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科普小故事

科普小故事

時間:2022-11-02 23:33: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科普小故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科普小故事

第1篇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這話說的真是太好了。一提到書,第一次看書的經歷便清晰地浮現在了我眼前——

書,帶給了我快樂:記得在從小我就喜歡看彩圖,也學會需寫一些字和拼音。漸漸地,我就會用一些彩圖和字剪切和編成一個個小故事來講給小朋友們聽了,他們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我,那時的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就這樣,書陪我度過了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進入了小學,我讀的書漸漸地多了,有故事書,歷史書,還有科普方面的書……記得有一次,我硬吵著鬧著要媽媽帶我到上海書城去買書,那里的書可多了!應有盡有,真讓我目不暇接。我跑到《科普》柜臺前,挑了《十萬個為什么》,又到了《各類小說。柜臺前,挑了一本《一千零一夜,還挑了一本歷史書——,《拿破侖傳》……回去后我好好地研讀了這些書,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其中《一千零一夜》里的《漁夫和魔鬼》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對待惡人不能同情,要是非分明。以至于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騙子,就不會輕易上當了,并讓我有了防范的措施和意識,又例如:我讀了《拿破侖傳》,知道了:做人不能太驕傲自滿?!妒f個為什么》里面的知識那就更多了,我懂了:電腦為什么會中病毒;世界上有沒有外星人……書,帶給了我無窮的知識,伴我度過了小學生涯。

進入中學了,我喜歡上了文學,我特別喜歡于小說中的人物特點的分析,這對我的語文寫作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曹操的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水滸傳》中的魯智深的嫉惡如仇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人物性格更是刻畫地入木三分……

以上這些都是書伴隨著我成長,它給我快樂;給我知識;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沒有書,我就沒有這一切!

大唐學府六年級:劉義友

第2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人才培養這個層面上,我們應該有一種真正的“造反”精神,真正的追求自由的精神,解放每個人的個性,釋放每個人的能量。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有農民工出身的銷售部長,有??瞥錾淼奈鍌€博士都不換的技術大管家,有文職人員出身的副總,我們這么多人才都是從平民中成長起來的,成為中國太陽能行業的人才,成為“點石成金”的榜樣,所以主管們要用自己成長的例子,來鼓勵、激勵下屬同樣成長。這種激勵是有一定方法的,其中有一種方法我們要深入地研究,就是企業怎么把“石墨”變成“金剛石”。

閃閃發光的金剛石與平平常常的石墨有著天壤之別,然而,化學家的結論卻令人驚異:金剛石與石墨一樣,都是由碳原子構成,并且,石墨竟然能變成金剛石。石墨在5-6萬大氣壓((5-6)×103MPa)及攝氏1000至2000度高溫下,再用金屬鐵、鈷、鎳等做催化劑,可使石墨轉變成金剛石。高溫高壓下石墨變成金剛石,“高溫高壓下”普通人能否蛻變成人才?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在“高壓”下迅速成才的小故事:

話說宋徽宗是一位喜歡書畫并且有很深造詣的皇帝,他有一天問隨從:“天下何人畫驢最好?”隨從回答不出來,退下后急尋畫驢出名者姓字名誰,焦急中得知一名叫朱子明的畫家有“驢畫家”之稱,即召朱子明進宮畫驢。朱子明得知被召進宮是為皇上畫驢時,嚇出一身冷汗,原來他根本不會畫驢,他本是畫山水的畫家,因為有同行戲弄而給他起了個“驢畫家”的綽號,并非擅長畫驢才得的“驢畫家”。但皇上之命不可違,情急之下的朱子明苦練畫驢技術,先后畫了數百幅有關驢的畫,最后竟陰錯陽差地得皇上賞識,真正成了天下第一畫驢之人。

從朱子明被逼畫驢的“壓力”小故事中,我們看到很多我們成長的影子:在早期99%的人不知太陽能有何用處時,我們在普及太陽能的大壓力下,想出“科普創市場,文化立品牌”的科普萬里行大行動;在進國營商場無門的網絡渠道建設的壓力下,我們開始了最初的專賣店營銷;在內無引進、外無參照的太陽能熱利用發展壓力下,我們荒漠建房子,開拓了太陽能從研發到設計到工裝、到生產到銷售等整個的工業體系……可以說,壓力成就了皇明的發展,壓力筑就了皇明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式:相信員工的潛能,相信他們是最棒的。在此基礎上,給員工一個舞臺,為員工設定目標,讓員工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在完成目標的壓力下使員工的潛能得到極大的開發,同時也成就了一批批人才。

我總結這種壓力下產生的管理為“高標動力”。提起壓力,人們總是想到其消極一面,與不安、猶豫、無措、慌亂和亞健康等聯系在一起,而壓力不僅像通常認為的那樣消極,它更有積極、健康合理的一面,成為成長的動力,適度的壓力能激發人們的應急機制,在生存狀態感到危險時拉響警報,從而使人體機能提高“警惕”,加強某方面的能力以使人的生存狀態從警惕區轉向安全區。我曾經聽過一堂“天書課”,那堂“天書課”使我嘗到了極大壓力下帶給我終身學習的甜頭。那是方華燦教授(他是研究海洋石油機械的專家,后來成為我們的副校長)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記得他講的全部是英文,我懵懵的什么也不懂,感覺自己像個傻瓜,強大的求知欲被知識的魅力所喚醒,那種擺脫自己無知欲望的壓力使我開始拼命地學英語,最原始的初衷就是要聽懂方教授的講課。這種向上的、激發人本身積極主動的“高標動力”將會極大地開發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潛能,同時將不健康的結果限制到最低程度。所以開發好“高標動力”是管理中的一項重要課程,也是把普通人變成人才的一個重要法寶。

第3篇

尊愛的家長,親愛的同學:

為了加強體驗教育,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提升綠色環保意識,我校正在開展 “我為小荷添綠色” 主題科技節活動。時間:XX年11月3日——11月28日。

在這一個月內,學校為廣大學生安排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有觀看科普影片、參觀科普展覽、制作科技作品、繪制科技圖畫、學唱科學歌曲、聆聽科普講座、參觀科技工廠、講講科學故事、撰寫科技文章等活動。

孩子良好科學素養的養成、創新精神的培養也離不開家長的悉心指導。為此,學校倡議,家校聯手,共同培育孩子綠色環保意識,動手動腦的創新精神。

一、家長與孩子同讀一本科普讀物。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們對此充滿著好奇和探究欲,總有那么多的“為什么”存在于他們的小腦瓜中。小學階段正是培養他們求知、探索的最好時機。而親子共讀科普書,恰好滿足了他們這份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加上家長的引導,學生就能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快樂茁壯地成長。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從中了解科學家的小故事,激發他們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艱辛、積極奮斗的科學精神。希望家長與孩子同讀一本科普讀物,了解科學知識和科學家的軼事。

二、家長與孩子共栽1盆小盆栽。

美好、健康的居家環境,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營造。在平日生活中,我們盡量少用一次性產品,節約用電,使用節能電器,多騎自行車,多坐公交車,為節能減排出力。而親子共栽一盆花就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綠色環保活動,既能在栽種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使其獲得一定的園藝知識,還能起到凈化家庭空氣、美化家居環境的作用。

同學們、家長們,讓我們伸出我們的雙手,啟用我們的智慧,展開我們的想象,探索身邊的科學吧!羅南中心校XX年科技節已經拉開帷幕,我們一起在徜徉在科學的世界中,展翅高飛吧!

科技節倡議書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金秋送爽,今天我們再一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科技節活動??茖W技術的巨大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驚奇,科學知識也已經成為我們戰勝自然、享受生活、創造財富的最有用的工具。人類從茹毛飲血到享受著科學的膳食,從穴居山洞到享受著現代化的居室,所有這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是科技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是科技讓神話和幻想變成了現實,是科技帶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今天我們翠微小學第二屆科技節正式開幕了!

本屆科技節將為期一個月,期間學校將開展豐富的科技活動。無線電測向、葉畫、科幻畫、建模、環保時裝設計等系列比賽以及科技講座、科普展覽、科普游等活動,將帶我們一起走入神奇的科學世界,讓我們在科技的海洋中暢游,讓我們的想象在空中飛翔!

在這里我倡議各年級同學積極參與到學校的科技節活動中,也許我們不能作為競爭者去參加比賽,但我們可以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科技節繽紛多彩的活動中。讀一本科普書、聽一次科技講座、畫一幅科幻畫。。。來吧,親愛的同學們!這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樂趣,競爭與友誼的舞臺,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體驗成長和創新的快樂吧!“大腦不是一個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點燃的火炬。”讓我們的雙手行動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用我們辛勤的汗水去澆灌科技之花,用我們不懈的努力去點燃創造的火炬!

最后,讓我們共同祝愿本屆科技節圓滿成功!

科普節活動倡議書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伴著明媚的陽光,在這初夏的五月,官五中XX年科普節隆重開幕了!在此,我代表全體同學向本次活動的開幕表示熱烈地祝賀!向辛勤籌備、精心組織本次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誠摯地感謝!衷心希望同學們積極參加到科技活動中來!

在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舞臺上,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進步的重要標志。中華民族要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就必須要發明創新。發明創新從何而來?就從我們的科普活動中來!今天的科普活動就是明天科技創新的源頭,今天的小小科學家就是明天的大科學家。

校園有科技創新,才會與時俱進的發展基礎。近年來,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青少年集郵示范學校”、“官渡區科普教育示范學校”、“昆明市科普教育示范學校”、“云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入選了《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旅游地圖》,被授予“昆明市防震減災志愿者中隊”、“官渡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節能減排環??破帐痉秾W校”??破栈顒右殉蔀槲倚4龠M學生全面發展與體現辦學特色的重要品牌。

老師們、同學們,今年科普節活動我們將圍繞“綠色、環保、創新、發展”的主題,從5月11日到22日,學校將組織10個科普講座、6項不同類別的科普展覽、10次探究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將把我們的校園妝點得更加絢麗多彩。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愛科學,因為科學有無盡的樂趣;

讓我們大家一起學科學,因為科學有無窮的智慧;

第4篇

1、防震減災觀后感

2、正文

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后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并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游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了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懸掛物。

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觀完科普展,走出科技館,一陣冰冷刺骨的風吹進了我的衣襟,同時也吹進了我的心里,冷冷的,很凄涼。腦海中不斷地出現一張張扣人心弦的照片,那一個個因地震而陷入困境的人的絕望的目光。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馬瑞月是我的表姐,今年上五年級。她文文靜靜的,和別的孩子相比沒什么兩樣兒,但如果你和她相處久了,你會發現她特別喜歡書。認識她的人都叫她“書迷”,而我更愿意戲稱她為“小書蟲”。

走進月姐的房間,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大書架,上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故事書,有科普書,有英語書,還有中國和世界名著呢!每年春節的時候,我們小孩子都會得到許多壓歲錢,我總是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而她總是買一些她喜歡的書。無論她是到我家還是在其它的什么地方,她總會找些書,然后津津有味地讀起來。說起這個,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呢!

去年“五.一”假期的時候,姑姑帶我、毛毛姐和月姐一起去夏日超市。姑姑對我們說:“你們去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吧!”于是,我們在一樓的食品處分頭選了起來。我選了我最愛吃的果凍、QQ糖和巧克力,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姑姑的身邊。不一會兒,毛毛姐也回來了,可就是不見月姐的身影,姑姑開始著急起來,于是,我們分頭去找,可找遍了食品處,也沒有她的蹤影,我們更著急了。這時,毛毛姐忽然說:“她會不會去了二樓賣書的地方?”我想:“是呀,她最喜歡書,一定在那兒!”于是,我們上二樓去找,果然看見她躲在一個靜靜的角落里,正聚精會神地看書呢!

我的表姐就是這樣一個“小書蟲”。我們有時候還開她的玩笑,叫她書呆子呢!可沒想到,前段時間,她竟然得了一個小學生讀書知識競賽一等獎呢!你看,連我都羨慕我這個“小書蟲”表姐了!

第6篇

一、精心擷選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作為課程資源,無論是進入科學教材,還是進入語文課程,都必須精心選擇,以合適的方式呈現。

1.拓展想象的科學詩

科學詩是以科學知識和為人熟知的科學現象為題材,用擬人化手法和兒童化語言,將科學與文學完美地融合,去傳播科學知識,去表現科學精神,去啟迪科學思維的詩[1]。科學詩由于形象生動、淺顯易懂而受到《科學》教材編者的青睞,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以下簡稱《科學》教材)的部分單元以充滿稚氣的科學詩為導言,童趣橫生,富于想象力。如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首頁節選如下[2]:

土壤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卻很大、很大;

從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樹,

從蚯蚓到冬眠青蛙,

從……到……

世界上億萬生命,

在她溫暖的懷抱里長大!

2.趣味性強的科學故事

科學活動是人類最主要的創造性活動,不只是在物質上,而且是在精神上[3]。歷史上每一位科學家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情節,《科學》教材將科學家勇于獻身、勤于探索的事跡以小故事形式呈現,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接受科學方法的熏陶。小故事貼近兒童的語言特點,趣味性強,寓科學知識、科學精神于文學之中,既便于學生品味故事形態的文學,又接受科學的啟迪和感召。如《科學》教材三年級(上)以故事結合圖片形式講述了琴納和牛痘、居里夫人和鐳、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故事,引導學生將所進行的活動與“曹沖稱象”進行比較;《科學》教材四(下)再現了牛頓躺在花園里沉思蘋果為什么會落地、珍妮在非洲從事野黑猩猩的研究、科學家伽利略研究擺的故事。

3.嵌入句中的成語、詩詞和歇后語

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誕生了許多造詣極高的文學作品,如詩詞、成語、歇后語,它們有的源于對大自然的描繪,有的則是對大自然物質或運動內在規律的沉思?!犊茖W》教材擷選了許多文學作品供學生鑒賞與思考,如讓學生思考“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以加深對物體運動的理解;讓學生品味與理解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透過古人惜時詩“一寸光陰一寸金”來理解古人如何用光陰來計時;通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引出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借助“細嚼慢咽”、“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說明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的益處。

4.融入文本的比喻或擬人句

兒童是課程的要素之一,《科學》教材以生動淺顯、充滿童稚的語言,以比喻或擬人形式,讓兒童貼近自然與生活。如教材讓學生理解“請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句話,編者將水比喻成眼淚,讓學生懂得水的重要性與珍惜水的意義。教材以兒童的口氣詢問兒童是否很喜歡提諸如“為什么我走月亮也走”、“金魚睡不睡覺”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比喻與擬人的手法,詢問學生“為什么說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5.充滿稚氣的學生日記

科學源于觀察,日記是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日記形式記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并不神秘,通過寫觀察日記,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在無形之中將科學與語文課程相融合。

二、合理配置科學小品文

1.厘清科學小品文的課程價值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4]不同版本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以或單元或專題或單篇形式遴選系列科學小品文,如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編者將《呼風喚雨的世紀》、《電腦住宅》、《飛向藍天的恐龍》、《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四篇課文歸入“科技成就”專題之下,這些科學小品文極大地促進了科學與文學的融合。

縱觀不同版本的小學學段至高中學段的語文教材,科學小品文的擷選從側重激發學生對科學、自然的興趣向側重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的熏陶轉變,從通過科學小品文進行識字教學到通過科學小品文學習相關科學知識轉變,科學小品文的科學性、思想性越來越強,由小學初期的分散設置到初高中的集中專題呈現。通過系統化的科學小品文教學,學生不僅學習了字、詞、句、篇,也接受了科學素養的熏陶。

2.合理組織科學小品文單元

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科學小品文數量畢竟有限,為了充分發揮科學小品文的融合功能,語文教材需要圍繞科學小品文,合理配置寫作訓練、資料袋等欄目?;浗贪嫫胀ǜ咧姓Z文教科書在編選科普類作品閱讀篇目時,安排了與科普類作品閱讀密切相關的寫作訓練,即科幻小說和自然科學小論文的寫作。另外,教材還可通過課文后的“資料袋”形式為科普類課文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如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在部分課文之后增加了“資料袋”欄目,“袋”中裝著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如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觀潮》一課的“資料袋”詳細介紹了錢塘江秋潮形成的原因;《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的“資料袋”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大峽谷的情況;《蟋蟀的住宅》一課的“資料袋”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資料袋則詳細介紹了遼西地區化石寶庫。

3.注意不同學段的科學小品文數量與學科分布的均衡

語文教材的科學小品文需要考慮科學小品文學科分布平衡,不同學段科學小品文數量分布均衡,力求讓不同學段所有學生都能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接受科學小品文的熏陶。各學段的科學小品文應能基本涵蓋不同的科學領域,能滲透科學素養的各個層面,體現科學知識與科學素養要求的漸進性。筆者以蘇教版小學至高中的語文教材為例,對其科學小品文的數量分布進行分析(表1、表2所示)。

小學學段的科學小品文能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建筑、信息等學科,能關注科學信念、科學道德、科學精神、科學方法、STS等范疇。但是,由表1可知,小學學段各年級科學小品文數量分布略嫌不均,如六(上)的科學小品文過少。

初高中學段的科學小品文較小學學段的科學小品文的知識性更強,揭示的科學信念、科學精神更為深刻,學科領域涵蓋范圍也較廣,對高科技關注度有所增加,能體現科學素養目標要求的漸進性,學科分布較均衡,但各年級科學小品文分布不均現象較嚴重,語文教材七(下)的科學小品文過多,語文教材九(上)、九(下)的科學小品文數量過少。

三、大力開發科學小品文課程資源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媒介[5],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種范例??茖W與語文課程的整合需要豐富的科學小品文素材,但是目前科學教材與語文教材中的科學小品文數量有限,分布不均,且分屬不同的學科,因此,科學小品文的開發迫在眉睫。

1.對各版本的語文教材或科學教材進行整理

國內外各版本的小學學段到初高中學段的語文或科學教材有許多科學小品文,如蘇教版小學學段的語文教材約有125篇科學小品文,人教版小學學段的語文教材約有近百篇科學小品文。教師可將各版本語文或科學教材的科學小品文進行整合、排列,將其作為課程資源庫向學生與教師開放,作為語文或科學課堂教學的備用資源,也可以將它們作為課外資源以供學生閱讀。

2.整理以非科學小品文形式進入語文教材的課文或材料

語文教材中某些課文不是以小品文的形式進入教材,其目的不是為了促進科學與文學的融合,但其中許多潛在素材可以為科學與文學的融合服務。如課文《聽潮》涉及水的動能、勢能知識;《大自然的語言》中“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區的春天來臨要比內陸遲若干天”涉及比熱容知識;《觀滄海》涉及運動的相對性知識;《落日的幻覺》涉及光的折射知識;《中國石拱橋》涉及力的平衡知識。這些課文或材料既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深入發掘其科學內涵,也可作為科學課程學習的良好素材。

3.深入發掘既有課程資源的科學與文學意韻

科學小品文寓科學理論的嚴謹于文學表述的情趣之中,將高深的科學理論化繁為簡,絲絲入扣,而不像一般文學作品講究語言的對仗與華麗。因此,教師需要運用自己的語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品味科學小品文的科學及文學內涵,彰顯隱喻,將作者或編者內隱其中的思想觀念、科學美、人性美內化而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思想觀念、人生感悟之中,借助“情”“趣”交融的課堂教學,化科學之抽象為形象,變高深乏味為淺顯有趣。如,教師可對語文教材中的《頤和園》“慢慢地滑過”的“滑”進行科學解讀,也可運用物理學的“運動的相對性”原理闡釋魯迅的小說《社戲》中去趙莊看戲行船途中的一段描述:“兩岸起伏的連山仿佛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突出“我”看戲的急切心理。在教《觀滄?!贰扒镲L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時,詢問學生“日月之行”以什么為參照物,將曹操的英雄豪邁氣概與物理學的相對運動原理融為一體。教師也可對科學教材的科學詩《關心天氣》進行詩歌接力,告訴學生通過樹枝搖晃、湖面泛起波紋等自然現象判斷風的有無,向學生描繪風給人類帶來的詩情畫意,可就科學詩《生命之源――水》,與學生一起謳歌與贊美水給自然留下的杰作,讓學生按照已有的科學詩格式進行補充續寫,可分別從文學與科學的視角解讀為什么“如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4.鼓勵學生從科普著作中擷選素材或進行科學小品文創作

優秀的科普著作蘊藏著豐富的科學小品文素材,如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法布爾的《昆蟲記》,現代的科學著作如《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黑客電腦時代的牛仔》、《黑猩猩在召喚》、《自私的基因》等,這些著作通俗易懂,教師可鼓勵學生從中擷選素材作為課程資源。另外,中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科學小品文創作,如模仿教材的科學詩歌進行寫作,就水、聲音或力進行科學小論文寫作,擇其文質兼美者作為課程資源。

四、結語

科學與人文和而不同,文學與科學互澤互惠。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徹夜祭》的俚語“夸克”給科學家蓋爾?曼莫大靈感,科學又為凡爾納的小說創造了一個新奇的世界??茖W與文學理應相通互融?!耙晃粚崃W第二定律一無所知的人文學者,和一位對莎士比亞著作一無所知的科學家一樣糟糕?!彼怪Z的忠告言猶在耳,科學與文學的現實疏離仍需課程研究者通過更多的路徑予以彌合。

參考文獻

[1]譚旭東.21世紀的中國需要科學詩..

[2] 郝京華主編.科學(三年級下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喬治?薩頓.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第7篇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低年級

要想科學教學從小學新生抓起,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科學意識的啟蒙

一年級的新生,由于年齡小,經歷少,對科學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他們在入學以前,經歷了家庭、幼兒園及學前班的學習 ,但他們大多數進行的是以玩樂和行為習慣為主的學習,對科學方面的正面教育開展得較少。當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他們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會從生活的各個方面會感受和涉獵一些,他們對科學的概念比較籠統,其實科學存在各個方面,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例如在生活上,如何采用科學的方法,使生活過得更好;在學習上,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諸如此類,都可以稱得上是科學。這在新生一入學,教師就要向學生講清楚,這樣有利于以后的學習。

二、科學興趣的啟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如何提高和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對他們學習科學課的頭開得不好,使他們對科學這門課不感興趣,將會直接影響他們今后對該課的學習,甚至會影響將來他們在這方面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年級的科學課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孩子們學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1、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科學的主要陣地。教師在上好科學課教材內容的同時,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所學內容,盡可能多做科學實驗、放科學錄相、講述科學故事等,讓學生全身心地參入進去,使他們的視、聽、嗅、味、觸等感覺器官得到充分的體驗,就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學的內容要符合他們的年齡層次、符合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既不能高深,也不能太簡單,要平凡當中見新奇。例如,我在課堂上經常做一些小實驗,其中有這樣一個實驗--“玩水杯”--用各種方法將裝有水的杯子倒扣而水不漏下來。我分層次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我要學生用東西將裝有水的杯子堵起來,倒扣而水不漏下來。他們想到用蓋子蓋,用抹布堵,用手堵,用木板和玻璃片蓋堵等,我用一張紙也能蓋住時,他們感到非常驚奇。我要學生不要用固體的東西蓋杯口,后來他們想到把裝有水的杯子迅速扣入水中,水可以不漏下來。實驗成功了,他們非常興奮。他們還想到在太空中做這樣的實驗水也不會流下來。我問他們能否前面的方法都不用,就在教室里將裝有水的杯子倒扣而水不漏下來?他們還想到把杯口縮得很小,水也不會漏下來。我問他們還有沒有辦法了,在他們無計可施時,老師神秘地用手抓住杯口掄了一圈,問他們有沒有杯口朝下的時候,當他們想了好一會說杯口朝下了,水沒漏出來。隨后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感到異常地激動。回家以后,他們一般都和家長一道自覺地重做了這些實驗。通過這樣一些簡單的實驗,不但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科學知識,更主要的是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從而喜歡上了科學課。每當我去上科學課,學生就歡欣鼓舞;一旦哪位老師要占用科學課或者因事取消一節科學課,學生就會怨聲載道。

2、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

(1)建立各種科技興趣小組。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的興趣,可以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學生愿意參加的科學興趣小組。如種植、養植小組,科學書籍閱讀小組,科技小制作小組等。學生在這些小組里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培養了興趣,鍛煉了能力。

(2)舉行“科學故事會”、“科學的未來”等班隊會;舉辦科普講座;參觀校學生獲獎作品及各類科技展,進行愛科學的教育。舉行以科學為內容的班隊會,可以事先和少先隊大隊部、德育辦取得聯系,統一布置舉行這樣的班隊會。學生在這樣的班會上可以講科學和科學家的小故事,也可以對科學的未來暢所欲言。舉辦科普講座,可以請有名的科普教師講科普知識,講當前的科技動態,科技發明的方式方法等。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學校歷次獲獎的科技作品,并向他們講述制作和發明的過程和作用??梢詭ьI學生參觀本市和外地的科技展覽等。通過這些活動,不但使學生開闊了眼界,而且使他們對科學充滿向往。

(3)建立科技小畫廊、“科技園地(墻報)”、“愛科學角”等活動陣地,普及科技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梢岳冒嗉壍暮诎鍒?,全板布置或辟出一塊來進行。把有關的科普知識和科學小論文利用有效形式進行宣傳和張貼,讓學生在平常的瀏覽中,潛移默化受到科學的教育;同時,學生們積極撰稿和投稿(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程度,培養他的能力。

三、學習方式、方法的啟蒙

第8篇

由世界著名野生動物保護學家、作家喬治·夏勒博士創作,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啟發世紀圖書有限責任公司策劃發行的啟發原創兒童繪本《好鼠兔-夏勒博士聽鼠兔澤仁講故事》近日出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共同推動了本書在中國的首發,希望通過本書讓大家更多地關注青藏高原獨特的物種和健康的生態系統。

喬治·夏勒博士1933年生于柏林,現任WCS科學與探險部副主席。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夏勒博士致力于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荒野,開展先鋒性的研究工作。20世紀80年代,夏勒博士受邀進入中國,在四川和羌塘開展大熊貓與高原有蹄類的研究保護工作。他是第一個得到中國政府批準,進入羌塘無人區開展野生動物研究的西方學者。迄今,他的足跡先后踏遍了四川、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研究和保護的主要內容集中于中國西部那些珍貴瀕危、人們又知之甚少的大型有蹄類動物,以及以它們為代表的景觀水平的生態系統。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為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好鼠兔》是夏勒博士為中國的少年兒童寫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將童話、科學教育和繪本融合在一起,將人文情懷和科學知識結合在一起的讀物。通過童話的方式,讓孩子體會什么是生物多樣性,什么是生命和生命的連接。

在青藏高原進行野外研究時,夏勒博士親眼目睹了當地用毒藥大規模殺滅鼠兔的現象,因為人們認為草原退化的肇事者是小小的動物——鼠兔。實際上鼠兔對草場是有益的,它維系著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平衡。于是他創作了《好鼠兔》這本科普童話,用12個帶有寓言性質的小故事,講述了鼠兔的家庭、生活以及面臨的問題;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家庭;鼠兔碰到的敵人和動物朋友以及它們的生存現狀;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和保護等。啟迪孩子們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夏勒博士希望通過這本書,讓大家了解鼠兔的家庭、生活狀況,比如鼠兔也有夫妻,有五、六個自己的孩子。同時,向大家展示自然界整個生態系統是互相關聯的;鼠兔與同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其他野生動物、家畜和牧民之間相依相存的關系;人為干涉這種關系,只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這本充滿著溫柔和慈悲的書得到了教育界、動物保護界和出版界眾多人士的認可和推薦?!逗檬笸谩酚煤喍痰耐捳Z言和動物之間的交流,告訴我們: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和土地、植物、動物,一切周圍的生命保持良好的關系,讓草原與河流、空氣、山脈、人類和諧共處,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正如書中的兒歌所唱:

我的愛給沒有腳的家伙,

我的愛給兩只腳的家伙,

我的愛給四只腳的家伙,

還有的家伙的腳呀數也數不清,

我們都是一家人。

第9篇

【關鍵詞】閱讀;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任何良好的習慣都源于從小培養,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終生,閱讀也是一樣。因為只有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發自內心的一種需求,進而才能轉化為一種內在的素養,才能由內而外地指導我們的閱讀行為。曾經聽說以色列人將蜂蜜涂抹在書本上,讓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書是很好的東西。于是以色列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全世界最愛讀書的國家。涂抹蜂蜜這一舉動在我們現在看來或許不屑,或許不解,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相信可以為很多人所接受,那就是閱讀興趣應該從小培養。

隨著全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也已經逐步認識到閱讀對于孩子的重要。的確,廣泛的閱讀對于孩子積累知識、拓寬視野、內化語言,包括培養情感、思維和想象能力等都有著極大的作用??墒侨绻⒆硬幌矚g閱讀,常常只是被逼迫著去讀書,或者由家長強制規定每天必須讀多長時間、必須完成多少閱讀量,那這種閱讀就成了被動的機械勞動。于是,有些孩子往往是敷衍了事般的裝模作樣,手上雖然捧著書,內心卻早已神游四方。如此狀態下的閱讀效果可想而知,家長們的初衷根本不可能達到。

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喜歡閱讀,能夠從閱讀中享受樂趣。試想,有哪個孩子會拒絕自己喜歡的事情呢?

一、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適合的讀物

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閱讀也像給孩子報名上興趣班一樣,有從眾心理,有跟風之勢。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般大,已經會背多少唐詩宋詞了,已經讀了多少世界名著了,已經搜集了多少楊紅櫻、秦文君的文學作品了,這往往會極大地刺激家長的神經。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別落下太多,今天聽到風,明天就是雨,或買或借,趕緊跟進。他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讀物才是最關鍵的。

現在的兒童讀物可謂是品種繁多,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從經典的詩詞歌賦、文學名著,到現代的詩歌小說、校園文學,真可謂是就怕你不讀,不怕找不到你想讀的。你的孩子喜歡什么?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是足智多謀的英雄人物,是扣人心弦的經典戰爭,還是充滿神秘色彩的科普世界……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性格,結合孩子的興趣,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機會。說到底,只要孩子不是選擇了低級無聊的漫畫書、“口袋書”,家長都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健康的讀物都會讓孩子有所受益。我們不否認應該博覽群書,但對于孩子來說,如果剛剛開始閱讀就對此產生抵觸和厭惡,所謂的“博覽”又從何談起呢?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不讀書就覺得缺了些什么。那時,更廣泛閱讀興趣的培養才有了基礎,家長們更多的期望也才有了可能。

二、以經典故事切入,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對于絕大多數孩子而言,一本兩三百頁甚至更厚的書拿在手上感覺可怕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往往缺乏耐心,看著厚厚的書本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會心生恐懼,感覺自己不可能讀完。這時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就以在我家發生的一件真實的小事來說吧。我們都聽說過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著《愛的教育》,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孩子讀的書。但由于篇幅很長,又是外國作品,孩子們思想上可能就有畏難情緒。記得我當初把這本書帶回家交給女兒,她很開心地接過去,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因為那時年齡尚小,習慣了讀一些帶有卡通彩色插圖的故事書,估計是看到了書中只有文字而沒有任何圖畫,我看到她的笑容在臉上凝固了,隨即“啪”的一聲將書丟出老遠。我想,孩子不喜歡讀,光靠強迫是不行的,還是先放一放吧。晚上睡覺前,女兒總會拖著我給她講一兩個小故事才肯入睡。于是那兩天我給她講了《小抄寫員》《少年鼓手》等。她聽了特別感興趣,還讓我講。第三天,我不講了,我又把《愛的教育》遞給她并對她說:“其實我這兩天講的故事都是這本書上的,里面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想聽的話不如你自己去讀吧?!迸畠毫⒖唐炔患按亟舆^書讀了起來。

從起初的扔掉,到后來的自主閱讀,這種改變就體現了興趣培養的重要。所以在閱讀的啟蒙階段,家長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先從中選擇幾個故事性較強、情節較生動曲折的小故事講給孩子聽。這些簡短的小故事往往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心,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渴望和閱讀的興趣,隨后的自主性閱讀也自然如水到渠成一般。

三、加強親子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良好習慣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氛圍。我們也許無時無刻不對孩子的學習包括閱讀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但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平時讀了多少書?人均4.35本的數據,你是做了貢獻還是拖了后腿?一些家庭茶余飯后,家長們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打麻將,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每天靜下心來自覺閱讀幾乎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們的家長不妨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也來讀一些書,哪怕是讀一些報紙雜志,營造出家庭閱讀的良好氛圍。所謂“潤物細無聲”,也正是講的這個道理。

第10篇

書海茫茫,究竟該給孩子選購哪些書?其他家長和孩子都在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2009年,本刊與藍袋鼠親子文化網(landaishu.省略)共同開展“童書我推薦”征集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2010年,我們將再接再厲,每期推出“主題書柜”。

“人為什么要哭?”“人的關節為什么會動?”“吃進去的東西為什么最后是便便出來的?”與身體奧秘有關的書很多,小朋友們也對自己的身體非常感興趣,這一期,就來細數這些書吧。

本期主持人:綠山墻、黑妞妞

《幼兒科學繪本――第一輯?人體篇》

推薦者:平安是福(上海)

“人體篇”分7部分內容:乳汁、骨頭、心臟、便便、代謝物、睡覺、哭泣。

科學+繪本,知識教育+情感教育,知識細分化,風格生動幽默!適合孩子獨立閱讀或親子共享!

《幼兒科學繪本――第一輯?人體篇》 編著/日本學習研究社,譯/周迅,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定價:96.60元。

《有趣的人體 怦怦跳科學圖畫書第三輯》 (全9冊)

推薦者:平安是福(上海)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帶領小讀者探索人體各個器官的奧秘。

淺顯的語言、生動的配圖,讓原本枯燥的科學變成快樂的體驗,為孩子敞開一扇色彩斑斕的求知大門。《有趣的人體 怦怦跳科學圖畫書第三輯》 (全9冊)作者/(韓)申淳載 等,繪/(韓)李亨外鎮 等,譯/趙瑩瑩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定價:128.00元。

《繽紛世界――人體奧妙繪本》

推薦者:平安是福(上海)

暢銷全球的兒童教育科普讀本,教你如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讓你終身受益。配有高度標尺的大掛圖,能使我們很快知道并牢記每個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繽紛世界――人體奧妙繪本》編文/(法)德拉朗德,繪/(法)格拉邦,譯/楊潔 , 廣東地圖出版社出版,定價:36.00元。

《科學寶寶圖畫書系列:牙齒旅行記》

推薦者:平安是福(上海)

活潑俏皮的故事話語和形象奇特的插圖,你的寶貝將了解到人體內部各個消化器官的名稱、形狀和功能,并比較出它們的先后順序和長短。

《科學寶寶圖畫書系列:牙齒旅行記》著/(韓)辛智潤,繪/(韓)旁廷和,譯/余凌燕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定價:13.80元。

《新生命科學繪本――了不起的糞便》

推薦者:drip1996(山東煙臺)

不同種類的動物,排泄的糞便是不同的,通過觀察動物的糞便,還能知道它吃了什么東西,糞便在大自然里循環,為生物提供食物與營養。看完書后孩子知道了熊貓的便便是香的,駱駝的便便可當柴燒……大人和孩子在愉快的親子閱讀中學會了很多自然知識,很不錯的全彩書。

《新生命科學繪本――了不起的糞便》著/(韓)許銀美,繪/(韓)金炳浩,譯/宗黎娟,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定價:8.50元。

《新生命科學繪本――圓圓的肚臍》

推薦者:drip1996(山東煙臺)

臍帶將胎兒和媽媽連在一起,給寶寶送去所需的營養,可不是什么動物都有肚臍的,肚臍是我們的證明,證明我們是胎生的,是媽媽對我們愛的紀念。

5歲的女兒看著肚子上的肚臍會問我它是用來干什么的,這本書正好可以回答孩子的這個問題,將孩子的出生通過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看完書后女兒摸著我倆圓圓的肚臍告訴我:“在我還沒出生時,咱倆就是通過肚臍連在一起的……”

《新生命科學繪本――圓圓的肚臍》著/(韓)許銀美,繪/(韓)金善淑,譯/宗黎娟,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定價:8.50元。

《“妙趣科學”立體翻翻書――身體》

推薦者:gxyxyr(山西太原)

這本書對身體介紹得很全面。語言通俗易懂,翻翻書的形式孩子喜歡。將一些很專業的知識、父母很難解釋清楚的事情通過形象生動的圖解讓孩子能很快理解。

《“妙趣科學”立體翻翻書――身體》著繪/(德)呂貝爾,譯/王曉芳,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定價:23.80 元。

《DK大百科(人體卷)》

推薦者:曉風禪月(山東煙臺)

人的身體內部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的組織器官到底是怎么工作的?為什么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手不小心被割破為什么會流血?血又是怎樣在體內形成的?書中大量的高清晰圖片揭示了人體的奧秘。豐富的知識點、風趣的問題可以增加閱讀的樂趣。精心設計的小游戲可以提升孩子的求知欲,鼓舞他們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科學世界。

《DK大百科(人體卷)》著/英國DK公司,編譯/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定價:48.00 元。

《蒲公英科學小百科――人體大工廠》

推薦者:園中三葉草(北京)

以兩個小孩為主角,采用多格漫畫的方式,從日常生活引入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簡短而有趣。每個器官自成一個章節,每個場景后面都有較為詳細的圖文解說,本來是復雜的解剖圖,但在繪圖后面穿插了一些小小人兒,增加了趣味性。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把這本書帶到班里,和老師、小朋友分享過,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生動有趣的科普讀物。

《蒲公英科學小百科――人體大工廠》編/東方編輯小組,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價:23.80元。

《大便書》

推薦者:若橘(浙江寧波)

看到書名,可不要掩鼻而走哦。它真的是一本講大便的書,但一點也不惡心,還很有趣,是一本漫畫版的健康手冊。

女兒看了這本書后,便后最熱衷的事情,就是觀察自己的便便是香蕉便還是卷卷便,如果狀態不佳,就念叨自己的便便不夠健康,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

誠如書中提出的觀點:便便是自身產生的東西,人類應與便便通力合作,如此才能維持大自然的完整循環,創造健康優質的地球生態。

《大便書》著/(日)寄藤文平,藤田一郎,譯/吳鏘煌,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定價:29.00元。

《神奇校車:探訪感覺器官》

推薦者:天空(陜西咸陽)

瀏覽這本介紹人和動物感覺及感官知識的讀物后,你會發現,科學離你并非那樣遙遠??菰锖统橄蟮目茖W名詞在這里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世界。你真正看到了通常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的感受光和顏色的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你也摸到了比頭發絲還要細的、耳蝸中接收聲音的毛細胞,是它把聲波的振動轉變成了神經信號。所有的感覺信息最終通過不同的神經通路到達大腦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感覺。感覺的產生真的又神秘、又復雜,也許孩子們的感覺可能更令我們興奮,他們從中產生了將來步入科學殿堂,去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

《神奇校車》是美國國家圖書館推薦給所有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的課外自然科普讀物,全美最受歡迎的兒童自然科學圖書系列。美國“波士頓環球報――號角出版社”非小說類最有價值童書。

《神奇校車:探訪感覺器官》著/(美)柯爾,繪/(美)迪根,譯/謝徽,四川少兒出版社出版,定價:10.00元。

《可愛的身體》

推薦者:cindyflying(北京)

第11篇

一、引導科學閱讀,正確選擇讀物

小學科學教學可以借助學生喜歡閱讀的興趣,鼓勵和引導學生科學閱讀,來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課外閱讀好處多,但開卷未必有益,所以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讀物。課外科學讀物分為文本和繪本兩種,在教學中要將閱讀的書籍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借助《科學》教材中的D片進行直觀的閱讀,或者進行一些拓展閱讀。這樣,即達到完成教材規定的教學要求目的,又起到拓展了學生知識廣度的作用。如在教學中通過教材的目錄及單元進行導讀,讓學生在學習前大致了解本學期要學的科學知識:“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以及“運動和力”,完成一個整體的科學教材印象。在選擇課外科學讀物時學生就會有意識選擇正確讀物,閱讀的目的也就更明確。

閱讀并不單單指的是讀書,還可以是一些科普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科技頻道節目、人與自然等節目,當然也包括網絡視頻和電子書籍等,但要注意正確引導,避免學生沉迷其中。如在《消失了的恐龍》教學中,就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網絡查詢和瀏覽和恐龍相關的知識,然后借助幾部關于恐龍的影片,剪輯其中精彩的片段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談觀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不光學會了課內的知識,還進行了課外閱讀,積累了新的知識,開拓了眼界,同時也產生對新科技的憧憬,對學習科學有更大的興趣。

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些同學閱讀習慣沒有的原因往往是不會閱讀,所以我常常采用多種辦法指導他們讀書。最常用的是兩種:

1.快速瀏覽的粗讀法

在小學科學閱讀中,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刊物進行閱讀,對一些內容自己已經知道、淺顯易懂的知識或閱讀價值不大的科學書籍報刊,就可以采用快速瀏覽的粗讀法,“隨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對一些科學閱讀材料,在閱讀中就可以一目幾行地進行速讀,以文本的句、段為閱讀單位,篩選科學信息,學生想及時了解當前科學技術發展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科學發現歷史,粗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2.品味性的精讀法

在科學閱讀中,學生對不理解和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要進行精讀,靜心細讀,反復揣摩,邊讀邊思邊行,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如在讀到關于新能源的開發時,就可以嘗試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對比、分析,引發自己的靈感,通過一些再生能源(太陽能、水、風)來制作一些小發明;讀到自己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就可以再進行一些拓展閱讀,將科學知識內化理解,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將材料中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

三、采用多種手段,激勵閱讀愿望

小學生由于其身心特點,閱讀不能一貫進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不斷地激發閱讀興趣,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的科學閱讀虎頭蛇尾。如開展新聞會,將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的感興趣的科學知識進行一個交流,通過發言的形式,“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等科學知識都可以進行,讓學生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科學的強大,提高科學的興趣和意識;又如開課前的課前小故事,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的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全體學生,讓學生心靈得到震撼,精神得到熏陶;還可以通過科普知識競賽、評選閱讀之星等方式在競賽和獎勵中來開闊學生的科學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的閱讀愿望。

四、隨時做好筆記.積累消化知識

第12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尤其是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出臺,改變了英語課程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程標準還強調小學生要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即明確提出了小學生對于英語故事學習的要求及目標。

在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市場上也出現了一系列適合做故事教學的相應教材。我區采用的外研社版新標準教材,該教材以Amy和Sam一家人在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為主線,采用的是“題材――功能――結構――任務”的編寫體例,最終為學生完成任務,提高語言技能奠定基礎。這套教材的運用為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開展故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此如何在日常教學中上好英語故事課,找到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手段及教學途徑,研究出一個較成熟的教學模式,是擺在外語教師面前的極其重要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

(一)故事教學在生活中的意義

英國教育家Andrew Wright(1995:1)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res of our children;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故事在兒童的生活中尤其重要;故事能夠幫助兒童理解他們自己的生活并且與他人分享。)

(二)故事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意義

我國的教育研究者認為“故事教學”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性和學習語言的特點。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般表現為:Learn by doing(邊做邊學);Go for meaning(意思先行);Pick up chunks/ formulaic language(摭拾習得);Creative use of language(能創造性地使用語言);Sense of imaginat ion(有豐富的想象力);Sense of fun and playfulnes s(好玩好動的天性);Capacity to imitate(有很強的模仿能力);Short attention span(注意力短暫);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有好奇心的天性);Strong desi re to communicate(強烈的交際欲望);Capacity to learn incidentally(偶學偶得的能力)。正是因為兒童有以上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性,因此,“故事教學”更能使兒童學得快,掌握得牢。

(三)故事教學和兒童心理的關系

故事教學可以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講故事能激發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天生就擁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講故事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國的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1991:1)說過:“Stories are motivating and fun and can help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can create a desire to continue learning.”(故事能夠激發學生的樂趣,并且可能幫助開發往外語和語言學習的積極態度,同時故事的學習可以保持一種繼續學習的欲望。)

三、研究內容

1、教學素材系列化:即將教材中的英語故事素材進行整理分類,并在此基礎上適當補充適合我校學生學習的故事素材。2、教學過程模式化:即在不斷深化探索的實踐中,研究出適合不同英語故事素材的故事教學模式。3、學生學習能力化:即在該故事教學模式中,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

四、研究過程

(一)對我校學生及家長進行前測:問卷調查及訪談

(二)針對前測結果進行教學實踐研究: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

五、研究結果

(一)教學素材系列化

1 來自于教材內的故事素材:趣味性故事、文化性故事、敘述性故事。

2 來自教材外的故事素材:科普類故事、經典童話類故事、生活類故事。

(二)教學過程模式化

1 故事教學模式基本模式:(1)設置情境(Contextualized setting);(2)圖片環游(Picture-reading);(3)故事重復(Story-imitation);(4)故事表演/復述(Story-retelling);(5)故事重組/新編/續寫(New story making)。

六、分析討論

(一)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改變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經過研究后測表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提高,學生不再認為語言學習就是枯燥地讀背課文了,而是沉浸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當中、語境當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演、編;尤其是對于學有困難的學生逐步建立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上敢于參與教學活動,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學習能力。該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了很多運用語言的平臺,如picture-reading;story-retelling等等,故事教學沒有僅僅停留在本故事的語言點上,學生可以綜合運用表達以前所學過的語言知識;同時這些活動不僅關注故事本身的層面上,更多的是關注學生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總之,經過三年辛苦的教學實踐,我校的故事教學模式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讀寫能力均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增加了各年級段之間有效的教學銜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是,此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教學實驗。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解決教學時間的問題是我校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優秀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昌图县| 宜君县| 大兴区| 曲沃县| 如东县| 南乐县| 石楼县| 和田县| 剑河县| 镇坪县| 扎鲁特旗| 汝南县| 大姚县| 任丘市| 厦门市| 蒙城县| 同江市| 铁岭县| 平阴县| 文安县| 湾仔区| 大关县| 兖州市| 民乐县| 凤冈县| 耿马| 马尔康县| 波密县| 万盛区| 安丘市| 闻喜县| 大埔区| 格尔木市| 安阳市| 若尔盖县| 宜黄县| 筠连县| 邳州市| 宜川县| 永泰县|