑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首選方案。但對于多建筑群的院區項目,選用采用網絡聯網、IP SAN存儲技術的全數字系統系統則更加適合。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攝像機的選擇應根據所監視區域的位置、范圍、照度條件等情況合理選擇:

現場照度偏低的場所,如地下停車場、樓梯前室等,宜采用低照度彩色攝像機;監視區域與背景區域照度相差較大的場所,如地下停車場入口、一層大堂出入口,宜采用寬動態攝像機;對于晝夜照度變化較大的場所,如室外,宜采用低照度彩轉黑攝像機;夜間無照明的場所,如大樓屋面層入口,宜采用紅外攝像機。監控某個固定區域的場所,采用半球攝像機;監控大范圍區域的場所,宜采用一體化球機或帶云臺的攝像機;監控大范圍監視,又要求快速跟蹤、有預置位的場所,宜采用高速球型攝像機;電梯內安裝的攝像機應與電梯裝修相配套,并達到盡可能隱蔽的要求,宜采用彩色半球攝像機。

2.入侵報警系統

醫院入侵報警系統報警監測設備主要應安裝在收費處、門診藥房、器材庫房、中藥庫房、西藥庫房、制劑室、各試驗室、病案庫、中央監控室、計算機房等場所。

3.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系統)

醫院建筑的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系統)應用與普通建筑不同,除了要求在中央監控室、計算機房、各藥庫、病案室、特診科、檢驗科、實驗室等重要場所設置門禁對進出人員進行限制外,還要求在病房樓層的通道門處設置用于查房時的門禁管理。在查房時段,患者家屬朋友禁止進入病房探視;同時還要求在手術室樓層設置門禁系統,防止無關人員誤闖誤入。

門禁系統應與消防系統聯動,在消防狀態下,門禁系統將自動打開相應的通道門。

醫院的門禁系統優先選用基于TCP/IP結構的技術。基于TCP/IP協議的門禁控制器本身自帶有標準的以太網接口,可就近連入大樓局域網,系統工作站與門禁控制器通過大樓局域網實現連接與通訊。系統結構框架圖,見圖1。

(四)醫療監控系統

醫療監控系統是醫院建筑特有的智能化系系統,它包括了手術室監控及示教系統、重癥監護、CCU、ICU監護系統等。醫療監控系統使用特點是:共享要求高(多用戶終端)、數字化存儲(便于回放、查閱)、IP應用(電視電話會議、遠程會疹、手術示教)。將手術室、重癥監護、CCU、ICU等應設計為統一的IP網絡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建立數字化醫院統一視頻服務平臺,符合醫療監控系統的使用特點。

醫療監控系統如何進行技術選型呢?

醫療監控系統采用統一構架、統一網絡的數字醫療監控系統(IP監控系統),并通過流媒體服務器實現視頻圖像統一管理,通過網絡存儲系統實現圖像的統一存儲管理。

采用數字醫療監控系統的優點是各層護士站可通過網絡監視本層重癥監護室患者情況,將來患者家屬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遠程探望。示教室通過網絡既可以調看手術室圖像,也可以調看重癥監護室、ICU室、BICU室圖像,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廣域網實現遠程醫療會診。采用統一的數字醫療監控系統后,使醫療監控系統使用靈活,擴展性更好,同時方便管理。

醫療數字監控系統由攝像機、拾音器、編解碼器、網絡交換設備、管理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和磁盤陣列柜組成。系統結構框架圖,見圖2。

1.前端設備安裝

手術室監控及示教系統要求在每間手術室設置2臺攝像機,一臺為無影燈自帶的攝像機,另一臺為全景攝像機。同時在每間手術室設置1個隱藏式話筒,安裝在手術室的適當位置(一般為無影燈架上)。

2.重癥監護系統

重癥監護系統要求在ICU、蘇醒室、重癥病房、BICU的每個病床前安裝1臺彩色半球攝像機,同時在每間重癥病房安裝1個拾音器。

(五)病房呼叫對講系統

病房呼叫對講系統是患者和護士聯系的主要方式。系統在病房區的護士站設置病房呼叫對講主機;在病房樓道安裝顯示掛屏;呼叫對講分機安裝在病房內的每張床頭的治療帶上,同時在每間病房的衛生間內裝有防水分機,以便患者在緊急情況下呼叫。

病房呼叫對講系統不僅可以安裝于病房,也可安裝于留觀區、血透析、輸液大廳等需要患者與護士聯系的場所,要求系統帶有輸液報警功能,即輸液即將完成時系統可自動通知護士站。

目前的病房呼叫系統一般采用RS485總線結構。本系統也可以接入醫院HIS系統,實現病房呼叫系統的信息化管理,統計護士站的服務質量。

(六)候診排隊及取藥叫號系統

候診排隊系統是實現患者有序就診,使就診者在安靜、有序的環境中完成就診。本系統管理電腦直接控制叫號系統、顯示系統、語音系統及號票打印,可同步顯示當前系統工作狀況。

取藥叫號系統可有效地改善服務環境,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統管理電腦直接控制叫號系統、顯示系統及語音系統,可同步顯示當前系統工作狀況。系統通過顯示屏顯示姓名和呼叫取藥患者,實現藥房取藥的科學、合理管理。

(七)數據中心機房建設

醫院數據中心機房是醫院的網絡中樞和信息中心,負責醫院內外的計算機網絡通訊,是醫院最核心的的部門,在醫院中將越來越重要。

數據中心機房。建設包括如下內容:機房裝修、配電系統和UPS電源、空調通風、機房智能化系統(包括綜合布線、安防等)機房場地監控系統、機房消防系統、防雷接地系統等。醫院數據中心機房設計經常遇到機房所處樓層位置不理想、機房面積不滿足使用要求、 樓板載荷太小、所需電氣容量回路無法滿足、機房投資預算太少等問題,因此應在前期設計階段就要對建筑、結構、電氣、暖通、消防等相關專業提出要求。

第5篇

關鍵詞 :     智能建筑;設計發展;分析;

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迅速,促使智能建筑設計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智能建筑設計來說,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使用到各種各樣的先進技術,如果不能保證技術選擇的先進性就會導致設計質量不高,從而影響智能建筑的建設進度。相較于傳統的建筑,智能建筑更具應用優勢,不僅實現建筑設計的標準化,還可以大大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進一步達到節能降耗、豐富室內功能的目的,有利于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應該加強對智能建筑設計的研究,認真探索智能建筑設計的發展道路,以此來發揮智能建筑的應用效果。

1、 智能建筑的概述

在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智能建筑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相較于傳統建筑來說更具應用優勢,體現出了當前科技與古老行業的結合。智能建筑具有建設規模龐大、建設要點多等特點,不僅代表了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情況,同時也能夠呈現出國家的綜合實力,智能建筑的建設數量越多,其建筑行業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所以要重視對智能建筑的研究,以此來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1]。

現階段,智能建筑的發展成果還不夠完善,很多設計人員缺乏對智能建筑功能的了解,認為智能建筑是信息化產業下的衍生物,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忽略了對智能建筑功能的研究,致使智能建筑的設計不夠科學,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對智能建筑的需求。由于智能建筑是一種新興產業,不僅具有風險性高的特點,還需要設計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投入充足的資金作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從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安全隱患,達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目的。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很多建筑行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將智能化建筑當做推銷的方式之一,但實際沒有按照建設標準來進行設計,致使智能建筑的功能和系統無法達到智能標準,嚴重影響了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后期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不利于維護智能建筑的運行質量。另外,智能建筑設計發展還受地區經濟水平的影響。由于部分地區的經濟水平不夠高,在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上不夠全面,無法及時引入先進、科學的技術設備,致使建筑的智能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建筑行業的實際需求。一般來說,建筑工程需要從實用、經濟的角度上開發,根據建設者的需求來進行設計,以此來明確智能建筑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向,從而保證智能建筑的建設質量。

2、 智能建筑設計的具體措施

2.1、 健全完善的設計制度

智能建筑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只有公安部門、技術監管部門等部門制定出統一的建筑設計標準,才能充分發揮出監管作用,繼而避免產生設計不標準、不合格的問題。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及時建立完善的設計制度,加強對智能建筑的規范化管理,確保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做到統籌劃一,為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此來實現智能建筑的進一步發展。在開發智能建筑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智能建筑的設計標準及規范化程度,如果不能達到實施標準就要立刻整改,加大對智能建筑管理部門的監控,不斷提升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從而確保各個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盡量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設計失誤[2]。

目前,智能建筑行業還存在設計不規范、操作不合理的情況,嚴重阻礙了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智能化速度的加快,不利于提升建筑行業的技術水平。所以,應該根據當前智能建筑的發展情況來進行分析,深入探索智能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同時要制定完善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還要選擇科學的實施管理方法,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以此來形成一個優良的管理體系,繼而減少設計不合理的情況發生。另外,政府及相關部門還要制定嚴格的審查制度,按照市場規則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確保智能建筑設計可以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智能化發展[3]。

2.2、 智能建筑一體化運作

相較于傳統建筑技術來說,智能化建筑技術更具一體化的特點。由于智能建筑的發展時間較短,其技術應用方面還沒有達到完善,在實際應用時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智能建筑涉及到的內容、技術較多,所以設計發展也受到多個行業的影響,只有各部門之間協調統一、共同發展才能有效提升設計質量,進而滿足當前時代對智能建筑的設計要求,打造出高質量的智能化建筑工程,為人們提供更加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4]。

2.3、 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缺乏高質量的設計人員,致使智能建筑設計的方案不夠合理,難以有效提升我國建筑行業的智能化水平。并且,建筑人才的匱乏帶來了很多的技術問題,這就導致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質量不高,無法保證智能化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從而造成安全隱患的發生。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設計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將先進技術、設備引入到培訓工作中,不斷增強設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操作能力,盡量減少人為設計的不合理之處,這樣才能為后續的施工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繼而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5]。另外,智能建筑的產品規格存在通用性差的問題,這就為系統集成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僅難以保證施工內容的合理性,還會影響系統集成的實現,大大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難度,從而無法保證智能建筑的建設質量。對此,應該培養智能化系統技術人才,加強對智能建筑設計、施工、竣工的監督力度,提高對智能建筑設計的重視程度,一旦發現設計問題要及時改正,這樣才能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達到提高智能建筑設計水平的目的。

3、 智能建筑設計的發展分析

智能建筑具有高效的系統維護功能,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傳統的建筑功能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和改善,一旦建筑內部出現管道破裂、電路老化等問題,就可以及時傳達到建筑管理部門,促使管理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故障的信息,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進行解決,盡量減少故障造成的經濟損失,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維修成本。針對智能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上:

3.1、 醫院

現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飛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也推動了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建筑的發展成為了必然趨勢,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夠有效提升設計質量,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操作失誤,繼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防止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對于智能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可以將其應用在醫院方面,利用計算機系統來實現醫院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治療服務,從而有效推動醫院的進一步發展。另外,還可以利用系統網絡來擴展醫院的線上服務,遠方專家可以通過智能化技術進行會診,并通過數據庫來獲取相關的資源信息,大大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以此來發揮出智能化建設的巨大作用[6]。

3.2、 學校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學校教育也開始重視智能化的建設,將智能建筑設計在學校方面,能夠開展高效的網絡教學活動,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還能夠提供海量的教學資源,極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同時還可以豐富學校教學的方式,繼而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并且,智能建筑的通信能力非常高,在設計初期就能夠根據光纖思路來進行設計,不僅能夠滿足建筑的通信要求,還可以提升通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改變過去通信質量不高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也可以在家里進行學習,有利于提升教學資源的利用率,繼而充分發揮出教育作用[7]。

3.3、 智能化公寓

智能建筑設計也可以應用在公寓方面,通過新型智能化公寓的構建,管理部門能夠統一、高效的實現用戶信息管理,方便與住宅用戶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居住的安全性和美觀性,有助于推動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達到保證用戶財產安全的目的,有利于促進智能系統的發展,最終滿足現代社會對建筑設計的需要。另外,智能建筑可以應用在辦公樓中,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充足的數據信息,還可以利用智能系統來評估員工的工作業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除此之外,智能建筑還在消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建筑工程中,不僅提升了智能建筑的運行效率,還可以為人們提供舒適、方便的生活條件,有助于降低火災隱患發生的可能性,滿足當前社會對高層建筑的消防需求,同時還能根據火災蔓延的情況來進行水炮噴射,改善過去全樓噴射的不足之處,做到節省用水量,節約資源的設計理念。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促使智能建筑設計逐漸朝著規范化、正規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有效提高智能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對于建筑行業來說,智能建筑拓展了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為建筑行業提供了充足的技術和設備,促使智能建筑設計能夠得到高效發展,解決設計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確保智能建筑的后續施工質量,有助于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建房屋建筑工程中綠色節能施工技術分析[J].低碳世界,2017,0(19)

[2]李思春房屋建筑施工I中綠色節能施工I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7,0(16)

[3]林戊己淺析綠色節能施I技術在現代房屋建筑施I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0(18)

[4]童仲清綠色節能施工I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5,0(36)

[5]范賢榮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中綠色施I技術的有效運用[J]河南建材,2019,(1)

第6篇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項目、施工

一1.智能化系統施工過程的協調管理

建筑施工涉及到各種專業,如智能化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結構形式、安全合理性等,無論在設計,還是在施工方面的質量,都必須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證。但各專業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與協調工作,經常不盡如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出現返工,造成工程投資的極大浪費,影響工期,有的還會影響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嚴重的甚至有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管理工作不僅很重要,同時也很必要。作為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在施工過程中,應與業主、土建總包、監理、各主承包協調,應切實遵照業主所確定的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施工,保質保量地執行合同細則,并根據業主提出的變更通知,及時與總包、監理、各主承包協調溝通,快速制定變更施工方案,同時遵守總包、監理、土建等各承包商所制定的規章

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點:

(1)投資規模大。隨著智能化系統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系統占整個建筑工程總投資的比例越來越大.達到6% ~8% ,有的甚至超過10% ,所以現在單體建筑智能化系統造價達到1000萬的項目屢見不鮮。

(2)涉及相關方多。工程實施過程中要和業主、監理 設計、審計 質檢、安監等部門聯絡.施工現場要和土建、機電 裝修等單位協調。

(3)系統門類多 集成要求高。目前智能化程度高的建筑一般有十幾個子系統 醫院、公檢法、體育、會展等建筑還有專用系統。

3 智能化工程實施的策劃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在我國已經經歷了2O多年的發展.在發展的初期,人們習慣把智能化納入lT行業,我國最早的綜合布線規范由當時的郵電部牽頭起草.相關的工程驗收等管理職能也由郵電或通信管理部門承擔。那時的智能化工程公司大部分都是IT企業,一般采用lT項目的管理辦法來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隨著智能化系統的飛速發展,工程建設的設計、招投標、施工 驗收、結算等環節完全和建筑工程結合起來。主管部門已經把建筑智能化工程完全納入工程建設管理范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出臺了關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概預算等相關規范標準 大部分智能化承包商也是按照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來管理智能化項目。所以 筆者認為.智能化工程實施的策劃可以參照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素.從 人” 、 機 、 料”、 法 、

錢”等五個方面考慮。

3.1人力資源的配備

項目中標后.要根據項目的規模、工期、系統的復雜程度、管理要求等方面因素組建相應的項目部。項目部應該包括項目經理 技術工程師、施工員、安全員 質檢員、預算員 資料員、材料采購員等。如果項目規模不大,不一定需要每個崗位配置一人.可以兼任。項目經理是項目部最重要的崗位,在進行項目部人力資源策時,需要對項目特點進行仔細分析.對擬派項目經理的資歷、專業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價。同時,其它人員的配置要能在某些方面彌補項目經理的不足,譬如項目經理對某一子系統不熟悉 那么項目部的其它人員中一定要有人熟悉。

其次是施工作業人員.目前大部分智能化工程項目采用勞務分包的方式,工程實施前要對勞務分包單位的資質,類似項目業績 施工作業單價 勞務費用結算方法、以往項目合作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根據項目進度計劃,制定各施工階段勞務作業人員進場計劃 特別是對帶班工長和不同施工階段.如管線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的施工人員的作業技能提出明確的要求。

3.2施工機械設備的組織

建筑智能化工程和土建工程不同 其施工機械相對簡單,勞務分包單位一般配有常規的施工機械,作為工程承包單位需要考慮系統檢測設備,部分特殊項目如體育館。展覽館等需要考慮施工用腳手架.以上設備主要靠租賃解決。如果公司每年的施工量達到一定數量.可以考慮購買部分檢測設備(如布線鏈路測試儀) 對于實施周期長的大型項目可以考慮購買腳手架.等工程完工后再賣掉.這種方法比租賃設備節約施工成本。

3.3 材料采購的計劃

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子系統多,各種材料五花Jkf-j 材料采購計劃是否合理,對于項目實施是否順利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材料可以分為三大類,第~類為系統設備.這類設備在合同中有明確的規格數量型號要求,如布線系統中的模塊、配線架,安防系統中的攝像機、矩陣.會議系統的話筒、音箱、功放等 第二類為通用材料,這類材料在合同中有規格數量要求.一般不規定品牌.如果規定了品牌就可以歸入上述第一類材料,如橋架 線管等第三類為輔助材料.這類材料在合同里面沒有具體體現.卻是要完成施工作業必須具備的材料.如橋架橫擔、管道吊桿等。以上三類材料可以采取不同的采購方法.第一類材料占整個工程成本的絕大部分.這部分材料一般在工程的后期使用,采購部門要根據項目進度 考慮公司內部采購流程的時間和設備訂貨周期(特別是進口設備).第一類設備不宜過早到現場,否則設備到現場后的堆放和保管難度很大.同時也會占用公司的周轉資金。第一類設備單價昂貴 采購周期長.簽訂采購合同前.采購部門要和現場項目部確認設備數量.型號是否有變更。第二類材料主要在工程施工前期使用 由于此類材料一般不規定品牌 而且材料單價低、體積大.所以此類材料可以考慮在工程所在地采購.減少運費支出.材料數量也可以根據現場需要分批到場.減少浪費。采購部門需要提前到工程所在地考察材料市場.提前做好采購準備。如果該材料有指定品牌,就按照第~類材料的采購辦

法實施。第二類材料中有些特殊情況.如非標制作的操作臺、屏幕墻等 雖然沒有具體型號和規格 但此類設備需要和客戶確認式樣和顏色.所以要提供效果圖和色板給客戶確認.防止設備運到現場客戶不滿意退回的情況發生。第三類材料數量比較少 很難做出確切的采購計劃.可以由項目部采購或者委托勞務分包單位采購。

3.4 項目技術管理

項目中標后.承包單位要及時組織設計、工程人員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對項目圖紙 設備清單進行消化.投標階段的技術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投標文件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中標后的技術工作要對項目的可實施性進行評價,對系統配置中存在的問題要仔細分析,對于技術和商務方面存在風險的地方,如不合理的配置和明細虧損的子項,要提醒項目經理做好準備,找合適的時機變更.對項目部進場后需要協調的重點和要點進行交底。

3.5資金使用計劃

當前工程施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墊資.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對工程承包單位非常重要。所以,制定合理的項目資金使用計劃是工程實施策劃的一項重要工作。參照財務現金流量表的定義.項目實施的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視為現金流出 項目收款視為現金流入.我們可以參照施工進度表和工程量清單制作單位工程的現金流量表。智能化工程的付款方式~般有按里程碑時間付款和按月形象進度付款兩種。按里程碑時間付款一般分施工隊進場后、隱蔽工程驗收合格、主要設備到場、竣工驗收等幾個階段。按這種方式付款.則大部分工程款在主要設備進場后支付,所以采購部門在確定采購時間和與設備供應商談設備采購賬期時盡量做到收款和付款同步.這樣就不會占用公司大量周轉資金。如果按月形象進度付款,就要求現場項目部每月及時足額申報工作量 以減少公司墊資的壓力。

結束語

第7篇

到2014年末我國65歲以上人口首次突破10%,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籍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顯,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則較為滯后,養老服務總體供給不足。一是存量養老機構存在流失風險;二是經濟發展滯后,財力支撐不足;三是用地難保障;四是是養老服務隊伍總量不足。

為此,建議:

1.完善法律法規,強化養老服務業發展法律保障。完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等措施辦法,讓更多的養老機構特別是民辦養老機構取得許可證。

2.構建分類施養、各盡其責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進一步明確政府基本職責定位,按照政府托底、社會參與、市場推動、家庭支持的原則,發揮各自作用、形成合力。二是建立可操作的社區居家養老的績效考評機制。三是養老服務中心(站)要圍繞服務網絡建設、服務設施建設、服務隊伍建設、服務制度建設、服務成效等內容開展評比檢查監督,不斷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3.優化老齡疾病防治護康體系。一是建立完善老年保健服務網絡,在具備條件的二級以上的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科,增加老年病房數量。二是轉變服務模式,鼓勵開展巡回醫療服務,建立社區的全科醫生、家庭簽約醫生等制度,推進面向養老機構和社區的遠程醫療服務。三是繼續做好新農合的制度建設,擴大參與范圍,提高籌資水平。四是鼓勵和建立專業的老人醫療康復和護理機構。

4.利用“互聯網+”推進“智慧養老”建設。一是建立統一的智能化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鼓勵養老服務企業加強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二是通過軟件管理系統,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緊急呼叫監控服務設施;鼓勵養老服務機構利用智能化軟硬件產品,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物聯網等手段建立信息共享互動服務平臺,提供老人智能看護服務。

5.加強老齡學科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一是按照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重點發展領域,統籌部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開設老年學、老年護理學、老年心理學、老年社會學、臨終關懷等課程。二是加強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組織開展養老護理人員職業培訓和職業資格認證工作。三是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社區志愿者隊伍。

6.提升全民參與養老意識,普及健康素養知識。一是宣傳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定時開展宣傳活動和講座,鼓勵老人以及子女參與其中。二是加大對老年人及其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和護理知識培訓。

7.探索與實施臨終關懷服務。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臨終關懷模式。建立社區、家庭養老和臨終關懷一體化模式。

第8篇

1對醫院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強化管理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對醫院信息系統進行強化時,必須要以完成整和集成性為基本原則,把醫院內各部門間醫療信息進行實時共享為基本目標,加強醫院內部管理的措施。對網絡環境下醫院計算機系統的強化建設,可使醫院的辦公系統轉變為智能化,業務的流程實現計算機化,內容一定要保證其完整性、一致性,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及時處理醫院內部日常生成的數據,并整合、管理,充分將醫院業務情況反映出來。集成性是說信息系統需要將多方面內容進行集成,在最初系統設計階段要考慮應用較先進的設備、技術,并把各部分的內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將醫院運作的效率提高。

2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加強建設的有效措施

2.1醫院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強計算機系統的建設

要想醫院完全實現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其關鍵就在于計算機信息化的建設。不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是復雜的大工程,醫院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全力配合,才能夠推動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實施。醫院內部要設立相關管理部門,來負責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管理人員責任心要強,并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來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力度。我國應用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還處在最初的階段,因此創建Intranet瀏覽器和服務器,并建立規模較大的數據庫管理的系統作為運行網上管理的平臺,確保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結構始終保持其完整性,擁有比較齊全的功能,滿足日常管理工作需求。

2.2作為醫院一定要設定網絡規劃的建設目標

在醫院當中實現計算機信息化系統的應用,系統主要分為門診的管理系統、住院的管理系統、辦公室的管理系統還有財務部門的管理系統,其中門診的管理系統當中有掛號、劃價與收費這些項目,而住院管理系統包含病人住院信息登記與相關藥品管理和費用結算等,辦公室管理系統是利用局域網,實現辦公智能化,財務管理系統是將醫院的財務信息統一管理。對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加強建設,必須建立比較規范的目標,對虛擬的網絡進行具體的劃分并分別設置訪問權限,對網絡流量進行實時的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解決,確保醫院內部網絡環境的安全性。

2.3引入專業的人才,促進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完善

醫院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在建設當中,計算機專業技術較強的人才引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醫院競爭能力,對促進醫院的計算機信息化建設以及高醫院整體管理的水平都有很大的作用。在信息化建設當中要想計算機信息化建設加快速度,必須要將相關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引入,以促進并完善醫院信息化的建設。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加大,計算機技術人員非常匱乏,原有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又偏低,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對此,醫院一定要大力引入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創建激勵性制度,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作者:陸英杰 單位: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信息科

第9篇

關鍵詞:智能住宅智能化功能需求的依據

一、前言

在智能大樓的浪潮漸趨平靜之時,智能住宅小區又撳新潮,形成了住宅的新賣點。智能住宅和小區通過媒體的宣傳,為人們描述了夢幻般的理想新生活。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人在家中坐,購物,教育,娛樂,醫療,人們聊天交往等等一切生活的需要都能解決,且保證住宅環境舒適,而且節能……。然而,1999年中國首次網絡生存測試的結果,表明了當今中國的現實:我們憧憬的、國外來宣傳的,還并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或能得到的;技術上能做到的,在社會上并不就可普遍推廣的,當今的購房者中很多似乎并不對住宅的“智能”給予熱情的響應,他們首先還是考慮價格和住宅是否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戶型、環境、交通條件、面積等等。有些智智能住宅小區的先行者花了大力氣開發了網上信息服務,不好用,故很少人用。但可喜的是,我們也見到有的小區,堅定不移地終于走出了一條路,E社區正在深入人心,健康發展。這些現象都說明了新技術應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是新技術深入家庭是歷史的必然。本文作者希望將自己在從事住宅小區智能化工程的一些思考陳述于后,供同行們參考,更希求得指正。

二、智能住宅、小區是住宅、小區發展的方向

智能建筑是建筑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智能建筑并非僅指大樓和樓群,它有著更廣的涵義。而智能住宅、小區并不是智能大樓在規模上簡單的縮型,也不是智能大樓的發展在空間上時間上的延伸。

智能住宅、小區在國外歷經了80年代初的住宅電子化、80年代中的住宅自動化到90年代美國的“智慧屋”(WH)、歐洲的“聰明屋”(SH)的住宅智能化這樣三個階段。這三個發展階段,表明了智能住宅與智能大樓的服務對象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發展道路。

住宅電子化表明了采用大量電子技術的家電進入家庭,住宅自動化表明家用電器、通信設備與安保防災等設備在家庭中的功能綜合一體化。住宅智能化表明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進入了住宅,使家庭中的家電、安保防災和各種通信(話音、數據、圖象)設備通過總線技術進行監視、控制和管理。其中,家庭總線技術是住宅智能化技術的核心。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總線標準。日本、新加坡有適用于大型居住區的總線。美國、日本、新加坡都有根據這些標準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區的示范工程。中國住宅的開發基本都是小區的形式,因此,當我們談到小區智能化的時候就隱含了住宅智能化。

中國智能住宅小區的發展與國外有所不同,是藉助于智能建筑的概念和借鑒國外家庭總線技術,趁住宅產業蓬勃發展之機而興起。而今智能住宅小區示范小區遍布全國,用于住宅、小區的智能化的產品開發也遍地開花。

綜觀國內外的智能化的住宅小區,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內部具備綜合了安防、防災措施與生活服務的智能控制器,住宅與小區和社會之間具有高度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區內部具備完善的安防措施,全面的公用設施監控管理和信息化的社區服務管理。

3.為小區內住戶提供多媒體的多種信息服務。

一個完整的小區智能化系統如圖1所示。應加以說明的是,小區的不同個性,會對智能系統的功能有所取舍。作者認為,根據小區的實際功能需求而確定其智能化系統才是膽智的規劃、設計。實踐表明,單純追求技術的完備性、先進性的后果,是資源的浪費。

總的來講,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是智能住宅小區的必要條件,即實施了智能化工程的、并能發揮出智能化的效用的住宅小區才是成功的智能小區。務請注意,智能小區是一個特指的名稱而已。

三、智能化功能需求的依據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條件。住宅是小們最根本的生存空間,是們逗留時間最多的地方,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隨著社會的發展,住宅的功能范圍亦在發展,但我國直到改革開放之前,住宅的功能僅僅是為了居住。今天,信息正成為人們生存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及進入家庭使住宅、小區能夠具有如圖1所示的功能。但現代人對住宅小區的功能要求是綜合性的,并不僅限于信息技術方面,更何況人們對新技術的接收和應用會有一個過程,這不僅受認識限制,還受到經濟上的以及社會環境條件的限制。我們在實踐中感到,當從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時,一定首先要了解現代人對住宅、小區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適當地認清智能化系統的作用。一個現代化的住宅小區必然地仍是以居住舒適為第一要義,它一般應滿足如下要求:

1.居住性:生活空間分配合理,居住氣氛濃厚,做到公私分離、動靜分離、居寢分離。具體是起居廳、餐廳、廚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動區。小區內有適宜的公共活動場所,或在樓上有空中花園以增加鄰里交往,增加居住氣氛。

2.舒適性:它包括平面空間尺度、視野、登高(高層樓的交通)、采光、通風、日照、噪音、內部裝修、溫濕度等等。

3.可持續發展性:從小區來講,小區應與環境共生,保護資源,獲得能源效益。對住宅而言,除對核心部定位外,其余空間作為臥室、餐廳等可以靈活再分隔。它不僅能使居民能參與設計,也為再改造提供了可能。

4.生態環衛性:是條目3的自然性方面的表現,這包括了外環境和內環境。

①使人居住在綠色環境中,天人合一,回歸自然,小區綠色,住宅綠化。

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處理、再應用,以不破壞自然生態。

③住宅內環境質量:廚衛設備布置緊湊,管線隱蔽,廢油、氣、煙排除暢通,建材的有害物質的防護等等。

5.節能、節地:

實質上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性的一面,多層住宅(鼓勵二類高層),合理的體量與圍護結構,可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等)和新型材料的應用等。

6.安全性:必須是人與技術措施相結合。

①防盜要求:多層次防范,從邊界防范、區內電視監控到住宅內的防盜。

②突發疾病的呼救。

③災變(火災、風災、地震)的應急措施。

④可燃氣體泄漏報警。

7.方便性

①交通:住宅或小區所處位置,小區內部道路布局和區域標識。

②各種配套設施:

·小區內部商店、文娛場所等服務設施。·周邊環境的商店、醫院、餐廳、學校等等服務場所。

③通信:電話、電視、計算機通信

從上述7個方面和上節所述我們看到,智能化系統是現代住宅小區不可缺的,但相對住宅小區所需要的功能,智能化系統所能擔當的是有限的。智能化系統是為住宅、小區更加好地發揮效用服務的,是提高居住質量的手段之一,是住宅小區的配套設施。但是,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它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們認為高檔次的住宅小區不宜搞低檔次的智能化系統,反之低檔次的住宅小區不宜搞高檔次的智能化系統。

四、住宅小區智能化的智能的涵義

智能的直觀定義是在給特定的環境與目標條件下,正確制定策略并產生行動來實現目標的能力。社會智能的定義:人類群體在實現共同目的過程中分工與協作的能力,正確決策和實施的能力,現今一切人工的智能都是以人的智能為原型的。

4.1對照智能的上述定義,我們認為應從更廣闊的概念上來理解小區的智能,即智能小區的智能并不是靠智能化或弱電專業就能實現的。

下面略舉幾例以說明之:

①住宅的舒適與房間的空間和采光有極大的關系。如果房屋的進深與層高之間設有一個恰當的設計,那又怎么會使用者的舒適和工作效率呢?這當然由建筑設計來考慮。

②空調和電采暖器可以在住宅內營造室內舒適的小氣候,但它絕不能代替人對自然通風和陽光的親近和需求。而它們的能耗如不加控制,則會對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有專家統計過,以每戶空調、采暖耗電1-4KW計,則僅長江流域的此項用電約為2億KW,相當于11個三峽電廠的裝機容量。又據專家測算,采用新型建材、新型空調設備以及對住戶加以指導,長江流域年能耗可望降低50%。又有專家研究認為,將生物氣候學原理應用于高層住宅,則可以節省運轉能耗的40%。

③住宅熱水器供水系統,常有長的管路且其保溫措施常被忽視,結果往往要等一段時間才有熱水放出。顯然,這既浪費時間,還浪費水和天然氣資源,亦降低了舒適性。

④住宅小區一般都注意到室外人們的交往空間,但往往重視其物質環境,如設置草地、流水等。但,對其心理環境重視不夠,結果命名物質環境利用率低下。如:某住宅小區建設了一塊草地,供居民休憩交往。但,它未經良好布置,并處于四周住宅窗口視線交匯之下,又為了住宅安全,場地圍以鐵絲網。結果,此處幾乎無人。因為身居該場地中的人們感到如被囚禁般的不自在和被人們窺視的恐懼。

上述幾個例子說明,好的住宅不區應是在建筑專業統籌下的相關各專業分工與協作的成果,是全體專業的智能的綜合。光靠智能化系統,是達不到“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的實際效果的。

我們認為,現在我們所談的智能住宅小區是一個特定涵義的稱謂而已,就象綠色住宅小區、生態住宅小區等稱謂一樣,強調該住宅小區的某種特點。智能住宅小區僅只表明了它上具有現代信息技術設施的住宅小區而已。

4.2智能化系統本身若只考慮技術、設備而欠考慮其應用對象,則我們認為其智能是不足的。例如:

①在緊急呼救功能的實現上,很多采用一只固定的緊急按鈕,甚至裝在進門處。考慮較周到的是每個房間都裝。但這對于有心臟疾病的老人,或行動不便的人緊急發病,而家中無人時間較長,就不適用。我們認為采用隨身攜帶的無線緊急按鈕為妥。

②為防盜而對窗子進行監控時,常見對每個窗都裝門磁開關或紅外雙鑒探頭。我們認為應該根據樓層和住宅的外觀來考慮盜賊從窗口入侵的可能性以確定裝不裝,在哪個窗裝,還是每個窗口都裝的問題。多裝會增加初投資,增加了誤報次數,增加了工程質量以及以后的維護工作量。例如:一個800戶的小區,每戶平均有四扇窗,每窗一個門磁開關,則需購3200只門磁或雙鑒探頭。又假設每個開關或探頭誤報率為每年一次,那么就幾乎平均每天可能有10次誤報警出現,后果如何則可想可知。這樣的系統該不能說是智能的吧。

五、以人為本是建設好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的根本

住宅小區的建設尖以人為本,即為住戶服務好。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也須如此,以使住宅小區為住戶服務得更好。

5.1智能化系統是高科技的系統,我們不能因此而使以人為本的目標有所減弱,即必須明確技術為人服務這一準則。也唯如此,技術才有市場。智能小區內千家萬戶,男女老少,各人的職業、文化愛好、習慣不同,各家的經濟情況不同。因此,小區智能化系統服務對象差別很大,比之智能大樓更為復雜。在這眾口難調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對小區內住戶作一統計分析和歸類,據此考慮智能化系統的具體功能系統的實施,一般可分成如下三類:

①屬于智能化系統的基本要求、技術條件成熟且性能價格比合適的,列入普遍實施的項目,一般有:防盜報警、緊急求助、消防報警、出入口控制、煤氣防泄、語音通信、有線電視、三表出戶、公共場所監控、邊界防范、巡更。

②技術條件成熟,但費用較貴,操作也較復雜,有相當部分住宅不愿使用的,作為可選項目,一般有:對家電的遠程控制、網上炒股、影視點播(VOD)、國際互聯網上網、一卡通等。

③技術條件復雜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環境尚不完備者,或投資成本太高者,則暫不實施。如:遠程急救診療,這在我國涉及法律責任和社會環境條件目前尚不具備。又如:網上購物、網上教育,國內大多數地區社會大環境尚不具備。又如:集中空調系統,涉及投資太高,冷量分攤計費復雜和住戶的觀念等問題。

根據以上三種情況,智能化系統中心站的實施必須首先滿足住戶基本和可選項目的要求,并考慮今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外界大環境的改善,逐步將暫不實施的以及可能出現的新項目予以實施。有些房地產商布了電話線、結構化布線,再加有線電視就號稱是智能小區,顯然是炒賣點而已。有些房地產開發商雖原先考慮智能化的技術較多而忽視了住戶需求而交了學費,而今就能較周到考慮,使住戶享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真實的物超所值的智能化服務,自身也獲得美譽。

5.2我們感到要保證智能化系統規劃、設計、實施以及運行良好,必須要有掌握好智能化系統的人才。智能小區智能化的實施是一個系統集成的過程,在這個集成過程中,各有關的技術、設備、材料最終構成了具體的符合該住宅小區需要的智能化系統,人在集成過程中起著決策者、組織者、管理者、實施者的重大作用。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統在我國歷史很短,還缺乏工程經驗,因此,也更缺乏實施智能化工程的人才,在實踐中培養和使用人才就十分重要,不僅要有規劃設計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施工組織和管理的人才,具體動手安裝操作的人才以及運行維護的人才。建筑行業向來是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高科技性的工種是弱項;集成商亦是近幾年才出現,他們原多偏重計算機網絡集成,很多是有集成之名,行銷售之實,缺乏施工組織、管理和工程實例協調的實踐,即使有些赫赫有名的外國大分公司亦是名實不符;而許多物業管理公司也是原來的房管局等機構演變而來,他們要維護好、運行好也確實存在困難。凡此種種造成小區智能化系統不能一次成功開通,開通后運行維護糾紛不斷的現象。可喜的是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已有一批高素質的智能化集成公司崛起。從總體上考慮,由房地產公司或物管公司來運作智能化系統是難度很大的,專業從事社區服務的智能化公司可能是解決智能小區增值運行的一個途徑。

六、不斷地發掘住戶需求是智能化持續發展的保證

我們認為,住戶是推動智能化工程得以實用化和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住戶是服務的對象,沒有他們的需求就沒有智能化系統的立腳之地。我們不應把們看成是消極的推銷對象,而應該引導他們成為智能化工程的積極應用者和管理的參與者。更應看到不斷滿足他們的新的要求,將使智能化系統充分發揮作用,獲得服務增值,從而推動智能化系統向新的高度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機制。作者的經驗是建易用難,用好更難。這要求我們把“服務”而不是“管理”,更不是其他,放在智能化工作的中心。這樣,智能化才能持續地向前發展。作者的個人經驗,提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有一個很有進取心的技術班子,他們不是消極地智能化系統的維護人員,他們能主動地要不斷跟蹤信息技術的新發展,跟蹤信息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并將它們應用到小區的網絡信息服務上。

其次,信息服務要有針對性的,以生動的方式展開,從和居民的基本要求、切身利益相關處入手。

第三,要有一個良好的健全的物流組織來保證信息服務的實現,使“網上點擊”“E社區”“E生活”給住戶真正帶來方便、實惠,人是不可能生活在“虛擬”中的。

第上,最至關重要的,從小區建設期的領導到小區管理期的領導始終如一地堅信并堅持支持和參與智能化系統的工作。因為唯如此,才能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使虛擬的E社區回歸到現實社區。

使智能化變成為尋常百姓油鹽柴米密不可分的“傻瓜”技術。這是十分艱辛的探索過程,它要求真正想建設智能濾我的領導者、從業者不斷堅定信心,總結經驗,虛心謹慎地探索用戶的需求心理,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用戶和服務用戶。例如:西南交大房產公司,他們在1996率先在四川、成都提出智能小區概念。其建設的智能小區一期,做到了光纖到樓,綜合布線到戶,建立了計算機管理中心。然而,上網戶數僅只占住戶總數的5%。智能小區二期,他們堅持每周組織住戶舉辦家庭自動化設備的操作、計算機操作、上網、炒股等講座。在暑假,舉辦少年計算機夏令營,不定期和計算機公司一起舉辦區內展示會等,使得上網的用戶不斷增多,現在達到了20%住戶入網。交大智能小區三期、四期,從城市大環境,從投資效益,從方便住戶和三網合一的趨向,考慮將小區網絡形成改為HFC,大膽取消了綜合布線系統。這是充分考慮了住戶必看電視而不一定要用計算機這種現實。但,若住戶要入網,CABLEMODEM就可,CABLEMODEM以租用戶式擔供,2年后即歸住戶所有,這種用戶有一種認同感,一種自主感。2000年9月開始實驗小區網上購物服務,為住戶集體購買米、油等日用品,并以低于超市價格送貨上門,受到住戶熱烈歡迎。該小區的智能物業服務體系已現端倪,電子商務的良好開端顯示了高技術平民化的魅力和威力。該計算機管理中心已發展成為一個公司,從事濾我智能產品開發,系統設計和集成等業務,做的工程已涉足到沿海。

七、小結

第10篇

實現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關鍵就是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但是,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因此必須得到醫院上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通力合作,推動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有效實施。醫院應該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醫院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這個部門的相關人員應該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綜合運用現代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力度。

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因此急需建立一套以Intranet網絡的瀏覽器、服務器技術和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技術基礎網上管理平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結構完整,功能齊全,滿足醫院日常管理需求。

二、規劃化網絡建設目標

目前,我國醫院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主要由門診管理系統、住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以及辦公室管理信息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門診管理信息系統包括了掛號、劃價以及收費等多個項目;住院信息管理系統則包括了住院信息的登記以及相關費用的結算和藥品管理等;財務管理系統則是對醫院財務信息進行統一的管理;辦公室管理系統則是借助局域網互聯,實現辦公的智能化。

在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時,應該設立規范化的目標,主要是在滿足醫院各方面發展需求條件下,對醫院的虛擬網絡進行劃分,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實時的監測網絡中的流量情況,及時發現潛在威脅并加以解決,保護醫院網絡環境的安全。同時,醫院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也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保障網絡管理的安全。

三、引進專業化人才,完善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

在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人才對于醫院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推進醫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樣人才對加強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提升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為了加快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速度,醫院應該注意引進一批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幫助醫院盡快完成信息化建設。

但是,隨著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從事相關工作的技術性人才卻相對匱乏,現有的醫院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很難滿足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因此,醫院應該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引進具有計算機等相關專業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推動我國醫院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四、結束語

第11篇

關鍵詞:智慧醫療;信息技術;綜述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5-1137-02

Summary of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mart Healthcare

ZHU Rong, ZHAO Li-ping, GONG Xun-wei, LI Yong-gang

(Dept.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Healthcare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outlook the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pre-proces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ining and decision technology ,which being used in the five stages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Key words: smart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mmary

實現智慧的“健康管理”――智慧醫療”是當今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IBM提出的“智慧醫療”是指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從而改善疾病預防、診斷和研究,并最終讓醫療生態圈的各個組成部分受益[1]。李包羅教授認為,“智慧醫療“應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當病人或健康人隨時隨地需要獲得相應醫療服務時,都應該非常容易、便捷地獲取到醫療服務環境,對于每個患者都應得到公平的醫療服務[2]。“智慧醫療”源于“智慧地球“,盡管有著不同的詮釋,但不容質疑的是,”智慧醫療“建立在當前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而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是實現“智慧醫療”的基石。信息技術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中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醫學科學技術的變革與發展。本文對醫院信息系統建設中信息化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綜述。

1信息處理技術在“智慧醫療”中的應用

美國專家把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分為五個階段:數據的收集、電子病歷、醫療參謀、醫療協調以及完全智能化[2]。在當前”智慧城市“規劃之年,我國很多城市都提出了當地”智慧醫療“建設方案,其實質就是不同程度地實現這五個階段。信息化技術從處理流程來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技術、信息預處理技術、信息存儲與傳輸技術、信息挖掘與決策技術。而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本身也是一個信息系統,本質上也就是具有對數據和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分析與決策的功能。圖1給出了信息處理技術在“智慧醫療”中的應用。在下面的小節中詳細給出具體技術的簡介與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應用。

圖1信息處理技術在“智慧醫療”中的應用

1.1信息采集技術

信息采集是指獲取原始數據的過程。原始數據是所有信息化系統的源頭或基礎。隨著信息采集技術的發展,系統信息采集的方法與手段不斷多樣化與先進化。除了傳統的各種形式的磁卡、IC卡、條形碼、鍵盤錄入等方式,信息采集還可以通過電子標簽和傳感器和各種大型自動化儀器設備輸出端(如圖像)來完成。RFID電子標簽是一種把天線和IC封裝到塑料基片上得新型無源電子 卡片,具有數據存儲量大、無線無源、小巧輕便、使用壽命長、防水、防磁和安全防偽等特點。通過RFID電子標簽,可以給醫院所有的醫療資源,從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醫療設備、藥品乃至病人或健康人,提供身份標識,同時可以從流程上進行定位、跟蹤,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并減少人為操作失誤。如iCabiNET[3]方案采用智能RFID包裝技術來記錄藥丸的使用情況。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傳感器作為機器感知物質世界的“感覺器官”,可以感知熱、力、光、電、聲、位移等信號,為醫院信息系統提供原始的信息。傳感器節點形式多種多樣,有腕帶式[4],臂袋式、胸帶式、夾克式。文獻[5]設計了一種夾克式傳感器,用來檢測新生兒健康情況。

1.2信息預處理技術

通過各種方式采集到的信息一般需要通過處理或者進一步加工,從而使得信息更加有意義,繼而進行存儲、傳輸或者進一步分析。信息預處理技術主要分為信息標準化以及信息融合技術。信息標準化是實現跨區域醫療參謀與醫療協調的關鍵。近年來,衛生部加大了醫療信息標準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如2008年3月份啟動的《衛生監督信息基礎數據集標準》研究和《具名健康檔案基本數據集標準》的研究。2009年啟動的《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DICOM)標準V3.0》等7項標準研制工作,2011年已啟動《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技術規范》等108項標準研制工作[6]。為止,醫學影像通信標準DICOM3、醫療信息交換標準HL7、集成規范IHE以及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評價標準等,都已經引起業界研究和遵循。除了標準化工作,數據融合技術[6]可以將多種數據或信息進行處理,從而獲取高效且符合用戶需求的數據。很多醫療應用中只關心監測結果,并不需要收集大量原始數據,數據融合可以有效地處理該類問題。

1.3信息存儲、傳輸技術

越來越多樣化與先進的信息采集技術,使得獲取的數據也變得多樣化、復雜化、海量化。醫療信息存儲、傳輸技術主要包括無線技術(與前面傳感器結合起來的無線傳感網技術)、數據壓縮技術等。無線傳感網由大量傳感器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具有數據實時采集、信息共享與存儲傳輸的功能。無線傳感網因其便攜性、不可見性、易部署性、自組織性和擴展性等優點,在智慧醫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形式,具體可參考文獻[7]。另一方面,在遠程醫療服務中,需要傳送大量的圖片以及視頻音頻信息。這些數據具有數量多,容量大等特點。目前,在醫療圖片壓縮方面,醫療系統一般采用JPEG2000的壓縮方式,與JPEG相比不僅支持感興趣區壓縮,并且具有更高的壓縮比。在醫學影像方面,一般采用PACS(picture A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傳輸及存檔系統)來處理[8-9]。PACS具有容量大、信息保存時間長,安全性高等特點。PACS的建立對醫學影像的管理和疾病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節省醫療成本,還有利于實現無膠片化的電子化醫學影像管理,實現醫學數據共享,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診斷水平[6]。

1.4信息挖掘、決策技術

醫院信息系統在運行中產生了大量數據,可以開發數據中所隱含的知識和規律,更好地為患者診療提供服務,為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而數據挖掘技術[10-11]是從大量的數據中篩選出隱含的、可信的、新穎的、有效的信息處理的過程,對醫院的日常工作可以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支持和決策輔助。如文獻[12]將數據挖掘的因子分析法應用到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醫療費用分析中。文獻[13]將關聯規則應用到在醫療投訴資料分析中。另一方面,醫療決策系統可以結合機器學習中的神經網絡、遺傳算法、支持向量機分類器等新方法。如文獻[14]設計了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醫療診斷專家系統,利用專家先驗知識和神經網絡的數值推理、自學習能力,對疾病進行分析處理,從而使得診斷自動化、可靠準確。伴隨著人工智能和各種新技術的發展,未來醫療決策支持系統除了支持機器學習中新技術外,還將與數據庫、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6]。

2結束語

本文從信息處理流程的角度,對“智慧醫療”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五個階段中關鍵信息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總結與展望。可以看出,當前的先進信息技術推動了“智慧醫療”的發展,使得醫療信息化工作“數字化、標準化、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

參考文獻:

[1]李海陽.IBM智慧醫療伴隨新醫改啟程[J].中國數字醫學,2009,4(5):57-59.

[2]曹劍峰,范啟勇.漫談“智慧醫療”[J].上海信息化,2011(3):26-28.

[3] Sibreeht B,Chen W,Feijs L,et al.Smart Jacket Design for Neonatal Monitoring with Wearable Sensors[C]//Six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Body Sensor Networks.Californi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62-167.

[4] Lee Youngbum,Lee Byungwoo,Lee Myoungho.Wearable Sensor Glove Based on Conducting Fabric Using Electrodernml Activity and Pulse Wave Sensors for e-Health Application[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2010,16(2):209-217.

[5] Lopez-nores M,Pazos-arias J J,Garciaduque J,et al.Monitoring medicine intake in the networked home:the iCabiNET solution[C]//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Tempere:IEEE,2008:116-117.

[6]李書章,健.數字化醫院建設理念與實踐[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7]陳鈺,王捷,劉仲明.無線傳感網在智慧醫療護理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1,32(5):73-75.

[8]仇建云,桂朝偉,唐曉薇,等.PACS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1,8(9):31-33.

[9]趙京曉,張傳友,周曉峰.PACS系統在醫院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5:36.

[10] Tan Pang-Ning,Steinbach M,Kumar V.數據挖掘導論[M].范明,范宏建,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7-15.

[11]韓家煒,堪博.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M].2版.范明,孟小峰,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1-20.

[12]沈明霞,林雨芳,章光華.基于數據挖掘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醫療費用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1,18(2):157-159.

第12篇

采用智能總線系統

建設老年康復中心采用智能總線系統,可以實現對醫院燈光環境、遮陽環境、溫度環境的最佳一體化控制;增強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營造清潔美觀、舒適的環境;降低運營成本,達到節能高效。

具體內容包括:

通過總線系統將照明、空調、遮陽的集中控制及本地對多種設備的統一控制。

安全低電壓總線智能面板,電流及漏電電流檢測,出現故障時及時全自動化報警。對于手術室等重要科室的防斷電插座及不間斷電源的監控。

采用銀離子除菌面板,在細微處提高環境衛生潔凈度。

燈光、窗簾、采暖、空調的集成控制,簡約的“一鍵”控制。

病房多功能面板、應急呼叫開關信息的最大化連通。

學術報告廳的創新高性能控制系統。

公共通道存在感應器(最高達到30%的節能效果);采集室外照度數據自動調節照明及遮陽系統,充分利用自然光;根據作息時間定時控制公共區域的照明及空調系統。

據國際相關機構測算,這類項目在定位、設計及建造階段的費用一般占到總費用的25%,而在項目完成后的運營階段費用占75%。

為了更好地節約能源與運營成本,在現代建筑中愈來愈多的采用智能終端控制系統。合理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平均3年的時間就可以收回設備成本。見電氣費用對比圖。

主要區域智能化應用

*門診大廳

進一步增強導醫臺原有的問訊、接聽電話職能。在其電腦上安裝了可視化軟件,實時了解每個診療室的患者情況,再根據他們的病情,合理地引導患者前往就診。

智能化系統還實時了解整個建筑的運營狀態。當機房發生問題時,系統除了向相關的技術人員自動撥打報警電話、發送報警短信外,同時也會向前臺發送報警信號,以便為應急處理爭取寶貴時間。

*護士站

護士在配置智能開關的面板上只需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控制整個病房區域的遮光窗簾。同時通過程序設定,護士站的本地智能開關面板擁有較高的優先級,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便于控制,如對大廳的燈光或遮陽卷簾進行集中控制;對白天光線照度恒定進行控制。通過光線感應控制大廳的遮陽卷簾,當夏天光線強烈時,可自動放下遮陽卷簾,以便節能。冬天充分利用日光的熱輻射提高建筑物內的熱能。

*診室

照明設備會根據患者檢查身體所需的光環境調整室內光線,為專業的診療提供最佳條件。在放射室通過與門磁、電動門的聯動,醫生可以減少操作程序。

系統對輔助光源進行0%~100%亮度調節,照度值可以預設,區域照度精細調節。

同時,重要醫療設備電流和漏電電流的檢測,它在放射的情況下電動門會自動落鎖,門口警告燈亮起。醫療設備供電的狀態監測,故障報警和緊急燈光回路的強點控制,正常燈光回路的強切控制,都由系統控制。

紫外線殺菌燈是單獨控制的,并配合定時器進行定時消毒。

*養護病房

為了避免長時間日光照射致使房間內的人員感到過熱、炫目,智能系統會通過室外的照度感應器測算太陽高度,使窗簾自動落下。通過對燈光、電動窗簾、空調系統、呼叫系統、微波爐和紫外線殺菌燈的聯動,系統控制可以滿足病房的各種需求。

遙感監測設備,可連續監測高危患者的心臟、呼吸、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當患者身體出現異常時,這些設備會自動報警,通知醫護人員,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地救治,以有效防止患者在睡眠中出現突發心功能衰竭引起的死亡。

*公共走道及電梯廳

在康復中心的樓道內安裝人體感應器、照度感應器。感應器覆蓋區域的燈光只有在有人并且照度低于設定值的情況下才會開啟。工作人員及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自動化控制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減少了整個建筑的能源消耗。再配合中央控制主機進行時間控制,每天根據工作時間定時開啟、關閉照明設備。

智能系統還能進行以下程序――

白天定時開啟全部或大部分燈光。在節假日或有重要活動時,可通過中控電腦將所有公共通道及電梯廳的燈光打開。

與消防聯動,實現公共區域燈光強切或強點功能。系統定時對每個回路燈源及緊急照明回路內的蓄電池進行監查,將故障反饋到中控系統上, 讓工程師及時維修更換。

午夜后關閉大部分燈光,同時啟動人體感應。有人出現時,開啟相應區域的燈光,最大限度節能。

*會議室(電教室)

無論是在大型階梯電教室舉行醫學研討會,還是在小型會議室舉行專家會診、病案分析,為了保證發言者專心講授內容,而不用操心技術細節,發言者只需按一下按鍵,投影幕就會緩緩下降,投影儀同時開啟;同時,百葉窗簾變為遮光角度,室內通風設備開啟,燈光調整到演講所需要的亮度。智能系統通過對燈光、AV設備、窗簾、投影幕的控制可以滿足會場內的需求。

在會議室或報告廳的任意位置安放無線液晶觸摸屏,與會者通過觸摸屏的圖形界面進行各種燈光場景及AV場景控制,比如會議場景、演講場景、休息場景、放映場景。會議室或報告廳中還安裝人體感應器,做到有人燈即亮,空調開啟,無人燈即滅,空調關閉,以求最大限度節能。

病房智能化改造設計

對于大多數已經建設完成的老年康復中心病房,如何進行智能化改造設計呢?以下方案可以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朝阳市| 双牌县| 海宁市| 新余市| 兴海县| 景东| 德化县| 琼中| 正定县| 柏乡县| 乌审旗| 香港 | 舞阳县| 唐海县| 双辽市| 凤台县| 宝山区| 铜陵市| 和平区| 共和县| 昂仁县| 南阳市| 扎兰屯市| 沛县| 新竹县| 察雅县| 左云县| 蓬安县| 寿阳县| 大邑县| 阜宁县| 蕲春县| 恭城| 永康市| 于田县| 云梦县| 精河县| 安国市| 兴安盟|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