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1 08:47: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企業應收賬款審計技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本文主要運用了以下三種研究方法來論述企業應收賬款審計方面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和技巧:第一,定性和定量結合分析法,在總結、研究、綜合及概括應收賬款審計理論的同時,用數據對有關內容進行更加具體的分析,提升了文章的認可度;第二,描述性研究法,通過對應收賬款審計技巧和方法的介紹,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改進建議;第三,文獻研究法,通過對國內外研究學者對應收賬款審計的研究現狀的描述,闡述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缺陷,體現出了本文對應收賬款審計的現實意義,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1企業應收賬款舞弊的動機
企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追求利益,有的企業會通過合法的經營活動而有的企業為了過度追求利益,進行違背法律規定的經濟活動。以下從企業和個人兩個角度來討論應收賬款審計中舞弊的動機。
1.1企業方面
隨著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和壯大及業務范圍的逐步擴大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業務收支往來也越來越頻繁,隨之而來的便是應收賬款舞弊問題的日益突出。本文重點從以下幾點內容來闡述企業存在的應收賬款舞弊行為。
1.2個人方面
從個人角度看,主要通過不合法、不合理的核算來隱瞞真實財務狀況,私吞或私自動用企業的財產,滿足自己的私欲其舞弊動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為了能夠貪污或私分銷售收入,相關人員會通過核銷已經取得的銷貨款、不記應收賬款、不核算壞賬損失等最常見的舞弊方式進行貪污行為。常用方法是通過開具不正式憑證或不開單據,不登記憑證,不記或蓄意漏記賬簿,而對于已經登記入賬的應收賬款,則使用偽造的憑證來登記賬簿等非法手段轉銷,以便在賬款收回時可以直接貪污。二是為了挪用企業的資金,利用工作之便和手中職權,當業務往來用現金進行貨款收付時,有關違法人員用虛列應收賬款賬戶和利用應收賬款明細賬的方式,私自動用或重復動用該項資金一定時間后再進行會計核算,更嚴重的是虛假轉銷費用,直接私吞財產資金。但這些非法行為在實際操作中卻非常容易被忽視,如江蘇省某國家工業企業的應收賬款高達3500萬元,因企業相關領導、銷售人員變動,又無應收賬款原始憑證,無法查核,給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
2企業應收賬款舞弊的表現
企業和個人通過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舞弊行為進行會計處理來追求自身的利益,以下將重點介紹幾種在應收賬款管理中出現的舞弊行為。
2.1會計核算失實
很多企業用失實的方法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并編制虛假的財務報告,達到偷稅漏稅和操縱利潤的目的,或者為了私吞或私自動用企業資金將不應列為應收賬款的已收貨款列為應收賬款。
2.2企業延長應收賬款回收期,不積極催收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應收賬款是通過銷售人員或會計人員來催收貨款,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部門。按最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期為一年,但是在實際的會計業務操作中,有些被審計單位的相關人員,為了獲得不當利益,不積極催促對方還款,或是接受對方的賄賂,存心到期不收款,導致應收賬款長時間存在且收不回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被審計單位不及時結轉應收賬款,卻將款項動用到其他地方,嚴重阻礙了企業資金的有效周轉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2.3壞賬準備的舞弊情形
企業應當對應收款項進行定期審查,及時合理的計提可能會發生的壞賬損失,從而避免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這也使得部分企業認為有機可乘。第一,按不真實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根據我國最新相關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不能用備抵法以外的其他方法進行有關壞賬準備的核算,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自行決定計提比例的多少和應采用何種計提方法。因此很多企業就利用這一政策漏洞,肆意變更計提方法和比例來操縱利潤。并將這些不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披露給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而影響其對企業的判斷和評估。第二,根據相關會計法律規定,只有確鑿證據表明的企業應收賬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才能確認壞賬損失,并進行相應的會計業務處理。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確認壞賬準備的困難性和復雜性,給企業利用壞賬準備造假提供了契機。譬如,不按應收賬款回收的真實情況做賬務處理,反而做相反的會計核算。再有的就是有些會計人員不根據規定程序轉銷壞賬,而是擅自進行壞賬核銷。
2.4管理制度混亂
一些企業為了擴大在市場的占有份額,無節制和計劃的賒銷,且絕大多數企業對應收賬款沒有有序的管理,沒有風險意識和嚴格的內部賒銷控制制度,使得以下一些應收賬款舞弊問題的存在。(1)對金額大及掛賬時間長的應收賬款沒有及時進行統計和分析,沒有及時與客戶對賬,沒有明確債權債務造成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造成壞賬損失比例過大和賬款回收成本過高,給企業帶來了重大利益流失,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2)混亂的內控控制制度和不健全甚至缺乏的財務制度,容易使得貨款的收取不通過財務部,而是由銷售人員直接從客戶中收取貨款。例如:銷售人員收到客戶的商業承兌匯票到財務公司貼現、直接收取現金等。
3審計企業應收賬款的方法與技巧分析
應收賬款在企業整個資產結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收回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應收賬款舞弊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降低企業決策的準確性。為了應對上述情形,對應收賬款數據的正確性、應收賬款內容的真實性、應收賬款業務的合法性審計、應收賬款的合理性和應收賬款會計報表列示的合當性進行審計,并綜合運用各種審計技巧與方法是提高審計效率的有效途徑,對防止舞弊的發生,避免企業發生經濟損失,持續良好經營有著重要意義。
3.1核對法及其技巧
核對法又稱常規檢查法,是將被審計企業“應收賬款”賬戶的部分或將總賬及其他所有會計資料進行核對,來檢查各個應收賬款往來賬戶是否真實準確。但是在核對中,審計人員經常會忽略應收賬款的經濟及時間成本。所以在用核對法時,為節約審計成本應先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測試。內控合理有效是“績效審計”的有力保障。
3.2函證法及其技巧
函證法是CPA直接向被審計單位的債務人發函,從而確定應收賬款金額正確與否的一種審計方法。當今社會,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傳統的函證形式相比,被函證方可以利用QQ、微信,Email等新媒體回函。
4結語
本文首先通過對應收賬款審計的現狀和研究意義的分析,表明了目前對加強企業的應收賬款審計的重要性;其次具體分析了在應收賬款審計中顯現出來的各種舞弊動機和表現,說明了對于加強應收賬款審計的迫切性;最后列舉了幾種主要的應收賬款審計方法與技巧,指出了它們各自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進意見,以促進應收賬款審計工作的改進與完善,從而實現應收賬款審計工作在實際操作中的高效率、高準確性。本文對企業應收賬款審計的方法與技巧還是不成熟的、不深刻的,還有待于在今后對應收賬款審計的工作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此項研究的主要目的還旨在于拋磚引玉,加強對企業應收賬款的審計,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閏玉萍.試論應收賬款的管理[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14).
[2]李寶祥.芻議應收賬款的審計技巧與方法[J].中國市場,2015(8).
[3]王黎.防范應收賬款舞弊行為審計模式探究[J].經濟師,2012(13).
作者:陳慧 賀淇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