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鄉村醫生協會工作計劃

鄉村醫生協會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01 10:05: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鄉村醫生協會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鄉村醫生協會工作計劃

第1篇

工作指標

1.根據領導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本鄉鎮“行動”領導小組,并把“行動”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衛生規劃,制定相關政策。將轄區內90%以上的單位、村等健康專兼職人員加入到“行動”中來,通過各類培訓,培訓率達75%以上。

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

3.農村戶用沼氣普及率達到25%,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30%。

4.小學生健康教育實施率達到85%,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達75%,相關衛生行為形成率達65%。

5.農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達80%,相關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

6.“行動”實施的村衛生面貌得到基本改善,在鞏固原有“示范”村成果的基礎上,新增加1-2個衛生村建設。

工作要點

㈠認真履行好各部門職責。政府將“行動”工作納入日常工作,與建設新農村、創文明鄉鎮、省級衛生村等建設有機結合。其他單位要把“行動”工作納入本單位的工作計劃,并與本單位日常宣傳教育工作相結合。同時,還要加強各單位、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和聯絡員會議,及時部署工作,促進我鄉“行動”工作順利開展。

㈡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促進活動。結合我鄉實際,配合市里到我鄉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組織衛生、計生人員深入農村、學校、企業等場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各村及有關部門要辦好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定期刊出與“行動”相關的知識,以提高農民衛生保健意識,促進行為、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變。

㈢加強健康教育網絡隊伍培訓。強化婦幼防疫醫生、鄉村醫生、計生干部、鄉村干部和學校、企業等專兼職健康教育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健康教育隊伍的素質,不斷健全健康教育信息網絡。

㈣抓好試點工作并全面展開。以上坪村、龍共村為衛生村示范點,衛生村要達到“十個有”標準建設:1.有組織方案。各村應按照鄉“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制定“行動”的具體計劃。2.“行動”要有健全網絡。要健全由本地鄉村醫生、村計生小組長、小學教師以及村里威望較高的老干部老同志等成員參加的村級“行動”網絡隊伍,充分發揮網絡隊伍的作用,讓他們成為“行動”核心信息陣地的核心力量。3.村有大標語。每個村要有三幅以上“行動”核心信息內容的大幅宣傳固定標語。4.鄉村有專欄。每個村至少有一個以上的健康教育宣傳欄,至少每2個月出一期。5.鄉村有廣播電視宣傳。廣播電視站每周安排2次以上的健康知識方面的節目,有廣播設施的村要給予轉播,認真辦好“鄉村健康金話筒”、“衛生健康欄目”活動。6.學校有健康教育課。中小學開設有健康教育課,每周一節,做到“五個有”,即:學校有計劃、課程有安排、教師有教案、學生有課本、學期有測試。7.戶有2種資料。每戶家庭有2種或2種以上健康教育資料。8.骨干有培訓。對計生專干、鄉村醫生、婦女主任、計生小組長等,通過講座、講課或以會代訓的形式每年給予一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訓。9.農民有參與。在開展“行動”的各項活動中,要爭取農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促進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改變其在農村生產、生活中所存在的陋習,以提高農民的健康意識。一是通過廣播、標語、傳單、專欄等大眾媒介營造“行動”的氛圍。二是召開座談會和舉辦健康教育講座,讓農民了解“行動”的意義和目的,自覺主動地參與“行動”。三是通過對“行動”骨干力量的培訓后,聘請他們做健康教育的義務宣傳員,負責家庭、鄰居或一個片區的健康教育工作。四是舉辦健康知識競賽活動來激發農民們學習掌握健康知識和參與“行動”的積極性。10.活動有成效。結合開展“文明衛生家庭”、“衛生之家”等活動,對村民家庭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將結果公布并給予適當獎勵,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

㈤開展檢查評比,促進行動工作的落實。各成員單位要把“行動”工作列入本單位考核內容。鄉“行動”辦公室具體負責“行動”工作的組織、督導和考評工作,并按要求向市“行動”辦公室報送檢查評比情況。

第2篇

按照市殘聯的工作要求,與區衛生局共同實施了“康復進社區、服務進家庭”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試點工作。經過醫務人員、殘聯干部的辛勤努力,開展了康復需求篩查、簽訂康復服務約定書、提供上門康復服務等工作,為各類殘疾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簡易的健康體檢和康復知識咨詢,并指導殘疾人進行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功能康復訓練。現匯報如下:

一、試點工作概況。

20__年,我區在兩個鎮進行了“康復進社區、服務進家庭”的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試點,今年6月份又在全區18個鎮、街道(園區)全面推進。兩鎮從20__年1月1日起、其余各鎮、街道(園區)從20__年8月1日起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醫生正式開始上門進行康復服務。

據統計,全區18個鎮、街道(園區)有持證殘疾人13827人,進行康復需求篩查8186人,簽訂上海市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約定書7024人,占有康復需求殘疾人的85.8。(其中肢體殘疾3670人,智力殘疾1570人,視力殘疾807人,聽力語言殘疾583人,精神殘疾363人,多重殘疾32人。)

二、領導重視,形成共識,做好準備工作。

作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的試點區,區政府非常重視,在04年初列為區政府122項重點工作之一,區殘聯以及殘康辦成立了由區殘聯、衛生局、財政局、兩個試點鎮殘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領導組成的領導小組,擬定了試點工作計劃和社區康復服務約定書,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原則、服務內容、工作步驟,保證了我區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為做好此項工作,我們在20__年10月13日與區衛生局一起在洞涇鎮召開兩個試點鎮工作研討會,市殘聯、市衛生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上對“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試點工作的對象、要求、工作節點等作了說明,與衛生部門明確了工作職責,各級領導也提出了試點工作要求。

三、摸清底數,互相配合,推進試點工作。

根據殘疾人的康復工作應努力做到覆蓋面廣、時效性強、滿足殘疾人的迫切需求的原則。我們認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試點工作要從滿足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出發,并結合當前社區衛生工作的一些特點來開展工作。在實施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對2個試點鎮的居(村)委會行政主任、社區醫生進行康復知識培訓,明確康復服務的對象、服務的內容和要求。

第二、由行政主任、社區醫生上門對殘疾人進行康復需求調查摸底,填寫《康復需求登記表》,了解殘疾人的康復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服務。

第三、衛生、殘聯齊心協作,確保整個試點工作的扎實推進。一是區殘聯、區衛生局分別把“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納入到對相關的基層殘聯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考核內容之中。二是試點鎮殘聯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方共同對“服務約定書”的內容進行多次的探討、研究,完善相關服務內容,力爭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三是作為試點工作的啟動標志,20__年12月23日在張涇村舉行了“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簽約儀式,10名視、聽、肢、精、智等殘疾的殘疾人代表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康復服務約定書。

四、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

1、為了進一步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在全區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我們在開展試點工作的基礎上,6月17日,與區衛生局聯合召開會議,進行工作部署。會上,兩個試點單位進行了交流發言,下發了《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基層殘聯和社區衛生中心在7月份完成對殘疾人的上門康復需求調查,在8月份開始上門服務,并要求重點做好各類殘障兒童(包括新生殘障兒童的早期康復服務)、新發生的“三癱一截”患者和患有各類慢性病的殘疾人的康復服務。

2、為扎實推進此項工作,區殘聯、區殘康辦要求各基層殘聯分別組織社區殘疾人工作助理員和鄉村醫生就“康復進社區、服務進家庭”工作的簽約形式、服務內容和步驟等進行業務培訓。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了各項康復業務知識,掌握了開展工作的具體要求。

3、9月、10月兩月又對各基層單位開展的“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進行了抽查。針對存在的問題,11月4日,區衛生局、區殘聯聯合召開了有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分管領導參加的會議。會議總結了前階段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對下階段如何進一步完善服務內容和方式,提高服務質量進行了探討。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開展康復服務既滿足了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又為殘疾人康復回歸社會創造了條件。但由于殘疾人康復工作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還滯后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在開展“康復進社區、服務進家庭”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第一、康復知識不夠普及,基層康復工作者隊伍專業知識比較

欠缺。一是參加服務的鄉鎮社區醫生由于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對整個殘疾人康復的理念認識不清,對各類殘疾人所需要的康復服務不太了解,在實施康復服務中從醫療康復考慮得較多,缺少針對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康復需要提供相應的康復指導,服務方式簡單化,資料填寫不到位。二是殘疾人對醫生的信任度不強,有的視力殘疾人和精神殘疾人的康復需要較專業醫生的診療,社區醫生就難以提供專業的服務,引起殘疾人不信任醫生,不歡迎醫生的上門服務。

第二、社區康復服務體系需進一步完善。我們認為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依托社區康復服務機構。而各鎮(街道)的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站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在農村地區地域廣、居住分散,鎮、村、家庭三級康復服務體系還未建成,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項工作的實效。

六、做好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到2015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這一目標的提出是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是社會公平、公正的具體體現。提供條件幫助殘疾人康復,使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與全國人民共奔小康,是政府的職責,是社會各方面的義務。

1、要運用社會化手段,整合社區資源,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廣大殘疾人生活在基層、生活在社區,因此我們要在動員社會、調動各種力量,整合康復資源方面不斷探索,爭取社會各方面對康復工作的支持。一要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到社區建設之中,為殘疾人提供就地就近的服務。二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區為載體、家庭為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康復站為骨干的康復訓練與服務三級網絡體系。三要以“資源共享”的理念在社區現有公共服務設施中設立康復點,提供康復服務。

2、加強康復業務培訓和宣傳。加強康復工作者隊伍建設是做好殘疾人康復工作的保障。因此,要發揮殘疾人康復專家技術指導組的作用,加強對殘疾人康復需求篩查工作的指導和對康復服務醫生的業務培訓,建立一支素質好、有技術的社區康復服務員隊伍。要加強對殘疾人及其家屬的宣傳,幫助樹立康復信心和信念,變要我康復為我要康復。

3、衛生部門和殘聯要形成合力。在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中,要做到殘聯、衛生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區殘聯、區衛生局抓管理,基層殘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抓落實,村、居委干部、社區醫生抓實效,殘疾人協會、社區助殘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康復服務工作格局。

4、規范服務、提高質量。殘聯和衛生部門要做到“五個定”即一定服務對象、二定服務內容、三定服務方式、四定服務時間、五定服務人員。

社區康復醫生要加強業務學習,熟練掌握康復訓練與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要充滿愛心、真心,耐心為殘疾人服務;要在服務中加強與殘疾人的溝通,增強其戰勝殘疾的信心和勇氣。

第3篇

懷著大愛做小事

特蕾莎修女曾言,“我們不見得都能做大事情,但是我們能懷著大愛去做小事情。”是的,行善之舉何曾有過國界之分,但凡益于社會,便該大力提倡!許榮勞先生祖籍福建,“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貫穿了他的整個童年。

尚在小學期間,他所就讀的學校就設立了好人好事的獎勵機制,互幫互助的氛圍極其濃厚。每次放學回家,他都會熱情地為鄰居或長者挑水擔柴,力所能及處皆不吝伸出援手。這樣的好習慣,被他完整保留,一直到正式加入社團之前,對身邊的人皆有求必應。

許榮勞先生于1973年來到香港,于1984年進入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工作,至今27年過去,已是資深分區經理。實際上,令他投身保險這行的緣由,正源于從小培養的那份樂善之心。

許榮勞先生有位堂兄,當年亦在香港打拼,他上有母親,下有妻女,須獨自撫養六人,負擔很重。那一天,本輪到這位堂兄上夜班,但令人扼腕的是,或許是勞累過度,他在白天休息時突發心肌梗塞,悄然去世,時年僅三十八歲。作為近親,許榮勞先生將往生之人的骨灰帶回家鄉,負責操辦其后事。

至今,他都不忍回憶,直嘆道:“(一家人的頂梁柱轟然倒下)親者一片哀傷。”葬禮過后,有好心人曾提醒許榮勞先生,“您的堂兄是否買過保險?”彼時,人們對保險的概念還較為模糊,并未普遍接受,許榮勞先生亦然。經此指點,他開始了解其中的奧妙所在。

原來,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分為財產、人身等許多種類,投保人定期交納保金,在遭災時即可獲得賠償,減少經濟損失。世事留心皆學問,由淺入深,他與保險結緣。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受益,他以此為業,而為了對客戶負責,他更是不離不棄,從未轉行。問及時,許榮勞先生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對客戶的承諾,如果一走了之,原有的業務無法跟進,定必辜負人家的一片信任。”言外之意,許先生始終在為他人著想,把付出當作最大的寄托。

不知不覺間,他與并肩同行的團隊成員相伴多時,少則十年,多則二十三年,為公司已創出不錯的成績和良好的口碑。2012,龍年初至,許榮勞先生已制訂了新的工作計劃,欲招賢納士,吸收更多年輕的成員,一同邁向未來。相信,懷著一顆精誠為客戶服務的真心,他與所帶的團隊定將續創輝煌。

忠誠不二為公益

對待事業,許榮勞先生專心致志,對待公益,他亦是忠誠不二。1994年,許榮勞先生加入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零三區香港南九龍獅子會,自此一路服務至今,鐘情不悔。

家喻戶曉,國際獅子會是一間國際性大型服務組織,分區遍布整個世界,僅中國港澳303區就已發展了66個屬會。所有會員無不履行“我們服務”的宗旨,繼承出錢、出力、出席、出心的“四出”精神,但顯然,并非每一個分會的具體情況都為大家所熟知。

據了解,南九龍獅子會成立于1976年,至今已有36年的歷史。會員約有50余名,匯集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數年來,除響應303區帶頭舉行的大型活動,及扶助受災地區之外,他們還齊心協力地在福建省內捐建了三所學校,在乳源瑤族自治區修建兩間鄉村醫療站。

雖然善舉從未間斷,但是總結成果,許榮勞先生的感受并不徒留喜悅,“因會長換屆,服務主題接連更替,以至有時我們不得不留下遺憾,那就是之前做的部分事情之后沒有持續跟進。”認識到這一點,2001至2002年,他擔任該會會長期間曾特地和熱心會員們一道,花費了一番功夫,找回原來幫扶過的學校,繼續給予支持。由于當時工作表現突出,他還獲得了“最佳會長”的榮譽。

許榮勞先生介紹,在自己加入南九龍獅子會的那一屆,為施展望獅兄就任會長,施獅兄曾領導本會聯合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分別出資二十萬元,為福建漳州平和縣山區捐建了崎嶺中學和時坡小學。遺憾的是,鑒于換屆、更換服務主題等原因,助學義舉未能持續。

尋回這兩所學校之后,許榮勞先生和該會成員開始著手扶持工作,接下來的每一年都定期出資,積極援助學校的基本建設。漸漸地,電腦房、圖書室、運動場皆一應俱全,獎學金和助學金亦有效啟動和運作,令學校的外在面貌和內在風氣煥然一新,整體質素大幅提升。可喜的是,在此過程中,雙方還形成了幫扶結對形式,由各會員個人選擇家境貧寒的助學對象給予資助。

許榮勞先生就曾支持了多名學子,其中有一位學子成績相當優秀,而許榮勞先生一直資助她到高中畢業,后因其兄長已畢業參加工作,減輕了家中負擔,已能自力更生才圓滿中止。提及時,他還不住地夸贊這孩子聰明,盡現長輩的慈愛之心。現在,他又援助了三名貧困學子,致送溫暖的行動似乎無意停止。

隨著人口政策的提出,獨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人們負擔減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許榮勞先生說,“時坡小學剛開始時有200多人,最后一年僅剩80多人,加之交通變得方便,山上學生多已下山,唯只有被迫關閉。崎嶺中學尚在,但學生數量亦生變化,由最初的1200人銳減到如今的800多人。”如此境況并沒有打消大家助學的積極性,其后,他們又將一間“沙溪中心小學”納入受助范圍。

該校位于廣東韶關乳源瑤族自治區,是當地的一所重點小學。“這所學校人數較多,但生活條件尚顯簡陋,我們便出資完善了(教學樓、食堂)衛生間,另做了些改良設施的工作。”這般義舉感染了當地政府,亦出資修建了運動場,令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南九龍獅子會不僅幫助貧困學子,亦關愛殘障兒童。數年前,該會還在福建捐建了一間特殊的學校,里面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據許榮勞先生敘述,該校大約有一百多人,大約每名教師需要照顧四五名學生,由于情況特殊,當地政府對該校的學子給予了長期的支持,但在教師的福利方面則稍顯欠缺,因此,南九龍獅子會專設立了教師獎,以作鼓勵,執著至今。

助人之心 始終常在

捐資助學,區區四個字,但實踐起來遠不止四年,擔任南九龍獅子會會長之時,許榮勞先生幫助的地區不大,受惠的學校不多,但無論如何,都達到了利于教育,利于后代的目的,值得學習、借鑒。可與之媲美的是,他對扶助失明人士有一腔不移之志,萬眾矚目的“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他為之堅持了十年,這就是一例。

據悉,“視覺第一•中國行動”由中國殘聯、衛生部與國際獅子總會共同發起,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一項防盲治盲行動,已取得豐碩成果。至2011年為止,為706萬人成功完成了白內障復明手術。行動分為三期,第一期是1997―2002年,主要減少白內障致盲人數,實現負增長;第二期是2002―2007年,主要培訓眼科治療人員,完善醫院眼科治愈能力;第三期于2011簽訂合作意向書,尚在進行當中。

許榮勞先生是眾多參與者里的一個,任“視覺行動”小組主席,在第一、二期實施時全程跟進。眾多省會中,他主要幫忙負責福建省內的視覺行動。每年,他都會和一批新會員來到對應地點,查明需要,適時反饋。“當地人需要我們的鼓勵和關心。”他如是說。若非懷德懷仁,怎會為非親非故之人盡心盡力十年?這便是善念已融入心中的結果吧!

他是南九龍獅子會的活躍份子,另在總會的龍舟隊里還擔任有小組召集人一職。一年中,定時訓練九個月,一為年長的獅兄,二為獅子會中學,意在鍛煉身體、娛樂心智、培養感情,這項運動令一向推崇身心健康的他積極性高漲,甘愿為之忙碌。提及于此,許榮勞先生還添加了一項“財務健康”。他強調,“身體、心理、財務這三樣的健康對我們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的并不多,應該學習一下山區的孩子,他們生活在簡陋的環境之下,但是笑臉依舊燦爛。”

生活中的許榮勞先生澹泊、樂觀,不盲目追求華而不實,業余時間多用來看書、看勵志碟、爬山、劃船,日子好不愜意。最近,他認知了一位臺灣醫生,開始研究其發明的原始點療法,經親身嘗試,覺有不錯效果,便熱情地跟身邊的朋友們分享、交流。

助人之心,始終常在,可敬,可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怀宁县| 长寿区| 中阳县| 襄樊市| 新邵县| 固原市| 沾益县| 乡宁县| 方城县| 屯留县| 宁远县| 华宁县| 城步| 肇庆市| 永昌县| 建平县| 鄢陵县| 河曲县| 芜湖县| 崇阳县| 聂荣县| 灵台县| 临潭县| 通州市| 江阴市| 海盐县| 临邑县| 武冈市| 壤塘县| 兴文县| 万宁市| 华亭县| 秭归县| 临沂市| 壤塘县| 开原市| 盐池县| 来宾市| 开封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